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职能范文

时间:2023-07-27 09:2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公共管理的职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共管理的职能

篇1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不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快捷和便利,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把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当中,可以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效能。

一、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把科学管理理念、功能、组织及手段应用到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特征:其一,公共管理主要把实现公共利益当作主要目标,促使社会整体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其二,积极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重要职能;其三,公共管理能够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协调与控制各项公共事务,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因此,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法律基础上主动实行公权力,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公共资源才能顺利实现最终管理目标。目前,社会对公共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公众在整个过程中赋予公共管理者较多的期望和责任。此外,公共管理也具备技术掌控职能、社会协调职能及预测职能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公共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公共管理者必须全面掌握各方面技能,了解并掌握公众的实际需求与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成为一名符合时展的高素养公共管理者。

二、人工智能对公共管理的主要影响

(一)人工智能对公共管理的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指通过使用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等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地管理公共事业,不断优化公共资源分配,使公共事业为人民服务。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信息收集及资源管理配置方面,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要想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就要加大成本投入。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公共事业管理需求。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尤其在收集处理公共管理信息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其一,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收集信息的效率和质量;其二,人工智能管理模式更为精准有效。人工智能对于问题与数据分析更具针对性,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准确把握社会个体需求,做到管理精准化、个性化;其三,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可以节约成本,并实现更加优化的管理目标,提升公共管理效益;其四,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使资源配置更加符合公众需求,采用人工智能化、科学化资源配置模式,能够使资源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能。

(二)人工智能给公共管理带来的风险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为公共管理事业带来了较多机遇,推动了公共管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人工智能也给公共管理事业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和风险。人工智能给公共管理带来的机遇在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完整的保存海量数据,并挖掘与分析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安全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诸多未知性,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确保信息资源安全,包括信息存储、授权使用,行为轨迹等管理问题[1]。信息安全对公共管理十分重要,要确保信息安全才能使公共事业管理中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实现提升公共管理效率。通过以往的案例证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我安全性还不足,因此,要想使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事业中得到普及,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三、人工智能在公共关系管理当中的具体运用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能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帮助人们完成了许多高难度、高强度、复杂化的公共工作,推动智能社会发展。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开展脑力劳动工作,可以改变许多工作模式。但是人工智能属于辅助工具,人们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合理地利用它,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公共管理中的真正价值。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提升对人工智能的利用效率,把具有明确规则却复杂、耗时耗力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

(一)公共事业方面。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常用到,然而其已经运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6年共享单车方便了出行,各年龄段的人安装了共享单车APP。共享单车具有明显优势,快捷便利、绿色环保,是人们出行的首选。共享单车利用人工智能平台,来科学的预测骑行的行程、路况及停放等,从而有效整合了天气、时间等各项变量工作,合理分析了其需求量和供给量,进一步提升了共享单车管理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社会经济方面

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把消费者具体需求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精准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提供高效服务[2]。当前电子支付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人们出行不用带大量现金,运用支付宝或微信就能够进行支付。同样在电商物流整个过程中,分拣机器人就属于人工智能,其每天能够完成大于20万的工作量,很好地解决了困扰电商的物流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教育管理方面

人工智能运用包含教育管理,通过智能化学习系统和数据分析,教师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如学习行为数据、知识点掌握等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提高了育人效果。从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运用情况看,在远程教育中同样获得了良好效果。在运用人工智能后,学生获得了个性化教育,创建了新的教学、内容研发和师资管理等形态。运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准确、有针对性地协助教学,使日常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改变人才培养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和发展,能够创建健全的新型教育方式。首先,加强编程教育普及,设置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把人工智能和其他学习的教育结合起来,健全人才培养方式。其次,组织多元化、多层面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使社会大众能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人工智能。最后,加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二)重新构建组织形式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广泛运用,管理主体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运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完善管理结构。

在日后的工作当中,管理主体要和普通员工、智能机器有效合作,全面发挥潜在优势。另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管理者要精心设计各种组织形式,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真实、高效。

(三)创新工作模式

篇2

(1)服务人民,目光长远。 城市规划是为了满足市民在生活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将城市建设的第一目标定位可持续发展。

(2)较为健全的制度,执行过程较为严格。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国家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严格遵守, 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遵守“一书两证”的制度的同时行驶合理的行政权力。

(3)较强的公众管理性。 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制度的不断发展,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参与度大大提升,公众监督和参与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责任明确、机构清晰 。 各级的人民政府为城市规划的领导机构,对城市规划进行整体的方向把握和指导,具体的措施执行则是由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来进行。 各部门之间封分工明确,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探讨

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人们要遵循“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的策略。 这是由于对物质环境进行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所占的比重较小,相反人们对于规划中的而公共管理政策更加重视。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职能应该转变,重点转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上来。社会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需妥善处理好规划与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保护、环境、消费、未来、行政、市场、公众和利益等诸多关系。这些相互矛盾的关系是每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处理时往往会顾此失彼,有时让人不知所措,甚至对规划工作感到一片茫然。 为了履行好城市规划职能,必须对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的职能进行解剖分析和合理配置。按照公管理的运行职能,可以把城市规划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 下面将针对公众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四个职能进行详细探讨。

2.1 计划职能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定义中,主要工作是对在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两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规划,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狭隘性。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城市的计划职能进行研究,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了保证对市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进行满足,以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固化要设立明确的可行的目标和任务。 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就要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进行制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对城市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同时城市规划措施的制定,也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尺度标准。 在制定了城市规划具体措施之后,就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在规划措施符合法律规范之后,对措施进行执行。 交给城市发展的有关部门从整体到细节、宏观到微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执行,把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项目上。 最后在进行完所有的城市规划措施之后, 就进入对城市规划进行审核的环节,由相关部门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审批。城市规划的计划职能是城市规划所有职能中最首要的职能,他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计划职能的实现使得城市规划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2.2 领导职能

