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30 08:50: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振兴的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乡村振兴的现状

篇1

引言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从2006年开始,村镇银行在我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村镇银行的涉农本质和属性使其发展与三农的发展息息相关,三农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经过了将近6年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村镇银行对三农的促进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村镇银行,找出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走访了湘西长行村镇银行。湘西长行村镇银行是湘西州首家和唯一一家法人银行,其业务范围与一般商业银行相同,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等。几天的调查, 我们分别走访了该行的营业部、财务部、风险控制部和办公室,总的来说,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硬件水平落后,业务地域覆盖面低

根据长行村镇银行营业部负责人处了解到的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是该行营业部在实际运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由于硬件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大部分柜台存储业务只能局限在以营业部为中心的部分市区范围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行的柜台存储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该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由于品牌效应较其他商业银行略显不足,这种以短搏长的经营现状直接导致了长行村镇银行在柜台吸储业务上长期处于高能低效的状态。同时由于该行ATM机数量过少,该行借记卡发行数量处于较低水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柜台吸储业务的发展。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在长行村镇银行目前的运营过程中,由于针对农民、农业的业务风险控制难度过高和业务人员短缺,其主要业务对象仍然限于吉首市及其周边的地区的中小企业。较低的业务覆盖面则导致了长行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利润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实现业务面的拓展不仅关系到长行村镇银行的发展是否符合政策预期同时也关系到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二、品牌效应不够,营运资金来源不足

村镇银行之所以会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源自于其吸收存款的难度,笔者认为,村镇银行吸储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村镇银行自身来说,村镇银行成立不久,规模并不是很大,而且其设立最初只在全国几个城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不大,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所以,相对来说村镇银行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其次,从外部竞争来说,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区也有各种其他银行的分支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有着强大的国家背景,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则一直植根于农村之中,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村镇银行这个品牌只能在压力中生存,在夹缝中成长。总的来说,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起之秀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来说,在吸储方面是没有很大竞争力的。

三、市场定位不明确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村镇银行的设立意图来说,其设立应该主要是为服务三农的,主要服务的对象应该是一些涉农的项目,但是事实上,从笔者们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村镇银行目前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对于农民、农业方面反而很少有涉及。我们认为村镇银行的这种贷款方向是市场定位不明确的结果,这种主要针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使得村镇银行的此项资产业务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从对象上趋向同质化,这样的操作不仅使村镇银行的发展缺少了竞争力,也使村镇银行并没有对涉农经济的发展起到政策所期许的目的。

四、人员素质落后

村镇银行发展的又一瓶颈就在于人员自身素养。首先,村镇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有所欠缺。湖南高水平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都倾向去省城长沙等大城市发展,即使是吉首本地人也少有回家乡工作的,因而大部分村镇银行的员工是吉首当地学校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有又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与银行对口相关专业的科班生,这一方面造成了银行员工在业务处理中由于水平上的限制而造成效率低下,并且使相关客户的服务满意度降低,造成客户与潜在客户流失,另一方面银行必须对非科班出生的银行员工进行大量业务培训,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营运成本。其次,村镇银行员工的文化背景差异。吉首大部分居民都是少数民族,而由于大部分村镇银行的员工都是来自外地在吉首读书的学生,很多人不能使用当地方言来处理业务,并且都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中去,这样就造成员工在业务处理中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难以与客户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沟通,从而造成客户满意度降低。

五、独立性造成的缺点

村镇银行独立于其发起银行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首先,村镇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组织,没有发起银行对其无限资金支持,因而其抵御外界风险冲击的能力较低。其次,村镇银行是一个新成立的一样金融组织,并不容易被当地居民接受认可,有发起银行作为其支撑容易使其被当地居民接受认可,有利于村镇银行的成立、发展与壮大,而失去了发起银行的品牌效应作为发展依托,村镇银行很有可能在成立初期就陷入发展瓶颈难以突破,最终走向失败。再次,村镇银行设立的选址一般都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县域,这样的经济金融环境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业务人才,这样就需要发起银行对其进行支持,一方面输送高素质管理人才作为村镇银行的高层人员,另一方面帮助村镇银行对其银行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整体员工业务水平。

六、业务缺失

村镇银行在金融服务这一领域的业务相对有所欠缺,还有较大的提升盈利空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村镇银行缺乏合适的理财服务。由于村镇银行所处的县域与一般的商业银行有较大区别,县域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县域居民投资意识不强并且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的闲置资金有限,因此传统的金融衍生理财产品并不适合村镇银行的具体情况,造成村镇银行在这一块所提供的服务单一,村镇银行在此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其次,村镇银行的中间业务较少。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技术设备有限、业务人员业务水平欠缺,这些固有缺陷造成其客户对其信任度不够、了解程度较浅,因而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不高,村镇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在这一业务领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七、本土经济金融环境限制

受吉首市2006年非法集资事件的影响,吉首当地居民的平均信用等级偏低,因此造成了长行村镇银行无法利用现有的信用记录进行信贷业务。针对这种情况,长行村镇银行执行了以质押、抵押贷款为第一顺序,保证贷款为第二顺序,信用贷款为第三顺序并在原则上要求贷款人先办理第一、第二顺序贷款的信贷执行程序。虽然这样的信贷执行程序可以避免由于非法集资事件造成的平均信用等级降低的影响并重新建立当地居民的信用记录,但是由于该程序必须先经第一、第二两道程序,因此会导致一部分潜在信用贷款客户丧失。虽然该行拥有直接执行信贷授信的审查程序,但是该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仅针对医生、教师及公务员等少数拥有稳定职业的群体,在规避信用风险的同时也丧失了大量的普通群体客户。

针对普通贷款业务,在已拥有数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吉首市,长行村镇银行由于受到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和巨大的行业间竞争压力的影响,其贷款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小,并间接导致长行村镇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对其他商业银行偏高。因此如何在贷款市场上树立自身特点对于处于夹缝生存中的长行村镇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而这将涉及到如何实现最佳的贷款定价及贷款程序等问题,同时这也是长行村镇银行是否能成功树立自身品牌优势并在激烈竞争的贷款市场能否拥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根据村镇银行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一、广泛宣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树立村镇银行的品牌形象需要做两方面的努力。首先,应该加大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提高村镇银行在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弥补村镇银行设立时间不长,规模不大的劣势。笔者认为,由于村镇银行所处环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路演推介将是村镇银行宣传的最佳方式。其次,应该从村镇银行自身出发,找准其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挖掘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开发有利于当地民众的产品,进而树立其在当地居民心中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发展回归本源,完善其业务功能,扩大业务范围

村镇银行要达到其应有的政策效果,真正服务于涉农项目,使其自身寻找到一条独立于国有商业银行等竞争性金融性机构的发展模式,就必须使其业务方向回归到政策的本源,即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让村镇银行真正服务于三农,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充分完善其业务功能。现有的村镇银行虽然也可以说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业务齐全,但是村镇银行目前网店数量和质量都不够,所以必须增设网点、ATM机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户、农业正常资金流通的需要。其次,应该扩大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村镇银行的业务不应该仅仅面向于中小企业,而应该面向于所有的涉农项目,村镇银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良性发展,符合政策意图。

三、定向联合培养

对于村镇银行人员素质的问题,可以通过依托吉首当地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培养计划来解决。村镇银行可以与吉首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联合培养计划书,选拔一批高素质学生,制定培养计划,进行定向联合培养,实行理论课程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毕业后直接为村镇银行输送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既节省了银行培训员工的时间成本,也节省了银行培训员工的资金成本,并且定向联合培养的学生通常都与村镇银行签订长期合约,村镇银行人员构成将会相对稳定,从而提高营运效率。

