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25 09:25: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

篇1

一、化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息息相关,长远的经营理念必定匹配有长远的企业文化,从经营百年的化工企业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壳牌石油、英国BP、还是日本的武田化工,无一例外都拥有适合自己与社会的优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是企业留住人才,维持、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保障,只有当一家企业拥有这种优良的企业文化传统时,才能走在行业前列,晋级世界顶尖行列,在市场中建立起企业信誉,面对激烈的竞争而经久不衰。国内的化工行业仍然没有摆脱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生产条件,在技术创新与生产管理中的落后情况暂时没有太多改善,在化工企业文化建设中,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在国有企业中,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后蜕变,在充分利用国有性质所带来的资源后,其无论是在经营能力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都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如中国化工、云南云天化集团等公司。

二、化工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缺失。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企业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近几年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害和威胁,今年8月,天津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具体死亡人数官方尚未给出详细数据,爆炸造成了百亿损失,死伤人数上千人,由于氯化氢雨水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当地已经暂时无法居住,尽管这并不是化工厂直接导致的事故,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文化缺失,管理制度的随意导致的悲剧。[1]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维。化工企业中,不乏好的出色战略制定者、务实的战略执行者、优秀的技术人员、成熟的财务人员与尽职的后勤人员,这些员工,也许在专业知识的相关问题上能够应答如流,但如果问这些员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恐怕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也很难将企业文化完整的表达清楚;中国的企业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管理者企业文化思维缺乏,往往将一些意义模糊、空泛的口号当做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目标明确,条理清晰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一切站在企业角度上考虑,万字利为先,既不考虑终端农民用户的直接感受,也不考虑生产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

三、化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需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机器良好运转的指导思想,同样,一个企业也必须拥有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根本,化工企业承载着14亿人口温饱的重大责任,是农民的衣食父母,将这种责任视为己出,把这种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获得利益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围绕着以农民的利益为核心来进行建设,并以此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具备这种企业文化素质之后,尽管企业会承担相应责任,但市场会根据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的价值来回报企业。[3]第二,确定企业文化的目标和主题。像“团结”、“求是”、“拼搏”、“奉献”这种宣传口号人人皆知,将这种口号作为企业文化显然无法找到其目标和主题,反应不出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与企业哲学,无法与职工形成共鸣,职工们在从事生产工作时不刻意的遵守也就不足为奇了,真正的企业文化要找到与职工的共鸣,能够让职工融入企业,以企业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让企业成为职工的精神寄托与心灵的家园,才能使企业与员工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第三,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逻辑。企业在员工的管理过程当中过于依赖制度,因此往往陷入被动,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一种文化建设的正常逻辑,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制度也是由人创造的,造就一个好的企业应当先从人下手,而不是制度,企业追求远大的理想需要拥有具有相同品质的员工才能实现,如何提炼出员工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和文化传统,是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明确和清晰的,建立一套企业与员工共同具备的作风的企业文化,才能让员工的品质融入到企业当中,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经管理者与员工的优秀品质与作风凝练而成的,它是企业精神方面的宝贵财富,是企业从历史中发掘与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并作为今后生产经营中的纲领和指导思想,保留、传承给后任管理者与员工,与企业的物质建设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成功所必备的关键因素。

作者:余任远 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一、前言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持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贡献税收和解决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直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化工产业获得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有过很多辉煌和成绩。随着信息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才已经成为现代化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甚至已经超过了资金、技术等元素,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尤其是国外大型化工企业进入我国化工市场,极大的加剧了化工领域人才市场的竞争。现代社会,谁掌握了尖端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你们可以拿走我的资产、客户以及技术,但只要把人才留给我,不出四年,我又是钢铁大王。可见,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人才能力的发挥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化工企业而言,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原因的制约,我国化工企业普遍面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矛盾,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传统国企身份的制约,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羁绊和束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层次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徘徊。

