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8:2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什么叫变被动为主动?就是促使幼儿将认识见之于行动,激发幼儿仿效的欲望,增强自觉性。我们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孩子的认识,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寓教育与情境表演、小实验、儿歌、故事、投影、课件之中,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变空洞的说教为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变教师要为他做为幼儿自觉的行动。比如健康教育中“爱清洁,讲卫生”一课中:把孩子的脏手或一块未洗净的苹果切片,放在显微镜下引导幼儿观察,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有许多毛毛虫在里面跳舞。生动的实验事实使孩子们知道:不吃未洗干净的瓜果,饭前便后要洗手。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后,都要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生活中那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然后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大家以后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增加了感性认识。倘若我们留心观察一下,会发现孩子们身边有许多说服力很强的事例。这类从孩子们中来又还给孩子们的创作素材,极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明白道理。如: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吃得真干净》。“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米饭、馒头、小笼包,肉末、青菜、鸡蛋汤。营养丰富味道好,饭菜可口全吃光”。生动有趣的儿歌,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二、好习惯从模仿、练习中来
习惯的形成是外部强化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形成了习惯能使行为由偶然性变成了必然性,由不经常的成为经常的一贯的行为。因此,必需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模仿、练习是促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手段。幼儿一些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在群体中通过模仿练习获得,模仿也应寓于情境或游戏之中,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要反复让幼儿练习,从而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动作和行为习惯。如:在“预防龃齿”活动中,让小朋友手持小牙刷在录音的伴奏下,学习正确刷牙的方法;在韵律活动中,“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洗手.吃饭等一系列动作编成富有生活情趣的律动让孩子们学习;在“预防近视”活动中,让小朋友一同来练习握笔和书写的姿势,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在“我会扣纽扣”活动中,让小朋友互相学习穿脱衣服,顺序扣纽扣的方法。通过群体的练习、参与,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曾习惯于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把粉笔折断,又随手扔在地上,动作干净利落,自认为颇有风度,不料,有一次几个幼儿就把粉笔盒里面的粉笔也拿出来折断扔在地上。老师觉得奇怪,便去问小朋友,小朋友回答说:“我们是跟您学的,每个都会啦!这位老师这才大吃一惊,猛悟到自己不以为然的小事,已对孩子的培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所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激励、提醒,强化习惯形成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将始终如一的要求与坚强有力的措施融为一体,才能强化幼儿生活习惯的形成。
1、表扬、鼓励幼儿
表扬是对幼儿正确行为的肯定,能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巩固优良习惯的形成。针对幼儿某个闪光点给以肯定: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肯定的动作,让孩子们不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如:“你把椅子放得真整齐”;“小手洗得这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你能将废纸扔进垃圾箱,真乖!”,“你不争抢玩具,小朋友很乐意和你玩,真好。”教师给与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会强烈地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还可以通过“红花栏”,一日评一次,谁做得好,就给谁贴上一个苹果娃娃,周末累计苹果娃娃数量,谁的苹果娃娃多,就是本周的小明星。当然,集体表扬有很多方法,言语上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表扬奖励根据具体情况恰当使用。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能极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性,强化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2、督促、检查
许多学生会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就是这能熟记于大脑的东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偏偏又把这些规则抛于脑后。为了更好地将新《小学生守则》内化于心,外施于行,有的学校举行了以“守则记心间,文明每一天”为主题的展板评比活动;有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学习新《小学生守则》之歌,让学生在学唱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守则、记住守则、践行守则。看来增强学生对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爱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并感受到洁净之美,才能对脏乱现象产生强烈的恶,才能产生不清除脏乱现象心里就不舒服的情感。班级中适时举行“我爱整洁之美”剪贴报制作比赛,并让学生实地参观,开展最美庭院、最美教室评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干净、整洁就是永恒的美。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教育,培养合作精神,教会学生创造美,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督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认真负责地做好值日,并定期检查。和家长一道,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教会孩子收拾文具、整理书包、打扫房间、养成及时清除垃圾废物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做到不乱扔、随手捡,良好习惯在自我教育中升华。
二、严格约束,循序渐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检查一下自己的座位的卫生情况后再离开班级。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洪亮。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上课时我首先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我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