篇2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

想要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战略,必须推动乡村经营模式和人文文化进行大力振兴,例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等,在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带动下,无论是现代家庭农场还是一些当地的龙头企业,都要大量的吸引和凝聚复合型人才,所以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将乡村内部的文化、生态等方面同步发展和振兴[1]。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以及措施来鼓励农村青壮劳动力留乡,同时也号召外出的劳动力回乡返乡创业,另外还大力支持一些愿意参加到农村产业建设的科技型人才下乡支持乡村建设。近些年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数已经逐渐增多,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780万余人,并且学历和技能方面也在逐步的提高;同时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达到了近300万家,这样的数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主导力量。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在我国各大经济发展战略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现阶段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所以在农业发展阶段的各级政府和组织人员应当首先在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将乡村人才、产业以及文化的振兴放在首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现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其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投资以及人才,因此可以看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另外在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相比于城市经济发展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新型的发展方向,在传统的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带动青壮年返乡热潮,同时将更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带到了乡村发展的环境中,使乡村经济真正的实现产业新、理念新以及模式新的“三新”发展现状[2]。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进一步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解决大量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适应问题。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必须将农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美好向往以及思想做出重点的引导,将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现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着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将先进的农业产业转型工作加快落实,并且积极的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将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作为导向,加强新型农产品的安全,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利用农业产业的多功能建设农业“新六产”,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3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广大的农民利益相互兼顾

篇3

2021年3月1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中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可见,数字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赋能政府服务、赋能“中国梦”的实现,从而推动人民生活方式、企业生产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全面迈入数字社会时代。在数字政府领域,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也成为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抉择。

一、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对乡村振兴的价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村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国家战略,是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所作出的总体部署。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和体育产业相关系列文件的出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健康的需求更加突出。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异和农村地广人稀的地域特点,短时间内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差异还难以消除。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则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实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供给方式的整体变革,通过数字赋能,让优质的体育资源惠及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缓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滞后的现状,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和支撑。

二、衡水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尽管2017年党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受历史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衡水市农村的常住人口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青壮年外出打工和学龄儿童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使传统行政村中老年人常住人口占比较大,很多村落成立“空心村”。

(一)衡水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2006)提出:“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在此基础上,提倡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地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增加面积、器材及设施,形成体育文化广场,更好地满足农村体育文化生活需求。”从2006年开始,衡水市从最初的“一场二台”到后来的乡(镇)健身工程、乡(镇)示范工程、新民居健身工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不同形式,逐年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持续投入。截至2020年,衡水市下辖5148个自然村已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所有村落都有健身路径,但受行政村的规模、常住人口和场地影响,健身场地大小、健身设施数量、整体布局略有差异。

(二)衡水市农村健身活动的特征

衡水市农村健身活动呈现明显的性别、项目和村镇“三差异”特征。1.性别和项目差异。调查得知,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有常态化的广场舞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形成至少已有5~6年,以45~60岁的妇女为主,男性主要以散步为主,儿童活动呈多样化、随意化现象。衡水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开展“村、乡、县、市篮球联赛”,按照规定进行选拔,历时2个多月,因此衡水市篮球运动一直有较好的民间基础,但非赛季的农村,篮球项目只有学生在周末锻炼,成人极少参与。2.村镇差异。乡(镇)健身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参与人群也远远高于行政村,除了健身舞,乡(镇)还有健步行、太极拳、柔力球等活动。

(三)衡水市农村体育组织现状

衡水市农村体育组织属于村民自发行为,由健身爱好者、村体育骨干或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以自娱自乐形式为主。一些活动开展比较好的体育组织通过参加上级行政部门或社会商业活动获得部分资助或奖品。

(四)衡水市农村体育技能培训现状

衡水市每年都会举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县级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但除了传统的线下晋级培训,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继续学习培训,农村体育骨干后期开展日常健身项目的更新完全靠线上自学。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衡水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置能满足村民最基本的锻炼需求,但随着农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场地不足成为农村体育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能开展常态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但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这和县市每年以广场舞为主的赛事引导和培训服务密切关联;村民健身意识增强,移动终端基本普及,体育骨干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健身人群方面,儿童活动呈现随意化,男性和老人的活动项目匮乏,急需引导;在技能培训方面,体育系统的培训指导仍然以传统的服务模式为主,不管是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都没有和信息技术发生联系,滞后的服务模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加的健身需求,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三、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衡水市农村公共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健身意识、健身活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了村容村貌、农村文化、农民身体素质、农民精神面貌的极大提升。但由于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总量增加,需求人群和结构出现多元化,仅靠增加供给总量的传统公共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变化。而数字化公共服务不但可以削弱农村地域分散的制约因素,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群众健身的多元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一)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政府运营机构

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政府的各个机构分工明确,缺乏协同,在数字化政府运营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第一,政府的行政职能和信息化管理合二为一,各部门各系统自行负责和建设本系统的数字运营工作,这样就使大量行政人员从事与行政无关的数字技术工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二,各自为政,出现“信息孤岛”或“数据烟囱”现象。[1]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建设同样应该吸取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必须用数字化服务的“整体理念”来进行建设和运营,而不是由各个基层部门进行建构。因此应由省级部门采用委托经营的方式,牵头成立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运营中心,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各级政府作为使用者,只负责具体内容的建设和平台的使用。这种政企合作的整体理念可极大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进程和运营效率。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公共体育服务层级平台

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不是单独在农村构建,而是采取“主站+分站”的站群系统模式。[2]整个站群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便以后的更新和维护;有完善的管理权限配置功能,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对子站进行管理,如市可以指定县管理员进行管理县级子站,县管理员可以设置乡管理员管理属于乡级子站,依次类推。

(三)衡水市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型要求,政府角色要从“划桨”走向“掌舵”,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在健身活动基础好的村设立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示范点,政府通过补贴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优秀的创新企业加入,提高运营效率和活力。

(四)开展衡水市“农村数字扫盲工程”活动

公共体育数字化建设虽然是政府牵头的一项民生项目,但服务最后对接的是普通民众,要实现从技术层面到社会层面的转化,在实现创新的同时,也给社会转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3]所以要使数字化服务在农村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首要的现实问题就是要消除“数字弱势群体”,弥合“数字鸿沟”,避免因受教育程度不高、网络技术不敏感而导致资源浪费或效率受限。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线下“农村数字扫盲工程”活动。“农村数字扫盲工程”活动可分层推进,首先对所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数字化使用培训,能熟练使用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的数字资源;其次发展、挖掘和培训关注运动健身的农民和社团,发挥他们在数字化推广中的作用;最后,以点带面,在村民中开展数字扫盲活动,从线下推进数字化进程,营造数字化发展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线上资源的作用。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是以协同治理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它赋予了农村体育新的内涵,既是农村体育供给侧改革的触发器,也是激发农村体育市场活力的发酵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范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逯峰.整体政府理念下的“数字政府”[J].中国领导科学,2019(6):56-59.

