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23 08:22: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篇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网络时代日益来临。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的金钱交易等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转变为电子交易,由此可见,互联网在当前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社会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行业带来相应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国家股份制的新产物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

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正逐渐消失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的表现之一。自从城市商业银行诞生以来,商业银行传统的优势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为商业银行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红利方面、商业银行的相应资金成本方面、商业银行的最低信用成本方面以及商业银行的作业成本方面,上述四个方面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传统优势表现,同时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同行业中发展比较突出的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日益到来,信息化网络时代中新的金融工具逐渐为各个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比传统城市商业银行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平台,致使以往城市商业银行中所独有的传统优势不再受人们的热捧,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平台则更受人们的欢迎,由此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传统的优势逐渐在竞争环境加剧的前提下消失。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下降

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正逐渐下降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的表现之二。在现代信息化网络时代中,由于互联网的崛起,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感受到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较为堪忧,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下降。城市商业银行自诞生至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世界经济发展范围内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同时也是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和维护世界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在世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地位,互联网以其快速、方便等诸多优点逐渐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体地位。就银行的本质而言,风险的主要根源在于互联网时代下,新金融势力依靠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和平台的优势逐渐垄断了银行客户的诸多信息,银行对于客户信息获取的相应渠道经由互联网技术性阻断,从而无法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

二、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空间

(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虽然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应用使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也存在相应的发展空间,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力,通过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互联网环境成为保障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在互联网环境下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就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总体的发展而言,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先天性的发展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是其能够在现代化社会中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庞大的资金成本对其进行支持,同时银行在结算和信贷等方面的优势也相对明显,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过程中,也应主义银行在战略定位和竞争定位方面的创新。

(二)城市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

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另一发展空间体现在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空间的拓取,主要是在商业银行发展各种业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的力量,与最新化的互联网金融力量进行有效互动,将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结构。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所起到的金融沟通能力在在于资金流动性转换强以及信用风险管理。城市行业银行凭借其相对庞大的资金优势在资金流动性转换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而互联网新金融势力则以其信息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由此,城市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使二者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良好的合作,从而不断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

三、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以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以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是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中,城市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一定的机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有效在城市商业发展中运用互联网金融,将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应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力,将二者之间的优势有效进行互补,从而不断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有效发展。

(二)利用互联网金融推进线上评级风险控制制度

利用互联网金融推进线上评级风险控制制度是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信息化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中的风险控制机制也应随着网络信息逐渐转变,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信用主体身份认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利用互联网金融对相应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创新和变化,从而实现城市商业银行中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逐渐朝着信息一体化和信息全网化的方向推进。同时尤其要注重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的模式思路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改变城市商业银行传统风险控制思想,有效发挥网络线上的作用,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线上评级风险的控制制度。

(三)通过互联网金融全面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

通过互联网金融全面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是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仍是较大的,并且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状态。随着现代城市商业银行逐渐实行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并且商业银行平台逐步向个性化需求方面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对而更多的客户及其相关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利用诸多信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对更多客户和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运用,能够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中一定程度的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

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中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应积极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求发展。本文主要对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同时从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和城市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空间进行探讨,并从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以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推进线上评级风险控制制度以及全面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对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毅,尹笑怡.互联网金融对三四线城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湘潭为例[J].金融会计,2015,(01).

[2]胡妍蕊.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3).

[3]陆岷峰,陆顺,汪祖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用户思维”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02.

篇2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期权

随着我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外资银行的不断加入,面向国际化的信息、客户及资金发生了跨国性质的转变,随之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面向国际化,紧跟着国际性金融业务的步伐。面对这庞大的市场,我国银行业应加快调整发展方略,银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充是建立在企业集团化的扩充为前提的,以“分业”和“混业”为背景的金融集团要加以整合与分配实现经营模式中的集团化,即为金融集团的构建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路线。

一、商业银行在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银行的集团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多部分金融业都在分配调理中,国有企业银行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投资在境外设立银行转变成金融控股集团,还有以其他形式的金融公司转变成金融控股集团。这足以说明金融机构的控股集团转变,已是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集团内部混业”、“经营外部分业”的模式,以资本化为前提,控制商业、金融、证、保险等金融机构,从而达到“统一制定”、“分级管理”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经营可实现集团化。

(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发展趋势

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是由大大小小的金融性质的企业共同组建,银行的资本化构成也随之具有多样性。目前我国的银行企业仍需要国家投入,缺乏私营资本的参与,因而发展私营制企业银行已成为金融界的一大热点。由于银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投入资本较高,对安全性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民营设立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难度,必须提高警惕。民营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可以吸取社会资本流投入股份制企业,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商业银行股份制的改革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存在体系不完整、测量的工具与技术落差及控制效果差等几个层面,提高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我们首先应做到建立完整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内部的控制机制,积极和有效改进外汇风险测量与管理工具,高效对商业银行股份制实施改革制,重新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制度,在银行内部孕育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从根本性问题上的提高才能对实际性问题起到作用,建立高素质的风险管理团队与人才的培养,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企业所采取的侧重方向的差异控制。其次,商业银行对限额管理没有严格的执行,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控制是限额管理的重要工具,总交易限额、货币币种的限额、每日限额、金融工具期限限额、以及部门限额与地区限额等,很多巨大外汇交易所产生的损失原因之一就在于交易中没有执行严格的限额管理。

当前国内金融业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人民币汇率较稳定,外汇储备充实,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声誉提高,在国外的认可度也略有提升,在此形势下,我国以扩大人民币为计价的结算应用范围与其他国家签署货币相互换协议,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有着显著的推进力度,对于我国金融业而言,运用人民币调和投资组合,适应人民币的国际化、区域化作为创新产品的套期保值也是一项回避外汇风险的有效对策

