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症状及预防范文

时间:2023-07-23 08:2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血压的症状及预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血压的症状及预防

篇1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HD)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1],常导致 HD不 能顺利进行,影响透析效果,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并增加护理工作量。笔者采用自身对照 的方法,观察8例186次维持性HD患者采用低温高钠透析对血压的影响,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取 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8月本院血透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规律HD患者8例,其 中男5例,女3例,年龄45~6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 2例,均为规律HD患者。每周2次者6例,2周5次者2例,每次4 h,透析时间2~4年。

1.2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408B机,选用碳酸盐透析液,血流量20 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每个患者开始时先接受透析液钠浓度为142 m mol/L,温度为37℃的常规透析治疗1月,之后再接受低温高钠透析治疗1月。低温高钠透析 方法:透析开始时,通过透析机内自动调节装置设定单位时间内透析液的钠浓度,前3h平 均7个时段机内透析液钠浓度分别为150mmol/L、149mmol/L、148mmol/L、147mmol/L、146mm ol/L、145mmol/L、144mmol/L,从高到低依次递减,后1h透析液钠 浓度为140 mmol/L,透析液温度为36℃。其他如透析次数、总超滤量、透析持续时间、透析 期间不进食等基本相同。

1.3 观察指标

透析前、后各平卧5min,测血压(定、定部位、定血压计)并记录。HD 过程中每30min测血压1次,观察并记录低血压发作的次数、伴随症状及所需的护理干 预等。 典型的低血压表现有恶心、呕吐、头晕、出汗、肌肉抽搐,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继而意识不清;血压可以为90/60 mmHg,也可有明显下降,乃至测不到[2]。护理干 预包括给 患者头低足高位、吸氧、输生理盐水或高渗溶液、降低血流速度、降低超滤速度或暂停超滤 等。

2 结果

本观察组有8例患者共进行HD186次,其中低血压发作102次,常规透析组有90次(88 .24%),低 温高钠组有12次(11.76%)。结果表明对于HD有低血压倾向的群体,选用低温高钠HD及护理干 预与常规组相比可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P

表1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n,%)

透析方式血透人次低血压 有(%)无(%)常规透析组

低温高钠组134

5290(67.16%)

12(23.08%)* 44(32.84)

40(76.92)合计186102(54.84) 84(45.16) 与常规透析组比较,*P

3 护理

3.1 透析前告知患者透析过程中如果有不适应及早告诉医生或护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避 免形成低血压后再处理增加风险。详细询问患者每日进食量、 饮水量、 排尿量及降压药的 使用情况,并准确称体重,测量血压、 呼吸、 脉搏和体温,认真做好记录;检查血透机的 性能,备好吸氧用物和吸引器。

3.2 透析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各管路紧密连接,以防空气进入体内,准确使 用抗凝剂。引血时的血流量以 100 ml/ min 左右为宜,随着血透的延续逐渐加大血流量。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超滤量,询问患者的体重与记录单上的体重是否相吻合以及前 1次透析的情况。血透开始后认真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重新查对超滤量、 设定的钠值和温 度。密切观察病情,随时巡视患者,询问有无不适。正确分析患者的各种反应症状,对患者 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释。血压低、 病情不稳定者随时测量血压、 脉搏。

3.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安静,穿刺部位制动,勿用厚被覆盖,以防管路滑脱不能及 时发现,造成大量失血引起血压降低。

3.4 一旦出现低血压,首先稳定患者情绪,一边安慰患者,一边降低血流 量。停止超滤,阻断血液继续引出并快速输注生理盐水200~300ml或高渗糖60ml,大部分 患者可以纠正低血压。

3.5 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严格按医嘱控制体重,增加优质蛋白 质、 维生素等的摄入,改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4 讨论

本观察提示, 低温透析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最近研究认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 中低血压发生主要是血液透析过程中量蓄积。通常人体在低温环境中体温控制系统引起外 周血管收缩; 高温环境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 血液透析中由于超滤使循环血容量减少, 使 血 压降低, 反射性引起机体收缩外周血管; 而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身体散热受阻, 热量蓄积又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 开放外周血管床, 血压下降, 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3]。虽然血液 净化技术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仍较高,致使患者对透析的不耐 受,降低了透析的充分性[4]。透析性低血压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原因为超滤量 过大及透 析液钠离子浓度过低、透析中进食或透析液温度过高及疾病所致[5]。而透析的不 充分是导 致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及心包积液的常见原因,也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率 ,与病死率呈正相关[6]。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低温高钠透析方法可明显降低 低血压的 发生率。但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 降,自主神经紊乱,及对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笔者首先采用高钠浓度透析液,可补偿由于B UN、CR等小分子被清除造成的血浆渗透压下降,改善毛细血管再充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透 析结束前降低钠浓度,防止患者血钠升高,引起水钠潴留。

在行透析临床护理中,应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HD的基本知识,提高患者执行医嘱 的顺从性和自觉性。反复教育患者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重要性,严格按医嘱控制水 分 的摄入。同时适当地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以改善营养状况。在透析过程中当患者出 现 出现打哈欠、 出冷汗、 视物模糊、 恶心、 呕吐、 胸闷、气短、 腹痛、 腓肠肌痛性痉 挛等。提示低血压引起心脑供血不足, 如不及时处理将出现呼吸困难、 意识丧失、 心 跳骤停。少部分患者发生低血压时无明显症状, 这种患者更加危险, 在透析过程中应严密观 察病情变化。

总之,由于注意了透析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强巡回 。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及早采取了预防护理措施,使患者能顺利地进行充分的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改善 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4-146.

