土木工程测量教程范文

时间:2023-07-20 09:23: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土木工程测量教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土木工程测量教程

篇1

2.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进措施

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使用先进的教材,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老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1使用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教材

根据学校学科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优化教材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更加系统。采用偏向实践的教材,进行操作技术的讲解,体现学科的实用性。教材要采用先进的传媒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内容要及时进行更新,要跟得上社会体制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学生对先进技术的了解。

2.2加大设备投资,加强设备的管理

学校要及时购进最先进的测量仪器,让学生掌握先进仪器的使用。添置测量仪器,保证仪器可以供学生使用,让学生掌握仪器使用的技巧。对于测量仪器数量较少的学校,要进行合理地配置,让学生可以高效的使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维修,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提高课堂效率。

2.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弥补教师实践能力较低的不足。吸收一些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将老师分配到实际工作单位,让老师掌握最先进的操作技术。加强对外交流,安排教师到相关的院校进行学习与培训,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理论技术。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仪器展示与使用讲解,提高课堂效率。

2.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接收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或是初中还未毕业,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学生的基础较差,尤其是数学上的知识,对一些函数的了解较少,在土木工程测量应用讲授时有一定的困难,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土木工程学习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老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及时地进行练习,趁热打铁,让学生把握操作技术。

篇2

1.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知识,毕业后能从事设计、施工、监理和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人才为目标的。工程测量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应用有关测绘资料和测量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并具备应用地形图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的技能。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其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本课程以及本专业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2.当前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工程测量课程采用的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等基础,同时还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等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而一般该课程安排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除去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的时间,总共约32个学时,包括理论和实验课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授完教材所有内容,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基本要在两个课时全部讲完,紧接着进行分组实验,学生需要在练习使用仪器的同时完成测量任务。而测量学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再通过不断增加实践经验来提高熟练程度,学时不足造成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吸收掌握不够,在实践环节存在困难。有些学生虽然能勉强完成测量任务,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测量理论,只是比葫芦哦画瓢,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上实践环节的教学并没有增加师资,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对学生一一辅导并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造成最后的教学效果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应用性知识一知半解,实践练习不熟练,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

3.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3.1教材编排。目前的工程测量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在包含测量的基本知识外,大多尽可能多地涵盖工程项目中的多种测量方法。但是每个章节的内容,尤其是原理分析讲解的部分缺少例子,以及详细解读。为了能确保每个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测量知识,教材的编排应把重点放在最基本的原理讲解上,将每一步的推导过程都以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列举尽可能多的不同情况下的例子,附有详细的分析,帮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理解。3.2教学计划制定。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这就是掌握学习模式。所以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体现“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理论的课时安排比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本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练好基本功。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途径。强化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实验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另外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例如普通本科、三本、专科以及专升本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掌握水平有所差异,要分别制定有区别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3.3课程内容调整。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满足专业知识的层次结构,同时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测量原则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以便更好地完成测量任务。其次,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专业外延的知识。最后,在实验课上,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和总结,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3.4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常见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完成基础的测量任务,做好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计算,能够通过检查发现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在实验课上,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争取做到每一个组逐个进行现场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把问题解决掉。3.5加大资金投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测量仪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用于实验教学的仪器应与教学内容相配合,加快实验仪器的更新,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新仪器设备的采购、更新。在教学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根据班级的上课安排,合理组织实验,以错开使用仪器的时间,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3.6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采取理论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实验考核成绩的比重,作为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在具体的实验考核过程中,应更加体现出对每项实验的基本操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着重考察学生在外业的数据读取、记录和内业的数据分析、处理和纠错的能力。

结语

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与时俱进,引进测绘行业最新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同时制定合理的教学督导制度,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则要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殷玲等.土建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0(5).

篇3

1.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知识,毕业后能从事设计、施工、监理和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人才为目标的。工程测量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应用有关测绘资料和测量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并具备应用地形图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的技能。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其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本课程以及本专业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2.当前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工程测量课程采用的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等基础,同时还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等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而一般该课程安排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除去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的时间,总共约32个学时,包括理论和实验课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授完教材所有内容,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基本要在两个课时全部讲完,紧接着进行分组实验,学生需要在练习使用仪器的同时完成测量任务。而测量学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再通过不断增加实践经验来提高熟练程度,学时不足造成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吸收掌握不够,在实践环节存在困难。有些学生虽然能勉强完成测量任务,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测量理论,只是比葫芦哦画瓢,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上实践环节的教学并没有增加师资,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对学生一一辅导并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造成最后的教学效果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应用性知识一知半解,实践练习不熟练,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