三、商业银行外汇期权风险回避方法研究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可分为政府、各行业协会与投资者、交易所这几个部分规定和实施相关义务,首先是政府的期权防范性做好控制,立法对商业银行外汇期权的合约数量与协定价格做好比例行的规定,确保不让外汇期权合约内容脱离实际资本真实行情况太远。改革会计制度,加入期权,期货的几张机制,在账目结算之前进行交易,这样,就能做到高层管理者在阅读账目时起到防范作用,期权的交易应选择在正规的交易所,而并非在证交易所内进行,充分利用第一手期权交易的管理经验,从而起到回避风险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人民币利率逐渐上升,国家鼓励金融业的创新发展,银行业务种类逐渐丰富,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也日渐繁多,包括不同利率性、不同期限的产品,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与管理利率风险的要求也能随之满足,从而为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笔者认为,对商业银行外汇期权风险管理不足的交易场所与金融机构进行控制,严重者可依照相关的法律进行控制。总之,商业银行的创新产品将为外汇期权风险的回避有一定的作用。还应该说明一点的是,期权克服了掉期与远期的局限性,其于外汇掉期与远期的结合使用,可达到对冲风险的效果。

四、总论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外汇风险管理的应急对策以及外汇期权的风险回避,从这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商业银行是经济市场中的产物,是由市场的信贷、货币流通、投资的过程,从主观上来讲,商业银行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客观上来说,商业银行的产生加速了资金在社会中的流通,促进了资本的整体运作化,在整个金融圈里,银行的业务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信贷的交替、投资就会存在风险,纠正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足,总结对策,制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

参考文献:

篇3

从现阶段来看,商业银行“营改增”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营业税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如,累计税负、重复课征等等。同时,不允许银行抵扣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最终造成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此时,若加快“增改增”政策实施步伐,有利于借助增值税的税制优势,解决营业税的缺陷问题[1];

第二,因为,增值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建设工作开始后,产业链减税效果越发明显。即在2011年“营改增”政策试点方案后,上海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均开始尝试推广“营改增”。如图1。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加快银行业“营改增”政策实施步伐,可更好的顺应营改增趋势发展要求;

第三,在P2P、股权众筹等新型金融业态涌现的背景下,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此时,若实施“营改增”政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改变商业银行竞争劣势的局面。

二、营改增对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的具体影响

“营改增”是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税务制度方面。即在改革之前,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所提供的基准利率确定自身存贷款利息利率。在?@种税务体制下,将由商业银行自身承担部分营业税,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负担。“营改增”改革后,商业银行的利润核算刨除了营业税金和附加项。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费用支出,满足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经营需求;

其二,经营制度方面。即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背景下,原有的经营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开展需求。因而,需要根据“营改增”特点,对业务关系进行重新确立,由此保证银行的经营制度可顺应“营改增”发展趋势。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投资业务、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在改革后,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中增值税的缴纳可不缴纳逾期90天的以上的利息。所以,减少了相应的税额。而从中间业务角度来看,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中的佣金、酬金、服务费、经手费等等,可以考虑税负转嫁。这种方式,可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2];

其三,银行成本方面。即在改革后,进项抵扣范围被扩大。所以,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考虑把无形资产、装修费用等各项费用列入到进项抵扣中。这样一来,固定费用的实际支出就会因此减少,最终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利润有所增长。

篇4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含义及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意义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含义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客观、公正的监督控制活动,它对商业银行经营控制提供评价和咨询活动。同时,内部审计也是银行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尽快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地位。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审计理念缺少风险预警机制和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不足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国际借鉴

1.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特点

(1)合理的审计模式,内审部门有更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审机构的设置问题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制度至关重要,西方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总行实施了机构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而在各分支机构则只是设立简单的审计控制办事处,这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实现了“倒金字塔”型。各分支行担任服务窗口的职能,总行执行主要的经营职能。

(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明确

纵观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已经走在内审领域的前沿: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咨询和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内部审计过程而不是审计结果、对商业银行潜在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出合理的审计咨询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被审计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制度

2.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的启示

(1)重视内部审计成本。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会出现一些内部控制的问题,所以关于如何评价和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和规范必须有章可循。如果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或者内部审计成本高于企业内部审计所实现的价值,那么银行完全可以把内部审计外包给其他审计咨询公司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从这个角度来说,内部审计还可能为实现商业银行的效益做出贡献,从而降低商业银行成本。

(2)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并重。进行实地审计检查是传统的审计方式,这有利于更加直观的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直接的审计证据。当前,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输系统的发达已经可以满足审计证据和报表数据实时传递。通过对审计对象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有计划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审计。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发展趋势就是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并重。

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1.创新内部审计理念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概念也很旧,仍然在“金融审计”的阶段,在实践中,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真实性审核,这种内部审计理念强调的是针对会计材料和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评价,无法给商业银行带来效益,也不能间接增加银行的价值。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是风险基础审计,把风险评估作为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分析经营风险成了内部审计的焦点。因此,只有从审计风险的思想认识,深化“增值型审计”的概念,以促进审计模式的发展,对审计风险的利益,商业银行的风险规划,全方位多角度一体化的实时动态监督,为商业银行增加效率和效益。

2.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手段、方式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加快,各项业务的经营和管理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科技和电子银行的大力发展使得风险控制问题在当下变得越来越突出,银行业的各项业务也必须面向电子化,网络化。

在审计手段方面,应大力推广使用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数据集中的优势,定义各种问题,在审计软件等现代技术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动态地对商业银行各部门会计资料和财务数据进行匹配和分析,对其出现的异常活动实施风险预警,从而缩小审计范围,精确风险审计的领域,科学合理的安排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计划,最终使得审计资源优化配置。

在审计方式方面,改变以往事先预告多的工作方式,增加突击审计力度。按照西方商业银行的惯例,选择不定时的对商业银行各部门进行一次突击审查。

3.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对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息相关。只有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在商业银行各部门中具备较高的地位,才能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关系到审计任务是否按期完成,是否高质量完成。提高内部审计权威性也是加强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公司在规划法人治理结构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将内部审计定位于董事会或者监事会之下,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向董事长负责,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和权威。

五、结语

感谢老师们一路上对我论文的指导和支持,对于我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出并加以指导,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想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路走下了,经历了许多汗水和挫折,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在我的论文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参考文献:

[1]杨国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8:16-21.

