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8 09:20: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以及国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也处于一个新的状态,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使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国家开始思考如何保证其发展的稳定与长久,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是中国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热议的问题。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平衡,经济产业层次较低。经济是财政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滞后导致财政困难日益突出。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一,财政入不敷出,收支矛盾尖锐,制约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然而时下很多的县域财政收支不平衡,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近几年来,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的县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变慢,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和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都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部分县区的财政属典型的“吃饭”财政, 仅兑现公教人员四项基本工资及各单位的正常运转就存在着巨大的支出压力 , 根本谈不上拿出财力支持经济与事业的发展。

第二,资金的限制也导致财政的职能难以发挥。首先,我国对于县级的工商业经济的补助一般较少,相关财政部门对于这些比较小的企业缺乏了解,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缺乏经济扶持,同时企业在银行贷款困难也阻碍了县级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县域财政对于农业的投资面窄,不具备规模效应,使得收支也比较单一,而且对于农业的投资不集中、不连续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同时一些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率不高,在当地没有形成企业规模,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一般的地区财政费用中,相关公教人员的工资占据了县域财政收入中的一大部分,同时县市一级还存在企业需要扶持,需要招商引资等财政支出,这些对当地财政都造成一定的压力。我国县域管辖的城镇,一般其收入主要来源还是农业,收入不高,因而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加上财政供养的人员过多,编制困难,这都使得财政负担过重,部门优化缓慢。再加上资金的调度难度大,公教人员的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和同期其他部门也需要资金的支持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财政资金的周转更加困难。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政府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政府财政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工程 ,必须从多个方面同时做工作,才能从整体上对县域经济有所提高。

(一)加大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从中央层面出发,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最大。一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应该提高;二是国家财政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支持,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三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供给支持需要加大,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已推进多年,但至今收效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结构供给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

(二)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对县域内的一些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

当地财政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一抓特色、二抓升级 、三抓拓展”的方式,对区域内现有的一些企业采取减负优惠的政策。将企业按照规模分成大中小三级,对于相对大型企业可以实行减少负担的政策,实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应该更加大,因为中小企业相对缺少经济实力,所以可以适当的采取企业贴息和企业补助,通过实际的手段来加快推进区域内中小企业从传统企业向新型企业升级的速度,使其更加具有行业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帮助区域内的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和财政的帮扶,建设新型的节能减排基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区域内企业长久稳定的运行。

(三)支持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现有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整合现有财政支出,帮扶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之上 ,还应该注意对现有的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在发展当地企业和农业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流通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产业。

(四)提高对县域投资平台的建设力度

篇2

从2007―2011年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发展了,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但在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即生产粮食越多,则地方财政的包袱越重,粮食生产与地方财政的这种反向效应,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之和分别为:278.8亿元、370.7亿元、459.6亿元、643.9亿元、727.2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0.4亿元、81.5亿元、110.7亿元、147.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之和分别为:280.7亿元、368.1亿元、443.3亿元、625亿元、704.6亿元,其中,县本级支出分别为267.9亿元、350.1亿元、417.1亿元、582.7亿元、659.1亿元。全省43个产粮大县(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全部为负数,各年度缺口分别为:215.5亿元、279.9亿元、335.7亿元、472亿元、511.9亿元。

综合县级财力计算口径的一般预算收入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上解支出等三项支出之差,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县级财力情况分别为:197.9亿元、238.3亿元、262.3亿元、346.5亿元、444.7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按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仅占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的42%;从全省范围来看,同样按照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也仅占全省平均财力水平的45%。

粮食产量和财力状况倒挂的现象还体现在省级层面。虽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00多亿斤,但全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情况却以每年下降1至2位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到2011年仅排名第22位。县(市)级也如此。以产粮大市尚志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不断攀升,从15.4亿斤一直增长到21.8亿斤,五年时间粮食增产6.4亿斤。但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该市经济特别是本级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收支缺口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该市本级财政收支缺口为5亿元,到2011年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则达到了13.2亿元,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怪圈。

二、“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原因分析

出现“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涉农税收。2007―2011年,黑龙江省的涉农税收情况如下: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没有直接的税收负担。现行税制中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4个税种。

从主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予以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以及远洋捕捞等予以免征。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予以免征。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予以免征。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予以免征。在印花税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予以免征。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在契税方面,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予以免征。

由于有上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增收主要依赖农业企业税收。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税收主要由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构成。但受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全省涉农税收年缴税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省产粮大市虎林市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涉农企业年平均实现税收564余万元,分别仅占当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左右,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免征,税负低的第一产业基本不提供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中涉及农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上,而由于目前国家实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上述几项税收占各地政府税收总量的比重都较小。即使能够征收的部分,按照现行的分税体制,粮食加工企业增值税收入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只获得25%;粮食加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60%上交中央,地方政府只获得40%。与此同时,按照现行政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开展粮深加工有诸多限制,导致涉农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形成了粮食主产区“贡献大反而受益小”的不合理局面。

于是,转移支付制度日益成为粮食主产省(县)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级对下实际转移支付规模年均递增43.3%,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主产省(县)财政的困境,解决了基本财力缺口问题。但与目前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相比较,目前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只是低水平的转移支付,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同步发展,使粮食主产省(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必须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促进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健全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按商品量给予主产省转移支付的奖励制度。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量,每年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人均财力水平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取消对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地方配套。

二是进一步充实农业产业税源。从目前税收体制情况看,农业产业的税源比较单一。建议国家放开对玉米、水稻加工限制,加大对粮食仓储物流行业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或扩大农业企业税种,并将这部分税收收入划为地方政府财力。

