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5: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美育概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顾名思义,酶工程既包含酶学的基础知识,又包含工程学的原理与过程。因此,系统而完整的酶工程不仅涵盖了这两方面的知识,还体现了这两部分的有机结合。在第一章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的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酶的基本概念、酶学的发展史及酶工程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则学习酶学基础知识,后续再由简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酶的催化机制、生产、纯化、分子修饰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要对具体的常用酶类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并结合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逐一突破,达到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授课过程采取PPT结合板书的方式,突破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提出问题,带动学生思考的引导式教学,在课后给大家适当的留一个小问题,待下节课上课前进行讨论或让同学们做个小汇报并由老师提问,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应变能力,又达到了课后复习的效果。
1.2优化实验课教学袁自主实习设计
酶工程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和实习是酶工程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设计一些效果显著,实际应用性强且带有趣味性的实验,在注重基础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吸引同学们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4]。而实习则只给学生一个题目,其余的工作如实验设计、药品配置、结果分析和最终的实验总结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作用是“导”而非“教”,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注重结论真实而非追求结论完美,养成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当前美国经济是一种基于创新的成长模式,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和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强大的创新能力是美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增长和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与美国贸易利益的改善对我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美国科技创新体系与贸易竞争力的互动
(一)利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激励功能促进创新 科技全球化意味着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规模跨越国界进行转移,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中越来越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各国的科技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并形成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体系,美国以其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控制科技创新体系中最大限度的获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利益,并通过控制技术标准来获得利益,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命科学和制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成为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刺激企业的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使科技创新收益递增,同时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进行创新,使科技创新成本递减。在科技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激励下,美国科技创新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不断涌现,引领美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美国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使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能更加充分享受规模经济的收益,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转移来延长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生命周期,创新活动变得更加有利可图;通过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分工,实现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的分离,并通过相关外包形式来实现整个生产链成本最低化,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高效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形成第一要素就是巨额而且稳定增长的创新投入,且在投入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倾斜性,并以市场收益和长远发展作为检验科技投入效率的依据。美国作为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在成熟的市场体制下从事创新活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存在,必须分析创新技术的前景和市场潜力上的成功率和效率,并借助完善的科技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来创造出高质量的应用性创新成果。为了弥补市场创新体系的不足,美国联邦政府的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见表1)。
(三)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科技创新的持续性 美国已经形成一个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完整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促进美国技术转移和扩散的相关立法,另一个是保护技术专利的相关立法,美国促进创新的法律体系较好的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使其各自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保障了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在完备法律制度基础上,借助于美国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财政政策搭配,并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 在保障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美国以其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力形成其他国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通过输出高附加值的高科技商品来换回低附加值的普通商品,虽然在表面上形成贸易逆差,但实际上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改善了美国的贸易条件,使美国能以更少的实际支出来换取更多的收益(见表2)。 科技创新推动下的美国贸易利益改善
(一)政府利益分析
美国通过巨额进口,大量吸收他国廉价商品和服务,这不仅有利于美国在国内保持低通胀水平,并使全球经济对美国的依赖性加强,奠定了美国谋求全球经济霸权的基础,凭借这种市场需求强度的不对称(见图1),美国不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向,还能有效地干预他国的政治决策和制度安排,进而谋求最大的国际经济政治利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美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基础,增强美国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主导力量,强有力的维护自身在国 际经济竞争中的利益。 利用科技创新形成的专利优势,通过国内的知识产权立法的对外延伸来形成对其竞争对手的制约,获得贸易上的超绝对优势利益。美国通过科技创新获得知识产权和专利上的绝对优势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年平均专利申请数为20世纪80年代的84倍,专利申请数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时期创新成果增多,出现创新“集群”。为了防止其他竞争对手的崛起威胁到美国的地位,美国借口国家军事经济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来阻止技术出口,通过技术制约他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达到美国长期垄断某些产业的目的,在国际市场上来获得超绝对优势;同时年年对他国进行知识产权的审查,并动辄利用337条款和特殊301条款对他国进行贸易惩罚,使美国长期享有行业垄断所获得的绝对优势,从而有效的维护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
(二)产业利益主体分析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使经济结构更加富有弹性,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增强。主导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决定整个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从植入新技术改造和替代传统技术,用新技术改造和重组生产流程、作业方式,到用新技术重塑企业组织,促进传统产业加速向现代产业蜕变的进程,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并重新获得了竞争优势,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型。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并结合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有效实现了贸易利益和投资利益的结合。在科技创新的主导下,全球分工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结构,在这个格局中,第一层次就是美国,以从事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关键的高新技术的垄断,在国际分工中形成了“研究与开发——整体产品垄断——核心技术垄断”的科研开发与垄断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创新——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公司利用全球产业布局,形成最有利于美国的全球产业结构。
(三)个人利益分析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美国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结合起来,推动着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美国家庭的财富收入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美国产出的增加直接源自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长,科技创新使得美国放弃了传统的收入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收益相对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尽管受到摩擦性失业的影响,但是,美国整个工人阶层的收入水平整体上呈现上涨的趋势(见图2),受创新产品需求市场扩大的影响,新兴高科技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美国通过贸易将劳动者的生产率上升所带来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作为一个整体将科技创新的好处发挥出来,在贸易等式的一边,劳动密集型进口增加—及其对国内生产者产生的竞争压力,降低了成本,使得美国消费者和使用进口投入品的厂商在许多商品和服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贸易等式的另外一边,出口增加了美国最有效率和竞争力的部门的总产出,极大的扩展了规模经济,并使得这些部门的美国工人实际工资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15%-20%。
