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范文

时间:2023-07-24 09:24: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篇1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国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这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国学经典学习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被大多数的专家学者所认同。它是培养小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方法。

一、国学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是指关于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提高自身的国学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继承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1]。

二、问题的提出

很多年前人们一直围绕着语文学科的工具论和传道论展开辩论。我们不能否认语文的工具性,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又不能陷入工具论的狭隘境地里,如果从工具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显然成了买椟还珠,丢掉了语文更为宝贵的东西。语文是载道的,这也是谁都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也不能抱着腐朽的传统思想,把语文当作禁锢思想、传授大道的载体,陷入工具论的另一端。我们主张语文就是语文,教师应尽其所能地发掘其美好,展示给学生看。教师虽然不能保证每一点都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应该确保其中的每一处美好和营养都能展现出来。语文培养学生各种美丽的思想和品德,靠得是其自身的魅力和营养,而不是灌输和讲解。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是存在问题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要么是过于高大上,俨然成了思想道德的直接灌输,并不能触动学生的情怀;要么仅仅把语文当作工具,使语文教学停留在语言教学的层面。近年来,传统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但是,传统的道德以何种形式和载体回归,在回归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哪些需要继承,哪些需要发扬,哪些需要创新,以及哪些需要摒弃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我们需要做的事有很多。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虽然提出来的略晚一些,但正是时候[2]。

三、国学传统在小学教育中的困境

在传统教育中,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枯燥的,然而却是最有效的。他们在未理解文章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背诵,积累了许多篇章。枯燥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曾经被我们嗤之以鼻并抛弃不用,然而,客观的讲,它也有它积极的意义。许多文学大家,甚至是科学家都回忆小时候的背诵,说尽管那个时候并不理解,可是随着时间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会对那些诗词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再见到那个情景的时候,记忆里的诗句就涌出来,对它的理解就进一步加深了。其好处不仅仅是精神境界的享用,还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学习者的血液里,成为了一生的滋养。然而,目前,我们小学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

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局限。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把语文教学停留在工具启蒙的阶段,认为能教学生认识几个字、写几个句子,达到读书认字的水平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都专注于学校的各种考试和考核中,在思想上难以把语文学科提升到另一个更加高大上的水平和档次,也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更想不到如何去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是教材和人才的缺失。就现有的教材来看,虽然对国学有所涉及,但内容还不够丰富,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传统国学的渴求。许多学校都尝试补充《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的启蒙读物,我们应该选择哪些书目作为传统国学的入门科目,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商榷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简单地把旧时私塾中的启蒙读物拿来的做法也未免显得简单化。此外,这些入门国学的教学也仅仅限于读一读,讲解也毕竟粗浅,毕竟还没有优秀教师能够讲出其中的精髓。

最后是操作规范的缺失。这样的文章背诵哪里,哪里需要深入理解,又有哪些需要加以强调,怎样去粗取精,保留其精华部分,是国学教育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尽管国学进校园已经实施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大家基本上都是在摸索着做,并没有一套经过了验证可被推崇和推广的操作规范。从学校的角度讲,这部分内容是否应纳入考核、怎样考核、考核标准是什么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这部分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3]。

四、国学传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让国学进入小学语文教育,让国学传统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当下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任务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从思想上做好迎接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上做出甄选,选出不仅要在内容上符合,还要在形式上优美的内容来。

国学是我们难以割舍的传统,传承的不仅是文化,还有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其教育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并不需要教师人为地过渡挖掘。国学热的兴起不会是流行风,而是一种新常态的回归。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是大有作为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学是中华民族国人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瑰宝,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芒,发扬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从新一代抓起。让他们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热爱语文、热爱文化,愿意学习,通过用国学经典教育的熏陶,帮助他们清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从中体会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用经典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

参考文献:

篇2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篇3

(一)小学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需要得到传承。但现实情况中,我国传统文化普遍存在流逝现象,此类现象在近些年的文化保护工作中虽有减缓,却依旧未能改变,说明要消除这一现象就必须加大文化传承力度,尤其是要让新一代人了解传统文化,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这时,教育作为小学生获取信息、树立认知概念的主要渠道,其完全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育中传播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文化传承力度,这一点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也不例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将教学视作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并在该渠道上开展教学工作,同步实现教学目的与文化传承目的[1]。

(二)小学美术是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平台

既然小学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则教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是单纯的告诉小学生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更应当让小学生去认识文化,培养小学生文化认知概念、增长小学生文化感兴趣程度等,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就成了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平台。在美术教学平台上,小学生能知道我国各类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艺术特征、背景故事、文化内涵,这能让小学生对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同时传统文化内部丰富的情感、有趣的故事、丰富的表现形式等能引起小学生对文化的兴趣,长时间去追求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文化传承目的。

(三)传统文化是小学美术的“滋润剂”

在任何小学学科教学中可见,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其兴趣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兴趣使然,若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消极、被动,如果强迫其学习还可能引起小学生内心抗拒,这一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不例外。而要保障小学生对小学美术保持良好兴趣,美术教学内容就不要太过单一,否则在小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就会显得非常“干涩”,学习时觉得无聊,因此如何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不单一,更加丰富,是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时传统文化就能充当“滋润剂”的角色,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生动的故事等,全部符合小学生喜欢追逐新鲜事物的天性,因此能有效调动小学生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对美术进行延伸思考

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还能让小学生对美术内容进行想象,而想象的产生会带动学生进行延伸思考,逐渐意识到“美术不单纯是人兴趣使然下的行为,同时也是彰显我国文化独有风采的渠道”,在这种认知下小学生就不再是单纯对美术感兴趣,而是对美术抱有较高的重视度,愿意去学习美术知识。因此在兴趣与重视度的双重保障下,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将得到有力保障。

二、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

(一)实施路径

在小学美术教学基础上,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路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小学美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必要前提,不良的教学模式会限制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小学生无法产生体会,也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因此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无法实施。但相反,若教学模式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发挥,小学生就会产生良好体会,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会让自己沉浸在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编织的场景中,在感知其中魅力的同时,逐渐喜欢上美术教学,因此教学模式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重要路径。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浸润的路径,即假设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讲解课本知识,只字不提相关的传统文化,就说明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对教学进行浸润,相反当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相关传统文化来进行教学,则美术教学内容就不再单调,因此小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可见,教学内容是小学美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浸润后美术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若教师采用不当教学方法,则小学生就不会接受传统文化浸润后的美术教学内容,学习表现与以往并无不同,相反能更好地让小学生去接受浸润后的内容,还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可对教学有效性提供长期保障。

(二)实施方法

在以上三大实施路径上,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方法分别为:扭转师生地位,改革教学模式、挖掘教材与文化关系,浸润教育内容、发挥教师角色作用,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扭转师生地位,改革教学模式。根据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可知,多数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典型的不良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小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小学生既没有充足的能动空间去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又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使得其主动性表现较弱。这一条件下,建议小学美术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要点就是扭转师生地位,应当让小学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使得小学生在教学中会有良好主观能动性表现,让传统文化能深度浸润美术教学,同时保障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作用能充分发挥。2.挖掘教材与文化关系,浸润教育内容。为了让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浸润,教师应当着眼于教学内容,积极、深入地挖掘美术教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相关关系上将两者结合,由此使得传统文化浸润到教学内容当中。例如某教师通过分析,在小学美术造型内容上选择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窗花”作为结合对象,教学中首先介绍了教材中美术造型的基本概念,其次待小学生有一定了解之后,引出“窗花”作为造型知识点的案例,开始讲解“窗花”经典造型的特征、背景故事,此举不但让小学生对美术造型有了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对“窗花”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理解,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剪窗花、不同节日里常见的窗花造型有哪些、不同窗花造型代表了什么意思。3.发挥教师作用,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下可见,教师是作为引导者来开展工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这一作用必须贯穿所有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保持小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态度、活跃思维,也让传统文化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实际情况中,可应用于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中,且便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先进教学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其中两种:①生活教学法,采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生活有一定了解,知道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什么,再以小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题,提出一个具有引导性,且贴合小学生生活的问题场景,这样小学生将会进入问题场景,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认知来进行想象与思考,而在想象与思考过程中,小学生就会逐渐体会美术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②小组合作教学法,采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将小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提出一个传统文化主题,这个主题能引导小学生相互讨论,在组内输出自身观点、认知,同时教师也参与讨论,不断提出新论点,并对小学生讨论方向进行指导,若发现小学生讨论受到阻碍或者出现偏差,要及时提供正确思路。而在小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围绕讨论结果进行实际绘画,要求绘画成果体现出主题中的传统文化特征,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教学法,值得在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中使用。综上,本文对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通过分析可知,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结合能起到相互扶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有必要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而根据文中实施路径,采用相关方法,能让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全面实施,可起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作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实现文化传承目的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7-01

