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09:29: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概述
艺术由多个领域组成: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影视等,这样的多种视角使得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审美性,是常人鉴别一部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一部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它所反映的观念与体现的现象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它可以拥有自然美,也可以拥有社会美,更可以去表现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我们可以从深层次的多个角度来审视一部艺术作品的“美”。例如,作品所要表达的声、情、意,运用的创作技巧、体裁形式,表现的神韵,体现的风格与流派,等等。同样的,最简单的审美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来体验,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感触到的,即使是一部作品所要表达的初元是个悲剧,它若是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感悟,也算是“美”的。
二、对艺术审美理想的认识
(一)古代与现代艺术审美理想
相较于古代与现代,思想的进步,环境的改变,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艺术审美理想的认识千差万别。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为人熟知,包括“琴、棋、书、画”。“琴”即古琴,一种承载中国千年历史文明的器乐。古琴的美是意韵悠扬的,古人弹琴前要“焚香沐浴”表达对琴的尊重,对曲的感慨,现今谁又能否认古琴的美?“棋”即围棋(古语中的“围棋”是一种闺阁游戏,跟现在的围棋不一样),棋艺代表一个人的智慧,古时帝王常用与将领切磋棋艺的方法来断定将领的引导作战能力,拥有精湛的棋艺,就代表足智多谋。在现今的人们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封建思想,但在古代,这确实是一种可以判断人的能力的具体方法。“书”即书法,谁人不见书法的极大魅力,这门独特的艺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学问,“笔、墨、纸、砚”这四个部分就将书法演绎得出神入化。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大草、行草、行楷、行书、楷书……各领,流传至今,由此可见,书法的美是显而易见的。“画”即水墨画,2000多年前,战国的时期帛画(丝织品上的画)开创了中国古老画艺的历程。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意画成为水墨画中的主流。画中或是意诗,或是描绘人们的生活娱乐场景,更值得人们去体悟的是画家所寄予的个人情感、理想,细腻如丝,悲切凄壮。看看这些历史留下的印记,不由得由衷感叹:这画如此之美。古代人将自己的理想寄于“琴、棋、书、画”这些美好的事物中,用现今人们的眼光来审视这样的美,也应算是美好的。
现如今,艺术领域不断拓展,影视、戏剧成为艺术的一种“新时尚”。
影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其二,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其三,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影视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
分析一部影视作品,要从运动性、造型性、假定性和逼真性等方面入手,整部作品中镜头画面的连贯及生动,人物形象的典型逼真,直接地体现了这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当今的影视作品逐步向现代生活靠近。同于音乐美术,影视作品也寄予了导演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思想影响力,使得它拥有一种自然的莫名的力量引导着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而是触觉。
现代艺术还有一种类别就是戏剧,戏剧是综合了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来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音乐剧、木偶戏、话剧、歌剧、舞剧等,它是一种典型的感官艺术。戏剧与影视作品两者都是运用叙事的形式来陈述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从而在典型人物的身上体现当下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大部分的戏剧作品就是围绕这样的矛盾冲突而展开的,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作为整部作品的重要线索,这样别具一格的“冲突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另一种美的享受。
(二)东方与西方艺术审美理想
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系统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因此,东方的审美理想就更加偏向于中国化。东方偏中国式的审美理念拘于传统、保守、束缚的思想,这样的“历史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东方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审视一部作品时,所寄寓的理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审美束缚于落后的社会环境及设备环境中,老艺术家常常借助于古老的传承方式――查阅历史文献来表达传统思想。正如《诗经》,一部最古老的艺术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第一部民歌总集。现实主义的传统就是由《诗经》所开创的。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道”、“气”、“心”、“舞”、“悟”、“和”这六个字为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源于本土历史,源于历史中旧社会及反映旧社会文化生活的东方审美观念虽说是传统的,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审美存在,原始的图景才付诸现实再现于人们的面前。
西方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时代性的,这取决于西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西方的艺术中也囊括了古老的历史文化。就拿西方的文学来说,《荷马史诗》(古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合称)是欧洲文学的开端,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史诗,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史诗就可以当作被审美的对象,而它的价值所在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审美打破传统的束缚,领先于世界前沿成为与现代艺术最为符合的审美观念。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地革新,使得现代主义更加丰富,而现代主义的流派在增加,风格在创新,西方的审美自然就占据了审美主流,这正体现了西方审美理念的先进性。
三、结语
由于时间的差别,笼统地将人类所生活的与人类未生活的年代区分为了古代与现代。也正因为年代的不同,造成了人类对艺术审美理想的不同认识。生于古代的人们,在艺术领域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对现实的不满,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都有可能在审美意识中体现。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则忽略了“琴、棋、书、画”,他们注重的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艺术领域。即便是这样,古代与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理想还是有交集的,虽然说现代的人更注重时代的潮流,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人执著地追寻着历史的足迹。
