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时间:2023-07-24 09:2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育人体系

篇1

1 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内容

1.1 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资助理念进行确立。各种资助工作是在资助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以往的资助工作是不让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理念为指导,但缺失了对大学生教育的功能,忽略了整体上育人的效果,而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将是德育工作没有及时跟上的结果。资助育人和高校德育相结合,使高校德育活动方式得以丰富,健康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得到促进。

1.2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规范流程。在开始资助前对政策进行宣传,使政策内容被广大学生所了解,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倾听同学对评定标准的意见,由不申请资助的学生代表组成评定小组,申请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由所在地政府开具,评定小组由负责教师领导进行调研,将评定的结果进行公布并把资助资金发放下去,做好受资助学生的精神扶贫工作。

1.3 较为完善的高校资助育人政策和制度的构建。各个高校结合国家相关的资助法律、法规,制定了配套的政策制度和实施细则,为使资助政策的实施得到保障以及顺利的发放资助金,在学生手册中规定了本校的评定种类、依据和标准,使学生可以结合规定和自身情况来选择资助方式。包括奖学金,是表彰和鼓励优秀学生而设立的,鼓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是经济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舞;助学金,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资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助学贷款,可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费用;勤工助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的组织下以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树立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改善了学习和社会条件;困难补助,可分为临时困难补助和定期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是对学生因突发事件引起的生活困难的解决,定期困难补助是针对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的学生;学费的减、免、缓,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绿色通道,是在新学期开学时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先办入学手续后交费的制度;代偿制度,是对高校资助政策的完善,是对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在符合条件下的代偿制度的规定。

1.4 对专门负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机构的建立。专门负责宣传、评定、实施、监督等的具体负责机构已经形成,高校是设立、宣传、参与的主要实施主体,专门负责学生的资助工作,对资助对象进行监督管理,为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调节,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2 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要以德育为导向做进一步的完善

篇2

实践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实践育人环节,创新实践育人途径,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即“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个平台”“四项机制”“五大措施”),拓展延伸三个“课堂”之间联系,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围绕一条主线――突出实践育人的引领性

黑龙江东方学院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为引领,以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建设为动力,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应用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都适度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二、强化两大重点――突出实践育人的针对性

实践育人对于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实践育人工作既有“温度”又有“宽度”,更有“深度”。

一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院连续15年开展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室,开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必修学分。学院以课程化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的做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先后多家媒体对我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我院申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耦合机制研究”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科研立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一书获得应用型本科高校校本教材立项支持。“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二是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志愿服务 “工程”:即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花朵工程”以关爱孤寡老人为主题的“夕阳工程”以关爱残障人群为主题的“温暖工程”以关心贫困学生为主题的“春风工程”,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工程”,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的“爱校工程”。“星光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班助一”“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在全省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计算机学部开展的“清柜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黑龙江日报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光盘”到“清柜”》对我院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予以转载。积极开展“西部计划”。 2003年来累计共派遣79名志愿者到基层建功立业并取得突出成绩,涌现了一大批扎根西部的先进典型。2014年西部计划报告团赴黑龙江省首场报告会就选择在黑龙江东方学院,足以看出我院在志愿服务工作在黑龙江省的影响力。

三、构筑三大平台――突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实践育人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从培养方案、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着眼“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融合度”,不断完善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一是打造主题型德育实践平台。我们利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紧密围绕主题,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我们培育选树一大批典型。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故事分享会,与同学们共话人生理想。

二是打造科创型德育实践平台。学科竞赛是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展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务处、学务处、团委等部门相互协作,研究制定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黑龙江东方学院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创立了“东方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方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机制,探索打造东方特色科创品牌。

三是打造文化型德育实践平台。学院积极开展“两节一坛”为代表的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以学生会为主力军、学生社团为生力军、“东方之声”艺术团为先锋军的格局。打造了以“体育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五・四文艺汇演”“一二・九文艺汇演”“学生社团展演”等为代表的一批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四、创新四项机制――突出实践育人的系统性

第一,社会化机制。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我们面向社会,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聘请政府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实践教育活动的体制社会化;第二,基地化机制。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在校内建设各种类型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服务。在校外,学校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科技服务基地”等相对稳定的40个实践基地,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第三,项目化机制。实践活动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团队竞标制,学生跨学部和学科专业的组队,自行设计项目和课题参与投标竞争,经专家评审,确定学院和学部两级重点团队;第四,课程化机制。把学生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学时学分、成绩考评等作出明确规定。

五、采取五大措施,突出实践育人长效性

一是以思想引领为导向,全面加强实践育人体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努力构筑实践育人平台。坚持立足东方历史和办学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创作一批反映东方办学历史、彰显东方精神的原创作品。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活动月等活动打造成为我院标志性文化品牌活动。

三是以创新实践为载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按照“一支团队、一名指导教师、一项资助、一个实验平台、一类竞赛”的“五个一”模式培育创新实践项目,规范创新实践项目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监督和成果管理,使创新实践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拓展创新实践教育平台。组织优秀创新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重点扶持一批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观摩国内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五是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指导、协调和评价,进行过程监督管理。

多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构建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开创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14年我院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全国仅有3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获此殊荣。2013年、2014年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我院的“黑龙江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 2014年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授予我院团委“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全省4所高校获奖,我院是全省唯一获得表彰的民办高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积累和推广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努力推动我院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66-03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注重思想引导和宣传教育,还要根据“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从思想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就业创业等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功能,构建高校的“大德育”体系。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校大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任务,将学生德育工作与学生事务管理结合起来,构建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体性强的大学生事务管理德育工作机制。具体来说,高校大德育的目标体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多层次系统,其中,以奖助学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大德育体系和学生事务的重要内容,具有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形成大德育体系视阈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是增强高校大德育体系育人功能的要求。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功能的现实基础

(一)高校开发资助育人功能的可能性

第一,资助理念的引领性。我国对高校资助的理念从最早的基于“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到后来逐步发展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从单一的物质资助到“解困、育人 、成才”分层递进的资助育人理念,可谓育人理论引领功能逐步凸显。具体而言,当前资助理念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以及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资助工作体系的完善,正是得益于这一理论的引领;一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即通过资助保障,为大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所在,也体现了资助育人理论的指引。

第二,资助制度的导向性。制度是理念的实践化,是工作机制的具体指引。我国针对高校资助工作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奖学、助学和勤工奖学等系列规定,这些规章制度不仅规范了资助工作,实质上还蕴含着国家通过制度化建设,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导向的功能。例如国家的助学贷款制度,要求大学生诚信贷款,按时还贷,学会感恩,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和诚信感恩教育的导向。又例如,高校制定奖学金制度,通过制度引导贫困学生注重全面发展,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奖学金,解决自身经济困难的同时塑造更好的素质,体现了对优秀人才的认可与表彰。

