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7-21 09:1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工程职业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工程职业规划

篇1

0 引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实现、破解就业难问题的策略之一,然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对学科、专业的差异、培养计划以及职业发展的内在结构与要素关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行动方案的实施。尤其是对于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新专业如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仅注重自我认知、环境认知上的职业目标定位,而在实现方式上结合专业特点、职业组织供给、职业发展内在要求关注不足,导致该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从而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获取与职业实现。因此,关注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该专业学生职业实现,而且有利于高校职业生涯指导向纵深转向。

1 职业生涯管理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职业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决策等生涯管理理论,已逐步成为系统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现实的职业实践活动中,职业生涯管理既是组织引导成员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指导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寻求职业成功与发展的实践活动。

1.1 组织角度的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管理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是组织为获得自己的发展,需要对成员从事的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关注的是组织职业生涯,着眼的是个人要服务于组织发展的需要。如果个人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所在组织中所从事的工作无关的话,个人就不会为组织绩效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是组织为使成员更好地服务组织的职业发展,使成员不断实现职业生涯期望,在有效的双向互动中,达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

1.2 个体角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的生涯,源于自己的生命历程。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舒伯(Super)以年龄为标准,将一个人可能经历的主要职业阶段大体划分为“成长期(出生-14)、探索期(15-24)、确立期(25-44)、维持期(45-64)和衰退期阶段。”[1]从总体上看,舒伯的理论既考虑到个体的年龄阶段,也注意到了分析自身与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所有角色,将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以自我认知为主,凸显职业价值观、能力、兴趣等作用,在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基于此,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职业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现实状况,客观评估并形成合理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包括选择什么行业、从事何种职业,职业组织的地理分布和职位,职业组织中的晋升阶梯路线等等。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以“探索期”为起点,在充分评估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的前提下,制定出自我职业发展目标,以及选择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相应的学习、培训等计划,并按照生命历程规律而设计的近期、中期、长期规划方案,以期达到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帮助自己进入职业组织后如何面对挑战及发展为归属的方案预期设计。

1.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质 严格意义上说,个体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是基于个体进入职业组织,也称之为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早期”前的准备阶段,不仅要在自我认知、专业认知、环境认知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体现职业发展的预期规划与设计,更要在大学阶段建构与职业目标相匹配的相关能力要素。其重点应放在“相关要素”的建构上,这种要素也称之为雇佣能力。所谓雇佣能力,“指的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2]可以说,雇佣力已成为大学生职业实现的关键要素,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把握“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过渡这个特定环节,进行雇用能力塑造。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实质就是立足于大学阶段,提升就业竞争力,并为职业实现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包括专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组织需求要素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目标定位而采取的行动步骤。

2 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的归因分析

网络工程专业相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该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与该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缺失不无关系。

2.1 对培养计划认识不清 大部分学生对专业培养计划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之间的相关联系认识模糊,导致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学什么”,学了的课程不知道“怎么用”,被动学习明显。尽管入校期间进行了专业教育,但是对于刚刚入校的学生来说,不可能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导致其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习,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知不到位,严重影响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合理建构。

2.2 专业学习计划缺位 从观察与了解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明晰的学习计划,而是按照课程表按部就班。虽然学生管理机构在要求学生做人、塑造与发展自己的个人品格以及培养自己的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诸多要求,但是基于管理者受自身专业制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指导力不从心,因此,专业教研室与学生管理机构未达成有效的合力,导致学生学习计划形同虚设。

2.3 工程实践平台不到位 职业技能是职业获取与实现的主要通道,但大部分该专业的职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组织过程中的实验课完成。而实验课教学所完成的深度与广度的实际收效与培养计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差距制约了该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向纵深度发展。

2.4 职业生涯指导失位 首先是指导教师参差不齐,没有组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是未将专业特点、个体特点与职业环境结合起来,结合职业组织供给的现实状况制定出属于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机械地采用不分专业的学模式组织教学;最后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定性为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的形势和政策、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了解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没有把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建构就业竞争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作为该课程的目标。

3 网络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路径

3.1 加强专业培养计划认知 高校内的专业设置都有其严格和慎密培养计划架构,彰显其专业优势与培养目标价值,并为专业学习者提供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要素。尽管专业不等于职业,但是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是以一定的专业学习为先决条件,并为学生个体获得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技能提供职业发展的基本事实不容置疑,因此,学生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回归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认知。

3.1.1 重视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学生入校始,发挥各教研室的主导作用,变专业教育为培养计划认知,力求将专业培养计划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中的课程设计与一定的合理知识结构的收益关系,讲清楚、讲透彻、讲到位,克服以专业教育代替培养计划认知教育。

3.3.2 务实行动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专业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做事、做人、做学问“三位一体”质量的高低。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既要切实关注职业组织共有需求要素,还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合作能力、人际能力等,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步骤中,并在行动中满足职业定位所需要能力要素。

3.3.3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 促使该专业学生认识到网络工程专业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它是网络、软件、硬件知识结构的合理组合与应用。因此,激励学生考取职业技术资格证的同时,架构工程应用训练、竞赛、立项等平台,促使其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并在实践训练中提升其他职业能力。

4 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既要立足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还要根据专业特点与个体优劣势与职业组织供给,达成与职业需要的要素相适应的雇用能力。“规划”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职业获取与实现,而是要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在具体的行动步骤上,尤其是落实到雇用能力的培养与建构上来,凸显“做事、做人、做学问”的能力,这样的“规划”才有实际效益。

篇2

引言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被拓展应用到机械制造、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与企业管理等领域,进一步加大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本特征

1.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过硬的技能操作水平。为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融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全面监督基层教职人员的教学工作[1]。

1.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目,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与某一项独立的计算机技术相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涉猎范围更广、技术内涵更深。为此,在筹备课程内容时,要注重题材的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过程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常规阶段性测试环节可以参照国际技能鉴定标准与认定标准,采取开卷与闭卷结合、笔试与机试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2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意义

高职院校为期3年的教学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加强实践模拟演练。通常来说,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模拟演练的课时比例至少要达到1∶1。针对强调实践技能的特殊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模拟演练的课时需达到2∶3。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后,应趁热打铁,立即组织为期1~2周的实训,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核心专业素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最后一年,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为主。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同时夯实理论基础,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2]。另外,岗位实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所以,在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企业发展需求,完成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明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职业要求。与此同时,教师要创建人性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实践教学渗透到整个教学流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完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要求为导向,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3.1编制实践教学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如IT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且工作岗位种类繁多,如网络安全维护、网络工程设计等。但是不管哪个行业,其对人才的计算机技能水平要求都较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导向,完善实践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前沿技术。高职院校还应结合实际,将实践教学科学划分成以下3个阶段,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生的综合技能。

