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20: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近年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F1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2-0061-05
日本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的。面对资源枯竭的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尖锐的摆在日本面前。从政府到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1973年、1978年第一、二次石油冲击,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对于石油进口比率占99.7%的日本来说,石油冲击打乱了能源资源的供应渠道和价格体系,使国民经济陷入负增长和恶性通货膨胀。为吸取教训,日本以企业为中心,开展节省资源能源的合理化运动和技术革新。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省资源能源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日本因震灾及各种风险的上升迫使企业加速海外转移,更使企业将过去进口原材料到日本生产成品再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为到原材料产地国或产品消费国就地生产和销售的
发展方式。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一些新进展:(1)产业结构明显变化。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10年产业结构构想》显示,近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已从单独依靠汽车业,向着5个战略领域转换。这5个战略领域为:基础设施领域;环境能源领域;医疗、介护、健康、育儿等服务领域;文化领域;尖端科技领域。据统计,2000年—2007年年日本全产业的产值约增48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产业的产值约为18万亿日元,约占生产业的4成。2007年—2020年日本预计全产业的产值约增至310万亿日元。其中,5个战略领域的产值约增83.2万亿日元,再加上向其他部门的波及效果65.8万亿日元,共计5个战略领域的产值可达149万亿日元,约占全产业产值的5成[1](2)可持续发展状况大为改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天然资源投入总量,在1990年—2008年从22亿吨减至15亿吨。能源效率也不断提高。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在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效率比较中,按每创造1000美元的GDP所耗费的石油吨数计算,全世界为0.32、亚洲为0.71、拉丁美洲为0.32、美国为0.22、中国为0.85、日本为0.11。日本的能源效率是最高的[2]84。近年日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1年—2006年NO2的环境达标率从99.2%提高到100%。其中,汽车排气达标率也从80.0%增至90.7%[3]157-158。水污染状况也大为改观。日本公共水域的水质环境基准,分为人身健康项目和生活环境项目。1999年~2009年人身健康项目达标率,由99.2%增至99.3%。生活环境项目达标率,由78.7%增至87.0%。特别是河川水质的环境基准达标率,已由81.5%增至92.0%[3]19-24。
二、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点
(一)转变发展观念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为目标的。在构筑可持续发展社会过程中,日本首先抓住了转变发展观念的课题。1. 颁布低碳社会基本理念。
2007年9月,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颁布了低碳社会的3项基本理念:①实现低碳化。在产业、行政、民间等社会各领域,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方式,推进低碳能源的利用,确立低碳社会经济体制。②实现观念转变。改变以往奢侈型人均碳排放水平。通过社会体制变革实现观念转变。为构筑低碳社会创造条件。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地区生物能源的利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调查,日本已有90.1%的民众认同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2.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近年日本企业为地方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意识逐步增强。环境省2004年的调查,约有50%的企业在经营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到2006年3月,日本企业的CSR投资余额达到2600亿日元。3. 重视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2003年日本从事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企业2982家,销售总额1772亿日元。据农林水产省调查显示:2004年日本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农产品产生的CO2为14090吨,如改为进口等量农产品产生的CO2则达到141990吨。与从国外进口相比,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CO2排放量仅为1/10[3]27。
(二)依靠科技创新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1)政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日本在第3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年—2010年)中,将“飞跃的知识发现和发明”作为国家基本政策目标之一。5年内在环境领域研发的主要内容就有6个主要方面:①气候变暖研究;②无垃圾型、资源循环技术研究;③环境友好型流域、城市再生技术研究;④危险化学物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⑤全球水循环变动研究;⑥先导研究,创新理论框架等等。2007年环境省等8府省所属26个研究机构,确立了64项国家级技术开发课题。环境省的2009年版《环境白书》也明确提出:技术开发将成为实现环境与经济两立,大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3]27。(2)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日本经济产业省2007年经济产业政策预算额为7531亿日元。其中,用于推进节能减排环境对策的经费达到5672亿日元,占预算总额的75.3%。从发展来看,日本在推进能源环境对策费中,用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的费用,2002年为45亿日元,2007年达到502亿日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62%①。
(三)健全市场机制
新世纪伊始,日本以经济结构改革为首,财政、金融、税制、规制等一系列改革,无一不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的。一是通过确立市场规则的,如扩大市场准入及退出完善市场环境自由度等。二是通过信息开放、完善保险、减少企业风险,维护投资者与消费者权益。三是通过确立市场竞争,健全市场机能等等。正如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指出的那样,从日本现状看,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改革”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构建日本新的经济社会体系为目标的。其基本考虑是要比原来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4]93。市场机制的健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和保证。
三、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一)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期日本新一届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就提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对策,就是“创出新产业、新市场”。其中包括:新能源产业、健康管理产业、独创性产业及尖端产业等[5]。事实上早在1995年日本就开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0多年来已初见成效。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尤其是大力发展能耗低、无污染的现代服务业。1995年~2007年日本信息通信服务业的实质GDP,已从76810亿日元增至187170亿日元,增长近一倍半。当前,“担负服务功能的第三产业同制造业一起,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双引擎”[6]。2.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能耗低,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的信息产业。
2007年日本信息产业的实质GDP已达70万亿日元,所容纳的就业岗位为396万人。占全产业的比率,分别为12.5%、6.9%。已成为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3. 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995年—2007年电器机械(除信息通信机械外)的实质GDP,已从90380亿日元增至195990亿日元,增长116.9%。同期,运输机械的实质GDP,也从94260亿日元增至138620亿日元,增长47.0%。4. 限制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等等。
1995年—2007年钢铁业实质GDP,已从51870亿日元减至34030亿日元,下降34.4%[7]。
(二)加强节能环保
加强节能环保是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又一重要举措。1. 节能减排新进展。
日本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节能减排。政府和企事业在推进节能减排上采取了诸多举措:①完善法规和标准。2006年修订了《节能法》,明确规定21个特定产品的节能要求。还实施了“领跑者(Top Runnet)的标准”:要求汽车、家电等各种机械设备的节能减排要超过现已商品化的同类产品。②抓好重点行业。如加强交通、家庭生活的节能工作,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③健全政策体系。深化节能减排市场化改革,灵活运用财税、信贷等多种政策手段等等。这些措施致使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05年文部科学省在《科学技术基本法》颁布10周年之际,总结节能减排成就时指出:1971年—2001年的30年间,日本单位GDP的能耗(石油换算吨/GDP百万美元),在发达国家比较中是最少的。即每制造1百万美元的GDP,耗费100 吨左右的一次性能源[5]。另据统计,2009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亿900万吨,比京都议定书基准年1990年总排放量12亿6100万吨减少4.1%,比2008年减少5.6%[3]。2. 环境保护新进展。
随着“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的实施,日本近年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也取得新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实施“企业自主行动计划”和“政府率先实行计划”等等。企业自主行动计划,是企业自我约束的行动计划。如在2002年日本全国共使用305亿个塑料袋,用于制作塑料袋的原油约为5.6亿升,相当于日本一天的原油进口量。而在日本家庭生活垃圾中,塑料袋体积占6%。一些没有得到回收的塑料袋散落街头和海边,形成白色污染。2007年4月,日本超市龙头企业永旺公司主动与环境省签署协议,到2011年将公司所属店铺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削减一半。在公司内实行积分卡,顾客结账时如不需要塑料袋可积1分,积满20分,可换取一个布质购物袋或享受折扣100日元的优惠。目前永旺公司顾客自备购物袋的比率已达80%以上。又如日本东京都的日野市在2000年制定了《创建无垃圾型城市计划》。向近3万市民讲清“垃圾改革”的意义,实行以户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其结果,一年后实现垃圾减量50%的效果[3]35-36。日本各级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政府率先实行计划”,也取得明显效果。计划规定2006年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1年削减7%。其结果是,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70.6万吨,比2001年减少14.5%[3]。
(三)发挥区域优势
近年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特色和优势。1. 构筑形式多样各俱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日本按照《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98年—2010年)的要求,从长远观点、全球化角度、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等,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0年产业结构构想》中,还归纳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五种模式:①提高国际竞争力模式。在这类区域中着重发展在国际上有高竞争力的成长产业。对这类产业进行选择和集中,区域内加以重点扶植。②发展特色产业模式。尤其重视区域的新兴产业。③发展基干产业模式。④发展观光旅游产业模式。⑤解决区域生活课题为主的模式等等。对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以各区域为主体加以选择确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3]21。2. 推进规制改革,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2002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结构改革特别区域法》,开始实施以建立“特区”为特征,以规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2003年4月第1次特区认定以来,到2004年6月第五次认定,共认定386项特区计划。据调查,以各区域为中心的特区改革计划,约占92.8%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如,通过参入规制的缓和及运用的弹性比,为各区域企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通过提供公共设施利用、行政服务向民间开放等,扩大民间企业商机;以及实施行政服务多样化、效率化等等。
(四)推进城镇化
近年日本推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1. 发展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近年日本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聚集之后,进一步向城郊扩散。从而形成众多地域相连的城市群。仅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就集中了全日本65%的人口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2. 大城市带动小城镇协调发展。
纳入大城市圈整备计划,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在日本《首都圈整备计划》中,纳入“近郊整备地带”有53个镇。纳入“都市开发区域”的有55个镇。总共108个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在首都圈内由于得到政策优惠和大市场,城镇经济得以长足发展。3. 创建特色城镇。
从2003年开始进行“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已选定7个市镇进行试点。其中,北九州市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就很典型。该市已聚集九州地区190多家企业、1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形成环境研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静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既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00年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投入总量,为21.3亿吨。在投入的资源中,约有一半被废弃掉。在废弃物中得到回收再利用的仅有2.2亿吨,只不过是资源投入总量的1/10左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使日本的环境与资源不堪重负。为使日本经济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早在2000年12月日本就制定了《新环境基本计划》,明确提出:“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2008年制定和实施的《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提出现实要求,也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据国际经营开发研究所(IMD)年度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序列》调查显示:1990年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居世界首位。此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急剧下降。1999年为16位,2000年为17位,2001年为26位,2002年降至30位。虽然从2004年有所回升,直到2007年仍为24位[6]。这主要是日本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缘故。日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1985年—1990年年均为2.3%,1990年—1995年降至年均-0.2%。两个5年间的降幅达到2.5个百分点。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诸多举措,如构筑低碳社会,加快产品开发,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等等,不仅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三)人口减少的挑战
