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30 08:50: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辩论的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辩论的价值

篇1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022-02

价值是谁创造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以及在其基础上展开的关于分配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一些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在分配方面应该按劳分配;另一些人认为劳动只是创造价值的一个要素,因此应当形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理论。我们应当形成这样的认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主体性。广义价值论与狭义价值论之争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地认识这一问题的机会。

一、广义价值论与狭义价值论及相应分配理论的概念界定

(一)广义价值论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

广义价值论由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在他的著作《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以及《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等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蔡继明提出:“根据广义价值论,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创造。”{1}也就是说,劳动不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劳动降格为一个生产要素,同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一同创造了价值。价值理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分配理论,关系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有什么样的价值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理论与之对应。在广义价值论的基础上,蔡继明教授与谷书堂教授共同提出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所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2}这大体上也就是今天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础。

(二)狭义价值论及按劳分配理论

当我们看到“狭义价值论”这个名字时,或许感到陌生,其实所谓“狭义”只不过是与“广义”相对应的一种说法,狭义价值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劳动不是一种生产要素,它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3}。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学者坚持的分配理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即劳动作是为衡量分配的唯一的标准。

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辩论无解

(一)来自广义价值论的各种质疑

其实,所谓广义价值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它只不过是200多年前法国人萨伊所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的一个翻版,但毕竟取了一个新鲜的名字,于是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学者抛出了种种观点,并对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提出了种种质疑。

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无任何逻辑一致性的证明,比如,蔡教授写到“亚当・斯密曾以鹿和海狸的交换为例说明价值决定,认为,1只鹿之所以能和两只海狸相交换,是因为捕获1只鹿和捕获2只海狸耗费了同量劳动,因此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但是,他马上指出,“上述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规律,只适用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之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而在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积累产生以后的进步社会,价值就不是由劳动时间,而是由工资、地租和利润这三种收入决定了。”{4}由此,蔡教授认为在斯密的价值体系不是二元的,它其实仅存在一种价值理论,即生产费用论,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二元的价值论只是在不同的前提假设下对生产费用的不同规定。我们通常认为亚当・斯密是相对较早地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但是广义价值论者否认了斯密在研究之初对于劳动价值论的认可,以此否认劳动价值论在斯密那里的存在。而从历史的观点与阶级的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劳动价值论在亚当・斯密那里确实存在过,斯密之所以在价值理论上背离了他最初坚持的劳动价值论,无非是主体性在作怪。在斯密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时候,他所从属的资产阶级还不是社会的统治阶级,他们还需要辛苦的劳动,社会的统治阶级是无所事事的封建势力,而为了论证资产阶级存在的合理性,斯密才坚持劳动价值论。而当斯密所从属的资产阶级进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在斯密的有生岁月了封建势力,成为统治阶级后,资产阶级不再需要辛苦的劳动,他们终于有了可以使唤的阶级――工人阶级,于是为再次论证资产阶级的合理性,斯密开始在价值理论上背离劳动价值论。因此,广义价值论者抛出的这个置疑其实是主体性的问题。

广义价值论者又认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指的是功能性分配,也就是基于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把各个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收益转归各个生产要素所有者。广义价值论者认为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好一个“所有权”!谈到所有权的问题,笔者不禁要问:那个被你们叫作劳动力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者所创造的价值在谁那里?如果说资本所有者因其资本要素在财富创造中所作的贡献而昂首向前,那么劳动者为何尾随其后?因为劳动力并没有参与分配,它只是进行了可怜的交换;因为工资从来就不是收入,它只是成本。劳动仅仅是资本家手里的一种生产要素,它从来都没有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它仅仅是作为资本家购买到的一种生产要素而获得了资本家所支付的成本价格。

(二)主体性分析

诸如上面的辩论有很多,但是无论有多少辩论,都会限于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怪圈,都是无解的。作为一个劳动者,笔者是劳动价值论的坚持者与学习者,初次接触广义价值论时,试图逐条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应《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那本书当中对劳动价值论的种种质疑。但后来发现,陷于这场无解的辩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双方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有着不同的主体性,对利益问题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主体性”的问题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置身于这个社会当中,不管你承认与否,你都具有主体性与阶级性,没有人是公平的使者,尤其是那些自称为是客观公正的代表全人类利益的学者们更是如此。“迄今为止,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分别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劳动者为主体。”{5}我们不应该流于谁对谁错的表面现象,应该对不同观点的提出者进行归类,首先明确一个学者的主体性与阶级归属,然后便可以明确他的观点的立场,他是为谁说话的。我们对现在的政治经济学者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代表资本所有者阶级的学者,与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学者。显然,当双方处于不同阶级主体辩论阶级主体利益时,辩论是毫无意义的,问题不在于谁对,而在于你是谁。

三、走出辩论本身,接受理论与现实的考验

(一)强者为王

我们说不同主题之间就主体利益的辩论是无意义的,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谁主沉浮?强者为王!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社会在物质力量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精神上也占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就是占统治地位的人的文化。是资本家还是劳动者最终能够掌握利益分配的话语权与主导权,这要看哪个阶级最终掌握了物质力量。中国历史上的“盐铁论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谈到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重农抑商”,农为本、商为末,但重农抑商的政策不是中国古代从来就有的,中国在封建领主制时期的周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发达的商品经济,《周易》中有大量的关于商业活动的记载,春秋时的齐国,以发达的商业而称霸一时,战国时更是涌现了诸如范蠡、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大商人。但中国的商品经济却在进入集权官僚制社会之后经历了与西欧的商品经济完全不同的命运,西欧的封建贵族们只看到了商业的发展会给他们带来金银财宝,而忽略了与这些金银财宝一起成长起来的另一个与之相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于是,在西欧商业资本发展成了产业资本,资产阶级桎梏他们的封建势力而成为统治阶级。但情况在中国古代却截然不同,封建势力害怕大商贾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重农抑商这一基本国策,在秦统一后大体确立。汉昭帝始元六年,由霍光组织召开了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也就是“盐铁会议”,“会议上,桑弘羊的重商主义与重农抑商主义就盐铁专卖与农商关系展开一场大辩论。辩论结果是霍光一派获胜,这同时也是儒家道统的胜利。至此以后,重商思想很少再有人提及,重农抑商作为基本国策由此确立。”{6}为什么以霍光一派为代表的重农抑商主义会赢得那场辩论的胜利,当时的封建领主的势力已经由于井田制的瓦解以及各种分权政策而被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在社会当中不是物质力量的统治者。

(二)资本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与现实上的没落

那么回到我们这场关于广义价值论与狭义价值论之争,既然辩论本身已经没有意义,那么在辩论之外,究竟哪个阶级主体会最终胜利?我们要回到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去一探究竟。

以辩护论为方法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命已经渐趋终结。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护论的方法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经济活动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人在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利他。我们说利他源于利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利己不见得能够利他,利己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道德的沦丧,因此个体的理性不等于总体的理性,你根本就感受不到看不见的手,因为它真的不存在。辩护论的方法还“将现行资本主义制度规定为自然规律的表现,是天然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人的自私本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个人私利的唯一的社会形式。”{7}从这一点上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未免太过于确定与绝对化了,那种宣称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终结制度的论断是极其露骨的辩护。辩护论的方法留于现象描述的方法,不探讨本质规定,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我们看到他们把经济体系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部分,有的加进中观部分,但都是孤立地看问题的方法,看不到个体与总体的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掩盖了矛盾。他们分析生产就是生产,分析消费就是消费。辩护论的方法还片面强调数学化,认为应用数学的复杂程度是检验理论是否有深度的一种重要的标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这种倾向在中国的经济学界已经越来越明显。刚刚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他们因为还未步入社会而不了解中国的现实情况,他们当中有的人有出国学习的机会,在国外刻苦的学习使他们中的部分人掌握了高深的金融工程,但作为学生,就像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一样,他们同样不了解国外的情况。他们当中有的人毕业后回国工作,用的就是在国外学会的数学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种在不了解国情的情况下的置空的理论是解决不了中国的现实问题的。辩护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庸俗的实用主义,之所以称之为庸俗,是因为它为追逐创造财富这种有用性而不择手段。

资本主义的没落是资本的没落。资本曾经作为财富增长的手段,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那个时候,资本与人具有同一性。但是今天,当资本越来越投向既存收入,而不是投向新增收入时,资本是不顾劳动者而在虚拟经济领域牟利,资本的增长与国民财富的增长不一致了。于是,当资本总体脱劳动时,资本不再同一于人。它已经再无合理性而言了。{8}

