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引擎范文

时间:2023-07-23 08:22: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新引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发展新引擎

篇1

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新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目前,以财政资金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已独力难支,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引入社会资本才能实现目标。

发展绿色金融(生态金融),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通过绿色金融,推动技术改造,促进技术引进,加快技术创新,从根本上降低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构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创新产品,完善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在资源配置、环境风险防控、引导企业和社会经济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绿色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56-02

全面把握创业教育在全球经济创新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积极探索以推进创业教育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的新思路。

一、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创新型经济助力“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

1.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创新,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社会进步。创新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是全球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使命,创新创业人才也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栋梁。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品质、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2.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是“后危机时代”紧迫而崭新的战略课题。全球经济结构出现新趋势,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大势所趋,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它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作为标志的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对实现经济转型、促进“后危机时代”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意义重大。作为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创业精神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形态,创业型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就业压力的缓解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更有效地启动内需。

3.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的开板,是中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创业型经济发展之路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二)创业型人才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强大动力

1.“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能保证我们的明天,而创业教育能保证我们的后天。”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2.中国要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首先就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集成创业、创新、创造,增长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引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3.创新型经济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和创业教育对创新型经济起到的源动力作用。创业教育是国家与地区提升人力资本特质,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创业教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型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1.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要实现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由外生动力增长向内生动力增长转变,创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2.全面把握创业教育在全球经济创新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意识,以创业教育推动新一轮经济的增长。据统计,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在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中国每年有两万余项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和5 000多项专利,但是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高达45%;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中国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使单纯技术发明或创新没有创造原动力。开展创业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培养创业型人才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既有扎实的创业知识,又有较强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是将来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成功创业的前提条件。

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二、厘清创业教育路径,搭建创业教育平台 激活创业经济

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精神教育、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大学生敢于创业的精神、勇于创业的激情、善于创业的能力、长于创业的素质。

(一)构建支持体系,厘清教育路径

1.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倍增效应。大学生创业既是“民生”,更是“国计”,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创业需要创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在国外越来越普及并形成创业热潮,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普遍不足。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则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差异非常大。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比较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评奖,每年都有80~100个创业方案获奖,但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却很少,而在国外,46%的成功的科技企业是来自MIT的创业大赛。通过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创新精神和自主就业能力以及创造性人格。

(二)深化创业理念,激发创业激情

点燃创业激情、追逐创业梦想、促成创业行动。(1)全程创业教育:弘扬创业精神、植入创业理念。创业意识是创业行为的发动机,创业教育应以推动创业实践为目标。(2)全员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普及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创业教育现状,积极把握创业机会。(3)全面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要渗透到每一教学科目。大学教育每一教学科目都要体现创业教育思想,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就业态度等进行引导,在其专业课程的讲授中,适宜地将创业意识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法来进行。(4)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一要加大投入,改善学校软硬环境;二要主动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三要营造浓厚的鼓励支持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四要举办开展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搭建创业平台,提升创业能力

(1)创业者是可以培养的,创业是可教育的,创业教育应贯穿教育的各个阶段,要在全社会创建有利于创业的文化和制度环境。(2)立足国情,搭建特色创业平台。整合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因素,构建“国家扶持、高校主导、社会支持、学生自主”的大学生创业体系。一是提供支撑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二是提供融资平台;三是提供政策平台;四是提供创业教育平台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3)创业教育要遵循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一要明确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创业的一个基础,创业的一个资本。二要明确专业方向,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国家战略,如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三要充分结合专业元素,发挥专业特长。(4)创业教育实质就是“学习创业”。 第一,“学习”不仅是整个创业过程的一个阶段,也贯穿在创业实践的各个阶段。第二,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第三,要学习发现和挑选创业机会。(5)市场是创业教育的指挥棒,在市场实战中学习创业。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市场环境中亲身尝试创业活动,通过模拟训练或运作,仿真创业环境,一方面消除学生对创建公司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另一方面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为走向社会、成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6)贯彻工学结合理念。利用工学结合的见习或实习机会,深入相关企业,真正与企业实现零距离面对面的对接,消除学生对企业的距离感和对创业的恐惧感,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提高创业能力。

(四)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支撑

(1)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2)创新型经济亟须大量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人才“定货”式创业教育,支持创业融资平台建设,加强全民创业精神培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3)重视和扶持大学生创业,对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创业实行促进政策,通过系列创业促进政策,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引领创业人才脱颖而出。

(五)创新创业机制,激活创业经济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可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学生无疑是新岗位最具潜在优势的创业者,也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2)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营造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政策环境。(3)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激活创业经济。一是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班;二是组建创业教育模块,实行创新学分和创业教育学分;三是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将创业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四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五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以创新思维深入探讨创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功效,对倡导形成关心、重视创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经济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蔚.创业教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2010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举行[N].中国教育报,2010-03-31(1).