3.1.1证书实习模式证书实习模式要求学生在院校提供的实训场地内开展技能训练,并获得相关技能资格证书。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在保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的前提下,针对性、目的性、策略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在高职院校为期3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并为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融合提供帮助,为学生日后发展及就业奠定基础。

3.1.2生产实习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岗位较多,在第2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加强组建网络、管理网络与应用网络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校企文化交流与合作,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要求,开展专岗人才培训。以某高等职业院校为例,该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当地小有名气的科技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且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该科技公司指派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实践技能培训导师,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这种学徒制学习模式,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其核心专业素养,满足社会岗位要求[3]。

3.1.3顶岗实习模式进入第3学期,通过综合性强化训练,以及到预分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磨炼意志品质,完善自我。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真实的工作氛围,在企业文化熏陶下,在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习,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身积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独立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作品。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对于网络工程项目研究与教学工作充满热情,以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要积极参加技术研讨会与教学体验活动,并定期参加技术培训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此外,高职院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与优秀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掌握最前沿、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并将其融入实践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另外,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扩充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其实践操作水平。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加入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理论知识储备充足、技术操作水平高超且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

3.3设立教学实训项目,颁发职业技能证书

3.3.1实训项目的分类(1)以基础办公网络为主题的实训项目。以基础办公网络为主题的实训项目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安装及设备连接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充分了解网络体系的构建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有关基础办公网络体系的重点内容,了解连接路由器、连接因特网以及设置网络防火墙等重点内容。(2)以网络运行为主题的实训项目。以网络运行为主题的实训项目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抓包工具、如何调试基础设施,并根据网络数据运行情况客观分析网络故障问题;让学生掌握网络端口设置、网络地址规划与网络系统操作等基础技能;通过联合使用虚拟机,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故障处理技能。(3)以企业网络运行与管理为主题的实训项目。以企业网络运行与管理为主题的实训项目有助于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网络技术,如系统构成、设备安全、网络配置、局域网接入设计、广域网访问测试与诊断命令测试等,进而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与管理水平。(4)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实训项目。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实训项目有助于学生掌握网络风险防御技能,如主动防御、漏洞修复、清除木马与页面防篡改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网络维护能力与设备维护能力。(5)以技能竞赛为主题的实训项目。以技能竞赛为主题的实训项目是根据国家现有的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的一种方式,以此改善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如构建企业网络体系、部署专用服务器、配置云数据平台、设计无线传感网络与评估信息安全等,以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

3.3.2颁发技能证书高校应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格考试要求,统一安排学生参加技能考试。学生们根据自身的专业程度与个人职业规划方向,选择参加初级网络管理员考试和中级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针对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技能资格证书,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3.4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力度

3.4.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可以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参照企业工程概况、实践工作流程与职业技能竞赛需求,创建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配置网络设备、构建云服务平台、综合布线与网络安全管理等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场所,让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不断优化其实践操作技能,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篇3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99-06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将安排若干单元实验,以加深对该课程重点或难点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但从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全局目标出发,如何对每个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环境与工具、实验组织形式等进行统筹设计与规划,通过4年的积累,最终做到既满足每门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目的,又能协同完成网络工程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制定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出发,在各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衔接、实验目标协调、实验环境整合、实验方法继承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赋予每个实验更多的内涵,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课程实验内容对专业能力培养覆盖问题;

・能力训练与素养、爱好、兴趣养成问题:

・前后实验内容的支撑与衔接问题;

・前导课程实验对后续课程实验的牵引问题;

・原理贯通与技能训练问题;

・实验方法和经验的继承问题;

・实验环境与工具的共享问题。

1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

在专业知识方面,网络工程专业主要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离散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系统、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应用开发、网络计算技术、社会和职业素养等12个知识领域。

在专业能力方面,网络工程专业可归纳为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4个方向和网络硬件产品研发、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组网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和网络安全保障等6种能力,如图1所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其毕业时至少应具备其中一种以上的能力。

在专业素质方面,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思维、网络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创业精神、沟通与表达能力、社会责任等专业素养,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作风。

2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时,对于实践教学的层次、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组织实施方法以及每个实验所承载的内涵,需要采取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综合配套、全面培养的方法。每个网络工程专业示范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在实验层次上从低到高,包括课内单元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实验、各种学科竞赛、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等。课内实验在强调对专一知识与原理认知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对实验环境、实验平台工具的熟悉和掌握,为后续实践环境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在专业能力、素质和兴趣等方面的培养进行积累与沉淀;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对6种专业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例如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是对网络工程专业中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而网络应用综合课程设计是对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方面的能力的训练。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涉及到多门专业课程的原理,同时在实验原理、开发工具、实验环境与平台等方面,前面的单元实验必须为此打好基础。学科竞赛重点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例如“信息安全竞赛”主要训练学生在信息安全保护方而的创新能力。实习与实训则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与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通过让学生接触与了解真正的用户需求,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研究成果与产品转化相结合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培养的全面训练和检验。在毕业设计环节,由于学生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差异,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的不同,毕业设计可采取“专题类”与“创新类”课题相结合,“研究、设计、实现类”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类”课题相结合,“在校毕业设计”与“到企业开展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改革措施,改变以往毕业设计目标不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不聚焦、管理与控制难到位、能力培养不突出等不足。其中,专题类课题适合于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题将围绕网络硬件设计、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组网项目、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方面展开。创新类课题适合于研究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课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及其交叉领域,由指导老师根据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确定毕业设计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立题。对于自选课题,学生可以在第2、第3学年提前介入,还可与创新研究计划、学科竞赛课题结合起来。

在实验类型上,从易到难,可分为验证性实验、操作配置类实验、设计类实验和研究创新类实验等。课内单元实验一般为验证性实验,是对书本上某个知识点、原理的验证。学生可以通过抓包工具,对一个IP报文进行解析,将每个字段与书本上报文格式进行比较验证,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操作配置类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学生通过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对VLAN的划分、端口的分配、3层路由的配置,加深对VLAN原理、用途的理解,同时具备复杂网络中网络的规划、VLAN划分与配置能力。设计类实验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验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采用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一个多用户交互聊天系统,学生通过对已有的聊天系统进行模仿、改进、扩展,逐步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与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

