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09:24: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U27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基础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各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时刻面临着火灾、爆炸、泄漏和中毒等安全事故,石油化工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刻都伴随着高强度和高风险。这不仅给一线工作人员造成了庞大的压力,同时也给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为了改善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出发,首先是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其次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从源头上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本文所讨论的就是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内部控制
1.1 项目内部控制的定义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本文给出项目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设目标实现,以及保障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力、物资、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真实性,按照工程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在项目建设整个生命周期内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1.2 项目内部控制的功能
1)控制功能
一般所指的控制功能,是指管理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取某种实际状况,与预期目标或标准作一比较,如果两者的差异超出了一定的程度,则管理者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改正行动,以保证实际行为不脱离原有目标的设计。
2)防护职能
内部控制是以计划目标为依据的控制,通过对计划的鉴定与分析,使计划更加正确可靠,更有利于制约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因此说内部控制具有防护性职能。
3)调节职能
内部控制不仅有防护职能,更重要的有调节职能,只有通过调节,才能达到监督考核与制约的目的。
4)反馈职能
内部控制一般采取闭环控制的方式,无论是目标控制还是程序控制,均是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有利于各种信息的反馈,也就是说管理目标的执行、存在的差异及应采取的措施等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给有关管理者。
二、项目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
一个好的决策,一个好的规划,对生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程项目设计初级准备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对建设地区和环境进行测评,即由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对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油、罐、气、水、电、热、通讯等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分析和现场调查,并将所做的分析结果清单交由设计部门作为施工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使突发事故能得到及时的预防;同时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管理活动计划,确保以后的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为了有效地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各个工种的专业特点,还应列出危险点源,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相应对策,真正有的放矢地把安全工作做好。
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方必须对其提供的建筑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品出具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技术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说明等,并对该产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测评、验收管理。
三、项目实施阶段的安全管理与培训
要做好油田建设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就要求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甚至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法规等。
在施工单位进入厂区时,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所有承包商、作业人员到厂部接受厂级和车间级安全教育和考试。由承包商项目主管人员给施工人员讲解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厂部、车间安全管理人员给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讲解装置工艺状况、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现场存在的风险以及控制措施和防护方法等。由于施工人员情况复杂、素质不高等现象较普遍,因此安全教育教材可以编制成通俗易懂的漫画图片或电视短片,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考试合格者发放安全教育卡和入厂证,不合格者不得进入现场作业。只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并切实搞好自控,真正达到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另外,由于油田工程都是大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安全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因此,在油田施工现场要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持证率,确保安全生产。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也应当经过上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还应该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纠正和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利用《安全监理周报》、《安全月报》、《安全检查情况通报》、《监理通知单》等,扩大安全工作的影响范围,畅通信息渠道,使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及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安全方面的真实情况,便于指导和改进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另外,油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和天气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油田现场施工各个工种的交叉施工,势必造成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协调,做好立体交叉作业图,标明参加单位、工种、人数、项目位置地点、所需检修时间、具体开始时间、安全措施、安全督促负责人等,并由总负责人进行审批,按目标进展统筹指挥,然后下分到各个安全督促负责人,确保各个部署安全到位,以预防现场施工的混乱。施工现场或装置区内动土、动火、动电比较频繁,这就必须严格坚持动火、动土、用电票证管理制度,并认真监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施工动火作业票必须一天一开,重点装置区一天两开(上午、下午),只准定点动火,不准随意变更地点。施工单位动火作业时,由生产厂派出监火员实施监护。动土和临时用电均严格按规定办理手续,对违反票证管理制度的单位进行严厉处罚。
四、实施作业安全分析制度
推广作业安全分析制度,应严格执行,并进行跟踪检查和落实。在每次现场作业实施前,项目公司都组织作业班长、了解作业现场和建设流程的操作人员和现场24小时监督一起负责完成作业安全分析表,并且要求现场甲方监督、承包商24小时和HSE监督三人以及所有班组工人签字。借助作业安全分析表和节点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作业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所谓节点风险分析就是针对每一个风险管理模块或某一项活动层层剖析为若干连续的步骤,列出所有的工作环节或节点,分析每一步骤或节点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隐患,然后按风险来划分工作节点,最后针对每一节点制定相应的节点风险应对措施和操作程序。节点风险分析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每个节点上的隐患和风险不同,管理的重点也不同。使用节点分析方法,可以识别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中最主要的风险。
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各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专业管理,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方案来施工,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只有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合理和施工质量,才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一、优化课程结本文由收集整理构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
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渗透到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创设新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营造一个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注意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新科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我院省级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探索和完善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新能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和体制,探索保障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以跟上学科发展的途径,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经费和实验耗材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四、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
实行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实行学生科研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能源化工专业发展的学术前沿;鼓励学生申报国家创新实验项目,省、校级挑战杯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签约合作企业,并对创新设计实验室进行重点投入建设,本专业已建成国家级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大庆炼化公司的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保障。
五、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病反映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积极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建立专门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六、实践成果
1.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改革和实践。项目在能源化工专业2009级中进行了三年的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化工专业类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对促进石油化工类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以来,石油化工类专业承担省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篇,主编教材3部;完成了《分离工程》等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催化》3门重点课程建设。
