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7-21 09:13: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的作用

篇1

1农业机械对农业发展作用

1.1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能力

根据非常多的实例证明,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并且有效地提升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与农作物生产的效率。具体来说,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在进行耕地、播种、收割等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现在有百分之七十农业工作可以交于机械设备去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缩减了种植的成本[1]。另外通过机械化种植手段,农户们可以深松土地,改进土壤的质量,这就使得作物在生长时能够汲取更加丰富的养分,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降低作物的患病风险,保障农户们的根本收益,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随着我国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劳动强度以及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工艺水平已经远远不是只依靠人力就能完成的了。所以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改善了我国农民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同时为农业副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普通民众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满足民众们的需求,就需要对原有的农业技术即农业理念进行创新,加速普及农业机械设备的进度,进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2]。

1.3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以及土地的频繁耕种,所以这就使土壤的肥力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农作物不能从土地中正常的汲取养分,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效益。所以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借助现代农业机械的帮助。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秸秆还田机械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打碎,然后再把打碎的秸秆均匀的抛洒在田地上,最后在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对土壤翻耕,使其在土层中被微生物分解,成为作物生长的养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秸秆焚烧对农田造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缩减了农户种植的成本,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3]。

2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农业的机械设备走进了人们的生产工作中,影响着生产作业中的各个环节,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但是虽然说农业机械的普及推进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使用农用机械式所产生的一些隐藏的安全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于农业机械的管理,进而保障农户们的生命安全。

2.1农机安全生产有利于形成农机使用的安全文化

农机使用的安全文化是保障使用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具体来说,农机使用的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与安全行为的有机结合,其也是使用者综合素质、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说农机安全文化对于农机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另外农机安全文化中所倡导的内容对于未来农机的安全生产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操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进而避免了机械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提高生产的效率。农机安全生产促进了这种文化的形成,并在其领域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取向体系,从而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4]。

2.2农机安全生产有利于提升农业机械使用者的安全意识

篇2

在时代不断发展下的世界各国面临着国际竞争环境不断提升的压力,特别是农业领域的竞争力度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农业更好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然与其他国家一样需要面对竞争压力,积极引入了信息化技术,在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同时推动我国农业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现代化农业需要不断引入诞生的先进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化农业能够更稳定、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可见,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全新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的同时,能够让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标准更加突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以下内容针对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1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下的农业需要不断改革生产模式,因为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当下的农业需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因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农业生产领域已经引入了信息技术,并实现了快速的成长。如果我国农业未及时引入信息化技术,会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距离,进一步影响我国在国际中的发展。因此,我国农业领域中需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达到农业信息化的目的。所谓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产前、产中、产后三个过程的生产质量与效率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农业生产信息,能够让三者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快速解决问题保证生产质量与效率。在世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领域中的信息化速度需要不断提升,因为信息化技术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元素,可以说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后能够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并促进结构良好升级。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建出新的时代,为我国农业经济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时机。进入到新世纪后的我国农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时机,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技术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等方向发展,而这些发展方向全部依托于信息化平台。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有效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农业增长模式从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力度较大,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辅助才能达到有效的调整、优化、转型。在我国农业引入信息化技术后,能够让农民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技术化、信息化,可有效改变我国传统农业模式并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2农业信息化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的作用

信息化技术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辅助工具,可以改革劳动工具、促进生产者与劳动者掌握先进的技术,进而推动农村经济达到快速增长的目的。信息化技术属于软技术,应用于农业中后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地提升,具体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

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较重,劳动模式仍然以人工为主,与信息化技术所体现出来的效率相比较,具有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特点,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农村农业生产引入信息化技术后,能够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可以丰富自身的农业知识,保证种田的过程达到科学化的效果,可显著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应用量,能够利用科学的手段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另外,农民在掌握信息化技术后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了解外界所需的各类信息,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理念与方法,并落实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后,显著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走入市场化新型道路模式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的发展。

2.2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过程进行有效优化

我国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准确的所需信息,特别是可以根据规模经济与边际收益理论进行科学性的分析,能够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项生产要素,比如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等元素达到紧密协作的效果。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并提升收益,可显著增加总体收入与边际收入,降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我国传统农业要进行改革,朝向规模化经营模式、股份制、农业集团化、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原则、进军国际市场等方向发展,需要掌握大量准确的数据信息作为改革的依据。另外,农业生产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后,可以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达到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如果农业引入的信息化技术发挥的功能越多,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进而促进决策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促进生产力有效提升。

