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30 08:50: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篇1

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篇2

关键字 广西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

广西地区是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首批试点地区,对广西地区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了整理查阅,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将更好的保护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一、广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开展现状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法、文献查阅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广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开展状态良好。

(一)总体推广良向发展,但具体推广力不足

广西地区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活动,每年都会举办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赛。2010年11月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和体育局联合启动广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2012年又在广西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学校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民族传统的示范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而且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具多样性,但缺乏规范管理

广西地区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旨在引导大中小学校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大力推广,已经发掘和推广了多项具有广西地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包括壮族的板鞋和抛绣球,苗族的打草球、回族的摔跤以及其他各民族喜爱的大象拔河、打陀螺、踢毽球、武术、民族健身舞、健身操等项目。只是,目前体育教学中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仍然缺乏规范指导,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导人员,而且极易造成体育项目的不均衡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量引进校园,但缺少规范教材

广西地区在2010年启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时便命名了14所中小学校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并成立了由广西民族大学和全区各示范学校组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际保护联盟。2011年又评选12所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学校。在这样的大力推动下,多项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引进校园,极大地丰富了示范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过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经过口口相传或者是练习经验的积累来传承和推广的,在全国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之前几乎没有有关民族传统教育的现成材料,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之后同样面临缺乏专业教材的问题。

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教育意义

从广西近两年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现状分析来看,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切实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也具有突出促进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丰富校园体育生活

体育教育一直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增强体育教育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对于提升校园体育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项目比常规的项目更加贴近生活,形式又多种多样而且趣味性极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体育教学之中,将极大地丰富在体育教学内容。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将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中代代相传的极具民族代表性体育项目。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各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含了丰富自然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能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加深各民族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使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保证青少年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

民族传统体育是过去的劳动人民为了特定的健身、祛病等健身目的而发明创造的活动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之中,能增强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有效健身时间得到保证,提升体育健身质量,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还可以应用于丰富课余活动,能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间娱乐中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对于青少年培养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都大有裨益。

(四)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各民族的先辈们经过一代代的经验总结,讲究形神兼顾、动静结合,又与德美结合,充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作用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良性发展建议

(一)规范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具体实施行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是广西第二届体育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广西教育厅和体育局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推广和宣传。大中小学都已充分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并在青少年学生中间掀起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热潮。如此更应顺应民意,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基层落实的力度。首先,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示范学校也要对的体育教学进行规范管理,比如,加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其次,体育教师也要增强对进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具有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通俗浅显形式的教导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健身方法。

(二)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形成都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一个民族都积累了种类繁多、形象生动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扩大进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和种类。另一方面是指对现有的进校园的民族传统项目进行规范整理和深入挖掘,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更加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题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言之有物,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三)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用性

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用性能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项目与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快速融入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便于学生快速适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能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德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有效教育。

(四)做好经验总结工作

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中做好总结工作经验是为了给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提炼出比较科学有效的开展形式,为以后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进行有效参考,避免重复犯错,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活动。

四、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的理性思考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将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不仅是能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健康发展,将各族学生培养成拥有民族自豪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启动[N].广西日报.2010.11.

[2] 卢羡婷.广西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2.03.

篇3

近年来,西部地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多措并举,制定出台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着力完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措施,积极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促进了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但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

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边缘,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在走访1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调研中发现,彝语、苗语、布依语、水语等有下降趋势。

二、少数民族文物和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管理能力薄弱,损毁现象较为严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无序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协调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现象,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使之转化为与之匹配的文化生产力,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民族文化人才奇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和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上存在人才奇缺和经费严重不足现象。现从事民族文化工作部分人员的专业不对口,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错位;同级财政对民族工作虽有“三项经费”,即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难以保证工作的有序推进,致使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五、民族文化统计工作有待加强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潜力巨大,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要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摸清西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底数。在有的地方,虽然也强化了民族文化工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底数不清,界定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好又快地推动西部地区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民族文化普查统计工作

为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建议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普查统计,进一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分类界定,规范管理,建立西部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体系,积极推进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二、制定规划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促进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规划,积极深入挖掘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加强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血脉和根基,为进一步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建议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在西部地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继承保护工作。

四、加大民族文化工作经费投入

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建议设立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促进民族传统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五、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篇4

昆曲发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古老的剧种经过历代文人、艺人的打磨雕琢,在唱腔、表演、舞蹈和器乐等方面都达到了堪称完美的境界,被近现代戏曲界誉为“百戏之祖”。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上曾一度形成“昆曲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盛况,如今却日渐式微。“昆曲义工”石峻山曾说:“对昆曲来说,一个歌者的离去就是一出折子戏的闭幕”,昆曲的消失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昆曲在校园中的发展状况

昆曲产生后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16、17世纪可谓盛极一时,18世纪中叶之后走向了日渐衰微的道路。20世纪的昆曲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12年至1937年日本全面爆发为第一阶段,1937年至1966年“”开始为第二阶段,1976年“”结束至昆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为第三阶段。[1]

昆曲研究第一个热潮中校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昆曲人才。吴梅、许之衡、卢前等戏曲大师在全国各大高校教授戏曲,培养了一批戏曲研究的人才。校园在昆曲音律研究和编订谱曲、校理曲籍等方面也颇有成就,如吴梅的《顾曲麈谈》、《昆曲粹成》、董康编辑的《诵芬室读曲丛刊》等。第二个阶段昆曲研究集中在昆曲历史的整理及昆曲的舞台艺术表现。高校也参与了昆曲的整理出版工作,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著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为昆曲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文献。第三阶段中除了王季思、任半塘、赵景深、钱南扬等前辈学者继续教授词曲,他们还对昆剧史和明清传奇作家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考证,如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赵景深、张增元的《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等。2002年海峡两岸推出的两部大型辞书:南大吴新雷主编的《昆曲大辞典》和台北中央大学洪惟助主编的《昆曲辞典》为今后昆曲史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献基础。[2]

2004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大陆8所高校演出大获成功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掀起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热潮。随着青春版《牡丹亭》的谢幕,高校对昆曲的研究也纷纷降温。目前为止只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昆曲的教学实践:北大成立了昆曲传承班,苏州科技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昆曲教学实践,南大和南师大将昆曲欣赏列为学校的选修课程。而国内很多大学并没有开展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

