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活动范文

时间:2023-07-25 09:25: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民间艺术活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间艺术活动

篇1

提线木偶是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提线木偶已成为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提线木偶,可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教具,结合故事进行表演。木偶所穿衣服,除了在材料上体现废旧利用外,还设计成可穿脱的,木偶可根据故事情节自由更换所需服装。此外,木偶也可投放于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提供材料,给木偶自制服装,并操纵木偶进行角色表演。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接触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制作简单的提线木偶形象,并根据故事情节体验成功制作与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了解提线木偶造型的可爱之处及运作原理。

2.尝试制作提线木偶,体验其趣味性。

3.观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运用自制的提线木偶进行表演,体验成功制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线木偶教具:投影仪、提线木偶视频、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制作的提线木偶、背景区。

2.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毛线、筷子、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看提线木偶视频(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先生表演的训猴),感受提线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看一段精彩的木偶戏,瞧!表演开始啦!

(2)在幼儿观看木偶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提线木偶运作的原理。

(3)向幼儿介绍提线木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线木偶。演员只要操纵木偶身上的线,木偶的身体就能动起来。

(4)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表演,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你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呢?你想不想也设计一只提线木偶呢?

2.探索提线木偶的制作过程。

(1)第一步:设计图案。

(2)第二步:把控制杆和图案连接起来。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动脑筋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帮助他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制作,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提线木偶进行角色表演。

孩子们,我们的木偶表演团开始表演了,想参加的小演员们快来表演吧!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提线木偶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根据木偶创造性地表演;并可在手工区投放各种废旧材料,如棉花、碎布等,让幼儿尝试制作立体的木偶。

活动反思:

(一)充分体现幼儿年龄特点组织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提线木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讨论、琢磨、制作、表演中体验着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卡纸、筷子、毛线等生活材料是孩子们随处可见又感兴趣又易于操作的东西。在幼儿的兴趣点上,鼓励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内心创作激情。

(二)较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兴趣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除了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外,又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注重贯彻兴趣性的原则。即开始部分的导言——观看表演——重点示范——幼儿参与示范——指导——幼儿操作——表演等,都让幼儿在有兴趣的氛围中进行美术活动,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活动愿望,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三)积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长期以来,传授式的教学几乎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在学习技能、技巧的课上,教师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其实,孩子也是很好的老师,合作学习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合作中幼儿不仅能够充分体验到平等、民主、友情,也感受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许多经验都是在合作中成长。成成和文文是本次活动中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对,在合作中,成成学到文文的细致、装饰的对称,文文学到成成敢于展示,敢于积极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孩子间的互相合作不光是社会性的发展,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最大范围内学到更多。

(四)能够把握好教师示范的尺度

发挥幼儿美术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在这次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运用范例,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但要突出重点,简介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创作,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既没框死幼儿的思维,又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是较可取的。从孩子设计的作品成果看也没有雷同的现象。

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活动目标:

1.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了解提线木偶造型的可爱之处及运作原理。

2.尝试制作提线木偶,体验其趣味性。

3.观看课件,运用自制的提线木偶进行表演,体验成功制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线木偶教具:投影仪、提线木偶视频、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数码相机、教师制作的提线木偶、背景区。

2.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回形针、毛线、筷子、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看提线木偶视频(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先生表演的训猴),感受提线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篇2

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创设让大班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民间艺术操作区,选择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及材料,利用操作区“活动性、游戏性"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1.美术区

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玉米皮等大量的材料,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美术区孩子们憋足了劲,认真地制作起来,通过画、剪、贴,任其所能,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尽情地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同时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

2.音乐区

在音乐区中,我们摆放了锣、鼓、脸谱等道具,引导他们大胆运用进行表演,还摆放了各族服饰、民间舞曲录音带等。孩子们在这里没有听到生硬的说教,幼儿在自娱自乐中,始终兴致高涨,自由表演……古老的东方文化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让文化经典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培养幼儿对祖国、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需要长期时间,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已经在心中萌动。

3.图书区

有民间童话选、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画册。孩子们通过看、说、讲,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交流能力。拼摆区内,让幼儿搜集了很多废旧的民间文学图案,让幼儿拼摆、创编故事。另外,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要求,还随时设置了自然区、游戏区等以配合民间艺术教育。

4.游戏区

在民间游戏区,我们发动家长,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玩具,并根据我们的需要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安全因素等进行了整理,选择了陀螺、沙袋、风车、杏核、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生活中,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大班孩子的创造力。

二、创设环境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要使活动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注重探索多样化指导方式,为大班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美、感受美的机会。