二、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工作缺乏规划

当前,很多化工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甚至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进行诊断。然而,在人力资源观念和现实操作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现有的人力资源体系与企业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不相匹配,化工企业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使用以及考核等方面缺乏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的企业在高速发展时,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撑,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反之,当企业处于发展瓶颈期时,过多的人力资源就成为企业的负担,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人才结构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化工企业的激励机制单一而简单,激励方法主要是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也仅限于荣誉称号、表扬等单一形式,关于员工职业生涯成长方面的措施比较少。尽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化工企业加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并将其当做激励的主要依据。但很多情况下,员工的考核仅靠领导的主观意志,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而且考核结果与员工报酬之间的联系较少,基本不涉及员工工资调整和职务晋升,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导致很多员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的思想普遍存在,大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人力资源培训效率低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深造,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需要。员工培训是化工企业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员工激励的重要方面。目前化工企业普遍存在培训成本高、培训效率低的问题。一是培训的内容脱离生产实际和员工需要,大多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泛泛而谈,不具有代表性,适用于制造、化工、零售等各个行业。而且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前沿的知识:二是,随着化工企业科技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要求员工不仅具有熟练岗位技能,还要懂技术,有创新精神,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培训师缺乏化工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对员工综合技能培训的内容涉及较少,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三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培训的效果不能得到准确、及时的反馈,而且员工培训合格与否与岗位安排没有必然的联系,导致员工参与积极性不足。

(四)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精神财富,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尽管企业文化本身并不产生经济效益,但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一直以来,随着化工市场竞争的加剧,化工企业将主要精力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等工作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企业文化淡薄,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信念和精神的支持。尽管有的化工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但大多停留于口号和标语等形式上,而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基本都是“安全”、“团结”、“诚信”等厂训形式,缺乏深层次的企业精神塑造,不能让化工企业员工记在心里并付诸于实践;有的化工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动态化发展的特点,无论企业处于发展的何种阶段,企业文化固定不变,导致企业经营理念落后,逐渐被市场淘汰。

三、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人力资源的引入工作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关乎到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发挥。化工企业要不断拓展招聘渠道,做好人力资源的引入工作,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水平。首先,化工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在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方向的基础上,立足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水平,制定未来人力资源的规划,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素质以及结构。其次,拓展招聘渠道。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招聘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渠道。化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在网络上投放招聘广告,实时对应聘信息进行回复和处理。有的化工企业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招贤纳士的板块,求职者可以在线向自己感兴趣的岗位投简历。不仅提高了招聘的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招聘成本。除此之外,还可以与猎头公司合作,利用其掌握的大量招聘资源,为企业量身输送目标人才,准确且成功率较高。

(二)完善激励制度,激发人才潜能

完善的激励制度是激发化工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首先,在物质激励方面,化工企业应逐步建立市场化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类别人才在不同岗位上的责任、风险和实际贡献,结合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建立健全各类人才薪酬收入常增长机制,使关键岗位、高素质紧缺人才的薪酬水平适当高上去。同时,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重点保证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施激励。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可以根据人才的市场化程度,按照市场价位实行协议薪酬。其次,精神激励方面,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时,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价值。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为强烈。为此,化工企业应该把人才的工作期望和价值实现作为激励机制的核心部分,要用感情和事业留住人才,而不单单是薪酬激励。可以根据优秀人才的不同需求,采取度假休养、境外培训考察等多种个性化激励方式。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树立远大的职业愿景:在企业内部实现人性化管理,建立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等,把员工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享。

(三)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根据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员工的缋效源于员工行为表现差异,员工的行为表现又与员工工作动机有很大关系。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技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动机,促进工作业绩的提升。因此化工企业要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1)培训内容的确定。一方面,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要考虑激发广大员工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观念、态度、行为和技能,着限于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化工企业员工众多,不同岗位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工作岗位需要。(2)化工企业的培训方式应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要根据人才的不同学历和岗位要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既可以采用职业技能培训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可以采用技能大赛的形式。一方面选拔出技能高超、优秀合格的员工。另一方面,形成榜样效应,营造出全民学习的氛围:也可以请行业专家讲座,帮助员工了解化工领域前沿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自己努力和发展的方向。(4)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化工企业应建立培训跟踪系统,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培训按照培训计划顺利执行,实现培训目标。当培训出现偏差,培训跟踪系统应能够及时觉察,并根据发生的问题迅速做出决策,纠正偏差。培训跟踪系统不仅要重视事中的控制还要注意事前的控制,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要做出较准确的预测,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3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发展与宣传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全球经济领域的模式下,烟草企业已经不能固守一地一区的宣传,否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落后。要让烟草企业的商品走出地区,迈向世界,必须要依靠多渠道、全方位、人性化的宣传才能完成。公共形象管理能宣传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做好企业公共形象管理能使企业产品宣传事半功倍。

1.2维护消费者权益

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各类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结果参次不齐,使很多消费者对烟草企业本身没有信心。很多消费者担心烟草企业的宣传名不幅实“,挂着羊头卖狗肉”;担心自己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自己一旦失到经济损失无法追回;担心如果有疑问却没有咨询的渠道,他们希望与企业相关部门的人员沟通。

