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0: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材料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众所周知,绿色是健康、环保的颜色,绿色化学理念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真正的实现零污染。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开始提倡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了很多方面,并开始向教育系统发展,高中化学的教学开始逐步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并在教学中针对绿色化学思想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也对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对待和运用。
一、绿色化学思想概述
1.绿色化学概念及核心内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使用化学的吉祥虎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整个过程都是无污染的。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绿色化学思想
绿色化学教学思想是将绿色化学作为化学教学的思想理念,并在教学中逐步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化学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是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都要将绿色化学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还要在实践教学中,将绿色化学引用到化学实验中去,真正的在教学中贯穿绿色化学思想。
3.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二、高中绿色化学的内容及特点
1.高中绿色化学的内容
高中绿色化学就是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在理论学习中有认识到酸雨、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对于地球生存生活环境的破坏,学习书中的绿色环保知识,加强对化工行业的了解,从自身方面推广绿色化工、绿色环保理念,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素质,保护环境。在实验学习方面,做化学实验是我们高中化学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课程,该课程有助于我们深刻的了解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条件等,有助于我们学习,我们的绿色化学就是要在做化学实验时,正确操作减少污染物生成、采用无害化实验材料、绿色环保的处理产生的废品。
2.高中绿色化学的特点
高中绿色化学的的主要特点有几方面,第一,绿色思想,这是高中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我们学校和学生要从自身认识到绿色思想的重要性,并向家人社会推广这种思想。第二,学习绿色治理,学习当今世界的各种污染物及其治理的方法。第三,绿色实验,对于实验中的各种污染物产生做好绿色处理。
三、绿色化学思想对高中化学的影响
1.绿色化学思想对化学课堂的影响
(1)转变教学的思想: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上,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让他们了解到物质的构成、性质、化学性质等,为了让他们能够胜任考试,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增加,环境的恶化,为了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绿色理念融入化学中,使得我们重新认识化学,学习化学,这就要求我们的自我学习重新认识化学,并传授给学生,并且联系实际生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形成真正的化学思想观念,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积蓄力量。
(2)变革教材内容:对于教材编制的影响,高中生化学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化学,在化学领域发展的基础,虽然将绿色理念引入化学教学,但是在教材编制上,我们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适当增加绿色化学知识,循序渐进,逐步引领绿色理念,或者编制绿色化学课外读物,这样既能丰富知识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我们在讲硫及其化合物时,教师不仅仅要教受学生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还要通过对于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讲解,来了解酸雨的形成及预防治理措施。
2.绿色化学思想对化学实验的影响
(1)对实验进行绿色化:高中化学在实验课上难免会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和有污染的气体或其他产物,绿色化学思想运用到高中化学实验就使得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废弃物的产生于避免,这就使得老师在实验课上要帮助学生进行废弃物质的回收再利用,并尽可能大的减少物资的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绿色化学思想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得化学实验课程实现无污染,所以,在不影响实验课程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2)对实验材料进行绿色化:高中化学实验课程要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由于学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第一次操作,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操作失误而导致实验的失败,由于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材料的x择上,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无害。所以,在保证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环保型绿色材料,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又能避免污染的产生,同时还能实现绿色化学教学,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崔金凤.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问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2]邢季颖.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黄炼群.新课改背景下高一学生化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绿色化学,顾名思义,就是对环境无害的化学,也通常被称为无公害化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绿色化学可以定义为利用化学相关知识,减少或者消除对人体、环境有害的物质,达到化学无公害化.有关学者提出了原子利用率理论,本质含义就是尽量做到把每一个原子都充分利用,做到真正的百分百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化学成为了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涉及化学工艺学,而且还可能涉及机械、化工、电子、自控等多个学科门类.随着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绿色化学,大力扶持相关产业,也使绿色化学成为一门朝阳产业.
2.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上文中绿色化学的多角度定义可以得知,绿色化学的核心是绿色,绿色当然是一个替代词.绿色化学的理念基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5R原则,所谓5R原则来源就是五个绿色化学关键词的英文首字母,具体为减量(含义为尽量减少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循环使用(对涉及的原材料循环使用,达到高利用率)、回收(对相应的污染物进行回收处理,做到不浪费一点资源)、再生(再生的含义就是尽量使用可以再生的资源,在原料的选择上下功夫,以利于环境保护)、拒用(拒用的含义就是拒绝使用有害物质,积极研发替代品).通过对5R原则的介绍,我们知道,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化学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的必要性
1.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科学基础课,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在中学阶段,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普及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学阶段的化学课程处于启蒙阶段,所以在学生启蒙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十分重要,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2.在中学化学中如何引入绿色化学
熟悉中学化学教材的人都知道,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提到了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为了从感官上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如在制备有毒气体时,我们一般的常识是在通风橱中进行,现在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可以在完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反应,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反应效率,又可以做到有毒气体零排放,通过有毒气体的制取实验,也可以引入绿色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修养.
