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0: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划分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两大部分,分别对领导任职期间和不再担任职务之后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和监督。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和工作过程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实现有效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效的沟通对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来说都是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沟通可以高效的解决在审计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目前,针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沟通都集中在审计期间,也就是说,经济责任审计组的成员只有进行审计工作时才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进行沟通,在平时双方是基本没有沟通的。这就导致了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员工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组的工作抱有抵触和消极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和审计组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审计组成员很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的一些重要情况难以了解到位,在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进行任中审计时这种现象可能更加明显。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组的成员是在各个单位抽调而来的,他们事前可能互不相识和了解,处于各种有原因,也难以实现有效沟通
2.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有效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其本身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业务繁杂、政策性强,这就意味着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会计、审计、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该在沟通和协调上具备相关的能力,和被审计单位的领导与员工进行融洽的交流。而目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胜任力低下的情况,这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学历偏低,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队伍中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员所占比例高达85%,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的比例仅为5%;第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审计人员只对会计和审计的基本知识有所涉猎,在实际工作中仅仅能够应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常常遇到的问题,工作能力比较差,对于信息技术、经济、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第三,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很难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培训,虽然国家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每一年度接受继续教育,但是工作和学习之间存在着固然的矛盾,导致审计人员学习时间比较短,接受教育的形式单一,难以起到后续教育的应有作用。
3.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
在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的过程中,审计工作组成员可以针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得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工作是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计划欠妥,那么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将朝着错误的方向进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一般的审计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审计计划工作也相对具有主观性,和实际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求联系不紧密。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结构为了突出自身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只追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数量,忽视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范围过大、审计工作没有重点,导致审计质量下滑。
4.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上级组织部门和领导层对下级事业单位上报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存在的相关问题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那样上级组织部门和领导就不能根据在审计工作中呈现出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的对策和建议。首先,上级的组织部门和领导并没有针对每一个事业单位的领导建立相应的档案,这样导致上级部门和领导对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不够全面、具体,在评价其工作成果和绩效时也显得没有针对性和指引性,审计信息也难以高效、及时共享,经济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全面的利用和发挥;其次,上级的组织部门和领导对于事业单位整体的审计结果没有建立独立的档案,没有对具体的审计单位出现的经济责任现象进行分析,很难提出强制性的整改措施;另外,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缺少对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的动态管理,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事业单位本身和审计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和理解和把握,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系统运行效率低下。
5.缺少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针对事业单位的审计中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各不相同,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统一的、规范的评价体系,这导致各个单位和部门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时总是不尽如人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现象此起彼伏。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不科学、不经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不能体现重点、突出全面,不能做到系统与分类相结合。
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和对策
1.成立经济责任审计联络员工作机制
为了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沟通,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提高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力度,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着全过程跟踪的方向转变,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建立其审计联络员的工作制度和方法。经济责任审计联络员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把握和了解,在自己的上级单位和被审计的事业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方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上级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对审计人员进行任务分配,是他们每一个人负责若干下属事业单位的联络和沟通工作,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组织联络员定期进行会议召开,汇报和研究各个联络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会议中提出解决和整改措施并传达给下属事业单位。
2.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可以从人才的选拔和继续教育两个方面下功夫。在人才选拔上,一方面要重视应聘者的学历和专业,另一方面要重视应聘者的知识结构,考察应聘者的知识和能力是否符合实践和工作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求其在实践经验和政策的领悟上具有较强的能力。选拔人才的时候要着重吸引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参与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中来,同时还要聘用法律、管理、经济、信息技术人才到经济责任审计组中,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专业性的保障。
3.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提升。首先,在主管领导同意的情况下,针对被审计单位领导的审计结果应该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使得被审计单位领导的履职情况得到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与此同时也可以据此考核和考察被审计单位领导的工作绩效,并和年终考核连结起来,其次,应该建立起被审计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档案,不同的事业单位的审计结果能够反映出其领导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对于领导在工作中表现有缺陷的地方应该及时予以阻止,对于表现优良的地方应该予以表扬。
4.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
科学、规范、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有明确的绩效指标,能对绩效做出客观的评价,促使领导干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促进增收节支,既是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要求,也是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要求。我们应该科学地构建客观的定量指标评价体系。在定量指标的制定上可以结合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来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可以建立预算执行、财政收支、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廉洁自律、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等指标。
参考文献: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风险