2、烟草企业公共形象管理出现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烟草企业已经了解到可以通过公共形象管理来实现自己的文化建设,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存在一些文体。目关烟

草企业公共形象宣传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为:

2.1名不幅实,哗众取宠

人们选择一款商品,通常需要了解这款商品的质量、特色、品味,只有准确的了解以上信息,人们才知道在众多烟草产品中该款产品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可是部份烟草产品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独树一帜,便在烟草产品中作虚假宣传。比如部分烟草企业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有任何副作用或者该款产品有独特的壮阳功能。人们虽然在短期内会关注这款产品,然而从长远的宣传效果来说,人们会对该品牌的产品不再信任。

2.2急功近利,后继乏力

人们长期消费一款烟草产品,最主要的目的是该款产品的价位满足自己的需求、烟草质量符合自己的品味、外装或其它的服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烟草企业长期只有把宣传销售与烟草产品的质量结合起来,才能让人们对该款烟草产品的宣传产生信赖感。然而部分烟草企业在做企业形象管理时期望一次投入巨大的资金,立刻产生品牌效果,却常常因为宣传缺乏后期的支持,使人们渐渐淡忘该产品。

2.3缺少创意,照猫画虎

烟草企业要做好企业形象管理,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然后在选定的人群中用适当的渠道宣传。然而部分烟草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的规划出现方向性的错误,他们认为自己的企业只要被越多人知道越好。因此不仅在各类平面媒体中广泛宣传,还将宣传小报等随意张贴。这种企业形象宣传不仅浪费大量的宣传成本,而且反而降低企业的自身形象。

2.4延伸不当,品牌模糊

部分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便希望将自己的产品以系列的方式推销出去,可是由于企业形象管理的失误,使人们根本无法联想起烟草企业真正需要推广的品牌。比如部份烟草企业同时推广同品牌的服装、饮料、烟草,宣传的方式不分主次,人们提到该企业的形象感觉很模糊,不明白企业经营的方向。

3、文化建设战略下烟草企业公共形象管理的方法

3.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

烟草企业在做好企业公共形象管理以前,必须要意识到自己需要在哪些人群范围内树立怎样的公众形象。任何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群、任何一件商品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功能,企业必须以实际为出发,有针对性的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让该范围内的人群对企业树立的形象、形成的理念、推出的产品产生强烈的印象。

3.2作好企业公共形象的规划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不能依靠一时兴起的投资方式,即使该种宣传方式能一时搏得人们的关注,然而没有足够的宣传与之配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往往会淡忘该次宣传。烟草企业要制定一个长期的宣传规划,同时以该宣传规划为目标形成一套宣传机制。该种机制要能彼此呼应,从各个方面建设企业公共形象。

3.3重点推出需要宣传的产品

烟草企业在做公共形象设计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要以哪样商品为核心进行重点宣传。只有做到得点突出,人们才能意识到企业经营的方向、核心价值、重点产品。人们会尝试从烟草企业的重点产品着手尝试了解企业的产品;有们可能会看到与之相关的产品内心反应的却是企业的重点产品。抓好重点产品的宣传,才能作到主次突出,使企业的产品形象更鲜明。

3.4选择企业产品宣传的途径

要作好企业产品的宣传,需要从产品的定位、宣传的文化、产品的价位来决定宣传的途径,使企业选择的消费人群能随时、迅速的了解自己的产品。企业除了使用营销的途径推广自己的产品外,还可以在各种文化领域用文化渗透的方法让人们了解该种文化时能了解自己的产品;烟草企业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用微博、网站等方式加强人们与企业的沟通。选择适合的宣传途径,企业形象管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2.力力为公司领导层通过具象的表达方式向所有职员和整个市场说明其发展方向,进而凝聚成一个综合体,公司通过整体思想观念激发所有员工的整体利益观,进而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公司成员紧密结合,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提高了所有成员对公司的依赖程度,进而形成一个凝聚力极强的整体。

3.约约说的是公司文化限制成员的思想观念以及工作态度,让成员观念及态度和公司基本原则相符,可以容纳小范围的差距,当然这些依赖于所有成员的自觉程度,在公司常规的运行过程中文化无形之中限制了所有成员,当其与具体的规章碰撞时,文化的限制和约束作用不容小觑,所以公司文化的限制和约束作用引起所有公司成员的自觉反馈和接纳,一方面降低了公司成员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激发了成员的潜能和能力。

