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20: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9-01
学前儿童主要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不过,在我国,人们对“学前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人们习惯将学龄前儿童、幼儿、早期儿童等几个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等同于学前儿童。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学前儿童良好的心理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推动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等。为了更好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对其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儿童100名,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其中,100名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岁,男性学前儿童60名,女性学前儿童40名,大班35名,中班45名,小班20名。所有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儿童均为学前儿童,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7个维度,即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和进食、睡眠障碍。
1.2.2统计方法
调查询问在教师、家长等的监督之下进行,每个问题都由题干和被选答案组成,答案分为经常、偶尔、没有三部分,并分别赋予1分、2分、3分的分值。搜集问卷之后,对每个学前儿童的得分进行统计,归纳总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结果
2.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的普遍存在性格缺陷、进食与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性格缺陷主要表现在胆怯、自卑、害羞、过分依赖大人、孤僻、不合群等,性格缺陷极易引起学前儿童消极性格特性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进食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贪食、厌食、肥胖、睡眠困难、睡眠不安等,这种情形容易使学前儿童产生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以及行为偏异等;情绪障碍主要表现在恐惧、焦虑、沮丧、不安全感和强迫观念等,这种障碍也会给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2.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前儿童所处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果学前儿童长期处于过于压抑的环境之中,会使其性格也过于压抑,从而不与人沟通交流,甚至还会引起其它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害羞、孤僻等,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则很难对其进行扭转和矫正;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家长和老师了,这两个群体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最大。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容易在学前儿童内心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样。学前儿童的模仿欲望比较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严格注意自身行为对学前儿童所带来的影响,并在发现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及时帮助其改正,较为严重者还需要入院接受治疗。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在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幼儿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儿童缺乏对各种类型事物和人的辨别能力,而且一般家长和教师又极易忽视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为了更好的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除了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与治疗之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咨询与调查,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件大事。
3.讨论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就是心理疾病,这是在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不过,这些问题却又不是无关紧要的,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对其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前儿童与成年人不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时,需要结合其特点甚至是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本研究以来自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100名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以反映大多数学前儿童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接受问卷或询问的100名学前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1/3学前儿童存在不良习惯,有2/3学前儿童在社会行为、睡眠、交往、饮食、情绪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不断增长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57-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监护;人格;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一中、长兴县虹星桥中学、温州闹村中学、湖州南浔区练市小学、丽水市缙云长坑小学、温州市洞头县城关二小共6所中小学校,从中抽取800名留守儿童和80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379份,其中留守儿童756名,非留守儿童623名。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281人,隔代监护374人,上代监护49人,同辈监护52人。
1.2 方法 采用自编“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简称CPQ)对被试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状况、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见表1,2。
2.2 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留守儿童中,属于单亲监护类型的占37.17%,其中由母亲单独监护的留守儿童占77.22%,是父亲单独监护的3倍多。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单亲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只在“躯体化”和“焦虑”2项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8,2.91,P值均<0.01),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只有“恃强性”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t=-2.02,P<0.05),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上代监护类型的比率最低,占6.48%。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留守儿童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症状指数”、“痛苦水平”、“阳性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同辈监护类型的占6.88%。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只在“抑郁”、“恐怖”2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2,2.05,P值均<0.05)。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且隔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如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较低,而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焦虑感、神经过敏感性较高。相比而言,单亲监护和同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差异较小。结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4],笔者认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50.89%的隔代监护和24.49%的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进一步调查发现,隔代监护人中68.98%是农民,学历层次普遍很低(51.09%为小学学历,35.60%为初中学历),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很低,不可能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又由于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不足和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如53.35%的隔代监护人和50.00%的上代监护人平时不能倾听儿童的烦恼,导致能主动向监护人倾诉的留守儿童也较少(隔代监护为14.21%,上代监护为14.29%),而19.30%的隔代监护儿童和24.49%的上代监护儿童有了烦恼选择沉默忍受。在与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90%上代监护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遇到烦恼容易选择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三是2种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溺爱、迁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
