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5: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物理的学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基础知识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1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1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如:对于“凸透镜”1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1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1个人的1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2、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3、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入门以后,有了1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1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1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1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1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1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1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4、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1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1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1节1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1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1.坚持独立做
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过1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1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可见学习物理必须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1些题,题目要有1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1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1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1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1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任何1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学会分析物理过程
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1清2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3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1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4.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1 2下1页
5.归纳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0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6.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我们1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1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ρ=m/v,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因为密度ρ是描述每种物质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铝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铝做成小铆钉,还是大铝块,ρ都是这个数值,怎能说它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1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即,当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1公式计算出构成这1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乐之者”意为“乐于学习的人”,“乐”即“学习的乐趣、兴趣”。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保持学习兴趣的起点,是促使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物理。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本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要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初二学生一开始时学习物理的自豪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较原教材能比较容易达到这一目的。
1,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和产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要能充分重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二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3,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力。
可向学生讲述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①一杯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②冬天能看到口中哈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③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对自然现象讨论,既体现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又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力。
二、优化教学策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如果单靠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评等直接兴趣,不大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为了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效率意识的教育。
1,不断鼓励学生,增强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主动参加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回答,不断地肯定他们。一些学生就是在我的不断肯定下,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的,自己愿意来学习物理的。
2,重视情景创设,培养探究意识。
我注意用教学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学习“能量的转化”时,我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2001年3月23目,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南太平洋,在坠落过程中它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时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少,由于跟大气层的摩擦,它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逐渐增大(要求学生填出能量的名称)。这类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分析航天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开生活中的谜,也可以巩固刚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把教学内容与社会气象问题结合起来:出现严重的干旱时,为了缓解旱情,要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就凝华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融化为雨点落到地面上(要求学生填出物态变化的名称)。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知道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从而想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发展学习的兴趣。
3,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做好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改进。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科学用脑等知识。如利用“卧思益智”这一规律,要求学生养成躺下来思考问题,特别在每天晚睡觉之前躺下来回忆学过的内容。用这种方法学习,很多学生感到效果很好。
