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5: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俗文化基本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在保护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探索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而如何利用开发民俗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则关系到国家、地区旅游事业有无吸引力、有无民俗特色等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民俗特色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但对民俗的开发与利用还缺少科学性、实践性与规划性。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内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等。
1、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具有集体性,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即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行为等。
(2)民俗具有类型性,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民俗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也是造成民俗类型性的原因之一。
(3)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伸与发展。
(4)民俗的变异性与稳定性共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进步,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虽然民俗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演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稳定性,根本不会改变。
2、民俗旅游的主旨
民俗旅游通常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陌生的地域领略异域风情的行为,主要以欣赏游玩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现在的民俗旅游已经和自然风光、山水古迹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二、民俗旅游的范围与价值
1、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产,其价值呈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传统现代、观赏体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民俗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区域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民俗旅游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活动等为旅游资源,其在形式上有突出的民族性,能在视觉上与心灵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2、民俗旅游的价值
由于现在人们过度关注民俗旅游的形式,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的丧失,源源不断出现一些大量的伪民俗,打破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型,导致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独有的特色被外来文化同化甚至渐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建立在丰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理论上讲应该是利于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但是现在,在许多地方,民俗旅游的开发反倒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侵害,致使民族文化只剩表面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商业价值所取代。
还有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显著特点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说,一边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飞速超越符合国情的消费,或错误地效仿西方文化信仰等,一边在民族习俗等行为观念上不加以区分地全面追求古旧宗法礼俗等。
三、民俗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民俗旅游虽然日渐成为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但我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虽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目前为止,没能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第二,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具有思想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比较保守,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的可开发性。
四、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1、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
社会上现有的旅游方式多以民俗陈列馆、民俗设施等为主导,例如满族风情民俗馆等都属于以静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这类文化陈列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向游客充分地展示当地民俗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大饱眼福,也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纯只具备观赏性的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动静相结合的、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游览方式则更受游客的追捧,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则更可以让游客身临其中,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满足与愉悦自身,大幅提升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
2、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民俗本身还具有可移动性,民俗活动除了在当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转移到自然风景区,与其他旅游风景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拉动民间特色工艺。
1.2 引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2 如何界定民间美术简介
2.1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并且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有很大联系的艺术门类。
2.2 民间美术的特征。图片欣赏,学生比较、讨论。教师设疑:通过齐白石的虾和这幅武强年画的比较,同学们觉得民间美术有什么特征呢?师生问答、教师引导讲述,得出结论。民间美术的特征:①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②集中程式性特征。③民间美术遍及全国各地,带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④民间美术与民俗密切相关。
3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3.1 教师设疑: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还知道那些属于民间美术的内容?
3.2 视频欣赏。
3.3 学生总结。分类:①剪纸;②年画;③刺绣;④玩具:风筝、泥玩具、布玩具、活动玩具⑤民间雕塑: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人、面塑。
4 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
4.1 欣赏图片,教师分析讲解,师生互动。《钟馗》:钟馗是中国民间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是驱鬼辟邪的门神。年画《大吉》、剪纸《富贵大吉》:鸡谐音“吉”,寓意吉祥,牡丹象征富贵。《刘海戏金蟾》: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是拥有三只脚,与其他四条脚的蟾蜍不同,寓意财源。
4.2 教师设疑:通过这么多图片的欣赏同学们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呢?
4.3 学生分析讨论、师生问答、教师引导。
4.4 教师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寓意性和象征性是民间美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5 民间美术和民俗的关系