篇4

镇位于山脉,2019年12月15行政区划调整,由原镇、乡、乡三镇合一,幅员面积146.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2992人。“三绕”、中快通、路穿境而过。脱贫主体方面: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2户3543人,边缘户52户127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农业产业以种植,养殖,加工,农旅为主。

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农业主产芍药、丹参等中药材及油菜籽、玉米、花生、红苕等粮经作物,培育了芍药、丹参、杂柑、青花椒、有机蔬菜五大特色产业。因邻近、广汉、、金堂等城镇,气候与周边平原的差异,生姜、辣椒等半高山蔬菜成熟期较迟,正好填补空档期,加之传统种植,污染少,品质好,蔬菜也颇具特色。全镇发展芍药、丹参等中药村34000亩,在水库沿线规范化栽植杂柑3000亩,在片发展青花椒700亩,发展半高山有机蔬菜1300亩,生姜茨菇5000亩,成为产业振兴的“主力军”。

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家禽、肉牛、肉兔为主,山山羊养殖量较少。常年生猪养殖大户在41户,存栏4000头左右,散养户52户,存栏120头左右;肉鸡养殖大户51户,存栏150000只左右,散养户10000户左右,存栏50000只左右;肉牛养殖大户在12户,存栏1000头左右,散养200户左右,存栏200头左右;肉兔养殖专业户在30户左右,存栏3000只左右,散养3000户左右,存栏30000只左右。生猪、家禽、肉牛从2000年代起由一家一户散养过渡为专业大户为主,肉兔不宜规模养殖,种兔以专业大户为主,肉兔以散养为主。

农产品初加工集中在中药材料方面。在、两个场镇,专业合作社近40家,经济效益较好,就近解决就业300多人。另一项是手工挂面,集中在白岭、拱桥两个村,加工户56户,就地就业100余人,收入一般好于打工收入,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

农旅方面。在近10年长足发展。连年成功举办芍药赏花节,把芍药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芍药成了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20年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中药材示范园区,成为全县第一个省级示范农业园区,集产业观光一体。银冯村蒋家大院,历经几百年苍海桑田,有着浓厚农耕历史文化底蕴,地处中国芍药谷核心区,是镇“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乡村旅游重头戏,也是新村扶贫的重点项目,安置24户住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户,文化广场、旅游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一并跟进,目前项目即将峻工投入使用。投资3个亿的石林谷生态园区经过三年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有望开门迎客。水库主体工程去年已完工,与库区的千亩柑橘,成为乡村假渡景区。

产业服务体系方面,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现有在编在岗人员14名,有高级农艺师1名,农技服务干部大多是九十年代参工的农技人员,工作的重心一般放在示范点打造方面,传统的种养技术培训已逐年谈化,信息职能逐年虚化。近三年建成电商服务网络易农社44个,配置有电脑网络等相应设备,分散在现目前的21个村。村级农业服务以镇村两级广播站为主。农用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已完全市场化,由各个体自主营运。专业大户获取种养技术以外地学习和网络,当地畜牧站为主,当地一般农户获取种养信息以社会相关农技个体户为主。

二、产业振兴的问题与困难

改革开放的深化,农业产业已形成两个分化,一个是集约与分散的分化,二是结构上出现经济作物与粮油作物种植的分化,对现有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传统服务需求,变成了传统服务与专业服务,生产服务与销售服务,对农业产业服务需求形成了多元化。

1.现有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已还不适应新需求,体系不完善。重视对专业大户的技术服务,淡化了对一般农户的服务。现目前土地流转处于摸索阶段,土地流转率约占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还分散在一家一户,这种状况,因中药材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山区耕不便机械耕作,这种状况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存在,但现在的农技服务已过渡集中于专业大户,园区和示范点,对一般农户的服务重视不够,用什么种子,打什么农药等知识,是在场镇上问销售农资的个体户,已不是主管部门和镇村在主导,不利农产品安全,也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农技服务推广职能虚化,重视程度不够。农技服务推广技术停留在县级部门和乡镇部门,在基层已多年没有真真正大小大春生产动员大会,有也大多是打个会标照点照片了事,农机服务就只发点农机补贴,农产品监测也就挂个牌子有名无实。

2.农业产业信息不对称。由于劳力输出比例高,在家青年人很少,农户大多不会现代信息交流,形成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不通畅。以蔬菜种植为例,种的农户不少,但绝大多少方法传统老套,增产增效显著的窝盘育苗技术,易学易操作的嫁接技术等得不到推广,连专业育菜秧的,出售的都是成活率低,靠天吃饭自生自灭的传统苗。市场销售方面,各村建了易农社,但电脑设备落后,不适应网络的基本需求,基本上未运作,拼多多等现代物流平台得不到推广运用,镇级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商服务,无专业设备和人员,最多年终写个总结了事。

3.缺乏久久为功的长远规划。芍药在的主导产业中,特色显著,芍药花对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但缺乏长远打算,多年集中在石垭片区裁植,对其他村社种植过问不多支持不够,重茬问题突出,花、药品质下降,重茬引发的灰霉病害重,长此以往地片面追求“高、大、上”的规模化,有可能会毁掉整个产业。

三、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建议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全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以产业振兴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产业发展思路。

篇5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通过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文化宣传、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凝聚着x大地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我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互促共进的孪生体。农村的生态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乡风文明蕴含着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劳朴实、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治理有效”创造有利条件。乡风文明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如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实现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仅彰显了乡风文明,还为农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能够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实现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x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还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路径选择

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开展x乡村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并会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对全省乡村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现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护和传承规划,研究制定分类保护、分级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定,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资金支持、荣誉奖励、建立乡村博物馆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加强x优秀文化宣传。一是在农村地区大力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把乡风文明宣传融入农民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体现x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对标先进,反思错误或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篇6

1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基本架构[1]。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相应概念来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并在2013年于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其主要针对乡村发展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办法,符合农村群众的现实期望。能够看出,“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处于同根同源的地位,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支持与指引下,“三农”发展架构逐步成熟。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均是在一定时期内推行的工作安排,其内容的设定均具有时代性特点,着重贴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美丽”是没有尽头的,但是“美丽的目标”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必须长时间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农村地区现实发展情况与建设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路径、主要内容等实施更新调整。第三,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表现出相互补充、搭配的关系。其中,乡村振兴属于战略层面的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措施层面的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能够生成更具体的政策内容以及举措方案,驱动着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达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效果。无论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还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均需要为农业发展升级提供支持,让区域农业逐步发展成为“有奔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农业生产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农业生产与弄农村生活升级,并让乡村逐渐转变为住户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价值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为关注,相应问题的解决成效不仅关联着国计民生,也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性。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迅速、广泛推行,为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支持。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相应工作的展开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之间有着极高的重叠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落实,也切实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现实需要。实践中,出于对促进乡镇振兴战略推进提速增质的考量,必须要精准把握着力点,强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更好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的展开,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保护了农村特色文化,并达到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的效果,整体支持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成果巩固。因此,联动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展开路径探究