培养卫生习惯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应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三、以身作则,家校联系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学生自然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少年儿童有很强的模仿性,成人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家长都是他们生活常识的传授者,其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例如:在大扫除中,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的同时教他们劳动的方法与技巧。另外,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如果认为教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例如,在爱清洁讲卫生方面我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办公室内的卫生要干净,穿衣打扮要适合教师的身份等,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蒙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各种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对幼儿生活习惯的教育,不是靠说教、靠灌输就能见效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优良的交往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懂得道理,明辨是非,受到熏陶、受到教育,使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同伴交往和适应社会。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是小班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我把我的理解和工作总结一下。
一、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1.巧设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人进入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变成了陌生的环境,熟悉的人变成了陌生的人。孩子们表现出了任性、自私等不好的现象,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了了解孩子,我学会了在日常活动中观察,在观察中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礼貌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幼儿早上到园,见到老师问好,小朋友之间问好,与家长说再见,放学后与老师说再见。
今年我带的小班幼儿都是新生从没上过幼儿园,我针对幼儿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记得幼儿刚入园没几天的上午,一名幼儿在妈妈来送他弯腰放下他时,他一巴掌打到他妈妈脸上,我立即制止并给予教育说:“怎么能打妈妈呢?妈妈爱你,你也要爱妈妈,以后不能打妈妈了,要做个文明的好孩子。”经过了解得知该孩子由奶奶带大,他任性,对母亲不尊重。通过这个事件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打人是不对的。并通过音乐《我的好妈妈》《爸爸妈妈去上班》等活动,教育幼儿尊重家长,知道父母的辛苦。作为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点滴的小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文明行为的教育,文明行为本身就是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养成,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促使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2.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利用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入园、洗手、吃点心、喝水、坐姿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活动,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做,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我利用幼儿入园时的情景游戏“上幼儿园”让幼儿的情绪安稳下来做一个乖宝宝。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和自己每天都各自有事情做,自己要做个不哭不闹的乖宝宝,只有这样人人才喜欢宝宝。通过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榜样示范法
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群体中同伴之间同样发挥着榜样示范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大力提倡和宣传习惯养成的教育,及时表扬鼓励幼儿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榜样,为孩子们创造可供学习模仿的环境。由于小班孩子自理能力差,自己不会穿衣服、不会系鞋带、裤子提不好等。我随时发现那些自理能力强又有爱心的小朋友,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他们还能主动帮助那些能力差的孩子,久而久之,他们能互相学习,产生友谊,学会交往。班内哭闹、争抢现象少了,礼貌用语多了。当同伴哭了,会主动走上前去安慰;地上有了碎纸,会主动捡起。主动帮助老师整理玩具的现象也随时可见。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快乐,也就会自觉地克服那些不良的习惯了,长此以往地融会贯通,幼儿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家园合力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家园联谊窗口、开家长会来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饭后洗手、文明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自我服务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
5.培育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贵在持之以恒,严格要求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往往是在六岁前培养起来的。在六岁前培养上述品质,容易形成动力定型,达到“自然在习惯,少小若天浅”的地步。“三岁定六十”,这句话通俗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尝试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利导”的教师工作,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任教的小二班,共57名幼儿。我班的三名教师都是刚送走大班幼儿来接小班的工作的。所以,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从小班养成,否则以后抓起来就很费劲。
一年中,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的主要方法总结如下:
一、热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是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师幼之间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做。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常规培养的目标。如:由于自己的疏忽,忽视了与沈睿达小朋友的情感交流,在进餐时,他故意东张西望、说说笑笑,影响的旁边的幼儿吃不好饭。经过我的观察和与他多次的聊天,他慢慢的从心里接受了我,我提要求后他非常积极的去努力的表现自己,想得到我的关注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能安静、专心的进餐了。
二、为人师表,对幼儿言传身教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幼儿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如:在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轻声走进卧室并保持安静,多数幼儿能做到,并在慢慢的养成和巩固。此时教师们却大声的谈话,因此破坏了卧室入睡的安静气氛,幼儿会感觉可遵守也可不遵守,就会慢慢忽视起来,以后再培养起来就会收效甚微。所以,教师的良好的行为对幼儿来说很重要,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幼儿虽小,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的培养应从大处着眼,引导幼儿从小养成团结友爱、讲卫生、守纪律等好的习惯。一个人学好学坏往往是从细小的事情开始的,坏事再小切勿做,好事虽小也应该做。对幼儿的教育要从一件件具体形象的小事入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能及时加以鼓励、强化,孩子就会积小善成大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某方面的第一件好事就要及时肯定,相反某方面的第一件坏事就一定要加以制止,对孩子决不可搞“下不为例”。有一次,王育斌小朋友在玩积木,他的妈妈来接了,也许太激动,他玩具没收,就满屋乱跑,还拿油画棒画在了木地板上。我坚持陪着他把积木收好,把地面擦干净,而不是见其家长在就放松要求,也不是见其调皮而放任自流。