3 实验目标的设计

在实验目标上,对于课内单元实验,学生偏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对专业能力、素质和兴趣日积月累式的培养。为此,应赋予每个实验更多的内涵。下面以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及其主流的课程实验为例,对专业课程实验如何对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训练与培养进行介绍,详见表1。

1)课程实验内容覆盖专业能力培养需求

在设计课程实验时,除考虑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外,还应考虑覆盖6种专业能力的训练。例如通过抓包实验,对以太帧、ARP报文、TCP报文、IP报文进行分析,除让学生理解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报文格式、各字段含义外,还应帮助学生理解该协议为什么需要这些字段,顺序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协议如何编码等。训练学生在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在遇到实际数据通信需求时(如数据采集与传输协议),能设计出相应的通信协议;再例如设计并开发基于C/S、B/S、P2P的网络应用系统实验,除让学生掌握socket编程接口的功能、使用方法及C/S、B/S、P2P模式请求服务、服务响应的工作过程外,还应使学生理解C/S、B/S、P2P等计算模型的普适性,将来遇到任何网络应用需求,都可抽象或归纳为C/S、B/S、P2P等角色,以培养其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研究能力,应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创新研究实践活动。例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除规定的实验内容外,还应让学生自拟实验题目、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并开展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2)课程实验与专业素养、爱好、兴趣的养成。

学生专业素养、爱好、兴趣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校园生活氛围、专业课程教学等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爱好和兴趣外,实验课程还应该肩负起对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使命。例如在开展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时,应引导学生体会网络协议的完备性和严密性,养成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在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组网实验时,通过小组的协作,除培养网络工程组网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工程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在网络性能综合分析实验或网络故障关联分析实验中,除训练网络管理方面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在进行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实验时,通过C/S、B/S、P2P等网络计算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网络思维能力;在进行网络安全实验时,应教育学生应该遵循公共道德、具有社会责任等。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将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师等认证培训与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有机结合,对相关资质证书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训练。当学生完成综合课程设计目标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时,将为其颁发本校的认证证书。

3)前后实验的牵引与支撑。

在课程实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前导课程实验对后续课程实验的牵引、前后实验内容的支撑与衔接等问题。例如在HTTP协议分析实验中,学生在理解了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后,进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中相应的HTTP报文具体是由哪个实体在什么时候怎样产生的,从而牵引出WEB服务系统的安装、配置与使用实验。当完成WEB服务系统的部署与配置实验并熟悉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后,又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如何自行设计并开发类似的网络服务系统,或者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利用WEB服务搭建一个实用的WEB网站。

4)实验组织形式。

对于原理验证与理解类的实验尽量安排学生单独完成,如协议抓包分析、数据加解密等实验;而对一些设计类或综合性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应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如组网工程实验、网络应用编程实验等。对于小组完成的实验,在验收时,可采取随机指定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或回答问题的方式,以避免某些学生蒙混过关。

5)实验环境与工具共享。

篇4

一、前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工程专业也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学上讲,需求决定供给,正是因为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决定了其供给必须为社会所需要,为社会服务。专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环境和需求相结合,才能像植物吸取养分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脱颖而出。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其就业问题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网络工程专业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成为一个严峻课题。

二、网络工程专业现存的就业问题

(一)企业因素

从企业层面看,当前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企业的实际工作与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毕业生上手比较慢,不能迅速满足企业工作需求,而企业对毕业生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导致毕业生陷入“报酬低”“职业发展缓慢”等这样的一些困境,对于企业来说离职率较高,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稳定性。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的教学中,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误区:(1)教学程度不深,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2)教学广度不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专业技能较弱。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三)自身因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因发挥主要作用,自身专业认知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都成为学生自身竞争力薄弱的主要因素,专业技能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都成为其就业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影响其就业。

三、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企业对于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多成长和包容的空间。例如企业对于员工工作时间的把控和工作技能的培训。首先合理安排用工时间,拒绝长时间的加班制度,结合个人不同的特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制定个人长期的职业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并且结合绩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的个人生活需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人文关怀,确保员工在企业留得住、干得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与企业共同进步发展。

(二)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的教学,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校企办学”等方式打造与企业需求结合更紧密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其次加深教学深度,拒绝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专业全面的技术。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平台,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多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企业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以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讲座等形式,让在校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并且学习先进,知道自身的差距,正视自身的缺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构建监督体系,监督和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总之,从当前的社会形势看,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得网络工程专业具备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就业专业,社会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但是要想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还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学校要通过学校指导和自身努力等因素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只有学生和社会都满意,专业才能得到发展,专业的培养也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毛腾跃.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2014(3).

篇5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研究生学历,律师。

王学勇律师的工作语言为中文、英文。

我们有一流的留学归国团队,

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专业服务。

免费法律咨询:

来信请注明:本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手机号码。

来信要简洁明了,我接收后立即回复。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日渐增多,海外留学归来的“海归”们在国内就业与创业市场还具有优势吗?人们该如何结合今天的出国选择为日后的回国就业作好准备?日前,在北京电视台等单位举行的“归国留学人员职业规划发展”论坛上,十余位留学归来的创业者,畅谈了他们的留学与创业感受。

二度留学的启示

“要把出国和职业规划结合在一起。”这是拥有两度出国经历的北京锐永天和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永对留学最大的感悟。

第一次留学,她去的是美国。在北大时,她学的化学,出国留学,顺理成章地读了化学,但她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回国两年,换了三个工作。第二次留学,她想有所突破:一是知识提升,二是与职业定位结合。面对悉尼大学法学院与工商管理MBA的两份录取通知,她选择了MBA。

回国后,她选择了创业,开始了喜欢的猎头职业生涯。如今,在接触了很多的“海归”之后,她发现在年轻的留学生中,那些优秀的人士,往往都是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他们在国外所学的和实践的,都是为了给日后回国做一个铺垫。

同时,她也发现一些年轻的“海归”在留学与择业方面存在误区。比如有人是学金融的,问他为什么要学金融,他说是爸爸妈妈让学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找到一份工作,他也许不会快乐。而且雇主会发现,这样的人工作起来是很难有激情的。

不要放过任何机会

她对创业充满激情,她希望不断挑战自己。在育才教育网CEO郗慧林看来,自己的创业得益于知识的积累,更得益于不放过任何机会。她认为,能出国留学的人都是很聪明的,具有学习的优势,而要在回国之后能够很好发展,关键在于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