第三,操作层面的推动性。高校学生资助通过大力宣传资助政策、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关注和帮扶大学生,实现资助专项工程,举办大学生奖学金颁发典礼,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进行模范引领宣传,以及签订助学贷款合同等等,体现了社会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支持,以及高校对大学生资助的重视,更体现了困难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这些操作过程,不仅是人与物的互动,更是一种社会风气和教育精神的互动,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资助行为,更担负着隐性教育媒介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实现资助育人功能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变化发展,特别是贫困大学生资助诉求的多元化和资助层次的多样化,仅仅解决贫困生的物质和经济困难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的要求。因此,在物质资助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资助育人的范畴和内容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资助需求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容易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当前贫困生的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些贫困生存在思想困惑,例如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和悲观,对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显得消极,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加强对这一类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引导。

第二,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助诉求不断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部分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容易因为一些经济困难、学业压力及情感问题,引发一些心理问题,例如一些贫困生容易性格多疑敏感,较容易内心自卑,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及时整合资源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第三,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资助需求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由于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等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处于下风,特别是受制于经济困境,在接受优质教育培训、参加社会实习等方面不尽人意,因此全面发展的资助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就业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力帮扶。

二、大学生资助体系育人功能的特点

高校资助之所以也可以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于其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因此,要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必须要对其资助育人的特点进行深入挖掘。

(一)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双重育人的特点

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特别是需要自我价值的满足与实现。大学生资助体系也体现了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资助。在大学生事务管理中,物质资助主要是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慰问金和慰问品等有形资助,从经济上帮助困难学生,为其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资助更多是指在物质和资金资助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仪式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对资助行为产生认同和感恩,并推动自身精神世界得到享受,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格。显然,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这两方面的激励和帮扶可谓相辅相成,是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的最好体现。

(二)普遍资助和个别资助统一育人的特点

大学生求学阶段只是阶段性的,因此资助也具有阶段性。因此,大学资助体系首先体现的是阶段性资助的特征,即每个学生受到资助都是一种具有期限性的行为,长则求学期间,短则一年甚至数月,有的资助是一次性如临时补贴,有的是长期性的如助学贷款,有的是年度的如国家奖学金等,但不管何种资助都是带有阶段性的。从期限来看,具有阶段性的大学资助行为所产生的德育影响及存在价值是否也仅有阶段性,或者说,对于离开高校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大学生资助体系育人功能产生的影响是否能持续存在和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性问题。大学生受资助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对资助的本质及相关的资助仪式能有较好的认识,因此资助行为蕴含的思想教育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将发扬和传播诚信感恩、助人自助等精神,并对受资助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资助行为虽有阶段性,但精神和思想受益却是长期甚至终身的。

三、影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一)资助育人意识淡薄不利于资助育人功能的开发

在当前高校的实际资助工作中,资助工作机构和管理者更多地把资助大学工作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或者管理行为,观念仍主要停留在解决大学生实际经济困难阶段,未从育人角度理解和推动资助工作。这表现为:一方面,资助工作者缺乏对资助育人功能的挖掘。一些高校负责资助工作者片面理解资助工作,仅仅将其作为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单一渠道,忽视资助工作中应有的育人功能,使得资助工作未能实现其完整意义上的功能。另一方面,资助工作者也缺乏对资助育人功能的运用。资助工作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一部分,同样担负着育人的任务,高校资助工作者同样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人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习惯运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思想引导等德育渠道,对在资助工作中利用有效的抓手开展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充分通过资助工作的具体事务进行育人工作。

(二)资助育人制度不完善制约育人功能的发挥

制度建设是机制运行的保障,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不完善会制约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资助过程中的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的分类实施和操作等内容,均为资助工作中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也是资助制度建设的难点,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关于资助育人的专门性规定还不够明确。一些高校对贫困生受资助后的社会回馈,以及学生违规申请的处罚等没有作出详细规定,从而出现了贫困学生享有权利多,却不一定兑现相应的义务等情况,资助育人无轨可循。三是对资助育人的评价制度不够重视,当前对高校资助育人评价的指标主要看资助额度,对资助对象的遴选主要看经济状况或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思想等问题的综合考量。此外,对资助工作的评价更多是管理者自我评价,缺乏外部评价和过程评价。

(三)资助工作机制未能体现育人的导向性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工作机制,将政府、社会和高校的资助传递给受资助学生。在实施资助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高校资助工作机制显得过于简单,更多的是由资助工作者单向组织和开展,受资助者主要是被动申请和获批,这种资助机制虽然有利于提高效率,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沟通,无法让学生在资助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关怀,更无法开展诚信感恩教育,也缺乏后期的资助反馈和宣传教育,这种纯工作性质的资助过程忽视了资助德育功能的挖掘与运用,未能体现育人的导向性。

四、创新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多元化资助,精细化管理”的资助育人模式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资助育人体系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资助工作提供的经济和物质保障,是资助育人的基础,因此,要继续花大力气丰富资助工作手段,提高资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

一是创新资助模式,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勤工助学为内容的资助体系,但在资助面、资助力度方面还不够,未能做到对贫困生的全方位帮扶。因此,要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特别是争取社会资助的支持,借助产学研机制,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奖励。同时,要规范资助标准,明确不同类型资助的不同要求,对资助对象身份进行动态管理。要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拓宽勤工助学和实习见习的覆盖面,以发挥资助的价值导向功能。例如,开展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资助育人的主体作用,探索预分配资助。贫困生与企业提前签订就业协议,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在校学费和生活费,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的方式。[1]

二是创新资助服务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资助育人不仅是政策引导,更是在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因此,要通过精细化的资助服务,将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出来。例如,将新生“绿色通道”做得更细致,通过一站式申报,规范档案管理,减少申报琐碎环节和审核环节;对于贫困生经济状况调研,可通过学生在饭堂就餐的校园卡查询功能,动态掌握,建立科学的计算模型,了解不同学生的消费指数;运用大数据库,建起“奖、助、贷、勤、补、减、免”资助管理信息平台,同时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帮扶,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等。总之,精细化管理要贯穿整个资助工作体系,使资助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新资助育人融入大德育体系的“三助育人”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资助工作是大德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也指向同样的目标。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要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推动物资资助、能力资助和精神资助的协同发展。具体地说,资助育人工作要围绕“他助、自助和助人”开展“三助育人”。所谓“他助”,就是传统模式的经济资助,包括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而“自助”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校园创业创新活动、实习见习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自立自强,为根本上解决经济困境打下良好基础;而“助人”主要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感恩互助社会风气。在“三助育人”思路中,“他助”是保障,体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怀,是解决实际问题;“自助”是根本,体现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根本脱贫的关注;“助人”是精神境界的提升,体现了资助育人精神的升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今后的高校资助工作,要根据“三助育人”,进一步改变资助方式,实现从单一的经济资助向促进贫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资助的转变。[2]