时至当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立足本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教育的本土化意识。笔者也认为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华民族拥有非常久远的灿烂的文明,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而这些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些“精髓”正渐渐被淹没在世界文化大同之中,以语文学科来说,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烟花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此外,佛教和道教也是主流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歌赋、水墨丹青、仁义礼智信等。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充斥着外来文化。作为主课的英语和数学完全来自西方,而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被视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科目,却在很多学生看来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探索一种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语言是保存一个民族文化最长久的方法,同时,语言也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有效手段。二战中的日本对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表现不足的现象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

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比较明显。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古文名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所涉及的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 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的现象,这个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只能将人文类的学科抛之脑后。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显得弱不禁风。语文学科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学修养不深、道德境界不高的局面。

(三)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今年来,外来文化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域,盲目的追星族、星座学说、好莱坞电影、现代科技产品等等,出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课本中。这些外来的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一面,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岌岌可危,因此,拯救传统文化,让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 注重识字表达的教学案例

下面是某两个同学电话通话中的一段话,请找出下面四句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①你还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即将马上召开给我们“清江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可以发现答案就是:①“即将”和“马上”重复,需要删去一个;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前;③语句不得体,应改为“请老师点拔一下”或者“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④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或“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

(二)注重诵读教学案例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仅仅是记住书本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断句的划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通过这样的断句读出来的非常的有感彩。如果这样来读下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你会发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语句本身的那种力量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诵读教学。

篇5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5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33

传统文化指的是被社会某些成员所接受、遵从的一整套沿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这种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特有环境下形成、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我们要发挥初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天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深化下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感,养成阅读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让传统文化的回归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强大的滋养,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双重幸福。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行传统文化教育。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很多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这些教师往往是纯粹的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读书只是为了换取大学通知书,或者为了有一份工作,能够挣一份薪水。因此,这些教师内在是缺乏对学习的热情的,他们怀着一种内心枯竭的状态,很难给学生传递出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毫无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是流于表面,难怪效果很差。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气氛和计划的,而出于人性中懒惰情绪的影响,很多人也需要在一定的团队中进行学习,如此才能持久坚持下去。因此,教师就是n堂学习的领导者,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养成习惯,将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来自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很久以来,社会上兴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风潮,用能不能挣钱,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有好处,但是坏处更多。好处在于可以鼓励人们更努力地投入到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坏处在于内心精神世界匮乏,缺乏规范引导,容易变得为了钱毫无底线,最终也会获得无尽的空虚和孤独。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与社会上类似的不良风气作斗争,努力消除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保护好学生的求学热情。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发掘传统文化精髓,开阔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优秀可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课文上的内容往往比较简练,只是呈现了一些精髓,而需要教师做更多的拓展和补充,这也是我们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所以,在学完一首古诗之后,里面所包含的所有关键词,我们都可以通过扩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美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积累文化底蕴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巴甫洛夫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以上的名言警句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懂得积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也应如此,要不断地积累才会有知识,这是成功的前提。语言文字的东西重在积累,重在培养语感和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收获长期积累的神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每天都进行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 可以只占用非常少的时间,比如十分钟,三年下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利于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学校没有校本课,语文教师可以自己制定传统文化的诵读计划,帮助学生定期印制一些诵读的材料,选择早自习或者课上的多余时间进行集体共读。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将诵读中遇到的一些好词佳句摘抄下来,记在作文素材本上,不时拿出来品味欣赏一番,想想那个画面都觉得多了几分文人气息。