2.3促进农业实现网上招商引资的目的

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是缺乏充足的资金,如果能够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实现招商引资的目标,需要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了解农村的需求,引入信息技术后,能够让更多经济发达的区域了解农村招商引资的需求,并进入到农村了解实际情况。农业经营者、管理者将此区域农业所具有的优势进行阐述,能够成功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并且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派遣人才进入到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在解决招商引资问题的同时,也获取了人才,一举两得。22.4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知名度农业的发展需要开拓出更多的销售市场,而要实现销售市场的扩展,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的知名度。在此入信息技术后,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向各个区域宣传农业生产企业,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认同企业经营理念,在提升农业生产企业知识度的同时实现更稳定、更快速的发展。

2.5可有效调整农村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以农产品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农业生产企业需要掌握农产品的市场信息,通过掌握的信息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能够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需求相符合,进而达到调整成功的目的。在农业引入信息化技术后,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农户及农业企业提供各种所需的市场信息,农户与农业企业根据掌握的信息科学地选择生产对象与生产模式,在调整农业结构时避免发生走弯路的问题。

3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村信息化运用策略

篇3

现代烟草农业“现代”一词是关键。通过利用当代科技条件武装烟叶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将每一环节都尽可能向现代化靠近。落实于机械,通过机器生产,进一步解放双手,提高效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建立全机械化操作有利于保证统一供苗、耕地、烘烤,从而提高和改善综合生能力。

2玉溪机械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当地工作效率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的首要在于烟草农业机械,而烟草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1]。大力发展烟草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为优质烟草的生产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如通过发展机械化作业也就是说在烟苗移栽过程中由烟草机械代替烟农完成耕整地,旋耕起垄施肥,烟苗移栽等工序,可以大大提高了烟农的工作效率,减轻烟农的工作强度[2]。

2.2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增加烟农经济收入。在种植过程中烟农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效率得不到保证其实不难看出,烟农的一部分收入是会被用来支付雇佣劳动力的酬金的。但是发展机械化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3],降低成本。

2.3加快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通过玉溪烟草农业机械化,推广并促进大量的烟草专业机械被烟农应用,进行系统化、准化烟草生产,真正实现以小换大,用极小的人力换来巨大的产值以实现收益的目的,这个在传统种植中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让机械化实现。让多余的劳动力进行其它农业生产,更是大大加快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为实现烟草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

3对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促进作用

3.1相对有效地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

土地资源与人们渴望发展的速度之间一直存在矛盾。烟叶的发展加剧了资源紧缺的矛盾,目前来看只能是通过由传统烟草农业转变为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产值增长方式。其中,玉溪烟草农业的机械化更是重中之重,毕竟生产是产生效益的前提。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减少烟草农业对环境的过分要求,从而进一步减缓资源与发展的矛盾。

3.2解放烟农的双手

自古以来,烟草的种植完全只能依靠人工来进行,但是土地资源(隶属于烟农)分布散难管理也是事实,因此只能零星分散种植,仅寄希望于埋头苦干来应对工种繁杂、工序多的严苛要求,可以说很难完成指标。但是玉溪烟草农业机械化则不然,玉溪烟草做到了充分利用现代物质条件:先进合理的机械装备以实现经营规模化,把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风险多的等一系列难关化为平地,真正解放双手。切实更是做到了烟草增加生产数值、增加员工收入、实现了烟叶产业的长久发展。

3.3提高国外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篇4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农业的生产方式从传统的人力劳动逐渐转变为机械自动化的生产。农业机械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农机装备不断升级更新的形势下,如果专业技能人才跟不上,即使再好的机械,其作业效能也不能充分发挥,特别在粮食收获环节还容易造成损失。因此,有必要举办农业机械理论、驾驶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通过普及机械理论、技术操作要点和安全作业知识,来提高驾驶员的机械操作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1农机培训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新技术和新农机的推广使用

