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20: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2015(5):30-33.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0-142.
[4]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5]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7-100.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一、临床路径概述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临床路径常见有3种含义:①临床路径是联系患者与其家属、照顾者和专业小组来共同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种具体的服务方法;②临床路径是一个预计的、对每日服务计划的说明。对某病种,以工作流程表格的形式,由入院到出院,提供有时间性的和有效的照顾。它是多专业人员共同合作来控制品质与费用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③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
二、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
2.1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为了谋求发展,必须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由于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中,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并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通过使用病人版的临床路径,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医护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督医院的工作,促进医患交流和沟通,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2.2、临床路径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有效运用资源
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所应常规进行的诊疗操作,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应完成的时间等,增强了诊疗活动的计划性。所以,研究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办法,对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2.3、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促进护理专业职能的拓展
临床路径是管理科学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必将促进医院管理机制的转变。实施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为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保证,并促进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护理。在整个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护士承担了管理、设计、协调患者知情参与的沟通与宣教,扮演了促进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修正不足并进行变异观察报告的角色。护士清楚地知道患者的整个诊治方案及具体执行时间,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由于它是多专业共制定的最佳护理计划,业务全面,操作规范,主动性较强,所以这种工作方式以使护士获得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临床资料收集和管理的能力、科学程序的能力、定量定性分析的能力、独立经济核算的能力、全程护理管理的能力。因此护理专业的职能正在从广度上、深度上进行拓展。
三、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3.1组建临床路径发展小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the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team,DT)由与实施临床路径有关的行政、医疗、护理及辅助科室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成员包括:管理者(科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士及其他医技人员。
3.2设计临床路径表: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成员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广泛查阅资料,征求专家意见。制订出最佳标准化流程,设计出临床路径表。
3.3选择进入路径的对象:临床路径一般是以高容量、高费用、治疗护理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变异较少、病源充足、治疗结果和住院天数较明确的疾病或手术为对象。
3.4教育及培训:工作组的成员必须经过临床路径的专业培训。以达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宣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做到对疾病情况和治疗内容要充分掌握。
3.5执行:①医生在门诊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②各部门工作人员按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共同合作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3.6评价:收集、汇总各项数据并做统计学分析;评价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做变异分析,查找变异原因,改进方案。
四、 结束语
临床路径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临床路径一方面符合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医院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有效运用资源,符合我国当前的卫生改革政策。由于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所以,研究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办法,肯定会逐步受到我国广大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同和接受,并使其自身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05;F273.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是破解我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然要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对过去传统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创业,可持续创业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要素的平衡统一,这就是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lington)提出三重底线原则。那么经济、社会、生态这三者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取舍,取舍的过程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介绍Frank Martin提出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为学者提供一个简要的思路。
1国内外可持续创业路径研究文献梳理
可持续创业强调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过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目前有7篇相关文献围绕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利用这一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Choi和Gray以成熟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可持续创业者在可持续创业的机会利用阶段的过程,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处于高端市场,市场的定位有利于它们给客户带来高质量的可持续体验并达到三重底线的平衡状态;Corner和Ho以新西兰一家贸易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会开发的阶段,研究认为,可持续创业者的阅历以及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决定了可持续创业的机会开发;Keskin等分析了生态设计行业的创业者如何发展可持续创业的机会,研究发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移植到产品本身从而创造顾客价值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可持续创业必须有明确的与顾客利益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Perrini对非盈利组织社会创业的一般路径的每个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可持续创业的机会识别取决于创业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同时,社会创业者通过对组织边界的控制来引导社会变革;Robinson聚焦可持续创业的机会识别阶段,研究的问题是社会创业者如何寻找社会创业机会,研究显示,社会创业者对他们将要创业的领域有相关的经验和浓厚的兴趣,在创业机会识别阶段,社会创业者将考虑例如社会运动和法律相关的社会因素来尽量减小对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Shaw和Carter研究了社会创业的机会识别和机会寻找开发过程以及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低于当地社会需求水平的现状是机会识别的驱动因素。以上实证研究,除了Choi和Gray的研究样本是以遵从三重底线为目标的创业公司,其余的研究样本是仅以双重底线(经济和社会或者经济与生态)为目标的创业公司。Perrini虽然对关注了创业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利用整个过程,但是采用的是单一样本,并且是非盈利组织。Perrini之外的其他6篇研究仅仅关注了可持续创业识别过程中一个或两个步骤。
对于可持续创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以上7篇研究的案例来自于国外。国内学者李华晶等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中国环境创业者做了案例研究,郭东新对企业社会创业的动机进行了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梁瑞昕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可持续创业驱动因素。
2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介绍
可持续创业的路径图由Frank Martin等提出(如图1),他们通过对四家可持续创业导向的盈利性新生公司进行了多案例实证研究。
Frank Martin等发现,可持续创业者的创业路径起源于他对一个生态或者社会问题的认识,例如从事食品和饮料的Coffee Circle 公司创始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从事咖啡豆采摘的农民收入特别底,农民们所得到的收入不足以养活其家庭,他们的子女也上不起学校,而高质量的咖啡豆能够在大型零售连锁店获得很高的销售量;从事能源行业的Polarstern企业创始人在一次徒步登山中,亲身感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后果,之后开始了对冰山退化的关注。
