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5: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动物园规划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3-0023-06
收稿日期:2017-02-08
修回日期:2017-05-12
Abstract: Taking Guangzhou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rialism of urban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meet the goals and needs of animals and tourists. It puts forward a natural environment-based design theory which aims to integrate human and animals. It also illustrates that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three elements: anima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framework system model,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urban and wildlife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Urban Zoo; Guangzhou Zoo; Trialism; Eco-exhibit
引言
动物园的发展经历枷锁、铁链、铁笼、坑地等野蛮的展览方式,至今已逐渐摆脱旧式的笼舍展览,自然式、沉浸式设计开始盛行,力图把参观者带进实地环境。国内大多数城市动物园建设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现都面临着设施陈旧、教育服务系统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1]。现代郊野动物园的兴起,更是导致城市动物园经营能力大打折扣。1996年至今,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动物园被迫搬离市区,搬迁至郊外[2]。广州动物园、北京动物园等许多城市动物园也都曾面临着搬迁的困境。但是城市动物园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3],如交通便利和文化历史沉淀,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城市有关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城市动物园的功能,大力开展改造建设工作。因此,研究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和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三元素
动物园的规划设计需要忠实于三个实体对象。动物是设计者的伙伴;游客、管理员、饲B员、职工可以说是设计者的雇主;环境是设计者的顾客[4]。城市动物园不同于城市其他空间,必须考虑其特殊性。设计者必须为动物创造自然的生活环境,尊重环境,同时强调美学和感知,满足人的需求和舒适度。
动物园的三元素为动物、人、环境,体现了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三个主要目标:以动物为目的,要求保护和繁殖动物,提高动物福利;以人为目标,强调满足人的需求,提供教育、休闲娱乐的环境;以环境为目标,为动物和游客创造良好的生态体验环境。对城市动物园的规划设计需从动物园的三元素出发: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以人为本,归于自然;以自然环境为本,人与动物的融合。
1.1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
英国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UK)在1992年提议使用Brambell Committee在1965年提出的建议,推行动物五项基本自由,动物的权利逐渐被重视[5]。城市动物园与其他城市公园不同,必须充分考虑动物的利益,动物园规划设计应以动物的生活经验为基本前提,重视动物基本权利。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主要体现在动物笼舍、丰容设计、保护研究和展区生态化等方面。
1.1.1动物笼舍
广州动物园现有笼舍建筑的形式小部分是网笼式,年代较为久远已无法满足动物的需求,亟需改造。笼舍设计应以动物为本,结合动物习性和自然环境,考虑动物对气候、环境的实际要求,生态、科学地设置笼舍的位置、大小和设施设备,创造合理、生态和经济的动物笼舍空间。动物展览方式应强调动物栖息地的模仿以及自然肌理与材料的使用,展现动物的自然行为,将动物从简单的铁笼解放到类似野外的生境中去(图1,表1)。
1.1.2丰容设计
0 引言
随着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园作为一个主题性公园,不单单是为游客提供参观动物的游览场所,而是要通过园林绿化规划成为集动物科普知识教育、动物展览、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功能为一体,并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和舒适优美游园环境的高质量窗口服务单位。通过科学种植,设计创造出适于各种动物生长生活的环境条件,并为异地动物仿造和模拟原产地的生态环境;还要充分考虑游人活动区的遮阴和观察视线因素,选择抗病、抗虫害的乔、灌、藤、花、草植物品种在各个游览区因地制宜的绿化造景,动物园边缘须设置一定宽度的防风、防尘、隔音林带,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提高全动物园的绿化景观效果。
1 动物园林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统一规划
以人,动物,以自然为本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追求实效和展示特色"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按照生态学原理,反映出生物的区域性,才能在设计中保持自然系统的稳定性,没有适当的自然环境就不可能有自然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只有营造好适合的环境,动物才能更好的生存繁衍"人在动物园中参观动物,最好的效果是进入什么环境参观什么动物。
1.2 考虑动物正常生存需求
在动物展区内的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动物正常生存生活的需求,在动物活动范围内应选择抗性强、少病虫害、萌发力强、无刺、无毒的树种,在考虑树种观赏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某些树种中含有一定有害物质对动物的毒害作用,如夹竹桃、海芋等不宜在动物活动范围内栽种。
1.3 动植物景观结合
动植物景观结合,以创造良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同时,也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在色彩方面,也要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给人以充足的视觉感受,而四季的变化也尤为重要,应利用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有效搭配,多创造一个四季多变的生物生态群落,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注重对生植带植物的应用,充分利用好本地树种和现有自然植物,还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形成致密的林相结构,提高叶面系数。同时,要加强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和利用,没有动物和植物的结合,就仿佛看到了大熊猫没看到竹林一样。植物能很好的满足动物原生地的环境设计,使游客如临其境。