同样的,西方与东方的审美观念虽然截然不同,各个地域人文风情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运用各种审美来审视它,得出的结论虽不一样,但相信,最终人类想要表达的一定是作品中所独有的“美”,这样的“美”寄托了别具一格的理想。
但是,不论有多少身份,我以为,读书人始终是一个美好的身份。因为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尤其是在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工具,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没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深厚和优雅。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份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的课,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陶行知在倡行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正如他校歌中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教养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而,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以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一、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陶行知曾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这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激发爱国之志。在美术教学中应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又如,在进行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专题欣赏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相关人文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莫高窟艺术,同时向学生讲述了藏经洞的发现和大批文物被掳海外的伤心史和王道士变卖敦煌文物的卑劣行为,这一切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愤慨,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大量宝物保护的不力,也使他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的道理。于是,学生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中华情,报国心。
二、构筑“人格长城”——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传统节日蕴藏着感恩教育的资源。我们结合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母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开展制作尊师卡、心愿卡等活动,写上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学生对老师、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与感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制作时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尊重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父母。感恩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呀!我让学生谈谈平时该怎样尊重老师,父母,通过讨论,学生渐渐明白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和睦相处等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明白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尊重。
美术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热爱情,回报心。
三、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生命教育
肖川教授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健康、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的过程,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
如在鉴赏评述《加莱义民》时我给学生讲述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残酷的战斗场面、加莱城危在旦夕、六市民英勇赴义……紧紧抓住“六位市民的此时会想些什么?”“若是其中有你的亲人,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合作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英雄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他面对磨难的意志。又如在欣赏凡高的自画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画家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凡高为什么沉醉于黄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为什么画人物时线条运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旋转扭曲,越来越粗野狂暴?在欣赏画的同时我们读懂了凡高苦难而短暂的一生,知道了凡高与提奥的那让人感动的手足之情,更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张扬、痛苦、不朽。一幅幅名画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生命内涵。在马蒂斯的《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韵律,从《梅杜萨之筏》中体会人求生的本能,在罗丹雕塑作品《加莱义民》中看到生命的升华……
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敬畏情,善待心。
四、构筑“人格长城”——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赣南客家女红艺术的内涵及特点
赣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客家文化有的沉淀下来,有的已然消失。因而,发掘、研究这些文化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女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人际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造物活动和人的艺术成果,它是传统中国妇女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产生的文化成果。同时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特色鲜明的支系,在客家人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客家女红艺术鲜明地展示出客家女性的精神世界。
(一)在颜色方面,赣南客家女红用色以蓝、黑、暗红、白、灰为主,以素面为多。这几种颜色,多年不变,代代相传。大红大绿的颜色在客家女红中比较少见,年轻姑娘仅在当新娘子时穿红衣裙而已。从颜色上显示不出其礼制的含意与等级的规范。
(二)在材质方面,多用本地材料。绩麻、织布是赣南客家女性带有生计性质的女红材料。受到畲族文化的影响,“三南”地区流行织彩。用红、黄、绿几种彩线织成花带,花带中织有花纹图案,可以用作头上装饰,可以作裤带,腰带、围裙等用。另外用土布织成红白相间的花纹布,用来做“冬头帕”等,结实美观。
(三)多写实图案,客家女红的图案,一般采用写实性手段,少量应用几何形状,不管是花鸟、神仙、人物等,大都采用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工笔绘画有相似之处。
由于赣南客家先民地处亚热带地区,以及客家人普遍的农业生计方式,促使客家女性创造性地将客家服饰加以修改,以便出自她们手中的客家服饰更加适应山区耕作的需要。