[2]付文燕.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研究.审计之友,2011,6:8-10.

篇5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篇6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商业银行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家注意到商业银行自身体系稳健经营的重要性。在改革中对商业银行进行了收购、剥离不良资产,以及改制上市等公司治理,但就现状而言还是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1.大股东滥用权力

国有股一家独大造成了股东滥用权力的现象。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国家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可能引发大股东滥用权力的行为,如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时,而不顾银行或小股东的权益。由于国有大股东的超脱性导致了大股东权力漠视,公司领导或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使银行、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大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委任的政府官员拥有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离,有关政府官员不必承担决策风险,为设租、寻租等不法行为提供了制度空间。

2.内部监督环节薄弱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设置不尽合理,董事会、监理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实际决策权往往被经营管理层所控制,权力层面相互制衡力度弱化。董事会成员大部分由政府提名或是政府委派,这就使各银行在商业决策时,会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和牵制。而监事会的约束制衡作用,往往只注重财务方面的监督。实际的问题是商业银行对内部监督重视不够,虽然内部监督约束制度不少,但难以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3.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基本薪酬制度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但总的来说,工作人员的薪酬结构还比较简单,大多是发奖金的短期激励,缺乏中长期的期权、分红制度,导致了商业银行领导或管理者行为目标短期化。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成员或者高层管理者的职位任免有着很强的行政性,人事权力垄断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4.外部治理机制缺乏约束

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没有来自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债权市场等外部约束。商业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偏大,有着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使商业银行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偏小。由于股权相对集中,我国商业银行很少存在并购现象,外部因素对商业银行的治理约束有限。存款者与银行有信息不对称行为,存款者有搭便车的思想,缺乏监督银行的积极性。

5.存在贷款偿还风险

中长期贷款值过高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绩效考核以及风险定价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我国商业利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各银行的长期贷款居高不下使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加大,在央行取消了贷款浮动上限之后,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利率浮动,估价不同风险确定贷款额度。但商业银行没有独立的风险定价系统,只能延续中长期贷款行为。中长期贷款值的居高不下也受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的影响,因为中长贷款期限在十年以上,而高管的任期却达不到这一期限,所以决策层会更倾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借此来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突显自己的业绩。而当中长期贷款遇到偿还问题时,接任高管却不承担前任领导的责任。

6.风险评估能力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工作时,没有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不能对风险进行量化,银行管理人员的评价标准比较低,数据累计资料也比较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采用的是内部评级方法即打分法,它根据既定的一些财务指标和特定性指标,让专家判断并设计出每个指标的权重,让评级人员根据打分表打分,相关评级工作人员只对相应指标进行打分判断,然后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评分标准确定信用级别。虽然这种评级方法操作过程简便,但由于使用的是以前的财务资料,没有现金流分析预测,不能反映评估对象在未来真实的偿还能力。

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措施

1.引入战略投资实施股权多元化

商业银行尽管可以通过规定的制度,有效地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国有股占主导的股权结构使政府行使权力时,缺乏必要的约束与监督,进而会通过各种方式侵占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对此,要防范政府股东行使权力时的利益侵犯,其根本方法是采用股权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处理国有产权虚置,有利于对经营者进行约束;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政府股东对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占。所以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者,促使民营企业法人入股商业银行,在严格监管下充分发挥股东的正面作用。在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同时,还应界定出监管部门的政府股东角色,使银监会具有相应的独立性,防止政府股东对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占。

2.加强商业银行内控监督

对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的方法是加强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制度,提高商业银行的治理改革效率。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同相关领导的业绩内容挂钩,有效构建内控监督制度的考核机制,让各部门参与到这项考核中去,对于内控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奖励表彰内控监督制度严格遵守的部门,批评惩处违反内控监督制度的行为。内控监督体系研究者需要发散思维拓展领域,深入到商业银行的工作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变理论知识为实践经验。

3.优化商业银行薪酬制度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薪酬制度,可以由商业银行董事会中的薪酬委员会决定,建立绩效业绩为主的薪酬标准。一是实现以员工职务、工龄为基础,向工作技能、竞争力为主的薪酬制度转变;二是提高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透明度;三是实行货币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减少住房、出国旅游等隐形薪酬;四是注意调整商业银行的薪酬结构,采用长期激励的薪酬方式,兼顾好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与银行资深人员的管理激励。

4.加大贷款偿还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要求监管部门对中长期贷款进行强制性的划分,使之成为次级贷款,在银行方面要有足额的提取准备金,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映射到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对银行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对高端管理人才进行高薪引进,规范商业银行领导者或管理人员的经营行为。

5.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国外的金融理论不断深入国内金融市场。因此,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管制来规范金融市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要防止因为国内与国外金融业务制度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管理上的漏洞,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6.建立动态评估评级体系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对会计信息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使日常业务真实化和高效化。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银行动态风险评估系统,通过动态的金融风险预测模型对金融创新进行预测和预警。做到在金融创新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都能进行风险控制,实时地反映出银行金融创新的风险,及时感应风险的变动趋势,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出合理判断,真正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性,让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再滞后。