可持续创业的第二步是对意识到的问题进一步识别,从而给创业带来机会。Coffee Circle的创始人认为,建立直接的销售渠道,能够减少中间零售带来的成本,同时农民可以获得公平的收入,将高质量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出口到欧洲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Polarstern创始人认为要解全球气候变暖,必须采用底二氧化碳的能源,在德国能源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绿色电能,那么天然气和沼气的使用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
创业者确认创业的机会后,下一步考虑的如何使机会转变为商业化。创业者除了要制定详细的商业计划,还必须考虑到未来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能够给顾客创造价值和顾客对可持续产品的认同。Coffee Circle认为应该将顾客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咖啡豆的质量和口味,从而吸引处于高端市场的高消费人群。
可持续创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平衡发展,在可持续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之前,创业者不仅考虑到双重底线的诉求,同时还会制定针对第三种因素的解决方案。例如Polarstern除了提供再生能源,还关注全球的能量转变对社会的影响,Polarstern为发展中国家的家庭提供小型沼气场。
以上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告诉我们,开创一份新的可持续事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有利于消费者利益。这与国外的创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例如在美国创业有非常优秀的早期天使融资途径,创业审批手续相对简单,只要创业者遵守相应的条款和标准,创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可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多个领域自由发挥创意等。又如在德国,有完善的健康养老和社会报账体系,基础教育以及上大学都是免费的,这些有利的生存和创业环境使得创业者在创业识别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创业的社会性和生态性。
3总结
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创业也各有不同,国内外创业环境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可持续创业者如何面临环境与社会问题带来的挑战,这些都是目前可持续创业领域中,在有限实证研究的背景下需要补充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燕萍,汤才坤.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N].经济日报,2014-12-16(12).
[2] Elkington,J.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sustainability [M].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8,Gabriola Island.
[3] ChoiD,Gray E.The ventu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J].Management Research News,2008,8(31):558-569.
[4] Keskin D,Carel Diehl J,Molenaar N.Innovation process of new ventures driven by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5):50C60.
[5] Perrini F,Vurro C,Costanzo LA.A process-based view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rom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to scaling-up social change in the case of San Patrignano[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0, 22(6):515-534.
[6] Robinson J.Navigating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markets:how social entrepreneurs identify and evaluate opportunities[J].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Mair J,Robinson J,Hockerts K(eds).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2006:95-120.
[7] Shaw E,Carter S.Social entrepreneurship.Theoretical antecedent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processes and outcom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7,14(3):418-434.
[8] 李华晶,姚琴.绿色创业者的类型与行为路径:基于中国案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6):99-106.
传统的诊疗模式根据每位医师所处的不同地区、不同治疗组、不同医院对疾病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随意性非常明显,而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规避这类的随意性,能够提高治疗方案的标准性、预后可评估性等。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的临床症状或病人群体的特殊文件、患者调查、独立观察、教育方案、标准化规范等,对医师的治疗行为进行规范,起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我院的53例医师进行了临床路径管理的情况调查,并且对管理的结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53位医师中有男医师37人,年龄在29岁到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士1.1岁。女医师16人,年龄在28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士1.4岁。53位医师主要分属于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
1.2 方法
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53位医师开展调查,了解医师在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患者的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医师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态度不和善,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医师没有细心的为患者进行讲解,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患者投诉事件的发生。二,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问题[1]。一些医师没有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办事,增加病人负担,损害病人利益。三,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开大处方,随意使用高档药品,超指征,超范围,超剂量用药,过多使用辅助用药等情况。四,在辅助检查方面,有的医生不按诊疗规范执行,无适应征检查,超范围检查,优先应用高档检查[2]。通过对53位医师的调查,53位医师主要存在着如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在调查结束后,对存在着问题的医师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为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纠正在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监测管理为1个月,在1个月之后,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53位医师再次开展调查,了解纠正的效果。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医师存在着行为规范问题的比例进行临床对比,了解临床路径对医师行为规范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表1 临床路径管理结果分析表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
医师总人数(位)
态度存在问题n(%)
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n(%)
开具处方不规范n(%)
辅助检查不规范n(%)
总行为不规范率(%)
开展临床路径前
53
3(5.7)
5(9.4)
4(7.3)
32(60.4)
82.8
开展临床路径后
53
2(3.8)
1(1.9)
1(1.9)
3(5.7)
13.3
X2
4.34391
2.54581
1.65923
4.65923
5.23912
2.45932
P值
0.019
0.024
0.033
0.041
0.048
0.025
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患者在考虑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还会考虑到医院的服务质量,而医师在行为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医院的声誉,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给医院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于医师存在着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解决,进一步提高医师行为的规范性,实现对患者良好的服务[3]。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医师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着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是临床路径方法进行管理,从本次的临床研究结果上看,在开展临床路径之前53位医师中有82.8%的医师行为方面存在着不规范问题,而在开展临床路径之后,仅有13.3%的医师行为方面存在着不规范问题。可见,通过采用临床路径的方法能够显著的减少医师在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在开展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成立临床路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制定科学的方案,对医师开展调查,结合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在实际管理中,临床路径小组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在对医师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其调查的内容应该做到具体和全面,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考虑,避免调查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点,影响到调查的质量[4]。二,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了解医师存在着的行为规范问题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管理,而如果是个别的现象,仅需要对存在着行为规范问题的医师进行管理即可。三,在对医师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抓住重点,使医师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着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彻底纠正。
总之,临床路径对医师的行为规范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确保医师行为的规范性,减少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攀峰,陈建荣,王守春, 李皓谆,张又清,蒋代华,邓尉.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医师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健康之路. 2011,14(02):212-213.