客家女红艺术反映看客家女性勤俭持家、热爱生活,积极参与革命事业等多方面的品格,从而成为反映她们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与其他地区的女红艺术相比,客家女红艺术更少地受到礼制文化的影响,但受到更多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更健康和率性的生活。客家女红艺术体现了与客家女性生活密切的联系,无论在其为人女,还是在其为人妻、为人母方面,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在是在其革命战争年代,客家女性都以其或精致或朴素的女红艺术品,表达了她对家人的爱,对亲人的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觉悟。客家女性在生活中创造女红艺术的同时,也在自我地塑造了一个美的精神世界。
二、赣南女红具体的人类学审美意义
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学术理论,作为人类学与美学的思想与资源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艺术人类学从具体的文化层面上描述和探讨。从艺术人类学角度,探讨赣南女红而言,赣南女红之中的人类学层面往往是女性抱有着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以及崇高向往。例如,客家女性在创作绣花鞋垫这一女红艺术时,总是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贯穿到自己的工艺中去,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母亲为儿女做鞋垫,凝聚着对子女平安的护佑,常会绣上“一路平安”等字样;姑娘给情郎做鞋垫,一针一线都倾注着深情厚爱,常会绣上“花好月圆”等字样。在过去,客家的不少地区,姑娘给情郎的定情之物,往往就是一双绣花鞋垫。有的鞋垫中心绣上一个“正”字,一是表示以正压邪,希望自己的真情能保佑情人度过各种艰难险阻;二是希望自己的情人能走正道,不为其他诱惑所吸引而邪路。据说在战争年代,有不少客家女性在鞋垫上绣上“回纹”或“安”字,希望外出的亲人早日平安回来。也有的新婚妇女在自己穿的鞋垫上绣上“麒麟送子”的图案或“连生贵子”的字样,暗暗地祈祷着一个最神圣的愿望。可以说,小小鞋垫,承载了客家女性多少美好愿望,寄寓着多少良好祝愿。
在纹样和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赣南女红表现着对于生育以及实际的生活的劳动的憧憬以及期待。在赣南客家孩童出生后,外婆外公往往会送如下一些东西:一个绣有美丽图案的肚围兜、一个由银链子系着长命麒麟锁、一顶精美的帽子。赣南客家儿童的服饰花色艳丽,绣有很多吉祥花鸟动物图案。尤其是对童帽的变化更为丰富,这种复杂多变的装饰反应了家人对孩子的一种美好寄托。帽子按季节分为冬春季和夏秋季。冬春季一般穿戴狗头帽和虎头帽。狗头帽是赣南客家幼儿戴的帽子,它保温性好,上竖两只狗耳,帽子的边缘有银子打制的八仙、尺子、剪刀、算盘之类的职业象征物。虎头帽又称“八仙帽”,一般做成虎头形,这和中原传统的幼儿虎头帽很相似,但是童帽后面会比普通童帽长,可以盖住颈部,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儿童颈部,注重保暖,预防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反映了客家女红艺术与中原古老艺术的渊源关系。帽子边缘上装饰有很多的银饰,银链、铃铛、八仙等,他们认为银饰品即可以用来避邪,又可以防止风大把帽子吹落。这也包含了亲人对孩子的寄托,也更能表现出孩子富贵形态和可爱。
客家女红艺术是客家女性创造的美的世界,是日常生活艺术化的最好注脚,这一创造为客家男人平淡的生活带来温馨的诗意和爱的气息。正是绣花鞋垫这一类女红艺术,更真切地映现了客家女性节俭、爱美、勤劳、觉悟、多情等方面的品性。赣南客家女红具有比较多的艺术审美意义,从人类学视域而言,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二、审美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在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心理,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对作为审美客体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最初体验,就是感性体验”。[7]然而,要对审美客体的声乐艺术作品进行更高层次的把握,从而获得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使自己能够获得心灵的净化,就不得不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进行理性分析,进行艺术加工,使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从作为审美客体的声乐艺术作品得到一种共鸣,从而获得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感情与理性也是有机统一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审美的最高境界。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准确、细致并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在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上讲,这种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觉体验,在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最先从声乐艺术作品中获得的最初体验也正是感性的,而且这也是整个声乐艺术作品审美活动中的基础。这种感性体验,首先来自于声乐艺术作品的曲词和曲调。民族声乐艺术作品是曲词和曲调的统一体,声乐艺术作品的曲词具有形象性和文学性的审美特征,而曲调具有生动性和音乐美的审美特征,曲调和曲词,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能够通过声乐艺术作品的歌词,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化的把握,获得初级层次的感性体验。音乐本身能够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美好的音乐能够刺激人的耳膜,使审美主体产生感性愉悦的情感反应,因此形成了美感的直觉性。当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作用于声乐艺术作品曲词时,最初的感性体验是不需要进行逻辑思维把握的,因为对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把握往往是一触即发的,这些都是来自声乐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只有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对声乐艺术作品进行理性把握时,才会对审美客体灌注审美主体的创造性意识。所以在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感性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就不会有审美体验的理性把握,总之审美活动中的感性体验是审美活动的基础。人们的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审美认识也必须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也只有通过理性分析,才能深刻把握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可以说审美活动中的感性和理性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性认识,深深地影响着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的理性把握。同时“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艺术加工,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感性认识,并深化审美主体的感性认识,使审美主体的感性体验得以升华”。