(三)社会主义经济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社会主义不是忽略个体,而是要实现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它是同一于人类的劳动价值论以及按劳分配的理论应该成为劳动者的理论,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走过了许多弯路。如果说资本主义经济学因辩护论的方法而走向没落,那么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朝阳还没有出现。在很多打着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旗号名下提出的理论充斥着不合理的因素。但这一切的不足不等于说社会主义经济学没有前途,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经济学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但它必须明确主体性、革新方法、发展理论。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经济理论必然成为社会上的主导文化。

注释:

{1}蔡继明.比较利益说与广义价值论.南开经济研究,1987(1);蔡继明.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

{2}谷书堂,蔡继明.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经济学家,1989(2);蔡继明.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8

{4}蔡继明.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

{5}刘永佶.政治经济学大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刘永佶.政治经济学大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篇2

一、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制度内涵

关于“讨论式教学”的表述,在很多学术期刊中都有所涉及。对于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或者主流的观点。这就导致实践中教师经常将讨论式教学与教学中的讨论法相混淆,误认为讨论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讨论的方式。其实,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讨论为主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小学、中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阶段。本课题讨论的范围则限定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在高校的讨论式教学,笔者尝试加以定义:高等学校讨论式教学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在集体中辩论、探讨,达到互相启发、提高学习能力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方面的内涵:首先,要求讨论式教学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而不仅是偶然一现的兴致。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对课程而言具备稳定性和普适性。其次,要求讨论式教学方式具备可操作性。也就意味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具体讨论过程有所控制和掌握,引导讨论的方向和结论。再者,讨论式教学应具备艺术性。这就意味着,讨论式教学的结果与过程同样重要。在主持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要尽力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和讨论久而不决这两种情况,也要避免讨论过程与结果相分离。避免讨论过程热烈,但结论出台坎坷,甚至是结论与讨论不相符。避免在传统式教学过程中强加结论的行为。最后,讨论式教学意味着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讨论,将外在事物与内在知识相联系,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相沟通,最终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从实践看,课堂讨论自古有之。《论语》即为孔子与众弟子教学、讨论的思想的集锦。而西方的讨论式教学方式源自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充满逻辑、思辨与辩论的《理想国》以对话的方式勾勒了一幅讨论的画面。而近现代的课堂讨论则主要源自欧美,后被很多大学作为经验引入。例如,在哈佛大学,对课堂讨论不仅是教学要求,更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制度价值

1.化抽象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平素了解较少的规定与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本知识并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更来源于生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如果处于大二、大三阶段,课程比较多,学习变成负担,只是被动聆听。这种忽视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将会导致上课变成除了听讲就是睡觉的折磨。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和切入点,难以将知识与现实相联系,是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

2.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互动。根据相关教育理论,学生作为受众个体,只有当他感觉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调动积极性,才会有更好的参与度。开放式授课,教师并不局限在讲台上,而是随时信步走在学生中间,随机走到学生旁边。一个眼神,就可以和学生的思想碰撞。让学生随时随地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消除上课的拘束感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这种讨论式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来面目的热情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同,产生成就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其他学生争相感受这一体验经历。

3.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但开放式教学通常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而不是布道者。抛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从各自角度思考,往往会提出一个在课前准备时未曾预料到的问题,经常在学生之间发生观点的碰撞。这种思想的碰撞,是本科学生难能可贵的经历和兴趣的激发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辩论和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通过辩论得出一致的结论后,其实是对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提升未来就业能力的需要。

三、运用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思考

作为财经类学校的法学本科课程而言,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手段之前,先要分析掌握法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素。通过多年课堂实践,可以将法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分为感性要素和工具性要素。感性要素主要是指对法学的基本认识,包括法律信息、法律分析、事实识别、法律的综合能力、法律理论、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而工具性要素则主要包括法律符号、法律方法、法律理论、法律过程、法律哲学、法律政策和法律设计等要素。毫无疑问,上述诸多要素中都有实质性学习内容。像这样基础的法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只能通过相互互动的课程安排及充满能动性的方法学习,如物权法、民法等。尤其是书本上的法律与实际生活中的法律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导致人们在法律的作用方面采取更重视经验的研究方法。所以,在法律课程的设置方面,在打破传统法律教育可能和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法学学生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讨论式教学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厘清讨论式教学手段与诸多教学手段的差异。

1.讨论式教学与多媒体手段、传统板书手段关系。多媒体手段有自己的优势,可以用形象的手段展示抽象的文字内容,可以用音频、视频、动画、图案等方式多角度地分解知识点。例如,在介绍物权法曲折的立法过程时,插入央视一段关于物权法立法的介绍,内容丰富、形象、翔实,角度新颖。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手段并不能取代传统板书形式。在多媒体普遍适用的背景下,适当的板书更容易避免学生对大量应用多媒体产生单调感觉,强调重点,随机灵活。所以,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如何选择教学方式,对于讨论式教学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

2.讨论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关系。讨论式授课绝不等同于案例教学。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案例仅仅是一个偶尔出现的教学手段,而不应该成为主体。在现实中,还有更多知识点应该来自于现实或者理论争论之间的启发。通过现实中存在的事例,理论的焦点等,引导学生跨学科、跨部门理解物权法,拓展思维。这比案例式教学更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对于讨论式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数量、设置,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规划。

3.讨论式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授课准备过程中,需要精心在每一部分都挑选出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知识点设计开放式讨论的主线。这种开放式教学避免了传统知识点灌输的弊端,单纯的知识点灌输很容易在这种涉农问题上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及对法律的质疑。在农村,某些现实问题单纯靠法律是解决不了的。而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既给大家讲解了法律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要考虑绝大多数情况,还鼓励大家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明白法律的应用绝不是一纸条文那么简单,让讨论式教学有更强的实用性。

篇3

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

许多人对网络编辑职业认识存在误区,通过总结发现:一种观点认为在自媒体时代,其同步化、平等化、高速化、裂变性和全民参与性等特性,形成了“全民编辑”的局面,网络编辑已没有存在价值。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熟便捷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将编辑流程变压缩并易操作,网络编辑变成了新闻素养不高、只会“复制”、“粘贴”的搬运工,网络编辑的存在价值远低于传统编辑。但笔者持第三种观点,网络编辑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职业,网络编辑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也不是“美化工人”,而是建立在精湛的操作技术、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加坚定的职业操守和敏感的新闻嗅觉之上,对视觉感受、阅读习惯、文学品位的全面策划。

(一)网络编辑的存在使新闻的专业性得以保证。首先,网络编辑应具备传统编辑职业能力及专业素养。“‘把关人’理论这样认为:媒体在传送信息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对新闻信息和素材进行层层把关、筛选、加工与取舍,以决定哪些内容最后能与受众见面,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其次,网络编辑应熟知国家网络政策法规。网络媒体以网络作为载体,对于我国网络法规要了如指掌,对于网络自身携带的病毒要避而远之。再次,网络媒体环境下对网络编辑专业素养要求更高。网络时代,虚假信息大量泛滥,如果弱化舆论把关,后果将不堪设想。网络编辑在具备新闻敏感的同时还要兼具更加强大的新闻内容考证及新闻来源确认能力。综上所述,网络编辑的知识储备不仅要“专”更要“全”,并且依然担任网络新闻的 “把关人”角色,保证了网络新闻的专业性。

(二)网络编辑的存在使新闻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新闻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所有的新闻定义都离不开“新”这个特点。时效性就是新闻的一大显著特性。新闻的时效性即“事实变动的时间与新闻报道的时间差。时间越小,新闻的时效性就越强。”②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变更加重要,然而网络编辑从技术上成为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必要条件。同一消息放出后,编辑通过已掌握的数字编辑技术及网络设备,跨越与现场记者间的空间障碍,快速接受新闻信息后对其进行过滤、整合、设计,第一时间把新闻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且随时更新、完善。

(三)网络编辑的存在使新闻的价值更加突出。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我们的新闻在群众中所发生的影响程度,也就是一条新闻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新闻价值的影响因素就包括了具体的新闻工作。