二、昆曲与校园文化疏离的原因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听过昆曲的经典片段,然而昆曲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现在却濒临消失,昆曲式微的原因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昆曲表演以戏剧性的“歌舞抒情为主”,以“有意味”的形式美表现剧情与人物。[3]昆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她的观众便集中在知识分子群体。昆曲唱词的文学性很强,而昆腔的地域性使许多观众必须借助字幕帮助理解。昆曲已在舞台上演绎了六百多年,内容缺乏新意,很难吸引青年一代。而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大学生习惯了浅阅读和轻文学,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品味内蕴深厚的昆曲。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昆曲呈现的审美,呈现出着“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结构性分离与对抗。[4]

近十年昆曲热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白先勇、叶朗等“昆曲义工”的不懈努力。白先勇认为年轻人是昆曲的主要观众,在昆曲的改编上他运用了许多新鲜元素吸引年轻观众,如青春版《牡丹亭》中选用年轻演员、增加柳梦梅的戏份、增加水墨画为内容的背景和屏风、舞台表演采用现代舞台手法,既突出了演员的表演,也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不过昆曲热潮的冷却并非昆曲缺乏持久的生命活力,而是现代高校依然缺乏传承的平台。北大的昆曲传承班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各大高校的昆曲社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昆曲的传承不只是高校师生的事,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昆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敲了一记警钟,提醒着我们应当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昆曲艺术在高校中普及的建议

虽然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许多外来文化,但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十分强烈的渴求和认同感。“昆曲进校园”唤醒了大学生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记忆”[5],虽然观众不理解唱词和唱腔,但是从每次青春版《牡丹亭》谢幕之后经久不息的掌声可以看出昆曲是能与大学生产生共鸣的,它触动了大学生的内心。“高雅艺术进校园”只是弘扬昆曲艺术的引子,昆曲热的持续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昆曲是精英文化的产物,热爱昆曲、传播昆曲的前提是理解昆曲。这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阅读经典使自己具有更高的知识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昆曲的唱腔拖得很长,旋律富有咏叹调的形式,听者会产生余音绕梁之感,这些都是学生欣赏昆曲前必备的功课。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昆曲的真正魅力。

2.高校为昆曲的传播提供适当的平台

昆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一流的演员才能培养出一流的观众。高校可与昆曲剧团合作――把昆曲引入校园,如定期邀请合作剧团进校汇演。白先勇曾在《白先勇说昆曲》中提到昆曲艺术家徐炎之及其弟子传授昆曲艰苦的生活,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了,教授昆曲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高校可将昆曲重新列入学校的选修课程,邀请剧团中的资深演员进行授课,使之能很好地欣赏高雅的昆曲艺术。

3.校园昆曲社的建立

昆曲社可把学校里的昆曲爱好者集中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欣赏昆曲,同时也承担着昆曲排演的任务。选择经典的折子戏进行排演,如《惊梦》、《寻梦》、《思凡》等,让同学们亲身参与昆曲的编排加深他们对昆曲的理解和认同。

昆曲的传承与校园联系紧密,校园为昆曲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而就近十年的昆曲现状来看,昆曲的推广任务依旧任重而道远。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精华,昆曲在校园中的发展必然也会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82-01

扎实组织推进"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努力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具有河南特色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地方曲剧进校园的现状和教育的现实状况,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1.曲剧进校园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绲闹卮蠊毕"。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也是在文化领域践行中国梦,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脸谱艺术上。 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中面部化妆表演一种独有的程式化方式,它的设计审美又体现在设色、图案等方面。在设色方面,戏曲脸谱大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色彩为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也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用以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特点等。这种指代的功能,把色彩象征作为手段,使人一眼便能辨别出善恶美丑、聪慧愚蠢。在图案设计方面,戏曲脸谱同样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在净角身上尤为突显。此外,戏曲演员身上穿着的服装同样能体现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同样色彩缤纷,美丽动人。它们与脸谱相辅相成,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观众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与认识。

1.2 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这正体现出了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渗透道家"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2.曲剧进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汝州经济不甚发达。缺乏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和支持,以致"汝州曲剧进校园"实践成效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成为一次性活动;作为"地方戏曲"重要实践载体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举步维艰。

2.2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本地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编制核定缺乏弹性,缺乏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引进无门"的前提下,抽选老师专门负责传承任务,难度极大。

2.3 缺乏统一的监控系统。对在学校中开展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的相关政策弹性空间较大,教育部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目前各学校开展"曲剧进校园"大多出于被动或临时应对,缺少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挖掘等也没有得到统一安排和持续多方支持。

2.4 部份学校、家长、教师对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认识不足,制约地方戏曲在学校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部份学校、家长、教师认为地方戏曲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更没有必要保护,因而在采取消极应付或抵制的态度。

3.曲剧进校园进校园的探索思考

3.1 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对音乐教师进行地方戏曲的专项培训,找名家或到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地方戏曲教育研讨会,制定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规划。第三,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业演员来校兼职地方戏曲教学,或请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戏曲文化。

3.2 多措并举,深化地方戏曲教学的措施。首先,要选编有代表性的、曲调优美动听和内容积极向上的作品, 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喜爱戏曲。其次,运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目的。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校园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熏陶,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对了解唱段所表现的韵味和内容。第四,成立地方艺术演出队,组织部分学生成立演出队,到专业、业余剧团、到乡野戏台观看演出。第五、开设校园广播"戏曲名曲欣赏"栏目。让老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并熟悉地方戏曲的动人旋律,使校园的艺术文化氛围不断浓厚起来。

3.3 搭建展示舞台。学校可在校园艺术周中开设"曲剧知识竞赛"和"地方戏曲歌手比赛"等;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可举办地方戏曲展演、汇演等比赛活动,在各类节庆活动、演出中邀请学生参加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平台。

4.总结

传承地方戏曲精粹,普及地方戏曲基本知识,推动中小学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戏曲,可以激发青少年爱乡、爱国的情感,当然,要让地方戏曲真正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所喜欢、接受并掌握,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需要政府的推动、社会的参与、家长的支持,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篇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公民,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当地文化背景的制约,古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从小缺乏古诗词熏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多媒体产品的逐步推广,通过智能手机了解外界事物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文化和欣赏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数偏好使用QQ、微信、快手、抖音等手机app。家庭成员经常使用以上软件,就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造成影响。相对于纸质材料,音视频资源给学生感官上造成的刺激更强烈,吸引力更强,久而久之就会使自我约束力较弱的小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对纸质书刊的阅读兴趣降低,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古诗词就会失去兴趣。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娱活动中缺乏涉及古诗词的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2.古诗词鉴赏水平较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既有音律、结构上的独特要求,也有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因此,要想理解古诗词内容,感知古诗词美感,阅读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专门的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或文娱活动,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提供的古诗词诵读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得不到相应提高。