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充分利用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来有效激励科技创新。应有效抓住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将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变动结合在一起,将市场的拓展和利润的提高作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将科技创新的利润边界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充分利用科技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进一步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使得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应该遵循科技发展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将科技创新放在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上来考虑,建立起有效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实现贸易利益的持续改善,因此,建立长效创新体系是改善一国贸易利益的根本。
创新主体多元化。要出现源源不断的创新性成果需要建立多元的创新主体,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政府的行为,更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更广泛的力量来参与科技创新,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倡导创新的意识和观念,使得创新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对外贸易来促进创新。
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安排的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等阅读基本能力培养;二年级安排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三年级安排的是研讨、评析。其中,不但显示出阅读能力层级的提高,而且也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的高一阶段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1]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学生首先要对课文中意象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等单个属性产生感觉。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这些感受,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其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才能整体把握意象。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我们称之为审美感知。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二阶段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高三阶段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
高三的教材“是比较阅读,简明了解中国和外国文学的一般情况,初步具有对外国文学的鉴别能力”。[3]其中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表现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透视是绘画术语。画家在做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的表现出来,使之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客观存在的物象,即使是同样大小、高低,在一定的视域范围内也会产生这些视觉变化,是有它一定法则和规律的。西画多采用焦点透视如同相机,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收人镜头的物象如实的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物象就不能摄人了。中国绘画在透视上有它独特的处理方法。它遵循透视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的法则、规律。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地一个地方,也不受一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所看到的内容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进画面上来,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这种透视方法叫着“散点透视”,也叫“动点透视”。山水画能够表现出“咫尺千里”的开阔画面,便是中国山水画对透视运用的要求。绘画的透视法在中国传统上称它为“远近法”。
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就把透视上“近大远小”的法则讲出来。lw881.com而直接论述到与绘画创作有关系的透视法,在画论中较早谈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宋宗炳的《画山水序》。其中有一段提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间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坚划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把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唐代王维所著《山水论》中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陷如眉(,色),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是重视并运用透视规律的。到了宋代,由于绘画的发展,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绘画技法上的各种经验,对透视也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并给山水画家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具体方法。如北宋郭熙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从宋代不少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在透视表现上的确花了不少的精力,作了认真的探索与尝试。因此,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从古代的绘画作品来看,隋唐以前,对透视上产生的一般变化,还未能达到表现的水平,如汉代的作品,我们不但在画像上,即从壁画上看对远近、前后的关系,尚不能很恰当的表达。本来是前后关系,在有的画像石中却把它表现为上下的感觉。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隋唐以前的山水画,往往是“人大于山”,现存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中,确实存在这个不合透视法的情况。由于不断的实践,古代画家逐渐提高了对透视的理解与表现的水平。隋代展子虔所作《游春图》已能够把平远、深远的透视法结合起来表现。宋元时期对透视法的表现,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在传统上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以下仅就中国山水画常用的几种透视法作以略述:
现象不那么明显。“平远”所看到的对象,一般不是很高,象山林蔽泽,林霏云烟之类。平远的透视法在生活当中最为常见,所见大地多在平夷的土地上,所以古今的绘画作品中采用平远透视表现出的作品最为常见,如宋董源的《寒林重汀》、郭熙的《案石平远图》等。古人平远法应用最多的尚属元四家中的倪珊,因其长期生活在太湖一带,所以作品多以平远形式出现。
一、高远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高远”是:“本山绝顶处,染出不效者是也”。以上两种说法,其共同观点都说高是自下向上看,是一种仰视。宋代范宽等大家用此法表现的很多,如《溪山行旅图》等,主要突出雄伟、高大、气势磅礴的景物,仰视的高远,应该是远而高,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突出“高”的形式感。
二、深远
郭熙称“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并要移动视点,绕过前面近山,才能见到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落到画面上就出现山重水复,使人望之莫穷其迹、不知其为几千万重的艺术效果。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既是“境深要能曲”,又能“境深尤贵明”。
三、平远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又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清费汉源从水墨渲染方面论平远:“于空阔处、木末处、隔水处染出皆是”,也有人认为要画平远,当以“云烟平之”。“平远”就是在平视中所获得的远近关系。正因为视线的平,致使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要突出得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只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具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取近少取远,或取远少取近。又如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或在画外面)等等,才使画面上的透视。
四、迷远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迷远”。他说“迷远”是:“烟雾膜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迷远的特点就在“仿佛不见者”。所谓不见,即不能用一般的透视法中所说“灭点”去校对。绘画上的一般透视法很难概括“迷远”。在山水画里,迷远之妙,可以有数里远的感觉,甚至仿佛有数百里之遥。只要内容题材需要它把景物表现得无穷远,则运用迷远的方法就可达到这种视觉效果。绘画作品中,米友仁的《潇湘奇观》、石涛的《罗浮山色》均是迷远透视法的体现。上例画面,如果只靠近大远小,或近低远高来表现很难出现“仿佛不见者”的妙境。
五、阔远与幽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显得日益重要。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全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为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做一指引,2004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通知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新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那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什么叫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的产物。
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下,传统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全面抛弃?英语教师又将如何应对这一教学改革、转化角色、适应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是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认知学习理论”。