声乐艺术作品的歌词和曲调本身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很容易使欣赏者获得直观的感性体验。然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深层思想情感把握,则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将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高度,只有通过理性把握声乐艺术作品,才能将声乐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艺术化,才能真正融入声乐艺术作品所表达情感内涵,才能够发现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艺术作品审美活动中,审美体验越深刻,心灵所受到的震撼就越大,审美主体就越能够获得更加高层次的审美愉悦感。在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体验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从最初的审美体验中获得感性认识,本身就包含着理性认识,如果想达到审美的高级阶段,更是需要理性认识去不断的深化最初获得感性体验,因此整个审美活动都贯穿着感性的体验,以及理性的认识。欣赏过程中的感性与理性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才能达到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才能真正在声乐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中产生共鸣与顿悟,才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最终完成审美活动,使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获得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来自于《四川戏剧》杂志。四川戏剧杂志简介详见
美的本质特性属于人的本质一部分,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一致性,这一点是共识的。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强调了人的本质能动性。海德格尔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这样就从哲学的角度来确定了美的社会本质一致性。马克思也作了归结, “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管是有无唯心的成分,都承认了人的本质能动要素。
普遍的美学研究都讲到人的问题,但却在本质上漏掉了这基本问题,所以美的核心离不了人的本质问题。但是如果只讲人的本质,这个外延范围太大,要用最恰当的界线来确定,那就是艺术这个根本特性。
研究美,是要指导美的认识和艺术创作,为了美的社会生活服务。 认识美的本质问题,不能只在美的概念上兜圈子,只在知觉和感性上猜测。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美的问题放大和延伸,就可以看到,美的发展趋向和形式表现就是社会性的艺术创造的展示。美的感受是人的社会艺术历史创造在人本体发展中的烙印,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动物的感受情发与美的欣赏无缘,因为是与艺术创造无缘。美感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人的感受好像是决定性权威的,其实这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情感上的反应。所以美不仅是客观的,也具有主观性,不仅呈现在成果中,也表现在创造过程中。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这就强调了艺术美。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美的起源是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兴奋中产生的表达冲动和感受,这种感受需要一定的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用于自己的感觉欣赏,再就是用形式传达给别人,这就是美的自我欣赏和互动欣赏,是艺术成果和精神感受的互动。不管是具有什么水平,在表达中,人们总是寻求更巧妙恰当的好的方式,这就使其带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这样才能与舒感和快乐的情趣一致,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相容一致性。人的艺术感觉和思维表现在感性知觉和艺术形式有不同阶段,生动形象的展示也是艺术的表现。自人类社会生产分工形成以后,专门的艺术也随之产生。艺术的感染会随时融进人们的感觉和意识中,当外在事物引起情感的变化时,艺术的潜意识感受会表现出来,尽管是不由自主地反映,人们还是有了欣赏评价和表达的艺术要求,产生了艺术美感的享受。所以美的艺术性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美的感受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在交流中,人的表情的可感性传寄了美感的信息,这种表情可以被学习和模仿,使感情的表达成为形式,这种形式是以艺术手法来进行的,所以艺术形式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艺术性是人的本质优化表现,其感受和能动性趋向和谐关系的高级境地。
美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开发的,但到了一些美学家手里,美及本质就被掂成了个伪命题,美不存在了,这是社会各方面都不会接受的,社会需要美,人们需要美的思想指导,理性需要美的轨迹,所以各种美的研究都要再回来通过哲理的检验。
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意识,事物的相适应性决定了美的感受如何,人的美感意识发展成审美感受,又确定了事物美的特性,进而创造事物的美,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相辅相成的和谐一致关系,这样使和谐说法有了根据。
美感起源与人的社会劳动生活,这与人的本质能动性是一致的。当人们所作用的客观对象呈现了相适宜的状况时,心理有了一系列愉悦感受,美的感受产生。待社会文明的萌芽成长之后,人们有了抽象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的高级化,并不断印记在产品对象上。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人们把审美经验与事物结合起来感到了美的特征,从而认识到美的事物,美具有了实际意义。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其中和谐一致的抽象特性,所以具体的事物并不等于美,美的本质也不是审美对象。美不仅是优美,美学也不只是审美价值的探讨,而是有着广泛的意义。美感有着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人们在适应或接受了客观的和谐一致条件时产生了美感,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精神感受的和谐一致关系都不会产生美,人们首先要适应客观及其规律才能存在,所以客观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动反作用是有条件性的。确定了美的特性,就必然有了本质的探讨。
主观感受说法以人的感觉审受为核心,忽视了客观刺激的原始作用,这同意识决定存在的观念一样,违背了唯物哲学的思想。实践美论把美与事物等同起来,就搞混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不符合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由于美的问题非常复杂,只在本圈里难以确定,除了以认知科学的方法来认定之外,还必须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来进行。社会实践是检验的根本标准,总体理论检测是先行标准,
美的定义首先要经过语法的检验,把定义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看能否讲得通,专业词语应保持本来意义,但在中国的社会里也要适应汉语的活用和发展原则。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有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思维本身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论探讨离不开逻辑分析。
美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人类的理想、进步、创造是本质的特性,所以是美的;人的表现和感受与客观相一致,就会呈现和谐,所以也是美的。这些充足条件连在一起,就结成充足必然条件,可以定义。
“美是伪命题而只有美感存在”:没有相互和协的美的现象哪来美的感受,这是违背了矛盾律,不成立。
“美就是美的事物”:没有什么叫作美,与美的事物不一致,违背了同一律。
“美感的本质是在非功利状态下经由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知而产生愉悦性情感体验”:艺术表现的内在意义也能引起美感,悲剧引起的激愤共鸣也会产生美感,理念不周延,属以偏代全。
“美学就是关于审美意义的科学”:不研究美及艺术美的实践问题,美学没有了理想的价值。属概念有误。
概念的美是抽象的,也同与本质的美,这是遵循了思维逻辑的规律。