(二)教师方面

1.古诗词素养不足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要想真正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育人本领。但事实上,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能积极地提高自己的素养,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导致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停留在较低层次,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2.教学观念陈旧虽然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急功近利,不能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3.教学方式单一古诗词学习是通过对诗文的诵读,感悟作者思想、体验诗文意境、发现和欣赏语言美感的过程。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以讲代读,只注重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不注重学生的吟诵和体悟,把学生当作背诵诗歌的机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学校方面

1.古诗词学习氛围不浓由于受各种办学思想的影响,近年来,以模仿和学习某种模式、打造某种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活动风起云涌,这种趋势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发展。学校在追逐和打造某种模式的过程中,把壁报、展板、走廊等用诸如“足球文化”“刺绣文化”“丝路文化”等单一内容进行布置,而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诗词的挖掘和提炼不够,没有做到精心展示,无法形成浓郁的校园古诗词学习氛围。2.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不够古诗词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语文教材中,还应该渗透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类学科教学的穿插融合,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古诗词进校园活动,仅仅体现在方案的制订和一些简单背诵活动的开展方面,谈不上对古诗词课程的开发,也没有形成古诗词系列校本课程。3.古诗词教科研力度不大作为古诗词传播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古诗词的传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管理者办学理念的影响,学校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关键环节,无法组织教师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能很好地指导和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能力和水平,导致古诗词教学在陈旧的教学形式中循环往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学生方面

1.激发古诗词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要想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古诗词学习时间,使学生有时间诵读,有时间品鉴;另一方面要创设丰富的古诗词学习活动,通过竞赛、表演、书写、吟诵、演讲等活动,增强古诗词的吸引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开展一些古诗词亲子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父子共读一首诗、母女古诗词接龙、家庭古诗词背诵大比拼等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趣味性[1]。2.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一是要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古诗词特有的韵律感和节奏美,充分利用课本剧、场景模拟、吟诵对唱、诗文配画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韵味,欣赏诗词美。二是开展古诗词鉴赏社团活动,要在具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教师的指导下,使一部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迅速提高,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提高鉴赏水平。三是开辟古诗词鉴赏广播节目。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筛选并制作古诗词鉴赏节目,定期播报。如《古诗词中的数字美——〈山村咏怀〉赏析》《〈清平乐·村居〉人物赏析》等节目,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二)教师方面

1.提高古诗词教学素养要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传授给学生,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阅读面,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教师不仅要阅读《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诗集,还要努力阅读大量其他文体的文言文书籍,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此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选派教师积极参加经典文化品鉴培训班,及时组织教师观看《国学大讲堂》专题讲座,为教师古诗词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2]。2.转变古诗词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以考试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而是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入手,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为抓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地做好古诗词传承工作。教师既要认真领会“立德树人”的要求,也要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内容编排意图及教学实施的建议。3.优化古诗词教学方式古诗词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教学。学生不仅要理解字词的意思,还要体会到蕴含在诗句里面的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要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又要学习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古诗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等方式,力求使古诗词教学效果最大化。“六步教学法”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读(初读诗文)、查(查不理解的字词)、调(根据诗文情况调换字词)、补(根据想象补充意思)、说(说出诗意)、演(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

(三)学校方面

1.营造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学校要充分发掘和整合办学资源,营造古色古香、诗情画意的校园古诗词学习氛围[3]。一是充分利用壁报、展板、走廊、学习园地等展示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佳作名篇,使校园充满诗意。二是通过制订古诗词进校园方案,从课程教学、活动开展、阵地建设、评价监督等方面对古诗词传承活动做出详细的规划,并认真落实。三是崇尚传统礼仪。结合古诗词学习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习古人的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四是开展每周一首诗推介活动。每周筛选一首古诗,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和广播站定时播报的形式,向学生推送古诗,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提高古诗词学习效果。2.加大古诗词课程开发力度一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积极筛选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古诗词篇目,编印符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校本教材。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古诗词系列活动。学校可以开展课前二分钟诗词接龙、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应用写作等活动,使古诗词学习“有声、有色、有形”,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吟诵展示、竞赛评比、诗词配画(配乐)、讲座提高、写作应用、游戏渗透等方式,形成一系列比较固定的古诗词教学课程体系。三是注重对古诗词教学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学校要定期对古诗词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古诗词传承有序发展。3.提高古诗词的教科研水平要想保证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的科学谋划和强力推行,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努力践行,以及强有力的教育科研作指导。学校既要加强对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又要做好古诗词系列活动的研究,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专题调研、专项评估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由于受特定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其古诗词教学工作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密切结合地域特点、学校实际及学生认知规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古诗词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雪娟.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方略[J].教师博览,2021(06):44-45.

篇7

花垣县地处武陵山片区核心,位于湘渝黔交界处,总面积1109.35平方千米,人口31.09万,苗族占总人口的87.3%,是中国苗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拥有苗族赶秋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接龙舞等省级“非遗”项目9个,州级项目29个,县级项目51个,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苗绣织锦艺术之乡”“全国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该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共175所,在校生51566人,民族学校仅4所。调研选取了该县高级中学(含职高)、完全高中、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34所,加上县民族幼儿园,共35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对象合计41042人。

1.广泛开展

为全面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县教体局针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校园美丽,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利用学校主阵地做了大量工作。关注边远村寨,筹措资金,帮助部分中高海拔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目标(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有效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

2.成果初现

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文件有关要求,湘西州教科院设立36所学校为“湘西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吉卫民族小学、董马库九年制学校、麻栗场小学、花垣县第三中学、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共6所学校获得该荣誉称号,数量居全州之首。在“首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 33所获奖学校中,湘西州有9所,而花垣县有3所,占全省1/11,占全州1/3,分别是国土希望小学(珠算)、边城高级中学(苗族武术)和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苗族服饰)。其中,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2015年成为 “中国微电影大典组委会(湘西花垣)创作基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2016年成功举办“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暨经验交流会”,被授予县“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并成为“中国(花垣)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边城高级中学作为该县唯一的省普通高级中学,蚩尤拳大课间操常态化,成立了苗鼓和舞龙舞狮协会,体育节和艺术节常规化,成为“湖南师范大学舞龙舞狮培训基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体育与艺术教育成果斐然;花垣民族中学实施太极文化、《边城》文化、以孝文化为中心的国学和苗族文化进校园“四进”工程,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渐入快车道;花垣县民族幼儿园“苗味苗园”特色突出,注重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大环境,设计整理了多个苗族本土教学案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录制视频专题片,加强综合建设;花垣县道二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独树一帜,保护、传承、发展“三不误”,发展态势较好。

总体上看,各校朝着“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方向发展,涌现出20所代表性学校,成果初现。