3.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3.1教材编排。目前的工程测量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在包含测量的基本知识外,大多尽可能多地涵盖工程项目中的多种测量方法。但是每个章节的内容,尤其是原理分析讲解的部分缺少例子,以及详细解读。为了能确保每个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测量知识,教材的编排应把重点放在最基本的原理讲解上,将每一步的推导过程都以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列举尽可能多的不同情况下的例子,附有详细的分析,帮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理解。

3.2教学计划制定。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这就是掌握学习模式。所以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体现“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理论的课时安排比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本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练好基本功。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途径。强化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实验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另外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例如普通本科、三本、专科以及专升本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掌握水平有所差异,要分别制定有区别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3.3课程内容调整。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满足专业知识的层次结构,同时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测量原则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以便更好地完成测量任务。其次,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专业外延的知识。最后,在实验课上,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和总结,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3.4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常见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完成基础的测量任务,做好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计算,能够通过检查发现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在实验课上,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争取做到每一个组逐个进行现场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把问题解决掉。

3.5加大资金投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测量仪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用于实验教学的仪器应与教学内容相配合,加快实验仪器的更新,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新仪器设备的采购、更新。在教学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根据班级的上课安排,合理组织实验,以错开使用仪器的时间,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6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采取理论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实验考核成绩的比重,作为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在具体的实验考核过程中,应更加体现出对每项实验的基本操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着重考察学生在外业的数据读取、记录和内业的数据分析、处理和纠错的能力。

结语

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与时俱进,引进测绘行业最新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同时制定合理的教学督导制度,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则要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殷玲等.土建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0(5).

篇4

0前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测绘学科有着全新的使命,测绘学科研究的范围、手段以及对象也都发生了变化。测量课程逐渐成为土建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性课程,伴随着将数字测绘技术、空间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测绘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课时不断被压缩,新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形势。目前,对测量学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推动了测量学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层面的更新与改革,包括制作教学录像、出版新教材等。可是对于测量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视程度却不高,导致了测量学教学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不足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的课时数相对较少,通常只有区区18学时,单个实验通常会占据2~3学时,导致了实验内容长期停滞于仪器使用上,再加上实验场地主要局限于学校,造成了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和实际工程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教学目的。比如在学校的空地上测量水平角,对中和照准点位在设计上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此外,因为校园内部以及周边环境比较空旷,这和实际工程所处的复杂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实践测量的时候无法适应实际的工作。因为学校中实践场地的条件相对较好,测量的数据比较容易处理,可是在实际工程测量当中,各类测量角度存在差异性,数据较为复杂,处理数据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在实际测量的时候,通常面对测量数据会不知所措,最终导致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同时,教学仪器也存在老化的问题。测量仪器较为昂贵,这就导致了教学仪器更新的周期相对较长。尽管部分仪器通常都用于向学生集中展示,可是出于仪器保护的目的,学生难以进行实际操作,而真正能够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仪器非常陈旧。在实际工程当中,工程单位所采用的都是一些高技术以及高精度的仪器,同时测量方法与学校理论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学习过程中会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可是这种设备在实际工程企业中很少会采用,通常劳务工人使用红外线水准测量仪的频率较大,大的工程公司一般使用GPS定位。

1.2考核体系不够科学

教学实践通常不会有固定的考核方案,只是依据学生实习的数据以及图纸开展评价工作,导致学生欠缺实践的积极性,无法实现培养能力的最终目标。当前,在测量学教学过程中,一般将期末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评判的唯一标准,其中考试成绩会占70%,平时的成绩只占30%,平时成绩当中还包含了上课的具体情况、课后实践成绩,其中实践课程成绩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学生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探究的问题,导致实践与理论相脱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

2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2.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采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讲解、回答问题、自学和讨论的形式。在重点以及难点的地方通常会详细的讲解,并与实际工程测量相结合,使得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可以从感性认知发展为理性认知。适当地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入讨论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工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整体工程理念,结合着测量教学实践,模拟设计具体工程测量。针对具体的土木工程项目,要注重讲解测量对于项目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大土木的背景下,需要强化对于桥梁、道路以及地下工程的讲授。按照具体的工程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且设计合理化的工程测量方案,使得学生可以提高工程意识,提升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

2.2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引进新技术。理论教学中,不仅要介绍原有技术原理,而且要介绍新技术与新仪器。测量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传统光学测量仪器逐渐被光电一体化的测量仪器取代。伴随着测绘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体系内容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对于测量的需要。在大土木当中如何取舍原有体系,合理补充新内容,保证传统内容与新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优化原有内容,融入新内容,逐渐成为了当前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所在。2)结合工程实际。普通的测量实习和工程实际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理论知识究竟该如何使用。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基建工程设计不同的测量实习实验。首先,使用学校新校区的建设用地,要求完成区域地形图测绘工作,并且利用地形图开展挖填方的设计;其次,使用空地以及施工图纸开展测量放线工作;最后,使用学校竣工还没有投入使用的教学楼,测量其标高,绘制平面图,并且将测量的最终结果和施工图纸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实习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3)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的根本目标,实习仪器需要保证和工程实践相符,所以在教学改革的同时,要更新硬件设施建设,按照新设备的发展需要,更新测量实习仪器。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测量学习的最终目标,防止实验受到行人以及车辆的影响,高校需要尽量建立独立化的测量实践场所,并且设置能够长期使用的固定测量点,保证实验场景与工程实践相吻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工地当中开展实践测量。

