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24 09:24: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篇1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日益融入现代文明社会,其卓越的价值功能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而休闲体育众多的价值功能中,其显著的经济价值使之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力水平和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如何认识休闲体育

纵观休闲体育的起源及发展,中西方对休闲体育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然而绝大多数学者都将休闲体育定义为体育文化的重要元素,例如著名学者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余暇时间是创造体育文化的重要条件,“余暇时间是人们直接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的基本前提条件”。任海在《国外大众体育》一书中认为: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里进行的,以寻求身心放松、获得愉快情感体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以体育手段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就是休闲体育。而且这种观点认为, 休闲体育是一般不计任何报酬的非功利性活动。它追求的是运动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这种乐趣可以是一个人独享的, 也可是某个体育群体所共享的。在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社会中,休闲的思想观念和展现方式不尽相同。而在中西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链条上,休闲文化不仅各自展现出五彩纷呈的绚丽景观,而且,各自勾画出勃兴、起伏、发展和回归的曲折路径;中西方不仅休闲概念、内涵和载体等不尽相同,而且特征、外延和方式等也不尽一致。在西方语境中“休闲”一词最早出现在雅典城邦,希腊哲学家们总是将休闲与学问联系在一起;近现代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休闲和工作的分离、有闲阶级的出现等,促使休闲出现娱乐化趋势,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娱乐对体力、情感恢复和再创造的正向功能。休闲(leisure)是人类社会构建出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随。考证休闲一词的英文词义,“leisure”的核心是发展娱乐,从中得益,并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在中国汉字中,“休”有“吉庆、欢乐”的意思,“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宁静的意思。从词义的组合上,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预示着物质生活逐渐还有精神活动的存在。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对休闲体育内涵的界定如下―所谓休闲体育是在可以自由地支配的时间内, 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休闲”在能消除体力疲劳、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的作用被肯定的同时,其在人们精神释放与心灵慰藉上所起的作用也日益被人们接受。休闲体育的特点:一是活动的身心两元性特点。休闲体育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力与智力的统一、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二是非功利性特点。休闲体育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放松与愉悦情怀,主要体现为休闲过程中的娱乐性和游戏性。三是休闲过程中活动的身体参与性特点。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自主选择休闲运动项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达到精神和体力的恢复。

休闲体育唤醒了人类对自身进行改造的发展意识,休闲体育的这种客观存在,本质上乃是人们为娱乐享受和促进身心健康而创造的,以自觉意识支配的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改造并使之臻于完善的实践,它更多的是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所以休闲体育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过程中,表现出人类完善自身、发展自我、提高和改善生命质量与生活品质的发展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投入到休闲体育的生活方式之中,它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需求,更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升华和提高。休闲体育不仅蕴含巨大的人文价值,还是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休闲体育将在未来的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

休闲体育是经济、体育一体化的产物,表现在经济发展与闲暇时间的增多,一方面,经济参与“买来”休闲体育,它是回报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休闲体育可以被用来娱乐、消费、健身、交往,来支持有效的经济参与。正是这种消费的“再创造”性,使得休闲体育合理化。

首先,休闲体育是体育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休闲法制化的实行,国民从物质追求开始转向精神追求,这也就为休闲体育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国民余暇时间的重要消费态势,休闲体育毋容置疑成为体育经济的有机构成主体。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休闲体育运动蔚然成风,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根据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在沿海发达城市经营性休闲体育场所有4000家以上,并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其次,休闲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显著、发展迅猛。随着国民日益增长的休闲体育活动需求,休闲体育巨大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显著。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有闲时代已向我们走来,休闲体育作为健康、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给现代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也给休闲业与体育界以及政府带来更多新的思考与探索。我国已形成了总投资额已超过二千亿元的相当规模的体育专业市场,国内现有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达2万多家,年营业额超过六百亿元,其发展速度十分可观。高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将可以让人们生活中的50%时间用于休闲。在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休闲产业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总体经济规模方面都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2000年体育娱乐总营业额高达四千亿美元,超过房地产业与国防开支,极大地刺激了相关产业的销售。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介绍,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四千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仅以北京的上百家健身俱乐部和健身中心为例,它们的年创收目前就高达上亿元。

第三,休闲体育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体育活动对人们的身心复原作用和促进个体发展作用,能对生产效率产生无形的推动影响,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随着社会进步和观念更新,休闲体育已经从竞技体育的附属品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但表现在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于对第三产业的辐射作用。休闲体育产业带动传媒业、旅游业和娱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还可以通过关联效应,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休闲体育这种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使得休闲体育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休闲体育发展前景展望

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正在逐渐被人认识,体育经济作为公认的“阳光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发展休闲体育就成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措施。展望休闲体育的发展前景,实现多元化发展休闲体育具有积极意义。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对休闲体育消费意识的不断加强,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这为体育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

第一,从休闲体育的发展形势看,休闲体育经济可以改善竞技体育经济井喷式的发展模式,从而调和后竞技体育经济时代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体育经济的和谐发展。休闲体育已悄然成为产业,直接或间接地拉动消费,形成休闲体育产业效益。作为新兴产业,有利于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带动产业结构更新换代,成为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休闲体育行列,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休闲体育的就业形势看,加快休闲体育经济往往伴随的是修建更多的体育娱乐设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失业人群,构建和谐社会。注重休闲体育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继续提供一系列的劳动岗位,分流社会富裕的劳动力,缓解社会压力,增加社会财富,稳定社会秩序。

第三,从休闲体育的发展结果看,休闲消费比重上升,拉动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及余暇时间的增多是参加休闲体育的必要条件。现阶段,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消费开始由量的满足过渡到质的提高,家庭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这样不仅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居民有能力选择休闲、旅游观光度假,那些收入水平还不很高的居民也有时间选择休闲。

第四,从休闲体育的参加主体看,以健康愉快的状态投入经济活动,有助于减少社会道德沦丧和异化以及它们带给社会的经济成本,对经济发展有更高的贡献率。参加休闲体育使劳动者消除身心疲劳、恢复体力、激发潜能,从量和质方面增加了工人劳动生产率,并且减少怠工现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和谐地发展。

诚然,体育休闲产业在发展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休闲体育在我国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体育投资较低,体育基建投资不足,群众休闲体育意识薄弱,体育项目活动单一枯燥,场地不足,体育产业结构单一,门槛过高的问题,价格过高让一些消费人群有心无力的问题;再如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还非常欠缺等问题。鉴于我国体育经济尚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需注重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和刺激消费,让社会主义市场与国际接轨,形成健康有序的发展局面。

结论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人类休闲时间渐增,全民健身设施发展迅速,群众体育蓬勃开展,融健身、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具有体育特色的产业已悄然兴起,成为大众消费的新时尚,体育休闲开始成为民众的时尚消费,休闲体育正以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迅速走进人类的生活当中,休闲体育彰显了生命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同时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稳定和推进的作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提高国民余暇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必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余暇时间的利用和休闲活动的开展,从事休闲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增进国民健康、丰富国民余暇生活的需要,这是我国发展休闲体育的内驱力。而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加、消费水平的增长以及体育消费理念的改变,成为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同时,广大体育消费人群不断攀升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为休闲体育产业的振兴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氛围,也为我国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著,成素梅,马慧娣,季斌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李薇,李进.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2008.2

5.王红,刘江山.试析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成因及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