三、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1.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中学生在绿色化学素养培养方面普遍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倡导绿色化学观念,必须在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素养.我国化学教育现状是重视学生的理论成绩,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承担起绿色化学理念传播者的重任,以身作则,在化学实验中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绿色化学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号召,以5R原则为指导原则(5R原则即减量、循环、回收、再生、拒用)来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也可以作为实验准则,解决教学实验中容易出现的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系列问题,相关教学单位,可以考虑把5R原则作为实验室守则予以公布,真正发挥5R原则的作用,切实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应用绿色化学原理,改进化学实验设计
在5R原则的指导下,以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为契机,积极应用绿色化学原理,改进中学化学实验设计,真正做到绿色化学在理念上深入人心,在实际行动上做到实处,结合当今中学实验室实际,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绿色化学原理,对现在的中学化学实验进行彻底改造,为了脉络清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积极探索新方法
化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方法多样性是其主要特点,化学反应不是固定的,其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可能因为环境温度、反应物浓度或者催化剂的不同而有天壤之别,有的反应自然反应极慢,但是加入相应催化剂后可以上百倍的增加反应速度,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在设计化学实验时,一定多探索,积极开发新的催化剂,尽量使反应发生的快而彻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上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2)实验的器具多样性
随着科技发展,化学器具更新很快,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把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化学仪器的设计生产中,结合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际,我们在进行相关实验时,既可以利用常规仪器,也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微型器具,也可以我们自制实验器具,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绿色化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绿色化学的新器具,比如,在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制备硫酸铜的反应中,中学实验室提供的常规仪器太大,容易造成浪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微型实验仪器,这样既满足了实验要求,又大大节省了反应原料,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相关理念,可以对学生达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3)实验场地和环境多样性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中学化学实验一般不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有时候试验场地不仅仅只局限于实验室,比如在做pH测试实验时,一般实验室会提供多种酸或者碱性物质以备检测,但是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实验原料,为了积极践行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可以把学生实验室放在野外,学生采集相关标本,研磨成汁,再用相关试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或者具体的pH,这样既可以节省实验材料,又可以给学生主动性.因为,实验室的物质已经知道酸碱性,所以学生做的只是验证实验,而上述新方法,由于不知道所采集标本的酸碱性,所以这就成了探索性实验,大大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十分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3.药品利用绿色化
药品利用绿色化也是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方面,药品利用绿色化就是在化学实验时,要节约药品,合理使用药品,对于价格昂贵的药品,还要积极探索替代品,以节约珍贵的资源,从药品利用层面上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四、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行动研究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资源
现在的中学化学教材都十分重视绿色化学理念,在课本中都随处可见绿色化学理念,通过实际阅读中学化学课本,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节省资源作为主体.在中学化学课本中,以节约资源作为整本书的理念支撑,例如在氯碱工业中采取了循环操作,体现了绿色化学中节省资源能源的基本原理.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1.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绿色化学又称为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方法和技术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化工产品在设计、生产及应用中产生和使用的有害物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寻找、研究无毒的原材料,对其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实现污染防治、净化环境。
绿色化学的具体内涵包括:减少污染排放量、资源重复使用、资源回收、资源再生和拒绝使用这五个方面。减少污染排放量,主要就是提高资源转化率、减少资源损耗,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进而达到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目的。资源重复使用,目的就是减少废弃物,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重复使用最典型的就是化工业中催化剂的使用。回收指的是对一些非反应试剂和未反应的副产品、原料等进行回收利用。资源再生就是变废为宝的过程,再生能够有效节省能源和资源,并且降低污染程度。拒绝使用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拒^使用一些不可替代、不可回收、再生和重复利用的原料,而拒绝使用的原料一般又是有毒、有污染的。
2.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理念强调的是严格控制化工污染源头,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使用,提高原料使用率和回收利用率,进而实现预防污染的目的。绿色化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践行绿色化学的理念,要强化绿色意识,通过化学的一些原理、方法和技术,减少甚至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工产品,同时研究发现新的无污染的化学产品,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意识,为绿色化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要素,将化学教学与绿色化学有效结合起来,不断为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改革后的中学化学教材,充分融入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如,必修一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通过对金属单质和氯气反应的试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到氯气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来水氯气消毒,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另外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绿色化学的观念,例如,在讲到“有机化合物塑料”时,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回收利用废弃塑料的一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绿色化学的概念。在讲到“氮的氧化物”时,教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常见事件,让学生对氮氧化物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和汽车尾气等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合理利用化学可以防止污染进而保护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在课堂上,挖掘教材中的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真正领悟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使人类在资源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人们对化学和自然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绿色化学也就应运而生,人类可以利用绿色化学对社会的贡献,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及特点
“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中的渗透
1.课本上,穿插绿色化学知识。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渠道,是渗透绿色化学观点的最佳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不遗余力地渗透绿色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现行使用的新教材在编排上合理地渗透了绿色化学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在讲解“硫和氮的化合物”中具体介绍了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减少酸雨的举措。
