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07-24 09:24: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教学重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教学重点

篇1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重点 身心发育 素质教育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探讨可以发现,当提及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时,大部分体育教师是比较盲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不清楚小学体育教学重点,下面就此问题做一下重点分析。

一、我国当前小学生身心发育现状及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一)小学生肥胖现象日益严重

据权威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超半数普通家庭每日人均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量也越来越高,远远超出了每日维持人体日常所需的脂肪以及蛋白质量,除部分被人体吸收外,多出部分由于无法被身体吸收利用而致使脂肪逐渐在体内堆积,形成肥胖。我国当前小学生大多来自典型的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集所有长辈的宠爱于一身,而大部分家长由于缺乏营养以及生活常识,一味将他们认为的好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吃,过多热量极高的食物不仅无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使之成为孩子的身心负担。

(二)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下降

通过对各大权威数据网站关于小学生体质水平研究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不但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反而是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比对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及对当地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就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1.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趣味性强的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小学生也随之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玩电子游戏,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我国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2.上节提到过,当前大部分小学生来自四二一模式的独生子女家庭,几乎所有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课余时间,家长们往往不顾孩子的意愿自作主张的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以及辅导班,使孩子本就不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被剥夺。3.学校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以及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无法达到改善学生体质水平的作用。4.最后就是难以避免的先天以及遗传因素。

(三)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体育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其主旨。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过去几十年,体育教学走进了一个应对升学考试的误区,体育教学的初衷与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在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上所提高的分数,而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更加顺利。

二、综合以上几点确定小学体育教学重点

(一)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运动本身就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能否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效果,其重点在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说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可能很多教师会觉得只要在体育课堂上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自然就会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除对体育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关键,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体育教师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并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每个阶段的学生,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当前所教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拿篮球运动来说,其对参与者的身高、体能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篮球学习显然是不合适的。2.体育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日复一日的持续学习与锻炼,若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体育教师太过于急功近利,则极易因运动时长与运动强度过大而对小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得不偿失。

(二)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体型增强学生自信心

上节提到过,当前小学生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部分学生容易因肥胖而产生自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自信心建立的良好时机,体育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其中有氧运动是一项较为神奇的运动,若合理安排有氧运动时间与运动量,则可达到有效去脂的效果,不仅如此,对于体重过轻的学生在体重及体型方面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促进学生良好体型形成的效果,帮助小学生恢复自信。

(三)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形成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及学者的肯定与认可,且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更具灵活性,通过趣味性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分阶段的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为其今后取得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在当前的职高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成效低下现象,职高体育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分析,找准重点与薄弱环节优化改进,纵观目前职高历史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重视程度不足。在当前职高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不够重视,认为学生更多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学习上,体育学科只是学生调节学生身心的缓冲剂,也有的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兴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学科在职高教学中既没有对口高考文化成绩那么强,也没有将要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那么重要,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是教材信息过于受限。在当前的职高体育教材中,受到篇幅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时未能体现,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用明显的内容没有完全体现,以及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和传统,这些方面的制约都容易导致体育教学成效的低下。

三是教学模式较为单调。在当前的职高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放羊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简直就是自由活动,属于游览课、游戏课,背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一个极端就是部分教师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思维特点身心,完全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设计模式进行知识理念的灌输和技能的示范,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

四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在当前的职高体育学习评价中,大多数教师或者学校都是按照体育训练达标项目的考核作为唯一标准,其实采取这样的标准,虽然实现了规范化和可量化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考核要求并没全面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感状态能力以及自身的差异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同样的体育成绩付出的辛勤汗水也是存在差别的,一刀切的评价模式不利于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职高体育教师,在回顾自身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仅要认识到不足,还要能够拟定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让教学活动向着更加素质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一、建立全面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将教学活动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他们都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受到老师平等的对待,因此,无论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基础等方面因素如何,都不应当成为区别对待学生的标准,教师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给予学生同等的帮助。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潮进行疏导,例如,部分学生中流行盲目讲义气思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学生片面的观点,帮助学生平稳渡过人生这一段黄金时期。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技能训练和情感渗透,要让学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顽强程度。

