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案例范文

时间:2023-07-23 08:22: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案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案例

篇1

盘点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呈现三大特征

从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为2.12亿人,营收规模为480.17亿元人民币,预计2010年其将分别达到3.02亿人及668.00亿元人民币,保持稳定增长。

据清科研究中心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长期跟踪,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主要呈现如下三大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日益交错,生态环境产生变化。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参与者众多,由原有的电信运营商主导的产业链,逐渐演变为电信运营商、平台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系统提供商、终端厂商等多种角色主导的产业链,随着第三方支付渠道的不断完善,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领导位置不断受到挑战,为此,电信运营商为了避免通道化,逐渐向内容层面、平台构架层面延伸,拟贯通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尽管长远来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必将出现裂变,多元化的产业链对于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短期内电信运营商的领导位置仍不能完全打破。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逐渐向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渗透,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这种商业模式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企业的移动化,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百度、新浪、盛大等都不同程度的布局移动互联网,由原有的SP业务逐渐成立专职的移动互联网事业部,并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布局加以推进。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应用移动化,在中国范围内,即时通信、电子商务、支付、SNS、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等应用都对应移动互联网端的应用,这种应用的对应容易直接移植其在互联网端的商业模式,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商业模式的形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专职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相对于“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厂商,竞争力明显不足;而对于VC/PE来说,虽然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但是面对较为复杂的市场竞争,不敢贸然行动。

(三)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多元化,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条件日趋改善及终端品种的日渐丰富,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产生,由最初的工具化移动应用到娱乐化应用再到商务类及政务类应用,如手机游戏、移动SNS、LBS、移动阅读、手机浏览器、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支付、移动政务等。不过,不容置否的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特色应用较少,甚至数量为零,但是现有应用的本地化与适用性的提升,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变化的催化剂。从用户的认知角度分析,目前,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工具类应用的认知较高,其次是娱乐类应用。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用户认知将延续互联网应用用户认知的过程,由此预计未来移动互联网商务类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再创新高

据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1-2010年12月中旬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事件129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案例有104起,披露投资金额为7.97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766万美元。

2001-2009 年投资情况来看,2009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事件的最高值,共发生26起投资事件,其中有22起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9800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445万美元。2007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披露投资金额总值最高的一年,在25起投资案例中有24起投资案例披露了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2.00亿美元,平均投资额为834万美元。2006年平均投资额为1025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期间最高值。

截止12月中旬,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共发生22起,其中16起案例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额为2.07亿美元,平均投资额为1293万美元。2010年不足一年间,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数据刷新历年总投资金额及平均投资金额两项数据,可见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市场较为活跃。

手机游戏依旧领跑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投资领域

篇2

去年以来,继互联网门户、视频网站、网络游戏之后,移动互联网公司逐渐被VC、PE热捧,融资环境相当之好,凑巧的是,恰逢此时,苹果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此举不亚于给业界再打强心针,于是移动互联网公司彻底红火了。

“去年投资机构看得最多的是电子商务公司,今年7、8月看得最多的是移动互联网公司。”在清科集团主办的首届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融资高峰论坛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倪正东表示,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电子商务投资之年,那么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在资本的躁动下如弦在箭。

倪正东透露,清科美元基金目前已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了六、七家公司,涉及广告、电子商务等。在未来两年内,该基金会将80%资金投资在移动互联网上。

经纬创投中国合伙人万浩基透露,目前经纬创投已经在中国投资20多家移动互联网企业,从游戏到应用、广告、平台,投资的金额从几十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的都有。据记者了解,目前有超过3家投资机构分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20家企业以上。

资本合伙人张震则表示,IDG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上的投资涵盖了手机软件外包、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等领域,IDG去年在电信、媒体和科技领域中超过50%以上的投资都是移动互联网项目。

现在投资估值涨的最快的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与去年相比,移动互联网公司估值已经涨了几倍。创投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未来将会更加关注移动互联网产业方面的投资。

但是事实上,现在创业的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注定将是昙花一现,所以很多投资人的钱可能都会打水漂。倪正东也承认,移动互联网投资是高风险投资领域。不过,虽然创业和投资很难,但移动互联网投资绝对不容错过。

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拥有巨大的机会,是不容忽视的金矿。倪正东说,如果VC、PE或者创业者错过了这一波移动互联网,就错过了一个新的机会。“现在移动互联网机会来了,再过几年可能会上市。如果没有参与,就错过了金矿。”