1.创设民间艺术氛围

幼儿在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合作,从中他们受到了民间艺术美的熏陶,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不是单一地让幼儿去“做做、玩玩”,而由教师从中去协调各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相连,将区域活动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机相连。如:在“快乐的螃蟹节”这一主题中心活动中,让幼儿画《可爱的螃蟹》,我们有意识地在自然区中放置几个鱼缸,鱼缸里有螃蟹。请幼儿在绘画活动画中观察其特征、形态,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由于受活动区的感染,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用螃蟹壳制作成不同的民间工艺品,将教室打扮得特别漂亮。区域活动之所以受到幼儿的喜爱,它能为幼儿提供较宽松的自由发挥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活动区,自由地选择操作,区域活动没有一定局限性,幼儿可以大胆地想象。

2.积极引导,激发幼儿全面参与

活动区教学时,教师应以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引导为主,重视活动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三、区域活动中实施民间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区角活动是愉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目前我们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幼儿的选择自由:从教学活动内容、材料、方法、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等方面,供幼儿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指定远远多于选择,选择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因为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材料欠丰富,很少考虑个性差异。区角活动则不同,每次让幼儿开展区角活动,这时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选择自己所要活动的场所,他们无拘无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材料进行拼贴、表演、绘画等等。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的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玩,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设计玩法,积极活动,获取经验,得到满足,尝试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有计划地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区角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

2.区角活动是表现性和自主性的结合

开展区域活动,激发了大班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萌发了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再选美地情趣。表演区中,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如“西游记”、“小羊和大灰狼”、”彩霞姑娘“等。在小朋友的表演下更生动,幼儿戴上各种头饰,伴随各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美工区中的幼儿画的画,剪的剪,捏的捏。他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创作出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区角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它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幼儿从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它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佳场所。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传承与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不仅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感。同时幼儿园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只有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有价值的家乡资源,才能凸显民间艺术的真正价值与幼儿园的办园特色。陕西民间艺术教育的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学前儿童的发展和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民间艺术的概述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二、陕西民间艺术分类

陕西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种类繁多,尤其是秦腔、秧歌、民间锣鼓、皮影、泥塑等闻名国内外。但还有很多未被挖掘出来的艺术瑰宝,主要有音乐类、舞蹈类、戏曲类、美术类、体育类等。陕西民间艺术活动类型多样化,有些民间艺术作品可以直接成为教学过程中所使用得教具,有些民间音乐作为一日活动中的背景音乐,还有些民间艺术无法直接呈现在幼儿教育的课堂上,但通过幼儿教师的改编与创作,可以转变成适合幼儿的作品等。那么必须探究到民间艺术活动教育功能,才能与幼儿区域活动内容融合为一体。

三、陕西民间艺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民间艺术活动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将其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增强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幼儿的认同感。幼儿园教育活动区域依据区域环境的性质、教育目的,可划分为游戏区、语言区、操作区、益智区、音乐表演区、美工区六大区域,对于陕西民间艺术活动来说,它们适用于美工区、语言区、音乐表演区、操作区和体育游戏区。

1.幼儿园美工区的创设。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看,美术作品可以展现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影响个性的形成。他们不会按常规将眼睛中的形状、颜色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是用心灵去感知,以独特理解去勾勒这个世界。他们的绘画与制作过程,既是一种游戏过程,又是一种学习过程。陕西民间艺术活动集色彩、趣味、民族性为一体的有关中剪纸、延川布堆画、凤翔彩绘泥塑、凤翔木版年画等,这些艺术作品制作程序中都涉及到色彩的搭配、形象塑造、整体布局等一些问题,适用于美工区创设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这些艺术品的原材料便于寻找,成本价比较低;第二点、艺术品色调鲜明,采用红色、绿色夸张色彩进行装饰;第三点、此项艺术活动比较贴近生活,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2.幼儿园语言区的创设。语言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是幼儿期,《纲要》中也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陕西艺术活动的介入,有利于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丰富幼儿语言内容。陕西的戏曲、曲艺和民歌,其中包括皮影戏、三才板、陕北说书、陕南花鼓戏、陕北民歌、信天游等。这些都陕西民间长期流传下来,是脍炙人口的内容,而且都离不开“说”,例如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还有陕北说书,以说为主。这一民间曲艺的说书者不受场所、灯光、音响等限制,说书形式也变化多端,由一人说变为几人说,由坐着说变为走场说,即表演说。乐器以三弦为主,辅以二胡、梅笛、竹板、铃铛、铜锣、皮鼓等。让孩子在表演和语言表达时,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与伙伴合作,有利于锻炼他们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