(三)创新高校学生资助的工作机制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教育主体的联动参与,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第一,健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要成立专门负责资助工作的领导小组,特别是明确职能部门和基层党委、学生工作队伍的职责,对资助工作进行研讨,对不同阶段不同资助要求进行分工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机制。此外,要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对如何将资助育人纳入到大德育工作中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谋划。如探索动态化、多元化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标准,以及受资助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等。第二,构建高校、社会与家庭的资助联动机制。大学生资助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行为,是落实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高校资助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和社会,因此,高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的联系,筹集更多的资助金,并且要通过常态化的联系,确保每一笔资助的合理使用,并通过高校搭建的桥梁,让受资助学生与资助方进行沟通交流,弘扬感恩诚信与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同时,受资助大学生所在家庭既是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要通过高校与家庭的联动,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共同做好受资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创新资助育人的德育方法。除了传统的宣传教育方法,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还需要积极运用情感的、心理的、隐性的方法和新媒体手段,推动资助德育工作手段的多元化,将资助育人的隐性德育功能发挥出来。

篇4

古时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找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如此,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更应给学生创设温馨优雅的成长环境。如今,我校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行。

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做一个快乐的采芹人”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左边是“耕读轩”,右边是一个“勤学苑”,里面绿树成荫,树荫下摆放着许多石凳,这是学生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往前走,是四个花坛分列过道两旁,花坛里种植着四季常青的铁树和杜鹃花。花坛周围的廊柱上,张贴着学生的书画作品。其实,学校所有楼道的廊柱上都张贴着学生作品。逛校园、看展览,成了学生课余的一大乐事。

近年来,学校以“校园无闲处,处处能育人”为建设目标,在调整绿化布局,扩充绿地面积,做好品种搭配的基础上,将绿化延伸到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花草树木由班级领养负责管理;同时以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为依托,重点建设了校园走廊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设置了学生作品展示栏,向全校学生征集作品用于装饰楼道走廊等,并定期进行更新。这样既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温馨优雅的学习工作环境,也达到了一花一草会传情、一墙一角能说话、一景一物皆育人的效果,还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增强了新鲜感、归属感。2016年5月,学校被评为“江西省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二、教师课程――言传身教。打造文明校园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学校重视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1.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赣州市教师职业道德“七项严禁”及处理办法》等,邀请县市名师作专题师德辅导,开展“我是采芹人,我爱采芹校”教师师德主题演讲、征文等活动,规范引领教师从教行为,依法从教。

2.完善师德建设考评监督机制

落实师德责任制,学校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状,将教师日常师德表现纳入教师常规检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3.形成师德建设激励机制

通过深入开展“十佳师德标兵”“教师十大感动人物典型事迹”评选,激发弘扬师德正能量,引领全校教职工向榜样看齐。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

学校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鼓励教职工进行阳光锻炼,经常开展拔河、广场舞、登山等活动,既愉悦了身心,又让教职工在活动中形成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达到了润物无声、以爱育爱的育人效果。

在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下,爱的种子也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变得爱校、爱师、爱学,养成了文明言行,加速了优良校风的形成。如今,走在校园里,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学生总会上前来主动问好;学校的好人好事栏每天也都写得满满的……

三、学科课程――教学创新,打造生态校园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直接决定着育人的成效。首先,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设置要求,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实行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业化、专职化,并将按课表上课列入教师常规检查,严禁挪占、挤用等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在发挥班队会、思想品德课等作用的同时,依据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其德育因素,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开发了《立志勤学》《信丰一小学生日作常规三字经》校本课程,做到人手一册,每周一课。

其次,学校大力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试行导学案,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志趣课堂”,让课堂重焕生机。

走进这样的课堂,我们欣喜地发现,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气氛热烈,沉默不语的学生变得会学习、会思考、会质疑、会交流、会协作了,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员互助共进的课堂氛围。

如四(1)班学生小黄以前经常不交作业。开展小组学习后,如他按时交作业了,成绩也有了进步。老师表扬他,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们组长冯杭俊天天辅导我做作业,晚上打电话提醒我要做作业。他对我这么好,我不交作业都对不起他。”五(3)班的小组长小张找到老师说:“老师,能给我们组曾芸芳加分吗?我觉得她这节课表现很好,加分她会很有积极性的”。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生命的对话。

四、活动课程――搭建舞台,打造精彩校园

且看学校今年3月学雷锋月的活动安排:

3月1日至7日:各班召开“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班会,刊出一期学雷锋黑板报,开设好人好事专栏;

3月11日至13日:每天下午组织两个年级在学校操场集中听身边好人故事,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3月19日:组织部分学生赴偏远山区小学油山镇坑口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表演节目,赠送学习用品。

这份活动安排已经完全摆脱了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教育,而是让学生经历一次从学习到实践的完整教育过程,其效果可想而知。

而这正是学校始终坚持活动体验的原则,定期开展校园“四大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依托学雷锋月、国庆节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促使优良品行的养成。

不仅如此,从2014年下半年起,学校在原有校级舞蹈队、合唱团、二胡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特长及学生兴趣爱好,在四至六年级开设了艺术、棋类、运动等三大类52个特色社团,集中利用每周三下午开展相关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深受学生欢迎,赢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好评。

五、社会课程――校社齐力,打造和谐校园

一年级新生家长接送孩子是困扰学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允许家长进班级接孩子,整个校园闹哄哄的,严重影响其他年级学生上课;不允许家长进班级接孩子,每到放学的时候,所有家长聚焦在校门口,一哄而上,场面混乱,经常出现孩子找不到家长、家长接不到孩子的现象。

为此,学校通过与家委会的协调,由家长轮流值日,组织家长分班级按学生的学号在校门口排队。这样学生排队从校园出来,刚好与家长一一对应,极少出现接不到学生的现象了,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篇5

本文作者:阮小娟王卉李小红工作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大学

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院校化”存在的问题

自1987年我国开始实施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以来,到2011年,已有近300所大学招收了高水平运动员,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院校化”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1.高校内部培养出来的,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数量非常少,在大学生运动会上摘金夺银的运动员主要来自体工队的现役运动员,他们绝大多数是在国内外各种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后被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著名高校特招,他们的训练,取得的成绩主要还是依靠体育系统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他们根本没有过在高校学习、训练的经历。他们基本上是挂着学籍而几乎不上课,不在学校训练,所以谈不上大学对他们竞技能力的培养(陈为群,2008),况且在绝大多数一般性高校很少有机会特招到这些高水平运动健将。在2011年深圳26届世界大运会上,江西只有一位运动员寿超获得金牌,个别经济落后省份则为零。这一现象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再次得到印证。这种极具功利性的现象极不利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2.担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教练员都是大学体育院系的体育教师,他们大多为兼职教练,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评职称必需的科研任务,因此他们放在运动队的训练上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这些大学体育院系的教师大多毕业后长期从事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缺少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他们在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内容上无法达到职业教练的高度。“可以认为,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用人机制很难适应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需要,教学、训练不分的教练人才使用和缺乏训练实战经验的教练队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绩效”(陈为群,2008)。3.由于大多数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投入是由高校自己拨款,在原本经费就紧缺的情况下,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投入上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年均经费4000~5000元的标准。由于投入较低,一方面,运动员们不能得到高水平的训练,也没有机会参加各种高水平的比赛;另一方面,运动员们的营养跟不上,影响他们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自然也就影响到他们的竞技水平的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运动会机会少,大体协组织的赛事数量有限,而高校运动员努力到最后只能参加大运会,竞技水平只能维持在大运会的层次上。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大体协不能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积极性。中国大学生体协官员认为,要想让高校优秀运动员保持和提高竞技水平,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是必需的,组团参加全运会,更能使高校整体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高。这样能使具备高水平人才培养资质的学校加强生源引进,也会使相关方面加强各方面的投入。