移动互联网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移动互联网已不处在早期阶段,一些已获利的案例坚定了投资人的信心。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透露,对移动互联网,红杉至少有8年的跟踪时间,从PC的芯片、整机、网络设备、企业软件,过去红杉做了很多事情。据悉,过去一年,红杉投资的包括高德软件、思凯、网秦在内的几家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实现了IPO。在VC界,这是个不错的消息。

周逵透露,除了运营商,红杉还在关注应用软件公司、手机游戏、Web广告公司以及一家智能手机公司。周逵说,红杉会把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在这个领域寻找快并且具有方向感的投资对象。

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和成功的移动互联网投资总结起来可用“快+方向感”概括,“我们要快还要有方向感。”周逵总结说。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字统计,截至2010年12月中旬,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共发生22起,其中16起案例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额为2.07亿美元,平均投资额为1293万美元。

相比较2010年全年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一组新数据让人明显感觉到,VC加快了步伐,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仅上半年,已经披露的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为31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24起,总投资额为3.18亿美元。

2011年上半年,无论从投资案例数还是投资规模,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均超过2001年以来历年全年情况。预计2011年下半年,这种投资热潮还将持续。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在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认为,移动互联网到了爆发增长的临界点;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条的不断拉长和衍生,“更快”、“更大资金额”的投资也正随之而来。

具备产生下一家Facebook的土壤

现在,包括谷歌、Facebook、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微软、中国移动等在内的大公司都在或思考或组建移动互联网阵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有巨大机会。“过去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太弱小,几乎没有高质量、价值持续的企业沉淀下来,现在机会来了。”周逵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平台比过去好很多,“而且还有很多VC等着送钱进来”。

大头无线董事长王秦岱表示,未来5年,移动互联网公司有机会“挺直腰板”进入“站着把钱挣了”的阶段。亿美软通CEO李岩表示,中国一定会产生至少50亿市值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更为乐观的估计是,硅谷银行资深人士甚至对媒体表示,移动互联网具备产生一家Facebook这样巨型企业的土壤,而且这家企业说不定会比Facebook还要大。

这位人士认为,短期之内,苹果、谷歌、Facebook这样的平台搭建商仍会是移动互联网的最大赢家,其他的创业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中获得“小小的成功”,但是从长远来看,下一个Facebook 说不定已经在路上。

杨宁说,任何一次产业龙头更替都往往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并打破现有既得利益者的格局。杨宁举例说,当年雅虎出现时,人们认为不会有互联网企业比它更大了,但后来出现了谷歌,人们又认为,没有企业会比谷歌更成功,但后来又冒出了Facebook,“说不定移动互联网领域正在产生一个伟大的公司”。

生命周期短的挑战

不过,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上,人人网CEO陈一舟认为,中国企业能够攫取的价值比例将更低,赚钱将更难。

篇3

应用工厂总经理黎诗佳认为,传统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障碍是缺乏互联网的基因,缺少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目前来看,各方面做得最好的行业是电商,应用工厂希望帮助传统企业客户实现这样的转型,成为连接客户和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纽带,为企业提供闭环服务,帮助企业及早把握市场先机。

脱胎于众包模式

构建企业级移动应用B2B平台

应用工厂从众包模式脱胎而来。在国内,“一呼百应”的众包模式并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尤其在互联网行业,进入门槛低,低价竞争、恶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企业级移动互联网领域,众包模式的一些表象给传统企业带来了“移动互联网=APP”的错误印象,而实际上却复杂的多。基于这种现象,应用工厂开始思考如何把服务做得更深一些,以体现企业级移动市场的本质。

众包模式下,平台仅提供简单的信息功能,开发者和客户只是获得了沟通的渠道。而应用工厂强调服务,将开发作为一种服务带给客户,不论服务商用生成器做模板式开发还是进行定制化开发。除了系统开发,还提供云资源、托管、计费、分销服务等大众化的服务。当然,应用工厂也能做到很小众、很垂直化的服务,比如某合作伙伴开发的“Commercial Check”,是专门针对户外广告的监测服务。