三是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和交易平台建设上,更应向农民倾斜;提高农业内部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产品加以集聚、整理和分类,并根据营销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采取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加工产业的重点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投资补助、原料成本补贴和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行有限的粮食价格管理,在价格调控方面进一步明确粮价保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粮食保护价格。同时,落实好粮食差价政策,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等。

篇3

金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县级金融服务与农村社会需求仍存在着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本文对制约县域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就这些因素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改善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做好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作。

1 当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农村金融供求反差强烈

县域经济资金需求方式增多,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而从县域经济资金供给角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大量撤并,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较低,且业务布局偏向优质客户和盈利行业。国有商业银行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加大了信贷责任追究,信贷权限普遍上收;政策性银行不直接面向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遍及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网点成为县域资金的抽水机,在当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的部分仍然较少;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显得势单力薄。

1.2 县域经济融资渠道单一

一是县域贷款主体是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户,大多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抵押品,县域担保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缺乏财政资金的支持。经营权抵押等信贷产品,中介收费环节多、手续繁杂,制约了客户的贷款需求;二是保险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不明显,通过保险提供经济补偿、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县域经济主体只能利用单一的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瓶颈”局面。

1.3 金融生态建设欠缺,形成贷款难、难贷款的县域信用怪圈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信用环境差,加之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遭受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信心,出现“慎贷、惜贷”现象,造成企业借贷无门、银行不敢问津的两难局面。加之县域市场配套机制不健全,许多县域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担保体系落后,普遍出现逃废债务的现象,客观上也制约了县域金融服务的投入。

2 促进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2.1 改革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功能互补、服务完善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一要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予以重新定位,其信贷支持的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将支持重点由专营粮棉油收购贷款逐步扩大到全方位地支持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二要加紧培育地方中小商业金融机构,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增强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建立一个服务功能强大、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2.2 县域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银行要摒弃 “零风险”的保守观念,把有发展潜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新业务增长点,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开发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业务品种。

2.3 国家要强化县域经济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根据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尝试建立对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制度,在宏观上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保证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二是加强县域担保机构建设,解决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减小企业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可以推行经营周期贷款、票据融资等模式,创新土地抵押担保、特色产品抵押担保等方式;三是对县域经济实施灵活的信贷政策,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在货币政策框架内,结合县域情况,针对形式多样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增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和引导能力。

2.4 完善经济金融监管体系

继续在银行推行信贷投向统计报告制度,人民银行从保持县域经济金融持续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对报表数据进行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确保信贷投向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时,结合货币政策积极引导,加大对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的监测考核。

2.5 加强金融服务手段创新

一要完善资金结算、清算制度,积极开展票据承兑、信用证、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创新,畅通资金流通渠道,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和转账等方面的服务,加快电子化进程,减少资金在途时间;二要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逐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信托、租赁、资金融通、现金管理等。

2.6 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重视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始终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建立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信用中介服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全面提高诚信水平,使金融与相关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唐阳孝.县域经济发展亟需县域金融支持:以达州市为例[J].金融参考,2010(12).

[2]王曙光.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制度演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 F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0-01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虽然我国已连续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却相对呈现出“弱势经济”的趋势,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步伐。就其原因主要是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为此,笔者拟从金融服务的角度探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域经济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严重失衡,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金融内部体制原因。

2.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不足

县域中介组织不全,信用担保公司实力不强,创业基金规模小,融资担保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不真实,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手续费,采取银行内部评定,没有让企业交给真正的中介机构去做;资产验资、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缺乏行业约束,报告失真,少有问责,没有形成应有的市场淘汰机制与行业品牌,公信度不高。

3.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几年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实施利率改革(试点)、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专项票据资金支持等办法以后,使得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信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原因:一是现有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农村信用社承担了支持高风险、低收益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但在政策安排上,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待遇,最明显的是不良资产的剥离或核销。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贷款”、“稳定贷款”的发放,基金会巨额不良贷款的接收,使农村信用社在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巨额的不良贷款和大面积的亏损,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的社支农实力。

4.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现象严重,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

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为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抵押担保制度,而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事实上县域中小企业往往内部管理水平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信用等级差,个别企业还出现不良记录,多数或全部资产早已被债权银行办理了抵押,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所剩无几或根本不存在,寥寥几户好企业又不肯为其担保,信贷部门心存余悸,致使贷款难以放出。

二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对策

1.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联动,畅通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正确认识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强,金融强;金融强,经济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风雨同舟、互荣共进、相得益彰、水涨船高的关系。二是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县域经济建设。金融部门应审时度势,积极行动,摒弃“善小而不为”的思想,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为县域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要主动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研究,在适度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着力点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建设,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县域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金融部门的工作。经常研究和帮助金融部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为金融部门排忧解难。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定期向金融部门通报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战略,促进金融和县域经济共同发展。

2.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县支行要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首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新增贷款与经济增长点的有效结合。其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建议各商业银行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即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作为县域金融机构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善于为中小企业营造平等的融资环境。同时,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调整对信贷需求增大与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财政扶持等,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一批专业性的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可以尝试由地方和企业出资,地方财政提供启动资金,收取企业会员费、准备金和担保机构的经营收入作为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同时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实行市场化运作。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

4.增强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逐步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

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强化存款组织和信贷营销工作,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以更好地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尽快把资金支持、保值贴息、减税让利、核销“双呆”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信用社排忧解难,为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对信用社的筹资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壮大资金实力,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进一步调动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扬,王国刚,刘玉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