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与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1.充分利用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推进学校学分制和课程改革,努力为高校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课程和学分上的管理,要灵活与在校一般本科生区别开来,在课程设置和学分制上,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一方面多开设一些有利于他们退役后谋生的课程;另一方面,适当延长学分制完成的时间;再者还可以招收本硕连读的运动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出好成绩免除后顾之忧。2.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进一步提升体育科研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服务。目前影响地方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因素除了培养模式之外,还表现在内部管理体制、运动训练的科学技术水平、运动员伤病康复等问题上,而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体育科研来研究解决,因此加大地方性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一方面有利于加强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反过来又可以有利于加强这些高校体育科研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和实效,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地方性高校教练员的训练水平。3.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也相应地提高了高校自身的体育人力、物力和环境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吸引优秀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还可以吸引地方体育协会、体育学校、体工队与高校联合办队;另一方面,加大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投入,进一步调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努力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保障运动员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积极鼓励并组织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参加高水平体育竞技运动会,以丰富他们的参赛经验,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成绩。4.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丰富了地方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这些已具备国家级体育健将的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学校的各项体育赛事,可以提升高校整体体育水平,进一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中国体育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本身就标志着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已进入承担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阵地(马兆明,2010)。5.通过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让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大赛,提高地方性学校的知名度,拓宽了地方性高校的对外交流,通过对外交流,不断提高这些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拓宽地方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的视野和经验,毫无疑问,进一步推动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

篇6

关键词 体质 体质测量 体质评价

一、体质

体质是指一个人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从父母继承的先天遗传性因素和后天的获得性因素二者综合影响,决定出的表现在生理功能、心理承受力、外观特征等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人体特性。在生理上表现是各个器官机能、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在病理上对不同疾病的抵抗力不同,对不同感染源、过敏源的易感性不同,在疾病的传染和病变上倾向性不同。体质的组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外部形态结构包括了个体的体型、体格、体重、毛发、等等,其次是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六感、心肺功能、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身体一切器官的功能,第三是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格、气质、性格、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由于其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研究价值,体质研究在医学、运动学、遗传学、心理学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和意义。体质的研究很早就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气质学说,而我国中医学也提出了体质的九种分类,并对每种体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近些年来随着体质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中医体质学》、《体质人类学》等学科,为体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体质的测量

在体质测试时,不同情况侧重不同,但总体上来说要从体质的组成上出发。首先要测量人体的身体形态,就是体重、身高、胸围、肩宽等等。第二是测量身体各个器官的发展水平和功能水平,如肺活量、心率等,从而推断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水平。第三是运动能力的测试,即通过跑、跳、投、握等方式,测试身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和柔韧性等素质。第四就是对心理水平的测试,即人体心里承受力、感知力、个性、意志力和品行的测试。第五就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力,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应急事件、疾病等,通过这些来测试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力。我国根据当前人群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实践最终选取了身高、体重、体成分、肺活量、心肺功能、台阶试验、握力、闭眼单足站立、反应时、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作为体质测试的指标。在实际测量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被测人群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测试手段测试。例如在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时候,选取的就是测量身高体重、台阶测试、立定跳远、握力和肺活量这五项测试。通过身高体重指数、台阶测试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来测量大学生体质。体质测试可以很好的让人了解身体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检查体育教学和锻炼的效果。

三、体质的评价

人体体质的评价与测量密不可分,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分析,通过已经建立的标准,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有效的测量结果,变成有实际意义和信息价值的数据。

体质评价就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的标准有三种;首先是规范化标准,这个标准是经过标准化的测量、统计和评价量表得出。即我们所说的“平均值”,就是从总体上的一个平均标准,适用于个体与个体或总体与总体的比较。其次是理想标准,这是理想化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所得到的预测结果而制定的,是指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标准。例如《等级运动员标准》就是一种理想化标准。最后是个体标准,就是指针对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和时期的各种指标进行比较和对照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用很广。例如一些运动的比赛成绩与运动员的体重有关,可以在训练时,记录训练周期内的体重变化和成绩变化,为比赛是调整状态做准备。

在体质评价中评价基本形式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预测评价,即在评价前参考已有的资料、文献和被测对象的状态,进行一种预测和估计。可以对要进行何种形式的测试给予帮助。第二是过程评价,就是在活动和计划的进行过程中进行评价,过程评价贯穿整个活动。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阶段上,力求保证各个时期的目标完美执行。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上,可以通过过程评价得出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和训练的侧重点,最终保证教学和训练的总目标顺利完成。最后是综合评价,即一段训练学习完成后,进行的总结分析,检查本次训练学习的成果,为以后的训练提供依据。例如对学生体质的评价上可以同过,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了解学生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设定提供依据。

四、结语

总之,对人体体质的测评是一个复杂的网状关系、函数关系等等,所以对体质测评的方法也要作出改进。近来提出的人工网络建模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是未来体质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体质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国民体质关系到国家的卫生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的体育事业。体质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体质测量与评价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结合所学体质科学发展尽心,为国民体质提高尽力。

参考文献;

[1] 孙庆祝,容仕霖.人体体质测量与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1.

篇7

English Body-related Idiom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Abstract: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lieves that the idioms are the products of our conceptual system, and are 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onymy and conventional knowledge. English body-related idioms reflect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by using body parts in English countries. The paper analyses idiom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body-related idioms.

