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3: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24-02
一、培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
由于社会生活与生产已经被大数据与云计算所笼罩,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正在为大数据与云计算行业带来大量的商业价值,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因此,与之相关的职业需求也必然呈爆发式增长,而现实情况则是大数据职业的相关人才比较匮乏。无论从人才市场反馈信息来分析,还是从国内外高校的有关专业办学动向了解,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调查来看,培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必要性。
二、培养健康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
健康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疾病与健康研究、环境与健康研究、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卫生宏观决策支持四个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1.疾病与健康研究。在疾病与健康研究方面,又有健康研究、亚健康研究和疾病研究。(1)健康研究。深入研究和分析人群的健康规律,对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如:①对体检数据分析和挖掘,以便于精确地确定不同人群的健康标准,打造个性化、地区化的健康评估模型。②υ懈驹胁期、产后及新生儿的健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规律,给出更科学的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的指导。③对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分析和研究,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特点,给出更科学的养生指导。(2)亚健康研究。对亚健康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纠正亚健康状态以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亚健康与疾病间的关系、亚健康与健康间的关系。研究各种可观察指标(体检数据)、外部数据(如职业、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在亚健康中的权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导致疾病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估模型来预测疾病、治疗亚健康。(3)疾病研究。中国面临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小儿出生缺陷。对病人的医学数据及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①对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发病规律,揭示疾病的病因,摸索出疾病的变异规律、并发症规律,科学评估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建立疾病的预测模型。②对小儿出生缺陷的研究,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儿童出生缺陷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广泛的大变量集中找出影响儿童出生缺陷的主要因素,在环境、遗传学、病理学等多方面探索儿童出生缺陷的病因,建立儿童出生缺陷的预测模型。
2.环境与健康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环境健康损害如得不到妥善处理还将转化为社会、经济问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环境变迁对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发现案例、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研究,预防和治理各类环境流行病在污染源以及污染途径控制的研究等。例如:研究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影响,以解决环境对儿童所造成的不健康和疾病迅速增长的问题,从而给予儿童特殊的健康指导。分析各种职业的发病分布和严重程度,开展职业病和职业多发病的预防预测。开展对空气污染显著提高城市人群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的研究。
3.医药生物技术与健康。医药生物技术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产品引入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之中,如全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中医药技术等及其产品,将大大提高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药物设计研制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等)的检测、预防与治疗水平。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信息技术在由众多新技术构成的医药生物技术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4.卫生宏观决策支持。卫生宏观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为数据中心、以数据挖掘为技术核心、以商务智能为展现工具的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它可以建立在各级别卫生系统上,如医院、地区卫生系统、全国卫生系统,为各级卫生部门提供智能决策系统,深入了解卫生系统的历史和现在,把握卫生系统业务发展的未来,评估卫生系统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效绩,帮助各级决策者提供最佳实施方案,如预防接种基本数据,传染病报告,等等。因此,在大健康领域,目前迫切需要两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1)健康数据平台建设人才;(2)健康数据挖掘应用人才。需要开设相关专业,使学生能胜任大数据平台搭建、存储和分析等技术工作,同时也能成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纽带,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建议开设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
从事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是一类历史悠久且高度职业化的专业。由于大数据具有体量巨大、速度极快、类型众多、价值巨大的特点,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的信息学科下的相关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
1.必须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与《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质区别,因为这两个专业与我们计划开设的《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老牌的基础性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程序设计理论、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图形学等内容。显然,计算机科学专业一直关注计算机本身的科学技术问题,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所涉及的硬件与软件,而并不擅长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软件工程》是从计算机学科分化出来的一个专业,侧重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模型、软件设计、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等知识。与计算机专业一样,也是一个基础性专业,并同样面临对软件系统本身的深入研究以及如何与行业结合的问题。总体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基础上增加大数据专业知识,既不利于这些专业本身的巩固与发展,也没有多少空间实施这种改革。
2.有必要考察其他数据处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统计学》或《应用统计》是一个在国内外高校均具有长期办学传统的数据处理专业,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达100所以上。《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人才,另一类偏向实际应用。前者主要包括数学专业下的统计学,后者包含的方向十分广泛。从培养方案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国内外统计学均带有强烈的数学特征,因为它本身是从数学专业分化出来并依托数学专业开办的,提供的课程主要是数学理论与统计方法,同时开展一些专业统计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训练。显然,尽管该专业在数据统计与分析方面具有理论与方法上的优势,但它并不P注大数据系统的建设问题,该专业在统计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需要。健康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一个以现代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为依托,专注健康大数据采集与管理、健康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培养解决健康大数据系统建设整体性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它依托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但是大大拓展、延伸了它们的业务范围,从而获得了新的特色和优势。
四、培养目标
1.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
当前,各类新疾病层出不穷,且随着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而广泛传播,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以及MERS病毒等,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大、周期变长、复杂性提高。
2.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增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注重医疗的服务水平,如医院部门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因此,新世纪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大大提升,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适当调整。
3.医学研究的专业性提升
由于维护社会公共健康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对医学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日趋提升,具体体现在研究领域的细化、研究学科的交叉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入。