篇3

这其中,又以装备制造业在区域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现今,白云区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门类产业体系。

据统计,2015年,白云区输变电规模企业有4家,销售产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28.8%;轨道交通企业3家,销售产值12.45亿元;汽车零部件类,2015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家,销售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9.9%;航空航天类,2015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家,销售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5%。

目前,白云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30家,其中亿元企业23家。这在30家装备制造企业中,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8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

其中,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内标准件行业第一家C919飞机全球合格供应商,具有以“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为特点的C919国产标准件的研制及验证能力。在研制过程中,相继建立了统计过程控制(SPC)系统;在生产、检测、无损探伤等3个大项中通过了14个标准的NADCAP特种工艺认证;完成了11个标准15个规格共计300组典型件对比试验。

截至2015年10月,公司先后取得3张适航批准标签,52项标准产品进入中国商飞的QPL(合格供应商)目录。其中部分产品被证实在C919飞机标准件全球采购过程中中标,装配上了C919客机。

2015年,白云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区域规模比重达30.8%。经济总量相比2010年提升了5倍,年均增速达38.5%。

“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将遵循“高端产品与高端市场相结合、技术研发与专利授让相结合、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围绕云麦轨道交通装备科技园,依托各个重点企业,以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推动技术资金聚集为方向,以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组件制造为首批重点发展领域,逐步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在汽车、航空、工程控制系统、高性能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发展。

瞄准高端装备产品,突出高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把握高端市场机遇,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服务基地。通过开拓市场,打入军用、民用高端装备产品领域,将产品线从科技含量偏低的成熟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科技新品转移,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依托贵阳华恒、中航标准件、大东风机械、美国岱高(贵州)等企业,结合新材料产品和高新技术,在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民用航空航天零配件等领域向高端装备产品进军,发展如发动机、减震器、传动系统等关键产品。结合贵州省“高铁时代”的到来,依托南方汇通等企业,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在新材料轨道、高铁转向架、制动系统、车厢制造等领域加强高端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发挥南方汇通在轨道交通装备检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并通过二产与三产互动的方式,推动生产业的发展。

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企业购买专利,缩小与领先企业差距。以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3%为目标,出台创新扶持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投入新技术研发的热情,逐步积累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中泉电气、永青仪电等企业模式,在高低压成套设备、变压器、工程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等产品上与国内多家研究院所、高校进行联合研发。加快成立产业协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及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在研发启动、技术交流、人才供给等方面提供助力。支持企业从国外著名厂商进行技术引进、先进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引进,通过集成创新等模式,布局国内外高端市场,并在引进生产线、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提高技术研发的起步水平。

篇4

来自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062.52万人次,同比增长56.46%,旅游总收入64.31亿元,同比增长75.94%。而在此前,六盘水市旅游总收入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六盘水都是靠矿产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六盘水把发展目光从地下矿产转向地上的绿水青山,大力发展山地旅游,找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从无到有

“江南煤都”华丽蜕变

阳光明媚的7月,钟山区大河堡花海景区内,40多种百合花错落有致次第开放,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三三两两的游客或在花丛中拍照,或在秋千椅上享受悠闲的慢时光。

很难想象,这片面积330亩的花海,两年前还是一片石漠化荒山。

2014年8月,来自赫章的付根林放弃之前开办的铁矿,将工作重心转向农业观光产业。两年内先后投入1.7亿元,购买培植土覆盖这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再从国外购进郁金香、香水百合、紫罗兰等多种花卉,建成现在春赏郁金香、夏赏香水百合、秋赏超级水仙和非洲菊、冬赏紫罗兰,四季花香的田园牧歌式景区。“看着窗外设计感十足的花海,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付根林自豪地说。

在六盘水,除了政府主导转型发展,像付根林这样主动转型发展生态旅游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如果错过了盛夏景致,还可以到盘县领略“杏黄果熟”的金秋美景。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盘县石桥镇妥乐古银杏村,1400多棵古银杏与古旧的民居相依相伴,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

选定转型发展路径后,六盘水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无中生有”打造了一批山地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相继建成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百车河旅游综合体、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郎岱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区、h龙溪温泉景区、韭菜坪旅游景区、妥乐古银杏景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哒啦仙谷景区、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梅花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11个重点旅游景区。