5.1 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
5.2 民间美术与民俗。欣赏图片,教师分析讲解,师生互动。《赐福生财灶王》:过年不是一天,是一个过程,从祭灶开始。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虎枕、虎帽和绣有五毒图案的耳枕:人生礼仪也是人一生中有重大转折的民间习俗。小孩诞生礼(满月、百日、周岁)时长辈将这些自己亲手缝制的礼物送给孩子。虎枕、虎帽象征用户的威严来保佑孩子,也希望孩子长的像虎一样健壮威武。五毒图案以辟邪、保佑孩子健康平安。
喜花:婚礼是人生礼仪中最重大的喜庆礼仪,新房用这些大红剪纸喜花装饰的喜气洋洋,寓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
5.3 教师设疑:民间美术的题材很广泛多与民俗有关,欣赏了这么多民间美术作品,请大家说说民间美术与民俗有何关系?(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分析理解)
5.4 师生问答、教师引导。
5.5 教师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①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他们的制作与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②民间美术题材与语言多有民俗根据,它必须符合民俗观念、传说、活动的要求,并作为约定,俗称的语言符号在民间广为应用,民俗文化离不开民间美术;③民间美术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
6 课堂小结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一、群众基础
戏曲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态度来看,戏曲艺术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太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常常把自已经历的生活设想成一台戏,所以在日常的俗语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人生就如一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把某个重要的人的出现叫做“粉墨登场”;把没有结果的事说成“没戏”;把某些人背后的支持者称作“后台”;等等。可见,戏曲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几乎合为一体,亦真亦假了。所以戏曲与中国人是血脉相通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劳动人民普普通通的劳作生息之中。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乃至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京剧艺术与中国画和中医药一起被称为三大“国粹”。戏曲艺术之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它的群众性。戏曲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是一个疆域宽广、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戏曲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各地域之间人们很少交流,形成了“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语”的语音各异的状况。这种语音种类的繁多现象,是产生诸多戏曲种类的基础。戏曲的唱来自于日常的“说”,声腔旋律的基础来自于语言的音调,在各地语音基础上产生了各地的戏曲声腔,使用地方戏曲得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地区面对戏曲发展的颓势,提出了“振兴戏曲”的口号,加强了领导力量和宣传力度,加大了投资拨款的数额;但其所想挽回的,却依然是古典戏曲时代和革命戏曲时代的往昔辉煌。岂不知世易时移,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已经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戏曲已经无法再走前两个戏曲时代的旧路了。
对于市场经济到来后中国戏曲的这一历史阶段,按其必须投身国内外文化市场并在其中作为流通商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称之为商品戏曲时代。和市场经济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划时代意义一样,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又一无比辉煌的新纪元。商品戏曲无疑是古典戏曲和革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商品戏曲。首先戏曲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由社会制度保障,我们今天的商品戏曲不会使戏曲人才重沦为卖艺糊口、生死无着的艺术乞丐。艺人既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又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戏曲由国家给以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性投资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开拓市场。而这市场,其实就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要受市场规律调节,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实现经济效益。这就必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否则将受到惩罚:或在市场滞销,或在市场亏本,或被市场淘汰等等。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是以市场赢利来主导生产和销售,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以演出市场的观众爱看来决定排戏和演戏。
我们不必担心市场经济会加速戏曲没落。其实正好相反,正是这潜力无限的市场大潮,才是激励中国戏曲全面更新换代,最终以适应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季春夏发一季新花,一种社会经济生活必然养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芬芳。自然经济培育了古典戏曲,计划经济促成了革命戏曲,市场经济也一定能催生出更绚丽迷人的商品戏曲。她必然是在汲取前两个历史阶段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社会土壤,生新根、发新芽、吐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升新华,繁荣旺盛,生机盎然。
三、文化基础
戏曲源于民俗文化,但在其与民俗文化的漫长交融、分裂、撞击中,一方面其独立的形态品格逐渐形成,一方面民俗文化中的情感、精神和思想性逐渐“分工”转移过来,戏曲成为民俗活动、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成为“每赛会必须演戏”的法则。民俗活动是一个杂烩,精神的、物质的、生活的、艺术的等等,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节日庙会等形式保存并发展。戏曲情感的传达使它的精神性、思想性(包括)在民俗活动中有更多的深入和侵蚀,成为精神、思想集中的一个集散场。渐渐地,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精神意蕴上升为民俗文化的精神层面,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思想灵魂,所以戏曲演出成为了民俗文化必然的和最为重要的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这种民间的演出观众总是“如醉如痴”、“万人空巷”,形成民间轰轰烈烈的演出。演出及祭仪所赋予的功能和意义,使得演出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性和精神性成为整个民俗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精神所在。
2.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装饰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增进对生活美的感受力及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生肖剪影的概括方法。
2、剪纸基本技法运用,图案的连贯性。
三、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分组练习法 巡回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器材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1)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窗上都会贴上很漂亮的窗花,墙壁和天花板上都会贴有大红的团花,还有很多表达喜庆之意的剪纸带给人们吉祥与祝福。(2)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电脑演示片段)
2.学生活动――欣赏剪纸作品。(1)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具有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2)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后的感想或自己对《剪纸》知识的了解。
3.教师活动。师:看过这么多精彩的剪纸作品,老师也想表演一下,剪一个给大家看看怎样?(教师剪一只猴子:图1)师:这是什么?你们从哪看出是只猴子呢?(尖嘴猴腮,长长的尾巴,瘦瘦的身体等)这只猴子和真的猴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电脑演示片段)(1)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启发。抓住了猴子的基本特征,突出事物的形态,采用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显得简练、生动、形象。(2)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尝试自己剪一个小动物(以外形为主)。要求:抓住基本特征、概括外形。
