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时间:2023-07-28 09:20: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篇1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130-02

1 农业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发展的重大意义

(1)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是实现农业家庭联产承包与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引导更多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到市场中,从而使一家一户的个人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的对接,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家独户农民难以进入大市场的难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和加工企业如何面对千家万户来组织货源的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等。可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限制,我国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组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它的强大作用并没体现出来。

(2)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不够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也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方法来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助于使分散的农民和土地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的增收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3)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从而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投入的保障机制。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国家实现农业补贴的重要的组织载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其自身具有弱质性的特点,却使其面临着比其他产业高得多的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因此,政府必须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导致小农户与大生产以及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一直以来,政府主要采取农业产业化,进而扶持一些涉及农业的龙头企业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4)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我国的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的推动力,也是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农业产业化更是使我国现在农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趋势。

2 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供给严重不足。

第一,合法法人地位的缺乏。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缺乏法律的支持,外部的发展环境也很不理想。法规中,很明确地规定了依据法律成立的农业经济合作社具有法人的地位,可是,却没有明确指出农民经济合作社是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或合作法人。绝大多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对合作组织给予登记,只是在民政部门里按社团的性质给予登记,从而使其并不能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形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农民在出售产品、订立合同以及解决贷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的困难。第二,政策上的支持很难形成合力,造成合作组织的运行缺乏应有的资金。政府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各级地方政府的专款扶持的资金量并不大,还实行分头管理,因而很难形成合力。

(2)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很不健全。大多数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没有规范的章程。通常认为,健全的组织内部机制是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的大多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没有很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缺乏很完善的内部治理制度,责任也不清,并且,在落实成员的资格问题、选举组织机构领导等方面的实际运行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从产权的运行机制方面分析,我国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一般都是依托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或供销社等组建而成。从决策的机制来分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决策权通常都是控制在某个“能人”或“大户”的手中,绝大多数的社员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以及监督只是流于形式。

(3)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非常小、合作层次过低。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很庞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然而,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偏小,通常,都是仅限于本乡或村的范围内的服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获取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自己的筹措、外部的股金和自有资本的积累,资金问题很严重,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太弱,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发展机制很难形成。

(4)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观念很淡薄,组织起来难。由于市场经济受到过很大的冲击,我国农村传统的信任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然而,现代的信任结构有待好好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信任文化严重缺失。农民之间存在的不信任以及农民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感,这种不利的文化氛围严重破坏了农民之间的平等、互惠的发展。

(5)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一起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通常情况下,两者是可以一起配合的,可共同合作。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将农民进行有机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通过契约关系等互为成员,从而实现企业、农民以及经济合作组织的共同发展。

3 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策略分析

(1)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第一,要认真完善现存的有关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需要明确的规定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分配的机制、管理的体制以及企业的治理结构等。第二,增加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各地方的财政部门都应该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专项投资资金,尤其是重点支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一些农业合作发展方面的基金项目,采取以奖励代弥补,弥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生产、食物的安全、环境的保护以及技术的培训等费用。财政部门要能够提供多种的低息方面的贷款,帮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各种资金问题。

篇2

中图分类号:F3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8-03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关乎民富国安。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市场转型和结构提升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加入WTO改变了原有条件下矛盾演变的自然进程,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加尖锐和突出。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面对这个问题的压力,尤为突出。

一、加入WTO对河南农业影响分析:现实的冲击,发展的机遇

中国的农业同银行、保险、汽车等其它受保护的垄断行业一样,过去开放力度小,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粮棉收购和农资供给的长期国营垄断,没有享受必要的市场化“预备期”,加入WTO农业必然是受冲击较大的领域。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加入WTO必然对中国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带来冲击,同时也给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带来机遇。河南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特征、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反映这种结构特征和资源条件的小规模粮食生产的土地利用方式,决定河南农业所承受入世冲击是深重的。

(一)现实:入世的严峻冲击

1.以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为基础的河南农业缺乏优势。不同省区的农业经济,由于自然条件、要素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市场距离等方面因素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加入WTO对各省区农业的影响,必然不同。这种影响的差异成因在于农业的比较优势不同。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会更多地享受到有利的出口扩张效应,而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则遭受更大的农产品进口的冲击效应。由于河南的土地资源稀缺,缺乏粮食生产的优势,从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劣势更为明显。

小农特征的农业结构,不能发挥河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难于如同东部省区获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张的利益。同时,大宗农产品生产又不具东北省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入世后以粮食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进口,必然给河南农业带来很大冲击,承受较大的调整压力和成本,因为河南的小规模粮食生产格局,具有较强的刚性。

2.农村社会经济问题会更为突出。处于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起步阶段的河南农业,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除承受全国层面的影响和冲击外,还有来自另外两方面的压力。其一,在河南农业的外部,本已存在的农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会在入世对全国农业不均衡的影响下扩大。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河南农村社会经济矛盾更显突出;其二,在河南农业内部,农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优化和提高速度,难及入世所推动的市场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要。这样,使河南的“三农”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使河南农民收入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河南农民收入问题已经相当突出,不仅在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且河南农民纯收入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对全国来讲,以粮食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是,对河南农民而言,对收入的影响却是普遍而显著的。其原因是:(1)河南是农业生产大省,2000年小麦、棉花和油料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9%、15.9%和13.3%,列居全国的1、2、1位。这样河南农民在损失总量中所占份额最大。(2)河南农村人口最多,而且农村非农产业又不发达,在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比重及农业收入中粮食收入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围各省,就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就业率低。

其次,使河南农民就业愈加困难。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剩余和城市化明显迟滞,再加农产品进口对河南农业的冲击,将使农村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因为在单位大宗农产品中,河南的劳动投入是较高的。

再次,使农户经营功能缺陷问题更为突出。农户的经营功能缺陷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伴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迈过“数量关”后,面临的则是“质量关”。在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农户的要求不仅仅是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更多的是经营管理、先进技术、资本投入等。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等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把农户从一个基本的生产单位,转变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二)未来:农业发展的逢时机遇

1.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土地瓶劲对河南农业发展的约束。加入WTO,促进中国农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参与农业国际分工、交换和竞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贸易,实现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克服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2.吸引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农产品短缺的求量阶段,发展到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求质阶段,农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的投入。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和资金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根据比较优势,利用国外资源、资金、引进、消化和利用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尤其是能够有效利用丰裕的劳动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3.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随着产品专业化和国际间分工日益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的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为河南农业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