三、引导获得成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强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转移,除了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自己认为所无法克服的困难。正如一个学生在分析自己遇到困难时谈到的:“提到学习困难,我认为自己主要的问题就是数学基础差……所以在物理课上一碰到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即便是很容易的计算,我也感到讨厌,以致不做或者做错。”这个学生提出的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其实,新教材注重将物理知识联系社会实际,适当降低了物理习题中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要求。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中还是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本身的青春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和知识层次不足等原因,对于枯燥抽象的物理有心理惧怕感,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不断的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幽默的教学语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相比文科老师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物理老师的物理语言由于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感觉枯燥难懂。所以,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传播严谨的深奥物理知识,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幽默的教学语言适当的运用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新课导入阶段,在讲到杠杆的作用的时候,阿基米德口出狂言,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这个人到底是爱吹牛还是真的呢?一句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这样幽默通俗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更好的沟通物理知识。初中学生很难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课堂的动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引起那些不在状态同学的注意,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在讲解速度的时候,讲述了一位爱超速行驶的老先生,被交警拦下,被告知时速已经达到70公里/小时,那老先生不以为然的说自己才走了10分钟,这是不可能的,交警忙解释,如果您继续这样开一个小时就达到了70公里,老先生欣然的说不会了,我再走5公里就到家了。这个幽默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也在笑声的同时明白了速度的概念和相关的计算和换算,也使得那些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回归到课堂,并在幽默的物理语言中体会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的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只要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学生,适度的引入幽默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悬疑的探究式教学
疑问是思考的火种,思考起源于疑问,先有了疑问才有了思考,也是思考解决了疑问,并提出新的疑问进行思考。因此,疑问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中,引入疑问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疑问的过程中,自主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讲授物体沉浮时,给学生举例巨型轮船之所以能在大海上行驶,是对浮力的应用。就像这样,然后将一个玻璃球放到了量杯里,这时候学生看到玻璃球沉底了,就哈哈笑起来,然后教师说:“哦,这个不够大,不是巨型的。”之后将一个大的橡皮泥做的球放到了杯中,学生看到了它也沉到了水中,又是哄堂大笑,以为实验失败,这时候教师将橡皮泥球捞出并做成了类似船的形状,放在水中,并未下沉,接着把玻璃球也放在上面,“橡皮艇”沉了一点未沉底,这时候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这么重也没有沉下去呢?是不是浮力变大了呢?沉到底部的玻璃球有没有浮力作用呢?学生在这样“谁主沉浮”的疑问中,开启了思考的闸门,在兴趣的驱动下,探究物理现象,学习物理原理,解释物理应用,实现自主积极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中,有目的的创立悬疑的探究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学生在兴趣的学习中,可以享受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成功的学习喜悦。在教学的课堂作业中,提出了将水换成酒精等其他液体会有什么变化?让学习将兴趣延续到课堂之外,在课堂外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自主学习,查取资料自行思考解决,并提出新的疑问,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将于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到课堂之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
三、贴近生活的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无论是课堂里的演示实验还是实验课堂里的实验,都是可以更直观的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运用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并能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够,但对于知识具有猎奇性,教师教学该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光的传播速度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但是对于光速度的数值,学生只有大的概念,没有快的感觉,教师给同学在课堂导入中,先将投影灯将教师做出的各种动物的手势,在不断变化着投影到墙上,考到会飞的鸽子或者汪汪叫的小狗的影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导学生讲出两个要好的同学被成为“形影不离”,而这些手势映出的影子才是真的“形影不离”,让学生举例出生活中的人或者汽车的影子,无论人或者汽车跑的多快,影子都能跟上,假如光跑的慢,光从头跑到脚的时候,人都已经向前跑了一段了,那光应该落下一段了,不能“形影不离”啊!这样的演示和解释,让学生对于光的速度快有了直观的感觉。学生会为自己可以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感到骄傲,而有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对于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在物理的实验中不仅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来展示,还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来解释物理现象,例如在光的折射中,用筷子放在水中的实验,来演示光的折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并可以用简单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破除物理的奥秘,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结论
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才能更长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障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论述的几点浅见,希望对于现实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赵建中,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第四期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从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开设物理课,虽然学生有小学自然的基础,但对于物理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物理难学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于一些女生来讲物理更是妖魔化了,觉得女生在学习物理方面相对于男生是有劣势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作为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尊重差异,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解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去总结方法,努力让女生克服学习物理的恐惧,从而学好初中物理。
一、初中女生学习物理的现状分析
以江苏昆山某中学为例,目前江苏使用的物理教材为苏科版,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增加物理课,物理教材的顺序为初二开始学习声现象、物态的变化和光现象、物体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理解为主,随着课程的深入到初二下学期就开始增加质量和密度、力学的一些知识内容,抽象的内容增加,计算题及应用题的题目也相对增加。到初三是主要是学习电学,整个初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电学,尤其是电功率的计算,而且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很大,是中考的重点内容。该中学处于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生源稳定。
1.男生女生物理成绩对比
下面是该学校2015年上学期初二和初三各科的平均成绩
情况。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在初二时女生的物理成绩和男生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在初三的时候比初二的差距更大。作为对比,同样为理科的数学虽然男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相对与物理来讲差距并没有物理大。