图一 图二
4.学生活动。(1)观察教师示范,参与讨论剪小动物的方法。(2)按要求练习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3)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5.教师活动:师:(出示一种动物玩具)我过生日这天,朋友送我的礼物。猜猜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引出生肖)师:你属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属相?你能说出12生肖吗?(1)欣赏12生肖剪纸作品。重点欣赏:鸡(羽毛剪法)猪(形态夸张)兔(添加团花)(2)教师将“猴子”加工一下,增添装饰花纹,并和原作比较(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图2)(3)剪纸的基本步骤:(板书)想外形剪外形剪花纹
6.学生活动:(1)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学习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表现能力。(2)了解剪纸的基本方法(折、剪、刻等技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六、设计意图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较熟悉,在这一环节中,以“十二生肖”这一主题为情境,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着手,抓住了动物的简练、生动、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习突出事物的形态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将剪纸艺术基本意图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再以增添装饰花纹,将折、剪、刻等技法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枯燥的艺术技能学习,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1、学生创作(电脑演示片段:媒体播放剪纸作品及轻音乐)
①可以为自己剪一个生肖,也可以为家人剪一个送给他们。能不能也试着剪一件?
②注意:把握外形特征、装饰点缀花纹
③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表扬
2、展示与评价
①学生边展示边自我表达与评价
②学生互评及教师讲评
3、知识拓展
①生活中剪纸欣赏:(电脑演示片段五:知识拓展,生活中剪纸欣赏。)
②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不少民间艺人用剪刀剪出了国际金奖,剪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愿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剪出美好生活,剪出美好未来!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走向综合,融知识、艺术、人文等为一体。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美术、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学会自主创造表现美。这样才能体现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得天独厚性。因此我感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是教师要做有心人,精心设计“主题情境”。要让学生敢于联想,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出多样的“主题情境”。在本教学案例中,就是设置了“十二生肖”这一主题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是由联想构建情境,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联想可以使人提出多种设想,不断开拓创新思路。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引入,使学生尽情在可爱的小动物情境中,以及联想造型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尽情地享受在创新求变中的快乐。
3.是通过情境的构建,树立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我们提倡学习课堂的广阔性,强调校内外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受到具体条件的影响和局限,学生在校内进行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多、较固定。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构建生活情境,将校内的学习内容向实际生活拓展、延伸,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技能和本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意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周围世界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作欲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所看所想,创作出属于生活,属于自己的作品。
八、课后作业
1.谈谈学习感受
(一)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爱国”是湖湘人突出的地域抱负特质。湖湘民俗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和贾谊。之后,胡安国和胡宏父子、王夫之、夏汝弼、管嗣裘等湖湘人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汤鹏、左宗棠、郭嵩焘等广大湖湘有识之士临难不屈,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爱国赞歌。女犯德育过程中充分开发这一资源,可以激发女犯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形成爱国、爱民、忠诚、守法的公民品德。
(二)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奋斗”是湖湘人突出的地域意志品质。湖湘文化土壤上成长的一代代湖湘人士,从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到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樊锥,再到陈天华、彭超、易白等近代湖湘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坚守着敢为人先、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百折不挠、愈挫愈坚的拼搏精神。挖掘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湖湘文化精神,有助于纠正部分女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不良心理,形成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
(三)淳朴厚德、经世致用的重义精神
“重义”是湖湘人突出的地域个性特征。近代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一批湘籍经世派人士脱颖而出,无不展现出湖湘人厚德重义的个性品质和经世致用的实学风格。从魏源的“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划”,
到黄兴秉“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之超然态度,再到陈天华、姚洪业、杨毓麟、彭超、易白沙等勇敢尚武,舍身为国,都是“重义”精神的精彩写照[1]。女犯德育过程中深入挖掘这一资源,使女犯学会用正义和包容之心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造生活,形成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良好品格。
二、青年女犯的犯罪现状与德育素养缺失之分析
(一)犯罪现状实证分析
随着近年来青年女性犯罪率的日益上升,监狱在押青年女犯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改造青年女犯逐步成为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新课题。2013年底,笔者在某省女子监狱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青年女犯(从1980生到至1996年出生的罪犯)从案由、刑期、文化程度和成长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收回的共132份有效答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1.从数量上分析
数据显示,被调查的132人中青年女犯有58人,接近总人数的43.94%,其中“80后”女犯(80年至89年出生)56人,占42.42%;“90后”女犯(90年至96年出生,不包括未成年犯)2人,占1.52%。
■
2.从案情上分析
调查显示,青年女犯多为短刑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居多,两个“90后”刑期均未超过五年,其中一个因盗窃罪入刑一年半。犯罪类型以涉毒类最多,将近总人数的一半,其次财产类,表明该类罪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基本特征,对其改造难度势必增大。
■
(二)德育素养缺失实证分析
1.从文化程度上分析
整体上看,青年女犯学历状况偏低,远远低于社会同龄平均水平。突出表现在58人中,仅有1人为大专学历,而小学到初中学历有26人,占总人数近一半。
