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7 09:29: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篇1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7%,高于GDP增长近2个百分点。工业呈现出生产、销售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3.61%,提高9.88个百分点。工业投入明显增加,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增长40%,占全部投资35%,比上年提高近10百分点,其中26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8.6亿元。中泰化学12万吨聚氯乙烯专用树脂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新疆众和高纯铝及其深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米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自治区批准并开工建设,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四个省级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占全市的32.68%,比重进一步提高。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园区配套设施条件,增强了项目承载力,今年以来已有149个项目落户园区,其中神华集团年产12万吨活性炭、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辆客车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39亿元,增长18.24%。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住、文化娱乐成为消费热点,文化体育用品、汽车、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销量均大幅上升,消费品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态势。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总额262.41亿元,增长20.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4.24亿元,增长12.4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6%。加强了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围绕民族民俗风情游、都市休闲消费游和冰雪风情游等,认真抓好旅游促销和旅游接待工作,保持了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870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购物总收入80.45亿元,增长12.19%。

——农业继续稳步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加强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68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8万亩,增长8.3%,年产蔬菜89.69万吨,增长5.2%。畜牧业平稳发展,各类牲畜存栏头数78.63万头(只),肉类总产量3.33万吨,增长4.39%。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投入1000万元市级设施农业引导资金,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带动农户投入5000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750座、大棚1600座,食用菌大棚150座;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共计培训6112人次,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共计转移5130人次,转移率84%;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51元,增加600元,增长12.9%,高于计划目标2.9个百分点。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县、达坂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照壁山水库成功下闸蓄水,乌—板—水公路主线通车,大西沟水库附属工程已顺利开工,达坂城区、**县水西沟镇供排水项目,3个乡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12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完工。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1.09万亩。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1%。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实施。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06亿元,增长15.23%。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9.4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6.27亿元。120项市级重点建设(支持)项目,已开工建设103项,项目开工率达86%,完成投资74.89亿元,乌石化百万吨芳烃、年增6万吨三聚氰胺产能扩建项目、八钢800万吨产能扩建工程、新疆国投风力发电厂托里风电厂二期30兆瓦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50项城市基础建设重点项目已开工43项,新华南北路、河南东西路、喀什东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米东大道一期工程等已竣工,城北主干道、河滩路防洪工程、河西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进展顺利。

——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在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家具及零件、日用百货、番茄酱等传统产品出口增长和电子铝箔、机电设备、太阳能电池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的带动下,我市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作用继续增强,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据)37.7亿美元,增长58%。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6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88.3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8家(外资企业26家,合资企业8家,合作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增长15%。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环境建设取得实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并分解下达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狠抓了八钢、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自治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加大了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强化了对79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监督和管理工作,实施了城市中水回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继续实施蓝天工程,拆并燃煤锅炉3697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43万平方米,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华电苇湖梁电厂、国电红雁池电厂、神华煤矸石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1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23%。

——构建和谐首府,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了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在全疆率先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3万平方米廉租房已开工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发放了货币补贴,向低收入群体中无房或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房或租赁住房补贴。继续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累计享受最低保障16.51万人次,发放最低保障金2055.47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建成了8个劳动力市场,53个“一站式”就业服务大厅,全年安置城镇人员就业5万余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3.1%。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3元,增长9.02%。继续加大卫生、文化、教育等薄弱环节基础能力建设,市急救中心、血液中心、3所医院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街道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室,8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投入400万元,新建和改造了5个农牧区广播电视站点,解决了达坂城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二是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粮、油、肉等价格上涨过快。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年是实现“**”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把握发展机遇,促进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提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预计可达970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8%。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增长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正在调整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20**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继续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冶金等优势产业。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支持乌石化大芳烃、大化肥和大型化纤原料等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重点支持神华12万吨活性炭和中泰化学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扩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热电联产,重点支持华电苇湖梁电厂、国电红雁池电厂以大带小、神华煤矸石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促其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西山热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当年获得国家核准。加快推进风电开发利用,扩大达坂城等大型风电基地建设规模,力争当年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加快冶金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支持八钢产能扩建项目建设,促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以电子铝箔、单晶硅为主导的新材料工业,以大型风力发电、太阳能为主的设备制造工业,重点建设年产1.2万吨高压电子铝箔、200兆瓦非晶合金工业变压器、1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等项目,促其早日达产。继续发挥好工业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继续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确保投入不低于上年,重点抓好米东化学工业园和米东高新技术产业园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

