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20: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近年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F1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2-0061-05
日本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的。面对资源枯竭的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尖锐的摆在日本面前。从政府到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1973年、1978年第一、二次石油冲击,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对于石油进口比率占99.7%的日本来说,石油冲击打乱了能源资源的供应渠道和价格体系,使国民经济陷入负增长和恶性通货膨胀。为吸取教训,日本以企业为中心,开展节省资源能源的合理化运动和技术革新。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省资源能源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日本因震灾及各种风险的上升迫使企业加速海外转移,更使企业将过去进口原材料到日本生产成品再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为到原材料产地国或产品消费国就地生产和销售的
发展方式。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一些新进展:(1)产业结构明显变化。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10年产业结构构想》显示,近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已从单独依靠汽车业,向着5个战略领域转换。这5个战略领域为:基础设施领域;环境能源领域;医疗、介护、健康、育儿等服务领域;文化领域;尖端科技领域。据统计,2000年—2007年年日本全产业的产值约增48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产业的产值约为18万亿日元,约占生产业的4成。2007年—2020年日本预计全产业的产值约增至310万亿日元。其中,5个战略领域的产值约增83.2万亿日元,再加上向其他部门的波及效果65.8万亿日元,共计5个战略领域的产值可达149万亿日元,约占全产业产值的5成[1](2)可持续发展状况大为改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天然资源投入总量,在1990年—2008年从22亿吨减至15亿吨。能源效率也不断提高。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在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效率比较中,按每创造1000美元的GDP所耗费的石油吨数计算,全世界为0.32、亚洲为0.71、拉丁美洲为0.32、美国为0.22、中国为0.85、日本为0.11。日本的能源效率是最高的[2]84。近年日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1年—2006年NO2的环境达标率从99.2%提高到100%。其中,汽车排气达标率也从80.0%增至90.7%[3]157-158。水污染状况也大为改观。日本公共水域的水质环境基准,分为人身健康项目和生活环境项目。1999年~2009年人身健康项目达标率,由99.2%增至99.3%。生活环境项目达标率,由78.7%增至87.0%。特别是河川水质的环境基准达标率,已由81.5%增至92.0%[3]19-24。
二、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点
(一)转变发展观念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为目标的。在构筑可持续发展社会过程中,日本首先抓住了转变发展观念的课题。1. 颁布低碳社会基本理念。
2007年9月,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颁布了低碳社会的3项基本理念:①实现低碳化。在产业、行政、民间等社会各领域,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方式,推进低碳能源的利用,确立低碳社会经济体制。②实现观念转变。改变以往奢侈型人均碳排放水平。通过社会体制变革实现观念转变。为构筑低碳社会创造条件。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地区生物能源的利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调查,日本已有90.1%的民众认同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2.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近年日本企业为地方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意识逐步增强。环境省2004年的调查,约有50%的企业在经营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到2006年3月,日本企业的CSR投资余额达到2600亿日元。3. 重视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2003年日本从事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企业2982家,销售总额1772亿日元。据农林水产省调查显示:2004年日本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农产品产生的CO2为14090吨,如改为进口等量农产品产生的CO2则达到141990吨。与从国外进口相比,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CO2排放量仅为1/10[3]27。
(二)依靠科技创新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1)政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日本在第3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年—2010年)中,将“飞跃的知识发现和发明”作为国家基本政策目标之一。5年内在环境领域研发的主要内容就有6个主要方面:①气候变暖研究;②无垃圾型、资源循环技术研究;③环境友好型流域、城市再生技术研究;④危险化学物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⑤全球水循环变动研究;⑥先导研究,创新理论框架等等。2007年环境省等8府省所属26个研究机构,确立了64项国家级技术开发课题。环境省的2009年版《环境白书》也明确提出:技术开发将成为实现环境与经济两立,大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3]27。(2)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日本经济产业省2007年经济产业政策预算额为7531亿日元。其中,用于推进节能减排环境对策的经费达到5672亿日元,占预算总额的75.3%。从发展来看,日本在推进能源环境对策费中,用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的费用,2002年为45亿日元,2007年达到502亿日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62%①。
(三)健全市场机制