二、关于新世纪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随着医疗领域的新挑战和新威胁因素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的确保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新世纪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科学、可行、动态化。
1.制定多领域、多层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实情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新世纪,医学人才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和层次化,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首先,要扩大医学的学科范围,确保医学的各科研究领域都有足够的人才供给;其次,要注意多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既要重视中低层次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也要重视高尖端的研发医学人才培养,既要注重骨干医学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护理医疗人员的培养。总之,教育部门要依据健康市场的实时需求和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教学研究、医疗实践、国内外交流中不断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和其他行业一样,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在当前各类疑难杂症频繁出现的临床医疗领域。因此,教育部门要注意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和研究需要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在教学研究中探讨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在医疗实践中反思医学人才的欠缺不足;在国内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别人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总而言之,通过医学教学、医疗实践以及医术交流三个环节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一个多元化、动态化、合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63-03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原则
(一)校企深度融合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既要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又要结合本学院专业办学条件设计制定。根据专业调研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接轨”,提升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甚至引领区域产业行业发展。
(二)课程优化整合原则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整合,根据职业岗位群系统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课程类型,合理选择教学形式和培养模式,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实践教学原则
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安排。建立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职业能力培养、培训与考核体系,实施“课证结合”改革,实现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规范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本专业建设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经本系部审核批准、教务处审核、主管院长签字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要全面、结构应完整、表述应准确、行文要规范。经审批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五)持续改进原则
专业建设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结合行业、企业及专业教学等方面反馈的信息,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改进,最终构建出独具本专业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与设计
(一)人才培养规格调研。
1.行业企业调研。专业教师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取饮料制造、汽车制造、安全等典型行业开展企业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大量环境安全事故凸显,引起国家和企业对环保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企业对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这一新兴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广东省内企业数量较多,尤其是外资、合资企业约占全国30%,外资、合资企业及重点污染行业均非常重视设置工业环保与安全管理部门,工业环保、安全与健康(EHS)人才备受该类企业青睐。企业中EHS岗位的高职学历人才比例约占20%,从学校招收应届生约占60%。
2.专业教学调研。专业教师对同类专业院校、教育专家进行了教学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全国培养缺口较大,广东省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更是凤毛麟角,远未能满足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行业教育专家还强调,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体现环保、安全、特种设备、消防、卫生等岗位群;根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合理整合教学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训课程,拓展职业资格证书领域,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主要面向企业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EHS)部门、环境健康认证咨询机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基层环保管理部门、基层安监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从事企业环境保护、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企业环境安全健康认证咨询、环境监察、安全监察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管理人才。
2.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招生对象为普高生或三校生,修业年限为三年(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主要就业岗位(群)为: 企业环境安全健康(EHS)管理人员、环境安全健康认证咨询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人员、基层安监部门监察人员等。
3.构建环境、安全、健康“三方一体”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分析EHS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根据工作过程导向构建本专业环境、安全、健康“三方一体”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4.学分制及职业资格证要求。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推行“双证制”,学生必须修满学分并获得职业资格证方可毕业。本专业必考职业资格证书为ISO14000&OHSAS18000内审员资格证,选考职业资格证书为特种作业管理(操作)证、初级急救员证、消防员证、污水处理工证、水环境监测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可置换公选课学分。
5.实践教学要求。根据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技能培养的特点,按“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独具本专业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图1)。本专业实践教学按照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训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原则,在校一、二学年结合专业课程安排企业参观、课程实训(实验)、集中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第三学年重点培养综合技能,安排不少于16 周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 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保障
本专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初步建成环境/安全管理实训室、工业安全实训室、环境应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及一批校外课程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环境建设、实训室管理文件建设、实训教学文件建设;同时,根据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岗位具有专业性、复合型、广泛散布于企业等特点,还要开拓更多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确保一年校外顶岗实习与校内实训在内容上有机衔接、环境上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实训、实习等内容完整的实践教学要求。
(二) 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保障
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强化高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参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及专业授课,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深度融合保障
按照“政校联动、依托行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本专业将通过与当地政府联动,依托环保行业优势,逐步与广东省内环保、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类型企业、EHS咨询与认证部门广泛建立联系。以实质性项目为牵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本专业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肖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39-40.