4 参考文献
[1]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2] 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学龄前儿童处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对构建健全的人格起到决定性作用[1],其影响因素较多,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儿童日常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我国,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发病率为12%-16%[2],家庭是学龄前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其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影响已成为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幼儿园268名3-6岁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141名,平均年龄(4.13±0.23)岁,女童127名,平均年龄(4.51±0.27)岁;独生子女者263例,占98.13%;儿童父亲平均年龄(35.39±2.65)岁,母亲平均年龄(33.87±1.43)岁,父亲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251例,母亲244例;核心家庭153例,主干家庭113例,单亲家庭2例。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差调查,调查前调查者向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详细的说明,解释各项问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由家长根据儿童日常行为和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问卷主要包括三方面:①一般问卷:包括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家庭类型等。②儿童心理行为问卷:此问卷主要针对儿童心理状态自行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6-8个不良心理问题,其中情绪方面包括愤怒、悲伤、惊慌、恐惧、嫉妒、焦虑6种不良情绪;行为方面包括强迫、偏执、依赖、多动、精力不集中、破坏与违纪、自控力差等7种行为问题;人际交往方面包括敏感、羞怯、冷漠、自私、任性、孤僻、缺乏理解与沟通7个内容。以上心理问题,每选1项记3分,没有记0分。③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家庭系统中存在问题,共60个条目,由7个分量表组成,包括解决问题、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采用4级计分,“1”表示健康,“4”表示不健康,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功能存在的问题越严重。评分标准为1-2分表示家庭功能一般健康,2-3分表示家庭功能存在轻微问题,3-4分表示家庭功能问题较严重。
1.3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X2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等。
2结果
2.1儿童心理行为本次问卷调查中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存在情绪、行为及人际交往方面心理问题的有17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1.54%,其中存在行为问题占主要比例,有164人,占总人数的61.19%;其次为人际交往问题138人,占48.25%;情绪问题113人,占39.51%。从本次调查来看,具有2项心理问题的儿童53人,占19.78%,具有3项心理问题的儿童36人,占13.43%。
2.2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功能以行为问题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家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家庭总功能等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功能因素主要为行为控制和家庭总功能。
2.3具有不同家庭教养环境的儿童心理状况比较按照被调查学龄前儿童是否具有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将被调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具有不良家庭教养环境的132名儿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117人,占该组人数的88.64%,父母无不良习惯的家庭中154名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有92人,占59.74%,说明在较差教养环境家庭中的儿童比在较良好教养环境家庭中的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对具有不良教养环境家庭的儿童心理状况总分、阳性条目数及各类心理问题的(χ±s)与正常家庭进行均值比较、方差分析,发现教养环境不良的家庭儿童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良好教养家庭的儿童,且P
3讨论
通过数据显示,本市学龄前的儿童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影响儿童心理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目前我国主要的家庭结构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其中单亲家庭的儿童在心理方面通常表现为孤单、冷漠、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在家庭方面表现的自私、责任感差等,成人后少数会出现脾气暴躁、甚至行为,通常是由于其自身发育和情绪发展方面长期缺陷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行为方面,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引导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构建自己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较高文化程度的父母能够更好的与学龄前儿童进行沟通,在教育方面更注重启迪孩子的思维,注重道德能力意志、价值观念的培养,更有利于引导儿童形成完整的心理性格特征。
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仅由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看护人或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14岁以下的儿童。重庆市巫溪县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既是国务院公布的沿江开放县,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该县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9020人,占儿童总数的68%,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3631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6.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 2009年7月,我们以共青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在重庆市巫溪县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巫溪县留守儿童,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间插对一些特殊事例的访谈。我们在巫溪县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田坝乡、大河乡、中岗乡、土城乡等乡镇随机抽取20-2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抽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98.7%。同时,为获得比较效果,我们在各乡镇等量抽取相同数量的非留守儿童进行相同问卷的调查2,共获得问卷231份,有效问卷229份,有效率为99.1%。被调查儿童年龄为6—14岁,其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数所占百分比基本相同。