作为网络编辑的新闻工作就严重影响新闻价值的体现。记者们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发现、挖掘、表现后可实现新闻的价值,但网络编辑对新闻专题的策划可将新闻价值无可限量的扩大化。“专题策划就是对某个关注程度较高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等进行的集合式的报道。”新闻专题需依据网站定位、专题对象的价值、网站技术条件等进行策划。新闻主题策划使得新闻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有效的提高了网民的关注度并调动其积极参与性,新闻价值随之最大化。

(一)加强业务水平。网络编辑不仅仅是提供信息那么简单,还要负责网络信息的深度加工、对相关信息进行汇编整理,提供背景信息、有关链接、受众评论等内容,选取独特的视角和编排方法,赋予这些材料新的活力。网络编辑应当全媒体人才,网络传播需要运用文、图、声、像等多种手段增强传播效果。这就要求网络编辑,要会运用多媒体手段,根据稿件特点选择传播方式。因此,网络编辑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编辑作品的质量。

(二)注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各行各业谋求成功之道的秘诀之一,在网络媒体中更是有强烈的需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将新比新,面对同一条消息,“新颖”,已成为各家媒体不谋而合的追求目标。的速度、内容的深度、选题的角度、标题的检索易度以及图片、视频的匹配度等都成为吸引读者眼球,满足信息时代受众摄取信息的特殊要求。

(三)提升职业修养。首先,网络编辑必须坚守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面对网络信息量大、难搜索的时代特性以及鱼目混珠的网络环境缺陷,为了控制好网上的舆论导向,网络编辑更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对网络信息进行全面的过滤及汇总。其次,一名优秀的网络编辑要有为作者、为读者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作为网络信息的编辑者、者,既要拥有高雅的艺术修养,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最基本的素质。

参考文献:

篇4

任何资产本身都是无法准确估值的。这是因为,价格的本质是两种商品的交换对价,这种对价关系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价值尺度本身的内在价值也在变化。交换一种商品,需要多少单位的另一商品,或多少单位的统一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交换意愿。这样来看,任何一种价格或者估值形式,都只是一种暂时性、主观性的现象,只能在波动中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但不能确定一个绝对的水平。

这就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价格波动,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外汇等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以及石油、煤炭、钢铁、稀有矿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看到交易市场上,各种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每天都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价格波动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候。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于所有商品和资本品的估值都是有着根本的缺陷的。这个缺陷就在于,任何一种价格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一种条件下的供求关系,而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供求关系摇摆不定,那么所有的估值行为都将随着市场波动而失效,甚至可以说,估值行为本身就是徒劳的。

估值失效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方面。

客观方面,小范围、短周期、稳定条件下的估值是容易的,这是因为价格波动的参与变量受到外部条件的约束,而不容易发生变化;而一旦范围扩大、周期加长、条件复杂多变以后,几乎所有的估值和预测都会失效。现实世界是无比复杂的,尤其是人类社会,它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且构造精微、规模庞大,任何人想要完全掌握全部的信息都是不可能的。社会现象与科学实验有着同等甚至更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主观方面,人们在进行价值估算和价格预测的时候,常常忽视了人类认知上固有的缺陷性。这种认知缺陷性表现为,任何个体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对已有信息的思维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将信息处理的结果应用于实际操作的匹配度和及时性也是有限的。种种的认知缺陷导致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从而基于错误的认知进行了错误的估值、定价和预测。同时,人类本身的主观认知对客观世界的参与和干预,又强化了社会现象中人与社会互动的的主观易变性和相互干扰性。

这些客观的、主观的原因,都导致我们的估值行为无法取得完美的结果。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它们的不可预测性,主要表现在短期不可预测性和长期不可预测性两个方面。

短期不可预测性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中瞬息万变的短期变量太多,根本无法及时统计,更无法综合处理和实践应用。那么就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而言,你无法预测一天之后、十天之后、两个月之后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无法预测一分钟之后、五分钟之后或者三十分钟之后的股票价格走势。所以,短期波动遵循的规律是随机游走,因其变量太多、时间太短,所以短期现象具有不可预测性。

长期不可预测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面临与短期不可预测性相同的长期变量不可知性,二是黑天鹅事件对概率分布的干扰和对客观进程的毁灭性冲击。长期现象所面临的变量的数量,与短期现象是相同的,但是这些变量在长期之中的运行是有周期性规律的,所以人们能够对某种变量的长期趋势进行有限的预测,但毕竟这种长期变化所依赖的条件纷繁复杂,而长期变化又是短期变化的积累,那么长期变化自然又具有短期变化所固有的不可预知性。同时,小概率但有根本性重大影响的黑天鹅事件的客观存在,又会不断地颠覆人们已有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向,从而彻底改变历史。这些概率极小又反复出现,看似不可能却每每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黑天鹅事件,导致所有的基于以往统计的概率预测都统统失效,人们无法按照概率来对未来作出线性的规划,只能随机应变或者随遇而安。

所以由此可知,人类面对客观世界,面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他们无论在认知还是在行动上都是无知和弱小的。价格波动是这种客观世界复杂易变和不可预测性的典型表现。

篇5

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高度发达,各种性现象、性观念充斥社会,特别是西方性自由、性放纵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而中国长期传统的性禁锢、性神秘和性教育的缺失,使得部分青少年对性不能正确处理和看待,出现了影响个人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有关人士指出,大学生性教育问题必须得到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关注。国外很多国家开展了多年性教育,发现只有进行性知识与性道德并重,关注人格的性教育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许多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性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一种人格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

本研究试图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开放式和封闭式调查、理论思考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结构体系,进而编制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价值观量表,以期为以后的性研究作一些前期工作,为大学生的性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方法和程序

1.1 价值观的界定

心理学对价值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价值观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罗克奇(Rokeach,1968)认为,“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和存在的最终状态有关,……是一种持久的信仰。特殊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是指个人和社会偏爱选择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塞普尔(Super,1980)认为,价值观是一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或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是一种相互联系,或者是一种物质条件。国内的黄希庭(1994)认为,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理由。

对以上国内外研究者所倾向采用的价值观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分别从动机、信仰、目标、判断标准的角度来研究价值观。本文认为价值观是人们想要达到的某种目标,此目标或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是一种相互联系,或者是一种物质条件,它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了判断选择的标准,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1.2 价值观的初步构建

根据价值观的概念,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个别访谈与开放式问卷初步确定大学生进行想要达到的各种目的,从而选择大学生价值观小样本问卷的题项。然后通过小样本试测来检验这些题项的适当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建,形成正式问卷。

1.3 开放式问卷的分析

选择苏州大学的学生200人作为开放式问卷的被试,通过大学生价值观开放式问卷调查表明:(1)大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性活动时,往往认为他们是为了爱情,生理需要,一时冲动,寻求刺激,传宗接代,快乐,年轻人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炫耀,个人自由,不想让对方失望,家庭生活以及为了其它目的(赚钱等)等;在对自己进行评价时,认为是为了生理需要,的融合,一种冲动,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过程,表达自己的情感等。(2)经过概括和总结,大学生对于目的的理解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表达爱情;寻求快乐与刺激,满足生理需要;在同伴前炫耀;一时冲动,满足好奇心;传宗接代及家庭生活;其它目的(赚钱等)。

1.4 小样本测试

用初步确定的大学生价值观的44个条目作为测试题目,问卷的条目来自两个方面:开放式调查和文献中谈及的各因素。把他们随机排列,编成初步大学生价值观问卷,采用Liken自评式5点评定量表记分。小样本由113名男生和133名女生组成,其中大一41人,大二140人,大三67人,大四2人。

1.5 小样本调查结果

1.5.1 项目分析参与项目分析的有44个题目,在因素分析前,先进行项目分析,其方法如下:计算出每个被试的总分,按照总分的高低排序,前27%处的为高分组,后27%处的为低分组,高低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结果不显著的项目删除。结果没有题目被删除,44个题目全部达到显著。

1.5.2 因素分析变量的线性检验显示KMO检验值为,92,表明数据呈较好的线性,经计算Bartlett’s卡方值为6446.43,显著性水平为.000,极其显著,表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作因素分析。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经验和因素分析理论对一些题项进行筛选,删除和修订一些不明确的题目,删除一些意义重复较大的题目,最后剩下34个题目。

根据以上分析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评定量表计分,依次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确定”,“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计分依次为5,4,3,2,1分。正式问卷的题项随机排列,以避免学生答题时受顺序效应的影响。

1.6 大学生价值观结构的理论构想

综观以前的研究,并根据对开放式问卷和小样本测试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由爱情、婚姻、愉悦、成长、名利和同伴六个因素构成的。