2.3完善评价考核方法

篇5

“土木工程测量”是中原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及国际合作办学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管理阶段,所以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技术能力。u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熟练掌握测量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完成工程测量任务的综合能力,进一步适应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目标之一。几年来,我们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际教学中,分析了目前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

一、“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

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只有30个学时,而我们要完成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直线定线、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和建筑物变形观测及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等教学任务。课时少,内容多,在理论教学课时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要开展实践教学难度更大。

2.理论多,实践少

如前所述“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必须重视它的实践性和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目前的教学中,教材内容过于繁杂,重点不突出或不恰当,从基本概念到误差理论及至各专业工种施工测量面面俱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轻实践技能的训练,不能达到真正的培养目的。以往教学中发现,尽管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效果并无多大改进。例如,在讲解仪器的组成与使用时,学生们对幻灯片上的照片仍提不起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了实践课动手操作时,还是不会使用仪器,甚至有些学生不了解仪器的某些零件的具体用途。

3.叙述性强,枯燥无味

由于课程的文字叙述性较强,且内容琐碎,如果教师不采取适当的改进方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4.考查课属性,学生不重视

该课程的属性为考查课,由于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方式以及学分的差异,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盲目地应付考试,.只是为了拿到该门课程的学分,而非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此,对该课程往往不重视。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尝试了如下改革:

1.调整教学内容

在总课时较少的情况下,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重点放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基本技能掌握、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建筑场地的施工测量上,并在理论讲授的同时与实践结合。如水准测量教学中,改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室外架设水准仪,采用边操作仪器边理论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简单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建筑物变形观测及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适当地删减如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管道工程测量等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课时紧张的教学压力,并将实践教学有效地融人到理论教学中来。

2.多元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大学教学“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此处的“欲”为欲求之意,即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非常关键。

(1)采用实物现场教学法。采用实物现场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直观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例如,在学习经纬仪的使用时,将一台经纬仪放置在三脚架上,用实物直观地告诉学生该仪器的各组成部件及其用途,如何对中整平,并让学生亲自观察整平后圆水准器和水准管中气泡的位置。通过这种直观地观察并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很快熟悉了测量仪器,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制教具,提升教学效果。在讲授一些原理性的知识时,往往因为逻辑性强而不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制一些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进行水平角测量原理和竖直角测量原理部分的学习时,单纯地靠教师讲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效果均不理想。教师用硬纸壳自制了一个带有刻度的平盘和竖直面,讲授水平角测量时平盘不动,竖直面取值的原理;并自制了一个带有刻度的竖盘和指标线,用大头针将两者连接,告诉学生竖直角测量时指标线不动,竖盘转动的原理。这种教学方法直观、简易,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3)讨论式教学。每次讲解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工地现场先提几个问题,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带着疑问去看教材。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并让大家讨论哪个同学的方法可行性最大,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此方法一是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台下做观众的冷清局面;二是学生在主动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使“教”与“学”得到最为理想的结果。

(4)灵活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通过适当的举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授目估法直线定线时,若发现学生李某思想抛锚,可举例:“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目估法在老师和李某中间找两个点,同时保证这两点在我们两个之间的连线上。”经此一例,不仅李某的注意力会立刻集中在学习上,其他同学也会因为感觉新鲜或者担心被老师问到而思想集中起来。.

此外,还可以找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多媒体教室里播放,适当地变换—下教学“口味”,或是请一些学生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做一次老师,或是故意地讲错某个知识点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正确与错误,或是在进行各章节的学习时,明确地告诉学生该部分的学习可以掌握何种实际操作技能等等。总之,通过以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课堂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

3.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

对于“土木工程测量”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一纸试卷判优劣的方法显然不适用,应提高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考核的比例,采取两者相结合的办法。例如,期末试卷成绩占50%,考核方式为卷面考试;实际操作技能成绩占50%,考核方式为在室外并在老师面前亲自操作。因为要在老师面前亲自操作,学生必定会在思想上对此课程重视起来。

