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7-25 09:25: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文学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童文学教学论文

篇1

1.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儿童文学理念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全新的文学理念,需要跟目前的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结合。教师需要掌握跟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匹配的儿童精神需求以及儿童审美的实际需要,并且以此为基础,充分分析儿童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龄条件下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举行一系列活动,将学生们的具体表现详细地记录下来。教师可以设计多元的美术活动方案,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例如: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美术活动“脸谱变变变”,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相应的京剧脸谱图片,其次是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掌握和收集京剧的传说、人文故事、音乐、历史传承及流派变化等,通过多种经验的积累和相互补充,使自己的文化知识得以丰富。儿童年龄较小,接触范围不广,其基础知识准备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跟儿童一起参与图片、故事、音乐的收集等,让幼儿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知识积累,借此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

2.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进一步改善儿童文学教学水平。想要实现儿童文学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就需要不断阅读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将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扩宽,提升感悟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例如:选取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童话大王》《皮皮鲁》等。又或者是选取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再见了,我的星星》等。

(二)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充分分析

儿童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儿童的情趣。掌握儿童的情趣方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儿童的思维角度为基础,不断发掘儿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情趣点。以这个情趣点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捞月亮》《小猴子下山》《小狐狸卖空气》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抓住教学的趣味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使小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课文诵读的乐趣。

篇2

二、教学策略赏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如何凸显这一亮点呢?从上述课例来看,李老师的如下想象作文教学策略值得我们研习和借鉴:

1.带领儿童观察大自然,丰富表象,为通过想象重组表象奠定基础。

在本课例中,上课之前,李老师通过精选观察场景、组织开展观察活动。野外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周围世界鲜明的形象、色彩、音响交织成一幅幅图画,会激起学生的热情,在他们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是活的,任何没有生命的物体,都可以赋予它鲜活的生命。李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表及里,按“叶———茎———花”或“花———茎———叶”的顺序观察植物,这种指导蕴含着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美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这些具有美感的丰富的表象为放飞儿童的想象力添上了有力的翅膀。

2.以“第一人称”口述,引导学生角色转换,进入想象性的童话世界。

李老师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呢?首先,老师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即“我”的口气拟题目,拉近儿童与观察对象的心理距离(环节1);其次,以简笔画为抓手,告诉学生“现在你们大家就是蒲公英”,学生齐说“我是一棵蒲公英”,进一步缩短儿童与口述对象的距离(环节1);再次,教师提示学生观察、想象、口述的问题,均采用第二人称,让学生感到老师似乎在对“蒲公英”提出疑问,如“现在有许多同学还不认识你们,你们得自我介绍一下,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环节2)最后,在学生口述交流过程中,教师关注儿童以“第一人称”作拟人化表述的正确性,例如一名学生说:“我帮××改一下:‘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阳光照得它们闪闪发光。’”李老师提醒道:“不要说树叶上,而说:‘我和姐妹身上滚动着露珠’,那就更好些。”(环节4)此时“,我”就是蒲公英,蒲公英就是“我”,儿童与口述对象蒲公英融为一体,主客合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想象性的童话世界中自由驰骋。

3.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富有意蕴的直观情境,触发儿童的联想。

当学生介绍了“我”的名字、模样等情况后,李老师提醒道:“你们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没介绍。”学生迷茫,思维陷入困顿状态,李老师就折断蒲公英的茎,在行间走动,让学生依次观察花茎里冒出的白色的乳浆,并提醒:“你们看到蒲公英里面冒出白色的浆,你们想还可以介绍你家的谁?”学生顿悟:“我知道了,蒲公英里面的浆是吸取的土壤妈妈的乳汁。”李老师又问:“你们长大了,准备到哪儿去?”学生的思维顺势拓展到“荒山”、“草原”、“森林”“、宝岛台湾”等地(环节2)。这样,教师引导儿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当学生描述了想去的地方,李老师走到窗口吹起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种子飘飘悠悠地飞到窗外,边描述边启发:“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什么?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又来到什么地方?那儿你刚去的时候是什么模样?后来又是什么样子?”(环节4)教师引导儿童就像一部移动的摄像机,从不同的视角,以动态的眼光,创造性地观察、想象、描述。