6.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04

7.陈玉忠.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

篇2

1.2体育经济发展有利于拉动国民消费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都倾向于选择一种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作用。有的健身场所对健身人员进行统计,数据显示,现在进健身场所的人数量日益上升,而且朝着全家玩、老中青的趋势发展。专家分析认为,现在体育市场之所以比较火爆,主要是因为市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据了解现在很多居民正在转变以前的“无病即健康”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更新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消费也被带动。据预测,我国到20世纪中叶将会进入富裕国家阶段,人口总数将会达到15亿左右并比较稳定。根据这个背景,按照每年1000元每人的体育消费支出来算,我国体育消费一年的总额就能够达到15000亿,这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居民需求的变化将会带动消费的变化,我国的体育消费将会随着国民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未来这一消费必将会保持比较活跃的态势。

1.3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体育经济自身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他所哦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体育经济首先带动的是旅游业,体育产业与旅游区相结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市场,例如攀岩、滑冰、登山等。目前,体育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和国家的重点旅游项目,据了解瑞士就滑雪旅游这一个旅游项目每年所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就能够达到1500万人次,实现7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体育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带动可见一斑。其次就是带动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例如要举办一场赛事,会有很多人前来观看,就会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此外,体育经济发展还会带动服装、网络等行业的发展。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自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2.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体育产业的火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2.1体育经济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有二:第一运动项目的开发不合理、不平衡,因为运动项目的观赏性、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体育项目素具有的市场容量、产业资源价值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别都很大,所以目前的运动项目开发很不平衡,例如现在足球、网球、篮球、乒乓球等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开发规模,而其他一些体育项目甚至还未进入市场;第二,体育产业的地域布局不合理,因为文化、经济、资源和思想观念等的差别,我国东部地区消费水平比西部高很多,东部地区的体育产业开发程度也比西部地区高很多。

2.2缺乏专业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体育经济暴露出人才严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源于退休的教练员、运动员等,而高学历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却比较少。这些体育管理人才可能对体育运动的过程比较熟悉,但是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对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就很难经营出一个高产出、高效率的体育产业实体组织。

2.3没有发挥出相关产业的潜能现在的体育经济非常注重利用有形资产,例如对体育场馆的经营和租借等等,但是对于赛事的会标、会徽、冠名权、队名价值等无形的资产开发度严重不足。观察体育用品市场可得,现在的高档体育用品大多是外国生产,而国内的体育用品生产行业在高档体育用品方面则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体育相关产业普遍存在经营落后、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这也大致我国的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难以在国际上占据有利地位。

3.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根据上述体育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3.1改进体育经济发展体制对真正的产业而言,其资源应该能够在市场上流动,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资源不能够流动,至少相当一部分的赛事、运动会和运动员是不能流动的,甚至有的场馆资源也被政府所控制。而当今社会的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是集体育的政治影响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和经济生产力于一体的。我国要发展体育产业,就应该给体育充分的流动资源,调整体育经济的发展体制。政府应该主动推出竞争,特别是要退出利益的竞争,让资源面向市场,这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合理配置,真正让体育走入经济,走入社会。

篇3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42-03

Abstract:Whether do our country athletes obtain the result in 2,008 OlympicGames athletic field, arranges the technique tactic utilizationbesides the trainer, the very great degree also is decided to theathlete strives for success the spirit. Through strives for successthe spirit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trives for success the spiritual display factor to carry on the valueidea the discussion,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 ideal faithaspect to the athlete the help, causes them to obtain a moreoutstanding result in the competition, brings honor for oneself,brings honor for the motherland.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sports; strives forsuccess the spirit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一天天临近,中国运动员将迎来一个繁忙的赛季:各项奥运会测试赛、选拔赛先后举行,正确地理解拼搏精神,了解拼搏精神的作用,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顽强拼搏精神,这对运动员备战以及在2008奥运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有积极的意义。[KH*2D]

1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含义

体育为现代人的精神沟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简易而崇高的方式,即“就是用一个意味深长的方式将人们汇集起来,通过人们之间肩并肩的表演和比赛,使友谊得以建立和导致相互的尊敬、信任和真诚相待”[1]。竞技体育精神主要集中体现于奥林匹克运动所宣传的宗旨、理念、口号等内容中。拼搏是奥运永远的主题,奥运精神就是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输、永不放弃的精神。

拼搏是一种竭尽所能,战胜对手,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是竞技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竞技运动场上的灵魂。它既是指在竞技运动中面对强手时要充满斗志、敢于竞争、敢于胜利;又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要超越自我,要努力进取,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拼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由运动员的信念、情感、意志、胆量等心理因素融合并生成的一种内在力量,是直接支配运动员行为夺取胜利的一种精神状态。

2 正确理解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

2.1 要体现人文精神

百年奥运,以其“更快、更高、更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人生理念,为它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掌声[2]。其中的“重在参与”的理念,更体现体育对人性化的关注。“拼尽全力”这样的话似乎没什么错,然而体育彰显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能和最公平的竞技精神,如果金牌的获得需要运动员们牺牲生命来换得,如此金牌不要也罢。“三从一大”原则的地位没有变化,拼搏精神依然需要,但时代的变化也为“三从一大”和“拼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要尊重科学,加强人文色彩,具体应该遵循一个前提,那就是运动员伤病基本痊愈或者得到控制,并且不加重其损伤,对运动员未来生命没有潜在危害。

运动员尤其是优秀运动员可遇不可求,他们不但先天条件好,还要后天的训练方式、方法好,医疗保障也要跟上。拼搏精神非常重要,可违背科学规律的拼搏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过分强调意志品质的作用,一味要求运动员“轻伤不下火线”、“带伤拼搏”,那么,被忽视的小伤小病,极有可能给运动员带来的灾难性的意外。健康比金牌重要,这是常识。只有时刻铭记这一常识,运动员的健康与体育精神的健康才能两全。女排主力赵蕊蕊放弃大赛为疗伤、刘翔因脚部有小伤就放弃了一系列比赛并足足养了70天等等,这些都表明,在运动成绩和选手健康两者间,体育管理者开始变得理性,开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拼搏的“本钱”,才可能在比赛中发挥拼搏精神。

2.2 要有勇有谋

有句话叫勇者无惧。所谓勇者,谋略之士。勇者不是只凭借一己的蛮力,有勇无谋,而是擅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无所畏惧,冷静沉稳地接受每一次挑战。只要有必胜的信念,终会逆境变顺境即使输了,也因曾尽力拼搏而无遗憾,虽败犹荣!

因为体育比赛是重在参与,是友谊与健康。体育当然需要一定的精神,但它必须是理性的。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真正的拼搏精神并不是提倡蛮干,而是寓于科学之中。要把拼搏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艺高人胆大”、“熟能生巧”是有道理的。拼搏讲究战略战术,犹如冲锋的号角什么时间吹起,吹早了不行吹迟了也不行,要恰到好处。如果拼搏精神没有实力做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没有审时度势的智慧,就是拼得头破血流也是枉然。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体育颂》里的句子:“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意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意?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深思熟虑。”道出了拼搏的内涵。

2.3 要“拼搏”不要“拼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变得商业化。体育也不例外,功利主义、锦标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已经大规模地涌入体育界的各个方面。运动场变得像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各级体育官员们豪博的场所。在金钱、政绩等利益的驱动下,于是出现了对公正裁判的蔑视以及假球与黑哨、兴奋剂等丑恶现象。“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口号虽然还在喊,但是,拼搏的“搏”已经换成了赌博的“博”。丁俊辉在斯诺克台球上的成功,其实更像是场人生赌博的成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的,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例子。前国家足球队就有队员因为参与而把自己的前途而搭进去了。博和搏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搏”是在展现力量;而,“博”则是对利益的追逐。体育中的拼搏精神一旦变成了个人利益的赌博,那么道德、情操、体育精神,就会统统远去,剩下的就只有赌徒之间的尔虞我诈。搏与博,一笔之差,却体现了人们对拼搏精神的理解是否正确。