2.每个章节物理成绩对比
每学完一章或二章以后,该中学物理组都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试,下面是对每一次章节成绩总结,对学生的统计成绩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中可以发现,除了在第一章,第二章和最后一章女生的平均成绩高于男生外,其他章节男生的成绩均好于女生。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距是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渐开始增大。开始学习物理是从声现象开始,声现象主要是概念性的内容居多,并且该章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更为贴近,容易让人理解。第二章物态变化与第一章类似,都是贴近生活的内容,不需要太多的抽象思考。但是从第三章开始光现象男生的成绩就开始超过女生,这是由于光现象中的内容并不能直观的感受,特别是关于透镜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这一章开始女生的成绩就开始落后于男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力学和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这两章内容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且对数学能力也有一定的
要求。
二、解决初中女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教学实践
针对女生学习物理的现状,教师应该针对女生特点和女生学习的特点制定方法,提高女生的物理成绩。
1.提高女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信心,打破女生学不好物理的思维定性。其实女生在学习物理时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女生的语文相对男生而言,大多数女生要学得好一些。这是因为女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这有助于女生能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特别需要强大的语言理解和区别能力,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一定要与“垂直向下”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特别是要运用图表、视频、图像的方式来表现。
2.有利于女生学习物理的教学方法
当前的物理教学方式不是女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物理教学一定要考虑男生与女生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对女生讲授某个抽象的物理规则以前,先进行静静地观察,倾听别人的陈述,并联系个体与这个抽象概念相关的经历,这样才能使女生对这个抽象概念理解好。
教师的教不能只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平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物理知识内容,给物理学习困难的女生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审题和解答计算的方法,学习物理概念和探索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等。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物理教师应极尽所能地改变初中女生对物理学习的思维定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女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上的优势,尽可能地点燃初中女生对物理学习的激情。
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成为负担,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要让物理这门科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力求认知或趋近的倾向,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对物理产生比较稳定的、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将会形成良好的动机,进而会努力提高成绩。那么,如何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感受物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所周知,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方面我们是可以运用大量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烧水时,为什么壶嘴周围有很多的“白气”,而越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呢?而且,天气越冷“白气”越多。又例如戴眼镜的人在冬天走到空调房间时眼镜上有水雾,而夏天时却是走出空调房间时眼镜上有水雾,这是为什么呢?楼梯口的开关为什么可以做到:楼下开灯,楼上可以关掉,楼上开灯,而楼下也能关掉的。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温室效应”、“热岛现象”、能源危机以及臭氧层的破坏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可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和实践中感受物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开展多形式的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好动、思维开阔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特点。如果作为物理教师对学生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并辅之以多样化的活动,就很容易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学完《声现象》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件乐器,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开动脑筋,有的小组把圆珠笔套切成按由长到短的顺序,用胶水连成一排,制作成了一个靠空气柱发声的乐器;还有的小组用胶水将泡沫按照一定的距离粘在木盒上,再把几根橡皮筋套在木盒的泡沫上,并压着泡沫,使橡皮筋的绷紧的程度不一样,用木棒敲击时发出的音调就不同,一个弦乐器就诞生了;还有的小组找来不同的风铃,按照风铃中钢管的长短进行排序,用木制的小锤敲击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就形成了一个打击乐器;还有的小组找来一套相同的玻璃杯,倒上水,调节杯中水的多少,用筷子敲击,使其发出的音调不同,制成了一个乐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除此以外,教师举办物理讲座、让学生办物理方面的电子小报、制作物理课件,等等。所有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和稳定学习兴趣。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和郊游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春游或者秋游、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对这些活动一向很感兴趣,教师如能把握和抓住这些机会,利用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郊游时,都带很多的零食和饮料,当有学生拿出吸管准备吸饮料时,我问学生:“谁能告诉我,吸管为什么能将饮料吸入口中?如果瓶口和吸管之间是完全封闭的,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子,你还能不能将饮料吸上来?”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通过试验,学生发现若将瓶口封闭,水是喝不上来的,这样使学生对大气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学生举行拔河比赛之前,我往往会跟学生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拔河比赛胜利,就要知道比赛比的是什么?”在学生起初一致认为比的是力气,但是当我和他们进行受力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比的是参赛队伍所受拉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的比较。这时我们再讨论如何增大摩擦力这个问题时,就得心应手了。有的讲:“穿新的雪地鞋,可以增大脚与地面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讲:“让体重大的人参加,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也有的讲:“参赛的人多穿衣服,衣服里多装几瓶水,可以增加重量。”还有的讲:“比赛时,脚使劲的向后蹬地,也可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等等。物理问题和现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物理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同学生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
四、抓住课堂主战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