(三)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文化需要传承就离不开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我们才更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才能使其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滋养我们的灵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很多时候,一些封建思想浓厚的传统文化,其内在可能有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针对其中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讨论,筛选出其中的精髓,舍弃其中的糟粕。经过了这样一个思辨讨论的过程,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领会越深,思想上越认同,在行为上就容易效仿并实践。例如,对于《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主要是教导大家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内容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把传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上。从教材方面来说,我们在教学当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在对自己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诵读、怎样理解、怎样鉴赏,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运用,在生活中去实践与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篇6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文化等一体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同化着其他文化。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性是文化最重要的特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积极继承和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民族性来抵御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高层次文化教育,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保住我们文化的民族性。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中的一门母语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诗词、戏曲、书法、武术、中医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化中蕴涵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如厚德载物、阴阳合一、物我合一、忠孝仁悌等。时代在发展,但这些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却不能丢弃。

1.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民族的需要

自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环境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几十年来世界的政治与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外部环境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励全民族的自信心,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年轻人的心中恢复强烈的民族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熏陶出民族意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2.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传承的需要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很多有识之士在进行深刻反思后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的发展,于是大力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但历史的发展证明虽然旧文化有其糟粕,但如果不加辨别,一棒子打死,反而会对国家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国外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音乐、电影、饮食、服装等,可谓是全方面地吹来了一股“西风”,这本也无可非议,只有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才能取长补短,大步前进。但年青一代“哈韩”“哈日”,看好莱坞影片、过圣诞节,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淡漠甚至不屑一顾,就值得我们警醒。遗忘传统,丢弃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传统,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对民族文化深厚的感情,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对比世界优秀的多元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从近期相关部门针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素养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毕业生最大的问题是文化高、素养低,比较典型的是很多研究生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写出的汉字却歪歪扭扭。更重要的是有些大学生在道德素养上还出现了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负面的文化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崇尚享乐、个人主义、功利主利的思想在很多大学生的心里滋生,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消除社会中的一些负面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此外,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打破大学生心中的一些传统价值观,这些空价值观空间也急需优秀传统文化来填补。扎实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浸润下形成深厚的人文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从道德教育、人格构建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在关联

1.传统文化教育是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

“”之后知名大学校长苏步青和匡亚明共同倡导在全国高等院校内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影响世界。而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之一。

2.大学语文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文化与文学密不可分,而大学语文中所选的作品都有着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精华,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是古代文学作品,而中国古代文学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门。这些文学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像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以诗言志”的精神核心、“物我合一”的美学追求,这些文化特征最终融合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大学语文汇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篇目,包含丰富的人文思想,拥有深厚的文化和积淀,闪烁卓越思想的光芒,大学生在学学语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08-02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思维方式,凡事必谈钱、谈享受。金钱观、物质观正冲击着学生们的头脑,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其精神生活中渐行渐远,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严重错位。由于缺乏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礼仪修养,缺乏本民族悠久文化的熏陶,很多初中生正变得自私自利、重利忘义、空虚浮躁、是非不分。他们任性妄为、虚荣偏激,不知什么是艰苦朴素、正直善良、处事为人没有标杆。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教学中开拓创新,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语文为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要深度发掘教材资源,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不失时机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者们刻不容缓要立即行动的大事。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1.发掘教材内涵,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专家学者们精心选择出来的。选文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如《大道之行也》(八年级);有体现诚实守信的,如《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有宣扬礼义道德的,如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有的作品体现人性美,如《童趣》(七年级);有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如《人琴俱亡》(苏教版八年级);又如李白的诗热情奔放、飘逸潇洒,洋溢着自然美;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尖锐批判,充满着现实美……当学生捧起经典徜徉在中国文化殿堂门口时,教师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引领他们走向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提倡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身人格,对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读《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宋濂翻山越岭,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到老师的住处,门外大雪茫茫,而他就那么孤零零地站着,他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为了请教问题,他恭恭敬敬在那等着……那种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那份执着、那种色恭礼至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又如《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告诉我们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八年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民的公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传统教育不空洞