人们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聪慧,作为学习的佼佼者,如果你掌握了学习的乐趣和优势,你就能早一点脱颖而出。在中国刚刚有私有经济的时候,她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她认为,如果你想创业,当你准备好时,你就要抓住机会,因为即使不成功你也可以重新再来。

当她带着第一桶金从美国回到香港时,很多人已开始从事互联网方面的工作,她选择了回国创办网校。那时,大家都说办网站是“烧钱”,但是在她创办网校的第一年就开始赚钱了。她认为,在创业中,要获取一流的资源,要能够不断地增加自己手上的筹码,人生就是要抓住机会。

创业与就业的抉择

2002年回国成立网络公司,不到一年就

篇6

1.网络管理员是一份正式职业

2002年11月我国正式颁布了网络管理员职业的国家标准。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说明这个岗位被政府正式作为一个职业来对待,它将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客观、规范、统一的从业依据和资格要求,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促进稳定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2.网络管理员的职责

网络管理员的常规任务就是网络的运营、维护与管理,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七项: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网络用户管理、网络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存储备份管理和网络机房管理。这些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管理又有各自特定的任务。

(1)网络基础设施管理

主要包括: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畅通;掌握局域网主干设备的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对运行关键业务网络的主干设备配备相应的备份设备;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掌握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情况;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实时监控整个局域网的运转和网络通信流量情况等。

(2)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首先,网络管理员应实时监督系统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网络系统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对配置参数进行备份。最后,还应该为关键的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建立热备份系统,做好防灾准备。

(3)网络应用系统管理

确保这些服务运行的不间断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永远不出现故障,关键是一旦出现故障时如何将故障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热备份、负载均衡是常用的技术措施。

(4)网络用户管理

用户服务与管理在网络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份额,其内容包括:用户的开户与撤消管理,用户组的设置与管理,用户的权限管理和配额管理,用户计费管理,以及包括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服务。

(5)网络安全保密管理

安全与保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对网络的攻击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网络内部信息的泄露。根据所维护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密要求级别的不同,网络管理员的任务也不同。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是常用的技术措施。

(6)信息存储备份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贵重的是什么?不是设备,不是计算机软件,而是数据和信息。因此网络管理员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备份技术是基本的技术手段。

(7)网络机房管理

掌管机房数据通信电缆布线情况;掌管机房设备供电线路安排;管理网络机房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确保网络机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保持机房整洁有序,按时记录网络机房运行日志,制订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网络管理员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众所周知,Internet的起源是美国的军研网ARPANET,后来转为民用,发展成学术网,最后成为今天的商用网

Internet。美国军方放弃ARPANET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安全性低,通过对TCP/IP协议的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点。Internet的基础并不稳固,也不安全,这是当前网络安全问题突出、黑客和网络入侵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为了加强网络安全,网络中往往要部署一些安全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不管产品销售商和商如何吹嘘他们的产品,一旦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他们会负责任吗?他们会为自己的产品不能防范入侵而赔偿用户的损失吗?不会!最终要负责任的人还是网络管理员,因此网络管理员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风险。

1.硬件设施的风险

机房中网络设备众多,而且很多设备往往价值不菲。网络管理员面临着设备失窃、火灾发生等风险。

2.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风险

网络被黑客入侵,导致重要信息失窃,或数据被破坏导致系统无法恢复,这样的风险对网络管理员而言越来越大。因为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各种黑客工具软件在网上可谓唾手可得。

3.不作为的风险

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由于不作为的过错而导致网络攻击,网络管理员是要负相关责任的,甚至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不作为具体表现如下:

(1)运维及升级等管理制度不落实的漏洞。

(2)当事人的疏忽大意。

(3)网络及应用工程场站设施没有分离管理,多个工程单位交接时的混乱。

(4)未对网络系统、应用系统和硬件系统的默认安装进行运维前的清理,没有安全验收检查和责任交割。

(5)用户的乱访问、乱下载、乱复制。

(6)管理员、开发人员、维护人员角色不清,导致多重权限身份。

4.对策

尽管网络管理员要面临一系列的职业风险,但这些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应对措施。

(1)尽职尽责,避免不作为

网络管理员应具有完备的职业操守,全面了解本行业的业务,全盘掌握自己的网络状况。如能认真履行日常的职责,不作为的过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并重

对于市面形形的安全产品,网络管理员不能过分迷信。诸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措施,只能起一定的防护作用。在部署技术手段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网络的管理措施,如硬件设施、操作系统、应用服务、用户、数据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的管理。不少专家学者提倡“七分技术、三分管理”,甚至提出“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主张,这反映出技术观念的改变,对管理措施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对某个对象的管理措施要根据相应的风险来部署,措施过少起不到抵御风险的作用,措施过多会造成浪费。

(3)学会转移风险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转移的。把风险转移出去,网络管理员就不用负相关责任了。以下是部分安全风险的转移方式:

需求不明的风险->业主单位;

项目设计风险->项目设计单位和专家论证;

领导决策风险->作好备忘、记要、记录;

施工资质风险->考察及领导决策记要;

专家论证风险->专家资质及专家组及负责人;

工程实施风险->施工单位、审核和验收单位;

运行维护风险->业主单位和维护单位。

譬如说,应该向领导反映要采取某种措施来加强网络安全,而领导没有采用的情况,要做好备忘、记录;一旦因此发生网络安全事故的时候,网络管理员只要拿出相关的证据,就可以表明责任不在自己,而在领导身上。

三、如何培养网络管理员的职业素质

下面结合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设置来谈谈网络管理员职业素质的培养。

1.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

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网络专业的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奠基,以网络工程、网络管理和网络开发为专业方向。这样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对网络管理员知识要求的各个方面,只有学好了这些课程,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员。

2.相关的认证考试

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网络管理员的认证考试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竞争力。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认证考试:

(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资格水平考试

简称“软考”,国家人事部主办。初级水平为网络管理员,中级水平为网络工程师,高级水平则为系统分析师等。

(2)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RCNA)

福建锐捷网络科技公司主办,内容与美国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相似。

(3)布线系统测试工程师

FLUKE公司主办,是综合布线工程系统测试方面的认证。

(4)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

简称NCNE,信息产业部推出,是我国在网络方面的政府认证,是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考试管理中心与美国国家通信系统工程师协会(NACSE)合作的认证考试,是国家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考试体系(简称 NCIE)中推出的第一个专业认证考试。

(5)白金网络管理员

它是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银河网络教育中心推出的,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认证。