[2]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

[3] 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

篇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致来说可以从四个角度理解:其一,复合性,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其二,区域性,是一种行政区域型的区域经济。其三,特色性,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其四,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及体系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因为农业的基础性作用,相对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它在县域经济中的权重比较大;而立足于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工业则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同时,兼有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非农部门经济。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县域范围内的社会和经济的全局发展。县域经济从产业结构看包括县域内的各次产业;从空间结构看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看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展开,第一个角度,县域范围内各个经济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第二个角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讨论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从第一个角度着手,具体而言包括: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不同县的经济应如何发展,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适合自己县的产业政策,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县域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侧重于对县域经济技术条件和效率的分析;县域产业发展,我们知道,农业依然是县域的基础,工业依然是县域的主导,服务业是县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做好三者的权衡显得尤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

第一,经济增长理论。

合理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包括全世界在内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县市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没有经济的增长,社会、文化的增长就毫无基础无从谈起,县域经济也是一样,所以经济增长理论也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点。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他反对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把农业定为停滞的,农业不能对经济发展做出任何贡献,相反只有工业才能实现经济起飞。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了很高的效率。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并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就在于寻找一些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他同时还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进行技术引进。舒尔茨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警示,对中国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速水佑次郎的借用技术理论:他主要用比较制度的方法和他对东亚,尤其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知识,从人口增长、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迁引起的制度演进进行了研究。他有几个重要结论,第一,发展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中,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目标。第二,发展中国家所需的投资超过了国内的储蓄能力,所以引进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的摆脱增长率和低储蓄率恶性循环的措施。第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差距是其加快增长的潜力。第四,发展中国家应当实现政府与企业家之间对产业政策和信息的分享。最后,土地确权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希曼和威廉姆森。赫希曼认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理论上的平衡发展是不可能的,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会出现一个增长极或增长点,进而形成区域间的不平等,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即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威廉姆森发展了所谓的倒“U”字型理论,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平衡发展理论,在区域成长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火地区,即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集聚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并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从产业构成来看,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一个成功的可持续项目,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标准:一是持续性。是指经济发展受到多次逆境和重大干扰后而能存留的能力。二是有效性。经济发展应是一种实质实效性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有增长无发展,有产出无效益的虚脱发展。三是公平性。它主要是指农业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部门或行业,应该在各经济部门发展中处于公正的地位。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发展滞后,经济强县少

从增长速度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97-2006年县域GDP增长8.6%,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县域二、三产业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1.1和4.8个百分点的落差。从数量上看,相对于东部乃至中部的部分省,河南省县域强县少,第九届全国百强县河南仅有2个,为排在45位的巩义市、73位的堰师市,与数量日益上升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相比较,我们则是从第八届的7个下降到现在的2个。

二、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低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我省中心工业化程度高,低的模式比较突出,县域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链条短,工业附加值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慢,企业研发能力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在城镇化水平方面,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仅为30%,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

今年来,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使我省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比较少,更不用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就地域来说,相对比较知名的企业,如莲花、大用、华英、科迪等,大多集中分布在临颖、许昌县、潢川、淇县一带,除此之外,畜牧产业层次较低,规模经营比重不高,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畜牧业产值与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较低,并且紧随其后的支撑体系建设也没有跟上步伐,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完善、不配套。尤其是改良、防疫、质量监测检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入世新形势的要求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县域经济对外开放度不够

2007年,河南省县域出口仅为16亿元,仅为县域GDP的1.42%,在109个县市中,有20多个县市的出口为空白,有近30个县实际利用外资是空白。招商引进的资金使用质量不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比方说,我们的招商引资渠道不畅,缺乏有吸引力的项目,引进资金的质量不高;并且我们的外向型出口产品还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高污染为主,不利于我们的结构调整及在国际市场上开拓新的市场。

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各县依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全省109个县(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可以有四种类型: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具体来说,资源比较丰富的登封、新密、舞钢等可以选择工业主导型;中牟、汤阴、南召、西峡等,虽然第二、三产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80%以上,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但相对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工业主导型城市来说,我们倾向于把他们归属于现代农业主导型;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县(市),可以尝试把第三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嵩县、栾川、西峡等;对于那些,工业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低于50%的县(市),选择走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但这四种类型的选择比并非绝对的,也可以相结合而发展,最终目标是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吸纳劳动力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审批、贷款、政策扶持等方面,制定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同时,在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的企业走向,即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经济含量高的道路。

三、积极培育县域特色化经济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占有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发展相对于其它区域来说,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建立自己的特色。比方说,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要加大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农副产品丰富的地方,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离城市和大企业近的地方,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到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中;现实优势不明显的地方,要解放思想,广借外力,逐步培育自己的特殊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打造强势产业、培育特色经济的过程,各领正是县域经济极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篇6

一、要着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充分利用国家的惠民政策。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过程中,要用足用活国家的惠民政策,并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全面铺开“家电下乡”、“汽摩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工作。要完善流通体系,持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搞好“一网多用”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商品集散、信息采集、价格传导,市场调控等方面的功能,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农超对接步伐。

不断提高消费服务档次和水平。要精心组织各种促销活动。引导居民消费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大力发展便利早餐、家政服务、保健养生、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生活质量型消费。引导高消费群体的消费留在当地,避免这部分需求外溢。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借力“世界溶洞极品”梅山龙宫、“梯田王国”紫鹊界梯田、“三湘明珠”大熊山森林公园、“江南峡谷第一漂”油溪河漂流、“湘中千岛湖”苏溪湖、“洞天福地”奉家桃花源、“宗教圣地”古台山等旅游景点,挖掘蚩尤故里、梅山文化、梅山武术、新化山歌等旅游品牌,将新化打造成长株潭新型城市的后花园。

要加速推进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县农业人口很多,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消费水平整体偏低,推进城镇化,尽早实现把新化建设成为集山水、宜居、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外经外贸平稳增长