[2]刘虹,刘伏友,彭佑铭,等.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J ].中国血液净化,2002,1(8):21-23.

[3]赵学伟, 周伟, 张智敏, 等.可调性透析液温度与盐浓度对血液透析过 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干预评价[J].中国血液净化, 2005, 8(4): 443.

[4]陈锐.可调钠透析减少高危人群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的观察[J].中国 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8):456-466.

篇2

高血压病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虽然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它的易患因素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 有高血压病的家族史;

2. 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 营养不均衡,过多地食用盐、高脂肪饮食及大量饮酒等;

4. 长期工作生活在竞争激烈、压力大的环境中,导致心理失衡也是引起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只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高血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预防高血压病的措施有:

一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人在情绪波动,出现大喜大悲时,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心跳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此反复,血压升高,便会引起高血压病。

二是生活要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 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做到劳逸结合,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要有1~2小时的活动时间。

三是合理饮食,避免肥胖。合理的饮食是指高纤维素、低盐及低脂饮食,应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等,以免引起肥胖。严格控制食盐的用量,每天以4~6克为宜。钙剂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多食用含钙较高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萝卜、蜂蜜等。

四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对预防高血压病有积极的作用。可根据各自的情况不同,选择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做一项运动都要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可见效。

此外,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常听听优美的音乐,能使心情舒畅,身心得到放松,从而避免因过度紧张而使血压升高。如果已患高血压病,经自我调节治疗无效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合理用药来控制高血压病。

糖尿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终生性疾病。易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中老年人和肥胖者;

3.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4.长期精神紧张或受到严重伤害等。

有易患糖尿病因素的人群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血糖、尿糖,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及时治疗。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但糖尿病早期不一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对于有可怀疑糖尿病对象的人,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皮肤瘙痒症、久治不愈的皮肤感染、饮食正常而无任何不适的消瘦等,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尿糖检查,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预防糖尿病关键是做到“多懂少吃勤运动,精神放松少得病”。多懂,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预防措施多懂一点;少吃,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是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要少吃,要科学合理地吃,不要胡吃乱吃;勤动,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再加上锻炼,身体就不至于过胖,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精神放松,是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一个好的心态对预防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四个要点希望大家能切实做到并长期坚持,糖尿病就不会来“侵扰”你了。

高血脂症:

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成份含量异常,超出正常值。

高血脂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脂症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脂症,目前认为它与环境及遗传两大因素有关,最常见的原因是高饱和脂肪及高胆固醇饮食,明显的血脂异常多数是遗传因素所致。

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高血脂还可以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等多种疾病。

高血脂症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或体型肥胖,四肢沉重或肢体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高血脂症的前兆。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血脂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判定是否已患高血脂症。

哪些人易得高血脂症?主要是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长期高糖饮食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习惯于静坐的人和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者。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也易患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一是合理调节饮食结构,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等),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等)。

篇3

【关键词】孕妇;钙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为9.4%~10.4%[1],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器官的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尚无新的突破,往往需要终止妊娠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钙在人体生理方面功能认识的提高,不少学者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钙有关。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此,我院应用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口服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生长受限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孕18周前建立了围产保健卡,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孕18~28周,年龄21~36岁,正常饮食,近期未服钙剂及其它药物。

1.2 方法选取自愿服用乐力的孕妇200例为预防组,随机选取200例未服用钙剂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预防组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2粒/d,每次1粒,2次/日。孕16~28周开始口服直至分娩。对照组不服任何补钙药及食品至分娩前。

1.3 观察指标补钙前及补钙后每4周复查1次血钙和尿蛋白,每2周检测1次血压、宫高、腹围,观察一般产妇情况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记录临床是否出现腓肠肌痉挛、腰腿疼痛等症状。同时记录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与药物有关的任何不良反应。观察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服药后血钙浓度比较预防组较对照组血钙水平显著回升(P

2.3 药物副反应复方氨基酸螯合钙服用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出现。

3 讨 论

目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钙代失常有关,其原理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PTH)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丢失,但PTH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上升[2]。还有学者认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钙摄入量相对较低,但为保持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把正常量的钙转运给胎儿,从而导致母体缺钙,发生妊娠期高血压[3]。血清钙的降低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而出现腓肠肌痉挛。同时由于骨髓中的钙被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而出现腰腿疼痛等缺钙症状。本实验妊娠期补充钙剂证实可以减少缺钙症状发生,预防组临床缺钙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

有资料表明,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孕妇是发生该病的高危人群。高度关注外来人口孕产妇早孕保健、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4]。妊娠期高血压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因素,补钙可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且能减少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因此加强孕产期保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补钙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孕产妇流动人口的系统管理,使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步提高。通过孕期保健、孕期补钙能促进优生优育,也有利于孕妇的健康,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母亲安全”、“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5.