4.舞舞说的是公司文化公司成员思想观念与公司价值观和发展观相一致的现象,体现为公司文化激发了公司成员的责任感,正确意识自身对公司目标实现的作用,从而高速完美地完成各项任务,降低成员工作的惰性,一旦公司对公司成员有什么要求,成员会义无反顾,这种激励作用是不容小觑的。5.散公司文化的传播作用说的是公司文化具有指引和传播功能,其所到来的反应不单单体现为公司内部,还作用于外部发展,因为公司存在于一个经济市场中,公司文化必须适应市场文化,市场文化以公司文化为基础,由此可见,公司文化很大程度影响了市场文化的形成。

二、公司文化对公司发展的作用

公司的深度变革在某些方面依赖于公司文化的构建和完善。符合时代特点的公司规章体制是关键方面,先进的公司规章体制不单单涉及公司行政、经济方面,而且还关系到文化方面。从表面上而言,公司内部所有的规章体制与公司转型呈现同方向变化,然而要想员工真正接受规章体制的变化,其必须依赖于员工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降低员工内心排斥感,达到员工自身愿意接受规章的限制,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从而推动公司变革的成功。另外,公司文化引领公司变革方向,职工文化的变化反映了员工对公司规章体制变化的接受程度,而且会影响公司正常经济运转,由此可见,公司的深度变革需要在文化的引领下,才能达到文化构建的效果。公司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公司社会影响以及转变公司发展观念。如果一个公司拥有适合其发展的文化,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引领新职员迅速投入到公司这个大家庭,所有职员自愿遵守公司规章的限制,指引职员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社会的影响力。所有职员在公司文化的影响下,在公司发展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指引职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保证更有激情的去工作,提高公司整体素质水平,从而推动公司正常和持续发展。

篇5

 

0前言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建筑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要扩大在国内建筑市场的占有率,或进军国际市场,与世界跨国建筑企业同台竞技,就必须强化建筑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立足建筑行业发展历史和生产特点,建立和培育适合建筑行业特色的、优秀而强势的企业文化,才能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凝聚人心,拓宽产业价值链,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建筑行业与其它工业相比,具有投资大、项目周期长、生产场地流动性强、非技术劳动力密集、产品质量影响重大、管理繁杂等不同特点。而且施工企业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相对而言,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底,这给施工企业文化的推广深入带来了难度;同时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亦增加了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鉴于施工企业自身的工作特点,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用企业文化加以凝聚,施工企业就会给人以散兵游勇的形象,战斗力、竞争力无从谈起。一个没有文化底蕴施工企业无论是对员工还是业主都没有吸引力,也就不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符合施工行业的这些交易特性、生产方式、行业竞争趋势才能得以实施。必须以质量文化、施工安全文化、经营诚信文化、开拓创新文化和资源节约文化为核心理念,以刚性管理、感情交流、盖楼育人、创优竞赛为外部表象,表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

1企业文化在市政施工企业建设的措施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观

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力构成人的因素比重大,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施工产品质量,。。而市政工人大多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要采取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方式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比如:通过在员工中树立典型,采用激励机制来激励他们学习先进,尽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对企业一线的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的职业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严格的职业纪律。

1.2 建立企业内部信用文化管理制度

要强化自律和防范机制,建立一套旨在激励诚信、鞭挞不正当竞争、奖优罚劣的信用管理制度。例如拖欠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是建设方拖欠工程款以及垫资施工等原因。施工企业要努力做到信用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实践证明:这种规范和制度,不但使企业树立自身信用形象,赢得更高的市场美誉度和顾客信任度,而且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1.3 强化企业信用风险意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建筑业已成了高风险行业。一些企业为了生存,走向了弄虚作假的邪路,以致陷入恶性循环。企业必须建立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等信用防范体机制,把风险集中度控制在目标内,把信用风险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同时要建立一种理念:企业凭声誉揽业务,靠实力闯市场。

1.4 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企业的诚信经营,应作为一项根本性原则,长期坚持,抓出成效。要作为长期的任务,教育员工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重视社会、企业对自身的信用评价,增强对各类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失信必惩、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关键是拥有一支既有先进科学技术又有良好文化道德素养的人才队伍。

1.5 建立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既是现实急需,又是历史课题,它与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建筑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以信用现状调查、信用评价、信用监督和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公开等信用信息系统。