四、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各项工作
常规培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好的常规要在不断的强化中养成和提高。教师要在提出要求后,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否则要求会变成空口号。教师应加大平时的观察,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好的行为转化成习惯,减少坏的方面的负影响。
五、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教师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提高家长对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家长在家对幼儿的培养。如:通过几次家长会的召开和平时的交谈,我班郑建鲁小朋友的父亲受到了些启发,他在家建立了对郑建鲁小朋友的“七”个一的评价体系。“七”个一分别为:早起床、早刷牙、穿衣服、爱吃饭、晚刷牙、爱学习、讲卫生。郑建鲁小朋友在每天做到了哪些,就会得到相应的小印章,每周小印章达到**个以上,就会有**奖励,每月小印章累计的**以上,又会有**奖励,比上一个月进步了,也有奖励。经过一段时间,郑建鲁小朋友许多好的习惯得到了养成。
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刚开学时,我要求孩子在下课后将小椅子摆到桌子下面去,由于小班的孩子记忆具有即时、随意的特点,集体活动时刚刚讲了的要求,等到下课时又有很多人忘了。同样晨间谈话时说洗手,餐点时说玩具的整理,由于时间太远,幼儿在实施时只会大打折扣。针对小班幼儿的这种特点,我进行了即时的、小组的或个别的教育,下课离位时提醒小朋友将小椅子摆到桌子下面去并及时督促检查,餐点前教幼儿洗手,玩完游戏教幼儿收拾玩具等。发现小朋友乱扔玩具、打人、撕图书时应就地及时地进行教育,这样幼儿才能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才好。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是三周岁的幼儿,这些小朋友在家里一般都是小王子或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小便拉在床上大人们不皱眉头的比比皆是,洗手洗脸也都是大人帮着干。上幼儿园了,孩子什么都不会做,能不能吃饱饭、穿好衣服,有没有及时喝水,能否解决好大小便等,都是很不放心的事情。我想: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们生活自理,既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轻松愉快地度过,又可以请家长们放心、满意。
佳佳是我班一位孤僻、性格古怪而动手能力非常差的小女孩儿。刚来园时,一天哭到晚,怎么劝怎么哄都不管用。我就从生活上给她很多的关心照顾,拉近和他的距离。两个星期后我发现她自己不会解小便,更不会解大便,穿脱衣服更不用说了。有一次,她小便急,没有喊,也没自己上厕所,站在教室里哗哗哗尿得裤子上、鞋子里、地上都是。这种情况不止一两次。她每次在幼儿园上厕所时,都需要老师给她解裤子,不然即使尿到裤子上也不会自己动手。在这种情况下,我进行了家访,得知孩子在家里时,大小便一直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大人们经常提醒及时帮助解决的,因此,对于她来说没有了条件反射,更不用说自个儿解决了。我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请求他们能配合我们的工作,教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充分认识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不但是幼儿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成长的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开展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做法习惯。
二、教师要做有心人和细心人
1.做有心人,就是要有“寓教育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的强烈意识。
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对幼儿来说有再现、反复、稳定、持久的特点。吃、喝、拉、撒、睡、集体教育活动、游戏......是每个幼儿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会因季节、人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天同样的内容在三年(3到6岁)的时间里反复出现。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能使他们提高生活能力,取得生活经验。几年来,我注意根据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中各个环节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地把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工作,寓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教育。
2.做细心人是指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生活习惯。
许多幼儿生活习惯不好:究其原因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是缺乏锻炼,过分依靠成人,事事都要大人帮助或代劳造成的。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出发。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很多道理不易理解,难以引起共鸣,所以,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要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结合起来。给幼儿创设一些情境,使他们萌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需要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我就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习得。如:我在卫生角布置了“洗手流程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且还组织幼儿开展了“谁的小手最干净”活动,把时间和语言结合起来,密切观察,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日久天长,每到该洗手的时间;幼儿都能愉快地边说儿歌边洗手,较好地掌握了正确地洗手方法,自然形成了习惯。
三、注重教师的榜样作用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模仿性强,教师说10遍不如做1遍。如:我要求幼儿要礼貌待人,我在与幼儿说话时一定使用礼貌用语,从不大声呵斥幼儿;我要求幼儿要爱护公物,爱护椅子不拉桌子、椅子,我在搬桌子、椅子时也一定轻搬轻放,注意不发出声响。我要求幼儿要节约用水,我自己用完水后,一定把水笼头拧紧,当看到水龙头滴水时一定把它关好……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23-01
一、家长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
1. 家长参与的意识方面
在90份有效问卷中,所有家长都认为学校和家庭对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且有73名家长认为家长的参与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有17名家长认为有必要的,没有家长认为其参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是可有可无或是没必要的。
2. 家长参与内容方面
约85%家长经常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15%的家长则是偶尔甚至从不参与。家长在睡眠、饮食、卫生及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从不参与的现象,尤其是自理能力方面,偶尔和从不参与的比例相对其他三个方面多很多。
3. 家长参与的态度方面
大多数家长在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上是一直主动或经常主动的态度,也有大约3%的家长偶尔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50%左右的家长综合采用了耐心教导、严厉批评、不予理会三种方式,也有部分家长采用单一方式(如耐心教导,以积极真切的情感去感染孩子,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规则),还有极少部分家长对孩子持不予理会的态度。
