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0: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产品发展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国需要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但他认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全可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除了把没有完全掌握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会威胁粮食安全以外,有毒食品是粮食安全的又一大祸患。在食用后会引起人身体乏力、恶心、头疼等症状的毒大米事件曝光后,国人一片震惊。认为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除了遵纪守法以外,企业就像人在社会中要遵守社会道德一样要遵守行业道德,正如总理在2012年“两会”上说的那样:企业家身上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尤其关乎国计民生,在生产中应自觉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粮食加工企业连最起码的法规规定的食品安全生产底线都守不住,企业的存在不但没有了社会价值,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反倒对社会起到了危害作用,那么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二、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一些地区产品单一,精深加工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滞后,国内外不接轨;加工企业繁多,但有实力的甚少,粮食加工的科技含量很低,呈现小而散且不精的局面,不像国外的大米加工企业等粮食加工企业那样,虽然少但个个都有雄厚的实力,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三、对粮食加工行业总结与指导办法
1重视产品品牌效应笔者认为应让有实力的大企业兼并自身实力弱小的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使生产难以维继的小型粮食加工企业起死回生,又能使本来就有一定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进一步壮大。随时关注国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最新生产动态,不断更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同时通过对大米及其他粮食作物的先进加工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用与时俱进的粮食深加工技术武装企业。放眼世界,将粮食加工标准逐渐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只有目标立下了,企业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很重视所生产产品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世界500强企业正是靠品牌赢得世界的尊敬,一家名企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它有一个品牌做支撑。食品行业的品牌效应更是如此,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吃饭穿衣。大米加工企业生产的是食品,如果在这食品领域创立起了品牌,那么势必会比其他行业的品牌吸引人们更多的目光。
2粮食加工企业需要与种粮农户紧密联系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激励农户多种粮食,种好粮食,这样保证了企业有稳定充足的粮食供应,生产加工无后顾之忧,为企业赢利奠定了基础。反过来,企业赢利后需让与之有合作关系的种粮农户体会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从而提高了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由此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会进一步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出的食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带动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3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需要同步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理念是硬实力;在互联网上的企业品牌宣传、企业道德是软实力,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需要同步,哪一个方面欠缺了都不行,只有这“两只手”同时抓起来,企业才会不断做大做强。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及近年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着成本增加、资金短缺、利润降低、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开辟一片蓝海市场成为当务之急[1-4]。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行业调研,以2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案例,应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
1案例分析
禾丰农产品公司(以下简称“禾丰”)是某市一家以生产草莓、黄白桃、甜糯玉米等为主的速冻果蔬加工企业,夏、秋两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冬、春两季为生产淡季。
泰昌食品公司(以下简称“泰昌”)则是某市一家以生产水饺、面点等为主的速冻加工企业,冬、春两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夏、秋两季为生产淡季。
2家企业均是华北地区具一定知名度的公司,但由于近年来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以及2家各自行业的竞争压力——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产品雷同且竞争力降低等等,使得两家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企业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两家企业各自的行业特点,若能通过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彼此带动,必能探索一条新的出路。
2拓界合作的优势
2.1淡旺季的生产互补、资金共享的优势
传统的速冻水饺面食行业每年的4—9月为淡季,10月至翌年3月为旺季;而速冻果蔬行业则相反,每年的12月至翌年4月为淡季,5—11月为旺季。旺季是工厂的创收季节,工厂往往存在产能不足、资金紧缺、人手不足的缺陷;淡季是工厂的消耗季节,工厂往往存在产能过剩、资金富余、人员富余、设备闲置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协调和解决行业淡旺季问题成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2家工厂存在资源互补、共享的条件,若能跨越行业界限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产能、设备、人员、资金等,则能起到规避行业淡季、减少消耗、增加利润的功效。夏秋季节是果蔬业的旺季,以禾丰为平台(果蔬专业厂),扩大定单范围,泰昌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生产,提高产能,扩大市场供应能力;冬春季节是水饺面食业的旺季,禾丰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2家工厂的合作可达到淡旺季互补、资金共用、稳定员工的双赢局面。
2.2渠道共享的优势
2家工厂的产品都是采用冷链环节生产流通的,销售通路、客户群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若可彼此共享对方的销售网络,可有效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如禾丰可通过泰昌的销售通路拓展部分产品的内销市场(甜玉米、糯玉米、混合菜、毛豆、薯条、烤地瓜等),泰昌则通过禾丰的国内外的渠道向客户推荐自己的产品。
2.3变废为宝,增加双方边际利润的优势
不同行业对产品标准的定义不同,速冻果蔬业对加工的农产品外观、保鲜程度、口感、品质、农残等有较严格的要求,速冻果蔬业中所谓的“下脚料”大多为外观、鲜嫩程度不符合要求,多数下脚料可以作为水饺的优质原料(如香菇、西兰花、芦笋、甜玉米等),这样提高禾丰的速冻果菜产品利润的同时,也为泰昌的水饺面食生产提供了优势的原料。通过转变淡季的消耗、果蔬厂“次品”的再利用、销售网络成本的分摊等资源共享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
