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时间:2023-07-21 09:13: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发展的根本

篇1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篇2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篇3

1. 技工学校的现况和我校面临的形势

技工学校经过几年来的扩张发展以后,目前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些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高中的扩招,甚至有一些地方只要参加中考的,有读高中意愿的都可以上高中。二是中专升格,转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来的纯理论培养为主转为技能培养为主或理论技能培养并重,技工学校的特色优势不再。三是教育部门要求每个县必须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并把它视为普通高中同等对待,那些不愿意读高中的可以就地读职业学校。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民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对我们技工学校也是一大冲击。五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趋势,未来教育的两大块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并驾齐驱,然而由于我们的体制问题,技工学校并未纳入国民教育范围之中,仍属行业管辖,自身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制约,而国民教育性质的职业技术学校,得到国家的投资和扶助,将会得以快速发展。六是技工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招生方面大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残酷惨烈态势。就技工学校自身方面看,发展也是很不平衡,我区的技工学校目前可分为四类,即国家级、省部级、合格级、不合格级。国家级的一般都是高级技校,他们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影响不大,省部级的技校一般在硬件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专业设置也有优势,他们在目前的竞争中仍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不合格或未评审过关的技校,自然会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自不用说。困难多,压力大而又有一线生机的自然是那些合格的技工学校了,我校就属于这一类学校。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校都处于严酷的被挤压之中,何去何从,出路何在,应该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和慎重研究的当务课题。

一个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不外就是三种,第一种是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第二种是以销定产,第三种是来料加工。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第一种方式已经落后,不适合市场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再也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王国,尤其是技工学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汹涌波涛中的一只帆船,不能再实行“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的方式,而需要采取“以销定产”和“来料加工”。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教育尤其中等职业教育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走校企合作之路,正是技工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 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

(1)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具确定性。

企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和市场提供合格的优质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关键环节在于销售,学校的关键环节在于输送,销售不畅,则直接造成产供的堵塞,而输送不畅,则影响到招生、教学、管理等学校的一系列工作的顺利推进,为什么有的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不为企业所接受,关键的问题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销对路”,这是由于学校“闭门造车”所致,是学校为办学而办学的结果,在当今的社会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允许我们技工学校关起门来办学,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具确定性,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培养人数,以及这些人数的所学专业,从而解决了“为谁培养”和“培养多少”的问题。

(2)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培养内容更有适应性。

调整专业设置,实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是每个技工学校都想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没有企业的需求做依据,这种调整和改革都是盲目性的,为什么有的学生毕业就失业,为什么有的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培养的内容不尽适应企业的需求,甚至有的内容已经过时,远远滞后于时展步伐。实行校企合作,学校就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教材注入新的内容,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突出重点,突出技能,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具适应性,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3)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具有保障性。

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教育质量的真正体现,不是在于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猎取的深度,而是在于对于所学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拥有,在这一点上,它和普通中学的教育不尽相同,不能仅仅用分数来衡量,更重要的是看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具体结合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技工学校的教育质量有没有保障,看它培养的目标明不明确,看它以什么为依托来进行培养,看它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适应性和适用性。我们不能盲目地办学,盲目地教学,不能实行本本主义,只是跟着教学大纲走,而忽略了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忽略了企业的真正需求,只有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随时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而要达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实行校企合作,这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的重要途径。

(4)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学校的发展更具可靠性。

技工学校办学就是两愁,一愁生源的枯竭,二愁出口的不畅。生源枯竭,进口冷清,学校将无米之炊,而出口不畅,势必“产品积压”,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要走校企合作之路,把学校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捆绑起来,将学校建成企业人才需求的基地,将企业建成接收人才的就业基地,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长短线相结合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订单教育”,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来料加工”,为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养提高等等,使学校和企业真正成为“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做到了这一点,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5)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升更具便捷性。