4. 家长参与的方式方面
问卷主要涉及了家长参与的四种方式:结合生活,说理,榜样,游戏、故事。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说理、榜样的方式被绝大多数是家长所采纳,部分家长则结合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会运用游戏、故事等方法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家长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1. 参与意识模糊,存在盲目参与
虽然所有被调查的家长都认为是有必要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但是并不能排除盲目参与的存在,如参与内容的不全面、不平衡,参与态度的不理智,参与方式缺乏多样性等。
2. 参与内容不全面,存在不平衡参与
家长不仅在生活习惯的各方面的参与是不均等的,并且对同一内容的各方面的参与也是不平等的,存在着偏重和忽视现象。
3. 参与态度不理智,缺乏科学参与
部分家长表示:父母有必要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态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生活习惯;也有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是觉得小孩无理取闹,会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对他们“下命令”。更有家长表示:孩子已经入园,感觉孩子更听老师的话,导致对孩子的疏忽,可见这类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4. 参与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家长在参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过程中较多采用说理、榜样等通俗的教育方法,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多种途径都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如文学作品、游戏等可能更具有教育意义,更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三、策略
1. 增强家长参与意识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幼儿自己动手,不要因为怕他们做得不好、嫌他们做得太慢就包办代替,使他们失去了锻炼、巩固的机会。
(2)明确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幼儿智力、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 拓宽家长参与内容
(1)家长方面。意识到不同的内容可促进幼儿不同方面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1)按时就餐睡眠,看似平常的小事,但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则会留下守时、自制的优良品质;2)自己折叠小被子、衣服等,能锻炼幼儿的独立性;3)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幼儿营养全面,促进身心的良好发育等。
(2)幼儿园方面。加强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在孩子入学的时候,幼儿园可以针对卫生、饮食、睡眠、自理能力四个方面生活习惯的培养提出一定的要求或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供学生家长了解重视。
3. 改善家长参与态度
(1)家长方面。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制定家庭生活常规制度表。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制定家庭生活常规制度表,规定每餐时间、入睡起床时间,并对生活中的各个小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这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
(2)幼儿园方面。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如在班里设立“小问号”信箱、“家园联系册”的利用、家访等,使教师和家长双方都能了解孩子在近阶段的表现,及时配合教育孩子。
4. 增加参与方式
(1)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巧妙利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儿歌,教师可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如在洗手的时候,我让幼儿边洗手边念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冲冲手。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一搓,指尖指隙都擦到,再用清水冲一冲。”这样,小朋友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洗手。
(3)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发挥鼓励的作用。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常常是有效的方法。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因此,家长应抓住机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益于终身。而幼儿的卫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实践。杰作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容易染上各种疾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它会直接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所以,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
古人云:“先入为主”。所以,及早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生活常规的培养应注意生动有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特别是对较小的幼儿来说,趣味性将使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学之初,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认识自己的洗手毛巾,我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准备一张自己的彩色照片,在分组活动时,请幼儿尽快找到自己的照片,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很快认识了自己的洗手毛巾,保证了毛巾的专人专用,也杜绝了细菌的传播,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在这个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把擦手毛巾直接挂上的做法,而是以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找寻活动,达到毛巾专人专用的目的。
2 适时地讲解、示范、给幼儿以正确的概念
幼儿年龄越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越没有正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模式。如:幼儿入园之初,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时常翘起椅子互相碰撞。针对这种现象,我利用主题课将蒙氏教育理念贯穿其中,蒙台梭利指出“幼儿教育要着重于孩子的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教师要有一颗耐心和爱心,不要一味指责,而要言传身教。”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正确搬小椅子,然后幼儿动手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孩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轻拿起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回座位,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撞椅子的声音没有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