人口减少是当前乃至今后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挑战。据日本《国势调查》推算,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76亿人。比2004年10月1日人口总计1.2778亿人减少两万人。日本内阁府也预计,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减少到1.0059亿人,仅为1967年的人口水准。对此,日本官方也承认:“在发达国家今后人口减少与人口增长率下降中,日本是最早转入人口减少,减少的趋势也是最显著的”[8]196。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从事专门技术职业的人员中,中高年龄层的比率上升,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技能型人员人才不足,并对技术、技能的传承有很大影响。对此,文部科学省也曾试算,到2030年日本研究人员有可能缺少16万人,技术人员有可能缺少109万人。劳动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减少,使日本的潜在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4%降至21世纪初的1%左右。如果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人口减少也构成日本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因。
(四)提升国际地位的指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签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美、加、墨签署并实施“自由贸易协定”等,使日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日本经济实力虽然仅次于美国、中国,GDP位于世界第3位。但近10多年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当前东日本震灾等的冲击,更是损失惨重。日本为摆脱窘境,壮大本国经济实力,实现与美欧的鼎足竞争,急需组建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而谋求政治大国的国际地位。日本政府在《经济危机对策》中,就已提出:力争到2020年成为以低碳革命领导世界的安心、健康长寿社会及充满魅力的国家[9]。日本正是在这种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的推动下,近年不断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扩大对亚洲的投资和援助的。这也构成日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原因。
[参 考 文 献]
[1] 日本经济产业省. 产业构造ビシヨン[EB/OL]. [2010-10-05]第302-304页、 第294-301页. http://meti.go.jp/.
[2] 日本内阁府. 世界经济の潮流[M]. 东京:中新社. 2006:84.
[3]日本环境省. 环境·循环型社会白书[EB/OL]. [2008-05-29] http://env.go.jp/.
[4]青木昌彦. 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5]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新产业、新市场の创出に向けて[R]. [2012-3-2] http://meti.go.jp/.
[6]日本文部科学省. 科学技术白书[EB/OL]. [2008-06-02] http://mext.go.jp/.
(一)国内外工业化阶段的不同划分法
以钱纳里为代表的国外经济学家,把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即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即发达经济初级、高级阶段。
国内经济学家把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分为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工业化阶段。
(二)新工业化内涵
新工业化实际上是为了应对传统工业的危机而出现的,突破了传统工业化的界限而进入了比传统工业社会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有完整的新科技体系作为科技支撑和完整的新产业体系作为生产方式。
新工业化作为一种比传统工业化更高级的物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并不仅仅是一两种高科技成果及产业化,而是通过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等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完整的新科技支撑体系,并通过产业化而形成了更深物资层次、更大活动时空的物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把人类从传统工业时代推进到新工业时代。新工业化是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绝不能忽视新工业化这个根本方向。
(三)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工业化的区别
新型工业化中既包含高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工业化因素,同时也仍然包含传统工业化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新”在它不再是完全的传统工业化,“新”在它包含了新工业化的因素。因此,新型工业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新工业化。即从内容看,新型工业化具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两重性,是从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过渡状态,它已明确指向了新工业化,它既是在中国未实现工业化之前所采取的工业化调整发展战略,又是一种包含了新工业化内核的新发展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史线索看,工业文明之后走向新工业文明。因此,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再到新工业化,是我国2l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新工业化的目标
新工业化的目标是: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为关键科技支撑体系,以深层次循环式人工化学生产为主导生产方式,以有限消耗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为根本经济体制,以崇尚创造、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新工业文明社会。
二、以新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是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范围看,由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导致的工业危机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所形成的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世界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抉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智力(技术、管理、信息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物质投入的量和弹性系数趋于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率也明显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引起整个工业化发展本质及其特征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和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迈进了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比重向新型服务业转化,我国工业化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此我们看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迈入新工业化进程,它们并不是在工业化框架内寻求发展,而是突破了工业化进入了新工业化。我们的发展观也必须走出工业化的桎梏,建立和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工业化发展观。
新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给经济加速爬坡阶段的吉林省经济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使我们有了能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一些次要的或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环节,而尽快走向新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经济由追赶型向先导型转变,必须以新工业化理念超前谋划发展,这是实现吉林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以新工业化理念促进吉林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树立新工业化和新工业产业发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迈入新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转移与分工。发达国家的很多传统产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大力开拓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来充实国内的产业,以此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层次。事实表明,吉林省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不能完全依赖于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低层次化转移,应在新工业化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进新产业革命,发展新工业产业。虽然我们还很难在短时期内摆脱工业结构落后的现状,但我们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充分认识到新工业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必须以推进新工业产业为主导,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达到工业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
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是吉林省走新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
1.加快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推动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从过去的注重人才使用转变到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体制建设上来,依靠教育出人才、依靠体制出人才,依靠竞争出人才。
(2)加快推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以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明确企业参与培养教育的责任。并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评价监督机制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规定。
(3)鼓励高素质留学人员来吉林工作。探索建立有效的吸引留学人才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加快构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加大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充分发挥在吉林省的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战略高地作用,努力吸引、聘用更多的境外高级专门人才。
2.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工业创新体系
(1)构建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集中优势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力量,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建设优秀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文化,促进创新活动。依据吉林省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
(2)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引进技术的整体性和消化吸收,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向科技产业转型。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创业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协助他们进行新产品开发活动,使中小企业进行联合行销、联合投资、联合研发,实现资源共享。
(3)成立由产学研联合的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机构。通过这一管理机构,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总结交流运行经验,并对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监控。引入评估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研究中心给予进一步的资助,对不能发挥作用的中心不再予以支持。
(三)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属于新工业化经济体系,它是比工业经济体系更完善更进步的经济体系,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在克服工业危机的同时实现了真正的生态化。
1.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
实现新工业化,必须树立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观念,走重质量、重生态、重创造,深层化、效率化、循环化、减量化的经济发展之路。目前,吉林省仍处在工业化建设之中,不可能完全依靠循环生产来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应从实际出发,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1)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在一些污染严重的领域加快建立循环生产体系,重点放在以循环利用来防治污染;(2)在一些自然资源紧缺而开发较大、社会资源总量较多、依靠循环利用可较好满足经济需要的领域,应坚决走循环生产的道路,重点放在以循环利用来满足经济需求;(3)随着新工业化科技与生产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基本实现,资源的社会总量已趋于稳定,应毫不动摇地全面建设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
2.强化科技支撑和确立建设重点
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这主要包括深层微观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等。要抓住科技创新环节,以科技突破推动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
(四)实施政府推动战略
1.政府引导,积极推动新工业产业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往往是一些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战略产业,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未来层面上,即关系地区的发展前途及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并不一定在短期内直接影响企业或个人的利益;而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一定的高新技术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各方面配合等,企业尚处在被动状态。因此,发展新工业产业,必须实施政府推动战略,要在地区未来发展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要有全面的战略安排和运作框架;要有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有效投入;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要有积极的法规和政策引导与保障。只有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工业产业才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得到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认可,最终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
2.超前谋划,科学引导