2协同创新中心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成都医学院抓住此次“2011计划”机遇,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可以说是学校人才培养又一里程碑。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计划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结合多方力量共同完成。在政策层面,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大工程,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于需要政策的创新中心,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无疑是在为创新中心建设添瓦加砾,保证护理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在社会层面,中心举社会之力联合攻关,积极接纳社会企业捐资,保证资金有效运转,增加老年照护人才培养投入,提高培养质量;在专业层面,协同创新中心下设的附属养老机构、老年病医院以及附属医院等单位,能够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也为学生开拓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减少后顾之忧。
3协同创新中心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11计划”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协同中心平台建设与体制创新,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以老年健康为主要方向的科学研究,成都医学院与协同单位联合组建了四川特色养老与老年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研究团队和老年病研究协同攻关研究团队。这两个团队以研究解决老年健康问题与老年共患病为出发点。除老年医学与养老领域专家参与研究外,学生凭借大学生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老年医疗•康复示范中心、成都医学院附属“夕阳红”医院等学习实践基地,老年照护方向的学生很自然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研究老年问题。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思维,增强综合素质。培育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远远满足不了养老与老年健康的实际需求,老年医学发展跟不上老龄化进程加快速度。尤其是老年照护人才的短缺以及现有老年照护人才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老年事业的发展。有调查发现,现目前从事老年照护的临床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迫于生活的需要或是个人爱好,并未通过正规培训学习。只能为老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服务,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与照护。学校借助“四川协同创新中心”之力开先河,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护理学(老年照护方向)专业,力争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经验,整合协同高效与协同企业联合培养,探索解决老年护理人才培养难题,将老年照护人才培养正规化、专业化,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为老年养老与健康事业做贡献。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15-02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党的十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只有全面地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协同创新角度下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现实条件,才能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更为科学合理地协调高校、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朝着教育强国方向发展。这一理念并非是单纯的高校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协同创新的立足根本。
一、协同创新概述
就协同创新理论本质来看,其可以归到经济学领域范畴,但是理论基础较为剥脱,创新协同涵盖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在协作联系,以及过程和绩效的多重互动。可以说,协同创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随后,协同创新概念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范畴,最初表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科研模式,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对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作用,激发主体创新能力,形成一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协同创新同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整合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涵,诸如在决策方面,构建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在运行载体方面,三方形成联盟,能够更为充分地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正是宣布“2011计划”的推行实施,进一步推动高校体制改革深化,将科研、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三方面整合于一体,以激发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鼓励高校科研创新,同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经济和文化紧紧联系的战略构想,面向所有高等院校,帮助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更加被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实力。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还需要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关乎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实践,我国众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尽管各个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一些本科高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盲目地建立研究型高校,部分专科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谋求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寻找机会升级为本科院校,这种现象会造成中专院校补充大专院校名额,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致于最终的教育成效偏低。此外,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严峻的就业市场压力。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义
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于盲目,同实际情况相背离。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同实践脱离。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最终培养的人才只适合理论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采用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理解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差和不足,缺少职业素质教育,以致于毕业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自然难以达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需要从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转变为引导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其二,从传统继承性思想转变为创新科研思想;其三,从教学理念以学科为核心转变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其四,从共性教育思想转变为个性化素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导向,但是这方面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弱势部分。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需要同市场需求导向相契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三、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全所未有的优化和调整,相应的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校采取扩招政策,降低了入学标准,吸引了大量学生,逐渐朝着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量应用型优秀人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毕业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同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生涯联系在一起,满足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首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目的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方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落实各方责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政府的指导和规划,在政策方面提供保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促使三者参与到协同培养中,提升协同培养成效。与此同时,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协同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对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专业评价。
(二)实践教学规划
