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0: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导师遴选标准。导师为本院承担有课题的科研骨干担任,包含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课题涉及口腔肿瘤、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力学、颌面部发育等多个研究方向。面向全院。大一至大五的所有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以学生自愿的原则参与,尤其是鼓励低年级的本科生积极参与,以贯彻本校“早接触、早实习、早科研”的三早理念。1.2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后由学生根据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1~3名导师进行面试。面试环节包括简历制作、演示文稿制作、自我介绍、导师提问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随后导师表明招生意向,学生根据面试结果再进行选择,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1.3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举办1次,故培训时间至少为1年。待下年培养计划开始时学生可自由选择继续跟随当前导师或更换其他导师。初级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参与组会,了解导师当下课题的进程;中级阶段鼓励学生进行综述的书写,追踪研究进展,提出科学问题,书写开题报告,进入实验室参观学习实验方法,协助导师课题的完成[6-8]。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承担导师课题的子课题,自主选择课题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课题后期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统计分析、论文书写并进行投稿。实验经费可来源于导师课题经费及大学生科研设计大赛的奖金。
2导师制本科生培养计划的经验分析
2.1招生数量。在招生数量方面导师多担任科研、医疗、教学,甚至管理多重职务,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故应控制其指导学生的数量,每年不应超过2名。由于导师能在本科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研究生作为导师制的辅助可弥补这一缺陷。研究生应选择研二、研三及博士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年级研究生。研究生可在文献检索、综述书写、实验技能、统计方法等多个环节给予本科生帮助,以减轻导师的负担,也使本科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本科生也可协助研究生完成其课题,成为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小助手。2.2加强沟通的必要性。本科生在接受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应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导师对自身关注度不足的情况下更应主动联系导师,主动要求新的学习任务。当在科研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及时向导师请教。积极参与组会,珍惜每一次与导师交流的机会。2.3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本科生单独立项时应格外注意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科研项目不宜过大、过难[9]。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实验技术支持,尤其是科研经费的数目和来源。本科生由于自身科研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对整个科研过程做出精准的预估,导师应在其立项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口腔医学本科生不应局限于口腔医学范畴,更应参与跨学科的科研项目,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为今后的科研道路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导师也可来自于其他学院,可以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医学相关学院,也可包含物理、化学、生物跨领域基础科学学院。2.4本科生科研培养形式的多样性。单凭导师一己之力本科生很难得到系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在本科教育中提供文献检索、统计学习、生物实验技能等基础课程外,学院还应定期举办科研训练营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辅助。在科研训练营中本科生不仅能在文献检索、统计方法等方面得到进阶学习,还能聆听科研精英的宝贵、真实的科研经验,了解当前的科研前沿及热点。2.5考核制度。由于缺乏明确、详细的考核制度,不同学生在不同导师的带领下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收获差距巨大。随着项目的开展,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综述书写、开题报告书写、基础生物学实验技能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进一步督促导师和学生双方更好地完成科研培养工作[10]。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6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new social norm,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cultivating mode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draws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university, explore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th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s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很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提出
在国外,以美国高校为代表,首先提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给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的机会,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相继制定本科生科研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不同形式的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在国内,清华大学于1996年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北京大学自1998陆续设立了三项“基金”,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研究型大学相继开展本科生科研,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200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让本科生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为创造学校的科研创新环境。
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吹响了创新的号角。社会的创新离不开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关研究表明,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①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他们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是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
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大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各层级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包括此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的导向性。高校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主动进行知识积累重构、培养自主自学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实践、协作等能力和严谨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②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大学生创新潜力,锻炼自主独立学习、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形成开创性思维,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3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形成普遍共识,许多高校也在开展相关的工作,但实际培养情况与客观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1 培养机制不健全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然而我国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在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工作,但从培养机制的角度来看还很不健全,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相关机构以及制度保障,整个运行机制多处于自发自愿的无序状态。
3.2 学校重视不到位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许多高校的工作重心大多集中在科研(教师的科研)、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不便量化的工作往往重视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许多高校仅仅作为学生参加竞赛或者二课活动的形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类型繁多,但大多项目缺少创新性、可行性,技术含量不高,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深度和广度涉及不够,实际培养的效果也无关紧要,多流于形式。另外,任何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资金,有些只是小额度的资助,可以说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3 师生参与度较低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大多数老师一方面承担着教学和自身的科研任务,在缺乏相应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和培养缺乏动力,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低。在没有浓厚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氛围里,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较低,近年来,与本科生的人数相比较,科研创新活动的范围小,大多数学生还未能从该活动中受益。③
4 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创新成为社会新常态,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4.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促进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在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术委员会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指导、评定、审核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校级党政领导、校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事业代表共同组成,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培养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院系层面设置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配备或制定专门人员对接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相关工作,避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的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拓通渠道,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
4.2 打造科研创新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加大实验室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切实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动手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其次,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增加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专家举办报告会和研讨会,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与有关专家、学者及教授们直接互动,有助于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找到更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④同时在学校创办期刊上开辟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专栏,拓宽交流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4.3 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师生积极性
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评价激励措施,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前提。在教师层面,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评价挂钩,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在学生层面,完善学生科研创新鼓励措施,将学生、评奖、申请专利等科研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评先、评优、评奖,以及免试攻读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注释
① 江颖.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差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31-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80-02
一 培养与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最早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是美国高校,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向“创新性人才”转变,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在开展某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并已制度化和规范化。