2.促进了石油化工专学科建设。石油化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改革促进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主的石油化工类学科建设。目前在学科建设方面已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艺,1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能源化学工程,1个省重点(特色)专业—化学工程。已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国家级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轻烃加工与利用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已成为黑龙江省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为卓越计划下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可将《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前沿来进行内容的划分,同时围绕“大工程观”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来组织“参与式”教学活动。如可将《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按照下面的单元模块来划分教学内容: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固体酸烷基化、异构化、乙烯裂解及乙烯下游产业链等加工工艺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学生也容易系统地接受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石油加工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实行“参与式”教学方式,对课堂讲授进行一定力度的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即课题教学可采用“3:2”方案来进行,课堂上教师讲授用3/5的时间,而学生参与课题教学和练习用2/5的时间。教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重点讲述各单元模块的专业词汇短语的意义用法、加工工艺的流程等。而剩下的2/5时间可以将讲授课程进行单元划分,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和PPT制作,在课堂上给每个组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报告,教师可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现场答辩,以此来评价大家参与课题教学的效果,这样大家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丰富大家的知识面也让大家的英语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改革考核方式在本课程的改革中,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即可采用边学习边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这样更能促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明白平常参与到课题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能够得到老师的反馈和重视。另外,在考试问题上,专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阅读理解,对朗读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表达专业知识、进行科技方面的交流时形成“哑巴英语”的现象。看得懂但说不出,学生只注重认而不注重读。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应多样化,既有卷面考试,也应有口试,让学生把“认”与“说”都重视起来,避免交流过程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关键词:
石油化工;施工现场;管理
社会生活基本迈向小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石油化工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石油化工项目的施工管理已刻不容缓,只有科学的施工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石油化工项目质量。二十一世纪,石油化工项目的工程量不断增加,为石油化工项目的承包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我国目前石油行业的施工管理还有待加强,为了更高的提高石油化工项目的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促进石油化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1要求采购时加强对相关供货商的选择
在石油化工项目中,对于采购过程中供货商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供货商所提供的设备是否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以外,还要对供货商的生产能力以及供货商是否能及时的运输货物。由于石油化工项目的采购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另外其运输周期也较长,所以其物流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选择是一定要格外谨慎,筛选出运输能力较强的供货商,其中对供货商的物流能力其决定作用的是供货方用于订购货物所使用的价格,可使用到岸价格进行采购的生产商的物流能力才是合格的。
1.1建立供货商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的供货商管理系统可采用构建数据库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石油工程项目采购施工现场管理具有明显的益处,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系统的数据库,更为全面准确的查阅供货商的基本情况,但进行监理供货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通过在采购过程中的反复比较记录得出的,只有前期不断的进行完善工作,才能在今后的项目采购发挥真正的作用。
1.2采购前调查制造商项目采购工作人员可根据供货商所提供的制造商调查表,进行对制造商全面的调查工作,其中需要对其制造规模进行考察工作,还要对制造商其中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把握进行摸底工作,另外其生产设备和产品检测系统也要进行反复检测。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总结调查报告,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采购材料的后续使用~~~~~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提高采购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采购时,施工总承包要认真控制好施工材料的品质,保障石油化工项目整体的总体品质,控制施工成本费用。其次要进行对材料的抽查和检验以及进行人员培训计划,要求施工材料必须符合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合格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采购材料,确保材料品质优秀,不为减少成本而采购性能差的材料,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保证工程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
2.2加强检查采购材料的力度石油化工项目的材料多种多样,众多的材料型号,各具不同的材料性能和质量。只有进行正确的选择,才能更为完善的保证工程质量。由于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项目的质量,石油化工项目施工管理者必须熟知各个不同材料的相同之处与区别,更有效的利用施工材料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负责采购材料的人员必须要按照订货以及运输标准进行对材料的采购。并且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做好充分的检查工作和妥善保管工作,检查施工材料的外观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以及要求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说明书及测试报告等,确保使用材料的质量问题,只有对其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投入施工。保证石油化工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采购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石油化工项目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无论是人员还是材料的采购管理都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执法体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项目规模和数量不断的加大,但同时其采购施工管理却没有进行同步发展。产生了较多的工程问题,同时也会出于节约成本的目前的,在采购人员的专业性配备上不完善,不进行专职的采购管理人员岗位的设置和培训。另外,在施工中缺少人力和物力,有关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推脱责任,使施工现场管理不能顺利进行,施工进度和安全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传达。
4结语
石油化工项目是一项涉及专业性较强、施工内容繁杂、风险高、成本投入大的复杂系统工程。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现场管理难度非常大,不仅要加强与石油化工相关专业间的配合力度,同时还要加强石油化工项目内部间的协调,确保工程施工建设准确无误、克服安装工序制约,提高石油化工项目采购水平,推动石油化工项目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建设发展。结合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各施工要素和细节。负责人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笔者希望更多专业人士投身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为推动我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序岩.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8):144~146.
我国现在开展能源审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监管的能源审计,即国家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是我国开展能源审计的主要类型;二是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相关机构,该机构具有规范性,以保证审计方案、采用数据和审计结果更加科学,提出的建议更加有效;三是企业内部设立能源管理体系,依照国家能源相关规定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审计。
1.2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物料平衡原理、能源平衡、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对企业的能耗、物耗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审计、诊断和评价[3]。相关依据参考表2。
1.3能源审计程序
1.3.1编写能源审计方案首先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并分工,其次,明确能源审计目标,审计期和审计内容,最后根据前两块内容制订能源审计方案。
1.3.2了解企业能源利用情况针对能源审计内容,通过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初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购销、能源转换输送等等。召开能源审计动员会,向相关人员介绍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随后布置数据资料收集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能源管理资料、能源统计报表、各分系统和主要用能设备的数据资料等等。
1.3.3现场调查测试进入企业生产内部,了解主要的生产系统、能源转化输送和能源利用系统的详细情况,必要时对重点用能设备和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另外,可通过现场核查、盘点、查账等手段来判断、分析收集数据的真实性。
1.3.4召开交流会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之后,就发现的相关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得可行性措施以及可达到的初步成果。
1.3.5编写能源审计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有关事项的说明(如:技术标准)、企业概况、能源审计结果、重点耗能设备的测试结果和对标评价、企业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和能源审计总体评价和结论。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问题