篇6

一、引言

《工程测量》是水利土木等专业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是水利土木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之一。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仪器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不断被用在生产实践中,工程测量的方法及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测量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增加,这就给测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当代水利土木等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在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同时,为以后工作增加知识储备。目前工程测量已逐步发展成为将测绘、计算机、光电子、3S乃至5S(即在3S技术的基础上加入D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ES专家系统)等技术运用其中的新学科。测绘科学和各项工程建设相互融合,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而与此同时,以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已在各高校全面铺开,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淡化专业等系列教学改革正在实施,工程测量教学课时也相应减少。教学内容增加与教学课时减少的矛盾使得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故应根据测量学科的现状及水利土木专业的特点,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在经典内容和方法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压缩后的有限学时增加现代测绘技术,进行测量教学改革。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辅助设备陈旧

现在测量学教授基本上是沿用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对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工程测量》是和实际情况结合较多的一门学科,一些操作过程光靠抽象地“讲”不仅费时,而且有些问题还难于描述清楚,传统的补救手段就是在课堂上使用大量的挂图和模型,虽然补充了部分不足,但准备起来却非常麻烦;而对一些工程实用的技术和方法,只能在老师的讲解下由学生去想象了,其效果可想而知。对仪器的使用,也是老师亲身演示。由于学生多,实验老师少,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对一些仪器内部装置的讲解,由于没有很好的辅助设备,教师讲解起来费时费力,且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虽然现在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多数仅限于PPT幻灯片,表现形式单一,没有体现出多媒体的优势和多种表现形式,教学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

2.部分内容已过时,在实际中很少使用,急需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测量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省时省力、精度高,而且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的新仪器、新方法。例如,现代数字测图中,一些新的软件对测图面积的计算和测量,已经达到了精确化和自动化。而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等仪器在现代测量中已不在使用,但在教学中还占有一定的章节;而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及3S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替代了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钢尺量距方法。同时,随着这些新仪器的出现和发展,一些老式的误差理论分析方法也与之不相适应,相伴生的是一些新的误差理论分析方法。这就给测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调整教学内容。

3.大量先进仪器闲置

为了跟上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加强实验室测量仪器的建设,院校二级单位,也为实验室购置了一些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以及数字测图的软硬件等设备,但是,这些仪器在教学中却只充当被用来演示或用于参观的角色,原因有三:一是有限的学时数不允许他们。

有过多的时间去使用;二是仪器的购买数量跟不上学生的扩招数。由于现代测绘仪器价格都比较贵,好不容易购置几台,却有几百个学生等着使用,几班平均不到一台,所以不能保证人人动手使用;三是仪器的管理比较落后,实验室对仪器的管理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即上课发仪器,下课收仪器,平时学生不能借仪器,由于有限的实验实习课,对于常规仪器的使用已是非常紧张,更不用说先进仪器,故使大量先进仪器不能为学生所用。

4.实验实习课时数少,仪器使用不过关

在测量教学中,普遍存在学时少的问题,而且,水利与土木专业尤为突出。一门50个学时的工程测量学,既要讲基础理论,基本仪器操作,又要讲工程应用,所以实验学时只有12~16学时,新的仪器技术不断出现,使测量教学任务日益加重,加之教学辅助设备陈旧,课堂内容容量难以增加,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实验课常常还要被压缩成课堂教学,故使基本的水准仪、经纬仪等使用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而实验室的老式管理,也关闭了学生进一步想练习和熟练仪器的大门。其中有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常常实验任务不能完成,却无弥补的机会,更不用说是熟练使用仪器。对于实习,原是以传统的水准仪、经纬仪设计的,要完成这些任务,先进的全站仪、GPS及数字测图工具,就没有使用的时间。

5.施工放样教学不足

施工放样是水利土木专业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但在教学中,却只有2~4个学时,无实验课,也无实习课。教学与生产发生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工程建设需要。

三、改革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随着测量知识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容量有限。在测量教学学时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但是,多媒体教学虽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也有其缺点,如对一些公式的推导,误差分析等方面,就不如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边思考边推导的效果好。所以,我们应去传统教学之短处,取多媒体之长处,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些理论的讲解与公式的推导部分,采用传统式教学;利用幻灯片或录像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碎部测量等原理、方法和步骤,系统、清晰地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的原理、方法、作业程序,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概念,然后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知识。这种办法效果较好,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技术是如何有效地通过多媒体对测量知识的展示问题。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多媒体的制作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3D动画技术,录像视频等,制作基于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的原理、方法、作业程序,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概念,然后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知识。

2.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体系,解决好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内容的关系