1.6 以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

市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推行和创建企业文化。通过标语、广播、板报、内部刊物为广大职工提供传播和扩散企业文化的阵地。。企业标语要有言简意赅、有特色、有震撼力,例如:企业价值观: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干工作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企业精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企业道德:遵纪守法,与人为善;企业、个人利益统一,善待工作;诚实守信,责任到人;公平竞争,互惠互利;重视人的价值,关心爱护员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以企业为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企业环境:内部环境:生活上互相帮助,工作中互相学习。这样的标语对于培养、建设、传播企业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1.7 建设企业品牌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前进的动力,只有升华到品牌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企业文化是根,品牌文化是果。如果说施工技术工艺、质量、服务等硬件是品牌的肢体,那它们的文化内容则构成了品牌的“头脑”。建筑企业应通过开展树立优秀企业形象的活动来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形象进行构筑,主要包括工程信誉、服务质量、职工队伍风貌、企业环境以及企业在社会公德、同行业方面的形象。其中最关键的是工程信誉、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勤学苦练,不甘人后,质量一流、服务一流、人品一流的形象。

1.8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只有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中浸染,职工才能保持高度的警觉,始终遵章守纪。企业应通过安全知识技能教育来预防,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本岗位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懂得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怎样最安全,什么样的操作最危险,要掌握操作要领,过去某岗位上发生过什么事故,原因是什么,遇到什么状态,怎样处理等问题。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就能够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尤其在作业复杂、混乱的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更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减少因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2结语

总之,在当前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信用文化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入世界大舞台,就理应对它加以更多的关注。市政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上下团结、脚踏实地、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制定特殊的精神,物质,制度文化,建设优良的市政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创新,从而提高市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齐渊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现实意义[J].准确营销,2007(11)

2、王锦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7(8)

篇6

关键词 供电企业 企业文化 策略

一、前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作为社会微观主体,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已经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供电企业关乎国计民生,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一个适合自身情况,而且满足时展要求的企业文化,这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另外,近些年来,国家对供电企业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供电企业要在国家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完善自身文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供电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广大员工所普遍遵守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具有引导、激励等一系列基本功能,是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重要性不言自明。

如今,一些供电企业已经意识到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付诸实践,比如成立了相关小组,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毫无疑问,这些措施有利于供电企业内部形成良好氛围,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

然而,也有一些供电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不尽如人意,依旧停留在“喊喊口号”层面。这些较落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一些供电企业尚未意识到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只是要求员工统一着装,然后再象征性地搞一些文娱活动,认为这样就是构建企业文化了;

2.供电企业内部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对文化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处于明显滞后的状态;

3.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员工的参与度明显不足,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也缺乏普遍认识,没有对企业文化形成认同感,所以导致企业文化无法发挥凝聚作用和感染作用。

三、供电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策略

针对供电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予以解决:

(一)加强企业文化宣传

从某种角度而言,供电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关键在于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企业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广大员工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参与度不高。有鉴于此,供电企业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这样方能提高企业文化在供电企业内部的重要性。一方面,供电企业可以建设企业文化展览室,主要展览本企业的发展历史、获得的各种荣誉等,以此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可以在内部官方网站上制作一些企业文化专题网页,系统介绍本企业的精神、目标和发展战略等,创设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引导广大员工将个人前途与企业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

(二)完善企业文化制度保障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具有刚性作用,特别是在供电企业这样的国企中,更需要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毫无疑问,完善、科学的制度是支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没有合理制度做屏障,企业文化建设很难落于实处,最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有鉴于此,供电企业要在制定制度方面苦下功夫,一是要完善企业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要完善企业纪律约束机制,要让企业的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落实上不走样;三是要完善企业文化凝聚制度,即将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作为日常文化渗透到员工的现实生活中,使员工铭记于心,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与熏陶。

(三)加强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不是脱离实际的文化,不是由企业领导一人制定的。企业文化是由基层员工通过大量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建立在广泛群众基础之上的文化。有鉴于此,为了使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供电企业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供电企业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员工征文活动,结合相关主题和企业基层岗位情况来进行,大力宣传员工的优秀事迹等,在企业内部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要选出一些典型人物,比如优秀党员、先进生产人员、道德模范等,对其事迹进行大力宣传,促使供电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结束语

作为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文化的内涵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厚。供电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想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升企业的号召力与凝聚力,促使供电企业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7

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在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人文素养、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等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威尚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方面,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承担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任。通过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家电网特色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进公司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巩固和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工程,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2 培育“大局”供电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为重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培育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帮助员工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借助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帮助教育员工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在全国改革与发展中,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做贡献的意识,尤其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树立服务于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识,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同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积淀电力行业的文化底蕴,同时赋予电力行业“优质服务”的思想内涵。