本次调查采用美国Derogatis.L.R.在1975年编制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1、没有(1分):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2、很轻(2分):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影响轻微。3、中度(3分):自觉有该项症状,有一定影响。4、偏重(4分):自觉常有该项症状,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严重(5分):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
二、结果
(一)心理问题总检出率。
在236份留守儿童的问卷中,至少有一项因子标准分≥3的78人3,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3.1%。检出率排名前5位依次为恐怖>偏执>其它>强迫>敌意,分别为23.3%、19.5%、16.1%、15.3%、13.6%。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巫溪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全部因子均高于后者,尤其在强迫症状(前者1.90±0.52,后者1.61±0.54)和敌意(前者1.75±0.55,后者1.47±0.48)、其他(前者1.67±0.33,后者1.38±0.45)等因子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尤其明显。
(三)留守儿童SCL-90阳性项目分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全部因子均高于后者,在强迫症状、敌意和其他方面尤为突出,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将近一半的儿童感到前途没有希望,以及不少儿童会感到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感到害怕,感到孤独等。
三、讨论
此次调查中所发现的巫溪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3.1%,远远高于全国青少年行为检出率4%,虽然这中间自然有研究方法和标准不一造成的误差,一个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该地区的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SCL-90的阳性项目分布中可以看出,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
四、建议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对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尽快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留守儿童的心理建档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统一协调下,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培训,使心理健康档案真正成为这些人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工具和有力武器。
(二)积极推行“管教”分离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区域,集中建立一批留守儿童的托管中心或管理机构,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学校施教,机构监护,各施其职,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这方面,巫溪县凤凰镇双凤村“留守儿童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三)大力拓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渠道。
即集中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传媒等多个媒介,大力拓宽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平台和交流渠道,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由实物和金钱的帮助转化为项目化、信息化的帮扶。
总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显性问题,而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留守儿童当作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中国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三农”问题,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农业生产未来的接班人,农民生活希望的寄托者,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全民努力,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留守”,让祖国的明天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2]李揽月,《打工教子难取舍,留守儿童问题多》,《安徽日报》,2004-2-11
[3]吴承红,蔡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4]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第3期
[5]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展望》,《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第10期
1、 巫溪县相关数据由巫溪县妇联提供。
2 、一些乡镇非留守儿童数量极少,所以对非留守儿童的问卷数量与留守儿童的问卷数量有少量差异。
3、 有一些儿童存在多个因子标准分大于等于3分的情况,在统计时仍然将其算为一人。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变迁,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6~16周岁)。
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发育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认识,在融入集体方面还不成熟,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3]。保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南中心,由于地域问题与历史问题,一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家里的孩子,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留守儿童”群体。因此,此次调查地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制订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试图归纳总结出促进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保定市5个县的10所小学为目标群体,将学校在册的4~6年级儿童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439名(67.2%),作为对照组的非留守儿童214名(32.8%)。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4],由100个项目,8个分量表组成。凡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共收回问卷682份,有效问卷653份,有效率为95.7%。并通过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
三、结果与分析
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上,留守儿童8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总焦虑倾向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
对于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同。若两两比较显示,总焦虑倾向单亲看护小于隔代看护、同辈看护和亲戚看护。
对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存在统计学差异(P
四、研究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6年级留守儿童学习焦虑比4、5年级要高,主要是由于6年级功课更重,更是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期,心理正处于发展期,学习上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打工时间一年以下的儿童焦虑更严重是因为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还不适应,没有好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困难。同时,女性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的情绪敏感性以及社会上所处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他们的心理不适。
(二)对策及建议