(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认真做好商业网点规划落实工作,优化布局,加快商业向城市北部、社区和农牧区延伸,当年新确立14个社区商业示范点,改建(新建)100个标准化废旧物资回收站,新发展40个便民利民商业连锁店,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商业服务网络。以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为重点,继续加大对现有大型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商业街改造整合力度,完善功能,形成一批竞争力强,专业化、国际化的商品交易市场和仓储配送中心。加快**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抓紧落实铁路国际物流园发展规划,依托航空、铁路枢纽优势,不断完善民航、铁路物流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使我市尽快成为辐射全疆及周边省市和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创造条件、改善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等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会展业,积极筹建**国际会展中心,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搭建对外交流经贸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发展民族风情游、冰雪风情游和都市休闲游,加大对城市公园、游园,特别是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四个公园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继续完善南山景区、天山野生动物园等著名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增加农牧民非农收入,加大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力度。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安排2000万元市级设施农业引导资金,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当年完成5000亩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建设。继续支持34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示范企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牧民抗风险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涉农收费清理和农资产品价格的监管,减轻农牧民不合理负担,确保农牧民增收。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5亿元,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做好**县、米东区、达坂城区村镇水、电、路、标准化居民点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7750万元,新建6条182公里县乡公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新建5个乡镇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

(四)突出重点,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和主要领导负责制,继续按区县、部门分解下达投资计划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加强重点建设(支持)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加大项目帮办、协办和督办工作力度,积极为项目建设和投产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确保重点建设(支持)项目开工率和投资额不低于上年。更加突出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性,计划安排政府投资56亿元,重点向城市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斜,重点抓好拆并燃煤小锅炉、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大西沟水库、**职业大学新校址建设、南区热网工程、米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道路等项目建设。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工作力度,突出抓好政府投资项目可研、初设、招投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资金使用的稽察工作,防止挤占、挪用、浪费建设资金,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重大项目稽察率达到100%。继续认真做好轻轨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促其尽早达到国家立项审批条件。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动梳理近期实施和将要实施的项目,筹划一批已列入规划和对我市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大力推进与国家开发银行二轮合作协议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继续做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用工作,努力扩大信贷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我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内地发达省区驻我市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服务环境,推动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参与我市经济发展。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定期我市产业导向目录,引导内地企业在我市投资办厂和参与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经贸展会资源,继续实施乌昌统一组团,参加乌洽会、厦投会、西洽会、上海工博会等重大展会,推介一批前期工作扎实、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扩大利用区外资金和外资规模,力争引进区外到位资金增长20%。完善**出口加工区综合配套设施,重点做好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建设,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深度研究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发挥外经贸扶持资金导向作用,适时在周边国家举办**商品交易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业性国际经济贸易展会,引导企业不断调整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建材、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出口规模和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引导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和承包工程,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增强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六)加强价格监测和监管,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继续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粮、油、蔬菜、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天然气、煤炭、成品油等生产供需情况,及时预测预警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继续规范教育收费,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加强经济适用房价格、廉租房租金和物业收费的监管,着力解决好关系民生的价格问题。规范政府定价行为,完善调价公示制度,定期审查垄断行业成本变化情况,为制定和调整价格提供依据,改进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适时提出对中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政策措施。继续开展涉农、涉企、教育、医药等领域的重点检查,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检查力度,积极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社会监督,做好价格举报工作,着力打击价格欺诈、相互串通、合谋涨价行为,规范价格秩序,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七)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篇2