近年来,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大量引进和应用新农机和新技术。新农机在日常操作、使用和维修上,与传统农机有很大的区别,而且由于发展观念的限制,农民接受新技术、新农机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就会对新技术、新农机的普及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农机培训,则是对农民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农机使用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农机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新农机[1-2]。科学合理的农机培训也可以引导农民使用适合自己的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农机。一种新的技术和农机的出现,可能会为农民带来利益,但许多农民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因为不懂而不敢去尝试,这时,开展农机培训,可以让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农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加强农机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农机的认知,促使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购置新农机。同时,加强农机培训,也能提高农民使用和维护新农机的能力,使新技术和新农机的使用更加有效。

1.2有利于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农村开始大量使用各类机械进行农业生产。然而,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农机使用者都没有接受过机械、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专业教育。这就导致许多农机使用者的使用技术、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较差,从而引发了各种安全事故,给自身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通过加强对农户的农机培训,可以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时的安全风险,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3-4]。

1.3有利于提升农户的整体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主要是推动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当前,农村的劳动力正在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农民都希望可以利用先进的农机进行农业生产,让自己能够从传统人力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近年来,在国家与各地方政府的研究和扶持下,农民对购买农机进行农业生产的兴趣和热情正处于上升期,农机使用效果成为最好的宣传推广材料。加强农机培训,有助于农民更全面认识和理解新农机、新技术,提高农民专业机械技术和操作能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实现机械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1.4有利于稳定农业市场,保障农民权益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机市场迅速发展,服务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对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繁荣现状的背后,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我国的农机市场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健全等。由于现代农业发展,农机被大量应用,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这个机会,将大量低价、劣质、有安全隐患的农机引入市场,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我国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容易引起农户和农机企业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加强农机培训,能提高农民对不合格农机的辨别能力,降低购买劣质农机的概率,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抵制不合格农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大量的农机维修机构,但许多机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只有极少数的机修人员通过了正规的训练,获得了上岗资格。这不仅会影响到农机的操作效果,还会危及到农户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加强农业机械的技术培训,能够提高机修人员的技术素质,让他们通过正规的技术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从而为稳定农业机械市场和保障农民利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逐渐提升该行业的人才水平。

1.5有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专业水平

当前,有些乡镇逐步将基层农机管理站和其他站所合并,组建农机服务中心,这种管理方式让农机工作成为工作人员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有很多管理人员对农机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也没有掌握足够的农机专业知识,这种情况对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5]。加强农机培训,可以使初级农机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和经营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职位带来的辐射带动效应,使农民认识到先进农机需要有效应用与良好推广。为了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应重视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农艺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技艺,农机是帮助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将农机与农艺进行良好融合,可以提升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但在进行农机培训和推广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农艺的传授,就会导致机械化技术无法与现代化农艺进行结合,单纯地进行农机推广工作并不能让农民切实地认识到农机的优势,无法高效发挥农机使用的价值。

2强化农机培训的策略

2.1强化农机人才队伍的建设

基层农机站工作人员是农机培训的主体,其技术水平、服务意识、专业素质是影响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工作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有两个对策:一是注重引进优秀的技术人员。受工资、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很多优秀人才不愿到基层工作。通过提高工资待遇、优化工作条件、实行轮岗等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到基层农机站工作。二是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速,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广大农机从业人员可以对新农机的使用技术有更多的了解,为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还要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实践的灵活性,使农户能够更好地掌握训练的实际应用。实践表明,现代教育方法在加强农业机械训练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借助实物、模型示教盘、多媒体等现代教育工具,可以激发农户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成效。同时,利用农忙时间,还可以安排技术人员和农机培训教师深入农村、农户、田地中,主动为农民创建农机使用维护档案,手把手地教给农民科学、规范和安全的农机操作方法,解决农户在农机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6-7]。

2.2开设专业的技术培训学校

很多基层农机站工作人员短缺,仅依靠农机部门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力量非常薄弱。农机培训既是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兴农工作的根本。因此,有关部门对这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扶持,为农机培训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机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农机培训机构要积极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方法,通过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农机培训激励机制,并聘请技术过硬、热爱农机事业、职业道德良好的农机培训教师组成农机技术培训队伍。此外,在农机培训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机培训教材,以推动我国农机化程度的提高。农机培训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而教师又是农机培训的灵魂。没有好的师资,就像没有好的农机具,也就无法使办学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基石。要加强农机专业师资的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农机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定期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着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邀请权威专家授课,以达到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的目的。只有如此,农机培训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培养一批懂管理、懂理论、会操作、会维修的农机培训人才,以适应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要改善教师的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以人为本,留住和稳定师资,并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较高规范化办学水平、先进的教学仪器、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一所农机培训机构的靓丽名片,这样的机构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农机培训机构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拓展教育范围。本着“以人为本,知人善任”的原则,达到“共赢”的目的,促进农机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8]。