以创新为动力,用新工业化眼光谋划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组织社会资源,加强经济发展规律性研究和对产业发展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研究。紧紧把握世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变化,以创新思维,超前谋划项目。要突出项目谋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谋划平台产品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同时,也要注重产业间的关联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立足比较优势,谋划一批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的项目,适时提出指导意见,为企业提供信息和项目咨询,引导企业科学决策,以达到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必要时,对重点项目,政府可委托社会专业咨询机构,按照国际标准做好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引导省内外金融部门、企业集团和外商外资的投入。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043-06
一、人口老龄化挑战
(一)世界人口统计趋势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06年订正本》提供的统计与预测数据,到201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67.2亿,在假定生育率继续下降的条件下,预计2045-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5.4亿。图1为1950年到2050年问世界不同地区的出生人口预期寿命的统计及预测趋势。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足以反映出世界范围内人口寿命普遍延长的情况。
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同时,成年人的死亡率也在降低。生育率降低带来的人口缓慢增长和成年人死亡率的降低导致了人口的老龄化,即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图2是世界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2005年与2050年在年龄组百分比的对比图。国际上通常的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从全球范围来看,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增加约两倍,将从2005年的10.3%增至21.8%。在同一时期,预计欠发达地区老年人所占比例将从2005年的8.1%升至2050年的近20.1%,而较发达地区老年人所占比例则会从20.1%升至32.6%。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人口普查资料,在过去的50年里,我国的人口总量与老年人口总量都不断增加,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从表1可以看到,中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总人口增长速度。
图3是根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从2006年到2050年对中国人口发展的预测数据所作出的各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所占的比例图。200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3%,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10%的老龄化标准,从图3还可以看到在未来的四十多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与世界较发达地区的情况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第二,我国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多重压力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的。
二、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
人口的老龄化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影响,对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一)老龄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讲,长寿是一种风险,意味着由于寿命的延长而可能发生的没钱养老的风险。由于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在退休年龄没有同等延长的情况下,个人的退休后余命以及退休期都会相应延长,以致不能维持原有生活所需要的开销。特别是退休后用于医药、护理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社会保障的基本养老金收入难以满足个人退休后的种种需求,这就迫使退休老人必须调整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以承担其长寿的风险。
英国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们平均低估了自己的预期寿命大约5年,如果人们知道自己的预期寿命延长,将更加重视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作用,在年轻时工作期间就开始储蓄和投资,并对现有的消费模式作必要改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老金计划都有一个很大的缺口。
在美国,人们的退休收入有五个主要来源,依次为: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养老金、雇主和企业年金提供的养老金、个人储蓄和个人年金保险、退休后受雇、私人的代际转移。我国老龄人口的退休收入则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私人的代际转移即子女的供养。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老龄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一些特点:一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来自于子女;二是女性老龄人口的生活来源较多的来自于子女,男性则更多元化一点,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退休金;三是城乡差异较大,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来源绝大部分是来自他们的子女,而城镇特别是城镇男性老龄人口的生活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自己的退休金。
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传统方式,但伴随着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中国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四二一”家庭结构已渐渐出现。城市里,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昂贵的医疗保健费用和照护成本使中年人负担沉重;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空巢家庭”和无男家庭增加,供养老年人的能力日益削弱,这些都表明长寿风险已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根据曾毅的预测,中国高龄老年人口在1990-205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等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与日本的2.7、1.9、2.6、2.5与1.8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经济能力要差一些。从图4可以看出,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导致抚养比上升,预计在2045年左右达到一个高峰,从而会给青年劳动力群体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
第二,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逐渐变为劳动力人口的主力军,年轻的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的能力正逐渐降低,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模式正不断弱化,代之以对国家和社会的养老体系、医疗体系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第三,人口老龄化加大了社会保障需求,用于老年社会保障费用的大量增加,将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在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制度下,由于人口的老龄化,支持越来越多的老年退休人员的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将使得国家给付的养老金越来越少,甚至可能会导致养老金的支付危机,从而会产生养老金的缺口。根据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估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到2010年中国将面临1100亿美元的巨额养老金缺口。
三、西方国家利用个人年金保险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经验
美、英、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养老方面都大同小异地提供了三个层次的保障:一是政府养老金;二是雇主养老金,是在雇员工作期间由雇员、雇主分别缴费的退休计划,也称为企业年金。这一部分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国外老年人退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个人养老保险即个人年金保险,即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产品。最近几年,雇主特别是小企业主提供的退休保障正逐渐从雇主资助的退休计划转向
更具自由选择权的退休储蓄工具,如年金产品和万能寿险产品等。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西方各国近年来年金保险的保费收入都呈上升趋势。
(一)国外个人年金保险市场现状
由于年金市场的规模、产品结构、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税收制度的不同,不同国家年金市场差别很大。从图6中可以看出,一些国家,如德国,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家的基本养老金,而另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则有更发达的个人养老年金市场。
从图7可以看到,美国的年金保险市场从1970年开始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自个人理财和财务规划风行后,特别是美国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的经营出现困难,为了保障老年退休收入水平,人们纷纷转而购买个人年金保险。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美国的税收税惠政策也鼓励个人购买年金保险,这也是年金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年金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
年金是一种重要的退休保障计划,大多数国家对个人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购买个人年金保险、参加退休年金计划都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支出可以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扣除,投资收益可以延期纳税,以鼓励人们通过购买年金保险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
按照美国国内收入税法(Internal Revenue Code),如果年金属于个人退休储蓄计划,这部分支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些计划称为节税年金(Tax-sheltered annuity)计划。在计算联邦所得税时,个人在节税年金计划中的缴费(通常规定上限)将从薪水中扣减,该项收入不计入当年的应纳税收入,因而降低了当年的应纳税收入,也将相应的联邦所得税延迟到从退休账户领取退休收入之时,而且退休账户的投资收益也在领取退休收入时才课税。
个人享受个人退休储蓄计划的延期纳税的好处是:由于个人所得税率是超额累进的,在工作期间的收入会高于退休后的收入。将这部分收入存入税收优惠账户,一方面可以降低工作期间的应纳税收入,另一方面当退休后从该账户领取收入时,由于退休后收入低于工作期间的收入水平,就能够在退休后以较低的税率纳税了。
在美国,可以享受联邦税收优惠的个人退休储蓄计划有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和自营事业者退休金计划两种。联邦法律对建立个人退休账户的个人规定了特定的要求和条件、存入的最高限额以及提取现金时的课税规则。自营事业者退休金计划是对自营事业者个人设计的,允许自营事业个人建立的一种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退休计划,可以将年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存入自营事业者退休金账户(通常规定上限),并抵减当年的应纳税收入。对于这两种享受优惠的个人退休计划,若在59.5岁之前提取年金价值,除了要缴纳一般所得税外,还要缴纳10%的惩罚税。
自1986年,美国对未加入雇主退休计划或者加入了但年收入低于某一最低水平的人给予优惠,在每个纳税年度可以从个人收入中划转2000美元存入个人退休账户,这部分资金可以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其投资收益可以延期纳税。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个人存人个人退休账户的资金不能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但投资收益可以延期纳税。对于这种所谓的罗斯个人退休账户(Roth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只要开户在5年以上,59.5岁以后提取得资金就可以完全免税。
因各国的文化背景、养老金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差异,年金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例如,法国政府规定,在投保人所支付给保险公司的保险费中,25%可享受抵扣应纳税所得的优惠,若保险合同存续期超过八年,保单收益还可以免税;而英国政府还允许居民将其在社会保障部门的基金提出,用于购买个人年金保险等。
(三)年金保险的现金价值
年金保险的购买者时常出于某种原因而自愿终止保单,他们通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若中途退保,能否拿回从前的保费或部分保费?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法律都有保护保单所有者条款,称为不丧失价值条款(Non-forfeiture Provision),当保单所有者退保时,在扣除退保费用后,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的金额,这是保单所有者的权益,称为退保现金价值(Cash Surrender Value),或现金价值。退保费用一般为总积累价值的一定百分比,往往随着合同存续期的延长而降低。
有一些保单的未来预估价值是十分诱人的,由于保险公司之间以及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在争夺消费者储蓄方面的激烈竞争,促使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年金产品的价值,此趋势的一个表现就是,前期费用很低或没有前期费用,当年金合同退保时,保险公司会收取后端费用,即退保费用。大部分年金合同都提供一个免费退保限额,在限额部分之内退保时(比如退保部分小于现金价值的10%)免收退保费用。有的年金合同含有财务援助条款,如果年金的利率低于某一水平时,退保不需要支付退保费用。
(四)年金产品的开发创新
年金保险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保险产品,年金购买者可以享有保险公司提供的投资管理好处,这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他们不必为投资管理而操心。由于未来收入有保证,年金领取人不必为寿命过长、没有生活来源而担忧。年金保险的投资收益和产品设计对投保人有极大的吸引力,保险公司非常清楚这些挑战,通过让投资者分享其投资收益、开发新产品以及提供保证、可选给付等附加价值吸引投资者。
1983年在美国首次推出的年金凭证(Certificateof Annuity)保证:在约定的年限内保证固定利率,所得利息收入可以延期纳税,但在利率保证期间不允许提取现金价值。当利率保证期间结束,可以续保年金凭证,或者选择一种标准的年金选择权。这种年金产品的利率通常较高,因此非常适合接近退休的人,他们一般不需要动用年金保险中的资金,也更希望获得同定利率。这一类的年金产品如今在国外仍然很畅销。
具有收益保障又能够得到较高的额外回报当然对投资者有极大的吸引力。权益指数年金(Equity-indexed Annuity)于1995年在美国问世,它提供最低的利率保证,通常为3%,同时将当期的年金利率与股票市场收益指数――如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相联系,投资者可以获得升值分红。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利率较低而股市上涨的环境下,权益指数年金因其向下保证收益底线,向上提供升值分红而备受青睐。
如果年老而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那是很难过的事,最近几年出现反向年金抵押贷款(Reverse Annuity Mortgage)的产品为有固定房产的老年人提供了这种需要。老年的房屋所有人可以与一家金融机构,如银行达成协议,将自己没有债务的房产作为抵押获得一笔贷款,用部分或全部贷款换取终生的每月
固定收入。当房屋所有人死亡或因其他原因出售房屋时,房屋出售所得就用来偿还贷款。有人认为,反向年金市场的前景将是很广阔的。
产品的设计创新仍然是年金承保商的重要挑战,在控制风险和考虑盈利性的同时,提高保单的灵活性。满足个性化需要是国外年金产品设计的主要特点。
(五)年金保险产品的销售途径