1.4 重视防护林带设计
动物园应重视防护林带的种植设计。首先,各动物陈列区与陈列区之间,陈列区与管理区之间,陈列区与兽医院之间应设有隔离防护林带;其次,动物园的周围也应设有防护林带,选择防风、吸尘、消毒、杀菌的树种,起到降低噪声、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缓解风力、去除干扰的作用。如果动物园所处的地势高、风力强,还可在园内与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道路增设次要防护林带,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
2 动物园中的园林植物养护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植物需求量剧增,公园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使得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害虫的防治工作越
来越难。
2.1 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凡新引进入园的苗木,要提前了解引进植物当地的常见虫害发生种类#范围及程度,其中以蚧类#蚜类#粉虱类#螨类#线虫等能随苗木传播的虫害为重点,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害生物马上进行除害处理,防止危险性虫害的传播扩散。
2.2 生物防治
首先,利用生物措施预防来防治病虫害是动物园植物保护的主要手段,栽植时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其次,要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养护,使植物生长健壮,增强抗性,具体措施有:选择适宜的土壤、合理栽培、科学施肥、及时清除枯枝病枝、注意入冬前的整形修剪等。这些措施与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有机地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2.3 加强养护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养”是培育花木植株生长健壮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园林植物对虫害的抗性。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有关,许多病害的发生,每年往往在某一时间段最为严重,如提早或延迟播种或移植,则可减轻危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虫枝条,减少发病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虫害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害虫越冬和繁衍的环境条件。
3 动物园绿化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3.1 不应有地面
动物园中的绿化用地不应有未种任何植物的地面。树林下设法种植灌木、草皮或其它矮生植物,以增加绿量,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改善环境气候的功能。
3.2 植物配置应通过绿化设计,以达到界定空间,方便园区活动的作用。
动物笼舍植物配置:动物笼舍展区的景观设计中,在灵长类动物笼舍周围栽植高大乔木、灌木以烘托此类物种的环境氛围,熊猫馆前种植大片竹林,创造有特色的主题性植物景观,各种动物展区的自成主题。
建筑物及周围植物配置:假山石、看台、儿童休闲中心等建筑物宜用攀援性绿化植物,如以爬山虎等柔化建筑物或构筑物其本身的硬质感,增加绿化面积与周围山林融为一体。建筑物周围则以色叶树与花卉、灌木相配合营造“高低远近各不同”的园林氛围。
广场周围及儿童趣乐园植物配置:在与山林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强调植物美学特征,用梯田式的色带、树陈图案式的花卉布置,柔情如水的水面布景,潺潺水声的瀑布,点点浮游的水禽,给游客视觉以柔的感受。
水面植物配置:结合禽鸟的生活习性,配置一些浮水、挺水、沉水植物、花卉。以滋养水生动物和鱼类,为禽鸟创造出自然生存的良性环境。
行道树植物配置:以落叶阔叶为主,辅以针叶树,以色叶树为主辅以常绿树。
3.3 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
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在儿童游戏场周围景观植物的选择中,乔木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活动范围内灌木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m。露天演出场活动范围内避免选用阻碍视线的植物,观众席铺栽草坪,选用耐践踏的种类。
4 结束语
总之,动物园作为与其他公园性质不同的主题性专类园,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必须协调好植物与动物的关系,以提高动物生活质量为目的,改善动物的生存条件,营造适合动物生长的景观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为保障动物生存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正在逐步改善和解决,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自然景观环境的向往、追求的愿望相应地随之升级。
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城市当中,交通状况改善进程缓慢,城市中噪音和污染并重,适合人们休憩娱乐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逐渐减少;而现今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多,他们当中儿女大多不在身边,需要交流沟通和打发时间,公园便是首选休闲场所;城市中人们渴望拥抱自然,渴望呼吸绿色空气,更渴望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公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1综合公园的概况
综合公园因其面积较大、自然风景较多、具备综合性的设施而命名,为全体市民能利用的公园,可发挥休息、散步、集会、运动、游戏、展览、观赏等机能。
综合公园一般位于主干道附近,其一侧或一侧以上均面向道路,容易为市
民所到达。主要功能包括休息功能、儿童游戏场功能、运动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相应的功能设施包括广场、座椅、休息所、草地、平台、散步道、喷水池等园林布置和休养设施;钓鱼池、儿童游戏场等游戏设施;田径场、各种球场等运动设施;小型植物园、动物园、农场、水族馆、气象观察台等教育设施以及饮食店、停车场、厕所、电话、服务台等服务管理设施。
2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时,为了避免使公园成为孤立的点,应承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准确把握公园在城市中的定位,并注意其与周围环境(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等)密切配合,可利用地形、水体、绿篱、建筑等多种元素加以处理,使园景与街景融为一体,避免用高墙把公园完全封闭起来。
2.1准确合理的定位