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近年来,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进行,经济审计逐渐进入各大企业,起到了明确企事业单位领导者的经营管理经济责任并对其实施监管的重要作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型,以及对其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相关审计。
受到企业经营业务、管理控制水平以及审计制度、审计成本和审计能力的制约,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存在着一些风险,总的来说,是指审计方面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被审计对象造成的判断失误,产生的结果与企业真实情况不符,从而造成某种损失的现象,而出现审计风险的环节范围较广,如企业财务报表、相关会计资料、人员活动记录等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存在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直接造成审计工作的失败,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做好企业经济审计风险防范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决策,并推动我国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审计水平。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一)审计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基础较为薄弱,因而我国的审计体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与被审计企业应相对独立,没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联系或冲突,方能保证审计结构的客观公正,而我国进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制主要是强制性委托,审计机关缺乏相对独立性,造成了审计结果不准确的风险。审计体制缺陷还体现在监督体系的匮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方面:不少企业缺乏对于领导层的监管制度,企业内部领导独断专行现象较为严重;国内缺乏明确的审计法规作为制约,也导致了腐败现象的出现,对审计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二)审计手段较为落后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手段方面,我国仍然采取传统的审计方法,不能突出审计的重点,仅仅单纯的采取抽样审计复合审计等基础方法,通过统计企业账目、证书、会计表格等内容汇总成为审计报告,并在过程中允许一定的风险出现,以均衡审计风险与审计成本,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结果误差。传统的审计方法在企业内部控制测评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手段上的落后也造成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潜在风险。
(三)审计人员水平不达标
作为造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重要主观因素,我国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尚达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要求,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均有待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审计、经济评估和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法律、工程、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综合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往往知识结构单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审计结构不准确,导致审计上的风险。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审
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匮乏的审计对象的的审计力度。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部分,这两个组成部分系统的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进行控制。对会计控制实行符合性测试,能够使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更加明确,有效的提高审计的效率,降低相应的审计检查风险。对管理控制的评审能够有效识别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领域,从而为量化经营风险以及控制审计风险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而将分线基础审计模式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联系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将极大的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出现的几率,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改进审计手段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间长,具体工作事项多,同时相关部门对于审计结果的要求急,因此改进审计手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迫在眉睫。首先应将账面审计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结合,通过相关领导责任人员的实际考察
,增加审计线索的来源渠道。制定审计公开制度,加强审计工作与群众的联系,从基层了解情况杜绝相关人员违纪瞒报的情况。其次是有效利用审计结果,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以前的错误并加以改进,因此应充分利用以前年度审计的结果,了解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参考其对现行审计程度的价值,找寻审计的切入点和重点。最后是加强审计的结合性,做到查一级联系两级,查内部联系外调,查账目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审计资料对审计对象进行彻底的审查,给予其公证全面的评审结果。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风险
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近年来,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进行,经济审计逐渐进入各大企业,起到了明确企事业单位领导者的经营管理经济责任并对其实施监管的重要作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型,以及对其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相关审计。
受到企业经营业务、管理控制水平以及审计制度、审计成本和审计能力的制约,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存在着一些风险,总的来说,是指审计方面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被审计对象造成的判断失误,产生的结果与企业真实情况不符,从而造成某种损失的现象,而出现审计风险的环节范围较广,如企业财务报表、相关会计资料、人员活动记录等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存在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直接造成审计工作的失败,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做好企业经济审计风险防范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决策,并推动我国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审计水平。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一)审计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基础较为薄弱,因而我国的审计体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与被审计企业应相对独立,没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联系或冲突,方能保证审计结构的客观公正,而我国进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制主要是强制性委托,审计机关缺乏相对独立性,造成了审计结果不准确的风险。审计体制缺陷还体现在监督体系的匮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方面:不少企业缺乏对于领导层的监管制度,企业内部领导独断专行现象较为严重;国内缺乏明确的审计法规作为制约,也导致了腐败现象的出现,对审计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二)审计手段较为落后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手段方面,我国仍然采取传统的审计方法,不能突出审计的重点,仅仅单纯的采取抽样审计复合审计等基础方法,通过统计企业账目、证书、会计表格等内容汇总成为审计报告,并在过程中允许一定的风险出现,以均衡审计风险与审计成本,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结果误差。传统的审计方法在企业内部控制测评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手段上的落后也造成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潜在风险。
(三)审计人员水平不达标
作为造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重要主观因素,我国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尚达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要求,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均有待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审计、经济评估和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法律、工程、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综合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往往知识结构单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审计结构不准确,导致审计上的风险。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审
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匮乏的审计对象的的审计力度。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部分,这两个组成部分系统的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进行控制。对会计控制实行符合性测试,能够使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更加明确,有效的提高审计的效率,降低相应的审计检查风险。对管理控制的评审能够有效识别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领域,从而为量化经营风险以及控制审计风险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而将分线基础审计模式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联系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将极大的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出现的几率,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改进审计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18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09
[本刊网址]http://