坚定不移实行“引进来”战略。切实抓住当前沿海、沿边以及国外企业向内陆迁移,国家经济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依托本地区优势,本着“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的原则。“让一切有投资愿望的人找到投资机会!让一切有合作意向的人找到合作伙伴!让一切有创业能力的人找到创业途径”。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确保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进行。

着力构筑服务环境优势平台,“筑巢引凤”。依法灵活运用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四年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切实优化环境,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知名企业,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优先承接先进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坚定不移实行“走出去”战略。要全力打造几个战略产业,如我县的电子陶瓷,使其形成强大的规模及品牌优势,出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契机,鼓励企业走进东南亚,并努力开发中东、非洲及南美市场。

三、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打造商贸流通中心

加大商贸市场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建设市级中心市场、次中心城市市场、县级市场、中心城镇市场及农村市场体系网络;构建批发、直营、零售的销售形式;着力推动步行街建设;规划建设旅游购物市场。

加快物流园建设步伐。着手规范现有物流运输企业,建立现代标准的物流中心,着力对城区现有物流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目前,紧紧抓住新化将成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的有利时机,投资10亿元,开发建设好物流园。园区内要建设大型标准化仓储基地、配送仓库、大型货物堆场、运输车队、集装箱中转站、铁路专用线,要把新化物流园建设成为货物运输、信息交流、餐饮住宿服务齐全的县级一流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间,初步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四、发展电子商务,对接全球经济

近年来,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的电子商务,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我们有着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现在,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的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 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了全球化经济进程。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蓬勃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技术创新加速社会专业化分工,为电子商务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信息技术外包服务规模逐渐扩大,模式不断创新。网络消费文化逐步形成,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范围不断拓宽,网上消费服务模式日渐丰富。电子商务服务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活动向集约化、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更加强劲。

全球范围内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能力愈加激烈,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举措,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篇7

中图分类号 S788;F31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05-02

鲁山县是河南省25个山区林业大县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12.33万hm2。但是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农民亟待寻找务林增收的生产门路。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调动农民经营林地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鲁山县从2003年开始对林下经济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

1 林下种植食用菌香菇模式研究

1.1 发展现状

2003年,在南沙河的杨树林下部分农户开始种植香菇,起初规模较小,仅有2~3户,每户种植不到100架。随着香菇效益的增加,目前香菇种植地点遍布全县水源比较方便的杨树林下,种植户达到5 000户,种植总规模15万架,年效益近1亿元。

1.2 发展优势

香菇喜七分阳光三分阴凉的环境,栽植4年以上的杨树林地内符合香菇的生长条件,有利于生产出优良的花菇产品;而杨树是喜水肥的树种,天旱时每隔3~5 d就必须对香菇喷浇1次水,在保证香菇生长的同时,有利于杨树的生长。据调查,在种植香菇的杨树林内,杨树生长量普遍大于未种植香菇的林地,其六年生杨树平均年生长胸径较其他林地的杨树粗0.2~0.6 cm。

1.3 不利因素

一是人为活动频繁,树木遭到破坏;二是生活引火及生活垃圾致使树木遭到损伤;三是种植多年的香菇地杂菌较多,树木受到不同程度感染,生长速度变缓,甚至生长衰败。

1.4 发展建议

对全县林下种植香菇的基地合理规划,规范种植户的生产与生活,做好多年种植基地的消毒技术措施,达到林下种植与树木共同发展的目的[1]。

2 林下养殖土鸡的饲养模式研究

2.1 发展现状

2005年,会员办事处为了解决核桃种植户果园杂草问题,在2 666.67 m2果园内放养了300只土鸡。不仅解决了杂草问题,还为果园增添了有机肥,减少了果园虫害的发生,当年果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以提高,销售土鸡又获得了较高的额外收入。现在全县果园养殖业发展到200余户,年增收达到50万元。

2.2 发展优势

果园养殖减少了养殖基地的建设成本,利用果园的杂草和虫子可以生产高质量的土鸡,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增加果农的收入;果园养殖,可以控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发生,同时利用鸡粪来补充有机质和肥料,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和投工,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果品[2]。

2.3 不利因素

一是果园养殖必须高部位定干,否则果实成熟时容易遭到损伤;二是养殖的果园对农药的选择性要求较严格,使用不当会造成土鸡中毒;三是使用鸡粪需要特别处理,否则会烧坏树根,影响果树生长;四是规模要适当,过度放养会因食物不足而使树木损坏。

2.4 发展建议

一是要科学规划。对计划养殖的果园,从树种选择、定干整形都要进行周密考虑;二是对放养规模要加以控制,一般放养土鸡不要超过1 200只/hm2;三是果园要采用无公害管理,使用低毒、高效、对鸡无损害的农药;四是对鸡粪要建立发酵池,处理后才可用作果树肥料。

3 林下种植中药材研究

3.1 发展现状

2004年,全县开始在退耕还林地的林下套种中药材,但是成功的较少,效益不高,现在种植面积有限。

3.2 发展优势

合理利用林下种植中药材是增加林农收入的一项主要途径,种植中药材可以减少杂草生长,促进树木生长。

3.3 失败原因

一是选择中药材品种失当。林下套种的中药材应该选择耐阴品种,有的林农仅考虑市场需求,致使品种选择不合理而失败;二是肥水跟不上。在山坡地林下套种中药材,不能浇灌,天气干旱时树木因缺水而落叶,中药材难以生长;三是除草难度较大。林下套种中药材,种植较为密集,除草难度较大,许多地块的杂草比中药材还高;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各家各户分散种植,部分种植户即使种植成功,销售也困难,收入较少;五是种植时中药材离树盘太近,影响了树木和中药材的生长[3]。