应创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以及系统几方面开展协同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协同教学主体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与此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从多样化角度进行评价。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并非是对学生客体的评价,还需要从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多角度进行评价,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评价。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评价体系的构架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制定,有待对评价方法进一步规范合理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仅是为了谋求高校自身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将更多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推动各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应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合理的路径方法,健全教育体系,促使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9-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及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国现有的医保专业人才呈现出巨大的供需失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困境。而现阶段最主要医保人才培养基地――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健康保险的社会大变革。当前,基于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下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
医保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方向。自2000年开始,新一轮的教改从单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到更加宏观和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这个转变体现了专业建设未来的方向。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模式是人才素质培养、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柱之一――医疗保障制度,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对本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医保专业人才素质不高、供给不足却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制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保专业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各类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
国务院于1995年1月在“两江”(即镇江市与九江市)进行医改试点,标志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人数为8.33亿,总覆盖率已达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补充。1996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2亿元,而至2009年1月至10月,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已达476.7亿元,其中疾病险、医疗险共占到健康险总保费的96%,可见其发展势头的强劲与活力。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地位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外资健康保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竞争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成熟度加大必然拉动对既懂医学又懂保险学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深入分析社会对医保人才类型与层次之后,如何将社会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医学院的医保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培养模式本质上决定了专业人才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在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中“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 [1] 可以看出,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模式居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均为其服务的。
具体而言,医学院开设医保专业培养模式如何合理定位才是专业建设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首先,医保专业必须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应用性是专业培养的本质要求。所谓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以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强化实践能力,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应用性特点必然决定其就业方向就是专业需求方向。当前,随着中国各类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医保人才也呈现出复合型、职业化与专业性的人才需求格局。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应用型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立足点。其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医保人才新的要求是专业建设者应着力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各校对医保专业基本定位为社会保险机构和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上,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下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尚未得到实质性的体现[2]。
那么,如何在培养模式上强化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本质上涉及到医保专业培养上的两个基本模块――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在培养要求上如何平衡的问题[3]。从学科体系可知,社会医疗保险本质上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分支,是其下位概念。其无论从学科概念与理论,以及基本的精算模型、预测方法都是直接来源于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掌握扎实的商业保险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学生能迅速理解和胜任社会医疗保险工作要求。反过来,大量学习的是社会保险知识是很难适应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医保专业必须从培养模式高度上向商业健康保险做根本性转变。唯有此,医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对医保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四、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国医疗保险呈现出人才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职业化素质低,培养要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困境。而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特点与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其一,医疗保险专业有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特点。其学科特点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简单复制,又有别于普通的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金融保险、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其二,专业的跨学科性与不成熟性加之医学院中教学资源分配上理念与体制缺陷导致了在专业培养上不能或不去针对全校层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各类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其必将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对于医保来说,跨学科性即是本专业的特色又是本专业的培养难点,其导致了专门性的医学院举办以跨学科为特点的医保专业面临了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模式上的瓶颈与优势。其中,临床医学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本身就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优势所在。但是,医保专业又不能在培养要求与培养目的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其中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同样也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医疗保险本身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其专业的不成熟性又多体现在师资上的不成熟性。为了更好地开设本专业,目前各医学院校引入了大量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也都出未出专业培养期,胜任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还需要较长时期,这也导致了本专业教师梯队的严重断档。另一方面,也是医保专业的跨学科特点,也是医学院在校级层面上在对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科研投入又存在地位不明显、领导层不重视与不了解、自身发展水平薄弱的困境,这些都会使一大部分专业优秀人才对在医学院发展会在产生在专业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强烈预期,这必将阻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入。目前,与医保相关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师资严重匮乏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困境。
五、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首先,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找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体现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立足医学院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竞争力。
每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就医保专业而言,主要是由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之间高度融合。医学院在举办本专业时应扬长避短,以临床医学理论与技能为办学特色,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新一轮医改不仅为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促使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转变经营与管理理念,尤其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如,特别是加强建立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关系,通过定点医院建设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这必然促使对有着良好医学背景的保险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另外,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健康保险在人才需求上特别是要重点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精算、核保、核赔、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而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背景的人才是上述岗位所必需的,正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优势。