2.从成长环境上分析
调查发现,女犯以农村青年为主,双亲家庭居多。完整家庭的情况下,青年女性的犯罪比例为何如此之高,值得深究。通过对案卷分析和与女犯个别谈话,发现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留守儿童成长后踏入社会无所事事,误入歧途;二是家庭关系不和,父母对子女忽视教育,孩子在不和的环境中成长形成对家庭和社会的叛逆;三是父母教育手段极端化,与孩子沟通不畅。
综上可见,青年女犯入狱前,在其心理发展期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期,大多缺少完善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学历、学识有限。入狱前她们在社会上拥有的实用知识较少,也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名利、金钱、爱情等诱惑时,她们不能坚守原则和立场,进而逐渐丧失道德底线,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入狱后她们也大多不能适应监狱改造环境,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压力与挫折感,行为容易出现偏执、懒惰和好斗等特征,对其改造难度较大[2]。
三、湖湘民俗文化德育资源对青年女犯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青年女犯的文明习惯
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很多青年女性走上犯罪之路就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和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导致信仰缺失、文明失范和道德沦陷。湖湘民俗文化是人们在自己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风范和道德思想,积淀着湖南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诸多文化因子,蕴含着文明习惯的教育成分,如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崇尚集体、尊老爱幼、兄弟友爱、遵纪守法等。这些民俗文化中的精神文明,便于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青年女犯学习领悟这些精神文明的成果,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二)有助于提升青年女犯的知识素养
目前,青年女犯的文化层次偏低,多为初中以下学历。提高这些女犯的知识素养,是监狱监管改造女犯的重要内容,也是女犯出狱后重新适应社会之必需。湖湘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文字、礼节、历法、地理、历史、语言等,所以,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可以让女犯获得更多的这些方面的知识。如屈原《楚辞》之作,忧愁幽思;贾谊《鹏鸟》抒志,伤怀天下[3]。学习这些民俗知识,有助于青年女犯走出单一的课本知识灌输的局限,回归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知识源头,扩大自身的知识视野。
(三)有益于丰富青年女犯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说过:“人的本质是精神”。青年女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女性感性弱势的一面,又有罪犯冷漠复杂的一面。监狱如果不能在女犯精神需求上对其进行教育引导,青年女犯就容易出现迷茫、无所适从及精神状态的交叉感染。加强民俗文化教育,运用仁爱孝悌、精忠爱国、淳朴厚德、修己慎独、经世致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等湖湘优秀民俗文化,丰富青年女犯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塑造健康人格。
四、积极探索湖湘民俗文化在女犯德育中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监区文化,实施文化熏陶
大力开展监区文化建设,从监狱实际出发,结合青年女犯的改造心理特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宣传载体,增强“以文化人”的针对性和渗透力,不断提高女犯教育改造质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物质环境建设。把所要传导的思想和精神凝聚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客观环境对象上,使教育内容直观形象实际,如利用监狱的橱窗、宣传栏、报纸等载体宣传湖湘历史名人、民间励志故事、文化名言警句、装饰风景名画等,以亲切生动、真实感人的内容激励女犯健康向上。有条件的监狱还可以进行人文景观建设,如江苏省未管所设立“周处自新”雕塑,利用当地关于周处的民间传说所蕴含的哲理来教育激励未成年犯积极改过自新[4]。二是丰富监区文体活动。大力开展参与程度广,女犯兴趣高的民俗文体活动。如由湖湘稻做化衍生的民间舞龙运动,既是一种信仰的依托,又极具观赏性,青年女犯在参与过程中可以从现世情感中升腾出一种生活的理想美,树立改造信心。
(二)创设教育情境,体现民俗特色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砖雕是古建筑的构建装饰,属于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范畴。对古建筑构建装饰的欣赏,能品味百姓勤劳朴实的生产生活状态,能诱发欣赏者的思古之幽情。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形,是古建筑装饰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作为建筑附属构建材料“砖”的雕饰,虽然不是独立的艺术品,但可称为是建筑艺术的器官,有了它的存在会使建筑艺术更具艺术特色和欣赏价值。砖雕是我国民间的一门传统建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往往这些古代建筑中的装饰构件随时代的变迁,建筑的毁灭而烟消云散,对它们的研究、保护和关注不但是对民间艺术遗产的挖掘,而更重要的是对地域性本土民俗文化的间接传承。
王家院建筑装饰砖雕表现题材丰富,有人物场景、祥瑞动物、花卉造型、器物图案等,砖雕作品中在表现人物、鸟禽、几凳、花卉、山水、器物等物象时,其雕饰手法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刻等各种变化。在《左传》中有“厚敛影墙”的记载。这里的“影”,即是“雕”的意思。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在建筑中已经使用刻镂艺术了。王家院砖雕作品把圆雕、镂雕技法交替运用,更加使雕刻的形象栩栩如生,构成的图形美观而大方。从艺术造型手段上进行分析,王家院砖雕作品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画面内容,用精巧的雕刻技巧来塑造作品构成内容。虽然王家院砖雕的产生于属清代,但并没有完全将我国清代“繁缛细巧”的砖雕风格体现,工匠们没有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却也不失细节的描绘,反而更加使砖雕作品都具有形象简练、造型精准、动态自然、构图饱满和风格浑厚的特点,从而增加了观赏的整体艺术效果,使其更加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王家院砖雕作品中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形象塑造,无论是动态安排还是细节刻画都经过慎密推敲和安排,具有美观大方、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图2、3中人物(残部)、动物、器物以及几何纹样造型精准而写实,充分说明了雕刻工匠扎实的艺术造型功底,但每个局部都能服从作品构成的整体需要,尽量削弱了民间砖雕作品中包含的程式化匠气,映衬着作品中所表现物象的内在精神。细细琢磨每一件砖雕作品都蕴含着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从而使砖雕作品具有物象表现的写实性和意蕴表达的写意性特征。
二、统一与变化相结合
砖雕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装饰艺术之一,在古民居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装饰部位有影壁、障壁、门楼、券门、墀头、墙垣、脊饰和山花等处。砖雕涉及体裁广泛,有人物场景、神话故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以及图案器物等,多以美好祝愿为内容进行主题性的巧妙组合。镌刻表现手法上吸收了绘画、木刻诸长并得以发展,形成砖雕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古朴大方,有的直抒胸怀,有的画中藏意,同时注重我国传统书画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青砖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其雕刻囊括了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技法,一幅精美的砖雕往往由数层图案构成,重叠呼应,浑然一体,有极强的立体感。
依据一座古建筑的砖雕装饰构件虽然在材料选用、镌刻手法上高度统一,但在表现内容上有追求微妙的的变化,建筑的整体布局,根据建筑构件的形状、规模、数量所表现的内容各异。图4是王家院屋脊砖雕装饰局部,数十块长宽尺寸完全一致的屋脊砖雕,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刻工细腻,形象逼真。所表现的题材都是花卉,所选用的材料和色泽完全一致,在屋脊上并列成一排非常整体美观。但是细致比较每块砖雕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辨,每一朵花的品种截然不同,或含苞待放、或怒心绽放、或正迎观众、或侧转含羞、或迎风摇曳、或沐浴阳光呈现出花的千姿百态;每一枝花叶大小形态完全不一,或茂盛招展、或嫩叶初发、或一枝独秀、或簇拥重叠、或正面献媚、或侧背撒娇展现出叶的万千变化。因此,王家院这种独具匠心的雕刻技艺使整体划一的砖雕作品呈现出高度统一与微妙变化艺术特色。
三、人文与自然相结合