3 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在每日午饭后,幼儿要漱口、擦嘴。在漱口时,幼儿往往喜欢玩水,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发现这种情况,我利用主题课给幼儿讲解水的用途,使幼儿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节约用水;怎样正确漱口,并给幼儿师范,幼儿通过练习,懂得了洗手时不把水龙头管严会浪费水资源,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洗手后轻轻把手上的水甩到水池里。从此,孩子们懂得了节约用水,也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当然,我并没有忽视对孩子们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孩子纠正,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创设有益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为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我给幼儿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5 重视表扬与奖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平时的游戏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玩具玩完后,随手丢在一边,我常常为收玩具发愁。我就带幼儿玩“玩具找家”的游戏。既玩了游戏又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游戏中表扬收得多、收得快的小朋友,鼓励奖励其他动作发展慢、收得慢的小朋友,培养幼儿的上进心。
应该说,对幼儿正面的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进步给予积极的正面引导与肯定,使幼儿增加自信心,受到鼓舞,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6 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师的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幅样子。也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样的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又苦于没有方法。因此,教师不但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该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
例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平时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将幼儿在园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法,或将平时工作经验教给家长,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家园联系”栏中,利用每周的“家政课”坚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能力,让家长协助教师给幼儿复习和巩固,再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利用教育活动时再“对症下药”,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我国著名教育 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父母与孩子是一种血缘关系,有着亲子之情,在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上感染力很强,尤其家庭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必须与家长共同合作。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培养和研究,我班幼儿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但是我们教师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因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
参考文献:
[1] 《培根随笔集》
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勇敢坚强、克服困难、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质都要在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我希望我是一个美丽、温柔、善良又法力无边的天使,使每个幼儿变得聪明、快乐又健康,把幼儿园变成既干净又美丽的儿童乐园,使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使每个家长都可发现自己的孩子越变越好。可是我不是能说声――“变”,就把垃圾变成玩具、美味的食物或精美的礼品,我只能用凡人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上,我着重培养幼儿以下几下方面: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这一方面,我学了佛家一招:“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让幼儿“净身入园”,
只带衣服等必需品,其余不准带入园,书本与作业本、笔等交由教师统一发放与收回,这样就保持了室内的于净,并要求幼儿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手、勤刷牙、勤剪指甲与不随地吐痰等。当然这是需要家长、教师齐齐联手把孩子的“脏”赶走,把“干净”迎入园内,当然树上的叶子,我不能命令它们乖乖留在树上,我只能每天与孩子们把在地上玩的叶子赶到垃圾桶待着,最后让它们在垃圾池里相聚。
二、培养幼儿有秩序排队的习惯
近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做完早操,下楼,排队洗手,喝水,都会有小朋友你挤一下我,我挤一下你,虽然我在旁提醒:“不要挤,排好队”,但等我一转身,又混乱了,更有的一些孩子像小火车一样冲撞到前面。有一次,在喝水环节中,我不再提醒他们,只是静静地观察,不一会,就听见:“老师,涵涵踩到我的脚了”。见此情景,我马上给孩子们说:“就是因为她没有排好队,为了挤到前面去端水,不小心把红红的脚踩到了”,以后我们洗手,喝水的时候要有秩序地一个接着一个的排好队,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我和学校里的两位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每天选两个小朋友当值日生,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值日生站第一,专门监督哪个小朋友不守纪律往前挤。并告诉孩子们,表现好的孩子,就有机会当值班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多数幼儿不仅在洗手和喝水环节中不再拥挤,在其他集体活动中也遵守秩序了,从这些事情中,让我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有争第一的想法,但老师要正确引导,既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又要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玩玩具习惯。
从思想上教育孩子该怎样玩玩具。如:玩具要轻拿轻放,不要乱扔乱摔。玩具不可以丢三落四,要尽量放在一堆。不想玩时,要自己整理,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以及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如果这样会受到什么“处罚”等。要让孩子知道玩具来之不易,是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回来的。此外,教会幼儿如何整理、归类,知道正确的摆放方法。
四、 培养幼儿良好的餐饮习惯
餐具、水杯要每名幼儿都要摆放好指定位置,每个位置要贴上幼儿的姓名及图案,如水果、玩具、家具等图案,使幼儿在不认识的情况下也能准确认出自己的餐具、水杯的位置。教师要统一安排幼儿饮水与进餐的时间,开水要求是温开水,这样就不会汤伤幼儿,进餐时主张“少食多次”、“安静进食”,鼓励幼儿多进食,不要挑食、不要浪费食物,幼儿饭前要洗手,要安静等待和安静进食,由专人分派食物和收拾餐具。
五、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
教师平时要经常教幼儿讲一些日常用语,要求入园或放学时要与老师讲一些礼貌用语,例如:“谢谢老师”、“老师再见”、“老师早上好”、“老师中午好”等,见到家长或领导等也要打招呼,教师也要与家长配合,教师与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也要讲文明用语,这样孩子才能变得文明有礼,但有些教师或领导,孩子们向他们问好时,他们不但不表扬,就是一点回应也没有,甚至还大声斥责:“不准吵”,这样孩子们的热情还没到半空就被凝固,个个变得鸦鹊无声,谁还敢向这些“高高在上”的人问好呢?