不仅“无中生有”,还要就地转化。

六盘水曾是“三线建设”西南地区的主战场,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是在“三线建设”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既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三线文化底蕴,更是“三线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2013年8月,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生动还原了当年指挥三线建设的办公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以及育才壁、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现场和文物,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老企业――水钢,也结合自身实际,开辟了三线工业旅游,让游客行走老厂区,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贵州海拔最高的地区,六盘水冬天较同纬度地区更寒冷。“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为寒冷,雪的保留时间长,最适合发展雪上项目。”六盘水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相继建成玉舍滑雪场、盘州云海乐原滑雪场和梅花山滑雪场,打造了中国南方冬季旅游新名片。2015年,全市三个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8.58万人次,滑雪项目总收入3288万元,填补了贵州冬季旅游产品的空白。

六盘水把旅游业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度谋划部署,提出要“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决定以生态旅游破题,另辟发展新径。

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生态、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转型,这一发展理念已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和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

从有到优

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六盘水市将于7月30日召开全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届时将推出一批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在梅花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上千工人正加班加点赶工期。时光隧道、鸟巢酒吧、树屋娱乐场、山中别墅、山顶旋转餐厅、梅花坪等景点已初具雏形。而同步建设中的梅花山旅游快线,预计将于同期竣工通车。

今年以来,六盘水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作为总抓手,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环境。

开展旅游市场综合大检查和明查暗访,梳理出全市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28个“痛点”,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开展最佳导游、最佳旅行社、最佳旅游饭店等评选工作。

组织旅游行政管理干部、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赴瑞士开展“山地旅游产业培训班”,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全省项目观摩会、全省小城镇建设观摩会、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和消夏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开展好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车队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

加快建设盘县高铁车站旅游集散中心、钟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哒啦仙谷、娘娘山、韭菜坪等重点景区共计10个游客服务中心,同时新建、改建旅游公厕70座以上,建成停车场10个、新增观光车70辆、旅游标识标牌500块,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8个。

在景区景点内为不同的度假组团建设舒适的居住场所,或民居或风情客栈,抑或山中别墅。积极突出山水特色、城景一体、产景融合、全域旅游,想游客所想,努力推动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转变、短线旅游向长线旅游转变、粗放旅游向集约旅游转变、休闲观光旅游向体验消费旅游转变、过客旅游向居住旅游转变,走一条独具山地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从优到特

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记者采访时居住的酒店紧邻凤池园,从20多层的房间里向外看,湖光山色、小桥流水尽收眼底。像这样的湖景房往往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

随着市区凤池、瑶池、龙池,明湖、德湖、天湖等天然湿地公园建成,市民的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休闲娱乐场所逐渐增多,六盘水一改昔日“黑、大、粗”的工业城市形象,转而成为休闲之都、时尚之都。

随着水盘高速、六六高速、杭瑞高速毕都段、镇胜高速六盘水段、内环快线、机场快线的建成,一个个景点被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连接。

未来,六盘水还将加快六威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建成盘兴高速公路,建成沪昆客运专线境内段,加密月照机场航线,争取开辟更多成熟客源地的航线航班,推出季节性旅游包机。

六盘水的旅游形象越来越靓丽,发展全域旅游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重点旅游景区,六盘水今年将重点谋划推出山地健康游、农业观光游、美丽乡村游、休闲体验游、民族特色游5条市内1日游、2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篇5

一.概述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国有施工企业改制,民营施工企业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熟和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塔机租赁行业转型引领建筑市场转型,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新引擎、新动力。力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中扩大租赁,在建筑行业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打造塔机租赁行业新引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建筑机械租赁企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塔机租赁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大小小的塔机租赁企业崛起,成为本地区经济建设中比重较大的一个行业。现有塔机租赁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规范化管理还处于初级状态,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信息不畅、普及率低、整体效应不佳等不良现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塔机租赁企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多级的管理机制。造成设备管理环节太多,制度执行和贯彻不力,管理公司对设备的宏观调控与平衡能力减弱,削弱了管理公司对机械设备的整体控制与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容易造成管理工作职能不明确,事故责任的难以确定等。

2.各子公司对设备的经济技术分析不够。对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比较重视,使设备过度使用,缺乏必要的保养与维护。对于管理公司的有关管理制度,在执行时难免大打折扣,较多地服从于子公司的项目效益。

3.塔机租赁企业资金回笼普遍较差。平均年度资金回笼率不超过65%,导致设备维修和管理投入过小,人员素质不高,企业融资困难且成本非常高,其中不乏触犯法律风险的融资方式。

4.相关扶持政策缺乏。近年来,国家缺乏对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政策支持,塔机租赁行业面临税收、地区准入等多种政策瓶颈,许多企业受到发展的限制。

5.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流动,技术和经验不能沉淀,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塔机租赁中小型企业独有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解决方案

1.适应流动性的企业管理政策。塔机租赁企业比建筑企业流动性更大,但是,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却出台很多要求办理分公司的政策,限制其流通发展,建议给予与流动性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政策。