二、增加针对的教学内容

全面完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有效开展职高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完善程度。首先,要注重体现校本课程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一张地方名片,体育教师要针对这样的课程设置要求,将设置的体育的部分进行高度的提炼与浓缩,配合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本地区是乒乓球运动发展较为优秀的地区,教师可以将乒乓球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其次,是要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编排。不同训练项目之间的体力消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职高体育教学活动时,完全可以将体力消耗大的和体力消耗一般的活动穿行,以此来达到有张有弛,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另外,教师还应当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或者学生的身心特点补充内容,穿行一些对未来履职能力具有一定帮助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将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例如,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擒拿格斗、防身自卫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运用先进的教改经验

教学改革一直是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推动力,职高体育也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发挥竞争的引导作用,单纯的机械训练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如果教师将其转变为竞赛形式,学生的训练活动枯燥性会明显降低,有助于训练活动的顺利完成。其次,教师应当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游戏,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明星资料、比赛片段等,为教学注入活力。另外,教师还应当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应当有意识地在学生中选树一些学生作为典型,让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并产生促进作用。

四、优化陈旧的评价体系

篇3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当前大学生身上的常见问题

当前,大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下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电子产品在高校学生群体逐渐普及,在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本就不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作为基层体育教师,近几年来,我发现当前大学生的肥胖率越来越高、在面对常见流行病时免疫力越来越差、近视率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这一系列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得以纠正,但大部分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嗤之以鼻的态度却使我深感痛心。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体育教学活动趣味性不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电子产品。2.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其积极意义的认知有限。3.教师教学模式有问题,不符合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4.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率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师教学热情不足

由于我国当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教学,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相对固定的模块与内容以及并不难完成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也成为了打消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热情的“罪魁祸首”。

(三)教学活动任务与目标的制定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如下要求:增强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等。但据我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了解,我认为,当前大部分教师所制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不过是为了让学生修满学分,顺利完成教学活动,而并未真正将素质教育理念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也违背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开设初衷。

二、相关应对措施及之后的教学重点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

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体育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之一,这也是国家从改善国民体质水平的角度出发,经过研讨对学校体育所提出的主要要求之一。且高校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即将走出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承担起不同的社会责任。若学生在这个关键阶段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那么,可以想象,他们将来离开了教师的监督,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机率。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基层高校体育教师,我们应将之后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方面,“授人以渔”,为其将来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拥有一个强健体魄,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

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增强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肥胖、近视、抵抗力差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当前高校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也知道,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参与体育锻炼并无过多兴趣。因此,作为基层体育教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对其不良现状的改善作用,激发其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并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问题,为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使学生的体质问题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有效改善。

(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去

近几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课中的应用相对普遍,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率就低的多。或许有一部分基层教师不是很理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我有如下见解:首先,信息技术的体现形式较传统模式更为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最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为教师的学习与相关教学资料的获得拓展了新途径。

(四)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积极性

前面我们提到过,导致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具有两面性的“学分制度”,在了解问题根源之后,我们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修满学分的同时,可尝试打破这一局限,拓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另外,我们应积极完成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最大化,同时,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五)丰富体育课外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拓展,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常见的课外活动组织形式有各类比赛、体育俱乐部等,这些形式趣味性都相对更强,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重庆理工大学2012级、2013级部分新生共三百人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新生目前的体质健康状况

中学毕业后,经过医院体检,合格者才能升学。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的身体应该是健康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我对重庆理工大学2012级、2013级部分新生进行了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复测,情况如下表。

重庆理工大学2012、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复测表

2.2原因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相当严重,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办学方向偏移。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体”。笔者对一年级新生调查发现,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的占16%,未上体育课的占62%,改为“放羊式”(自由课)的占22%。同时我们发现,有的学校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课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到了上体育课的时候,却被某些“重点科目”占用。

第二,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大,中小学办学经费普遍偏低,特别是普通中小学,投入体育设施的建设及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经费预算是没有保障的。有的学校不仅没有很好地保养体育场所,反而将少得可怜的运动场地出租建房或挪作他用,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第三,体育教师地位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中小学甚至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反映,在他们的课时报酬、住房、评职、晋级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不平等,以致影响体育教师的情绪,使得学校体育工作难以开展,学校主管部门不管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使得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不感兴趣,失去动力,对职业的前途没有信心,甚至改行。

第四,重视个别体育尖子,忽视群众体育。有很多重点中学领导,对学校高水平代表队训练十分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保运动队在不定期的各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往往这些领导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不太重视。