(一)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6.3亿元,增长1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0.1亿元、76.3亿元、29.9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2.2:55.9: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1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4亿元,实现利润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1.7%;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1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同比增长13.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二)投资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台阶。引进省外资金36亿元,新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142亿元。重点在建项目113个、完成投资103亿元,其中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5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82%;5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23%,其中谷夫食品年产40万吨谷物食品饮料、中鹤品鲜年产20万吨速冻调理食品、贝迪塑业年产8万吨塑钢等项目竣工投产,年处理100万吨小麦深加工、聆海家居年产6万吨整体家居等项目主厂房建成、正在安装设备,新大陆绿色农产品物流园、御生堂年产1万吨中成药、捷恩家年产6万吨烘焙食品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新谋划项目170个、总投资622亿元,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持续提升。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7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2家,达到105家,工业用电量3.74亿度、增长7.2%。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县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8.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6家,总投资130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31个、总投资66亿元,被评为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全省最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是全省连续5年获得省政府表彰的3个产业集聚区之一。针对原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的情况,历经半年时间,多次与上级部门申请对接,成功将生物医药产业调整为家居用品制造产业,形成食品加工和家居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县粮深加工园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家,总投资35亿元,中鹤集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优秀民营企业,逐步形成粮食就地转化和后续精深加工基地。农业优势地位得到巩固。粮食高产创建面积34.3万亩,在粮食高产创建的带动下,实现夏粮生产的十一连增,全县小麦平均亩产523.2公斤,总产54万吨;玉米平均亩产597.3公斤,总产49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103万吨。12万亩示范区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33.7公斤、768公斤,继续保持全国同面积单产纪录,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0家、市级67家。畜牧业整体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标准化示范场31个,新增规模场户22个,实现畜牧业产值28.87亿元,畜牧加工业产值13.5亿元,分别增加5%、5.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等项目,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新发展节水面积6.3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3.2万亩,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红旗渠精神杯”十九连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落户我县。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新造林62500亩,农田林网建设31200亩,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18%和103%。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第五届民俗文化节,展示了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业发展,客流量稳步增长,接待游客12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8.3%。《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得到省旅游局批复,正式将我县纳入省旅游发展规划。大运河县段申遗顺利通过专家评估。启动总投资50亿元的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古城墙、县衙、西城门、角楼、古运河橡胶坝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东大街、浮丘山广场、城隍庙广场、怀禹路改造等工程建成使用。《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复,商贸物流业发展加快,新增物流企业1家、达到11家;新开业商贸城3家、酒店2家、宾馆3家。宏基商贸城和浙江商贸城相继投用,城市活力进一步彰显,现代商贸、餐饮服务和物流业取得长足发展。

(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加快。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县城乡总体规划》、《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专家评审。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制《县空间发展规划》、《县卫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4项规划,为城市科学建设提供了依据。卫河路北段、霄河路南段等5条道路通车,初步形成“5纵6横”城市路网。城区绿地率19.5%,人均占有绿地3.2平方米。铺设天然气管网1.2公里,完成民用入户1108户、商业用户11户。州公园一期投用,文化艺术中心、教育园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黎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县城面积拉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16万,城镇化率35.7%,提高2.4个百分点。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县16个在建社区,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开工建设住宅楼542栋,入住群众1100户。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竞争力较弱的基本县情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很大,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我县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抓住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市打造两个构建升级版的机遇,以改革创新求突破、务实重干促提升为总基调,以建设活力、文化、生态、幸福县为总目标,充分发扬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四敢”精神,务实重干,奋勇争先,力争在全市新一轮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中走在前面,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建议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建设拉动、开放招商带动、载体平台支撑,创新完善推进机制,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项目质量、服务水平和建设成效。抓好开放招商,提升招商实效。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分地区、分行业制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引进方案,力争取得新突破。围绕主导产业,瞄准国内百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下大力气引进一批行业龙头、知名品牌和高科技含量、高成长型项目。在推进工业招商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业、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领域的招商,拓宽招商领域。重点抓好联合利华食品工业园、滑热电联产、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城区集中供热等40个在谈项目,争取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年内确保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0个,引进省外资金41亿元以上,境外资金7400万美元以上。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推行县领导分包和联审联批,构建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全面提升项目质量、服务水平和建设成效,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50个,竣工投产项目30个,确保总投资427.1亿元的51个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服务好闽台工业园休闲食品、兴鹤食品调味剂、聆海整体家居二期等17个签约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对古城保护开发、鹤快速通道、六和至真工业园、御生堂工业园等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明确节点,督促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见效,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继续保持项目建设在全市的先进位次。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上级资金。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我县主导产业,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支撑项目,确保全年新谋划超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交通公路、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结构调整、文化旅游发展等拟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库,尤其是总投资15亿元的中鹤新城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等对县域经济支撑力强、带动力大的好项目,明确专人,盯死看牢,确保全年争取上级资金8亿元以上。