2.4 超越自己也是拼搏精神的表现

整个社会对体育运动成败的认识与评价存在偏颇,很多人相信,体育比赛中只有成绩是最重要的[3]。运动员即使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只要全力以赴,只要能够竭尽全力,就应该也能够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以自己良好的技能、体能优势去超越竞争对手,这并不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目的;超越竞争对手而夺取胜利只是体育运动的形式,而并非是体育的全部。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今年2月17日在都灵的奥运会花样滑冰比赛中,虽然膝盖严重受伤,但她依然坚持完成比赛。她勇敢的表现不但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裁判给出了125.01分,这个成绩也刷新了个人自由滑历史最好成绩!最终以189.73分拼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还记得王义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拼尽全身的力气打出比赛的最后一枪后晕倒,虽然他以0.1环之差屈居亚军,但他的这枚银牌胜过金牌。赛场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运动员们以他们的坚毅和勇敢向我们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真正拼搏的体育精神!运动之外,竞争中我们不但要超越对手,还要勇于超越自己。

3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作用

3.1 是制胜的法宝

赛场如同战场,拼搏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赛场上决定胜败的是运动员的实力加精神,精神比技术、体能、体力更加重要。奥运会是高手林立、竞争激烈的体育赛场。过硬的竞技实力,是夺金的必备条件;而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竞赛中为胜利而战的心态,则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

2004年奥运会上,各个赛场上冷门迭爆,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和女子重剑队都先后把世界冠亚军拉下了马,特别是女子重剑队是在开局落后的形势下反败为胜,赛场上再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们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实力而是靠一种拼搏精神。或许拼搏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拼搏肯定会失败。

在竞技场上,因为具有顽强拼搏精神而战胜强大对手的例子有很多。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铜牌,2006年亚运会上拿到亚军,到2007年亚洲杯冠军,伊拉克告知世人,实力和精神因素是决定足球比赛胜利的两大关键。2007亚洲杯在印尼雅加达落下帷幕,伊拉克队最终战到了最后一刻。面对西亚强队沙特队,他们毫无畏惧,毫不逊色,尽情拼搏。终场前二十秒沙特球员最后一记头球攻门稍稍偏出横梁而出,而此时的伊拉克球员却已精疲力尽,但还是跑到球门前,希望用手阻止球的破门。那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是一场精彩的意志和拼搏的体现赛,让世界球迷被伊拉克的拼搏精神所感动。

其实并不能说伊拉克人的技术有多么的好,他们比不过日本沙特;体力也不是最好的,但他们拖垮了曾经跑死意大利的韩国人;身体也不是最结实的,因为德黑兰高原上的伊朗人算得上是最强悍的。伊拉克国足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一种纯正的热爱足球的理念和一种无畏的拼搏精神。

3.2 增加体育竞赛的精彩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有多少人忘记了疲劳和困倦,深更半夜爬起来,聚精会神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只是为了看一场发生在千万里以外的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有多少人曾心甘情愿地排长队、出高价、走后门,使出浑身的解数去谋求一张体育比赛的入场券,并在现场情不自禁地随着赛事的起落,或手舞足蹈,或凝神屏气,或欢呼喝彩,或高声诅咒?在奥运会或其他重大赛事期间,有多少人为中国队的命运而魂牵梦绕、揪心焦灼、坐立不安,当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时一跃而起,振臂狂呼;当功亏一篑遭致失败时伤心懊恼,悲愤莫名?这就是体育竞赛的魅力。体育比赛因为有运动员的尽力拼搏而精彩,观众因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被体育比赛吸引,被感染。只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为了胜利而进行公平公正地拼搏,观众就会被运动员不退缩,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争取成功那种拼搏精神而牵引着。体育作为和平年代的战争,在人民心目中拥有远超一般的地位;那些能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们,无不是勇于拼搏、超越极限的勇士,那种竞争中人类迸发出的拼搏精神,感动着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

2006年的男篮世界锦标赛的八强赛中,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那场比赛,就因为有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大放异彩。当时中国队落后两分,眼看就要被拒于八强之外了,在最后三秒钟,王仕鹏进了个三分球,使中国队的比分比对方多一分而结束整场比赛。如果王仕鹏没有一拼到底的精神,在最后关键时刻没能好好把握,只要犹豫那么一下,那男篮历史上这辉煌的一刻也就没有了。

3.3 提升观众的精神境界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爱国主义情感主宰着人们的情绪,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对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曾几何时,容国团、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几代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身报国。所有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女排是有着辉煌战绩的球队,2003年8月4日,中国女排在时隔17年后再次夺取了世界冠军,2004年又登上雅典奥运会冠军的宝座。但是,她们之所以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夺几次冠军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她们的拼搏精神成为国人的精神楷模,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等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智慧、壮美人生起着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李宁、高敏等,一个个在奥运史册上留下了自己闪闪发光的名字。他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为激励广大青少年的巨大精神力量。

拼搏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无处不在。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为主要活动内容,特别是竞技体育,永远崇尚竞争、拼搏,以冲突、对抗、不和谐为其基本特征,在竞技的过程中显现出强烈的对抗。通过对抗显示出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对优胜者的赞叹,对人类征服欲的满足。同时它也活跃着观赏者的感官,震撼着他们在正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竞争欲望,舒张着被文明束缚已久的肉体,亢奋自我压抑多时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一种身心良性发展的目的[4]。

4 影响拼搏精神发挥的因素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弘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全面备战2008年奥运会,不仅要抓好运动员的技战术、身体素质的备战,更要抓好理想信念、拼搏精神的备战。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拼搏精神呢?

4.1 体育体制的完善

我们有着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体育健儿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人民的支持。因此运动员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在赛场上为祖国荣誉而战是他们的神圣使命。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是激励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思想动力,促使奥运健儿在冲击自己极限的生命之颠爆发出令人不可思议的能量。“举国体制”是在特定目的下,在特殊时期的一种必然的制度安排。它使我国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等方面,特别是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举国体制”本应该是在体育社会化、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体育部门和其它行业、各级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利用社会有效的体育资源,使其成为奥运战略中积极的力量。但现在有些体育部门,有些地方各怀利益,把体育文化政治化,而这些都是不利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发挥的。举国体制在新的时期应有所改进,如训练竞赛体制更开放些,全国一盘棋、一切为国家队让路的作法能加入更多的竞争内容;如少一些平衡地方利益的考虑,出台一些更为公平的竞争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4.2 激励机制的合理

除了民族尊严能激发出人的潜能,帮助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夺取胜利。物质的刺激,特别是金钱也是激发运动员拼搏精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运动员的付出是巨大的,他们以透支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实现对于祖国荣誉的维护,他们理当受到极高的荣誉和极大的奖励。拼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还需要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日益强化,利益的追求也比以往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正确利用经济杠杆作用,会对运动员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这从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刺激――需求――动机――行为――满足,所以许多国家都先后出台了重奖获奖运动员的政策,,就连一些非常穷困的非洲不发达国家,也考虑到奥运奖牌之于国家荣誉和对国人精神的激励,不惜大举破费,重奖功臣。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获奖运动员本人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其它运动员施加影响,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较大的刺激,从而产生也要获得这些的需求,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发挥就更有动力。但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金钱”如同载舟之水,利弊共存。运动员对“金钱”的认知,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在某一个点上,“找到平衡”。奖金是激励的一部分,但肯定不应该是全部。精神只有远离功利才能是纯粹的。因此,该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使运动员发挥拼搏精神,是一个值得体育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4.3 观众与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奥运会是世界了解我们的窗口,奥运会赛场更应该表现出这一点,不能因为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夺得奖牌,就不再鼓励他们了,应该从拼搏精神的层面去理解运动员。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体育竞赛也一样。我们不应该以一次比赛的失利来衡量一个运动员的能力,而是看比赛怎样失利、为什么失利。同样是失利,有的比赛输得窝囊,败得丢人;而有的比赛输得壮烈,虽败犹荣,境界大相径庭。这里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经过了拼搏,是否用尽了全力,是否打出了气势。观众的反应与舆论的报道,能产生压力,也能产生激励。观众的掌声不该只给冠军,还应该为尽力拼搏的运动员响起。而媒体也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超脱的立场,去看待和报道中国选手夺取金牌的结果和过程。毕竟,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而言,打进奥运会,本身就是运动生涯的巨大成功,就是一种荣耀,输掉比赛不可怕,输掉精神才丢人。如果能够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失败未尝不可以成为孕育胜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金牌也不是唯一的标准,金牌不是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我们要关注金牌,也要关注银牌、铜牌甚至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更要关注金牌奋斗中体现出的人类共有的乐观、参与、拼搏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把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5 结束语