2.规范塔机的产权管理,限制塔机租赁企业融资发展。建议建设主管部门规范建筑机械产权证的发放和制式统一,同时,相应的建立几个集中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产权证具备交易和抵押属性。对使用年限已到而承载结构按《塔式起重机安全规定》还没报废部件,进行充分利用。

3.规范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不规范导致很多地方行政部门“权利寻租”、“黑金不断”,不仅限制正规的塔机租赁企业进入发展,更使当地的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形同虚设,且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建议促进政府管理与社会检测服务分离,建立国家级、省市级不同覆盖范围的社会检测机构,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在更大范围选择,促进正规负责的检验检测单位发展。

4.加强监管力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实行准入制度,通过对每台设备资料验证和现场核实查看,办理备案,检测、告知、使用证,切实为建筑机械设备在安装,使用等安全上把关。

四.塔机租赁企业自身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塔机租赁企业资质齐全,机械安装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健全,具有相应的维修保养场地,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维修保养人员。减少小型租赁企业形式上通过挂靠有资质的单位,实际临时组织一支没证的相关人员进行安装、拆卸、附着顶升、维修等工作,给机械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2.塔机的购置应选择具有制造许可证并且质量可靠、信誉高的大型厂家的设备。选购时要遵循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并签订购销合同。内容必须明确具体,用语、数据、计量单位力求准确、恰当,便于检验和分清责任。

3.塔机租赁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规模健全设备管理机构,确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良好的设备管理,能消除设备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

4.每台塔机安装黑匣子,使塔式起重机作业有安全网络化监控系统,通过对塔机工作载荷、位移信号的采集和工作参数的录入,以及液晶显示屏显示有关工作参数及与额定参数的对比状况,可以有效避免盲目操作、预防和避免发生事故塔吊群防碰撞,同时也防止单台塔吊与学校、高速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发生相互碰撞的监控系统。

5.企业中的领导应以身作则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思想理念,懂得用人之道,秉公执法、坚持原则、敢于承担责任。全心全意投入企业经营中。

建筑施工机械租赁市场基本形成,塔机租赁行业已成为一个新兴行业,我们要找一条正确的路,让他畅顺发展,细化机构组织,完善体制制度,通过加强行业管理与自律逐步推进塔机租赁社会化,提高塔机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建筑行业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实行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为打造新型租赁服务业。

参考文献:

篇6

到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房地产业这一经济引擎失去动力。

2009年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刺激行动让世界经济看起来没有进一步恶化,甚至感觉有复苏的迹象。但由于没有新的经济引擎出现,所以这种复苏只是表面上的。就像一个人生病了,病根没有治好,用的药是针对症状的,看起来高烧退了、精神好了,但病根始终存在。靠长期经济刺激显然无法支撑世界经济发展,不管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刺激计划始终要退出。

于是,病根的问题没解决,刺激计划的副作用也会显现。这就是目前世界经济的状况,旧的经济引擎消失了,新的经济引擎尚未出现,而经济刺激计划的副作用也已显现。要根本解决目前世界经济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强劲的新经济引擎出现才行。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引擎的应该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其具体应用有4G通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3D打印等。

未来十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人类生活将发生很大改变,世界经济将走出危机的困境,进入新的一轮高速发展。未来十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全世界经济的主线。美国力图发展实体经济巩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欧洲希望通过改变规则来摆脱目前高福利高成本的运营模式;新兴经济体则靠调整结构来升级过去那种低效率、低利润的产业。

未来十年,随着资源、能源的紧张,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一定改变。新技术带来的益处使各国研发新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间合作机制多样化等因素,使重新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势在必行。

未来十年,美国将利用技术优势和军事优势进一步施加其对世界的影响力,“棱镜门”事件将美国试图长期掌控世界的野心暴露无遗。美国隔着两个大洋与欧亚大陆相望,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不相邻,使美国免除了很多地缘政治的麻烦。

向西,美国通过“北约”组织横跨大西洋,以军事结盟的方式领导欧洲,同时对非洲产生影响。向东,美国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横跨太平洋,以经济结盟的方式领导亚太。同时利用其亚太军事盟国,最大限度地为其在亚洲捞取利益。由于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让全球分担风险;美国经济复苏后,美国又通过美元升值让货币回流,利用国际资本帮助其实体经济重建。

未来十年,美国经济的世界领头羊地位不可撼动,即使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但在技术含量和经济实力上,都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从iPhone5S诞生我们也看到了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欲望,即使不再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像苹果这样的美国企业也不会错过任何创新的机会。

不过,美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也是有隐患的:美国政府多年的财政赤字使得政府的财政政策空间很小、预算窘迫;长期国际贸易逆差使美国的贸易政策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企业的国际化前景并不乐观;美国人的奢靡消费习惯使整个社会成本很高,产品竞争力受到影响,资源消耗过大。未来十年,尽管美国经济仍然走在世界的最前面,但相对新兴经济体,距离会更接近。