在解释美的本质时常与自然属性结合起来,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只有艺术的趋向关系才能确定其美位置,这样就与生理和思想的感受区分开来。人的感情在初级阶段中,许多感觉是纠合在一起的,美感与其他感受有时是相容的,并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但发展趋势不同。这里有一个确定状态和朦胧感受不同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的界限,但欣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性的感受表现是确定性的标志。单纯的生理舒畅兴奋只引起机体的新的平衡调节,生理享受有益于身体健康,其直接反映的是可行与不可行的感觉。单纯的理论只能表述其客观属性,反映存在,从理念上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事情的原委,发展的过程,讲的是怎么回事。而美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从事物表现如何,引起人们的感受怎样,怎么用好的形式去表达,表现了事物怎么样。心灵美和精神美都要艺术形式表达,当用艺术形式表达事物和思想时,美好的亮点就给以升华,美的感受也充实其中。如果失去艺术性,干瘪的说教会显得空洞。美的感觉用表情和动作艺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是用修辞技巧和意境的设置来完成,工艺美用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这都是艺术的发挥在起作用,这样的认识在心理学中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人的本质在于能动性劳动创造,美的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成为艺术感受,没有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表达作为寄托,美就无法存在。艺术有文化和工艺多种形式,形式为具体研究创造了条件,艺术成果又影响了美的感受,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容身于艺术的熏陶,感情的表达会自然带有艺术的特色。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趋向艺术发展的感受才能成为美感享受。美不等于艺术。艺术是人们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运用的方式,有具体的形式,可运用不同的材料,是关于怎样认识、表现、创造的问题。艺术的范围很广,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逻辑学是思维的艺术,语法是语言的艺术等。
美的内容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人们能动地认识并作用于这些事物时,使一定事物和行为带有艺术的特性,美的特性就显示出来。艺术需要技术和材料各方面的使用,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但是没有美的内容,艺术就失去了价值;美的内含体现了客观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艺术的表现,客观的本质属性只是客观的陈述。有了艺术的表现,事物的美就更加突出。二者是相互推动和相互服务的。美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美学是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美的定义要依据哲理的分析。美感起源于社会的劳动生活,只有当事物的表现和反映有了与人相适宜的时候,人们才能有了心理的一系列反映,就有了美的意识感受,并将这种意识感受与事物联系起来,使特定的事物有了美的印象,这就是美的事物。这种印象不只是美的感受,也是意识的反应。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的只是其中的和谐一致的特性,就是具体事物的美,所以美并不是事物,只是事物与人和谐一致的反应,表现为事物一定的特性,这样又具有抽象的事物性,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定义,有其本质特征,这就符合了唯物的物质与精神的认识,也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美感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条件性,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和谐一致的关系都不会产生美。机械唯物观的实践美论美当作事物,认定事物和美是一回事;唯心的主观美论把美只当作精神反映,只在心理感应上寻找美的根源,都走向偏激,必然导引出错误的结论。
美的艺术性普遍地反映在美学理论中,但在本质论述中却很少被提及到。
艺术是在享受和寻求劳动生活成果的美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与美的问题最密切,美的寻求必然发展艺术,艺术的开拓离不开美的理念指导。艺术美以典型化的手法将事物的和谐性加入到作品中,使之区别于生活中的原始美,具有理想的趋向。与艺术相关的能动表现和欣赏的感受都强调了抽象的艺术性,与生活的审美角度有异,这也就是艺术性区别了美感与的不同。
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设计舞蹈动作,谱写音乐曲调,看来都是创造者的主观臆想,但实际上是在适应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艺术性手法必须与人的生理条件相和谐,与理想一致,与自然相顺,与社会相融,能达成与欣赏者感受的共鸣,这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美。如果只有美的服饰,人的动作不和调;讲着华丽的词语,做出不雅的行为,这些都不会是美的。艺术形象就要这样的和谐关系,一个林妹妹,胖了不行,俗了不行,要幽雅,有气质,都是自然和社会一致关系的人本反应。美学的着重点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理想和协的美。
喜剧多表现了理想性的艺术性和谐,通过各种褒贬的艺术手法运用,使人们在风趣地欣赏中享受胜利的快乐。
悲剧突出了斗争性的和谐,在矛盾冲突中激愤人们的感情,造成追求新生活理想的共鸣。
艺术表现中的崇高是典型的理想美,这种艺术性的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和人的本质高级进化的感情寄托。
美的艺术发展规律呈现继进跳跃式,在历史的熏陶下,社会突变和科学激进都对艺术美的创造有很大影响,这就符合了与社会一致的和谐性。
“美”字的原始创造是象形,示意舞蹈者带有羊角,身着羽翎,这就是艺术的装饰。古人在正规的场合如此舞蹈,把美提到较高的位置,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发挥和理想的伸展。
艺术的理想创造要有美学理论的指导,一般的艺术发展是依据审美经验进行的,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验便出现不足,又由于美学理论的缺陷,艺术创造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
美的艺术性和一般讲的艺术性有区别,不只是表现能动性,而是具有一定的美感欣赏特色。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这样就把艺术进行分类对待。杜夫海纳认为: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 “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美的感受必须是主体和客体相容统一,美就是主体感受和相适应的客观存在有机的结合。人们在能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时,常常面对着艰辛和痛苦。当还是处在这种艰辛痛苦时,当事者很难有审美的感受,尽管在操作着艺术工艺的流程,有着奋斗目标,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美的感受。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都是审美感受的认识。当审视着行为成果时,人们有了审美的关系,美的艺术性才体现出来。所以美离不开审美关系,美的定义也离不开审美欣赏认识。综观美的分析,人们认识的美实际上就是主观感受和客观相适宜的和谐统一。
美学著作基本理论都有大幅度地谈论艺术审美的问题,但在基本定义上却漏掉了美感欣赏和表现的问题,这确是一个缺陷。自从柏拉图发出迷惑的呼唤后,名家都从不同方面做了一定的回答。至此,综合吸纳后,本质问题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结论。
讲到了美,必然地联系到了丑。没有丑的定义,就不能恰当地定义美。普遍的美学理论都在回避丑问题,因为这对于苦心经营的理论难于融合。作为反意,认清了丑,才能衬托出美。