篇4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c)-0163-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一般在怀孕5个月后出现,妊娠病理状态以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为主。过去,人们将其称为“妊娠中毒症”,认为这是因“毒素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但是,多年研究发现,这种“毒素”并不存在,因而暂时将其称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危害孕妇健康,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所以必须加强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1]。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表现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从怀孕第5个月以后才表现出来。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仅表现为血压升高。开始时可能达到17.3/12 kPa(130/90 mm Hg),或收缩压升高4.0 kPa(30 mm Hg),舒张压升高2.0kPa(15 mm Hg),严重时血压会继续升高,最高可到21.3/14.7 kPa(160/110 mm Hg)以上。与此同时,孕妇可出现全身水肿,每周体重增加会超过500 g。蛋白尿出现的时间稍晚于血压升高,开始时时有时无,一旦发展下去可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2]。

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患者可以出现头痛、眼花、胃痛、恶心及呕吐。此时,孕妇脑血管已经有异常,如果存在诱因或延迟治疗,便会发展为全身抽搐。所以,这个时期在临床上称为先兆子痫,表示孕妇即将进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最严重阶段——子痫。

子痫多发生于孕晚期和临产时,是由于先兆子痫病情发展,导致孕妇全身抽搐和昏迷。发病时,孕妇的眼球固定,瞳孔放大,头扭向一侧,牙关紧咬,面部、全身及四肢肌肉痉挛,发生迅速而猛烈的抽动。同时,呼吸暂停、面色发绀,抽搐时间可达1 min。如果情况严重,孕妇可能会发生深昏迷,危及生命。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孕妇和胎儿健康的综合征。在未发展到先兆子痫时,孕妇便会因全身小动脉的收缩而出现少尿和肾脏排泄功能的障碍;肝脏功能损害使其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胎盘功能受损,使胎儿生长发育受影响,胎儿可能发生窒息甚至死亡;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会出现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早剥,孕妇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等[3]。

目前现代医学对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展有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孕妇应加强自我监测,一旦发现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迹象便及时就医,以保证母、婴的安全[4]。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病,占全部妊娠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数占妊娠相关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5]。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婴围生期病死率,改善母婴预后[6]。

3.1 治疗前准备

采集检查标本,需要测定以下项目:血细胞比容、血镁离子、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钾、钠、钙等,此外,应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

3.2 药物治疗

应把握降压、镇静、解痉、合理扩容及利尿的治疗原则,另外要做到适时终止妊娠。①降压药物:血压过高特别是舒张压过高时,使用降压药物,使用时必须注意血压的变化,因为降压幅度过大会导致脑出血或胎盘早剥,应根据血压来调节药物的滴速。②镇静药物:镇静药物即镇静剂,在使用镇静剂后,孕妇要卧床休息,绝对不能过多运动,以防发生性低血压等意外。③解痉药物:第一选择为85%硫酸镁。服用硫酸镁,能够增加脑部血流量,从而减少脑水肿,头昏眼花的症状能够得到改善。硫酸镁还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子痫抽搐。镁离子与钙离子拮抗,能够降低子宫肌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子宫血管阻力。硫酸镁还能扩张血管,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量,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虽然硫酸镁药效明显,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跳停止,故不能过多使用。治疗过程中须严密观察病情,报告尿量、呼吸和膝反射。尿量小于25 ml/h、呼吸低于16/min或膝反射消失时,应停止使用硫酸镁,并用葡萄糖酸钙或者氧化钙输液,利用钙离子拮抗镁离子,同事记录出入量和患者体症变化。④扩容药物:一般在解痉的基础上进行扩容,治疗时需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呼吸和尿量。⑤利尿剂:利尿剂也应适量使用,过量会导致血液更加浓缩且丢失电解质。因此,使用利尿剂后要做电解质检查和心电图,用以注意血液是否浓缩,血量是否不足。⑥终止妊娠:综合治疗72 h以上后,若血压不稳定、自觉症状不能改善,妊娠达到37周的患者可以考虑终止妊娠。

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4.1 心理护理

孕妇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家属应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当孕妇感知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如恐惧、焦虑等。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态度应和蔼,且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到有效地开导从而帮助解决问题[7]。

4.2 加强巡视

对轻及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重度患者除此以外应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铁、钙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此外,还要注意输液的滴速,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4.3 严密观察自觉症状

患者病情加重会表现出头痛、胸闷、眼花、恶心等症状,如出现应做好急救处理。患者忧虑越多就越难控制思想和行动,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的症状。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和时间、方向辨别能力。家属也可帮患者制作备忘录等[8]。

4.4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一旦出现应立即抢救。同时要注意子宫壁的紧张度和胎动情况,以避免长时间仰卧位,防止子宫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胎盘早剥。此外,应注意有无鼻出血、牙馥出血等倾向,以检查凝血功能。

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只要注意孕期保健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①定期进行孕期检查,通过测量血压、称体重和查尿蛋白来了解是否患病[9]。②适当休息和营养,孕期保证足够的的睡眠和卧床休息十分重要。有人建议,孕妇每天卧床的总时间不应少于10 h,而且以左侧卧位为宜,这样可改善下肢血流量,并增加肾脏血液供应。平时低盐饮食,注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充足。③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纠正贫血。下肢水肿时要多卧床休息,血压偏高时可以按医嘱服药。为保证孕妇健康,在症状过于严重时,应尊重医生的意见终止妊娠[10]。④对曾患病者重点监护,如果孕妇有肾炎、高血压,或上次怀孕时曾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之下严密监视病情,必要时可住院治疗。

总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利于孕妇的休养,也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对患者应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并辅以严密的护理。另外还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姚秀华,温岩,孙晓峰.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 HELLP 综合征 32 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491-2493.

[2]张鹏,汤荣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D 与 FD P 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5-27.