随着能源审计规范不断地完善,我国企业能源审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化工厂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和回报期,时间如果是两三个月则会比较积极,若为3~5年甚至更久的话,往往会扔到一边。现将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2.1企业对能源审计的需求意识淡薄相关文献报道指出,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能源形势,各重点耗能企业被迫与各地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被动地接受能源审计。很多省份的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能源审计太过麻烦,需要增加新的投入,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所以管理人员对能源审计并不持支持态度[4]。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部分能源也是生产原料,对企业内部进行能源审计,从管理到设备及能源的分配都需投入一笔较大的资金,而且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的利润,故企业自主进行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不高。
2.2能源审计部门存在限制性能源审计的主体包括审计单位和专业性人才。目前我们国家能源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很少有企业自主设立专门的能源审计部门。而政府部门由于业务繁多,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及时处理各企业的能源审计需求,因此会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时拿到相关审计材料。另一方面,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掌握财务方面的知识,对于企业单位能源计量和统计、社会节能量的认定和换算方面也需要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大多是财务科班出身,对能源审计业务不熟,“不会审”现象时有出现[4],且审计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能源审计失去其包含的重要意义。
2.3企业能源管理基础薄弱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制到能源数据的计量和统计工作,都无专人负责。日常能源运行情况的记录,直接影响到能源审计的进行,数据的真实性与实施能源审计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3能源审计面临问题对策的思考
3.1“强制性”和“鼓励性”措施并举首先,政府部门可根据自己在能源审计中的主导地位,结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管理规范和管辖范围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下发政策文件,政策中可规定新老企业需进行能源审计的的方法、步骤和审计内容等。其次,政府部门可积极出台相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奖励进行能源审计较好的企业,带动其他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最后,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能源审计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明白能源审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企业,使企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本钱”,最大化企业利益。
3.2充分发挥能源审计中介机构的作用能源审计需要既懂财务和审计,又懂工程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政府部门可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对其在专业方面进行考核,然后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实践,最后可根据各地需求成立第三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各地石油化工企业。对企业内部从事能源管理的人员可阶段性地进行培训,总结出节能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展开能源审计工作。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能源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内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能源管理的合理化,安全化,能及时掌握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为企业实施能源审计和节能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企业内部成立能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企业在进行能源审计或申请新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消耗数据,可以为企业省去一系列的行政成本。
水蒸气利用自身的特性优化了石油化工灭火效果,因而在石油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水蒸气消防设备在石油化工消防中的应用,最终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1石油化工设备危险性分析
第一,由于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到部分易爆炸的原材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石油化工的危险性;第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石油化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从而导致石油化工设备在保养不良的环境中逐渐凸显出腐蚀等问题,最终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甚至爆炸的现象;第三,毒性气体泄漏是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表现之一,极易引起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因而要求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开展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应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即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有毒气体泄漏现象的发生,最终降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性,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1]。
2水蒸气灭火的几项优势分析
2.1稀释可燃气体
水蒸气灭火与传统的石油化工灭火相比其优势在于可稀释可燃气体,即利用水蒸气进行灭火时,可有效阻止燃烧物进入到燃烧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灭火效果。另外,水蒸气亦可稀释燃烧区中的氧气含量,从而由此降低氧气强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此种优势的表现促使石油化工企业在发生大量气体泄漏时,即可采取水蒸气喷射的方式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其与传统的灭火方式相比,火势控制范围较广,且其控制效果要更为明显。因而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爆炸性对石油化工所造成的影响,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应对水蒸气灭火方式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有效提升石油化工消防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2.2吸附有毒烟尘
吸附有毒烟尘也是水蒸气灭火的一项优势所在。其与传统的灭火方式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水蒸气灭火的范围较大,即其所能接触的燃烧物表面积要更大一些,因而石油化工企业在发生大型火灾事件时,应采取此种灭火方式,最终通过降温的方法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其次,水蒸气与传统灭火方式相比其还存在着水渍损失小等优势,进而可在达到灭火目的上降低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蒸汽的来源较为丰富,因而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灭火成本的投入量,且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那么其应加大水蒸气灭火宣传力度,以便促使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能秉承着水蒸气灭火意识,最终有效降低灭火设备的使用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影响。
2.3削弱燃烧强度
石油化工企业传统的机械灭火方式冲击力较大,从而在利用其进行灭火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害,最终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而在现代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要求其应加大力度推广对水蒸气灭火设备的使用。水蒸气灭火设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利用此方式进行灭火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火势强度,最终达到灭火目的。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水蒸气灭火系统在石油化工消防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深化对其的应用。另外,由于水蒸气灭火设备还具备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势,因而在处理实际火灾事件时其可达到较好的灭火效果,且由此减少灭火器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便于其及时发现设备中的问题并对其展开及时维修。
3蒸汽灭火系统应用要求
蒸汽灭火系统应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即要求蒸汽源的设置要趋于合理性。对于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利用蒸汽灭火系统前应对其蒸汽管线等内部构造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其符合石油化工消防的实际需求;第二,在蒸汽灭火系统应用中,整体灭火管线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决定着水蒸气灭火的整体灭火效果,因而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石油化工消防现场进行勘察,以便确保蒸汽灭火管线设置的合理性和管线数量的规范性;第三,在接口短管的设置中应考虑到室内生产装置的因素等问题,最终实现对蒸汽灭火系统的最佳控制,且由此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为了确保石油化工消防质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蒸汽灭火系统进行应用前,一定要通过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等方式深入了解到灭火系统应用要求,进而更好的掌握水蒸气灭火的应用方式。
4水蒸气在石油化工消防上的具体应用分析
4.1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分析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主要被应用于石油泵房等位置。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爆炸性等事件的发生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要求石油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应在其指定位置安置固定可燃气体自动报警检测装置,此装置的安置可实现自动检测火灾的行为,从而当石油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火灾事件时,固定可燃气体自动报警检测装置可及时检测出火灾灾情,并对其展开报警处理,最终降低火灾的发生对石油化工正常生产所造成的影响。蒸汽幕筛孔管是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安装的形状符合保护部位的具体要求,最终致使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中的报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2]。
4.2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分析
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是水蒸气灭火设备中的一种,该灭火系统是采取部分管道固定的构造方式,此种灭火设备主要应用于生产区域局部灭火中。另外,由于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而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要求其应在开展消防工作的过程中采用最具灵活性的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在应用此种灭火系统设备的过程中应确保该设备短管的耐压性,而由于其长度决定了其设备的耐压能力,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在设计其内部构造时应将其软管长度控制在20-25m范围内,从而保证其灭火优势能更为充分的展现出来。
4.3可燃气体自动检测连锁汽幕灭火系统分析