篇3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分门别类,运用儿童文学辅助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可以按照类别分为童话、童谣、寓言以及诗歌四类,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早在1920年,教育行政部将“国文”改为“国语”的时候,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大多是选用儿童文学的白话文为教材,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等为主要阅读目标,并提出9年期间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并详细指出1~2年级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以及故事等。目前,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已被编入新版语文教材,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严文井曾经说过“童话是由孩子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最初的创造者是孩子。”因此,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受欢迎并且最接近童心的文体。贝特尔海姆也指出,人类在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可以体现人文价值的叙述性故事就是童话,它对人文精神的颂扬和对儿童的人性化关怀,可以影响儿童的心灵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结合儿童思维特点进行讲解

语文本身是充满趣味性、丰富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具有感染力的丰富有趣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展现儿童文学的艺术性,突出儿童文学作品中拟人、排比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儿童文学的审美因素。儿童文学作品中一般会有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比如大量的排比、拟人等手法,可以展现给儿童一种跳跃式的感知,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由于儿童思维习惯比较偏向直观性的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也是跳跃式思维,因此,利用儿童文学中新颖动感的人物形象和动人曲折的情节来打动儿童,可以很好的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3.发散思维,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儿童积极性

在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自由阅读、默读以及复述阅读内容等方式展开,用一种新型的教学解读方式,将儿童文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表述出来,带领儿童进入儿童文学的思想境界,一起领悟美育的特色。儿童文学可以很好的发散儿童思维,例如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小白兔的形象特点,白又白,竖起的耳朵,还可以了解到小白兔喜欢吃萝卜和青菜,并且蹦跳着走动。儿童文学可以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

篇4

语文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教材内容中,儿童文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容量也非常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据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新课改之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已经占据教材内容的六成,相对以往的教材内容有了大幅上升。由此,我们发现,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发挥的作用更是无法预估。打开当今小学语文教材,《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仍然保留其中,当然也增加许多新的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文学作品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情,真诚、感恩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可以理解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等不健康的心态,能够自觉地远离不健康的东西。所以,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同时还将丰富的做人道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教育意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审美意识。

2、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语文教学和文学作品天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扩展视野,还可以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读写能力。近几年,文化领域有大量不健康文化侵入,加上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的关心,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这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断下降,同时,学生的课外生活被一些不健康的垃圾文化占领,这就更加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同时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开展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没能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对今后的学习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适时推荐适宜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而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儿童文学可以辅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一般的教育功能,还具备审美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观,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容量很少,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但儿童文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儿童文学主要通过文学艺术来打动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知与感性的体验,进而受到教育和熏陶。儿童文学作品树立了无数的英雄少年形象,在少年儿童的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对青少年儿童性格的培养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都起到极为深刻的影响。此外,儿童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具有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图像为孩子们在文字领域中营造一个充满文学气息和艺术美的环境,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能体会到生活乐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如何实现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1、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动和文化发展的前沿及现代化的儿童文学观念,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特点不断深化发展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教师要对那些能够满足儿童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文学题材进行全面地了解,能够站在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必须明确三点。第一,儿童读者是精神独立的个体,需要有独特的精神需求及审美续期,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育能力,认知能力三者相结合的儿童文学素养。第二,儿童文学是文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需要采用文学艺术语言进行表达,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第三,儿童文学主要针对儿童,在文学体系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必须以这些特殊性为主要依据和标准,培养自身能够适应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动作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儿童文学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及感悟能力。小学语文对儿童形成正确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广泛涉猎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从作品中不断汲取营养,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各种儿童文学作品,不能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在题材阅读上发生偏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养成儿童健康的价值观,同样可以拓宽教师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提高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在大量阅读作品之后,才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这更加有利于实现教师同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2、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和文学特征,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者是艺术性。和相比较来说,儿童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提到真善美,强调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其独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单纯的思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把握住儿童的兴趣、抓住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本质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兴趣。儿童情趣总是微妙地渗透在文学作品当中,主要通过儿童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表现出来,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些内容对儿童进行知识和美学的引导和灌输。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有非常漂亮的插图和优美的文字,不仅视觉上向学生传递了美的特征,故事语言也极尽完美,让读者欣赏完作品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此外,故事本身就传递着一种真爱、善良、友谊的真谛,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体会到真善美,沐浴着美的阳光,沉浸在爱的世界。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文学文体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情况。由于儿童文学文体形式独特,其划分也更加细致,有儿歌、儿诗、童话、儿童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儿童科学等多种体裁形式。教师应该了解这些文体形成的内外部因素,恰当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其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在形式、语言、风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如儿童文学的儿歌、诗歌与的诗歌类似,都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但儿歌和儿诗对语言的音乐美的要求更高。同时,在儿童文学文体系统内部,二者也有明显区别:从侧重点上看,儿歌侧重于“歌”,儿诗侧重于“诗”。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凸显各种文体的特色,以实现个性鲜明的文学引导。