[3]Rabow MW. Current med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 2010[M]. New York:McGraw-Hill Medical,2010.

[4]Di Iorio R,Marinoni E,Anceschi MM,et al. Amniotic fluid endothelin-1 levels are increased in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J]. Am J Reproductive Immunol, 1996,36(5):260-263.

[5]乔如丽,刘志杰.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浆BNP水平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变化[J].疑难病杂志,2010,9(4):292-293.

[6]何丽铿,何凤梅,陈霞.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45-46.

[7]刘桂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34):155-155.

篇5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69-01

1 资料 1220例高血压患者于2008年2月至20012年6月体检普查出高血压;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1][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男性786例,女性434例;男:女为1.8:1。平均年龄26岁-86岁。其中为高血压1级125例占10%;2级为432例占35%;3级为663例占54%。

2 结果 高血压1-3级中测出ECG S-T段改变轻重不同。高血压1级为125例ECG: S-T III,avF平坦改变; 高血压2级为432例ECG:S-T II,III,avF,V5平坦及轻度下移; 高血压3级为663例ECG:S-T II,III,avL,avF低平及下降0.5-1mv,S-T V3 -6平坦及下降1-2mv,T倒置可见u波。通过健康体检及普查中发现大多数1-2级高血压平常没有高血压临床症状,而测得血压增高也忽略了调压及降压治疗; 患有3级高血压患者虽然口服降压治疗阶段,但仍没有将血压调至理想水平。另外,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用不标准测压计及不正确测量和患者自测时,将高血压测量过低,从而忽略有规律的降压治疗。

3 讨论 (1)我国高血压病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多高血压患者早期阶段忽略了调控血压,加上营养过剩及过量摄盐。而长时间工作和生活处在紧张状态,且血压长时期处在高于和超出正常水平,使心脑肾重要脏器血管紧张性增高导致脏器缺血缺氧改变,如心脏心肌缺血缺氧时引起一糸列病理生理改变。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致机体靶器官受累,继之出现心脑肾并发症。(2)1-2级高血压多采用一般治疗,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肥胖者者适当控制食量和减轻体重,不吸烟。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如血压仍过高不降者,适当药物应用。对3级高血压者必须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3)早期高血压ECG诊断及防治即为重要。能早期监测心脏因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及判断心血管病理性改变,用心电图监测ECG S-T段改变指导临床降压治疗,且早期预防高血压病的病理进展和防治心脑肾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1.1对象2006年1~10月来我院疗养的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组,均符合中国高血压联盟的《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60~90岁,平均(70.81±5.96)岁;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对照组为中国成人常模50~60岁组[3],共计90例。

1.2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3],以个别方式测量,按自评量表指导书的标准换算标准分,并与对照组比较。有关数据以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2结果

2.1研究组SCL-90量表得分研究组SCL-90量表总分为140.24±21.75,总均分为1.56±0.24,阳性症状均分为2.42±0.35。

2.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分比较(表1)研究组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8个因子和阳性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研究组常见的10项症状统计(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阳性症状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血压病患者的不适感、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症状显著高于健康人。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高度重视心理干预,采用多元化的护理模式,使患者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在休养员来院疗养期间,由护士召开并主导进行集体座谈或护士与患者个别交谈等形式,促使患者认同并积极矫正自身某些与疾病有关的不良行为,指导患者保持开朗的心境,避免大喜大悲,学会自我调节,遇高兴事不可得意忘形,遇不高兴事也不可失去控制,任意发泄。尤其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应用积极乐观态度去对待,增加压力耐受性或免疫能力,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应调整好心理状态尽量回避使血压急剧升高的应激情境,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高血压病的预防,关键是体育锻炼和饮食控制,因此在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了解健康饮食结构,制定明智而平衡的饮食计划,少食多餐。指导患者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适当增加有氧运动。

3.3普及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老年患者由于工作及社会交往活动减少,接受外界信息少,普遍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应通过各种渠道普及高血压病的常识,纠正随意性治疗,积极防止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发生。

3.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此组人群中大多担任过领导职务,一旦退休后,待遇及荣誉上的反差常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用药及就医条件上没有在位时优先,患病后因得不到在位时的优越感而不愿意就医、服药造成病情加重。因此,应寻求一种能充分考虑退休后老年人实际情况的保障体制,消除影响其就医及服药效果的种种顾虑。

3.5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稳定的家庭关系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4]。鼓励家属、子女、朋友经常看望老人,与老人聊天,回忆其“辉煌”的历史,协助料理生活等,减少老年患者的孤独感,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利于患者康复。

总之,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可以互相影响,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应纠正各种心理症状,调整生活方式,真正起到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翟献节,陈京立,董霞.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现状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19

2Coelio R,Santos A,Ribeiro L,et al.Differences in behavior profilie between normotensivesubjectsandpatients with white-coat andsustainedhypertension[J].PsychosomRes,1999,46(1):15-17

篇7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1],同时也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的治疗工作开始走出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不能很好地预防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生,必须结合社区护理干预进行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课题收集1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社区居民,其中男68例,女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年龄50~93岁1,平均年龄76岁。

1.2 纳入标准 干预前平均血压为(146.25土18.58/85.37土13.28) mm Hg,通过对干预前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中医症状、舌象及脉象、实验室及医技检查等情况进行比较,两组病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198例病例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