艰苦奋斗是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因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这种精神。艰苦奋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苦耐劳的短期行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艰苦奋斗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艰苦,这里所讲的艰苦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而是要严于律己、勤俭修身,始终保持简朴廉洁的正气、昂扬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锐气。二是奋斗,为一个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而奋斗,艰苦才有内在的动力,才会为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艰苦奋斗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革命传统精神,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勤奋工作、努力学习、简约朴素、与时俱进、开阔创新”是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综合体现,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一、责任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影响
责任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它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利己,又要利他、利社会、利国家,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为之奋斗而不惧艰苦。有了责任感,作为工人,就能够精益求精;作为农民,就能够辛勤耕耘;作为军人,就能够坚守寸土;作为学生,就能够努力学习。“千里长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体的天性,但能让人咬紧牙关,俯首向前踏及目标的,是责任感中的坚忍。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是懒惰的天性,但能让人勤俭劳作,努力奋斗出一片天空的,是责任感中的克己。”这样一席话充分证明了责任感对一个人艰苦奋斗、成就自我的重要意义。
(一)责任感首先是一种自发的动力。托尔斯泰从功效的角度对责任感进行了很好的解析:“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一个人有了动力,才能为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有责任感才能在将来切实地承担国家、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怕苦怕累,只想着呆在条件优越的环境里尽情享受。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拥有奋斗的动力。奋斗又赋予艰苦以崇高的目的。
(二)责任感萌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动因。自我实现是不断实现自身潜能,完成自身使命,更充分地认识和承认自身固有本性,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扬弃的发展过程。自我实现其本质就是超强的自我责任感,就是对自己负责。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烈,艰苦奋斗的信念就越坚定。
(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促使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具备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坚韧斗志;一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忘我奉献、不懈追求的坚强毅力;一种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而只有具备了这些优良的品质,我们才能真正地艰苦奋斗,才能坦然面对发展道路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才能克服艰难险阻、毅然前行。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不愿为此艰苦奋斗。大学生在学习上艰苦奋斗就是要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锻炼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惧怕困难,投机取巧,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学习期间不好好利用时间钻研学业,成天游手好闲,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面,得过且过。一些大学生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抄袭,办假证书的屡见不鲜。有调查显示,在“怎样对待期末考试”的问题上,有18%的学生选择平时认真学习来通过考试,有61%的人选择靠考试前突击复习通过考试,有2%的大学生选择从不复习,靠作弊通过考试。秉持这种对学习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可能艰苦奋斗的。
(二)对集体缺乏责任感,难以艰苦奋斗。在对“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之间发生冲突时,你是否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64%的大学生回答是“不会”,23%的大学生回答是“可能”,只有13%的大学生回答“会”。然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前提是感恩之心和奉献之心,是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感。要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关心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身处逆境的人,对社会和家庭都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态,把爱的分享和奉献内化为一种习惯,愿意为了帮助他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这样的集体责任感,是难以在学习工作中艰苦奋斗的。
(三)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和地区时,首选大部分都是一线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几乎没有人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去西部支援国家建设。“眼高手低怕吃苦”已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大学生往往以管理者自居,不愿从基层干起,不愿从事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部分学生劳动意识较差,轻视体力劳动,怕脏、怕累、怕苦。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的职位中,有些职位千人争抢,有的职位却因为无人问津而无法开考。原因就是这些职位工作较为艰苦,大学毕业生根本不作考虑。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不可能在未来工作中艰苦奋斗,更不可能做出骄人的业绩。
三、强化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对策:重视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一)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增强自身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养成这种道德规范并使之成为习惯性的行为需要靠实践的力量。首先,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经历不同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用积极地心态来面对这些责任,并尝试着去履行这些责任,体会承担责任过程中带来的幸福感,从而增强自身责任感,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力。其次,大学生要懂得用正能量来激励自己。正能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大学生要靠正能量来时刻告诫自己站在道德的队伍中,做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
(二)重视家长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责任感,殊不知在早期的教育中很多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责任感的培养。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塑造人格、品德的最初场所,也是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终身影响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家长重视家长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作为父母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同时,要敢于指责不负责任的人,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这样不仅能够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信,也让孩子明白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其次,注重与子女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决不能认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考就放任不管,一定要经常跟孩子交流谈心,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如果发现有偏差和错误要及时予以有效的引导。再次,父母要适当放手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精神。
(三)作为学校要把责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校要课上、课下两手抓。在课堂上,德育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灌输责任观念,如引经据典、组织情景剧、辩论赛、播放经典视频等。先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抓住学生的心理,最终获得他们对责任感这一道德素养的认同。在课下,学校要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相互交流、增进情感的重要方式,对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作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们学会尊重、学习、帮助和关心他人,考虑他人的需要和意愿。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就会在活动中得到强化,并可能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四)让增强责任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大学生的责任感能否培养起来并形成习惯伴随一生,社会环境极其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难免出现一些人在不负责任的情况下获得了利益,却没有被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谴责等,从而出现了“见利忘义”等堕落思想,一些信念不坚定的人开始道德堕落。大学生生活在其中,人格品德又尚不成熟,受其影响责任感弱化也在所难免。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有必要在全社会形成重责任的良好风气。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宣传公民思想道德规范,倡导“八荣八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价值要求。同时加大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以减少和杜绝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为大学生增强责任感提供重要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