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定位是指其在城市中的基本角色问题,也就是城市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定位,一般根据城市整体层面的公园布局并结合公园内容进行。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服务对象等,都对公园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服务对象来看,有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公园等。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定位根据其景观内容又可分为:文化休息公园、一般的综合性休息公园、纪念公园、游乐公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植物园、盆景园等。要准确的给出公园的定位,就不能拘泥于公园本身特点就事论事,还需要应用“系统论”方法,从更宏观的、整体的层面上来研究确定公园的特色。在具体的规划中,应从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外部情况与内部情况两方面来作分析。在外部资源分析中,着重对文化资源、游人资源、服务业资源、土地利用状况、交通资源等作出了解和分析。在基地内部环境资源中,对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现有活动资源等进行分析与总结。
2.2弹性原则
在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规划中,应该从公园所服务人群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的制定各种阶段性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着重强调的是灵活性,且要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投资和实际需求的变化。
2.3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规划中,每一个规划项目都要从如何健全和完善公园方面考虑。这里的健全和完善,可以理解为“使其整体化”。城市综合性公园具有体现和传承当地历史传统风貌的作用,因此对它的规划必须坚持整体把握的原则。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㈠在任何设计中,整体的得失要比局部的好坏重要的多。城市综合性公园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它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持其发展的整体性。不仅要处理好公园内部各种具体地段的规划与公园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充分研究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格局和文脉特征,在规划的过程中遵循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保证规划地段城市肌理的相对完整和统一。㈡我们所说的整体性原则具体是指整体效益的原则,即在公园的规划过程中既要保证其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景观效益外,还要保证社会的整体效益、经济效益、历史文化效益的有效发挥。总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成功的规划应能形成基于所有元素和影响力的方案,产生一个新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完整的系统。
2.3.1 公园与周边地区景观格局的整体性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注重城市公园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因为公园是城市的一部分,它应与城市的其他景观融为一体,与临近的建筑物、道路网等密切联系,使公园自然地融入到城市之中,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点。
城市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与提高城市公园的利用率、公园景观的开敞性,城市环境的景观美化有很大关系。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要素,并与其他要素之间,形成了互为图底的关系。同样,城市综合性公园周边地段的景观对其的景观构成具有重要影响。
2.3.2公园延续城市文脉特征
城市的文脉,就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相影响的那些背景。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型的、隐型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城市的文脉,是城市文化观念的自然延伸。
就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而言,人与景观的关系、公园建设与其所在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的来说,都是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关系,必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强调公园规划的文脉,就是强调公园是整个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公园景观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承连续性。城市公园规划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并支配着城市文脉的发展。
2.3.3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公园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游客是生活于其中的主角,他们是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园的动力和源泉。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职人员工作日的减少;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多;对独生子女保护意识的增强;交通的发达带来旅游者的增加;气功和交谊舞的普遍发展等,都要求公园改造中对人的行为给以科学的判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就是提升改造的公众参与性,在公园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习惯、以及公园使用情况,在尊重和满足公众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游赏环境,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游客创造一个环境舒适、文化气息浓厚、特色鲜明的游赏休憩场所。
3种植规划
3.1广场空间的植物配置
乔木层一般为规则的纵横列植方式形成特殊的空间感受,选用树形相对整齐,遮阴效果较好的落叶乔木,如:银杏、栾树、合欢搭配一定数量的雪松、香樟、广玉兰等常绿乔木,以保证冬季的景观效果。林下片植自然的花卉、地被植物,如:丰花月季,牡丹、金丝桃等。台地花园三五成丛的种植观花乔木,如:樱花、垂丝海棠、桂花等,适量点缀色叶植物,以相对丰富的植物品种以及截然不同的配置手法,勾勒出广场边界线。
3.2生态岛空间的植物配置
该区域植物设计用 “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立体空间构成结构。旨在营造快乐、浪漫、野趣的环境氛围。本着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秋叶纷纷、冬枝苍劲的原则,以香樟等常绿树为基调树种,片植水杉、樱花、木槿以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增加野趣,形成花叶缤纷的浪漫美景。驳岸形态自然潇洒的芦苇以及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以增添美感。