排除标准:50岁以下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症且较严重的患者,不配合护理方案,无法判断疗效或由于患者的客观原因造成资料不全而影响疗效者,将不予以纳入统计。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常规西药降压药治疗,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及中医社区治疗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运用辨证干预治疗原则:整体治疗、辨证施护;包括情志治疗、饮食治疗及运动保健等;②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中医体质、摄生、情志、饮食等理论对患者进行养生保健及心理指导;③使用中医治疗技术: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有很多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中医药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本文中采用中草药辨证治疗,分型及方药加减治疗方法。

1.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降压药治疗,常规社区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 两组均为三个月一疗程,连续随访四个疗程。所有资料数据均用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疗效及判定方法 参照2005年(中围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2002年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判定标准[3]。具体如下: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凰;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b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血压未达到上述标准;并且及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2 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实施了中医干预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1.34%,高于对照组的84.68%,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以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属于中医的“肝阳”、“肝火”、“眩晕”、“头痛”等范畴,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其常见症状,晚期常因心、肾、脑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还可有相应的各种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由体质、精神、饮食、劳欲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所致。目前西医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仍以常规西医降压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常规健康教育,患者血压降低,但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并发症较多,并且需终生服药。而中医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提倡以预防疾病为主、有病早治、防微杜渐。其科学内涵体现了现代医学界倡导的“三级预防”宗旨[4]。中医护治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的指导下,结合用药、情志、时间、运动等方面实施的护理指导。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治疗过程的始终,使中医在理论、临床、教育、科研上二都具有明显特色,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所以中医强调整体观及辨症施治,同病异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有调查表明,一部分社区居民不了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不懂得高盐、饮酒和吸烟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特别不知道膳食高盐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明咸食、饮酒和吸烟对社区居民健康造成了较大危害[5]。

我们认为,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是解决高血压病的良好途径。通过在社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高血压中医干预管理,改善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对高血压病与高危因素实施了监控,落实了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合理有效用药的措施,提高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了高血压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血压社区治疗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周建英.40例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天津护理,2004,4(12):227.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6241.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3-0158-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病范畴,是只有妊娠期妇女才会发生的疾病,在临床上又十分的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高血压、水肿以及蛋白尿,症状比较严重时会出现头痛、眩晕,更严重的甚至表现抽搐、昏迷等,还可导致心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一直都是产科工作者十分关心的疾病,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在国外的发病率为7%~12%[1],在孕产妇死亡的疾病中占12%[2],是围生期新生儿预后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病理与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的研究进展,以及人们生活饮食、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所占比例也在逐年降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妊高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孕妇及胎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现实意义。

1 妊娠高血压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

1.1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研究进展,认为妊娠高血压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年龄:孕产妇年龄过大、过小都会增加妊娠高血压的发生,一般年龄≤20岁或>35岁的初孕妇更易患妊娠高血压。②遗传与免疫:研究表明,妊高征与孕产妇自身的隐性基因或者隐性免疫反应基因相关。临床上经产妇妊高征较少见,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较多。孕产妇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如孕产妇的母亲、姐妹等有子痫患者的相关孕产妇有较高的妊高征发病率。③身体素质:贫血、营养不良或者患有如原发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炎等病史的孕产妇有较高的妊高征发病率。③种族差异与体型:研究表明,美国非洲裔或西班牙裔多高于白人,体重指数>0.24者更易患病。④子宫胎盘状况:如果孕产妇是多胎妊娠、初产妇,或者有羊水过多、腹壁紧张、子宫膨大过度等症状,宫腔压力便会增大,随即引起子宫胎盘血流量减缓、缺氧以及孕产妇血管痉挛,以致其血压升高。⑤前列腺素水平:通常,人体内血压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为相对稳定的水平,是由于体内一般处于平衡状态的加压与降压物质,而前列腺素可以起到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因此,当孕产妇血管中前列腺素减少时,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便会增高,从而导致妊高症的发生。

1.2妊娠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妊娠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血压升高:收缩压≥18.7kPa(140 mmHg)或舒张压12.0kPa(90 mmHg),且持续时间较长不下降。②蛋白尿:留清洁中段尿检查,24 h的尿蛋白≥0.3 g。③水肿:下肢和腹壁水肿,重者出现腹水,且经休息后水肿未消失。一般体重增加过多的孕产妇易出现此症状。④身体异常: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⑤抽搐昏迷:抽搐昏迷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是妊娠高血压病情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抽搐时患者表现面部肌肉紧张,双眼固定无神,牙关紧闭不开,全身剧烈颤抖,思想意识丧失,呼吸骤然停止,大小便暂时失禁等,症状较为严重时可致死亡。

2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妊高征的临床观察

2.1资料与方法

2.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确诊为妊高征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其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27.8岁,孕周22~37 w,平均孕周35.6 w。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2.1.2方法 48例患者在患病入院时,均对其做相关检查,并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主要具体治疗方法为硫酸镁静脉滴注,滴注1 次/d,滴注速度为1~2 g/h,滴注配比为50 ml 25%硫酸镁溶液与300 ml 10%葡萄糖溶液[3]。对观察组,不仅对其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的西医治疗,还对其结合一定的中医治疗,中药成分为枸杞子15 g、24 g、熟地20 g、山茱萸15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山药15 g、茯苓10 g、菟丝子15 g、杜仲15 g、党参15 g。

3 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痊愈数大于对照组,相比较来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见表1。

3 讨论

妊高征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4],通过本文分析可知,本病除需要积极进行常规救治外,正确的预防与结合中药成分的科学护理也尤为必要。