可燃气体自动检测连锁汽幕灭火系统在石油化工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最为广泛,该灭火设备的使用可有效控制爆炸性事件的发生,最终可将其危险性降到最低。另外,由于石油化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时常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现象从而降低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现象的安全性。对于此,要求石油化工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罐区周围安置可燃气体自动检测器,进而确保在发生可燃气体泄漏事件时该设备可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最终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有效控制。但是在控制的基础上,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根据现场情况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5结论
综上可知,近年来,水蒸气在石油化工消防上应用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水蒸气灭火设备的使用与传统的灭火方式相比其灵敏性更强,且火势控制的范围更广。因而在现代石油化工厂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可燃气体等的有效控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在特定位置安置可燃气体自动检测连锁蒸汽幕灭火系统等,从而及时发现火灾的源头,并对其展开及时的处理,最终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对石油化工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概述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和安全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工企业都只允许学生参观,而不允许学生操作,即只能“看”而不能“动”,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与生产过程的距离,学生无法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生产的实际问题,使生产实习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克服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手段,2013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生产实习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了“2+2”生产实习模式教学。
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后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生产实际过程理解和掌握的需求。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必须要进行“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
3 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设计与安排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校企合作“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为此,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我们设计出四周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即系统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训操作(2周),下厂实习(2周),并采用不同的培训和考核方式。
3.1 “2+2”生产实习模块的主要内容
■
3.1.1 系统仿真培训模块
2013年我院引进了常减压生产装置、催化裂化生产装置及乙醛氧化制醋酸装置的系统仿真软件,学生经过2周的企业现场实习,在基本了解生产工艺和操作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操作技能。计算机仿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装置正常生产操作调节,装置开、停工过程操作,装置主要事故处理。通过计算机仿真摸拟训练,熟练掌握石化生产装置典型操作单元操作技能,基本具备主要生产装置开停工和事故处理操作技能。
3.1.2 化工单元实训操作培训模块
我院化工单元实训装置主要包括换热器、离心泵、反应器、萃取、精馏及管路拆装。学生在下厂实习及系统仿真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化工单元的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单元生产过程基本技能,掌握化工单元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使学生将化工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 生产装置实习模块
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重整、油品装置、聚丙烯及催化剂等炼油化工装置。学生通过下厂实习,了解目前该生产装置的基本情况、工艺原理、主要设备及操作方法;了解最新的DCS先进技术,掌握DCS的控制方法;学习车间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装置实习中,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能学习工人师傅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3.2 “2+2”生产实习模式的考核制度
“2+2”生产实习模块的考核制度采用灵活的考核手段。系统仿真考核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考核;化工单元实训考核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即理论采用抽题方式,实践采用现场操作;下厂实习分两部分:一是采用生产装置随机抽题进行现场回答,二是要求学生写生产实习报告,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形式。所占的考核比例如下图。
■
4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
今年我们已经承担了2011级学生六个班约400名学生的生产实习任务,为了了解“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我们对已经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发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
由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的学生认为“2+2”生产实习模块教学效果很好,80%学生认为训练内容丰富,可以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0%学生认为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很大,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个月的生产实习,90%的学生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这种模式还不太适应,认为时间比较短,所学的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没有完全吸收,学生们反映如果能再延长2周,可以将训练的内容更加巩固。
总的来说,学生对这种生产实习模式很感兴趣,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效果,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由于能充分利用生产装置实习、系统仿真训练、化工单元实训等各自优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求,学生专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5.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优势重在解决了传统的生产实习长期依赖生产装置的问题;解决了培训费用高,人员难于管理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只能“看”,不能 “动”问题;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各成体系,无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问题;解决了老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问题。
5.3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及考核,对其他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相关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工作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冷士良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M].化学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 卓越计划;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Key words: Excellent Program;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professional English;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25-02
————————————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1GJB125072,91101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王丽(1983-),女,湖北洪湖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绿色化学与可再生资源研究。
0 引言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部出台了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2010年6月23日正式启动。旨在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
目前,我国能源紧缺、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0% 以上。因此,大力培养卓越的适应国际需求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石油化工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油气采、炼规模的增大和国际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不仅需要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而且需要外语交流能力突出,尤其是专业外语交流能力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式下对国际化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校石油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针对我校石油化工特色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结合本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当前石油化工专业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业教研室老师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若干整改措施,期望提高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及时效性供同行参考,服务于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及深造。
1 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度不够,重基础英语,轻专业英语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是学生必须通过的英语学习的2个阶段,最终获得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互为补充,同样重要[1-3]。
从毕业生就业来看,普遍反映专业英语是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被经常使用的。但是从各高校培养计划来看,多数高校不重视专业英语,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及改革方面的投入远不及基础英语,一般高校普通英语的课时达到230-250,而专业英语的课时仅有32。学生迫于CET-4,6的压力,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也不够重视。
1.2 欠缺石油化工专业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任课教师如何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教科书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
目前与石油化工类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只有一本,即为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加工专业英语》第二版,教材里面虽然涉及到一些专业词汇和短语,但是里面的加工工艺可能已经被淘汰了,学生用这本教材感觉还是信息更新不够。
目前迫切需要一本反映最新加工工艺和学科前沿的石油化工类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