黎诗佳认为,相比众包模式,应用工厂给服务商带来三大价值:第一是品牌价值,中国电信的品牌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应用工厂也将把品牌价值放大;第二是数据价值,包括电信和合作伙伴的数据都可以为服务商所用,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将他们的服务变得更精准、更有效;第三是案例价值,平台已有的案例可以复用,帮助服务商更快地提供他们的服务。

通过线下发展客户是应用工厂的优势。众包模式下,客户主动信息寻求解决方案,而应用工厂除了服务这一类型的客户之外,还会主动去发掘大型客户。当然,这种模式存在“天花板”,即线下人力有限导致了客户覆盖面不够大。因此,应用工厂在这个闭环中创新地引入了商这一层。通过合作商去接触客户,理论上将客户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无限大。

当然,应用工厂作为整个链条的服务平台,也将商视为服务对象。对于合作商来说,移动互联网也许是一个陌生领域,应用工厂会通过培训阐明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价值,支持这些合作伙伴快速进入新领域。

对客户来讲,应用工厂能够提供调研规划、数据运营和推广实施等多层面的服务。除了能提供横向的多种选择,还具有纵向的一整套服务能力,这是应用工厂与众包模式最大的不同。应用工厂正是以这种咨询服务的方式,连接上下游服务对象,摆脱众包模式的弊端,真正为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B2B平台。

开放姿态深耕企业级移动互联网“试验田”

依托中国电信天翼空间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应用工厂拥有二十万以上的开发者力量,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与数十家服务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对于服务商资源,黎诗佳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说:“天翼空间已经聚集了很多开发者,而且作为运营商的开发商店更是聚集了很多大的开发公司,他们需要跟运营商有紧密的合作。”

中国电信提供的运营商能力贯穿整个产业链,不仅能够为平台服务商提供短信、计费、托管等服务,还能为平台客户提供专线接入,并通过终端、号卡资源帮助客户进行移动应用分发。集成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合作服务商提供行业垂直解决方案,这是应用工厂服务平台的一大特色。

另外,中国电信在政企客户拓展方面的优势明显,这要归根于中国电信与政府和大型企业多年的业务来往。对服务商而言,通过中国电信的平台发展政企客户,项目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此外,互联网以数据驱动,应用工厂的电信用户数据、合作伙伴用户数据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尽管应用工厂在很多场合在打中国电信这张牌,但其并非完全依赖中国电信。黎诗佳多次强调平台的开放性,虽然提供电信的托管、云计算、计费等服务,但不会强制大家使用。黎诗佳说:“我们提供电信云,但合作伙伴也可以选择其他服务商,比如阿里云;电信有计费(服务),合作伙伴也可以引入其他的计费方。”

黎诗佳表示,平台会找准自身的位置,以开放的姿态为上下游服务。“应用工厂是搭台子而不是唱戏,行业垂直的功能让服务商来做。平台对服务商的价值是带来客户,带来数据,带来案例。”他说,“B2B和B2C有所不同,B2C业务的版权归开发者,但B2B业务则归属于企业客户或者平台。如果版权在平台这边,案例便可以复用,提供给更多的服务商。”对企业级服务商的技术团队来说,他们通常将垂直化做得很深,很难复制,而平台的能力之一便是将其复制推广。面对客户的横向需求,应用工厂的汇聚能力、咨询能力可以集众家之长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客户是上帝,为了维护客户利益,应用工厂给服务商建立了信用机制,在服务商增多以后方便客户选择,这一点与淘宝很像。应用工厂探寻两种做法,一种是借鉴淘宝的方式给予等级标识;另一种是呈现成功案例,将服务商的案例展示给客户以供参考。黎诗佳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制规则,以达到公平公正的宗旨。

篇4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为响应国务院总理于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计划,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已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正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势在必行。

1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够清晰,教学内容过多过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没有体现“互联网+”的思想,没有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等。

1.1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通过调研许多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公共课,发现很多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义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目标,将两者的教学目标相混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办公及常用软件的应用等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比计算机课程的范围更加广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偏重的是计算机技术性的知识,而信息技术课程偏重于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来解决生活、工作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传输信息、整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2课程内容过多过繁

我们国内大多数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浓缩、简化而成,课程内容繁杂、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课,一般都安排2学期,每周2学时,共72学时左右,但是课程内容却非常繁杂,几乎浓缩了计算机方方面面的知识点,从计算机基础理论到办公软件的使用,从常规媒体技术到多媒体技术,从网络的应用到信息的查询,从各种硬件的使用到各种软件的学习,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异常艰巨的任务,时间紧内容繁多,学生也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知识,出现了厌学情绪,好像是什么都学了,但学习过的内容根本就掌握不了。