3 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

无论是客户数量,还是涵盖范围,以及服务层次等,对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一是加大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培养的力度,通过建设安全文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二是规范服务,为开展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彻底杜绝部门内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防止出现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不当作为。

4 培育供电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①建设企业文化工程。在基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企业文化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建立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同时编辑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研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吸纳借鉴其他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国家电网集团文化框架下,积极构建电网企业文化体系,打造优秀的省公司企业文化。

②树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节俭意识,确保公司科学、有序地发展。

③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对于公司的各类劳模、先进感人事迹等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用身边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教育身边的人,积极鼓励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在社会层面、或者更高层面融入先进典型,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影响力。

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施企业文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在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着价值观念落后、建设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引导,同时武装员工的头脑,进一步加快建设企业文化的步伐。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8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91-01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经历了风风雨雨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能量和价值观念,人们对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辞海》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由三个层次构成:(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包括厂容、厂貌、产品造型、产品质量等。(2)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包括管理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包括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被称为‘企业精神’。”[1]

从这个定义来看,企业文化的要素应该包含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来说,不仅具有精神层面的导向作用,而且具有行为层面的约束作用,能够对员工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且逐渐深入的,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时刻体会到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处处充满企业文化的氛围中体会到企业的核心精神和人文价值。如果在企业精神中充分体现其社会责任,将在无形中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使员工以更强的主人翁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出谋划策,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观念系统,企业依赖企业文化整合内部力量和资源,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2]。而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主要体现在: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3]。本文从企业文化的功能着手,分析其在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最终如何达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群体行为具有导向功能。

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企业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如果获得员工群体的认同,将对其行为产生引导作用。而企业的战略目标必然包含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也必然是广大企业员工共同的责任。优秀的企业能够利用其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的群体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相一致。目标和方向与企业一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会不断增强,并产生强大的正能量,坚持实践正义原则。

(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个体行为具有约束功能。

从人文角度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阐释,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的各种制度、规范的冰冷面孔之后,对企业员工形成非正式的、不成文的约束,充分发挥员工的自我意识作用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成为员工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一部分,对员工的个体行为产生约束力。在当前社会责任制度部分缺失的大环境下,企业文化中的规章制度成为社会责任制度的有效补充,完成了社会责任在企业生产范围内的具体实践,而企业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增强。

(三)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内在动力具有激励功能。

企业的终极目标之一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与员工个人利益的基本需求也是一致的。虽然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利益,但是,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公平的奖励制度等方式适当地给予其整体福利,增强其公平感,就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使其充分发挥内在动力,在追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达到非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激励之下,员工更能够产生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他人付出和奉献,甚至做出一定的牺牲。

(四)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具有凝聚功能。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仅充分体现在员工的个人利息上,更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精神层面应当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员工群体,更能够齐心合力、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企业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通过企业文化的向导、约束、激励和凝聚功能,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增加了,无论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和科研等各方面,都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内驱力,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这也是企业的所有成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6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篇9

城市中公交企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的重要显现。公交企业作为一个群众性和社会性极强的服务性行业,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公交企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就要不断加强公交企业的服务创新,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企业服务文化,以更好地应对现代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

有一定的服务技术和技巧才能从实质上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服务质量。服务技能包括:第一、操作技能。如:报站器的使用以及开关车门等,乘务操作做的既迅速又准确,才能满足乘客的乘车要求,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服务能力。乘务员与乘客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如在疏导乘客时,本着思想疏导、情绪疏导和客流疏导的原则,竭诚为乘客排优解难,调解矛盾冲突,防止纠纷发生;按服务规范搞好服务时,应照顾好特殊乘客;保持车容美观;熟悉掌握及时、准确、快速不漏的售票和验票;熟悉、了解行驶线路各种交通转乘的情况和主要街道、工厂、商店、旅游景点等,当好乘客的向导和“活地图”。第三、语言技巧。讲究语言技巧,能够沟通乘客与乘务员之间的理解,感动乘客主动配合工作,减少服务纠纷。