六、 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安全的习惯
每天都教育幼儿不要爬高处,不要玩水,不要玩火,不要玩电,不玩尖的物体或利器,不要到河流、变压器、危房、山坡、马路边等危险的地方玩,不要在危房或大树下避雨,不要跟陌生人走,要懂得保护自己,遇到危险要自救或请人别人救助,知道“119”、“112”、“120”、“110”等电话的作用,但不能随便打,只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打,要牢记自己家的地址、电话号码、家人的姓名。
七、 培养幼儿要节约与注重环保的习惯
例如让幼儿洗手后的水用桶装好,再用来淋花、擦窗、拖地、冲厕所等,尽量用环保袋,减少用塑料袋,用瓷杯、钢化杯可钢化餐具,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杯或一次餐具,进食时尽量吃完食物,不要弄得到处都是饭菜。利用树叶、沙子、废纸制成图画,利用饮料瓶制成玩具等,指导幼儿废物利用,同时教育幼儿出外时要关风扇和电灯的习惯,节约用电。
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不是一天、几天就能养成,是要幼儿与教师的坚持,要不断与“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而形成好习惯。因此,教师应该把组织指导的日常生活活动作为观察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窗口,从幼儿教育的目标出发,把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作为教育手段加以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朱鸿菊.学前教育研究,2007,(3):28
开学第一周,班里来了一批新生,有几个孩子非常调皮,特别一名叫刘洋的小男孩,入园不到一周就发现这孩子特别难管,幼儿园的东西随便扔,早上来时拿的东西,下午走时总找不着。而且,这孩子还非常懒,吃饭时老师给他盛好的饭,如果不喂他,他一口都不吃。大家一起整理玩具时他也想帮忙,但不知如何入手。当别人帮助他时他好像觉的理所当然。在幼儿园里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满口脏话,简直没有一点常规意识。
由家访得知他家是三代单传,家里就这一颗独苗。没上幼儿园时,都是爷爷奶奶带,对他特别娇惯,父母对他也是百依百顺。父母给他买的许多图书玩具之类的东西,他每天扔得到处都是,而且从来不收拾。每次都是父母帮他收拾,就连洗手吃饭这些最简单的生活小事也懒得做,因此自理能力特别差。
对于望子成才的家长来说,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报特长班,报艺术班,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但忽略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生活细节着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并帮助幼儿长期坚持某些良好的行为,取得幼儿园老师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
班里还有一部分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是在农村生活。其父母由于工作忙,或自身对教育的认识片面,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教育,认为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可以了,其余一切都是次要的。而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认识不到行为习惯带来的好处。长期以来,孩子们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出现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如在卫生习惯方面,早晚不刷牙、长期不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在学习方面,倾听习惯、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都不理想。在礼貌习惯方面,见了生人不会打招呼,不会跟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与小朋友有矛盾时不会用语言和解,易用武力解决。所以抓好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所以要想培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第一,卫生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幼儿知道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掉米粒,不随便在地上玩耍,玩玩具后知道把玩具收拾整齐并放回原处,不随地吐痰,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第二,饮食方面:要正确使用餐具,自己独立吃饭,进餐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时按量喝水。
第三,睡眠方面: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的入睡,睡眠姿势要正确,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第四,自理能力方面: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有序的穿脱衣服,不穿反鞋子,会系鞋带,会自己整理床铺,喜欢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三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还需要长久的耐心、正确的态度、亲和的语言,还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去包容包容孩子的一切。并要求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家、园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
第一,对幼儿的培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原则,要抓住幼儿期这个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要常抓不懈,不断诱导,日久为功。“不积小流,无以为江海”,先从最简单的做起,如进餐、睡觉、日常生活习惯等几个环节。要幼儿明白吃饭前先洗手,吃饭时不撒饭,饭后用餐巾擦嘴。每天可以评比吃饭小标兵,谁吃饭按老师的要求做得好,老师非常喜欢,能得到老师的聪明豆、小红花等。小宝在家从来不吃蔬菜,他是一个一吃蔬菜会吐的孩子,家长担心孩子的身体又无可奈何。他奶奶跟老师天天交代,一定要小宝多吃蔬菜。刚开始教师也很难,他就是吃不下。教师很有耐心,天天让他吃一口,如果吃下去就给他小礼物做奖励,并鼓励他下次多吃点。这样的鼓励对他还是挺有效的。日积月累,每天坚持多吃点,慢慢地小宝吃的蔬菜越来越多。
爸爸妈妈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时期,就可以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图画书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在这一阶段,宝宝们喜欢听故事,用图画书既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又能寓教于乐,使宝宝在轻松愉悦的亲子共读过程中逐渐模仿、学习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妈咪对照:宝宝的生活习惯达标了吗?
由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均作了详细阐述,我们不妨来对照一下:
0~3岁的宝宝
逐渐养成有规律的、自然入睡的睡眠习惯;
愿意吃各种食物,逐渐学会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
逐渐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到便后洗手;
长牙之后,在爸爸妈妈的监督下能够坚持每天刷牙。
3~4岁的宝宝
在爸爸妈妈的提醒及引导下,能够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不挑食、偏食;
愿意饮用白开水;
每天早晚刷牙;
饭前便后洗手。
4~5岁的宝宝
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
常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并且方法基本正确。
5~6岁的宝宝
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主动饮用白开水;
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并且方法正确。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活中这么多事情,要一件一件地教给宝宝。那么,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刷牙
宝宝一般在2岁之后开始长牙,这时就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助宝宝学习刷牙的方法,保护牙齿。
怎样才能让宝宝喜欢上刷牙呢?首先,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去挑选他喜欢的牙具、牙膏,这样宝宝就会对刷牙产生兴趣。然后,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刷牙,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最后,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宝宝不想刷就放弃,想着明天再让宝宝刷牙,这样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宝宝也会认为只要自己耍耍赖就能不刷牙了。
关于刷牙,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让宝宝将含氟牙膏挤到玻璃碗或杯子里,将一半鸡蛋浸在牙膏里,然后用保鲜膜封住碗口或杯口,放置四天;四天以后将鸡蛋取出,擦干净,再放置一天后,将鸡蛋放入醋里浸泡(被牙膏浸泡过的一端做上标识);在醋中浸泡10个多小时后,将鸡蛋取出。结果:被牙膏浸泡过的一端蛋壳还很坚硬,没有被牙膏浸泡过的一端蛋壳明显变软。
这个小实验可以引起宝宝的兴趣,同时让宝宝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噢!