以上四点说明中学体育运动开展比较困难,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失常,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导致进高校的小部分学生的素质考试不及格,也给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进入高校后,为使学校体育和终生体育更好地衔接,许多高校都开设专项体育课(选项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某些运动项目上学习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方法,提高学生终身参加锻炼的技能和兴趣。但是实践证明,在专项体育课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不好,不适应,收不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一些学生身体素质太差,造成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体育教学作为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所以我认为大学一年级在开选修课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系统练习。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除专业体育院校以外,都缺乏体育理论教育,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甚少,学生的体育意识淡漠,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应试”思想较严重。进校一年级的大学生应该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育,可以采用上理论课、理论电子教学、专题讲座、自学理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懂得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致盲目运动,学会科学锻炼。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要提高大学一年级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当务之急应加强身体素质教学。我认为大学一年级应该多进行身体素质的系统练习,制订全年教学计划。第一学期重点发展力量、耐力和速度,每次课用50%的比例训练和教学。可采用引体向上、俯卧撑、实心球、各种跳跃练习和杠铃等多种练习提高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练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着课时的增加而适当加大运动量。练习可采用游戏、比赛、接力、追逐等形式提高学生兴趣。课外也应该给学生制订一系列的训练计划,巩固课堂练习成果。在各种练习前,为使学生了解练习的目的应进行一定的理论讲解,提高锻炼的科学性。第二学期,在不断加强力量、速度、耐力练习的同时,采用体操、跨栏、拉压韧带、球类活动等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柔韧等素质。

3.2建议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场地器材设施,制定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不同教学内容,把身体素质练习作为大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的重点,为二年级的体育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体育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授课环境基本都是在室外操场开展,不可控性增大,这就往往造成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出现。因此做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凸显的尤为重要。

一、小学体育课程的特点与现状

1.小学生的特定特点

小学生一般的入学年龄在7-1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天真活泼,比较好动,并且身体发育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但在力量方面还比较弱;肌肉和骨骼由于生长期比较容易拉伤和变形;爱动,好奇性强,自律能力较差。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现状

第一,体育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由于安全的可控性较差,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因此,有不少学校、教师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了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导致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情况普遍存在。

第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对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学校体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体育活动的增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频率。

第三,体育项目风险及赔付率高,目前我国还没一家专营体育保险的机构,目前也只有保险公司兼营体育保险业务,而其工作重点多集中在竞技体育保险方面,学校体育保险并没纳入重要环节,这将不利于学校体育保险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原因

1.学生缺乏安全性意识

一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成熟,因此对于安全的意思并不可能完全的理解。二是,在训练准备阶段,小学生出于好奇都会不按照要求来做,最终导致器械操作错误,或者准备不充分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三是,很多体育老师采取“放羊”式管理,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教学场地安全性不足

小学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学往往是在室外的操场进行,需要场地和器材的支持,但很多学校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城市中的小学1/3不达标,而农村小学1/2以上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这样的不规范,只会导致危险性的增加。

三、关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安全性的思考

1.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一是,要将安全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上;在每一节课上,都要重点讲解安全问题,给学生奠定安全意识。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做好事故案例讲解,让学生真实看到影响安全的因素,形成立体的感受,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安全意识。三是教师必须强调体育课的纪律,让学生树立良好意识,服从指挥及安排,要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课上的第一负责人,需要给学生提供安全保护,但人数上的差距使安全保护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方面,要强调课堂纪律,做好学生表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委员及班组干部的作用,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充当教学的帮手。

3.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一是,体育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维护、使用和安全情况,至少每周一次按学校器材、设备列表记录检查结,还必须要做好课前检查安全工作。三是,要及时保养、维修与拆除。定期保养,注意器材、设备的防锈、防腐蚀、上油、上防锈漆,保证教学设备的安全性。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及组织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安全系数较大的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田径方面及球类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比赛、分组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对的单双杠、爬杆等运动安全系数就比较低。可以说,合理、科学的教学安排及教学方法是防范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5.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体育老师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日常业务素质学习时间,安排体育教师在校医的指导下,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技能培训与学习,对常见的学校体育安全问题能熟练处理,具有本能行的反应。三是,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体育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体育安全事件的能力,形成校园内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6.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工作管理,提高防控体育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应急处置突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体育安全事故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安全事故知识和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增强师生的应急能力和安全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体育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预案可以随时启用,并能保证有效运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以安全作为基础,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做好“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处置预案”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篇6