新世纪伊始,日本以经济结构改革为首,财政、金融、税制、规制等一系列改革,无一不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的。一是通过确立市场规则的,如扩大市场准入及退出完善市场环境自由度等。二是通过信息开放、完善保险、减少企业风险,维护投资者与消费者权益。三是通过确立市场竞争,健全市场机能等等。正如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指出的那样,从日本现状看,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改革”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构建日本新的经济社会体系为目标的。其基本考虑是要比原来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4]93。市场机制的健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和保证。
三、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一)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期日本新一届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就提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对策,就是“创出新产业、新市场”。其中包括:新能源产业、健康管理产业、独创性产业及尖端产业等[5]。事实上早在1995年日本就开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0多年来已初见成效。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尤其是大力发展能耗低、无污染的现代服务业。1995年~2007年日本信息通信服务业的实质GDP,已从76810亿日元增至187170亿日元,增长近一倍半。当前,“担负服务功能的第三产业同制造业一起,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双引擎”[6]。2.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能耗低,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的信息产业。
2007年日本信息产业的实质GDP已达70万亿日元,所容纳的就业岗位为396万人。占全产业的比率,分别为12.5%、6.9%。已成为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3. 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995年—2007年电器机械(除信息通信机械外)的实质GDP,已从90380亿日元增至195990亿日元,增长116.9%。同期,运输机械的实质GDP,也从94260亿日元增至138620亿日元,增长47.0%。4. 限制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等等。
1995年—2007年钢铁业实质GDP,已从51870亿日元减至34030亿日元,下降34.4%[7]。
(二)加强节能环保
加强节能环保是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又一重要举措。1. 节能减排新进展。
日本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节能减排。政府和企事业在推进节能减排上采取了诸多举措:①完善法规和标准。2006年修订了《节能法》,明确规定21个特定产品的节能要求。还实施了“领跑者(Top Runnet)的标准”:要求汽车、家电等各种机械设备的节能减排要超过现已商品化的同类产品。②抓好重点行业。如加强交通、家庭生活的节能工作,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③健全政策体系。深化节能减排市场化改革,灵活运用财税、信贷等多种政策手段等等。这些措施致使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05年文部科学省在《科学技术基本法》颁布10周年之际,总结节能减排成就时指出:1971年—2001年的30年间,日本单位GDP的能耗(石油换算吨/GDP百万美元),在发达国家比较中是最少的。即每制造1百万美元的GDP,耗费100 吨左右的一次性能源[5]。另据统计,2009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亿900万吨,比京都议定书基准年1990年总排放量12亿6100万吨减少4.1%,比2008年减少5.6%[3]。2. 环境保护新进展。
随着“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的实施,日本近年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也取得新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实施“企业自主行动计划”和“政府率先实行计划”等等。企业自主行动计划,是企业自我约束的行动计划。如在2002年日本全国共使用305亿个塑料袋,用于制作塑料袋的原油约为5.6亿升,相当于日本一天的原油进口量。而在日本家庭生活垃圾中,塑料袋体积占6%。一些没有得到回收的塑料袋散落街头和海边,形成白色污染。2007年4月,日本超市龙头企业永旺公司主动与环境省签署协议,到2011年将公司所属店铺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削减一半。在公司内实行积分卡,顾客结账时如不需要塑料袋可积1分,积满20分,可换取一个布质购物袋或享受折扣100日元的优惠。目前永旺公司顾客自备购物袋的比率已达80%以上。又如日本东京都的日野市在2000年制定了《创建无垃圾型城市计划》。向近3万市民讲清“垃圾改革”的意义,实行以户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其结果,一年后实现垃圾减量50%的效果[3]35-36。日本各级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政府率先实行计划”,也取得明显效果。计划规定2006年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1年削减7%。其结果是,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70.6万吨,比2001年减少14.5%[3]。
(三)发挥区域优势
近年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特色和优势。1. 构筑形式多样各俱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日本按照《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98年—2010年)的要求,从长远观点、全球化角度、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等,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0年产业结构构想》中,还归纳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五种模式:①提高国际竞争力模式。在这类区域中着重发展在国际上有高竞争力的成长产业。对这类产业进行选择和集中,区域内加以重点扶植。②发展特色产业模式。尤其重视区域的新兴产业。③发展基干产业模式。④发展观光旅游产业模式。⑤解决区域生活课题为主的模式等等。对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以各区域为主体加以选择确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3]21。2. 推进规制改革,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2002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结构改革特别区域法》,开始实施以建立“特区”为特征,以规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2003年4月第1次特区认定以来,到2004年6月第五次认定,共认定386项特区计划。据调查,以各区域为中心的特区改革计划,约占92.8%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如,通过参入规制的缓和及运用的弹性比,为各区域企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通过提供公共设施利用、行政服务向民间开放等,扩大民间企业商机;以及实施行政服务多样化、效率化等等。