3.方兴未艾

从抓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的宣传、贯彻,切实帮助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其特色建设入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借助本土苗族文化元素优势,分别开展了苗歌、苗绣、苗鼓、苗拳、舞龙、舞狮、剪纸(踏虎凿花)、苗画、苗族服饰、苗族乐器、接龙舞、打糍粑、竹竿舞、花灯、腰鼓、秧歌、民族绝技、竹编、双鱼教学、珠心算、太极拳、苗族礼仪、苗族童谣、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养成教育三字经》、苗味苗园、书香校园、少年宫、诗画社、组歌、爱国主义、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及其他苗族音体美传统项目等活动。立足于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花垣、花垣变花园这一背景,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载体,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促进师生综合成长。部分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苗族文化资源禀赋较好的有利条件下,受限于某些综合因子制约,民族文化进校园方兴未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误区导致重视程度不够,民族意识不强

调研发现,部分领导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个别人认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活动而非常态化工作。这种观念误区,必然会忽视民族地区学校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责任和义务,忽略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互作用,民族意识不强,导致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差异大,政府、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存在观念差异,重视程度不一,部分校负责人不重视,导致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学校这一主要渠道和主要载体上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和倍增效应;二是发展不均衡,总体上看,城乡差异大,民族校与非民族校差异大,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与民办之间差异大。

2.支持体系不健全,未纳入常规考核

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在构建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支持体系上短板较多,缺乏统一的工作机制,未能在资金、政策、资源、人才、组织、制度、考核标准等方面有效整合,受领导个人偏好的影响较为突出,具有任务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征,未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在目标、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加之领导者与师资的异动缺失、经费困难、升学压力、职业倦怠,影响到该工作的可持续性。

3.人才短板突出,师资培训不足

目前,该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偏低,教育质量差距较大。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边远地区个别学科师资紧缺。专业幼教人员严重缺编,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短缺,引进难,限制职教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城镇化加快的影响,撤乡并镇的震荡,教育布局的诸多制约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办学规模和素质教育质量,影响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稳步推进。各校普遍缺乏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和民族体育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师资严重短缺。在聘请民间艺人、演出团体、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方面,涉及待遇、安全隐患、制度保障诸方面,各校各行其是,在指导培训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缺乏专业的创意人才导引,专项培训路径较窄,资金匮乏,大多数学校手段单一,同质化现象较突出并停留在较低层次。

4.涌现部分成果,停留在“墙内开花”阶段

民族文化进校园包括物质文化的“固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态文化”。该县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校园标志性建筑不多,在“活态传承”上未表现出强大的“软实力”。部分校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校本开发和课题研究,有的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推广应用上乏善可陈,实验推广局限在校内进行。如吉卫民小的“双语双文”教学实验,开办了四个苗文班,2008年被指定为“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实验校”,项目实施至今,尚未在全县乃至州内外由点到面实现推广应用,还在“墙内开花”阶段。该校省教育学会课题《苗族民间艺术在学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15年已经结题,尚未体现其应用推广前景,在如何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方面还未有作为。

5.管理与研究职能错位

民族文化进校园,涵盖政府统领下的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须由行政管理部门强力推进、督查落实,各乡镇政府应参与到对辖区内学校相关工作的管理、指导、督查、落实,县委、县政府应建立对上述部门的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县教科所的职能局限于研究、管理、指导、服务,业务上属教体局管理,相当于教体局智库。目前,教体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由教科所这一研究机构行使教体局的行政管理职能,既无法给予各校以政策支持,也不能提供经费保障,更无法实施奖惩措施,即使在教科研方面,考核评分权值也很小,无法直接与教体局之外的其他职能部门进行高效对接。单就教科所相关的人员配置看,仅限于一位专职地理教研员,同时承担全县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其效力可想而知,不容乐观。

三、对策与建议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经费保障、措施得力、督查落实、奖惩到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刻不容缓。

1.党政共抓齐管,行政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县委、县政府要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五进”(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的重中之重,建议纳入省财政专项预算发展基金,至少纳入县级以上,做好全民共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战略决策、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成精准扶贫的智力支持目标。行政推动是“尚方宝剑”和“定海神针”,也是排除“沉疴”、斩断“懒政”的“披甲锐器”,要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领导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文化支持体系,建设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将各乡镇党委、政府纳入到目标管理之中,加强政府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生共赢。

2.确保资金投入,启动“六个一”工程建设

确保资金投入,既是党委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该项工作常态化可持续推进的发展瓶颈,更是达成民生事业精准扶贫目标的“刚性需求”,民族地区的扶持资金,要予以适当倾斜,确保投入到位。具体抓好“六个一”工程:一是民族学校有一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二是每个学生有一套民族特色服装;三是代表性(示范性)学校有一套民族常识教材;四是每个学校有一台民族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五是有一组竞技水平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六是每个师生有一个民族技能特长。

3.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抓好10项工作

一是全社会充分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巩固和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各校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四是各乡镇要落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实行项目补助资金投入差别化;六是将以集体表演内容传承转为提高个人技能内容为主的传承思路;七是学校走出课程即校园误区,加大校本教材(课程)开发力度,做好应用推广;八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比赛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九是县民宗旅文广新局要按月给受聘到学校上课的传承人发放补助,并与每个传承人签订传承协议书,确保宣传指导;十是各乡镇政府和项目学校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的相关工作。

4.理顺管理研究职能,实施多元一体化战略

教体局设立校园文化建设职能部门,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引领,坚持教育性、自觉性、融合性、多元性、整体性“五原则”,抓好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建设。教科所担纲教体局智库,配套2至3人,成立民族文化进校园发展研究室,专司全县该项工作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全县一盘棋,鼓励差异化,认真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尽可能立足于本土苗族文化元素,把蚩尤文化作为当地的政治经济资源适度开发,融入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注重提升民族精神,校际联合,资源共享,多元一体化,打造文化校园、特色校园、魅力校园品牌,全面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个性化内涵式发展。

5.项目引领多跟踪,打造民族文化智力硅谷

篇8

京剧应该选入中学音乐课本。京剧堪称中国文化之瑰宝,有着悠久的发展史,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传扬下去。戏曲因节奏较慢,故年轻人不大喜欢它。但从人文的角度看,学学其中的精彩片段,还是益处多多的,如《红灯记》,其唱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读起来很美。

――吉林磐石市明城中学 汪玉洋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艺术之一。它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很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如黑脸包公等。我认为,京剧不仅应被纳入音乐课堂,更应作为艺术专业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这样能使我们年轻人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

――吉林磐石市明城中学 窦一名

我觉得,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是件大好事。但不应“单一性”地推广京剧一个剧种。建议发挥各地的积极性,让各省、市、自治区来自定一些地方性更强的及更有优势的文化艺术剧种,这样,从全国来看,不就是一种“百花齐放”吗?