城市规划公共管理过程中处于领导的地位,其在领导职能方面的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规划引导、规划权利和规划协调。所谓的规划权利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命令、引导等手段来对权利进行规划,为社会主体提供公平的平台,使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大环境之中去。 通过公共管理的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政府进行组织、指挥和监督等工作。 而规划协调是指对城市发展中的各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充分应用社会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等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眼光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城市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最后关于规划引导的职能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在具体建设项目中很好地贯彻,而建立的有效的控制规范和引导机制。

2.3 组织职能

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是由成熟规划组织构成、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所组成的。 现如今随着公共管理力量的进一步加大,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等城市规划组织机构加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投资主体和广大市民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组织的重要一员。 主要表现在管理规划运行机制方面,我国现如今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完善,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使得城市规划的决策不够合理。 与此同时,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我国,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4 控制职能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83-01

新公共管理发端于英国。到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特别是新西兰也广泛采纳新公共管理的方法。而后它扩展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欧洲大陆。[1]

1 新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1.1全球化对公共行政的挑战

一是政府的应变与反应能力。在全球化社会中,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国政府须时刻关注世界的变化并增强自己的反应力、分辨力。二是政府的创新能力。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政府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宰力量,应及时汲取与更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制度创新。

1.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向政府政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信息被官僚机构垄断的局面,普通百姓几乎和政府一样迅速的获取知识。这样,政府就要改变传统行政理念,更加关注百姓的需求。

1.3企业改革的成功对公共行政的触动

为了应对竞争,现代企业更注重人性管理,注重绩效评估、人力资源开发等。他们引领技术改革和创新的潮流,及时回应顾客的需求。这种精神和改革成本给政府构成了很大的改革压力,同时又有很大的借鉴意义。[2]

2 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精神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4)政府应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或经验;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3] 。

3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在管理教育中的职能定位——生态化管理

3.1从教育管理的主体来看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定位

3.1.1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职能是“掌舵”而非“划桨”

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组织为实现其任务而进行的职务活动。我国教育行政组织当前结构并不合理,机构臃肿、重叠,思想严重,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习惯于大包大揽。我国政府在学校事情的处理上本应是策划者和谋略者,即对重大事情进行宏观上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但我国政府却把学校当成自己的下属机构去管理,这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明显。[4]

3.1.2政府管理教育应该做好权力的分配和使用,要做到集权和分权相结合

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将服务和管理的权限适当下放,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管理职能和权力交给社会、公民或者市场来承担,这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最终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格局。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教育组织参与办学,同时给他们合理的法律权限和应有的政策保护。

3.2从教育管理内容来看,注重教育产品质量标准的构建

3.2.1教育产品的界定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为教育产品是一种服务,包括知识的加工、传授及为学生学习提供的其他服务,可以称为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直接消费顾客是学生、家长;二是受教育者体力、智力与技能的增加、完善程度,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看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产品,可以称为学生产品,学生产品的直接消费顾客则是家长与社会。”[5]

3.2.2构建教育产品质量标准

没有质量标准就无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要求,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系,不可能纠正教育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也会使师生失去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理想的标准应该符合下面的几个要求:(1)标准应符合社会生产生活要求,应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进。(2)标准应系列化(3)标准要明确、具体。

3.2.3构建监控系统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这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构建教育产品质量标准的监控系统。所谓教育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是指“监控专业组织在政府的资助与要求下,通过对本国学校关键年级教育质量的定期监督,收集有关教育产品质量的信息,科学分析本国教育质量是否存在的问题,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标准,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及时纠正与调控,教育质量公告等从而稳定与提高本国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监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收集监控信息 包括操作法、测试法、问卷法等(2)计量工作 通过教育调查、测量、统计等方式来获取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状况的数字及描述性资料。(3)监控结果进行反馈 把监控结果反馈给教育决策部门。

参考文献:

[1]张志斌.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J].武汉大学学报,2004(1):106.

[2]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J].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15.

篇4

行政管理实际上就是指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在行政过程中,采用国家赋予自身的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这一切的活动都离不开国家权力。公共管理就是指以政府为领导的相关公共部门在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集合社会中各界的力量,大量的采用管理、法律、经济、政治等各种方法,加强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中自身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服务质量与自身管理能力,从而充分的实现公共利益利与福利的一种管理方式,突出了管理中管理行为自身的公共特性。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在于:社会秩序、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公共卫生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是行政管理的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的管理方向。而相对于行政管理而言,公共管理在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社会管理、经济协调、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等有限的职能。再就是行政管理系统在社会系统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行政管理系统自身的高度层级、组织化,在我国不仅仅表现为中央人民政府与各个地级人民政府之间的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还表现在行政组织和社会公共群体组织之间存在的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群体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团结合作、界线相对清楚。

1.政府如何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没有公共管理这一概念的引导,政府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由单纯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政府的职能要从对人民的管制转变为服务于人民,不仅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还得为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进行服务。政府自身的管理职能包括了方方面面,例如:在经济上、国防上、自然环境保护上、公益事业上、公共事业上、文化思想上、教育发展上、基础设置上等等一系列方面,不应该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更不能再直接插入到社会经营和社会经济领域中去。在社会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传统的政府在管理经济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方式就是直接管理,政府不仅要管计划的制定,还要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的生产。与传统政府管理方式不同的是,在以公共管理为指导思想的服务型政府在管理经济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往往都是间接的,在社会经济市场发生不通畅、不平稳等问题的时候才会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公共管理这一理念给政府在转变自身职能的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职责不再仅仅知识是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对政府的成绩作出有效的考核时,不能只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不能单纯的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应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2.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标示着社会管理主体的多样化与控制政府权力以及政府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