篇5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6

(一)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这么一些审美特点,即,直观性、趣味性、表面性和不稳定性、随意性、单纯性等。

1、直观性、趣味性《小蝌蚪找妈妈》是向儿童介绍青蛙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的形体变化的知识。只有完整引导儿童读这则童话,那亲切浅近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才能吸引儿童。这表明,儿童的审美特点具有直观感受性和趣味性。

2、表面性《美丽的公鸡》这则童话中,公鸡先后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只注意到自己“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的外表美而感到骄傲,却将啄木鸟、蜜青蛙分别贬以“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的称号。在儿童尚未对课文作深层理解的时候,我以此试问儿童:“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谁美?”儿童几乎异口同声说:“大公鸡美丽。”这实际上反映了儿童的审美特点,只有表面的审美力,单纯地看问题,没能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地内在美。而要使儿童认识这一点,就要引导他们比较分析“公鸡地审美特点。

(二)从儿童地审美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童话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1、表演讨论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审美直观性、趣味性提出来的。所谓表演讨论法,就是引导儿童感知童话形象,然后进行“化物为我”的表演,在讨论表演中求得深刻的理解。如教《聪明的大公鸡》:

(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先知道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鸡和狼,进行表演。

(2)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表演者”表演的优缺点,讨论:为什么说这只大公鸡是聪明的?

这样,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思维。

2、描述对照法这是根据审美的表面性采用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很适合看图学文的童话课文的教学。例如,教学《小猫钓鱼》:

(1)教师指导学生描述第一副图,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老猫和小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猫钓着了大鱼,小猫为什么没钓着?描述后,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节,再将学生的口头描述和课文描写对照比较,指出优劣。

(2)学生自己描述第二副图,对照学习第三至第四节。教师在朗读上作重点指导。

(3)学生比赛描述第四、第五两副图,对照课文评比。并思考: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

这样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深刻性。

3、比较法采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审美的单纯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审美水平。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

(1)从图入手,比较说话。师:你们仔细看看图,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再学生看图说出:小白兔要菜子,小灰兔拿了白菜后,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可以提出激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聪明呢?

篇7

二、赶星追月法。

孩子对影视中的英雄和自己身边的“英雄”都饶有兴趣,视其为“王”,极力效法。而这些“王子”的影响,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老师的责任在于正确引导。因此,我抓住孩子们心理上的这个特点,在班内开展了“小明星”活动,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了明星专栏,哪一个同学在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分别誉其为遵纪星、卫生星、好学星、助人星、新风星………把他的照片贴在星座上,标上名字,号召大家学习他,并且实行动态管理,今天是星座上的星,明天不是了,就暂时换下来;在几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拥有几个星。

这样,全班开展了赶星追月的活动,正面效应越来越大。

三、氛围陶冶法。

环境移人,对孩子尤显重要。于是,我在教室、宿舍、公共场所都努力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小学生守则、作息时间表。在教室设置痰盂、废纸篓、果皮箱。让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教导他们进老师宿舍喊报告,课堂上有事先举手,中午休息时做眼保健操,课间唱歌,放学回家站队,举办小画片、小制作展览,开展捐小人书大家读活动。还和家长联系,控制孩子看电视时间,帮其选择收看内容,使他们目力所至,听力所闻都是健康向上的东西,使其在自自然然无意识状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四、活动升华法。