社会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现场围绕特定的社会事务特定的社会实体之间协同的过程,它旨在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社会实体,社会事务,社会现场及其相互的协同作用,可以构建出一个基本的社会管理概念模型,而模型中的社会实体又可细分为团体、主体、客体、受体和辅体,它们在参与社会事务中理应发挥各自的协同作用。
上述可知,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就是指在就业现场中,不同的就业实体之间针对就业问题进行就业管理与服务的协同过程。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视角下,为了推动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为例,社会实体中包括了就业团体政府,它应对大学生就业起到牵动作用,就业主体学生应发挥能动性作用,就业客体高校应起到推动作用,就业受体企业应起到拉动作用,就业辅体媒体应发挥助动作用。可以看出,这五者作用各异,关系密切。
而就业协同力,则是用来评价协同模型中关键的五要素(政府、学生、高校、企业和媒体)的就业协同能力,反映它们各自在就业体系中的协同效应。以此类推,就业拉动力的概念则是用来评价企业的就业协同能力,反映企业在就业中发挥的拉动力的水平。
二、企业协同作用
作为以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盈利性的经营组织,企业用工需求量大,用工缺口也在持续加大。另外,据统计表明,相对于党政机关,企业的用工需求所占的比重要大得多。因此,企业作为吸收就业人口的重要渠道,在大学生就业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不仅需要获取最大化利润获得生存,还应该积极承担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社会责任与引进人才的职能。 因此,当把作为企业招聘主要来源之一的高校毕业生放置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时,如何优化大学生与企业的关系就成了企业应当重视的社会责任之一。以下就是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所体现的协同作用。
1.保障员工权益,改善就业环境。企业应该足额发放工资,酌情提高工资,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完善职工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应当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卫生,积极预防各类职业病,保障员工的切身权益。
2.创新用工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也相对比较高,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减时减薪,转岗分流的方式来提高公司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留出更多就业机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构建出和谐的劳资关系。
3.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应该热心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培育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凭借企业自身良好的形象来吸引更多的就业群体。
4.密切校企联系,优化课程设置。 由于高校课程模式的限制,无法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应当介入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辅助的培训,使得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也使得课程设置能与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顺利的对接。
5.提供实习机会,健全培训机制。针对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工作能力和实战经验的现状,企业应当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得高校毕业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对于内部员工,企业应当主动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个人职业技能。
6.履行经济职能,增加就业机会。企业应该通过进一步优化自身资本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在发展良好的状态下扩大生产、销售、经营规模,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也为毕业生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7.响应国家号召,分担政府压力。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举措,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更好地为政府及社会分担就业压力,缓解就业难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企业也要起好带头作用,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就业活动。
8.传达就业信息,拓宽信息渠道。除了传统媒体,如今还有各种如互联网,微博,论坛,门户网站等网络新媒体能够加速对信息的传播。企业可以将媒体与就业信息结合起来,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使大学生多途径地了解就业政策与信息。
三、协同路径分析
根据上面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协同理念,大学生就业实体共有五大类:政府、学生、高校、企业和媒体,它们都为促进就业活动发挥了一定的就业协同作用。因此,构建大学生就业协同模型,简称GUSEM模型,如图1所示。相比较大学生就业运作GUSE模型,该模型更强调社会管理创新下就业协同。正因为如此,GUSEM模型指明了大学生就业协同路径。
根据GUSEM模型,企业助推大学生就业的协同路径可以从实体间协同的维度角度进行分析。由此可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四维和五维协同路径,可用不同实体(G、U、S、E、M)的字母作辅助来研究不同维度下点线面的就业协同路径。下面将进一步探讨不同协同的路径下各自促进就业的方向。
1.一维协同路径。一维协同,也称为点协同或是自协同,在本文中指的是企业(E)与企业(E)间的内部协同。因此,企业内部的点协同路径,由E2E来表示。E2E协同路径,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助推大学生就业的责任与方式,在大学生就业的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理解为个人,企业,社会三者科学、全面、系统的结合。具体层面上,主要表现在对政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等。而为社会提供多少就业机会,是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企业拉动就业的方式,就是加强企业的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和人力资源制度。
2.二维协同路径。二维协同,亦也称为线协同,是指企业(E)分别与政府(E)、高校(E)、 学生(E)、媒体(E)两者之间的就业协同。以此类推,线协同路径一共有4条:E2G、E2U、E2S和E2M。E2G路径中,企业不仅要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接受国家机构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还要及时反馈企业的人才需求。E2U路径中,企业不仅要加强校企联合,协助建立就业指导体系,还应配合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质量跟踪反馈。E2S路径中,企业不仅需要为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实践机会,还应当统筹学生个性化定制,加强职业教育,做好正确引导。E2M路径,企业不仅要通过媒体向社会传达企业动向和人才需求,还要接受媒体的舆论监督。
3.协同路径。多维协同又称面协同,其中包含了三维、四维和五维协同,含义是指媒体分别与两个及以上就业实体间的就业协同过程。根据GUSEM模型图所示,三维协同路径有6条,分别是:E2G2S,E2G2U,E2G2M,E2S2U, E2S2M,G2U2M,四维协同路径有四条:E2S2U2M,E2M2U2G, E2M2G2S和E2U2G2S。同理,五维协同路径只有一条:E2M2G2U2S。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不遗余力的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不仅能很好的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能使农村的特色产品得到宣传,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涵盖面广、辐射性强、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乡村干部应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积极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和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自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后,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明显。贫困地区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离脱贫也更近了一步。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及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忘不了农场》等都是典型的慢综艺,通过乡村独有的风景打造独特的乡村体验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住游客,让游客体验之后流年忘返,激发他们进行再次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及当地村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由于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自然景观的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就是淡旺季,淡季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此时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销售、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一方面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来年的旺季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探索目前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计划。
(二)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提出,为了更好贯彻实施国家方针,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其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即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关键途径。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需要对当地的农村风景和环境进行提档升级,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的整理,提高生态宜居性,这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而且乡村旅游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精神文化风貌,所以加强乡村振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促使生产结构优化,提高乡村人民的整体收入,这些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2、乡村振兴战略和有关政策奠定了乡村经济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必然会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解决当前的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促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不变将得到巩固发展,这对于发展规模化、大型化乡村旅游设施非常有利。并且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国家对农民工作队伍的培养使得人员素质产生质变,保证了乡村旅游工作的人才需求。3、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紧密相关,可以有效互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基础,而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实施环节,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牵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同时,通过旅游推广,加快了当地农村建设工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能否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景区的民宿环境、交通设施、WIFI覆盖、垃圾桶设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感受,而要保障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要规范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欺客行为,商家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环境破坏现象频发