艺术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砖雕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雕刻师借助砖雕所需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艺术审美能力和砖雕镌刻技巧,在精神意识、物质材料以及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在这一创造过程中表达的是精神文化的艺术创造行为,也是传播民俗文化、表达作者思想、展现雕刻技艺的文化形式,可见砖雕艺术也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无形中能够提升房屋居住者的文化品位与内涵,同时也起着赏心悦目欣赏功能。
古民居中的建筑构件“砖雕”作品的形成与产生,与屋主人、建筑师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成县黄渚王家院砖雕表现题材与内容丰富,雕琢有人物、走兽、花卉、树木、珍宝以及装饰图案等,有人物、仙鹤、狮子、瑞鹿、绵羊、凤凰、鸳鸯、喜鹊、大雁、蝙蝠、松柏、、荷花、芙蓉、牡丹、莲花、梅花、云朵、绣球、绶带、花瓶、画戟、书案、珍宝等二十余种自然界存在的物象,用寓意吉祥以及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主题内容进行呈现。古人在砖雕构思方面,多数都以吉祥如意、福寿平安、忠孝节义、八仙八宝等的象征图案和古装戏剧、楼阁轩榭、飞禽走兽等题材绘编画面。这些图案虽然带有封建色彩,但以形式论之,确实构思精巧,技艺精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所以在艺术上有其相当感人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感染。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图5、6中将自然物象中丰富的内容巧妙设置,复杂的结构精心镌刻,从整体上看砖雕作品富于层次、主次分明,艺术性地再现了自然物象,展现了砖雕工匠们关爱自然的艺术情怀。
这种源于自然、情系自然的艺术创作理念,正是民间艺术品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民间艺术家们淳朴的艺术创作观。虽然他们在砖雕创作过程中崇尚自然,但是并非是完全照抄或描摹自然,仍然遵循着艺术表现的基本法则,将自然物进行提炼概括、布局重组、突出主题和艺术表现,凝聚了雕刻工匠的思想情感,再现了自然物象的艺术内涵,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文化品位,蕴含了祈福求祥的人文精神。所以,管窥王家院砖雕艺术作品之后,能让我们清晰可辨一种人文精神表达和自然物象再现的民间艺术生存状态。
四、艺术与文化相结合
以吉祥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现存古民居砖雕艺术,已经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景观。民间工匠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将内容、形式和风格做到了基本的相统一,充分吸取绘画、木雕等艺术特长,借助媒材特有的性能,利用娴熟的雕刻技法,创出了丰富多彩的和谐美观的艺术形象,时隔数百年仍然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诚然,古民居砖雕的艺术鉴赏价值与精神文化价值并存,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和丰富精神生活,今天我们对古民居砖雕装饰艺术文化价值的发现和寻找,是对地域性民俗文化与民族情感传承的具体行动。
建筑装饰是指对建筑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建筑及建筑构件的艺术加工处理。建筑装饰不仅是为美观而设,同时还蕴含民族、地域、宗教、伦理、习俗及情态意象等文化内容于其中。一座建筑中的装饰,全面地反映着建筑的特征,可以说是房屋的精华所在。……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紧密结合,呈现出特有的民俗特色,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体现着人们精神的需求。通过对民居建筑装饰的研究,可以小中见大,对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瞥见一隅。归纳民居建筑装饰所呈现的文化现象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民居建筑装饰将文化的、精神的审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把安全、幸福、自由、和谐的生活精神进行转化,体现“禳灾纳吉”、“延年益寿”、“子孙兴旺”等的心理意识,例如仙鹤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运、喜鹊象征喜讯、瑞鹿象征福禄等等;二是利用民居建筑装饰表达平顺安康的民俗意愿,如“渔樵耕读”表达自然条件下的理想生活模式,“梅兰竹菊”传递待人接物的高洁品格等;三是借助民居建筑装饰寄托家族富贵的美好愿望,如图7中体现追逐达官贵人政治地位的功利思想。
乞巧顾名思义就是乞求灵巧,是向乞巧活动崇拜的神灵乞求灵巧。从西汉水上游一带乞巧的时间、乞巧歌的内容来考察,乞巧风俗中的偶像巧娘娘与牛郎织女传说密切相关,有些乞巧歌中则直接反映出巧娘娘就是织女:巧娘娘你把心放宽,人间姊妹眼望着天。快快走到河对岸,抬头就看着牛郎的面。①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天上生故端。有心把巧娘娘留两天,巧娘娘心里不了然。有心把巧娘娘留三天,牛郎抱子银河边。②从汉代以来文献中对七夕节与乞巧民俗的有关记载来看,亦反映出乞巧与牛郎织女传说的密切关系。汉代的乞巧活动中就有用瓜果祭牵牛和织女以使妇女变得心灵手巧的习俗③;唐代七夕节亦有在楼上陈列瓜果酒炙、摆设坐具,祭牵牛和织女二星的习俗①;宋代七夕节,民间搭建乞巧棚,称为仙楼,上刻牛郎、织女及王母等仙人像以祭拜乞巧③。可见巧娘娘其实就是织女,是西汉水上游地区民间对织女的一种地域性称呼,实际上这一带民间信仰中多将女性神灵称为娘娘。正因为传说中的织女就是集善良、灵巧、智慧于一身的女神,是巧的典型与化身,所以才成为民间妇女崇拜与祈求的对象。尤其在封建社会盛期,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妇女的价值与地位则首先体现在织绣技艺方面,所以善织的织女随之成为妇女们崇拜的最高偶像。
二、乞巧的仪式:场景道具等中介物像的生成与发展
乞巧的仪式是整个乞巧民俗活动的中心环节,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中介物进行祈求活动的环节,由此形成的相关系列造型图像元素,主要包括乞巧活动中用于祈求、占卜、供奉、祭祀的场所、道具和其它物质载体。随着七夕节俗与乞巧风俗的发展演变,每一个时代乞巧的形式和用于乞巧的中介物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体现出由简至繁、从少到多的发展趋向。其中代表女红文化的针线成为最主要的乞巧道具,穿针引线这种代表妇女劳动技巧的动作也成为乞巧的主要方式。围绕这个中心,同时产生和形成了其它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乞巧中介物图像系列。
三、乞巧的结果:民间艺术图像的呈现方式
前两个方面属于乞巧民俗活动中的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本身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像化的乞巧活动过程,也是乞巧文化中人们关注的主要事象。但对于乞巧的结果,往往关注不够。就像艺术创作活动一样,只关注艺术家的技巧而忽视艺术作品,这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活动。妇女们乞巧的目的是要得巧,得巧以后就要用敏捷的思维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劳动成果,这些凝结着智慧与巧思的劳动成果,就是乞巧的结果或者是乞巧结果的呈现方式。在男耕女织的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形成以后,男女在生产劳动方面有了较明显的分工,妇女主要从事织绣、茶饭、编织等手工艺生产和家庭内务,所以她们乞巧的结果就主要通过服饰、刺绣、剪纸、编织、面食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乞巧仪式中制作的乞巧楼、巧竿、磨喝乐、巧果、巧芽等虽然也集中体现了巧的含义,但这只是民俗仪式的媒介或中介,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巧的最终结果。乞巧是一种节口民俗,这种节口的基础是现实生活,乞巧文化的主题含义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深厚基础之上的,是男耕女织文明的缩影,由于节口风俗专门化、单薄化的演变而更为浅近,有些本体、原始含义甚至被掩盖或抛弃。②只有直接作用于人们现实生活的那些巧的劳动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乞巧活动的成果,这既是乞巧活动的目的,也是乞巧活动的结果。
一、“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 “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
在弄清“道德体验”的内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体验”的基本内涵。“体验弥漫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一个人人熟悉,人人又不甚了解的概念。”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外界事物或情境引起自己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作为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体验”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各自的理论内涵,教育学领域也不例外,如朱小蔓教授认为:“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通过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裴娣娜教授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情感)感受”;刘惊铎教授则认为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不仅含有混沌的直觉领悟,也含有理性的反思。