②在讲解“氯气的性质”中,主要介绍针对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怎样营救和自救的一些基本措施。
③在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接触法制硫酸,联合制碱法等操作中均采用了循环操作,以节省能源,提高原料转化率和利用率。
④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的章节中,介绍怎样提高反应速率及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以减少废气废渣的产生。
⑤在“几种重要的金属”中,主要在生活中要注意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以及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金属替代品的研制。
⑥在“原电池”的讲解中主要渗透在生活中现在使用的电池要注意环保,以及怎样研究环保、节能电池的方向。
2.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意识。
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知识,将教材与环保知识有机地结合,适时地将收集的环保信息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绿色教育。例如,在讲到“硫及其化合物”时,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很多的二氧化硫气体,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了酸雨,腐蚀了森林和建筑,酸化了河流和土壤,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以步代车,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等等。
3.练习中,设计绿色化学试题。
近几年的化学高考中,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试题越来越多,绿色化学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多,所以为适应绿色化学教育的需求,有关绿色化学的试题不断升温,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解题,树立绿色意识,掌握一些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因此,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应该顺应高考的要求,适时设计一些有关绿色化学教育的试题,以巩固强化学生绿色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操作、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习惯。在实验教学中,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药品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演示实验时切不可忽视环境保护。如:进行有毒气体实验时,最好在通风橱中做实验,并要加尾气吸收装置,演示完毕的废液不能随意丢弃,要统一收集到废液缸中。另外,教师要对一些演示实验,不断地进行改进,在保证现象很明显的前提下,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实验要尽量朝着科学、严谨、简便、环保的方向前进。
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防止有毒气体和液体泄漏,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实验时取用药品定量化、最小化的意识,如验证钠的性质的实验,取钠的量要尽量的少,看清现象就行,没必要一次取很多,以免发生爆炸,发生危险。
最后,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中的废液、废气和废渣等,如讲原电池的性质时,稀硫酸等电解质溶液不要随意丢弃,金属电极材料要注意回收再利用,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绿色化学”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3-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改造和利用的能力,同时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包括过度开发资源、过量排放废弃物,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原生态结构与组成体系,导致人与自然几千年来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良的生态现象有: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有机物污染、臭氧层损坏等,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因此,绿色化学理念的推出无疑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方针,也是现代化学学习者和工作者的一个挑战。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理念,这也是每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挑起的重任。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含义诠释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的高消耗,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人们所能占有的资源也是屈指可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摆在我国面前最大矛盾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牺牲”来换取经济的“腾飞”,还是更好的限制人均资源的消耗来保护目前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破坏。工业在我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其中我们所熟悉的化学工业为其他行业持续不断地提供更多的科学服务和产品支持。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整个大自然也受到了空前破坏的问题。生态失去平衡和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健康,不断加深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出现更多的问题。面对这种现状就必须让我们通过改变研究模式来改变生产模式,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到化学工业中,将能从源头控制和防范污染。
绿化化学无疑是“无害”为基础的环境化学,通过化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更大限度的消除或者降低有害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原料、产物、副产品、催化剂、溶剂等生产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倡导不要使用有害、有毒的物质,更加不能产生过量的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废弃物。这是一门从源头加强防范和控制污染的化学,或者说这是一个更有层次的化学理念。从绿色化学的定义上我们就能看出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产生的理念。
绿色化学理念引导人们更加重视环境。早在1996年美国就以“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作为美国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中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奖项的设立,其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敢于探索绿色化学,积极使用和推行绿色化学的科研成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主要力量还放在经济发展上,也在1996年举行过以“工业生产中绿色化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通过这个小小的研讨会也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绿色化学工业成果研究和开发。后来的一年,在香山会议上宣布了我国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的研讨工作机构。从这些资料来看我们在进行高校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思想体现出来,做到更好的借鉴。
二、绿色化学崇尚的发展思路及模式
基于目前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技术积极采用各种无毒、无害的原材料替代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对工艺流程进行改善,对“原子经济性”的反应进行开发;在使用各种原材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和效率转化,在排放过程中尽量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一)绿色化学追求的目标是高效
高效的核心思想是尽量使用最少的原材料,创造更多成品;最大限度地降低排废弃物,提高转化率。我国在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时,主要根据假设每一个化学工业行业都以高效生产操作作为大前提的。
(二)对“原子经济性”的反应进行开放
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是属于近似理想的反应,是将原料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原子经济性的反应完全地转化为产物,实现废物“零排放”的目的。从目前各大化学工业来看,特别是有机原料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推行原子经济性反应的使用了,例如乙烯、丙烯的聚合等。还有一部分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采用的是一步的原子经济反应,例如生产环氧乙烷。
(三)积极推行无毒、无害溶剂的使用
化学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污染问题,其污染源不仅仅是产品和原材料引起的,而且还来自于在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部分物质,最常见的是反应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介质与溶剂。目前工业制造过程中溶剂的使用是最广泛的,但是大多数溶剂都是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水源污染、地面臭氧形成等。因此,要积极推行无害、无毒的溶剂来代替有害、有毒的溶剂,这些都是绿色化学重点研究的内容。目前研究主题是研发超临界流体,其中我们特别关注超临界中的二氧化碳,它的优点是无害、无毒、成本低,还不具备可燃性。
(四)加强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