(二)着力调整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强工业、做亮农业、做优服务业,推动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由粗放外延向绿色低碳转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着力做强工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功能,进一步提高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工业整体实力,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县产业集聚区,确保年内落地超亿元项目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60亿元,税收收入完成2亿元。围绕主导产业,依托谷夫食品、中鹤品鲜、捷恩家食品等优势企业,大力发展高中档面制品和速冻调理、快餐休闲食品。重点推进总投资8亿元的捷恩家食品年产6万吨烘焙食品、总投资5亿元的超汇食品年产20万吨烤肠、总投资5亿元的利华厨乐年产12万吨休闲食品等项目建设进度。发展壮大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全国知名的食品加工基地。依托聆海集团、贝迪塑业、万华生态板等企业,加快发展高端家居用品制造业。重点推进总投资22亿元的聆海家居年产190万套整体家居、总投资3亿元的贝迪塑业年产4万吨节能塑钢型材、总投资2.9亿元的万华生态板业年产14.4万立方米环保秸秆板等家居项目。建成全国重要的家居用品制造基地。粮深加工园区,争取总投资3.3亿元的中鹤铁路专用线项目上半年开工,总投资9亿元的年100万吨小麦深加工项目年内竣工,争取年内落地超亿元项目3个。着力做亮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继续巩固农业优势地位。抓好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等工程,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再夺“红旗渠精神杯”,继续引领全国高产创建水平;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粮田13.4万亩,全面建成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都市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重点抓好谊发牧业、百联花卉苗木等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档次、增效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壮大中鹤、益民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优质农畜产品良种和集种养、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提升集群规模和发展档次。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以上,家庭农场5家以上。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健全农业信息网络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大田物联系统,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以农业信息化提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重点支持新大陆绿色农产品物流港项目建设,搭建绿色农产品物联网平台,建立农产品二维码追溯体系,建成省首个食品安全溯源物联网集成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做优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特色商业区和新型物流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全面启动浮丘山4A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全力提升景区环境和服务品位。加大游览环境整治,完善旅游基础和服务功能设施,拉大浮丘山景区旅游沿线。依托第六届民俗文化节,对庙会活动进一步策划包装,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做好“浮丘山寿庆文化周”、“七夕节”、“重阳节”、“八月古庙会”等节庆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加强与国旅集团等省内外知名旅行社联系,统筹推进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积极推动总投资54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强力推进古城保护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完成西城门和县衙复建、城墙维修、县前街改造和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等工程,启动南城门、北城门、庙前片区改造、西城门广场整治等工程,大力发展民俗体验游、古城观光游、运河泛舟游,打造全国重要的古城?民俗文化游目的地。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重点抓好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中原综合建材城、总投资10亿元的新大陆物流港、总投资1.6亿元的麦多购物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住宿餐饮、批发购物、农产品物流等产业。用信息化嫁接提升传统商业,鼓励支持现代金融、养生保健、康复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优质高效、有机连接的服务业体系。

(三)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走“产城融合、城乡互动、生态宜居”的路子,科学有序、稳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县新城建设。以县卫水湾片区整体开发为重点,依托鹤快速通道,向西发展,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扩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州大道西段、黎阳路西段、科技路北段、金城路西段、淇河路等11条城市道路。加快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单位外迁,启动4个城中村改造,逐步将老城区、产业集聚区内的人口向新城区转移,力争年内县城建成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积极谋划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南水北调水厂一期等项目,力争年内建成投用,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生态宜居新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乡交通体系,建设县至鹤壁新区快速通道,确保年底前竣工通车,实现与新区的高效连通。加快推进永定线改建、大海线升级改造等干线公路项目,确保永定线改建、南线东延、东上线改建等项目竣工通车。加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投资238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30公里,努力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王庄镇为重点,依托中鹤新城,在健全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新型城镇,树立城乡一体化样板。继续加快推进16个在建新型社区建设,争取早日达到入住条件,确保全年竣工住宅楼203栋,完善已建成社区配套设施,引导群众2300户搬迁入住。推动城乡一体发展。调整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健全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清除户籍、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权益等方面障碍。扎实做好美丽乡村试点工作,依托新丰社区,高标准实施总投资2900万元的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居住品位,打造生态宜居新城镇。加强村级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美化。