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趋势分析

1.商业银行国际化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政策方面,积极推进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是必然趋势之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必然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高起点、高标准是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国外业务的重要原则,选择跨国企业对商业银行参股的方式,加快商业银行在国外发展。

2.银行业务全能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竞争方面,主要受到跨国银行的竞争,尤其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争夺。只有建立全能化的商业银行才能有效的应对竞争。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还没能组建大型的全能化商业银行集团,以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不够强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对相关业务进行战略调整,组建全能化的商业银行集团,这应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业务流程规范化

相比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程度也已基本实现,这为业务流程规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加强对业务风险管理以及技术风险管理,使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有效实施,通过强化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管理,商业银行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在开发客户、综合理财、风险防范等相关业务方面,通过优化集成,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因此,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是商业银行业务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4.网上业务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构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上银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网络化的重要标志,它主要靠充分利用数据库,内部网站技术,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进行重组,利用互联网进行客户的方便快捷交流,和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更加具有后发优势,网上银行业务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也备受商业银行关注。

5.核心业务优质化

商业银行应抓住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时机,不断的吸收并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使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商业银行的产业升级开拓道路,使自己的金融服务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已有金融服务种类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金融业务,努力使自己的金融业务更具特色,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产生较高的影响力,以提高中高端金融业务的比例。“大众业务打基础,高端业务增利润”是商业银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

6.金融创新科学化

创新是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内动力。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是难免的,但要有效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借助资产证券化把风险转入二级市场,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之中,通过合理利用金融工具,使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把握好创新的度,不要在风险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创新,尽量不触及不熟悉的领域和业务。要充分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思想,学习发达国家预防风险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借鉴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

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国家宏观方面的调控以及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配合,也需要在商业银行自身方面做大做强。在公司治理改革中所出现的若干问题,必须采用多种措施加以完善,只有努力创新,才能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磊,张彩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公司治理问题探究[J].技术与市场, 2009(07)

[2]刘小玄,王冀宁.新兴小型金融机构的产权和法人治理机制[J].经济学动态,2011(02)

[3]柴瑞娟.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视与完善[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0(08)

[4]王千.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田锦川.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应对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11(02)

[6]王志文,吴雅玲.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2)

[7]王晗,仝书峰.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1(18)

篇7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篇8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意义。

    随着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又能保持稳定发展,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

    而且,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因此,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第二类是由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类则是由商业银行监管机构授权监管执行机构来对商业银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英国就属这种情况。那么,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数量和性质来划分,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可区分为三种模式。

    (一)一元化监管模式。

    一元化监管模式主要是指由一国单一的中央银行或者是专门的某个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权利较为集中。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的国家既包括像英国、新西兰、葡萄牙、荷兰、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金融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内部未曾专门设置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才纷纷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并由央行来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督和管理,所以,也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多元化监管模式。

    多元化监管模式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根据监管权限的范围是归中央还是地方所有,又可将多元化监管模式划分为两线多家监管模式和一线多家监管模式两类。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中的“两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多家”是指有不只一家的监管机构来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全世界实行这一监管模式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是些实行联邦体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它。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国内商业银行发照注册并实施监管。

    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共有八个之多。它们分别是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委员会、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其中,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负责管理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这三个主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负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2.一线多家监管模式。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是相对于两线多家监管模式而言的。这种监管模式的权利较为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来具体执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法国等国。

    日本财政部的银行局和国际金融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但日本中央银行与这些机构紧密协商,共同完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在德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联邦财政部代管的德国联邦信贷机构监督局和德国中央银行密切合作,共同行使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法国财政经济部和法兰西银行作为管理全国金融业的最高政府机构,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决策和管理,但商业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则由国家信用理事会、银行规制委员会、信贷机构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分工负责。

    3.跨国化监管模式。

    跨国化监管模式是指对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区域内的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国的西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它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坚持统一的银行条例、统一的准备金率、统一的外汇储备,并统一规定各国商业银行的贴现总量。此外,它在每个成员国的机构还负责各有关国家地区性业务,并监督和管理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总之,各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金融章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实行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为主,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中介监督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银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定期监管与非定期监管等手段,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档案、风险监管档案、风险状况的定期通报以及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等形式,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同业公会,强化行业自律。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才正式履行原本由央行承担的对银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职责,因此,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手段缺乏灵活性、规范性,同保监会、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方面仍未取得实际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在内涵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创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管制,而是应该对其重新建立新的管理规则。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尤其是创新产品进行监管时应该在全面、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走向规范化的监管创新手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原有的运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运作需要,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的障碍。因此,要想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对那些落后的监管体制、运作体制、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表外业务监管实践中的深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应能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实现监管目标的超前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监管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等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

    构建功能性创新监管模式,强化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各业。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监管,目前在我国是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分业管理。当存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三大监管机构就存在着无法实现共同协调监管的问题。为此,应该考虑构建一个专门的裁定机构来对表外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定性,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功能性创新监管的组织架构见图1 所示。

    这种组织构架的创新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经营日益综合化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就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统一的综合监管体制。

篇9

    目前,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并非凭空而生,这一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

    在分业与混业的最终制度选择中,风险与效率的权衡就成为关键。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业而言,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是与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快速、平稳地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必经的一个阶段。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模式的问题分析

    1、金融创新使中国分业经营体制面临新课题。随着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灵活的投融资渠道增多,投资基金、投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开始占主导地位,商业银行业务在整个金融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在竞争中渐趋被动。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媒介作用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受到了削弱。