2.3加大农机宣传推广力度

要想切实提高农机推广工作的工作效果,就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了解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设定专项资金用于农机推广工作,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科学可靠的推广方案,提升宣传工作的工作效果,使农民可以清晰地明白使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的优势,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机推广工作。需要加强对于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不仅因为其拥有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更是因为其高技术农业生产人员充沛,农民对于各类机械化技术的掌握水平较高,农机培训体系完备。要对农机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规范,将农机推广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工作小组,对农机推广工作和农机市场进行监管和指导,保障推广工作的相关内容可以落地。此外,还要对农机市场进行科学化管理,对于不规范和不达标的农机站进行处理,保障农机设备的质量,维护农民的权益,进而激发农民使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9-10]。农机推广工作者可以先从农机大户入手,利用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大户使用更加先进的农机设备,使大户可以产生模范带头作用,进而调动其他农户使用农机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农机推广部门还应丰富宣传推广方式,现在的农民在互联网普及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新观念和新思想,这就让农机推广工作拥有创新改进宣传推广方式的空间。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信息渠道开展农机推广工作,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利用多种渠道使农民正确认识农机,将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观念深植现代农民的心中,让农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地方政府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农机推广工作的落实,真正发挥出农民的价值。

篇5

农业档案在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规范化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状态均与其他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加强农业档案管理,将为农业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农村建设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1加强农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业建设,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只有积极探索、主动协调、注重实效,才能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目前,农业档案工作内容,一般以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为主,在实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因势利导,树立农业档案重要性的作用和服务意识,搭建农村档案信息与管理平台,将列入社会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计划,确保在合理利用档案管理工作、农民规模农业、增产增效技术、企业管理向科学型和知识型转变等方面措施到位,促进农业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深入,农村各项建设的推进与发展历程,需要形成档案的资料越来越多,加强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农业档案的管理,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领域的人们从不识字、缺乏文化,到现在对相关农业知识、本地区的农业状况、基本资源、比较优势等方面的专业都有所了解,而随着这种成长的深入,农民逐渐产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进一步了解的自发需求。农业档案管理的加强,能为这种需求的农民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农业活动提供良好的指导与资料支撑。农业档案的科学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能更及时地将信息传递当地上级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使农业信息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整合,使农业科技化、现代化得到发展。农业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促使农民增收致富为主旨,进而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此,在水文气象、土地资源、人文资源等材料方面,农业档案的建立与科学化的管理迎合了这种需求。例如:一些地区了掌握全乡的资产、资源情况,在全面调查摸底的情况下,率先建立了电子档案,大大方便了农业管理。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实施了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和村级经济发展工程,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进程及农业各项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要产生大量的涉农信息,完整地建立、妥善保管农业档案,规范整理、科学利用农业档案,对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与建设意义重大。

2农业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在进行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大量的档案资料是农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如何做好农业档案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档案服务工作,搭建档案利用的平台,将档案管理工作融入农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把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专门的、专业的工作来对待,使档案业务的覆盖范围得以延伸和进一步深入。增强农业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建立和完善档案人员职能和责任的机制,规范档案室建设,完善各项档案制度,强化对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把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农村、农业建设的整体规划进程中来,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村级档案管理队伍,促进农业档案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通过学习培训,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农业档案管理水平,树立档案服务理念,为农业发展与建设提供业务保障与支撑。让农民群众意识到档案管理与形成的重要性,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巩固和扩大村级建档成果,加强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档案资料,并进行深入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归档的文档和资料信息的齐全和准确,以确保其符合档案管理的客观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平时需多关注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接收最新的农业档案时,应仔细检查每个案卷的内容,例如:各项工作、会议、问题的处理等文件材料是否完整和齐全,重要文件材料要及时补缺,不影响档案利用。例如:对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用等尽可能地提供完整翔实的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的规范化。保持文件资料之间的链接,在整体优势和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一定的归纳类别和科目,确保档案安全,档案目录形成索引,实行档案借阅登记制度。例如:查阅要履行手续,归还后要仔细检查档案的完好状况,若有人员调动,履行交接档案手续。落实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安全保护措施。