Key words:English body-related idioms; conceptu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onymy;

conventional knowledge

1、引言

英语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生动的词汇。英语习语被认为是英语词汇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流行范围广,语言表述地道、深切,不仅反映英语的特点,而且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浓厚的民族色彩。由于习语构成的精练短小,表达的幽默风趣,现代英语中习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外许多学者(Nattinger,2000;Ellis,2003;彭庆华,2007;訾韦力,2009)认为,英语习语学习在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体部位词相关的英语习语产生于英语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反映英语民族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理解这类习语有助于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全面掌握和准确地运用英语。

1.1 习语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形式,折射出英语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张振华,2007:1),包括成语、谚语、典故、格言和俗语等。习语具有长期的习用性、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整体性三个基本特征,其运用能使语言交流起到简练、形象、幽默、生动和富有哲理的效果(汪榕培,2000)。传统的语言学基于客观主义哲学观,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而认知语言学则基于体验哲学,认为语言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与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加工机制密切相关。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反映了英语民族通过身体的感知逐步了解世界的过程,具有大量的系统概念理据,是可以理解的。

1.2 认知语言学观点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新兴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研究认为,人类在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时构建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语言就是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折射”,认知是源自身体经验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现实―认知―语言,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对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范畴、概念以及语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概念结构和语言的表达、运用和理解,而语言的形式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内在的认知体制,是有理有据的。习语是人们概念体系的产物,习语的意义并不是任意附加的,而是来源于人们的自身经验和概念范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英国哲学家Johnson(Lakoff&Johnson,1980)认为习语至少是在三种认知机制上产生的,即是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规约常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反映了英语民族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其内涵和认知机制有助于语言学习。近年来,“心”、“脸”、“头”、“眼”词语的认知研究(齐振海, 2003,2004,2007;程东岳,2007;任凤梅,2010;魏梅,2008),与服饰相关的习语研究(訾韦力,2009)拓宽了对英语人体部位词语的认知理解,却缺少对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认知理据的分析。本文试图通过上述三种认知机制对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进行分析,揭示人体部位词习语的认知性理据。

2、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的认知解读

英语语言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始终保留着习语这一语言现象。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通过人体部位词的使用反映了人们自身对世界的认知,传递着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道德标准等社会文化。

2.1 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与概念隐喻

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思想家们认为,隐喻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文体的魅力与特色,具有美学和修辞学的特征。早于1689年洛克在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从认知角度提出了类似于概念隐喻的观点,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出版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密切关注隐喻与认知的紧密关系。隐喻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活动。隐喻是人类理解和认识抽象事物的基础,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机制。概念隐喻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一组映射或对应,隐喻的工作机制是概念映射,其映射方式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Lakoff&Johnson,1980)。始源域往往是我们熟悉的、已知的或具体的,目标域通常是我们不熟悉的、未知的或抽象的。这一映射放映了人类认识的基本途径:从具体到抽象。概念隐喻是由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所共有的相似特征引起的联想而产生的, 目的是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人类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最常见和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在不太了解外界事物的时候,人类只能通过自己身体的结构特点去认识世界。人体部位词习语中的概念隐喻是人们把对人体部位这一较熟知的具体事物的认识同似乎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以此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例1:

(1) Keep your hair on! (to keep calm,冷静点!别发火)

“Keep your hair on!” 直译为“让头发保持原样”,可实际意为(冷静点!别发火),为什么直译义和实际意之间不一致呢?此习语中hair和being calm表面上毫无联系,分属不同的义域,但人们在看到一个人的头发很服帖地附在头上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认识即头发被打理得很柔顺,同时联想到这个人处于一种平静的心态中。反之,如果看到一个人头发向上竖起,会认为这个人不修边幅,联想到其心情激动或潦倒,隐喻运用两者的相似性,实现了从始源域(hair)到目标域(to keep calm,冷静点!别发火)的映射, 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对应关系,即相似性“头发的服帖是冷静”,也就是“Keep your hair on!”中隐含了一个隐喻概念THE HAIR ON THE HEAD IS BEING CALM。其联想思维揭示了用基于身体体验之上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另一事物的联想和判断获得抽象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以下是它们之间的认识对应关系:

起点:头发打理得柔顺的影响是很服帖地附在头上,头发蓬乱,于是头发向上竖起,杂乱无章。目标:激动、冲动的影响是容易发火,头发竖起、蓬乱,整个人心情狂躁。

以上的例子表明了隐喻的本质就是“以一种事物来表达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1980:3-5)。”人体部位是具体的,而情感是抽象的、模糊的感觉,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难以表达的感情,人们常运用隐喻表达喜悦、生气、悲伤和悔恨等各种情感。英语语言中同一个人体部位词能构成许多习语,这些习语中具有“容器”、“上-下”、“部分-整体”、“中心-边缘”等隐喻概念,这些概念不断地在我们的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并在抽象领域与具体领域之间起一种连接作用,请看由“ear”构成的习语:

(2)to pin one’s ears back(打击、击败),to play by ear(随机应变), to prick up one’s ears(侧耳倾听),to tickle the ears(奉承、讨好),隐喻概念是THE EAR IS AN OBJECT。

(3) a word in the ear(私房话), to come to our ears(被我们知道),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耳边风),a flea in sb’s ear(话中带刺),隐喻概念是EAR IS A CONTAINER。

2.2 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与概念转喻、规约常识

概念转喻也是构成习语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由相同经验领域或概念结构内的映射构成(Lakoff&Turner,1989:103-104),其源概念和目标概念是通过接近关系(部分-整体,整体-部分)连接起来的实体的认知对等,其基本功能是表示指称或指代关系,也就是用一个突显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转喻也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常常用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或形象化,并使之所描述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英语中许多习语都属于转喻的范畴。如:

(4)The boss laughed in Lucy’s face because of the spelling mistake.

“laughed in Lucy’s face”直译为“嘲笑Lucy的脸”,实际喻为“当面嘲笑Lucy本人”。此句运用了身体部位与整个身体或人之间这种典型的部分-整体关系,由其中的“because of the spelling mistake”暗示的语境和情景“Lucy made the spelling mistake”是我们所认可的。因为“because of the spelling mistake”包含了“make the mistake”的施事主体的想法,所以为face和person之间的部分-整体联系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映射域。由于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事物比较突显的层面,在面对人时特别关注对方的脸,而不是头、手或其他部位,因此用face这一概念指代施事主体似乎是很自然的。英语习语中通常用同一个人体部位词来替代各种事物,如由“blood”构成的习语,“blood”被用来指代person,anger,和feelings:

(5)half blood(混血儿),young blood (青年人),fresh blood(新生力量),bring in new blood(雇佣新人),转喻概念是BLOOD STANDS FOR A PERSON。

(6)to act in hot blood(愤怒地行动), to draw blood(惹人生气), to get one’s blood up(激怒、触怒),to make sb’s blood boil(使某人勃然大怒),转喻概念是BLOOD STANDS FOR ANGER。

(7)in cold blood(冷淡地), to make sb’s blood run cold(使某人极度害怕) ,out of one’s blood(忘怀、驱除),sweat blood(忧心忡忡),转喻概念是BLOOD STANDS FOR FEELINGS。