3.幼儿园操作区的创设。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对于幼儿童来说“手脑并用”很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需要大量成本,需要邀请专家给幼儿教师培训后方可实施,一般幼儿园是不宜采纳的。陕西民间艺术活动中很多原材料和师傅都是出自陕西本地,便于幼儿操作的有吴旗豆粘画、关中剪纸、延川布堆画、淳化面塑、华县竹艺、凤翔草编、凤翔彩绘泥塑、大荔面花等。例如陕西凤翔草编主要以当地盛产的麦杆、马莲为原料,即麦杆的最上节(茎节),经挑麦杆、掐辫子、编制、熏、染色等工艺流程制作成成品,其作品色泽明快自然,质地结实耐用,柔韧轻便,式样新颖独特,富于想象。还有吴旗豆粘画的用材主要有豆类、糜谷等农作物,粘贴成风格不同的画。这两种原材料便于寻找和堆放,成本较低,便于使用。若区域内贴有操作流程图,幼儿完全能力自主完成操作任务,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4.幼儿园音乐表演区的创设。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授歌唱和声乐知识为主,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音乐的情感体验,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音乐表演区主要采用儿童常见的形式比如说儿歌、手指谣、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主要为了培养幼儿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使儿童热爱音乐。这个区域包括舞台的布置和合作表演,比如有些幼儿园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打击乐器,麦克风、服装道具和头饰等,以供给幼儿进行舞台装扮。舞台表演的形式多样,幼儿可以对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木偶和皮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以修饰,形成自身能接受艺术表达方式。最后,音乐表演区已经融入一些戏曲、相声等中华文化元素,使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陕西省当地幼儿教师开始逐渐意识要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将其改造成教育资源,打造自己的幼儿园特色。例如陕西皮影戏、碗碗腔还有同州梆子、陕北的木偶戏、商洛道情戏、旬邑咪子戏等多种艺术活动,其中同州梆子是一具有清丽典雅、委婉细腻风格的剧种。还有“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部分人操纵戏曲人物,一部分人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一些乐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四、结语

民间艺术活动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需要从幼儿抓起。它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环境,是幼儿体验生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媒介。幼儿在创设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和欣赏民间艺术的美,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篇4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爱憎,它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文学,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的很多英雄,有关郑成功、屈原、岳飞等民间文学绚丽多姿的内容像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以此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二、民间艺术教育全面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与改编适合幼儿园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教材内容来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启迪幼儿的思维。

在“猜谜、猜拳”的民间游戏中,既可以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培养丰富的想象和敏锐的观察听辨能力,又可以训练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从中挖掘幼儿潜在的能力,使智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由于民间艺术的独到之处,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幼儿乐意学、好学。如丰富多彩的剪纸、编纸、撕纸、刻纸、刺绣、泥塑等民间工艺制作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积极主动的创作过程中,左右手灵活、协调地配合,有效促进了大脑左右半球的交替循环运用,使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三、民间艺术教育逐步增强了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民间艺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初步的风格形式,扩大了艺术修养的视野,在寓教于乐的民间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对说、唱、做、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更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初步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充分沐浴在民间艺术的海洋中,我们努力创设了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娃娃活动室”,其中溶入了“雕、刻、绣、编”等民间艺术活动。在开展刺绣的特色活动中,创设相应的民间艺术环境对孩子感受艺术美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刺绣作品,如多种材料绣成的绣花鞋垫子、枕头、手帕等,还结合多媒体课件等让幼儿感受刺绣带来的美。在开展编织活动中,我们紧紧结合季节、节日的变化与班级主题活动的展开,创设了丰富的室内外民间艺术氛围,在教室内挂着各种材料编织的壁挂,在室外的走廊两旁布置了家长、师生共同收集、创作的编织作品,让幼儿时刻沉浸在美丽而变换无穷的编织氛围中,充分感受到民间艺术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表达表现的强烈欲望。同样,水墨画也是满足幼儿感受美的需要和情感教育的活动。美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在水墨画的活动中,可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审美活动,掌握美的规律,表现美的艺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孩子们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去掌握民间艺术知识和表现能力,逐渐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更让幼儿在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民间艺术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因此老师要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民间陶泥活动时,孩子们用泥巴创造性地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还把它编成故事来讲,想象力非常丰富。再如民间游戏《丢手绢》、《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滚铁环》、《过家家》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技能、增长了孩子的经验,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五、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