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言不是习惯的结构”,一般语言行为的特征是按照规则来形成并创造新的句子和新的句型,因此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个特征。根据这一理论建立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语言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系统一语法规则或语言符号的排列规则一的学习,获得语言能力。所以语法翻译法和结构主义听说法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确实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绝对的控制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批判,也遭到广大英语教学者的质疑。
Nunan提出了“学习中心”的学说,他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习经验;指导学习过程;指导语言学习内容。这一学说为教学改革,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它认为知识是内部生成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带着自己特定的经验、知识和不同的智能情况进入课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活动应该通过支持或反驳学生的假设,使学生自己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概况起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特色正好体现了建构主义种“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的优势。这一理论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是MCALL研究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作为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也必须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否格格不入,教师应如何应对并提高自身,提高教学效率?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决定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惟一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背靠黑板、手捧书本、照本宣科的现象,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而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领域,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最广泛的学习资源、最方便的学习工具和最灵活的学习策略。借助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教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英语。然而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否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完全抛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存在”。相反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英语课堂应该是新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而不应该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或滥用多媒体。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而不应围绕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成分,恰当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展其长、相辅相成。
(二)教师与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牢记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其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转变。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在现实的高校教学中,不乏出现以下的现象:教师要么成为专职的“播放员”,要么仍旧保持教师的“一言堂”。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正确对待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系。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Richards和Rodgers的研究指出,教师首先是语言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其次是课堂活动的指导者、管理者;教学活动的启发者和学生信息反馈的检测者。教师让位于课件的做法,是课堂上主角的错位。因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辅助语言学习上,计算机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地位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平衡学习者自主性和教师的控制成了问题的关键。过多的提供帮助可能会扼杀学习者的自主性,完全的放任也会导致学习的低效率。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进退需要适当的把握。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高师美术教育的“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育活动的“产品”是学生,高师美术教育的“产品”就是高师毕业生,而“产品”质量的好坏要由需求方即用人单位评价。在笔者对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展情况的了解中,有部分毕业生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最常见的就是“懂而不会教”。部分毕业生专业水准不错,但不懂得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一肚子知识倒不出来,这是教学方法和技巧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师美术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片面效仿专业美术学院,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重点应该有所区别。专业美术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艺术家,而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则是为基础美术教育输送合格教师,二者办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在中国画的教学中,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其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知识的精湛,并以专业方向教学为特色。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设有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中国画综合四个专业方向。一年级主要是中国画基础课程阶段,包含书画常识、书法、素描、线描、写生、古画临摹、理论基础等。第二至第四学期结束后,学生自由选择深研的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学科方向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如中国画花鸟方向课程为白描花鸟、古画临摹、工笔花鸟、没骨花鸟、写意花鸟、下乡写生、论文创作、画论、诗词题跋等。我们可以看出,专业院校课程设置详细具体,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由浅(基础)入深(方向课程),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国画创作能力,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艺术家。应该说,在中国画学习方面,专业院校侧重于知识技能的精研,高师美术教育则侧重于中国画的基础学习。但目前部分高师院校美术教学的“师范性”立场不坚定,从培养方式到评价体系都片面效仿专业美术学院,忽视一般高师院校在师资和专业建设力量上与专业美院的差距,轻视美术理论、教育教法等课程的开展,甚至急于培养出艺术家为学校打响知名度,这种功利的取向模糊了教育目标。如,在高师美术教学实践中,一般设有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以及教育实践类课程。在一些高师院校中,通识教育课是大学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这类课程大概占总课时数的20%,专业课程占50%左右,而突出师范特色的教育理论、实践类课程仅占10%左右,专业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教育理论、实践类课程被轻视,课程设置存在偏颇,反映到毕业生的质量上,其教学能力不高也是可以想见的。
三、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
1.明晰定位、回归“师范性”价值取向
上已述及,由于部分高师院校片面追赶专业院校,在教育目标上偏离“师范性”的价值取向,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课,弱化了教育理论及实践类课程,导致毕业生在教学能力上存在欠缺。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首要的就是明确办学目标,回归“师范性”,回归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美术教师的目标。师范美术教育与一般的专业美术教育不同,如果在教育教学方面按照专业美术院校的标准进行教学,过于强调美术专业训练而忽视师范性,便失去了美术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2.增加教法训练内容和人文基础课程
现在部分高师美术教学中,教法训练的内容受重视程度不够,而“师范性”的要求正是要培养“会教”的教师,因此,增加教法训练课程的比重是必然的趋势。目前,高师美术师范技能课程一般将中小学美术教材作为素材进行讲授,高师美术教育教法训练应紧贴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以中国画教学为例,基础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山水花鸟的造型、表现技法及欣赏和评述,那么在高师课程教学中,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山水画、花鸟画临摹及创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实例,选取适合中小学教学的山水画、花鸟画的教学范例,为学生做示范课。如,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讲解山水画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分为2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欣赏山水画,分清近、中、远景在山水画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讲解树和石头的画法(1课时);第二,教师指导学生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画,体会用笔、用墨的关系和对工具性能的掌握(1课时)。示范课后,应该让高师学生准备试讲,组织学生听课、评课、讨论,以取长补短,探讨适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另外,在教法训练课程中应增加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这一内容。计算机是现在中小学生熟悉的工具,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欣赏课,使其呈现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欣赏、评价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
评价的能力就是对事物辨析、选择与确定的能力,评价不是臆断,信口开河,强词夺理。在美术教学中,注意运用生动而简明扼要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周围世界诸多美的特征作出反应,比如,当欣赏油画花卉,要引导学生留意色彩、线条、构图,注视每一朵花,察看每一组花瓣和枝叶,激发学生在画花时进行美的创造。另外,在欣赏作品时与学生一起讨论,剖析作品的审美因素,在讨论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塑造和促进相结合,通过分析,让学生对美作出思考和反应。例如,可向学生提出,从作品中看见什么了,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感觉如何,作品的主要部分在哪里,画家在画这幅画时想到些什么等问题,以启发学生讨论作品的一些审美特征,提高创新意识。