为推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政府、家庭、学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是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工作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快户籍改革,三是完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法律监护制度。家庭方面,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经常以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二是监护人务必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如有问题加以引导。三是加强设施建设,如寝室楼内配备留守儿童专用电话。学校可以借助多方面资源进行心理教育。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个人n案,分别给予每位留守儿童以不同的方案指导。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爱与帮助。三是设立亲情热线,时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同时,学校也应偶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社交媒体应大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亟待帮助。大学生社团组织也应深入调研,推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问题调研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3-00162-03
复原力(resilience)是指个体、学校、家庭和社区能够成功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挑战(如生活变迁、不断增加的压力、危险因素等)的一种能力[1]。复原力研究从生物系统的多水平探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与途径,为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开创了全新的角度[2]。儿童的心理复原力与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和家庭外的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3]。本研究了解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合肥市共有4个行政区,在每个区各任选学校规模处于中等水平的小学1所,从每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抓阄),各抽取三个班共2078人。全部在父母知情同意后接受了问卷调查,收到答卷2 078份,其中11份答卷为填写不全或未填,共获得有效问卷2 067份,有效应答率为99.5%,其中男生1 096人,占53%,女生971人,占47%,年龄7-14岁。三年级680人,占32.9%;四年级699人,占33.8%;五年级688人,占33.3%。出生地为合肥市区的学生为1 580人,占77.2%。
1.2工具 1.2.1采用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the California Healthy Kids Survey,CHKS)修订版中的学生复原力问卷(the Student Resilience Survey)[4]该量表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提供,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问卷的中文版在合肥市1所小学选取2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中的部分句子进行了修改和调整。量表共有13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总分65分,通过13个项目之和来计算心理复原力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复原力越好,本文中学生复原力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
1.2.2社会支持问卷 包含25个项目,分别从同伴(13个项目,满分65分)、家庭(4个项目,满分20分)、学校(4个项目,满分20分)和亲戚(4个项目,满分20分)四个维度评价小学生社会支持状况,采用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得分越高,说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文中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
1.2.3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出生地等。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参加现场调查的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中由学生独立答卷,当场收回答卷。
1.4统计方法 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小学生心理复原力评分差异比较
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平均得分为49.0±8.8,女生复原力平均得分高于男生(50.1±8.6/47.9±8.8,t=5.71,P=0.000)。
2.2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复原力评分差异比较
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在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F=21.39,P=0.000),Tukey's HSD法进行两两比较,五年级学生的复原力平均得分(49.0±8.8)高于三年级、四年级(48.3±8.9、47.9±8.7)(均P
2.3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小学生社会支持各个因子平均得分分别为:父母支持16.2±2.9,学校支持16.0±3.6,亲戚支持16.1±3.6,同伴支持47.1±11.7。对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各因子作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在各年级间,亦存在正相关,其中以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相关系数最大(表1)。
表1 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r)
复原力父母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同伴支持社会支持总分
2.4各年级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及一般情况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平均得分为均分,得分在均分加一个标准差以上的学生为复原力高分组(赋值为1),得分在均分加一个标准差及以下的学生为低分组(赋值为0),以各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为因变量,以学生的性别(男=0,女=1)、出生地(合肥市区=0,外地=1)、父母支持(1~5分=0, 6~10分=1,11~15分=2,16~20分=3)、学校支持(1~5分=0, 6~10分=1,11~15分=2,16~20分=3)、亲戚支持(1~5分=0, 6~10分=1,11~15分=2,16~20分=3)、同伴支持(1~20分=0,21~40分=1, ≥41分=2)为自变量,用Enter法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三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同伴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与四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同伴支持、父母支持、亲戚支持、学校支持;与五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为父母支持、同伴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和女生(表2)。
表2 各年级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及一般情况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年级变量βWald值P值OR值 95%CI
3讨论
本研究得出合肥市小学生的心理复原力平均得分为49.0±8.8,低于澳大利亚小学生复原力水平[5]。女生评分高于男生,与Lynn Rew [6]等对流浪儿童复原力的研究结果相反。五年级学生高于三、四年级,可能随着年级升高,小学生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有关。本研究未发现小学生出生地不同对心理复原力有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正相关,其中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关系最密切,说明与同伴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对儿童复原力具有促进作用。亲戚支持对儿童心理复原力也产生一定的作用。提示儿童的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复原力水平低的儿童易缺乏自尊,不善于与外界交流等社会适应不良现象,与Stewart D[5]等研究结果一致。儿童在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中,通过同他人建立安全与友爱的关系,从外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经验,对他们的心理复原力产生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缓冲外界有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支持Iris[7]等在解释自杀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社会交往网络的瓦解和社会联系性的削弱密切相关的观点。
回归分析显示,三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同伴支持和学校支持关系最密切,四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同伴支持和父母支持关系最密切,五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父母支持和同伴支持关系最密切,说明在不同的年级,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社会支持各个因子对小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产生不同的作用,提示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87-02