奥运精神主要是顽强拼搏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将会给我们展现一个个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故事,人们期望在赛场上看到各国体育健儿精彩的表现,看到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相信我国的体育健儿能以自己的拼搏精神为祖国赢得荣誉,为民族赢得尊严,也为自己赢得掌声和尊敬,在赛场上展示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并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美]L・贝内特,等. 张争鸣等译. 比较体育与运动[M]. 北京: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3):270.

篇4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Key Words: Virtual economy Entity economy

作者简介:赵朋(1986―),男,山东济南,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经济关系。

2008年爆发于美国进而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这场被称作“金融海啸”的危机由美国华尔街市场上爆发的次贷危机开始,逐渐转变为金融危机最后演化成经济危机。从空间跨度上看,危机从美国输向全球;从经济层面跨度上看,危机从虚拟经济输向实体经济。按照《资本论》中的观点,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局部的、短暂的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从虚拟经济的层面蔓延到实体经济的层面,虚拟经济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虚拟经济自身的发展。

《资本论》中对虚拟经济有过论述。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划分是相对于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而言,他认为,在实体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必须通过与实物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才能产生利润;而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可以不经过生产―流通―交换―再生产这样的循环就产生增殖。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而类似银行汇票等证券类的资本因为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因而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最终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而被称为“虚拟的”。

现在虚拟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虚拟资本的种类也从当年的汇票、股票等简单形式发展到RMBS、CDO等复杂形式。尤其在美国,虚拟资本种类不断翻新。美国通过证券化创造金融衍生品,把流动性差的某个或某一组其他形式的资产转化为证券。例如某银行发行了许多住房抵押贷款,该银行把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住房抵押贷款池,以此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一只债券就被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来。在RMBS的基础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证券化,发行以RMBS为基础的债券担保债权权证(CDO)……在理论上债券化的过程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但是这些金融衍生品是否真正存在价值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归属于虚拟资本的范畴,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此不存在任何价值。但西方经济学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要商品对人有效用就有价值。既然虚拟化的股票和债券可以给人带来收益,那么这些虚拟商品本身也是具有价值的,而它们的价格则是由市场交易中的交换价格来决定。而价格的规定在理论上主要依据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提出的预期资本收入化理论。所谓预期资本收入化,是用来表示经济流量和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观点,简单说,就是资本存量的价格等于预期收入除以利息率。由资本价格公式可见,资本的价格是由预期收入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资本价格的高低与预期收入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变化。预期收入资本化公式为美国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创造庞大的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可以通过利率杠杆将其所得收入进行资本化,而资本化后形成的资产价值将是原预期收入的数倍。美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创造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打包处理后卖给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将全世界的资金流都吸收到自己国内,从而通过预期收入资本化在自己微小的实体经济旁边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虚拟经济。美国这种策略的实现依靠的是美元在世界经济殊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通过牙买加协议逐步确立了美元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虽然美国的GDP只占全球份额不到25%,但美元却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美国完全可以通过印纸币的方式来偿还自己欠下的巨大国际债务,从而将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世界。

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实体经济规模比例协调时,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贪婪是资本家的本性。马克思就曾在《资本论》中对资本家对于增殖的贪婪追求做出过精辟的描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具有自行放大的特性,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经济的虚拟化。当经济虚拟化程度过高,就会脱离实体经济的控制,迅速膨胀化泡沫化。而原先作为资本存量增殖根源的预期收入本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来自未来的收入,一旦经济形式发生了波动,人们对于未来前景的信心有所动摇,必然会导致预期收入的减少,从而使虚拟经济产品价格急速下降,而虚拟产品价格的下降又会使人们的信心更加萎缩……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之前依靠金融衍生产品和预期收入资本化公式吹涨起来的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其价值大幅缩水,从而引发危机。

虚拟资本的特征、运行机制以及价格形成的方式决定了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真正的价值只能通过实体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让我们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资本论》蓬勃的生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51-02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休闲之余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强化身体素质、丰富日常生活、创造生活情趣的活动,而休闲体育产业则是为人们提供这些服务的综合型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也逐渐产生了变化,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将部分剩余资金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为休闲体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休闲体育行业抓住这一机遇迅速发展,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但即便如此,我国的休闲体育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休闲体育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待发掘[1]。

一、休闲体育对经济的价值分析

第一,消费参与方面。休闲最重要的就是身心的放松,而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⑿菹杏胩逵结合,既可以发挥休闲活动的自由与放松,又可以发挥体育锻炼的效果,为人们消除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身心疲劳。在休闲体育活动的选择方面,很多人都喜欢户外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自行车、旅游等,因为这样可以更加亲近大自然,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感。休闲体育是一种人人皆可参与的活动,只要人们的剩余资金及时间比较充足,都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在休闲体育当中。因此,休闲体育的推广普及可以刺激人们在休闲体育方面的消费,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休闲体育消费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与价值实现的过程,更是商品文化转换的过程。生产与消费是相互联系的,人们进行休闲体育锻炼也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调整自身状态,从而提高再生产的能力[2]。

第二,产业发展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也越来越高,在生活当中对体育运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因为大众的消费需求,休闲体育市场才有了发展的动力,而休闲体育市场的发展也就推动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最终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休闲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产业之一。

第三,心理需求方面。人们的经济收入越来越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所以对于消费的需求不仅仅是体现在生理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休闲体育在为人们提供基本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高尔夫球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端、优雅的运动,投入资金在这类运动当中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上流社会人群的体现。因此,许多剩余资金比较富余的中产和高产阶层都投入部分资金在高端休闲运动当中,促进高端休闲运动的建设与发展[3]。

第四,身心健康方面。当前,我国国民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与快节奏的生活,所以体质大幅度下降,远远达不到正常体质的要求。一方面,工作强度比较高,节奏比较紧促,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用于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不需要四处奔波,让人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久而久之,人体的各项机能都会显著下降。而现代休闲体育重在休闲,随时都可以进行体育活动,且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现代休闲体育因其内容丰富、场所限制小、时间自由安排等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有效改善了国民身体素质。国民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才能调整自身的状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当中去,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二、休闲体育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第一,促进社会和谐。休闲体育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信任,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休闲体育是一种全民皆可参与的休闲体验活动,人们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时,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心情也会更加愉悦,与他人的交流时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稳定,而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休闲体育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4]。

第二,拉动需求,刺激消费。休闲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当中的服务业。随着人们对休闲体育的重视,休闲体育产业在服务业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中国大部分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的居民基本上都具备休闲体育消费的能力,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刺激国民在休闲体育方面的消费、完善休闲体育服务也就成为当前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此,可以从体育用品方面着手。体育用品是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必备品之一,其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体验感。因此,体育用品生产厂家必须要重视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研发,尽量提高体育用品的质量与舒适性,满足消费者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体育用品销售方也要加强品牌的打造,宣传休闲体育品牌产品的特色及优点,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5]。