3.1打造生态工程,强化公共设施建设

(1)优化整体规划一方面,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前,相关人员应利用科学规划布局理念适时打造生态工程。相关部门需实行优化调整整体布局规划,利用点与面的结合来全方位加强乡村振兴。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应依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布局乡村内部的教育区域、商贸区域、农业生产场地与文化广场等,在合理优化多项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乡村教育,适时提升该区域村民的教育水平,完善地区教育质量。(2)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在实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参与者可利用适宜理念及时改造旧危房,通过对扶贫工作的结合来规范农户的房屋建设,增强农屋建设标准,做到美观、实用与安全,在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后,增强乡村各项布局与功能的合理性,更为合理地打造出以生态为主的美丽乡村工程。实际工作中,应当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设定为打造美丽乡村、持续优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速农村地区生态工程建设;设定美丽乡村试点,并充分发挥出试点的区域带动性作用,促使区域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成为现实;持续加深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驱动重视建设转变为建设、管理与经营并重,把握政府部门占据的主导性地位,同时落实多元投入机制,促使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常态化保持;搭建并引入全域美丽乡村骨干体系,重视农村地区家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清理项目的切实落地,以此构建起一批宜居村庄;重点推进区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先行先试开展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投入等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各级美丽乡村建设,驱动生态工程加速提质。(3)完善基础设施在以往城乡发展中,城市居民可基于广场、公园休息闲聊、锻炼身体,而农村区域的公共设施不全,农村的劳动人员与孩童同样向往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其希望能够在公园中运动锻炼与游玩,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过程中,应逐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可安于现状,需从农村居民需求入手,加快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期间必须做好交通设施建设,从公路、高铁、桥梁等交通设施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以此拉近城乡间关系,关注民众利益,确保农村区域能够紧跟时代进步而发展,使乡村居民能够实现舒适宜居生活。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期间,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新时代农村能够展现出新面貌。(4)做好卫生治理在农村地区长期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及卫生管理内容存在忽视,且受到物质条件及受教育程度限制,在农村发展期间可能出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乱堆等,此外,新能源在农村现已未实现规模化普及,造成了一定能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应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进新能源入村入户工作,针对农村现有问题着手解决,同时持续推进厕所改革,全面消除旱厕,使利民政策能够切实落实。考虑到垃圾乱堆现象,应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地方性垃圾收运处理站建设,从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切实推动美丽家园的建设。

3.2多渠道发展乡村产业

(1)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新时代产业发展中早已推出了“旅游+”模式,并依托于该模式形成了“旅游+农村”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过程中,应以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依照农村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拓展旅游业,若该类旅游业带有适宜的生态特色,不仅能为广大游客带去适宜的体验感,还能增加该地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在保证区域农业效益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广大村民的整体收入。结合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来看,其主要以采摘园、农业工业园、特色民俗为主。①采摘园。将农村特色耕种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采摘园区,由旅客自主动手采摘,实现体验消费。②农业工业园。打造主题式工业园,将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以工业园的方式建造,并增设工业园市场及特色小吃,在提供体验式产品的同时,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发展。③特色民宿。以当地民族习俗、文化传说为主题改造房屋,以此完善乡村旅游体系,健全配套设施。(2)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适时强化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精准找出该地区适宜的种植品种,利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该类品种,增进该品种种植与栽培效果,提升该品种的优良性,有效缩减农业市场的各项风险。最后,相关部门管理者还可在该乡村搭建与农业种植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将农业种植信息投放到该平台中,并利用适宜的网络宣传来强化区域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借助多项渠道来发展该地区的农业产业。(3)实现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需要着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特色农业品牌,以此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此时,要求深入挖掘、开发农村地区的优势特色,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建设与集群化发展,在乡村内逐步建设起优势产业带。在实际产业规划期间,应注意打造协同效应,整合村落、乡镇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展开统一管理。在协同发展建设期间,应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建造区域性产业园、物流园等,以行业为单位成立区域产业联盟等地方性产业发展组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整合力量,突出优势,继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从产业角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4)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出乡村之间的联系性优势,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农村地区优势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另外,应当重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性优化发展,结合乡村文化推行文旅融合产业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以此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例如:①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价值,使作物能够以产业链下端的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②打造无公害等农村地方品牌,并做好农产品等级划分,用于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以此逐步形成品牌优势,继而实现农产品增收;③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销售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此促进农产品销售。

3.3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期间,相关部门需将村民主体性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在实行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其重要建设目的促进乡村效益,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便利,因而应采用适宜方式来发挥村民作用。其一,在实行各项乡村发展与惠民政策前,该地区管理人员应仔细问询当地村民的具体意见,若其对该项政策存有异议,则应通过讨论与研究来完成对应修改。其二,在发展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综合素养的培养较重要,相关部门可依照该地区发展的特色,为相关村民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即广大村民要利用该项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农业种植、管理水平,了解该区域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自主自治意识的提升来强化对该乡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继而有效增强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力度。其三,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文件指导,做好农村区域“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划分,调整农村零散化土地板块,进行空间整合,以此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而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期间,规划主体不仅限于专业规划人员及当地政府人员,还需引导当地农村居民参与其中,选取农民代表作为纽带衔接农村规划项目与当地居民,以此彰显村民主体地位,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此外,由村民参与其中后,可极大提升农村国土空间规划效果,继而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另外,在推行美丽乡村的优化建设工作中,应当着重整治乡村环境,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实践中,需要在村党总支部的指导下,由党员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其中,切实发挥出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农村群众广泛监督的作用,促使农村群众明确责任,自觉清扫、相互监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营造共同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氛围;结合不同乡村在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3.4强化村级文化建设

在建设村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内容:第一,在开展村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管理者应设置多种与村级文化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利用该项活动可适宜增强村落内部文化的特色性,比如,相关管理者可设置“戏剧村庄”“村庄节令故事”等活动,并借助该项活动来深入挖掘出村庄内部的特色文化,增强村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村落受历史影响,其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在实行村级文化建设期间,管理人员需精准保护该地区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相结合,设置不同形态的“乡村记忆”档案馆、村志馆与博物馆等,在历史记忆的影响下,增进乡村内部的地域特色,继而把当前各类乡村打造成广大村民的精神家园。第三,在农村环境内定期举办多样性文化实践活动,如文化节活动,以此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价值性更高的文化品牌,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农村居民的人文家园、精神家园。第四,针对村落“老建筑”,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修复管理工作,保留村落文化细节,使“老建筑”成为农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见证人,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强化村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还要着重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在农村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理想的环境条件支持。对于不同的乡村来说,其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需要着重提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而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要关注对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等等,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扩大,实现文化振兴[3]。

3.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

农村地区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持续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地区更好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的实践中,可以依托两种方式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即乡村集体资产盘活以及依托农村产业提升经济水平,必须要结合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与需求选取不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具体包括:第一,在农村地区推行合作组织带动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当地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并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优势产品,在农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实现统筹管理。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要求农业合作社由村民代表构建委员会,并搭建监督监管机制,做好权力约束,以此切实保障各村民利益[4]。第二,推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结合集体土地、资金等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情况(下转第30页)资源与旅游风景条件,发展旅游产业,同时结合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特点,在当地乡村发展康养、旅养产业,同时康养、旅养产业为乡村带来人流与老年人,与当地老年人形成交往活动与聚落空间。同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历史文化融入乡村风貌与乡村产业中,打造适合旅游与老年人的产业与产品,例如旅游装备,民宿(包括旅游型民宿,康养性民宿),餐饮,书法国学堂,中医文化体验店,禅茶文化店,仙海文创产品店等。同时打造中医药材耕种体验店,茶树采摘体验店等,重构生产生活聚落空间,让外来游客有所体验,让本地村民寻回耕种生活的习惯与乐趣。通过吸引同龄人,注入活力产业的方式,重构活化乡村产业聚落空间。

篇7

1.1教师专业性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工资待遇较低,使大多数教师不愿去农村学校任教,从而农村学校专业地理教师极为匮乏,地理课程由其他专业老师代教。且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老师本身又不进行专研,只是对地理书的内容照读,就当教学任务完成,地理知识功底十分薄弱,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经验较少,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地理人才的培养。

1.2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如因前几年东北地区地理尚未纳入中考范围之中,使地理这一“小科”更加不受重视。大部分的学校以及老师认为只要上课就可以,不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并且大多时间都留给语、数、外等主科,使学校给地理课程安排的课时过少,使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农村地区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很落后,认为孩子只要把主科学好,小科不重要。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重视地理课的观念。

