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30 08:50: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篇1

1.有关农村中学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在二零零九年,我国教育部以及体育总局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工作会议,对于校园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贯彻正式实施,这一举措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足球运动之中。作为第一批的足球试点学校,掀起了广泛意义上对于足球运动的追捧和学习热潮,本文立足于农村中学的实际软硬件条件,对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开展校园的足球运动进行论述,指导广大农村中的中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同时作为一种兴趣参与其中,进而形成较为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传统。

有学者通过对华北地区7个省市农村中小学生在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较为深入调查分析。对农村地区体育开设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的中学因为经费确实,导致缺乏体育教师,器材。同时对于足球运动的认识还较为落后,对于体育的整体观念也不够积极,尤其是某些主管部门对于足球运动本身的认识也较为短浅,这直接导致其发展缓慢。

国内学者蒋建强等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综述》一文之中表明,从总体而言,体育课程的质量远远无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进行满足,相关于农村中学的足球教学问题还较多。而对于优秀的成果发扬性研究还较少。农村地区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一文中,有学者指出,面对现今农村地区中学面临主要困难提到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就是改造学校宿舍,为学生们修建较为宽阔的活动场所,建立完备的体育工作管理,进一步地增强体育老师在培训之中的工作效率,开创出足够的条件来展开传统项目挖掘,对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充分发展。

宋娜梅,寿在勇,梁建平等在《影响西部城乡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因素调查》中调查表明: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成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体育器材达标率不到一半,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不完善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直接因素。以上研究从不同侧面、不同地域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目前农村学校体育研究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之路的进行探索,开辟适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学校体育发展路径。

2.农村中学足球队组建发展对策

2.1强化领导职能并保证有效的机制运行

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营造出较为丰富的校园足球活动的氛围。以新制定的课标目标来引领内容,充分地利用诸如知识竞赛、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各方面平台来增强足球知识运动的宣传。组织其主要以足球为运动的课外活动,以校级的足球友谊赛等活动为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对足球运动充满兴趣,增强管理的责任制,保证足球运动安全而有秩序。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而高效率地进行足球活动,组建属于本校的足球队,需要成立项目的推广领导组,由学校体育专管责任人来担任组长,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来担当组内成员。对项目之中的推广出现问题则尽快解决。

2.2足球运动的开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农村中学校方应该秉承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立足于课程管理三级模式,对现有的器械资源教师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团结合作而不断进取,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体育的教学整个过程之中,增强足球教学学时,将足球运动从教材形式落实到运动教学。激发出学生的爱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依据于课程要求,突出学生在足球运动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作为足球运动普及的重要手段,化学生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过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提供更多时空条件来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足球运动之中,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足球运动队伍,加强学生之间的足球协作运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

3.结束语

校园足球运动的方针已经全面在国内开展起来,已经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在农村中学开展足球活动能够极大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同时能够提升学生体质,试点学校之中足球运动文化特色也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协同性的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校园文化完善发展,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校园的足球运动将会更上一个层次,为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金明.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M].聊城大学.2013.06

篇2

关键词 城镇化 河南 体育发展 农村体育

一、引言

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当前似乎已经成为极具意义的工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不管是农村体育发展还是城市体育发展都要“一手抓”。在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情形下,河南省整体体育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并对其省内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最后探究了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分析

一般来说,小城镇的发展规模较小、人口集聚程度较低。但是依照我国的国情而言,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

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自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在经济发展上也经历了各种曲折。作为国内农业大省,在党的后,其城镇化步伐也变得愈来愈快,经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稳定。从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来看,自1949年至今,其主要经历了城镇化起步期、起伏期、平稳期、提速期以及快速发展期。在历经了城市不同程度的扩建、工业产值的增长、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向城镇化进阶的各种变化后,如今的河南省已经成为一个城镇化水平急速提升,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省份。

(二)河南省城镇化特征

自城镇化发展搞起后,河南省在将近50多年里,经历了城市数量逐渐增加,经济发展不断上升,城镇化规模越来越大的各种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省内实力得以不断增强。就河南省城镇化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城镇化水平得以明显明显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得以迅速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新世纪的到来使得河南省在发展上不断朝着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前进,从“城镇化战略”到“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转变,并实现了以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目标。此外,在2006年底,仅省内17座地级市市区的土地面积就比2000年增加了1958平方公里,跃至139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也从2006年底成功增至1287.68平方公里,较2000年增加了502.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上的变化,从2000年的2201万人增至2006年的3189万人,其中,年增长率为6.4%。

三、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体育产业从起步至今的几十年里,随着省内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产业结构、规模、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并扩大。主要体现在,全省建设了三家体育产业基地单位以及三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并承办了多项体育比赛,如中国排球联赛河南赛区、郑开国际少林武术节等。此外,至今为止河南省已建立了多个体育俱乐部及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带动了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但是当前河南省的体育产业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体育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说,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在GDP中只占到0.4%,而其他发达省市,如东部发达省市的却占到将近1%。由此可见,河南省的体育产业仍然需要得到更好更快速的发展。并且,其体育产业基础环节较为薄弱、规模比其他发达省市要小。这就要求河南省体育管理相关制度及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体育产业市场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以此来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体育产业发展探究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及农村城镇化这一发展路径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农村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活水平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它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壮大及国民体育意识增强的体现。就河南省体育产业来说,在农村和城市的体育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乡村作为小型经济增长的区域,其经济的发展比不上大规模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故在体育设施方面肯定也与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乡村学校中,其体育设施落后,供不应求;体育价值观念及体育参与意识落后低下;公共场所无体育及娱乐设施等现象皆与大城市形成反差。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及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逐渐向城镇化趋势递进,其各种产业及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经济增长了,体育设施等问题也解决了,城镇化规模日趋扩大了,于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整个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增长。并且,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农民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 这时候也开始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加上其体育设施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于是纷纷参与到各种体育健身、训练上。

但是,虽然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增长,使得其与城市相结合带动整个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城镇化及其经济不断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有着一些忧人之处。河南省“体育人口”的比例在当前来说仍然处于较低状态,有些人虽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甚至有的人过于注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了身心健康。这就需要相关体育部门进行大力宣传与鼓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以此来推动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休闲产业;城市化;半岛城市群;实证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休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对于休闲产业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众多学者肯定了休闲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但是采用较为翔实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还较为鲜见。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休闲产业与城市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八个设区城市,是山东省经济和城镇发展的重心所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城市群之一。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等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影视、交通、旅游、餐饮、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1]。接下来分别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以及休闲体育业等方面对半岛城市群的休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全省70%以上的旅游景区和资源都集中在半岛地区。半岛城市群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内游客的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之一和全省旅游的密集区。据统计,2006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为571.53亿元,入境旅游收入43023.39万美元、旅游总收入610.7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3.54%、91.06%和74.67%。