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课堂上老师能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不能忽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重视新课的导入,既要注意导入语的艺术效果,还要善于利用情景和导入语,巧妙地结合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迅速的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并始终能保持最佳的求知欲。例如,在上《平面镜成像》这节课时,上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浇不灭的蜡烛》这个实验,当我向杯子里的蜡烛浇水时,学生看到杯中的蜡烛依然在燃烧时,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于是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了起来,学习兴趣也就诱发出来了。事实上,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有效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一个实验,一段与物理相关的视频,一个使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故事等,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教学中设置问题和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教学中,不仅课堂导入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也要精心设计,运用教学技巧设置问题和悬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和判断,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例如,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我就问学生:“如果光速只有3m/s,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我们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呢?”在讲摩擦力时,我就提问:“假如,我们不受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可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并引导他们为揭开问题的答案去探究。在教学中设置悬念,也会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讲《浮力》时,我就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带有悬念的小故事: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片死海,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统帅狄杜下令将被处死的奴隶投入这片海里,奴隶们没有沉入海里淹死,而是被波浪送回岸边,如此几次,奴隶们都安然无恙。狄杜以为,这些奴隶受神灵的保佑,只好将他们放了。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呢?这个带有悬念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好浮力的热情,课堂气氛高涨。在讲《重力》中质量和重力的关系时,我跟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名商人向荷兰渔民购买了5000吨的青鱼,运到靠赤道的非洲城市――马加的沙港去,结果鱼的重量少了不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个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力平衡”是八年级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参中要求一节课学习,但是我以为它在八年级乃至整个初中物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节。
我们知道之所以在八年级以前没有开设物理课程,是和学生的身体成长以及学习的接受能力相关,也就是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足以承受这门抽象性、逻辑推理强的学科时,才可以学习它。
并且,若学生没有能很好地培养自己的抽象性思维,形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在九年级的电学,乃至高中的物理学习中就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因此,笔者以为八年级整个学年是以后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基础学年,而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是力学中的“二力平衡”。
北师大版的八年级教材中,第七章第六节讲述了该节内容,教材中首先定义了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一个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可能受几个力的作用,但鉴于八年级物理是新开设的课程,因此研究了最简单的力的平衡问题――“二力平衡”。其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在解决物理相关问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是处于平衡状态,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某个未知力。
例1:教材中第七章第三节,测空气中物体所受重力时,测量仪器是弹簧测力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没有办法进行直接测量。笔者进行教学时一再强调,要测量物体重力,一定要求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当物体静止时,即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两个力一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数值上大小相等,这时重力在数值上等于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因此重力得以测量。
例2:教材中第七章第四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研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将木块分别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测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表面之间,用弹簧测力计是没有办法直接测量的,因此我们利用了二力平衡,让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动下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注意实验桌面要水平,拉力必须沿水平方向),即木块已处于平衡状态,且在水平方向上木块所受的二力一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拉力的具体数值可以直接由弹簧测力计示出。因此,滑动摩擦力就可以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从而实验才可以进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利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的又一个事例。
例1、例2是教材中实验部分对二力平衡的应用,遵循了以下的逻辑推理顺序:物体保持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在数值上大小相等,用此方法可以间接测量出难于直接测量的力。
再者,第八章压强与浮力部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是头疼,原因是该章要求学生要有教强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自身要求较高。但是若能很好地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其应用,对解决该章某些问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笔者近期出了一套测试题,其中涉及到了该问题。
例3:一艘轮船从河水中驶入到海水中,船受到的浮力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同样,学生首先考虑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此问题,经过分析可知轮船从河水行驶到海水中,液体密度必然变大,但此过程中船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如何变化仍然无法得知,很明显,此思路是行不通的。可利用二力平衡解决此问题,无论轮船是在河水中还是在海水中,它都处于漂浮、是静止的,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二力一重力和浮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浮力在数值上大小等于重力,因为是同一艘轮船,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也是定值,浮力因此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应是C选项。
例3题目尽管是压强与浮力章节中的典型习题,但却利用了二力平衡知识。因此,该章中若能很好地利用二力平衡,许多题目都大大地简化。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向学生灌输此方法,学生定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结:二力平衡在初中物理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
(1)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是处于平衡状态,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主要是二力在数值上大小相等)求出某个未知力。如前面所述的重力、滑动摩擦力、浮力等。
(2)若物体受到的二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该物体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该方面的应用,在初中物理中不常见,就不在此赘述)。
纵观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在运动受力分析中讲述了最简单的问题: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笔者以为二力平衡方面的知识涵盖了初中物理力学的主要内容,是学好力学部分知识、学好物理这门课程的法宝。且该部分知识是八年级教材的内容,是起始学年,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很好的切合点。
总之,若在学力平衡以及力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能强调其重要性,旁征博引,前后引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利用该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回忆联想前面的相关实验及习题,能加深学生对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
一、教师基本功要扎实
初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模仿性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画出线条流畅的简笔画,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幽默风趣,教态自然大方,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敬佩你,而教师基本功是教师魅力的重要体现。