其次,在专业建设上应始终坚持应用性为办学导向,积极有效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努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与职业化素质。在办学模式上,应坚持以“突出优势,共创双赢”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两类教育”的广泛融通。具体措施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医疗保险业界,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专业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沟通、了解业界对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缩小课堂教学与业界实践之间的差距。医学院可以依托自身在临床医学、健康管理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医疗保险机构的中、高层专业人员(如健康管理、核保与理赔等人员)开展和医学相关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深层次上,进一步建立业界与学校间更为广泛横向关系。在诸如人才的定向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与职业性。
最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校级层面获得理解与支持。首先,学院高层应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重要性,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与专业。医学院校主要是以医药卫生等相关专业为主导,而对于医学与保险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深度交叉的医保专业而言,许多院校领导层尚未正确认识到重要性。因此,系部应努力促使学院高层认识到本专业发展对学院整体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存在拉动作用。这必然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能从本专业学科发展中敏锐地寻找到符合医学院校学科发展旨趣的交叉点,进而在教学与科研上达成共识。
总之,学院高层必须认识到以医学为基本平台的跨学科发展是学院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努力避免本专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被“边缘化”的窘境。
参考文献:
2011年5月30日,江苏报关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国信大酒店隆重举行,有关政府机构领导、联盟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谋报关人才培养大业。成立人才培养联盟是从事报关人才教育培训的机构和高校,以及物流、报关、货代等企业的共同愿望。联盟的成立,不仅顺应了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形势下,报关服务向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转型,以及市场急需高水平报关人才的要求,而且抓住了当前江苏地区大力发展报关人才的培养教育事业的契机。报关人才培养联盟的建立是报关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广大企业培养优秀报关人才的创新举措。
报关行业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报关专业也走进了大学。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报关行业人才储备不足和人才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报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江苏报关协会的指导下,由江苏宏坤关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宏康报关有限公司、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江苏众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广贸外经贸教育中心南京分中心,共同发起、自愿成立了“江苏报关人才培养联盟”。联盟将充分利用加盟各方的资源优势,努力规范报关员培训市场;通过组织交流,推动师资培训单位的交流协作,加强与省内外培训机构交流,提升教育培训水平;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培养紧缺的优秀报关专业人才,为院校学员实习、就业提供便捷通道。
南京宏康报关有限公司和江苏宏坤关务咨询有限公司均是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宏康报关公司经过十余年诚信守法经营,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报关经验和大量的报关实战案例。宏坤咨询公司虽然成立只有3年,但在进出口贸易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以及对商品预归类和关务知识系统培训上,做了大量的尝试。宏坤的关务培训,涵盖了报关员岗前培训、预归类培训、加工贸易培训、报关报检实务操作等内容。南京宏康和江苏宏坤在“江苏报关人才培养联盟”这一新的平台上,必定可以更好地集聚教育与行业合作的综合优势,与联盟的其他会员单位一起,共同打造院校与企业一体化的品牌项目,把联盟打造成江苏地区培养、输出优秀报关人才的基地。
江苏报关人才培养联盟的成立,在全国报关人才培养方面开创了新的尝试,而联盟所提出的“校企结合的报关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突破。联盟将政府、报关企业和学校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三方各自的优势,将极大地推动报关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联盟培养模式对现有报关与国际货运,及相关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造校企合作订单2+1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对学员进行考前辅导、岗前培训、岗位实习进修等全方位指导,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全程培训。
江苏报关人才培养联盟也将在江苏报关协会牵头下,作为江苏省报关员职业资格、岗位培训工作的公共平台,将通过信息共享,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为外向型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较强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报关人才;为社会上相关培训机构提供自律、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降低海关的监管风险、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服务。南京宏康报关有限公司和宏坤关务咨询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和成员单位,将不遗余力地促进联盟健康成长,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外贸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起点,以培养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中高职统筹,共同实施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职业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国内外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比较,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每种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的产生是由它所处的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社会特征。
(一)国外职业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CBE、CBET和“双元制”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1.德国“双元制”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企业和学校所需求的人才,按企业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岗位要求教学。
2.美国、加拿大“CBE”模式
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实际需求为目标。组织企业的领导或各部门经验丰富经理共同研发教材,制订课程教学计划。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研发教材,制定课程内容,最终考核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3.英国、澳大利亚“CBET”模式
该模式关键是通过职业教育考试,按照专家组所制定的标准,组建专家委员会,建立一项以能力为目标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它的培养模式主要代表是“建教合作”模式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1.台湾“建教合作”模式
该模式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是以坚持“在传授基本原理之外,加强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加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市场实际需求为核心,横纵向相协调、相衔接为目标”,“根据学生来源、地区特性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发展学校课程”。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特色,强调获取职业资格证。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目前,以产学结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大陆正积极推行。该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成长分析
适应学生身心成长指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变化是造成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环境方面的变化
高中生和高职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不一样。高中生是“学校—家”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而高职生每天24小时与同学交往,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需自己处理,适应能力弱的,就产生内心的孤独和焦虑等。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压抑和挫败感,从而造成社交恐惧症。
2.人际交往的紧张、困扰