3拓界合作的边际创新
2个不同且又关联的行业交叉合作,可碰撞产生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跳出传统产品的限制,通过发展优质特色、有机蔬菜原料基地,提高产品利润,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1交叉利用
一般速冻水饺的旺季在冬春2季,但冬春季的蔬菜(速冻水饺的主要原料)相对夏秋季节,品种单一、价格较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然而,速冻果蔬业的本质就是延长果蔬的保鲜期,缓解供需失衡的压力、调节果菜产销季的价格,达到反季节供应。泰昌可利用裕丰的速冻保鲜技术优势,在夏秋季为自己生产储备旺季所需的低成本、有特色的优质原料,既降低泰昌的生产成本,又能为其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优质的原料。
3.2立体开发
2个行业的本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缩短就餐时间、丰富饮食文化,结合2个行业的特点、两家工厂的优势,可开发出多种速冻食品、微波食品、调理食品;向微波、调理以及半成品菜肴食品发展,实施多品牌战略,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利用禾丰的农业优势,发展优质特色、绿色、有机原料基地,把特色农业、绿色、有机原料的概念引入到泰昌的产品生产研发中,打造成泰昌品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企业利润。如高赖氨酸玉米、绿色小米、高粱米、彩色糯玉米研发特色面点、汤圆、饺子;地瓜(黄、紫)、特种马铃薯开发丸子、汤圆;特殊颜色、特殊功能蔬菜开发的饺子等。参与多个地区的有机原料基地的认证,如我国的OFDC有机认证、欧盟的BCS有机认证、美国的OCIA有机论证、日本的ICS有机认证等,促进开拓国际市场。
4合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家工厂分属不同的行业,优势组合能产生较好的边际效益,但也容易混淆彼此的主业,这是最大的隐患。2个相近而又不同的行业给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水饺面食业原料稳定、机器化作业,管理计划性较强;果蔬业原料不稳、手工作业、市场波动较大,经营管理必须强调灵活性。彼此合作的目的应该是各自在自己的行业更具优势、更加专业,因此绝不能混淆各自的主业。管理要释放生产力,而不束缚生产力,这是“1+1能否大于2”的关键。
2008年的这场危机也许更像是前进路上的清道夫,使企业能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出路,与其束手无策等待经济回暖,不如积极开展新局面,希望2家企业的合作能创出一片蓝色海洋。
5参考文献
[1] 任湘怡,赵金晶.出去、进来都是商机——长三角农产品企业合作的故事[J].乡镇企业导报,2008(3):21.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食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农产品贸易也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包括生产结构在内的多重经济利益,甚至可以引发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更是贸易大国,面对国际新形势,正确的分析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妥善解决农产品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已成为应对来自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的重要一步。
1.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1.1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2002年至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304.3亿美元增长到1207.9亿美元,增长近3倍。其中,出口额从2002年的180.2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488.8亿美元,增长约1.7倍,平均每年增速达11.7%,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
1.2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概况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与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情况大体相符。水海产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畜禽产品三大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额持续增长,并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保持着较高的比例。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的出口增长迅速,超过水产品,成为我国出口农产品中的第一大类。而粮食的出口不稳定,总体处于下滑趋势,出口额从2006年的10.91亿美元减少至2010年的5.39亿美元,并且粮食的贸易常年保持逆差状态。植物类产品总体贸易额常年逆差,并有扩大的态势,而豆进口额的增长尤为迅速,从2006年的74.9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250.8亿美元。
1.3农产品出口目的国家或地区概况
2010年,中国农产品十大出口目的国或地区依次为日本、欧盟、中国香港、美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俄罗斯、泰国。其中,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8%;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分别从2002年的24.85和35.78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47.97亿美元和32.29亿美元,继日本之后分别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二大和第四大目的地。
2. 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现状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仍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出口结构逐渐向比较优势型调整。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还面临着突出问题。
第一,农产品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低成本优势,但是近年来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专业农业劳动人口的流失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国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的不先进,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的先进程度不够,导致农业制品在加工、生产、贮存和运输中易发生意外损失,加大了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出口企业为应对进口国的绿色标准、技术壁垒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另外,环境污染,土壤、水质的恶化,致使出口农产品缺少高价值的支撑。
第二,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效应。同我国其他贸易商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我国农产品也同样存在着加工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的问题,而真正能创造大利润的正是创新的产品、独立和具有良好声誉的品牌,贴牌生产加工不能成为支撑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方式。尽管我国农产品生产过程吸收了一定量的劳动力,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最终还是使一些劳动力被迫离开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的企业。
第三,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业企业难获规模经济的收益。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银行业的完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逐年增长。截至2010年9月末,在各种贷款项目中,涉农贷款余额为11.13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2.7%①。但目前全国仍有一些成长性的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中低端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高成本的融资途径致使企业面临着高融资风险,影响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规模扩大。