第三,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体育旅游业是休闲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所衍生出来的新型产业,具有观赏性、娱乐性、专业性、互动性等多种特点,所以很快就成为了我国旅游业的一股新潮流。体育旅游业的兴起体现出了旅游活动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旅游活动新增了许多内容,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涵,使活动的品位越来越高。体育旅游业强调自然、和谐、健康,所以会以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不断发掘体育旅游行业发展的潜力。体育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体育旅游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刺激消费、新增就业岗位、促进学术交流、保证国家收支平衡的同时,还能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关系等;另一方面,体育旅游业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注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稳定条件。

第四,促进健身行业发展。健身行业是休闲体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消费者在工作之余都会参与健身活动,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我国的健身行业已经初具规模,许多健身房都提供专业的健身器材、健身场地以及健身教练等。健身行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以服务顾客为根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销售服务网络,并与俱乐部、旅行社、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完整的休闲体育产业链。此外,在健身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娱乐、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休闲体育行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加强国民的锻炼意识,使得人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当中,调整状态,放松心情。同时,要在学校当中提倡休e体育。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适当的休闲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劳逸结合,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积极在学校中推广休闲体育的概念,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为未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奠定基础[6]。

第二,完善配套设施。休闲体育产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只靠单一的体育设施是无法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因此,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科学的体育产业管理系统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建立起完整的体育产业管理机构,国家需要设立总管理部,而省、市、县、镇等需要设立专门的分管部门,通过这些分管部门对当地的体育协会、俱乐部等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形成规范的体育管理网络。

第三,打造专业品牌。体育用品专业品牌的打造对于体育用品的销售量有重要影响,虽然我国有李宁等著名休闲体育品牌,但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的体育品牌远远不及国外,所以许多人都会选择国外的体育品牌,这对我国体育品牌的打造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国休闲体育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寻找更多经济增长点,加大对体育用品质量控制的投入,加大对产品的宣传,从而提高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第四,弘扬民族文化。任何产业都要有自身的特色,休闲体育服务产业也不例外。在发展体育服务产业时,必须要弘扬民族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背景,深入发掘体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提高休闲体育服务的品味,增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也越来越高,在生活当中对体育运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为休闲体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而休闲体育行业的发展使得体育用品的需求大大提高,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休闲体育行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郭修金,单凤霞,陈德旭.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以上海、成都、杭州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4): 40-45.

[2] 任慧,李春雷.我国休闲体育产业价值链构造及延伸路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1):15-18.

[3] 段娟娟,李荣日.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支持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3-16.

篇6

【关键词】物联网;低碳经济;智慧城市

引言

近年来,低碳经济是各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全球大气升温明显,海洋升温、北极地区变暖等无一不说明全球面临严重的气候危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气候形式恶劣,更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项重要革命,将对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带来影响。发展低碳经济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物联网技术作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其广泛应用必将节约社会资源、降低能源耗费从而有力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将使人类在未来以一种更加精细、智能、动态的方式生活,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智慧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实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减少以及能源的可持续供给。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的国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事在必行。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将有效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近几年刚兴起的一门技术,其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dio-ID实验室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规定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感知环节具有很强的异构性,卫视新异构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互操作,未来的物联网需要以一个开放的、分层的、可扩展的网络体系结构为框架。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在描述物联网的体系框架时,多采用国际电信联网标准ITU-Y.2002建议中描述的USN高层架构作为基础,自下而上分为底层传感器网络、泛在传感器网络接入网络、泛在传感器基础骨干网络、泛在传感器网络中间件、泛在传感器应用平台五个层次。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如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机器对机器技术委员会从不同的侧面对物联网的架构进行了研究,从端到端的全景角度研究机器对机器通信,给出了一个简单的M2M架构。本文结合网络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ETSI给出的简化版USN体系架构和物联网自身的特点。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凡在化末端感知系统)、网络层(融合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应用层(普适化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低碳经济的体系架构模型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必须落实到低碳产业上才能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物联网框架下的低碳产业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各个方面,结合各行业特点,建立物联网在低碳产业应用框架如图1。

以物联网为基础,构架城市关于碳排放的监测体系,根据碳排放的监测数据,可以更好的了解城市低碳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低碳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当前物联网框架下的低碳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国内外没有描述低碳经济的体系框架,本文根据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和特点,同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创造性地构建了物联网框架下的智慧低碳经济的架构体系。结合物联网体系架构,将智慧低碳经济分为智慧传感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整合层、云计算层、应用层等五个层次。如图2所示为智慧低碳经济与物联网对应的体系架构模型。

四、总结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低碳经济的体系架构能实现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智能化,降低信息获取和传递能耗,为企业绿色价值定位,衡量城市低碳经济价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苏美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贾嘉,王凤洲.物联网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J].齐鲁珠坛,2014,(03):1822

篇7

一、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更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体育将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休闲体育概论

1.体育休闲的作用

体育休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身心并举的手段。体育休闲重视人与自然的结合,它是在追求竞技体育超越生理极限的“更高、更快、更强”之外,强调参与和获得愉悦感、成就感,体现了人类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从事体育休闲可以使人在趣味无穷中发展个性。趣在于情,江南水乡的柔美之情,万里海疆的壮丽之情,广阔草原的豪放之情,雪域高原的神秘之情……都会在体育休闲中得到加深。在名山大川之中,可与大自然混为一体,得到彻底的放松,彻底的解放。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投入到体育休闲之中。

2.体育休闲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体育锻炼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的需要。参与体育活动,既强身健体,又放松身心。“花钱买健康”成了都市时尚,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在当今都市快速发展,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就是那被称为贵族化的高尔夫球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一类体育赛事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体育休闲市场空间巨大,体育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体育休闲经济已成为体育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世界已经出现过4次分别由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驱动经济变革的浪潮。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未来15年内,发达国家将相继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以会展、旅游度假、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艺术欣赏、社区服务等为主的“休闲经济”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即第5次浪潮。休闲产业会在2015年前后主导世界劳务市场,并占有世界GDP50%的份额,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支柱产业。

目前,我国的体育休闲活动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是对体育生活方式最好的一次推广和普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势头将会更加强劲。以体育休闲为核心的市场,蕴藏的潜力就超过数千亿元,这是权威机构在广东、湖北、广西等省区进行体育市场在考察后所下的结论。

四、休闲体育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专业市场,国内现有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0000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其发展速度是十分可观的。具未来学家预测,2015年前后,部分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高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将可以让人们生活中的50%时间用于休闲。在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休闲产业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总体经济规模方面都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英国为例,政府每年从体育休闲产业中得到的税收是24亿英镑左右,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开支的5倍。美国2000年体育娱乐总营业额高达4000亿美元,超过房地产业与国防开支,极大地刺激了旅游、航空、水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体育用品的销售。

被一些人称为“中国最大的体育休闲产业的创立者”的朱树豪,通过在深圳建设观澜湖高尔夫俱乐部和度假村项目,仅仅6年就赚了38个亿。精明的商人早已盯上了体育休闲这个黄金产业,搭上体育休闲产业这班车。如果放眼于机动车类运动、登山设备专营店、滑冰、滑雪一类新兴的体育休闲项目,也将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介绍,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中国的体育产业总量目前仅有数百亿元人民币。现阶段中国体育的消费需要和能力仍处于积累阶段,预计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消费能力会实现加速释放,中国的体育产业将由此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以北京的上百家健身俱乐部和健身中心为例,它们的年创收目前就高达上亿元。