三、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本身就是新奇、独特、前所未有、与众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充分创设条件,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七嘴八舌”的争论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往的过程,真正做到主导与主体的相互影响。无论哪一种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一般都必须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美术设计创作也不例外,也是同一个问题不断求解的过程,学生就是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心智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得以提高。在教学中,着重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学会发现——引入分析学会想像——放开思路学会发散——教、练结合学会运用,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参与教学,通过老师的启发、指向、牵引,引导学生完成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激活教学,把美术教学的重心从传统单一的技能训练转移至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全面培养创新技能、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健康人格入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多一点宽松、少一些干涉;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要多提供引导、体验、欣赏、创作实践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少单纯讲授。在创作构思上,要让学生从敢想敢画生活感受开始,求新(创新想像)、求趣(生活表现)。在构图上,要让从学生画满一张纸开始,先画整体形态,再丰富细节,求其生动丰富。在色彩上,让学生从随意色彩表现开始,一种色彩占主要地位,求其对比和谐;在创作技法上,让学生大胆开始,求其新奇独特,富有强烈视觉效果。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出发,打破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材料、设计思维以及制作表现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广度、独特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创作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民间手工艺设计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二、素质教育下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措施
素质教育下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形式要适合体育教材的内容选择。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从自身条件和特色出发,根据学生特定的市场进行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这样的前提下,在素质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真正走入社会之中。
1、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重点
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注重健美操动作的掌握和技术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强调素质教育内容的实施。学生在原有教学模式下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述,机械的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形态,不能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自身的特长,最终导致健美操课程流于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丢失了课程教学中的个性化,因此我们的健美操教学要从单一的、统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转变。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高,对学生职业素质和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准绳和依据,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大纲,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检验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变。教师要在健美操课程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学实践的时效性,通过社会实践等平台积累经验,激发创造灵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指导的角色,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课程传递新的关于健美操的理论,让健美操课程不再刻板,而是向着多样化、活力化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根据素质教育指导思想调整教学理念
当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进行强调,健美操教育改革也要对此有所依据,要确立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的课程目标。教师要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进行结合,从而确立最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和目标也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体现学校特色,最终在健美操教育方面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化让教师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理论,教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发挥他们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3、改变教学关系和教学形式
教学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课堂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是机械的对教师动作进行重复的过程,缺乏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不能充岁月169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成果,只关注了教学成绩,并未关注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未思考何种教学关系和形式能为学生激发新的知识火花。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不断创新学生学习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知识的交流和谈论,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逐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形式的改变要以健美操课程的基本实情为基础而进行。健美操课堂中,女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男女生之间的自身差别,通过对其进行分组教学,通过互相的协作和训练,拉齐教学进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字体是各种媒介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记录符号,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承载物。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笔画、形体结构进行美化装饰加工处理的一个过程。字形之美给人以优美的感觉,为了锁住受众目光,与时俱进的字体创新设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得重要。各大专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否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字体设计课,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程,是各设计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课程。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文字书写、文字结构、文字笔画等文字的理性美感的研究。课程安排也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外文字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把训练重点放在文字的书写上,往往是临摹一段方正字形的宋体字、黑体字,或是摹写一段线形的罗马体、埃及体等,充其量最后安排一段字体的变形与编排组合就算完事。学生上完课后,只关注了文字的结构、笔画及书写,而对于文字作为特殊的设计元素的文字创意则被忽视。WWw.133229.Com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变形书写,定格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中。这种模式不管多么完美,已经显得有些俗气而“老套”,已经是信息时代的绊脚石,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何使大专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使字体设计教学生动而具有时代活力?如何使即将走入社会的设计人才学有所用?字体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一、对字体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是改革创新的第一步
对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的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要学会扬弃。首先,来分析一下字体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字体设计有着长久的知识积淀,传承历史悠久的文字艺术,比如注重传统文字的基本结构、文字理性之美、书写方式,培养学生快速、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能力,要求学生字体书写准确、生动、严谨和完整,对于提高学生对文字美感的认知和掌握书写技巧,有其科学和合理性,这是需要保留的教学优点等,对字体设计以后的发展也相当有用,需要继承与发展。但传统字体设计教学模式老旧过时,只注重文字书写、文字结构、文字笔画等认知与掌握,或是只注重摹写已成体系的字体,或是只做些许字体变化练习,就称为文字设计,从而忽视文字特殊创意的环节,重心没落在“设计”的概念上,这种模式是不利于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的,这样的模式需要抛弃。
二、给字体设计课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传授与时俱进的合理专业知识
新教学观念的注入,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设计人才。要想培养出这样的新型人才,字体设计教学必须时时观察现实社会的动态,形成一种能随时与时代跟进却又有一定设计规则的设计课程,建立多视角、多元化的、新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
1.继承传统,偏重“创新”的设计理念
前面提到,我们要扬弃传统,对好的东西应继承发展,而对落后没用的东西则应坚决果断地抛弃。过去的字体设计教学,注重传统的继承,学生的技能训练,重心在“字体”书写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设计”是这一课程的真正目的。其实字体设计不仅仅是对传统字体的了解与掌握,而主要目的是在掌握传统字体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具体的美化加工处理,也就是对其进行“设计”,创造出新的字体图形。
2.培养供需匹配的人才理念
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何用?服务于社会。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带着理想走入校园的设计人才,这些人走入社会将会造福人类。教学的专业知识如果是落后的,它与社会需求并不匹配,培养的学生也无法立足于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他们就很容易被淘汰,这样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把培养社会供需匹配的人才作为新型的教学理念,是当今字体设计创新改革的必然。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