随着孩子感性知识的增多,沿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个体到群体的规律,通过各种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

篇8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教育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P12-1《)。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学前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拥挤性”以及消费的“外部性”,政府需要对特殊教育提供补贴。从政策问题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残疾儿童在追求学前教育产品时,就会与其他群体的教育需求发生冲突。当政府以公共权威的姿态协调冲突时,必须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权威性调解。《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中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所能分享的教育资源和得到的教育机会不尽相同,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因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作为“准则”、“规定”,由国家公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实施,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协调残疾儿童与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并在国家整体教育利益分配中获得当得的份额(平等的教育机会),保护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的权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又使他们在寻求教育的过程中免受拒绝或侵害。该政策把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教育权益保障框架之中,残疾儿童不仅可以依此享受相应的学前教育机会,并当权利受侵害时有申诉的权力。

(二)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实践依据

通常人们倾向于把权力机关通过和颁发的教育法律,党政机关的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文本看成是教育政策,但容易忽视这些教育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行情况。然而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实践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性的问题。针对残疾儿童教育政策问题的答案总是一系列行动,是对“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详细分解。它并非意味着一系列的政策目标,甚至也不是指导原则,而只是实践的规范化和做事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既包括政策问题也包括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我们提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强调的是政策的工具性,即对残疾儿童教育权益的保护,强调的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本身,而不是政策制定的方式。因此它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政策文本,而是所有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规定。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与其有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是角逐现存秩序和声言参与权利的工具”[4](P3)。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不是一个独特的和明确的事物,而是一种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标明其行动意义的方式,其焦点集中在残疾儿童身上,以及教育机构、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行动的依据。

(三)把学龄前残疾儿童作为政策利益主体

教育政策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教育组织、个人[《](P9《)。在教育政策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角色、活动特征和需要。在本文分析框架中,学龄前残疾儿童就是残疾儿童教育政策方案所作用的利益主体。他们在政策中的基本利益诉求在于享有学前教育的权利,努力促使自己的学前教育权益在政策中得到体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利益的分配与教育关系的调整主要发生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权能的分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政策利益主体提供了一种获得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它尚不能保证权益的完全实现。第二层次是分配学前教育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这一分配层次为残疾儿童享有学前教育权利提供了充分条件,使第一分配层次的权能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落实,最终保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完全实现。根据《教育法》,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完善的教育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残疾儿童可能因为经济或自身等原因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在这里,我们凸显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学前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而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此外,我们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也体现了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负载的特质,关注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倡导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风气。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一)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问题取向性,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问题研究即政策问题建构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残疾儿童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自古有之,是客观存在的,残疾类型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P1)。这种缺陷使得儿童个体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7]。据2””1年中国”-》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以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岁残疾儿童139.《万,全国每年新增”-》岁残疾儿童约19.9万[8]。2””》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岁残疾儿童1》7.8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2%[9]。数以百万计的各类残疾儿童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教育服务。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泛指所有的学龄前残疾儿童,由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对其进行初步的集体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并进行针对性的缺陷补偿训练,为今后顺利接受初等特殊教育奠定基础[》](P《3)。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共同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许多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也证实,越早开始的干预便越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教育与训练,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1”]。”-》岁,是特殊儿童发现、鉴别和干预的关键时期,所有儿童都有权获得人生发展最佳开端的可能。然而调查显示,3-》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43.92%,其中城市为》1.48%,农村为2》141%,远低于普通幼儿园入园率(7”.《《%)[8]。原因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需求与各类康复训练机构匮乏和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制约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工作的发展。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11]。3-》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亟待改善。学龄前残疾幼儿处于弱势群体的底层,学前特殊教育因此成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这种教育的公平与教育权益的保障,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切实推动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到“普惠性”