五、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体育休闲产业在发展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体育产业结构单一,门槛过高的问题,价格过高让一些消费人群有心无力的问题,再如在目前的市场结构中体育竞赛表演业所占比例较少的问题,有关部门对各种赛事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指定产品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还非常欠缺的问题。好在2008年给了我们一个超级的巨大舞台,既给了我们开拓的机会,也给了我们改正和发展的良机。

六、结语

体育休闲已经大踏步地走进中国民众之中,全民健身设施发展迅速,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我国在体育产业方面已经尝到甜头,融健身、休闲娱乐、观赏、旅游、购物为一体,具有体育特色的产业已悄然兴起,成为大众消费的新时尚,体育休闲开始成为百姓的时尚消费。

参考文献:

[1]崔庆霞:浅谈我国休闲体育[J], 中国市场, 2007,(52)

篇8

集体备课是教师以一定的教研组为单位,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学生等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教法、确定学法、安排教学流程的一种教学研讨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体备课的封闭环境,有利于教师在一个更开放、活跃的平台上共享教育资源,共生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一、集体备课的价值定位

1.学习交流的极好平台。在信息爆炸、观念日新的教育背景下,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克服一劳永逸的学习惰性,从而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倾听中收集信息、取长补短、调适方向。比如集体备课时可以定期交流学习动态:最近在读什么期刊、书籍,最近关注了哪些学科热点,最近在思考、研究什么教学难点。这样的信息交换,是挑战也是促动,能有效利用集体的学术合力,防止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与学科前沿日益疏远,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持续开展。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预见了未来教师将由“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包含三个要素:相互倾听、有挑战性、符合学科本质。集体备课几乎非常适切地包含了这三个要素,堪称学习交流的极好平台。

2.实践性智慧提高的园地。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渊博,可讲起课来却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这正是实践性智慧不高的缘故。实践性智慧哪里来?当然从实践中来。然而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毕竟有限,集体备课恰好可以补此不足――集体备课时,同事之间要说,要议,要总结既往,想象教学情境;要争,要辩,要探寻教学设计原理,改善教学实施策略。在此过程中,教研组内教师丰富的实践经历能彼此参照,从而有利于教师个体实践性智慧的丰富与提升。

3.上岗培训的有力踏板。集体备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业务培训,具有三个重要特点:(1)个性化。它的培训内容与组织形态带有备课组鲜明的个性特点,应时而生,灵活自便。(2)有内源性动力。它是教师走进课堂的必然准备,与其他培训比起来,教师们会表现出非外力驱使的自觉自愿。(3)贴近操作实际。比起大面积、理论型的会堂培训,学科组内的集体备课往往更接地气,更受欢迎。

集体备课对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踏板”作用非常明显。因为集体备课主要指向于课堂教学,而新教师最关注的自然也是课堂教学。因此,新教师更容易自觉参与到这个贴近操作实际、符合教学需求也最具“私人定制”色彩的教学培训中来;大而无当、凌空蹈虚的浪漫理论培训,往往让他们难有共鸣。

4.研究内力的释放通道。有时,教师的某些教科研成果(比如对教材的背景研究、文本的多义研究、命题的动机研究等),无法或不宜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也不能在正式媒体上公开发表,于是该教师的研究内力就得不到充分释放,长此以往必然大大消减其教育科研的热情。

而如果有了集体备课的平台,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事分享,即使讨论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教学,但该教师的研究内力得以在一个非正式但亲民化的民间渠道中释放并受到尊重,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对于他今后的持续研究,以及对于其他教师的教学研究都会有启发和指导意义。集体备课宽松、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有利于激活教师的研究欲望,许多学术的火种在这里被悄悄点燃。

二、集体备课的现实困境

集体备课这种扎根民间的教研方式,若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极有可能陷入如下困境。

1.重形而轻质。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校本教研方式,一直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崇。于是,关于集体备课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训练、学进度)之类的检查、考核、评比规章一一出台,试图从宏观上来约定集体备课的基本范式。然而,这种对集体备课形式整齐划一的刻意追求,反而使集体备课陷入了重形式而轻本质的尴尬境地。

在许多学校,集体备课被异化为“人员集中备课”或“个体教案总和”。要么大家定期坐在一起,随机、孤立地找点课题或话题闲聊闲聊;要么教研组长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人,到期再合成一本所谓的“集体备课集”,以让领导欣然一阅。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要形式有形式――集体备课的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要成果有成果――集体备课的材料做了一本又一本;然而,私下里依然是各自为政,有名无实。究其原因:管理者与实施者重形式而轻内涵,未能有效把握集体备课的真正内核,终把集体备课沦为一场自欺欺人的教育作秀。

2.重同而轻异。

集体备课本应是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协同备课过程中的思想碰撞与智慧融合,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风格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1]。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所谓教学成果的最大化,竟把集体备课异化为精英备课下的“大一统”――目标统一、方法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典型做法是让几个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权威教师确定一套供大家共同施教的方案,所有教师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标新立异。

真不知此举的学理依据到底何在?就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对统一,教师的专业素养、讲授风格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工厂加工标准件的制模、铸造之法来指导教学,罪莫大焉。如此的“名师拍板,集体执行”的“大一统”教学,歪曲了集体备课的“思维碰撞思维”“智慧点燃智慧”的良善初衷,扼杀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副“不统死,不罢休”的颟顸模样。

3.重教而轻学。

“教研”的本质是“学研”。所有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应指向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因此,集体备课的实施着力点,也应该是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引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关注更多的似乎永远是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这类学生个体并不太关心的考评指标。可见,集体备课这种所谓的教学研讨,有时只是“教”的研讨,而不是“学”的研讨;只是“分”的研讨,而不是“人”的研讨。“教”出怎样的“分”,比“学”出怎样的“人”,更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种急于事功而缺乏远瞻的集体备课,必然使我们备教材多而备学生少,备教法多而备学法少,于是只能不约而同地被急功近利的集体大环境所裹挟。

4.重行而轻思。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基层教研活动,“教”和“研”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研应为教服务,教应以研升华。然而,紧张、功利的教育环境,常把教师淹没在繁杂的教学事务中,使其难有心情与精力进行深刻的教学思考。于是,集体备课多行动预设而少行动反思,多感流而少理性碰撞,很难进入到学理层面的研究阶段。重感性实践、轻理性提升,已成为目前集体备课的一大病征,它对于集体备课的科学化进程构成严重阻碍,对提升、推广集体的实践智慧亦大为不利。

减负与增效,是当下教育的一对突出矛盾;解放和提高教育“生产力”,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而化解矛盾、达成心愿的关键,就是科研兴教。不可否认,传统的拼人力、耗时间的粗放式教育方式,依然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大有“不取天下誓不罢休”的霸王之势。然而,这不过是教育的假相繁荣――只要看看如今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对待学习的态度,走上岗位后自主创新的能力,就知道今天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某些集体备课的所谓成功实践,因匮乏理性而显得多么荒唐。

三、集体备课的突围之策

1.强化过程,力求实效。

集体备课最常见的操作过程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反思独立施教教后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集体备课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它的两个起始环节的落实情况。因此,无论是市县教研部门,还是基层集体备课组,都要首先加强以这两个环节为重点的过程管理,合理把握好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不禁要追问:个体备课和集体备课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首先,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先做好充分准备: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记录疑点难点,做好发言准备等。先有了高质量的个体备课,集体备课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同时,集体备课又是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优质高效的集体备课,有助于克服教师个体备课的片面性、随意性,也有助于教师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教育智慧,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个人教学的魅力。总之,只有充分坚持“个体优先,集体升华”的备课原则,确保个体初备、二备与集体研讨环节的质量,才能让集体备课的整个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2.和而不同,百花齐放。