人寿保险产品的分销主要有三个渠道:人、经纪人和金融机构。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的迅速发展,银行在寿险产品的分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年金是银行销售的主要保险产品,在全部银行保险产品销售中所占的比重接近70%。
在欧洲,为了鼓励人们寻求个人养老保险和较高的储蓄收益作为养老保障,欧洲各国纷纷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由于人寿和养老金产品特别是年金产品的税收优势,特别是投资收益不必纳税,而银行产品却必须纳税,很多投资者将银行的储蓄产品转为具有税收优惠的年金产品来避税,由于产品比较简单,银行职员无需多少培训就可以销售,银行保险已成为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为了促进寿险产品的供给,各国对保险公司通常也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银行以合资、发起设立等方式加入保险业的,也可以分享税收优惠。银行保险比传统的人和经纪人渠道具有成本效益和客户优势。在投资者看来,银行的销售渠道,无论是金融产品的知识、理财建议的客观性还是服务的专业水准,都比对保险公司的信赖度高,因而对于银行的投资建议、理财规划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
国外银行保险的成功之处在于大多以银行网络为产品销售的主渠道,辅之以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专员等不同的渠道,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在渠道间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发挥多渠道销售的整体协同效应。
四、对我国发展个人年金保险的启示
(一)我国个人年金保险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大寿险公司不断开发新的个人养老年金产品,已开发经营的个人养老金类产品有多种,产品形态包括传统的定额年金保险、有保底收益的分红类年金、无保底承诺的投资连结类保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阶段保险市场上年金类险种共有100多种,虽然名称各自不同,但其保险责任、缴费方式、给付方式却大同小异。表3的数据显示了2001-2005年间我国个人年金保险的发展状况。总体上来看,规模较小,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一、第二支柱都不足以提供养老保障的情况下,个人年金保险作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似乎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二)对发展我国个人年金保险的启示
1、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精算定价
年金产品的设计对灵活性和收益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像变额年金,其精算定价和现金价值的计算都是非常复杂的,对精算人员的水平要求也较人寿保险要高。
正确估计死亡率是年金定价时的重要因素。由于年金业务存在着逆向选择的效应,即身体健康、预期寿命更长的人会倾向于购买年金产品,因此,在产品定价时,需要充分反映预期死亡率和被保险人群之间的差别,以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具有最低死亡给付的年金也可能招致逆向选择,精算人员在定价时,必须预见到这些可能,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年金保险合同的持续期通常很长,一般为20年到30年,有的甚至持续50年。年金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保单的最低利息保证和实际收益回报之间的差价,基础假设的错误会对产品的回报产生杠杆式作用的后果。错误定价的年金保单会使保险公司陷入无回报的合同达数十年之久,而良好的定价保单则可以保证回报达数十年之久。
年金的销售对税收环境、养老金政策、监管制度等宏观因素的变化极其敏感,因此,对宏观经济因素的预测也是年金保险定价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税收优惠
采取正确的税收激励政策,在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保险的税收优惠之间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有助于个人年金保险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下,能够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大都是优势性行业,其收入本来就较其他企业高,由于各地区政策的扶持,企业年金能够享受介于4%~12.5%的税收优惠。但在我国现有的产业经济下,更大部分的是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存在很多困难。如果对这些小企业购买的个人年金给予与企业年金相似的税收优惠,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退休保障的目的。
能够推动个人年金发展的是保险公司和一些金融机构,对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也将促进个人年金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增加保险市场的竞争,以开发更公平合理的适合退休保障的年金产品。
对于购买个人年金保险的个人,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即使对于积累期的投资收益也没有税收方面的优惠,这极大地消减了个人购买年金保险的积极性。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社会保障三个支柱的发展是一条成本低而收益高的道路,能有效地减轻政府用于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负担,因此,借鉴国外发展年金保险的经验,在年金保险的购买期、累积期和领取期分三个阶段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个人对年金保险的需求,以鼓励个人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从而减轻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的进步带动了高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卓有成效的促使我国各省各市的优秀人才、各类资源能源的进行均衡配置,这对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一、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所谓高铁,即高速铁路的简称,相较于普通铁路而言,高速铁路也就是胜在时速比普通铁路多很多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时间成本。而高铁经济,则是有高铁衍生出来的,依托高铁速度的优势,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物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能够在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之间完成优化配置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就逐渐形成了高铁经济这一种的新兴产业经济形式。高速铁路能够带动该行程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这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强大的战略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同时,我国还是人口大国。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国的资源能源分布不均,为了迎合我国的整体发展,因此,就需要进行物资运输。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则有效的缓解的我国人口流动、物资运输、资源配置的难题,减少了时间的耗费,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高速铁路是一种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合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运输方式。
我国高铁的发展有效的占据了我国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制高点、政治的制高点,高铁经济的发展也打破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瓶颈。研究了一些开通高速铁路的城市,对它们的前后几年的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后,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吸引了海内外商家投资的热潮,旅游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高铁建设带来的高铁经济发展还表现在当地交通行业、房地产经济、旅游行业、物流行业等附属行业的兴起与强化,有效的整合了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了多种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铁的发展带动高铁经济效应提升了区域经济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其实,综合近几年的高铁与高铁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高铁建设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还是会存在少许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以寻求对策加以解决。
1.高铁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安全快速而被人们所接受,是目前航空运输最强的竞争对手,更何况是传统运输行业呢?一定也会受到高铁行业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落差对比。
2.高铁的发展刺激了人才、技术、资金、资源能源的流动,因为高铁的建设“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城市之间人员的流动性,使得人才、技术、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都往经济水平高的城市流动。从另一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综合能力强的城市吸收了综合能力弱的城市的资源能源,那么,这个过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弊端出现。
3.高铁的发展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加剧了经济产业链上的发展不均衡,在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越来越大的。而且高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通道,使得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而传统的工业化行业则面临着转型的境地。
三、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合理对策
1.高铁建设吸引了人才往发展水平好的城市行进,吸收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那么,受到高铁建设弊端的城市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来留住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以此来提升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再加上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激烈,属于供过于求的状况,那么,优秀的人才引进机制会很好的吸引人才驻留,构建适合人才发展得平台。
2.高铁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各地间特色商品的流通,因此,中小城市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的加强自身的专业化产业分工,彻底的激发产业链带来的聚集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充分高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以实现资本的供给输入。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再加上快速的高铁这一交通运输工具,能有效的提升城市间的整体经济水平,尤其是高铁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通过输入大量当地劳动力的情况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另一方面,高铁沿线中小城市还可以建立健全的招商引资计划,通过吸引外资的注入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现今的城镇发展规划极不协调,自高铁体系建设后,加剧了城镇之间的差异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城镇体系,通过促进城镇发展来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城市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各地的经济发展优势均各有特色,因此,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城市合作关系,主要是涵盖了产业链、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市场的开拓、人力资源的开发、技术的更新等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起人文素质高的城市。
四、总结
随着高铁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以高铁运输为主的方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高铁衍生出的高铁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只有有针对性的合理去处理高铁建设与高铁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利用高铁建设将我国的高铁经济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体而言,高铁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作者单位:嘉善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12-03
广西桂林作为传统的风景旅游城市闻名于世,但整体经济发展较全区和外省其他同规模城市而言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模式在争论中也未得到很好定位。近几年桂林市确定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以来,工业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均以两位数的增幅增长,桂林工业加快发展的成效逐渐显现。“十一五”期间桂林工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507.2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263亿元,年均增长20%,高于“十五”年均增速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80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27.6亿元,年均增长18.9%,高于“十五”年均增速4.9个百分点。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6%,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3.4∶36.5∶40.1调整为2010年的18.3∶45.3∶36.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4%,对财政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工业化率由“十五”末的2.0提高到2.2,工业化进程迈入中期阶段。由此可见,桂林工业目前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经济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如何抢抓机遇,继续加快桂林市工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改变有基础、没实力,有产品、没规模,有特色、没产业,有资源、没优势的现状,在三产旅游为主导的中小城市如何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产业转型,从而完成城市现代化改造,实现产业发展和旅游经济互为补充,突破城市发展瓶颈,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以上问题笔者想从地方政府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政府在规划指导上要从注重微观转向注重宏观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业发展规划是加快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桂林市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把工业作为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科学计划,合理统筹,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协调、持续的增长,全市的工业经济也进入到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为提升桂林市的综合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强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桂林市领导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适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结果。但在调研时也发现,企业中“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部分企业片面看重自身的优势,不愿主动走出去寻找战略发展伙伴,缺乏借势、借时、借力发展的激情。这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悖的思想观念不消除,势必影响桂林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区内的南宁、柳州、百色、钦州等地工业发展十分迅猛,小进则会落后。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快发展,从单一的就工业某个领域发展而计划统筹整个桂林市工业发展乃至整个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单一的靠发展旅游业为主来带动整个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单一的依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某个“拳头产品”来打造整个桂林市工业发展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以思想的大解放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大发展。要牢固树立只有坚持大开放、大解放,联大靠强,才能加快发展自己的务实观;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树立只有借势、借时、借力发展,才能更快、更活、更富、更强的开放观;破除单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唯我”思想,树立与时俱进,在机遇面前抢占先机是能人,不抢不抓是庸人、错失良机是罪人的发展观;破除只讲困难、不讲潜力,只看劣势、不看优势的片面思想,树立依托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的优势观;破除我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什么就做什么的狭隘思想,树立敢字当头、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效率观,把不断解放思想、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谋求发展手段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此统筹工业和旅游业及商贸业的发展,统筹市区工业和县域工业的发展,统筹规模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统筹区域协作和整体联动的发展,统筹工业经济和其它经济的发展,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科学规划桂林市整个工业经济,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的。这既是桂林市加快工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观念,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发展中诸多矛盾应遵循的原则。