从短期来看,入世给河南农业带来冲击,不及东部省份所获出口扩张之利,多有西部地区所受进口冲击之弊。但从长期来讲,入世对河南农业之利,是发展机遇。关键是能否乘机求变,弃劣从优,变弱为强。把潜在的未来的利益尽快变成现实的效益。所以说入世为河南农业加速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和环境。

二、河南农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农民组织

提高河南农业竞争力的途径,是科技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竞争力的提高。科技是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定因素;结构调整是在入世条件下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实现途径,而农民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农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因素。所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农民组织,是加入WTO条件下,河南农业发展战略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1.科技进步

(1)科技进步是推动河南农业跨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必行之策。当解决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之后,农业步入发展新阶段,由“数量农业”转变为“质量农业”,由“产量农业”转变为“效益农业”,又恰逢入世,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可谓一步两坎。当前的转变和跨越靠科技支撑,未来的发展将更多依赖科技,科技进步是河南农业应对入世之策,又是农业步入新阶段的发展之道。

(2)科技进步是提高河南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农业大省,提高农民收入,以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方式,是难以达到目标的。河南的人地关系现状,决定了必须跳出小农业圈子,走大农业道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以稀缺的土地支撑众多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资源支持力取决于农业的科技含量,取决于以农业科技为代表的“软要素”对土地“硬要素”的支撑力度。另外,以丰裕的劳动力替代稀缺的土地,实现要素之间的替代,也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形式支持,如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3)科技进步是河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必举之措。国内市场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和国外农产品的输入,使地处中部的产粮大省,面临最为沉重的外部压力;全省大类农产品同构的现状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存在较大布局问题的现实,使河南农业面临“外患内忧”。这都需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应对和解决,而结构调整都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来完成。依靠科技,优化区域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种植和养殖结构、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及加工品的质量;依靠科技,改善生产、加工、储运、保鲜、检测等环节的手段。所以,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实施和效果,都需要的科技的支撑和保证。

2.结构调整

(1)农业发展实践证明:结构调整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途径。结构调整是结构优化的过程,是推动农业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改善生产者、产品与资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构调整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重要途径。纵观河南农业发展进程,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的互生互动的过程。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基础,结构调整将发展推向新的进程。二者之间有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2)现实环境和条件决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出路。首先是国际市场的开放和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逐步形成的市场环境变化,要求改变省长抓“粮袋子”,市长抓“菜蓝子”的农业发展思路;其次是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两种资源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变化,可以利用国外资源更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为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开拓更大空间,突破短缺经济时代的“小而全”,在合理的区域结构中形成“大而专”,使地区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再次是由“卖方农业”转变成为“买方农业”、粮油“食物农业”和棉麻烟“原料农业”扩展到保健农业和观赏农业,这些农业发展基础和功能的变化,要求扩大药材、花卉作物等的种植面积;最后是深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粮棉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从而突出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科技是保证,资源是基础,农民是主体。

3.农民合作组织

(1)农民组织问题的现实性。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发展和入世带来的农业竞争,都需要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这是农业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所需要的。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这种矛盾还会随着入世后农业日益国际化及国内统一农产品市场的形成而锐化。矛盾的根源在于农民的“弱小”,即社会经济地位弱,经济规模小。矛盾的表现是农户很难发育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其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二,近年来所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不具有普适性。原因是它的根是龙头企业,农民在这样的组织中,是次要的和被动的。农民与龙头企业或公司有着纵向的单线联系,缺乏农户间的横向合作关系,而且这种纵向联系的垂直协作,内部交易成本过高。再则,龙头企业的举办及其辐射面、带动力都不取决于农民。所以,普遍地能为农民所及的组织形式,应该是根植于农民,并形成垂直协作的经济组织。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在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垂直协作,最大的障碍是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这个难题,在一般的“公司加农户”形式中普遍存在。然而,合作社对社员的盈利返还机制,消除了交易品的质量验证、价值确认问题。当农户所有的合作社充当公司角色时,问题就十分简单了:不论合作社收购农户产品采用什么价格,盈利按业务量摊还的机制,使农户最终所得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对于整体农户而言,利益在组织内部没有流失。所以,一些合作社甚至在收购时不定价,而在销售后扣除费用,直接将余款打入农户账户中。当然,对于每一个农户而言,是没有“大锅饭”可吃的:合作社严格检查每个农户所交售的产品并作出标记,进行标准化分等定级,按质论价,区别对待。不仅如此,合作社因与社员之间“风雨共舟”式的关系,而给出的初级农产品的真实价格信息,还能够作为整个社会交易的参照。使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没有自行加工销售的合作社,也能够为自己的初级农产品获得大体相当的收益,使整个农民集团增强与产前、产后集团的谈判能力。这样,不仅合作社系统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巩固整个社会的专业化协作链条,使一个社会不断降低农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造福于全体国民。达到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和实现农产品标准化之目标。

合作社不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大锅饭”,而是在入世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行之策。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构河南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入世条件下应对市场竞争,推动河南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程漱兰.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讲稿,2000.

Impact of China‘s Entry into WTO on Agriculture in Henan and the Cure

GUAN Fu-xin(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will exert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us conflicts will be intensified. The disadvantage lies in the small scale of food production.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develop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and undertak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peasant cooperation".

篇3

关键词:

农业;经济

1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性问题分析

从区域与市场角度来分析,吐鲁番地区属于极端干旱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农业生态条件不充分,虽然建设了一定的水利工程,但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区域缺水的现实情况。加上该地区属于山间盆地,表现出较强封闭性,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对较低,绿洲内市场过于狭小,且分散性突出,区域与国内、国外市场间距离较远,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因素;从民族与人口素质来分析,吐鲁番地区民族数量较多,区域教育水平不高,人口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这也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资金角度来分析,该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个体经营分散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2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

虽然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多现实性问题,但可以通过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农业,科学布局,打造高端农业产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品出口,切实扩大农业经济效益。具体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构建现代农业基地,培育品牌效应