(二)文化娱乐业发展现状

文化娱乐业是包括影视业、音像制品业、报刊图书业、教育培训业、艺术表演业等在内的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的产业。据统计,2006年底,半岛城市群拥有公共图书馆69个,艺术表演团体51个,艺术表演场所36个,文化馆68个,文化站855个,博物馆45个。除此之外,半岛城市群的民间娱乐项目精彩纷呈,近年来各沿海城市又兴建了许多现代化的海洋水族馆和戏水项目,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三)休闲体育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体育业主要指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如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文化休闲业等。在休闲体育业方面,半岛城市群的高尔夫产业特别值得一提。进入21世纪以后,半岛的高尔夫球场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建成开放的标准球场12座,正在建设的有8座,其环境一流,设施先进,各具特色和魅力。拥有海滨型、湖畔型、山地型、园林型、依山傍海的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高尔夫球场。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化建设现状

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因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即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100%。2006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率为47.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全国来看,截至2006年底,全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3.9%,上海城市化率已达88.7%,北京和天津则分别达到84.3%和75.7%。可见,与发达城市相比较,半岛的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从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的地域结构来看,青岛61.14%的城市化水平不仅在半岛地区,即使在全省地区也是最高的;省会城市济南,城市化率达到56.12%,屈居第二;日照在半岛城市群内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仅为32.97%。

三、休闲产业对半岛城市化建设影响的实证分析

众多学者指出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能够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2]。另外,休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其对资源的消耗较低,因而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比较轻微,休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人们生活质量往往也比较高。接下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化建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所用数据均根据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一)休闲产业对于半岛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休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兴起能够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本文首先研究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从国内比较流行的休闲产业的定义出发,并结合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从旅游业、文化事业以及餐饮业三个方面对半岛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测度。这样,休闲产业采用三个测度指标: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另外,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又纳入了人均实际GDP(元)指标,各地区的人均GDP均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从而消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与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相比,面板数据能够较好地控制不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等。因而,本文采用2000-2006年8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在模型一中,只考虑了两个指标: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和人均实际GDP(元)。实证结果表明餐饮业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半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均实际GDP变量的符号也为正,并且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会相应提高。

在模型二中,加入了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变量,其系数值为4.55,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变量和人均GDP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为正,并且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只是系数值略有变化而已。

在模型三中,又加入了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变量,其符号为负,说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过,这一影响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也不够显著。其余三个变量的表现均与模型二相似,这说明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有着显著且稳健的影响的。

虽然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一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影响,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休闲产业对半岛产业结构的影响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接下来,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仍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模型一只包含了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和人均实际GDP(元)两个变量。其中,餐饮业变量的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大力发展餐饮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人均GDP变量的符号为负,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反而趋向于恶化。这看起来似乎有悖常理,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从2000年至2003年期间,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半岛城市群在这一期间的经济发展更多是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的,因而,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变量,该变量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餐饮业变量和人均GDP变量的表现均与模型一相同,不再赘述。

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又加入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变量,这一变量的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餐饮业变量和旅游变量的符号依然为正,人均GDP变量的符号依然为负,并且这三个变量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只是系数值略有变化而已,说明这三个变量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稳健的。

实证分析表明,餐饮业、旅游业以及文化娱乐业等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均产生了显著且积极的影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某些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虽然这一趋势在2004年以后有所改观,其比重开始上升,但是各级政府仍然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改善。

四、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对策

实证分析证明,发展休闲产业对于促进半岛城市化进程及产业结构的改善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为了大力发展休闲产业,进一步推进半岛城市化建设,建议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一)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休闲产业的宏观管理

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进入第三产业来转移农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加快半岛城市群各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均可为半岛城市群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开展休闲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休闲观

篇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休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对于休闲产业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众多学者肯定了休闲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但是采用较为翔实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还较为鲜见。

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休闲产业与城市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八个设区城市,是山东省经济和城镇发展的重心所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城市群之一。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等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影视、交通、旅游、餐饮、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1]。接下来分别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以及休闲体育业等方面对半岛城市群的休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全省70%以上的旅游景区和资源都集中在半岛地区。半岛城市群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内游客的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之一和全省旅游的密集区。据统计,2006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为571.53亿元,入境旅游收入43023.39万美元、旅游总收入610.7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3.54%、91.06%和74.67%。

(二)文化娱乐业发展现状

文化娱乐业是包括影视业、音像制品业、报刊图书业、教育培训业、艺术表演业等在内的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的产业。据统计,2006年底,半岛城市群拥有公共图书馆69个,艺术表演团体51个,艺术表演场所36个,文化馆68个,文化站855个,博物馆45个。除此之外,半岛城市群的民间娱乐项目精彩纷呈,近年来各沿海城市又兴建了许多现代化的海洋水族馆和戏水项目,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三)休闲体育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体育业主要指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如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文化休闲业等。在休闲体育业方面,半岛城市群的高尔夫产业特别值得一提。进入21世纪以后,半岛的高尔夫球场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建成开放的标准球场12座,正在建设的有8座,其环境一流,设施先进,各具特色和魅力。拥有海滨型、湖畔型、山地型、园林型、依山傍海的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高尔夫球场。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化建设现状

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因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即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100%。2006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率为47.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全国来看,截至2006年底,全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3.9%,上海城市化率已达88.7%,北京和天津则分别达到84.3%和75.7%。可见,与发达城市相比较,半岛的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从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的地域结构来看,青岛61.14%的城市化水平不仅在半岛地区,即使在全省地区也是最高的;省会城市济南,城市化率达到56.12%,屈居第二;日照在半岛城市群内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仅为32.97%。

三、休闲产业对半岛城市化建设影响的实证分析

众多学者指出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能够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2]。另外,休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其对资源的消耗较低,因而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比较轻微,休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人们生活质量往往也比较高。接下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化建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所用数据均根据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一)休闲产业对于半岛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休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兴起能够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本文首先研究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从国内比较流行的休闲产业的定义出发,并结合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从旅游业、文化事业以及餐饮业三个方面对半岛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测度。这样,休闲产业采用三个测度指标: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另外,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又纳入了人均实际GDP(元)指标,各地区的人均GDP均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从而消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与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相比,面板数据能够较好地控制不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等。因而,本文采用2000-2006年8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在模型一中,只考虑了两个指标: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和人均实际GDP(元)。实证结果表明餐饮业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半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均实际GDP变量的符号也为正,并且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会相应提高。

在模型二中,加入了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变量,其系数值为4.55,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变量和人均GDP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为正,并且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只是系数值略有变化而已。

在模型三中,又加入了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变量,其符号为负,说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过,这一影响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也不够显著。其余三个变量的表现均与模型二相似,这说明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有着显著且稳健的影响的。

虽然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一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影响,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休闲产业对半岛产业结构的影响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接下来,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仍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模型一只包含了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和人均实际GDP(元)两个变量。其中,餐饮业变量的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大力发展餐饮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人均GDP变量的符号为负,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反而趋向于恶化。这看起来似乎有悖常理,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从2000年至2003年期间,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半岛城市群在这一期间的经济发展更多是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的,因而,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变量,该变量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餐饮业变量和人均GDP变量的表现均与模型一相同,不再赘述。