近几年,测量学科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在道路桥梁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中引进新理论、新技术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如何引进这些新内容,其深度、广度如何,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取舍,如何兼顾传统与现代值得探讨。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必须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界限,在理论教学环节体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工程实践中用的比较少而且陈旧的知识要大胆删除,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要及时引进。在测量教学中,对于一些过时的章节,应删除不讲。对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使用少的,应大胆给予删减,压缩其课时数,为新仪器、新知识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时间。《工程测量》前几章均为传统测量的教学内容,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等,应采用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测量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尽快掌握,使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而目前进行测角、量边、测高程时,所使用的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的有关知识要加入教学内容中去,占用一定的时间去讲,使学生了解当前测量手段的更新情况和发展趋势。在讲小地区控制测量时,要把GPS,RS 技术应用内容适当传授给学生。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测绘技术发展的新知识要详细讲解;在介绍新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测绘发展新动态,使其向本学科的深度钻研。如有条件,可把3S技术作为任选课在这些专业开设,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放实验室

测量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学生测量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面对高校扩招,学上数量多,仪器数量少,更新换代慢的特点,实验室的开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环节。开放实验室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了解和掌握各类测量仪器,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得心应手。对此,实验室可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如收费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以加强实验室管理。这样做有诸多好处:其一,解决了课堂实验中人多仪器少的矛盾,为课堂上得不到训练或训练不充分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其二,学生通过课堂和课余时间熟练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步骤,为日后的教学实习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三,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4.加强施工放样教学

由于测量课学时的限制,施工放样部分常常是有教学而无实习,更没有时间去工地现场实习。对此,其一,可在两周集中实习中拿出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做施工放样实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放样方法。其二,一般土木、水利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都有工地实习的安排,可就此机会安排测量教师随同,现场讲解其应用。通过测量在各工程上的一些应用实例,激发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可将国内外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学到工程测量的一些实测方法和原理,知道如何在水利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测量知识;如何进行施工放样和工程检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自觉地到施工现场去考察,并带着问题和老师交流。

四、结束语

在测量教学中,应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各项改革,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设备资源,努力迎合测绘技术发展的新水平、新理论、新仪器,结合水利与土木专业生产实际,使《工程测量学》课程在整体结构和内容上迈上新台阶,实现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整合,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尽快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光.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71-72.

[2]李丽,鲁雷.《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8,(1):129-130.

篇7

1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方法传统 土木工程工程测量虽然一直处在发展中,但是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和内容较为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学校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2 教学理念落后 各大院校对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创新不够重视。很多院校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教学中通常只是将普通土木工程测量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学生只学会了相关理论知识,而没有形成思考方式,在实际操作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上仍旧欠缺。

1.3 教学方式不完善 很多院校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对于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技能性和适应性不够重视,目前各大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立足于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基本理念,对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不够重视并且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教学时,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很少创新、突破,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注重理念培养,忽视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

1.4 师资力量匮乏 在教学中软件力量远比硬件力量更重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传播者,需要不断的提升个人能力,紧随社会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来说教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尤其与高校的同类教师相比,从学历方面、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水平和发展。

1.5 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在高校的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是非常注重实践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土木工程测量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土木工程测量人才培养中需要以技术要求为导向,但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办学规模发展很快,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很难改善,教学经费不足,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教育设施就相对落后,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硬件的不足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较少,于是就影响了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效果。

2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完善

2.1 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土木工程测量知识,最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2.2 新形势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首先做好土木工程测量项目设计工作,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训练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要求学生完成所给出的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组员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提高竞争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注重分组学习和探究。进行合理分组,在组员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特征等,做好各组员的协调工作,合理进行学习任务的分工,进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创新思维潜力,促进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效果的提升。

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测量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验应该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从而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2.3 定期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力度,重点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到行业一线和基层进行锻炼,加强优秀教师的交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更新,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4 加大实践力度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校必须重视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测量的操作技能,教学中要为学生设定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操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5-02

《工程测量》是高等教育土木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技术性和应用性双重特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有益措施,是培养面向社会的高质量适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目前在校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加之测量3S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受到挑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从传统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是当前社会的要求。我校自创校开办土木工程专业以来,始终把工程测量的实践性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把实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这样毕业生就业率高,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现就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一些经验加以总结。

一、工程测量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扩充

针对目前大多数教材的内容落后于生产现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设计的实训项目还没有完全和工程建设相结合;实训项目偏少,测量仪器陈旧,未能完全把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运用近来。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比选合理的教材,并根据现场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相应的应用测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比如可以增加计算器编程、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应用、GPS在施工中的应用等。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

二、注重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我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着重突出了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课程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量化考核标准。目前针对实践教学中的关键技术,已制订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进行全面考核,使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真正掌握有关实践技能,考核方法量化可行,已与有关部门的专业技能鉴定标准接轨,使学生在就业时能持多证上岗,以充分体现土木专业测量实践性教学特色。

三、注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加强实习基地的开发建设是搞好实践性教学的有力保证。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出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要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基地,给学生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技能的训练。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加强了校内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基地的补充,与企业联办校外基地,既可扩大学生生产实习空间,又可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促进生产和教学结合,因此我校与各铁路工程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将其作为我们校外长期的实习基地。