回收是以降低节约资源理念为基础的,而重复利用材料是降低成本的体现。两者都是以资源节约型为主题的,从而更好地改善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本。针对自然环境难以回收或者在短时间内难以回收的各类材料,应该实施重复利用的方式;而对于污染度高的化学制品,如我们熟悉的电池应当尽量做好回收而加以利用。倡导回收利用材料的意识也是绿色化学实施的重要途径。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一)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育中有助于培养辩证统一的良好思想
“先污染再治理”的落后只会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出现诸多问题。绿色化学理念以全新的改革方式,重源头抓源头,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化学造成的污染与破坏,简单来说绿色化学理念是以源头为基础从而进行治理的无害化学。在这里绿色化学还特别强调了,绿色化学理念的全新推出以及实施,并不是对传统的化学方式进行所有的否定,必须要坚持以客观为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唯物主义观,将传统化学的精华与绿色化学理念充分的结合起来,逐渐消除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的危害因素,这才是绿色化学的精髓。
(二)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加强学生更加爱护生命
根据目前几年食物中毒相关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下我国食物中毒人数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剖析其原因“食物中毒”的原因:过量使用农药杀虫剂、剧毒残留严重等。在高校化学部分教材涉及到了农药的知识,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DDT、六六六、有机磷农药等,根据目前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绿色产物为目的,全方面的对农药进行评价。例如:六六六和DDT具有很高杀虫性的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其环境,而且具有很高的毒性,对人类与牲畜的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威胁。而这些具有危害性的农药正逐渐被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内源性的昆虫激素等具有生态意义的农药所替代。这类新型的农药不但高效、而且不会污染环境,降低了毒性不会危害到人类和牲畜的健康。最大限度避免了因为农药的滥用而出现大量鱼类、益鸟益虫的死亡的现象。为学生举出绿色化学具体教育实例,从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主动的去倡导和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三)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培养正确的发展观
高校化学教育工作者要一直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的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整个高校化学教育细节中去。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则性,让学生知道在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地球上的能源和物质都是有限的,要善于应用和珍惜。例如:学习“烯烃与溴的亲电加成”相关知识时,对于连结电子取代基的烯烃与溴的加成反应,烯烃可作为麦克尔受体在阳光引发下与溴进行自由基的加成反应。而这里的能源绿色化就体现在对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它为解决目前化学能源的污染性、有限性以及温室效应等能源问题开辟了更多的出路。通过以上绿色化学的实际例子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和关心生态环境、珍惜能源等问题,逐渐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绿色化学理念是对传统化学一次全新的改革。将化学理论作为基础课程的内容,然后将绿色化学的先进理念融入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大力实施实践和强化。例如:高校有机化学相关知识中,大部分教材在介绍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时候,只介绍了酯化反应。但是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时候存在诸多问题:对设备进行腐蚀、产生大量的无机盐废弃物、收率低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介绍提升产物收率的方法来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查阅并提出了一些方案:一是用高效催化剂替代,可以用杂多酸、固体超强酸、无机路易斯酸等;二是建议使用绿色溶剂:三是用微型实验进行替代。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敢于亲自动手操作进行验证,这样开拓了学生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针对原子经济性反应进行研究、对净化原料进行选择、大力推行采用无害无毒的溶剂和催化剂、倡导环保意识等。企业应该重视控制污染,应该将治理污染的费用转化为对绿色新成品进行集中研究的费用,要树立狠抓源头的意识,将污染扼杀在摇篮中,这样经营模式才能促成企业和社会形成“双赢”的局面。高校有机化学相关知识中,介绍了很多这类的教学重点,例如对氧化进行选择性反应,教材中通常会介绍使用大剂量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但是在工业生产实际情况中采用的是催化氧化,如H2O2,O3也是氧化剂,用来进行催化反应是非常合适的,可以更好地进行清洁,而且产率极高,没有出现“三废”的现状。通过这些实际绿色教育实例,学生能明白,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实施方法
(一)改变观念,加强认识
身为高校化学教育的工作者,必须要掌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认识到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提高绿色化学理念的宣传力度,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内心,通过列举更多的绿色化学实例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什么是绿色化学理念,明白绿色教育的重要性。
(二)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是化学进行讲解和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掌握知识最直接的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废物”处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废物,为绿色化学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要大力推行微型化实验,倡导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微型化实验的主要特征是,它从节约出发,可以降低污染程度,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而控制了污染,也让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实验,培养学生敢于动手,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开展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
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需要加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的活动,其目的是打开学生眼界、提升知识量,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将绿色化学理念教育中的内容渗入。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参观,开办绿色化学教育专题报告会;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化学问题,这些对开展绿色化学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长盛不衰的科学,它始终走在各个学科的前沿。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化学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才能加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提升创新能力,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高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秀丽.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4).
[2]仲崇立.绿色化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贡长生,张龙.绿色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朱清时.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0(6):12-15.
一、试卷特点
201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基础知识全面考。试题覆盖的知识面广,基础知识占试题总分值的60%以上。二是核心内容突出考。如化学用语内容设计不少。三是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如试题20(化学肥料)、34(火灾与阻燃剂)、35(关注水资源)。四是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有一定的梯度,区分度较高。
这对今后初中化学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那就是注意夯实基础,避免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复。读活书,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中注重培养利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年中考理综的化学试卷结构稳中有变,试题难度合理。试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题目背景、基本实验、常见物质性质和变化为载体,充分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体现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又能对较高层次学生有所区分。
二、答题错误分析
33题是有关溶解度曲线图的题目,考查学生的分析图表的能力。常见错误主要有:
1.纵横坐标不分;
2.审题不清,把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写成由小到大。
34题是火灾与材料的阅读材料题。阅读材料题是2011年出现的新题型,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常见错误主要有:
(1)审题不清,没有明白题目要求的起火的电线还是电线,导致误选A。
(2)表述不清,不能正确表达题目要求的问题,如不能从灭火的原理入手,少数同学回答氢氧化铝做阻燃剂的原因是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正确说出是哪种物质起到的阻燃作用,出现了许多表达笼统、不清的错误答案。
(3)化学方程式除无法写出外,漏泄反应条件或者不配平的也不在少数。
35题是关注水资源的新情境型试题,巧妙地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酸碱度、化合价和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融入题目情景中,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学生答题时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1)表达不准确,如在(1)中把水分子答成分子;
(2)书写不规范或审题不清,如在(2)中+4价写成4价;化学式写成名称;
(3)一部分学生不能推出或推断错误。如把A判断为Cu(OH)等;
(4)在(4)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不配平或化学式书写错误,气体符号()不标或符号乱标。
36题是化学实验题,考查实验基本仪器、操作及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学生答题时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审题不清,语言表达不正确;如漏斗写成长颈漏斗,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写成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行等。
37题是化学实验探究题,对探究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进行改进,开放度大。学生答题时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如(2)中列出的药品不反应。
(2)试验操作不准确,语言表述不正确。如(3)中选出的仪器不正确,不能强调密闭环境,没有缓冲装置设计。
38题计算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需要正确分析题意、规范书写解题步骤,涉及考点: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计算。典型错例:
(1)方程式的书写中元素符号大小写混淆。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出现解题格式不规范,错写步骤、漏写步骤、解题步骤先后混乱,等等。
三、对教学的启示
1.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应要求学生明确搞懂题目意思、要求,而且应尽其可能理解命题的意图和要求。如37题虽然是开放性试题,但在指导学生回答这类试题是还要做到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2.强力落实基础知识。许多问题看似基础,学生掌握却并不良好。
3.强化表达与描述能力。在试题中有多处因表述不准确、不具体、词不达意而失分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多加训练。
4.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
5.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用规范的化学语言描述、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学习中应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如平时练习中就可以适当加强信息类阅读题的训练,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审题和解题能力。
防腐层对于埋地管道的寿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采用防腐层使钢管与土壤等腐蚀环境隔绝是埋地管道防腐的基本方法。同样材质的管道,有的埋在地下几十年而不腐蚀,有的几年就发生腐蚀穿孔导致泄漏。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腐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埋地管道腐蚀危害
金属管道与其所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的、电化学的或物理的作用而引起的材料破坏和变质称为腐蚀。金属腐蚀是引起材料失效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埋地管道置身于土壤中,其运行环境复杂,管道被腐蚀破坏后,将造成管道泄漏、环境污染,严重时酿成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腐蚀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埋地管道腐蚀的主要成因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钢铁在潮湿的空气或土壤中所发生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最突出的例子。
我们知道,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长时间不易腐蚀,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却很快就会腐蚀。原来,在潮湿的环境里,钢铁的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还溶解了氧气等气体,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1)析氢腐蚀(钢铁表面吸附水膜酸性较强时)
负极(Fe):Fe=Fe2++2e-
Fe2++2H2O=Fe(OH)2+2H+
正极(杂质):2H++2e-=H2
电池反应:Fe+2H2O=Fe(OH)2+H2
由于有氢气放出,所以称之为析氢腐蚀。
(2)吸氧腐蚀(钢铁表面吸附水膜酸性较弱时)
负极(Fe):Fe=Fe2++2e-
正极:O2+2H2O+4e-=4OH-
总反应:2Fe+O2+2H2O=2Fe(OH)2
由于吸收氧气,所以也叫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生成的Fe(OH)2被氧所氧化,生成Fe(OH)3脱水生成Fe2O3 铁锈。钢铁制品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析氢腐蚀主要发生在强酸性环境中,而吸氧腐蚀发生在弱酸性或中性环境中。
3、常用的埋地管道外防腐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管道外防腐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新的防腐蚀材料和技术,管道外防腐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体现在防腐材料的高性能、复合化、使用寿命长和良好经济性。
埋地管道外防腐层一般分为普通级和加强级,穿越铁路、道路、沟渠等应采用特加强级。埋地管道防腐蚀等级,应根据土壤腐蚀性等级确定。
由于管道穿越地区地形复杂、土壤性质千差万别,埋地钢质管道需要采取不同的外防腐措施。
3.1 石油沥青防腐层。石油沥青防腐层的特点:石油沥青属于热塑性材料,低温时硬而脆,随温度升高变成可塑状态,升高至软化点以上则具有可流动性,发生沥青流淌的现象。沥青的耐击穿电压随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植物根茎穿透性能差,不耐微生物腐蚀,抗有机溶剂、油等性能差,耐温性差。虽然设计、施工技术成熟,价格便宜,但施工后的防腐厚度很难均匀,随时间延长防护层易脆裂。
3.2 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化学介质的腐蚀性。在埋地管道外壁的防腐施工中经缠绕了玻璃布固化后形成类似于玻璃钢结构的涂衬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抗水渗透性、抗微生物侵蚀、抗杂散电流、耐热、耐温差骤变等优良性能。防腐层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施工较方便,价格低廉。但涂层固化反应受温度影响,低温(10℃以下)固化较慢,北方冬季施工受限制。
3.3 环氧煤沥青冷缠带。环氧煤沥青冷缠带的特点:由冷缠带和定型胶两部分组成。防腐层固化速度快,施工期短,可在低温(-20℃)和潮湿条件下施工,解决了冬季施工难题。机械强度高,电性能和化学性能优异,涂层厚度均匀,施工质量稳定。涂层具有防水、耐酸碱、抗冲击等性能。
3.4 煤焦油瓷漆。煤焦油瓷漆的特点:吸水率低,抗水渗透。优良的化学惰性,耐溶剂和石油产品侵蚀,电绝缘性能好,粘结性优于石油沥青。抗植物根茎穿透和耐微生物腐蚀。低温发脆,热稳定性差。施工熬制和浇涂的过程中容易溢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影响。一般用于地下水位高和沼泽地段的土壤环境。
3.5 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的特点:机械性能较好,绝缘电阻高、抗杂散电流性好、施工方便,价格较便宜。缺点是抗土壤应力能力差,易于因粘结差和电阻值很高而产生阴极保护屏蔽。适用于地下水位不高、土壤腐蚀性不强等地区。
3.6 3PE防腐层。3PE防腐层的特点: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层综合了环氧涂层和挤压聚乙烯两种防腐层的优良性质,将环氧涂层的界面特性和耐化学特性,与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机械保护特性等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显著改善了各自的性能。因此作为埋地管线的外防护层是非常优越的。据有关资料介绍,3PE可使埋地管道的寿命达到 50年。目前,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先进的管道外防腐技术。在我国,3PE已率先在石油天然气系统得到应用。涂层具有优良的化学防腐性能和较高的机械性能,尤其耐磨性和附着力最佳。
3.7 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的特点: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100℃的埋地保温管道。它是由防腐层-保温层-防护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整体防腐、绝缘及机械性能优越。
3.8 电化学保护
电化学保护法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设备或管道上采取措施,使之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从而防止或减轻金属腐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牺牲阳极保护法:该方法是用电极电势比被保护金属更低的金属或合金做阳极,固定在被保护金属上,形成腐蚀电极,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而得到保护。牺牲阳极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铝、锌及其合金。(2)外加电流法(阴极保护法):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