尽管教育学术界对体验的含义尚无最后的界定,但是从上述看法我们基本可以理解:体验既是人的情感本身,又是一种理性和感融的认识活动。个体在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中,在已有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明晰了“体验”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体验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刘惊铎教授认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感性个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世界之中,个体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关系世界发生了含有价值判断的融通性领悟就是道德体验。体验者对周围生活世界关系的领悟越强,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王如才教授从中小学生道德素质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体验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再综合体验的内涵,我们可以将道德体验理解为: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形态,它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的道德信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内外全息感悟,进而领悟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境中的道德关系,形成对事物及其关系意义的自我建构和价值生成的理解。与一般的体验不同,道德体验着重强调对道德观念的体验,人与人的沟通和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体验,认识自我的人生状态和道德水平。
2 “道德体验”的基本特征
道德体验主要具有个人性、情感性、推及性等基本特征。
(1)个人性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各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世界观各异,其体验过程及体验结果也自然就会有差别。正如瓦西留克所说的:“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道德体验是主体将外在的情景和规范纳入自己的品德心理结构,引起品德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以促进自己的道德发展。道德体验是一个精细的、独特的心理、情感过程,主体在亲历某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时获得的感悟、情感和意义,都是主体个人的,不能相互替代,即“我”的体验是无法对“你”说出来的。
(2)情感性
海德格尔曾说,人是用他的整个身心、整个存在,而不是单用他的反思来理解他自己的。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而不是概念。在道德体验的过程中,情感是相伴相随的。主体在亲历的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中,总是习惯性地将现实的事件或情境同自己现在的体味和感觉相联系,产生体验的出发点便是情感,通过从以往的情感积累出发去感悟现实情境的意蕴,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意义,最后的终结点也是情感。因而,道德体验是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活动。
(3)推及性
道德体验的推及性,体现了道德情感的渗透作用。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将自己“置身局中”,带着情感领悟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道德关系,产生的体悟会积淀到他的潜意识中去,在后来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这种积淀在潜意识里的体悟便被诱发和唤醒,引起体验者自觉地展开新的体验,从而对凝结于其中的情感和智慧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多次这样的体验循环,使体验者不断生成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民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
1 民俗的基本内涵
民俗,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动态性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民俗是什么?在英语中,它是folklore,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于1946年将其作为学术用语正式提出,他界定的概念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古时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著作《礼记・缁衣》中就有对民俗的记载:“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则民不惑矣”。民俗学中,“民俗”就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这是当代在我国能够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的民俗定义。
2 民俗的分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民俗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兴旺发达时期,众多学者把民俗分类重新提了出来,但是学者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同,对民俗的分类也各有差异。现今比较通行的分类是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四大类。
(1)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又被称为“实体民俗”,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和能够直接感触的有形产品形式。包括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器用民俗。如皖南的徽州古民居、美轮美奂的苗族服饰、银首饰等。
(2)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是与家族、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是一种集体行为方式,也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包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家族、宗族;由于职业、信仰、爱好和某种需要而组成的民间组织,如一些商人自发组成的商会;各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岁时节日民俗等,如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度的春节、中秋节,还有象征美好生活的“傣族泼水节”等。
(3)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是广大民众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
结晶,是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民俗事象。包括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口头艺术等。这类民俗在我国尤为丰富,如我国古代的“四大神话”与“四大传说”,还有父母教育子女要勤学的谚语如“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
(4)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巫术、民间信仰、道德礼仪、禁忌习俗等。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信仰的图腾(保护神),如仡佬族以葫芦为图腾;蕴含博大精深的“永年太极拳”等,都是我国的精神民俗。
三、基于“道德体验”的民俗的德育价值
民俗总是与人类生活相生相伴的,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优良的民俗,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还可使体验主体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乃至道德素质与境界的提升。
1 个体道德观念在民俗世界中孕育
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常常不是出于哲学思辨和逻辑的推理甚或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习俗和事象得到仿效、遵循,或从禁忌的习俗中得到约束和回避。从落地伊始一直到自然地回归,作为生活中的个人都离不开民俗的海洋。现代社会大力弘扬的民族道德观念、社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如团结抗争、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公正无私、诚实友爱等自古便在民俗世界中有广泛的反映,蕴含丰富道德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和谚语警句在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中无疑独具特色。在广西壮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瓦氏夫人在明嘉靖年间带兵在上海一带抗击日本倭寇保卫国家安全的事迹、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抗日游击队的事迹、让人津津乐道的山东沂蒙山区人民顽强抗日的事迹,各族人民就是利用这些经久不衰的事迹培养子孙后代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孝的观念和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孝道故事,如汉代的郭巨“为母埋儿”、汉代的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几乎成为每个家庭中教育子孙怀孝、行孝的活教材。再有汉族谚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纳西族谚语“只要辛勤耕耘,土地就会肥沃”等是劝告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勤劳学习,自强不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学蜜蜂共采花,莫学蜘蛛各结网”等强调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交往中要真心实意、诚实友爱。就是这些无所不在的民俗,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体验主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它远比学校通过道德说教方式向个体灌输某些道德观念来得有效。