一是人际关系不适。在高中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一心读书。在高职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性格差异不同,相处方式也不同,彼此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还有一些同学在交往中有意设置障碍,处处有戒心,待人缺乏真诚,最后陷入困境。二是异往不同。在高中,一般情况不准早恋,在高职,学习任务不重,看其他同学谈恋爱,为了满足虚荣心,也开始找异性朋友。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找伴侣是打发时间,寻求心灵的安慰。对恋爱观一窍不通,将来如何全不关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高职生在校时间长、跨度大,正是他们身心成长最快、最不确定,一生最为关键的一段时间。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而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以积极的支持。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实现“知识型”、“学科课程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向“能力型”、“工作过程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高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有助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中学到高职的新生要注重心理调适,主动适应环境、掌握学习方法、确立专业思想,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根据这一情况,指导教师应做好新生始业教育,新生联欢会等,使他们充分感受大学家庭的温暖,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形成良好心态。
三、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
(一)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是学生通过有组织、有目标和有计划的系统接受教育后并按照某种要求和标准达到的,这也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合理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很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改革的提前和基础。开展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前提是必须实施党的教育纲领;必须把培养的方案尽可能地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必须围绕企事业的实际需求,反映出企业的特色。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当地经济发展而培养相适应的“素能型”人才,合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知识的五年制高职人才。
(二)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研究
了解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人才培养模式,既科学又合理地组织实施模式的要求。有关研究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1.实践性
高职教育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素能型”人才的任务,而不能仅限于学校组织的教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动手实践相结合的结果,特别强调的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便尽早适应企业的需求。
2.多样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设置多样性的专业和安排复杂性的课程,这样多样性的高职院校就有相对应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多样性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要以群众化教育为基础的,多样性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多样化的高职教育相适应,各行各业对多样性的高职人才培养有多样化的需求。
3.系统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许多要素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组成的,包含能力、课程要求、授课计划、目标等,各要素间相互制约。
4.动态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企事业人才需求的不稳定所决定的。但是,在相对稳定的一段时间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的。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年制高职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教育体制,早在198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调整改革问题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明文规定了五年制高职办学体制、学制、目标等,逐渐在全国开始试行。到目前为止,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较好的地方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得风生水起,规模发展迅速,已成为各地方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但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目标、办学方向要符合当地教育的要求,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既要符合地方的经济,又要适应企事业的发展方向。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只有不断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内部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努力将高职教育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最终使我们的高职教育人才群体从地方经济建设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参考文献:
[1]杨金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0(4).
[2]陈之杰.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比较[J].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教育部工科03-5号课题组.教育部工科03-5号课题研究总结报告[R].2000.9.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5-02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趋突出,各国纷纷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一典型[1]。这一改革打破基础与临床界线,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和接触患者,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病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倡导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这一改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各医学院校根据英国总医学委员会颁布的《明天的医师》报告[2],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十分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执业能力、医生基本素质和医生职业道德三大中心任务并举,强调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法国医学院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患者、注重人文素质养成、进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国内对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活跃,如辽宁医学院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总结,引入“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过程;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全科医学开展得较早、取得成果最多的医学院校,为首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全科型临床医生;湖州医学院建立的“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包括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地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院校为培养面向基层全科型医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各有特色,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文献不多。
在借鉴学校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4],结合学校2010年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谈,对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5],构建了“3.5+1.5”的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6],以期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医学人才[7]。
一、“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帮助、促进、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先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由已知的知识内容过渡到未知的知识内容的讲授,让学习有一个衔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的,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意愿、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强调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
二、“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诊治疗,疑难杂症的转诊治疗,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二是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采集病史及恰当的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三是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要突出全科医学、急救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由临床本科的一年时间增加到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半年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四、“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
一是组织考核,通过记分作业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进行;二是分析考核课程和考核质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此外,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有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且与当前的乡镇(社区)卫生工作结合不够,使得培养的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农村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乡镇(社区)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Cameron l.Getting real about rural physicians[Z].CMAJ,2012,Aug(13).
[2]Cameron PJ,Este DC,Worthington CA. Professional,personal and community:3 domains of physician reten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J].Can J Rural Med,2012,17(2):47-55.