当前,不论是乡村旅游所在地的居民、商家还是游客普遍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景区内居民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随意处理垃圾、景区内的商家如餐饮店所产生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景区内的车辆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景区环境污染,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环境,使得游客的体验感下降,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景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发的进行环境保护。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由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还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大多数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单一的推广农家乐,并没有对乡村其他景观进行挖掘,致使游客体验得不到提升,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就较为随意,因为都是一样的项目和一样的特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众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中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乡村旅游品牌
由于目前国内的旅游景点较为固定,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的依托,那么乡村旅游很难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不管是省内还是全国,这种情况都比较普遍。不仅如此,还有写地区缺乏正确的规划,导致盲目投资,资源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并且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特色,使得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产品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甚至还出现跟风式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某些著名景区,对附近带动效果较差,无法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市场和体系,比如湖北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其影响区域仅限于隆中对地点,周边大量的乡村人文景观均为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五)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消耗当地的各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存空间和资源,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太高当地的物价和交通费用,造成人们日常负担增加。另外,当地部分居民无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获利不足以弥补乡村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往往会导致居民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心理,阻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且还加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激化社会矛盾等,反而不利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保留当地的原有地貌及乡情,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极具特色及吸引力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在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条件,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比如游客可以通过线上种菜的方式获得对景区的初步了解,景区居民根据游客的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将菜地及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给游客,进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方式不仅较好的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乡村景观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同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及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居民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乡村环境改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严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环境保护及维持乡村生态平衡,乡村旅游及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基础上,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故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更好的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休闲业进行融合。当地政府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在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及农业结构的有利调整,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当地政府及企业应该以生态旅居、长远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当地村民提升生活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要充分了解乡村特色,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乡村的人文、地貌及自然景观,并将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良好的包装和宣传,同时加强景区介绍及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融入农产品介绍及销售,以此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乡村旅游业及乡村企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乡村企业应该以当地旅游文化为依托,打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特色项目和产品,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项目和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内陆乡村企业可以依托农作物生长打造特色嫁接旅游景观,沿海乡村企业可以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海洋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并融入创意理念,使旅游项目和产品更符合时代潮流,充分满足人们视觉及感官上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居民要从各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使某一特色产品、项目或服务成为当地的典型代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拓展乡村业务范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
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国内乡村要振兴发展,必然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所以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产业竞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规划要求,做到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资源,并对生态进行恢复和保持,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只要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振兴。
(五)减轻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如下,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旅游活动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减缓当地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政府和投资者也要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定期开展乡村振兴知识宣讲工作,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并认识到乡村旅游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时,还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担”到每个居民,基于信息展示、全体决策、意见反馈和全民监督等制度,实现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旅游企业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要强化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运行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消除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推进乡村旅游,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项目雷同、服务单一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阻,要实现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No.312(02):52-54.
[2]韩立杰,董伟欣,周丽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000(007):62-64.
[3]赵庆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00(019):144-145.
[4]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5]孟庆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355-355.
[6]周冰倩.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7):3.
[7]屈学书,矫丽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0(12):6.