(四)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牢守生态和环保底线,持续抓好生态建设、循环低碳发展,提升环境整治层次。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加快建设林业生态体系,重点抓好干线公路、城区主干道、产业集聚区、“两山”、农田防护林网等重点区域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内河治理工程,持续搞好非煤矿山绿化和生态开发,让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切实抓好循环低碳发展。落实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和审查制度,把好新上项目节能环保关。以鹤壁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契机,抓好秀田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得邦利达废旧木材综合利用、万华板业年产144万张环保生态板材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提升工业固废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完善循环型城市这一薄弱环节。依托环燕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废旧轮胎年产3万吨高附加值橡胶板、给力软管有限公司年翻新10万套工程轮胎、大成橡塑年利用废旧轮胎生产5万吨高强力再生胶等项目,打造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基地。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年内确保总投资5亿元的火龙岗风力发电项目竣工发电,总投资2亿元的中鹤2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县”。切实抓好环境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定期监测制度,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推进空气、水源、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工作,优化环境容量,提高环境质量。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篇3

2、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5亿元,年均增长35.1%。县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教育体育中心、步行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或建成。交通建设,全县完成通畅工程1985.5公里,通达工程240.9公里。新改建或完成高速双峰段、S209、S210等干线公路,高速实质性建设正在积极协调中,大道正式列入省级规划。水利建设,累计投入4.64亿元,完成89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数23.4万人。电力方面,新建或改造了22万伏变、金开11万伏变和城北新区电网等,全面完成了电网低改和城网改造。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大幅推广,3G网络实现全覆盖,三网融合全面推进。

3、改革开放逐步深化

县乡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公益服务职能得到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村镇银行正式营业;农村综合改革、户籍一元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对外开放力度加大,2008年我县被列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先后引进一批知名鞋业企业,初步形成了加工贸易产业集群。2011年底全县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万美元;到位外资3800万美元,天宏不锈钢、100万头生猪加工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县。

4、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9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71元,分别比年增加1717元和6883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低保人数达1.14万人,农村低保人数达1.26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6.5%。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巩固,教育累计投入3亿余元,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万多平方米,消除危房1.5万余平方米,建设合格学校106所。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作进展顺利,扩改建乡镇卫生院16所,县中医院改造正式启动。省级旅游强县创建活动强势推进,,全县共接待游客3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社会保障、国土管理、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人民武装、统计、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较快发展。

篇4

1、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据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08亿元,可比增长13.3%,增幅超年计划12.5%的0.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完成594.88亿元,增长18.2%;工业增加值完成148.72亿元,增长17.1%,增幅超年计划13.9%的3.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不含基金)32.2亿元,增长23.1%,增幅超年计划的11.5%的11.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9.2亿元,增长26.7%,增幅超年计划12.5%的14.2个百分点;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增长33.4%,增幅超年计划10.5%的22.9个百分点;合同外资2.24亿美元,增长364%;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增长62.6%;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增长45.7%,增幅超年计划30%的1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亿元,增长22%,增幅超年计划16%的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10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7元,增长12%,增幅均分别超年计划8%和6%的4.3和6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实施重点项目95项,完成投资62.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0.1%,省级重点项目7项,完成投资15.7亿元,为年计划的187.1%,市级重点项目20项,完成投资31.3亿元,为年计划的109.5%,建成中铝瑞高精铝板带、新大陆芯片等重点项目19项。实施“五大战役”成效显著。列入市“五大战役”项目12项,完成投资30.7亿元,为年计划的111.2%。