[3]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4]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5]魏东海,林爱华,纪泽泉等.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769-772.
1绪论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医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掀起了一阵新的改革浪潮,“智能医学”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开启。智能医学工程是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人工智能及工程技术,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高校在进行医工融合培养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医学和工科的理论结合层面较为薄弱,多学科交叉联合指导的机制不完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性不高。实践层面,在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缺乏全面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能力。但是在智能医学时代,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会成为医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医疗健康的智能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智能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的机制有待完善。2019年,一些院校如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获得教育部的审批,已经率先实行招收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新生[1]。高等医学教育对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认知还处于探索阶段,智能医学工程如何实现医工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如何获取人才培养中的合适方法、模式、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协同医学发展、社会需求的人才,还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2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
2.1新医科符合医科改革的内在需求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决策不断推进,医疗健康逐渐被国家视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临床应用、疾病预测与预防、公共卫生、循证公共卫生决策、健康管理、健康监测与个性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产业发展,将是未来整个医疗领域的提升方向,给智能医学分析与决策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2.2医工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诊疗技术的深度融合,理论层面,把握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临床应用性为导向,多学科领域知识相互渗透。调整医工结合课程体系,既符合新医科需求,又实现医工融合课程模块间的交叉互补,体现医工结合特色的宽口径学科结构。培养既懂医药科学、数据科学又懂人工智能应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实践层面,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利用临床医生在传统医学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融入到智能医学诊疗模式变化中,将彻底改变现有诊疗模式。
2.3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革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推动传统学科专业建设和医工交叉融合。助力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智能医学诊疗技术创新的角度,技术的革新引领人工智能与各个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产业或领域,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实现人机交互,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医疗产业的高效运转。智能医学诊疗主要包括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决策支持、正确用药、诊疗方案的选择等。如KopR和HoogendoornM等探索了医院对病人电子病历(EMR)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结直肠癌预测模型,更准确的预测早期直肠癌和干预治疗实践[2];HoshyarAN和Al-JumailyA等探索了医学影像自动诊断皮肤癌,通过数据预处理去除噪音和不必要的背景图像,提高图像质量,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3]。二是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角度,随着大数据、数字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呈指数型增长,医疗大数据来源包括医院记录、患者医疗记录、医疗检查结果和物联网设备[4]。智能医疗系统具有识别、筛选和决策等智能医疗辅助功能。2017年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对医疗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实践与研究[5];2018年,阿里健康与阿里云宣布共建阿里医疗大脑2.0[6],加强在图像识别、生理信号识别、知识图谱构建等能力的建设[7];同年,腾讯推出医疗AI引擎“腾讯睿知”,具备更智能化的医疗垂直搜索功能,帮助患者精准匹配合适的医生。三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大势。人工智能将打破不同学科专业的壁垒,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人工智能+”的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也应根据产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构建新的专业结构。高校人工智能相关的本科专业将会蓬勃发展,形成颇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人工智能+”技术所衍生的新医科、新工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医疗应用的统一。以“人工智能+医学”为契机,结合医学产业发展趋势和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群、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解决学生在医学诊疗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职业竞争力。综上所述,新医科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助力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具有智能医学领域科研能力,掌握关键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医学应用系统相结合,进而创新性完成的医学信息处理、行为交互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及应用。以上需培养的能力,对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造升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具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新医科人才的实施路径
3.1从医工融合研究的视角
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培养建设要体现医工融合发展需求,推进智能工程、医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满足新医科发展要求的卓越工程师为育人目标,强调学科交叉渗透、重视临床应用、把握科技前沿,推动教学创新等。
3.2从医工融合研究的广度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了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但有区域特色的医工融合研究还不多。针对新医科临床需求分析,把握智能医学工程高等教育体系,重点聚焦区域特色,研究面向健康和重大及特殊疾病防治需求的“新医科”对人才的需求。
3.3从医工融合研究的深度
(1)整体设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环节。建立知识能力矩阵,整体设计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突出新医科相关课程及实践,加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联系,深化临床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与知识能力培养的思考是以智能医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通过知识能力矩阵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根据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相对独立性,优化核心知识模块形成知识能力矩阵,构建课程内容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知识教学、优化课程实验和上机安排,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教学效果。(3)结合学生兴趣偏好,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探索将专业兴趣转换为“工匠精神”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广泛调研,全面建立当前地方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与专业偏好的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