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09:29: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2
1.中医学和藏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比较
病因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病的原因,即足以破坏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统称之为邪气。中医、藏医对病因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它不是单纯孤立地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而是重视这些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状况,即是除了研究病人发病时可能存在的外界条件因素外,主要则是以正气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病理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来推究原因,这种辨别病证、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并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关于病因的分类,根据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外因)和内伤病因(内因),此外还有劳倦、饮食不节等不内外因。外感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六气”,这本是自然界中阴阳消长变化在气候中的客观表现。但是,当气候发生急剧异常变化或节令与气候脱节(即所谓“至而未至”、“未至而至”),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改变的气候时,则“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六”。疫疠,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病邪,多从口鼻而侵犯人体,其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易于传染流行,症状相似,病情严重。内伤病因是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内伤是致病因素。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即过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而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的功能紊乱,即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等,以及长时问的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也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 三因素(龙、赤巴、培根)、七精华(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三秽物(大便、小便和汗液)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常量,其性能和作用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失衡),便导致疾病发生。病因分类可归结于内因和外缘(外因)两大方面。内部病因分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三种。龙、赤巴和培根这三种人体固有的基本物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原来的平衡,则变成致病的因素被称为三邪(三大内因),三邪在反常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及鬼崇(不明原因,四大外因)等干扰下产生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故中医学和藏医学在发病学及病因学上具有显著的不同。
2.中医学和藏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比较
辨证论治是中医、藏医学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其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去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和传统藏医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藏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藏医学都以辨证论治作为其确定基本诊疗的原则。
3.中医学和藏医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望、闻、问、切是中医、藏医学重要的诊察方法和手段,望、闻、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求全面地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切诊亦名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通过四诊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性质(寒热)、部位(脏腑)、深浅(表里)、正邪的关系及病情的吉凶。切诊的部位相同,以高骨为标志(桡骨茎突),其稍微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候脏腑之气。藏医脉诊称冲、甘、恰,分别和寸、关、尺相对应,而藏脉又分上角和下角,上角为阳,下角为阴,故分十二部脉分别候诊脏腑之气。所以,中、藏医学诊断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其各自名称术语有所不同。
4.中医学和藏医学治疗手段的比较
饮食和起居的要求基本相同。提倡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注意忌口,如寒证不易吃冷凉的食物,热证不吃性温的食物。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寒证易保持温暖勿受凉等。
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中药、藏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等,产地不同,药性各异。药物性味如寒热温凉等相同;炮制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炮制方法也基本相同,包括筛、簸、刮、去核、洗、漂、熬、膏、劈、碾、飞、炒、炒烫、煅及制等;剂型相同,一般丸剂较多,还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与药酒等。
配方原则基本相同。根据辨证选择药物,可以是单方,但多数都是复方,少则数味多则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此外,中医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问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与相反;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在正确判断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官的关系和系统状态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相对应的药物之寒热学说以及个药的性味、功能及消化后性味三种因素。
外治法基本相同。有放血疗法、按摩、擦身、火灸与艾灸、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及药水浴等多种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养生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风气,《黄帝内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固然,《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有着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其智慧大大超出这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是历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为医者之本在德、在术,《黄帝内经》在这两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堪称为医者之本也。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当今社会,医德重新成为人们的话题,作为医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坚守它。《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医生医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行,去声。)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必清必净,则心专志一而神明见,然后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素问·方盛衰论》),要求医生诊病要态度端正;还认为医生要以病人为核心,务求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汤液醪醴论》),诊病头脑亦须清净。