培训对象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维护和管理人员或准备从事此类工作的人。

(6)1+6 网络工程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清华万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

(7)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

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培训中心推出。认证级别分为网络工程师、网络专家、资深网络专家三个级别。

篇7

专业群组课模块:是一些对于学生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很有技术性的课程。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只开设了两个方向:网络设计与管理和网络技术应用与开发。专业选修课模块: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好开设一些比较前沿的课程。限选课模块:主要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一些文科课程,如“大学语言”等。同时以英语、语言、网络技术和实践环节不间断这四大主线,不间断贯穿大学四年,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c语言”、“java程序设计”、“网络工程导论”和“计算机网络原理”等课程,三、四年级有“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网络协议编程”、“企业级JAVA开发技术”、“网络工程设计与技术”等网络专业课程,保持大学四年中语言和网络知识的连贯性,具体如表2所示。

实践体系的构建

在大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仍较突出,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社会适应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环节设置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上机学时不够,实验和课程设计进行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认真,教师不仔细,导致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实验条件有限,实验室设备不全,有的课程实验难以开展等等。根据培养目标和本校实践情况,对实践课程体系从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建设、保障措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

在网络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中采用“点”、“线”、“面”立体化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层次模式,设置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开放实践等。“点”就是某一门课开设的具体实验。在“点”的选择与设计上体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避免片面强调教学内容覆盖度或技术细节的面面俱到。在有限学时内,学生学精通的所有应用点或所有技能点既无必要也不现实。“面”是对应教学内容的功能线所进行的划分,实践能力的功能构成是主要依据。相应地,实践教学内容分成网络设计与管理和网络技术应用与开发两个“面”。“面”主要包括一些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线”是由一些“点”组成的,即某一类相关课程组成“线”。“线”主要包括一些课程设计和大型实验。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建设和利用好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教学方法改革具体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师制。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跟随教师做工程项目,解决学生学习盲目、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能学什么的问题,使学生尽早地进入工程师的角色。第二,校本仿真实训。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以开放办学的形式,将企业的技术骨干、主流技术、项目规范和工程项目“请进来”,由企业技术人员同专业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工程项目实践训练。第三,顶岗实习。“走出去”,到企业进行实际工作锻炼。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习企业文化,形成团队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就业能力,从而解决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第四,联合定制就业,开展人才定制培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与成长性好的IT企业开展人才定制就业。在解决部分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使更多学生提早进入职业规划阶段。

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考核,采用以工程为主线的过程监控与评价机制。对学生能否完成项目流程设计的内容进行监控与评价,阶段之间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内容的完成情况由任课教师讲解、指导并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主要环节内容、进度、考核点进行监督。与此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包括企业团队成员对教学流程进行评价、监控与指导并参与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我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院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通过逐步分年进行试验室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学生要求。把实验室建立成真正为学生服务的开放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开放管理制度、教学指导方法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学生在实验室能自主地进行综合创新性开放式实验。坚持从一年级就开设网络技术前沿系列讲座。#p#分页标题#e#

篇8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工程制图等,是网络互联设备配置、服务器技术与应用、中小型网络设计与集成等课程的学习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综合布线工程师任职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一、设计思路

综合布线应用于智能建筑和网络信息化建设领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管理等其它就业岗位也需要综合布线知识和技能,因此综合布线实施与管理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能力、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能力、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验收能力。

综合布线实施与管理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采用项目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掌握必备的的理论知识,训练职业能力。

按照工作顺序,综合布线系统有设计、施工、验收三个工作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大项目,它涵盖了本门课程需要学习的所有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以下九个小项目:构建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环境、安装双绞线系统、安装光缆系统、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验收综合布线系统。其中设计工作过程包括构建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三个项目,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将这两个项目从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工作过程中单列出来。施工工作过程包括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环境(管槽路由环境、设备间和电信间环境、工作区信息插座环境)、安装双绞线系统(双绞线敷设、端接)、安装光缆系统(光缆敷设、端接)和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项目经理岗位、监理工程师岗位)四个任务项目,前三个项目按安装施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后一项目按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工作岗位组织教学内容。验收工作过程包括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验收综合布线系统二个项目,由于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验收是验收工作过程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工作任务,因此将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从验收任务中单列出来。学生按照工作顺序分段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主线而非以知识为主线,某些知识点如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布线标准与规范等理论知识,在不同的工作任务项目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理论知识存在被割裂、零散化的倾向,因此,设计工作任务项目时,尽可能将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穿起来,理论知识内容在符合工作任务职业行为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散难点,前后衔接,循环前进。

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布线工程师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系网络技术专业的技能课。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网络布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规范,掌握常用传输介质和工具的使用,培养具备相应职业素质、能够熟练完成网络布线工程的高技能专业人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网络工程布线系统施工中具有能顶岗操作的技能。

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一、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二、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

三、会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

四、能按规范安装管槽路由、设备间、电信间、工作区等综合布线系统环境;

五、能按规范敷设和端接双绞线和光缆;

六、能编制施工方案;

七、能以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的身份管理和监理中小型综合布线工程;

八、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九、具备勤劳诚信、善于协作配合、善于沟通交流等职业素养。

(2)知识目标

1.了解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的概念与关系。

2.熟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程项目管理。

3.掌握传输介质及连接件的区别、线缆安装技术、管槽及设备安装技术。

4.熟悉综合布线测试及验收。

5、理解综合布线设计与验收国家标准。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综合布线技术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标准和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因此“综合布线技术”课程内容须涵盖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标准(GB50311)和网络综合布线验收标准(GB50312)的内容。同时,课程内容的设计参考实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以及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把课程内容构建在基于工作任务的需求上,着眼点和终极培养目标是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知识技术基础上,具备社会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职业规划角度为学生奠定就业基础。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需求为依据,划分为九大模块。具体内容与要求如表1。

四.教学方法建议

1、本项目课程适合于在实训室和现场开展以项目小组(4-6人)为单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应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模型、产品展示、基本技能训练台和模拟建筑物,能同时开展讲授、训练和项目教学,

2、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和实物教学等方式。在学习布线产品时采用实物教学;学习端接等安装技术时,采用示范教学方式,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3、公司模式运作工程项目教学。在综合的工程项目教学中完全按网络工程公司模式运作。