――天津市南开大学附中 张光辉

我们学生已经够苦的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音、体、美”已经不受重视,现在又加上了大家并不感兴趣的“京剧”,要学好,消化进去,很难。

――河北石家庄市一中 迎 迎

我个人认为,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现在许多学生连音乐简谱、五线谱都读不懂。再说了,流行音乐没有推广就流行了,这很值得深思。因此,京剧节奏必须加快,最好有些更新的剧目,或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编些剧目才好。

――河北石家庄市一中 任依蒙

对于戏剧,还是以“选修”的方式进校园为好,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学,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河北石家庄市一中 杨 杨

我认为戏曲进课堂,可以使学生知识面拓宽,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弘扬,也是一种美的陶冶。在POP流行风席卷而来时,人们似乎忘却了那天籁般的民族精华――五彩的脸谱,婉转激昂的唱腔。历史的舞台上一遍遍上演着悲欢离合,看戏品人生,让我们在课堂上学会品味人生,培养气质。

――河北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安 婷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戏剧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既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把京剧带入课堂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在欣赏经典的戏剧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河北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初中部 陈 海

篇9

关键词 快乐体操 校园 困惑 对策。

一、前言

我国竞技体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那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健儿,他们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然而,近年来,竞技体操后备人才面临严峻挑战。2014年国家女子体操队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面临断档,可以使用的运动员严重不足,在九月举行的亚运会体操比赛,以及十月份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勉强凑够6人双线无间隙连续作战,以至于队员疲态百出,突显出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

为尽快改变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经认真调研认为,国家竞技体操的发展应搭建新的体制和运行模式,希望逐步建立起新型的体操发展“四级模式”。第四级为校园快乐体操和快乐体操俱乐部,这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平台。所以“快乐体操”进校园的提出是我们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的产物。

本文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对“快乐体操”如何走进校园的研究。其现实意义在于:有利于创建新型体操体制,使体操真正实现管办分离,有利于构建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利于拓展我国学校体育的多元化发展。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快乐体操”如何进校园的研究,为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保障我国体操后备人才梯队的有序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快乐体操”进校园的政策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二、国内外开展“快乐体操”现状

2014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召开了两次快乐体操发展研讨会,吸纳了中小学校、基层体校、私营俱乐部、公司、器材厂家等社会各方代表参加,边探索,边行动,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试图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快乐体操进校园的推广之路。

2014年7月举办了首次三级和四级动作“快乐体操”教练和裁判培训班,来自基层体校、幼儿园、体操俱乐部和推广公司等近400人报名参加。为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于2014年12月在广州花都区举办了首届全国“快乐体操”赛,共有来自40个幼儿园、小学、俱乐部和少体校的360多名小运动员参加,80%为业余水平的小朋友。比赛收到了热烈反响。

三、“快乐体操”的理念及推广模式

“快乐体操”目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地参与体操活动,其教学内容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锻炼过程讲究游戏化和自觉性,器材设备确保安全性和多彩性。

“快乐体操”的推广模式为主要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体操协会的名义进行推广,全面推动快乐体操进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和商场等。推广的目的是扩大体操锻炼人群,为成立体操俱乐部做准备,最终目标是让将来遍布全国的体操俱乐部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

四、“快乐体操”进校园的困惑

(一)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

近些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出台,各类试图打开学校大门的传统文化项目繁多,不过只要应试教育不改,各种“进校园”的项目都不可避免的带着功利的色彩,与初衷相去甚远。在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下,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严重下降,综合素质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而文化、艺术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课程有的已经变相被异化,有的甚至早就远离校园。

(二)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制约“快乐体操”课程的发展

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内容的丰富,特别是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难美项目和其它新兴的毽球、花样跳绳、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开展,在“快乐体操”的推广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对新兴项目那么强烈的兴趣吗?

(三)人们对开展“快乐体操”活动的认识差距(见表1)

首届全国快乐体操赛于2014年12月在广州花都区举行。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0个幼儿园、小学、俱乐部和少体校的363名小运动员参加,但是来自广州的代表队占所有代表队的32.5%。并且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中,只有12个省派出代表队参赛,占总体的35%。而幼儿园代表队占总体代表队的37.5%。从比赛现场和比赛结果可以看出专业代表队与业余代表队同台竞技,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结果显而易见。

对观看比赛的家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1他们对首届全国快乐体操赛到底是一个表演节目还是一个比赛项目存在困惑;2“快乐体操”能否真正的让孩子一直练下去,担心此项目会不了了之;3.学校让孩子来参赛的目的不纯,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才来比赛的;4.部分家长让孩子参加快乐体操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参加此次比赛。说明了大众对体操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竞技体操的层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快乐体操”的宣传和开发力度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四)校园缺少资金投入“快乐体操”项目

据了解,一套“快乐体操”基本器材大约需10万元左右,再加上场馆设置、场地保养、教师工资等,一个学校启动“快乐体操”项目大约需要30万左右,这30万从何而来?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而拥有一套完善的“快乐体操”场地设施,是开展“快乐体操”最基础的保证。

(五)政策保障能否紧跟“快乐体操”的发展速度

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最近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快乐体操”的政策文件,但政策未落实的实际问题仍然困扰着“快乐体操”的开展。

(六)学校体育老师是否能胜任“快乐体操”教练员一职

快乐体操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传统体育课和传统的体操训练课完全不同。学校体育教师能否领会快乐体操的理念,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否对体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以及是否具有体操创新能力的知识储备,等等,也是大家关注的实际问题。

(七)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能否步调一致,协同统一

从“快乐体操”的初步开展实际情况看,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一方面,由于体育、教育分属相互独立的不同系统,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和矛盾的暴露。由于“快乐体操”项目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发起的,就目前来看“快乐体操”更多的是由各个地方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老师来推广,推广到更多的地方是幼儿园,其次才是俱乐部,没有得到教育部门更多的关注。这种现象导致了资源、人才的极大浪费,非常不利于活动开展,这个致命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快乐体操”项目进校园的速度。

五、“快乐体操”进校园的机制

(一)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应该制作一个突出快乐体操新理念的宣传片,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在宣传快乐体操的同时,消除人们对于体操项目锻炼的偏见和误区。同时,宣传快乐体操给孩子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实现从小参与过快乐体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更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打造“快乐体操”新理念的体育课