规划执行良好。时期的五年,是全区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城区、构建和谐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经过五年努力,规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出预期年均增长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高于预期目标的1.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9%,均超过规划要求的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的目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1%,高于预期目标6.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6%,高于预期目标11.6个百分点;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6.4%,高于预期目标4.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8.19亿美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6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54.1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272.4%;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4%,均超过规划年均增长7%和6%的目标。

2、发展方式持续科学转变。一是工业生产持续向好。通过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有力促进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91.04亿元,增长18.7%,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亿元以上企业81家,比上年增加6家;二是突出发展总部经济。路千亩总部经济聚集区完成控制性详规,部分项目用地已挂牌出让。建成国脉科技、新日鲜等企业总部,海西物流大厦、移动公司总部、百事达研发大楼、世创国隆中心等总部项目加快建设;三是扎实推进企业上市。围绕“50聚龙”战略,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上市,、伊时代、冠林科技等六家企业已被列入省年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华映显示“借壳”东上市,新大陆通信、升兴等多家企业加紧推进上市前期工作,目前,区内上市企业16家,资本市场板块加速形成。同时,新大陆电脑增资扩股,国脉科技、冠城大通等企业准备上市再融资;四是加强自主创新。年新增1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共有49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通过国家认定。第八届618共签约项目63项,目前已动工55项,动工率达88%。新增驰名商标6件,名牌产品14项;五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0.1%,化学需氧量削减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1815吨标煤,同比下降5.3%;六是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中铝瑞、上润智能执行器、华映切裂罐等21个企业技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8.2亿元,新增产值20亿元。

3、新城规划建设迅速展开。围绕“从单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变”的功能定位,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完成新城规划并报批,启动廊道、环山观光道项目建设,新建、改造魁岐大道等13条城区主干道,动建城市广场,休闲文化广场加紧筹建。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完成城区9幢建筑物立面景观改造和港口路等主次干道电缆下地,机二高速公路沿线及君竹出入口、104国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及交通干道两侧的绿化美化工程加快推进。持续开展户外广告清理、交通综合整治、违章建筑拆除,区容区貌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长安污水处理厂及厂外管网工程,畜禽禁养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4、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以“5•18、6•18、9•8”为平台,开展多形式招商活动。全年新批外资和增资项目20项,合同利用外资2.24亿美元,增长364.5%;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增长62.6%。制定落实促进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全年出口总值22.6亿美元,增长33.4%,增幅超过年计划10.5%的22.9个百分点,华映显示、华映光电、省华、中铝瑞等7家企业出口超亿美元。推动区内29家企业列入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全面改造港客运站,开通两岸邮件船。成功举办“两马同春闹元宵”以及书画艺术展、体育联谊等活动,船政文化对台交流系列活动列入国台办年重点交流项目。

5、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持续深化“双百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好防汛、防火、防疫工作,加强以供水、道路、防洪排涝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浚河道8公里,加固海堤3公里,完成幸福水库等三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两岸台农业合作()精品科技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4.4%。

6、开发取得新突破。与大连万达等投资团队签署《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开工建设大桥,环岛堤路工程、安全供水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校安工程加固改造5782平方米,动工建设开发区职专教学楼、三中分校、教育学院一附小魁岐分校,建成安小学。在全省率先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船政文化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新农合农民免费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有序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转换工作,全区已完成11862户改造。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严打整治行动,切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在肯定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储备不足,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偏低,缺乏能够有效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项目;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任务艰巨;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继续提升等。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安排

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做好年经济社会工作,对于保持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抢抓海西发展机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15%;

财政收入增长12.87%;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

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

出口总值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农业增加值持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与主要措施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技改提升、企业上市、品牌创建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技改提升,不断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冶金压延、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生产等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新大陆、华映显示、冠林科技、大拇指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环保设备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加大对二维码、智能传感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促进物联网感知、传输、信息处理、行业应用及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的完善。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制修定。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上润智能执行器、双翔电子、东南造船厂等重点企业通过技改实现转型升级。