4、教学多与行业企业融合。一是请进来,可以请企业兼职教师完成部分教学任务,二是走出去,到网络工程现场教学。

5、重视学生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创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施工等职业意识。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配套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课件、习题、案例库、网络方案、布线标准、工具软件等。另外,网络资源包括互联网上的“千家综合布线网”、“安恒网络”、“赛迪网”、“中国IT认证实验室网”、“FLUKE公司网站”、“唯康通信公司网站”等专业网站。

篇9

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高职高专的毕业生被认为不能较好地胜任企业岗位要求,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守旧和落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意识,难以符合市场的要求。因此,大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具有系统性,并可以全面、完整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应该具有选择性和连续性[1],针对不同特点和专长的学生,提供多种实训项目和开放的实训体制,在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连续性则保障了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并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实践教学应进行独立的管理和考评,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以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意味着,以专业教育和理论知识为主转向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因此,实践教学课时数应不低于总教学课时数的50%,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根据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特别要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应吸收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竞争力[2]。

1.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课内基本技能教学和单设集中实践教学为主,并为后续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内基本技能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应达到1∶1,并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的“实践围绕理论教学转”的模式,任课教师需要明确实训项目的个数和内容,并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课程实训指导书,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应能够反应出基本技能教学的特点和效果。

单设集中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过渡部分,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强的课程进行若干周的实训教学[3]。实训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案例,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将课内基本技能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和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所学课程在行业中的用途,为后续的学习做出明确的规划,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课程考核形式需要符合职业能力要求,并在专业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进行。

2.个性化技能的培养

个性化培养是指注重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特性,积极引导,因材施教。个性化技能的培养要求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个性化技能培养的重要保障。

个性化技能实践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独立培养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独立培养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外实践教学的形式体现,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完善和提高,为优秀学生和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自我提高的平台,主要形式有:特长生导师制、数学建模、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职业技能培训是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具体体现,把企业认证的相关内容采用课程置换、课程嵌入的方式引入到教学和实训环节中,能够积极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缩小课堂教学和企业用人的差距[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企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3.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包含了在校和假期校园内外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寒暑假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校内外勤工俭学以及周末兼职等。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学生根据专业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个合适的项目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开展交流活动,经专业教师审查通过,给予规定的学分。

4.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首先是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完成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将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培训、职业技能认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技术与工程中心,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策略,为行业和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端应用型人才[5]。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形式有: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企业冠名班等。

一年制的校外顶岗实习是目前开展最广泛的校企合作的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应用、面向职业、面向市场的具体体现。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把理论知识、职业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使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它是前面各项实践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学校组织和管理,其内容由专兼职老师共同规划,具体指导由实习单位的兼任教师完成,最后由学校老师进行答辩考核,保障了学生实习内容的理论深度和技术含量。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项目计划、项目开发与研究组织、总结提高和撰写论文等各种能力,也是从实践经验到理论创新的升华过程。

企业冠名班由企业挑选的学生组建,是对学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通用性有余、针对性不强的弥补,可以大大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企业冠名班是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培养模式,企业不仅节省了员工的培训期,而且保证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做到了宣传企业的效果;学校则获得了稳定有效的实习和就业岗位,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学生可以学到一线的职业技能,预订的工作岗位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更加踏实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企业对未来的用工状况有一个清晰合理的规划情况下,组建企业冠名班是极受企业欢迎的形式,也能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笔者所在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和完善,建立起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托煤炭行业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为了深化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对以重庆为主的多个地区计算机行业和煤炭行业的6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走访了本领域工作多年、具有独到见解的毕业生、行业或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维护、网络组建、网络交换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等通识性课程基础上,根据网络工程、网络开发两个岗位群的调研及研讨会,形成了岗位群、确定了核心岗位,开设了内容涵盖采煤方法、矿山机电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监控分站设置、各类传感器参数设置、井下光纤熔接等区别于其它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色课程,并通过校企合作,以“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开发优质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同时,由教育专家根据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先后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和基础学习领域,最后构成融煤矿安全监控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于一体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2.实施“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本校自身优势,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借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之机,开拓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领域,形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教育。背靠煤炭行业,紧密联系信息技术行业,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梅安森、联想集团、重邮信科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成功探索和实施了“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完成前2年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实训、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第3年在企业接受专业实践、考取岗位技能证书以及完成企业管理规范、专业课和毕业实践等环节的学习。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兼顾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提升,达到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

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地区)进行培训和学习,积极引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学习型团队,教学科研并重,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合作企业,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习。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企业冠名班1个——维佳原创班,加强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共投入了建设资金250万元,完善了煤矿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笔记本电脑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

4.创建技术服务中心,提供自主顶岗实习岗位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和“科技中心”理念,除建立系列校内外实训基地外,还在校内建立了四个企业化运作的技术中心。由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长期承接外包技术服务项目,以此为平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拓展实践途径。技术服务中心均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自主创造全年连续的顶岗实习岗位,直接服务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同时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保障技术适度超前。通过技术中心的正常运行,培养了大批技术过硬,有一定工作经验,工作态度积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生,四个技术中心具体如下: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技术服务中心:经重庆市煤监局专家组考察、评审通过,成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中心,承包了重庆市双桥区鲤鱼石煤矿、长湾煤矿、白鹤煤业有限公司三个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为学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岗位。

(2)校内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心:由专业教师带领100多名学生,负责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基地1000多台计算机。2008年中心全体人员还完成了重庆武隆县教委“中小学校园网二期网络工程”69所学校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任务和重庆渝北区政府“网络中心网络改造”施工任务。

(3)软件外包技术中心:与软件企业协作,引进了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港澳大家软件产业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平台,组建了软件外包中心。完成了重庆镭战网后台管理系统、重庆生华环保研究所网站管理系统等软件开发项目。

(4)图形工作室:承接了众多平面设计、网站制作项目。几年来,该中心先后为重庆沙坪坝公安局、本田摩托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提供网站制作、广告设计等技术服务。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获得了教师的直接指导,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 语

构建实用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均需要在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实现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零距离”接轨。高职院校只有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2]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3] 黄崇本.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技术(技能)与实践教学体系[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

[4] 魏威,马国峰.试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10).