如何培养出供需匹配的人才?这需要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专业设计教师们有着不断地更新的教学理念,关注时事动态、关注商业设计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行政法有趣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作文字创新设计,创新教学理念。
三、重新规划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是落实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
文字设计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优点后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也需要有新的规划。比如授课内容、重点与难点、达到的目标等,教学重心有了新的规定与调整。
1.设立字体设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字的规律与书写技能外,独立创作个性字体,字体创作过程就是字体设计过程。
2.笔者把字体设计课程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式的梯度教学进程。
第一阶段:基本字体训练部分,占整个课程学时的四分之一。这是对文字的构成、笔画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掌握阶段,这一阶段引导学生注重字体的基本的书写技能,可为下一步的文字设计打下深厚的基础。
第二阶段:字体变形练习部分,占整个学时的四分之一。此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基本字体的结构规律上进行笔画与结构的变形练习,把文字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进行图形化创意设计练习。
第三阶段:个性创意阶段,占整个学时的四分之一之多。综合文字美化装饰的创作手段,在限定主题的情况下进行个性文字创意创作,并利用现代电脑技术,使文字创意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阶段:综合其他设计元素进行文字设计,增强整体设计观念。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它既是语言的诉求载体,也是承载形象信息的图形载体,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诸多设计元素中最重要、最具个性和活力,又最具独特的设计要素。但它却是现代设计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与其他设计元素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字体设计必须服从设计创意的内容,符合版面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部分服从整体。
3.传统的文字设计重点是在字体书写规律与技能上,而难点放在字体的架构上。然而,现代字体设计已不仅仅满足于此,除了创造具有很好架构的字体之外,还强调字体个性。因此,整个课程的教学重心是“设计创新”,重点放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所以,难点也在此处,就是如何在限定主题,限定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字体个性化创意设计。
四、创造字体设计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文字的摹写为主,从头至尾基本都是技能作业练习,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古板、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现在的字体设计虽然紧跟时代,新的东西很多,但如果教学方法仍陈旧不得当,学生同样会感觉枯燥无味而且还显得杂乱无章。如何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不感到乏味呢?创造一个好的字体设计学习氛围显得非常关键。
如何创造?首先,教师要拥有广博的字体创意理念与创意知识。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文字设计课的高低档次,如果是一知半解,如山中竹笋一样,腹中空空,课堂气氛也永远活跃不起来,学生对老师也会失去信心,这种教学就难免枯燥乏味。其次,老师要有十二分的热度投入到实际教学中,外加丰富的文字创意知识与理念。再之,老师还要懂得如何捕获学生的兴趣取向。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态,进行专题研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幻灯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欣赏并分析大量中外优秀的、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字体设计案例,或是模拟游戏空间创造文字游戏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字的字形、笔画、结构大胆创想,打散重构,形意结合,以图创字,以字为图,维度空间利用,字体与实物肌理、材质组合拓展,让字体设计课程变得趣味无穷、充满诱惑,让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字体个性设计中去。
以上是笔者为建立完善而具有时代特色的字体设计专业教学提出的改革创新的建议,希望站在设计专业教育战线第一线的教育者与设计者的角度,更多地开发新的创新字体的设计理念,使将来的设计趋于更加完美与完善。
参考文献:
色彩构成是用相对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归纳、还原为基本要素,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各种色彩秩序的组合与重构,进而形成一种理想色彩关系的训练系统。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近几年,有些艺术教育工作者认为,传统的“三大构成”不合时宜,应彻底取消。这种观点,不论其理由如何充分,都显得有些偏激和不够理性。从某些艺术院校在绘画专业中增设“三大构成”作为基础必修课的事实来看,不但没有取消,反而得以强化。因此,在当前艺术设计或相关专业的设计色彩教学体系中,色彩构成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但是,任何问题都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对于色彩构成,有必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进研究。
一、一般性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优劣
色彩构成教学,是通过对色彩物理、生理、心理、视觉、联想、象征等方面的研究,来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力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在传统的色彩写生训练中,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是相对模糊、感性的,通过色彩构成的教与学,使其逐步走向相对清晰、理性的认知,从而达到对色彩语言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控,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学习作好铺垫。wwW.133229.COm
一般性色彩构成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模式。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之后,学生以手绘形式完成作业,由教师评判成绩。这种方式的优点,使学生锻炼了手绘表现技能,掌握了基础绘图工具,尤其针对没有美术基础的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比较有利;但是,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传统模式显得相对机械和枯燥,如“色环”“明度九调”“色彩推移”“空间混合”等教学内容的手绘训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投入过多精力,不利于对色彩创造性的深入思索。另外,教学中的理论讲授过于追求系统和完整,减少了实践环节;而表面上看似系统的课程内容,实际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脱节,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色彩构成应明确教学目的,抓住课程自身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践的改进,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设计素质能力方面下工夫。
二、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探索
色彩构成教学,是从科学和审美两个方面来研究色彩,科学认识规律,审美强调感觉。科学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加强感觉判断和感性直觉能力的必要手段,目的是为审美服务。因此,色彩研究的科学性与直觉体验分不开,不能靠纸上谈兵来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分析、综合才能逐渐深入,从而得到检验、总结和完善。
普通人看到的色彩只是一般的感性认识,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能够“感觉”色彩,这个感觉其实是一种“理性”意识。因而,色彩构成教学的改进,重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加强“理性”方面的“感觉”。
(一) 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色彩基础教学实践
色彩基础知识,主要以色彩的物理、生理方面的内容为主。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只会用“颜料”模仿自然物象和别人的作品,理论知识比较匮乏,更谈不上对色彩规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因而,此部分内容必须深入讲解详细阐述。除保持一般性色彩理论的严谨外,充分利用电脑图像形式来辅助教学,尤其对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四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和色彩对比与调和进行重点剖析。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限于口头表述,学生只能靠想象体验色彩。现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原本复杂的光色原理得以再现,进而使学生对色彩基础知识产生直观认识,同时有利于感受到色彩美所带来的视觉效应,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色彩规律。
基础部分的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在短期内完成,达到对色彩原理中基础概念和基本定义的掌握即可;同时,对基础作业质与量的要求增大,教学实践得以加强。但应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万能的,电脑只是工具,代替不了人脑的创意,传统教学中的精髓必须保留,对色彩美感的研究永远重于对电脑特效的追求。
(二) 增加课题范围和文字表述,改进主观心理色彩教学实践
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在教学改进中,对作业形式不加限制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用色彩表现“自我”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主观色彩构成的画面来分析认识自己、表现属于自己的色彩。
“色彩联想”作业,一般要求学生按命题完成,强调表现色彩的主观心理感受,如“春夏秋冬”“男女老幼”等。然而此类题目已沿用多年,学生可模仿和照搬的作品很多,不利于开发创造性。因此,在教学实践改进中,教师先自行设计了30套题目供学生选择,要求每个同学的选题不能重复。这些题目涵盖范围广泛、难易程度相当,比较有特点的如:金庸小说人物“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强调速度表现的“火箭、飞机、汽车、马车” 等。对“采集重构”作业的改进,体现在拓展采集内容、扩充选题范围,进一步引申到由自然景观、音乐韵律、诗词歌赋、数理逻辑、绘画名作的意境带来的主观色彩启示。
作品的色彩会体现作者的思想,同时观者看到色彩时,也会产生心理活动。但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环境、民族地域、文化修养、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在对待同样一种物象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俄国画家列宾,在大雪之后和朋友一起散步。突然,这位朋友看到路边雪地上有一片黄色的狗尿,就用靴子翻起雪地上的泥土将其掩盖,列宾却勃然大怒说:“这几天我总是到这里来欣赏这片美丽的琥珀色!”