(四)推进城镇化
近年日本推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1. 发展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近年日本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聚集之后,进一步向城郊扩散。从而形成众多地域相连的城市群。仅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就集中了全日本65%的人口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2. 大城市带动小城镇协调发展。
纳入大城市圈整备计划,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在日本《首都圈整备计划》中,纳入“近郊整备地带”有53个镇。纳入“都市开发区域”的有55个镇。总共108个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在首都圈内由于得到政策优惠和大市场,城镇经济得以长足发展。3. 创建特色城镇。
从2003年开始进行“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已选定7个市镇进行试点。其中,北九州市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就很典型。该市已聚集九州地区190多家企业、1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形成环境研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静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既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00年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投入总量,为21.3亿吨。在投入的资源中,约有一半被废弃掉。在废弃物中得到回收再利用的仅有2.2亿吨,只不过是资源投入总量的1/10左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使日本的环境与资源不堪重负。为使日本经济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早在2000年12月日本就制定了《新环境基本计划》,明确提出:“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2008年制定和实施的《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提出现实要求,也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据国际经营开发研究所(IMD)年度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序列》调查显示:1990年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居世界首位。此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急剧下降。1999年为16位,2000年为17位,2001年为26位,2002年降至30位。虽然从2004年有所回升,直到2007年仍为24位[6]。这主要是日本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缘故。日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1985年—1990年年均为2.3%,1990年—1995年降至年均-0.2%。两个5年间的降幅达到2.5个百分点。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诸多举措,如构筑低碳社会,加快产品开发,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等等,不仅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三)人口减少的挑战
人口减少是当前乃至今后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挑战。据日本《国势调查》推算,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76亿人。比2004年10月1日人口总计1.2778亿人减少两万人。日本内阁府也预计,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减少到1.0059亿人,仅为1967年的人口水准。对此,日本官方也承认:“在发达国家今后人口减少与人口增长率下降中,日本是最早转入人口减少,减少的趋势也是最显著的”[8]196。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从事专门技术职业的人员中,中高年龄层的比率上升,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技能型人员人才不足,并对技术、技能的传承有很大影响。对此,文部科学省也曾试算,到2030年日本研究人员有可能缺少16万人,技术人员有可能缺少109万人。劳动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减少,使日本的潜在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4%降至21世纪初的1%左右。如果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人口减少也构成日本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因。
(四)提升国际地位的指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签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美、加、墨签署并实施“自由贸易协定”等,使日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日本经济实力虽然仅次于美国、中国,GDP位于世界第3位。但近10多年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当前东日本震灾等的冲击,更是损失惨重。日本为摆脱窘境,壮大本国经济实力,实现与美欧的鼎足竞争,急需组建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而谋求政治大国的国际地位。日本政府在《经济危机对策》中,就已提出:力争到2020年成为以低碳革命领导世界的安心、健康长寿社会及充满魅力的国家[9]。日本正是在这种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的推动下,近年不断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扩大对亚洲的投资和援助的。这也构成日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原因。
[参 考 文 献]
[1] 日本经济产业省. 产业构造ビシヨン[EB/OL]. [2010-10-05]第302-304页、 第294-301页. http://meti.go.jp/.
[2] 日本内阁府. 世界经济の潮流[M]. 东京:中新社. 2006:84.
[3]日本环境省. 环境·循环型社会白书[EB/OL]. [2008-05-29] http://env.go.jp/.
[4]青木昌彦. 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5]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新产业、新市场の创出に向けて[R]. [2012-3-2] http://meti.go.jp/.
[6]日本文部科学省. 科学技术白书[EB/OL]. [2008-06-02] http://mext.go.jp/.