吐鲁番农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农产品质量,而产品品牌则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缺乏质量,则无法占据较好的市场地位,缺乏品牌,则无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十分充分,无霜期十分长,这也为其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如葡萄、甜瓜等,农业产品质量十分高。通过区域规划,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并关注品牌培育,塑造吐鲁番农产品品牌,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基地构建,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工作,确保质量持续与稳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质量形象,从而培育吐鲁番农业品牌,为区域其他农业发展与产品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2.2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关注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要实现持续性,就需要切实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吐鲁番农户栽培技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当前实际来分析,吐鲁番农业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尚未形成标准化作业,量化指标尚未建立,且缺乏相应的量化控制设备与技术,导致农业过量施肥或盲目应用农药,这不仅降低了其农产品质量,还给农产品带来了一地的有害物质,甚至出现了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对消费者健康存在较大影响。与此同时,过量施肥或农药施用,对生产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构成污染,不利于区域农业的长远与持续发展。基于此,吐鲁番需切实关注现代农业技术普及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并实施量化指标,切实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2.3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思维

吐鲁番地区属于传统农业区,为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优势,将生产、经营、与服务相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实现吐鲁番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理念,可以实现产销有效结合,将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模式,转化为消费导向模式。同时,也为发展精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如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农业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农业控制水平。借助互联网,还可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市场等信息,切实降低农产品积累等风险。

2.4发挥“一带一路”优势,推动农业出口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吐鲁番处于一个战略节点位置,且随着该地区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其势必会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吐鲁番可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充分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农产品出口,以满足周边地区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别是中亚地区,这也是吐鲁番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还应关注物流建设,为吐鲁番农产品走出去提供现实条件,推动其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艾皮孜古丽·阿布都古丽 单位: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篇4

农业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促进该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屏障”地位的巩固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化、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下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能遵循传统的路径进行,需要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寻找一种更好更适应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新时期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

1.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经济是西部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西部农村地区产业增加值结构中,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为56.0%、33.2%、5.0%和3.1%,农业增加值占有较大优势。同时,从四大区域农村地区产值结构的比较看,农业不仅比例高,而且变化相对缓慢(见表1)。此外,西部地区农业分项产业产值结构与全国水平相比有一定差异(见表2),水果、坚果和中药材等西部有发展优势的产业产值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展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谷物和粮食作物产值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业的产业结构与自身资源优势并不吻合,没有体现出西部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

1.2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比较强烈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其引致产生的农业发展环境约束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自然因素所在。在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资源匹配错位等问题形成了西部农业发展环境的外在约束,且约束作用不断增强。一方面,区域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相对较差,如陕甘宁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秦巴山区与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且零碎贫瘠,石漠化威胁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2007年,西部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到全国的32.29%、32.99%、46.70%。其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涝灾和旱灾面积分别占到31.55%和36.51%,而同期除涝面积仅占到全国的4.99%,水库的容量和水库数量占到同期的23.86%和29.0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农业灾害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旱灾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分别高出4.5和5.5个百分点。此外,人们的农业耕作更多采用的是落后的掠夺式生产经营方式,其中西北绿洲传统耕作方式高达63.4%,既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进一步加剧农业立地条件恶化,又影响了农业产量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农民收入增加相对滞缓

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农民收入。目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因素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产量增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农产品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的事实使得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弱,不可能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原本就是西部农村薄弱环节的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更是不断趋缓。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都体现出这种趋缓的特点(见表3)。此外,通过收入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总收入结构,还是人均纯收入结构与人均现金收入结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虽然有不小的下降,但仍在收入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作为城乡居民收入重要来源的财产性收入比例一直较低(见表4)。

西部农民收入增加渠道不畅与相对滞缓以及收入结构过分依赖家庭经营收入的现状,迫切需要立足西部农村实际,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结合西部实际,在“一村一品”工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提供具有较大附加值的农产品作为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西部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农业发展的契机。

1.4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

市场上农产品销售困难现象愈加凸显与销售额不断攀升的并存事实表明:农产品供给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产品难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这一点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部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分散和产品相对单一化,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难以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如西部的小麦多为品质相对较差的软粒小麦,且其小麦专用粉的品种数量和比例都远低于东部和中部;水果方面耐储藏、适宜深加工的特殊品种较少,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分级分等、包装保鲜等方面重视不足;肉牛出栏率和产肉率、乳牛产奶量和乳质都比较低。换言之,西部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的不高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是近年来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发生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金融危机引发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恶化

金融危机对农业发展影响的路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外需萎缩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二是外需透过贸易、投资和服务等领域对国内经济增速的减幅作用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具体而言:第一,农产品的价格全面下行。农业部监测显示,2008年9月以来,多数的农产品价格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且随时间的推移,价格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如2009年2月稻谷、玉米的价格分别比2008年9月下降了5.1%和11.5%;猪肉的价格比2008年2月(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同期下降了21.1%。第二,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出口额与出口量均出现下降。2008年,蔬菜、水果、苹果汁出口额增速分别下降了10.8%、38.6%、7.4%。第三,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据农业部各省年末预报数汇总统计,2008年第4季度全国的乡镇企业月平均出货值比全年月平均数低了8.9%,全年出货值增速回落了7.46%。

2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

结合西部农业结构调整背景,新时期西部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应该是立足农业特色化、推进特色

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以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类为指导,从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区域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区域特色资源与特殊条件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进其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调整方向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2.1 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西部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与物种资源呈现多样化特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农业特色化正是立足西部实际,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战略调整特色化内涵的确立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1)特色农业是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立足于差异化的发展思路,特色农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增收,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2)特色化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西部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西部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特色农业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基于特色资源的特色农业,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注重农业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改善西部农业发展外在环境,实现农业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归宿。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依托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只有积极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才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西部农村来说,农业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调整目标主要是形成涵盖现代农业、现代草产业、现代林产业等的大农业。

3 构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实现的政策框架

3.1 树立现代农业产业观,拓展产业认识理念

从当前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看,现代农业产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现代农业资源观。认为农业资源不仅涵盖农业资源、农地资源及其依附于农地的其他资源,而且还涵盖了作为农业发展基础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从利用情况看,还应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2)现代农业环境观。认为农业环境是指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3)现代农业产业观。认为农业既包括传统划分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还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产业,应该以产业的加速融合来推进农业的发展壮大。(4)现代农业的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观。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制度为核心,以产业开发带动资源培育和利用,以资源培育、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使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对比发现,现代农业产业观点的丰富内涵与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转型的目标导向相互吻合,因此,在结构的转型中,首要任务就是立足现代农业的产业认识来发展特色农业,着重通过以下2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立足产业传统和人才储备,选取和提升传统特色农业;二是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挖掘和培育新型特色农业。