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又加入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变量,这一变量的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餐饮业变量和旅游变量的符号依然为正,人均GDP变量的符号依然为负,并且这三个变量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只是系数值略有变化而已,说明这三个变量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稳健的。

实证分析表明,餐饮业、旅游业以及文化娱乐业等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均产生了显著且积极的影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某些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虽然这一趋势在2004年以后有所改观,其比重开始上升,但是各级政府仍然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改善。

四、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对策

实证分析证明,发展休闲产业对于促进半岛城市化进程及产业结构的改善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为了大力发展休闲产业,进一步推进半岛城市化建设,建议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一)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休闲产业的宏观管理

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进入第三产业来转移农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加快半岛城市群各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均可为半岛城市群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开展休闲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休闲观

从整体而言,半岛城市群的休闲娱乐水平较低,休闲方式单一。因此,半岛城市群各级政府一方面应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休闲观;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应在加大旅游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地区的配套措施,如景区道路、住宿、厕所等设施的建设[3]。另外,随着外地游客的增多,导游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精于沟通,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70

On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Hunan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LIU Kem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104)

Abstract High and low level marks the pros and cons of spor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re two important elements of national sports, but also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he joint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is crucial to promote China's sustaine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sports undertakings. In this paper, interviews, documentation and other method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in Hunan province, the discovery of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 despite significant progress, but they do not co-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more prominent. To this end, the author proposes a perfect combination with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 sports-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other sports evaluate proposals to achiev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mass sports;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体育事业由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产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多种要素构成,其中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占据着核心地位,二者发展水平的高低、协同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怎样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同发展都是相关领域的一大热点研究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湖南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次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查阅国内有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利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资源查询相关研究成果,将查询到的文献资料、政策法规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通过电话访问或面谈的形式,向多位体育局相关领导、工作人员了解湖南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二者协同发展的一些看法与建议。(3)数理统计法:数据资料录入Excel 2003 软件中进行归纳、整理。

2 湖南省群众体育及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2.1 群众体育发展现状

群众体育承担着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任,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随着全面健身热潮的兴起,湖南省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居民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健身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2.1.1 居民经常参与锻炼的比例不高

健身活动是居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湖南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也日益蓬来。然而,从调研结果来看,湖南省居民中仅有29%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8%,湖南省居民经常参与锻炼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1%、38%、32%,也都明显高于湖南省。由此可见,湖南省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虽然在近年来有明显的提高,但仍然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其他省份。

2.1.2 居民锻炼组织形式松散

截止2014年底,湖南省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青少年俱乐部有150个,健身活动点逾9000个,老年体育协会2.5万余个,农村体育协会1500多个,居民锻炼场地与设施明显增加,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健身活动点成为了广大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阵地。湖南省为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加大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现在基本上能够达到每万人有3.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但是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都为非专业人士,对居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能力较弱。①在锻炼组织形式方面,居民多为自发性组织,且主要与朋友、同事、家人进行锻炼,组织形式松散,缺乏系统、规范的组织与管理。

2.1.3 基础体育设施有待完善

现目前,湖南省群众体育基础场地还较为短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在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不及竞技体育;修建在企事业单位及学校中的基础体育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大型体育场馆较少向民众开放;社区的体育设施配置较少,且规划欠合理等。基础体育场地与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2.2 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湖南省的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已经逐渐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轨迹,游泳、体操、羽毛球、跳水等都是湖南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②虽然湖南省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有明显的提升,但任然存在整体实力不强、职业化程度不高、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

2.2.1 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不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湖南省就根据国家奥运战略,率先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了大幅调整,以“女、巧、轻、小、水”为项目发展目标,对三大球等项目进行了调整,同时对非奥运会项目(如定向越野、航模、武术等)的发展进行了限制。③将竞技体育发展重点放在了羽毛球、体操、田径、游泳、网球、射击、皮划艇等项目上,在竞技体育项目调整后,湖南省的竞技体育项目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从湖南省历年参与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取得的成绩来看,运动技能水平均有了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发展势头强劲。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湖南省以15金、13银、13铜的成绩排在第11位,在本届全运会上,湖南省的水上项目和体操有明显突破,但羽毛球、跳水等重点项目无亮点,可见湖南省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仍有待加强。④

2.2.2 竞技体育的社会化、职业化程度偏低

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管理采用的是“举国体制”,这一体质的实行让全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让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进入到了全球先进水平之列。⑤然而,这种管理体制作为一种非营利性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逐渐凸显出一些不足。这种非营利性管理体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其导致了竞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低下。湖南省目前采用的也是“举省体制”,尽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实体化、社会化、职业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并且形式单一,所以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2.2.3 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实后盾。湖南省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多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也创建了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单项运动训练基地等,省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明显增加。逐步形成了高水平体育人才试点中学、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模、数量都有明显增长,但在国内外的参赛成绩却并不理想,可见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

3 促进湖南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积极完善相关体育政策法规

体育政策法规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的方向。要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首先就应从政策法规方面予以保障,政策法规应当在保证全省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上,适度地向群众体育倾斜。在体育政策法规中要明确规定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指明其发展方向,同时还要与多部门联合执行,确保有利于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3.2 对体教结合制度加以完善,以促进竞技体育发展

学校体育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为此,湖南省应当加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让竞技体育走入校园,能够将竞技体育中先进的技术与训练理论带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同时,竞技体育的引入也能够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感染、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最终达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三者共同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转变体育评价思想

现目前,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发展情况明显优于群众体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均衡、不和谐的局面,根本性原因还在于人们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认识的不足。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形成了一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反应在体育工作评价中,就是以金牌数量来评价体育工作成绩。这样一来,来自社会民众的舆论压力,迫使体育部门将工作重心转向竞技体育,从而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就要转变人们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体育部门应当对民众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金牌数量并不等同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群众体育同样是反映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让政府部门和广大居民更多地关注群众体育,在群众体育发展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最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湖南省积极完善相关体育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上适度向群众体育倾斜,对体教结合制度加以完善,以促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转变体育评价思想,为群众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 汲智勇.关于体育强国认识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26-29.

② 王群,莫建明.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对群众体育的影响――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时空,2015(15):76-76,78.