(一)国内外工业化阶段的不同划分法
以钱纳里为代表的国外经济学家,把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即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即发达经济初级、高级阶段。
国内经济学家把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分为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工业化阶段。
(二)新工业化内涵
新工业化实际上是为了应对传统工业的危机而出现的,突破了传统工业化的界限而进入了比传统工业社会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有完整的新科技体系作为科技支撑和完整的新产业体系作为生产方式。
新工业化作为一种比传统工业化更高级的物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并不仅仅是一两种高科技成果及产业化,而是通过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等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完整的新科技支撑体系,并通过产业化而形成了更深物资层次、更大活动时空的物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把人类从传统工业时代推进到新工业时代。新工业化是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绝不能忽视新工业化这个根本方向。
(三)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工业化的区别
新型工业化中既包含高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工业化因素,同时也仍然包含传统工业化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新”在它不再是完全的传统工业化,“新”在它包含了新工业化的因素。因此,新型工业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新工业化。即从内容看,新型工业化具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两重性,是从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过渡状态,它已明确指向了新工业化,它既是在中国未实现工业化之前所采取的工业化调整发展战略,又是一种包含了新工业化内核的新发展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史线索看,工业文明之后走向新工业文明。因此,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再到新工业化,是我国2l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新工业化的目标
新工业化的目标是: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为关键科技支撑体系,以深层次循环式人工化学生产为主导生产方式,以有限消耗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为根本经济体制,以崇尚创造、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新工业文明社会。
二、以新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是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范围看,由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导致的工业危机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所形成的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世界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抉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智力(技术、管理、信息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物质投入的量和弹性系数趋于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率也明显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引起整个工业化发展本质及其特征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和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迈进了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比重向新型服务业转化,我国工业化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此我们看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迈入新工业化进程,它们并不是在工业化框架内寻求发展,而是突破了工业化进入了新工业化。我们的发展观也必须走出工业化的桎梏,建立和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工业化发展观。
新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给经济加速爬坡阶段的吉林省经济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使我们有了能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一些次要的或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环节,而尽快走向新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经济由追赶型向先导型转变,必须以新工业化理念超前谋划发展,这是实现吉林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以新工业化理念促进吉林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树立新工业化和新工业产业发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迈入新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转移与分工。发达国家的很多传统产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大力开拓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来充实国内的产业,以此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层次。事实表明,吉林省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不能完全依赖于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低层次化转移,应在新工业化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进新产业革命,发展新工业产业。虽然我们还很难在短时期内摆脱工业结构落后的现状,但我们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充分认识到新工业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必须以推进新工业产业为主导,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达到工业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
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是吉林省走新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
1.加快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推动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从过去的注重人才使用转变到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体制建设上来,依靠教育出人才、依靠体制出人才,依靠竞争出人才。
(2)加快推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以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明确企业参与培养教育的责任。并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评价监督机制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规定。
(3)鼓励高素质留学人员来吉林工作。探索建立有效的吸引留学人才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加快构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加大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充分发挥在吉林省的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战略高地作用,努力吸引、聘用更多的境外高级专门人才。
2.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工业创新体系
(1)构建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集中优势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力量,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建设优秀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文化,促进创新活动。依据吉林省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