二、全市工业布局上要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有质量的规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桂林市工业已有了一定数量上的积累,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制药、食品饮料、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覆盖面较广、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日益增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苏桥园、铁山园和综合信息产业园的加快启动和实施,为全市今后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全国各地上项目、谋发展的势头相比差距还较大。从调研分析来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企业干部认为项目建设是上级领导、主管部门的事,对跑项目、上项目这种苦差事,不敢干、不愿干,造成上头“热”、下边“冷”,少数人忙、多数人看的被动局面。二是工作力度不到位。在争取项目和招引项目上,缺乏锲而不舍、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自主上项目的内在动力不足。四是缺乏大的工业项目和项目源。工业项目的来源仍然较少,特别是大的工业项目不多,目前已实施的项目中,超亿元的虽有153个,但超5亿元的仅24个,超10亿元的不到10项,没有大投入、大项目,就不可能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全市工业要加快发展,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有量的积累外,还必须夯实基础,强化支柱,完善布局,注重效益,协调发展,有质的飞跃。随着中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自治区“三点一面”工业格局的确立,为工业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且广阔的平台。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强项目谋划研究,牢固树立项目是工业工作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项目建设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的思想,进一步强化投入意识、项目意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投资这个工业发展的“牛鼻子”,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形成新工业布局等投资重点,按照“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和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的责任、协调、通报、跟踪服务等制度,加快实施工业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全市工业经济结构和质量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提高工业项目投资的成功率。只要是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不违背环保和安全生产、有一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利于改善工业经济的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都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时制宜争取上马,特别是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并在园区招商上寻求新突破。形成市县共抓,各部门配合,大中小项目并举,各种所有制齐上,齐心协力抓项目的格局,再掀项目建设新,以此提升全市工业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工业发展方式上要从注重“点状拉动”转向注重“组团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市工业发展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工业园区和制药、机械、电子、汽车及配件、食品饮料等为代表的数十家企业,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在推行改革、对外开放、吸引投资、大胆试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桂林市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整体提高桂林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和整合规模的有效扩大,一批集团化、一体化、簇群式强强联手的企业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给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走“组团式发展”的道路。由“点状拉动”向“组团式发展”的演进,这种历史的必然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也是全市改革开放前期成功经验的有效放大,同时也是今后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为此,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稿带动,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重点是要推出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活力、有效益、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骨干企业对外招商嫁接,靠强做大做强。尤其是要突出抓好南药股份青蒿琥酯产业化升级、三金药业脑脉泰中药产业化、千方药业公司提取槐米产业化,燕京(漓泉)公司年产5万吨啤酒扩产改造和三花公司宏兴酒业年产3万吨米酒生产线建设,福达集团曲轴扩产和传动系统等新品种的产业化、万向钱潮汽车底盘部件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磁式制动器扩大出口创汇和汽车底盘生产线、客车工业集团与柳州五菱集团重组桂客发展公司V2城乡客车系列新产品苏桥园生产基地、机床股份公司以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万能铣床为核心大型数控机床产业化项目建设、橡机厂高精度硫化机生产线、航天电器公司固体继电器生产线和星辰电子公司交直流伺服系统生产线改造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嫁接重组,力争年内我市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有15家,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50家,初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市场、有竞争力、有辐射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骨干企业,提升桂林市工业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为全市工业经济“组团式发展”奠定基础。
四、地方政府在工业管理职能上要从注重管理转向注重服务
加快职能转变,增强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协调服务能力,这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来管工业,存在许多“越位”和“缺位”现象。这不仅弱化了职能部门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甚至还影响全市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尤其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问题,研究制定工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工业调整规划和实施意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控和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加强对企业生产安全的指导管理。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好政府职能部门参谋助手作用,改变过去那种既当“婆婆”又当“媳妇”、既“越位”又“缺位”的被动局面,不断提高协调和服务工业经济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市县两级职能部门要针对机构改革后新的职能,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理顺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服务大局、服务企业的意识,一心一意为企业的发展着想,积极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要集中精力做好经济运行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运输,千方百计做好工业生产用电、用煤、用油和运输的协调工作,为企业的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物资保障。
五、工业企业在管理上要注重管理方法、模式和产业方向的转变
先进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来自一流的制度,有制度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从桂林市的工业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凭经验管理、凭个人的主观意愿管理的现象,导致内部资源没有有效利用,企业管理效率低、效果差,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桂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些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的制度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改进和健全,还要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与世界经济接轨。因此,我们在抓企业壮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制度建设,并善于用制度来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人治多于法治甚至代替法治的现象。要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按照世贸要求和国际惯例,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产权、生产、经营、用工、人事和分配等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了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同时,全市工业企业要能充分引入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通过引入技术,引入人才,引入资金的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灵活运用ERP、SAP等先进管理软件,全流程改造自身管理方法和模式,与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同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自身发展是思路上要更加注重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紧紧跟随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全区“十四加四”产业布局,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业和技术设备,把重心放在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资源低消耗产业上,保护好桂林的青山绿水,桂林的工业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否则只图一时之利的企业迟早会被要求改造和搬离桂林。因此在桂林的工业企业要很好地利用和爱护好桂林这张难得的世界名片,不仅要有全球的发展眼光,能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多方支持和补贴,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和高速进步,同时还要为桂林环境的保护、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改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桂林工业经济的发展是桂林整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桂林工业济的产业转型是工业经济发展必由之路,只有在工业布局上、产业选择上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定位,在政府服务上、企业观念上都实现了突破性的转变,桂林的工业经济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桂林的才能实现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变。因此,以上所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转变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笔者对桂林如何才能改变工业发展现状,实现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1.桂林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其次,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确定。按照我的估计,我国资本积累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48个百分点;劳动力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52个百分点,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推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按照这些参数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会降至8.5%左右,远低于过去三十年的9.5%和“十一五”期间的10.5%的速度。主要原因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减小,劳动力增长速慢,外需不振,人为保持经济高速度即不可能也没必要。
最后,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稳中求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提高经济活力,预计今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为9000亿元左右。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估计广义货币M2增长14%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在14万亿元左右。
依据这些假设条件,今年我国经济有以下特征:
经济增速继续小幅放缓,不会出现硬着陆的局面。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许多国家对人民币不断施压,一些国家有意识、有组织地对我海外资源能源利用、领土安全等核心利益进行打压,出口将明显减慢。但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明显好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已明显高于加工贸易,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之中,出口竞争力仍然较强。