对于长输管线及集气干线一般应采用防腐层与阴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微课;生物化学;知识传递渠道;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Key words: micro-class;biochemistry;knowledge transfer channel;mobilization initiative;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中D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248-03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社会,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商业、工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其中,作为发展的根基的教育事业也同样得到了改变,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改革,成为了时展的需要,微课这种依赖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考察了多例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实例,并且结合自身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改良的实际经验之后,来谈一谈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事业的经验与建议。
1 生物化学与微课概况
1.1 生物化学教育概况
生物化学这一重要的学科出现在大约在19世纪末,脱胎于生理学与化学,是化学与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静态的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动态的新陈代谢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化学问世的短短百年以来,已经成为了一门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各大科研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大组成部分。
1.2 微课模式概况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变的越来越方便,可获取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而“微课”就是一种依靠互联网而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所谓“微课”其主要特点是“微”即微课视频的长度不能过长,方便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其核心组成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它们以相互配合的关系共同组成了一个主讲知识重难点的教学体系。
1.3 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的状况
目前我国的微课已经在很多地域被用于生物化学教学。虽然还没有完全推广,但是各地均有类似的教育模式出现。比如依赖于网络交流工具如微信、QQ等的生化教育公众号,这其实也是微课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这种方式不够系统也不够专业,但是这种便捷的传播途径却明显的提高了生物化学教学的广泛程度。毕竟,新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虽然目前微课在生物化学教学方面尚且缺乏全面系统的授课方式,但是总的来讲,生物化学微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 利用微课进行生物化学教育的优点
2.1 传统生物化学教育的部分问题
利用传统的课堂式授业模式来教授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时,迫于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本身晦涩难懂且知识量巨大的特性,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二是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最后就是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太多,重点不好抓。
2.2 利用微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把微课这一教学新模式加入到生物化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微课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三大问题,首先微课中的微视频与教学课件中可以加入很多形象化的结构模型,比如在蛋白质合成一章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做出氨基酸由tRNA转运到蛋白质剪切加工的图示全过程。用来解决学生的理解问题。其次,如果在微课中加入例如短动画的知识讲解,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的提高上来。最后,在录制微课视频或制作微课课件时,可以先列出知识纲要然后对教学重点进行重点讲解,或使用特殊标记,标记重点。这样一来,生物化学课程重点不好抓的问题也就得到解决。
3 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过程,主要包含建立生物化学网络平台、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其他教学材料、制作微课学习方案这三部分。
3.1 建立网络平台
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微课资源下载、和老师同学进行问题探讨的平台,这样就便于解决微课资源的更新、教学问题的修改等问题。当然,如果是利用微课进行教育的探索者,想要进行实验性的教学,但是迫于资源环境的限制,无法独立的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依附于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甚至是利用百度云等Y源存储器作为资源的储存平台。
3.2 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课件等材料
这一步是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重点,微课的制作成功与否,决定了将微课用于生物化学的成败。
首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把本节或者专对于某一知识点想要传授的内容讲清楚,微课视频一定要简短,便于学生短时学习。
其次,微课课件等资源一定要全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在课后充分复习。
3.3 制作微课学习方案
鉴于我国目前的总体教育状况,微课尚且是传统教育的辅助部分,所以在学生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练习与复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制作学习任务单,然后向学生发放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4 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具体实例
在进行生物化学教学中,有关糖代谢中的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一直是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总有一些难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们制作了讲解三羧酸循环的微课。
3.4.1 利用微课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作微课视频,在视频中以图示方式逐步讲解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使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参与代谢反应最后再次生成草酰乙酸的全过程。
②制作配套学习资料,学习资料里包含三羧酸循环记忆口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小故事,简单的预习题,较复杂的课后练习题。
口诀:乙酰草酰成柠檬,异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
故事:从前有一个柠檬(柠檬酸)去海边,她遇到了一只乌贼(顺乌头酸),柠檬与乌贼一见钟情,于是柠檬追随乌贼住在了海里,变异成了异柠檬(异柠檬酸)。时光飞逝,异柠檬渐渐褪去青涩(异柠檬酸脱氢酶),有一天,在一丛水草之间,她发现了隐居在其中的一颗琥珀(草酰琥珀酸),她们发现彼此竟然如此相像!于是她们在两棵梧桐树(α-酮戊二酸)下郑重地结拜成了姐妹,从此大家就叫柠檬“琥珀腐妹”(琥珀酰辅酶A)。后来大家认为此名过长,于是乎她有有了第二个名字――“酸琥珀”(琥珀酸)。
柠檬有一个表弟住在盐湖城(延胡索酸),名叫苹果(苹果酸)。一年夏天柠檬去看她的表弟,中途不幸遭遇车祸身亡。人们追究这个传奇柠檬的身世,发现她是草酰乙酸和乙酸腐妹A的女儿,她的外公叫丙酮酸,外婆叫腐妹A(一家子都是腐女)。其实,在柠檬去看苹果的时候,苹果并不在家,他正巧去探望柠檬的老爸――草酰乙酸了。
③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将微课传递给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
④检验学生的预习状况,首先是观察学生在预习过后对三羧酸循环过程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是课程作业的完成顺利程度,最后是相关问题的测试正确率。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明显提高,课后作业的正确率较传统方式也有所提高。
3.4.2 微课的效果分析
事实证明,使用微课进行三羧酸循环有关的教学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响应程度会变的明显高昂,在讲授到相关知识点时,部分学生会马上响应相关的问题,课堂活跃程度也较传统式教学的课堂有明显提高,很显然,微课显著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将微课应用于三羧酸循环这一知识点的讲授很有意义。
4 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思考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让受教育者可以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的进行学习。然而,目前还不能用微课来代替传统的生物化学教育,毕竟,想要只通过微课就完成教育的所有过程,对学生的自主性、老师的能力都有极大的要求。而且,由于微课制作者本身具有的自由性,所以有些微课可能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错误。
另一方面,微课大部分是由在生物化学方面具有经验和兴趣的爱好者所做,这也就造就了生物化学微课具有散乱、不系统的特点,所以想要找到一套有始有终而且系统全面的微课材料反而不易。因此,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尚且还在实验阶段。
5 结语
利用微课进行生化教学是培养生物化学人才的崭新模式,如何利用微课改进传统生物化学教学?如何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出更多有特色的微课资源,建立崭新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仍有待于所有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任颜荣.浅论多媒体技术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纵横,2009,24(5):161-162.
[2]尹幼明.生物化学教学理念的更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14(20):155-157.