3.4 发展建议

一是对全县肥水较好的地块进行统一规划;二是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服务指导。

4 林下经济观光旅游业的研究

4.1 发展现状

鲁山县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观花、采果旅游业,已取得较大成效。现已形成了以尧山、六羊山、十八朵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以林丰庄园、树涛庄园为主的观花采果园,以张庄为中心的葡萄采摘园,以尧山、四棵树为主的农家宾馆等,年创收入在3亿以上。

4.2 发展优势

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林业产值,增加林农收入,投资少,见效快,是鲁山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以观光采摘园林丰庄园为例,结束了以往仅卖果的单一果园经营模式,桃花盛开时,吸引来自郑州、平顶山等地的众多旅游者,仅门票年收入就达到30万元;会议接待、食宿等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果实成熟季节,旅游者自己采摘购买,在减少了销售环节投入的同时,果实销售价格比市场价高1~2元/kg,多收入20万元以上。

4.3 发展不足

一是发展与保护没有同步进行,对林业资源的索取偏多,投入偏少。以尧山风景区为例,尧山风景区利用的伏牛山鲁山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年创收入可以达到1.5亿元,但对林业保护的投入几乎没有,对林业不加保护的过度利用将会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二是林业生态旅游业没有进行规范化实施,常造成胡乱开发,既浪费林业资源,甚至使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更难形成统一品牌;三是观光采摘园建设服务不完善。虽然鲁山县观光采摘园的数量较多,但是一般服务较单一,难以形成集观光、采果、食宿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四是以观花、采果为一体的果园栽种树种、品种单一,开花和采果时间较短,难以长时间招引游客[4]。

4.4 发展建议

一是对林业的旅游利用要有长远规划,要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建设林业资源投入的新机制,增加对林业资源的投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林业资源进行规范统一,避免四面开发;二是对观光采摘为主的果园,应先做好施工设计,做好树种、品种合理搭配,做到长期有花,果实采摘连续长久;完善服务基础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力争向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林下旅游业的效益。

5 参考文献

[1] 张林科.陇县发展林下经济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147-148.

篇8

我国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大约在1980年之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审美需求增强,表现在建筑方面就是人们开始对建筑室内环境和家居质量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在室内环境设计发展初期,我国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人才,建筑室内设计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扩大,人们审美要求的继续提高,我国室内艺术设计迈进黄金发展期。全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家装公司,家装从业人员达到几十万人。其中有些老室内设计师不仅知识结构全面,文化修养深厚,还参加过多个工程实践,创造出很多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又彰显时代精神的绝佳之作。如中央工艺美院何镇强教授负责主持设计的中国大饭店“夏宫”,在室内空间处理和装饰配置方面大范围利用高雅的暖色调,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

2 现阶段,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2.1 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完美调合建筑审美性与功能性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师在处理建筑物的审美性、功能性的关系上不够成熟,这也是阻碍我国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主要原因。国内的大部分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侧重于关注空间设计,往往将空间艺术表现得具有很强的艺术情调、审美气息。但一般忽视了建筑物的实际条件和功能、用途。这样最终导致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表面效果理想,实际应用功能极具欠缺,空间浪费严重。

2.2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匮乏

一项工作如果全面顺利开展,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建筑室内设计行业也不例外。新时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审美需求增强,在居住上开始讲究“宜居”,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顺势而为,成为热门。国内很多大专院校,都增加开设了此专业,力争为社会培养专业设计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室内设计较国际起步晚,发展慢,设计公司不少,但其中有正规资质的不多,所以很多优秀专业人才在找工作时会首先考虑国外企业,导致国内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另外,室内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受装饰公司、业主、开发商等多方面要求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一般都被囿于某一设计框架中或直接照搬国外的某些设计加以利用,周而复始,他们的设计灵感被消磨,设计水平滞步不前,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

2.3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陈旧落后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创新,能够积极促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却仍然陈旧落后,难以满足人们的现代化“宜居”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中,人们过于关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主动忽略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其实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必然是一体的,不能单纯地发展某一方面。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一般都会兼顾室外环境,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自然融合,并尽量彰显二者的特色之处。只有这样,才会让建筑物从自内而外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们营造出一种极致优雅自然的艺术氛围。

2.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设计师受传统艺术设计形式影响,不能很好地发挥,创新能力不足,所以我国大多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接近雷同,不能展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

3.很多业主室内环境设计成本有限,在初期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选择时,受经济因素影响,一般会选择设计相对简单、造价相对低廉的方案。这种情况下,设计的样式就会大大减少,设计完工后的效果与预期设计效果难以符合,差距较大。

4.设计师在设计时,一般都会尽量按照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努力为业主营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但由于设计师和业主的审美观存在差异,不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自觉地忽略了业主的实际要求,导致其设计成果得不到业主的认可。

3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

3.1 在设计效果上,追求格调和品味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自己的室内环境保持干净和整洁、有格调,这就需要室内设计师对相应物件的摆放做出一定的设计与规划。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努力把控好室内空间、物品形式与整体色调间的关系,以使设计完工后三者看起来相吻合,具有统一美感。同时,设计师还应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美术修养和历史修养,多参考国内外优秀的获奖设计案例等,以求在日后的设计中能将各种文学、艺术、历史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不断创新,让室内的各物件在自己的设计下摆放更加和谐、整洁、有品味、有格调。

3.2 在设计理念上,倾向自然、绿色、环保

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是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为目的的。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实施,人们的生活被限制在一座座钢筋水泥中,自然田园生活逐渐远离。为了减缓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就可以在室内设计时,配置一些自然田园风格的物件,放松人们的精神,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设计材料的应用上,可选择一些较为天然及环保的材料。仿自然的设计加上天然材料的运用,既可以为人们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活的惬意氛围,又能实现环保目的,这也是未来我国建筑室内设计主要追求的。