预计今年出口增长12%左右,进口增长15%左右,贸易顺差1300亿美元左右,下拉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回落。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较为密切,出口下降会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长,实体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增幅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会影响投资,今年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20%左右。
房地产限购政策尚不会放松,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待售面积处于较高水平,商品房投资将会明显放慢,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比去年减少300万套,也影响住房投资。同时,我国已经形成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高度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格局,银行和民间信贷也深深介入了房地产,如果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会打破我国财政、金融的脆弱稳定状态,形成系统性的经济风险。因此在继续严格限制投机、投资住房需求的同时,也会鼓励自住性需求,从而稳定房地产投资,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5%左右。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和融资平台融资,为防止半拉子工程,防范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国家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债券等手段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从去年增长9%左右升至20%左右。
总的看,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减慢幅度不大,下拉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从消费看,汽车销量处于底部回升阶段,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将促使农村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实际增长高于上年,上拉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和结构的变化,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比上年减慢0.7个百分点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处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范围内。考虑到欧洲经济在一、二季度最为困难、我国经济惯性下滑和货币政策在一季度末才会出现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会两头高中间低,预计一季度增长8.5%,二季度为8%,三季度开始小幅回升。
通货膨胀压力减弱,不会出现滞涨局面。经过2011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物价上涨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了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社会总需求放缓继续缓解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模型估算,2011年居民消费上涨的5.4%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50%,通货膨胀预期贡献了23%,输入性通胀贡献了15%,实际经济与潜在经济的缺口贡献了12%。
今年,世界经济前景更加暗淡,铁矿石、石油、谷物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减弱。我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经济增速基本一致,供求缺口对物价影响消失。物价翘尾因素影响减弱为1.2个百分点。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推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和粮食紧平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调整。
初步预计,如果不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如果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在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5%后,物价涨幅呈现出逐月平稳的态势。
1 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意义
1.1 有利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我国社会体制转轨时期遗留了巨大的社保基金隐性债务。国家政府背负了沉重负担,老账未清又添新账,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压力空前巨大。目前我国政府财政保障的基本政策是确保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以财政为主的筹资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养老金需求。要想获得更高的养老保障水平,需要政府、雇主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发展企业年金则是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国中小企业员吸纳了80%城镇就业人口,这部分人目前没有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即使全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也只能解决基本保障,要想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年金。发达国家如美国,其职业年金计划覆盖率接近50%,只有尽快发展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养老保障,才能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1.2 促进劳动者的收入增长
企业年金的积累靠员工工资和企业效益共同分担,相当于对劳动成果的延期分配,它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化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能够完善其薪酬福利体系,其中的工资确定协商机制能够有效减少雇主对工资的压制性优势。对政府来说,中小企业发展年金计划也是促使收入向劳动者倾斜。我国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较低,增长速度不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其中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绝大多数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发展企业年金是调节收入分配的良好手段。年金的建立要求企业经济效益近三年无亏损;要求企业为员工完善劳动合同,对员工权益和收入的进行法律保护,年金缴费比例是根据实际经济效益情况确定,能够有效抑制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通过纳税优惠政策,以少量的税负减轻换取更多的员工福利。对员工而言,企业年金计划可以保障稳定的工作和现期收入保障以及退休收入预期,有效提高了其养老保障的风险意识,提前预防退休后可能面临的贫困。
1.3 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遭受了高素质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制约,急需转型发展。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机制上存在沾亲带故、薪资涨幅过慢、解雇员工随意性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率极高。企业年金计划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这些缺陷。
企业年金计划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和薪酬激励制度,来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能。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分配方案和企业年金缴费比例,以此形成长效激励作用,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留住人才,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年金计划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使员工参与到企业成果分配与经营管理当中,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凝聚力。
1.4 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企业年金基金采取积累模式,集合年金计划积累的大规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给我国目前并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带来发展力量,能够扩大资本市场现有规模。企业年金所强调的保值增值会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决策更加稳定,减少投机,最终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国际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年金是资本市场最稳定、规模化的资金力量,大规模的年金基金可以起到市场决定性作用,并能够减少资本市场波动、对资本创新产品的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对国家稳定、资本市场完善、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员工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中小企业中发展企业年金计划进行了以下研究。
2 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路径研究
2.1 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的缴费率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五险一金”占到职工工资总额的40%~50%,中小企业负担过重。不仅增加了参保企业负担,影响到就业范围扩大,也导致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不足,最终影响到养老保障多层次体系的实现,政府应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以避免养老风险向财政倾斜。中小企业是扩大企业年金规模的关键一环,为了尽快发展中小企业年金,降低政府养老财政支出风险,应逐步调整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养老保险的比例,进一步弱化第一支柱,降低企业年金的缴费标准到多数中小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具体操作环节,若降低基本养老金费率存在阻碍,可以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与积累型企业年金账户相衔接,采取养老保险新人新办法,老人则由政府承担起养老责任,减轻中小企业压力,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发展。
2.2 完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财政部在2009年颁布的27号文件将参与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比例提高到5%,相对于欧美国家15~20%的比例来说激励效果明显不足,应逐步调高税优比例;其次,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资和企业年金待遇支付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税收优惠,仅在缴费阶段得到了实际优惠,建议采取ETT模式,在缴费和投资阶段免税,而在待遇支付时征税;再次,税收优惠政策只针对企业缴费给予规定,但对个人没有作出规定,应该在政策中针对不同的缴费主体明确指出相应地税收优惠措施。
2.3 降低企业年金的建立标准和管理成本
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标准比较高,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单一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门槛是企业资金达到1 000万元。同时,中小企业年金单独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成本较高,导致内在动力不足。
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首先,可以对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年金计划产品,在降低中小企业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集合年金计划。集合年金特点包括低门槛、少费用、简流程等特点,中小企业委托人只需选择相应集合年金产品,不需要另外招标年金管理人,从而能够降低开设和管理年金账户的成本,同时资金规模增多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截止目前,我国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一些集合计划,例如招商银行“金色人生”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工商银行的“如意养老2号”标准化年金等,满足了部分中小客户的需求。
其次,根据中小企业存在资金规模小、行业集合性等特点,鼓励年金产品服务机构为其量身打造适合的企业年金产品,取消加入集合年金计划的规模限制。
再次,国家需完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管理办法,使集合年金在开户备案、分配收益和基金投资等环节有法可依,以立法形式规范集合年金计划的发展。
最后,完善年金管理机构数据接口。目前在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托管人、投资账户管理人、监管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限制了集合年金的运营效率提高,对此监管部门需要公开年金数据信息接口标准,推动电子化、标准化业务处理。
2.4 强化企业年金基金监管责任
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甚至面临破产风险时,经常选择退出年金计划,导致员工个人交费部分利益受损,也无法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强化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管。①国家应该强制建立年金担保公司,保证享有收益权的个人在企业退出年金计划时不会损失这部分退休金;②加强控制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风险。必须设置独立的年金基金监管机构,企业年金相关领域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必须首先对自己行业内部进行严格监管,不能只强调市场利益还要考虑行业整体发展,同时需要强化各领域互相监督功能;③国家企业年金主管部门在政策执行阶段要加强执法力度,尽力降低年金基金的安全风险。
2.5 提高企业年金账户的可转移性
中小企业员工由于流动性较高,对企业年金账户里的积累资金能否转移比较关注。目前中小企业年金中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合并累计到个人账户,员工退休前,不得提前支取企业年金资金,员工更换工作时,个人帐户可以转移,若新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则由原委托机构继续管理。员工在更换工作后,如果年金个人账户衔接不畅甚至遗失,不仅使员工应得利益受损,也严重打击到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要按照参与年限控制年金支取的比例,参与集合年金计划的中小企业根据基金运营情况提供相应比例的支取,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1实施生态农业,可以建立和管理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在不会明显改变原生态环境的情形下,形成一个投入产出合理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要求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和多次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的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1.2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而且现代常规农业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生态农业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控制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