(2)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引进技术的整体性和消化吸收,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向科技产业转型。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创业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协助他们进行新产品开发活动,使中小企业进行联合行销、联合投资、联合研发,实现资源共享。
(3)成立由产学研联合的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机构。通过这一管理机构,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总结交流运行经验,并对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监控。引入评估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研究中心给予进一步的资助,对不能发挥作用的中心不再予以支持。
(三)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属于新工业化经济体系,它是比工业经济体系更完善更进步的经济体系,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在克服工业危机的同时实现了真正的生态化。
1.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
实现新工业化,必须树立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观念,走重质量、重生态、重创造,深层化、效率化、循环化、减量化的经济发展之路。目前,吉林省仍处在工业化建设之中,不可能完全依靠循环生产来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应从实际出发,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1)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在一些污染严重的领域加快建立循环生产体系,重点放在以循环利用来防治污染;(2)在一些自然资源紧缺而开发较大、社会资源总量较多、依靠循环利用可较好满足经济需要的领域,应坚决走循环生产的道路,重点放在以循环利用来满足经济需求;(3)随着新工业化科技与生产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基本实现,资源的社会总量已趋于稳定,应毫不动摇地全面建设新工业化的循环经济。
2.强化科技支撑和确立建设重点
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这主要包括深层微观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等。要抓住科技创新环节,以科技突破推动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
(四)实施政府推动战略
1.政府引导,积极推动新工业产业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往往是一些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战略产业,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未来层面上,即关系地区的发展前途及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并不一定在短期内直接影响企业或个人的利益;而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一定的高新技术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各方面配合等,企业尚处在被动状态。因此,发展新工业产业,必须实施政府推动战略,要在地区未来发展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要有全面的战略安排和运作框架;要有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有效投入;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要有积极的法规和政策引导与保障。只有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工业产业才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得到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认可,最终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
2.超前谋划,科学引导
以创新为动力,用新工业化眼光谋划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组织社会资源,加强经济发展规律性研究和对产业发展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研究。紧紧把握世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变化,以创新思维,超前谋划项目。要突出项目谋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谋划平台产品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同时,也要注重产业间的关联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立足比较优势,谋划一批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的项目,适时提出指导意见,为企业提供信息和项目咨询,引导企业科学决策,以达到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必要时,对重点项目,政府可委托社会专业咨询机构,按照国际标准做好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引导省内外金融部门、企业集团和外商外资的投入。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043-06
一、人口老龄化挑战
(一)世界人口统计趋势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06年订正本》提供的统计与预测数据,到201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67.2亿,在假定生育率继续下降的条件下,预计2045-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5.4亿。图1为1950年到2050年问世界不同地区的出生人口预期寿命的统计及预测趋势。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足以反映出世界范围内人口寿命普遍延长的情况。
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同时,成年人的死亡率也在降低。生育率降低带来的人口缓慢增长和成年人死亡率的降低导致了人口的老龄化,即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图2是世界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2005年与2050年在年龄组百分比的对比图。国际上通常的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从全球范围来看,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增加约两倍,将从2005年的10.3%增至21.8%。在同一时期,预计欠发达地区老年人所占比例将从2005年的8.1%升至2050年的近20.1%,而较发达地区老年人所占比例则会从20.1%升至32.6%。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人口普查资料,在过去的50年里,我国的人口总量与老年人口总量都不断增加,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从表1可以看到,中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总人口增长速度。
图3是根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从2006年到2050年对中国人口发展的预测数据所作出的各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所占的比例图。200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3%,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10%的老龄化标准,从图3还可以看到在未来的四十多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与世界较发达地区的情况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第二,我国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多重压力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的。
二、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