[8]宋慧娟,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简称IFRS)是一个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体系。IFRS基金会卽973年成立以后,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主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在清晰阐述原则基础上,制定一套髙质量的、可理解的、可强制执行实施的且全球认可的财务报告准则。就整个社会而言,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髙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随着IFRS基金会影响力和IFRS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趋同步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主动选择IFRS。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1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了与IFRS趋同的路线图。
然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着不同国家会计文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多样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并不会导致实践上的协调与趋同,不同的道德判断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不同国家所提供的会计公共服务设施机构,会计专业地位的不同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的不同也会阻碍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的推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怎样将IFRS打造成“黄金准则”,这些已经成为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建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离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
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行为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结果。高质量会计准则建立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适应各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些因素也成为阻挠高质量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原因。
1.融合各国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会计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Cohen(1992)认为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可接受行为的不一致性;Patel(2002)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提出了由不一致性的可接受行为引起的文化影响限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任何会计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基于特定环境的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运行体系所决定,文化或价值观念
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影响到会计5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人类如果忽略文化软实力间的和谐々:补,就将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付出臣大代价。虽然会汁国际化就是一种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协调和分配全球会计资源的最佳r.ft之--,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有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传统等因素是导致高质蛾会计标准难以施行的成本。然而,世界b存在多种文化意识,虽然形式各异,但仍然存在猗协同性,这种普世、共性的价值趋向,是适用T-全人类的价值观,可以来自西方,也可以来自东方。
2. 协调各国经济利益
在会计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利益关系集闭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会计准则之争已演变为资本之争、经济利益之争。这种“经济后果'利益争夺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_会在会计标准制定费用、会计人员培训费用、政府管制难度加大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因此,各国均尽可能对国际会计协调施加影响,以缩小会计标准变迁的幅度。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程度是变革准则制定模式适当与否的关键。
3.平衡各国政治地位
根据寻租理论,打造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一个政治过程,有关利益集团可能阻扰和破坏会计改革,以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各国都愿意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聚集到本国之中,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r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r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Sd的问题。有人认为,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趋同和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意图,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因此,各国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IFRS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IASB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
4. 兼顾各国法律制度
会计准则具有准法律性质,是调节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会计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冃标的实现。高质量会计标准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会计规范的全球统一化。我们认为,高质最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宥间接的影响,会计标准本身的围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闸的障碍,使会计标准高质量的问题具有法律的强制性。IASB必须在各国财务报表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将各国公切财务报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使各国得以受益。
5. 拥有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机构
髙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怍的过程。我们认为,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IFRS提供了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尤为重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性”或“全球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支持和配合。
三、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中国元橐
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正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重新解读、运用、升华。在“统一”过程中,国际会计界将更加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IFRS成为“最好中的最好”。我们认为,在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增加中国元素。
1.中国元素的内涵与影响
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实际影响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元素博大精深。什么是中国元素?我们认为,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凝结着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沉淀,都属于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状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包容多种文化共同存在:中国元素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平衡、协调能力,追求的是和,通过和达到统一(合),儒家的“大同”学说,追求的就是世界大同冲国元素的内容不仅包含有传统因子,更广泛容纳了现代先进和科学成分。在文化这个问题上,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所谓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中国从公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从20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国”时代。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对全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新世纪的国际话语平台上,中国重塑了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进人“文化中国形象”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进而将文化中国的命运和整个世界的最新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高质量会计准则需要埔添中国元素
文化冲突、经济后果、政治寻租是影响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形成的阻碍,平衡、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推动髙质量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中国元素的内涵不仅仅是中庸、包容,更重要的是创新,如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理念、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元素的外延不仅仅适用中国,而应该为人类、为世界共享,中国应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髙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宗旨是为了“公众利益”,儒家“大同”思想的根本就是“天下为公”。中国会计发展路径并不没有否定中国元素,相反,把中国元素当作一种开放性的全球优势来吸纳融合。IASB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主体合并,并在关联方等准则的修订中吸收了中国的意见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IASB寻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先进、自觉的中国文化已成为国际会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影响元素,IFRS可以影响我们,我们也可以影响IFRS。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会计实体,IFRS基金会及IASB不可能忽视一个经济大国的呼声,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会计文化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FRS的“国际性”水平。