默默无闻的工作无可厚非,然而,默默无闻的办学不可取。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之外,还取决于它在社会上的企业之中是否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是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而这些知名度,这些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是自然而然的翩翩而至的,这是多种力量结合的结果,而其中一种力量的结合,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学校通过走校企合作之路,和众多的企业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需求合作网络,通过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学校的知名度,并通过这种广泛而稳固的需求合作网络,保持学校发展的长久不衰,这种长期的合作,这种发展的长久不衰,就是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真正体现。

3. 走校企合作之路,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坚实的实习基地。

一个技工学校完全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建立起完整的实习基地是不可能的,和企业合作,在企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实习基地,是一条两全其美的路子,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土地资源比较缺乏的学校,更应如此,把实习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这种实习基地的建立,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松散的承诺上,而必须要建立在紧密型的契约上,建立在一种合作的责任的体制上,建立在一种良性运作的机制上,同时要让这样的实习基地成为就业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实习场所。

(2)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就业网络。

可以说,每个技校都有一个就业网络,然而,关键的问题是看这些网络的质量好不好,看这些网络是否具有扎实可靠的稳固性,是否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长期性,昙花一现的网络无异于无,我们的责任是要建立稳固的长期发生成效的就业网络。我校的就业网络从目前情况看,是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在发挥着作用,但从严格要求上说,还不够稳固,广泛性也还不够,从广度上和深度上说都还是欠缺的,还是停留在松散的一般承诺上,随机性比较大,这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也随时会影响到我们就业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在规模上和稳固上继续做文章。

(3)校企合作,努力实施“订单教育”。

企业实行订单生产,这是一种确保企业零风险而又获利的的新型的经营形式,对于教育来说,实施“订单教育”,毫无疑问也具有同等的效果,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要按企业的要求从人数上、专业上、特殊要求上等等满足企业的要求,开展订单教育,专门为企业开小灶,烹饪精致的菜肴,培养专门人才,从选料到加工都要按照企业意图和要求进行,这样做,不仅是能够为企业培养切实需要的人才,更能够保证学校每年毕业生的“零库存”。没有产品积压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没有毕业生积压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4)校企合作,共同开辟生源基地。

篇4

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煤炭需求的拉动下,企业不断协调各种生产技能、技术流派、管理和运作经验等学识,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以及煤炭工业本身结构调整的原因,都迫切要求煤炭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主要特征:

1.1用户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用户价值除了体现在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方面外,还包括企业对用户价值的维护和增值,包括价值保障、价值提升、价值创新三个方面。

1.2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着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产品,再由核心产品衍生出最终产品。这个延展过程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主导力量。

1.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企业独特的技能与诀窍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深深印上了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企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的效率差异、收益差别与发展潜力。

1.4动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若想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以维持和扩大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优势。

二、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1资源的独特性。煤炭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时期,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资源保护和战略储备的重要性,我国自然资源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目前,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例在70%以上。

2.2生产的独特性。一是井下开采条难度大。二是工作环境恶劣,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对矿山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三是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2.3安全的独特性。这一特性是由煤炭企业生产的独特性决定的。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煤炭企业发生重特大事故占全国同期的43%,死亡人数占57%。因此,煤炭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2.4企业文化的独特性。煤矿工人面对的是精神和身心的双重压力。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煤矿职工特别能吃苦的优良品质,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1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煤炭企业员工素质整体偏低,其行为习惯、技术素质离现代企业国际化竞争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2企业的经济规模。只有企业实力雄厚,才更有能力依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竞争力,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在开采工艺、洗选效率、支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逐步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

3.3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必须明确哪些是大家都有的产品或技术,哪些是自己独有的产品或技术。对独有的优势或者某个环节上的优势,企业要着力研究开发和培育,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增强核心竞争力。

3.4企业的创新机制。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和一套机制,包括企业组织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的相互融合、协调运作。