3.2 以抓带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的跨越发展

抓带跨越战略是指以“抓两头带中间”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从弱到强、粗到精、大到更大、高到更高、特到更特的重大跨越。一方面,跨越战略符合西部农业资源禀赋、本地市场需求、国际市场潜力与国内市场份额的的客观实际,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抓带是西部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方式与手段,也是西部农业改变“高端不高、低端太低和中间不精”发展现状,快速有效实现战略转型的依托路径。

具体实施路径如下:(1)产品层次抓带跨越。依托高端产品打造、低端产品升级和对中端产品的推拉带动实现西部农产品的跨越式升级发展。(2)市场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省内市场深挖和对国内市场扩展的推拉带动实现市场占有的跨越式升级发展。(3)空间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产业聚集区辐射、镇域特色农业开发和对区域农业升级的推拉带动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升,使得各农业资源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协调发展。(4)企业层次抓带跨越。依托企业集团组建、,J、型企业培育和对中型企业发展的推拉带动实现企业层次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组织形式发挥出更大的规模效应,为实现产业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5)资源层次抓带跨越。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发掘、文化资源开发和对其他农业资源利用的推拉带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效应,为实现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部门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核心部门和直接相关部门的建设以及对间接相关部门的推拉带动实现各部门合理分工支持农业资源的高效管理,使西部农业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为实现战略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确立西部农业的优先发展领域

3.3.1 西部节水旱作农业

西部旱作农业发展,在总体上要适应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以发展生态型产业和特色优质农、牧、果商品生产及其产业链延伸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种植业“二元结构三元化”,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第一,实现发展思路的四大转向。即发展思路转向旱作与节水相结合。建设内容转向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生产路线转向改造开发与适应开发相结合,发展目标转向生产能力提升与生态、经济利益提高相结合。第二,本世纪初西部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取向应该设置为提高旱作农业的硬技术和新技术含量。要以粮草轮作、农田集雨、保护性耕作、覆盖栽培、土壤水库充蓄增容和抗旱节水生化制剂等西部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构建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和农林牧结合为途径的3种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第三,立足区域实际,构建区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在以新疆为主体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要本着“增产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则,积极应用激光平地、管道输水以及微灌喷灌等局部灌溉技术,建立统一的节水管理、调度与监测技术;在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主体的半干旱地区,要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天然退化等区域性问题,立足自然降水的有效保持和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大力发展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潜力开发为中心的种植技术体系以及以覆盖技术和雨水集流补灌技术为重点的旱作节水技术,服务西部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3.2 青藏高原地域特色农业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生物资源别具特色,具有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的巨大潜力。其未来发展思路应该以高原畜牧业作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进行资源深加工并实施产业化经营。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积极发挥青藏高原的特殊“冷凉”气候资源优势,以蚕豆、油菜、青稞、中药材和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种植业为重点。形成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旧。第二,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藏系绵羊和绒山羊资源,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政策的重点选择,不断强化高寒地区毛、绒、肉加工工业的产业特色和出口创汇能力。第三,针对资源相对分散的格局,以“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为依托,建立农业产业链有效延伸的空间载体,实现分散资源的有效聚集,进而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特色农业产业链基地品牌的塑造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实现。

3.4 强化农业制度改革,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3.4.1 构建大多数农民工向真正意义上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输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国家层面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允许农民工以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放弃来获得进入城镇后长期、合法的社会保障费用;允许农民工在获得一定补偿并自愿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和城镇居民一样自由迁徙、落户;允许取得城镇户籍的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租住廉租房或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以及低保政策等方面享有一样的权利;允许过去医保所交费用向城市有效、自然转移,并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医保政策。

3.4.2 率先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推行“9+3”义务教育模式,提高农业主体对政策以及市场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篇5

杨春等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1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根据‘1号文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现代农业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提出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刘燕华[20]、戴小枫等[21]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大多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区别,发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注入现代农业新的要素,不为实现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实现价值取向、经营方式等的转变,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些问题,张建华[22]从微观、宏观层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选择具有中国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马晓河[23]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王碧峰[24]认为农业的资源性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推广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刘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国内外众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体系,认为由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三方面理论构成,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有农业区位、农业比较优势理念等;农业发展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农业生态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祝华军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认为一国的农业发展内容与模式是由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直接决定的,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资源的因素影响;杨兰根[27]认为人均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决定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用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尹成杰[29],蒋和平[30]着重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国情,选择建设重点,完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总结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稳定发展。(1)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总结出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模式有3种。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李滋睿等[31]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荷兰3个发达国家的3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情况,孙浩然[32]、项仁学[33]、孟蕾[34]综合考虑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总结出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三是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蒋和平等[35-36]根据两国的基础条件,介绍了巴西、日本两国建设农业的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2)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结合中国国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设案例,找出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许开录[37]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差异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崔凯等[13]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方案,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4种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4种现代农业模式;李洪山[39]、宋再钦[40]分别从中部应采取产业集聚和东北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的2个方面来发展各个地区的现代农业;詹慧龙[41]运用指标评价法,对中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将中国划分为都市型的现代农业、高效外向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农业、生态和特色型的现代农业5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朱明[42]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归纳为发达类型、较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欠发达类型和不发达类型5种。其中,发达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多于6000元,乡镇企业数量较多,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发展中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4000元,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乡镇企业有所发展但还未充分发育;而不发达类型则指许多农村还处于贫困和刚刚解决温饱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

3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

现代农业评价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特征也不同。农业部农研中心、杜华章[43]、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阶段性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反应出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为加快区域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辛岭等[45]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此情况提出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罗其友[46]通过建立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和评价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和制度变革方向。

篇6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并且已具备一定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形成较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具有稀缺性、绿色性、区位性(结合WTO就是原产地原则)等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农业特殊品质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的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也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河南气候条件和地理资源优越,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发挥特色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特色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1.推动农民增收

从种植业来看,目前我省农业种植大部分结构单一农业论文,特色不明显;小麦、玉米是主要作物,杂粮和蔬菜的规模种植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亩地年产1000斤小麦和1200斤玉米,小麦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一般种植业每年亩产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农药、机收等投入(每亩地大约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约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农业补贴,农民的传统种植收益一亩地也只有2000元。当前我省农村人地关系属于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种面积不足2亩,传统农业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怎么写论文。