所以,对于主观心理色彩构成作业,有必要提出两点基本要求:一是尽量不采用具象图形,着重体现色彩构成关系带来的心理感受;二是每个作业都要有400字以上的分析说明,文字内容要与画面色彩紧密联系,至少要能自圆其说。提出这种要求的目的,首先在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突破“形”的约束而去描绘“神”;其次,拉近了作者与观者的距离,使别人容易看懂抽象的主观色彩,同时让学生明白所谓的“主观”并不是信马由缰,而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表现;再者,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工作做准备。
(三) 综合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教学实践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都需要团结协作,而绝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意识,急需引导和培养。同时,具有社会化商业性特点的艺术设计,本身就是“设计生活”的艺术,其特色体现在与社会、市场的密切联系。因此,综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既是对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一种全新尝试和大胆改进,又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同时避免了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对创造能力的制约。
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进行之前,先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按色相命名为红色组、黄色组、绿色组等,之后推选出正、副组长各一名,并由教师明确提出组长的以下职责权限:1.负责组织成员共同研究讨论课题并做好研讨记录;2.负责汇集整理演示文稿和图片资料,代表小组上讲台做汇报发言并演示集体作业成果;3.负责本组其他事务,发现问题直接与教师沟通;4.有权评判其他小组的集体作业成绩。
分组结束后,根据教学时间安排作业,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个主题。主题内容的范围可以相对广泛,但针对不同主题,教师应提出具体的基本要求。例如以“改进生活中的不合理用色” 为题的作业,要求学生以本组色相为目标,先深入生活去发现和寻找自己认为的不合理用色,每人至少找到两种以上;然后由组长组织大家一起研讨并形成书面文字,详细说明不合理的依据,最后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各组将完成的作业在多媒体教室向全体同学演示,由大家提问并参与讨论,教师点评并与组长共同评判成绩。
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的重点,在于明确主题内容,把握色彩创意原则。对于主题的确定,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来进行,例如“色彩推销”“色彩与时事”等。而创意原则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某些功能性的色彩常识和色彩禁忌,优先考虑色彩应用对象的性质和目的,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环境、时间、地点的不同要求下,尽量正确选择与合理配置色彩,否则创意就会毫无意义。
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的目的在于:其一,通过集体工作方式,强调“团队精神”,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二,通过主题性色彩研讨与互动性演示环节,增强学生应用色彩为设计服务的能力;其三,通过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改进后的教学效果反馈
从改进后的教学效果来看,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变,学生作业质量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和色彩设计应用能力得以增强。由于改进后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使抽象的色彩教学更加具体,效果明显。
色彩构成不应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也要在教学方式上为今后更加复杂的实用设计做好准备,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必然和必要的,只有融综合设计素质训练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才能使其和整个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结合得更紧密,更好地发挥纽带作用。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备受社会人士关注的问题,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在关注幼儿这个群体的发展,因为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中国未来的希望,因此为了中国将来的l展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问题,让我国幼儿赢在起跑线上。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指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术教育的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幼儿去观察、想象和思考,而这些在幼儿今后的发展中都将演化成潜能,会使幼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出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在美术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美术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学画画的过程,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目前,在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限制着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幼儿教师不被重视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不断的改革教育制度,教师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然而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却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幼儿教师这个职责从业人员少,教育队伍的打造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队伍的建设如此不完善,试问又怎么会发展好对幼儿的教育?这就要求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干预进来,进行对教育市场的宏观调控。
(二)不专业的私人培训机构
纵观我国的幼儿美术培训行业,真正受到国际家认可的培训学校少之又少,而那些不够专业的私人培训班在不断的泛滥。孩子都是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去学习的,而有些私人培训机构把精力集中放在了如何招生上面,他们每天去专研的不是如何提高孩子的美术能力,如何对孩子进行培养,而是怎么样让自己培训机构获得更多的收入。这种行为和骗钱无异,是极其不道德的。政府对这方面缺乏一定的监管,应当重视起来。
(三)教学方法模式化
现在的幼儿美术教学中,都是以示范的形式进行的,教师进行示范,幼儿在下面“依葫芦画瓢”,先进行简单的描线,然后上色这么一个过程,这种固定的模式长此以往的话会造成幼儿对学习美术失去兴趣,我们应该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自控力一般都不强,一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反而会激发出幼儿的逆反心理,这样的话就很难达到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了。
(四)家长对待美术的认识不够
现在有很多家长普遍认为:美术就是简单画画。让孩子去学习美术就是纯粹的学习画画,所以当家长带着儿童去逛超市的时候,儿童对着精美的剪纸、印画、贴纸、手工制作、彩泥制作等物品流连忘返的时候家长会认为这些东西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不但不予以支持,反而会进行一番训斥。然而却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属于美术范畴的,是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要多学习一些知识。
(五)统一化教育,忽视个体差异
美术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成人化的,比如说看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涂色的均匀与否、与实物的相似度,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性,从而忽视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的的过程中,幼儿美术教师没有考虑到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儿,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如何来改进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国家应重视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视,那么面临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样来解决呢?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根据不同立场来分析
1.学校及培训机构:首先加大对幼儿美术教师的培养力度,多组织教师参加美术方面的向相关培训,打造师资队伍,还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渗透,艺术来源于生活。还要定期的组织开家长会,让家长对幼儿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家长多学习、多了解、多参与。
