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09:23: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1-0064-08
研究方法的选择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重点。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那颗最为璀璨的明珠”,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方法的明确和成熟,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分析框架与工具,并正在向着更为精密与恢弘的体系演进。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卡尔・拉伦茨先生指出,法学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的方法[1]。中国法学知名学者徐祥民先生也指出,一门学科有没有科学完整的方法论,不仅是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它能否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2]。
公共管理同样如此。但是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公共管理学在研究方法的探求方面可以说是空白①,并不是公共管理的研究不使用研究方法,追溯公共管理学的起源,学者们一致认同公共管理学来自于公共行政学,虽然对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纵观百年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理性思维与经验的实用分析方法是其显著特征[3]。理性思维的理论基础是期望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这些理论是一种标准化行为理论,目的是为理性决策提供一套明确的基本假设或者说是公理,但是决策研究者们通过期望效用理论计算出的定量结果与管理者的真实行为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管理者违背这些公理,期望效用理论便无法使用,或者期望效用无法达到最大化。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大量实验研究批驳了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理性思维,但并未动摇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上的地位。如果说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定量研究方法成就了经济学“帝国主义”,使得经济学处于“科学”的保护之下,对于定量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学者们则没有一致的认同。时而定性,时而定量,当二者解释的结果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这种对方法论的随意性和漠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公共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角度或理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常常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公共管理进行研究。1993年,Bozeman概括了三种研究公共管理的角度:政策学派的角度( P)、工商管理的角度( B )和一个尚难鉴别的角度(X )。Kettl和Milward在《公共管理的现状》一书中,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列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基础。在《公共行政手册》中,Liou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政治学是公共行政分析最早使用的方法,它为公共行政中的官僚治理与官僚责任的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法学是欧洲大陆公共行政的基础;哲学则用来研究政府官员的伦理问题;近期,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公共行政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公共管理目前在运用各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公共部门 (包括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问题。 。
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论之争,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已经拉开了帷幕,80年代末期,几乎成为一场“战争”[4]。抛开其他的细枝末节,定量与定性之争存在三个主要的观点:定量与定性之间是根本对立的;二者之间存在区别,但是区别不一定构成对立;在认识论上互为补充,研究者应该研究如何为我所用。当赞同第三种观点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论之争似乎渐渐平息下来[5]。持第三种观点的人(实用主义者)认为,哲学家、理论家注重的是“理”,研究者注重的是“用”。人类在科学研究方面关心的无外乎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知识;二是怎样获取知识。而这两个问题又最终地统一于为人之用。因此,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一切研究方法,无论它们的性质、操作形式有何区别,只要能为研究目的服务,就可分而用之或合而用之。从这个意义上说,定量还是定性的探讨没有什么价值,但是目前公共管理学界对于定量的过分重视与依赖,为了定量而定量渐渐模糊甚至改变了研究者对公共管理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在公共管理中,治理工具、分析工具、政策工具的选择无不体现了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过分推崇定量的现状进行批判十分必要。
公共管理研究中定量分析究竟应该占据什么地位?什么决定了它的地位?当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出现截然不同的矛盾结果时,应该遵从哪种方法?正是笔者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定量分析的地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溯源
所谓定量分析,是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相关的描述,借助数学模型、统计数据等进行量化的分析。自“理性人”假设提出之后,定量分析日渐成为学术界所推崇的重要研究方法,部分学者甚至以能否引入定量分析作为衡量一门学科是否为“科学”的主要标准。这种衡量标准使得可以定量分析的自然科学无可争议地被认为是“科学”,而不能进行定量或者尚没有定量研究的社会科学被质疑是否为“科学”。马克思曾说过“一门学科只有使用了数学之后,才能称之为科学”。这种衡量标准的广泛认同,使得部分社会科学学科开始尝试运用定量分析来突出自己的理性思维。经济学就是其中之一,自萨缪尔森将数学引入经济学之后,“经济学帝国主义”攻城掠地,其他相关学科也开始注重定量研究,公共管理作为其相近学科,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1 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的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具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乔灌木、花卉、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地被植物,充分利用各种苗木的生态功能、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来实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隔音杀菌、调节温度,营造观光休闲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它是源于林业及其他种植业而又区别于林业及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1.2 施工的季节性及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绿化种植季节性特别强,讲求适时适地的种植。施工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因而其施工质量较其他工程的质量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园林工程中栽培的各种苗木只有长期精心的管理和养护,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及良好长势。否则,将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建设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完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养护计划以及必要的资金投入。
1.3 工程营造的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古典建筑、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环境景观的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发挥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及其意境。如假山的堆叠、绿化配植、多种植物配置、驳岸处理、微地形处理等等,同一张设计图,在不同的工地上,根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能、实际经验不同,其施工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和品位档次就完全不同,感觉也就完全不同,这就给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其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以及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1.4工程建设的广泛性与附属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大型的公园、高速公路、绿化广场等都成为了园林工程集中展示的场所,而在大部分的社区、住宅小区以及一些功能性建筑的周边,园林绿化工程更多地是作为配套的附属工程,其规模小且工程量分散,不便于管理。