3.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会计
1研究基础
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路径、影响与制约因素、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等方面。
1.1内涵与特征
姜秉国(2011)指出“外部经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内涵特征,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联性、政治性以及高新科技性、发展潜力性、成长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环境产业和深海矿产产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门类。于会娟(2016)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涉及“海洋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海洋高新技术是发展基础,涉及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生产和服务,并能引导海洋经济发展。
1.2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
Feser(2000)指出产业集群效应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规模经济、互动式学习与技术扩散可以通过集群内的共生机制获得。Long(2011)认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企业间对环境、金融等外部依赖会随着相互合作、竞合协同发展而逐渐减弱。李晓璇(2016)分析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协同效应、累积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等原理。
1.3影响与制约因素
Karyn&Cathal(2013)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是影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孙加韬(2010)指出科技水平、高端制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赵楠(2018)以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为例,指出引导措施、激励体系、公共服务是主要的运行掣肘。
1.4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
Schot(2007)等认为可通过突破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技术生态位。张玉强(2014)通过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实证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张艺(2019)采取文献计量和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分析各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态势,明晰国内与海洋科技强国发展中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现有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单个产业发展情况,相关研究缺乏相对有效的地方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和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更缺少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践性探索,而这对于促进高度产业关联、较高成长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显然不够。因此,文章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为沿海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问题分析
湛江市是中国海岸线最长城市,海洋经济规模连续十几年居广东省内前列,拥有较强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此外,湛江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包括北部湾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但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现出的新常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够
湛江市拥有国内比较稀缺的鲎试剂等海洋生物和医药产业;在海洋多糖与海洋多肽利用、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向海洋的产业招商成效明显,与德国巴斯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液化空气集团、华侨城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中国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但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在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未成规模,高端制造模式有限,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优质实体企业不多,传统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2.2形成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但创新驱动不够
2017年8月地方政府推行《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着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该包括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目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技术尚未形成以及市场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占比较大,新产业还不能形成集群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本土制造能力亟待加强,涉海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海洋新兴技术转化为全新的、现实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化过程,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2.3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集群培育程度不够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2023.6公里,2017年湛江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占GDP11.5%以上。2020年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增海洋产业省级以上新产品74项,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但主要以海洋生物育种、海水健康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医药为主,总体而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海洋生物企业外,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产业、深海矿产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从无到有、加快发展、协同发展。
2.4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够
追求经济发展和海洋保护是有机统一的,湛江三面环海,海岸、海岛、海湾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2043.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243.7公里,岛屿岸线799.8公里),占广东省的35.4%、全国的6.4%。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个数均居广东省首位,是湛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目前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看,海洋生态发展方面亟待加强,在规模上需要实现有效合理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
3战略路径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既涉及单个海洋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海洋资源跨行业配置,又涉及市场一体化、产业及环境的公共治理,以及产业布局创新、技术创新、研发转化、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等诸多环节,更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有效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3.1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作为创新导向型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新兴技术创新成果为起点,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最终确立以海洋新兴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技术经济范式。强调的首先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结果,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新性和非继承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提高海洋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值得进一步关注,高端化、高质化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战略价值,以此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再次,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上,既要大力推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高起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让传统海洋产业成为孕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并借助新兴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形成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渗透,从而带动传统海洋产业的革新与嬗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促进海洋新兴技术从技术供给方向传统海洋企业转移,如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就是传统海洋渔业高新技术化的结果。通过技术的渗透和适应性创新,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从而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2培育路径多样化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过程,即集群培育路径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市场条件选择合适路径。首先,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外部性。其次,通过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将创新型企业的领先技术水平逐渐传导给从事相关性业务的企业,从而带动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再次,通过经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技术升级,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与最优配套企业共同构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展到整个海洋经济领域时,以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特别是要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系统梳理集群的突出短板与弱项,实施短板突破计划,推进集群内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3.3完善的政策体系