篇6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篇7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篇8

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上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相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言,以机械化代替人力劳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率。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广农业机械,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力度是促进农业蓬勃发展的必经之路。

1农机推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1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各地的农业能根据当地的地域特征,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突出农产品的优势,打破农业生产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进行全面的加工处理,进而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同时,有利于拓展农作物生产经营的渠道,有效推动农业向着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力,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能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压力,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有效缩小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优秀成果。此外,农机的推广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实现农业工业化生产,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1-2]。

1.2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模式,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难以有效提升。近年来,随着农机推广力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相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而言,农业机械的使用,能提升人力生产的劳动效率,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生产的效率[3]。

1.3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机的推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能有效提高当地农业的发展水平。首先,随着我国全面致富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不断加大农机推广的力度,在农业生产结构相对科学合理的地区,农机的普及和推广速度相对较快,农民对农机的接受与认可程度较高,进而有效减轻了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压力,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副业的生产经营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其次,农机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有效推动了各地农村商品流通率,使得农作物的生产经营活动变得活跃,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对新事物的接受与认可程度较低,导致当地农作物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农机的推广能打开当地的农产品销售通道,提升了农产品的商业价值,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可程度,有效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地农村在农机推广的带领下,逐步实现了我国小康的战略发展目标,带动了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

1.4改善生态环境

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会使用大量化肥以及各种化学药物,农业生产方式存在不当现象,导致部分化学药物被遗留在土壤中,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农机的推广与普及,能有效提高化肥和化学药品使用的效率,进而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通过化学药品使用量的减少,能从源头上起到控制生态环境污染的作用。

2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篇9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应加强农业机制改革,逐步加大各项扶持力度,使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自身改革,在农业发展中显现价值。

一、涟水县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涟水县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指导、服务和培育力度,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家庭农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规范化家庭农场983家,其中省级23家,市级55家;全县培育11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9家。“十三五”以来,涟水县争取省市级资金573.98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66个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条件进行了装备优化。向市财政争取了100万元资金,在红窑镇建成了集粮食烘干、大米加工、农产品展示展销、农民培训等为一体的家庭农场集聚区。立足古淮河沿线、涟沭结合部两大重点片区,重点培育打造百花园、百药园、百菇园、百果园为龙头的优良平台载体,吸纳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100余个。加强项目争取力度,助力农业园区“四级联创”,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1200万元,打造青芦笋种植基地,推动红窑农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园区。南集镇成功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并获各级财政扶持资金5945万元。积极推动陈师百药园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大对县级园区创建奖补力度,推动县级园区全覆盖,已建成11个县级园区。突出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促进家庭农场由数量向质量转变,重抓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实体化经营。目前各类专业合作社2472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31家、市级198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集团,培育销售超亿元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

二、新型经营主体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农业规模扩大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结构组织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绝大多数家庭农场在发展中逐步迈向规模化,营业收入来源渠道越发丰富,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1]。2、丰富经营模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能够起到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效果,从而让经济模式更加多元,使农业获得良好发展。并且,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不是单一经营模式,而是在发展中实现三者利益联结目标,最终一同防御市场风险,从而使农业稳定、健康发展。3、转变农业生产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利用土地转让最大限度完成利益联结目标,有助于农业提升,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农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农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经营生产。

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问题农村地区土地承包转让十分普遍,部分农户不重视土地承包权,采取口头交易形式将土地承包给他人经营,且承包时间较短,若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正常运行。并且,部分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难以实现规模化以及集约化发展,最终影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2、资金问题目前,家庭农村土地承包租金上涨幅度较大,新型农村发展中要解决好资金问题。有的农户资金筹集方法匮乏,存在问题很多,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无法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国家农业贷款门槛很高,许多家庭农场和企业未达到贷款标准,资金大量缺失,若遭遇自然灾害,会出现巨大经济损失,制约农业发展。3、管理问题随着农业管理相关规定相继出台,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由于农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工作时执行力缺失,影响了管理效果,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部分管理人员思想较落后,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无法满足管理需求,国家各项政策的应用落实会受到限制。