1.3实施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一直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连成一体。以循环经济理念来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推动各相关领域的“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载体。因此,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业融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1.4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单一追求高产农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中心的生态农业,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1.5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居往环境。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的体现,可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居往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如,实施“生态家园”式生产,把农家的猪舍、厕所、沼气池连建,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形成无病菌、肥效高的农家肥,同时又改善了庭院的卫生环境;农民不再焚烧作物秸秆,减少了空气污染等。
2. 我国农业结构现状背离循环经济理念
我国当前农业结构无论从农业内部农业结构,还是农业的投入产出结构以及技术结构,抑或是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2.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农作物种植单一化连作,使农业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遭到削弱,其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大,对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下降,而且这会破坏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平衡,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种植业内部一直粮饲不分,饲料作物依赖于粮食作物生产,导致对粮食和农业资源的非经济利用,相应增加对粮食的需求;林业内部长期以林业产业体系为主,忽视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畜牧业则形成了以养猪业为主体的耗粮型结构;在渔业上,我国渔业以捕捞为主,捕捞强度不断增强,生物资源结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遇到破坏。这种不合理农业结构使得在资源投入方面产生倾斜和偏差,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可利用资源与日俱减与农业粗放经营之间的矛盾
农业资源总体不足,加上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使可利用资源与农业粗放经营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往往要让位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紧张局势将日益加剧。与可利用资源的与日俱减相比,农业粗放经营却是大行其道。据农技部门的调查分析,农田季节性抛荒面积很大,长年性抛荒也存在。传统的沟港、漫港等灌溉方式,造成了水分的大量流失,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同时也使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典型的粗放经营生产方式,造成农业资源浪费,比较效益低下。
2.3农业产业链短,各环节联系不紧密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从玉米芯、果皮、果肉和果渣中提取膳食纤维、香精油、果胶物质、单宁、色素等,我国的农业产业链较短,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加工层次低,导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许多农产品直接进入消费领域,消费后剩余物质也是直接排放于自然界中,没有很好地将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3. 农村产业生态转型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必须选择
生态农业实际上是农村地区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内涵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通过合理规划、组织农业生产,建立和管理一个结构、布局合理,效仿生态系统的能量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的、生态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从而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自调节能力,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村生态产业不仅能提供无公害农产品,更能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在循环经济中主要发挥四种功能:一是经济功能。提供各种直接供人们消费的绿色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优化城郊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环保产业兴起,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农民收入。二是向生态工业等其他产业提供可再生的原材料。三是生态功能。消化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排放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入,直接发挥净化、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四是社会功能。在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中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游玩的场所与机会。生态产业发展除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外,更重要的在于直接接受大都市里强大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与工商产业、服务业融为一体,发育成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新的市场经济增长点。
4. 循环农业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
随着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农业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深化。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以及延伸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以及农产品消费领域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或产业生态链延伸生成网状分布、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和协同作用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系统在不断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农副产品的同时,与其他产业间有着密切的能量、物质、资金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等联系。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样应放在大的生态系统中,并且系统地研究其与生态系统及包括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系统等于系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才更具有科学性。因此,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它指的是在农业经济子系统与外部社会经济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符合循环型社会的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内部规划、组织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6日
一、应收账款现状
(一)应收账款金额过度膨胀。20世纪中国经济市场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的占有份额,采取先提供劳务服务或者销售商品,后期再向客户收取款项。通过缓解客户资金周转压力方式来刺激吸引顾客,大面积的吸引客源,打造市场品牌、抢占市场份额,以此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从本质上反映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系数加大。应收账款风险系数加大的原因:首先是企业本身风险防控能力薄弱,可能最初就没有健全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体系,忽略赊销款不能及时收回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这种现象导致企业账面利润虚盈实亏,直接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其次对顾客资信度调查不够深入,一味盲目对顾客采取宽松的信用政策。
(三)不断滋生。总价法和净价法是企业销售产品采取现金折扣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款项核算方法。目前我国制度规定采用总价法核算,但在现实工作里,有些企业会选择采取净价法来入账,这样结果可能低估了应收账款和少记销售收入,@样会使企业利润虚减,减少企业所得税;这样客观上造成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实的结果,从而会被一些不法分子为从中牟利找到钻空子的机会。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脱。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销售业绩量是作为企业销售部门的任务职责。财务部对各部门原始凭证进行统一登记,前者是交单子后者是记账,两者存在脱节。应收账款增加出现坏账准备时,两个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造成公司经济上的损失。
(二)僵化滞后的管理方式。纵观现代企业,会计职能的强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是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独具风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使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业务在频繁往来,会计核算中一系列应收账款管理的任务也复杂化,而有的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墨守成规,一味重视生产和打开市场大门,过分重视利润率,忽略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三)企业缺乏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往往急于打开营销局面,在没摸清客户资信状况下,为了不流失客户订单采取盲目的赊销方法并且与客户签订合同,使得业绩呈现“高收入”、“高利润”。而后期到了约定付款日,对方又无力偿还或者毁约,企业将是最终的承担者与受害者。这是大部分企业盲目赊销和对客户信誉度、偿债能力调查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由此看出,企业一方面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应对风险机制。因此,如何加强企业自身风险意识并做出相应风险防范管理成为应收账款管理不可避免的难点。
(四)企业对客户信息收集能力较弱。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之前,都需要对另一方信誉度等级和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从而更好的科学决策。基于我国企业中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很多企业对客户信息收集能力偏弱。再加上企业种类多种多样没有较标准的信用考察制度来衡量,使得企业在决策中出现错误的判断,因此为企业带来损失。
(五)缺乏维权意识。应对逾期未收到的应收账款,部分企业不是运用相关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而是采取妥协方式把此类账款归为坏账,归根结底是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让对方有机可乘。实际上客户如果有意不按合同要求在截止日前付款,同时拒付款项和违约金,在合同上处于违约,债权方可以走法律途径诉诸于法律仲裁。可见企业只有掌握相关法律才能使自己更好的维权。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对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流动资金流不足,周转困难。企业开出销售发票却不能真正确认收入,在没有收回款项的同时企业只能用有限的现金流来支付各项费用比如支付商品各项税金、运输费、销售费用。一边没收到款项,一边还需要支付。导致流动资金的减少,长期的应收账款拖欠必然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经营状况出现困难,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与销售。
(二)企业成本负担大。采用赊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销售,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面对一些信用度低的客户,企业需要进行催账,在催账的过程必然会投入一定的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使得企业经营运行成本负担加重。催账时间拖得越长,对企业来说越不利。
四、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一)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首先需要认识到应收账款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它的重要性才会加强管理。因此,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应该一边提高销售人员在该方面的责任承担意识,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尽可能落实到个人,应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未收回前,责任人不能调离公司,让责任人在考虑责任承担意识中更加慎用赊销这种方法。另外,一边强化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监督职能,为企业设立一定的财务目标同时提供相应财务信息。其次,企业自身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从而更好地管理应收账款工作,稳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加大客户信息收集力度,制定合理全面的信用政策
1、企业加大客户信息收集力度,可以采用“5C”评估法对客户进行信用标准评价。其中,“5C”是指客户的品行、能力、资本、抵押、条件。通过这些评定制定客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发生。
2、信用政策,主要包含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四部分。信用标准是指企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如果客户达不到该项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公司按商业信用赋予的各种优惠,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如果公司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降低对符合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因此会限制公司的销售机会。如果公司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信用额度是指企业根据对方偿还能力给予的最大赊销额度;信用条件是指企业给予对方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包括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对不同时期应收账款的催账方式。针对企业掌握客户信息的不同程度形成的资信情况,简单举例:企业进行一笔d销业务,给予对方信用条件为:“2/10,1/20,…n/30”意思是债务人在10天内还款可享受百分之二的折扣金额,通过给予对象现金折扣刺激债务人尽早还款,从而加速企业资金的回笼。
(三)鼓励创新,引进先进技术
1、加强市场调研,鼓励创新或引进先进产品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实际经营中,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当原材料等价格上涨时,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增加产品含量技术,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既要在达到质量目的的同时,又做到成本控制。使得企业在选择对象时为减少对方资金的占有量更有主动权。
2、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企业信息化越来越深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针对企业的状况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建立一整套账款记载程序,明确备录应收账款往来业务信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未来。
(四)使用法律武器维权。对于客户逾期所拖欠款,企业可以先通过打电话、发信函或者派相关人员去对方公司沟通等途径进行催账,当协商无效,对方也无任何表态时可认为存在恶意逾期应收账款行为,企业审计部门应该保留相关的合法证据,移交内部法律事务部门处理。在合法合理情况之下通过民事诉讼,请求法律仲裁,从而追回应收账款,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凤军.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财务会计,2014.4.