一、引言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城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在该形势下,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先成家再去外地奋斗,由于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只能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原流出地由他人代养或寄养,从而形成了我国目前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当发达的21世纪,一方面城市需要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又渴望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导致“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断扩大。对于这样一个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人格形成和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而缺乏父母的关爱,使他们比同龄人群面临更多的心理困境,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该形势,对扬州地区和宁夏地区的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研究基本信息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扬州市宜陵镇一所农村中学与宁夏固原市一所城镇中学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问卷率91%。其中扬州地区留守儿童共86人,非留守儿童87人;宁夏地区留守儿童11人,非留守儿童72人。可以看出扬州地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宁夏地区城镇中学非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大。
2.研究方法。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基于样本数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辅之对比分析,以期从扬州地区和宁夏地区的比较中呈现出现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内容涉及留守儿童年龄、性别、爸妈是否在外地工作以及在外地工作年限、自己由谁监护、回家的频率等信息。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被测试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被测试总体来看,一共256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212人,占82.8%;心理健康有问题或异常者29人,占11.3%;心理健康有严重问题者15人,占5.9%。可见,两个地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大体没有问题,只存在少数的心理健康异常者。总体而言,被测对象在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方面检出率均比较高,说明全国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普遍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并且得不到释放从而产生焦虑,导致偶尔失去理智冲动倾向明显。被测对象在其他问题的检出率较为正常,说明两个地区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没有显著问题。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本次调查两个地区留守儿童共计97人,非留守儿童共计159人。其中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者80人,占82.5%;非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者132人,占83%。从数据结果可知,虽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方面均状况良好,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我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3.扬州地区与宁夏地区留守儿童现状的对比。本次测试中,扬州地区共抽取了173人,其中留守儿童86人;宁夏地区抽取83人,其中留守儿童11人。由于资源的限制,扬州地区抽取的是农村的一所中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宁夏地区抽取的是城镇的一所中学,留守儿童人数明显少于非留守儿童。宁夏地区被测试对象除了在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的内容量表问题的检出率低于扬州地区外,其他内容量表问题的检出率均高于扬州地区,并且两个地区检出率差异较大,尤其表现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方面。
4.不同变量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1)性别。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其中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而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男生焦虑高于女生。(2)监护类型。不同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有不同的影响。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等方面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上有显著差异,其中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单亲监护留守儿童与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和同辈监护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较小。
四、总结及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以及家庭教育而过早的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扬州和宁夏两个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统计之后,本文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普遍比较大。无论是扬州地区还是宁夏地区,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焦虑问题检出率都比较高。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比非留守儿童大,但是在具体问题的检出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区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冲动倾向和过敏倾向上略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上略高于留守儿童。总体而言,两者并无显著的区别。
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性别、监护类型、父母在外工作年限的差异。与父母交流频率、交流方式以及家庭教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社会环境、学校师生关系以及与同伴关系等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结论,为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其监护人对于家庭氛围的营造起到了关键作用,祖父母或外祖父不能一味地宠溺孩子,误导孩子的价值观,遇到事情应尊重孩子的意见。此外,应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加强与孩子间的交流;学校应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与班级环境,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政府需重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凤萍,王晓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2]李浩然,孟群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ZHANG Hui,LIU Jing,CHEN Lu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关键词】肥胖;心理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8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儿童肥胖症 发病率呈明显 升高趋势。儿童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本地区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寻求干预对策,提高儿童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的认识,我们选取了本地区某2所小学,在1012名儿童中选取肥胖儿童100名,对其做检查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2所小学,在1012名儿童中选取肥胖儿童100名,年龄在6-12岁,平均年龄在9岁,将100名肥胖儿童为观察组,选100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按照1对1的形式,要求性别、年龄、身高等接近。所以两组在年龄、性别、身高等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首先我们使用的是WHO推荐的一种标准,名为NCHS标准,超过标准的20%-29%是轻度的肥胖,超过标准的30%-49%是中度肥胖,超过标准的50%以上均属于重度肥胖。