第一,猜谜语、讲故事。传统文化藏存于文字和生活中。在学习汉字时,开展猜谜语、讲故事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对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草丛下面两条狗――“获”;72小时――“晶”;皇帝的衣裳――“袭”;会少离多――“禽”等。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只要你去想象,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学生编出这样的故事:两个懒虫挤在一起藏在春天里睡觉,真是蠢――“蠢”。心头上悬着一把刀,刀口向着心脏,你忍得住还是忍不住这样的威胁?――“忍”。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休”。田中长出草,仔细一看,那是――“苗”字。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凭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编谜语、编故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猜谜语、讲故事活动,不仅小学生喜欢,中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不仅能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记得快,也记得牢,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好处。

第二,诗歌吟唱和经典诵读。历代诗人运用诗歌来表现时代风貌,抒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它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人吟唱,并运用多媒体给古诗词配乐配图,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素质。诵读经典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方法。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是本民族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是文化瑰宝,民族精神的源头。它们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文精华。赫钦斯曾经说过,经典著作乃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是保持文化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在中学可以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学习“无欲则刚”的人生真谛,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锻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体验“和为贵”、“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诵读经典,树人立德,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民族复兴。

第三,成语接龙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倍受学生喜爱。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字、文化、文明的缩影,是汉语言文字中定型了的一些词组或短语。采用接龙比赛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积累的动力,让他们自主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徜徉在成语的海洋而乐此不疲。接龙一般为顺接,即后一成语的字头与前一成语的字尾相连,让成语不断延伸形成长龙。比如声色犬马、马龙车水、水到渠成、成家立业、业精于勤。

此外,还可以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指导学生编诗、填词;把古诗文补写、改写或续写为现代文;学习精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促使学生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体会经典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

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传统节日来临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渠道,了解各地的风情民俗,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如春节期间,南方人舞狮子与北方人舞龙的娱乐文化,南北方年夜饭所折射出的饮食文化,家家户户贴的春联等,都是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契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参观或了解各地的名胜古迹,缅怀古人;引领学生走近诸如琴、棋、书、画,地方戏曲或武术,领略国粹的博大精深;留意婚丧嫁娶的各个流程,分析其设置目的;通过可行的资讯手段,了解并关注待人接物必备的文明用语和传统礼节……总之,教师要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年累月,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二 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教育资源,也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要保持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是要拿来主义地继承。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金声.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长短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篇8

2014 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化学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如何在化学教育教学中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一、初中化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 从历史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科学价值

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内容是多方面的,在初中化学课程上,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化学的起源。西方化学家普遍认为,“近代实验化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炼丹术”。实际上,欧洲炼丹术来自十二世纪传入的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人的炼丹术则是九、十世纪由我国炼丹术传入衍变而成。化学(Chemistry),源于阿拉伯炼金术Al-Kimiya。据考证,金液的泉州语言正是Kim-Ya,而泉州正是唐代最繁盛的通商口岸。所以我国著名的化学史专家袁翰青先生说:“(道教) 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它所用的实验器具和药物则成为化学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物质准备。”我国炼丹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据统计,其中所涉及到的物质有60多种,也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为此涉及的各类器皿有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创造的各种实验方法有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都给现代化学奠定了基础,建立起初步规模,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唯一根源)就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的。”而这个历史事实却是大多数西方人所不愿意说的。

2. 从人本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化学教学应当是帮助学生在其头脑中创建一个属于他的广阔无垠、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而不是把它变成一堆干瘪枯燥记忆和计算、逻辑和推理,力图让学生多快好省地掌握应考知识。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人文性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在化学学习中进行人文渗透,如阐述其丰富的哲学内涵、美学内涵、情感内涵等,必能收到意外之喜。