《黄帝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诊断要四诊合参,强调全面、系统诊察,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本质。如医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外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等等。
为医者,本于德仁,本于术精,《黄帝内经》又为德、为术之本,故曰:《黄帝内经》,为医者之本也!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有人认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研究《黄帝内经》似乎违背常理,《内经》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现已有中医临床各种教材,以及大部头洋洋数百万的专著,何苦再去钻研几千年前的东西?……种种认识,都有不同的见解和依据。笔者在通读《内经》之后,尤其是在任继学老师的指导下,深刻领悟到《黄帝内经》确是中医学术之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继承是创新之本。
老师任继学教授极力主张:中医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继承不够,要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肾实质的研究就是在《本草纲目·胡桃条》下证实并有所发展的。《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渊源,我提出的络、毒理论无一不是源自《内经》,重视中医药理论的继承是首要的!任老的观点十分重要,不仅是他个人几十年的体会,而且确是中医发展之所必须。其一,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是实践得出的结论,但目前的挖掘不够。其二,任何科学学科都离不开继承,甚至有不少极端的例子证实了理论虽错误,但在学科发展史上也有其闪光点和现实意义。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至今,有许多突破与发展,但总体框架尚未超越《内经》理论,同时《内经》构建的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总体趋势又相一致。“以人为本”的天地人观,整体医学理论,个体化诊疗模式等等,均源自《内经》,只是体现了《素问·玉真要大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发展思想而已。然而在《内经》中蕴藏的、众多的合理内核需要进一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与发展。如“膜”学、气街、“器”等理论的阐发与研究都有良好的前景。
2.《内经》理论的实践价值极大。
《内经》的实践价值是公认的,无需多言。但仅就个人学习导师经验和临床体会试述一二。“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的诊疗指导意义很大。合理选取千金鲤鱼汤,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化裁疗效肯定。再如学中医方法的诵、解、别、名、彰五大教学法至今对学习中医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内经》的养生理论至为关要,足以指导防调疾病,《内经》中的辨体治病尤应引起同道们高度重视等等。
3.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科学合理内核。
《内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式方法,有别于现代医学且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惜其研究挖掘不够,尤其是参合现代复杂信息挖掘技术,必会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整体认识、动态把握、循证医学、黑白结合、“象”法、阴阳思维法、器气学术观等均有重大的开发价值。
4.《内经》理论的不完备性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潜力与前途。
崇古派认为经中遍地宝,而现代派认为学术发展不能停留于几千年前的水平,强调发展。笔者认为《内经》确属中医学术之渊源,但也承认中医学术确需发展,二者应协调统一,承认《内经》的理论不完备性,恰恰是当今中医学子的机遇与挑战。依科学学原理而论,学科不可能完美无瑕,否则即标志着该学科走向灭亡。故此,中医学术的欠缺,另一方面又显示了其发展前景的宽阔与研究的生命力会长期持续下去。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黄帝内经》是全面揭示生命大道的三坟雄文,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惊讶于古代人们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内经》的一小部分——它的养生思想,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想。
养生,也被称为“摄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的方法。《皇帝内经》作为医药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成分。蕴含在其中的养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未病先防
养生的目的就是保养生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养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养,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寿,推迟衰老。当病症能被检测出来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这时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机体再也恢复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了。比如癌症,很多时候发现得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如果能通过避免辐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来减少得癌的几率岂不是最好吗?
(二)顺应自然、动以养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来源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会通过温度,湿度,阳光等等各方面影响到人体,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中“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正是体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
(三)恬淡无为、静以养神
“无为”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黄帝内经》中“恬淡无为”的思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对养生的重要性。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强度如此大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回归这样一种“恬淡”“清静”的境界,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争吵,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这样,我们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获得平静的内心。《内经·痹论》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通过静养,才能将神气内藏,达到清静内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河南中医学院第收集整理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1班110人为实验组,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2班111人为对照组。两个班属于同一水平的平行班,任课教师相同、学生的年龄、性别组成等也大体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设计