对欧洲而言,未来十年非常关键。欧债危机暴露出欧洲运营模式的问题和欧盟管理机制的缺陷:欧洲长期以来高福利社会导致成本攀升,企业竞争力削弱;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不统一的财政政策使得风险极易蔓延。

未来,欧洲经济复苏的节奏取决于如下三个方面:1、新技术研发能否跟上美国的步伐;2、能否形成新的管理机制,使欧洲各国政府增收节支;3、能否趁北非“阿拉伯之春”后经济亟待提升之机,输出技术和产业,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让欧洲迅速复苏。欧洲发展的黄金期已经过去,欧洲经济将长期保持在一定水平,但无法再实现高速发展。

篇7

引擎之争

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和学者看法不一。在4月15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大家看法纷呈。

在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看来,农村或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则认为,汽车消费将会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15日,在“新一轮增长的需求引擎”研讨会上,潍柴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表示,从宏观来讲,未来将以内需发展为驱动;微观来讲,企业将以工业科技化为内在驱动力。

澳大利亚FMG首席运营官Neville POWER认为,利用技术进行创兴将是未来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以前中国经济的引擎是投资和出口,下一轮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时代将终结,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向依赖消费发展。而这种发展引擎,不能再依赖道路、高楼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依赖美国的消费者。

谭旭光补充说,下一步发展农村和农民,提高农民和农村的消费能力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要客观认识到农民和农村的消费在逐步提高,而不是一下子达到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因此, 谭旭光非常看好未来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拉马多莱表示;加工制造业在中国是不可持续的,服务业的发展将是中国未来的对外驱动力。中国有8.5亿使用手机的用户,有好几亿上网的用户,还有这么多3G用户,所以服务业在中国必然将成为下一轮发展主要的推动力。 这一看法得到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的认同。张平在博鳌说,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力争在五年内使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提高4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47%左右。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执行副总裁巴扎达(BAZID)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有很多驱动力,首先中国有能力进行城市化,同时有能力让人们成为中产阶级的消费者,中国也有能力使制造业出口,使制造业出口创造更多的价值。“现在有很多新的经济体,无论是中东、非洲、亚洲还是其他的国家,都处于新的增长周期,这是正常的现象。” 巴扎达(BAZID)说。

也有学者从区域经济的概念提出,海洋经济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蓝色新引擎”。 如今,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有了总体规划和明晰战略,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海洋产业布局已是当务之急。

催生新产业商机

新的引擎正在酝酿新的商业机会。

与会的很多企业家表示,未来会关注可能的发展新动力,并致力于投资期中。很多国内外企业汇聚博鳌,就是共同商议新引擎可能带来的商机。

篇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网络化发展速度非常的快。所谓网络经济,实际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为关键的新型经济形态,不仅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也包括以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和经济部门的推广与应用。较之于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属于纯粹虚拟经济的范畴;而网络金融则是在传统金融产业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网络经济的重要发展平台与基础。网络经济与网络金融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 网络经济与金融问题分析

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网络金融组织机构,一般的网上业务具有规模小、收入水平低的特点,因此基本上都是亏损。当前国内的网络金融产品及相关服务业务多是将原来的业务机械性地搬上网络,将网络作为一种销售的手段或者方式,严重忽视了当前网络金融的潜在创新能力。实践中,我们将是否具有纯粹网络金融组织,作为一种判断网络金融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据调查显示,当前网络产业及网络服务多是通过金融组织机构自身的网页或者网站来提供,因此其业务规模非常的有限,而且收入不高,亏损现象非常严重。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银行业与证券业网络化经营的深度要比保险、信托等行业高很多,这就导致了网络组织结构的严重不平衡,而且还对网络金融产业的整体推进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网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现行的网络银行,基本上都是由各家商业性的银行自主建设而成的,而且网络金融服务系统通常局限在某个银行网络系统的内部运行和执行,拓展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也很难形成网络银行。在这种形势下,对于网络银行的建设和整体功能发挥非常不利。目前来看,国内的网络金融组织机构因没有宏观上统筹管理,导致其在发展模式的选择、网络建设以及电子设备的投入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各行其道,更有甚者因相互保密或设防而导致信息、资金以及相关技术的严重浪费,组织结构内部问题百出,不稳定因素在金融行业悄然而生。

虽然早在2001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但是这些部门规章制定的似乎过于简单化,多是宏观上的原则和制度,实际可操作性非常的差。近年来,虽然金融法律体系有所健全,但是网络金融方面的立法依然比较滞后;当前国内网络银行运行中的电子支付都采用了相应的规则,并且对客户的权利、义务以及解决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网络银行将金融业务扩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同时也增加了网络金融活动的风险。