四、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化措施

1、完善各项土地机制农业发展中,需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根据涟水县实际发展情况,设立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完善各项土地经营机制,实现市场目标体系统一,最终确保农业市场有序发展。同时,根据农业发展情况,完善与优化土地流转制度的结构框架,明确土地所有权属,让土地在交易时具体统一的规定,根据法律法规最终规范土地流转各个环节[2]。2、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发展程中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地政府部门应重视此项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提高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创新优化农业补贴模式,可以采取奖励补助或者贴息方法,设置专项农业奖励资金;对于一些企业以及农业养殖人员,要根据其实际经营发展状况,运用分类奖励手段,使些新型农业主体品牌流入市场,并表现出一定价值。涉及农业生产与经营的项目中,相关部门要引导广大农业经营人员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完成对产业链延伸。3、加强监督和引导应结合涟水县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实际,制定可行管理措施,形成完善、科学的企业经营制度,并将各项内容落实到实际生产中,从而解决各项农业生产经营问题。同时,还要不断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考核模式以及财务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强化内部管理力度,确保不会发生财务情况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的问题,运转规范合理。加大市场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市场质量检测政策,保障农产品质量[3]。

五、结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够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要从农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涟水县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寻找更多发展路径,确保农业生产与经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静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中国市场,2021(8):36~37.

篇10

关键词 涉农政策 农业发展 宣传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并不能及时地接收并运用相关信息。作为乡镇基层政府部门,无论是职责需要还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都需要根据三农发展的实际加强涉农政策的宣传工作。

一、涉农政策与农业发展关系

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促进的关系,涉农政策以过去与当前的农业发展为依据,进而去指导未来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为涉农政策的调研、制定与执行准备了客观基础。

1.指导农业发展方向

其具体作用表现为:市场发展趋势指导。即用相关政策的方式,引导农业根据市场的规律来发展自己,既不盲从跟风导致出现生产过剩如白菜等,也不脱离市场的需要去生产那些市场根本不需要的农产品。尤其是运用行政的杠杆,来调节整个市场的需求,避免了人为地恶意炒作。科技运用指导。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去指导农业科技的运用,例如养殖技术、现代化农业机械运用、测土施肥等技术,同时,也明确了政府提供科技服务的政府部门等。

2.支持农业发展

其第二个主要的作用,就是支持农业发展,且是用国家公共资源的方式。首先,金融支持。每年国家都会为支持农业发展,在既定的季节发放专门的惠农或支农贷款,无论在利息还是办理的手续上,都对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基础建设支持。国家每年都会下拨专项资金,例如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业机械优惠等,为农业生产活动做好了基础性的准备,把各种对农业发展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地排除,例如通过农业水利建设降低了干旱或涝灾现象的可能。再次,社会保障服务。当前农业发展的社会保障,主要表现在农业保险业的发展,以及针对农业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监管,最大化地避免因为上述监管缺失等造成的伤农现象。

二、涉农政策宣传时效性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涉农政策立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需要,以政府法规指令的形式展开,其每年度或者每个季度都以其科学的针对性,为三农的发展科学预设与寻求解决的政府路径,并积极地调动政府各种资源,且以服务三农的效果为考核标准。

1.为农业提供最及时地政策支持

涉农政策运用国家行政强制力的资源,调动了国家各相关部门去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保障农时。无论是在播种季节,还是收获季节,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去努力地保障农业的发展,为农业活动的开展做好各种必需的准备。如农业化肥与种子的保质保量的供应等,其中政府的工商、农委等部门,都会立足本部门职能职责去加强监管工作。保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的季节,国家会统一性的要求各相关部门,例如道路交通保障、各地农产品供销信息(如各地特定产品市场价格变动)、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与培训、完善各地农网服务等。

2.为农业发展制造前瞻机会

前述的指导作用,也多多少少的对这种前瞻作用做了论述。涉农政策主要从对市场的宏观调节上,为农业发展制造前瞻机会。其一,特定农产品总量与存量研究。政府通过各级各部门的统计数据,对各种农产品的各省市的产量、销售情况以及存量等,都会有着相对准确的掌握,并加强研究进而为各种逆农时的生产加强指导以保证中国的粮袋子、菜篮子等,并展开相关的生产与营销研究。其二,农产品生产与营销的因素有利与不利分析。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科研机构与高校,也会据此展开研究,如在农业生产中的经验与教训等,进而形成规律性的结论。如针对某地受到旱灾影响导致某种农产品减产的情况,在以后该如何通过提高生产科技水平,来实现风险的化解等。再如,根据对于市场的分析,可以引导广大农民避免盲从跟风造成的生产过剩性质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3.鼓励农民利用政策创新