受教育权是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我国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受教育的机会也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残疾人问题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2年12月,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号决议,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制定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呼吁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对此,我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机会成为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个主要内容,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从相关政策文本的内容来看,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并不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但是,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良好习惯和社会态度的养成以及缺陷补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表现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为残疾儿童提供平等的学前康复教育机会和更好的资源,提供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并在关心和支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完善残疾儿童学前机构、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方面呈现,提出了落实学前康复教育机构、设备、师资等三项内容为重点推进工程。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政策文本内容来探讨残疾儿童学前政策的发展。

(一)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教育政策的本质就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分配什么、如何分配是由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决定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虽然是一个理性的论证和决策过程,但并不是一种完全客观和价值中立的技术性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我们知道,教育政策分配教育利益、解决教育问题,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受教育资源、机会、结果等的公平分配,促进全体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因而公平、质量或效力、效率和自由始终是教育政策持续追求的公共价值。然而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公平、效率和自由的价值在政策过程中又是相互冲突的竞争性需求[12]。2”世纪8”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残疾人教育事业上,也是以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为重。1988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提出“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的政策导向,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即“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强调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轨道。此外,在随后颁布的规划文件中,如2””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2”1”年)》等文件中,把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及其巩固和提高作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特别是在“效率”与“公平”两种核心价值取向上,国家宏观的公共价值取向以“效率”优先,当然也兼顾“公平”,提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幼儿园附设特教班”,也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尤其重要”,并“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指出“早期发现、早期矫治、早期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上也发生了变化。2””1年《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水平要有大幅度提高;其他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2”1”年)》提出“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2”1”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即“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最初的“积极发展”到“大力发展”再到“普惠性学前教育”,展现出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由“效率”优先,逐步发展为“效率”与“公平”并重,进而发展为目前的以“公平”为重的发展路径。

(二)不断扩大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具体表现为受教育机会权和受教育条件权[13](P17)。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设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内容。1988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和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由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的残疾儿童学前班作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199”年《残疾人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条进一步明确规定:“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1)残疾幼儿教育机构;(2)普通幼儿教育机构;(3)残疾儿童福利机构;(4)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2”””年)》指出:要实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较大发展,应采取“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和普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积极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根据需要开设残疾儿童班;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开设学前班,与家庭相结合,开展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康复”的措施。这些政策文本出台与实施,使得残疾儿童依法获得学前教育机会,并且有权请求国家提供受教育条件并保证其平等利用这些条件,在其利用这些条件有困难时,有请求政府给予资助和帮助的权利。

篇9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

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

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

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篇10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是我国对儿童智力开发的重点基础教育。儿童的学前教育主要依靠家长及教师的引导,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促进儿童大脑各部位功能逐渐完善。由于学龄前儿童正处在人生中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因此,科学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及家长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儿童的学习模仿能力,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然而学龄前儿童也同样处于心智极不成熟的时期,这时家长及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出现些许差错,都将影响孩子的日后发展,因此只有谨慎对待孩子的学前教育,才能确保孩子心智的正常发展。

1.2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主要针对3-7周岁孩子进行的保育和教育,其思想最早由德国教育家提出并推广,到现在为止,学前教育的思想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我国也开始了学前教育体系的构建。然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较晚,国内缺乏专业系统的幼师培训学校,导致我国现有大部分幼师文化素养不足,无法满足儿童在智力发育时期的教育指导需求,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也阻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我国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2.1学前教育机构缺乏专业的教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作为我国重点的基础教育,由于其发展的时间较晚,而且国内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机构,导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只能根据教师自身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过于单一,且缺乏趣味性,降低了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此外,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为应试体系,因此,国内学前教育机构难免将重心放在儿童的学习成绩上,一味的填鸭式教授儿童书本上刻板的知识,忽略了对儿童想象力及创新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儿童缺乏了自主学习能力,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2.2学前教育过于偏重智育教学