1引言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化教育这一先进的教育形式早已被广泛采用。体育电化教育是电化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即有电化教育的共性,又有体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现代体育电化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体育专业本身的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编写和制作相关的电教教材。体育电化教育将体育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其中主要包含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美术、电子学、传播学以及设计学等等多种学科,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并且还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电化教育、体育电化教育的含义

众所周知,电化教育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的“视听教育”传入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化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名称,比如: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但其本质并没有变化,信息化教育也就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体育电化教育是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体育相关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现代体育电化教育的特点

体育电化教育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形成了明显的冲击。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必然要求体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好的辅助教学。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已被广大学校所认可,而体育电化教育具有传统体育教育所没有的特殊功能,使得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从而能够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3.1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

体育电化教育带有极强的目的性。这种电化教育方式是将体育的理论和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够很清晰地、深刻的了解到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在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不断的重复讲解和反复示范来教授学生新的动作。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体育教学的内容以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和音乐效果展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生动,并将各个细微的技术动作制作成慢动作,方便学生看清楚各技术细节,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全面、准确的建立动作表象,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3.2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体育电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主要是采用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等多种电子媒体来实现教学目标。相对于其他学科,体育学科的各种技术更为复杂精细。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电教手段比传统教学的单一教学手法,技术更先进,教学效果更好。

3.3优化教学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技术动作和理论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它不仅仅是对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优化配置,课件设计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系列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需要通过视、听和直觉联系到一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加快学生对技术的掌握速度,教师应恰当的选择电教媒体技术手段,正确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对运动技术动作产生全面深刻的感知。体育电化教学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势。体育电化教育所追求的宗旨就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在同样的时间里,运用体育电化教育,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多、更快、更好。我们不能简单的将电教作为“手段”、“教具”,仅用它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会对整个学校电教的发展造成阻碍。

4体育电化教育的作用

现代体育电化教育不仅能够缩短教学时间,还能大大提高教学和实践性环节的学习效率。现代体育电化教育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它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相应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4.1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是在两者相互作用的环境诱因下产生的。学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操场进行体育活动,而体育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电化教育进行合理教学,将一些优美的体育动作通过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等电教手段呈现出来,学生内心一定会产生想要运动的愿望,这种心理动机就会促使其行动起来。

4.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对于体育学科来讲,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知识动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示例图来、动作解析图等方式,但这些毕竟属于静态的,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够将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在多媒体荧幕上清晰的呈现,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从而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

4.3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运用电化教学,能够将较为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及生动化,在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并不能够将动作的结构一点儿一点儿的分割开来,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将某个动作进行细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还可以反复的演示,多次的重放,观看运动员做动作的运动轨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在体操前手翻的教学中,其中的推手是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想象出其动作步骤,这时就可以利用电化教育的方法来突破它。所以在教授体育理论课时可以恰当地选择电教手段来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4.4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从事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期望(即参与意识)。由于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终身体育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各种体育赛事报道、体育新闻等,电化教育的普及,为终身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每个受教育者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5现代体育电教发展的趋向

5.1体育电教教材配套化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等。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电化教材能够较好的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及难点部分。另外,体育管理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组织专家对体育电化教材进行宏观的规划,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编制配套的体育电教教材。定期的举行体育各专业电化教材的交流会,出版相对较好的体育电化教材。

篇7

篮球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体育运动,在当前的社会中流行程度非常高,也受到学生群体的普遍喜爱。但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篮球课程的教育程度却较低,学生多在为了高考而寒窗苦读,学校方面也将体育课转为自习课程,使学生缺少了篮球课程的学习。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重视篮球课程的教育、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的高中教学中应及时采用先进的篮球教学理念,改进篮球课程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篮球水平。

一、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质量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的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从小学开始直至高中,评价其是否优秀的标准大多比较单一,那就是学习成绩的优劣。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学生和家庭,甚至是学校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课的学习上,对于理论科目的过于重视,使得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偏低和运动技能缺失的局面。高中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篮球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这对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新课改对高中的教学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篮球技能的培养,不但可以使其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还能为其文化课的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身体保障。高中学校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只是理论方面知识的掌握,还应该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要使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加强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育方面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因为需要面对高考这一人生的重大挑战,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状况难免会有波动,这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增强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开展篮球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不断增强心理上承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这对其在高考全面复习中,直面生活和学习中的诸多困难、强化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有利于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因而也容易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开展学生的篮球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和谐的生活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准备顺利进行。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有效协作,提高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让学生在篮球运动里找到乐趣、培养感情,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与同学相处,有利于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差