人口的老龄化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影响,对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一)老龄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讲,长寿是一种风险,意味着由于寿命的延长而可能发生的没钱养老的风险。由于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在退休年龄没有同等延长的情况下,个人的退休后余命以及退休期都会相应延长,以致不能维持原有生活所需要的开销。特别是退休后用于医药、护理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社会保障的基本养老金收入难以满足个人退休后的种种需求,这就迫使退休老人必须调整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以承担其长寿的风险。
英国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们平均低估了自己的预期寿命大约5年,如果人们知道自己的预期寿命延长,将更加重视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作用,在年轻时工作期间就开始储蓄和投资,并对现有的消费模式作必要改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老金计划都有一个很大的缺口。
在美国,人们的退休收入有五个主要来源,依次为: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养老金、雇主和企业年金提供的养老金、个人储蓄和个人年金保险、退休后受雇、私人的代际转移。我国老龄人口的退休收入则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私人的代际转移即子女的供养。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老龄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一些特点:一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来自于子女;二是女性老龄人口的生活来源较多的来自于子女,男性则更多元化一点,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退休金;三是城乡差异较大,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来源绝大部分是来自他们的子女,而城镇特别是城镇男性老龄人口的生活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自己的退休金。
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传统方式,但伴随着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中国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四二一”家庭结构已渐渐出现。城市里,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昂贵的医疗保健费用和照护成本使中年人负担沉重;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空巢家庭”和无男家庭增加,供养老年人的能力日益削弱,这些都表明长寿风险已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根据曾毅的预测,中国高龄老年人口在1990-205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等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与日本的2.7、1.9、2.6、2.5与1.8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经济能力要差一些。从图4可以看出,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导致抚养比上升,预计在2045年左右达到一个高峰,从而会给青年劳动力群体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
第二,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逐渐变为劳动力人口的主力军,年轻的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的能力正逐渐降低,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模式正不断弱化,代之以对国家和社会的养老体系、医疗体系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第三,人口老龄化加大了社会保障需求,用于老年社会保障费用的大量增加,将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在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制度下,由于人口的老龄化,支持越来越多的老年退休人员的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将使得国家给付的养老金越来越少,甚至可能会导致养老金的支付危机,从而会产生养老金的缺口。根据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估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到2010年中国将面临1100亿美元的巨额养老金缺口。
三、西方国家利用个人年金保险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经验
美、英、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养老方面都大同小异地提供了三个层次的保障:一是政府养老金;二是雇主养老金,是在雇员工作期间由雇员、雇主分别缴费的退休计划,也称为企业年金。这一部分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国外老年人退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个人养老保险即个人年金保险,即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产品。最近几年,雇主特别是小企业主提供的退休保障正逐渐从雇主资助的退休计划转向
更具自由选择权的退休储蓄工具,如年金产品和万能寿险产品等。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西方各国近年来年金保险的保费收入都呈上升趋势。
(一)国外个人年金保险市场现状
由于年金市场的规模、产品结构、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税收制度的不同,不同国家年金市场差别很大。从图6中可以看出,一些国家,如德国,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家的基本养老金,而另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则有更发达的个人养老年金市场。
从图7可以看到,美国的年金保险市场从1970年开始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自个人理财和财务规划风行后,特别是美国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的经营出现困难,为了保障老年退休收入水平,人们纷纷转而购买个人年金保险。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美国的税收税惠政策也鼓励个人购买年金保险,这也是年金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年金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
年金是一种重要的退休保障计划,大多数国家对个人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购买个人年金保险、参加退休年金计划都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支出可以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扣除,投资收益可以延期纳税,以鼓励人们通过购买年金保险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
按照美国国内收入税法(Internal Revenue Code),如果年金属于个人退休储蓄计划,这部分支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些计划称为节税年金(Tax-sheltered annuity)计划。在计算联邦所得税时,个人在节税年金计划中的缴费(通常规定上限)将从薪水中扣减,该项收入不计入当年的应纳税收入,因而降低了当年的应纳税收入,也将相应的联邦所得税延迟到从退休账户领取退休收入之时,而且退休账户的投资收益也在领取退休收入时才课税。
个人享受个人退休储蓄计划的延期纳税的好处是:由于个人所得税率是超额累进的,在工作期间的收入会高于退休后的收入。将这部分收入存入税收优惠账户,一方面可以降低工作期间的应纳税收入,另一方面当退休后从该账户领取收入时,由于退休后收入低于工作期间的收入水平,就能够在退休后以较低的税率纳税了。
在美国,可以享受联邦税收优惠的个人退休储蓄计划有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和自营事业者退休金计划两种。联邦法律对建立个人退休账户的个人规定了特定的要求和条件、存入的最高限额以及提取现金时的课税规则。自营事业者退休金计划是对自营事业者个人设计的,允许自营事业个人建立的一种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退休计划,可以将年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存入自营事业者退休金账户(通常规定上限),并抵减当年的应纳税收入。对于这两种享受优惠的个人退休计划,若在59.5岁之前提取年金价值,除了要缴纳一般所得税外,还要缴纳10%的惩罚税。