1.3地理教学器材不足

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不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有很多课程需要三维立体化的教具,但乡村地区学校连基本的地图和地球仪等器材都不足,甚至没有,在地理教学器材上的投入较少,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地理教学的开展。

1.4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低下

由于地理课是个相对抽象以及空间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地理的情况下,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再综合以上几点,师资力量差,地理课不被重视,教具也较为缺乏,课堂氛围不活跃,自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点。另外,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教材+板书”模式,较为呆板、单一,难以捕获学生眼球,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且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另外,教学案例较少,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

1.5教学方法刻板单一

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依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和主体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脱节。

2建设共享案例库的意义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些乡村地区因为观念落后等原因,以升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严重阻碍了地理学科课程的深化改革。针对以上乡村地理课程现状,地理学科案例库可以充分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从原来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现在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有助于地理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共享案例库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了教学方式,这种创新,有望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发建设乡村地理案例库,共享案例资源库,对于实施地理新课程和深化地理教学改革及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1建设共享案例库有利于增加乡村地区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提升了地理在乡村学校的学科价值,使地理学科的影响力提高,社会价值进一步加大,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的观念,促进乡村学校对地理学科形成科学认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对于解决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2.2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案例库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研究具体案例,或者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综合思维、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能力。为未来培养综合性地理人才,服务于家乡、社会、乡村振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2.3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地理教师基本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例库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情景描述,又充实完整了课堂的教学环节,同时也补充了教师欠缺的地理专业知识。对于一些虽具备专业地理知识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拓展了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大提高了从教技能和教学效率,在科学开展教学方面,也将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进而促进农村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地理案例是新的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中体现的载体,建立在教师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旧的学习观念、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5促进区域间地理案例库的完善共享

推进案例库向全面、综合、完善发展,就要真正树立起“全员共建、案例共有、平台共管、利益共享”的案例库建设理念,在加强校校合作、城乡合作起到了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教育的城乡差距。

2.6对于新课程改革有较大推动作用

新课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方向。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探讨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且尊重学生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案例,使案例库种类丰富,促进科学教学,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3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原则

3.1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地理教学性原则

共享案例库建设所选择的数据和信息必须要确保它的客观性,绝不能胡编乱造、篡改数据、捏造事实,避免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错误的认知。为了确保案例及数据来源准确、可靠、客观,要全面的查阅信息,保证论证充分,分析恰当。实施步骤应清晰有度,方案齐全。最重要的是案例要围绕实际问题采集,并展开教学,据此可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符合教师教学水平实际,符合教育教学特点实际,有效针对教学特点,制定并遵守教学原则。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识繁多复杂,要将案例库建设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兴趣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探究的兴趣。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但认知宽度较窄,且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认知不足,因而教师应秉持教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案例,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认知。

3.2符合地理学科特性原则

地理是一门空间性和地域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依据图表进行。因此,案例库的建设要以图表为主,使学生在学习时养成结合图表的习惯,从而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培养和优化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从中探索出地理学科的内在规律。

3.3关注各学科间相互联系原则

各个学科从不同方面阐述知识和理论体系,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此,建设案例库时还要关注其他各学科对地理的影响及作用,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案例,且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案例的选择要兼顾文理思维,使学生建立多方位,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4依据课程标准建设共享案例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反应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整体强调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顺应地理课程改革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而案例库的建设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5以乡村振兴为根本开发目的

开发与建设共享案例库应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现代地理学为基本战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要责任。共享案例库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整体水平提升,使教学和科技发展有力结合,从而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阐释新时代乡村振兴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科技需求,进一步深化中国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3.6确保案例时效性与实用性

吸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保持案例库不断更新,案例的选择最好为近期发生或当下存在,不宜选择时间过长或历史时间悠久的案例,并保证案例内容的完整与更新的及时,且最好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将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引入教学环境,并且对特定案例的背景、发生条件、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况,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秉持与时俱进原则。同时案例要与生活和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加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确保知识为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服务。

4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建议

4.1加强案例库区域间的共享机制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案例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就要依靠区域间各学校的交流、合作、对案例的补充,依靠团队的力量,推动建立基于区域共享的教学案例库,增强共享意识,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案例间的区域共享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更有利于加强乡村地区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观念交流,从而对乡村教育振兴产生较大影响。

4.2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地理案例库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虽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先进,但运用形式依然较为单一、呆板,通常只是通过图片形式呈现。案例教学应打破传统模式,多方式、多角度、多元化的呈现地理案例。例如,可借助现流行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将地理案例与视频、音乐、图片的结合制成地理案例短视频,增大地理案例的影响力与共情力,拓宽传播途径,从而有利于共享案例库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担任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而学生使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案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是案例分析、探究的主体,不仅要了解案例的问题本身,还要学会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与教材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使教师方便讲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探究意识以及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完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4.4优化案例库实施过程

建设前,大量收集数据真实案例,丰富案例种类,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建设时,将不同种类案例进行有规律分类,同时进行严格筛选,将时效性较差,违背科学原则案例删除;建设后,积极收取各学校教师及用户的反馈,及时改正案例库中的不足,满足用户需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教育的振兴。只有办好乡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乡村要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教育当先行。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农村教育因此要保障各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振兴,是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好乡村教育有利于培养乡村产业人才,有利于留住乡村产业人才。地理共享案例库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案例库,也是为学生提供素材的平台,更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它的建设不但有利于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平衡各学科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培育地理人才,支撑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朱学尧.基于区域共享的高中人文地理案例库建设[J].教学与管理,2020(11).

[2]张文娟.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D].河南大学,202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刘彦随.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19(03).

篇8

目前,中国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而从实际出发,国家需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中财政支出情况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建设力度,在党的领导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在农村建设中的部分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仍需提升对农业部门财政支出情况的重视程度,这要求相关政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发展领域,换言之,针对农村财政支出情况,应制定出相关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一、财政农业支出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财政农业支出简述

财政农业支出笼统的概念是:财政资金在农业农村生活中各领域的开支情况,其资金广泛用于农业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日常事务开支,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部门中一些公共政务生活开支以及一些事务行政部门在进行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必要支出,该领域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财政收支情况与国家现行的财务管理政策一致,即农业农村相关财政部门(特指)乡镇级及以上政府在开展政务工作中的行政管理费用以及日常政务生活中的各项指标资金都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详细预算,并进行资金的合理运作。第二,主要体现在将资金投入农业生活中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农业部门作为国家发展重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更应得到重视,因此国家在完善农村电路网以及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而该领域也是资金支出数额最大的区域。此外,还包括对公共设施检测以及维修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是财政农业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财政农业收支的多元化。第三,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建设等农村素质教育方面,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建设,因此会逐渐增加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就目前形势而言,农业农村各项设施基础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农业支出,因此财政农业支出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概述不难看出,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受经济环境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国家农村经济结构不尽相同,但财政农业支出可以在经济发展层面进行有效调控,致力于农业经济增长环境建设,从而保证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稳定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农业方面基础设施,确保农业生产产业化的不断提升,致力于新时代高科技水平以及高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二、中国财政农业支出领域发展现状