(一)差异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个方面,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内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在教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不同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发展特点来制定不同的作业内容,根据他们现有的能力来设计不同梯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来选择性的进行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保护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化学学习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优秀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的延伸。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使化学作业的设计更加合理。如在学习完必修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一课时时,可以根据学生本身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作业的布置可以设置基础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基础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原理,这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完成。拓展性问题可以让学生设计原电池(例如:水果电池),这部分要求有兴趣同学参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会打击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样性
个性化的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发展它的多样性,化学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学科,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练习题,不能只简单的把化学用语记住,而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和了解这门学科,从而全方面的来设计作业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前面我们已经提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个方面,所以我们在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中就完全可以从这八个方面来入手,比如,言语—语言智能可以让学生来讲解题目、写化学小论文来锻炼,逻辑—数理智能让学生进行物质的判别和推断,身体—运动智能可以让学生表演化学魔术和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厨房小实验等,自然—观察智能就让学生来观察自然中的化学现象等等。如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并说出新周期表的编写原理。
(三)创新性
高中化学的作业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不能再像传统的作业设计那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以这样的目标来设计的化学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了对化学学习的信心。这样对他们来说,提高的不单单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探究实验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布置一些实验型的作业,如在学习《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时,可以布置学生探究如何检验Fe3+中是否有Fe2+,并如何除去Fe2+,设计实验方案,并在下一节课堂上进行演示,同学集体讨论,交流。
二、多元智能视域下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化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指的是在作业设计这一活动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原则等,设计策略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作业设计的效果,而高中化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图策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高中化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知识内容多而杂,有很多的化学专业术语、专业名称和概念,这些东西都让学生感到头疼。而概念图策略指的是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来用图表的方式展现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概念图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师结合实例来讲解概念图的实际原则和步骤;二是学生自己来进行设计;三是学生之间相互进行交流,互相发现闪光点和不足,互相进步。另外,也可以使用数学上的韦恩图来进行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网络的构建。
(二)情景式策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情景式策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来把化学内容表现出来,在实际动手中来体验学习的内容和主题,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极大的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体验中学习,在过程中学习,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提高他们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在讲解到“钢铁的腐蚀”这一课时,由于钢铁的腐蚀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就可以在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作业来让他们在家里自己动手来做这个实验,在自我动手中更深刻的体验教学内容。
(三)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世界中有许多奇奇妙妙的现象,有很多内容教师只能通过口头的讲述来进行教学,根本无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的学习,所以,我们就可以采取模拟实际场景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就可以利用一些化学软件来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来感受物质的微观模型,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化学模型,比如,CH4、C2H4的分子模型等等,制作的材料自选,可以是气球、橡皮泥等等,这样的模拟场景虽然不真实,但是却仍然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小结
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业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本文就对当前多元智能视域下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但由于本人学历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能给同行和社会热心人士带来一些帮助。
作者:汤女贤 单位:漳州市第三中学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下面具体阐述关于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而化学实验本身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大,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有意注意力的集中,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思考,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单纯进行化学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感到格外的枯燥,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大受影响.当教师利用实验教学时,给学生展示的是一个绘声绘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从内心深处油然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例如,教师在讲解氢气的燃烧的实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心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而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实验得到解决.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往往能够投入全面的精力去参与实验,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能力
化学实验的主要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真实性、立体性.在这些实验教学特点的带动和熏陶下,学生能够搜寻到很多的感性材料,这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化学学习效果.另外,化学实验的表现和演示的特点,又能够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具有立体效果的化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知,直接而迅速的获得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中的直观的演示创造出鲜明立体的现象来实现自己对知识的探求,在整个实验中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习效果会大大提升.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实验都不是顺利完成的,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自己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当出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成功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增强其信心.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好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便能够更加轻松自如的解决问题.此外,化学实验的操作,大多数都是需要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的,这种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化学实验让学生拥有了更多自己探索、探究的过程,在实验操作中,他们会发现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来解决问题,实验顺利完成后,学生心中会产生强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促进化学教学中的其他特殊教育
化学实验除了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帮助其理解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外,还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无论哪一科目的教师,都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环保、安全和人生教育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首先是人生教育.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物品摆放的井井有条,实验桌面的干净整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等,都让学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这本身就是人生的教育.教师在实验演示中所表现出来的持之以恒的态度、在实验操作中的严谨性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生教育,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是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化学实验中有一些物质比较危险,操作不当就会产生爆炸等安全事故.教师要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避免产生安全事故.例如,浓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酸,要让学生认识到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这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接触硫酸的时候就会增强安全意识.再次,是审美教育,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美的观察和接受能力.化学仪器的精美设计、实验装置的和谐美,实验现象的奇异美和实验物品的自然美都让学生处于美的熏陶中,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最后,实验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总之,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养成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其亮,陈永生.翻转课堂在操作系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88-01
"得实验者得理综",实验的重要性可窥一斑。不论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是高考前的化学复习中,开篇以化学实验为本,好处多多。具体说利于引起学生的足够的重视,利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全面、透彻领悟化学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利于学生不断强化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系统的构建,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下面,具体论述以实验为本,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主要策略。
1.化学实验在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
构建知识体系利于从整体上认识和准确把握知识。如对于《化学物质极其变化》的第一节内容的学习,首先应把握这个章节中主要包含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总体上分为两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而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等。