作为英语习语的生成机制,除了概念隐喻和转喻外,还需要规约常识的共同参与。规约常识是指一定文化群体所拥有的一定概念域的共有知识和信息。每一种文化都有着对同一事物的共有知识如大小、用途和功能等,这些知识构成认识和推理的基础。借助这些共有知识分析推导习语意义可以理解人类更多的经验和体验,更好地理解习语内涵。例如人们对人体背部“back”的功能非常熟悉,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产生了与“back”有关的诸多习语。如果一个人身体不适,不能动弹就只有“to be one’s back”(卧病在床);走路时跟在某人身后就只能看到起背部,因此“at the back of somebody”就是“支持某人;跟随某人”;如果“to back the wrong horse”(判断失误;支持失败者),最终马仰人翻,误入歧途;偷偷地背着他人做不允许的事情或不希望被他人发现,只好“behind one’s back”(背地里;未经他人许可);“to break one’s back”(拼命努力;竭尽全力)地做事,会把腰累弯了,背也驼了;一个人感到不开心或必须担当责任,会犹如大石压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自己的背扛起来了,于是有了“to carry the world on one’s back”(忧心忡忡;责任重大)的表达; 想要刺杀某人绝不会正面交锋,只有采取从背部下手“to stab the back”(背后中伤;暗箭伤人)这种不光彩的行为;当不愿意理睬他人是,会很自然地转过背去,即“to turn one’s back on somebody”(不理睬某人;避开某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习语的生成往往是多种认知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to catch one’s ear”中“catch”指“抓住某一物体”,隐喻概念是THE EAR IS AN OBJECT,那么ear在源域中指一个运动的实体,可是在靶域中ear代表听者的注意力,属于转喻用法。

3、结语

以上关于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的认知性理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与认知思维的相互作用,人类基于身体经验在积极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这种认知的过程和结果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被体现,因此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是在三种认知机制即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规约常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意义是可以分析和理解的。而且在对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的认知探讨中会看到英语民族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了解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拓展有关英语民族语言特色和文化特征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James R. Nattinger.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 Rod Ell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3] 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訾韦力.与服饰相关英语习语的认知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09,(4):23-26.

[5] 张振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Lakoff,G.&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 齐振海. 论“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德对比研究[J]. 外语研究,2003,(3).

[9] 齐振海,覃修桂.“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J].外语研究,2004,(6).

[10] 齐振海,王义娜.“心”词语的认知框架[J].外语学刊,2007,(1):61-66.

[11] 程东岳.“脸”的隐喻与转喻―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151-153.

篇8

一、大学体育中的体育精神

(一)体育精神的涵义

体育精神就其实质,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换句话说,体育的整体风貌、凝聚力、号召力、特色、水平以及感染力共同构成体育精神。即,体育精神――是体育的信念、理想、情操及体育知识、审美水平的标志体。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体育行为的动力的一种心理资源。体育精神,作为一种规范力量,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体育精神的集中反映。

(二)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以及诚实守纪的良好品德。众所周知,体育比赛与做人一样,要不得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求所有参赛人员都要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入口处的宙斯铜像上就镶刻着这样一句话:“在奥林匹克,只能用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赢得胜利。”所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集体观念以及诚实守纪的良好品德。

其次,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人认为,体育是一种竞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竞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以打败对手取得胜利为终极目标。其实,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体育在是一种竞技活动的同时,亦是一种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以及求得两者间的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在体育比赛中得到完美体现。所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最后,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使其更好地养成大学生遵纪守法精神。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必须遵守裁判规则,违规就得受罚,取得成绩则相应的受到奖励。所以说,把体育文化中蕴涵的体育精神和大学生的纪律修养相结合,对加强大学生纪律修养有着深远影响。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的培养

有人说:“一所合格的大学,是把教育教学搞好;一所好的大学,更要注重人格养成;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前两者之外,还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体育精神是其他知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也恰好是我们当前大学教育中所忽视的。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则成为现今高校体育教育的关键问题。在我看来,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教材与引导相结合。教师应从教材的基本理念出发,深入研究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同时,引导学生以乐观豁达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体育活动。同时,引导学生与他人的团结协作,使其能够更好的正确处理与队友、同伴的关系。

第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其体育精神。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培养学生,使其在体育活动中树立体育精神意识。同时,通过课堂学习或体育活动培养其公正、公平的心态以及不畏艰苦的意志力。

二、人格教育的概念

(一)人格的概念

所谓人格,究其本质是一种财富,是一个人的良好尊严和意愿的宝贵财富。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由此可见,西方的哲人,都十分重视人格。东方亦然。“良将不怯死以苟且,烈士不毁节以求生。”这正是东方圣贤具有人格魅力的完美体现。在我国,有的家长从小就会对孩子进行人格投资。这种投资,虽然不能直接使得人们在物质方面变得更为富有,但孩子们则可以从获得的荣誉和尊敬中得到回报。而且,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困难就可以战胜,邪恶也可以抵御。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人格魅力的伟大体现。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格局或者说是心理面貌。即一个人的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以及一些意识倾向的总和。据研究表明,人格大致包含这些内容:信念、气质、理想、性格、兴趣、能力等。同时人格的塑造也是由于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先天遗传因素。古人云:“虎父无犬子”,俗语也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就其实质,则是指先天遗传因素对子女人格品质的影响作用。实践表明,人的生命冲动、基本情绪等个性中的下层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容易遗传,而所谓的信仰、世界观、理想等上层成分则会因为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受到影响和制约。所以说,先天遗传因素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

其次,我们来看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因素则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家庭影响。据某项实验表明,人格中的交往能力、信任感、情绪的稳定性、语言能力等因素,其发展和形成都与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二,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是个大家庭,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在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说,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后天的环境是将先天所形成的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必要因素。

(三)高校体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意义

首先,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发展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时期,他们的道德、需要、理想等个性倾向性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都没有成熟和定型,就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内容都具有全面的教育性以及可模拟社会实践活动,对其人格的培养可以发挥直接的作用。有人说:“体育是育体与育心的最佳结合方式,它对人格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以及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说,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发展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通过体育教学练就强壮的体魄,可成为良好人格塑造的“载体”。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上的敏感阶段,换句话说就是发育基本成熟阶段。进行体育教学,不失时机地促进其身体的的健康成长,使“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的身体得到行之有效的锻炼,可使之成为良好人格塑造的“载体”。

三、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一,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人格。众所周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完整。其中人格完整的首要的标志则是:人格构成的各个要素都要完整、和谐、统一。即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愿望、行为以及目标统一起来。众所周知在我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运动比赛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以规则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体育精神的熏陶,使其拥有公正、公平、客观的视角,并以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其在体育比赛中明确自身目标,同时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目标,正确对待体育活动和竞争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或者学习、工作中的一切挑战。所以说,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人格。

第二,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衡量人格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其一,必须在任何时刻都能客观实际地看待、认识世界;其二,必须时刻拥有一份坚定的、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端正的道德心;其三,对待自己要客观实际,认清自身;其四,具有真实的安全感存在;其五,对待所参与的各种活动都能专注其中;其六,必须具有爱父母、亲人、朋友的情感和能力;其七,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工作。在我国,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群体性特点的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公平竞争、相互关心的体育精神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1.凡事都要借力