当然,涉农政策也注意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激励跟进制度的基础上,去推动农民积极地创新利用涉农政策。各种政策内补助鼓励。每年国家都会根据国家总体发展的实际、农民农业经营水平增长的实际等,制定各种鼓励措施。例如农机购买补贴、种粮补贴、养殖补贴等,尽管可能在量上并不能解决其根本性的问题,如启动资金的缺乏等,但却可以对广大的农民及农业经营者形成精神激励,去推动他们积极地利用涉农政策去创业,为三农的发展做出基础性与引领性的努力。优秀农民奖励与荣誉认证鼓励。国家与各省市也会在特定的时刻,去表彰那些优秀的农民代表,例如每年的全国农民春晚,都会对在全国或各地做出巨大创新型贡献的农民予以表彰,不仅从其科技水平、经营营销水平及对当地与全国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方面给予肯定,也给全国的农民树立了努力拼搏的榜样,由此扩大他们的影响并进而去为广大农民赢得更加广泛的关注,例如科研支持、技术指导等。

三、结语

涉农政策是政府发挥其宏观作用的典型之一。其通过对于中国发展深入浅出地研究与思考,从全国大局展开,在三农的微观发展切入,无论在过程、结果、考核上,都以具有操作性的举措或方式方法,为农业发展服务。

篇11

一、 促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相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普遍形式是“公司+农户”式的比较松散的契约结合体和股份合作制农庄式的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结合体。这两种形式都是在小改变农村现行体制的前提下克服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后,打破农工商脱节,产供销分离的旧的生产和营销格局的必然产物。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必然把城乡、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各方参与者互信互利、共同发展,因而能够有力地推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一五”以来,逐步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截至目前,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0.9%、91.7%。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区域优势,促进了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特别是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与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在7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左右。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特别是企业贷款比较困难,经常由于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缺口问题影响企业对农产品的收购,“贷款难”成了制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瓶颈。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就必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而要实现这些要求 ,就必须依靠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

二、 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扩大农业产业化成果,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并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虽然采取了农村工业发展战略,但当时片面强调中国特色的农村企业发展模式,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使得在宏观层面上看来应当集聚在城市中的一些产业,被人为地引导到农村。结果几乎是农村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农村投资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农村资源严重浪费。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则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集中发展工业园、科技园,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目的在于把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

目前,沿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建设之路,许多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进行工业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此进程中,金融如何融入并有效发挥支撑作用,始终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三、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由于推进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生产的集中,而生产的集中必然引起人口的集结和市场、消费、科教、文化的集中,城市因而形成与发展。进入城市的人口则主要是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减少。但是,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城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入少数大城市,使这些大城市恶性膨胀,从而患上了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居住条件与卫生状况恶化、大量流浪者与过高的犯罪率等“城市病”。

我们则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即“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农村城市化的好处很多,首先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由农民出钱出物出人建设的小城镇不仅不会成为农村的对设面,而且能与农村建设利益共同体,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有利于农民的观念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于城镇后,集体生产、集体娱乐使生产和生活的圈了都扩大了,农民的集体主义与文明意识必然会增强。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人口聚集的城镇才有可能集中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居民享受到综合服务,感受到现代文明,既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又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第四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龙头企业与农村工业基地的建立。一个小城镇就是一个新兴市场,既是居民集中消费的市场,又是本地农副产品输出与各地产品输入的集散地和为企业提供零配件、维修、金融、信息、实验服务以及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多功能市场利用城市多功能服务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集中建在小城镇,形成企业集群,有利于乡镇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规模效益,最终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时期,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关键在于城镇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发展投入,全靠国家财政。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农的形势日益严峻,必然对农村金融的支农功能提出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月华.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9(9).

[2]. 殷泽,农村金融转型样本:难解体制之困[N].经济视点报,2008—10—29

篇12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wwW.133229.CoM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