反其意,丑就是人的非本质的反向艺术性的欣赏感受和表现。丑的行径不能促进人的进步趋势。丑也具有艺术性,这使之与恶有了特性的区别,也使之增加了假象表现的内容。丑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从感情上是人们反感的事物,在理性上是破坏社会和谐进步的东西,是被人们否定的东西。丑与美相反,但也具有艺术的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人的生理上丑陋是发育不足的表现,机体损伤也会如此,这是必然的缺陷。但人在精神上可以进行弥补,对社会的作用上可以表现其美。
社会特性的丑是人为的制造。进行着有损社会的行为,又要用好的方式来掩盖,像公益和商品的假像宣传,搞欺诈行为,这就是丑行。不同于直接的恶态暴力,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尽管会被人们蔑视,但还可蒙骗一些人。还有一方面,就是艺术方式运用得不恰当,也会把好的事情搞砸,就是说出了丑。
艺术表现中的丑并没有失去原有的特性,只是在被鞭笞和艺术性处理中出现了新的平衡落差,丑行失去了力量,变得更不协调,人们享受的是轻松和谐的艺术性感觉。
美与丑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有关。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人群中,有着基本的道德思想标准,对丑的确定性是绝对的。但在不同条件下,对丑的确定会不同,文物以人情而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复杂关系。形象的丑与思想的美会有交错关系,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有其不同。在不断认识中感情也会发生变化。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单体的现实用处和共性的价值不同。用通俗的话解释美和丑,那用好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好的事物就是美的。而用好的方式掩饰不好的,或好事被表现得不好就是丑的。如果混帐的脸都不要了,那就是可恶。艺术作品中的丑与生活中的丑有相同的性质,并不是因为艺术性将丑变成了美,而是作品抽象典型化的手段显示出了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们感到了艺术的美,使人们在胜利自豪的感受中否定丑的行径,其中的恶也随之化为丑的败迹,从而产生有美的效果。
确定了丑具有其艺术性,这样就会明白反社会性的创造和欣赏是美的反向表现,暴力欣赏、低级趣味是丑的艺术反映,是应该批判和消除的。好的事情也要先用好的形式来表现。丑的艺术界限解决了心理感应论迷惑的问题,使人们明白注意到丑恶的东西会用艺术形式加以掩饰。认识丑的问题可确定正确的行为方式,识别艺术手段下的丑恶行径,加强社会的和谐生活。
基础美学的研究是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不只着重艺术的研究,还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完善美的认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能放大社会的角度。美在生活中常以好的概念被认识,较少审美的特定意义。人们常谈论着人长得如何美,打扮怎样,论及景物风情,实际上这都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向融洽的表现,用了好的表达方式,却讲不出什么艺术性。生活中的丑被认定为坏,这是生活中的不和谐,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行为的限度,生活的和谐包括多方面,只求一方的和气实际上是不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讲究中庸之道,就是以此来解释美的和谐之本。
如果将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处和睦,有风度气魄,时尚进取,生活丰富等这些来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就会感到美的所在。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感情,都要与现实的环境相适应,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生产矛盾,有和谐的理想,就有稳步的前进,社会创造了美的使者,明星照亮了生活,在艺术的光辉下人们享受到了美,并充实着自己,这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性和谐。
认识了美的本质,就可以正确地指导美学理论和艺术创造。如何表现人的美,如何创造艺术美的风格,都要展示人的能动本质特性,创造出和谐与人的社会生活的感人艺术作品,丰富繁荣的现实生活。
确定美的本质,要同其他的问题相区别,不能无限扩大,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归之于美的范围,因为符合人类进步方面的事情太多,美的范围过大,容易引起认识上的错觉。也不能使之太小,否则会影响美的社会性审定和艺术的创造。现代美学出现了美感派和实践派的对立,主求审美理念的观点提出伪美和反美问题,力求美学的精华和正统,但却与客观和社会实际应用相脱节。提出各种实用美学的观点又在人的审美方面有所疏忽,缺少了人的本质要素。所以美学研究仍要坚持唯物辩证统一的思想,在不断认识美的实质上发展美学。
凡是艺术性创造和感受的事物都牵连着美的内容,特别是一系列——美的范畴,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美首先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美的感受和欣赏对象都是社会的存在现象,离开了人的社会需要关系就无所谓艺术性的美,同时美的社会性是与人的进步的能动创造性相一致的,反人类进步的会成为丑。另一方面美离不开艺术性的感受和表现,没有好的方式就不会引发人的美感享受。
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客观存在是审美的对象,又是美的创造和理想的基础;审美活动以人的主体感受而起,由主观因素确定了客观审美对象,只有被审美评价的客观事物才有了审美价值。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体的认识,带有人的主观色彩,但基础是依据客体的存在,虽然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但只有符合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一致的事物才能产生美,反之就不会产生美,这是美的客观基础。只是以个体的主观意识来认识美而完全否定客观基础是错误的。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思想认识、素质修养、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不同,会对客体反映出美的感受和表现不同,当美的事物一旦成为公认的现实,尽管有着感情的差异,个体自然要服从这个断定,这里艺术形式起着很的作用。当一个集体创造着一个艺术作品,尽管不同人各有其美的评价,但大家还是要根据美的统一标准来服从这个美的形式创造。当个体的感情有了波动,对公认的事物有时会反感,但反思回来仍能够给以肯定,这也是客观基础的问题。美的艺术性广延较大,客体首先适应于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反映客体的方式会有着较多的一致性,这样就加强了社会不同关系和不同时期的相连性。
美是情感和实体成果的统一。情感是美感的基础,当主客体处于和协一致时,引起审美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是具体的,进而促成了艺术形式的表达,促进了艺术产品的创造,有了美的具体成果,反过来又影响到美的情感享受。
美是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美是有感而发,通过艺术特性表现出来。有了艺术的形式,便可以进行理性的升华,事物的美就会得到明确的认识。所以可在艺术的理性研究中对美的认识进行开发,再产生对美的影响,指导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认识美的艺术性才能认识美的创造性。美的“感性显现说”淡化了艺术的特性,因此不好解释理性认识的问题。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客观事物融入人的社会生活,通过鲜明生动的表现使人的感觉和意识产生了反应,有了自身的评赏,美是具体可见的;通过艺术的抽象可以认识美的共性,找出其规律性,有了理性的升华,来指导艺术美的创造,并以此进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创造,美又是抽象的。
美与真和善是相连的统一。这三者相互补充,各自又有不同的内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比例。美以真为现实基础,又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要有真的现实根据;美以艺术形式体现善的和谐性,其内含的好的内容具有善的本质,又可与丑的转换中增强矛盾起伏的艺术性,真和善加强了美的感受。应该强调的是,真、善、美都是好的部分,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合在一起就是非常好了,所以不能相混代替,更不能用美代替好。只因为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性,所以显得格外突出。