3.3 在工艺技术上,倾向现代化、科技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需求所应用的各种机器设备更加先进高效。因此,未来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大力加入现代化、科技化的技术元素,培养一批专业人士学习掌握一流的专业工艺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注重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应用。

3.4 设计风格既追求整体性又注重个性化

篇9

1.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经工业化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支撑,动员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确保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富有沈阳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加快全面振兴。

2.发展目标。到2012年,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争取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前列,在全国县域经济位次有较大提升,县域地区成为发展世界级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和沈阳中心城市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的空间载体,为实现“三大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必保23%,力争达到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必保30%,力争达到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力争达到18%。

——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的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2。

——4个郊区经济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

——一市三县工业有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每个县(市)建成一个以上标准高、规模大的工业园区,形成两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二、着力加快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3.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坚持做到市、区县(市)两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市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每年耕地占用税全部用于“三农”;城市维护建设支出中的部分资金要用于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市级工业、城建、科技、环保、教育、卫生、社保等专项资金投入“三农”的比例要不断增长。

4.增加对一市三县的资金投入。5年内,市财政每年设立1亿元“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激励一市三县税收快速增长;每年从城建资金中安排2亿元,用于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5.促进县域金融业发展。积极协调商业银行恢复和新增分支机构,对在一市三县设立的分、支行,给予一次性补助10-30万元;积极引导邮政银行储蓄资金返还县域;鼓励各类贷款指标向一市三县倾斜,对各类金融机构按年末新增企业贷款额给予0.15%的一次性奖励;对投放农业和农村贷款数额大、比例高的金融机构,市、县政府积极给予业务方面的支持;积极向省及国家银行监管部门争取开展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搭建各类信息平台,推动县域银企对接;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增加设施农业、高效经济作物等种养业政策性保险种类,并不断扩大规模,市、区县(市)财政补贴比例不低于保费的70%;优先选择综合实力强、服务好、规模大、信誉好的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的承办人,鼓励开发适合农业特点的定额定品种的商业保险产品。

6.建立县域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市财政通过市级投资公司以投资参股方式,注入4000万元资金,一市三县财政按比例相应注入,吸引社会资本参股,成立担保机构,支持一市三县经济发展;市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扩大担保比例,支持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对在一市三县当地注册企业依法经营的贷款担保机构,按照担保费1:1比例给予补贴,用于担保机构担保风险金;鼓励担保机构采用联合担保、再担保等方式扩大担保规模。

三、切实做大做强县域工业

7.实现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到2012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385亿元,年均增长35%,占全市比重达到60%;园区(含开发区)入区企业达500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500亿元,其中,20个以上工业园区产值超百亿元,有3—5个工业园区达到国家级开发区水平;建成27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力争达到10个以上,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0个以上。

8.统筹县域工业布局。市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县域工业发展规划,对工业园区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使其成为县域新城区的基础。各区县(市)根据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制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招商推进计划;对重大项目摆放,市里统一协调,确保向县域倾斜,避免恶性竞争和同构发展;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保护生态安全。

9.加大一市三县工业园区建设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园区建设模式。市工业发展资金每年每个县(市)安排1000万元,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一市三县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多元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辽中铸造、新民包装印刷、法库陶瓷,康平塑编等园区建设,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国家一流的工业园区;创新园区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10.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量。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集中,向园区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培育东陵动漫、于洪家具、苏家屯钢管、沈北新区光电信息、新民包装印刷、辽中泵阀、法库陶瓷、康平塑编等27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建设,大幅提升产业集群建设标准和产品档次,向“精、专、特、新”方向发展。

11.鼓励市内产业向县域工业园区转移。市有关部门要制定市内产业向县域转移规划,对于搬迁到县域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项目贷款贴息支持,其土地出让金用于企业新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区县(市)功能定位,引导对税收、就业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的市内企业向县域转移,引导市内优势产业的配套企业向县域转移,引导不宜在市内发展的各类产业向县域转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区县(市)要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向县域转移。

12.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建设用地指标要向县域倾斜,保证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用地;对一市三县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在用地指标、软贷款、贷款贴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项目的环保和土地审批上,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3.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坚持把经济效益高的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争取实现亩均综合效益过千元的目标。到2012年,全市农业设施化、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要有大幅度提高。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500万亩;畜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58%;“一村一业”专业村达到1085个;农业产业化覆盖面达到全市农户的70%;农机总动力达到300万千瓦;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0家;农产品出口率达到20%。

14.继续扶持富民经济小区建设。对新建设施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标准温室小区,每个小区补助10万元;对法库、康平和新民柳绕地区新建设施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标准冷棚小区,每个小区补助5万元;对新建设施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连片标准食用菌小区,每个小区补助15万元;对新建养殖项目水面达到200亩以上,清淤项目养殖水面达到300亩以上的水产小区,每个小区补助5万元;对新建设施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以上的畜牧小区,每个小区补助10万元;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0万元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补助80万元;对新建畜牧环境治理项目给予扶持;对新建千亩连片的设施农业大区,每个农业大区补助150万元,新建万亩连片的设施农业大区,加大资金扶持。

15.积极发展高效特色产业。鼓励发展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对新发展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设施完备的树莓种植基地,每亩种苗补助500元;对法库、康平新增三樱椒和花生地膜覆盖,每亩补助20元;对新购覆膜机每台按成本价补助50%。

16.鼓励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对花卉企业引进新品种按成本价补助15%;对500万株以上工厂化育苗企业给予补助;对购进并种植东方百合系列种球给予一定扶持;对从国外引进优良畜牧品种,按引进额补助30%,单体最高补助1万元;对肉牛改良给予支持;按国家政策对能繁母猪养殖户给予补助。