3. 从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思想价值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多处体现了环保思想,如不污染水资源、保护稀土资源、酸雨的危害等。实际上,对于天地自然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有“天人合一”的哲理思考,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爱物”;《庄子・秋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佛家强调:“心净则国土净”,均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资源。当前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臭氧层空洞等诸多自然问题,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方兴未艾,却似乎不足以应对这一大堆挑战,因为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与能源、资源、信息、环境和生命等问题紧密相连,而这些实际问题并不是靠单纯的化学知识就能解决的。西方学者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东方,要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中找到答案。

二、 对教材中传统文化因素的分析

1. 化学教科书中引入的传统文化元素

整理教材上下册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对传统文化的介绍有14处,表现形式多为图片和文字,绪言分布最多,有5处;走进化学世界与金属和金属材料各3处,燃料及其利用仅1处,其他八个单元都没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看到,教材蕴藏着较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编者们不仅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到教科书中去;而且都坚持正确导向,材料多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承担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 对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

一是引入内容过少。这一点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里表现要丰富得多,例如在“化学与生活”这一章里,就有“神农本草经”“我与地球相依为命”等6项内容。二是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几乎都是图片。唯一的对“化学实验室前身”的文字介绍也是语焉不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则有“化W史话”“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12种形式,使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地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三是文化元素不够充分。初中化学教材只涉及了传统生活和文化遗产两个方面,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则涉及的范围就要广泛得多,有科技、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建筑、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内容。此外,还有植入内容碎片化,呈现方式缺乏整体性,举例说明浅尝辄止,文字表达含蓄隐晦,传统文化自信不足。

三、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阐发已有的传统文化知识

如在教科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题中,“其中教材中图1-7”展示了我国古代炼丹时发明的一些实验器具,这是最古老的化学实验仪器,是我国古代化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可简单介绍其基本情况和用途,以了解这些仪器与现代化学仪器的关系。如丹台相当于现代的实验台(桌),主要是摆放鼎等炼丹器材,进行炼丹的操作。丹台设计十分讲究,《金丹秘要参同录》载:“坛高三层,各分四方,而有八门。”三层坛分别与天、人、地相合,八门是象征八风。丹台上“垂古镜一面,前用纯钢剑一口”。与现代实验台需要的耐火、耐腐蚀等要求颇多异趣。抽汞炉又叫作飞汞炉,相当于现代的蒸馏设置,专门用来抽炼水银。下半部是加热的炉子,上半部是盛放原料的密闭容器,《飞龙经》上讲:“鼎上盖密泥,勿令泄拧!迸酝ü茏樱使容器里所生成的水银蒸气经冷凝后流入到罐里。这些炼丹设备,它们的功能与现代化学仪器已相差不远了,只是式样、质地不同,而又多了很多神秘性。

2. 挖掘本有的传统文化内容

挖掘本有的传统文化内容要从传统思想、传统习俗、传统生活、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五个方面着手。如传统生活中煤、石油的使用,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天然气的使用在西汉杨雄《蜀都赋》 也有提及,这些成就都可让每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如传统技术中,《淮南万毕术》纪录:“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实验后也说:“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可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初中化学课本含蓄地说曾青是“铜盐”,实际上“曾青即碱式碳酸铜”(张子高,《化学史稿》),莫斯科大学《普通化学教程》也有描述,不是CuSO4。因为《本草纲目》中讲:“曾青,无毒。斑疮入目,曾青一钱,捣汁和点。”而胆矾CuSO4・5H2O有毒,用于农业杀虫剂和水的杀菌剂。这样一讲,可以说是让学生兴趣盎然,发现化学原来也可以这样丰富精彩。