1.7 正式问卷的施测

1.7.1 被试的构成 本研究选择江苏省六所本科院校,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问卷728份,删除回收的其中呈“之”字形或全选某一或两个数值,或连续有五个以上没有选择的问卷等有明显随机应答的问卷;剔除L量表得分大于等于8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23份。取样尽量做到各年级、性别和文理的均衡,其中女生346人,男生265人;文科291人,理科323人;大一251人,大二94人,大三112人,大四152人。

1.7.2 工具和测量

问卷采用的是经过小样本测试后编制的大学生价值观问卷作为正式问卷。由于本研究涉及话题比较敏感,所以增加MMPI中的L测谎量表,对明显有意按照社会期望作答的被试进行排除。为了保证测试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客观性,编写了测试老师用的“问卷施测指导语和注意事项”随问卷寄发给主试。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析问卷的信效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项目分析

参与项目分析的有34个题目,在因素分析前,先进行项目分析,其方法如上小样本测试,结果没有题目

被删除,34个题目全部达到显著,所有的题目参加因素分析。

2.2 因素分析

2.2.1 样本的适当性考察样本数据的相关矩阵分析,结果表明:KMO系数是,924,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9435.932,显著性水平为.000,这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存在的可能性,适宜于进行因素分析。在进行因素分析过程中,按照以下标准删除项目:(1)共同度小于0.35;(2)载荷小于0.35;(3)因素包含项目不足3个。

2.2.2 因素分析及命名 研究收回有效问卷623份,参与因素分析的变量34个。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于考虑到价值观各维度之间不应是彼此完全独立的,应有一定相关,因此采用斜交旋转,求得因素负荷矩阵。并根据以下准则来确定公因子的数目:(1)因素的特征根大于等于1;(2)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Screen Test),陡阶检验的碎石图;(3)抽取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要能解释3%的总变异;(4)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个题项;(5)因素比较好命名。最后,抽取出6个因素,包含34个题项。这6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7.497%。第一个因素包含8个题项,它们涉及的是表达男女朋女之间的感情,本研究定义为“爱情”因素;第二个因素包含7个题项,它们都与中的愉悦感受相关,因此可以命名为“愉悦”因素;第三个因素包含6个题项,都是与家庭有关,可以命名为“家庭”因素;第四个因素包含5个题项,它们是与金钱和地位有关的,可以命名为“名利”因素;第五个因素包含5个题项,都与长大成人相关,因此可以命名为“成长”因素;第六个因素包含3个题项,都是与同伴有关的,可以命名为“同伴”因素。

2.3 问卷的信度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和分半信度来鉴定量表信度。总量表和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和分半系数见表1。

从表l中可以看出,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除了名利这一维度才0.48之外,其他的都达到了70以上,说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较好;而分半信度也都达到,73以上,说明问卷的分半信度较好。说明大学生价值观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4 问卷的效度

问卷的效度考查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两个指标。

2.4.1 内容效度一个测验要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确定好内容范围,二是测验题项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本问卷的各个题项都是来自于开放式问卷整理的结果和理论构想中界定的各因素,在正式问卷形成的过程中,多次请心理学研究生进行讨论和修改,因素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构想的维度一致,即大学生价值观可以分为爱情、家庭、愉悦、名利、成长、同伴六个维度。这些说明了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4.2 结构效度检验结构的常用方法是因素分析,该方法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效度鉴别方法。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各个因素之间应该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如果相关太高说明因素之间有重合,有些因素可能并非必要;如果因素之间相关太低,说明有的因素测的并不是大学生价值观。

本研究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以及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矩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与总量表的相关较高,而因素之间的相关相对较低,这表明量表的结构符合量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篇6

在马克思时代,市场交易方式相对简单,市场空间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比较有限,充当世界货币的贵金属的价值比较稳定。与之相联系的,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及其作用力也比较易见,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不仅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原有的传统因素产生影响,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新因素。新旧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商品价值的决定更呈复杂化趋势。再加上信息化、全球化引发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市场主体与客体之间,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产品的出口营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非对称性,所有这些,是导致新时期国际价值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面对这些影响国际价值变化的因素,有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传统因素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1)生产资料。在马克思时代,作为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蒸汽机的出现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使直接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发生重大变革,即机器代替手工工具。大机器在生产领域中的普遍使用,成为当时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在当代,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的技术装备水平远非马克思时代的普通机器所能及。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资料的构成中不仅劳动资料发生了质的变化,劳动对象的范畴也在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劳动对象。就劳动资料的变化特点来看,由于计算机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劳动资料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而且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展,即由发达国家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这就使得生产过程中这些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包括技术装备和劳动对象,必然对国际价值产生新的影响,表现在产品价值中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还表现在由于劳动资料无形损耗速度加快、折旧期缩短而产生对产品价值的影响等。

(2)劳动力构成。在马克思时代,企业的规模较小,机器设备的技术含量较低,企业内部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数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极其有限,为机器生产服务的各类人员也主要在企业内部,很少延伸到企业之外,显示出当时劳动的特点是:以体力劳动、重复型的简单劳动、企业内部的生产型劳动为主,劳动者的组合结构以普通的蓝领劳动者为主。而当代,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企业的生产再也不是停留在原来的普通机械上孤立地进行,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引领着企业的生产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致使直接生产过程发生了一系列质的的变化,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过程也发生了相应的质变,使当代劳动出现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新特点――以脑力劳动、创新型复杂劳动以及企业内外部结合、生产型与服务型并重的劳动为主,劳动者的组合结构以白领劳动者为主。而作为当代劳动者主体的科技劳动者、管理劳动者和高级生产、服务劳动者所从事的高级的复杂劳动,对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影响作用,也远远超过马克思时代。

(3)劳动生产率。在当代,由于高新科技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马克思时代,对国际价值的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各个国家内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而世界市场上国际价值总量却在增长。产生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在于,从各个国家内部看,高新科技的应用引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不仅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大量增多,而且使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大为减少,致使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而从国际范围看,高新科技引发了许多新产业、新部门的开拓,许多新产品、新服务的提供,大大增加了国际价值的总量;占据主导地位的大量高级复杂劳动力的使用,会大大增加国际价值的总量;先进技术装备的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增加产品总量的同时会消耗更多的劳动对象和生产设备,使转移的旧价值增加,从而相应增大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这就是当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商品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双重影响。

(4)供求关系。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作用下,世界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规模空前扩大,市场机制日趋完善,商品在世界市场流通的速度、范围是马克思时代不可比拟的。但信息化、全球化也引发了世界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使由供求关系导致的价格波动更加明显地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实现。一方面,各个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其政府、商会和企业纷纷加强营销网络、进出口渠道的构建与维护,以促进世界市场流通渠道的畅通,客观上有利于国际市场商品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各个国家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采取种种手段,对市场的供求施予国别政策和人为的影响,使国际市场供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灵。表现在有些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惜对出口企业进行明贴暗补,而对外则采取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将别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拒于国门之外,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平衡,进而影响了商品国际价值的实现过程。

(5)货币价值。在马克思笔下,世界市场上是由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充当世界货币的材料。世界货币作为衡量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外在尺度,其自身价值的变化,必然会对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产生影响。在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内在尺度不变的前提下,世界货币的价值变化与商品的国际价值量变化成反比关系。而如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早已退出流通领域,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联盟组织的纸币替代贵金属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实际上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成为衡量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外在尺度。这些国家和地区联盟组织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采取措施使本币币值变动,从而引发国际市场的汇率波动,进而影响世界市场商品国际价值的变动。

2 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因素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信息化、全球化不仅改变着原有的传统因素对国际价值形成的作用机制,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新因素。

(1)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在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实践证明,网络贸易显著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大推进了国际贸易向快速化、简易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网络贸易领域中,参与交易的各方只要支付少量的网络通信费就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存储、交换和处理,大大节约了交易费用;二是参与交易的各方无须中介的介入,只要借助于全球性开放的互联网进行直接的联系与交易,大批的买卖瞬间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交易速度;三是参与

交易的各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掌握世界市场的行情和需求动态,对于出口商来说,可以根据世界市场的行情和需求动态来安排商品的生产和组织出口,使商品的出口能够与不断变化的世界市场需求相适应,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以体现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