2.教师: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待每一个幼儿都要一视同仁,不要用言语打击那些资质相对低的,反而要对资质相对低的幼儿进行鼓励。及时把幼儿的情况报告给家长,多与家长沟通,认真去了解每一个幼儿。
3.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幼儿的美术学习多进行鼓励,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动笔画画的勇气,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
幼儿通常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在课堂上应重视课堂表现多样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创作“自由化”过程中,选择颜色方面,不要一味地要去遵循实物本身的颜色,这样限制了幼儿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
在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提问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去把握幼儿心理,针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对其进行激发。举个例子,在进行美术考试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教师来进行命题,其实可以鼓励学生来命题,通过这个方式不仅仅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更加能够使教师准确掌握孩子心理,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小结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美术活动,更应该是幼儿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去创造美的一个过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应予重视。
参考文献: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心智架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类智能界定为语言/言语、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自我认知/反省、人际交往和自然观察八种智能。传统教育观念对人类智能的开发局限于语言和逻辑智能,而多元智能理论则拓宽了人类智能的研究领域,旨在开发创造性思维,引入中国教育界后倍受重视,恰恰应和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趋势。本课题聚焦于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的英美文学入门课程教学改革。毋庸赘言,这门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极其重要,但教学任务非常艰巨。课时的有限增加教学难度,教师难免采用“一言堂”的讲座形式,向学生浮光掠影地介绍文学史,解读极少量作品;加之本科二年级学生并未形成明确的学术兴趣,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只能浅尝辄止。教师在教学中授学生以“鱼”和“渔”都是不够的,还应授其以“欲”:让学生对文学经典产生偏爱。笔者在其教授的本科二年级英美文学课中尝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关照下,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克服了传统讲座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文学课改革中的适用性
1.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
隶属于语言学习的英美文学课重点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智能,但深入的文学解读可以全方位提升多元智能。以该理论为指导的文学课程应体现两个思路:“一是为多元智能理论而教,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霍力岩24)。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何使语言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通过这门课最大程度地得到多元智能提升呢?“为多元智能理论而教”就回答了这一问题。学生坚持从教师精选的文学文本中领略语言的精妙,语言智能得以提升;小说、戏剧展现的社会图景和人物冲突可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有助其社会交往、自省智能的提升;诗歌所传达的音律美可刺激学生音乐智能的发展;文学作品细腻的画面美对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提升也大有裨益。本科高年级以上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领悟力可以确保他们仅通过文字媒介即可达到文学作品对其多元智能要素的作用;但对于本课题研究对象――本科低年级学生来说,文字途径远远不够。所以,这就要求“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将文字学习途径多元化为可以作用于学生视觉、听觉、空间、逻辑、社会交往等各方面智能领域的刺激因素。笔者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文学作品中单一的文字魅力借助音频、视频、动画和游戏等多种媒介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将文学文本中潜在的文学感受作用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直接刺激学生全方位智能的提高。学生通过课程得到阅读经典的“欲望”,便可借助他们已被调动起来的多元智能独立获得文字、音、型感受场的智能刺激要素,自如地从文字时空过渡到逻辑、视觉、听觉、社会时空,从而领略文学经典的魅力。所以,教师在此课程中借助多媒体形式沟通了博大精深的文学世界和语言能力及理解力有限的文学初学者的感知世界。
2.弥补学生英美文学学习兴趣的缺失
兴趣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于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丰富阅读体验被抽象、枯燥的课堂知识灌输所取代。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文学史+选读”(王守仁 11)的讲座模式要求“学生既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又能读懂古今经典文本,还要对文学产生持久的热情,这样高的期待难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文学兴趣”(范谊 155)。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里难免会以考试为导向,抽象、扼要地介绍作品梗概、作家的写作技巧和文体风格;学生没有足够的先期阅读体验,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应付考试。于是“文学体验”被简化为“文学知识”,失去了直觉体验的文学课失去了灵魂。于是,很多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会课前布置大量阅读材料,但阅读文本的语言难度又会使单词量有限的学生产生挫败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二语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要素,应该相信“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制成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起来,从而全方位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在以PPT为主体的课件中插入了介绍文学大师的相关图片、BBC视频和音频节目、文学文本改编的flash和视频、诗歌的名家朗读音频和动态画面等形式多样的互动多媒体画面。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部分将刻板、昏昏欲睡的课堂气氛一扫而光。
3.引导学生进行英美文学名著的细读
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是学习的开端,文学的学习并无捷径可走,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细读也必不可少。对原文经典积累很少的低年级学生对名著的了解多来自名著缩写本,如“书虫”系列。克拉申的“知识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坚持学习者通过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信息(comprehensible input)来习得语言,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接受略高于学习者自身水平的语言信息,“i+1”即表述了“输入假说”原则。传统的“满堂灌”式授课给予学生过多的知识输入,这种知识轰炸会把他们弄得头昏脑胀,使得学生在未产生学习兴趣就已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对老师平时发的阅读材料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克拉申又强调知识输入必须有“足够”的量,而且输入的知识必须是“有趣”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将向学生输入的知识进行加工,也就是说,可以使低年级学生阅读精选、注释过的符合其语言水平的经典文学文本。笔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精选加工部分经典电子文本作为该课的核心阅读材料。材料中节选了最能体现作家风格的精彩选段,文本阅读重要关注点和难点已加标注,与文本相关的思考问题已加设置。教师通过作业和课上讨论与学生交流,由此来检测学生是否认真阅读该选读段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这点尝试使学生受益颇多:以前学生面对文本的一片不知所措,而现在面对精选、评注后的文章似乎得到了在文学海洋中乘风破浪的一叶扁舟。每学期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选读材料中选取一部完整作品,写成论文。另外,笔者课件的附带材料部分除了名著中英文版本的PDF,TXT格式和手机书外,还有名著音频阅读版和大量文学名著改编成的原文电影、卡通、BBC连续剧等,可供学生阅读文本之后补充使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课件较好地平衡了课上、课下的时间分配,使教师在课堂讲解、引领学生课堂实践和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的三个环节中游刃有余。笔者的多媒体课件每章容量较大,课上并不是一屏一屏地逐一讲解,而只是提纲挈领地点拨学生领悟其中要点。课下教师将课件及其附属音频视频文件存入班级学习的网上公共邮箱或虚拟硬盘,学生可以随意获取资源得以课下进一步自主学习使用。