第四,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出口遇到“绿色壁垒”。“毒水饺”、“毒奶粉”这些质量不合格的农业制成品造成中国的食品信用危机,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将进口目标转向农产品产业集中度高、品质更有保障的出口国,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阻碍。
第五,企业市场拓展能力有限,政府对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目前财政资金支农比例仍比较小,外向型农业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市场拓展、应对壁垒等活动,由于缺少政府的支持,农业企业很难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从而面临出口受阻的问题。
第六,部分农产品的高关税非关税壁垒,阻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尽管世贸组织在推进关税减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国家对一些重点农产品的高关税仍然存在,并且,由于对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更导致对某些农产品税率的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条件仍然很高。另外,非关税壁垒成为阻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重大阻碍。
3. 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良好发展的对策
为了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健康、良好、持续的发展,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创造集约经济。在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应继续发挥充裕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减小生产成本,并鼓励农业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和国际品牌,为出口农产品注入更高的附加值,摆脱农产品“贸易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
第二,完善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支持机制,建立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农产品在国内的生产,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政府对农业税收的优惠、产业链的完善,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农产品在海外的市场扩展同样需要本国政策支持。另外,政府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拓宽宣传路径,为农户和企业提供信息渠道。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在农产品生产中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在农产品出口中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引进先进交易方式,如在农业中普及电子商务平台,使中国农产品更好的融入国际市场。
第三,保护自然环境,打牢可持续发展基础。虽然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农业大国,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是已有大片耕地、水域遭受污染,农产品或减产、或有害物质超标。因此,在农作物生产中应科学耕种、合理施肥,为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壮大国家实力,促进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实力的壮大可以在对外贸易中带来议价能力的提高,对于避免农产品出口“量多钱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减少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威胁。而国家整体实力的壮大又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发言权,在参与到各项国际政策的制定中,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赋予我国的条件,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国家利益的实现奠定比较强大的外部基础。
注释:
① ,2012年7月11日17:07访问
参考文献:
[1] 程国强,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形势及其趋势 [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
1.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概念
1.1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定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物流是指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下的农产品物资或服务的配送活动。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为全球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物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信息化、自动化、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国际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网上商店、连锁超市、储运等形式的虚拟化、事务处理信息化、多数生产企业柔性化,实物物流处理工作量日益加大。物流企业渐渐成为代表所有生产企业、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最集中、最广泛的供应者,是进行局部市场实物体供应的主要主体。
1.2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1)电子商务的使用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
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物流设施、物流工具,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条形码等,不断改进物流技术和设施,电子商务的使用可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2)电子商务的使用有利于围绕核心企业组织供应链资源
资源就是组织拥有的和控制的实物资产、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集合。在进行农产品物流运作的时候,应根据市场动态对整个供应链资源实施战略性管理,使整个供应链成为一个整体, 电子商务的使用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
(3)电子商务的使用有利于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
共享信息涉及订单交货、市场需求预测、库存水平、生产计划等内容。电子商务的使用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需求信息的准确度,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降低交易活动的处理周期和成本, 促进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紧密合作伴之间的信任度,提高供应链效率。
1.3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1)农产品交易缺乏规范
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加工业不发达,农民大多出售是以初级产品的方式。但电子商务的交易,更倾向于标准化产品。农产品电子商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产品化,以便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这给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2)农产品流通环节多,销售成本高