3.5独特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各异,其企业目标也各有不同,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被员工认同后,便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能够使职工与企业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四、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4.1着力打造新的煤炭生产基地,走规模发展之路,是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九五”、“十五”期间,淄矿集团公司用十年时间,建成千万吨规模的济北矿区,集团公司煤炭产量实现第一次翻番,达到千万吨以上。2002年4月,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实施了“走出去”建设煤炭基地战略。十年来,先后建设了年产300万吨的陕西亭南煤矿和500万吨的内蒙古杨家村煤矿,以及年产30万吨的内蒙古世林化工煤制甲醇生产线,成为拉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根据集团公司 “十二五”发展目标,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500万吨,“山东济宁、陕西彬长、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个千万吨煤炭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将初具规模,煤炭主业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

4.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淄矿集团坚持“以煤为本,多元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新建矿井配套建设了选煤车间(厂),不断扩大煤炭洗选加工能力。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30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2座,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00万吨;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15MW。建材产业已成为集团公司非煤产业首先形成规模的骨干企业。通过受让方式相对控股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为加快总部经济圈建设搭起了快速发展的平台。2013年底内蒙古世林化工3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线建设投产。一批非煤骨干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公司非煤产业支柱。

4.3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淄矿集团公司历来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成立了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依托高等院校,走上下结合、内外联合的技术研发路子,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以淄矿集团公司为主完成的“千米埋深矿井建设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特厚表土中高垂直度超深冻结孔施工技术研究”、“大功率无级变速器传动技术研究”等7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集团公司综采放顶煤和薄煤层开采技术、“三下”压煤开采研究、瓦斯综合治理新技术、大型矿井快速建井综合技术等都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一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4.4积极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保持旺盛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更高层次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形成核心竞争力离不开独特的企业文化。淄矿集团公司是一个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企业,特殊的环境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淄矿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独特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已在淄矿深深地扎了根,并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成为推动淄矿发展的强大动力。淄矿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企业文化做支撑。要突出抓好精细化管理,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从员工日常行为抓起,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篇5

作者简介:王黎莉(0972-),女,河南宝丰人,平顶山市双丰商城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商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6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需要不断完成创新机制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商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需要实现生态创新机制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商业经济的生态循环发展也是人类文明新发展新路径的开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因此需要对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商业经济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对商业经济生态系统建立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商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与环境需要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需要通过新的发展模式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商业经济循环发展,促使商业经济向生态创新模式方向发展,最终能够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1]。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商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需要建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构成对环境的危害。从具体环节方面分析,最终是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态势。最终能够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商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生态创新制度建设对商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可持续循环商业经济模式分析

商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物质不时循环的基础之上,需要对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有效组合机制,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把各种消费要素融合在一起,制定商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保证商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商业经济模式转变对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从根本上消除过度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补偿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商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总体目标。

循环经济对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要求在物质不时循环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活动,树立一种资源、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发展对商业经济实现效益增长、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可以把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最终实现综合性运用。从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循环经济主要分成三个层次。

(一)企业层的清洁消费体系建设

企业层的清洁消费体系建设可以促使循环经济从微观层面实现协调发展,建立清洁消费科技项目,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新技术运用到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清洁消费细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能够把各种发展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生态商业区

生态商业区建设是循环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生态学原理,对商业区的设计、规划、建设进行全方面处理,最终能够建立一种新型商业经济发展形态,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自然生态、企业、消费者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组合体系,对其进行自然系统的模拟训练,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3]。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综合分析可以建立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经济新途径,树立有效的链条管理系统,最终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网络系统,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和动力消耗最小化管理,保证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商业经济的循环发挥,建立完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管理总体框架,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网络系统。

(三)建立微观层次的商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微观层次的商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经济创新制度的基本要求,德国在循环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双元回收系统,对整个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系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综合配置和应用,在具体控制过程中不仅包括消费环节,同时也包括流通、消费环节、资源回收等应用环节,从各个环节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实现商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建立生态创新制度。