1.3方法:首先使用的是Achenbach的儿童行为量表,表内共113项,按照忻仁娥等制定的中国常模[1],来进行检查,由儿童的父母来进行填写,检查出行为有问题的儿童。然后编写儿童的基本调查表,写上基本的情况、家庭的情况、教育的方式、还有心理行为等45项。最后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将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1.4观察指标:主要是观察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造成这种行为的因素以及解决的对策,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经过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的处理,数据经过核实确实无误,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所有的计数数据然后使用χ2进行检验,并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男女童肥胖程度及所占比例:本研究对100例肥胖儿童按照标准进行诊断之后,将得到的肥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肥胖儿童多数为男童,轻度的肥胖男童就占60%之多,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1男女童肥胖程度的记录以及比例程度分析
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总计人数男童36(60%)15(25%)9(15%)60人女童22(55%)16(40%)2(5%)40人2.2观察组与对照组行为问题发生频率比较:因为每名儿童都可以出现一种或者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行为问题,通过对观察组(肥胖儿童)和对照组(正常儿童)的儿童进行行为比较,以问题的发生频率来统计,观察组的问题发生频率比对照组高很多,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2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频率对比
组别社交困难抑郁症幼稚暴力倾向违纪多动症强迫症观察组(男)3人1人2人17人15人15人7人对照组(男)1人1人1人3人5人9人2人观察组(女)11人11人9人7人7人5人1人对照组(女)7人1人3人5人3人1人2人2.3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通过对观察组(肥胖儿童)和对照组(正常儿童)在日常行为上的心理问题比较分析,发现肥胖儿童在穿衣、自卑感、人际交往、户外活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率均较正常儿童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3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
穿衣自卑感人际交往户外运动自卑不自卑强不强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观察组62(62%)38(38%)76(76%)24(24%)33(33%)67(67%)14(14%)86(86%)对照组32(32%)68(68%)23(23%)77(77%)55(55%)45(45%)73(73%)27(27%)3.讨论
3.1男女童肥胖程度、比例分布特点。肥胖症是因热量代谢障碍,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引起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致,肥胖症按程度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肥胖的男童比女童多,主要以轻度肥胖为主,重度肥胖较少,这个结果和国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
3.2儿童肥胖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儿童肥胖症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而且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情感发育产生严重损害。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其个性趋于内向、不稳定、及社交回避现象增多,社会适应能力降低[3]。本次调查也显示,肥胖男童在暴力倾向、违纪、多动症、强迫症等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肥胖女童在社交困难、抑郁症、幼稚等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且肥胖儿童在穿衣、自卑感、人际交往、户外活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率均较正常儿童高,肥胖的儿童会因为性别、年龄、肥胖的程度不同,在行为上也会有不同的不良现象,这表明肥胖的男童情绪较急躁且易怒;肥胖的女童较抑郁且自卑。所以对肥胖儿童的治疗不仅要控制体重过快增长,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3.3针对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对策。儿童肥胖的治疗原则应遵循儿童具有生长发育的特点,任何干预措施都不应妨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应从行为矫正、饮食调整、运动和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综合治疗,如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坚持运动,减少静坐,家长多与肥胖儿童交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建立自信,克服自卑感,使其体重逐步回归正常范围,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婴幼儿期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保健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儿童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其一生的发展。近年来,婴幼儿保健引起了家长、保健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当代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有何新的需求,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随机抽取300名3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随机抽取辖区0~岁、1~岁、2~3岁儿童各100名,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其中0~岁儿童家长98名、1~岁儿童家长96名、2~3岁儿童家长95名。
1.2 方法
调查问卷进行统一设计,在儿童保健门诊对所抽取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当场校对。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
3组家长明显重视智能发育评价,0~1岁(87.76%)、1~2岁(88.54%)、2~3岁(87.37%)各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喂养知识和体格发育测评的需求<2岁的儿童家长关注明显高于大于2岁儿童的家长关注程度(p<0.05);婴幼儿按摩、抚触项目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p<0.01)。儿童心理发育测评及咨询方面大于1岁儿童的家长有明显的需求(p<0.01)。见表1。表1 3组对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例
2.2 儿童保健服务时间的需求
0~岁组儿童的家长选择预约时间保健的明显高于其他保健时间(p<0.01)。1~岁和2~3岁组儿童家长选择周六、日和预约时间的明显高于周一至周五的保健时间(p<0.05)。见表2。
表2 儿童保健服务时间的需求
3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保健知识的丰富,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营养好,身体壮,已经向智能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等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要转变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及时调整业务范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科学研究证明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2]。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3]。正是基于对这一点有了逐步的认识,家长对智能发育、早期教育和儿童心理发育呈现很高的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也应进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在原来单纯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早期教育和心理发育测评等项目,把智能发育测评和早期教育等项目作为儿童保健的常规服务项目,满足婴幼儿家长的需求,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8-03