    2、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显现出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的弊端。到目前为止,国务院批准了两家金融控股公司即中信控股公司和平安保险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使得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业务领域互相渗透。因此,也显露出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的弊端。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关系网络,同时,又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营活动,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中对金融控股公司未作任何规定。因而面临着特殊的风险,如:资本重复计算、高财务杠杆风险、不正当的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的风险等。如何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业的竞争激烈,世界各国银行业为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加强调整、兼并、重组和金融创新,银行与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界线逐步模糊。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落实,2006年内地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外国商业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将更便于按我国的分业经营的要求开展业务,即他们的前台是分业的,而他们的后台即他们的总部则是混业的,这样他们的前后台配合就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如果内地商业银行仍然固守这种单项分业经营的体制,在与外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将难以匹敌。

    二、国外金融业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历史与现状

    银行业混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在工业化过程中,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都实行了银行混业经营。然而,20世纪30年代,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打破了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当时许多经济学家将危机发生的根源归结于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为了稳定金融秩序,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此后,英国、日本等国纷纷效仿,实行了严格的银行分业制度。

    在美、英、日等国家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的时候,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一直坚持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对于德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能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服务即全面的金融服务。第二,有利于发挥银行规模经济的效应。银行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存、贷来发展证券、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反过来,利用投资银行业务巩固和支持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第三,有利于分散风险。由于银行混业经营,业务多样化,银行的一部分亏损可以由其他经营活动的盈利来补偿,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使银行经营更加稳健。

    虽然全能银行制度有这样那样的优越性,但从3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初,国际银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全能银行制度只在为数不多的欧洲国家中实行。80年代,英国实施“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开始实行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此时,美国虽然颁布了《放松金融管制和货币管理法》,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仍有明确的界限。9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业掀起一轮购并浪潮,使得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随之进一步放松对金融的管制,1998年11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明确允许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美国金融业开始采用混业经营模式。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确立混业经营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2000年初,美国国会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细则〉》,全面推进银行混业经营制度。日本也于1998年4月实施“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开始启动银行混业经营模式。

    三、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对国内银行体制改革的启示

    目前,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并非凭空而生,这一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

    首先,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内在动因。5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工具和创新组织形式得到极大发展。这种发展使得许多原有的分业监管措施部分失去意义。当初制定的分业经营已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高效发展,因此,金融自由化迫使从法律上对这一发展趋向给予确认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同时,金融创新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依靠资本市场工具,通过金融创新,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收入在利润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投资银行为扩大资金来源和寻找新的客户群落,不断向商业银行渗透。

    其次,金融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分业经营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分业经营模式使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不利于其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进行业务拓展。通过近70年的发展,非银行的金融业务得到巨大发展。他们向银行业的渗透使金融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业不得已采取兼并收购,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相互控股与兼并收购,促使了混业经营局面的出现。

    再次,股权制度的发展促使企业更偏好于直接融资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工业国从二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开始转入滞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使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对减少,客观上要求银行重新配置资源,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企业更愿意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在资本市场筹资,使得商业银行业务受到投资银行业的强烈挑战。

    最后,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机构间融合以及通过融合降低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

    上述四个原因,在内地同样存在。但众所周知,实行混业经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控制风险的能力。二是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能力。三是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这些正是内地金融所欠缺的。从中国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商业银行,都没有完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风险控制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分业经营,银行业就有可能在高收益驱动下,利用现有的资讯和资金优势把手中掌握的数额庞大的信贷资金投入投机性强、风险高的股市或债券市场,造成证券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和剧烈波动,同时,也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其次,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风险控制能力尚待加强,实行混业经营不利于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但面对21世纪国际金融业的挑战及超级航空母舰型的“金融巨无霸”的威胁,中国金融业必须进行改革,以克服经营规模过小、竞争力较弱、仅提供单一金融产品服务的弊端。

    四、中国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发展前景

    在分业与混业的最终制度选择中,风险与效率的权衡就成为关键。而风险与效率的权衡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金融业在这个阶段所起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篇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多,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大量出现,且在中国加入WTO后,封闭的金融环境不再存在。这意味着我国银行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的竞争,还必须面对国际强手的挑战。同时,长期以来,我国是实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融资基本上依靠银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异常迅猛。此外,外汇买卖、艺术品投资等理财工具的增多,成为人们储蓄之外的投资渠道。

复杂的外部形势下我国国有商行的内部形势也十分严峻。由于长期处在利率严格管制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的市场环境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能力都较为低下。虽然近年来,国内银行加快了创新步伐,推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业务,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较低水平。其次,我国国有商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从不良贷款率上看,国内外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对比显示出双方明显的差距。国外先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水平仅为1%左右,而国内几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凸显出国内银行较低的风险管理能力。另外,国有商行业务审批环节过多,流程周期太长。各项业务流程层层上报,层层审核,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不易明确责任。为此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如此高昂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代价是不可行的。

因此,纵观外部形势和内部问题,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不得不让银行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找发展壮大的途径,因此只有培育和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基本资源能力,即商业银行的存贷规模、客户数量和层次、人力资源队伍的素质和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硬件能力,更表现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运作能力,即商业银行组织存储的能力、鉴别贷款项目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从内部运营角度来讲,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赖于其建立在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运营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上。其中包括明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企业文化,明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健全完整的制度条例。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运营良好,进而才能够协调、整合各项金融产品,通过广泛、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和交叉销售,建立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先进的风险和成本控制系统,为顾客提供快捷、满意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先进的核心技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核。商业银行只有依托先进的核心技术,生产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持久信任,占领市场制高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创新力是培育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金融创新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经营成本越低,盈利能力越强,核心竞争力也越强。

因此,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1.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制度创新力是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银行的制度创新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首先是实现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创新。要落实产权管理的权责归属,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以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透明化管理和内外部监督为主要保障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其次,是创新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在尊重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为股东产生长期的经济价值而使企业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

2.强化内控机制,增强风险掌控力是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识别、评估和配置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职能,新的风险环境下经营风险具有动态特质,能否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衡量各家银行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3.提升技术实力。推动金融高科技发展,提升技术竞争力是完善公司治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依托。技术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信息资源、网络设置、数据处理和银行管理等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提升技术竞争力,首先要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信息技术平台。提升技术竞争力,要强化技术应用创新。银行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硬件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先进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细分系统,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和跟踪测评系统,加强业务信息的整合和综合管理,以技术促创新、促管理和促发展。

当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优化结构、规范治理的关键时期,股改试点则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的商业银行积聚着强大的创新潜力,在金融改革的新阶段,我们相信,在提升制度创新力、风险掌控力和技术竞争力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获得新的跃升!