目前需要对各门主干的石油化工类专业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如对《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产品应用技术》等新的加工工艺进行整合与优化,以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教材。与此同时,在各章节后还可附上相关专业英语知识介绍,以强化和规范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1.3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石油化工方向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导致大家的学习背景和专业背景也不一样,具有石油化工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还比较欠缺,这样在讲授《石油加工专业英语》的时候教学效果也存在差异。
专业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出国交流或学历晋升来提升自身的外语水平,并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2 课程内容的改革
图1为卓越计划下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可将《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前沿来进行内容的划分,同时围绕“大工程观”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来组织“参与式”教学活动。如可将《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按照下面的单元模块来划分教学内容: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固体酸烷基化、异构化、乙烯裂解及乙烯下游产业链等加工工艺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学生也容易系统地接受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 《石油加工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实行“参与式”教学方式,对课堂讲授进行一定力度的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即课题教学可采用“3:2”方案来进行,课堂上教师讲授用3/5的时间,而学生参与课题教学和练习用2/5的时间。教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重点讲述各单元模块的专业词汇短语的意义用法、加工工艺的流程等。而剩下的2/5时间可以将讲授课程进行单元划分,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和PPT制作,在课堂上给每个组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报告,教师可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现场答辩,以此来评价大家参与课题教学的效果,这样大家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丰富大家的知识面也让大家的英语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2 改革考核方式 在本课程的改革中,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即可采用边学习边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这样更能促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明白平常参与到课题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能够得到老师的反馈和重视。另外,在考试问题上,专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阅读理解,对朗读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表达专业知识、进行科技方面的交流时形成“哑巴英语”的现象。看得懂但说不出,学生只注重认而不注重读。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应多样化,既有卷面考试,也应有口试,让学生把“认”与“说”都重视起来,避免交流过程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4 结论
以上是我们教研室专业英语教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和总结,虽然已经初具成效,但是离我们培养“卓越计划”的人才和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对现行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都产生很大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地学习、交流、探索、总结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产业工艺十分复杂,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中常见火灾危险因素的分析,可以对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
1.1存在高温易爆物品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高温表面,明火,碰撞,摩擦,火花,雷电等因素的出现都是不可避免的。高温表面主要包含有:高温液体及气体的金属表面,热交换器表面,加热炉炉壁,高温蒸汽管道等。这些物品温度高,散热多,体积大,均为构成着火源的主要因素。而明火主要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焊割用火,加热用火以及其他用火,这些明火的使用,大大的增加了火灾的隐患。碰撞摩擦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金属物品等的掉落,撞击,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摩擦损坏,工具之间的撞击,摩擦等。生产中的碰撞与摩擦极易引起火花的产生,火花遇到可燃物品,就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雷电所产生的电流及其强大,并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无穷的热量,这种热量会点燃设备及厂房,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1.2危险物质的泄露及扩散
从原料的加工到产品的制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催化剂,试剂,喷漆等液体都是高危液体,而且容易发生泄露与扩散。这些液体一旦发生泄露不仅会腐蚀机器设备而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应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另外,还应注意到真空管的放置位置,如果真空管放置不当,就容易接触到喷溅出的易燃液体,产生安全隐患。
1.3化学反应的产生及潜热的积蓄
化学反应大多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石油化工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会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许多化学物质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放热。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除或者妥当处理,就会使厂房内的温度升高。如果低沸点物质进入到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去就会产生爆炸的危险。另一方面,在冷却催化设备过程中,冷凝水一旦遇到高温油就会立刻气化,这会引起系统内部压强过大,引发爆炸危险。
1.4人为操作失误
人为操作失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参数控制存在失误。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对物理,化学,材料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生产参数控制如果得不到保证,那么就不能实现安全高质的生产。2)动火作业监管不力。动火作业是安全隐患最多的一个环节,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动火作业的手续如果不齐全,必须严格禁止其生产。此外,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全程进行监督,保证安全,减少隐患。3)清扫作业完成不及时。厂房内有毒气体排放不及时,以及垃圾存放过多等,都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厂房的清理必须按时高效完成,注意厂房通风,减少货物堆放。
2对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处理办法
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火灾危险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生产安全,建立健全火灾防范系统,找到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势在必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成为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防范的重点。
2.1做好防火安全装置
首先,应完善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系统,以此来应对突发状况,并能防止火灾的不断扩大。其次,应该引进先进设备,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设备的安全指数。备好防火设备,在安全通道,厂房内都应设置防火设备储存点,以便在危险来临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次进行模拟演练,学习防火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2.2严格控制生产参数
严格控制生产参数是防范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温度的控制是控制参数工作中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参数,将温度掌控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温度超标不仅能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更能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是要严格控制原料配制的比例以及反映速率。选择高质原料,控制反应速度,确保化学反应的操作环节安全顺畅
进行。
2.3减少明火与火源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明火,从根本上消除着火点。避免设备之间的摩擦,要对工具轻拿轻放,防止沉重的金属物体从高处坠落以及静电的产生,以免产生火花。对动火操作必须进行严格监督,控制系统内的温度与压强,并远离易燃液体与气体。在厂房范围内禁止吸烟,避免明火设备,采用防爆照明设备,从源头上控制火灾事故,消除火灾隐患。除此之外,企业要注意避雷针,避雷网等避雷设备的使用,防止厂房遭到雷击。同时,注意高温物体表面的散热,防止厂房内温度过高。
2.4按时检测设备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设备会出现老化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止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障碍,引发事故。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及职业技能。同时,应配合消防部门的检查,对质量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移除车间,停止使用。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应进行及时维修并对维修场地划出安全界标,以便提醒外来人员,防止误入。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法运营,加强安全管理。
3结束语
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们应给予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产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想要使石油化工产业健康迅速的发展,我们必须找到高效可行的火灾防范措施。然而由于这一产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在历次火灾事故中找出频发因素,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以此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壮大,企业总图运输设计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新时期,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分析,对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概述
总图运输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工程项目如果想要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总图运输的设计就必须是符合我同的国情,同时还应该是因地制宜的。总图运输设计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此影响其设计好坏的干扰因素也是很多的,所以负责总图运输设计的相关人员不但要具备非常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在设计之前必须研究和调查工作,在应用与其相关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等一系列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协调设计中的基础设施以及各个专业的设备,也才能使他们发挥最优异的作用。