[5] 吴平,王莲,田立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Constitu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篇10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从6个方面探讨课程改革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企业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1.按企业的工作过程,设计搭建仿真实训室,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实施的需求。使学生尽可能在学校体验企业的真实情境,做到企业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使学生在特定的真实职业岗位中体会自己与上游岗位、下游岗位、左右岗位的相关性与协作性,更好地养成团队意识和职业角色的责任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2.新课程实施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在创设仿真实训环境过程中,坚持专业课程与实训基地建设同步发展,充分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突出“以岗位能力为根,以企业文化为魂”。使学生一踏入实训基地,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工厂,“上学如进厂,实训如上岗”,将实训基地教学目标定位在4个方面:熟悉工作流程、训练岗位技能、渗透企业文化、融合工作情境。实训基地建设时努力做到:实训基地模式与企业标准接轨,实训室的布局与工作流程相匹配,实训基地功能与岗位能力对应。

我校与联想集团合作建立的求实―联想阳光服务维修实训基地,是学校首个实现教学与实训统一,学习与服务统一的实训环境。按照联想阳光服务维修站的真实工作环境,将维修实训基地建设成包括前台接待实训室、软件维护实训室、硬件维修实训室、软件实训室、热线接听实训室和备件库。融前台接待与后台维修为一体,模拟联想阳光服务的站内维修服务、用户上门服务和热线接听服务等工作场景。

在这种模拟真实岗位的综合实训中,学生职业化的谈吐举止,职业技能和修养等都构成训练要点,故在训练其动作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其心智技能和职业化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一个维修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二、把握企业的工作标准,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

1.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以企业的工作标准为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从工作过程角度来分析,主要是指技术应用能力;从劳动组织角度来分析,主要是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来分析,主要是工作方法的能力;从个人继续教育发展来分析,主要是指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职业活动中所需的各方面的能力整合。

2.我校按照相关合作企业的工作标准,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引入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心、规范意识,使之成为规范的职业人。

在计算机维修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发挥联想阳光服务规范的引领作用,将真实、规范的服务与强化技能、学习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用工作标准要求学生,保证每个环节的规范操作。首先是对照故障单进行故障核对;其次是维修前准备工作,如校对仪表,检查工具,检查防静电等;最后是按规范维修,包括规范拆机:拆装中杜绝野蛮作业,避免二次故障;规范诊断:从易到难,分别用观察法、排除法、替代法等进行诊断;规范验机:维修完毕后设备断电,机器复原,工具复位。

每个环节都以企业工作标准为依据,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

三、贴近企业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

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与工作情境相关的、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直接获得的知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学中教”。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获得就业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岗位不断变化的新需要。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行业、企业和教学团队共同调研,分析典型生产过程,提炼出岗位能力。将所确定的典型职业活动分割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工作任务,根据教学及学生认知规律、工作难度、相关知识、合格标准都使其规范明确,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工作流程模块化,难度适宜地安排教学设计,让学生易学乐学,教师易教。网络工程专业课改团队通过多次与企业沟通,最终确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根据网络工程规模实际情况,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工程规模的勘测、布线、设备调试、系统调试、售后服务等具体项目,达到认知理论、掌握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了由教师指导下学习向独立学习的过渡。在工作过程每一阶段深入展开“行动导向”教学,从而形成“收集信息、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的职业行为,引导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我们注意加强贯穿学习全程的职业素养教育,促进职业生涯的自主设计与实施;培养正确的专业工作方法,顺利完成网络工程布线、设备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工作;学会编撰技术文档和资料整理,适应企业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形成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更好地融入项目团队;锻炼表达能力,能在工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与人良好沟通;培养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用于设计创新等。

四、提供丰富的职业经验,帮助学生建构更加成熟的经验体系

行动导向的教学是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完整工作过程的体验中建构知识、习得技能、获得能力。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下,自我建构新的知识、可用的经验,既需要教学过程中信息收集、分析思考、操作体验、构建新知;又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真实的、丰富的工作经验。而恰恰多数教师没有这样的基础和自信,于是紧密依靠企业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工人和了解质量监控全过程的管理人员十分重要。我们一方面主动请求企业根据课程改革不同阶段的任务选派得力的企业专家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还特别注意挖掘企业专家的丰富经验、典型案例、服务窍门、应变对策。

以网络工程方向为例,学生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依据企业的工作标准,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依次完成单间办公室、单层多间办公室、单栋办公楼、多栋办公楼网络的勘测与设计、布线与测试。学生在自主建构的活动中体验技能操作、言语沟通、角色扮演等,既学习了通用的过程性知识,又能对预先设定的问题、故障、突况进行思考与处理,教师将取自企业专家的经验恰当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科学地构建自己的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让学生接受企业评价

1.全面的质量管理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础,高水平的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员工“质量第一”的意识和严格的过程管理与监控。企业是毕业生的最终用户,企业对学校的认可率、信任度是教育质量的标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在评价内容上要贴近企业工作规范,在评价标准上要与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一致,在功能上要重在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中要注意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在具体操作上,评价的内容是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学习活动内容,评价的标准是职业能力目标;在评价主体上,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变到教师、学生、企业多方评价;在评价类型上,从单一结果性评价转变到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注意工作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规范,重在促进学生工作技能、工作质量的共同提高;在评价方式方法上,从单一书面考试转变到学习与工作成果的评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有层次、有区别、有针对性、恰当、合理、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立基于职业能力胜任考核的课程整体性评价体系,而非仅仅是考试和评估的结果,应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综合。改革的方向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理论与实践评价结合、内评与外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方向,企业突出强调监理方的作用。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聘请企业专家作为监理方做第三方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关注与他人的沟通,正确处理工作的方法。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是将每一个学习情境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按比例做出客观评价。如进行网络工程勘测与测量时,不仅关注测量结果,还关注学生的测量过程、测量方法、测量方案,关注学生在了解历史勘测数据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提供保证。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加深了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认识。

六、企业专家准确定位,最大限度发挥参谋作用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加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设计与实施。经历了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按照职业行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过程;将企业专家提供的企业真实工作项目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确保课程改革符合企业实际,满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认识到现在很多企业选择员工时,需要其了解本企业的文化,如经营理念、从业精神、成长定位、文化特征、核心竞争力及基层管理模式等,而这些都是学校教师无法给予学生的。为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职业人,我们请企业相关人员做企业文化宣讲员,请企业专家来讲解企业规范、工作方式、劳动组织、隐性知识等。教学生不仅会技术,更会与他人打交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我们认为企业专家进课堂,重点做好3件事,一是对教学中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对应性的判断及改进指导;二是对服务规范、企业标准、工作案例、工程资料的准确把握提出建议;三是以第三方的身份(监理员)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监督工作质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胆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紧密结合市场,贴近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办出一所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穆松.高等职业院校“订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06,6