针对妊高征的影响因素,认为正确的预防措施一般为:①按时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在妊娠早期测量一次血压,作为基础血压,之后定期测量血压,在妊娠35 w以后,尤其应每周量血压,测体重,以便及时发现妊高症症状,及早治疗。②合理安排饮食,注意日常休息。饮食、营养与日常休息与妊高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加强妊娠期饮食营养,尤其是叶酸、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加上按时休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③重视遗传因素,防治原发疾病。有家族高血压病史,尤其是家族妇女有患过妊高症,以及本身曾经患过慢性肾炎等可以引发妊高症疾病的孕产妇,为了自身及胎儿健康,更应做好预防准备,防治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解痉、镇静的作用,常用于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治疗子痫和妊娠高血压[4]。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枸杞子、、熟地、茯苓建脾益气,其余补血活血、平肝潜阳。气血双补可以优化全身脏器血液循环,恢复可能有问题的肾小球功能,缓解小血管痉挛,提高身体机能。本文通过对48例妊高征患者的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中西医护理,能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为更优质的护理干预提高途径。因此,单纯使用西药对妊高征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效果不及与中药结合护理,即中西医结合护理妊娠高血压疗效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在临床应用中更多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82.

篇9

结果: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使用药物等,经过比较,干预后采取预防高血压行为的人数高于干预前的人数。

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使患者的血压保持平稳。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36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eng Ziyu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Choosed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to treat with health guide, dietary intervention, exercise behavior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u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 Through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more patients to prevent hypertension than before.

Conclusion:Treating 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Key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30-01

目前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病发率出现大幅上升,因此必须积极的对高血压做好防治工作。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高血压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发率以及致残率、致死率大大降低。本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症状进行了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通过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患有的慢性疾病进行调查,其中140例患者具有高血压症状,男性患者有82例,女性患者有58例,年龄段为36~78岁;学历水平18例患者属于专科以上,28例患者属于中专,30例患者属于初中,64例属于小学文化以及文盲。全部患者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

1.2 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社区居民,2名护理人员对接受调查人员进行询问并填写清楚。通过随访,记录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情况。随访的方式:①门诊随访,病人在接受诊断时对护理情况进行记录。②家庭随访,医护人员上门对病人情况进行了解。③电话随访,对能够实施自我护理干预的病人进行电话了解。④通过健康教育及主题日义诊宣传活动进行随访指导。⑤我中心为搭建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成立了10个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使其能够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自身防治高血压的目的。

1.3 干预方法。

(1)饮食干预:高血压病人饮食特点是:需要食用清淡、含盐低,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水平都低的食物。如果患者每天摄入食盐量过多会使身体内钠离子出现滞留,使身体细胞内血液流量上升,患者小动脉会发生收缩,导致患者血压升高。饮食建议:健康食盐量每天在5g以下,要多吃水果以及蔬菜,因为这些食物里面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元素,对病人血管起到软化作用,并且还能够对病人皮肤起到保养作用;病人脂肪摄入量要进行控制,可以多食用海鱼,因为它里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发生氧化,使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大大降低,还能起到增加血小板凝聚时间,避免出现血栓的情况,防止患者发生脑卒中,因此食用海鱼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益。

(2)运动干预:患者要进行合理的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提高自身免疫力。要依据不同年龄以及不同体质参加适当的运动,运动原则是保持适度和有序运动。高血压患者最好参与有氧运动,例如散步运动、慢跑运动以及跳舞和打太极拳运动等。患者运动时间要控制好,不能进行激烈运动。高血压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要采取卧床休养,要对自己的脉搏进行测量,对运动量进行适当调整,运动时间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持久。

(3)高血压患者如果具有肥胖症状,并且具有吸烟和饮酒等习惯,要详细说明其对病情的影响,对体重进行控制、并戒烟和戒酒。患者体重指数要维持在20kg/m2~25kg/m2,喝酒时乙醇含量在30ml以下。

(4)对血压实施监测: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晨要对血压测量一次,有条件的患者家庭需要配备血压计,指导其对血压进行自我测量,并且在规定时间、指定部位以及指定对血压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值进行记录,从而进行观察和对比。

(5)用药干预: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要终身服药,因此在血压保持正常后,患者不能随意停止用药,应该坚持用药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指导患者避免由于改变导致血压过低,例如夜间起床时动作要保持柔和,避免动作过猛出现头晕。如果患者忘记吃药,不能下个时间继续用药或者两个时间的用药量一起服用,要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对个体用药效果进行评价。

(6)便秘症状的干预:患者的大便要保持顺畅,防止出现便秘除了平时多食用粗粮以及含有粗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以外,饮水量也要加大,根据情况约1500ml―2000ml,患者如果发生便秘,可以早晨晚上喝蜂蜜水对肠道起到作用,促使肠道发生蠕动,使患者能够顺利排便。患者大便时要注意不能用力过猛,避免血压出现上升,使自身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按时排便,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以针对情况服用缓泻剂。

(7)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由于情绪不稳定,心理状态很差,因此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对患者情绪进行调整,进行安慰和鼓励,使患者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具有平衡的心态。研究证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精神紧张,容易导致血压出现升高。同时性情非常急躁、好胜心比较强的人,也容易出现高血压。因此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性格,指导其将不良的习惯和生活习性进行转变,使患者从自身做起对高血压进行预防。