2.提升农业竞争力

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区域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优质性、稀缺性和绿色性,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使其特色品质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上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能避开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低效益和弱竞争力;这对于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在当前公众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农业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广泛存在的条件下,特色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升和凸显产品自身无可比拟的质量特色优势,才能够在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必然要求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目前单户生产带来的农户市场参与不足、农业附加值低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机制体制的创新会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由此,必须充分重视优质特色农业的挖掘和培育,不断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产值,使我省农业“质”“量”齐增。这对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但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河南省特色资源丰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叶、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药材等在内近70种口碑相传的特色产品,如信阳毛尖、南湾鱼、樱桃谷鸭、杂交水稻、光山麻鸭、新县银杏、商城油菜、淮滨杨木、息县半夏、平桥石榴、固始鸡(鹅);泌阳、西峡香菇;灵宝苹果、宁陵酥梨、孟津梨;河阴、封丘石榴;荥阳柿子;灵宝牛心柿饼;西峡猕猴桃;仰韶杏;灵宝、新郑、内黄的大枣;信阳板栗;卢氏、辉县的核桃;方城烟叶;南召柞蚕;驻马店、南阳芝麻;开封花生;商城油茶;开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阳黄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头青”白萝卜;杞县、延津胡萝卜;洛阳牡丹芍药、延陵腊梅、开封、南阳、郑州月季、信阳杜鹃;焦作四大怀药、内乡山茱萸;西峡山茱萸西洋参;南召辛夷;济源冰凌草;封丘金银花;辉县、林县山楂;新县银杏;正阳生猪、三黄鸡;南阳黄牛;郏县红牛;泌阳毛驴;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鸡;淇河鲫鱼;原阳大米;确山红薯;道口烧鸡;驻马店小磨油;许昌腐竹;商丘酱菜;兰考泡桐等。以这些特色优势为基础,我省特色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论文,各地树立了众多的特色品牌,如华英鸭肉、文新茶叶、商城制鬃品、羚锐中成药、奥龙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维维、十三香(调料)、利维康、莲花、宋河、金丝猴、辅仁等。但有些特色优势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和产业化经营。

2.农业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业被列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企业先后入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908相比,只占不到4.5%的比例。从农业企业规模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看,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链条较短,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大多企业处于农产品初级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产业附加值少、产品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很多特色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技术、资金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和包装简单,品牌意识缺失,销售半径小,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3.农户认知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意愿与能力不强

在目前我国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单户种植(养殖)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农户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对沈丘县石槽乡农户调查得知,大部分农民对特色农业的概念表现陌生,缺少品牌意识,没有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观念的落后、技能的不足和市场意识的模糊使得大部分农民在农业发展中只能扮演“耕种者”的角色,在产品质量提升、特色提炼、加工和营销等方面严重缺位。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停滞在单户耕作的阶段,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农业企业和众多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难以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怎么写论文。

三、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促进我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化认识、加强引导农业论文,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并进一步理顺和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供应,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激发特色农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畅通特色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这是我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深化认知,理顺职能,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农业发展规律,理顺政府职能

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先决、市场导向、规模适度、科技支撑、产业开发。作为主导的一方,政府有关部门应首先深化对特色农业的认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以更加科学地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其次,通过理顺政府职能,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围绕特色农业的项目培育和遴选、扶持体系的构建、特色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和识别,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逐渐形成专门领导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并完善其工作机制,实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垂直、高效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诸如农民培训、技术推广、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2.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

从观念上使农户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所认知,增强其市场经济意识,提升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意愿。对农业劳动力群体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具备特色农业发展意识,更新生产组织方式,促其形成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管理组织方式、人员编制、薪酬待遇、服务农户的方式和渠道等,创建发挥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机制。加强对农民信贷的引导,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农业倾斜。

3.做好区域规划,科学布局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考虑地区综合条件,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寻求最佳的发展方案。我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厚农业论文,特色产品的发展基础坚实,前景乐观。在特色农业的布局上,应构建机制,综合利用专门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对河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深入调研,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农户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现有种类、质量和规模,制定科学规划;使各地具有明确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适风险、市场风险、需求不足风险和一哄而上的风险。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

1.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促使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

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原来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部门和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传统的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变成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将原来相互分割的农产品经营环节重新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使地区潜在的相对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完整的产业链,能提升特色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2.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农业标准化生产能有效克服当前农户分散生产带来的随意性,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优质性,也有利于避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怎么写论文。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应着眼于生产、加工、流通三大环节,着力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凸显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高收益,促使农业标准化进入良性循环和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1.完善农地制度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状况很难打破,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农业企业的发展形成限制。应进一步完善农地制度,一方面,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和强化其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的号召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应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保护农户土地使用权权益的同时,通过流转使农业规模用地得到实现和保障。这对于促进特色农业的企业化发展有基础意义。

2.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能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论文,促进农业产区与市场的衔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市场效率,同时推动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营销网络的完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路网、通讯等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推广、农民培训等都需大量资金支出。应采取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多方引进资金,多渠道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给。

3.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制定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企业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应继续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扶持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相关政策的推介、产品购销平台的搭建,引导各种资源的有效联结,同时在企业品牌打造,相关政策适用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学英.关于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2]李八月.加强和改进对特色农业的金融服务[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2.

[3]岑荣.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增收[J]. 南方农村,2007,3.

篇7

设施农业就是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人工建造的实用设施,该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从而获得速生、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久远,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功能的综合发展模式。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其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基本解决,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目标。我们已经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的园艺设施,同时在保护种植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但超越以前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而且在大田作物、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林果生产等诸多领域也获得广泛应用。

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手段来发展工业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则是采用的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我们的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靠天气,与生产管理数量化和指标化的要求差距很大;温室种植品种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范围内徘徊:

(2)设施水平低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从统计数字情况上看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大部分设施都是简易型,有些只具备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较低,保温、采光性能差,由于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环境因素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较低农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却很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仍然较低,还不适应机械化作业水平,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农民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很少,且多为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4)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体现出三个特点: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这三者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随着硬件设施的建成,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要想设施农业发达,国家不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使生产一加工一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具有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就是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为此,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设施农业,不可盲目引进和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要对设施农业冷漠淡化,无动于衷。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所具备的潜力和影响,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和企业集团发展设施农业。

2、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我国应适当引进设施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条件差别大,气候类型多样、经济、技术、市场条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也分别不同。因此要有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他国或他地区的模式。要因地制宜,重视区域特点,找出适合本地的设施农业类型,使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3、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要想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必须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这样才能占领市场,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资源优势,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进而使设施农业向产业化推进:

4、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篇8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发展特色农业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扎囊县而言,其虽然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也面临一定的发展问题,因此充分的了解扎囊县发展现状,对其特色农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扎囊县未来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扎囊县农业发展现状

所谓发展特色农业就是从区域性特色出发,运用当地独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将自身的农业产品做到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从本质上提升当地的市场竞争能力。换个角度说,通过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调节当地的产业结构,因此在扎囊县发展特色农业,是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1]。为此,首先从扎囊县的地理环境分析,其位于的中南部,西连贡嘎县,北与拉萨相连,其是具有一定地理优势的;从气候分析,其处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因此具有日照充足、霜降周期短、昼夜温差大等特点,由此可见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尤其是近些年扎囊县青稞产量增长迅速,具有特色竞争的产品有几十种以上,如蚕豆、豌豆、萝卜、白菜、冬小麦,且黄牛肉、羊肉更为著名。虽然其农业产品特色优势比较明显,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实质问题让扎囊县的特色农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如产品规模小、未形成产业就是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都知道,若想使一个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对于扎囊县而言,虽然很多农业产品都比较受市场欢迎,但是就是由于规模比较小,因此很难形成一个产业,如巴旦杏、天山乌梅等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且口味也比较独特,但是由于规模比较小,因此在外销上就比较困难,且现下扎囊县的产品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存在一些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扎囊县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

2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2.1扶持特色农产品协会发展

从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分析,其不外乎有五种,即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市场集中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综合集团开发带动型。因此从扎囊县的农业特色分析,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型去为当地的特色农业进行带动,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2],对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无疑是会形成一定推动作用的。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做出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可以创建一些特色农产品服务组织,如农产品行业协会、产销联盟、农业合作社等,帮助农户拓宽市场信息渠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农户出现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现象,进而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销售的一体化,帮助一些小规模的农户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量,从本质上减少企业与农民的损失。同时通过特色农产品服务组织的建立,可以加强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进而通过政府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调节,在维护农户利益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量,进而开拓更宽广的国外市场。

2.2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的创新,是推动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下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困境。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扎囊县在进行产品种植时,要运用更多的创新农业生物技术,从而扩大像巴旦杏、天山乌梅、无花果等农作物的产业种植结构,从而解决规模小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农业生物制剂,去提高水果的单产量,再或者运用微生物技术,将农作物的遗传品种进行改良,且随着近些年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若是可以将其大幅度的作用在扎囊县的土地上,不但可以改进原有的青稞种植技术,还可以缓解青稞重复种植的土地环境压力,在新型农业技术的带动下,推动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但是需注意的是,由于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且具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因此其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领域,因此在应用具体农产品技术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才能大规模的投入生产。

2.3加强品牌经营管理

品牌虽然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但是其对于扎囊县特色农产品发展却至关重要,可以说通过品牌的塑造,可以帮助扎囊县迅速占领相关农产品市场[3-5]。为此首先要树立品牌观念,增强自身的品牌意识,这会成为扎囊县农业品牌培育的先决条件,进而提升扎囊县的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力量。其次加强对农产品的认知工作,运用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去进行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断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扎囊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使扎囊县的特色农产品可以成为当地的一个地理性标志,换句话说,当人们提起青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扎囊县,那么就可以说扎囊县特色农业品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在扎囊县建立一个完善的特色农业管理体系,进而不断的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式的管理,确保扎囊县的特色农业品牌可以经久不衰,实现扎囊县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必须要从区域特色出发,并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统筹规划,才能确保扎囊县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增卓玛 单位:山南市扎囊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清先.世纪之交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考[J].研究,2015(04).

[2]温军.未来的呼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导报,2014(11).

篇9

「 正 文随着农业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方向,提高农业竞争力,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政策选择。

一、农业国际化促使世界各国政府重视农业比较优势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世界农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实现国际分工。农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世界农业多边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技术合作日益增强,外国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

1.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在关贸协定(gatt)体制下,农业问题常成为国际贸易纠纷的焦点,因关贸总协定管理规则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健全,执行规定不严格,导致各国或地区撇开有关规定,根据本国的需要建立有利于本国农业发展的生产与贸易政策措施,使农业保护主义盛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第一次把农业问题纳入多边管理体制框架内,世界农业生产与贸易有了多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纪律。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继承和发扬了gatt的国际规则和纪律,奠定了农业国际化的法律和组织基础,为农业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国际规则保障。

2.农业生产国际化。产品专业化和国际间分工日益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的农业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组织生产已成共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国外办厂,充分利用大企业特有的生产、管理、营销网络、商品和技术开发能力,与国外的劳动力与市场等优势相结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3.农业市场国际化。市场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由于生产销售国际化的发展,任何农产品都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不断取长补短,趋于融合。

二、中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及其战略选择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需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顺应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依靠科技引进、研究和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实现农业发展增长方式的根据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首先提高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些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其次,调减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农产品生产,适度进口一些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宝贵性,加之财力的限制,中国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主要农产品的高度自给。对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的少数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调减其生产,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来调剂国内需求;同时,集中资源发展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将更有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再次,在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农产品(主要是粮棉油等)的支持与保护,使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农业保护是世界各国的一项旨在支持与发展本国或地区农业的普遍政策,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均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中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并不是减少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相反,任何国家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均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尤其是政府的财政大量投入。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调整国民经济资源分配格局,改变目前农业负保护状况;另一方面调整农业保护方向,集中财力重点扶持重点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