(2)产业垄断。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垄断对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世界市场上,垄断对商品国际价值的影响作用,也大体相似。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垄断出现了新现象,突出表现在信息产业自身的领域。由于信息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信息经济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点,各国政府都把它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和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其发展,这就使得信息产业容易产生垄断。再加上特有的经济效益、高额的垄断利润使该产业中的垄断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其发展,以继续强化其垄断地位。这一切使信息产品的国际价值很大程度上受垄断企业的个别价值所左右,垄断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往往会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产品的垄断高价,使其大大偏离真实的国际价值。

(3)服务贸易。战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际货物贸易。与普通的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自己的特征,给服务产品的价值决定带来新的问题:一是有些服务具有独享性。如数据信息处理、环境保护以及城市规划等专业,涉及的是特定的主体和客体,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也难于用统一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二是大部分的服务具有不可贮存性。这是由国际服务的供给与消费几乎同步进行的特点决定的;三是贸易对象的两权具有可分离性。在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同时转移到进口者手里,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发挥一次作用。但国际服务贸易则不同,其贸易对象的两权往往可以分离。如在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中,服务的出口者可以凭借其所有权,通过契约关系,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分别向不同的进口者转让使用权,使产品的使用权得以多次转让。由于同一服务的使用权可以多次转让,多次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调节作用也相应地发挥多次。

(4)组织干预。战后发展起来的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组织,都有其共同之处,即通过成员国或地区政府间的协商,逐步消除区域内的贸易障碍,促进区域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在有的经济合作组织内部,例如欧盟,不仅在成员国之间拆除商品、服务的贸易壁垒,实行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组织内部推行统一的货币,从而使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与流通作用越出了各成员国的国界,商品的价值也相应地由原来的国别价值发展为区域价值。区域价值的出现有利于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过渡。然而,这些经济合作组织对外却依然维持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从而客观上造成了统一世界市场的分割,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价值的形成。显然,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干预,对于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发展和国际价值的形成,客观上产生着双重影响。

二、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众所周知,马克思没能完成他所设计的按照由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到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顺序来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写作计划,也没能留下关于国际价值研究的完整理论表述,散见于其著作中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相关论述,是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当时的市场背景下,依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国际价值问题所进行的初步探索,所形成的有关国际价值的论述大多是基于他的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的应用和逻辑延伸。这些论述,不仅成为后人继续研究的有益借鉴,同时也为后人对国际价值的进一步探讨留下充分的余地。

当今世界市场出现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新特点,也带来了国际价值的新变化,需要我们对这一系列变化、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以此创新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在新时期,创新与发展国际价值论,需要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方法,研究信息化、全球化对国际价值带来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国际价值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不仅要研究当代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条件,而且要研究国际价值的决定与国际价值的实现,还要研究国际价值规律的具体作用等问题。

从国际价值的形成看。在信息化、全球化作用下,生产资料、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货币价值等影响国别价值形成的传统因素的变化,同样是引发国际价值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在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国别价值产生影响,其影响可以是同一方向、不同程度,也可以是相反方向、相同程度等多种组合情况。由于国别价值是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国际价值是国别价值在空间上的延伸,对国别价值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同样适合于对国际价值的研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在信息化、全球化作用下,供求关系、网络贸易、产业垄断、服务贸易以及组织干预等一系列新因素的出现与变化。研究这些发展变化的新因素在不同时段、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在方向、程度上对国际价值的形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也是新时期探讨国际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看。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实际上是其在国内市场作用的扩展和延伸。与国内市场相似,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同样是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价格的涨落,以此调节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总劳动量在世界范围的分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然而,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是,战后,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作用下,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出现新的变化,即呈现出泛化、强化和更有效的特点。对这一系列新特点的深入探讨,是研究新时期国际价值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此外,在新时期,价值规律的调节手段也有新的变化,即当今价值规律在通过供求关系调节世界市场的进程中,往往是通过利率、汇率以及利润率等具体的经济杠杆进行的。这些经济杠杆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世界市场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货币流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世界市场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和世界总劳动量在各个不同生产领域的分配。对这一系列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具体研究,是探讨新时期国际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从价值规律的作用结果看。一旦商品从国别市场进入国际市场,随着空间的变化,相应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优胜劣汰功能也从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在世界市场上,由于较发达国家和较落后国家的生产率水平差距较大,他们的单位产品价值差别也较大,这有利于较发达国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同时较发达国家还可以凭借对市场的垄断,进行不等价交换,以较少的物化劳动换取较多的物化劳动,获取超额利润。所以,马克思说: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

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在新时期,尽管国际贸易和各国间的经贸往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世界市场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和完善,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和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的功能依然未变,国际市场上不平等交换的机制依然存在。由于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具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在价值规律优胜劣汰功能和不平等交换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国际市场交易所实现的利润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也就不可避免,这也就是战后以来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南北差距具有不断拉大趋势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应地,也引发了战后国际经贸关系方面新的统治和依附关系。显然,研究新时期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结果,考察国际贸易所实现的利润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的问题,这既是马克思国际价值论在当代的应用,也是对当代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探讨,它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又一条重要路径。

篇7

本研究以焉耆盆地1990年、2000年与2011年同一时期Landsat影像基本信息源。首先,利用焉耆盆地1∶10000地形图对2011年的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然后以2011年的图像为基准,校正1990年和2000年的图像,使该3景影像具有相同的地图投影方式,RMS校正误差均在1个像元以内。根据研究区的特点,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水域(包括湖泊、水库、河流、渠道、滩地)、湿地(经常积水或渍水,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草地、耕地(旱地农田)、城镇用地(城镇聚落、村落聚落)与未利用地(荒漠、沙地、盐碱地、裸岩)。在ArcGIS支持下按照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建立解译标志,通过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研究区1990年、2000年和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图与相关数据。基于野外调查采样点的数据与研究区的地形图和土壤图,利用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后得出3个年份的总精确度和Kappa指数等均大于0.84,其分类结果符合精度要求。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国内外众多学者已重视并开展了不同尺度以及单个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单项服务的价值评估研究。如Costanza等的研究成果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原理与方法从科学意义上得以明确。谢高地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考Costanza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本研究采用谢高地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实际情况,对焉耆盆地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其公式为:式中:ESVk,ESVf,ESV———k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f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区域总生态服务价值;Ak———k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面积(hm2);VCkf———k种土地利用类型、f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元/(hm2•a)]。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如表1所示。

敏感性分析方法

借用敏感性指数(CoefficientofSensitivity,CS)以确定生态服务价值随时间变化对价值指数变化的依赖程度[18],以此来检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是否适合本研究区。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价值指数分别调整50%,来衡量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如果CS>1,表明生态服务价值相对于CS是富有弹性的;如果CS<1,生态服务价值则被认为是缺乏弹性的,比值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的准确性越关键。敏感性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ESV———总生态服务价值量;VC———价值系数;i和j———初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调整后的价值;k———土地利用类型;CS———敏感度。

结果与分析

1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对比1990年、2000年与2011年三期影像解译数据(表2)可以看出,1990—2011年间,焉耆盆地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城镇用地增加了7080hm2,年变化率最大,为4.93%;水域面积增加了3487hm2,年变化率最小,为0.16%,主要是因为水域总面积在土地利用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占15%左右),是研究区内比较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湿地面积增加了4934hm2,年变化率达0.50%;草地面积减少了10415hm2,年变化率达2.25%;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了14590hm2,年变化率为0.32%,由于未利用地在研究区土地利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50%),也属于比较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1990—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水域、湿地、耕地与城镇用地面积增大,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000—2011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耕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增大,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总的来说,1990—2011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水域、湿地、耕地与城镇用地面积增大,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面积变化的绝对量最大,水域面积变化的绝对量最小。

2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运用公式(2)—(4)计算焉耆盆地生态服务价值与功能(表3—4)。由表3可知,焉耆盆地生态服务价值从1990年的821400.0万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867300.0万元,增加了5.59%,达45900.0万元,每年净增加生态服务价值达30.23元/hm2。1990—2000年间,焉耆盆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动最大,变化率为37.93%,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动最小,变化率为5.72%。

2000—2011年间,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动最大,变化率为14.94%,未利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动最小,变化率为2.17%。总体来说,1990—2011年间,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动最大,其变化率高达47.21%,水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最小,变化率为3.31%。研究区内湿地与水域合计生态服务价值占研究区总生态服务价值的80%以上,表明湿地与水域在研究区生态服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是由湿地与水域面积的增加而引起的。139第6期麦麦提吐尔逊•尔逊等:焉耆盆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由于湿地与水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也远大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的增加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其中湿地面积净增加4934hm2,生态服务价值净增加27380.0万元,对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的影响最大;水域面积净增加3487hm2,生态服务价值净增加14180.0万元,对生态服务总价值的增加的贡献也较大。