高中的学生由于在小学和初中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加上高中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因而缺少了相应的体育锻炼,造成了目前高中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的现象。一些高中生认为高考重于一切,所以,在学校只偏重于高考内容的复习,言及体育锻炼,则错误地认为是浪费时间。在学习中受到一点小的挫折,思想上便无法跨越,心理素质较弱也是当前高中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

2.篮球课程的教学方式落后

一些高中学校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篮球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只是先对基本的动作要领进行口头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这样单一固定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篮球的教学内容比较片面

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目前的高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指导,侧重于学生篮球技巧的掌握。如,在课程开始先进行动作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行练习,考试内容也偏重于学生个人的篮球能力,对学生之间合作能力的重视不够,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质量的方法

1.增强学生的篮球运动意识

教师要想顺利地开展篮球的教学,就必须使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使篮球课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篮球运动意识。教师首先要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对学生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个基本认识;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随时关注篮球、随时练习篮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篮球;最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实际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篮球能力。

2.创新篮球课堂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传统的篮球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篮球的学习过程中。如,教师可以从学生关注的NBA篮球赛事入手,让学生对某一位球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其可取之处,进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练习。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篮球能力的提高极为有效。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打成一片,促成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也非常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丰富篮球课堂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相关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丰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篮球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技巧,这一点大多教师都可以非常有效地完成;其次要拓展学生的篮球常识,如,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裁判法规以及篮球的发展历史等。要让学生对篮球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不只是停留在相关动作的简单层面,这样对学生篮球素养和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篮球教育,要注重引导其对篮球运动中所蕴含的精神进行领悟。篮球比赛从来不是仅靠一个人就能获得胜利的,在一场胜利的篮球赛背后,有诸多队友作出的贡献,正是因为队友之间的相互合作,团结一致,发挥出了团队的整体力量,才使得篮球比赛获得佳绩。教师可以通过举行班内对抗赛,让学生在实际中明白团结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篮球的教学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篮球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到团结的力量。

高中是学生时期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各方面的观念和能力都在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片面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必要的体育锻炼,学校要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加大体育教学的力度。开展篮球教学时,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创新教学方式,全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的篮球教学进行考虑,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质量。

篇8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同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今教学过程中,教师履行着教育、教学的职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中学体育教师应了解教学的本质, 懂得人体科学知识, 尤其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 要掌握体育教学的教育理论原理、 法则和方法, 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知识内容要熟练掌握。中学体育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 其体质状态参差不齐生理心理反应因人而异, 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因材施教, 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 必须具备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的各种技能, 以及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与训练的能力。

2 积极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难点就在于,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改变了传统的对体育课是“可上可不上”与“可学可不学”偏见看法。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措施把教学的目标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他们产生强烈学习的愿望,培养出“我要学” 的自主意识。例如课堂上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征求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比如篮球课,可以询问学生们是更倾向于投篮练习还是自由组队打比赛。这样显示出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难题也更容易得到解决。教师要将教学过程的某些部分设计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发挥体育中的特长, 引导大家的积极性。

二、重视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中学体育教学要更加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成套运动的分解教学中的观点。例如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复杂动作的分解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等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动作之后,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上来。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只重视教学细节的教学方式,将多项运动共同纳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篮球教学过程,教师不应该只将注意力放在投篮、上篮或者带球过人的基本动作的分解练习中,而是应该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注重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其竞争与合作的思想意识。

2 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式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改革应该建立在现代体育教学的课改要求之下。这就要求,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通过分析以及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来确定教学内容,以便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由此,中学体育教师应更加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年龄特点,并结合当代社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利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1 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解决动作技术教学难点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技术复杂,难度大的动作。如果通过体育教师的漫长讲解,有时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的运动动作,如果不能快速掌握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例如广播体操的动作分解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快速便捷,更加直观的了解整体动作的难度和特点。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

中学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运动原理和动作,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合作意识,以及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体育教学中将比赛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责任感。例如,体育足球课上,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一个个小组,各小组进行对抗性比赛。这样不仅仅可以让每个小队的成员产生归属感与责任感,也可以激励他们拼出全力来取得集体荣誉感。这样体育教学的效果就不仅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飞速发展。