(一)财政农业支出水平的总体发达程度较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国家逐步重视财政农业支出发展问题,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农业财政支出量不足、财务农业使用水平发达程度较低、资金管理问题较为分散、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以及无法有效提升资金凝聚力等,导致资金运用方向在不同部门之间略有差异,无法充分彰显其财政农业支出水平。自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国家不断加大财政农业支出方面投资力度,自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各地政府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开始将社会主义建设重点逐步由城市转移到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农村财政支出方面投资力度,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水平仍然无法达到国际统一标准,农业农村相关规定实施力度不够,财政农业支出增长量未达到预期目标,无法促进农业农村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财政农业支出问题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力度,但从当前现状不难看出,国家对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且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分析历年发展数据发现,第一,国家在财政农业支出领域中对行政方面的资金支出量较大,对其他农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不足,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各地政府需要意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投入;第二,在财政农业支出问题中,相关政府对农业生产领域的支持力不够,换言之,财政农业支出在农业生产技术建设方面的资金支出力度不够,缺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实际应用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需求,无法充分解放国家农村生产力;第三,财政资金支出途径较为单一,相关政府创新力度不够,资金投入往往过于随意,未按照相关标准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

(三)财政农业支出领域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目前,国家在开展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过程中主观性较强,无法有效规范资金支出,导致国家部分农村在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相应力度。相关政府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时,由于对资金管控缺乏集体性要求,从而使整个资金管理区块较为分散。具体来说,在开展财政农业支出工作时,涉及部门较多,农业生产及管控的相关部门数量较多且标准不一,使各级政府之间开展工作较为独立,导致在实际资金投入中各部门之间开展工作的角度不同、力度不一,对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无法充分发挥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职能,同时也会使财政工作出现较大漏洞,增加资金流动风险,而且由于资金流动数据庞大,给一些品行不端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增加腐败风险。

三、针对农业农村财政支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加大对农业财政支出工作监管力度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工作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在保证工作正常开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工作受政策的约束性较强,但在当下农业农村发展中,该领域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财政农业支出监督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在财政农业支出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管,确保财政农业资金的投入能对农民生产生活产生实际效用;第二,加大财务支出力度,确保资金充足性,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从而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第三,在具有充分物质保障的前提下,注重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定,明确发展目标。

(二)不断优化该领域产业结构

为确保财政农业支出能最大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进行农业财政运用结构优化工作。目前,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大多侧重于对行政事业的投入,忽略了农业农村实业经济发展,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政府在开展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过程中,要将农业设施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交通设施亟待完善,否则将严重阻碍农产品进入市场,从而制约农业农村新发展,此外,由于交通不够便捷,使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较为困难,对此,当地政府应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完善交通设施上来。总体来说,农业财政支出问题是一项覆盖范围极广的工作,因此相关政府要明确自身发展职责,立足于时展大局,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农村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树立创新意识以及思想素质意识,拓宽发展渠道,开放创新型发展新格局。

(三)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为确保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能有效地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第一,应不断健全相应管理机制,以制度手段开创中国农业农村新型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在财务农业支出管理部门中,要杜绝政出多门的现象,统一管理部门的同时,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农业农村管理机制,坚持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统一,避免财务资金区域化以及板块化,坚决避免资金重复投入以及发展要求不一等现象发生,提升资金流动性,保证财政农业支出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农业支出工作的优越性。第二,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建立明确的监管制度,相关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能,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进程。

(四)建设国家层面的辅助政策

在当前时代下,虽然国家已提出明确的乡村振兴战略,但就中国农业农村长久持续发展而言,在政策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支持。具体来说,对部分发展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进行现代化农业园建设,多方面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农业农村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四、结语

目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国家推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新发展,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水平,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转型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农业支出工作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保障城乡发展协调性,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以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序,陈盛伟.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8-44.

[2]王静.农业科研投资增收效应的空间溢出与阈值特征:以山西省市域面板数据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1-68.

[3]卢现祥,王素素.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动态演进: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21(1):37-63.

篇9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乡村田园景观、原生自然生态、农业生产过程和乡村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旅游度假、乡村休闲、观光娱乐、农事体验、康养服务、购物消费、度假游乐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钦州乡村旅游借助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契机飞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格局正在形成,对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培育,助推乡村振兴进程,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钦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钦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林、岛资源组合,地处著名的湘桂地理走廊与广西最南部的弧形山系的交汇区,地质构造独特,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拥有中华白海豚、茅尾海等优质滨海类资源,五皇山、八寨沟等高等级山林生态资源,还有浦北香蕉园、钦北金华果场、滨海红树林等“绿色”旅游资源,是知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钦州乡村旅游是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化的重要支撑点。经过多年的发展,钦州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钦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号召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钦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先后出台了《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钦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钦州市抓住自治区提出的创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有利契机,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计划。近年来,大力发展星际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推进乡村旅游试点示范工程,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消费能力逐步在提高,对乡村旅游美好体验的要求不断在提升,乡村旅游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钦州市找准文化旅游发展需求与民生期盼的结合点,挖掘生态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田园观光、农事采摘、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游等内容的乡村旅游,基本形成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体验型等旅游产品体系。截止2020年12月,钦州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自治区传统村落13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旅游景区18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25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1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家。2019年钦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456.3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7%,占全市接待游客量的49.16%;乡村旅游消费约240.32亿元,同比增长50.94%,占全市旅游总消费的46.65%。

三、钦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不温不火

人气不旺、流量不高,“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的景点罕见。回头客较少、回游率较低,吸引力不强。多以本地游客的“一次游”“一日游”为主,时间安排多以半天或一天为主。

(二)乡村旅游体验浅显单一

旅游体验全链条挖掘不充分、旅游项目单一、设计不精致,多以“吃农家饭”为主,“住农家房、干农家事、观农家景”还在起步阶段,有的仅仅是“吃农家饭”,无全链条的系列产品,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心理体验。

(三)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充分

钦州市乡村旅游现有的产品层次低、影响力小、开发主题不明确,表现形式也单一。目前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还处在“田头采摘园、村头农家乐”的“两头”初级阶段,典型的有钦州牧歌田园、北部湾花卉小镇、钦北梨花谷等。未能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规模化欠缺,种类少、品质低、层次低、链条短,体验感差,营销能力不足,文化意蕴欠缺,地域特色不明显,附加值不高。

(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钦州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但通达不便利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有的乡村旅游景点距离主干公路较远,游客多以自驾为主,班车不能直达,即使能够直达,道路也较为狭窄,遇到节假日,堵车比较严重。

(五)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狭窄

乡村旅游的精致打造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钦州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多以个体为主,资金不雄厚。实力强、专业化、资金多的投资主体少。

四、钦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钦州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牢固树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科学分析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推动钦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一)推动旅游顶层设计落实落地见效

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是重要前提。一是定位明确,政策充分。钦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储备比较完善,高起点编制实施的系列规划为科学务实、有序规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将好政策落实落地见效。二是明确职责,合力推动。从纵向看,发展钦州乡村旅游涉及市、县(区)、乡、村;从横向看,涉及发改、文旅、农业、自然资源、规划、交通、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文旅部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部门。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促进发展。三是活力迸发,竞争有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多种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对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要“扶一把、送一程”,竭力巩固现有成果,争取建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要鼓励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结成联盟,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自治的功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四个示范带和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四个示范带即灵山县打造龙武乡村振兴荔枝特色农业示范带、浦北县打造五皇山—越州天湖乡村旅游示范带、钦南区打造三娘湾滨海风光示范带、钦北区打造贵台镇八寨沟生态体验片区示范带。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三娘湾-大环渔家风情体验游、七十二泾-茅尾海十里蚝排海洋生态体验游、环五皇山长寿养生休闲游、环八寨沟壮乡农家生态风情游、中国荔枝之乡民俗风情体验游等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注重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