表4中各生态服务功能估算价值(ESVf)对研究区总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并获得了各生态服务功能对总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的变化状况。可以看出,各生态服务功能对区域总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娱乐休闲、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食物生产、气体调节和原材料。废物处理与水源涵养为研究区内生态服务价值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两种生态服务功能类型。

3敏感性分析

利用公式(5),把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分别上下调整50%,计算了研究区1990年、2000年与2011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1990—2011年间,湿地和耕地敏感性指数呈增长趋势,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敏感性指数呈减少趋势,表明湿地和耕地的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变化会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产生放大作用,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产生了缩小作用。草地与未利用地的敏感性指数很小,均小于0.02,表明草地与未利用地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变化影响不大。耕地敏感性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增长趋势,表明高密草的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变化在1990—2000年间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产生缩小作用,而在2000—2011年间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产生放大作用。水域的敏感性指数最大,均大于0.51,这是因为水域在研究区内的分布面积与生态服务价值较大。草地与未利用地敏感性指数的调整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估算的影响很小,即草地与未利用地的敏感性指数分别上下调整50%时,估算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率均小于1%。总体来说,不同年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的敏感性指数的变动小,而且均小于1,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结论

(1)焉耆盆地1990—2011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水域、湿地、耕地与城镇用地面积增大,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面积变化的绝对量最大,水域面积变化的绝对量最小。

篇8

近年来国内会计领域中的不诚信问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做假频频曝光,投资者信心大受打击,股市一直处于低迷。利益的驱动、两权的分离、缺乏会计人员应有的独立性的环境,这些都为造假提供了可能。审计监督不力为虚假会计信息的开了方便之门,而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审计模式失灵,为使审计监督更加有效,审计必须向风险导向模式转变。

一、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危害及大。导致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审计监督不力为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的开了方便之门,是导致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主要原因。审计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如: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但笔者认为审计模式的陈旧落后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传统的审计模式主要有账项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对账项、交易的具体检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即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会计账簿、凭证及其有关资料的检查,故审计又被称之为查账。“造假”一条龙,使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部分失灵,效率较低。员工舞弊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数量往往有限,时间久了总会被发现和纠正。管理舞弊则不同,重大的财务欺诈往往是由于管理舞弊造成的。

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对客户内部控制的研究、评价,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依此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在审计过程上划分为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两大阶段,但在审计的着眼点。仍集中在具体类别的经济业务或账户记录及余额。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审计要跳出账簿。跳出内控,根据现代财务舞弊特点,进入以查找舞弊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传统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区别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是以风险决定实质性测试,这种风险更强调的是固有风险,当然也考虑控制风险,这种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有以下几点作法区别于传统审计模式:

1.审计目标集中在发现重大错弊,要求注册会计师自始而终保持专业怀疑;在专业胜任上,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的关键是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这些线索在没有线人提供的情况下,只有靠自己的专业分析能力,从研究客户入手,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搜集和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点,然后实施系列的个性化测试方案。不是像传统制度基础审计,每家公司差不多,审计就象流水线作业,非常机械,缺乏灵活性。风险导向审计强调的就是针对不同客户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针对特殊的、不同的风险点。实施不同的程序。

2.风险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传统制度基础侧重于对控制风险。而风险导向审计则更加强调固有风险,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及其环境。从各种渠道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地域情况,对企业作深入的研究,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并评估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

3.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逻辑思维过程不同。

传统审计模式的思维过程为:初步了解客户情况。初步评估企业风险程度,确定是否接受委托一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要时进行穿行测试),评估内控制度,预计控制风险水平,确定重要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一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一制定审计计划。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初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特点及经营环境。初步判断其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确定是否接受委托一全面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特点和地域经营环境,判断舞弊可能,评估风险水平;然后进行分析性测试进行映证与分析,结合对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确定重点风险领域一根据重点风险领域,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一制定审计计划。

篇9

一、桥梁工程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境内某桥梁,东西走向,为了满通需要,在不改变已有桥梁的前提下进行桥梁加宽施工,在北侧重新建设桥梁。新建桥梁的具体技术指标如下:桥梁的荷重能力为I级公路,大桥及涵洞的洪水频率为1/100,单孔双向,净空132xlOm,最高通航水位为3.334米,桥梁宽度为15.75米。

二、桥梁方案设计及造价编制概况

桥梁的具体设计方案如下:为了使新建桥梁与现有桥梁的桥墩对齐,主桥主跨为143米,边跨为105米,此外,引桥桥墩与现有桥梁的桥墩要对齐,在施工中桥跨主要采用16mT梁。

桥梁造价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人工和材料的费用、机械台班单价、其他工程费和间接费费率等。根据山东省相关造价文件规定,人工费用为每人每天120.12元。桥梁施工中主要的材料是钢筋和水泥,它们的价格主要是参考青岛市当月的价格情况,其余的辅助材料则参考当月《山东交通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价格进行计算,还要与相关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造价。此外,在施工中的混凝土是按照商品成品价格进行计算。

2007年,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中规定了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标准,在进行机械台班造价编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山东省执行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条例中规定:在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变费用按照额定费用计算,可变费用班人工费要按照生产工人人工费进行计算,机械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燃料费用要按照材料费进行计算。此外,养路费和车船的使片用税按照相关的文件规定进行计算。

其他工程费和间接费费率根据二线城市的标准计算,在高原地区和风沙地区进行施工产生的额外费用不计入其他工程费用,但是由于工地转移而产生的费用则要计人其他工程费用。五险一金费率按照32.01%计算,主副食总路程运费按照5公里计算。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扣除规定费用的7%后再计算利润。此外,还要扣除直接和间接费用以及利润的3.48%作为税金。

三、基础工程造价

桥梁建设基础工程主要包括桩基础和承台两项,所以该阶段的造价编制主要由这两项组成。桩基础是从水下打桩上来,一般分为主墩桩基、附墩及过渡墩桩基等,分别为D250厘米、D150厘米。在桥梁施工进行时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确定桩基的深度及大小,该项的造价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桩基钻孔定额、混凝土浇筑及钢筋定额、水中埋设钢护筒定额、桩基工作平台定额等。此外,该项日位于青岛市城镇区域,基桩钻孔产生的废渣进行处理会增加费用,在施工过程中挖掘机、运输工具等产生的费用也有列入该阶段的造价编制。

承台施工费用计算主要包括承台构造的大小及钢围堰的面积,在计价时可采用相关文件规定的费用进行计算,包括承台混凝土及钢筋定额,围堰定额。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造价编制时,混凝土的价格计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此外,承台在施工之后需要进行冷却,产生的费用也应该列入编制。

根据以上的造价编制方法,该桥梁项日基础工程造价为2432.9元/m2。

四、下部构造工程造价

下部构造工程造价编制中,可根据索塔砼、钢筋、钢绞线、锚同套筒、钢锚箱、避雷针套用定额计算,并且在施工中,南于混凝土运输产生的费用以及其他额外增加的费用都应该进行造价编制。此外,施工所需的电梯支架安装、使用、拆除所产生的费用也应具体考虑。

附墩和过渡墩的造价应该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分别进行定额计价,不能混为一谈,避免出现造价混乱的现象。

根据以上的造价方法分析,该桥梁项日下部构造工程造价为32298元/m2。

五、上部构造工程造价

上部构造工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主梁、斜拉索、桥面铺装、伸缩缝、护栏、人行道、桥面排水等。在进行主梁的造价编制时,可以根据施工图纸对支架基础、支架的面积、预压支架的重量进行计价。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o号块的托架重复计价,还要注意边跨合拢段支架的计价,这部分造价容易被忽略。 该桥梁项日斜拉索是利用双索面扇形结构进行施工,一共有32根斜拉索以主塔为中心对称分布,左右各16根,斜拉索一般采用的是国内质量较好的成品,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的造价计算只考虑拉索的重量时,锚头和斜拉索防护材料的重量应该排除在外;而按照成品钢丝进行计算时,锚头、斜拉索防护材料、现场施工等费用都应该包括在内。此外,斜拉索减震器的安装应该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较大的造价误差。