1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户用沼气能源生态模式、秸秆气化站等农村新能源项目的引进和推广;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产业化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和保护性耕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对农户购置农机具给予补助,重点扶持3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和20个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今年末重点解决4个郊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一市三县饮水安全问题。

18.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推进绿色村庄建设,以建制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为重点,完善绿色村庄500个;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调整沙区农业产业结构,控制土地沙化、退化;继续推进沈西北边界防风阻沙带建设,扩大辽河水系滩地绿洲规模,完成康蒙边界阻沙带补造任务,健全防沙治沙生态防护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地建设,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育工程;进一步扩大速生林、寒富苹果、桑树、大扁杏等经济林栽植面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加强质量监管;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对现有河流、水库、湖泊进行保护与修复,改善水质,扩大水面积率,增加水生物种类。

19.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奖励名牌产品,加快产业化进程。市财政每年从支农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择优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对4个郊区投资2000万元、一市三县投资1000万元以上,用本地原料生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按当年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额最高为500万元。4个郊区的项目实行市、区两级1:1配比,每个区配比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市里给予“以奖代补”。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按照市里重点扶持项目给予一定支持;对新评为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10万元和3万元;对2008年以后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20.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给予一定补助,达到国家和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标准的,市财政给予一定奖励;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区县(市)给予奖励;不断完善县级动物疫控中心、乡镇区域疫控所建设,提高防控水平。

21.扩大农产品出口。支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对符合条件、做出较大贡献的给予奖励;对其备案、出口检验检疫认证、注册、品牌申报给予适当补助;对开拓海外市场、境外商标注册和相关国际认证等发生的费用给予补贴。

22.扎实推进农业经济区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其中60%用于农业经济区和主导产业区产业发展,40%用于农业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突出抓好农业经济区的试点工作,尽快形成管委会管理体制和开发区运行机制,加快主导产业区向农业经济区发展,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23.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流通对农业产业化的拉动作用,紧紧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规范连锁“农家(资)店”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和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奖励贡献突出的合作组织和经纪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24.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农家乐等旅游场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经营者培训给予补助;市卫生、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县域特色旅游经营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税务部门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五、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25.统一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区县(市)区位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加速推进新城子、胡台、沈抚、近海、空港等5个新城和新民、辽中、法库、康平等4个县城建设。4个郊区发展建设成为环城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新民发展建设成为沈阳西部区域中心强县;辽中发展建设成为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和辽宁近海产业基地;法库发展建设成为“东北瓷都”和沈阳生态卫星城;康平发展建设成为辽吉蒙结合部区域中心县和重要能源产业基地。

26.梯次进入国家生态区县(市)行列。全面落实《沈阳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各地区实际和特点,重点完善乡镇、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2012年,我市农村地区国家生态区、生态县(市)比例达到80%以上;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比例达到8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达标率均为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7.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将4个县城和茨榆坨、前当堡、陈相等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列入市城建计划;切实加强小城镇道路、供电、输排水、集中供热、生物质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市三县县城建立污水处理厂、乡镇建立垃圾处理厂项目给予扶持。

28.加强城镇大型市场和商贸中心建设。市有关部门要把农村产地市场、支柱型市场和县域商贸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种途径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提升新民公主屯鲜蛋、康平杂粮、辽中肉牛等30个产地市场建设水平;发展壮大法库陶瓷、辽中茨榆坨粮食、新民农机、新民大民屯蔬菜、康平塑编等10个支柱产业市场;培育县域特色商业街,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建设23个县域商贸中心,形成多梯次、多形式、多节点、面向农村的县域商贸格局。

六、充分发挥区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29.进一步解放思想。各区县(市)要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超前的思维和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要树立主体意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自我积累、自主发展能力。要紧紧抓住民营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富民经济小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等关键环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30.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县域乡镇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城中村”、“城郊村”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利划分明确、利益分配合理、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林业产权制度;进一步加大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每年化解村级债务总额10%的工作目标;建立农民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1.扩大县域开放。认真挖掘本地区各类优势资源,立足于长远发展,积极梳理、包装和推介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坚持引进外埠企业与市区企业相结合,搞好外引内联,承接产业转移,大规模引进产业集群。鼓励投资者包片开发工业园区,对建设标准厂房的给予贴息;对参与专业市场建设的给予一定补助;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富民经济小区建设;为落户县域的各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招商办事处积极为一市三县引进项目。

3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积极鼓励县域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在贷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创建“村企联动”、“村企合一”的新模式;培育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发挥其带头作用,激发县域全民创业的潜能。

七、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县域发展的环境

33.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4.进一步简政放权。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审批项目,市里该放的权力必须放到位,已经下放的权力,决不留“尾巴”。对确实不能下放和委托的,要简化程序,减少环节,优化服务;对一市三县需要审批的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对事关县域发展的重大政策利益和事权调整,要听取区、县(市)意见。

35.为县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加强以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每年由一市三县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和援助方式,市里统一协调有关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县域挂职;聘请国内外专家和组织农村科技讲师团、科技特派员到县域开展科技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到县域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等活动;选派青年农民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青年农民科技带头人;对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篇10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激励区域经济增长为条件,以改善区域内部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是区域发展的最佳选择。它的基本内涵是使“区域保持长期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树立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要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点: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可持续方式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三是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这些物质的循环、吸收和无害处理速度。

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

(一)必须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

要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应建立在对不同区域等各方面情况的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

(二)各地各行业在制订发展决策规划时,必须对规划进行环评

所谓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过去只注重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建设项目只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也不能指导政策或规划的发展方向,更不能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宏观影响、间接影响、二次影响、累积影响。