篇6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农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课“是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农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学生排几节体育课;反之,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学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体育教师师资资源缺乏并专业知识不高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农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三、体育教学资源设施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农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资源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四、体育教育教学不规范不科学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采用的是“放羊式”体育教学,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农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农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农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农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农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农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专业教师,有组织地挑选农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使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的加油声响起来,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活跃氛围。

加强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体育教学方面的监督,责任落实,把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来抓,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体育课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农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同仁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也只有这样全民素质提高,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赵学功,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教学管理,2007。

篇7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全民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充足的体育健身场地,并提供足够的设施以,提高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逐渐实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均等化。使得全民健身实至名归,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模式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依靠于政府对于公共资源的利用。因此,其实现模式为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两种。其中,公共财政水平是政府能力的体现,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支配性作用。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内人均财政收入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通过直接的健身器材和设施供给实现公共体育的均等化。其具体内容包括实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模式是指中央和上级政府制定公共服务设备、设施和服务的统一标准, 并按标准进行公服务设施的统一化。各国经济发展和体育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公共体育均等化模式的选择上应具有差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应选择最低标准的公平模式。该模式是在既定原则基础上,通过经费保证与智能分工的结合为民众提供均等化设施和体育服务体系。总之,我国全民建设过程中,服务均等化模式选择最低标准模式具有可行性,符合我国地域发展差距大、全民体育观的渗透程度不高等特点。

二、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探索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应从中政府职能是实现和加强、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公共服务职能

全民健身公共体育隶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其主体为政府职能部门。在我国,传统的政治观念造成政府的服务意识浅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随着政治改革的进行,政府应意识到服务体系建立的重要性,摆正自身位置。致力于在社会中建立服务型政府。因此,为确保公共资源供给,政府应正确认识自身职能,以发挥其在全民健身均等化中的作用并致力于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项目,推动全面健身的发展。

(二)确立均等化服务内容标准

“均等化”全民健身模式的形成其重要基础在于民众如何认识“均等化”标准,政府如何将标准化的“均等化”服务提供给民众。在最低标准模式下,均等化服务内容标准应以民众的公共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能力需求。为促进全民体育健身,在社区及农村成立小康体育村,提供完善的、免费的体育器材。针对社会团体开放体育场馆,尽量提供均等化的体育场馆面积,并根据当地民众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三)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大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使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发展受阻。因此,实现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在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尤其是各地区体育发展差距。政府应为发展地区施用一定的经济辅助,但要在城乡公平、经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以免出现不合理现象,对公共体育全民化的实施产生消极影响。对于我国来说,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最终途径在于提高公共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使公民获得切身利益,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当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统一现象在我国具有长远的历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长期的过程,是民众能获得体育锻炼的乐趣与体育资源共享的权利。

(四)逐渐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机制

公共体育是全民项目,应具有广泛性特征,基于此,公共体育应致力于实现内容丰富、地域广阔等特点,实现真正意义的无差别性。完善我国体育服务项目的机制需要相关人员将其均等化作为前提,并且了解均等化的具体目标及途径。其中,其核心在于公共在体育资源的保障。相关部门要通过调查对公共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评估方式促进公共资源的均等化,提高其利用率。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资金支出的合理性是其主要任务,确保资源的建立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完善健身服务体系,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是目前政府部门的主要政策之一,其具体内容包括资金数额确认,根据地区经济差别确保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并对相关措施予以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促进全民体育健身,提高国民素质。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健身不仅成为一种口号,而且成为一种受民众欢迎的锻炼模式。全民健身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但在一些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和观念问题,体育发展水平具有不均等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为实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均等化,首先转变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干预作用。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总之,民众对于体育的认识已经转变为个人权利诉求阶段,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使民众的权利,具有必然性。文章分析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的建立过程,旨在提高我国民众对公共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公共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作者单位:华东交大通大学)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06―05文献标志码:A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体育现象。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J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微型、基层社区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社区体育发展实践几乎同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学者敏锐的理论嗅觉与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体育学术界责无旁贷。本文旨在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迈向深入。

1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1.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级别的立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于是笔者对自体育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立项以来的社区体育研究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以此窥见一斑。

看出,在1997年体育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社区体育研究就获得了1次项目资助,但在此后的12年间获得立项的年次仅为5次,有7年均未获得立项,至今立项总数仅为8项。由此可见,尽管社区体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很早,但立项缺乏连续性且总量较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并未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立项主题来看,具体包括关于学校一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变革与社区体育发展、新兴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村落社区的节庆体育与社区活力的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机制及其培育对策、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与发展模式研究、我国城市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学者们注重将社区体育研究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城

自1989年社区体育首次作为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但在此后的10年间论文数量并未出现量的飞跃,甚至还有3年出现空白现象。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社区体育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1世纪初,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股社区体育研究热,论文数量几乎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2006年外)。核心期刊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统计。表2数据显示,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全部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占20%,虽然2003年以前一直占30%以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论文总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数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1.2.2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对社区体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研读,发现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般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全国或某些地区社区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是社区体育研究的基础。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将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匿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盖;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经费、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培养社区体育管理者与指导者人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体育是研究重点。

1.2情况

1.2.1论文数量

笔者以“社区体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经费和场地不足、管理缺位、群众体育意识较淡薄、参与率较低等方面。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的视点也主要是城市社区,笔者归纳出学者们提出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3系统4层次模式(笔者注,下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3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4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学区体育模式:即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并且是从组织管理到设施利用的体育活动模式,是一种责权利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模式广州模式: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广州市民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紧密结合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发展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形成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3方合作3种资源模式: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传统上,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而现在,学者们日益发现社区体育组织应朝着基层化、小型化、层次化、服务性方向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等服务性机构应成为社区体育组织中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应从“街道”向“小区”层次的转化,小区体育组织结构可以“3条线,4个层次”来表示:即居委会一楼组一家庭一个人;小区体协一活动站一项目组织一成员;体育网站一俱乐部一活动小组会员;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是一种“经纬式结构”,即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网络结构,经纬式组织结构主要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和社区体育服务机构3种类型组织构成。这些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社区体育组织变迁相适应,要逐渐“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社区、项目协会都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体”。

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现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其他体育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分析的焦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并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学校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并将体育活动从组织管理到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在突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于是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从余暇运动、体育消费观念、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弱者体育服务保障系统几个方面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有学者从公众生态意识与健康发展理念、体育设施网络系统、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学者指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尽管学者们所阐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保障公平、多元化与均等化原则是共性特征。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组织形式方面,体育俱乐部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且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具有共同特征,即非营利性、俱乐部活动的自愿性和大众性、俱乐部的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下设专门机构,具体由职能明确的部门进行运作;日本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3类,它们在管理和运行中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场地设施方面上,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社区公园的一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这是欧美国家社区体育的又一显著特征。在项目开展方式方面,美国城市社区体育充分体现了共生性(即体育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构成机构的项目服务内容)和均衡性(即根据社区人群接受社会资源的多少和身体需要情况进行均衡安排)的特征。通过对中外社区体育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就社区体育的许多问题(诸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当然,国外的许多经验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和借鉴。

此外,还有少数文献涉及到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等研究内容。

1.3研究简评与新视角

我国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始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兴起,随着社区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间较早、成果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得比较薄弱,且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较多(例如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关系、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等),而从微观层面(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关注较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社区体育参与者应该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确定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场地设施建设路径等发展思路的重要参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演变为如今的“十大社会阶层”,这也意味着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是同质的群体,而是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占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在社区体育参与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现象的“社会分层”,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分层成为了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毕生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试图在此提出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2.1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侧面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分层理论都为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社区体育研究领域,可以拓宽社区体育的研究视野,从社会分层的视角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而也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对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社区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体育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调研,从而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寻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开创分层发展社区体育的新思路。