二、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我可以学好”和“我能学得更好”的信心。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趣的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磁场》教学中的立体磁场磁感线,那一根根美妙的曲线就像是用手画上去的,学生惊叹不已。
再如在《流速和压强》教学过程中,用一根长长的软管甩动可吸起很多碎纸屑,碎纸屑飘向空中的实验过程中学生鸦雀无声,学生说就像天女散花一样,然后我便取名“天女散花”。
这种采取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有趣。
四、适时评价学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瞬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包括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反思并且及时地调整学习状态,不断进步,获得发展。 转贴于
2、多角度评价
每个中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五、及时关注我国科技界的重大事件,点燃学生学习物理课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391-01
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其枯燥的定义概念和演算方式常令学生感到困倦和厌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要想在教学中增添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解题,必须进行一些有效的探索。初中物理课堂,必须摒弃一些旧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师要善于去探索和发掘,并且努力提高自身的物理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会以它特有的物理魅力去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索课本中的物理现象,并能将物理学很好地与生活物理相连。此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发明之花。
一、抓好入门教育,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抓关键词,提高阅读效果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四、展示物理趣味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即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一、探究女生物理成绩低的原因
许多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物理学习上女生的成绩都不如男生,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以我多年教学实践得出,女学生物理成绩偏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探究女生物理成绩低的原因成为物理教师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找出女生物理成绩低的原因,在仔细分析女生特点和物理特点的基础上,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多次分析考试成绩,可以得出结论,男女生平均总成绩相差无几,但是女生在优等生和差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女生的平均智商不比男生差。
二、追寻男女生的心理差异
1.男生活动多定向于物,他们的活动量大、好奇心强、富于探索;女生活动多定向于人,她们善于交往、富于感情,面对新奇的事物的反映不及男生敏感,女生对一件东西往往只满足于会用,不关心其结构。而男生就喜欢拆卸、重新组装。
2.女生的心理感受比男生高,她们喜欢注意自己和别人的容貌、举止和内心世界,对感情体验敏感,描述一件事情常常有浓厚的感彩,所以较多的女生喜欢形象性较强的文科,特别是从十二三岁开始,不少女生就喜欢看小说,如果不加以引导,女生就会对理科的学习逐步丧失兴趣。而男生喜欢参加带有科学性的课外活动,喜欢看科学读物,所以思维带有广泛性、创造性、眼界较宽、概括能力强,这为他们学习理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提高女生学习物理兴趣和能力的方法
1.有意识地组织女生学习科学家尤其是女科学家的事迹,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引导她们自觉地与社会传统偏见作斗争。
2.有目的地多让女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扩大她们的知识面,引导她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她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激发起求知欲,把她们的学习兴趣转移到物理学习上来。培养她们敢于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至始至终地喜欢学习物理。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创新,我总结出应采取如下做法: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师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性
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将实验做好,使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
2、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课件使实验增加效果和可见度
课本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学习兴趣。近几年来我把一些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步骤的直观再现,从抽象到直观,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在课堂教学的讲解和讨论中,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进行探究。如在讲“浮力”一节时,按提出问题实验阅读讨论总结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首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公布讨论题,布置学生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后阅读课本,再组织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在总结如何讨论时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后进行练习和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讲解等获取知识和能力,这样做学生动手动脑多、影响深、记得牢、兴趣浓、学习效率高。
4、多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
不仅要认真做好做全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
5、实验装置必须美观大方,整洁,教师示范操作准确安全,一次成功,要辅助以教师的语言、板书、图表等。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物理学史教育和美观教育,稳定学习物理的兴趣
政治思想教育必须融化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物理学对祖国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根据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讲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及近代物理工业成就。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和振兴中华紧迫感的介绍,调动和稳定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使初中生不感到物理是枯燥的、危险而难以接近的学科,还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感受美、追求美、探索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美育主要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及实物观察和教师生动的讲述实现。
三、精心备课、上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探索兴趣
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讲一些物理科技小故事。讲小故事时,要求短小精悍,有趣、有用、结合物理教学需要。
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们在听、看、想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小动作。这不能视作课堂纪律不佳。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在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急于知道什么?为什么?此时引而不发,提出几个问题加以启发,让学生自己回答。
四、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如果惯用一种教法,或不讲究授课艺术,学生就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以增强选手的兴趣。如在讲“蒸发与沸腾”一节时,我采用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的“三边式”教学法,讲“密度”一节时则采用读、讲、议、练的自学辅导法。
五、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兴趣
素和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希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和学习相伴随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事实和现象,从而体验到认识的欢乐,使他们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为此,在讲“光现象”后让学生自己学做魔镜,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物理知识。