现代市场营销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件商品的营销都需要借助外力,包括从众心理的造势。借力和造势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媒体。

当今,媒体已成为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政治信仰、行为观念和生活方式。自17世纪报刊媒体出现以来,几乎所有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产品无不借助了新闻媒体(广告)的力量而得以发展。从世界名牌到中国的知名产品,无不是依靠媒体的宣传推销,使自己从默默无闻而到家喻户晓。

研究表明,电视媒体已成为传播体育信息最重要的手段,电视媒体已成为影响公众生活最快捷、最直接的工具之一,电视成为大众传媒中推动体育产业的第一媒体。体育产业化既为电视传媒提供了新的挑战、又为电视传媒找到了新的机遇,电视媒体在“新闻策划”新理论的指导下,将更好地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完善过程。

2.体育尤其需要借力

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现民族精神、强化爱国主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起着其他活动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不能不看到,如果不借助媒体,仅靠自身的空间,其作用和影响是很有限的。一次大型比赛,一般现场观众不过数万人,而通过电视转播,将使观众达几亿人。再经过报刊、电台等媒体的进一步传播,像经过一个大功率放大器一样,观众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

由此可见媒体在体育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项目管理中心(协会)是很重视借助媒体力量开展工作的,而有个别的中心却缺乏这种借力的观念,只想到自己分管的项目重要,希望社会能承认,而不知如何用媒体去树立项目的形象,扩大项目的影响;他们只是忙于把项目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而不会利用媒体去推销。这种缺乏借力造势的做法应予以纠正。

体育搭台,借力促进媒体

1.体育是媒体的热点和卖点之一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魅力。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体育有着自身的优势,其表现为:比赛的规模性与垄断性;真实性与及时性;不可预见性与轰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

体育自身的优势又可形成体育新闻报道的优势。第一,一般体育比赛,观众都在成千上万,而如马拉松、汽车拉力赛等现场观众可达几十万人之多。此外,大型比赛又常常是一次性的,因此,具有权威性和垄断性。体育这种规模性和垄断性使体育宣传具有特殊的权威性。

第二,体育比赛最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表演性质的除外)。特别是一些真正争胜负、比高低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世界顶级的比赛,运动员是真刀真枪地拼杀,其竞争的激烈、紧张程度是任何表演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从而使媒体的体育宣传极具新闻性。

第三,体育比赛变化无穷,不可预测。越是高水平的比赛,越是变幻莫测,越是难以预见,常常是在最后一分钟,甚至最后一秒钟见分晓,从而产生无穷的悬念和魅力,使体育的宣传报道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

2.体育为媒体带来的效益和影响

各媒体通过加大对体育的报道,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同时为媒体带来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国外情况看,1983年初美国ABC以2.75亿美元购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而在当年,该集团就以广告形式卖出了5.75亿美元,从中净赚3亿美元。从国内来看,电视台、电台从体育转播和体育节目中获取的广告费用也是十分可观的,有的电视台、报刊每年从报道体育中经营的广告收入已经成为该单位的经济支柱。

优势互补,体育与媒体共赢

1.统一的观念

体育和媒体同属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宣传教育属性、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等服务属性以及市场上的商品交换属性等方面都有共同点。可以说,在这个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家庭中,体育与媒体就是一家人。如同人体的左右手,只是分工的不同。也可以说是皮毛关系,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由于二者在表现形式、手段、具体的利益和目的等方面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但根本利益和大目标是一致的。有矛盾完全应该也可以协调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家人”中出现了想“分家”的倾向,个别项目中心想把协会主办的刊物从出版单位拿去自己办,而出版单位则想摆脱主办单位单独办。国务院1997年1月的《出版管理条例》中第二章第八款规定:“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出版。”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明确要求,出版物必须要有专门的编辑发行、广告部门。显然,项目管理中心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自己独立办报刊。另一方面,权威的协会机关报刊如果脱离了项目中心(协会),自然就失去了权威意义。由此可见,这种“分家” 的思想既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行的。事实上,体育总局绝大部分的协会机关报刊办得很好,都是项目中心和出版单位精诚合作、配合默契的结果。

2.监督的观念

首先,要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舆论监督既是公民通过媒体对国家事务及与公共利益有关事务进行监督的一项社会活动,也是新闻媒体一项重要社会职能。对体育界来讲,通过舆论监督,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对“黑哨”、“假球”、兴奋剂及非法侵占体育场地等不良行为给予曝光,使之能得到有效控制。体育工作者对舆论监督应持欢迎态度。其次,要提高接受监督的承受能力,要习惯于舆论的多种声音,要善于在不同的声音和见解中提高辨别能力,吸取营养。这既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社会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3.服务的观念

篇10

    然而,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北京奥运会翻译合作伙伴传神公司2008年的《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擅长体育翻译的译员只占现有约三十万译员的1.3%,体育专业翻译位列全部二十二种专业翻译的倒数第四位,属严重紧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2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并不等同于外语人才,其培养不能仅依附于外语教学,而应成立兼具翻译技能培养和体育知识输出的独立专业,即体育外语翻译专业。

    2.1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项独立的技能,它与体育这一载体的结合形成了体育外语翻译专业。与“经院式”的文学翻译相比,体育外语翻译因复合了体育专业知识而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它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其特点可归纳为:①在翻译标准上,体育外语翻译注重译文目的至上;②在翻译思维中,体育外语翻译更强调逻辑性;③在作品交付时间上,体育外语翻译强调准时,且一般时间很短;④在专业程度上,体育外语翻译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⑤在开放程度上,体育外语翻译开放程度更高,且市场定位准确。

    2.2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知识集成、能力复合、素养全面等素质,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专业化和应用型,其中,专业化强调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则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前者关注翻译能力,后者注重体育专业知识。因此,在体育外语翻译教学中,必须强调两点:首先,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素质,不仅谙习翻译理论并熟练驾驭翻译策略;其次,体育专业知识的输入;第三,体育实用文体的翻译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包括体育术语的管理、体育信息的查找、相关版式的设计和翻译策略的使用等环节。体育外语翻译的训练重点应为传递信息、篇章的整体效果、注重翻译过程、强调体育专业知识以及查找体育信息的等方面。

    2.3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模式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要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须强调“翻译”和“专业”两项内容,因此,可以采用“翻译+ 体育专项”、“体育专项+ 翻译”和双学位等三种模式,鼓励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再辅修另一专业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和知识面,形成知识交叉,完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学生可以在学好翻译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修读某一门体育专项课程,完成规定学分后获得辅修专科证书,根据获得学分的多少达到“一本一辅”,“一本一专”或者“双学位”,当然,学生也可在学好体育专项的同时,辅修翻译专业知识。这种多元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才更能适应当今市场对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2.4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了确保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配套相应的课程体系。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集中体现“翻译”和“专业”两个要素,具体包括三大模块: 翻译专业技能、翻译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知识。翻译专业技能课不仅包括传统的翻译技巧课,还应包括翻译的工具能力课、翻译的技术写作课、翻译的项目管理课等。翻译专业知识课不仅包括翻译史课、翻译文化课等,还应包括翻译策略课、翻译职业操守课、翻译工作标准课等。而体育专业知识课则指与翻译内容相关的体育专业的课程。