二、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的作用

生态商业经济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设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而成,最终形成一种新型商业经济组织形状,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维护和生态绿色的指导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建立生态商业区不仅能够促进商业区内的各个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在实现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产生重大作用,能够促使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最终达到综合应用的根本目标[4]。循环经济环境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导绿色商业发展导向,最终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商业示范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发展需要融入生态学原理,对开展商业生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商业园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观念创新角度建立生态创新机制对发展循环商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商业园建立过程中需要树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实行循环经济,需要解决好三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资源浪费问题,对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好企业创新制度建设问题,从传统企业角度看,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以相互竞争为主,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协作的机制,因此商业生态园建设工作各个企业的观点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创新制度,当期整个商业园区的生态经济效益与每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每个企业都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协调、共生的理念,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生态园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园区建设与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传统的生态学主要是以环境和生物关系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逐步开拓了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突出提升人的物质利益,因此当前需要建立生态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经济学发展的新理念,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从两个学科角度出发提高商业经济生态发展创新水平。

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生态创新制度,提高商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商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有针对的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培训商业经济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促进商业经济动力循环和物质循环,实现商业经济的多级应用,从根本上扩展商业经济的知名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提高商业园区产业经济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完善产业经济链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生态产业链需要不断的强化,建立网状化的产业经济新模式,从根本上完成传统污染行业向绿色生态产业方向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消耗性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5]。我国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生态效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建立生态创新制度,实现循环经济效应,最终促使资源应用多线条、深层次、一体化。通过商业经济生态园建设,可以把重污染企业淘汰,提高生态经济创新管理水平,促进商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文.在新准则下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再思考[J].大众商务,2010,(04).

[2] 樊任武.基于经济实质的成本内涵新审视[J].金融经济,2010,(12).

篇6

1、改革创新是根本出路。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根本动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需要主动作为,而改革创新是根本出路;

2、保持平常心态,保持战略定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是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在战略上要保持平常心态,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

3、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展才能自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一系列困难矛盾、风险挑战,必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基本转型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国有经济作为主导力量,对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发展中,要努力做大、做强,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候成为主要力量。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国有经济在有一般的经济作用,还有在转型中呈现的特殊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在现代化经济中,我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当前首要的前提。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基本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只追求物质财富,并且忽视对环境资源和成本投入,使国内的生产总值出现不和谐因素,不能只考虑现阶段人类生存物质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将人力资源与环境资源相结合,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经济社会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的促进经济协调。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制度保障,从而能够更好的形成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第一,根据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更好的节约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保护,并且对经济效益进行宏观调控,形成有效管理的机制,对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经营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协调,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第二,努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其日益完善,并且能够更好的推进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监管机制。将具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使生态平衡加快发展,出现污水和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收费,更好的体现出金钱在能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的作用。第三,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并且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对资源税制度不断进行深化改革,通过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完善社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四,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加快,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第五,更好的完善市场主体结构,牢牢把握事关全局的战略形势,降低能源不必要的消耗、合理节约资源、使企业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效益明显上升。

二、经济体制发展的途径

1.优化经济结构:出现增长成本过大、增长方式粗放等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现阶段,在国内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其中工业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占比重最大,在进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常呈现出能耗较高、物耗较高,使我国的重工业部分经济出现增长迅速现象,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比重过高,导致环境压力加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紧密联系。我国对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优化,第一,要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调整,首先要发展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使经济迅速增长,加强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并且协同带动其快速发展。根据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促进资源能源大力的发展,使能源保持消耗资源低、减少对资源环境污染、加大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的创新技术产业,并且通过采用创新技术,调整传统、落后的产业,从根本上能够提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速度日益加快。产业政策以及引导、准入门槛进行科学合理的限制,对产能过剩有效的进行控制,行业发展方式要进行科学合理改变,并且将落后的技术、严重污染的生产方式进行淘汰。第二,将投资结构进行科学调整。节能减排工作要大力推广实施,减少高耗能、污染较高的企业在社会上发展,加强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其完善并且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重点建设项目即为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并且建立低碳经济科学方面的试点,将环境中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控制;促进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再生以及回收再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科学治理,加强建设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社会;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贷款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出现产能过剩行业开发新项目。