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视点。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政治、经济、职业、文化程度、主观认同、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标准,社区体育也可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证研究视点。

2.2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一般概况

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构成。目前对于社区体育

参与者描述较多的是从年龄和性别方面,即参与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那么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情况如何,哪些社会阶层是主体,这些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各社会阶层参与体育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可以操作化为4个层次:认知层次,即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情感层次,即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程度;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间接参加程度。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那么社区体育参与是否依然如此。

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深入了解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意识、诉求内容、诉求方式、诉求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区体育自身的制度环境等方面。

2.2.2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消费及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最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阶级或身份的归属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们的消费实践;而后者则认为阶级不仅对社会选择过程和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性情、品位和生活方式。这2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也凸现了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而国内体育学界目前并未对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这一体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当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时有必要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建立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4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即以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为因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自变量,性别、年龄、余暇时间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对影响社区体育参与的其他因素予以关注。

2.2.3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对策研究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策研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我们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有赖于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区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2)构建符合各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需求的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制定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策略;4)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5)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构建满足各社会阶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这6点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3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面访、电话访问、Email访问)、实地考察法、社会统计分析法(重点是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有必要对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简要说明。多元回归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通常要求变量在间距测度等级以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连续变量,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将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而Logistic回归法则克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缺陷,可以服务于对定性因变量的多元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立社区体育参与回归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元回归分析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数量偏少;

社区体育研究的数量较多,但高质量沦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2建议

学术界应该重视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考虑给予社区体育研究项目适当的支持;

学术界应该注重高水平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产出,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界应适当关注微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能从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学术界应积极开拓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为社区体育发展实践服务。参考文献:

篇9

摘 要: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Internet检索等方式,对我国女子足球落后的现状进行全面独特的分析,揭示了江苏女足近十年的发展,展现了江苏女足真实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建议,指出江苏女子足球运动未来的发展必须遵循女子足球运动自身存在的规律,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 江苏 女子足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10年前,江苏女足还是一支人见人欺的弱小球队。但如今,经过了近10年的卧薪尝胆,江苏女足已经一跃成为了国内响当当的强队,不但在联赛和各级比赛中频频取得出色的成绩,而且还为各级国家队输送了众多人才,成为中国女足的中坚力量。不夸张地说,在未来的几年里,江苏女足将成为中国女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撑起中国女足的半边天。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苏省女子足球运动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客观解读江苏省女足生存现状,指出江苏女子足球运动未来的发展必须遵循女子足球运动自身存在的规律,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对江苏女足发展的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初,政府管理层认为女足运动发展并不需要过多投入,找些来自农村的吃苦耐劳的适龄女孩,进行高强度训练,肯定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这种肤浅理解女足运动的发展的行为,耽误了科学进行女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机,任其随意发展,导致目前日益衰败的局面。

目前,中国女足正处于低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去女足发展模式的短期见效性和不可持续性,并不能使我国女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因此要对女足运动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合理有效的发展女足运动,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运用到女足运动的发展建设中。江苏省女子足球运动作为全国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的情况下,首先要开始变革发展,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江苏女足运动的发展中来,全面、准确地规划和制定江苏女足可持续发展战略。

2 江苏省女足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2.1 江苏女足运动管理体制的现状

目前江苏省虽然已经组建了女子足球俱乐部,但其实质仍然是以专业队的管理体制进行管理,以全运会、省运会的比赛为依托,基本上是在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相对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地方行政手段的来保证管理和训练。女子足球部有专职管理人员两名,具有本科学历,其中专门负责青少年女足管理工作的人员仅一名,学历为本科;而竞训部的工作重点又在竞赛或男足工作方面,所以女足管理人员配置数量少,且整体素质偏低,亟待提高。

2.2 江苏省女足队现状分析

江苏省成年女足是属于省市足球管理中心专业化的传统管理体制。经费上主要由行政部门投入和社会企业赞助两部分构成,具有一定保障。当前江苏省成年女足队无论从运动员数量,还是从运动等级以及江苏的赛事锻炼环境而言均在国内处于优势水平,并且在学历层次上也基本实现了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对运动员将来的出路问题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在教练员方面,基本上都是曾经男子足球职业球员退役转行担任主教练的职位。场地设施资源是和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共用一个训练资源即南京江宁足球训练基地,其中配备的各种基础训练器材充足。

2.3 江苏女足运动后备力量的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式结构在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培养中已得到了公认,江苏省近几年来虽然对足球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在女子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上,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2.3.1 江苏省发展较好的地方少体校女足基本情况

在青少年女足梯队管理体制上,当前处于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的状态。包括省体育局足球管理中心管理体制、市运动技术学校管理体制、业余体校管理体制。在青少年女足经费方面,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每年投入全部来源于行政部门拨款。对于后备梯队训练,一般都是针对全运会比赛进行专门的训练和选拔。

2.3.2 江苏省学校女子足球发展的状况

在高等院校层面,除了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各地市间的城际间和城市内部比赛交流较少。因此,一些学校女足队往往在省运会前1-2年才开始选拔组队、训练。缺乏像男足“省长杯”这样的年度比赛,从而导致高校对女足运动的认可度不高。

而在中小学层面,主要是采取“体教结合”训练模式,不论具体方法如何,都试图在保证学生在有效完成文化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可经常性地参与足球训练和比赛。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往往无法得到保证。

2.4 江苏女足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情况

目前,江苏高水平教练员紧缺,大多数退役的球员并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在青少年球员培训上来,更何况是青少年女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少年队教练员工作琐碎,而且收入较低。尽管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数量和机会逐年增多,但青少年女足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学历和级别普遍较低,缺口较大。女足教练员待遇相对较低,与男足教练员待遇差距较大。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已严重影响到女足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2.5 江苏女足运动的社会化程度分析

女子足球发展虽有稳定的政府财政保障和很好的媒体反响,但女足运动社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女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我省女子足球竞赛体系包括:4年一届的省运会足球比赛、省长杯各年龄组足球比赛、各少体校足球联赛。但由于女子足球运动社会化程度较低,缺乏媒体有力的宣传,缺乏社会主流群体的关注,因而进入市场的难度大。

3 实现江苏女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建议

3.1 健全江苏女足运动的管理体制

积极寻求市场支持的女足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体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大力强化女子委员会指导和管理全国女足事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规划女足重点地区的建设。另外,足协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整管理的范围,并为江苏女子足球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女足运动健康、有序、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3.2 重视江苏女足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

建立和完善女足整体竞赛体系,以竞赛推动女子足球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规范、稳定各级国家队梯队建设,形成纵向衔接的递进系统。同时足协要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大力开展学校女子足球运动,将学校足球训练纳入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资金的投入,积极培养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

3.3 提高江苏女足运动的社会化程度

江苏足协应与新闻单位相关部门进行全面的合作,为江苏女子足球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各级足球协会要重视对足球文化市场的培育,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江苏女子足球。同时足球运动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女子足球运动员的退役、再就业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我国女子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4 建立完善江苏青少年校园女子足球竞赛制度

制定《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方案(试行)》,形成“校长杯”、“区(县、市)长杯”、“市长杯”、“省长杯”四级竞赛体系,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体育行政部门紧密配合。

同时促进各级学校建立自己的女足运动队,积极参与进各级各类比赛。选择有条件的城市,重点建设女足网点学校。

3.5 加大对学校女足师资和教练员的培训力度

省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应制定培训计划,逐年分期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有关足球专项的业务指导和集中培训,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不同等级的足球专项培训,并颁发上岗证书,努力提高学校体育教师足球专项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在今天,我们认真的审视和解剖江苏女足发展的现状,只有客观的、科学的剖析江苏女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实现女足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继而提高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同时也能够对中国女足的重新崛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胜.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06.