三、总图运输及总图运输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图运输是一门政策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它以研究厂址场地选择、场地内各建构筑物、管线、交通运输设施等空问配置以及企业内、外部运输为对象,能全面反映工业企业建设和生产的综合技术水平。总图运输设计是多对象、多因素、多专业学科且综合性极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实践过程,该过程极其复杂,涉及面相当广泛,它不仅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还受到历史条件、时间阶段、地域场所的制约,加之人们对宏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及创造精神的发挥存在着差别,亦导致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内容的差异。总图运输的性质,决定了总图运输专业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全局观念,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必须要了解历史和掌握未来发展的长远设想,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工程概念,技术业务要精益求精。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例已充分说明总图运输的重要性:如果厂址选择不好,总平面布置不合理,就会给工程留下遗憾,给施工、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对安全、经济、环境等方面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外对总图设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美国总图设计是由项目工程师负主要责任,直接领导和协调各专业部门的作业活动,并汇总成符合各种法律、规定及委托人要求的“项目总布置图准则”,在设计中与设计人员密切联系以保证正确表达准则的意图。
四、石油化工企业的总图运输设计
1、总平面布置
(1)处理好总平面与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及当地规划之间的关系
首先,每本国家及行业规范编制的角度不一样,例如,从防火、安全出发,相关规范及标准主要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从卫生、环保出发,相关规范及标准主要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等,从防洪出发,相关规范及标准主要有《防洪标准》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等。
其次,每本规范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并互为补充,例如,《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内一些厂房及仓库等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则应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再三,不同的厂址选址,其对总平面的布置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工业园区,总平面布置中厂区进出口得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应就近接入当地规划部门指定的排放点。
(2)处理好总平面与工艺流程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工艺流程决定着物流方向,工艺水平决定着物流强度,总平面布置是将石油化工企业新建工程的所有内容在空间进行定位,因此总平面布置需处理好平面布置与工艺流程的关系。
例如,新建一座石油化工工厂,其中有些原料需不间断、连续性供给,其配套的仓储设施要尽可能的靠近主要生产装置,全厂公用工程设施应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并应方便公用工程各类主干管和线路的布置,宜短捷地与用户相连通。因此,总图设计人员不能只简单服从工艺等上游专业的要求,要充分配合工艺等相关专业,在综合其他专业的过程中对总平面提出修改意见,以达到设计总体最优。
(3)处理好总平面与交通物流之间的关系
总平面是将各个单体进行定位,各个单体之间有相应的“物流”,“物流”就是相应的物的流通,包括实实在在的物品运输,也可以包括相应的信息流通、能源流通,在交通物流的组织下,厂区各单体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搞好厂区的物流分析,对整个总平面设计有很大的优化作用,物流的衔接紧凑,就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投资,节约用地面积。
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设计,应该在物流运输上做到人流、货流相互并行而不干扰,同时兼顾做到原料、产品进出优化布置,使系统管廊及电缆布置尽可能的最优布置,减少工程投资。
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作为总图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并应结合厂区外部现有或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竖向设计方案应根据工艺生产、运输、防洪、排水以及土石方工程等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同时,当工厂分期建设时,尚应符合分期建设的要求。
建设场地是不可能全都处在设想的地势地段,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往往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场地布置的要求,因此需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为建(构)筑物提供合理的高程。常见的竖向布置形式有平坡式、阶梯式及混合式。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2%,厂区宽度不大时,宜采用平坡式布置。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2%且厂区宽度较大时,宜采用阶梯式。如厂区自然地形存在非单一的走势时,可采用混合式布置形式。
3、交通运输设计
(1)厂内的货运线路、装卸车站或码头作业区都是操作繁忙、环境较差的地带,不适于大量人、车穿行,而且外部人员较多,从生产管理和职工人身安全出发,做到货运和人流线路布置清楚,这跟总平面布置的要求相一致。
(2)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交通运输设计的时候应考虑运输及装卸设备、运输线路、码头设施以及部门定员的确定,无不因管理体制的不同而有巨大差异,从而严重影响设计项目,对总平面布置产生重大影响,这一问题,如前期被忽视,等工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再提出时,有时会引起整个设计的较大变动。如某国企新建一个石油化工工厂,与老厂区隔江相望,其企业用工主要从老厂调配,因地处我国南方,冬季长江上偶有大雾,会封过江大桥,因此在平面设计时要统筹考虑上班人员的休息安排以及通勤车辆的组织。
(3)从石油化工生产所需的大宗长途或批量短途运输的散装、件装以及可燃、易燃、剧毒、腐蚀性的原料及产品,此类运输尽量选择安性高的运输方式,并应考虑装卸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此类物品装卸线不应与其他物品的装卸车流交叉,以免发生危害性较大的交通事故。
五、意义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作为总图运输设计人员,在工厂企业的总图设计中,有义务有责任对国家负责、对土地负责,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总图运输设是企业项目设计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后续总图运输设计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本科教育;供给;产业结构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1]。所以,甘肃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应与本省的产业结构紧密衔接,能优先服务于本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分析
甘肃省目前主要承担本科教育的院校共有20所,其中大学7所,分别是: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学院8所,分别是: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文理学院;5个独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1.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
由表1.1.1可见除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规模在2008年至2015年略有波动外,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都呈现出逐年扩大趋势。
2.本科院校专业布点现状
表1.2.1是对2015年相同本科专业布点数超过院校1/3专业进行的统计,由表可见:首先,个别专业在全省20所本科院校(包含5所民办二级学院)中,布点数较高,如英语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布点数高达18个,汉语言文学的布点数超过15个,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布点数超过13个;其次,工程管理、学前教育、视觉传达技术、旅游管理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布点数与2012年相比有所增加。在这些专业中,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达到20种,而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关的理工农专业仅为10种。
二、甘肃省产业结构分布现状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
《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贯彻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省产业布局呈现出陇中、陇东南、河西地区三大区域在各自结合其资源禀赋及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集中发展的态势,各自发展的重点分别为:
(1) 陇中地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及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2) 陇东南地区:发展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即以天水为次核心城市,支持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产业群及交通物流、文化旅游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平庆能源化工为基础,加快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建为重点,突出陇南有色金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
(3) 河西地区: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即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钢铁和新能源就地转化高载能产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及旅游与现代物流业;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能源、炭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省“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当前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统产业现代化升级改造。首先,需引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思路与技术,如质量管理、标杆管理、品牌管理等理念、方法,提升传统产业管理的效率;其次,要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再次,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全过程的综合集成应用。
(2) 战略新兴产业崛起。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新材料,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品和应急装备、核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推进民用核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智能化产品,实现智能制造新突破。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做大做强陇药产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壮大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加快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
(3)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挖掘谋划整合旅游资源,增强优势品牌国际影响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大景区、名城名镇和少数民族特色城镇,优化旅游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旅游强省。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发展新兴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特色保健养生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建设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