三、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的财政投入政策选择传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主要围绕农产品数量增加为主要内容,投入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上,对改善农产品品质、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收入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不够,投入力度也不足。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改善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与投入结构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农业是高度依赖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产业,维系农业的稳定发展,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首要条件是农业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内部环境就是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广泛应用的农业科技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税收制度的完善等。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中国农业资源,尤其是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农业资源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同时,农业科技水平、物质基础装备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高的速度慢,农产品品种和品质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不多。农业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与发达国家普遍形成的大农场经营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在中国现有财政对农业投入水平情况下,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事实上,发达国家利用政府的大量财政投入使农业生产率、资源、技术、市场营销管理和资金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wto农业协议虽然削减了国内农业支持和对农产品出口补贴,但由于许多国家基期的农业保护水平本来就很高,因此,削减后的农业支持和出口补贴水平仍十分可观。如美国在减让基期的国内支持总量(ams)高达2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直接给予农民,按wto农业协议规定削减20%,美国仍可使用191亿美元的“黄箱”支持措施;欧盟削减后的国内综合支持总量仍可高达796亿美元;日本削减后仍有283亿美元。只要在完成承诺减让后,这些国家仍可以大量使用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保持其竞争力。此外,发达国家均已完成了“黄箱”政策国内支持的减让承诺,但这些国家的“绿箱”政策国内支持大幅增加,存在着“黄箱”政策支持转向“绿箱”政策支持的倾向。美国“绿箱”政策支持总量由1986~1988年基期的241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461亿美元;欧盟由基期的11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242亿美元;日本由基期的22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29亿美元。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虽然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很小,但农业所获得的政府投入却非常多,对农业的支持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有力地稳定了农业,真正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并成为出口创汇及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甚至干预他国政治经济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现在美国的农业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2%,而耕地面积达1.9亿多公顷,人均按近0.8公顷。

2.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从“绿箱”政策看,中国1996~1998年平均每年补贴为1514.2亿元,其中“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占25%;其他为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相对wto规则及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国而言,中国“绿箱”政策补贴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农业补贴的对象错位,有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给农业生产者(wto规定应补贴给农业生产者),而是补贴给了中间环节;二是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除有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未建立既符合wto农业规则又能有效支持农业发展的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支持体系。从“黄箱”政策看,中国1996~1998年间实施的“黄箱”政策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粮食、棉花的政府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对于粮棉产品,1996~1998年3年平均除对玉米补贴(ams)是正值9.35亿元外(占玉米产值的0.7%),其他产品的ams都是负值;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中国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差补贴(ams)为281.08亿元,1996~1998年每年“黄箱”补贴实际规模为290.43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4%,按中国承诺“黄箱”补贴8.5%的规定,最高的“黄箱”补贴规模可达1741亿元,扣除已有的290.43亿元,还有1450.57亿元的补贴空间。

3.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进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农业的积累水平,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产品生产不仅不征任何税收,反而利用其雄厚的财力给予农业大量的投入,给予农业生产者以巨额的补贴。大量事实表明,中国现有的农村税费政策,制约着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改革。

(1)改革和完善地方税收与财政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基层财政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专门面向农业生产者征税作为财政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

(2)逐渐压缩农业特产税的征税范围,直至取消。现行的农业特产税的功能与作用并非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仅仅在于地方财政的增收,弥补日益庞大的政府行政事业经费的不足。从发展比较优势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目的出发,逐渐压缩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降低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将农业特产品视同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一样征收农业税,只是在计税依据上按略高于同等面积、同等条件下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为标准,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浙江、江苏等省已停征农业特产税。

(3)规范收费管理。地方政府部门无权设立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等项目,取消涉及农民的各种摊派和达标升级活动;精简乡镇机构和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4)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农民负担的大幅度减轻,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行政经费将出现较大缺口,需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4.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促进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农业保险因赔付率过高,又不能获得政府补贴,中国各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基本处于停顿状况。这与中国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与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不相适应。作为支持与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中国需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法规制度,选择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以政府组建农业保险公司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专业性保险公司,公司宜隶属于农业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具体业务由县农业保险支公司组织办理。农业保险基金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产投保保费构成,并对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和保险费给予财政补贴,以及实行免税待遇。新的农业保险公司需注重经营效率,避免机构庞大、责权利不明、官办色彩浓厚、办事效率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发生,本着积极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持与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a.p.thirlwall.growth and development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99.

[2]s.r.pearson,n.akreasance and g.nelson.1976“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rice production:a methodological introduction”f.r.i.studies,vol.xv,no.2,washington,d.c.,u.s.a

[3]wilber charles k,kenneth p jameson,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5th edn)new york:mcgraw-hill,inc.1992.

篇10

1 对比东北平原与世界同纬度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世界同纬度区域中,与东北平原有类似农业发展因素的还有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我们如果从自然因素来分析,它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发展因素是完全相似,具有: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雨热同期,水源充足;③地广人稀,有利机械化耕作。上述三点仍然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仅有的区别在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农业发展分带比我国东北平原明显。因此可以说,两区域农业发展因素,能够达到完整的知识迁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讲解一个区域农业发展因素,另一个区域也便水到渠成了。例如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三江平原湿地,在世界同纬度区域中也分布着许多类似的湿地。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把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因素进行归纳,主要是以下几点: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地下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河流有凌汛。

在我们复习世界同纬度沼泽地的时候,就能够完全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如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沼泽地,加拿大的哈德孙湾沿岸沼泽地等等,这些沼泽地的成因,完全同我国的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因素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又如,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辽河平原的盐碱化,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荒漠化,松嫩平原的水土流失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我通过知识点的归纳,辽河平原的盐碱化成因跟华北平原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旺盛;③不合理的灌溉。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荒漠化成因同西北地区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过垦、过牧、过樵;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工程建设不注意保护环境。松嫩平原的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也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或地势起伏大;④植被破坏;⑤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⑥开矿。因此,高考地理复习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最终一定会如上述知识一样,实现同类知识的完整迁移。

2 对比东北平原与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篇11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怎么发展,党的十报告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从上述两段论述中看,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有效供给,另一个是竞争新优势,无论是有效供给还是竞争优势,都要有品牌作支撑。党的十报告中把“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列入了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品牌列为了第二大核心,这充分表明了品牌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有效供给来说,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无论在什么条件和任何风险下,要保证人民有饭吃,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其次是要有优质的粮食,有些粮食虽能保障供给,但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食品对人体有害,即便是保证了供给,也谈不上安全。所以保证粮食安全,要保证量,更要保证质。有量有质就形成了粮食自己的品牌。再从竞争优势谈。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农产品(不仅是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强,究其原因是生产技术滞后,品牌意识不强,质差量少,服务水平不高,这是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培育品牌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怎样才能通过培育品牌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笔者认为:

一是要增强发展品牌农业的意识,要在培育和提升农业品牌上下工夫。所谓品牌农业是指经营者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标权。通过提高市场认知度,并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的农业类产品,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来,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突出地表现为市场上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尽管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牌,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扶持效应不够明显,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较淡薄,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通过建设和实施农产品品牌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为必然和现实,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因此,无论政府和企业以及农产品拥有者和生产者必须要增强品牌农业的意识,强化品牌农业建设、管理和保护、创新。农业品牌是农产品的生命,要把培育和提升农产品品牌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战略选择引起高度重视。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效应,需要政府、农民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从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角度讲,就是要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从政府的角度讲,就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有利于品牌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改革,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政府对品牌农业的支持力度,改善政府对品牌农业创建的公共服务,营造保护、培育和提升品牌农业的良好环境和良好氛围。