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坚决反对话语霸权,积极倡导教研民主,让每一个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不是总跟在权威教师后面邯郸学步,以致自己的思想被集体俘虏。我们应积极借助“同课异构”“课堂诊断”这类教研方式,共同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良好学术氛围,让每节课堂都个性飞扬,让每位教师都满怀自信。这种“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集体备课,有利于形成“问题共商、思维共振、资源共创、信息共享、智慧共增、能力共进”[2]的集合效应。

我市通州区某初中语文组,在集体备课中就作文教学方式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不少资深教师主张平时及早地按照中考要求加强学生课内、限时写作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命题写作的应考技能;而部分年轻教师则主张让学生尽量在兴趣的引领下,于课外自主实践中实现写作技能的自我生长。敢于亮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氛围,让大家的教学方略折中包容,该校的作文教学改革取得突破:中考作文成绩提升,课外写作成果斐然。

3.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所谓教学,不是“我教,你学”(即教授学业),而是“我,教你学”(即教会学习);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故而,衡量教学过程是否优质的最终判断,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而是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的最终获得。可见,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比单纯地让学生掌握考点知识与考试技能,更受莘莘学子的热烈欢迎,也更应成为集体备课的研讨焦点。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而不是打着“以生为本”的幌子,干着追名逐利的勾当。

所以,教学研讨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备课的过程要时时追问――我们这样做,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吗?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吗?有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科学依据吗?……我们应当借助集体备课的广阔平台,加大“备学生”的力度,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研究教与学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最终通过这些研究,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4.且行且思,教而不惑。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研究性是它的一条固有属性,也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只注重教学细节的微观打磨而漠视学科理论的宏观建构,只注重形而下的技能操练而缺乏形而上的学理探析,势必造成许多鲜活的实践经验无法及时上升为教育理论被共享,于是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便随着时间而悄然流失,这样的教育生态实在让人叹惋。因此,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应自始至终以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其中。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因为,所谓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因此研究也无处不在。

作为教师,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集体智慧的贡献者。一个善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建议各学校的集体备课组,要充分运用教材探究、课堂诊断、教后反思等简易可行的研究路径,引导组内教师在“研”中释疑解惑,分享智慧,获得灵感。

对于集体备课,我们既不要忽而捧之,也不要忽而棒杀。科学的态度是,辩证地看到其价值所在与现实问题,得其所长,避其所短,从而充分发挥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参考文献】

篇9

一、区域环境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进行评价、判断被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是很多指标的任意堆积或者简单叠加,而是从“体系”的角度出发,围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这一主题或核心,把描述或者评价环境绩效的可能度量参数集合在一起。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是链接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纽带。根据此审计目标,在环境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构建上应该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系统性原则;2.简明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地域性原则;5.适用性原则。

二、PSR概念框架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本文的区域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考虑使用PSR,即“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并结合绿色GDP指标。

以下的图示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图。

在前述的PSR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出如下的指标体系:A准则层:是指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总目标的综合描述和整体反应,本研究以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压力作为准则层,即压力层。B要素层:也可以称之为子系统层,在构造这一层次结构时,我们从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状态、内涵、特征的科学分析入手,避免只注重单一情况,而把与环境绩效相关的其他方面忽略掉。

三、区域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除运用上述的PSR概念框架和绿色GDP的理念以外,我们在构建指标时必须要考虑到环境治理的效果、环境治理的效率性、经济性以及区域环境的特殊性,来设置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是核心指标,因为它与效益审计的总目标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将这部分的指标设为重中之重,在其他指标当中占有较多分量。

1.环境绩效技术指标。环境绩效技术指标侧重于环境质量评价和对污染的控制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又包含5个具体的指标,因为兰州市在上述分析中已经暴露出在水资源、空气质量两方面的重大问题,所以将其分为这几部分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依据了区域特殊性。

2.环境绩效经济指标。在环境审计指标体系中,环境绩效经济指标主要是考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利用率三个方面。包括的内容有年度各项指标投入与产出比以及与上年的比较。

3.生态环境状况指标。该指标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中的指标及计算方法,计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以此来确定从优到差五个不同级别的生态环境状况。

4.定性指标评价。前述的各项指标都是从定量的角度出发的,定性指标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有国家性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审计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环境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而目前全国环境审计队伍都面临知识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可以通过聘请环境专家和法律专家参与环境审计;二是对现有的审计人员环境知识方面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同时选派审计人员到环境管理部门锻炼交流来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署或特派办环境绩效审计项目等;三是从人员机制上创新,重新吸纳资源环境人才。

(二)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从审计方式来看,环境审计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强调协调组织同同级审计机关对跨区(跨流域)同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开展合作审计。从审计技术方法上看,灵活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以便更好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三)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

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绩效评价的特殊性,遵循系统评价全面考虑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注重效果原则,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四)国家审计与环保部门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离不开大量数据的支撑,因此环境绩效审计必须得到环保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两者的通力协作,是做好这一重要工作的前提条件。

篇10

二、体育旅游文化的价值

1.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地区影响力

体育旅游产业既是经济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体育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地区经济。比如,体育旅游能够带动体育器材、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其中,有力促进社会就业的发展,为稳定社会秩序,繁荣地区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体育旅游能够吸引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这样大大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有力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提高体育旅游城市的社会影响力。以海南体育旅游为例,海南风景优美,四季如春,气候适宜,同时,海南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体育资源,海南成功举办过环岛自行车比赛,在中国体育界影响巨大,海南的铁人三项赛、轮滑赛、职业高尔夫球赛等众多赛事的繁荣发展都为海南旅游提供了巨大的资源财富。另外,海南还拥有自己的形式各异的体育产业,从事体育产业的人员有3千多人,如海南的高尔夫球产业发展良好,以跃居全国高尔夫“大省行列”,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外游客到海南观看高尔夫,人数可达十万人次,为海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海南的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海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另外,海南举行的环岛自行车比赛也是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影响,吸引了世界五大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18支车队百余名高手参加进来,这种高水平的赛事同样也为海南带来巨大的收益,为海南体育旅游发展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海南凭着自己独特的地域优势,凭着自己强大的体育旅游品牌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海南体育旅游的成功发展意义非凡。

2.传播体育文化,加强国际交流

体育旅游文化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是传播体育文化、体育精神重要途径,能够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以休闲娱乐,健身强体为目的出游的人数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努力在世界旅游市场抢占商机,借此传播我国古老的体育文化、优秀的体育精神,通过旅游,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提高中国声望。比如,中国山东的的临沂,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012年中国成功举办了首届沂河文化体育旅游节,在旅游节上,“中国帆板大奖赛”“端午龙舟争霸赛”“摩托艇全国城市邀请赛”三大赛事声势浩大,举国震动。同时,临沂的门球、自行车、轮滑等体育项目活动也很丰富,他们的群众水上项目也非常活跃,沂河文化体育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文化热情,增强了各界人士发展临沂的斗志与激情,促使他们锐意进取,不懈努力,发扬本地体育旅游的决心。同时,这次活动也把临沂的特色体育旅游推向了全国,加大了山东临沂的知名度。相信,只有临沂人民不断积累体育旅游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水利资源充沛的特色,不断探索体育旅游的发展道路,中国沂河体育旅游文化一定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更大地促进临沂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临沂更快更好发展。

3.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人类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