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也称融合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全纳教育观念的确立,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对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提出挑战。全纳教育理念,要求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接纳残疾儿童并提供相关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全体教师为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在我国,谈全纳教育、融合教育,首先应该谈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特殊需求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是受法律保护的。特殊需求儿童的加入,对普通教育的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在关注普通学生的同时要照顾特殊需求儿童,还要对所有学生的进步、发展负责,这就要求普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全纳教育的素质与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教育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支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国家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残疾人教育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3]因为全纳性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规定,尚未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而且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是相对独立的,普通学校的师资培养并未设置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这就造成全纳性教育师资的缺乏,从而影响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学习,导致随班混读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心理学专业为例,探索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全纳性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昆明学院于2011年开设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专业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起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注重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具有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教学与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可在政府部门、社区与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咨询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4]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身心素质,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特殊需求人群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要服务对象。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的大学生,要求可以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学科教学工作,并要求大学生具备分析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数6.34%;云南省总人口4300万,残疾人288.3万,占总人数的6.46%。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0.99%。[5]云南省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9729名,占84%。因此,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针对特殊需求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其必备的技能。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6]了解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由表1可知,有58%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特殊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57%的大学生表示接触过特殊需求儿童,但不知如何沟通交流。
由表2可知,142位大学生中,有60人从未听过融合教育一词,所占比例为42%;其中98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一般教师有区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相关知识”,所占比例为69%。有104人表示,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会接受并进行教育。
由表3可知,33%的大学生接触过《特殊儿童心理学》,24%的大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有关知识,21%的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曾了解过《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知识。
由表4可知,21%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18%的大学生表示对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感兴趣,17%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了解较少,有部分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遇到的问题是无法与其沟通、交流,不知如何利用其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但是7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排斥特殊需求儿童,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他们会接受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教育与帮助。69%的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一般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才能来教授特殊需求儿童。69%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认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了解特殊需求儿童。
四、意见或建议
1.坚定的信念、接纳的态度。加快全纳教育师资的培养,重要的前提是要树立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接纳的态度。在全纳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不是没有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是不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对特殊需求儿童有排斥、不接纳的心态。这是全纳教育开展的最主要的阻力,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全纳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将态度、信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习、实践,让大学生了解、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逐渐接纳特殊需求儿童,认可全纳教育模式。并在开展全纳教学中,坚定信念,遇到问题、挫折不退缩、不畏惧。
2.将全纳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在问卷调查中会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对特殊教育有初步的了解,而33%的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是因为昆明学院去年就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特殊儿童心理学》设为专业限选课,并将《融合教育》设为专业必修课,所以大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对特殊需求儿童及全纳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必修课的开设,督促学生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并思考如何利用心理学专业来帮助、教育特殊需求儿童。目前已有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全纳教育方面的工作,有些学生想进一步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将沙盘疗法应用于特殊需求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
3.全纳性教育课程内容的分配。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因而在开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在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康复。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论文选编[Z].2012.