自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素质教育”,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工作得到空前重视。清华大学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计划。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的大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机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被视为“培养并形成大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2.有利于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高校教育理念的变革,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与我们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向学生灌输已有知识存在很大差别。在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而非原来的、简单的机械式的接受,主要工作是引导启发而非传统灌输。这对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学生评价机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高校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承,把知识不断传承下去,而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除了传承知识,理应不断发展创造新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科研。科研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是衡量高校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通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掌握相关方面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才能做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而推动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看,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课程结构不合理,如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实践课比例相应过小,许多专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课,其结果就是造成当前我国相当数量大学生动手能力低;(2)相应学科知识比例失调,在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往往是因人而设,而非因专业而设,有些高校因师资原因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回避,这必然导致某方面课程过多,而有些课程过少甚至空白的境况,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十分不合理;(3)课程与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造时形成的,几十年来几经调整、变化,仍未脱离旧套。其结果使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这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根本就无用武之地,因而恶化成学生厌学。
2.围绕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问题,会衍生出其他很多问题,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整个高校专业教学的成败问题,因此,必须对专业课程设置加以优化,其原则是:顺应国际潮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围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具体方式有:(1)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性,科学合理安排专业实践课,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就这一问题提供指导性标准,至于实践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各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但不得与指导性标准相悖,专业实践课不得流于形式,必须真正体现“实践”特性,结合专业理论课安排专业实践课,使专业实践课既有利于巩固提高专业理论课教学成果,又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主要通过教材来体现,那种几十年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教材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学科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也组织编写了相当数量的面向21世纪教材,高校在专业课程内容优化方面应力争做到内容的先进性、国际性与时代性,进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3)课程设置优化,必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即不能仅追求学科或知识体系的完整,还需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尽可能两者兼顾,另一方面,还需通过课程设置来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这里主要是要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充分释放学生兴趣爱好,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 优化高校专业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优化并不等同于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主要是指某一门课程的合理与科学化,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从整个专业课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优化是个体,教学内容优化是整体。 教学内容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专业要求设置专门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模块,以强化专业化训练,在专业培训中,这方面课程要有适当的比例,其学分比例不能少于总学分比例的1/3;(2)突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学校要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供必需的硬件设施,如师范专业教学,学校可建立满足师范生教学需要的微格教学教室,并与部分重点中小学建立课堂视频同步直播系统,使师范生在校园里就可以在在线观摩室见习、研习一些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和仿真训练;(3)各专业要专门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各专业把自主创新学习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围绕各专业教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学习,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2.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从头说到尾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限制,强迫学生接受某种理念与观点,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此,要围绕培养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优化教学方式,这里主要是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去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而非原来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抑制,学校管理部门应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探讨式的教学方式、漫谈式的教学方式等,同时,为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展尽可能提供条件。
另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优化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信息反馈机制都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1.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科研训练课程。
课程学习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有目标的设置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科研训练课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树立科研意识,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训练。理工科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学生查阅、整理、归纳、翻译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制图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科研素养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2.重视本科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
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本科生培养的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思考能力。为了使得本科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其实验水平和能力,良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极其必要的。构建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应当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开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和创新能力。
3.重视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课程,实现本科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的结合。
学术讲座是讲座人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活动。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研究若想有所创新,就需要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高校应当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将与本科生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规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次数的讲座或组会,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学分制的激励下,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也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
二、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
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不容小视。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和导师组制,但本科生鲜有固定的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其科研活动。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并非导师单纯的对本科生某一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是把有兴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融入到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组,由导师和导师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本科生人选,其次要给本科生确定明确的科研内容和目标,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时间。本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多元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继续深造,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在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导师组作为负责人,在低年级本科生中确定部分有科研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帮助他们规划参与科研的时间,拟定科研计划并有计划的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文献阅读、成果总结汇报。尽可能的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降低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师生比,保证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参与导师和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和组会汇报,从源头上培养理工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1.运行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重视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在实践中培养本科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教学组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前沿知识讲座、科研基础知识教授、专题讲解等形式,分阶段将有兴趣从事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对于刚刚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当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巧、文献检索和撰写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在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理应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操作,导师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并和学生进行探讨。
2.鼓励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
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内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多数情况是由学生临时找导师指导立项和完成。通过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系统、有计划的科研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积极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科研活动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体现。以个别指导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帮助本科生明确具体的科研目标,确定可行的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参加科研实践,也为科研活动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组会制度。
科研组会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中执行和推行得并不彻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定期参与到组会活动中,听取报告并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和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学生应当定期坚持组会活动,在活动中汇报近期的文献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并与指导教师及组会成员探讨前沿动态,科研问题,找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1.确定学分保障制。
课程学习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学分制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开设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前沿讲座课程、实验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组会课程作为本科培养的内容,对选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是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常规化的重要途径。
2.必要的经费支持。
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下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学院和高校可以通过接受企业资助、导师资助等形式保证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劳务补助和假期从事科研活动的生活补贴。以双选的形式为入学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科研训练,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导师计算工作量并对导师进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动在经费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