2.促进科技进步:在我国促进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本质,确保少投入多收益。加强能源资源科学合理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科技一项进步。并且要尽快完善、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产业化等基本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经济政策条例,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共同推动国家在建设创新等方面的基本体系,从根本上能够支持基础性的调查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将企业作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进行科学结合,使科技创新基本体系加快建立,更快的使科技成果开发并且迅速向现实生产力方向转变。

三、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1.创新管理方式:分为宏观管理方面以及企业管理方面。宏观管理方面,主要是要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以及考核指标,现在创新管理主要考核标准是国内生产的总产值,由于发展中受到限制,未能够及时的反映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导致污染环境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等情况发生,并且也不能够反映出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和效率,就是单位所产出资源和能源消耗比重;企业管理方面,管理者要学习并且适当的借鉴先进的管理生产方式,将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体系不断的建立完善,并且要充分的调动企业及其内部人员在各方面工作中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使企业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2.加强劳动者自身素质:我国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这一重要条件,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作为积极、活跃的因素,要转变其思想观念、深化劳动者体制改革、不断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前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力量和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素质起到根本决定。劳动者、经营者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较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需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加强教育,并且政府在对劳动者教育方面加大投入,适当的降低大学的门槛,提升大学入学几率,专业性教育日益加强,更好的为国家的新型人才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培养、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全社会的智慧集思广益,更好的增强经济方式迅速发展。

四、结论

自经济体制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向生产集约型转变,这样能够有效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有利情况。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整体阶段受到了先进技术水平的制约,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等方面,通过粗放型增长的方式完成目标。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始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基本转变。

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与其协调发展,产生历史性的转变。随着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新兴工业化进程在逐步兴起、科技革命推动所带来的机遇,由于环境资源成本在不断上升、资源环境质量压力增大、收入差距拉大、不平衡发展情况严重以及世界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变化等大部分情况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方式,促进科学性转变,共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结束语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化进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进程。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等方面需要调整并且创新,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及时科学调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不断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完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转折时期,也就是必须推动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就会产生社会动荡,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可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如果经济低增长,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热衷于追求GDP,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经济结构。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统筹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注重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篇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篇1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同实现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证。

20*年抗击*的斗争,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不仅要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要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各种服务部门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包括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特别是医疗卫生、全民健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同时有必要也有条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要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在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12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18-05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就是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体制。

1 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了,并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我们按照《决定》规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又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表明,自党的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它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是近2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却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基本上没有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弊端日益强化,其粗放程度不断加深。这种“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高的自然生态代价和人与社会代价,导致今日我国“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积重难返的严重问题。其体制根源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尚未形成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的可持续体制机制。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的。由此决定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应当是同步运动中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比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艰难得多,时间要长得多,是难以达到同步运动的。即使是这样,两者也不应发生逆向运动,至少也应当是同向运动。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并增值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未能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与弊端获得了充分表现,导致自然生态、人身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恶化,以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重大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生产力增长,确实是“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的衰败。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过程中过度的资源消耗,过大的环境污染,过重的生态伤害,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与生态赤字扩大同快速积累的经济增长之间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矛盾加深,极大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撇开社会制度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都属于传统经济体制,它们都是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基本上都是以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物质财富无限增加为目的和动力,并且把实现这一目的视为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的最高原则。因此,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资源环境与掠夺生态的基础之上。因而,与传统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传统经济体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10多年来,两个根本性转变逆向运动的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窠臼,也就是说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一是不仅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对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目标的盲目追求,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某些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为9.6%,从2002年至2007年GDP增长都超过10%;为盲目追求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的“极端发展主义”盛行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扩张机制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改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数量速度型、外延扩张式的老路。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抑制这种盲目数量扩张的制度和机制,显得勉为其难与无能为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二轮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付出了高昂的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加深,使我们探索的新型工业道路并没有改变我国在传统工业化老路上前行的步伐。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克服传统工业化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显得无能为力。