1.3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重复的一些内容

高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例如:powerpoint、word等办公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已经在中小学重复学习过。

1.4课程内容的人文关怀缺失、没有体现“互联网+”的思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行业的飞速发展。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人文关怀缺失,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专业情况,学生需求,理论性太强,普遍性太强,没有针对性,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涉及到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

2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互联网+”,“互联网+”便是将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行业的飞速发展。因此,高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实用,实效,行业结合”为原则,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避免与基础教育阶段重复的内容出现,也要把握好内容的难度和深度,适当拓展一些新兴技术和工具的使用,增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应用案例。

2.1删减陈旧、已学过的内容

对于高职学生已在低年级学过的或陈旧过时的内容要尽量删减,例如,对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曾经学习过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里还列出了详细的操作演示步骤。没必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要尽量摒弃或更新,所以在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无需再次出现,要以提高篇(应用案例)出现,比如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制作课件,制作汇报材料等。

2.2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为使信息技术教学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其中必修课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础部分,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应包括以下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及常用软件、移动网络办公设备。这些课程内容属于信息技术中的基础知识,因而将其作为必修课;其中选修课是根据不同学科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开设的课程,如面向工科类专业学生开设《VisualBasic程序设计》或《c++程序设计》课程,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数据库技术》或《网页设计》课程,面向艺术类专业开设《图形图像处理》或《Flas制作》课程,面向师范类专业开设《课件制作》课程等。这些课程内容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提升和拓展,作为学生的后续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来选修不同的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进行调整,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要来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

2.3突出网络应用及常用网络软件课程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幅提升。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搜索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大量的数据中高效地检索出有价值的信息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是当前学生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其次是掌握各种网络软件的使用,才能更好地使用和加工处理这些信息。如迅雷、Flashget、电驴、BT等常用下载软件的使用,会下载在线视频,会在论坛附件上传,软件下载,视频下载;压缩解压缩软件的使用;PDF阅读器的使用;各类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如:微信、MSN、QQ;微博的使用;邮件的使用等等。应该掌握的网络应用方法如:寝室宽带安装及设置,校园WLAN接入,手机WIFI接入。业局域网软硬件共享,常用软件的下载、安装及使用,各种邮件的管理和使用,远程协助等。

2.4增加各种新兴工具、技术的应用课程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出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为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比如利用手机美颜相机功能进行图片的简单快速处理。利用各种app进行快速处理信息;了解安卓、苹果和微软三大移动设备操作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云桌面、虚拟化等新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课程应增加这些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元素的课程内容,更能迎合高职学生的新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慕课”的出现,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剧烈震荡,“慕课”改变了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也意味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时代的来临。因此,高职信息课程应增加这些课程内容:介绍国内外“慕课”;介绍一些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介绍一些公开课;介绍一些专业论坛;介绍在论坛主题,论坛回复,上传下载图片、附件等的在线论坛互动基本操作;介绍博客、SecondLife网络社区、网络实时会议等互动学习的操作;介绍加入相关的QQ群、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交流;介绍“云”存储与备份等等。

2.5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增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应用案例课程内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时刻与实践结合,时刻关注信息技术的新兴技术、工具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力争做到每一次的课堂学习能为今后的工作岗位服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实用性,教师就要在教学内容上多下工夫了,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并增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应用案例,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电子表格和数据库时要增加相应的案例教学内容,比如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案例有:个人简历,报名表,班级学生一览表,成绩排名表等等;与今后工作岗位相关的案例有:财务报表,工资表,产品成本统计表,进出口统计表,仓库产品一览表,销售统计表等等,应当应用案例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总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势在必行,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发展必然要站在“互联网+”潮头的前面,面对愈发严峻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显得尤为重要,应该从现实需要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作为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积极改革,对学生实施按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时展新形势,从而将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萍.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的变革[J].智富时代,2016(5):183-185.

[2]张焕俊.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6(3):46-47.

[3]林刚.刘宗国.秦硕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的缺失及对策研究——对现有部分教材的内容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71-74.

[4]严从.林韵.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信息技术,2013(12):242-2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