根据以上的造价方法,该桥梁项目上部结构工程造价为5516.6元/r2。

六、结论

在进行特殊结构桥梁工程的造价编制时,造价人员应该要对桥梁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对于整个桥梁的施工过程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再进行造价编制,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造价不合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4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86-02

当前,建筑市场与其他行业一样,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竞争日趋激烈、“僧多肉少”的市场形势下,施工企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与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还需要在项目投标时,采取灵活、多变、科学、正确的投标策略,通过采取恰当的报价技巧,赢得主动权,做到事半功倍。笔者在本文中拟对项目投标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同行的重视,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项目投标报价工作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一、项目投标报价在投标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项目投标报价是投标单位为了获得工程项目而确定的承包此项工程的总造价,是能否获得工程项目的关键。众所周知,投标报价是投标单位与业主进行合同签订的依据,也是业主选择哪家施工单位作为合作伙伴的前提,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投标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投标前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恰到好处地选择合理的、最优的报价,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既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又能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对,“百战不殆”。

2.目前,建筑市场上一般采用由技术标、商务标、经济标打分制构成的综合评标方法,在这一方法中,经济标要占到总分值中的70%左右,技术标只占到30%左右,因此,经济标在整个投标报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经济标出现了偏差,偏离了拦标价抑或是基准价,就会导致全军覆没,失去中标的机会。所以,认真研究建筑项目的投标报价工作,做好方案编制,关系着大局成败,关系着“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投标报价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二、项目投标报价投标方案的选定

通过项目投标报价最后获得工程项目,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程序,也是每一家参与投标企业能够做好投标报价的试金石。因此,在设计项目投标报价投标方案时,必须举一反三,反复论正,科学地进行投标报价。要充分考虑到以下方面的因素:其一,业主方面。主要考虑业主方的资金来源是否到位,是否可靠;其资金划拨是否顺畅;招标的范围、内容是否在允许的条件下;现场施工情况是否可行,业主的信誉等等。其二,工程方面的因素。主要考虑这项工程有多大的盈利空间;工程的工期、质量、性质、规模、自然环境、地质条件以及难意程度,等等,决定最终是否参加投标。

项目投标报价要按照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决定如何投标?投哪一种性质的标?这取决于工程现场的具体状况、工期对时间的要求、技术含量的高低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等。因此,要高屋建瓴,从大局出发,不因一时一事的成败而放弃。例如,某个工程项目工程投资额度不大,利润空间也很小,但是经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业主在完成这一项目之后,会加大后期的投入。这就意味着前期工程的投标能否成功,对后期能否获得更大的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低价中标,从而为后期的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在投标过程中,一定要让业主明白,这次中标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让他们知道日后应该进行弥补。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利互惠的关系,从而在长期的合作中取得双赢的效果。

三、项目投标报价的编制技巧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在“硝烟四起,一片厮杀”中异军突起,赢得胜利,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投标报价的技巧。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对拟投标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与掌握业主的信息情况,了解与掌握工程进展状况以及工程各标段的详细内容、地质水文情况、施工难易程度、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情况、报价、物流等等,做到胸有成竹。

2.仔细研究招标文件,认真解读标书。当前投招标的惯例一般为从购买标书到开标为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其中除了购买标书、现场勘验、标前会议以及上报标书等,用在投标的时间基本上是15天左右。因此,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如果要想编制出比较高质量的标书以及比较准确的报价,就必须拥有一支具有相当素质抑或是综合能力的投标人员队伍,他们要能够比较熟悉地掌握和了解投标须知、技术规范以及各项合同条款。只有充分应用投标文件中的市场价格信息、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数据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基本条件,才能做到编制科学、合理,有效、实用。

3.详细了解招标单位与参与竞争企业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了然于胸”。对每一次投标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都有哪些竞争对手?他们各自的竞争优势和侧重点是什么?他们可能会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进行投标?等等,在参加投标前要对可能面对的形势进行准确的分析,举一反三,认真研究。在有了准确的判断之后,再制定有效的投标策略。从而作出最后的报价,尽可能地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4.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各种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近年来我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具体区域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资料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要对当地的水、电、气、暖、交通、通信、材料、设备以及社会治安等情况,做好调查了解,做到万无一失。

5.认真测算工程量,做好清单预算,确保报价准确无误。由于参与投标的时间一般都比较仓促,准备时间短,往往会导致一些工作人员手忙脚乱,有的甚至会遗漏相关数据,导致施工图纸不完整抑或是清单内容重复或者漏算。这样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在参加投标之前,要认真检测相关数据、图纸、内容是否准确无误?是否有遗漏?发现问题,连夜弥补,从而能够避免一旦中标后才发现但已无法挽回的损失。

6.组织相关人员精心编制成本核算,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投标报价。参加投标就是为了中标,为企业赢得最后的“拼搏”。因此,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在做好前面几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已经掌握的各项指标、数据、费用、成本等,预测所投项目的保本价;之后,再详细分析参加投标的相关各方的具体情况,对设定的投标价在进行合理的调整;最终确定科学、适中的报价。从而使自己的企业能够在最后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夺标。

四、项目投标报价中的相关策略

建筑市场硝烟四起,竞争异常激烈,如何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一举中标。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还真得有两把刷子”。笔者认为,要想在项目投标报价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学习和掌握投标取胜的方式、方法、手段、艺术――即投标策略。

1.根据各种不同的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的投标报价。在参与投标报价之前,要做足功课,首先,要认真分析对方的具体情况,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以及具置、节点等要素,分析他们的“短板”;其次,要根据自己单位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找到自己比较容易拿下的标段选择投标策略。第三,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不同的“出牌”,比如,对于施工条件比较差,时间要求急、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要选择比较高的报价;对于竞争对手多、技术含量一般、工期比较长、回款比较快的项目,选择比较低的报价。以此类推,灵活掌握。

2.根据工程项目内部的各个项目报价进行调整,在既不影响总报价,同时又不影响中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不平衡报价法,从而使企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其具体方法为:一是早结算的费用,尽量提高报价,比如基层工程、前期动迁费用等,使资金能够加快运行,较少成本。二是考虑到将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可以适当地提高单价。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工程量有所减少的前提下,最终结算可以增加盈利。三是对于一些项目设计图纸不明确,可能在修改后工程量将会有所增加的,可以有意识地提高报价;反之,对于施工内容说明前后矛盾,甚至明显有误的可以适当地降低报价,但是要在日后的施工进程中寻找机会进行索赔,从而要求业主提高报价。

3.没有利润的报价。咋一看这个标题,还以为是写错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无利润报价已经成为常态。究其原因,其一是一些企业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拿到工程,如果还这样下去,企业、员工就会陷入一个非常纠结的状态。所以,尽管明白眼下的工程项目报价已无利可图,但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为的是保证银行的资金链不断,以期日后重振旗鼓。其二是对于一些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可以先以较低、甚至无利润的价格拿下工程,为的是在后续的项目中获得比较大的回报。

五、新形势下企业如何练好内功立于不败之地

1.要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企业领导层与项目负责人要从关系企业生存、关系企业发展的高度认真对待项目投标报价工作,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以大无畏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向命运挑战,认真对待每一次项目投标。

2.要在企业领导的牵头下,成立由计划、生产、技术、财务、审计、供销、材料、物流、人力资源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投标报价领导小组。有条件的企业要形成常设机构,定期抑或是不定期地开展研究、部署近期投标工作,并对中长期发展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3.要积极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和运用,制定完整、可行的企业定额,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资信状况、管理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同时,要建立与完善造价资料积累制度,利用现代化大数据技术手段开展网络化数据库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资料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4.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企业投标人员的整体素质。每一位企业家都明白,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投标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各种手段参加培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从而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新知识与所掌握的新信息,在所投项目中根据实际项目的特点和要素,科学、完整地制定投标文件,提高报价质量,选择正确的投保报价,从而“一箭中的”。

六、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三期”叠加,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报价策略与报价技巧,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准备工作,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施工方案、现场状况、合同条框以及其他各种因素,恰到好处地对项目进行综合判断,科学、准确地制定出投标报价方案;同时,要全面考虑企业在这一项目中所能接受的利润与承担风险的能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外,也要认识到,失败总是难免的,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在众多的、具备各自优势的竞争对手面前,只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找到自己企业的“短板”,学习先进企业的长处,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承担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水平和自身的整体实力,掌握话语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篇11