美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美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不同事物相互对比中有了相对的美,通过反面的对比,美的事物就会突出。绝对性是抽象的艺术概括和再创造,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美的共性就有其绝对性,取得共识的绝对的美延续下去成为美的经典。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美的感受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感应,情感因事因物而发,美是主客体具体的和谐反映,集中在各方面的一致关系上,一丝细微的变化,一点冲动的萌芽,都会产生美的火花。美是有感而发,离开了具体的感受,单凭主观认定,不会有美产生。另一方面,美的理念又是抽象的,人的思维和感受会将美的意识加以升华,使具有一定特性的事物被审定为美的事物,这些具有和谐一致关系的事物,不管是有无具体的感受,都会给与评价,当理念与具体相对应时,理性的美感认识出现,这就是审美。
审美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艺术创造,有其自由性,但又受群体的约束。组合的共识统一了审美的方向,又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美是意志和功利的统一。美是由个体思想感受而发,受其立场观点的影响,作用着行为和理想。但社会功能和利益关系又确定了其功利性的位置,激发了进行艺术创造的积极性,并作为一种动力导引着美的发展趋向。美的艺术发展就是这种统一的结果。
美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统一。社会劳动和丰富的生活创造了美,不同时代和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有各自的审美情感,但历史的影响会留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又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地创造着美的历史。
美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现实是基础,由具体事物引发美的感想。理想的美是现实的发展和再创造,表现在艺术的创作中,显示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果理想的发展远离了现实的基础,就成了无稽之谈,如果没有理想的再创造,现实的美就会平淡无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4-01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而其思想性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所以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这一特征,与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截然不同,与自然科学更是判若云泥。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独有特征,因而艺术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心灵,指向人生和生命,对应人的审美心理。对人的人格、气质、情操、思想,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内在的深刻影响。这种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深刻影响。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而产生的如下作用而达到的:一是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形象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审美美感,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等。二是认识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民族风采、地域风情、生活面貌、自然风貌等有所认识。三是教育作用,也就是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四是娱乐作用,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产生审美和美感,从而身心得到愉悦和消遣,放松与休息在艺术的以上作用或功能中,审美作用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于是,谈到艺术,必须上升到美学,上升到审美。审美的方式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也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美。美的本质在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能动性的创造。从美的本质中可以明白,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正如郭沫若所说:“艺术乃发明的事业”。艺术作品是创造的产物。因此,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不仅会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创造激情、创造智慧、创造性思维,焕发人的创造力,并通过这创造力使人生和生命充满活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26-01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明确什么是审美,审美就是体会、感受、理解、判断美的水平,是人对美的一种把握能力。审美活动的基础是感知美,它是人通过各种感官,对事物中美的因素的直接、迅速的反应。而只有具备了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动和感受。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现在的美术教育教学,面对客观世界的丰富性,美的形态的多样性,如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培养上,诱导美感的指向上不再单一,培养美感要有方法,要方法得当,更要多种方法。课堂教学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有关造型艺术的构成因素:如形体结构、透视、色彩变化、机理效果等要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动手实践。之后再欣赏、分析,由浅到深逐步练习和互相评价,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分析、思考,达到最有效的美感体验,从而完成美术课程总目标所提出的“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审美经验”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加强学科渗透,拓宽学生感知美的途径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到自然中、生活中去探究感知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梅花线描时,可选在冬季。课前,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梅花的踪迹,观察梅花的形状、感受梅花的幽香。课堂教学时,先播放歌曲《一剪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思维随着音乐旋律,在脑海中闪现梅花的形象,此时老师诵读的《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带领学生齐读“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咏梅诗句,都是情景导入的好方式。同时出示工笔梅花的作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根据画意引领学生吟读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音乐、诗歌、绘画虽然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他们有共同的艺术意韵,即审美效应。在进行学科联系时,将他们互相融合,触类旁通,使学生由此及彼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奠定基础。