四、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专业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从事工程测量教学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很难掌握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需要程度。有必要定期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施工单位进修,以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在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方面重点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与兄弟高校联姻,定期送专业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学习他们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二是选送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去锻炼,例如我校根据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分期送专业教师到铁路工程局集团等生产一线挂职,从事技术工作,使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练就一身硬本领。通过两三年的实践,效果明显,部分专业教师已成为生产一线的科研人员,主持或参与了企业的技术攻关际。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入学后,第一、二学期学习基础课,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这两个学期应根据学校安排,不失时机的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对学生进行测量实践熏陶,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我校充分利用每一个假期,针对土木专业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工地社会实践调查,加深对各施工单位状况的了解,切实了解社会对工程测量的需要,摆正自己的学习位置。

(二)组织专业参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工程测量的感性认识,我校有针对性的选择测绘局和勘测单位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两年来,我校组织土木学生到省测绘局、水利勘察院等企业进行参观,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增强了学生对测量现状的了解。

六、注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测量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的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因此指导教师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至“纸上谈兵”。具体可做好如下工作: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60

Application of Task Driven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QI Xiufeng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ing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ivil engineer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wide application, new equipment and new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etc. To explore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driving method to illustrate in train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ineering survey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effective.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ing; practical teaching; task-driven method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教学任务,把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到任务的各个环节中去,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效地建构所学知识并锻炼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设计教学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对于不同的课程,其任务的表现形态各不一样,但都应该是该门课程所反映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社会实际工程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从事该职业工作情境的再现。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应用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两大环节,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要求

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过程中,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测绘技能的既有效又重要的途径,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教师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习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测绘技能,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其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法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其课程实施和设计教学任务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设计任务要科学合理

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岗位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优化和整理,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高低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等各方面,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设计出来的实训教学任务能够通过学生自学和老师的讲解与引导等方式顺利完成,做到科学合理。

1.2 任务目的要明确

设计一个成功的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前提。在实际工程项目的测量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估的条件和环境,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实训场地的条件和环境要尽可能模拟现场真实环境,具有仿真性。教师要编写科学合理的实训大纲和实训项目,要熟悉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实训目的,经过认真思考,仔细衡量,科学、准确、合理地设计一个个的实训任务。而且任务的目的必须明确,让学生知道实训的目的是什么,能用到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使用到的仪器工具有什么,既要做到工程建设的应用性强,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并且要涵盖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和要掌握和技能点。

1.3 任务的实施性要强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应用性和教学任务的可实施性,尽可能设计一些通过实际操作就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对实训任务的完成来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目的。还应该注意实训任务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能够在上课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做出合理有效的任务实施计划,不拖沓,不延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很好地完成实训任务,使得实训有效率,有效果。

1.4 任务层次要分明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很大,如果不通过知识的分解和技能的分项锻炼直接完成一个测量项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确实有困难,因此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把一个大的教学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而这些任务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通过这些小任务的完成,学生就学到了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也能更好更快的掌握这项技能。例如,普通水准测量作为一个大的知识点,可以分为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普通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施测方法及水准测量成果计算三个具体的小任务,每个小任务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彼此衔接、目的明确,方便实施,通过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够进行水准测量的施测和内业计算,达到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目的。

1.5 任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是建立在“传递――接受”的教学理念上,实训教学一直充当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一般是先讲解完理论知识以后,再安排实训,而且大部分实训内容都是由教师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求讲说完,学生再按照统一要求的仪器工具、统一的思路和方法去做实训,明显体现出教师是知识的主动施教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出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6 任务评价要健全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过程简单而且片面,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考核方法应采用过程性考核和师生共同评价为主,并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提倡考核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学生每完成一个测量任务,教师就要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如测量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过程的正确性、测量标志的规范性、技术报告的完整性、测量数据的质量、测量成果的精度是否合格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并且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终再由教师进行总体分析和总结,这样既能使学生互相交流又能达到考核和评价的目的。另外,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可以将每个工作任务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测试,如理论知识考试和仪器操作考核等,测试成绩也要计入每个任务评价考核的成绩。学生期末最终成绩为每个任务成绩的总和,这种考核和评价体系既客观又全面,而且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案例

根据上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要求,并结合我校院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目标和项目及教学任务设置情况,以教学项目之一控制测量为例来说明我校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安排。在原来的教学中,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是独立的三部分内容,一般是分别讲完这些内容以后,再讲控制测量。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把这些内容设置为一个教学项目,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把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到该项目中,再把项目分解为几个教学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并结合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施该项目的教学,其项目及任务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这里仅供同仁们参考。