2 网络经济与金融问题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网络经济与网络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1)完善搜索引擎。首先要不断地提高搜索命中率,对关键词进行准确的搜索,其中包含着构成该关键词的全部子集元素,热门节点词语,从而提高关键词的搜索引擎信息,并对其进行自动加工。建立一个转向搜索引擎,并通过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学科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建立法律搜索引擎、经济搜索引擎以及金融搜索引擎等,专门供应专业人事利用;通过充分表达用户查询要求的查询语言提高搜索引擎的功能,建立通俗易懂、便于利用的搜索语句,比如SOL语句;同时,还要对非结构化的大容量数据信息加强管理。

2)构建网络防范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在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及管理基础上,构建一个网络防护管理体系。从实践来看,网络金融安全主要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利用来实现的,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以及智能卡技术,通过物理安全策略的应用、控制策略、防火墙构筑以及安全接口和数字签名等现代网络技术,来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目标。就当前我国金融运行状况而言,电子技术及相关业务中的网络、路由器以及计算机等软硬件系统已经被大量的引进和应用;但是当前国内加密技术、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技术都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网络金融的客观需求,极大地增大了网络金融安全风险及相关技术风险。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软件硬件设备方面的技术引进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自主产权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减少网络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风险。

3)进一步加大信息网络市场的开放程度,实现网络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改变传统的限制竞争理念,逐渐向鼓励竞争模式转变,改变传统的封闭市场,逐渐形成开放的现代市场;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的垄断格局,保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还要不断地对有线电视网络事业和各类网络服务活动加强管理,加强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普及;加大对国内电信企业、该领域的其他企业进入到电信网络主市场,促进我国网络金融资产的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电信企业的多形式战略结盟;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网络价格控制,实行听证制度,进一步扩大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增加网络金融资产管理的透明度,从而降低成本。同时,还要加强我国网络经济与网络金融的合作与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

3 结语

篇9

依靠入世带来的世界大市场和重化工业转移浪潮,中国经济自20xx年左右就快步进入一轮高增长的景气周期,投资和出口拉动一直是强劲有力的双引擎。中国经济也由此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却迟迟难见成效。这期间,中国一直严重依赖出口拉动以及为出口服务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为此人为的压低货币价格、劳动力价格、生态成本和能源价格等等。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速度远远高于民众收入增速,“富财政而穷百姓”的现象在个别地区十分明显,缺乏购买力的消费者难以支撑起内需拉动的第三架马车。

20xx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各国陷入衰弱阴影,中国的出口引擎突然失速,并一度出现增速下滑20%的严峻局面。在出口与内需双双不振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更难以提升日程,仿佛重病的病人,起死回生是第一位的,猛药之后才能慢慢调理将养。当时,中国政府果断出手,四万亿投资与各行业振兴计划、各区域发展计划相继密集出台,政府以高达近50%的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完成了“保增长”的任务,创造了以地产和股市价格逆市上涨为代表的经济复苏图景。

不出所料,20xx年,中国经济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gdp高速增长8.7%,而且经济总量34万亿元,紧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中国面对“保增长”的压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保增长”的下一步是什么,转变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当然是题中之义。猛药之后,中国经济以不可避免的留下了高增长后遗症,比如说、天量信贷后的银行呆坏账隐忧、楼市股市高涨背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大干快上带来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中国不但面临着刺激政策推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告别高增长之后,如何寻找到新的发展引擎,这个引擎应该是绿色可持续的、应该是普惠大众而非仅仅是利益集团独享的。

现在,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共识。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会上,大会发言人赵启正指出,“预计今年的会议,加快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式,还将是重要议题”。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调整经济机构,以及如何选择到新的增长引擎,目前已经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有些已经成为既定的政策目标,比如大力拉动内需,比如发展城镇化,比如抹平城乡鸿沟,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比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花钱,比如调节收入分配,让社会公平发展,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增长成果,让更多的老百姓“收入倍增”。

无论这些政策和建议怎样表述,但核心就是一个逻辑,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继续靠出口和投资,内需必须发展起来,而启动内需的前提就是老百姓手里有钱并敢于花钱。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过去30年计划都是从增量上做文章,只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就能水涨船高,现在的很多治标不治本的对策也大多源于此。

而中国今天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时,中国的高增长神话还能否继续?中国现在的发展正在面临着人口红利衰竭、低劳动力价格透支和能源瓶颈、环境瓶颈和贸易摩擦等重重壁垒。

篇10

 