(三)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创建综合决策机制

战略环评的核心和目的,是使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样能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是实施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对潜在的危害和影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出适合长时期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产业化是以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但是,如果不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而进行盲目经营,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为此,第一,要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现有工业体系改造升级中要严格限制和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第二,从实际情况出发,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三,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过去人们治理污染物只是改变了特定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经济是一种生产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模式,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资资料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作为资源或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环境准入

环境影响评价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关口,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一把“利剑”。强化环评制度重在落实,要以整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必须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未审批就开工、不审批也建设的局面,切实做到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控制新污染源,将开发区环境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同时,要建立环境监管的后督察制度,未执行环评审批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未按环保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而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坚决关停。

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

近年来,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注重城乡发展的系统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采取严格措施,有效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污染向郊县转移。特别要加大整治乡镇工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解决农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要努力把握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律,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七、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绿色GDP考核制度

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政府环保责任的制度保障,是各部门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约束机制。必须明确责任,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引导各级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篇11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不但抑制了经济进步,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协调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环境调查、监测、分析、治理多个环节,环境监测指的是利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科学的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监视测定,以了解环境的真实状况,进而选择相应的方法,并制定管理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依据。

1环境监测仪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环境监测的内容有很多,涉及温湿度、水质、噪声、空气、辐射、农药诸多方面,因各自标准和要求不同,所用的监测仪器也是千差万别。如水质监测需用到污水采样器、盐度计、浊度计等仪器,而空气质量监测则用的是气体监测仪、光化学监测仪、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等。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工作,其监测结果直接影响着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所以必须确保监测结果的精确性,这就对监测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难以直接测量的指标,需要综合多项技术才能保证结果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1.1现状

在环境监测仪器生产方面,国内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对某种技术和某项服务比较擅长的中小型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经验丰富,但产品质量有限;二是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企业,在国际上占据着一席地位,竞争十分激烈。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在数量、质量、种类、性能上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种类少、功能单一、故障率高、精确度差、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因为产品的档次低、技术水品一般,监测结果与实际值往往相差很大,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如烟尘自动监测领域几乎没有涉及,也就无法有效控制烟尘量;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由于起步较晚,加上科技上的落后,目前很多专用监测仪器都来自国外,而真正意义上国产的设备较少,且更新速度慢。如大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等,占得比重很大,不过我国目前的水平实际上相当于国际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实际应用中依旧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1.2发展

当前多采用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式,今后将逐步朝着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高科技含量将大大提升,实现技术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的转变;地面环境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方向是今后的主流,且监测领域更加全方位;监测仪器自身将综合利用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技术,质量更高,功能也不断增多;此外还会涉及电子、光学、化学、物理等高技术领域。

为了尽快实现以上目标,应加大在此方面的资金和科研投入,将环境监测作为重点研究工作;通过市场调控,对监测仪器生产企业进行重新组合,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研究、集中投资,改变过去存在的缺陷,形成一批全新的骨干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学习国外在此领域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实际状况加以改进,逐步实现监测产品的国产化;此外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消除市场负面影响。

2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信息技术。环境监测与计算机、微电子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是时展的结果,主要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加工利用;②3S技术。3S技术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几乎任何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将其引进环境监测中,在湿地保护、水文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物化生科学,随着这三门学科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突出。

2.1现状

国内目前在环境监测方面建立起了相应的技术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果,自动监测能力也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监测领域狭窄,多为空气质量、地表水质以及城市噪音三方面的监测,其他领域则不够深入。环境监测涵盖了多个领域,而当前形势显然并不能全面反映环境监测成果;人才匮乏,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尤其是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测队伍。不过从当下看来,显然做得不到位,环境监测部门人员不足,人才严重匮乏。加上管理方面的不合理,环境监测工作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难以进步;整体水平较低,我国土地面积辽阔,环境治理范围较广,除了提到的监测内容,各地区在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监测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以至于全国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预期目标也就难以达到。

2.2未来趋势

首先,环境监测仪器在未来将迈向结构单元组合化、多台仪器连用的方向。结构单元组合化是由于新技的渗透和关键元器件的更新,传统的机械、光学部件被许多软件和新型元器件所代替,仪器向模块化和组合化结构发展。一套仪器可分解成若干标准单元,然后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积木式”组合,构成单功能或多功能装置。例如,离子色谱仪可分为进样系统、分离柱、检测器、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各自可以形成独立单元,用户可按需要配置。

其次,逐步实现远程网络监测。网络远程监测手段的发展,使得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了解到实时的监测数据,而遥感技术等运用,通过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是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以更大范围监测形成预警体系,为预防环境污染以及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此外,快速监测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这类的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应急事件,主要是要求监测的数据能够比较快速、及时的得到,而且得到数据的成本相对较低。很多地方都需要这类快速的监测结果,如超市对于上架的蔬菜的监测,对于水源的监测等。

结语

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环境治理效果除了与技术有关,最重要的是受监测结果影响,所以必须保证监测结果的精确性。针对当前监测仪器生产和监测技术中的不足,应及时改正,为其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篇12

(一)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8年底,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占全国的1/3左右。

(二)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2008年,全国百强县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1.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95元。

(三)全国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县域大概形成了三类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份额。第二类是江浙模式,即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目前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已占70%左右的份额。第三类是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巨大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供应不足。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8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片面理解发展工业化仅为上项目、建工厂、建开发区,个别项目能耗高、污染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除少量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五)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县带来的体制性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市域内资源来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县域经济自身活力不强、财力不足、资源不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农用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仍受诸多制约,而“农地入股”试验也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偿债”风险。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虽然县乡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县域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方向、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