    2.5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

篇11

一、理论概念

隐喻顾名思义,是与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明喻不同,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外一种事物。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和认知方式,其实质是通过人们对熟悉的一类事物的理解来感受某一陌生和需要解释的事物。本文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下,试图探究汉语中有关人体部位器官词映射到具体事物上的现象。

隐喻是在某种事物的知悉中暗示感知,想象,经验,理解,熟悉及了解事物的心理现象。“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其中前者是指始源域, 而后者就是目标域。“它类事物”是指人们知道的常见的,熟知的东西;“该类事物”人们并不熟悉的东西。由于人体器官是人类最熟悉的自身组成部分,是人类从出身开始就接触感知的事物,从婴儿学语开始会开始认识自身的一部分,因此,人体器官是赖以实现隐喻化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始源域;而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交互又决定着人体有时也是目标域。因而, 人体器官的隐喻研究对于人类的思维与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语料收集

本文所采用的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和北大语料库。通过词语的筛选,选择出人体器官部位所反映的具体事物的表达。

(一)人体器官部位词简介

人体器官部位的分类:

医学上,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本文选择被人们所熟知的典型部位进行研究。分别以四部分展开:

头 颈 躯干 四肢

头、脑、脸、眉、眼、耳、

鼻、唇、口、嘴、舌、齿、牙 脖、颈 肩、背、胸、腹、肚、

腰、心、肝、胆、肺、肠 手、臂、

腕、腿、脚

对应的隐喻词(见下表):

人体器官在很早之前就会用于比喻某种具体东西的相应位置。中文里, 这种投射的目标域既包含没有生命的具体实物, 并且也包含有感知或生命实物。无生命的如“榔头”、“胸墙”、“出口”、“粉肠”、“门口”、“桌子腿”、“风口”、“砂心”等; 有生命的如“大腕”、“海胆”、“木耳”等。很早之前, 由于先进的印刷术与书籍装订, 中文的这种词占很大一部分。很多词语就是隐喻的演变, 如““页眉”、“书背”、“针脚”等。

由于是两种不同于直接而简单的相似的隐喻化, 人体域向具体域的结构投射,虽然属于较为低级的认知活动形式, 但却是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基本的认知方式。汉语中这二种现象时大量存在的,由此而知,人类的理解认知及对实物的命名方面运用了极多的隐喻方式。这类常规隐喻( conventionalized metaphors) , 其意义经过无数次反复的使用和联想, 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 有的已作为固定的义项收入辞典之中。这不仅丰富了语言, 而且也是人类对不同范畴的事物强加一种关联的方式, 是简化语言的手段( 赵艳芳, 2001: 105) 。

人体域向具体域的映射并不是基于隐喻简单直接的转化,纵使这不是高级的认知方法, 却也是人类思维理解成长中基本的模式。这种模式被广泛运用在中文的构词中,证明早人类在形成和表达概念过程中对自身体认知和人体词的极大依赖性。这类常规隐喻( conventionalized metaphors) , 其意义经过无数次反复的使用和联想, 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 有的已作为固定的义项收入辞典之中。这不仅丰富了语言, 而且也是人类对不同范畴的事物强加一种关联的方式, 是简化语言的手段( 赵艳芳, 2001: 105) 。

运用自身器官知悉其他事物是隐喻的主要功能表现,借助此种方式是人类对陌生的事物有了更形象的理解。这种理解有时会本认为是一种修辞,即“拟人”。“拟人”是把人体的特点植入实物中,赐予人的特点,如早前“口”、“腿”、“手”等仅仅是人体的一个部分,只和是属于人自身的语言。而人类把“口”、“腿”、“手”等推及有生命甚至是无生命的物体上。如“山口”,“裤腿”,“把手” 等。

由于位置、形状、功能、特征上与人体的某样器官相似,很多事物被赋予的人类的特点。如:“口”是人的器官,是人体进入食物的通道,在对“口”有了明确认知以后,人们就会把有关进入通道的事物用“口”来形容,如“山口”、“村口”。又如“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机能的重中之重,且位置至中,因此,“心”被赋予了重量级的概念,如“核心”,“掌心”等。“洞眼”、“炮眼”;“木耳”命名的依据则是命名事物与人体部位形状上的相似。这一切都说明实物与人体器官有很多相似性,而这些相似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结语

人体器官的隐喻涉及到客观物质世界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各种生动的表达方式。这对人类认知和思维都具有普遍深刻的影响。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感知、运动器官的感知与外界客观具体的事物建立起互动关系,并以对人体认知所得基本(或原始)的意象图式为工具来认识外界事物,将再次认知的结果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人们通过器官感知实物时,这就是在人体与外界事物之间发生某种象似性而将这种相似性直接映射到与之相应的外界具体客观的事物上。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

[4] 程淑贞.《汉语人体部位特征的隐喻研究》[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12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282-02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 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 ,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

体育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致力于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新课题,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 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1 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人对 体育教育的需要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现,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 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人类生存需要所反映出的客观性,人不得 不受到由人们的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 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 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从目的来看,体育教育应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人的发 展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应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 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 容。

我们不仅仅在理论上认清身心培育的教育属性,而应在身心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反映出具有教育属性的身心 培育活动。那种在实践中单一的运动性和活动性用来达到身心培育目的的做法以及把它简单地看作也是一种体 育教育性质活动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只能反映出我们某些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体育教育本质问题上,还存在 着不足,具有不完全性和不深刻性,仅仅看到了体育的特殊性,没有看到教育的普遍性。

人们知道,当婴儿开始伸展四肢,幼儿开始学习走路时,表明每个人都具备基本活动的能力,它仅仅是运 动的原始状态,包涵了体育运动要素中的一些而不是全部,这还与婴儿自发的本能需要有关,并未构成内涵深 刻而丰富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它的本质理应是让人们通过一般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去掌握知识、技能以及科学 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学会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某些生活能力和本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

体育教育过程应是一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实践的过程。需要把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体育卫 生保健常识和技能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去的,这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特征。

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 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 需要的融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平衡、短期与长远需要的兼容等问题。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 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其中,使学生 学会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无疑对于学生适应生活,更好地生活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2 体育教育在人类生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过程包含着两个重点,一是人的内发性自尊、自强、自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二是人的身心 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则可通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

传统体育教育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上,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学会生存,在 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存环境的各种能 力,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现代人。

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 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由此可见,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是长远和近期目标的统一,今后体育教材内容应是丰富多样 的、有效实用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