逻辑层面的政策过程是指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也包括培育政策、保障政策、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形成动态循环系统。主要的培育政策应支撑重点项目选择、关键技术攻关、市场化、社会化,产业扩张、产业链整合、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和社会化等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保障政策应涵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构筑完善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3.4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这一领域里,资源利用方面更应当具有超前意识,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海洋循环经济系统,以“减量、再利用、资源化”主线,从生产、消费源头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相关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生产理念,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也应该要对海岸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近海水域水体质量,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承载力,建立科学有序的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范。
我国的电视媒体属于国家所有,但是在收入补偿模式上却是依赖广告等商业资源。公共利益虽然是我国电视传媒的一个基本关照,但是处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夹缝中的电视媒体,其公共性特征一直呈现定位不明、面目不清的状态,作为一种与国有电视体制和商业电视体制对应的一种公共电视体制,在我国尚未存在。虽然1996年后中国部分省市开始出现身份模糊和定位暧昧的“公共频道”,但是“公共频道”推出的初衷是建构一个由同省各级电视台共同使用的频道,其背后的理想目标则是变“四级办电视”为“三级办电视”乃至“二级办电视”。[13]因此该频道实际上是县级台整合的产物———“共用频道”的存在,其初衷和内涵与西方国家“公共电视”实质大相径庭。以“制度”为归依的公共电视发展模式,在目前的中国电视实践中处于完全缺位状态;而中国部分电视台的科教频道、纪实频道等电视节目,由于具备了若干公共理念与公共诉求,可以认为是以低层次形式存在的公共电视内容。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共电视体制和批判目前中国“公共频道”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就建立我国公共电视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一种是借鉴美国模式,建立公共电视基金会,将目前各省市已经存在的公共频道改革并联合组成公共电视网,或将现有的教育电视台或公共频道整体转制为公共电视台;另一种是借鉴英国模式,制定《公共广播电视法》,将中央电视台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公司,其中的公共电视公司模仿英国征收“电视费”等公共资金作为收入来源,或将中央台和省级台的公共性质频道整体剥离不播广告等。还有学者建议,将全国的电视机构分为国家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三大类别分类经营。由于历史发展水平、文化起源、意识形态等本质差别的存在,移植西方成熟的公共电视模式来搭建中国公共电视的理想框架,难以形成针对中国现实的建设性意见。西方公共电视体制发展的社会基础包括长期形成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多元的民主氛围、成熟的市民社会形态、新闻专业主义的传媒实践等重要元素。一个媒介体系是由一套共同的政治经济逻辑所联结,就像美国的自由化商业媒介或中国内地的国营媒介。[14]对媒介体制的比较要基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公共电视的角色设定,尤其是经济基础和新闻自由的框架设置。[15]合理而有效的广播电视体制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力量博弈均衡的产物。在欧洲媒介的平衡生态中,商业电视作为公共电视的补充力量而存在,而美国正好相反,公共电视是高度商业化媒体市场的补充。不同国家的鲜明对比说明,社会、政府期望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扮演的角色以及符合本国实际的收入补偿机制才是决定不同的公共电视特征的核心要素。即使刻板执着于公共电视体制本身,也并不能充分保证“公共性”的实现,政治控制与经济基础决定了公共电视“公共性”的生存空间。[16]
中国特殊社会语境中的自主创新可能
中国公共电视构建的一个特殊语境就是,其可能性或者基础性空间是由国家通过推动市场经济以及变革原有的“全权性”管理而形成的。无论是简单的套用西方公共电视模式而没有意识到其作为制度实体在中国建构的种种问题,还是因为作为实体的公共电视在中国建构存在种种障碍而否认这种社会存在模式所具有的正面意义,都不是解决中国公共电视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中国公共电视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源自中国传媒产业特有的基本原则与历史路径。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模式将是我国公共电视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尽管不同社会的大众传媒机构有相似之处,但就起源、实践和惯例来说,传媒是非常国家性的机构,它们感受到国内政治和社会的压力,并对受众的期望作出反映。[17]虽然在中国社会语境和目前的电视体制下,一种全新的公共电视体制的建构缺乏制度基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传媒在历史路径和发展框架中,传媒结构对公共性有着天然的依附性。媒体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应然代表,决定了中国媒体本质的属性之一就是“公共性”。[18]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78%。2011年在偏远农村开始推动直播卫星电视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到2015年将有1.5亿户农民受惠,实现“户户通”的目标。目前电视公共服务正在从补缺型与覆盖型的网络建设服务,转向多样化信息平台和多元内容平台升级建设。根据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分开的指导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出现,是电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视功能优化的需要,更是政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19]不论是建立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共存的体制,还是强化现有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电视面临的时代命题。[20]中国当代传媒生存具有三个特殊历史性特征:“党管媒体”的总体性结构;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相结合;传媒依据行政等级和地区治域进行角色和权力定位。[21]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也处于政府的控制和主导之下。在传媒政策领域,党管意识形态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党管宣传不能变这“四不原则”将自始至终发挥底线作用。中国的传媒经济属于一种政治化的经济战略型市场经济,政府是建构公共电视体制的主要力量之一,政策空间和政策要求决定了制度安排的进展和有效性。同时,广告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的公共财政来源体系,如强制征收的视听费、公共机构资助等“非商业”所需的多元化渠道,缺乏执行的路径,在我国目前很难实现。偏执于西方“非政府”、“非商业”的公共电视原则将不利于我国公共电视体制和公共电视服务体系的建构。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管媒体”的基本路线不会发生改变,这决定了中国的公共电视发展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制度的现实,寻找适合中国社会情境的发展模式。这种基于中国情境的独特模式有以下要素:第一,核心原则在于必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将公共电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融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的新闻事业”这一正当化的理论框架内,也就是在坚守传媒喉舌功能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电视服务。第二,财政来源上,将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将公共电视纳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明确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使公共电视发展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保障。第三,受众定位上,将坚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和均等化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原则,将受众视为所有有权参与和使用社会文化资源和政治生活资源的公民,而非潜在消费者。第四,服务内涵上,实现从网络传输、技术更新到内容建设的全面公益性,为受众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博学益智的普惠。第五,评估标准上,将收视指数、满意指数、欣赏指数、影响指数作为节目内容考察的基本价值模式。第六,政策保障上,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公共电视的主体地位,经营性电视机构与公共电视互补,同时也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责任。依据以上发展原则,中国公共电视发展将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建构:首先,根据目前中国电视机构发展的现实情境,电视媒介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外资和非公有资本无法进入到电视机构运作的核心领域。因此,在不可能另外单独成立电视机构的情况下,公共电视的发展必然需要依托目前现有的电视机构。其次,按照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开的思路,公共电视财政来源可以通过成立公共基金的方式进行,公共基金的构成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经营性电视产业的收益划拨、公共电视节目出售自身收益回流等途径。内容结构以新闻信息、教育文化、社会纪录、特定人群服务等为核心,构建高品质、多元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经营性电视产业则按照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方式生存,在盈利的同时兼顾传媒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可将商业电视盈利按照一定比例收缴划拨给公共电视,支撑其运行。在政府管理上,对不同性质和职能的广电机构进行分类规制,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和运作标准,对公共电视的公共服务进行量化规定,对商业电视内容制作标准进行明确。最后,和我国数字电视转换的步伐相适应,一种可能的途径就是,在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公共电视内容,受众无需付费即可收看;经营性电视内容按照频道打包或者分次出售,受众需付费收看。以上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我国目前的电视机构在内容制作上属于大而全,电视机构和人员难以自动分割或者转型为公共电视和经营性电视。2、公共基金的来源和使用如何进行严格的法律保障和透明的成本核算,使之能确实收到成效,用到实处。这些都有待于传媒体制改革在制度和执行中给出明确的政策回答。