如厕
学者黄小莲在《婴幼儿如厕训练的合理性思考》一文中提到:从生理角度来说,宝宝在1岁半时差不多就学会了走路,也就是说,这时宝宝的神经系统已经趋于完善,能够自主控制负责排泄的括约肌,此时就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美国儿科学会关于训练大小便的建议也是在18个月之后。
那么,训练大小便,具体要怎样做呢?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先给宝宝买一个他喜欢的儿童马桶,带着宝宝一起去挑选,看看宝宝最喜欢哪个造型。然后鼓励宝宝每天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开始的时候可以不脱裤子,让宝宝慢慢熟悉使用马桶。
2.爸爸妈妈如厕时,可以让宝宝在一旁观看、模仿,这样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3.最后,宝宝表示有便意时,爸妈应立即带他到他自己的小马桶那里排便。
Tips:
1.对宝宝良好的排便行为,爸妈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当然,也不能忘记告诉宝宝:大小便后要记得洗手,才能把细菌都消灭掉,保证身体健康。通过经常提醒、反复强化,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值得注意的是,在如厕训练过程中,爸爸妈妈要避免过于关心宝宝的大小便情况;切不可责备宝宝尿床,造成宝宝紧张;户外活动时,也应该避免随意选择大小便的地点,缺乏隐私意识。
3.每个宝宝的生理发育情况不同,应该依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来进行如厕训练。
饮食
给宝宝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这是令许多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合理饮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一环,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和他们长大后的健康状况。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一个整洁有序、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让宝宝保持愉悦情绪进餐,促进消化和吸收。
2.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a.一日三餐最好有固定的时间,这样宝宝一到这个时间就会产生饥饿感,知道该吃饭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饭前要避免给宝宝提供零食,否则会影响宝宝的正常进餐。
b.根据宝宝的食量给予适量的饭菜,并且要求他们全部吃完才能离开餐桌。
c.要有一个固定的进餐地点,让宝宝意识到这是用餐的地方,只要到了吃饭时间就要到这个地方去。这样持之以恒,才不会养成追着喂才肯吃饭的坏习惯。
3.教育宝宝不要偏食。
a.长期偏食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还容易使宝宝养成任性的坏习惯。
b.爸爸妈妈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以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要求宝宝,否则会间接导致宝宝偏食。要按照合理的营养搭配来给宝宝制作饮食。
宝宝吐槽:为什么大人们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偏食呢?因为他们买来的都是自己想吃的啊!
c.爸爸妈妈可以用语言对宝宝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今天的胡萝卜真好吃,真甜”等等,调动宝宝的食欲。
d.还可以运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或是好看的摆盘,来调动宝宝的食欲。
睡眠
现在有许多宝宝都是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这让爸爸妈妈十分头疼。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宝宝按时睡觉的习惯呢?
1.要给宝宝一个属于他的空间,也就是单独的小床。这样宝宝能够在固定的地方睡觉,久而久之,他就能够知道,只要躺在小床上就要睡觉了。
2.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环境。在睡觉前,可以给宝宝放一些轻缓的音乐或者摇篮曲,创造一个轻松、平静的氛围。再把宝宝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轻轻地拍拍他。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妈妈不能一直抱着宝宝从入睡到睡醒,这样容易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后想要让宝宝自己睡就会很难了。
3.要逐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白天到时间就要叫醒宝宝,不能贪睡;中午也要养成睡午觉的习惯,最好是在13~15点之间,如果过了时间就不要再睡了,不然会影响晚间的睡眠。
图画书阅读指导手册――生活习惯篇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宝宝。在宝宝做得对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奖励;做错的时候,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下面就给爸爸妈妈推荐一本关于刷牙的图画书。
书名:《小熊不刷牙》
作者:斯伐拉纳・提欧利那
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总体介绍
故事中,小熊哈利不喜欢刷牙,在几天不刷牙之后的一个晚上,它在梦里体验了一次没有牙齿的旅程……
分步指导
Step 1:封面
在封面上,一只小熊用双手扒着自己的嘴巴,露出脏兮兮的牙齿。而旁边的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小熊却什么也没做。
爸妈可以这样做
这时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宝宝:小熊在做什么?为什么旁边开着水龙头?进而引起宝宝继续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Step 2:第1页~第2页
在书的第1页~第2页,可以看到小熊哈利扮成海盗的样子,和正在牙膏、牙刷进行战斗,互不相让。
爸妈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说:“哈利正在做什么呀?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呀?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Step 3:第3页~第6页
在书的第3页~第6页,熊妈妈提醒哈利该去刷牙了,而哈利却躲在浴室,打开水龙头假装在刷牙,而且将牙刷上的牙膏用水冲洗掉。
爸妈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可以提前和宝宝一起做个小实验,让宝宝自己去理解牙膏的作用。例如:
1.准备两个煮好的白壳鸡蛋。
2.玻璃杯中倒入深色饮料(如可口可乐),将煮好的鸡蛋放入杯中,静置5~6个小时。
3.将鸡蛋取出、擦干,跟宝宝一起讨论出现在白色鸡蛋上的污迹从何而来。向宝宝讲解鸡蛋壳就像牙齿的釉质,并引导宝宝思考如何将鸡蛋壳上的污迹去除。
4.给宝宝牙膏和牙刷,宝宝们会很积极、热情地给鸡蛋“刷牙”的。
Step 4:第7页~第10页
在书的第7页~第10页,哈利像往常一样不刷牙就去睡觉了。结果哈里发现自己的牙齿不见了,它特别高兴,因为这样它就再也不用刷牙了。
Step 5:第11页~第16页
在书的第11页~第16页,哈利向朋友们炫耀自己的牙齿不见了,而它的朋友们却都嘲笑他。由于没有牙齿,哈利面对自己喜欢的食物,也不能吃了。
爸妈可以这样做
鼓励宝宝:赶紧帮小熊哈利想想办法吧!