三、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1.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
对照我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大致领域,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1.1可见:在能效环保领域,本科专业设置重建设规划而轻设计规划,故无法从源头上规避开发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石油化工领域,专业设置侧重于油气的开发、储运,而对石油资源的精细化加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的专业支持不足;在煤化工领域,与其发展相关的专业呈现基础性及广义相关性,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基本空白;在有色冶金领域,能支撑其发展的专业仅有冶金工程,且布点仅有两个,无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强的专业支持力;在工业信息化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专业布点数较为充足,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设置仅有1个,不利于机械产品信息化升级。
2.与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
教育论坛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参照甘肃省《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方案中提出的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2.1可见:在新材料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专业布点数较少,从某种程度上制约新材料的实验及产品研发;在公共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与执法、安全防范工程及治安学的专业布点数仅为1,不足以支持和维护网络社会安全及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与公共安全危机;生物医药领域,药物制剂的专业布点数极少,将会阻滞药剂关联产品的研制与生产;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安全专业的布点数较少,但该专业却是保证信息产业开发及平稳运行的根本,不可缺位。
3.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本科教育专业设置
从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出发,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3.1可见:在商贸物流领域,商务英语、商务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掣肘我省国际贸易的拓展;在文化旅游领域,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文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无法助力我省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开发与推广;在现代金融领域,信用管理、信息安全、税收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影响我省金融产品的开发及金融产业的评估与管理;保健养生领域相关专业开设不足,尤其是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的院校寥寥无几,无法保证我省保健养生产业的顺利发展。
四、 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8年至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布点数情况,2015年三阶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相关专业布点数”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未实现充分对接,在旧专业改造、新专业开设及专业特色的打造上仍无法良好服务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更新需要。具体表现为:
1. 专业设置不能与时俱进,紧跟产业升级需要
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调查研究,几乎不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市场调查,仅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开设专业,所以已经市场饱和的专业人才仍在大批培养,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社会上急需的研发型、技术性、事务型人才却培养不出来。对照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及2012年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近几年我省与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新设专业屈指可数,只有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生物制药3个新兴产业专业和运动康复、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3个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新能源科学、纳米技术科学、资源循环科学等专业则尚属空白。
2. 专业口径过大,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脱钩
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呈现出基础学科布点多,老专业布点多的特征,而这些专业貌似与三阶产业的发展都有关系,但与产业的对接性及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从“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布点数”可知,布点数超过院校数三分之二的专业,如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信息与管理系统,都缺乏专业细分与明确的专业定位,到底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哪些行业、服务哪些领域分析不足。同时,大专业口径导致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应用,培养出的人才实操能力较差,无法与工作岗位良好衔接,用人单位仍需投入资源培训,以实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花费的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是高校两个重要任务[1]。办学特色靠特色专业体现,是评估本科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设重点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这两项是我校"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的重要特征[2]。图书馆根据我校"十二五"规划制定出围绕石油化工特色办学,支持石油化工类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计划。许多高校图书馆在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方面提供了大量宏观性的经验,但就地方高校图书馆期刊部如何围绕特色办学,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考和做法则鲜见报道。作者根据在图书馆期刊部的工作实践,从期刊部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如何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1 期刊部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有特色的期刊服务是地方高校建设重点学科,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团队和学科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支撑能力的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任何一个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能够从众多专业和学科中脱颖而出,都离不开作为推动和支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术成果不断创新的基础--信息资源,当前主要体现在期刊信息资源。
期刊部应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富有石油化工特色的期刊信息资源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特色馆藏资源,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应把本校长期办学形成的石油化工特色馆藏的中外文期刊、与石化高校和企业交换的技术情报资料、师生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成果、设计图纸等资料进行整理,为石油化工重点学科重点配置信息资源,保证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和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相关课题的发展动态和研究信息,正确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从而推动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而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期刊部及时提供信息支持,这也反过来促进期刊部的发展。
2 求真务实,主动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2.1充分了解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对期刊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要求
期刊部要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首先要在信息服务方面体现出面向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以我校为例,"石化装备故障诊断"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石油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与信息控制" 两个为省级高校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化学工艺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四个学科为申硕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三个专业为国家、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在期刊订阅及其它信息采集过程中,期刊部对这些事关石油化工特色办学和石油化工重点学科群的建设发展要有预见性、前瞻性,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科研动态和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要经常与特色专业负责人、重点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等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方法。
2.2 主动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
(1)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确立期刊部的特色信息资源
根据我校"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2],期刊部应努力建设和学校的特色办学、学科体系相适应的以理工为主,兼顾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信息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期刊信息资源体系。
在特色信息资源的构建中,就必须对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对所涉及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信息采购,多方面听取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的建议与意见,甚至不定期召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团队、专业团队座谈会,以他们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用定订定藏,确定石油化工特色信息的订购和收藏重点、范围及发展方向。在做好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的信息需求,确立特色信息的采购原则、重点、方向、方法、步骤等,制定以石油化工特色信息为主的采购计划。尤其是要加强石油化工特色原始资料的征订,对年鉴、核心期刊等连续出版物必须收集齐全,保证其系统性和权威性,使特色办学信息资源在同类高校中占优势地位,成为区别于其它高校图书馆的独特资源。
(2)围绕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建设有重点地协调配置相关外文期刊
外文期刊能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是特色专业跟踪国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要根据图书馆采购外文书刊的情况,结合各特色(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的建设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协调配置相关外文期刊。在1000多种期刊中,涉及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外文期刊数目的比重逐年增大,从而满足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重点学科建设团队对国内外信息日益增加的需求。