参考文献:

[1]郭宗专.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李启成.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华南金融研究》 2002年04期 加入收藏 投稿

[3]侯艳红: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4]谢斌:如何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5]王玉珍: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篇12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60-1770(2009)03-027-06

一、专业化发展趋势

专业性银行存在的机理。自1998年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以来,混业经营蔚然成风,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赋予了综合性大银行以更低资本运作更大资产的自由空间,一度被认为小型专业化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但事实相反,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传统银行的价值链被分解、再造,一批高效率的专业化银行诞生,以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及各种中间服务的兴起,为专业化银行提供了多种放大资产杠杆的工具,从而可以绕过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围绕风险资本回报率,专业化银行与多元化银行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综合性银行凭借其广阔的资金来源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以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并凭借其多样化的业务和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资本需求,提高资本杠杆。而新兴的专业化银行则通过电子化和中间服务实现轻资产运营,提高资产回报率;通过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转移,分散风险,降低风险资本的占用,从而提高风险资本的杠杆率,实现以最少的资本运作最大量的资产,以单一业务的规模效应对抗综合性银行多业务的范围经济。

专业化银行创造高效率。专业化金融机构很多,如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德国银行Volksbank和美国中小企业信贷协会,以中长期项目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欧洲复兴银行,专业化的结算业务银行一英国的四大清算银行,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分销商―Charles Schwab,专业化的国际贸易融资银行等。这些银行都将某一特殊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银行价值链中分离出来,通过专业化的运营能力降低资本需求和运营成本,凭借创新的金融手段转移,分散风险,以提高资本杠杆,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和更快的规模扩张。2005年在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比综合性银行高0.8个百分点,净资产回报率高3.4个百分。

专业化银行不等于小银行。一般认为专业化银行是规模较小的银行,但实际上,在2005年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包括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金融集团)中就有9家是专业化银行,包括专业化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MBNA),专业化抵押贷款银行(Fannie Mae,Freddie Mac,Countrywide)、专业化教育贷款银行(SLM)、专业化资产管理银行(纽约银行、Mellon、Principai Fin'I)、专业化服务机构投资人的银行、专业化发行风险管理产品的银行、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以及专业化的零售银行(North Fork)等,它们无论在资产规模还是市值规模上都已相当可观。

二、全能化的发展趋势

专业银行的缺陷。虽然专业化银行具有高效率,但也有其天然的缺陷,那就是高经济周期性风险。由于金融业自身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业务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在提供了更高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周期性风险。2005年在美国前30位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b系数平均为1.07倍,而综合性银行仅为0.57倍,高收益、高风险成为专业化银行的特征,在经济周期危机到来时,往往成为综合性商业银行的并购对象。

在这次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中,专业银行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独立投行模式消失了;另有几十家专业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破产或被收购,如在抵押贷款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第二大次贷专业金融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和美国抵押贷款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

在专业化金融机构纷纷涌现的同时,也产生了花旗,汇丰这样的全能金融集团。花旗、汇丰的产生源于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天然缺陷一高经济周期性风险,专业金融机构的周期性波动,为业绩相对稳定的综合金融集团提供了良好的并购机会,现代全能商业银行是在经济周期低谷到来时,通过套利并购专业金融机构基础上形成的。

全能银行存在的机理。现代全能银行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与专业化并购的基础上的,是金融上的统一体和经营上的独立体。一方面,全能银行是在专业化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合并后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具有专业化银行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合并以后的多样化资产组合增强了集团整体抗经济周期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在专业化银行的周期性低谷中进一步套利扩张。全能化与专业化的银行并不矛盾,专业化银行的发展为全能银行的战略并购提供优质元素,全能银行是套利并购专业化银行的特殊产物。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方面专业金融机构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另一方面全能银行的经济周期低谷生存和扩张能力表现的更加明显,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全能银行成为并购的主角,在金融危机中低成本收购专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

全能银行与综合性银行的差别。这里的全能银行概念与通常讲的综合性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国际经合组织2005年的报告显示,资本市场、银行,保险和对冲基金之间的混业经营提高了全球金融市场效率,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势不可挡,不过综合化的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1998年10月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集团为标志,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百货公司式的综合运营模式成为银行业务的主流,综合化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金融资产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风险分散协同效应;而以花旗集团2005年剥离旗下的旅行者寿险,年金公司以及几乎所有的保险业务为标志,以追求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为目的的全能银行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由庞大而复杂的公司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趋势已经减弱。新型全能银行不再是无所不包的金融百货公司,取而代之的是核心业务突出,经营灵活而结构松散的现代全能银行,这种全能银行是通过低成本套利并购专业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并购或者剥离业务的指挥棒是风险资本回报率,而不再是协同效应,因为协同效应可以通过外部机构合作的形式实现。

三、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战略并购推动银行发展的机理。首先战略并购的规模扩张功能,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规模和信贷资产规模,为业务多元化扩展提供了资产规模和客户规模基础;其次在扩大了的资