此外,交通设施、客运项目、甚至乘车票价,也属服务质量范畴。

其一,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公交服务质量的物性基础,其完好、优化程度是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包括车辆条件、场站设施、候车拥、站牌的建造与设计、维修保养场地等。第一、车辆条件。应具有宽敞的车门、良好的通风保暖、舒适的座椅、可靠的机件等。在客运中缩短乘客运行和候车时间,为乘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第二、场站设施。场站设施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站点建设不解决好,车辆的营运调度、车容站貌、市容观瞻、司乘人员的工作、休息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乘客服务也会受到影响。第三、候车棚和站牌。乘客候车如有一个建造合理的候车栩,雨天不遭淋,夏天不挨晒,既能挡风,又能遮雪,还能作为乘客路途的小憩亭,会减少乘客候车中的急躁情绪。再是站牌,如果停车站的站牌过于简单,字迹不清楚,颜色不醒目,外地人较难辨明去向,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服务质量。第四、维修、保养场地。如果修车质量、保养场地、设备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势必造成行车与保修脱节,车辆半途抛锚的现象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影响公交的服务质量,给乘客带来不良影响。

其二,乘车票价。从某种意义上讲,乘车票价是服务质量的货币形式,不同的价格提供不同的服务,质价相符才是合理的交换。

要使服务质量再提高一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要深化乘务员对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公交服务质量管理必须在服务主体―服务者身上下功夫。要强化职工的业务技术、技能,大力抓好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要抓好公交领导层的质量意识,使质量管理的思想对企业职工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管理部门应根据服务质量状况,及时制定相应、有效的对策,形成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开展乘客参与监督公交服务活动,争取社会支持和理解,使企业的服务质量被社会认可。

建设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是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企业在服务理念的创新中,要根据公交行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服务文化的建设,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服务价值观。同时公交企业要在服务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加强高素质服务团队的建设,切实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以便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便捷文明的乘车环境,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二、加强公交企业的人文管理,促进公交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一,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承载着服务于社会建设重担,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面貌,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平安、温馨、诚信、和谐和高效的服务文化,并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广大驾驶员、乘务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制定了每年的员工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并向每一位员工发放企业规章制度手册,内容有《员工奖惩规定》、《员工考勤制度》、《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规范及违法事故处理办法》,做到人手一册。

第二,为提升我们城市形象,提升公交形象,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为广大乘客开好安全车,服好务,加强公交人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职业信誉感、职业服务观,我们为全体员工发放了地质良好,庄重大方的统一夏季、春秋季、冬季识别服装,并配发了领带,制定了着装、佩戴星牌上岗的规章制度。同时出台了驾驶员、乘务员新的服务规范,比如,营运中的语言、礼仪、行为和导游服务规范,并每个月定期不定期的上线路检查,进行打分,以此做为当月个人、线路、车队的星级考核依据,大大的提升了员工的形象,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因为,一个人的违规行为会自己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再者由于自己的违规要影响所在线路全体员工的星级评定,更主要的是影响了西安公交人的形象。

加强公交企业的文化建设还要创新企业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更新企业发展理念,保持企业文化与时代的同步发展。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的培育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他们主人翁意识的重要理论保障。企业职工在企业理念的引导下形成巨大的凝聚力,然后在具体的工作中会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表现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服务水平,还可以增强公交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形象。

篇10

一、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建立在文化这个大背景的基础之上的,不会脱离文化而存在,在了解企业文化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文化”。“文化”一词原意是指耕作及对植物的繁育,随后逐渐发展为对人的培养,概括的讲文化就是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2.企业文化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以仅占世界总面积的0.25%,和仅占世界人口的2.7%的领土面积及国民人数,创造了高达10300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直接挑战美国。日本本国资源贫乏,且地质灾害连绵不断,作为战败国,经济上要担负巨额的战争赔款,政治上又处在美军占领下,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一度丧失独立性。日本经济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用了不足20年时间迅速崛起,简直是奇迹!为了探知日本经济如何迅速崛起的奥秘,部分美国经济学者开始把眼光投向崛起后的日本。经研究发现,日本迅速崛起是因为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发展靠的是先进的管理,除了日本企业团队管理的经验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人本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于我国部分企业,用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阶段来临。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实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靠的是高质量的管理,在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管理的现代社会,管理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因而企业文化愈加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具有一些非常关键的功能,归根结底具有以下五大功能。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对企业的主体的引导作用,它不仅可以引导企业主体的行为、价值取向和工作态度,还能够反映主体个体的追求与愿景,并规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企业最精髓的指导思想是由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体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受众多挫折甚至会迷茫,但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坚持了核心价值观,都可以帮助企业化险为夷、指明方向。