学校的体操课程,更多地应抓住儿童、少年身体和心理发育的规律与特点,更多地激发青少年对体操练习的兴趣。“快乐体操”新理念体育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掌握体操技巧,而是让他们能够体验和了解不同环境下的体操运动。

(三)举办赛事活动,普及“快乐体操”

学校应主动与体操管理中心或体操协会联系,申请难度小、规则易、奖项多的赛事,目标定位在推广、普及快乐体操,提高全民认识,改变人们对体操的负面影响。并且给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鼓励更多学校和儿童参与到“快乐体操”的锻炼中去。

(四)教育管理部门要为“快乐体操”进校园提供便利条件

虽然“快乐体操”项目的发起者是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但是“快乐体操”项目要想真正的走进校园,与教育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分的。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领导作用,并且政府应该给予相关支持,帮助各个学校的“快乐体操”能更好地运作起来。“快乐体操”发展规模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少年,所以学校应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寻求快乐体操教育课程内容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将快乐体操的健身教育功能贯穿到中小学的教学、育人课程中。

(五)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快乐体操”教学能力

学习快乐体操教学、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更新教员的知识结构与执教理念。体育老师有一定的体育或舞蹈相关的教学基础和经验并按照学大纲积极认真地进行“快乐体操”教学,使大多数孩子实现或者达到相当程度的运动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六)加强学校“快乐体操”教学经费的投入

只有在合理场地配套设施齐全的前提下,快乐体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参与到“快乐体操”课学习的过程中,才能重新认识快乐体操。快乐体操教学经费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六、结论

(一)坚守“快乐体操”进校园在中国体操体制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体操如果没有实现青少年的普及,就不能改善体操后备人才短缺问题,应大力弘扬、发展、壮大校园“快乐体操”项目。

(二)坚信“快乐体操”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快乐体操”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广大青少年通过体操锻炼而达到身心健康成长,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具有体操天赋的苗子,为我国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三)妥善解决影响“快乐体操”进校园的各制约因素,出台强有力的法规和政策保障,使“快乐体操”进校园能顺利进行。

(四)因地制宜,大力改革“快乐体操”教学、训练、比赛的方式,使“快乐体操”在体育教学、体操后备力量培养、全民健身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廉政文化进校园是为了在大学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利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培养大学生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道德情操,从而建立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大学校园。

然而,在我们校园里日常生活中却没有普遍形成以廉洁为荣、以贪私为耻的校园风尚,以至于大学生很难形成务实、为民、清廉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效果对从源头上净化社会腐败现象、涤荡校园风气、培养合格人才是毫无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而且急需从实效的角度解决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

目前廉政这一话题是社会的焦点,许多学校开展了不少廉政活动,廉政文化在大学校园里不但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广泛推广和深化,而且出现一些问题。

(一)校园廉政文化宣传形式单一

当前,校园廉政文化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是文艺表演。尽管我们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用艺术方式来宣传廉政文化,但这却不是唯一的办法。总是都用同样或类似的活动形式来宣传会使得这些文艺化的廉政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程度会慢慢消失,并且不利于促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风尚。

(二)校园廉政文化参与范围有限

当前人们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存在片面认识,往往认为需要廉政文化的是学校干部、学生干部,因为只有干部才可能腐败。认为廉政文化与普通师生没有关系。这种信息在各种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时而得到体现。如廉政文化课题研究、廉政文化建议、廉政文化建设民意等往往都精英化,只有那些学生干部或者教师喜欢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而一般的同学的建议或民意难以表达,以致于难以在整个校园大范围地营造良好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校园风尚。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坚守廉政之风,是不能建成整个校园的良好廉政氛围。

(三)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被动化”

从整体上来看,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或多或少还处在一种起步阶段,并没有达到一种“自觉”的状态。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廉政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也没有年度的总结和计划。反腐倡廉的社会资源其实还比较短缺,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廉政文化研究没有引起大家的充分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从事廉政文化建设的学者理论水平还不够。就学校而言,廉政建设具体要怎样做,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廉政文化思想教育,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才叫教育得好,都没有一个可计量的标准,导致我们廉政文化建设处于被动的境地。

二、造成廉政文化进校园问题的原因

针对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分析得出其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廉政文化受部分教师敷衍之风的影响

十六大提出“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影响下,使得部分教师抵制不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遭受侵蚀,师德建设受到冲击,职业道德建设被忽视,丧失原则性,搞钱权交易。有的教师主要精力都用在搞横向科研课题、技术推广,致使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下降,往往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那些不能为自身创造利益的活动或任务。受这部分教师敷衍行事之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虚假、表演、不重实质走过程等行为,以致学校开展廉政文化活动都是以简单的文艺表演形式进行的,活动宗旨没有深入学生的思想。

(二)大学生监督廉政文化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认为廉政文化的学习仅仅是针对从政人员或者学生干部的,与普通学生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大学生不知道他们参与的目的是什么。普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参与和监督廉政文化活动的。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多数同学是有监督的权力的,然而现在部分学生直接放弃了这个权利即直接不参与廉政文化,以致于考试作弊、学生或家长请客送礼、采用不正当手段竞选学生干部或争取高等级奖学金或与老师、同学拉关系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监督廉政文化活动意识淡薄是造成校园廉政文化参与少数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缺乏系统性廉政文化教育

从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现象中,我们不难知道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一般是教育者用廉政文化的思想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我们不知道廉政建设究竟该从什么地方抓起,究竟该抓什么、怎么抓。同时,在建设廉政文化的路上,我们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缺乏计划,缺乏科学性,缺少先行观念、主动性差。只有当要求加强大学生廉政思想时,学校才会短时间的开展廉政文化旋床活动,如果没有要求就将廉政文化抛之脑后。并没有做到校园内部自主、自动、自发的的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导致了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被动化”。

三、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破解

为了避免校园廉政文化活动类型单调、学生参与度低、被动的教育宣传等情况越发严重,我们就要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教师廉政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廉政行为

“教育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势在必行。许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受教师影响最深,教师不廉洁学生会有样学样,觉得廉政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因此通过加强教师廉政文化教育,从而借由师生之间良好关系来培养学生廉政行为。实际上教师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养成洁身自爱,文明守法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让他们懂得明辨真善美,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爱国意识、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因此,要想大学生有良好的廉政行为习惯,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必须保证教师队伍的廉政性。

(二)加大廉政文化宣传力度,渗入学生廉政意识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要充分的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有利资源,以不同的方式为如廉政建设宣传。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廉政名人的故事,编写一些通俗的读物,制作廉政警示宣传牌、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打造校园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文化墙等形式宣传,我们还可以突出重点,以党课、团课、社团为载体,加强廉政知识传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通过充实党团课内容、举办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学生骨干的提高性学习,培育廉政文化宣讲主力。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力度,通过养成训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让廉政通过渗透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洁净大学生的心灵。

(三)加深廉政文化理论学习,进行系统廉政教育

大学生平时的学习任务较轻,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途径,开展适量的与廉政文化相关的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廉政文化的深刻学习与理解,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信仰。针对这个途径,可采取每月开设4节廉政文化教育特设课程的方式,并限定主题课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讨论学习理解廉政文化知识。例如,所谓贪污是什么、为什么要杜绝贪污?将问题呈现给学生,给与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学校也可自发组织编写《大学生廉政文化知识读本》、《案例选编》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廉政教育。

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值得努力通过实践去改变的问题。为了让廉政文化真正的进入到大学,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文化,我们应该进一步去探索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各个高校认真贯彻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精髓,逐步建立完善的体系,为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银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园地.2012:33-34.