产规模平台上,某些业务的规模门槛被突破,战略并购的多元化业务功能为商业银行引入了新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这样通过规模并购扩大了银行的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通过业务多元化的扩张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激活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增加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进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推动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调整。商业银行通过战略并购进行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扩张往往交替进行,规模扩张与业务拓展相互配合,呈现梯形扩张路径。

商业银行业务的规模化门槛。从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银行有最佳的业务范围,不同的业务又有不同的规模化门槛。在美国FDIC担保的7380家银行中,仅有27家专业化的信用卡银行,116家以汽车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银行,而专业化的抵押银行有796家,专业化的企业贷款银行多达4720家。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要求的资产规模门槛也最高,其次是以汽车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抵押贷款居中,而企业贷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集中度最低,规模化门槛也最低。

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沿着资产规模化与多元化的两个轴呈曲线分布(见图2),在图的左下角是规模化门槛最低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依次往上是一般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财富管理业务,居民循环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投资银行等业务。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新业务的规模化门槛被不断突破,银行可以开展的新业务也越来越丰富。反之,银行要引入新业务,就要扩大资产规模,突破资产规模门槛限制。

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发展的时机和梯形路径。通过梳理国际银行业发展史可以发现,收购兼并是国际活跃银行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全球银行业竞争加剧,国际银行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跨国界跨行业的并购浪潮,推动着银行朝着业务全能化和服务全球化方向发展。这种并购产生了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和美国银行这样的超级银行。国际商业银行战略并购成功经验共同的特点是,把握经济周期低谷形成的金融资产价值低估的时机,进行套利并购,规模化和多元化扩张交替进行,形成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综合化运营平台。

四、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资产证券化推动银行发展的机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一端连接信贷市场,另一端连接资本市场,贯通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联系,成功地把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化资产。资产证券化成为连接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的桥梁和纽带,成功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业务的互动发展。资产证券化通过把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利差运营模式。同时,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率,为商业银行引入了“轻资产战略”,实现轻资产运营,直接推动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出现。

以美国抵押贷款服务供应商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CFC)为例。作为一家新兴的金融集团,2005年末Countrywide的股权资本只有128亿美元,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资本金为400多亿美元,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的资本金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相比之下,Countrywide在银行最重要的资本金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资本金成了制约Countrywide的拓展业务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资本瓶颈限制,Countrywide选择了表外资产证券化为主的贷款出售模式,从而将大部分风险资产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相应地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将近10倍。

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轻资产运营。如果Countrywide不进行资产证券化把贷款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出去,Countrywide金融集团2005年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资产将超过1万亿美元,是资产证券化出售后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9.3倍,表外资产证券化将贷款资产压缩了90%。在2003年以前这一比例更高,以2002年为例,当年Countrywide金融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总额为4524亿美元,是证券化出售后表内实际资产的17.1倍。

在权益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Countrywide不进行资产证券化,资产快速增加将导致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2002年的资本充足率将由13%降为1.41%,2005年则由11.7%降至1.15%,显著低于美国银行监管法规中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门槛。在资本金不变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使Countrywide的市场份额扩大了17.1倍,从而具备了在抵押贷款领域与大型综合银行抗衡的实力。

通过资产证券化改变资金循环模式。资产证券化使Coun-trywide成功摆脱了商业银行以存款支持贷款的运营模式,资产负债表内90%的贷款资产被表外被证券化融资,资金的来源呈现多元化,2005年的资金来源中,存款以外的资金来源占约80%,包括商业票据来源44.3%、回购下的证券融资占19.5%,存款不再是资金的主要来源,2005年只有不到20%的资金来源靠存款支持,在2003年以前这一比例更低,只有不到5%。

短期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非存款正在成为专业化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化使得专业化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分离,出现了新的资金循环模式,商业银行传统运营模式被打破,网点较少、吸收存款能力较弱的专业化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

五、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主要选择

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历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有两种组建方式:一是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母公司本身有主营业务,同时控股两个以上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作为母公司的称为银行控股公司。二是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主要是投资管理和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本身不参与具体业务的运营。

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概念最早在《1998年金融服务法》中被正式提出来,并在《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中正式确定了金融控股公司做为未来美国金融综合化经营的制度框架,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金融体系由分业转向混业。此后,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很快在西方国家普遍兴起。如,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纯粹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集团,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模式。在美国银行业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制度创新,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很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成果,已被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采取作为股权

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施跨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股权组织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是各国金融综合经营所选择的主流模式,作为综合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并成为美、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金融机构选择的主要组织形式。目前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采用纯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英国则采用银行控股公司模式。随着华尔街五大投行在次贷危机中破产、被并购或者转型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传统独立投行模式消失了,采用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将是未来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主流模式。

六、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COSO委员会于2003年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ERM)。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把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它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包含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在过去的20多年间,银行业管理领域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银行的管理重点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到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计量处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承担的风险应该严格限制在自身资本能够承担的范围内,换句话说“有多大的本钱做多大的生意”。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必须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足够的拨备,以缓冲预期损失同时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低于8%,以缓冲未预期损失。当银行遭遇风险损失时,首先被吃掉的是拨备,其次是银行资本,损失越大消耗的银行资本越多。

对于股东来说,资本要求等价于一种强制性的资本风险暴露。商业的最高原则是不做亏本的生意,资本要求则进一步提高了股东权益对风险损失的敏感度,这在客观上为银行的风险承担提供一种约束机制,有助于增强储户对银行信心,稳定银行体系。

从股东的角度判断一家银行是否在增进股东价值,关键要看该银行从风险中获得收益是否大于风险导致的成本。所谓的风险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风险可能导致的资本损失额,资本损失额与风险大小正相关,二是资本的底线回报率。