农产品流通中介环节过多,这样导致交易成本偏高。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外,还有农产品产地市场、中转市场、销地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中间商,因而造成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在整个农产品价格中,生产成本其实很低,甚至占到很小的比重。但每一交易环节都给农产品流通增加了成本,使初级生产者最终能获得的利润稀释。
(3)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与国外先进的现代化物流运作相比的情况下,我国缺乏有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环节多,物流管理水平低。农产品生产单位小、品种多、数量大,并且在保鲜、运输上有严格的要求,这样使农产品物流环节难度大增。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在标准化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行业内也无统一标准的颁布。
(4)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不断的改善,虽然农村网络硬件设备的完备,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在持续增长,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网民规模增长相对不明显。从网络应用来看,商务交易类和交流沟通类的网络应用,城镇网民使用率高于农村网民,农村网民商务应用远落后于城镇,城乡之间使用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差,公共上网资源相对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以上是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5)交易主体素质较低
交易主体的文化素质及其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是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主体。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个体农户,农民是农产品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了解很少,这就成为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障碍。
2.我国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化必要性的分析
2.1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就导致农产品在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流通成本过高,利益被中间商截留,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通过互联网把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及时对各地市场情况作出反应,准确了解市场需求,适时安排生产,适时销售,避免因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直接和经销商、甚至消费者交流,减少流通环节,大大降低农户信息搜寻、广告宣传、贸易洽谈等销售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无需中间商参与,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缩短交易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
2.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不仅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并且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用来引导广大农户科学安排生产,以销定产,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利用电子商务当作生产要素配置手段和市场营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引进新的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从根本上提升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竞争力。
2.3推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从长远来看,农业生产经营的存在将也是一种依赖网络的存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参与电子商务是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参的与电子商务,成功进行网上运作,赢得竞争优势,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创新,这促使传统农业生产不断在经营管理方面得到改革创新。电子商务所消灭的,不仅是传统的物质生产行业,而是不肯变革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思想。
3.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对策建议
3.1积极营造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要积极宣传, 营造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 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将物流各环节与电子商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 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规, 对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或组织以及个人进行鼓励、承认和限制,在交易过程中电子合同书的有效性、电子签名的合法性、电子协议的有效性等, 都需要相应的政策文件予以保护。
3.2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上, 应当有针对性。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信息素质较高的地区, 应积极发展互联网络, 采取各种措施, 鼓励和帮助农民上网, 接受网络信息服务;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 农民信息素质较差,应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 实施“三网合一”的工程。
3.3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人才的培养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对农产品物流人才的要求, 与一般的物流人才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要掌握物流相关的技术外, 还要对农产品相关特性等知识较为精通。普通的物流人才, 在从事农产品物流时, 会因为农产品知识的缺乏而显得不知所措,所以在农产品物流中, 一定要注意人才的专业性,加强人才的培养、培训与管理。
3.4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实施标准化生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农产品进行电子商务运作要求实行标准化的控制。首先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 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国家的监测指标之下, 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 严格进行管理操作;再者,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 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农产品加工的标准进行加工、流转。对于国家标准和国际质量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 应执行较高的标准。特别是出口农产品的加工与运转, 一定要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的标准体系进行控制管理。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应由政府、企业成立的专门机构来监督执行, 不能有任何环节的松懈。
参考文献:
[1]李穗豫基于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
[2]易法敏、周双德.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平抑农产品价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