自1986年,美国对未加入雇主退休计划或者加入了但年收入低于某一最低水平的人给予优惠,在每个纳税年度可以从个人收入中划转2000美元存入个人退休账户,这部分资金可以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其投资收益可以延期纳税。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个人存人个人退休账户的资金不能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但投资收益可以延期纳税。对于这种所谓的罗斯个人退休账户(Roth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只要开户在5年以上,59.5岁以后提取得资金就可以完全免税。
因各国的文化背景、养老金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差异,年金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例如,法国政府规定,在投保人所支付给保险公司的保险费中,25%可享受抵扣应纳税所得的优惠,若保险合同存续期超过八年,保单收益还可以免税;而英国政府还允许居民将其在社会保障部门的基金提出,用于购买个人年金保险等。
(三)年金保险的现金价值
年金保险的购买者时常出于某种原因而自愿终止保单,他们通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若中途退保,能否拿回从前的保费或部分保费?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法律都有保护保单所有者条款,称为不丧失价值条款(Non-forfeiture Provision),当保单所有者退保时,在扣除退保费用后,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的金额,这是保单所有者的权益,称为退保现金价值(Cash Surrender Value),或现金价值。退保费用一般为总积累价值的一定百分比,往往随着合同存续期的延长而降低。
有一些保单的未来预估价值是十分诱人的,由于保险公司之间以及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在争夺消费者储蓄方面的激烈竞争,促使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年金产品的价值,此趋势的一个表现就是,前期费用很低或没有前期费用,当年金合同退保时,保险公司会收取后端费用,即退保费用。大部分年金合同都提供一个免费退保限额,在限额部分之内退保时(比如退保部分小于现金价值的10%)免收退保费用。有的年金合同含有财务援助条款,如果年金的利率低于某一水平时,退保不需要支付退保费用。
(四)年金产品的开发创新
年金保险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保险产品,年金购买者可以享有保险公司提供的投资管理好处,这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他们不必为投资管理而操心。由于未来收入有保证,年金领取人不必为寿命过长、没有生活来源而担忧。年金保险的投资收益和产品设计对投保人有极大的吸引力,保险公司非常清楚这些挑战,通过让投资者分享其投资收益、开发新产品以及提供保证、可选给付等附加价值吸引投资者。
1983年在美国首次推出的年金凭证(Certificateof Annuity)保证:在约定的年限内保证固定利率,所得利息收入可以延期纳税,但在利率保证期间不允许提取现金价值。当利率保证期间结束,可以续保年金凭证,或者选择一种标准的年金选择权。这种年金产品的利率通常较高,因此非常适合接近退休的人,他们一般不需要动用年金保险中的资金,也更希望获得同定利率。这一类的年金产品如今在国外仍然很畅销。
具有收益保障又能够得到较高的额外回报当然对投资者有极大的吸引力。权益指数年金(Equity-indexed Annuity)于1995年在美国问世,它提供最低的利率保证,通常为3%,同时将当期的年金利率与股票市场收益指数――如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相联系,投资者可以获得升值分红。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利率较低而股市上涨的环境下,权益指数年金因其向下保证收益底线,向上提供升值分红而备受青睐。
如果年老而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那是很难过的事,最近几年出现反向年金抵押贷款(Reverse Annuity Mortgage)的产品为有固定房产的老年人提供了这种需要。老年的房屋所有人可以与一家金融机构,如银行达成协议,将自己没有债务的房产作为抵押获得一笔贷款,用部分或全部贷款换取终生的每月
固定收入。当房屋所有人死亡或因其他原因出售房屋时,房屋出售所得就用来偿还贷款。有人认为,反向年金市场的前景将是很广阔的。
产品的设计创新仍然是年金承保商的重要挑战,在控制风险和考虑盈利性的同时,提高保单的灵活性。满足个性化需要是国外年金产品设计的主要特点。
(五)年金保险产品的销售途径
人寿保险产品的分销主要有三个渠道:人、经纪人和金融机构。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的迅速发展,银行在寿险产品的分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年金是银行销售的主要保险产品,在全部银行保险产品销售中所占的比重接近70%。
在欧洲,为了鼓励人们寻求个人养老保险和较高的储蓄收益作为养老保障,欧洲各国纷纷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由于人寿和养老金产品特别是年金产品的税收优势,特别是投资收益不必纳税,而银行产品却必须纳税,很多投资者将银行的储蓄产品转为具有税收优惠的年金产品来避税,由于产品比较简单,银行职员无需多少培训就可以销售,银行保险已成为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为了促进寿险产品的供给,各国对保险公司通常也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银行以合资、发起设立等方式加入保险业的,也可以分享税收优惠。银行保险比传统的人和经纪人渠道具有成本效益和客户优势。在投资者看来,银行的销售渠道,无论是金融产品的知识、理财建议的客观性还是服务的专业水准,都比对保险公司的信赖度高,因而对于银行的投资建议、理财规划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
国外银行保险的成功之处在于大多以银行网络为产品销售的主渠道,辅之以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专员等不同的渠道,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在渠道间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发挥多渠道销售的整体协同效应。
四、对我国发展个人年金保险的启示
(一)我国个人年金保险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大寿险公司不断开发新的个人养老年金产品,已开发经营的个人养老金类产品有多种,产品形态包括传统的定额年金保险、有保底收益的分红类年金、无保底承诺的投资连结类保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阶段保险市场上年金类险种共有100多种,虽然名称各自不同,但其保险责任、缴费方式、给付方式却大同小异。表3的数据显示了2001-2005年间我国个人年金保险的发展状况。总体上来看,规模较小,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一、第二支柱都不足以提供养老保障的情况下,个人年金保险作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似乎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二)对发展我国个人年金保险的启示
1、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精算定价
年金产品的设计对灵活性和收益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像变额年金,其精算定价和现金价值的计算都是非常复杂的,对精算人员的水平要求也较人寿保险要高。
正确估计死亡率是年金定价时的重要因素。由于年金业务存在着逆向选择的效应,即身体健康、预期寿命更长的人会倾向于购买年金产品,因此,在产品定价时,需要充分反映预期死亡率和被保险人群之间的差别,以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具有最低死亡给付的年金也可能招致逆向选择,精算人员在定价时,必须预见到这些可能,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年金保险合同的持续期通常很长,一般为20年到30年,有的甚至持续50年。年金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保单的最低利息保证和实际收益回报之间的差价,基础假设的错误会对产品的回报产生杠杆式作用的后果。错误定价的年金保单会使保险公司陷入无回报的合同达数十年之久,而良好的定价保单则可以保证回报达数十年之久。
年金的销售对税收环境、养老金政策、监管制度等宏观因素的变化极其敏感,因此,对宏观经济因素的预测也是年金保险定价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税收优惠
采取正确的税收激励政策,在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保险的税收优惠之间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有助于个人年金保险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下,能够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大都是优势性行业,其收入本来就较其他企业高,由于各地区政策的扶持,企业年金能够享受介于4%~12.5%的税收优惠。但在我国现有的产业经济下,更大部分的是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存在很多困难。如果对这些小企业购买的个人年金给予与企业年金相似的税收优惠,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退休保障的目的。
能够推动个人年金发展的是保险公司和一些金融机构,对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也将促进个人年金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增加保险市场的竞争,以开发更公平合理的适合退休保障的年金产品。