2、推进企业上市。继续实施50聚龙战略,用足用好扶持企业上市政策。一是推动被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伊时代、冠林科技等企业尽快在境内外发行上市;二是积极支持国脉科技、冠城大通、新大陆等已上市企业创造条件,增发新股,实现再融资再投入。三是积极引导升兴、新大陆通讯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抓紧推进上市前期工作,尽快列入上市企业后备库,努力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核准发行一批”的上市推进格局。

3、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引进和发展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加快建设百事达、国航远洋、国光电子等企业总部,基本建成移动、海西物流大厦总部项目,动建阳光、华浔、顺隆等四个总部经济项目,初步形成千亩总部经济聚集区。加快推进快安城市综合体、核心区综合体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建设,打造新城商贸聚集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支持有条件企业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荣泰钢材物流、九州通医药物流等大型交易平台,促进商贸流通业升级。打造“船政文化”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宣传营销和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1、强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加强重点项目管理,抓好项目的谋划生成、推动落实工作,策划生成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关系发展全局、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强力推进项目规划、设计、融资等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及时解决项目征迁、交地等问题,保障项目建设。年初步安排在建、新开工及前期工作重点项目72项,总投资455亿元,年计划投资48亿元。按项目类型分,产业项目34项,基础设施项目23项,社会事业项目15项。按项目进度分,年开工结转年续建项目27项,年度计划投资29亿元;年计划新开工项目29项,年度计划投资19亿元。

2、加快新城建设。加快编制完成新城总体规划和快安城市综合体、核心区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集聚区等重要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实施“十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市政交通网络,新建、改扩建魁岐大道、经五路、铁北路、快洲路等道路。加快推进快安城市综合体、总部集聚区、核心区综合体、科技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推进渔片、君竹环岛片、旺岐境片、进步里片等中心城区旧屋区改造;加快天马山体育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建设客运东站和公交总站及配套站点工程;实施沿江、沿山、高铁桥下等重要通道、关键节点的绿化美化工程。强化城市长效管理,继续加强交通综合整治,加大清违、环卫保洁、广告清理等工作力度,推动区容区貌持续改观。

3、推进全面开发建设。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大桥,抓紧环岛路堤工程、雁行江景观工程、全岛安全供水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规划区内主次干道、污水处理厂、供电、供水、土地平整等各项基础配套工作,建立动漫、文化创意、软件园、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区等新兴产业园区。

(三)促进对外经贸合作,不断提升开放水平

1、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把企业上市募资、技改增资、产业链招商以及总部商务集中区、服务外包基地等“特色园区”招商作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的重要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围绕已形成的产业链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后续项目、技改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大力拓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物流等现代服务领域招商,力争在生产业方面有新的突破。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用足用好近年来出台实施的出口专项补助、融资贴息、增量奖励等一系列外贸扶持政策,引导进出口企业尤其是出口大户调整进出口结构,扩大产品出口,推进外贸发展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市场,鼓励境外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的并购。

3、加强对台经贸合作。抓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机遇,努力在构建产业对接、物流合作、文化交流、双向往来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台湾液晶平板显示产业链、集成电路芯片、光电子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等转移对接,吸引更多台湾上市企业、大陆地区总部落户。积极开展两岸滚装运输业务,做大台湾商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拓展“两马”交流层次、内涵,办好“两马同春闹元宵”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

(四)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双百工程”、“六六工程”载体和抓手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向农村拓展覆盖。因地制宜引导城郊村建设外来员工公寓,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服务业等为生产和生活配套的二、三产业。结合旅游岛开发,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依托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深化对台农业合作,引进、推广台湾农产品加工、种养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名优果蔬、花卉、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抓好海堤和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快推进天台水库、林浦排涝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1、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区域内学校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优质教学资源均衡。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建设,力争完成35590平方米校舍加固改造,加快四十一中教学楼、开发区职专教学楼等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前教育,发挥公办幼儿园作用,解决入园难问题。

2、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快推进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服务方便、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船政文化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展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建成开发区医院,动工建设镇卫生院,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大力提高医疗救治、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完善人口和计生工作新机制。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坚决淘汰落后工艺、产能,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工业脱硫减排项目建设。严格环境保护,加快推进长安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和垃圾转运站建设。加强对湿地、生态功能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六)加强民生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持续提升就业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大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工作力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