Step 6:第17页~第20页
在书的第17页~第20页,描述了哈利没有牙齿的悲伤心情,它十分想要找回自己的牙齿。此时猫头鹰出现,问哈利今后能不能每天早晚按时刷牙、保护自己的牙齿,而哈利也做出了保证。
爸妈可以这样做
此时,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注意哈利的表情以及动作,问问宝宝“哈利怎么了?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感到伤心呢”?引导宝宝自己说出刷牙的重要性。
Step 7:尾页
在书的结尾,哈利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牙齿都在:“啊!原来只是做了一场梦呀!”
爸妈可以这样做
“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复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图画书推荐
培养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图画书还有:
饮食类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接力出版社,2006年4月)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
《胖国王》《瘦皇后》(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2月)
如厕类
《要上厕所了!》(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4月)
《马桶的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9月)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幼儿掌握的东西,首先要让他们感兴趣。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为了帮助幼儿记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们把吃饭、喝水、洗漱等环节分步骤绘成连环画,编成了琅琅上口的小儿歌贴在墙上,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逐步去学习、去巩固。这样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在自然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开展生动、形象的区域游戏活动,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服务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是家里的“小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逐渐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从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生活上亲情依恋特别强烈,显得很不适应。有的幼儿吃饭需要老师喂着吃,有的睡觉时要老师抱着才能睡,有的大小便后不会自己提裤子,有的玩了玩具到处扔……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得到满足。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生活训练区,丰富了区域活动的材料,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装饰、美化,引起了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例如:我们用雪碧瓶做了可爱的瓶娃娃,让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用调羹给瓶娃娃喂饭吃;提供玩具娃娃,给娃娃穿衣服、拉拉链、扣纽扣、穿鞋子等。通过反复练习,特别在“娃娃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给娃娃喂饭,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锻炼,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还开展了角色游戏“娃娃超市”,幼儿通过买卖东西,逐渐养成了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幼儿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会情感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通过听故事,养成良好的进餐、入厕和午睡等习惯
就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孩子们在用餐的时候,有的幼儿桌子上撒满了米粒和菜,有时候地板上到处都是,这些宝宝们在家可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喂着吃的。我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于小班的幼儿,如果采取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发现,幼儿对故事很感兴趣,我们就采用故事的形式进行尝试,结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利用午餐前的一段时间,给幼儿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懂得了吃饭时不能掉米粒,不能学漏嘴巴的样子。有的幼儿常常只顾着玩不去小便,结果往往会憋不住而小便在身上。针对此现象,我们又给幼儿讲述了《小猪胖胖》的故事,幼儿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启发,懂得了不能只顾着玩而憋小便,要及时上厕所才不会尿在身上的道理。有的幼儿很难入睡,我们通过欣赏歌曲“十二点钟静悄悄”、“睡吧,布娃娃”等,逐渐使幼儿懂得了天天午睡身体好,养成了准时睡觉的好习惯。这样,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养成了良好的进餐、入厕、午睡等习惯。
四、家园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
家庭和幼儿园都要合理地安排幼儿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地规定他们的睡眠和饮食时间,并加以严格执行。要让孩子形成明确的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做游戏,什么时候看电视,大体上都要有个规定,使孩子“有章可循”。这样,孩子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按要求去做相应的事情,久而久之,按时作息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家长也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家长自己的生活规律是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教育因素。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束很严,规定孩子每天晚上9点钟睡觉,到时孩子必须躺在床上。而家长自己呢?则继续看电视,有时看到精彩处还大声喝彩、狂笑不止。如此吵闹的环境,怎么能使孩子按时入睡呢?因此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很直接,要求孩子按时睡觉、不看电视,那么家长自己必须先做到,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