六、通过利用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尽可以多接触一些物理知识,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再认真改进第一课堂的同时,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有:
1、课外阅读物理书籍,这是增加学习物理兴趣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好办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助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兴趣。
2、知道学生办理物理小报,可以扩大知识面。组织小型的报告会,使学生有机会自我表现。由于收集来的资料,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些知识均是学生们喜欢的内容。如物理之最、谜语、做做看、科学家轶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现明等。通过小报汇编展览,大开学生的眼界,增强求知欲望。
对八、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的学习科目,小学三至六年级的《科学》知识已涉及过一些物理知识,比如静电现象、简单电路、沉与浮等已是物理知识的介入,要利用这些学过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发挥出来。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容易受兴趣的支配。现将本人十多年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简述如下。
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物理教学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趣味新奇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会“浮”的铁球、“瓶吞蛋”、“纸锅烧水”、“针孔相机”、“又看到了物体”等,都曾使学生兴趣盎然,欣喜若狂。课堂上,可以借助这些实验把学生的热情引到定向观察上来,使学生对知识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若不及时引导,实验就会变成看热闹,影响了实验的效果。所以,实验前必须严格强调实验的目的。例如,简单的电现象实验,用塑料尺摩擦后吸引小纸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口述观察到的现象时,发现摩擦过的塑料尺先吸引纸屑后又推开纸屑,提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排斥?”两个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习动力。教学中还可借用生产生活中的实验材料巧设悬念,找出疑点,使学生处于想摘“桃子”而又要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状况。例如,有些路灯在晚上会因为有声音就能变亮,而过一会儿又熄灭了呢?为什么行驶的汽车踩住刹车后还要行驶一段路程才能停下来?让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探索,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实验,层层深入,步步紧逼,启迪思维,始终处于极佳的求知欲望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视分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为能力。不能灵活应用的知识,只能是死知识。随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逐渐增多,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教会他们应用物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物理就在我身边,物理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对物理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学过“惯性”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坐在车子上的人如果在车子起动时会向后仰,而在刹车时又会向前倾,在车向右转时我们会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呢?学过“密度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怎样鉴别戒指的真伪。学过“电功率”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排除电热淋浴箱插头被烧焦的故障等。另外,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便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受益匪浅。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科学小论文、动手制作小教具等,都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形成共识。学生求知兴趣随之而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培养良好学习心态,改进教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重视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1.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思索的欲望。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做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流体压强与流速》,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谁能使开口向下漏斗里的乒乓球不掉下来”学生一听,顿时来了本文由收集整理精神,有几个平时较顽皮的学生此时也跃跃欲试。结果很多同学都是吸住球,我说:“谁能吹气而球不掉的?”很多同学都说“不可能”,这时,我找了一个同学用力向下吹气,结果球没掉,大家特别差异,我及时引入本节课。在这一节课中,同学积极探索、思考,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欢笑声中感受了学习物理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新课程物理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时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尤其实验教学中应突出实验、观察与操作的趣味性,用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知识,巩固技能。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变成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利用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把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将演示实验尽可能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这样做,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兴趣。
3.改进实验,重视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电荷”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一幅在吹塑纸上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图上。然后,我对着图对学生讲:花盆里有株花枝,但是花枝上没有绿叶和红花,我用薄纸剪成花和叶子。现在不用胶水,能不能把花和叶子贴上?(我手拿一片绿叶剪成的叶子向画面上贴,叶子不能被吹塑纸吸附,飘落在地上。)叶子没有贴上,怎么办呢?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激发了每个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使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带着疑问听完此节课后,我再重复提出上面的问题,这时全班有90%以上的学生举手,表示能解决。然后我叫一位学生上台来表演,他拿着塑料布在画面上摩擦几下,然后拿着绿叶和红花向画面上适当的位置靠近,花和叶子都被吸附在画上。此设计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能很好地抓住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可以从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上寻找农村和城市物理教育的平衡点。从当今世界的物理教学改革中,对教师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具和低成本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种教具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参与的吸引力强,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在课堂的引人中,在随堂实验中,在课后作业中和在课题研究中,都可以有自制教具及其小型实验的用武之地。例如,我们可以用塑料可乐瓶做液体压强的实验,用纸片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等。有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学用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入学习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感觉道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自然兴趣盎然。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看看自行车,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创造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
三、用教师丰富的情感和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带着积极热情的微笑走入课堂。
2.带着热爱和谐的心情走入课堂。
3.带着生动形象的语言走入课堂。
4.带着幽默风趣的智慧走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