[2]马德秀.产学研结合中培养人才[N].文汇报,2006,4,7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篇11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网络人才需求亦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亦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良好形势,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实现自我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解密结合的学科。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要素。[1]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获得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思科认证、华为认证等至少一种认证。此外,学生还应系统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熟练应用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环境的配置与管理,企业网络的日常维护,以及企业网络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维等,能配置主流网络设备,并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具有基本的网站管理及网络编程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张扬和缺乏自信的矛盾组合: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比起“80后”有很多不同。他们追求时尚、前卫,有独特的个性符号。但与此同时,我们同样感受到高考失利所带给他们的内心压力和阴影,对第三批次B段这个级别的不认同感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自我的不认同和对学校的不认同,从而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

(二)追求平等、尊重、公正和关爱的价值取向:由于高考失利或其他原因,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知不高,但又有很强的自尊,希望老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他们对于公平公正的意识相对较高,但容易产生社会、老师、家庭对其不公的感觉;希望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出现,以帮助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

(三)目标的普遍缺失和职业规划的迷茫使自主学习成为难事: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这种目标的普遍缺失和迷茫的状态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去学习哪些知识,甚至是认为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毫无用处,盲目沉浸在校园的安逸生活当中,在当前这种空前的就业压力面前,既无奈又无助。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网络时代使大学生活变得没有规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给了我们更多的便利,我们原有的一些生活方式正在一步步地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改变。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是如此,学生通过互联网络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和资讯,学习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如今已不再是上自习室和泡图书馆才能学习的时代了。但是,与此同时,网络也在一步步地把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带入一个狭窄的缝隙当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奉献给网络,对于其他类型的校园生活缺少积极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废寝忘食”地上网使得生活变得没有规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变成引发宅男宅女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越来越严重。

(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现状相去甚远:大部分学生都拥有很崇高的理想,希望在未来自己可以有一番作为。但其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求,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造成他们容易陷入沮丧和消沉当中。这种现象在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是很常见的。

三、实现自我发展之道

(一)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陷入一个盲目追求职业技能学习的误区,认为理论知识学与不学都无所谓,把技术学到手将来就可以找到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是舍本逐末,不可取的。真正的人才需要运用理论中阐述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更加灵活地驾驭自己的技术,最终去解决问题。因此,学好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扎扎实实地打好自己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事半功倍,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素养是最好的“就业证”,也是职场发展的“快捷键”。[2]做为一名即将从事网络技术专业的人员,除了过硬的技术,综合素质也同样重要。综合素质通常表现在一个人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得体,与人交流过程所使用的沟通技巧和礼仪。这些细节有时往往会在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关注新知识,了解新技术: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这就要求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员树立终身学习[3]的理念。这是网络技术人员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良好。终身学习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生活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通过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

(四)适当地用证书检验自己的能力:中国就业现状表明,证书是一种评判个人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获取一些有说服力的资格证书或是参加一些重要比赛所取得的获奖证书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获得这些证书的同时,对于增强个人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可以适当地用证书检验自己的能力,但要注意其专业性和可信度。

(五)明确专业角色的自我定位:我们所使用的互联网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如今它跟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以前,有没有互联网的影响并不大;而互联网普及以后,如果有一天家里的互联网不能用了,人们便会开始不习惯,生活就变得不像从前那般平静,这就是互联网给家庭带来的最显著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进入互联网,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在这个网络当中扮演一个叫做用户的角色,而用户就是计算机网络里面一个最基本的角色。

网络分为七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实现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网络中所从事的工种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比如,一个做综合布线的施工人员,他在网络中就扮演了一个实现用户与互联网连通的物理链路的创造者,把用户的计算机和用于访问互联网的交换设备通过线缆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用户访问互联网的需求。而一个运营商的网络管理员在这个网络之中就扮演一个实现授权用户访问互联网的管理者的角色,诸如此类。由此可见,学生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就能决定他们未来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工作当中担任的岗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需要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去不断地挑战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在未来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篇12

2、信息表达不到位描述工作经历时,只罗列工作内容,注重表达我曾做过什么,很少有人能从过往工作经历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有的在工作内容一栏里,甚至只有六七个字。这是一个工作了2年的销售员,说自己先是“仪器仪表销售”,后来是“卖一、二手房”,最近一份是“置业顾问”。真是惜字如金啊!干过是一回事,干得怎么样又是另一回事。做销售的人不用数字说话,如何了解你的能力,企业凭什么选你?

3、缺乏针对性一份标准模版下做出来的简历适用于多种行业、多个职位的求职。精明的HR稍稍瞄上一眼就能明白,此人拥有“一份简历求遍天下职”的“雄心壮志”。没针对性,你自然入不得HR的法眼了。

4、职业路径混乱工作一年换两三家公司,五年内进过六七个不同行业,职业经历没有连贯性,频繁跳槽、职业生涯空白期一目了然尽显于HR眼底。职业生涯这么乱,哪家企业敢用你啊!

5、投递职位与经历不匹配人家招网络工程师,偏偏你这个主要经历为平面设计师的也去凑热闹,结果自然是直接枪毙。或许当中不乏想通过跳槽来实现转型的,但在简历中无力明确表达。就业力专家指出,如果职业目标不确定,将会导致求职的低效,同时也会使生活状态变得质量低下。企业想找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而不是找供其慢慢学习适应的 实习生。没有相关从业资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你,企业如何大度“收容”?

6、未表达真实价值花了数百字之多来描述自己曾经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历,甚至是参加过怎样的特殊培训,文笔流畅,颇富感情,感受真实,但就是让人看不懂这些经历的背后自己积累了多少宝贵经验和技能。当下的求职,会表达更要能总结,一个好的产品要想被市场接受,首先得亮出它的价值与特色。想把自己推销出去,表达自己真实价值才是关键!

7、相片不合适简历配相片可以加深HR对你的印象,根据相关统计,有36%的人配了相片。而在配过相片的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相片很不合适。有的用Q版大头贴,可爱搞怪五花八门;有的是装嗔真人秀,骚首弄姿极尽妩媚;还有的是自拍狂,家里的窗帘、书桌、灯饰分别做背景统统发来当附件。HR不禁坦言:一份简历配上好的相片能加分,而一张不适时宜的大头贴会将你直接OUT。

8、信息错乱明显简历中有明显的信息错乱,工作经历重复填写,重要信息漏填,语句不通,错字连连,出现断句,表达混乱,甚至滥用省略号、破折号。有人这样写自我评价“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挺适合贵公司的职业规划师一职,不知你对我的感觉如何……”,如此“含蓄”的表达,真让HR哭笑不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