(3)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都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因此,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的脱离和对立为特征。它不仅没有保障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更没有为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由于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必然引起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创造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削弱生态生产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从而导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没有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这个根本缺陷。没有解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创造经济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日益富裕的同时,削弱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环境掠夺型的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带有这种传统体制的痕迹,还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和对立的特征,实际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只是相信市场力量,尊重市场原理而不尊重生态原理,尤其是无视生态可持续性原理,使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将会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崩溃。于是,他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当今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应当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实现环境掠夺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护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2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从而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它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发展趋势上讲,生态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如果说,现存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那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战略任务。

(1)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

首先,在马克思学说中,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不仅为当今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是因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理论,其根本精神在于不是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视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阐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发展就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是如此,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把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界定发展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个基本要素发展构成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为不依赖外部环境,其交换及运动发展只是在经济这个封闭系统的内部进行,因而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限增长。这就使得传统经济体制既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又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并使其本身具有“反生态”和“”的性质,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理论牢固地建立在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真正成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其次,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已从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是生态环境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再次,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使我们党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并要求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根本点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化”、 “体制化”,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和与它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体制,它们不仅反映经济学的真理,而且反映生态学的真理。

(2)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使当今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的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这三大历史潮流的有机统一,是21世纪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事实表明,能够适应三大发展趋势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及其统一性,突显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和人与人协调和谐的根本精神。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才是最根本的经济生态化、人性化、知识化的真谛。

其次,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稀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布朗都强调当今世界系统已经完成了“空的世界”向“满的世界”的转变,使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演变已经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进入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因而,世界各国生态系统提供的优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稀缺,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在我国,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稀缺程度不仅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超过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经济局面,物质资本日益雄厚,经济正在走向富裕。当今中国发展由经济贫困走向经济富裕,既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又付出了物质财富分配与占有的不公平的代价,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因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由生态脆弱走向生态贫困。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说的:“我国的生态贫困状况相当严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保障我国不断走向经济富裕,而且要保障逐步消除生态贫困,努力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

再次,近几年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推进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经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生态化;与此同时,加大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海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使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目前在广西、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覆盖各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推动着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从而加速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展示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所有这些表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有坚实的、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3 小 结

如果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那么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与战略任务,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德国学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建立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上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不仅要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而且要比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莱斯特• 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Lester R Brown. EcoEconomy

Building an Economy for the Earth[M].Beijing: East Press,2001.]

[2]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Meng Xianzhong. Theory of Ecological Market Economy[N]. daily Guangming Ribao,2001-08-21.]

[3]刘思华.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Liu Sihua. Theory of Ecological Revolution of Economy Idea[J].Journal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Pages),2005,(2).]

[4]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8,145.[Liu Yangqing. Economic Research on Ecological Needs[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4.138,145.]

[5]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N].人民日报,2004-10-15.[The People’s Daily Editorial. System Insuranc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N].

The People’s Daily,2004-10-15.]

[6]吴晓东等译.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6.[Translation by Wu Xiaodong et al. How Big World the Human Needs:MIPSthe Effective Scale of EcoEconomic[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146.]

[7]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Yan Fashan, Liu Huiqi.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3).]

[8]景维民, 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演进与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Jing Weimin,Tian Weimin.

On Ownership Theory in Market Socialism from the Evolutional Perspective[J].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3).]

[9]袁小云.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2).[Yuan Xiaoyun. On Practical Ethics of Marxism and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ransition[J].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2008,(2). ]

[10]周德海. 论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Zhou Dehai. Market Economy and System Reform[J].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2008,(2).]

[11]夏瑞林. 经济发展:理论演进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历史比较[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Xia Ruilin.Economic Development: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 Practice of China[dissertation].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2007.]

[12]马德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Ma Decheng.Concise Discuss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D].Dal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7.]

[13]刘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Liu Shuang.MaoZedong's Socialist Economy System Thought Studies[D].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07.]

Theoretical Though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System of Socialism

FANG Shijiao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