[2]曹萍,邱蜀进.政理论课动能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25

[3]苏健涵.浅议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83-85.

[4]李月修.在大学生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2007:24-26.

[5]廖明.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新东方.2009:32-35.

[6]孙郁.关于高校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20-21.

[7]唐自政,何抒然.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和路径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9:21-24

作者简介:

雷琳(1991-),女,四川成都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学生。

篇11

1.大学生的审美倾向与昆曲艺术的审美,呈现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结构性分离与对抗的局面

当代审美文化在空间上的类别分化几乎是自明的,即:“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的活动主体是“大众”,是巨大的人群,而精英审美文化的活动主体指“精英”,是少数人;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意向是“休闲娱乐”与轻松快乐,而精英审美文化的鉴赏意向则是“心灵陶冶”与精神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由明清传承至今的昆曲首先是精英文化作用于传统戏曲的产物,其中叠印封建统治阶级、明清文人士大夫和近现代知识分子思想的深刻印迹。昆曲,无论是唱词、唱腔、剧本还是舞台身段,都蕴含着文人士大夫、知识分子们的智慧与艺术修养。欣赏者如若要真正去欣赏与体味昆曲,甚至通过欣赏昆曲进而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反省批判,是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内涵与艺术鉴赏能力的。

当今信息与消费的时代,给人们的视听带来了多种途径,并由此形成了推动全社会的时尚风潮和社会经济浪潮,比如时尚装潮、流行音乐、旅游观光、汽车文化、卡拉OK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生存景观,当然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审美文化的社会景观和呈现样态。大学生身处于这样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中,他们的审美倾向深深地留下了这个时代文化的烙印,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的审美特征呈现出了这个时代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恰恰与昆曲艺术的审美形成对抗态势。

2.大学生对昆曲内在各艺术元素的“程式”不了解,导致他们对昆曲产生了陌生与不适应感

讲究“程式”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特征。“程式”就是规范,大到人物造型、唱腔和化妆有规范,小到一哭一笑、抬手投足均有规范。这种程式化的表演风格塑造了戏曲艺术的规范美和理想美。可以说,昆曲首先是一种形式美的艺术,从形式的各组成要素到各要素之间的组合,都是符合美的规则的。

人们对于戏曲的欣赏,不外乎“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模式。戏迷们早已熟悉剧情、唱段,但是他们还要去欣赏并对此如痴如醉,其原因就是他们要体味这些蕴含“程式美”的戏曲元素所给其带来的审美享受。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是对这些“程式”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演员要将一句话唱那么“久”;旋律为什么要这么“绕”;走路为什么要用这种步子……这些“为什么”都源自于他们对昆曲“程式”的不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很难从这些表演规范中感受到昆曲的魅力所在。

二、对昆曲传承问题可行性的探讨

1.大学生对于自身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有渴求的

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各大高校巡回演出,每次演完谢幕,学生们起立热烈鼓掌逾十多分钟。白先勇在一次访谈中是这么解释的,“昆曲能够打动大学生们的心,我想他们衷心期望,也在渴望一种情,一种永恒的情……也许他们是被中国式的美给震撼了。”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对于自身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有渴求的,学生们被中国式的美给打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在剧场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也许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们从失落的民族美学中重拾自信心,潜伏在底下的骄傲被挑动了。昆曲艺术经历了从盛到衰的过程,而西方外来文化艺术却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当我们看惯了西方的芭蕾,听惯了交响乐,念熟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之后,同时在现代社会不断拷问自身民族的文化坐标的时候,如果听到同样具有深厚底蕴的昆曲时就有一种深深的“文化认同感”与骄傲感。可以这么理解,现在“昆曲进校园”的火热场面唤醒了大学生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记忆”。

2.内心情感的相通性

昆曲剧目内容和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内心有什么是有共鸣的?也许我们可以从于丹、易中天对经典的现代解读引发的“国学热”中获得启示——将经典先还原成生活,因为经典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传输,而在于从“内心”唤醒。自身生活里的某种情感与想法,正好与经典里的某种情感与人物际遇相“遇合”,觉得“砰然”入心,而这正是他们在懵懂之中一直不明白的或者一直为之所困的东西。如果有那么一个艺术作品通过自身的演绎方式将这种情感释放了,那么这就会使人产生了一种“感动”。

如果让昆曲艺术作品和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内心产生某种共鸣,那么这种传承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人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相通的。

三、对昆曲艺术在高校传承与普及问题的建议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冲击与社会文化转型,大学生们对于艺术欣赏与审美的选择越来越多,途迳也更为便捷与多样,这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和普及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现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昆曲在高校的普及设置了平台,虽然“昆曲进校园”活动在高校做得如火如荼,但同学们的热情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后续的努力,昆曲给学生留下的良好印象,很容易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被淡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与措施:

(一)昆剧院团与民间曲社

1.建立与高校长期并且有系统的合作普及计划

虽然中国已经有许多高校都有过专业剧团的昆曲“布道”经历,但是对于单个高校来说,昆曲进校园的机会也许是几年才能碰到一次,因为专业剧团是否走进某一所高校要看这个学校的社团或是学校相关部门是否有意愿与之合作,否则就是昆曲进校园活动呈现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局面。这么一来,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也许在校的四年(本科阶段)或三年当中(研究生阶段)只能碰到一两次昆曲普及机会,或许连一次都没有。这样看来,专业昆剧团与高校建立长期并且有系统的普及合作计划就相当有必要。

2.合理规划宣传、普及活动,力求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

在笔者曾做过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有多数大学生都表示希望昆曲艺术应该多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能够在欣赏昆曲的时候引起某些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昆剧团走进高校做宣传的时候,要多考虑如何更好地规划普及活动,如何在不破坏昆曲原有艺术性的同时,将昆曲艺术更具备具有现代色彩,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昆曲对于现代的大学生来说不再遥远、陌生。