3. 补充必要的传统文化内容

(1)融入诗词教育。学校诗词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文化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化学这门科学课程里,自如地在讲课中插入诗词,必然令课堂耳目一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得到锻炼。例如,在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里,P69卷首是一幅水的图片,清澈明洁,水珠四溢,此时可问“问渠哪得清如许”,学生定当会心一答:“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对啊,今天我们就让有关水的化学知识潺潺流入我们心间。”在谈到水资源匮乏时,有一幅图片是“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P71),为加强学生的印象,可使用对比教学法,说此处当年苏轼所见是“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王籍所听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所见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样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差。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33-0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昨晚蕴含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词在教学中该从那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修齐治平,理想追求教育。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追求远大的理想,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就学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如杜甫《望岳》里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自强不息,事业建树教育。《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如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爱国为民,社会关系教育。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以下两方面:

1、国家民族统一的爱国意识

儒家“大一统”主张,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2、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

儒家经典《尚书》指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仅如此劳动人民还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经》就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白居易《观刈麦》,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达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果实,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古人很早就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1、联想想象进入意境法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进入诗歌的情境。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对比迁移联系实际法

引用新闻材料: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诗人坡在白居易之后也曾经在杭州任市长,不仅非常注重对西湖的疏浚治理而且还留下了对西湖如此的赞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西湖在2003年却被媒体宣布“死了”,因为2003年6月 5日,国家环保局了一份环境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杭州西湖的水质被列为了劣五类水。2、杭州光学污染日趋严重 西湖看星星已成回忆。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可将西湖现在与诗歌描绘的美好画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激起学生强烈环保意识。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因利势导,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必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效果,增强中华文化传统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篇10

汉语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学习系统性学习汉语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键途径,在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进行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讲授,还应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价值,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汉语语言水平,从而改善整体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经典名家作品,由于语言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这些优秀作品中通常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着重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加以运用,合理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使他同步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先研读课文内容,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文章以独拱石桥的代表赵州桥和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为例,这两座石拱桥都世界闻名,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典型性令人信服。为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关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视频等材料,通过多媒体教学身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他们面前。在图文并茂中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知识,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研究我国的石拱桥文化。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深刻解读传统文化

自从新课程改革颁布和实施以来,大力倡导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他们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方式得以广泛应用,使其自觉主动性大为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以及知识结构的积极构建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汇总传统文化渗透,教师需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吸引他们踊跃学习语文知识,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深刻解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乐趣。

在这里,仍然以《中国石拱桥》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合作学习、自由讨论的课堂学习方式,在课前设置好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为讨论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内部交流和讨论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色,探究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信息,促使他们自主感知到石拱桥的深厚文化底蕴。学生在相互讨沟通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并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体会到说明文语言周密和准确的特点,他们可以感受到石拱桥的艺术美,在互动中深度解读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从而深化理解。

三、不断创新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理解文化精髓内涵的关键前提,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可向他们传授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新颖个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陶冶和精神享受,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借此实现汇总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诗词原创大赛”活动,鼓励他们按照古诗词的平仄押韵进行自主或合作创作。像在进行《钱塘湖春行》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在课前为比赛做好准备工作,在朗读与背诵过程中了解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在课堂上对古人写景抒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产生进一步认识,初步知道如何借景抒情,启发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接着,教师可让学生以诵读为基础描写景物和抒发心情,进行诗词创作比赛,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和强化体验。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汇总传统文化渗透,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念,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和创新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篇11

近年来,随着传统出版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出版社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推动出版业进入融媒体时代,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出版业融合发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2015年3月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教育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比如,201了年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在三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河南省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开始实施新的学考办法。在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应自觉担负起出版创新的历史责任,在提供内容更加优质、服务更加精准的传统出版产品的同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能长期、有效地融合发展。

在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思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进一步适应和把握融合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出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大象出版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数字教育产品生态圈,打造了多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除传统教辅图书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郑州)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大象e课”被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方授予“出版与教育行业创新融合品牌”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出版业跨入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出版社应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提升传统教育出版的服务价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重在实践创新

篇12

一般来说,对外汉语教学既要承担语言传播的任务,又要承担文化传播的任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目前重点集中在高级阶段,然而文化是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注重从初级阶段就培养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的文化素养。初级汉语学习者虽然语言能力较差却往往对中国文化具有较为强烈的热爱,我们应该重视他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寻找正确的方式将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有效地运用到初级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趁热打铁”,在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最强烈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文化输入,不仅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汉语,而且有利于形成汉学思维和培养学习兴趣。