篇9

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思想心理更为敏感,尤其是对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表现出了较强的敏感性。教师要想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让学生乐于和教师接近,乐于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从三方面入手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学中始终保持语气的温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使学生犯错误也耐心细致地指出来,不轻易批评学生,更不讽刺挖苦学生。其次,在教学中关爱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无论是体育训练中的还是生活中的,都给予必要的帮助,从而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在教学中积极评价学生,对于学生取得的成功、进步,及时鼓励表扬,让他们内心充满积极的情感。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体育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基础。

二、注重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当重点抓住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但是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优化调整,按照训练强度、体力消耗程度高低搭配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实现最优化的组合,让学生的身体状态保持在松弛有度的状态。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训练的要求,对部分项目进行调整,将枯燥单调的训练转变为与此训练效果相同的体育游戏活动,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训练成效。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如针对男生爱好武术、女生爱好健美等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一些武术操、健美操、擒拿格斗术等内容的技能训练,满足学生这些方面的差异性要求。

三、注重发挥信息媒体作用

信息媒体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有效运用,其中以多媒体手段最具代表性。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地领悟新课程理念,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补充体育教学信息,如体育明星知识、重大赛事状况、体育趣味常识等,通过多媒体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突破动作训练难点。如对于一些动作较为连贯、难度较大的项目训练,教师可以在室内课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模拟动作演示或者真人慢动作演示,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并结合室外课实际动作训练,发挥较好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技巧掌握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在剧烈运动之后舒缓身心,将身体逐步恢复到常态。

四、注重改进体育训练模式

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始终是以课堂为主体,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会面临学生兴趣低下、体力消耗过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影响。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训练模式进行优化的途径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实效性。首先,教师可以对部分训练项目进行形式调整,将枯燥的机械训练转变为游戏方式,例如将排球垫球训练设计为四人组快速正面垫球游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迅速地掌握正面垫球技巧,同时训练快速移动能力,一举两得。其次,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实施分层训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一层级单独训练,设置不同的能力要求,让学生缓解畏难情绪。也可以将学生中动作掌握比较到位的学生挑选出来,开展二级培训,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之中增强掌握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竞赛活动提升教学成效。例如,教师可以将不同项目的训练设计为竞赛活动,要求同一层次的学生开展竞赛,以赛促学,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高的参与度,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中巩固和深化技巧掌握,并且对于缓解学生疲劳感、乏味感的作用较为明显。

五、注重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及体育兴趣爱好,此时,教师应当立足于课堂教学,并延伸体育教学活动,让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兴趣小组的模式将体育兴趣爱好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技巧指导,让他们自主开展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和巩固体育教学成效的目的。教师可以组建排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武术操表演队等,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次,教师可以针对班级体育特长生开展针对性训练,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不仅让有志于升入高一级体育院校进修的学生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练,而且为班级其他具有体育特长和潜质的学生提供锻炼提高的机会。另外,教师还应当利用体育教学契机对学生灌输健康的生活理念,如科学搭配营养、科学安排休息及自我急救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及面对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入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改进和优化,为学生组织开展更加素质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一、有效体育教学的理念及其意义

有效体育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效率、效果、效益三者兼具的教学活动,有效的体育教学既注重教学的质量,又注重社会性,更体现学生个体的主体价值意义,这是体育有效教学质量化、社会化、人性化的一次升华与飞跃。有效教学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内涵的不断扩展是因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进行的。因此,《体育与健康》所引发的体育教学观的变化必然地引发体育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变化。

1.有效体育教学夯实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既有“开放性”,又有“超越性”,这是有效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的场景开阔,活动组织灵活多样,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极大的放松与自由。尤其是在分组活动或自由活动中情绪更为高昂和兴奋,思维特别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彰显。有效体育教学凸显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对于生命力旺盛的中学生而言,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好奇、探究、体验和创造的心理。体育活动崇尚“更高、更快、更强”,学生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挑战他人、超越自我。

2.有效体育教学的活动性、练习性构筑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发展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平衡发展,语言、文字、概念、数字、分析、逻辑、计算等是左脑功能的特点;对空间、形状、音乐、美术的识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右脑优于左脑。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创造了开发学生右脑功能的良好条件,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做一些诸如左侧单足跳,左手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都有利于开发右脑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思维的前提是观察,感性材料的积累离不开观察。体育教学中对于技能的掌握学生往往是从模仿开始,他们通过观察看清动作的方向、了解用力轨迹、发现动作的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技能、运用技能。任何创新都需要借助想象,有效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想象,动作要领的理解,战术的采用,游戏或情景的练习,动作的编排等都需要想象,有效体育教学中技能的掌握、身体的练习等这些都为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构筑了平台。