由于东北区域在历史上曾为全国奠定工业基础,支付国家改革开放成本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过透支性贡献,基于东北区域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应当致力于把东北打造成国家重量级的新型战略区域。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利于发挥民营经济在活跃市场、创造财富、增进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不仅是面向21世纪中期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升级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发展对东北区域开发意义重大,必须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注重利用好国家正在着手制定新非公36条实施细则的有利时机,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看到,东北区域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至今相对滞后,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金融危机后遗症显现,致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更大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毕业论文提纲,本文对此从学与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一 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透视

在国家“十二五”开局之际,东北区域要审时度势,由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共同担当起振兴东北的历史重任,以利于适应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升级、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

1.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需要

2011年9月6日,第七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春举行,会议围绕东北亚区域能源资源合作、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议,可谓盛况空前。首届东北亚博览会于2005年举办,在随后的历届展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联系越来越密切(表一)。本届博览会成果丰硕,共吸引来自104个国家的客商5万多人,引进外资18.8亿美元(表二)。其中,新能源开发合作对接会成功签约20个项目,总金额达197亿元。加之日前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来华访问所取得的诸多成果,预示着中俄经贸战略合作即将为东北亚经济发展掀开新的宏伟篇章。目前,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美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俄两国地理上相邻,管道运输方便,能够实现深度与广度合作,对于双方能源安全都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俄罗斯东进战略难免与美国的“重回亚洲”战略发生碰撞,而美、日等国又希冀于深化合作遏制我国崛起,可见中俄两国全面强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为必要。

而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中国务实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是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要求。《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签署与实施,体现了中俄两国共同的国际战略眼光,能够拉动东北亚各国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中获得无限商机:黑龙江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已成为东北亚新的投资热土,既能够打通中、俄、日、韩之间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也有利于东北亚各国在技术、人才、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国务院2009年11月对《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批复和推进,标志着图们江区域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长吉图地区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预计到2020年对外开放水平能够实现重大突破,将成为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发改委公布《2010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45项具体工作,标志着东北区域开放已经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目前,东北民营经济正在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之中,其势头应当得到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撑。毫无疑问毕业论文提纲,民营经济全方位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对于推动东北区域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引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表一 2005~2011年历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规模对比

 

 

 

第一届

(2005年)

第二届

(2006年)

第三届

(2007年)

第四届

(2008年)

第五届

(2009年)

第六届

(2010年)

第七届

(2011年)

参展参会客商人数(万人)

3

4

5

5

5

5

5

世界500强企业(家)

53

71

81

62

80

110

101

对外贸易成交额(亿美元)

2.92

3.84

4.1

4.75

5.2

5.85

6.65

签订投资项目数量(项)

163

256

169

171

252

267

305

投资合同金额(亿元)

367.9

600.9

719

1060

篇11

1.启动和推进四大战略是培育浙江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选择。当前浙江陆地要素资源对经济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而浙江海岛、港口、渔业、旅游等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浙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加快推进四大战略,既可以缓解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要素制约,又可以通过实施四大战略,集聚全球生产要素,开拓世界市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启动和推进四大战略是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启动和推进四大战略,既有利于发挥浙江专业市场已有的优势,又有利于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和现代流通新方式,保持专业市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既有利于提升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又有利于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既有利于发展船舶、石化、钢铁等临港工业,又有利于促进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既有利于发展产业集群,改变“小、低、散、弱”的局面,又有利于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

3.启动和推进四大战略是统筹海陆、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建设一个“海上浙江”必将会推动一个“山上浙江”建设。一方面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陆地腹地支撑,另一方面,海洋产业延伸、外贸港航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给陆域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统筹陆海,海陆联动,必将进一步提升浙江“山海协作”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四大战略启动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有利于更大范围的组织配置要素资源,提高经济综合开发效益;有利于在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合作,提升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二、实施四大战略要加快推进五大转变

四大战略不仅是区域发展战略,更是经济发展转型战略。只有将四大战略与经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五大转变,才能实现资源配置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1.经济增长由要素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由于陆域自然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外购原材料价格高企、人口老龄化和“刘易斯拐点”,原有的要素推动模式难以为继。四大战略站在新的制高点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但这一新引擎动力源必须转向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上来。政府要坚持人海和谐、陆海联动,统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广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建设一批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引进一批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创新载体,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四大战略”的实施。

2.产业结构由传统低端向现代高端转变。从农业看,核心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重点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从工业看,关键是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海洋清洁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有浙江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和市场制高点。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从服务业看,要加快航运服务业、涉海商贸服务业和滨海旅游业等的发展,特别是要利用温州金改的有利时机,加大金融创新,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深度和广度,推动浙江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转变。