4.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笔者任教的这些80和90后学生较前代人自我意识更强烈,追求标新立异。他们厌恶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权威、以考试为导向、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传统学习体系。所以,教师必须在必要的课堂讲解之外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才能真正达到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进度,安排学生作展示任务。学生都非常熟悉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使用,可以制作内容丰富的PPT和flash:以动态画面展示书中的经典对话、以树形图来展示复杂的人物关系、以流程图展示情节进展。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在展示之前已经认真读过所给材料,并没有借助网上拷贝、粘贴的情节梗概或人物分析来对付,而是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以图示的方法来展示。学生还会撷选精彩场景排练的英文小剧,使课堂活动异常活跃。学生的参与调动了他们语言、逻辑、视觉、听觉、运动、交往各方面的智能训练。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1983,134),而英美文学课也应遵循类似的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文学爱好者,只是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并激励他们对文学的激情。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文学课改革实施中的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核心研究成果,而这一项目的着眼点是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教育研究多应用在美育方面。对于该理论在本项目改革中的应用,笔者归纳了如下的局限性,以供进一步研究。
1.理论的跨文化局限性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英美文学学习者多方面智能的提升依赖于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来实现。而该理论原本目标人群是美国学生,所以应用于中国国情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美国教育传统重实践和创造,而且美国学生个性鲜明、直率、张扬,而中国学生个性较为温和、内敛,并不太热衷于参与课堂活动。很多外教在中国的课堂上进行互动时都会遭遇冷场,而且发现,学生年级越高,越不喜欢互动。第二,美国学生的智育会搭配较完善的美育教育,旨在其创造力的开发,而中国教育考察重点放在智育方面,即使学生接受美育也不乏带有功利性。所以,关注美育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教育素质改革中的渗透具有难度。第三,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国大学生更习惯于知识接收者的角色,他们不大质疑书本上的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动力。教师利用内容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作用是否持久还有待考察。但该理论的跨文化适用前景越来越令人乐观,因为以80后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已全部过渡到90后,后者的英文基础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要明显优于前者,他们的性格和视野也更加国际化,而且这门课开设在考试压力不大的本科二年级,他们对于多样的课堂活动有新鲜感,大都热衷于参与到课堂展示活动中。
2.克服该理论应用时华而不实的倾向
英美文学课应该以文字为核心。文学的魅力主要是来自语言和语言体现的思想内容。文学属于精英文化,需要呵护。只不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借助大众文化媒介,使曲高和寡的经典文学更加接近文学初学者的欣赏水平,一旦将学生领进了门,还是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不懈的阅读、写作等英语学习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逐渐过渡到可以独立地不依赖大众媒介的解读而直接领悟文本的精妙。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多媒体课件不能制作得过于花哨而喧宾夺主。课件中撷选的英语语言必须是精致的。课件中插入的图片类似书中插图,应同内容吻合,不能分散学生注意力。课件中的视频和音频节目必须紧扣课题,而且不宜过长。课上绝不能以全堂观看名著改编电影的形式代替对文本的讲解。80、90后的这一代学生成长于媒体时代,他们敏感而富有个性,但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和韧性,而文学学习是需要持久的热情,深入的学习也需要艰辛的努力。教师也不应该只一味地依赖课件形式上的求新求异,而是应该把焦点放在课件的实际内容和语言质量上。
3.教师的定位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应用使得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作用发生改变,但绝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的指导依然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有的教师上课对学生的课堂展示部分缺乏有效指导,学生的展示偏离重点或占用时间过长;也有个别教师干脆就成了一页页放幻灯片的放映员,不加讲解。即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依然不可或缺;学生的参与只有在教师的监督和控制下才能达到全方位素质的磨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作用并没有消失,而是应该融入课堂活动的每个环节。教师的权威可体现在:(1)精致的授课语言和充实的内容。教师课前准备了课件,但备课环节依然必不可少,应该对自己的授课语言精心设计,因为教师的英语表达可以传达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学识和语言表达的崇拜有助于增强其学习动力。(2)对文本深入而丰富的解读。教师不应只是照搬教科书上的内容,他们对作品的解读应该有多层次的阐述:其中既包括概括性的主题、人物分析的解读,也应该包括阅读该作品时的主观感受。教师对某些作品的原创型的品评会令学生觉得亲切。(3)教师对学生展示活动的评价。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表现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渴望自己的努力受到肯定,也希望得到中肯的意见和帮助。教师应该对每个展示都给予点评:既应用适当的赞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应该指出其展示中的谬误和不当之处。(4)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英美文学学习的从感性到理性分析的一个关键过渡。王守仁教授曾指出在英美文学这门“素质培养课中,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而对于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无疑是较高的要求,也是最难达到的,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更需要学生自身的阅读积累。
由此可见,将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该门课程既有裨益,又存在一定问题,但主动权是掌握在授课教师手中,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授课教师可以制作成文本、音频、视频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件,并以此为工具,在课上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将预定的课程任务以生动的形式展开,并督促文学课所必需的文本阅读,以达到课程最优化的效果,促进学习者的各方面智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人各方面智能发展差异的重视与现代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教学、和谐交互式教学、心理暗示教学等方法有应和的要素,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Gardner,Howard.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New York: Basic Books,1983.
[2]Gardner,Howard.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 Basic Books,1993.
[3]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in,1982.
[4]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2):12-14.
[5]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150-156.
[6]霍力岩.多元智能课程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