实验组作为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班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4],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方法:授课前派授课教师进行为期7 d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比较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要求授课老师课前做好教学课件,包括网络采集素材、相关教学医院收集相关典型病例录像、图片拍摄,学科为授课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等设备。授课时要求全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包括教学录像播放、教学dvd光盘课后自学。要求学生积极浏览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议学生通过自学、网络远程学习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包括板书授课,不用幻灯,不播放相关教学录像,但是可以提及学生自愿上网浏览学习。
1.3 教学评价
通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采取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具体如下。(1)《中医内科学》课程授课结束后按照学院统一安排组织考试、统一判卷,将两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评价所有成绩按等级进行折算,其中≥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2)制作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根据总体评价分为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4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为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成绩经ridit分析,u=2.6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情况
实验组110例学生成绩中,对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非常感兴趣者60例,占54.5%;比较感兴趣者35例,占31.8%;感兴趣者10例,占9.0%;不感兴趣者5例,占4.7%。通过以上数据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
3 讨论
课题组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统计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1 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ridi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
3.2 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虽然《中医内科学》为考试课,但是先前学生由于考研、喜爱西医等原因兴趣不是特别大;进行实验授课后,兴趣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的授课方式。
3.3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具有的优势
(1)可以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多媒体技术使《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变得形象化、可视化、动态化,使学生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因此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2)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整合实验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3.4 教学实践中的发现
信息素养与学习成绩无正相关性。部分信息素养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分析原因考虑为虽然他们具有很好的信息搜索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学好《中医内科学》知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学习优秀的学生,信息素养偏低。信息素养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太少,实验班名学生中只有几名学生信息能力强、学习成绩也好。
3.5 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5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aching Materials of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oks
Dou Xuejun
(The Librar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Jinan 250355, 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re still inadequate in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Ancient TCM books as teaching materials is needed, and electronic material is a good form of the ancient original materia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scheme, auxiliary function and reference books system of electronic teaching materials of TCM, and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ibrary is an ideal place for promotion of such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 TCM; ancient books; electronic materials; development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包含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用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近代以来,中医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师承教育转换成院校教育,教材成为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传统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成才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中医古籍教材应引起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型(数字化)文献得到推广,中医古籍教材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机遇。
1 中医教育需要古籍教材
建国以来,不同出版社对中医教材多次出版,此类教材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体系,但在中医思维方式传承和中医学信息传递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1.1 中医教材应引导建立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思维方式、基本理论、知识、技能都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医学体系有显著的差别。在近现代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传统文化思想逐渐被否定、丢弃,代之以西方的思想观念,形成“西学东渐”的风气。学习、借鉴西学之长应得到肯定,但片面认同西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为传统科技文化包括中医的传承设置了障碍。自此,西方科技文化成为评审标准,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内容被放在此标准体系中评判。因此,目前国内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所获得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的是符合现代科技文化观念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高校人才培养基本是仿照西医的办学模式,缺乏学习中医药知识的传统文化背景的氛围。由此积累的知识对于学习西医知识可产生较好的迁移,而对于中医学知识迁移效果差,甚至可能形成负迁移。强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保证中医思维方式,学生在中医思维方式方面需要重新启蒙,教材应该引导学生入门,建立中医的知识结构[1-2]。如顾植山先生指出的“现在应该对近代以来以教材为代表的被异化和失真的现代中医理论体系作出反思并进行溯源归真了。”[3]