3.3水生植物的种植
蜿蜒的水景美丽多姿,涌动的水系岸边配置旱伞草、葱兰、鸢尾、纸莎草等水生植物,以突出“水”的灵动,造型独特的花船摆满鲜艳的时令花卉使整个水系生机勃勃,趣味丛生。
4结语
作为现代化的城市公园,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符合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地方文化为背景,以全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表现形式,为市民营造了一座融人文景观与天然雅趣为一体,纳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于一园的怡人佳境。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为大众提供了身心愉悦空间 ,在改善现代化城市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陈燕彤(1981―),女,广东江门市人,主要从事城市公园、风景园林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2-0037-0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向往到自然中去与花草倾谈,与鸟心。市民的诉求使得公园在城市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城市公园环境景观营造原则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主要的载体,需要鲜明的景观特色、良好的绿化环境、充足的休闲设施、宜人的尺度和空间。在规划布局上应遵循基本的景观营造原则。
1.1 视野开阔,层次简约,景观特色鲜明
公园景观注重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不必求大体量、大气势,也不应过于封闭,而应以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景观为主。景观创造上注意“软”、“硬”结合,空间开合有序,宜透则透、宜闭则闭,视线相对通透,与城市大环境融为一体。
1.2 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空间
城市公园绿地中的空间一般不刻意求大,虽然也讲求空间大小、开合的对比,但在比例和尺度上应有所控制,同样,建筑小品、坐凳等设施,应充分考虑多层次人的需求,追求适宜的尺度和亲切感[1]。
1.3 充足的休闲空间和功能设施
休闲是公园绿地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景观环境设计面对的是人民大众,不仅要创造能够供大众观赏的景观,同时还须具备坐凳、花坛、铺装等功能设施,满足人们赏景、交流、休憩的需要,使人在绿地之中自由活动,身心得到放松。
1.4 良好的绿化景观
绿色环境景观比硬质景观更为现代市民所喜爱。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归根到底是对“绿色”的渴求。绿化作为休闲绿地的一个重要元素,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绿地使用功能,是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因此,公园绿地注意在植物形态、体量、色彩、季相变化和配置形式上下功夫,追求创新[2]。
2 城市公园环境景观营造实例
2.1 珠江公园
广州珠江公园坐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是一个集观赏、游憩、科普和休闲于一体的市级公园。珠江公园占地28 hm2,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巧妙结合,尽显南亚热带风情景色。
珠江公园内依据植物生态特点和植物形态,划分为风景林区、荫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百花园、“快绿湖”区等主要景区。园内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各区绿化种植多采用科属群落配置,聚散有致,层次分明,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2.2 天河公园
天河公园是区属综合性公园,位于天河区员村中山大道与黄埔大道之间,面积约为71 hm2,是一个以丘岗林木为主的公园。公园草坪广阔,山丘起伏,林木苍翠,碧波粼粼,景色自然清新,一派郊野风情。园中建有亭台水榭、园道曲桥、游艇码头、儿童乐园以及溜冰场、烧烤区、饭店、冰室等。
天河公园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公园规划为五个功能区:百花园景区、文体娱乐区、老人活动区、森林休憩区、后勤管理区。公园环境舒适,草坪舒展,气势宏伟的南北大门景区,门前广场横跨宽度达100 m,建筑风格独特,植物色彩配置艳丽,布局紧凑,颇有现代公园的气派。最为壮观的南门中轴广场,两侧种植风景林,配置各类的棕榈植物,衬托中央的立体八角花坛,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象征着和平和希望的白鸽广场,群鸽飞翔在蔚蓝的天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园内极具特色的粤晖园,风光如画、具有“水中琪林”之称,它被绿柳环抱、秀色宜人,更与欢跃嬉戏的湖中锦鲤相映成趣,使公园在湖光山色中尽显岭南园林的气息。
2.3 广州动物园
广州动物园位于市中心地带,总面积约42 hm2,绿化覆盖率达88.7%。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它由单一的动物观赏,发展成具有科普教育、休憩游览、科学研究和动物繁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动物园。
广州动物园园区划分成四个大类区:动物展示区、休闲广场区、园务管理区、游客服务区。
动物展示区原来以圈养为主,现在已拆除圈养动物的铁栅栏、水泥地,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化布置的动物展示区,园内飞禽大馆、猩猩馆、袋鼠馆参照动物原栖息地的自然景观进行浓缩,以小见大,在笼舍内采用多层次植物配置形式,种植、散置一些自然状态的木桩,突出自然和野趣,使动物有回家的感觉;飞禽大观景区内大多数动物以放养式为主,强调模拟动物的自然生境,使游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休闲广场中心区以棕榈科植物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中心区设有一个旱喷水景的平台,让游客尽享亲水之乐。
园内还附设有园务管理区、游客服务中心、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分布在主入口区。为了方便游客,还提供餐饮、小卖部、游乐场等各种游客服务设施,营造一个合理、生态和经济的动物展示空间参考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广州动物园的相关资料。。
3 结 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景观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城中绿地的设计和建设也必须提高层次和品位。城市公园绿地设计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在尺度和景观特色上符合现代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空间尺度宜人,景观特色鲜明,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通过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达到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境域,让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