二、结合实践,加强感知美的体验
课堂上老师针对不同的内容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获取美的感受。但有效的审美体验既要借助语言,更要靠学生的亲身体验而获得。例如学习表现物体的肌理美时,老师通过实物与艺术作品对比展示,使学生理解质感在作品中美的体现,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学生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用他们敏锐的眼光去寻找。学生有点用拓印方法表现树叶叶脉的线条之美,有的用水印方法表现牛仔布的粗糙感,有的用压印方法表现贝壳的纹路,还有的用线描方法表现发丝,等等。当他们的作品聚集一起展示时,学生才会发现身边原来有这么多不曾留意的美。之后,提醒学生肌理再创造时,学生开始用撕、剪等方法,利用各种肌理制作出了有创意的装饰画和剪贴画。
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学生懂得了美是无处不在的,提高了学生对美的发现和表现能力,并能够运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欣赏和感受美。
三、丰富学生审美感知的经验,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232-01
艺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艺术课的重要性。
首先,艺术术课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他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人们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作品,不知不觉中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他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要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丰子恺论艺术》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态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他视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此人们认识美,发现美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强审美的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对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和富有情趣的色彩具有感人的艺术特征,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认识,作为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也曾经历过一段把优秀文学艺术当作毒草的认识偏差历程,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党的以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认识,中学美术课才得到了全面的恢复,被列为必修课程。
从人类生活和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的寻求中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的直观性显现。人们对美的欣赏也就是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故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
其次,中学艺术课通过对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艺术课参中学生进行审美艺术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判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和时间是用来培养学生如何做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个过程是个科学的、严谨的体力和脑力结合的过程,是个完全理性的过程,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疲劳心理。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下都会利用网络来进行调节,这是理性压抑下寻找放松和心理宣泄的一种途径。但网络文化,则更多的是大众的、低俗的,对人生观还未成熟的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壁垒影响阻碍学生正常的心智发展。审美却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认识、思考和感悟,人识则是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的接触达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思考则是对事物现象之后的本质的追问,最后悟出其中的道理。可见,审美对学生的心智培养的角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则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种审美教育,而是贯穿于学生生活的一种氛围。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的开展,而是通过老师课堂之上的对美的认识的刨析,给学生以启示,是一种师生之间互动来探讨来体验的一种教育方式和过程。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和认识,在老师的启示下,让学生自己掌握审美的过程,形成独立的认识。
2.审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对生活是否持有审美的态度,则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攸关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活动,在当今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的社会环境下,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压力明显增大,如何缓解成为时下很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工科学生的理工学科学习带来的压力也很明显突出,学生失眠、精神萎靡以及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就是这种压力下的表现。正确引导学生对生活持有审美的态度,而不是科学严谨的对于错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而运用科学的、审美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学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生活中的不同压力。
3.审美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
审美的过程便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促使你全面的多角度到考虑和看待问题,而不是传统的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审美的过程是一个逻辑和感性相结合的过程。审美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在严谨的科学里往往需要审美的感性来促发灵感,促使创造性的思维产生。所以人才的培养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学习和生活与审美相结合,这样会更有利于创新。
二、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小结
审美教育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虽然貌似和职业教育不相关联,但这是一种从长计议,长远的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人格完善都是一种双关的作用。所以,审美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好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探究的话题。
作者:赵荣忠 单位:鲁中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