通过表1的教学项目及任务设计书可以看出,该教学项目及任务符合实际工程需要和社会岗位需求,任务设计科学合理,任务目的明确,层次分明,能够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要求掌握的技能点全部包涵在一个个的教学任务中,使学生通过这些任务的实训达到了掌握理论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了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大大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结束语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技能。随着测绘新仪器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并结合实际工程对测量人才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探索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加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科,实践性较强是本学科的重要特点。中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在土木工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适应新技术挑战能力。

一、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教学内容已历经了数年沿革,土木工程教学方法也一直围绕着传统方法进行。然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调整。近几年,以空间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面一体化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为代表的当代测量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数据采集和处理向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标志着测绘科学技术已从手工机械时代向电子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1]这些重要变化,不仅体现了学生培养方向的拓宽,也在学生应对新技术挑战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当前,中职学生在毕业后,暴露出了知识陈旧、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想僵硬、缺乏创造力等缺点,传统的土木工程测量学科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作为中职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进取,大胆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建立一套与高新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为土木工程建设培养实用、新型、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二、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面向基层的土木工程测量技术人员,是中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教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中职院校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但由于高新科技发展的迅猛性,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课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不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中职教师进修机会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也就造成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和形式更新较慢,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二,学生对学习认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仍停留在卷面测评上,即使向土木工程测量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只不过是在笼统地实习之后给学生打出实习成绩。这种不健全的考核标准导致学生对学习认识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需要。

第三,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测量仪器陈旧。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中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但由于受新技术、新仪器的冲击,国家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仍然不够,表现出教材中教学内容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学测量仪器成就和欠缺,一些新型仪器学生可能从未见过或接触过,导致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无法开展工作。

三、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改革的路径探索

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中职教师必须针对当前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土木工程测量技术性人才努力。

第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自觉更新教学知识。土木工程测量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当前中职院校的测量仪器更新较慢,教师必须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讲解最新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大致了解,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不断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土工工程测量的技术型人才。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土木工程测量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应紧密联系土木施工现场实践,以实用为主,在理论上不宜过多展开,以启发式、诱导式为主。[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中,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优化教材内容,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土木工程测量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要快于其他学科,但是我们的教材内容几乎很多年不变,跟不上知识更新步骤的教学体制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加上土木工程测量学的概念较多,学生负担相对过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国家还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购买一些新型的测量仪器,以便学生掌握新型仪器的应用。

新的形势下,给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中职土木工程测量学科的教师,一定要任重而道远,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51-02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技能型课程,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既要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工程建设中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建设工程的每个阶段中实际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因此在高职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对不适应现阶段建设工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经过笔者几年来在建筑类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实践,笔者就目前测量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教学思路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是研究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应用实际资料和测量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般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技术,掌握工程测量基本工作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建筑施工中能进行建筑施工测量的工作,并能进行简单地形图测绘工作。

1.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课程知识结构应从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出发,以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为切入点和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测量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仪器、新规范。

2.课程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课程能力结构强调测量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实践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上升为运用能力。具体能力目标为:掌握以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为主的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和简单的校正;具有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和相应数据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识图、测图和用图能力;具有运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能力。

3.课程素质结构体系的构建。课程素质结构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不畏艰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科学严谨、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坚守岗位、爱护公物的职业品德。

二、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有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如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建筑工程制图、CAD、计算机等,同时它又为后续的建筑施工课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组织过程中,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讲内容外,根据社会需求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教研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横向拓宽专业口径,纵向延伸专业内涵,除介绍建筑工程测量内容外,根据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流向,增加了路桥施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等内容。课程内容的改革应以本着“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兼顾新技术新应用”的基本原则,针对建筑类不同专业,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2.实践教学内容。《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的实践内容包含了平时实训课和集中综合实训构成。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践锻炼,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检验方法和简单的校正方法、掌握经纬仪测角、水准仪测高差、钢尺量距与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程序,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针对在实训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认真操作这一特点,为保证实训教学的效果,把测量仪器操作技能的考核,作为本门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结合实训课和综合实训,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进行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和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把测量实训室建成开放性实训室,建工系的学生凭学生证,在指定的时间内可借领仪器,实训指导教师跟随辅导。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现状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讲课、实训、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针对教学内容增多,而测量课时较少的现状,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黑板、多媒体学生可以汲取大量信息,同时通过演示教学加深对仪器以及仪器操作使用的理解;对测图和放样部分,可结合实际工程,带学生进行现场参观测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上,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和现场教学为主。实物教学――课堂上通过展示相应测量仪器,使学生较为直观地认识、了解仪器设备的构造和用途。演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讲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使用,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仪器操作的使用方法。现场教学――在讲授测量实践操作应用时,可以采取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测量方法,实现教学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零距离。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测量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把测图和放样内容综合起来进行两周实习,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仪器与场地