3.市场主体要从民营经济创业体制先发向大企业的市场创新先发转变。随着浙江民营经济为主的体制先发优势逐步消失,培育和发展浙江大企业在大规模投资、研发、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市场先发优势,是推动制造业成功转型升级极其重要的内生力量和机制。在实施四大战略中,除了继续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商户创业外,必须立足于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重点培育跨国企业集团,确立大企业领导的大规模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体系,发展大企业主导创新竞争为主的现代市场经济。

篇12

经济发展动力来自于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但是要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仅仅是投入生产要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般将经济的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类。它们根本区别在于对经济的贡献不同,前者依赖于投资的增加实现对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的投资增加;后者依赖于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特点及经验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过程,纵观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1机械化阶段(1760年-1860年)

此阶段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简单的机械生产方法代替手工劳动:机械制造、铁路交通及航空运输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此时个体私营企业或者合伙制工厂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与前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投入的农业经济相比,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新兴部门吸呐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而获得的,因此,称此阶段的的增长方式为劳动力投入驱动型的。

1.2重工业阶段(1860年-1910年)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重型机械替代了简单机械,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国家基本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钢铁、电气、重工业、化工等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股份制公司成为了生产组织的主要形式。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而实现,因此,称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为资本投入驱动型。

1.3资本管理阶段(1910年-1970年)

其主要特点是:社会经济组织已经经历了资本的积累阶段,由于流水线生产的应用,大规模的精益生产与销售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汽车工业、石油工业、民用消费及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从资本投入驱动逐渐转向管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驱动型。

1.4信息化发展阶段(1970年-现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化与智能化成为生产方式的新特征,服务、金融、电子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教育、研发、科技创新等词语成为此阶段的主要关键词,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演变为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驱动型。

2.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2.1政府应该在非竞争领域做出自己的职责

政府在非竞争性领域所做的一些干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税收优惠、出口退税、支持研究与开发等,能发挥较好的协调、引导作用,能为经济的发展转型起到基础性作用。在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设立网上交易免税区。

2.2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

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中领域的地位,确保市场开放性、充分竞争性,建立完全的市场秩序,欧美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如下措施:一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让资源合理流动;二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的作用,确保市场价格信息透明;三 强化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一切以企业的发展为前提。

2.3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挥主导作用[1,2]

此阶段政府要注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并实现科技创新。要达到上述效果,政府要做如下工作:首先要提高国民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教育力度。其次 要加快新技术装备引进的步法,提高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大技术创新,要开发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的产品。例如:日本SONNY和韩国三星,在这方面做得都不错,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在资源约束和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发生,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自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率均达到了9.7%,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到2010年GDP已经超过日本,仅此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追求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失衡,反而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1.重工业化的资源稀缺约束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阶段,即以重工业阶段为主的阶段,这对资源的持续供应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2009年底,我个各项能源消耗占世界的比例均达到世界消耗的1/5;因此国际上形成“中国需要什么、什么商品涨价”的格局。同时我国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而资源利用率又低的局面,这些因素不解决必将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就业结构扭曲,过去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得到加强[3]。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结构扭曲经济发展,各类产业应该协调发展,目前中国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发展经济,占GDP比重为46.8%,分别高于第三产业42.6%,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为70%,因此第三产业不足,造成无法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大量人员无法就业就造成经济的负担,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投资、消费与进出口“三驾马车“发展失衡具体表现在: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

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投资为主经济增长模式,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了25%,对经济的贡献都超过40%以上;同样进出口贸易增长过快,经济结构不合理,风险较大,经济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拉动,国民消费率严重过低。

三、推动国家与地方经济转型的手段与趋势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首先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竞争性,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的体系,加大公共产品的建设,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从制度和层面上保证市场机制才是社会的主角;其次是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等民生改善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从制度设计上,限制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GDP增速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与民争利问题,抑制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为追求短期业绩的冲动。

2.优化投资结构

一是以优化投资结构为切入点,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严格控制土地审批,调节信贷投放总量和投向,提高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内生性较强的民营企业发展。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一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重视和兼顾社会的公平,逐步增加城乡劳动者整体收入水平;政府扩大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要重点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同时,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挖掘潜在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三是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3.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促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物联网,以物联网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

目前,业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物联网是互联网和信息化应用的延伸和拓展。物联网推出以后,将引发产业革命,促进社会变革,将促进行业融合,尤其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物联网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成果,大量劳动力会在物联网发展过程当中得到释放,这将引发劳动力的转移。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到2012年,广东将力争实现物联网设备制造业产值超1000亿元、物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值超1000亿元,催生广东物联网产业集群,最终打造“智慧广东”。广州是“智慧广东”计划的试点示范城市。广州700多家物联网企业主要分布在卫星导航、RFID、传感器三大行业,这些行业将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因此大力加大物联网的建设,可以顺利推动国家和地区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