2.凝聚功能。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可以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首先,人们希望得到关爱、融入集体,除了家庭之外,工作单位是人们最主要参与的组织,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单位中度过,与身边的同事交往。从人的内在需求来说,人们希望通过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组织的认可,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企业文化恰恰能满足人的这种内在的需求,通过企业文化无形的约束和引导,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实现。其次,人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使自己成为有理想的人,完成与自己最大能力相称的工作的需要,是人的最高追求。通过工作平台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把个人的理想、目标追求和前途与企业发展宗旨、目标结合起来,使员工树立起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从而更加忠诚于企业,将分散的弱小的个人力量凝聚成为集体的强大力量。

3.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无形的约束。一方面为员工提供了一套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明确了员工以什么标准做。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约束管理手段,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一旦被企业主体认可并接受之后,就会产生律己行为,当其言论或者行为违背了企业的标准要求,就会感到无比愧疚,企业文化通过影响约束企业主体的思想,从而自动进行改正。因此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有形无形的手段约束员工。

4.激励功能。最有效的手段是让被激励者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自觉地遵守和主动的行动。随着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的作用在管理中的优势愈加明显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企业文化突出人的重要作用,讲究处处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等方面,因此其本身就有鼓励和推动作用,在这种人性化管理氛围极浓的环境下,员工们的贡献能够被认可,就会产生极大的自我满足感,因而就会激发员工以主人翁的身份自觉地去关心企业的发展,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5.资源整合功能。企业文化的整合功能体现在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两方面。首先,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通过企业价值观的倡导,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员工统一思想,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效的防范和消除了组织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实现生产力关系中人与人的最佳关系组合。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外部资源整合功能,在企业的发展中,要想迅速的发展壮大,并购是个捷径,但是企业并购后,要么是赢家,要么成为了输家,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冲突,所以,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是关键,如果在并购过程中,仅仅实现资产的整合,而没有实现文化的整合,则是形合而神不合,注定要失败。

篇11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最活跃的因子,是最主要的竞争主体。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文化软实力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文化素质高低决定企业的竞争实力的强弱,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才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立足之本和力量源泉。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反映,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发达可靠的职工教育,它就就不可能有高层次、高质量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与职工教育二者的关系密切。

一 职工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它也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存在于企业职工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可以说企业文化与职工的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次地对企业职工进行教育,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能为企业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在职工教育。

1.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挖掘职工的潜能,职工教育是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越来越多,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在提高。企业要丰富员工的知识,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这需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爱岗敬业,加强员工的科学知识教育,使其运用新技术,不断推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这需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教育。在对职工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提高职工的市场经济知识,转变落后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形成和企业同存亡的发展意识。

3.企业文化建设要求职工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这就需要企业职工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在此环境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市场经济驱使人们去追去效益、追求利润,生产的自由度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形式,企业需要求职工诚实信用、讲究质量、文明经营,礼貌待客,要求职工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企业通过对职工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塑造职工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展示企业的良好道德风貌,最终树立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都离不开对职工的教育工作,教育是奠定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文化不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 企业文化对职工教育的促进作用

1.企业的自身文化是职工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企业对职工进行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把企业文化发扬光大。这首先就需要职工了解、认识企业自身文化。只有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不断学习,职工才能形成带有自身企业文化特点的心理素质,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进步结合在一起。用企业文化教育职工,可以使企业职工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价值观;用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培训的内容,使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加快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对职工教育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文化的发达程度。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面临着新调整,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如果能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就能使企业职工较快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使职工不断去学习、不断去钻研新知识、新技能。例如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工认识到,在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靠知识,靠技术,所以要不断努力获取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广大职工的这种执著追求从而为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也为职工教育增加了后劲力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企业职工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结合。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同时企业为了企业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要为职工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总之,脱离企业文化谈职工教育或脱离职工教育谈企业文化,都是不可取得。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把职工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杨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构建导向[J].飞天;2011年12期

[2] 张慧娴.构建适合企业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颜时启.企业信仰=企业文化[J].科技与企业;2010年03期

篇12

鲜京集团把在劳资协商中能够提及的事项(工资、福利等)和不能提及的事项(经营决策权、人事权等)严格区分,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同时公司还将经营状况向员工公开,培育了让工会自己判断企业经营能力的土壤,其结果是遏制了因劳资纠纷而导致的经营损失。锦湖电器公司则规定,每月召开一次的经营计划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将公司所有的经营情况向员工全部公开,以排除劳资不信任的阴影,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工会方面也会分析公司每周的生产情况,并向会员说明企业的现状。“劳资不疑”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企业内部,正是这种劳资和解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韩国企业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