对于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和还原反应。对于分类的方法包括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对于分散系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而言,分为九种类型。对于实验这块,重点是丁达尔效应,了解什么是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什么、丁达尔效应现象的应用等。了解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以及运用……
这样,这些知识构成一个网状结构,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整体上对知识"提纲契领",纵观章节知识,使知识"一览无余"。
2.化学实验为本与知识体系构建的关系
以实验为本就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方法。如对于《金属和化合物》的复习,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学生们了解了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与盐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等,对于这些知识的巩固实验是有效的方法,如做一做"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对于这个反应的现象――浮、游、熔、响、红等,可能学生记不清或者记不牢,而再次实验或者用多媒体呈现实验的视频画面,实验现象再次浮现在脑海。再如金属钠与盐溶液硫酸铜的反应,再次的实验探究,钠溶解,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有蓝色沉淀生成等会使学生历历在目,经久不忘。
在化学基础知识指导化学实验的同时,化学实验反过来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仍然以《金属和化合物》的教学为例,学生们在实验之后,明确了金属的化学性质,用这些性质所包含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是化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学以致用"。如对于钠应该怎么样保存的问题,学生通过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实验操作,自然联想到应该密封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如果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这样的教学,知识理论指导实验,实验又作用于知识的构建,形成知识。
3.实验对于知识构建的作用和策略
化学知识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靠大量的死记硬背而获得,需要以实验为载体,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提炼而得。
3.1 运用实验,构建"知识树"。通过操作实验,既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利于学生以思维的方式回顾知识,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促进"化学知识树"的生长。
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在实验前根据氯气的性质,研究和讨论实验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和收集装置,以及尾气处理装置等,根据实验,观察现象,并形成知识体系,了解反应原理和现象,构建与之相关的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3.2 把握高考动态,注重实验环节。2015年的高中化学高考试卷以实验为主线的命题明显多于往年,并且2016年的高考试卷,实验为主的问题较之于2015年还会有所提高,所占的分值也会有所增加。以实验为线索,从实验角度切入的分值高达30分以上。
一向以"题海战术"而居的理科的学习,虽然教育界曾多次指出题海战术的弊端,抨击题海战术,但理科学生不去练和考,想提高整体成绩也是不可能的,在练和考中,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练和考中,弥补不足和缺欠。根据高考的改革趋势,在复习和练中,应以实验为依托,加大探究性实验的力度,并在实验中,巩固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化,提高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也整体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成绩。
3.3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参与意识。在高中化学复习迎考中,应加大化学实验的力度,但在注重化学实验的同时,化学实验的复习应该与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教材中的重点的化学实验有必要再次进行演示实验,或者引领学生观看实验录像,回顾实验情境以及回顾和再次探讨化学实验现象等。
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很多,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喷泉实验、硫的性质(与铁、铜)反应、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铝热反应等近50个,对于如此众多的哦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趣味性实验的方法,有选择地进行实验探究,如魔棍电灯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既巩固知识,提高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4 实验应贴近生活,凸显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中,在突出实验为本,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生活化教学的主题不能忽略。
如果实验的设计远离生活,化学的趣味性因此而骤减,也不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构成知识体系。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与二氧化碳有关的材料,如蜡烛、汽水、碱面以及可乐等。上课时,让学生边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边选用不同的材料而实验。生活化的实验,增强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有用性。
高中化学教学中,采取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生活紧密相关,与知识的整体构建等彼此相连,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开心、学得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并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一、多元智能视域下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几点原则
化学作业是化学这一课堂的一个延伸和提高,是反馈教学内容,调控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当前,新课标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理念也是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当前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却普遍存在着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繁杂等问题,这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新课标改革的进程,因此,高中化学在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时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原则:
(一)差异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个方面,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内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在教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不同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发展特点来制定不同的作业内容,根据他们现有的能力来设计不同梯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来选择性的进行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保护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化学学习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优秀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的延伸。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使化学作业的设计更加合理。如在学习完必修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一课时时,可以根据学生本身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作业的布置可以设置基础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基础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原理,这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完成。拓展性问题可以让学生设计原电池(例如:水果电池),这部分要求有兴趣同学参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会打击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样性
个性化的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发展它的多样性,化学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学科,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练习题,不能只简单的把化学用语记住,而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和了解这门学科,从而全方面的来设计作业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前面我们已经提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个方面,所以我们在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中就完全可以从这八个方面来入手,比如,言语―语言智能可以让学生来讲解题目、写化学小论文来锻炼,逻辑―数理智能让学生进行物质的判别和推断,身体―运动智能可以让学生表演化学魔术和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厨房小实验等,自然―观察智能就让学生来观察自然中的化学现象等等。如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并说出新周期表的编写原理。
(三)创新性
高中化学的作业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不能再像传统的作业设计那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以这样的目标来设计的化学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了对化学学习的信心。这样对他们来说,提高的不单单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探究实验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布置一些实验型的作业,如在学习《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时,可以布置学生探究如何检验Fe3+中是否有Fe2+,并如何除去Fe2+,设计实验方案,并在下一节课堂上进行演示,同学集体讨论,交流。
二、多元智能视域下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化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指的是在作业设计这一活动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原则等,设计策略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作业设计的效果,而高中化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图策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高中化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知识内容多而杂,有很多的化学专业术语、专业名称和概念,这些东西都让学生感到头疼。而概念图策略指的是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来用图表的方式展现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概念图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师结合实例来讲解概念图的实际原则和步骤;二是学生自己来进行设计;三是学生之间相互进行交
流,互相发现闪光点和不足,互相进步。比如,在进行物质的分类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设计如下概念图来进行学习:
另外,也可以使用数学上的韦恩图来进行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网络的构建。
(二)情景式策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情景式策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来把化学内容表现出来,在实际动手中来体验学习的内容和主题,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极大的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体验中学习,在过程中学习,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提高他们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在讲解到“钢铁的腐蚀”这一课时,由于钢铁的腐蚀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就可以在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作业来让他们在家里自己动手来做这个实验,在自我动手中更深刻的体验教学内容。
(三)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世界中有许多奇奇妙妙的现象,有很多内容教师只能通过口头的讲述来进行教学,根本无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的学习,所以,我们就可以采取模拟实际场景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就可以利用一些化学软件来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来感受物质的微观模型,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化学模型,比如,CH4、C2H4的分子模型等等,制作的材料自选,可以是气球、橡皮泥等等,这样的模拟场景虽然不真实,但是却仍然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小结
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业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本文就对当前多元智能视域下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但由于本人学历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能给同行和社会热心人士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