学前教育作为对儿童智力开发的一门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将教学重心放在智育教学上,从而忽略了对儿童心理的培养。儿童处在一个心智极不成熟,却最易塑造与发展的敏感时期,过度的智育教学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儿童的智力,却限制了儿童自身的发展,容易扭曲儿童的学习观,导致儿童为学习而学习,丧失了学习的创新能力,造成儿童日后自身综合素质修养不足,不利于我国的稳定发展。

2.3缺乏优良的学前教育环境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内缺乏对幼师专业系统能的教学机构,导致国内高品质幼师少之又少,现有多数幼师文化素养不足,而高品质幼师往往被经济实力较强的学前机构聘用,这些机构拥有较好的学习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但入学费用过高,只有一小部分人群能够承担起这些费用,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由于缺乏资金,无法为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教授课程也过于单一,忽略了对儿童学前的心理教育,限制了儿童心智的发育,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3我国家长对学前教育认知的误区

3.1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储备,忽略孩子的学习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在日后拥有更大的竞争实力,不在学习的起跑线上落后别人,往往会选择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故而家长及幼师在对儿童进行引导教学时,也将重点放在应试方面上,限制儿童喜好玩乐的天性,将儿童禁锢在枯燥的书本中,一味的教授孩子上学的基础知识,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同时也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过度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儿童在心智发育期只接受填鸭式教育,磨灭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对知识只能做到死记硬背,无法做到融汇贯通,影响儿童日后学习与发展。

3.2为孩子制定过高的标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放在教学事业上,这也就造成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是我国家长的普遍心理,而学前教育恰恰满足了家长的这一心理。因此大部分家长为了自己的心愿,不顾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同时家长也忽略了儿童的心智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为孩子制定过高的标准,导致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时,学习压力过大,反而阻碍了儿童的智力发展。

3.3国内学前机构大多按小学模式教学

学前教育时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上学前发展心智水平,让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日后的教育。然而国内多数学前机构曲解了学前教育的涵义,将学前教育理解为小学教学的预备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立的课程也多与小学课程相关,过度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孩子心智发展的培养,导致孩子心智发育缓慢,对孩子日后求学造成一定的阻碍,失去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对我国教育事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篇11

其次,儿童读物也是小学生主要的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也包括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鉴赏作品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情感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再次,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对小学生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也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儿童读物本身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题材比较多,体裁上也比较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的开展课外活动,包括儿歌的朗诵、故事会、戏剧话剧表演等等,这些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最后,儿童文学作品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性格特征等情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有利于教师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使教师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更加容易亲近学生,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通过儿童读物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使自己更加具备作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儿童读物

篇12

儿童文学的主要受众是低学龄段的学生,它通过浅显易懂的词汇将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描述得非常的优美,不仅可以极大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受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并未意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充分发挥出儿童文学的优势。即使部分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受个人能力的限制也无法将儿童文学与当前的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这些也极大地影响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家长们也是各执一词,虽然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这些矛盾有所缓和,但是,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仍然沿用之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没有充分重视其地位,从而影响到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分析,大部分的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提及到了儿童文学内容。它通过改编或者是创新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的语文教育。同时,在部分语文阅读材料中,儿童文学也占据了较大的篇幅。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有计划地通过儿童文学渗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尽可能地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活跃语文教学氛围,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然后使其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升,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如果单纯依靠教材来进行引导,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在当前各种技术的全面发展下,部分学生对于语文教学产生了抵触的心理,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改进,充分的尊重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则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

(一)儿童文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儿童文学能够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儿童文学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很好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自身也要有计划性地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儿童文学的研究与学习中实现个人文学素养的提升,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二)儿童文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中所描述的部分内容学生在当前的生活中是无法感受到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却是非常珍贵的信息,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帮助他们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图片及文字描述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的审美。同时,文字内容上更多的是反映世界的真善美,这些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儿童文学的影响下,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人生真谛,并且在这些意识的指导下去帮助周边需要帮助的人群,尊老爱幼、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等良好的习惯都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培养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逐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接班人。相较于语文教材而言,儿童文学在措辞与意境的塑造上更加的优美。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文学的地位,适当地引用和借鉴部分内容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趣味性的引导下缓解学习压力,从而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