(8)健康教育:依据高血压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采取相应的宣传教育方法,对高血压具有的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对血压实施监测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致病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因素、肥胖因素、吸烟以及饮酒不良习惯、摄入食盐量过高等因素,让患者从自身生活习惯方面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对高血压疾病做到预防和控制。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在戒除不良习惯、盐摄入量规范化、进行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以及实施血压监测方面,将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情况的人数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本次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后遵循合理的生活方式,血压水平维持在健康状态,使治疗费用大大降低,患者满意程度高。

高血压患者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临床治愈率及对血压的控制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的对高血压实施预防和控制,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丘友谊.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1,23(12):125-126

[2] 朱芹英.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7(09):211-212

篇10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2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原发性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除了西医常规的降压治疗外,笔者2009-2012年采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现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二级预防中,血塞通注射液在改善症状、减少远期并发症等方面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共384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就诊时无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84例。观察过程中有5例在入组两年内死亡,有44例失去联系。完成观察的患者治疗组190例,对照组160例。治疗组年龄40-90岁,其中40-50岁25例,51-60岁者82例,61-70岁者64例,》70岁者19例。对照组年龄37-90岁,其中《37岁者5例,40-50岁20例,51-60岁者40例,61-70岁者75例,》70岁者20例。两组合并糖尿病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基础治疗,西医降压等常规治疗,有合并症者酌情用药,用药方案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5+生理盐水250ml静滴7-15天一疗程,一年用2-4个疗程,最好一个季度用一疗程,至少观察两年。

1.3 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情况,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急症,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塞、高血压肾病等的发生率及预后转归,患者治疗后转归,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脑卒中致残率)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远近期并发症[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死亡患者7例及流失患者36已不在观察之列。脑卒中致残率是指出现的肌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脑梗死后患者出现的肌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脑梗死后痴呆症、抑郁症的发生率。判断界限为能否完成生活自理。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发病例数种中部分患者为重复发病,而且部分转归为脑卒中、统计作为单独例数计算。脑卒中患者中部分患者为梗死后出血,均以初发疾病列入统计数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论其转归均独立计算。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同时合并心脑肾并发症,予以分类单独计算,具体见表2。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高居全球各病种发病率之首,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其罪魁祸首就是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重点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2-3】血压达标是基础,而且很多患者虽然血压控制理想,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正在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作为西医治疗的有效补充,祖国传统医学有者广阔的发展空间。

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脑及心肌缺血的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有降血脂作用,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长期用药对增加血管弹性,提高肌体抗突发事件能力有一定帮助。

高血压所致各种并发症在中医理论上多属风症、痰症、瘀症,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熄风通络为主,与西医治疗的抗凝、改善微循环一脉相通。在笔者的观察研究中,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大大改善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许多重症患者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恢复部分劳动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信心,两组患者致残率的差别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与现代医学提倡的人性化治疗相吻合。

中医理论倾向症状医学,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头晕、目眩、胸闷、乏力等症状,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有利于长期治疗和管理,尤其在文化层次低的人群中,其能迅速解除患者症状,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成为治疗的关键。在笔者的观察研究中,治疗组入组患者完成观察率为95%,而对照组为86.96%,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二级预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娇,欧爱华. 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354

篇11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目前在临床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出现无症状脑梗塞的几率显著提高。有研究报道原发性高血压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无症状脑梗塞的患病率为30%-60%。由于无症状脑梗塞对患者的生活虽无明显影响,常被患者及临床工作者所忽略,但病情可不断进展变化,逐步导致脑卒中以及血管性痴呆。目前国内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的临床特征研究较少,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无症状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以脉压为切入点,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的关系,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西医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病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1.1.2 无症状脑梗塞的西医诊断标准 无症状脑梗塞的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无任何脑及视网膜症状的血管疾病,仅为影像学所证实。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南平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45-7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联合患病者238例为A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9例为B组。其中,A组男124例,女114例,年龄56.6±9.2岁;B组男130例,女119例,年龄57.5岁±10.6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3 观察指标

1.3.1 所有检测者入院即行头颅MRI及动态血压监测及头颅MRI 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德国IEM公司动态血压仪(型号MOBIL-O-GRAPH)。受试者于早晨8:00-9:00开始行ABPM检查,袖带固定遵照血压测量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要求受试者日常活动不受限,受试者上午06:00时起床,晚上22:00时睡觉。袖带缚于患者左上臂,白天每30min测压1次,夜间每1h测压1次。记录并储存收缩压和舒张压。24h有效监测次数小于应获次数的90%,重复监测。有效血压读数的标准是:收缩压70-260mmHg,舒张压40-150mmHg。监测结束使用数据分析仪打印报告,统计数据。头颅MRI:使用美国GE公司全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仪质子密度为1.5T磁场力的超导核磁,以10mm的切面厚度轴面T1、T2加权成像。MRI图像由2名放射医生独立进行评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从研究中剔除。