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促使各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国际转移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国际转移的背景下,人流和物流的空间位移模式也悄然发生改变,由公路、铁路和航海运输转变为航空运输。为了便于航空运输。部分产业将其区位选择于机场。促使机场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不断吸引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航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其周围聚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已经诞生,相应的临空经济区正逐渐演化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一、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依托的城市、腹地相互作用机制
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依托的城市之间以及l临空经济区与腹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通过生产要素和商品流动,实现相互联系,图1显示临空经济区与腹地、机场依托的城市之间作用机制。在临空经济初创阶段和形成阶段。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由机场依托的城市流向机场及其周边,促进推进型产业不断成长,推进型产业的壮大推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促使产业集群形成。最终形成临空经济。机场及其周边也就成为临空经济区,此时要素流动的路径为图1中的I。临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成为名符其实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对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辐射力极其强大。扩散效应显著发挥。通过图1中的路径Ⅱ。迫使资本、人才和技术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临空经济发展前期,通过图1中的路径Ⅲ,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向临空经济区提品和服务。临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临空经济区内的高端产品流向周边(通过图1中的路径Ⅳ)。以满足居住于腹地和机场依托城市的居民对高端产品需求。
(一)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对临空经济区的作用机制
国际临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机场所在区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才会出现临空经济,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以为临空经济区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这种支撑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即航空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航空物流业形成、高质量生产要素供给、制度供给。
第一,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直接促进航空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不管是为了公务还是私事。人们出行频率将持续提高,出行方式倾向于选择具备快速便捷特点的航空运输。这必将引起越来越多航空公司进驻临空经济区。航线网络向更多区域扩展。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同时,航空运输业兴旺,需要相应航空服务,引致相关航空油料、航材(发动机及飞机零配件)、飞机维修、配餐等行业快速发展,促使这些企业也在机场周边集聚,使机场周边诞生航空服务业。航空运输业和航空服务业发展。为I临空经济形成奠定基础。
第二,机场依托的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航空物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采取产业链分工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其产品时间约束性很强。一款新产品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大多数高新技术产品由航空运输到达下一轮工序或目标市场,这就促使航空物流产业在临空经济区形成。
第三,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为临空经济区提供高质量生产要素。首先。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型产业一般是高新技术产业,其对生产要素要求较高,只有具备较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推进型产业才能实现自身优先发展,然后,发展成为临空经济区的主导产业,进而推动与其相关联产业发展,在机场周边形成临空产业集群。最后发展成临空经济,相应地机场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临空经济区。其次。在临空经济发展前期。航空运输业、航空服务业和航空物流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使临空经济区显现出集聚经济效应,临空指向性产业在基于时间的竞争和集聚经济影响下产生向临空经济区集聚愿望。然而。临空指向性产业一般是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农业和高档服装等产业。这类产业对生产要素要求较高。要求劳动者受过良好教育培训,从而具备较高人力资本,能够提供高质量劳动力,还要求具有较高产业技术水平,较丰裕资本。因此,这类产业要实现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前提条件是临空经济区能够提供高质量生产要素。而机场依托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可以使要素禀赋变得丰富。提高本城市生产要素质量,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生产要素需求的实现提供可能性。机场周边产业初步发展提高临空经济区对周边生产要素吸引力,这时临空经济区的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在极化效应作用下,机场所依托的城市中的高质量生产要素流向临空经济区,从而促进临空经济发展。
第四,机场依托的城市为临空经济区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和资本、人才、技术一样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在现代社会。其越来越成为经济内生增长源泉。一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可以推动生产要素流向该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相反,一项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制度,会抑制生产要素活力,阻碍经济发展。在行政管辖上。临空经济区一般归属于机场依托的城市,因此,临空经济实际上是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会影响临空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区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机场依托的城市制定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规划,对临空经济区来说是一项重大制度供给。此外,机场依托的城市还会针对临空经济发展制定专门规划,实施有利于临空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政策,这些制度安排是临空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要素,推动资本和人才流向临空经济区。
(二)临空经济区对机场依托的城市、腹地的作用机制
临空指向性产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引致金融、信息、物流、会展等现代生产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此外,还有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也在临空经济区布局。随之而来的是餐饮、旅馆、商场等生活服务业于临空经济区出现,从而临空经济走向成熟。成熟以后的临空经济区是资本、人才、技术的集聚地,是区域创新的源泉,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此时临空经济区扩散效应占主体地位。在排斥力作用下。将生产要素推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临空经济主要通过5条途径实现对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辐射。
一是产业转移。临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对土地争夺日趋激烈,引起土地价格大幅度上升,同时,高度集聚引起拥挤效应,产生类似城市病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引致企业收益下降,一些临空指向性不强的产业本
来利润率就不高。当高成本致使其收益微薄甚至亏损时,这类产业会转移到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将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带到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提高该区域生产要素的丰度,带动腹地、机场依托的城市经济发展。
二是企业间正式交流。位于临空经济区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存在关联,例如,企业为临空经济区内的企业提供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企业j间合作开发某种新产品或技术攻关等。通过这种企业间正式交流,位于机场依托的城市或腹地内的企业可以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资本和技术由临空经济区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带动其经济发展。
三是非正式交流。临空产业的员工与企业的员工可能是亲戚朋友,在走亲访友过程中,不经意交谈可能将临空经济区内的技术、知识传播到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这种形式的知识和技术溢出对企业发展极其有利,因为其没有花费任何成本就获得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术。
四是临空高科技产品流动。临空经济区生产的高科技产品销售给位于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的企业,促使这些企业加强对高科技产品特性研究,从而提升技术水平,同时高科技产品使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
五是工作的转换。由于各种原因,临空产业的技术人员会离开原来工作企业,这些技术人员把临空经济区的创新技术和知识带给新就职的企业。在这种工作转换过程中。实现创新知识、技术向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从而带动这些区域发展。
二、临空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临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产物,而航空运输是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球化的必备手段,也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必要条件。临空经济是外向度很高的经济形态,通过机场航空运输与外界进行经济交流,成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一部分。临空经济区内的临空产业通过航空运输与其他临空经济区发生经济联系,形成临空经济区与别的一个或多个临空经济区之间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运输:空港问贸易:资本、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区流动。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著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