底线回报率即资本投资的保本率,实际上是股东满意的回报率,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对前一个变量的估计困难些,风险损失是一个统计的概念,实际有可能发生的资本损失,对于这样可能发生的损失,银行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提高估计结果的精确度,而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性的“正确”答案。

但是,精确的成本计量对所有的企业都是重要的,银行也一样,只有能够准确知道面临的风险成本,银行才能够在事前就知道是否应当承担某一项风险,以什么价格承担该风险,以及在事后评估出某项风险确实提供了多少收益。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的前总裁维特(Allen Wheat)有一句名言:“我们从不承担未经计量的风险”,这句话道出了风险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活跃银行,对风险的计量从未象今天这样受重视,风险计量不仅广泛用于资本分配,风险定价和业绩评估,也广泛用于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报告以及向股东和市场的信息披露。风险计量不仅大大提高了银行风险的透明度,也促成了银行管理的可视化。

七、基于流程再造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变革

银行流程再造的含义。风险计量有助于从技术上实现风险管理的可视化,但要真正使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变得透明,还需要一个好的业务流程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ISO9000质量体系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和为创造价值活动提供服务的支持流程。由此“流程银行”是指一种商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业务条线的系统营销、管理和核算。银行流程再造是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向流程银行这种管理模式靠拢,对原有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以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最大化地实现盈利。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率先在银行业推出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排名前1000家的大多数银行都进行了银行再造。改革的结果就是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核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确立了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前台、、后台分离,建立类似工业企业的一体化流水线作业的流程化管理模式。

目前国际活跃银行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建立组织模式:一是横向管理,按照地区来组织推动,以分行为运营中心。二是按照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以总行部门为运营和指挥中心。传统的商业银行,无论是欧洲、美洲或者亚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改变为以业务条线为主,强调银行的垂直管理,分支行的职能被大大弱化,总行业务部门的权限被加强。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适应银行流程再造的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组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花旗银行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组织结构,虽然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但分支机构的规模一般都不大,职能也比较单一,大多数业务集中在总行完成。“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实现,部门内汇集了主要的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性强。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反复,但基本趋势仍然表现为业务线的调整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简单。经过调整,众多的业务线逐渐向两类业务线靠拢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这表明其组织模式向单元制模式演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组织结构由过去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决策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相应每个层次所直接控制的员工增多,强调内部的良好沟通,以便决策能够得到高效率执行。

组织结构扁平化已经成为国际银行普遍采取的组织模式,美国商业银行数量在过去的20多年因重组并购减少50%,由1980年的15000余家减少到2005年末的7533家,但网点总数却不断增加,平均每家拥有的网点数由1980年的3.8家猛增到2005年末的11.6家。尽管国际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差别很大,但普遍采取以业务线为路径的垂直风险报告体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组织管理流程共性为“总行(事业部或区域中心)和分行(网

点)”的两级管理形式,网点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

八、金融衍生工具创新速度加快

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虽然过度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但经过监管规范后,衍生金融工具是银行业金融创新重点的趋势不会改变。

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将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大的趋势:

一是场外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逐渐成为衍生交易的中心,场内市场的地位将下降,场外衍生工具创新更加活跃。主要原因在于:与交易所市场相比,场外市场更加灵活和富于个性,在为客户安排合适的产品组合方面具有优势:场外市场也吸收了交易所市场一些有价值的,深受客户欢迎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场外市场的吸引力,例如,2003~2007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CDS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之巨,达到62万亿美元;虽然经过次贷危机以后,监管部门对场外市场的监管将加强,但同场内市场监管相比,对场外市场的监管仍显宽松。

二是衍生金融工具重组步伐将加快,一体化程度提高,逐步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全球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衍生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并、集中的倾向日益明显,无论是场内市场还是场外市场都是如此。1996年底,在场外市场,美国商业银行的账面衍生产品名义本金达20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8家银行约为19万亿美元,占94%左右。在欧洲,衍生市场的合并的主要形式是交易所的兼并和关闭,例如瑞士交易所(Soflex)和德国交易所(DTB)于1996年底宣布实行战略联合,将它们的清算系统联接在一起。英国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IFFE)则收购了商品交易所。未来衍生市场的合并势头会进一步加剧,场外衍生业务将越来越集中到全球性金融机构手中,在全球范围内满足客户的衍生交易需求。

九、柜面服务向电子渠道转移

电子渠道具有的优势。电子银行是银行传统柜台业务的延伸,它们使银行不再受营业地点、营业时间的限制,随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电子银行正逐渐成为未来银行的主流模式。

对客户而言,电子银行给银行客户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方式。一是电子银行的服务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客户在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能获得现代金融服务。二是网上银行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客户坐在家里,连通计算机网络,点击鼠标即可轻松办理各类银行业务,除现金,支票等需要实物介质的业务之外,网上银行几乎可以办理其他所有的银行业务。

对银行而言,节约大量运营成本。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美国银行业对单笔交易成本的统计,网点为1.07美元,电话0.55美元,ATM0.27美元,网上银行仅为0.1美元,网上银行的业务成本大大低于网点。美洲银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已接近全部交易笔数的70%,汇丰银行50%以上的交易型业务已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包括电子网点)完成,而韩国的互联网用户中有90%使用网上银行。

国内银行的电子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电子银行在功能方面已经与其不相上下,甚至还更为丰富,在普及推广方面虽与国外商业银行有差距,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6亿,手机用户超过5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数量达到3.7亿户,这表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为电子银行未来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客户基础。电子银行所具有的方便,快捷以及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办理多种金融业务的独特优势,在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子银行将逐渐成为银行服务的主要渠道。

十、金融机构品牌呈现单一化的发展趋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