1.3.2 计算公式 平均脉压(即平均收缩压值-平均舒张压值)。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上统计分析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 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联合患病组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联合患病组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相比脉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无症状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指经MRI发现梗塞灶但无相应的卒中史及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无症状脑梗塞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不一,范围在5.84%到28%。在我国有学者报道老年人无症状脑梗塞的发病率为22%[1]。虽然无症状脑梗塞对患者的生活无明显影响,但无症状脑梗塞的患者易发生症状性脑梗塞。逯林欣等通过对176例无症状脑梗塞患者随访研究中发现1年内发生症状性脑梗塞的59例,提示无症状脑梗塞是症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2]。目前国内外对无症状脑梗塞的临床特征研究较少,但无症状脑梗塞的高发病率及高危险性提醒我们应重视对无症状脑梗塞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无症状脑梗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病产生无症状脑梗塞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有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产生无症状脑梗塞与高血压产生脑梗塞的机制相同,其途径为:①高血压使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变小,脑室周围的白质灌注减少、缺血。②高血压引起颅内小动脉局灶性脂肪玻璃样变,小动脉堵塞,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形成空腔,形成腔隙性梗塞。

脉压的大小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指标,其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能放映大动脉僵硬度变化。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显示,在中老年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循证医学证实,在46-47岁人群中,脉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死亡危险升高10%。张钦凤等通过对698796个韩国人的随访研究发现脉压与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死亡有正相关关系,脉压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的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3]。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在重复的循环应力作用及神经内分泌因素介导下,随着年龄老化,动脉的弹力薄板层断裂和破碎,管壁中胶原与弹性蛋白比值改变及钙的沉积等,使大动脉管僵硬度增加,弹性降低;而小的阻力动脉管壁增厚,壁腔比值增大,血流阻力增加,从而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增大的脉压增加动脉血管压力波动负荷,动脉血管受到的牵拉力增大,血管弹性成分的疲劳和断裂加快,促进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促进血管内膜的损伤,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事件的发生[4]。

本研究通过对2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联合患病者及24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研究中证实了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无症状脑梗塞联合患病组患者脉压明显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患者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盛爱珍,王新德.老年人的无症状脑梗塞[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4(3):124-129.

篇12

①调查显示有的子痫前期孕妇有家族史。特别是至亲的母亲或骨肉相连的姐妹有高血压的孕妈更易患此病;②精神易紧张的女性,精神易紧张的人本身血压就容易升高;③初产妇、高龄初产的女性、多胎妊娠的人都是此病的高发人群;④孕前已被确诊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血压指数;⑤孕前超重,即BMI=体重(kg)/身高m2>24会增加孕后血压升高的危险;⑥超重固然害处多多,但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同样也会引发此病;⑦羊水过多、巨大儿及葡萄胎等都会使子宫张力过高,引起高血压;⑧寒冷和气温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冒,也增加了孕妇患上疾病的危险;⑨近年来的缺钙学说提示,血钙的降低也是疾病易发的因素之一。

2 妊娠期高血压药物选择

妊娠期高血压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直接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危。凡舒张压高于12.0 KP(90 mm Hg),即应开始治疗。

孕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与一般高血压近似,但也有其特殊性。一般性措施包括低盐饮食,劳逸结合,消除精神过度紧张和予以镇静。用药期间必须密切注意血压变化,最好每日测血压2~3次,避免将血压降得过低或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影响胎儿的血供。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7.3~18.7/10.7~11.3 KP(130~140/80~85 mm Hg)为宜。

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利尿降压药,尤其是子痫前期病例,若应用利尿剂可使病情恶化。利尿剂仅适用于合并有左心衰竭或水钠潴留的患者以及少数(约1%)血容量增多的妊娠高血压患者。

目前多推荐使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25~50 mg/d,1~2次/d;或美托洛尔(倍他乐克)50~100 mg/d,分两次服用。钙通道阻断剂可用于妊娠早中期,但临产前半个月不宜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影响产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宜用于妊娠早期,但可用于妊娠中晚期。常用的药物包括卡托普利12.5~25 mg/次,3次/d,或依那普利2.5~5 mg/次,2次/d。当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发展为先兆子痫或子痫时,应及时住院尽快通过静脉用药,控制血压,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血压稳定下降后,再换口服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3 治疗方法

①对子痫前期患者行镇静、解痉、降压、利尿、扩容、强心治疗。首先以25%硫酸镁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静推,5~10 min推完,后以硫酸镁1~2 g/h静滴,每日总量20~25 g,视水肿及生化指标适当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利尿、强心、预防感染纠正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对子痫患者用冬眠Ⅰ号1/2量肌注,全量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控制抽搐,20%甘露醇降低颅压;②终止妊娠:对于子痫患者在抽搐控制后2 h考虑终止妊娠。对子痫前期患者疗效好,血压下降理想且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者期待治疗至孕34~37周,期间严密观察胎心、胎动及孕妇血压、蛋白尿及水肿情况。对血压下降不理想、自觉症状不减轻者以及胎龄

4 应积极预防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必须从早孕期抓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孕妇懂得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按时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妊娠早期因人而异,需测基础血压。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初孕妇、孕妇年龄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有心肾及严重贫血等疾病的孕妇,更需加强产前医疗保健。

5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尤其先兆子痫,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主要原因。母儿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子痫前期重度。如何及早认识病情的严重性并及时处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新的诊断标准是根据其疾病的生理病理来监测全身各系统的表现,包括许多实验室检测及全面的胎儿状况监测,应用各种客观指标来综合评估病情及预后,为临床治疗、处理以及终止妊娠提供有利的依据,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也反映了不只是针对妊高征的三大典型症状,而是针对孕产妇自身整体的医疗观察。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家族史,以确定产妇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以便治疗。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切实开展产前检查,做好产前保健工作。通过孕期宣教,使广大育龄妇女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和对母婴的危害,促使孕妇自觉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给予治疗及纠正,从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