篇10

关键词 群众体育 组织模式 创新 上海

一、群众体育的内涵及组织模式

(一)群众体育的内涵

群众体育目前国内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群众体育是指与竞技体育并存的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狭义的群众体育则是指除在学校和武装力量(军、警部队)中开展的体育之外,在社会一切其他行业或活动领域的人们在余暇时间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二)群众体育组织模式

体育组织是为了满足大众体育需要而聚合在一起的社会群体,按照体育组织的性质,可将其划分为正式体育组织和非正式体育组织两类。关于群众体育组织模式的类型,经过文献查阅,在《我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一书中,根据管理权力的归属,把世界各国群众体育组织体制分为政府组织型、社会组织型、结合型。我国现有的群众体育社会组织,主要有各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各种人群体育协会三类。

二、群众体育研究进展分析及评价

(一)国内外关于群众体育的研究状况

国外的大众体育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在组织的管理体制、体育政策、相关内容与条件的开发方面均已形成比较系统的科学体系。1991年在法国波尔多正式成立的TAFISA是国际知名的大众体育组织,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众体育、鼓励大众参与锻炼来促进世界公民的健康及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日本、韩国对全民健身非常重视,提出“体力就是国力”和“终身体育”的口号,通过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国民素质。各国根据现实情况推出易于操作且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

国内关于群众体育组织的研究,多集中于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青少年体育、农村体育(结构变化的研究)、残疾人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而对于群众体育组织形式的研究则较少。目前的群众体育组织研究,主要是对群众体育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在对群众体育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的研究中,对群众体育组织的人员、资源配置,筹资机制、信息联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由目前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或三级管理转变,缩小政府对其管理权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群众体育组织作为体育组织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国内对群众体育组织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对群众体育组织的研究也缺乏系统的论证和总结。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上海市群众体育组织模式的现状

现行的上海市群众体育组织模式主要是“两级政府”(市、区县)、“三级管理”(市、区县和街道或乡镇)、“四级网络服务”(市、区县街道或乡镇、居或村委会)模式,主要组成机构:市体育局群体处、区体育局群体处或区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全民健身计划基础机构。

(二)当前上海市群众体育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政府职能转移力度不够

到目前为止,群众体育的管理机构只停留在“精简机构”、“缩减编制”的表层目标,忽视了以转变职能为基础的原则。依据上海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从2003年到2007年上半年上海体育局网上公布的政策法规有40条,其中对上海各条块的管理规定达到23项,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部门管的过多过细,没有把工作中心转到减政放权轨道上来。

2.政府机构群众体育组织工作缺乏统筹规划

群众体育组织工作本来就是对各种群众体育活动有关因素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导,以达到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目标。现状是在政策指导上是缺少目标定位和职能规定,在工作范围上是局限于部分项目和单项协会的工作,繁忙于具体活动赛事的举办,难以统筹整个社会体育资源。

3.社区健身活动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区组织体制虽说在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上海社区组织体制的缺陷也制约了社区健身活动的快速发展。其一,街道、居委会体制不能完全适应上海社区健身活动组织工作的客观需要。其二,街道体制与社区体制难以接轨。其三,目前社区健身活动组织形式还比较单一,各个项目、各类人群的社区健身活动协会和俱乐部、居委会体育小组和各种晨、晚练活动站尚未健全,还未形成网络化的社区健身活动组织管理体系,相应的有效激励机制还未配套。

4.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和潜力发挥不够

上海已经建立起一支初具规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上海的全民健身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1.45万名,平均每万人有10.6人。然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和潜力还未得到较大的发挥。目前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部分是组织管理型,主要来自体育、社区、街道等部门,因此真正到晨、晚练点或体育场馆从事指导的相对较少。而持有国家级健身指导员证书的仅有几百人,而这些持有证书的健身指导员大部分在营业性健身俱乐部工作,几乎不到社区进行健身指导工作。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302-02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Physiatrics, physiatry(美国,加拿大),physical medicine(英国,南北美洲),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日本用rehabilitatio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1]。本文就康复医学与物理医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诊断、治疗方法,及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1 国外本专业学科领发展简史和现状

1.1 康复与康复医学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史前期(1910年以前):康复已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福利各领域为残疾人进行了工作,如欧美于 18世纪就开始了对盲聋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职业训练。在医疗上,古罗马、古希腊曾将运动、电、光、海水作为治疗方法。

形成期(1910~1940年):将“Rehabilitation”一词应用于残疾人始于1910年。1917年美国纽约成立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者院,此乃世界上最早的残疾者康复中心,在这里同时进行医学康复和职业训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已用理体疗法和作业疗法为大量伤员进行了功能恢复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兴起。1931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中电疗分会等合并成为物理医学专业。1936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医学院 F.H.Krusen创立毕业后物理医学专业教育制。康复医学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确立期(1940 ~ 1970年):此期康复各领域的制度进一步完善,1960年改称康复国际,确定了康复概念,加强了康复医学领域内的国际性协作和交流。美国 H.A.Rusk等提出了康复医学的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康复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64年Rusk将其领导的科学研究更名为康复医学科和研究所;1947年美国将物理医学会改称物理医学及康复学会,并设立专科医师制。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医学康复专家会议,发表了关于康复的专家报告,1969年由 Licht创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

发展期(1970年以后):欧美及日本大量设立康复机构,健全康复立法。美国于1973年将职业康复法改成“康复法”,将康复对象扩大到难于恢复职业的重病者及老年人,1976年实行残疾儿童全部就学。日本康复学会于 1979年确立康复专科医生及专科康复医生的培养及考核制度。国际上尊重残疾者人权的认识逐步提高,1981年确定为“国际残疾年”,1983 ~ 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者 10 年”,提出了“完全参加与平等”的口号。