目前,国内共有煤炭企业11000家,年均产量30万吨,比较分散;资源回收率35%左右,小煤矿回收率只有15%左右,实际上数字更低;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安全事故较多;勘探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矿区缺少统筹规划,越界开采情况时有发生。
“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兼并重组将煤炭企业由当前的11000家减少到4000家,煤炭企业平均产量达到80万吨以上,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40%,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加强。
国家鼓励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企业所在地注册子公司。到2015年,国内年产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达到6~8个,年产5000万吨~1亿吨企业达10个以上,特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二、知识管理趋势
1、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三、企业管理网络化
1、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四、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意识、需要、动机、行为是相互关联,彼此密不可分的。其中意识是先导,只有意识提高,需要才能明确,动机才能坚定,行动才能快速,这是现代心理学揭示的基本规律。因此,提高企业群体成本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对降低成本极为重要。
2、积极推行'成本控制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要变单位核算型管理为综合控制型管理的成本管理办法,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即按照'制造成本法'的核算原则,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等直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实行定额控制。对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实行指标或比例控制,完善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等管理办法。做到事前成本有预测、事中成本有控制、事后成本有考核和分析。 3、完善成本管理手段。首先,要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统一核算体系。成本总控制在成本控制中心,他对上以落实企业目标总成本为目标,向企业领导层提供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管理决策建议,对下以企业分解的定额成本为管理控制目标,对企业所属的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期考核、分析和监督,形成企业内部纵横连锁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其次,实施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制定企业总的目标成本,把总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额或指标成本预算管理,同时,狠抓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成本预算定额管理。再次,严格成本控制。在制定和完善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严格各种原材料的计量验收和出入库手续,做到原材料领用按定额、费用开支按标准、批准手续按规定、审核考察按程序,加大全方面考核制度。
4、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不少企业在采购环节中,出现收受回扣和贿赂,舍贱求贵,损公肥私等现象,造成企业大量资产流失,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甚至亏损,因此,要加强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
投资仍然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缺口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二是拓展国外资金渠道;三是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落实国家“新36条”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民间资金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我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做好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调控,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当前对房地产业的调控,要警惕和避免“一松就乱”和“一紧就死”两种极端情况的不正常交替。为此,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调控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引导,通过管控好价格促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尤其要未雨绸缪,通过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的房地产投资规模,防止未来在供求关系上出现新的失衡。
一是促进房价稳定。正确把握我省房地产市场形势,坚决遏制房价不合理上涨,充分利用土地供应、规划管理、住房信贷和税收等手段,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采取调控措施。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正确引导市场心理预期,保持房价稳定。
二是加快发展公租房。稳定房地产投资,保持供给的合理、持续增长。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投入,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三是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适时、适度考虑改善性住房的合理需求,对于居住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居民购房,应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同时抑制过度消费。
四是探索“普惠制”住房制度。构建“生者有其居”的普惠制住房制度,既是一项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也是在非常时期繁荣产业的有力举措。应支持成都等有条件地区率先探索,以某一特定面积的居所(如每人暂定15平方米),无偿提供给有等同教育、医疗、养老保险民生待遇的本地居民,构建普惠制住房保障体系。
努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制约消费扩大的首要问题是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要努力改变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收入预期,刺激居民消费。
一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二是积极扩大就业。三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类权益,使更多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市民化,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民财富,切实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四是刺激居民消费。顺应不同层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采取更加全面的消费刺激政策。引导个性化、差异化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合理引导消费者预期,鼓励节能型消费、文明型消费和绿色消费。
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产业分工出现新的调整,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正是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最佳时机。
一是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和政策措施。二是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三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尽快制定《四川省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低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并在土地、能源、运输、融资、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给予倾斜。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高校和省重点科研院所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其围绕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环节,会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等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建设。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大人力资本投入
国内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矛盾日益加剧,劳动力资源将越来越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本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将有利于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利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推动人才结构调整。
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状况,实施人才投入优先保障,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提高人才投资效益。
二是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破除户籍管理制度和就业管理制度中制约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障碍。
三是促进人才结构调整。按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调整人才供给结构。
加快区域发展,落实完善重点区域政策
我省应着重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积极争取、加快落实国家对于藏区及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
一是把成都都市圈发展作为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即将出台,未来在与重庆协调配合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使我省推进这一重点区域的发展更具操作性和更有成效性。要通过构建畅通交通物流网络,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城镇体系,扎实推进城乡统筹,跻身全国有影响力的大都市圈前列。
二是积极争取、加快落实国家对于藏区及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
加大资源环境补偿机制探索力度,支持资源型产业发展
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区域主体功能建设将得到加强。我省作为生态大省,应加大资源环境补偿机制探索力度,为全面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做足准备。以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契机,加快我省资源型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资源环境补偿机制探索力度。将建立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作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异地开发、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如水系上游乡镇在下游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投资办厂,税收给予返还等方式)。
二是支持资源型产业发展。随着下一步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加速推进,有望使我省在国内产业垂直分工中的不利格局得到一定改善。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快资源型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我省优势产业。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重化工业有序发展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与刺激政策调整动向
各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采取的刺激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急性的“治标”政策。包括高频率大幅度降低基准利率、向金融机构大规模注资、央行购买债券、大幅减免税费和发放消费券等超常规举措。一类是长期性的“治本”政策。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等。正是前一类政策,在较快地稳定国际金融局势的同时,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各国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好转,这类超常规之举必然会逐步退出。但是,由于经济复苏进展差别较大,2009年下半年以来各国实施退出政策的步调并不相同。具体情况是:
(一)恢复较快的美国已开始为退出刺激政策热身
受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和私人投资增长支持,2009年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速达5.6%,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正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今年2月美联储上调商业银行贷款贴现率25个基点至0.75%,把基础贷款最长期限从28天缩短至隔夜,把短期资金拍卖工具最低拆进利率从0.25%提高到0.5%,并从3月8日起关闭该渠道。但是,由于中小银行倒闭潮仍在持续,商业地产市场继续恶化,失业状况的改善不明显,美联储今年3月声称,仍需在较长时期内把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同时,美国政府还公布了鼓励放贷机构减记还贷者部分或全部次级抵押贷款的新住房救援计划。
(二)复苏迟缓的欧盟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欧盟经济复苏较慢,2009年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1%,逊于三季度的0.3%。去年12月以来,一些欧盟成员又遭遇了主权债务危机,即由于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过高,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希腊和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并暗示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也存在类似问题。对此欧盟应对比较迟缓,到今年3月底才拿出初步解决方案,致使欧盟经济遭到严重冲击,欧元区失业率由1月的9.9%上升到2月的10%。在这一背景下,今年3月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宣布维持基准利率水平不变,也未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但欧洲各国政府都已宣称要控制财政支出,以便削减政府债务。
(三)陷入通缩的日本实施了新刺激政策
2009年四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0.9%,好于三季度却逊于二季度。推动日本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是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但日本继续面临内需低迷问题。到今年2月,日本核心CPI已连续12个月下降,陷入通缩的迹象明显。近期丰田等日产汽车的召回事件也可能进一步影响日本经济增长。为此,日本不仅在去年底追加了2009财年预算,用于扩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住房投资、就业保障与环保,今年3月还通过了数字创历史新高的2010财年预算案,大幅增加社保投入。最近,日本央行又宣布进一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维持原利率水平0.1%不变的同时,把向金融机构提供的紧急贷款金额上调一倍至20万亿日元。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待退出问题态度迥异
受大宗商品需求反弹推动,印度和巴西等资源出口国经济快速回升,为防范通胀风险,2009年下半年起,两国货币政策均逐渐转向从紧,分别采取了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越南等国也采取了上调基准利率的措施。但由于制造业以及消费需求依然低迷,2009年俄罗斯GDP下降了7.9%,俄罗斯央行今年两次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历史最低的8.25%。
综合各方面情况,对于世界经济状况和各国宏观政策的下一步调整状况,可以做出四点推断:第一,在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欧经济出现持续稳定增长前,不应对世界经济的元气恢复盲目乐观。第二,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会让各国从实际出发谨慎渐进地实施政策调整,在时机和步骤上很难做到全球协同。第三,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把调控重点转向超常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第四,各经济体今后会继续推进长期性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打好基础。
二、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及各国经济刺激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影响
尽管今年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各经济体的宏观政策调整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一)退出进程不一对我宏观调控的实施及效果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尚待继续巩固,需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如果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在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上不能有效协同,将增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冲击。
(二)各国政策调整可能会导致“热钱”流出冲击我国金融市场
2009年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外资看好我国发展前景的同时,境外“热钱”也在加快流入我国股市和房市。今后随着各国央行逐步收缩流动性,可能会导致热钱无序流出,引起我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剧烈调整。
(三)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使得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今后全球能源资源需求会继续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长1.7%,钢材需求将增长9.2%,铜、铝需求分别增长0.8%和12.3%。另一方面,主要资源出口国如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率先实施的紧缩政策可能促使该国货币兑美元继续升值,该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将因此难以下降。因此,预计全年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高位震荡,我国今年会继续面临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四)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外需的非经济因素制约强化
一些经济体特别是欧盟和日本的“无就业复苏”状态在年内难以改观,必然会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也可能继续成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夹攻的对象。今年1—3月,美国、欧盟、阿根廷、墨西哥已相继对中国油井钻管、铜版纸、三聚氰胺、服装、高碳锰铁和打汁机等众多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或征收反倾销税;韩国从2月起也对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出口的生姜、马铃薯等各类植物实行禁运。同时,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还将继续利用人民币汇率问题、“碳关税”等各种名目向我施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国宏观政策的传导效应日益明显的今天,为有效应对未来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各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们应继续未雨绸缪、做好预案,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密切跟踪形势,加强政策协调
高度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各国宏观政策变动。敏锐捕捉主要经济体各种经济数据和政策信息的最新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趋势和主要经济体政策取向,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应对预案。加强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监控。及时跟踪分析美国政策调整带来的汇率和利率变化对世界资金流向的影响,做好防范国际热钱冲击我金融稳定的调控预案,最大限度减少其他国家政策调整“溢出效应”对我的不利影响。灵活机动地搞好国际合作。大力呼吁各国在G20框架下协调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则和步骤,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平稳渡过后危机时期。
(二)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努力稳定和拓展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