一、影视、语言、文化及文化教学

影视艺术作品是将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抽象的概念和思想用语言和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开展从而使观众在心灵上达到共鸣。影视艺术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完美结合,它既如时间艺术,在时间的延续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又如空间艺术,在画面空间上展开形象,使影视作品获得来自不同手段、不同方式的表现能力。影视艺术作品通过人物造型、光影、色彩以及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发主题情感,来达到阐述哲理、引起共鸣的效果。影视作品因其再现性、符号性、特有的“在场感”、直观性,以及由光影结合产生的画面感和冲击力对观众造成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冲击。影视画面并不是现实的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艺术符号,既是对现实的记录,又是对现实的超越,是被人赋予了意义的现实。影视作品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地区的影视作品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初级阶段,由于语言的限制,文化教学的开展比较困难,合理地利用中国传统影视作品,特别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短片作品作为文化教学的资源。短片的形式相较中长片更能适应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实际和教学要求。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选取的影片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影片太长,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影片中而混淆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达不到汉语课堂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的汉语学生汉语水平较低、词汇量较少,如果影片的长度过长,学生会听不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短片影视作品有动画、真人、动画与真人相结合的形式,例如《东方小故事》《成语动画廊》《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动画系列――小太极》这样连续剧形式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这些影视艺术作品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融入到图像、画面、故事情节、人物的行为中,并用通俗易懂的汉语表达出来,增加了文化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内容上主题明确、简单生动,每集时间适中,教育性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法应该在传统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利用影视、多媒体、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手段,促进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促进留学生文化感知能力的形成。在语言课堂中加入影视作品可以使留学生在影视所营造的轻松、生动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中国文化。

二、影视作品在初级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一)《东方小故事》《成语动画廊》进入文化教学的原因

《东方小故事》是一个以我国古代、近代历史上一些反映高尚道德和情操的著名人物和故事为蓝本进行的真人拍摄的系列小故事,分为古代、近现代两部分,故事内容涉及近现代部分主要有黄炎培教女、华罗庚看店、廖仲恺住店、胡文虎教子、郁达夫买鞋、吴蕴初训子、陈嘉庚迁坟、关天培木匣、左宗棠办厂、王统照赠诗等共50集;古代部分有华佗学医、孔子拜师、黄香温席、闻鸡起舞、岳母刺字、举人以廉、邹忌照镜、触龙说后、刘娥罢殿、事难两全等共200集。每集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的一生中应当具备的真善美品质,激励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成语动画廊》则以动画手法解说成语的教育片,成语故事涉及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塞翁失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守株待兔、绕梁三日、愚公移山、自相矛盾、鹊巢鸠占、狼狈为奸等中国常见的成语故事。卡通形象生动可爱,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每个成语的出处及教育意义,使观众易于领会。

这类的影视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近现代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哲理观,它们集艺术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于一身,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而且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精神风貌等。

(二)《东方小故事》《成语动画廊》进入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1.影片时长

《东方小故事》和《成语动画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片的代表,每集影片的时长控制在3-10分钟之间,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不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完整的情节却又不占用过多的时间,日积月累,有利于留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的形成。

2.影片内容

此类教育片在我国面向的观众群体多主要是青少年儿童,因此语言大都简洁精练、语法规范、通俗易懂且配音严格、标准、专业、发音清晰、语速适中,留学生容易听懂方便模仿学习,角色生动、活泼、鲜明,留学生可进行模仿表演练习,锻炼其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符合初级对外汉语教学针对性、精炼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

结语

影视艺术作品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内涵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中国传统影视教育片是培养国内青少年儿童人格、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将这类作品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文化教学,有效利用其吸引观众注意力、视觉冲击力、生动性、色彩性、传播性、教育性等功能,寓教于乐,在享受影视作品带来的视觉、听觉感受的同时,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美如.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师大书苑,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