3.有效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技巧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趣味性和技巧性的事物兴趣很浓。体育教学在室外授课时,其内容和方法的趣味性与技巧性体现得更为突出,比如乒乓球课,乒乓球基本功发球和接球练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练习最简单的办法是一人练习发球,一人练习接球。这种机械的练习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和厌烦,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新练习方式,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效率的练习方法。中学体育教学中很多内容都与乒乓球的发球和接球一样,内容本身比较单调枯燥,然而只要教师认真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内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中学有效体育教学的思考

体育教学是否有效,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方面学的效果如何。目标性、渐进性、科学性、启发性和分层施教五大原则是新课程有效体育教学的圭臬,相对稳定性是这些原则的特点。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体育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更新。这“五大原则”必须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来不断地完善。同时,这“五大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依据有效教学原则,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实施。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要按照体育新课程要求来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并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进行,在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的基础上,充分提高体育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凸显不出重点,这是导致教学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

2.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交流合作。有效体育教学首先要有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时间与有效教学可能性成正比。因此,要实施有效体育教学,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存在价值。教师在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娴熟的教学技巧的基础上,形成与学生心理情感相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自然水到渠成。

3.强化学生学法指导,注入全新学习活力。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则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开展学法指导必须坚持体育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实践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引入“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摒弃落后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有效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精选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择有效体育教学内容,是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学习有效促进发展的关键。体育新课标给了技能教学一个合理的定位,对运动技能的教学非但不能淡化和削弱,而且要有重点和选择地重视和加强。因此,要实施有效体育教学,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在选择之列,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也应进入体育课堂,教师要做好“教材化”处理,以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中学有效体育教学,应该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质量。

篇11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整个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声、光、色、形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空间,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通过体育录像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各器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轻松愉快地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学生的某一技术动作进行现场录像,采用回放,结合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利用对比的方法纠正错误。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犹如一支兴奋剂,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

二、化难为易,化动为静,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例如:跳远教学中,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强调重点,但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为了避免传统教学中无法表现的现象或动作太快看不清的问题,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过程利用电教媒体演示出来,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的重点难点体现也十分明显,加上特定的声音图像,逐次讲解各个分解动作,讲深、讲透,不仅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还能节省时间,精讲多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达到“启其所惑,导其所难”的目的,突破难点,存在问题迎刃而解,使体育教学产生整体效益。

三、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我们以集体性游戏为例,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与学生一起示范、进行游戏。学生若是不明白,还得要再讲解,这样很浪费时间与精力。但采用电化教材,效果明显了,学生边看边可以模仿游戏的方法,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游戏,发挥学生的智力,创出新的游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也要适当采用学生创编的游戏来进行教学,这样,会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现在的素质教育。

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什么,怎样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话题。现实的要求,需要教育者发动脑筋,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需求。

五、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篇12

当前我市中学体育,开设的科目繁多而课时少。受考核项目结构和数量的制约,教学实践只有借用选用教材的教学时数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导致非考核项目和选用教材无课时授课,甚至有的学校把体育课上成了达标课或应试课。同时教材内容陈旧、简单、重复,教学内容中将如何健身的方法放在次要地位,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式教学和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这种把教学重点放在只是学习动作技术、着重技术、技能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忽略了发展学生的体能,削弱了学生学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了,使我市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脱钩。

针对我市体育教学存在的状况,提出几点改革的看法:

1.应进一步确立学校体育及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体育的多功能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体育给予人的好处不仅在身体上,而且体现在智力上、心理上,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体育不仅有健康、教育、娱乐等功能,还有认识、导向、育人、美育的功能。我市学校体育教学必须从单一的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观改变为多功能的体育价值观,真正认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要从单一的传授技术的泥潭中拔出,转为多元化、多功能的教学,使体育真正回归到全面锻炼的正确轨道上来。让学生有系统地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信息、技能、技术,懂得健身的意义。

2.应更换观念,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体育教师基本上由各师范院校毕业,几十年来旧的苏联教学模式深深地束缚着我市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如无论什么体育课程,都是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后就是做徒手操。这种固定的模式,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达不到体育课中实现多种教育的目标。传统课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旧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过度死板,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取代,表现在教材上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德、美等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幅度地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学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因此,我市体育教学要改变观念,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3.大胆创新,促进体育教学过程改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