(3)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深加工,主动做好信息报道服务
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用户的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多,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他们当中,校领导、二级院院长、系部主任和中老年专家教授占很大比例。这部分用户因平时行政和业务工作繁忙,到馆次数和时间较少。期刊部应利用自己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将比较分散零乱,而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信息用户又比较关心的教学动态、科研信息(如教改发展、评估信息、最新专业刊物目次、各种学术会议信息、会议论文、同行专家研究成果、国内外学科研究动态、同行专家的学术报告等)进行广泛搜集,分类筛选,专题整理,并通过多种有效渠道(导航平台、新期刊简介、新信息)提供给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团队,主动向他们通报新到馆的中外文期刊信息,定期提供世界三大科技核心期刊和某专业学科核心期刊的现刊目次。
(4)主动与石化企业技术资料室建立合作关系,特色信息共享互惠
我校从2009年以来与地方企业签订了多项校企合作协议,特别是与国有特大型企业茂名石化公司签订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协议[3],希望通过"无障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
茂名石化公司技术资料室收藏的期刊,除了部分是公开出版的中外权威刊物外,更大一部分是企业系统内各单位(如中石化属下各地的分公司)主办的内部刊物,如《石化技术》、《石油商技》、《炼油》等。这些刊物都是报道企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针对性强,工业数据最真实,只要是在工业条件范围内,重现性好,最具借鉴参考价值。此外,企业技术资料室还收集了众多国外专题技术会议的论文集、专题技术调研报告或新标准、新专利等,如每年的NPRA Meeting(美国的石油学会年会论文集)、ASTM(美国机械工程材料学会标准)等。这些资料都是非常有用和非常新的。企业收藏期刊以技术工程信息为主,反映的是应用技术成功运用的最新成果,解决生产问题,推动应用技术进步。但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防止同行企业恶意竞争,企业收藏的期刊信息一般不对外开放,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对外借出任何资料。
企业资料室的技术情报信息对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不言自明。这些技术信息对我校专业教师科学选题、技术开发服务也可提供宝贵的情报信息源;对我校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我们应主动与石化企业技术资料室建立合作关系,做到特色信息共享互惠。
(5)主动收集与特色办学、重点学科相关的灰色信息
期刊部应主动、广泛收集与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相关的"灰色信息"。"灰色信息"是指一些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而非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主要有预印本、会议录、产品样本、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内部刊物等类型,其中绝大多数反映的是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态,对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6)与技术部合作建设石油化工特色信息数据库
与图书馆技术部合作,将本馆的中外文科技期刊目次数据库、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办学学者文库、各种专利及技术成果等构建石油化工特色数据库,以满足特色办学相关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信息需求,让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找到相关的科研信息。请求技术部支持,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特色专业站点导航"、"重点学科站点导航"栏目,介绍与我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发展相关的国外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等信息。
3期刊部在为特色办学和学科建设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提高期刊部人员的业务素质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位置相当重要,但国内高校往往把图书馆作为教辅单位。近几年进入图书馆工作的人员,相当部分是跟随引进人才进来的配偶家属,还有相当部分是临时工,期刊部情况也如此。而期刊部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期刊部的工作质量。在为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时,需要对学校的各个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历史、现状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还要掌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目标、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目前,期刊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要提高期刊部人员的综合素质难度较大。首先是领导者要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敢于在人事制度上大动手术。对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年龄、资历、性别、专业、知识结构要科学安排,使其各得其位,各尽其能,宁缺勿滥,不可乱塞滥充。其次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对现有人员要进行职业继续教育。再次是设立特色专业联系人或学科馆员的兼职管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特色专业联系人或学科馆员采用岗位培训、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4]。
3.2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并重发展
过去期刊部都是纸质期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数字期刊、特别是网络期刊以其检索方便、占据空间小等诸多优越性飞速发展。目前高校图书馆界正掀起一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数字资源的优越性被片面地夸大,似乎建了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和传统资源就可以不要了。《规程》的第10条规定:"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它载体文献" [5],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就要到来之际,《规程》的这个规定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却是必要的。原因在于:以文字印刷在纸张上的期刊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难以胜数的革新发展,已建立起完善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已在同时代读者中取得认可,社会对它的真实性、权威性已深信无疑[6];纸质期刊购买和保存的成本低廉;购买后经过简单加工,往架子上一放,即可提供给读者利用,无需增加任何额外的投入;纸质期刊无须特别的阅读设备,使用成本低廉;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技术成熟,成本也不高,一旦需要可随时进行;尽早掌握信息非常重要,纸质期刊与读者见面要比数字期刊大约要早半年,对于申请发明专利或申报科技成果查新,往往成败就在一两天之间[8]。因此,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中,期刊部的信息资源建设对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要并重发展、相互补充。
3.3拓宽采集信息渠道,丰富期刊部的信息资源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也推动了期刊出版发行事业的迅猛发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期刊出版发行体制,使多年来形成的期刊订阅邮寄的原则及采购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校期刊订购虽然采用了招投标制度,但由于地处偏僻,订阅采集渠道仍较为单一,以致部分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所需的期刊信息经常采集不到,造成特色专业、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保障率不高,进而影响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
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期刊部在采集信息资源时既要采集期刊等正式出版物,又要采集预印本、会议录、科技报告和内部刊物等非正式出版物;既要采集中文方面的信息,又要采集外文方面的信息。要全面订阅、收藏特色办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仅靠新华书店或个体书商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拓展原有的采集渠道,例如,通过公开发行的新书目进行订购;直接与专业期刊编辑部联系,并向它们订购或索取,包括补齐以往由于各种原因缺失的期刊; 定期从网上浏览北京图书馆和国内同类型重点大学图书馆的书目,寻找有关新的中外文期刊出版信息,并向相关出版单位订购;直接从网上采购;与本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负责人保持联系,了解该专业、学科科技信息的最新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订阅和收藏。此外,利用学校与茂名石化公司建立的战略联盟,通过学校图书馆与企业技术处建立馆企合作,开展石油化工技术信息的资源共享,无偿或有偿使用。
3.4全面采集各类信息,保障落实外文期刊
经费不足是所有部门的共同困难,偏又遇上中、外文期刊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一般的外文科技期刊价格已涨到1500~2000元/(年册)。使外文期刊的订阅受到影响,一些重点学科的外文期刊、国际新标准(或规范)、会议资料等必需的信息因经费原因时订时停,使得馆藏缺乏特色和连续性,大大影响了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
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掌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只有加大外文期刊的订阅收藏力度,才能满足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外文信息的收藏是否齐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外文期刊信息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与国内期刊登载的论文相比,它每篇文章的篇幅要长四分之一以上)、参考价值高等特点,是最新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应该努力争取图书馆多安排经费订阅外文期刊外,还要积极发动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负责人以及教授博士们,通过他们与外界联系,争取国外学术机构免费赠阅(如颇有影响力的烃加工、油气等期刊都可以免费索取),从而保障落实订阅收藏外文期刊的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期刊部作为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部分,必须按照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围绕学校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两大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只要明确期刊部参与特色办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理顺关系,并主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就一定大有文章可做。尽管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但通过提高我们期刊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自身工作的不懈努力,完全可以提高图书馆期刊部在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Z].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Z].2011年12月31日
[3]茂名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前身).茂名学院与茂名石化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Z].广东教育,2009年6月2日
[4]赖道秀. 创新高校期刊工作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