1.2 物理医学发展简史及现状

在国外,人们应用各种物理因子防治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积极提倡利用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疗法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这在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直流电、感应电已较广泛应用地用于治疗和诊断某些疾病。1892年,Arsonval开创了高频电疗法的先河,此后相继出现了能输出长波、短波、中波、超短波、微波的各种电疗器械,使电疗法的种类不断增加。利用人工光源防治疾病的历史稍晚于电疗法,虽然早在19世纪初,Herschel与Ritter分别发现了红外线和紫外线,但至19世纪末叶才逐渐出现各种用于医疗的人工光源。1960年,Maiman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医学界将其应用于眼科临床。此后,不少国家研制成多种医用激光器,开辟了光疗法中的一个新领域。应用磁石治病虽然由来已久,但由于天然磁石的磁性很弱,疗效并不显著。至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问世,大大促进了磁疗法的创新和发展。超声在医疗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9年,Pohlman首次报道应用超声治疗疾病。自1942年Dussik应用超声探查颅内肿物以来,超声诊断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至今已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2]。总之,现疗学正在迅速发展。

2 国内本专业学科发展简史和现状

2.1 本专业学科领域国内先进学科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物理医学与康复起始于上一世纪20年代。1923年美国物理治疗师来到中国北平协和医院建立物理治疗室,除了进行临床医疗工作外,也为我国培养人才。50年代我国学习体疗的医生们首先将气功流派分类,研究其本质和医疗作用。肯定了太极拳、八段锦等的医疗原理,使之成为国家的正式体育项目。这一段时间国人还有许多创造,首先是中西结合发明了电针,又发明推广了针灸穴位探测仪,它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科学意义。60年代早期我国对于理疗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对于高频电疗、药物离子导人疗法、紫外线治疗、空气离子治疗等等都有详尽的研究。《理疗与疗养》杂志的创办,标志着学科的成熟和独立。70年代正是物理治疗百花齐放的年代。此时期开始发展推广磁疗,创立针刺麻醉,在动物实验上对针刺刺激的部位(穴位)、频率、强度、时间进行系统研究。80年代以康复医学概念的引入为特征,促进了物理医学的发展。到90年代末,我国的物理医学与康复经过了近20年的学习、摸索、奋斗,完成了物理医学向物理医学与康复的转变。建立了专科医生认证制度、硕士博士培养制度、治疗师学校和治疗师资格考试制度等等。2000年以来,我国与国外的交往增多。学会、医院、群众团体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传艺、服务者成为经常普遍的现象[3]。目前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已经确立。

2.2 近年来学科技术最新进展及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或影响因素

近年来康复学科技术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⑴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ural system:PNS)损伤,康复治疗可加速神经再生和功能康复;⑵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⑶康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4]。①神经生理疗法,诸如Bobath疗法、Rood疗法、Brunnstrom疗法、PNF疗法等,在长期康复临床实践中,临床应用疗效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确认。②目前康复医学研究重点,正在从肢体残疾康复,转向失语、失认、失用,及认知康复方向发展。

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其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⑴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目前人类的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但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者外,还有很大部分可以存活一个长时期,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有待于康复医学。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下述各方面的变化都向康复医学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老年病或慢性病。②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以后,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但工伤和车祸致残的绝对人数仍比以往增多。③文体活动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提高,无论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受伤致残的危险。⑶应付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在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和战争根源之前,地震和战争都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这些病人,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必须重视发展康复医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2.3目前所属学科领域技术的优越性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寿命,大大降低死亡率(36.8%)。在脑血管意外存活的患者中,积极康复治疗可使90%患者重新获得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30%患者恢复工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者,仅为6 %和 5%。在癌症患者中,据统计40%可治愈,其余60%可存活15年。这些存活者,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负担。癌症需要在手术、放化疗之后,诸如慢性疼痛、身体衰竭、放化疗反应等,给予心理、整形、作业和物理治疗等康复措施。在创伤方面,以截瘫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1950年前截瘫后只能存活2.9年,1950年后延长到5.9年。这些残疾者,非但不能给社会作出贡献,反而成为社会和家庭负担。后来,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康复治疗,到1976年有53%截瘫患者,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1980年这部分人达到83%。

3 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和展望

3.1 目前国内外本专业学科领域技术的局限性

就目前国内外的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截瘫患者即使采取积极的康复治疗,许多仍落有严重残疾。脑瘫的治疗至今仍为世界性医学难题,现代医学对脑瘫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治疗上并无大的突破,目前仍以各种功能训练为主。

3.2 亟待突破的技术及其远期效应

今后康复技术的进步,应加大基础方向的投入,首先强调以功能为导向的研究,围绕恢复或改善功能,开展康复治疗的机理、方法(手段)、器械(工具)三方面的研究;其次脑神经康复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仍是主要的研究课题;此外一系列脑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的康复问题,也将进入重点研究领域。内科疾病康复研究如心肺疾病、糖尿病等的康复,即将成为另一个重点研究领域;专门的器械、器材、工具辅助手段对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将起很大的作用。此类辅助技术的研究在将来也占优先地位。

3.3 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及展望

我国康复医疗事业经过二十余年来的创业、发展,已具一定规模。但客观地说,不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发展质量上,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⑴ 康复医疗机构多数不景气我国的康复医疗机构,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础设施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康复特色及医疗效果不明显、社会知名度低等不利因素,目前大多不景气,举步维艰。⑵康复医学知识欠缺 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已有十几年了,虽然我国的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但康复医学知识的普及更落后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多数临床医疗工作人员对康复医疗知识贫乏,多数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对康复医疗的作用不够重视,使康复医学知识更难以普及,使很多患者的病情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康复医疗而恶化。⑶农村康复医疗事业任重而道远 发展我国的康复医疗事业,单靠城市为数不多的康复医疗机构是不足有效地解决越来越多的伤残者、老年人、慢性病人等各类康复问题,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康复医疗事业。而农村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等客观条件,使农村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针对如上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⑴切实加强康复医疗队伍建设,尽快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康复医疗队伍。⑵努力提高康复医疗质量,提高社会知名度。⑶认真整顿康复医疗机构,对不具备基本条件、较少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取消其康复医疗机构。⑷积极推广家庭康复病床,减轻病残者的经济负担,弥补康复医疗机构的病床不足、位置偏僻等不利条件。⑸大力发展农村康复医疗事业,充实、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使其成为农村康复医疗事业的主要形式,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1):322-324.