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电力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电力建设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力工程造价上涨幅度较大,电力企业必须从决策、设计、实施各个阶段入手,严格控制电力工程造价。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点、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技术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这几个方面。确定电源项目建设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要考虑运行成本,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企业长远效益。建设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项目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自然条件,遵从工业项目和其他相关项目比较集中的原则。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适当超前、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标准,既要考虑现时投入,又要考虑长远效益。

1 我国输变电工程现状分析

电网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调度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指挥控制;第二部分是变电部分,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对电压和电量的需要而进行的工作;第三部分就是输电部分,这一部分是将电能输送到各个用户,将不同的用户与供电企业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网。从三者的组成来看,每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输变电线路的固定资产占电网固定资产的六成以上,所以,输变电工程的造价控制对节约国家资产,加快电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输变电工程建设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的特点,所以,输变电工程建设受到了人们普遍重视,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与控制,国家为此专门设置了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投资管理体系,以确保输变电工程造价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工程建造方出于对项负责,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工程的出发点,往往希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先进的设备,达到技术先进、质量过硬、没有建设缺陷的目的,这样就需要投入较大的投资。

2 目前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以及定额体系不健全

输变电工程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程在定额与指标制定上,与当下工程的实际运营不相符。这主要是因为工程预算所依据的数据体系陈旧,都是几年前所收集整理的数据,我国经济发展快,对能源需求量不断提高,对输变电工程的一些要求也随之提高,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时间差。这就很容易造成工程预算的滞后性。二是相关辅助体系不够完善,预算体系是一个系统体系,需要有多个方面的辅助,比如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交叉跨越、城市规划、通讯干扰,线路曲折系数等,这些方面都是与输电工程的设计密切相关的,然后这些资料缺乏大量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沟通,由于这些的缺失,预算就很难对造价进行准确的计定。三是目前工程造价预算还没有相应的动态机制,以往的造价体制都是静态的,缺少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价格波动因素的考虑,造成预算体系与工程控制之间缺乏互动性。

2.2 输变电工程造价形成过程控制力度不够

首先是对各种超支现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方法和体系,对造成造价控制失控的原因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缺乏科学的论证,这样一来,造价控制的力度就大打折扣。其次是不考虑工程的时价值和地域的影响,而绝对的去比较、判断和应用。再就是没有一个简单、准确、操作性强的造价预测方法,及时有效地预测未来造价的变化情况,进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2.3 输变电工程的造价评估体系缺失

在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大部分项目法人缺乏对后评工作的重视,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造价过程中出现的各项超支失控在事后缺乏重视,至于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既没有认识也没有惩罚机制,对输变电工程造价体系的完善、成本的控制缺少积极意义。

3 现行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应对策略

3.1 加大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力度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决策阶段对项目整体的影响最大,在决策阶段,要对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研究是否建设。在工程项目决策之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设计决定了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投资,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能达75%以上。

3.2 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地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辩证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而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一是在施工前要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制定相关操作程序对于工程的开工时机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对整个工程实施是重要的。二是施工管理过程要严格按照合同履行,加强各项管理工作,输变电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承包商的合作,要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就必须制订相关的行为规范和制约条款,促使承包商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条款必须在相关合同中明确表示出来,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解,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是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加强资金和工程竣工决算管理,输变电的工程造价工程,最为关键的是工程过程中的财物控制。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到位,使用的效率、效果如何?都需要有良好的财务管理体制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

篇12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变化,出现工程变更。一旦有小细节的变更出现,都可能影响到工期和投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变更,是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一)引发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产生

由于工程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增加,在整个工程竣工结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预算中所列的预备费无法满足实际发生变更而增加的费用需要,因变更改变了结构、功能、材料、标准等,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减,从而导致三超问题频频发生。

(二)因变更造成工期变化等被迫向施工单位赔款,导致项目投资增加

施工单位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通常在投标报价或合同谈判时让利,而在工程结算过程中通过索赔取得补偿,其实现途径就是占造价重要比例的工程变更。

(三)因工程量变化、施工方案等改变造成工程成本的变动

变更迟于施工进度,需要对已成事实的工程进行修改而造成的损失。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结算价超合同价的重要因素。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图纸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变更、合同条件变更以及招投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未包括的新增工程。

(四)导致竣工决算困难

施工阶段过多的工程变更必然造成工程费用索赔,如果由于工期紧张、工程变更资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给工程竣工决算增加了很多困难,特别当时间跨度较大时。

二、工程变更的成因

(一)设计变更

由于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新规范、新标准的熟练程度不够,造成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水平低劣、设计图纸不能正确的表达业主交代的意图;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不强,设计过于保守,超定额、超标准设计,或未考虑工程项目整个寿命期的费用等因素的影响。

(二)进度计划的变更

由于天气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使工程被迫暂时停工;建设单位因某些特殊理由必须缩短工期,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天灾及其他不可抗力引起的变更,如暴风、大雨、洪水、海潮、地震、滑坡、沉陷、火灾等自然或人为事件。

(三)施工条件变更

一般情况下,招标文件指出的施工条件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招标文件表达不清,包括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互相矛盾以及设计文件出现遗漏或错误;施工现场地质、水文等情况使施工受到限制;在招标书中未明确指出的设计施工条件,但却发生了未预料到的实际情况。

(四)新增项目的变更

新增变更即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包括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是投标的依据,也是合同签订的基础文件,包括招标须知、投标书及其附录、合同条件、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工程量清单。但往往因为招标文件的编制不严密,对工程质量、材料、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的特殊要求交代不清;自行采购材料、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未详细标注或不按规范标准标注;工程量清单的列项不全;建设方要求增加的

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

三、工程变更条件下的造价控制策略

(一)做好工程变更的源头控制

设计阶段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加强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是施工图设计,因此要加强对此环节的重视,施工图设计要严格按批准的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范围、内容、项目和投资额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控制上,控制工程量采用审定的初步设计工程量,控制工程量一经审定,即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不得随意变更。

(二)强化招投标的合同管理。合理低价中标

编写招标文件时,对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商务要求、评标标准等要详细、准确、周全,同时应注意条款之间、文件之间的衔接,避免出现相互矛盾。评标时应综合考虑技术(包括技术质量、水平、适用性);进度(包括综合考虑定额工期、施工工期、合同工期);费用分析(包括成本设计的合理I生、现实性、完善性);商务条款及条件;交易方式、违约责任;财务能力(承包商自身的财务经营能力和核算能力);基础条件(承包商自身的技术人员、设备、资金实力、社会关系)等指标进行量化,以合理的低价中标为评标原则,避免恶性竞争。

(三)各方关系的协调控制

第一,成本控制专家负责造价的技术监控,应从设计、编标开始按系统的要求建立数据库档案,设计中应按系统的要求计算工程量并记录工程量。其次作为工程变更的重要控制人员,建设监理和造价工程师应严格核查工程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施工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设计工作不细致,或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及其他原因,进行工程变更的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了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造价工程师应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的角度,协助业主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在保证变更目的的情况下,尽量用物美价又较廉的材料代替价格昂贵的材料。造价工程师必须依据工程变更内容,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和估算工程变更价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检查每个子项单价、数量和金额的变化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的条款确定变更价格,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总投资额的影响。

第二,关系协调人员则是在变更过程中与设计、施工、监理各方协调的关键人员。由于签证原因,可能引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种矛盾,此时关系协调尤为重要。关系协调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工程三大目标控制中的重点。当工期进度为主要矛盾时,尽量在工程变更中以灵活疏导为主,适当放松部分监控。尽管有可能短时期部分签证带来成本增加,但是从长远看,工期的节省带来的收益可能填补损失。而当主要矛盾转为成本,则需要更加严格的加强各种变更的控制。

第三,强化工程各方和工程造价师在工程变更中的作用。首先业主应从设计、编标开始按系统的要求建立数据库档案,设计中应按系统的要求计算工程量并记录工程量。其次作为工程变更的重要控制人员,建设监理和造价工程师应严格核查工程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施工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设计工作不细致,或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及其它原因,进行工程变更的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了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造价工程师应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的角度协助业主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在保证变更目的地情况下,尽量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造价工程师必须依据工程变更内容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和估算工程变更价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检查每个子项单价、数量和金额的变化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的条款确定变更价格,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总投资额的影响。

总之,工程变更是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工程变更条件下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是从项目初期到竣工全过程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采用科学灵活的方法,处理好变更条件下的工程造价问题,才能使工程造价控制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变更带来的收益大于损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