[2]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何金平,王建颖.特殊教育政策选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Rutter行为量表;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正常范围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可延续和发展为成年期心身障碍或疾病,尤其是社交退缩、违纪、攻击行为将是成人期发生各种精神疾病的根基[1]。为了解钦州城区6~7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状况及影响因素,作者对钦州市区1074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4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074份。其中男童588名,女童486名,平均年龄(6.7457±0.7856)岁。
1.2 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医担任调查员,使用统一印制的问卷,主要采用被调查儿童家长在调查员的集体指导下进行填写,资料当场收回。
1.2.1 调查内容:①儿童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出生情况、生后疾病史、养育史等;父母及家庭一般情况如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习惯、母亲妊娠期与分娩情况及家庭类型、父母对孩子疼爱程度等。②儿童行为问题检测:采用惠诚儿童心理测评软件2.0版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问卷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A行为(Antisocial Behavour,即违纪行为或称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Neurotic Behaviour,神经症行为)包括:肚子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
1.2.2 行为问题的评分分级:分3级。从来没有此行为评为0分;有时或症状轻微或每周不到1次评为1分;症状严重经常出现或每周至少1次评为2分。量表最高得分为62分,以13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13分评为有行为问题。有行为问题者,如A行为总分大于N行为总分时,该儿童被认为有行为;反之被认为有神经症行为;评分相等者则为M行为,即混合。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IFO 5.0录入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074名儿童中,检出有行为问题的198人,检出率为18.4%,其中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8%(134/588),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2%(64/486),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00。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A行为、N行为、M行为分别为47.0%、33.8%、19.2%,其中男童以A行为为主,女童以N行为为主,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比较:对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比较显示,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及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A行为得分高于女童,而女童N行为得分高于男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见表2。
2.3 儿童行为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儿童行为问题为因变量(0=无,1=有),表3所列2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小儿性别、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黄疸、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有不良妊娠史、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溺爱8个变量,见表3。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显示,行为问题检出率男童高于女童;行为问题中A行为问题男童多于女童,N行为问题女童多于男童;男童以A行为为主,女童以N行为为主,结论与其他相关研究相似。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的报道在6%~17%之间相一致,而6~7岁儿童行为问题与相关报道6~7岁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不一致[2],可能与地域环境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母亲妊娠期情况及新生儿期疾病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有不良妊娠史、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黄疸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关研究表明,妊娠期及围生期多种高危因素可损伤小儿脑部,成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3]。
3.3 家庭及父母行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本调查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抽烟、饮酒、母亲文化程度、溺爱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因素。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的言行、家庭教育、养育方式等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庭环境及父母行为对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育有很深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涉及到母亲妊娠期、围生期、新生儿期疾病、父母行为、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因此,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就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教育母亲做好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期保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以改变父母不良行为及养育方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薛兴邦,李建国,陆莲芳.上海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4~55.
[2] 任路忠,刘贵敏,童卫红,王为实.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危险因素浅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