篇12

一、引 言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全民参与的大众体育在工业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并逐步形成国际性的体育浪潮。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从1993年开始,国内一些体育院校结合社会体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精神,积极调整系科和专业设置,试办社会体育专业。十余年的专业发展建设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截止到2010年底,辽宁省普通高校有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点8个,分别是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和沈阳大学。当前对社会体育专业的研究仍十分薄弱。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本文以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为依据,通过对这8所院校教师、学生及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的调查和比较,为辽宁社会体育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辽宁省设置社会体育体育专业的8所院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论著,其中涉及领域包括教育学、训练学、管理学等。国内各大体育院校学报和《体育学刊》、《体育科学》等十余种刊物中有关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文章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访谈法。访谈的对象:教育界课程理论专家、参与和制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专家和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等,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验证。

(3)问卷调查法。问卷Ⅰ《社体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表》,做社会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发放问卷141份,回收121份,回收率85.8%,有效问卷121份,有效率100%。

问卷Ⅱ《社体专业在校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做辽宁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发放问卷335份,回收321份,回收率94.6%,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98.7%。

(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统计过程遵循客观、求实、准确的原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1)辽宁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情况、地区分布和培养规模。学生生源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城市相对集中。八所院校中有5所位于省会城市沈阳,其他3所院校校址位于抚顺、鞍山和大连;从专业培养规模上看,沈阳体育学院招生相对较多,最多一年招生达到90人/届;东北大学和沈阳化工相对较少,20人/届左右,而其他院校的招生人数平均在40人/届左右。

从我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规模和现有规模的调查得出,有80%的专家认为发展规模过大,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现有规模认识调查,有60%的专家认为现有规模过大。

(2)辽宁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增长情况比较。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启发演绎而来的。就辽宁省而言,沈阳体育学院在1998年最先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也是全国最早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的几所体育院校之一。在1999年首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60人;东北大学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2002年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前身抚顺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大学后创建了体育学院;之后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在2003年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在2004年,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和沈阳大学分别开设此专业。这几所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两点:学校内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求,占80%;国内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需求旺盛,占73.3%。

(3)辽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任何事物在其发生发展中会遇到各种矛盾,社会体育专业也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调查显示,在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市场没有充分培育、学生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较低、教学经费紧张、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以及场地设施不足等。

2.辽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情况。社会体育专业在我省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从1999年沈阳体育学院首次招生至今,师资力量各校不均。从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师资力量有62%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需要,这8所院校中除了沈阳体育学院外,其他四所院校3所是师范类综合院校,4所是理工类综合院校,在解决师资不足时,可以借助本校的师资优势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同时各院校大都实施对本部分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吸引部分硕士、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等方式来满足师资力量的需要。

从学生对教学授课情况的满意度来看,多数学生对术科教师有较高的满意率,而对理论课教学的满意率略低。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几乎都是从体育教育专业或公共课改行过来的,因而其知识结构、教学方法都不能突破旧的框架,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的讲授,由于本身是新专业、新的知识领域,大多数的授课教师没有几轮的讲授过程,所以教学经验明显不足,虽说有的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很高,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运用能力还需不断完善和提高。

(2)体育设施和实验室设备。辽宁省的8所社会体育专业院校中有一所院校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该专业的教学需要,其他所院校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求,各校积极地采取措施,有75%学校采取投资新建;25%租用外单位的体育设施来满足需求。

学生对学校相关实验室设置的满意度调查表明,学生对学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不满意。反映出辽宁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基本不能满足该专业的主要实验要求。

社会体育所需的场馆设施,往往经费上投入较大,如保龄球、高尔夫球、网球等。据调查,目前我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基本上不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而且我国大部分院校在增设社会体育专业时,几乎没有新专业开办费,这严重影响、制约着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调查还了解到,许多院校是许多专业在一起共享实验室使用的,虽可节省资金,但在管理及实验室的投入方面存在矛盾。共享的实验室里许多仪器设备在体育专业使用不能完全的吻合,应付、替代的结果势必影响实验的效果,影响培养的学生质量。

(3)实践活动及实习基地情况。至今为止辽宁虽然只有五所院校有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但这些院校基本已建立起自己的实习基地,主要是体育用品公司、健身俱乐部、社区等部门。

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各校主要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锻炼学生参加实习基地的实习、亲自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实习和实践始终贯穿,提供时机施展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对于学生的实习采用统一安排和学生自行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是到实习基地实习,自行安排是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让学生有目标的进行实习。由于实习基地中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条件、实习内容等方面的不规范,人才信息反馈的缺乏,同样影响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

3.学生基本条件

(1)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生源情况。调查显示,有47.1%的2006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来自于城市、有28.9%来自于城镇、24%来自于农村;毕业生中有61.2%为独生子女;父母中有32.2%是工人、31.4%是农民、有27%毕业生父母是公务员、教师或技术人员、5%厂长经理,8.3%是个体户。

(2)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具备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外语水平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3所院校毕业生中,有15.7%通过四级考试,5.8%通过六级考试,二级占27.3%和三级占38.8%水平;还有12.4%没有外语的等级级别;计算机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3%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49.2%通过计算机二级,21.5%通过计算机三级,还有25.6%的毕业生在计算机方面没有等级。由此可以看出,我省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专业思想和学习动态。在对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看法的调查中显示:3所院校中有近41%的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喜欢、有兴趣,平时能够认真学习;有33%的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喜欢程度表现一般,只限于完成学业任务;有12.4%的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实际上更注重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有14%的毕业生对社会体育专业不感兴趣,感到没有前途。学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

(4)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水平。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看,多数学生参加过训练队,但都是学校组织业余训练队,一部分还是高考前补习训练队,训练时间基本都是短期的。不足一年的占学生总数的43.7%,不足三年的占86.3%,运动时间和经历基本是非常短暂的。

(5)毕业生就业状况。在对108位调查人中,已有40位签约,占37%,从已签约的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计算机和外语等级上有一定的要求,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与就业率基本成正比的关系,但不是水平越高就业率就越高,计算机水平在三级以上、外语等级在二级以上就业率明显高于计算机无等级和外语无等级的就业率。所以,对社会体育专业计算机和外语的培养要求是外语水平要在二级以上、计算机要在三级以上。

要想有好的毕业去向,及时获得就业信息及就业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毕业生就业获得信息主要途径是上网查询、参加招聘会和校园信息公布栏,由于参加招聘会有一定的限制,只能就近就需的参加寥寥的几次,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招聘会,因为需要一定时间和大量的资金费用,就一个普通毕业生来说,不可能承受。所以学校应充分利用上网查询和校园信息公布栏这两方面为学生开辟就业信息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有57.8%的毕业生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信息;有38%通过参加招聘会获得信息;28%通过校园信息公布栏获得信息;有19.8%通过报刊杂志获得信息;16.5%通过父母获得信息;6.6%通过老师获得信息;5.0%通过亲戚朋友获得信息。毕业生对当前就业政策,非常了解占19%;比较了解占38%;不太了解占38.8%;不了解占6.6%。毕业生就业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近90%的学生靠自己来寻找就业的出路,但其中有近50%的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政策形式处于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境界,这势必影响辽宁省的社会体育人才需求。

四、结论和建议

1.结 论

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学生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思想不稳定;实习内容及形式丰富,但规范性不足;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2.建 议

国家政府部门加快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指导工作人员的职业化进程,积极培育扶植社会体育就业市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高层次教师力度,增进教师信息的交流;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增加场馆设施尤其是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的专项运动技术和学生专业思想;对社会体育专业计算机和外语提出适当的培养要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维平.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4):71~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