1.2 中医教材应全面传递中医学信息
现行统编中医教材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对经典进行梳理和白话文解释,这便于接受了十几年现代教育的学生理解。但白话文与文言文有较大差别,转换过程中也可能受翻译者知识结构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真实地传递古代中医文献中的信息。同时,当前现代科技文化观念几乎无处不在,教材编撰者如何能保证以传统思维方式还原古人思想?在“重编”过程中,如果现代科技文化观念起作用,对素材的选择、编次和解释将改变方向,教材不但无法将原著的内容准确无误地“翻译”过来,而且会异化、变味。《内经讲义》作为经典著作课程教材,虽经历了多次以及多数学者的编纂、分类、整理,但并未使学生认识到经典著作的原貌[4]。
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以原著作为教材,将古籍原文全面呈现,应当是中医教育的一条可取之路。古籍教材应包括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有重要影响的中医学著作;前者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后者如《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景岳全书》《医宗金鉴》《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等。这些古籍既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又包括古人的临床经验,具有不可替代性。
2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形式
以往推行古籍原著教材的难度很大,在载体形式方面,纸质图书存储密度低,检索功能不足。纸质文献与数字化文献相比,其存在形式与传播方式对人们获取信息有一定的制约。当前电子图书日趋成熟,为中医古籍数字化提供了契机。对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可提高中医药文献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率,使其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
2.1 电子教材的特点
知识记录在一定载体上形成文献,文献是知识存储、传递的介质。存储载体和记录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知识传递、交流方式的变革。历史上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化阅读是知识传递方式的又一次变革。电子教材便是这种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延伸的产物。韩国2007年开始投入20亿美元推行电子教材的试点研究,预计到2015年全面推广电子教材;日本教育部2010年投入10亿日元用于10所小学开展电子教材试验研究;2011年,我国第一次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电子教材可以向师生提供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并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电子教材不仅可以作为课本,而且可以成为学生的整合型学习工具,是课本与多种教辅书、参考书融合的产物。电子教材节省纸张,能源消耗低,其成本将逐渐下降并低于印刷本教材[5]。在中医学领域引入电子教材,将会带来中医药知识学习、交流的变革。
2.2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设计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面临保真的问题,即客观地反映古籍原貌,力求不遗漏古医籍的任何信息。要保证教材内容可靠,真实地传递其中蕴涵的知识信息[6]。
2.2.1 版式 教材的基本部分为古医籍文本内容,应选取当前公认的善本书作为底本,参考现存其他版本。在版式上可开发简体版和繁体版两种。简体版采用横排,将古籍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并断句加标点。繁体版采用竖排,不断句,不带标点,读者可通过点校功能进行句读。繁体版减少了繁简字体转化,可更好地传递古籍信息。从汉字演变源流角度来看,繁体字本身携带古文信息更全面。未经句读的书显然比加标点的书读得慢,山东中医药大学刘更生教授认为这正是古籍不加标点的智慧所在,读者自行断句过程中会加深对著作的理解,而且此后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笔者也发现,虽然翻译后的教材便于理解,但读完硕士、博士不得要领者不在少数。因此,对于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的读书规划,不必担心繁体版教材读得慢,相反这种教材是古代医家必修的基础。
2.2.2 辅助功能 电子教材不是纸质教材的简单搬家,它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媒体表现的多样化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方面。中医古籍电子教材应当能提供文本、图像、声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具有点校、检索、注释、笔记、书签、加高亮、复制、复读、超链接等功能。此外,电子教材还能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教材中除文本外,还应对相关知识点添加链接。原文中涉及的形体、器官、经络、腧穴、药物、方剂、人物、书籍等均可链接到相对应的图谱或文字注释;经典著作及其他医籍的重要部分录制原文朗读声频资料,便于学生跟读或记诵;有关生理功能、病因病机或手法操作等内容可开发视频或动画资料,以增强感性认识。
对于检索功能,可以开发词语检索和文句检索两种方式,分别检索字、词和句子的出处。检索范围可以限定为原文和注释、笔记等辅助资源。对于古籍中同义词、多义词、异形词、生僻字等较多的问题,还可以借鉴主题检索语言的方法开发语义检索之类更高级的检索形式。
2.2.3 参考书系统 为便于学习和理解古医籍文字内容和医理,需附设教参系统,主要为参考工具书、中医书目等。用于文字解释的综合工具书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等;中医专科字、词典有:《简明中医字典》《实用中医字典》《中医难字字典》《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黄帝内经词典》等;中医书目有:《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医籍提要》《中医学重要著作选介》等。此外,《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医史年表》《中国本草彩色图鉴》《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中医人物词典》等亦可选用。
3 图书馆是推广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理想场所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可能需要经历一定时间试用、多次改进才能达到功能完善、系统可靠的目标。当前阶段这种教材形式还不能全面普及,但需要进行适当推介,让中医院校师生了解、试用以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这种新的教材形式,同时也能提供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更新。中医古籍电子教材正式推出之时,各高校可能很难一步到位地用其替代纸质教材,学生也会持观望态度,这个阶段也需要推介。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是推介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理想场所。可以在馆内设置电子教材试用区,师生感受到这种新型教材的优势后,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推广也会水到渠成。
学无止境,中医学的传承尚有很多问题未能解决,把中医古籍原文作为教材,可以给学生留出空间,这样形成的开放式教材更有益于学习、研究。电子教材的出现为中医古籍教材的推行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这种结合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达到完好保存传统思维方式为中医学发展服务的目标。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刘更生教授指导,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张星平.新世纪中医教材建设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39(12):56-57.
[2]洪蕾.论中医思维在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的体现[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80-3181.
[3]顾植山.中医要发展教材是根本[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21(1):38-40.
[4]刘春援.高等中医教育教材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医教育,2006,25(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