二是保护与创新结合,重点在有利于品牌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上下工夫。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品牌农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消费者中形成的传统品牌也不断涌现。如射阳大米、烟台苹果、宜昌蜜橘、吐鲁番葡萄、和田玉枣、胶州大白菜、云南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斗南花卉、武定状鸡、剑川的木雕、 “两烟”、普洱茶等。这些传统品牌,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培育品牌农业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政府对品牌农业发展的支持重点应把保护和创新结合起来,加大对品牌农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建立起发展品牌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品牌农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加快非国营机构和服务的发展,使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品牌农业中有更多的融资渠道,获得更为优惠的贷款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化、品牌化进程,发展大型品牌的农业龙头企业,多渠道推动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品牌农业,引导他们把创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牢固树立没有好品牌就不能有好的发展、大的发展的意识,达到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提升品牌、保护品牌、应用品牌的目的,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向深度广度进军。

三是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密不可分,培育品牌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它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重点是围绕土地建立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农产品公共品牌引领,“专家大院”的农业科技支撑、“农业服务超市”的社会化专业保障,农村基层融资平台推进,搭建现代农业与品牌农业发展的平台,形成了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密不可分的有效载体,要想实施现代农业必须有品牌农业作支撑,没有一定数量的品牌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有些省份在品牌农业发展上作了一些探索。例如,云南根据省情和区域特点,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点和特征的品牌农业,创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个特色品牌;培育“粮食、烟草、蔗糖、茶叶、咖啡、橡胶、果类、蔬菜、畜牧、蚕桑、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淡水渔业、木本油料和林下经济”等14个特色农产品。

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要把品牌农业发展同步推进,品牌农业与现代农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品牌农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培育品牌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形成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篇12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85-02

安龙县地处山区,安龙县、黔西南乃至贵州都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资源匮乏,土地资源与平原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如果盲目发展农业,并凭借所谓的小气候与立体气候资源,争相地盲目比拼、妄谈优势、大上项目,最终会脱离实际,导致项目实施时出现问题,无法顺利落实。就山区而言,为数不多的坝地是优越的资源,但相对于平原地区,又显得微不足道,优势无从谈起。而山区看似是劣势的山地资源,却是平原地区所没有的,盘活利用好山地资源,优势显著。

1 山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对山区农业生产而言,一贯采取的报项目、下指标、定任务等一系列做法实不可取。其实长期以来从上到下下达指标任务,或是从下到上申报立项实施的项目,效果大多并不理想。有些项目从申报之初就已注定不会成功,原因是不符合当地条件,只是为完成政治任务而勉为其难。等到项目及资金拨款下来要安排落实时,方知无从着手、难度很大,硬着头皮勉强实施,也只能玩虚浮、搞变通。即便到最后都通过了验收,实际上都是采取了一定的迂回和达成了一些谅解,大有项目“缩水”“打折扣”的嫌疑,远远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再者,一说到结构调整,“各路诸侯”便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众说纷纭。最后莫衷一是且处处碰壁,经过几番调整,还是原地踏步、一无建树[1-2]。

2 发展对策

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针对实际,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抓好农业工作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应统一思路,集中力量,创造和利用一切条件,变劣势为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发挥独特地理气候和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传统名、特、优、稀农产品和新、奇农产品及在各种反季、错季种植方面优势明显的实际,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走一条以特取胜、出“奇”制胜的山区农业崛起之路。一方水土一方人。山区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都要立足山区实际,念好“山”字经,尽力争取把握住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占有应得的市场份额,跻身农业产业化大军,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3-4]。

2.2 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上抓出工业的样子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3 整合资源,形成统一发展格局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三抓”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既集中盘活资源,又充实活跃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订单需求。

2.4 分析自身优势,发展主导产业

在此基础上,还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产业方向和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实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和诸多因素,选择和把握好主导产业,形成支柱产业。产业选择不易掌握,但必须确定下来,最多2~3个,切不可贪多。对的确存在优势,但又因难以突破瓶颈问题,做强做大不具备条件的,要舍得放弃,否则犹豫不决反而拖累自己。

2.5 产业选择上注重切合当地实际

针对个别传统产业如金银花,都达到了1万hm2以上规模,却仍难以做大做强,应该通过认真分析找到原因,并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应该轻易放弃、另作他图。不切实际的产业和项目最终只会费力不讨好,难有成效,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也应该引起反省和认识,明白个中的道理。在产业选择上应更加注重切合当地实际,不受市场左右和商家鼓动,跟风发展,盲目上项目,而要真正做到“看得更清楚,做得更靠谱”。同时,应该弄清本地具备什么条件,明确发展目标,分析厘清所具备的优势,从而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形成既定方针并长期一致努力、常抓不懈。

就安龙县来说,不必盲目好高、求远求新,只要积极探讨摸索出解决当前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及做法,种植上重点抓好金银花、茶叶、薏仁米等具有深厚底蕴和人文基础的传统优势产业,最多再加上蔬菜(包括食用菌)产业;养殖上根据统筹需要抓好牛、猪、羊养殖,其中就安龙县而言,应重点抓好种草养牛产业。如此不仅完全符合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方向,而且只须完善相关链接就能达到目的和取得效益,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实现产业富民,还能保住绿水青山,真可谓一举多得。与盲目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目标不明确相比,效果更为显著。

2.6 发展符合生态区域的传统产业

在选择产业上,笔者个人认为,就当地而言,上述如金银花、茶叶、薏仁米等产业,不仅是符合生态区域的传统产业,也是可以做大并能惠及更多群众的阳光产业和大产业,同时还是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能让农民和企业增收,还能更好地解决生态问题和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问题。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后,将更有利于保住青山绿水,还将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多在家务农或就近转移就业,并实现增加收入,减少抛家别亲、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相应地还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生生不息,靠山吃山。立足于地处山区,只要注重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山区也一定可以发挥出山区的优势,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相应的支柱产业,进而形成以优势主导产业引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合理利用立体农业地理气候、别具山区特色的现代高效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

4 参考文献

[1] 于新奎.东营市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10):126-1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