体育旅游文化有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有效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体育旅游中,人们的精神意志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历练,人们的审美品位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提高。体育活动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社会风景相结合,不但可以消除压力,缓解紧张情绪,还能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旅游活动所不具备的功能。体育旅游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一定要重视体育旅游,有效地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们知道云南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发展,有着许多形式各异、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其中彝族体育更是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彝族摔跤、射弩、歌舞等传统的体育项目是彝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彝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在彝族聚集地云南楚雄彝族古镇,每年都吸引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客旅游参观,这里的彝人建筑、饮食、婚礼与彝族人体育共同融合,造就了独具特色、充满古朴美的彝人天地,游人在此能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轻松与快乐,在彝族文化中体验生活的惬意与舒心,彝族体育更是以巨大的魅力带给世人美妙的快乐享受。比如在彝族古镇每当夕阳西下,花灯初上之时,游客就能领略到最淳朴最壮观的彝族舞蹈活动,这时,有大批的青年弹起龙头玄,手挽着手,围着火堆开始唱歌跳舞,在清脆的歌声中,他们有节奏,有韵味地跳着,给游客带来无尽的欢乐。另外,游客也可参与进来,在于彝族人共舞中体验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游客还可以在舞蹈之余聆听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个与彝族舞蹈有关的美丽传说,有对恋人阿里阿罗,挺身而出带领百姓制服了带给人们无尽灾难的恶龙,并用火把恶龙烧死,为了庆祝胜利,纪念这对恋人,彝族人常常聚在一起跳舞弹琴,吟唱着“阿里罗”缅怀英雄并祈求平安。因此游客在彝族体育文化面前感受到了最大的快乐,在唱歌跳舞之际,听着美丽的传说,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同时,也把古老灿烂的彝族文化带向了世界各地,体育旅游文化有效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篇11

1.2观赏性竞技体育激烈的竞争性,要求运动员的竞技技术接近完美,否则比赛中就难以取胜,运动员在展现新颖、难度和高度的同时凸显了竞技体育的技艺性和观赏性。竞技体育的可观赏性高,才会赢得人们的关注和喜欢。每一项竞技项目的参赛者,都要不断地提高运动技术,来满足人们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自由、轻松和美的要求,只有这样竞技体育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高度的技艺性和观赏性是竞技体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1.3国际性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无声的语言,被用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如同科学知识一样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以共同文化形式促进着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在竞技体育的领域中大家遵循同样的竞赛规则,为竞技体育的良性、持久的发展共同做着努力,无论两国有何渊源,在竞技体育中要平等、友好。人类通过竞技体育各国可以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和平发展。

2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

2.1竞技体育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竞技体育是由无数次的日常训练和一系列的竞赛活动组成的,在这些训练与竞赛中无时无刻不呈现着最激烈、最显著、最直接的优与劣、强与弱的对抗。虽然不能说这里是血肉横飞的战场,但却充满着无声的硝烟,在这里聚焦着人们的笑与泪、血与汗。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充满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中,孕育了更加和谐的个体。所谓和谐的个体,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还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一定的社会适应力。不言而喻,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健康是无可厚非的,就像流传很久的一句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句古老的希腊语体现着人们对体育的热爱,也体现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中。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人们不仅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灵活机敏的头脑,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层面的良好品质。竞技场上不存在除身体和心理以外任何不平等的竞争,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力量,竭尽所能地去竞争,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忍受艰辛,不断进取,去勇攀体育高峰。这种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让运动健儿们不断地超越他人,实现了自我极限的超越,最终取得胜利。然而,在每一个领域中,每一条追求目标的道路上,都需要这种竞技体育精神。同时,竞技体育可以让人正确地看待竞争中的失败,在一次次失败中磨练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使生命力更加顽强。

另外,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有其相应的竞赛规则,竞赛的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只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潜能、创造佳绩,任何人只要违反规则都会受到惩罚。竞技体育中优胜劣汰的原则和竞赛规则的严格执行与裁判的公正执法可以培养人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在一些集体项目中,如排球、篮球、足球、水球、冰球等项目中,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在这支队伍中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要求,如果想完成好一次比赛,每个角色都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队员与队员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彼此信任,即便在失误时,也不会相互埋怨,而是相互鼓励,相互加油。

2.2竞技体育建构了人与人的和谐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一定有利益的冲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构建一个在利益冲突下,还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人际互动的和谐关系不容易,但是竞技体育捍卫了这份激烈竞争中和谐。在竞技体育中,不分国家、不分社会地位、不分经济实力,都必须遵守竞技规则。在竞技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只是体力和技能的角逐,将权势与财富摒弃在外。胜负、强弱、优劣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运动成绩。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这样赞颂体育:“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在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这句话鲜明地表达了竞技体育是一种公平、公正、和谐的竞争。任何场合的竞争都没有竞技体育赛场上的竞争激烈,同样,任何场合的竞争也不能像竞技场上的竞争那样严格地尊重客观,奉行公平、公正,完美体现激烈竞争之中的平等与和谐。竞技体育为人类展示的是一个公平、规范的竞争模式,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竞争模式,这一模式对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将产生着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深远与广泛的,所以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典范,推动着人与人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2.3竞技体育文化建构国际社会关系的和谐竞技体育除了可以塑造和谐的个体和建立和谐人与人关系之外,还可以建构和谐的国际政治关系。竞技体育将人类原始的暴力和偏好攻击的本能有效引向有益的渠道,将人类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本能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进行倾泄和表达,将最危险的攻击性本能加上了健康安全门。不仅如此,通过竞技体育促进各民族、各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乒乓球)转动大球”就是实现国际社会和平、友谊、健康、进步的一段佳话。这些都是竞技体育在推动国际社会和谐中做出贡献的例证。

3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3.1竞技体育能够有效地促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竞技体育所体现的拼搏进取、所传承的公平公正、所展现的团结合作、所发扬的和平友爱是每个个体、组织或国家都需要的。作为文化传承、教书育人的校园,其文化构成体系中更是不能缺少这些理念。竞技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虽属于2种不同的社会文化,但两者有着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共同的终极目标,竞技体育所凸显的文化内涵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竞技体育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12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育文化 高校 价值

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有效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开展促使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此同时,伴随高校竞技体育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它对校园体育文化作用日益突出,促使高校形成独具特设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和不断积累会时刻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校园人,并且对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思想、体育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促使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有序的开展。

一、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界定

高校竞技体育是指:“在国家特定招生政策允许范围内,高校通过招收部分体育基础较好,有较高运动发展潜质的学生和(或)拥有较高竞技运动水平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他们进行长期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促进其专项竞技能力、认知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参加各类高水平运动竞赛,从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获取比赛优胜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背景下,人们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中,逐步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师生通过以身体锻炼作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划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由内、中、外三层结构组成的,即外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制度文化与内层的精神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体育物质文化为依托,体育行为制度文化为表征,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

表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精神文化层(核心) 物质文化层(基础) 行为制度文化层(保障)

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理想等 体育场馆,体育雕塑,体育壁画,体育器材,体育标识, 体育服饰等 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体育传统,体育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行为习惯等

三、高校竞技体育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物质层面的发展

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开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基本保障。现代运动训练实践表明,先进的训练设施、完善的器械设备、专项化的训练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所必需的,同时也是获取高水平的训练效果、保证优异运动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高校开展竞技体育首先要考虑的条件就是能否提供训练及竞赛所需的体育场馆设施。

(二)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高校竞技体育比赛对于在校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这种育人的特点是“非显性”的,是一种潜移默化、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要在高校校园内营造一个体育竞赛良好开展的文化氛围,以此氛围来感化、熏陶教师和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转化为内在的信念、觉悟和习惯,从而拥有特定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印记。

(三)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行为制度文化的发展

1.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行为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通过各种赛事的举办从各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赛事影响力、运动员的榜样性等等都会从各种不同的细微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行为。因为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代表着高校竞技体育的竞技水平,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不断传递和推广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功能,对校园体育的行为产生直接作用。

2.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从运动员的招生、训练、竞赛,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学习,还有教练员的管理等等都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意义,使校园体育制度建设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另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成了高校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运动训练与竞赛。同时也促成了学生成立学生体育部和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协助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完成竞赛的组织以及日常的训练工作,对校园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