对于购买个人年金保险的个人,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即使对于积累期的投资收益也没有税收方面的优惠,这极大地消减了个人购买年金保险的积极性。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社会保障三个支柱的发展是一条成本低而收益高的道路,能有效地减轻政府用于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负担,因此,借鉴国外发展年金保险的经验,在年金保险的购买期、累积期和领取期分三个阶段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个人对年金保险的需求,以鼓励个人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从而减轻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的进步带动了高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卓有成效的促使我国各省各市的优秀人才、各类资源能源的进行均衡配置,这对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一、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所谓高铁,即高速铁路的简称,相较于普通铁路而言,高速铁路也就是胜在时速比普通铁路多很多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时间成本。而高铁经济,则是有高铁衍生出来的,依托高铁速度的优势,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物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能够在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之间完成优化配置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就逐渐形成了高铁经济这一种的新兴产业经济形式。高速铁路能够带动该行程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这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强大的战略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同时,我国还是人口大国。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国的资源能源分布不均,为了迎合我国的整体发展,因此,就需要进行物资运输。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则有效的缓解的我国人口流动、物资运输、资源配置的难题,减少了时间的耗费,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高速铁路是一种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合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运输方式。
我国高铁的发展有效的占据了我国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制高点、政治的制高点,高铁经济的发展也打破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瓶颈。研究了一些开通高速铁路的城市,对它们的前后几年的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后,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吸引了海内外商家投资的热潮,旅游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高铁建设带来的高铁经济发展还表现在当地交通行业、房地产经济、旅游行业、物流行业等附属行业的兴起与强化,有效的整合了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了多种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铁的发展带动高铁经济效应提升了区域经济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其实,综合近几年的高铁与高铁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高铁建设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还是会存在少许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以寻求对策加以解决。
1.高铁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安全快速而被人们所接受,是目前航空运输最强的竞争对手,更何况是传统运输行业呢?一定也会受到高铁行业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落差对比。
2.高铁的发展刺激了人才、技术、资金、资源能源的流动,因为高铁的建设“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城市之间人员的流动性,使得人才、技术、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都往经济水平高的城市流动。从另一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综合能力强的城市吸收了综合能力弱的城市的资源能源,那么,这个过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弊端出现。
3.高铁的发展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加剧了经济产业链上的发展不均衡,在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越来越大的。而且高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通道,使得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而传统的工业化行业则面临着转型的境地。
三、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合理对策
1.高铁建设吸引了人才往发展水平好的城市行进,吸收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那么,受到高铁建设弊端的城市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来留住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以此来提升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再加上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激烈,属于供过于求的状况,那么,优秀的人才引进机制会很好的吸引人才驻留,构建适合人才发展得平台。
2.高铁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各地间特色商品的流通,因此,中小城市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的加强自身的专业化产业分工,彻底的激发产业链带来的聚集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充分高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以实现资本的供给输入。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再加上快速的高铁这一交通运输工具,能有效的提升城市间的整体经济水平,尤其是高铁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通过输入大量当地劳动力的情况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另一方面,高铁沿线中小城市还可以建立健全的招商引资计划,通过吸引外资的注入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现今的城镇发展规划极不协调,自高铁体系建设后,加剧了城镇之间的差异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城镇体系,通过促进城镇发展来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城市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各地的经济发展优势均各有特色,因此,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城市合作关系,主要是涵盖了产业链、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市场的开拓、人力资源的开发、技术的更新等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起人文素质高的城市。
四、总结
随着高铁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以高铁运输为主的方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高铁衍生出的高铁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只有有针对性的合理去处理高铁建设与高铁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利用高铁建设将我国的高铁经济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体而言,高铁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作者单位:嘉善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