科学全面认识乡村旅游的本质,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定位,时刻保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农字牌”。一是突出乡村旅游的本色。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开发包装、房屋风格、道路建设、用料用材等方面不片面追求城市化风格,坚持因地制宜,不让城市化遮蔽乡村性的本色。建筑要就地取材、就地利用,杜绝崇洋、不古不今、不城不乡、不土不洋。让游客真切地体会到乡风淳朴,品尝到乡村气息,欣赏到建筑风格,品味到历史韵味。二是扩展乡村旅游认识视野。不能简单地将吃粗粮、品野菜、尝野味与乡村旅游划等号,更不能让农家饭成为乡村旅游的代名词,农家乐成为喝酒、钓鱼、打牌的休闲地。这些仅仅是乡村旅游的一项功能,不能以偏概全。要注重模式创新,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项。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康养、休闲、研学和运动等旅游形态,无疑让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改善。乡村旅游向深度发展,农民也应当享受更高层次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效率创新上,进行跨界融合,重塑产业业态。依托钦州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依托森林、水域、医药等资源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森林人家、田园综合体、水利风景区和乡村康养小镇;将科普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推进文化科普基地建设成为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打造科普乡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以管理吸引人,以服务暖人心。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超前的经营意识,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转变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吸引游客的狭隘观念,在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休闲环境等软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家族式”管理经营服务者的综合素质,争取引进专业管理经营服务团队,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三)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性规划。打破乡村旅游以个体、家庭或村落发展为主要方式的窠臼,更加注重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集团式发展、集体式竞争。二是向打造绿色有机生态乡村旅游产品转变,提升产品层次。突出农业属性、凸显农村本色,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深度挖掘钦州农业潜力,全力打造休闲式农业、订单式农业、观赏型农业,增加游乐、观赏、体验、感受等元素,寓农于乐、寓乐于游,让游客享受“乡愁”之美。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牢牢抓住游客的味觉感受,让游客空车而来、满载而归,开发加工特产食品、原生态农产品、特色餐饮、纪念品、高档礼品、养生保健品等具有“乡村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变低端为高端、让产区变景区、农产品变礼品、农民变商人,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四是注重融入文化特色,变单纯的旅游产品为复合的文化产品。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味,张扬个性、挖掘深度、善于包装、注重创新,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文艺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满足游客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的需求。修复保护提升一批特色民居,遵从“修旧如故”原则,展示乡村建筑美学,在保证农村风貌不变质的前提下,对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功能,打造乡村民宿,变农民房为客房。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突出问题导向,求解思维,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有变化,打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一是实施乡村旅游道路通畅工程。尤其针对乡村旅游景点与主干道距离较远,要结合实际建设等候站、接驳点,进出道路要适当加宽,注重精细化管理、景观化建设,做到人车分道,确保大巴车双向通行、安全通过;自驾游客进的来、出得去;散客上下车方向明确,一站式到达。二是实施公共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保证“水电暖网”畅通,紧密结合乡村“厕所革命”机遇,升级改造乡村旅游区域内的厕所,配套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等设施,为游客打造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现代的环境。三是实施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工程。人性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区域内功能设施完善,推进停车场、餐饮店、娱乐场、运动场、旅游标识标牌、购物场所等集吃、住、游、娱、购等一体的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便利、舒心的环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去了还想来。

(五)拓宽乡村旅游投融资渠道,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农户+基地+公司”“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鼓励农户以个人承包土地、住房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让农民变股东、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三是有重点、有侧重地整合林业、农业、生态保护等部门资金,扩展乡村旅游资金池,对特色鲜明、经营有方、前景广阔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实施重点支持。四是探索试点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和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以经营权、使用权抵押贷款,向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后顾之忧,更多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就是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以本土文化品牌为特色、以体验产品为卖点、以产业融合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规划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真正依托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欣.基于乡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振兴[J].商业经济,2021(1):124-129.

[2]刘萍,姜涛.乡村振兴视角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10-11.

[3]吴静激.浅谈后疫情时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N].钦州日报,2021-04-21(002).

[4]闫雪梅,黄幼霞,陆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1):33-37.

[5]王俊婕,何珍.乡村振兴背景下李家染坊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1(21):89-90.

篇10

一是解决了急需批划宅基地的群众的需求。通过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从制度、经济上倒逼一户多宅、超站面积的宅基地得以腾退并收归集体,进而调整给急需分户划院的群众,一方面提高了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和违法占地的发生。

二是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废弃、闲置、老旧宅基地使用权的收回、复耕、美化、改建等,一方面使破败不堪、久无人居、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得以绿化美化或重新利用或复耕,改善了乡村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通过腾退出来的宅基地,使乡村在编制村庄空间规划的时候,有了更大的空间来安排村里的公共实施布局(诸如村双委驻地、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文化娱乐阵地、小型垃圾中转站、生活用水处理站、绿化用地等等)。

二、 集体土地入市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是解决了乡村小微企业用地难问题。虽然我们提倡工业集聚发展,但对于占地少至几分、多至三两亩的小微企业而言,无论是产值还是效益,都很难达到入住工业集聚区的标准。但农民致富、农村发展还离不开这些小微企业发挥主力军和主战场的作用。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的内生活力,一方面解决了小微企业的用地需求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使得低效闲置的土地得以盘活利用,同时还相应了国家“万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可谓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二是缩短了企业用地的审批时间。以往我们的企业用地,从有意向用地到各级审批到公开招拍挂再到最后的开工建设,快则一年,倘若不符合规划,更是遥遥无期。而如果利用村里盘活的现有建设用地,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企业用地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极大缩减了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

三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支撑。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无疑会步步维艰。通过推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很多村庄能取得几百甚至上千万的土地收益,这些巨大的财力对下一步编制村庄空间规划、乡村道路建设、改厕及排污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将会为之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宅基地有偿使用、集体土地入市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个人认为,这两项制度改革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任何单一性的改革都很难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是集体土地入市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集体建设土地入市,需要盘活村庄闲置、低效、废弃的原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户多宅、超站宅基地以及废弃老旧久无人居等等扎基地的收回,倘若不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就不能腾退这些土地,集体土地入市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激发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生动力

告诉我们,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中国最基层的村双委而言,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美丽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做后盾。而绝大多数村子的村集体经济几乎都是一穷二白,村子里的各项建设没有上级拨款扶持几乎寸步难行。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可以为村里注入大量急需的资金支持,从这方面来说,无疑为推行宅基地制度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三、 当前我们急需要开展的工作

作为全国33个试点县市,长垣县无疑走在了前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但对我们而言,在法律法规没有授权以前,我们应积极借鉴长垣县的经验,探索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超前谋划,超前布置,为下一步开展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彻底摸清全市乡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现状。尤其是对废弃的学校、工矿、养殖用地、打谷场、晾晒场、砖瓦窑、坑塘等用地分门别类、逐一登记造册。

二是利用农房一体化确权登记,对全市乡村的宅基地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尤其是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空闲、废弃、残破、久无人居的宅基地,要深入调查,详细登记造册,为下一步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篇11

人才对于提升中国农村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应该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担,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源引领和智力支持。高职院校是当前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优质学校类型,其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更强调对专门技能的训练,因此,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训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位置,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各项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帮助农民提升创业技能水平。