转贴于

(二)高等院校

1.将昆曲列入高校素质课程

高等院校内的昆曲相关课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为研究曲学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另一种就是为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后一种课程更具有全面普及性。但是昆曲公选课的开设却是根据老师的兴趣与时间开设,而这种随着老师“跑”的公选课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系统性与稳定性,对昆曲的普及也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将昆曲列入高校素质课程,合理、有系统性地实施,将更有利于昆曲在全校学生中得到普及与教育。

2.校园昆曲曲社的建设

高校的昆曲曲社一般可以由学校院系或是学校相关部门成立,主要以学生社团形式存在,活动经费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由学校支持或曲社收取的会费支持。曲社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定期组织学生们学、赏、演昆曲,同时曲社也担负着昆曲进高校的策划与组织的任务。校园曲社可以说是起着连接大学生与昆曲演出或相关活动的桥梁作用,无论对于专业学习曲学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来自其他专业的仅仅只是对昆曲艺术有兴趣的同学来说,昆曲曲社的存在都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接触与实践学习的平台。

(三)政府相关部门

昆曲进校园活动的经费一直是剧团顺利开展校园普及宣传活动的一个难点,根据了解,一场普及演出活动需要动用剧团近60人,而演出费、人工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加在一起至少需要近五六千元,这对于剧团与学校来说都是不小的数目,所以设立关于昆曲进校园的专项基金就变得非常有必要。(基金筹建建议见下表)

(四)家庭与社会的引导

1.大众传媒对于昆曲艺术的宣传

大众传媒,即新闻传播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应该在昆曲宣传与普及方面加大力度,让学生有更广泛的途径了解昆曲艺术,引导他们如何欣赏昆曲,获得昆曲相关演出或讲座的信息等。

2.相关文化保护机构可组织关于昆曲的社区文化活动

相关文化保护机构可以联合专业昆曲团体或社会上的民间组织,将昆曲艺术引入社区,在这个注重社区文化建设的时代,让昆曲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将让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有更丰富的途径去接触、感受昆曲。

参考文献:

[1]白先勇主编.圆梦.花城出版社,2006.11.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3]郑雷.昆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篇12

一、在中学校园中发展彝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深刻认识在中学校园中发展彝族文化的内涵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灵魂都是文化,真是拥有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才使得一个民族存活至今。不管是民族独特的住宅、饮食和服饰,还是民族的风俗和文学艺术,都是民族烙印和民族文明火光的凝结。民族文化不仅是对消逝历史的延续和人们生化智慧的承载,还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体现。在中学校园中发展彝族文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让学生唱民族歌曲和跳民族舞蹈的简单模式,应当注重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视觉听觉以及肢体动作等负载的教育功能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能对其忽视。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很多学校在校园中开展彝族文化时,都普遍存在着彝族文化教学师资缺力量乏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彝族文化师资力量都是来自教师的相互推荐或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本土专家,推荐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只了解彝族音乐和舞蹈,然而彝族文化还应当包括彝族习俗、宗教、文学、体育、刺绣、雕刻、建筑、戏曲等许多专业内容。像这样专业性的彝族文化师资力量更为缺乏。被请进课堂的民间艺人根本不懂教学内容、目标及方式,有的民间艺人甚至连汉语都不能清除表达;对彝族文化有一定的知识理论体系和研究的当地学者,尽管能够担任一些课程的讲授,然而很多学校有没有资金聘请。

(三)缺乏教学书籍和教学设备

很多学校在校园中开展彝族文化时,缺少相关的彝族文化书籍和教材,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关彝族文化教材,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彝族文化教材和彝族文字根本没有被使用,而彝语也仅仅是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很多中学的学生几乎不懂彝文,学生的课内外读物中也没有关于彝族文化的文学作品。很对学校也仅仅用少量的课程来学习彝族音乐和舞蹈的理论知识,没有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很多学校在彝族文化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上也相当缺乏,缺乏川彝族传统的乐器和体育器材。

(四)缺乏经费

很多开展彝族文化学习的学校,虽然对彝族文化情有独钟,也在大力宣扬,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而困扰和限制了学校更深层次活动的开展,无法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彝族歌舞、文献和乐器和排练彝族歌舞,无法把一些内容健康且积极向上的民间彝族歌曲、文献资料、儿童文学等彝族文化作品编印成册进行广泛传播。很多学校都是由于资金问题阻碍了彝族文化在校园中的盛开,使在校园中开展彝族文化成为一句空话。

二、加强彝族文化在校园中传播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对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

彝族的民间文学起源于彝族地区,是人们生活的镜子和历史的缩影,可以反映出一个时期内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彝族文学不仅是彝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还是彝族社会生活艺术的再现。彝族文学包含叙事诗、史诗、诗歌、故事以及儿童文学等作品。在中学校园中开展开展彝族文化学习过程中,引入彝族的民间文学是相当有必要的。然而现目前很多学校有关彝族文化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对都相当稀缺,彝族文学方面更是没有,应当加强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

(二)明确彝族文化主题深化教育改革

我们在校园开展彝族文化教学的时候,要在校园中渗透彝族文化,通过对彝族文化的了解来加强对彝族文化的教育,我们要明确教学的主题,由于彝族文化是我国的一种民族艺术,所以在我们校园进行彝族文化的渗透,由于彝族文化具有很多的古老神话以及传说的故事,而且其音乐也是非常的丰富,非常的出色,彝族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的美术特色和习俗,所以我们在进行彝族文化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开展各种的彝族文化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我们在现实的教学中要明确彝族文化的教学主题,通过对彝族文化的全面了解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

(三)加强彝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意识

彝族的传统手工艺很多,主要包括彝族服饰、刺绣、剪纸、瓷器、漆器、银器等。彝族服饰的种类比较繁多,在全国范围内约有300多种款式。对彝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除了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专业的保护机构外,各中学校也应当加强学生的彝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基础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来传承彝族传统手工艺,并不断创新,使彝族传统手工艺得到发扬。

结束语:

彝族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博大精深。然而现目前很多彝族中学生对彝族文化知之甚少,严重影响了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校教育具有传承族彝族文化的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彝族文化的教育来实现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各学校应当积极引入彝族文化,并不断地挖掘、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彝族意识和彝族文化知识,使学生从小在彝族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让彝族文化在中学校园中盛开。

参考文献:

[1] 吴刚.用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学校——鲁布格中学把彝族文化"请"进校园[J].贵州教育,2009,(18):17,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