2 个体道德情感在民俗世界中丰满
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其在生活过程中积极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民俗生活的体验中浸满着情感,进而又促发着他产生新的特殊体验,情感在循环的体验中不断地得到丰满。传统节日在我国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不仅具有修养生息和娱乐功能,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如端午节是我国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在内的民俗节日,也许根本没有人会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辞句,但是通过吃粽子、赛龙舟,讲屈原的故事等民俗活动,对于屈原的爱国精神,人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和鼓舞。又如清明节祭祖先的习俗,使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产生对先贤的崇敬和对祖先的感恩追孝之情。又如重阳节登高远望、插茱萸的习俗,早在一千多年前年仅十七岁的王维在异乡遥想家乡遍插茱萸的情景,就已定格成游子的乡愁象征,今天很多人也许在重阳节不会登高和插茱萸,但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形象一定会在人们的脑中回荡,激发每个人对亲情的愈加珍惜,更深意义上还体现了他乡之客的民族情感,就像漂泊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便在这一意义上自诩为“茱萸的孩子”,这位“怀国与乡愁”的代表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盼望祖国统一的民族情感深深融合在一起。今天的个体也许不是诗人王维,也不是海峡彼岸的余光中先生,但是在这一传统节日的体验中,个体的家庭情感和爱国情感随之愈加浓烈。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63-04
壮族提线木偶戏俗称木头戏,因其音乐多以“呀哈嗨”作衬腔,故又被称为“呀哈嗨”戏,主要流传于现在的靖西、德保、田阳、那坡、天等、大新等县。这种由汉族传人的民间戏剧艺术,深深扎根于壮族乡土民歌的肥沃土壤中,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反映了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笔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在20世纪50年代,桂西壮族地区曾掀起了木偶戏演出热潮,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又掀起第二次木偶戏演出的。如今,它依然是壮族人民在节庆、农闲时期消遣娱乐的重要形式。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习惯于从艺术角度或现象描述的方式对其进行探讨,而缺乏全方位、立体化的审视,未能揭示其蕴涵的民俗文化性格。为了发掘提线木偶戏在壮族民间文化建构中的价值,揭示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笔者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它的特征加以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一
强烈的地方特性,是壮族提线木偶戏最主要的特征,也是它能得到大家喜好的首要因素。“任何民俗事项都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文化传统需要借助于各种民俗事项作为其存在与传播的载体;另一方面,各种民俗事项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它们就会变成一群毫无生命的符号。”[1](P21)壮族在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而稳定的文化环境,木偶戏作为从外族传人的民间艺术,要在壮族民间扎根成长,同样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壮文化环境,即非“汉化”不可,而“壮化”的结果必然使之具有强烈的地方特性。
1.唱、白结合的表演形式
壮族提线木偶戏是由戏师用五根吊线提着偶人在戏台上操纵演出的,表演时,唱、念、做、打均由戏师一个人承担。唱的时候可用地方壮话,也可用桂柳话,由戏师的喜好而定。白则分为道白和韵白,均使用地方壮话。道白就是一般的对话,语言经过艺术加工,非常简练;韵白则要求语言念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押腰脚韵。表演中,戏师常常是唱白相间,有时用白的形式对刚唱完的唱段内容进行更为生动而有趣的复述,有时则用唱的方式将道白处加以艺术概括。如此地唱、白相结合,既将剧中各类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又让剧情通俗易懂,富有吸引力。
2.极富民族特性的剧目
壮族提线木偶戏的剧目较为丰富,从取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编的剧目。这类剧目大多数取材于本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如《毛红玉音》《侬志高》《宝葫芦》《金蚂拐》(即“金蛙”)《狼牙呆》(即“猩猩外婆”)《依怕犁田》等等,由于这些传说故事是在壮族民间产生、流传的,改编为木偶戏后,它们的地方特性依然很突出。另一类是改编的剧目。这类剧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外族民间传说故事中改编的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花木兰》《昭君出塞》《孔雀东南飞》等等;另一种是从古典小说中改编的剧目,如《三国演义》《杨家将》《水浒传》《封神演义》《说岳传》《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等,这种剧目数量最多。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些改编的剧目在被搬上木偶戏台之前,为了让它们符合壮族人民的审美观点,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壮族艺人(戏师)都已将它们壮族化了。因此,这些剧目很贴近人们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
3.约定俗成的演出时间类型
在壮族,请木偶戏来演出叫“请戏”。因为戏师也是农民,忙于农活,所以平日里大家是不轻易“请戏”的。倘若要演出,不同情况下,戏的类型也不一样,可分为喜庆戏、打斋戏和祈雨戏三类。在春节、歌圩(诞圩)等节日期间演出的戏叫喜庆戏。这类戏演出的时间相对固定,主要是营造喜庆的氛围,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重在消遣娱乐;打斋戏演出的时间是不固定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一些村屯近期发生多起灾祸(如伤亡事故、六畜不兴等),而按传统习俗邀请木偶戏前来“洗村”[2](P87),以扫去邪晦之时,才可以前往演出;祈雨戏是在当地连续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肘才上演的,演出地点一般设在龙王庙附近或乡间深水潭边。其中的打斋戏和祈雨戏都很注重踩台仪式,认为这两处办得庄重肃穆,才能表现出祈愿的诚心,才能灵验。这种祀神娱神的做法,显然是受到了古傩的影响。
我们知道,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表演,要演出效果,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让观众看得懂、听得懂。而土生土长的壮族人民从小就浸泡于本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养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和审美观念。为了让他们对木偶戏的表演内容理解得准确、深刻,聪明的壮族艺人把提线木偶戏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性结合起来,根据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在适当的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上演族人喜好的故事。这样的表演形式,不仅能让观众看得入迷,还可以让演员观众台上台下你来我往地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出热烈的氛围,使演员和观众容易达到默契,产生共鸣。可见,强烈的地方特性是人们喜爱木偶戏最重要的原因。
二
具有一套神秘的仪式是壮族提线木偶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木偶戏受到人们敬重的一个重要砝码。当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多姿多彩,提线木偶戏已不再成为壮族人民娱乐的主要项目。但是,“……由于戏业在渊源方面这种与神明沟通的性质一直并不曾彻底消除掉,所以戏业中素来就有某种神秘的气氛。戏业中的神祗信仰和迷信禁忌也是非常顽固和多见的”[3](P358-359)。所以,壮族民间在企图“通神、驱鬼、逐疫”或在节庆寿典、酬神还愿、求雨“洗村”时,总要毕恭毕敬地邀请木偶戏前来参与。人们之所以对木偶戏产生敬畏之情,主要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仪式:
1.拜庙仪式
拜庙仪式是每个戏班在进入村屯表演前所必须举行的仪式。仪式的过程大致是:应邀来演出的木偶戏班一进村,就先直奔村屯的土地庙(若村里没有建庙,则选择村头的巨石、大树或潭水、泉眼等)而去,在庙前敲锣打鼓,烧香跪拜,告知“土地公公”某戏班前来演出,请求“土地公公”恩准、庇护。壮族民间把这个仪式叫做“报”,意为“向土地神报到、报信、报请”,这是不能忽略的。他们认为,若少了这个环节,表演时就会发生意外,比如尿频、走调、拿错偶人、乐器损坏,甚至还可能会发生戏台倾塌等严重事件。倘若举行了这个仪式后,还有上述情况发生,大家便认为这是因为没有“报”到位而造成的,所以还会继续进行“补报”,直到演出进
程变得顺利为止。
2.踩台仪式
踩台仪式也叫开台仪式或镇场仪式,实际上这是一个拜神逐鬼的仪式。仪式的具体进程是这样的:先燃放鞭炮,接着4路人马(偶人)按顺序先后出场。首先上台的是钟馗(一般是找一个样子较为彪悍威严的偶人充当),一上台,他便用铿锵有力的语气道:“本臣钟馗,奉命阎君,又奉玉虚公大臣南上界天门。无论妖魔妖怪,捣凡尘,六畜不旺,今夜三更十分,手拿宝剑,指天天开,指地地裂,指人人生,指鬼鬼灭亡。四碗水化为东洋大海,万丈龙潭,九龙归洞,保你前五里,后五里,左五里,右五里,五五二十五里,人者得过,鬼不能行,人见人长生,鬼见鬼灭亡。遵我太上老君急急律令。”钟馗退台后,紧接着便是老郎神(当地亦称其为哥来,意为花脸哥)上台,他的台词是:“吾乃唐朝老郎,奉了玉皇大帝而来,来到某某县某某村某某屯踩台。金鼓一响,保你士农工商,千祥吉庆,铜锣一鸣,任你魃魅魍魉,百邪尽逃,财如石崇富,寿比彭祖高。自古道,文章者是假,列位兄台,若有差错一二,不知者便罢,知者没要当堂揭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律令。”接下来出场的是八仙和二仙,八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二仙分别由八仙当中的任意两位充当,但要生、旦相搭配。八仙的台词是:“众仙下山来,黄花遍地开,一声鼓擂响,惊动众仙来。东方一点红,丹桂在月中,八仙来庆贺,皇母坐龙宫。(或苍茫大海波浪涛,万里长空瑞云飘,海外八仙齐来到。)先献丹参野灵,后献皇母蟠桃。今乃皇母蟠桃寿辰,各人拿出仙果仙桃前往上寿。[齐声]言之有理。”之后,其中的二仙便上前朗道:“天有宝风调雨顺,地有宝国泰民安。国有宝忠臣良将,家有宝孝子贤孙。五谷丰登好五谷丰登。”然后退台。至此,踩台仪式结束,开始进入剧目表演。
3.其他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
有关壮族提线木偶戏的仪式还有很多,而且很神秘。比如,搭建戏台时,要求戏台必须面向着土地庙,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土地公公”观戏和庇护;每次演出前,戏师总是在自己的座凳及乐器锣上面贴上咒符,以此避免表演过程中可能出现内急、锣被敲烂等现象;木偶戏演出时,戏师总在后台设老郎祖师牌位并香火供奉,于开演前夕到牌位前跪拜,以求保佑;平日里,戏师若要出远门,总会烧上一炷香,恳请祖师老郎替自己看管好“孩子”(木偶戏子);木偶戏师与道公、巫婆相遇时,总是被道公和巫婆尊为老师,且受拜颂之礼;戏师去世时,须将一偶人与之陪葬,等等。
显然,上述有关壮族提线木偶戏的各种仪式均属于迷信行为,但是,它们能得以存在,就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因为“迷信是文化的产物,与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宇宙观、哲学和信仰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P153)“那种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迷信终将会被消灭的看法是极为天真幼稚的”[1](P158),可见,壮族提线木偶戏的这些仪式虽然属于迷信行为,但既然是文化的产物,就一定有其生存的空间。更何况,这些仪式的存在,不仅不会对木偶戏的发展带来任何不利影响,反而因为它们的神秘性,使木偶戏显得愈发神圣而更具有吸引力。
三
实用性是壮族提线木偶戏鲜明的民俗特征。“乡间广大劳动群众对于戏曲的追求,既取其实际的教育娱乐作用,也欣赏其艺术美的创造。”[4](P16),“从总体来说,一切民间的审美要求都离不开实用的基础,实用是美的前提,美加强了实用作用。”[4](P15)作为民间戏曲艺术,壮族提线木偶戏也不例外,人们对它的审美,主要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它以实用性博得了群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1.进行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
民间小戏代替壮族民众表达了爱恶褒贬的种种评价。壮族提线木偶戏的表演剧目如《杨家将》《三国演义》《侬志高》《昭君出塞》《梁山伯与祝英台》《毛红玉音》《重台别》等等,内容本身大都有教育民众的意义。更何况在演出时,戏师根据观众的审美要求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剧目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即兴融进了类似主张勤劳忠厚、朴实善良,反对奸诈和邪恶,正确处理夫妇、婆媳、邻里关系等等劝人为善的道理。比如,当戏师获知村里有夫妻吵架、婆媳闹矛盾时,在表演中会很快选择一个自然恰当的时机,安排一些让人忍俊不禁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片断,这些片断大都是以模拟戏神老郎教训丑角哥猛的话来完成的。如“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哥猛打赢妻,无人看起你”等等,形象生动地进行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
2.祀神娱神,补偿民众心理
在一切民间文学艺术中,吉庆、祥瑞、美好都成为追求的目标,壮族提线木偶戏也是如此。因为戏曲与神明的渊源关系,壮族民间常常利用木偶戏来祀神娱神,以趋利避害。如用它“通神、驱鬼、逐疫”、酬神还愿、求雨“洗村”等,功利目的特别强烈。尽管目的不可能因此而实现,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种种需求,往往能通过这些仪式活动得到某种精神的补偿,从而达到心理的安慰与平衡。所以,木偶戏是壮族民众精神生活的有效调节剂。
3.丰富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如前所述,壮族提线木偶戏的演出,有时在于娱神、酬神,那是出于某种宗教与民俗的目的,但是它的主要目的还是娱人。人类创造了文化,目的是为了享用它。况且,人不可能日复一日、永无休止地劳动,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娱乐。壮族提线木偶戏在内容上符合并体现了本民族民间的艺术欣赏习惯,适合壮族的美学传统,加上唱白结合的表演形式,通俗易懂,就连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如老人、妇女、儿童等,几乎个个都能就戏的内容谈看法、说感受,因此其群众基础雄厚。每到节庆、农闲时期,特别是春节这个既是节日又是农闲的喜庆时刻,木偶戏的演出是不可缺少的,它使壮族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随着壮族人民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今壮族提线木偶戏已经很难再续先前曾有的辉煌,但它服务于社会的实用价值依然存在。它依然以其独特的实用特性,在壮族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壮族广大劳动群众钟爱的民间艺术。四
变异性是壮族提线木偶戏又一个显著的民俗特征。“变异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生命力的所在”[5](P18)。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给壮族提线木偶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促使它不由自主地发生变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人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
壮族提线木偶戏的从业者都出自半农半艺的农村艺人,他们常常是3、5个人组成一个剧班,在农闲时节走乡串村流动演出,以此挣钱补贴家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文
革期间除外)。此后,随着新的娱乐方式不断涌现,木偶戏表演逐渐被冷落,“请戏”的人少了,木偶戏艺人挣钱补贴家用的传统办法行不通了,于是他们纷纷放弃木偶戏而另寻其他谋生之路,相当多的戏班不得不因此解散或者名存实亡。艺人生存方式的这一变化,也使壮族木偶戏陷入了后继乏人的尴尬的窘境。
2.戏剧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
旧时,壮族提线木偶戏与桂西盛行的各类民俗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功能多种多样,节庆寿典、酬神还愿、逐疫求雨等等无所不包。如今,木偶戏的这种祭祀已逐渐被人们所忽略,这在“踩台仪式”之处表现得特别明显:旧时候,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演出,都很重视“踩台仪式”。现在则不同,当木偶戏作为一般娱乐活动或者喜庆戏演出时,“踩台仪式”被简单化,往往只保留老郎神出场的片断;当为游客展示壮族民俗而进行表演时,“踩台仪式”则完全被忽略,只有在应邀上演打斋戏或祈雨戏时,有关木偶戏演出的各种仪式才会受到重视并被严格遵循。
3.剧目取材范围发生了变化
在调查采访中,笔者发现,木偶戏演出剧目的取材范围也有所扩大,不再是仅仅停留在民间传说故事和古典小说上,一些新出的武侠小说也被戏师搬上了木偶戏台。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戏师韦复兴(现年66岁,靖西县同德乡上崮村人)曾把刊于《右江日报》上的连载小说《书天恨》改编成木偶剧,并在当地连续演了4个晚上,深受群众喜爱。
时代变了,为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壮族提线木偶戏也要有所改变,这是必然的。但是,从上述这些变化看来,忧多于喜,我们不得不为它的前景深感担忧。如何振兴壮族提线木偶戏,使之成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自己浓郁民族特色的戏曲艺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梁庭望.民俗文库之二.壮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