测绘仪器更新较快,性能不断提高。一些老式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已经不多,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部分仪器需要更新。例如水准测量中所使用的水准仪由DS3微倾式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发展;距离测量由钢尺量距向光电测距仪发展,光学经纬仪向电子经纬仪发展。因此,应该在掌握常规基础仪器(如DS3水准仪、DJ6光学经纬仪、钢卷尺)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掌握先进仪器(如自动安平水准仪、DJ2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的发展动向,了解有关的操作。测量教学应该有专门的教学场地与实习场地。教学场地除了多媒体教室外,应设置室内操作演示教室,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实习场地应分为测图与测设两种场地,模拟工程实践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根据当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理论考核、实际操作考核、实训考核、平时表现四部分。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30%,以试卷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5%,以经纬仪操作的对中、整平、视差、读数、时间这五方面为考核内容,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占总成绩的30%,它是对本门课程综合运用的一个考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还要考核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实际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5%,主要包含了平时考勤、提问与作业。

总之,在高职高专的测量教学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学生掌握测量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综合培养,从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46-02

从2002年起,针对从事岩土工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施行了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注册岩土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工作即执业的前提是:不仅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而且还得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

一、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分析

目前,我国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分两个阶段。首先进行基础考试,然后进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且符合工程实践的年限后,才能参加专业考试。

1.基础考试。基础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共180道选择题,总分240分。上午的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有120道单选题,每题1分,涉及11门课程:数学基础24题,理论力学基础12题,物理基础12题,材料力学基础12题,化学基础10题,流体力学基础8题,电气技术基础12题,计算机基础10题,信号与信息基础6题,建筑经济8题,工程法律法规6题。下午的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地下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有60道单选题,每题2分,涉及8个课程:建筑材料7题,土木工程测量5题,职业法规4题,地下工程施工5题,结构力学及设计12题,岩体力学与土力学7题,工程地质10题,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10题。

2.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分2天进行,分别为专业知识考试和案例分析考试,考试时间均为6小时,即上、下午各3小时。专业知识考试的上、下午试卷均由70道选择题组成,其中单选题、多选题的题目数分别为40道和30道,分值分别为40分和60分,试卷满分为200分;专业案例考试的上、下午试卷各由3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考生从上、下午试卷的30道试题中任选其中的25道题作答,每题2分,案例分析试卷满分为100分。专业知识试卷包含8个课程,分别为: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结构、边坡与地下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工程经济与管理;案例分析试卷包含7个课程,分别为: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结构、边坡与地下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地震工程。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属于开卷考试,考试时考生可以携带工程规范、教程等工具书进入考场。

二、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参加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二是勘察、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其中以后者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从人才培养前景出发,把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作为导向,改革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必要的。

1.在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不够全面,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有限,达不到注册岩土工程师要求的知识面的宽度,造成学生的地质课程有所欠缺。

2.在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工程意识不强,实践动手能力偏弱,对毕业后从事岩土工程工作,快速适应注册执业制度非常不利。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有限,实习安排不太合理,过程也不规范,造成实习效果不好,不能将专业理论与实际工程很好的结合起来。

三、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专业培养方案。针对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要求的科目,调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不仅要设置充足的地质学系列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充足的地质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力学课程的设置,例如:适当增加三大力学的课时,必要时增加适当的课程设计;专业课方面,在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地下结构工程、原位测试与检测、边坡及基坑工程、地震工程等课程。其次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报考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相近专业包括煤田地质勘查、地质矿产勘察、采矿工程、矿井建设、应用地球物理及环境工程等,部分其他工科专业人员也可以报考。既然这么多相近专业都可以报考,那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就可以设置一些相近专业的专业课,从而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2.注重工程实践。通过分析得知注册岩土考试特别是专业考试更重视岩土工程实践,因此有必要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向工程一些倾斜,完善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规范化、合理化,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核心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中的案例分析真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分析、工程实践能力,既为以后的注册工程师考试打下良好基础,又可以增加实践环节,达到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相关真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加强相应工程规范与职业道德法规的教育。应尽可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最新国家规范、地方规程及执业管理制度的课程或者讲座,对关键的条文要进行分析、解读。例如: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教学中,引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在基坑工程教学中,引入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进一步给学生穿插讲解相应的工程规范,使得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将工程规范应用于实际工程,培养学生养成设计计算时参照规范的习惯。此外,要开设一些重要的职业道德、职业法规课程,例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给学生讲解一些职业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有重大作用,应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使专业课教师不仅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既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又具有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执业资格。通过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合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其工程经验丰富的优势,提高教师的教学实习效果,大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的实施使得岩土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等工作更加规范,能更好地与国际岩土工程市场接轨,同时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分析研究,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行培养模式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工程实践,加强工程规范及职业道德法规教育,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等等,从而为注册岩土工程师的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