1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可以高效地缩短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要求,对农业、乡村、农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特点,紧跟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突破当前农业人才开发难点的重要步骤。高职院校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可以提升农村农业文化教育水准、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的累积,帮助农村农民顺利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改善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完成传统农业劳动者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使其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2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要完善农村人才结构,必须要在政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团队带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高农村农民职业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结构不均衡

首先,培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高职院校在培养对象的选取上,虽然具有“择优选择”“以点带面”的优点,但是针对广大普通农民所进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却没有普及。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农民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其次,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教育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基础,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影响,高职院校完成传统农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困难重重。最后,培养的对象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偏多,而在专门技能型及专门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则严重不足。这种培育结构不均衡的现象,违背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成效不显著。总之,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经历和文化水平,就很难完成从传统农村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2.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单一

生产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组织培训工作时的重点培养类型,培训内容虽然能够适应广大农户的需要并被农民接受,但却远不能满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须的社会知识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五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点要求中得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是包括科技、人文、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构复杂、多元的综合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特点和目标入手,来组织农民的培育工作。

2.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养手段与方法都还不灵活,也相对片面,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只对固定的基础课程实施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形式上主要以新农村农业领军人物的培训和示范性培养为重心,主要面向农业领军型人物和农村基层领导者开展的核心培训,教学方法上也大多采用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单一型方法,但现代新型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方法还没有充分运用在农民培育工作当中,而远程教育,小班课堂和实战训练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充分普及,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度。

2.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师资结构也亟需进一步调整。一是培养师资流动性较强,多是兼职的、从学校以外聘请的短期性师资,无法连续固定的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培育。同时为适应培养需要,培训师资的能力门槛也逐步下降,部分师资甚至自己也不具备足够的农业实践经验,所掌握的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也达不到正常培养标准,与学员素质之间出现了断崖式差距,使得传统农民培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部分师资虽然具备了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现实状况,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三是有着丰厚实践经验的老师,由于从未进行过体系的理论训练,无法形成书面的规范性指导,也无法把丰厚实践经验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条理清晰地讲授给学生。

3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

3.1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先进而科学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的农村农民培育工作具有正面带动的效果,而消极错误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农民人才培育工作具有负面阻碍的影响。所以,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摸索出符合当前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首先,扩大培育视角,确立了“大职业培育观”。乡村振兴战略,是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几个领域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将培训范围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训练,拓展至涵盖了多种内容如:农业生产技术、道德、生态意识、法治观念等具体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必须重新确立强大职业农民培育观念,以更为开阔的视角来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次,吸引多元化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合理人才观影响着高职院校对于人员的培养、考察、引进等多方位的人才管理培育工作。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候,首先要始终铭记新型职业农民才是乡村振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所有可能发展的受培养的农民学生都吸收到培养团队当中,以公平的眼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受教育培养的农民,力争培育出一大批生产经营型、专门技术型与专业服务性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高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者。最后,顺应时展趋势,逐步建立了终身教育的培育观。社会网络发展飞速,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多的技术,单靠一种技能很难应对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育观。一方面转变以往农村群众过于重视教育功利性的观点,一方面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了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另外,高职院校建立农村长效化教育追踪服务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象进行培训后的追踪辅导,并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农村线上追踪服务平台,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学员在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2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优化培育内容

为了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所制定的基本培育内容必须全面涵盖农村实际需要,除必要的农业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农村农业管理人员教育、市场动态培训外,还必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教育,以及政策与法规培训等基本教学内容。一是培育内容符合农村需要。培育内容覆盖基础技能、核心技能以及适应社会交流的技能。首先,培育内容与农业基本技能相匹配,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村文化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与接受。其次,培育内容必须与农户的核心专业技能相匹配,并针对实际职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帮助农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发展。最后,培育内容与农户的社会交流技能相匹配,涉及新事物新技能如电商和网络技术等,除此以外,作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才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培育内容。二是培育内容必须符合本地资源。因为各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都有着各种不同特征属性。造成各地农业发展存在独特性的因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域差别和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及生产市场、人为因素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必须对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问题开展全方位研究,并加以全面和细致地总结,以创造适应各地农业发展趋势的新思维,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寻求处理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并合理运用农业生态资源,提供符合各地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3.3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是相对单调刻板的,但身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高职院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中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积极革新农民培育方法,增加教学灵活度,并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可把教学地点选定在果园,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现场连线种植技术比较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共同完成远程教育;农户可通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在种植地内进行实训任务,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对参加培训的兴趣和主动性。

3.4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用化

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区域农村农业领域发展的相关状况和要求,据此提出培养目标,构建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同时变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课程设置要坚持实践性原则,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现实的农业需求设计课程,重新取舍教学门类和教学内容,逐步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地方农业实际发展需求。逐步淘汰过时的技术,有选择地把适应地方农业生活经济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吸纳到课程当中,并适时调整课程,以保证教学工作时时保持“源头活水”。

3.5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团队建设

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成效如何,与培训教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梯队培养、外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农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及高学历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补充,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的质量。其次,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共赢。为培养符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和本地公司共同协作,通过让涉农专业教师在基地、对口公司定期进行挂职锻炼,以实现对师资的全面培养。最后,严格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在考评中业绩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在评优、评职称等工作方面的优先权,并期望借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水平,加强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整体素质水平,对进行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一定要主动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和农村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充实,全面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能力,全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发展,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这一宏伟的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康亚华,许文静,尹秋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9(2):89-94.

篇12

XXXX镇位于XXXX县的最北端,总面积xx平方公里,拥有耕地xx万亩,有“XXXX粮仓”、“芦笋之乡”、“蔬菜瓜果之乡”之美誉。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XXXX镇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拥有农业观光园、农产品市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家农业经营场所。

为扎实推进XX乡村振兴工作,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经营理念,学习生态观光农业开发运营模式,促进XXXX镇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XXXX镇农业发展适应新时代、新业态,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本地特点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分2批赴兰陵县、寿光市、青州市进行考察调研。

二、收获体会

1、推进乡村振兴,要转变生产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通过考察,考察团成员切实感受的科技进步的力量。寿光作为世界级的蔬菜集散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于农业科技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考察团深刻的体会到唯有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因地制宜发展XXXX特色现代农业。XXXX镇作为全县最大的种植业乡镇,我们必须要对下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加强农业知识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进一步转变观念,逐步从粗放型、个体型农业向“以科技为本”规模化经营型农业转变,从以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为主线逐步转变为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为主线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借鉴兰陵、寿光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布局中科学合理规划,做到种植现代化、管理精细化、产销一体化、形式多样化、生产全程化,既要搞好全周期的技术培训,又要注重信息服务、营销服务,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推进XXXX镇农业生产布局合理、生产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人才培育,提高农民素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优先发展。XXXX镇近些年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培训,辖区内农民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XXXX镇靠近高新区和济宁市,交通便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流动厉害,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农业生产新技术新业态的推广使用进度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专业人才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在兰陵、寿光、青州,考察团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尤其注重人才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同时积极对接上级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花大力气挖掘农业农村实用型人才。大批三农人才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模式,也保障了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3、推进乡村振兴,要科学规划产业,拓展农业产业。

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农业不再是孤立的农业生产,而是整个农业生产前、中、后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是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业相融合的新发展模式。兰陵农博园让农产品与沂蒙红色文化相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寿光菜博园和兰陵农博园培育多种观赏花卉,青州花卉博览园线上线下融合,利用物流业将鲜花送到各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农业生产促农增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生态保护,努力挖掘本地特色,使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四产,延长农业产业链,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农业生态旅游。XX队员要用活上级帮扶资源,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农业优质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