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三阶段
2.1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1)详细审查施工图纸,将图纸上的要求具体化,避免施工单位发生随意施工的情况。
(2)施工图纸下发后,立即组织项目公司和总承包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对图纸进行会审,以确保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在施工前解决,未经会审通过的图纸不能用于施工。
(3)总承包确定了施工单位后,应组织一次会议,方便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使施工单位能够理解其设计思想及意图。
(4)要求项目公司编制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给园林工程安排合理的工期,以避免发生大面积抢工而影响工程质量。
(5)项目公司编制出的详细的园林工程进度计划,要交由总工办审查,看其计划工序是否合理,以免发生不合理的交叉作业而影响工程质量。
2.2施工阶段
(1)在施工开始后,每周至少应有3天的时间到施工现场以随时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质量问题要当时指出,并应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2)材料控制。园林工程的建设材料进场后,项目公司应及时安排主管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不合格者应限期清理出现场。植物材料选择尤其是乔灌木,如果条件允许则应由项目公司组织到苗圃进行选苗;如果离苗圃较远,则应由施工单位先期提供相关植物图片确认其景观形态,合格后方可进场。
(3)在施工过程中,广场道路的铺装、草坪铺装、水刷石、卵石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均应作出一块样板,待主管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后续施工。
(4)在单位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须编制出施工方案,交由主管工程师进行审查,通过后方可按其施工。在单位工程的施工完成后,应由总包组织项目公司以及总工办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应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之后需另行组织验收。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发停工指令: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使用未经认可的原材料;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而擅自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质量出现异常,但施工单位没有进行整改或未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6)注意成品保护。
2.3工程验收阶段
(1)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应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由项目公司组织规划部、总包、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预检。
(2)预检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邀请相关领导进行检查,提出意见后,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大小在限定的工期内完成修改完善的工作。
(3)待修改完善后,应由项目公司组织规划部、总包、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验收并填写工程验收单。
(4)验收完成后,应监督施工单位进行养护管理,以确保景观效果。
3.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和苗木的进场质量:加强对材料和苗木的检查及验收工作,特别是主要移栽树木的品种和规格在采购前应通过业主及管理单位签证确认。对植物材料要做到“三验”,即验品种、验规格、验数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应一律剔除,把好工程质量的第一关。
3.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明确现场施工工序方面,确保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园林建设工程。
3.3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
从施工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应有严格的要求,在加强操作人员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保证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对每个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使其在质量控制上更有自觉性,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
3.4施工后期养护工作的质量控制
任何一件工程的质量控制都不能虎头蛇尾,因此对园林工程最后的养护工作质量更是不能轻视,往往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质量更能体现出一个园林工程建设公司的实力及其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与否,因而,对于后期的养护工作,要从人员的配备、养护周期的编制、相关原材料的供给及养护器具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力争实现最后一个关口质量控制的完美收尾。
4.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涉及面比较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园林的施工过程中,既需掌握工程原理,又需具备现场的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并能进行二次创作;对施工的不同阶段也要进行质量的跟踪管理,确保工程的各阶段都能以质量的控制管理为中心进行,建设出高品质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徐丽芳,吴婷婷.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控制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2010(28).
1. 灌浆材料
1.1 水泥灌浆
水泥灌浆具有胶凝性好,结石强度高,施工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水利灌浆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用颗粒细、稳定性好、胶结性强、耐久性好的水泥作为灌浆水泥。主要用硅酸盐大坝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然如果情况特殊,也可采用特种水泥如抗酸水泥等。水泥的细度是决定灌浆效果的重要因素。灌浆的生效,要求水泥颗粒的粒径要小于裂隙宽度的1/3~1/5。因为细粒水泥的浆液较为稳定,不易沉淀分离,水化反应充分,强度砌,胶结牢固,而且更易于灌入细小的裂缝。而如果裂隙较大,则可以掺入一些砂、粘土及扮煤灰等惰性材料。
1.2 粘土灌浆
遇水能迅速分解,吸水膨胀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粘结力的粘土,才符合灌浆粘性土的要求。灌浆用的粘土浆,一般是将土料浸泡、搅拌、筛滤净化之后拌制而成的。为改善浆液的胶结性能,提高结石强度,加速固结,且在水下也能继续凝固,帷幕灌浆,一般多采用水泥粘土浆,而较少用纯粘土浆。浆液的配比是根据帷幕的设计要求而定的。
1.3 化学潜浆
化学灌浆是以高分子为主要材料配而成的溶液作为浆液的,是一种新型的灌浆。化学浆液具有较好的防渗、堵漏和补强加固功能,常用的化学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水玻璃、铬木素、甲凝、丙凝和聚氨院浆液等。但是,由于化灌材料大多带有毒性,会污染环境,而且施工工艺复杂,价格也较贵,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岩基灌浆
岩基灌浆有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接触灌浆这三类。固结灌浆涉及的平面范围大,孔深一般在5~10m之间。其目的是将坝基裂隙岩石胶结起来,以提高其整体性、均匀性和承载能力。帷幕灌浆是在坝基偏上游部位进行1~3排深孔灌浆,充填和胶结裂隙,构成一道不透水的帐幕,可以减少坝基渗漏,并降低坝底扬的压力。为加强结合,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防止岩面集中渗漏并增加岩基表面的固结强度,一般采用接触灌浆,即在坝体与岩基的结合面上进行灌浆。灌浆施工一般可以分为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四个工序。
2.1 钻孔
灌浆孔一般用回转式钻机钻成,孔深小于10m的,也可用风钻或架钻进行。
因为钻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灌浆的质量,因此,为保证灌浆的质量,就要确保孔向、扎深的设计符合要求,保证钻径上下均一,孔壁平整,这样可以使灌浆塞易于卡紧,而且在灌浆时不会产生返浆。而且如果钻孔的岩粉细屑少,就可以减少堵塞孔壁裂隙的情况。而钻孔方向不能偏斜,钻孔深度也要达到标准,否则灌浆帷幕可能会出现缺口,留下漏水通道,会大大降低防渗的效果。
2.2 冲洗
因为钻孔后会有岩粉残留在孔底和孔壁上,因此为了保证灌浆的质量,必须对岩层裂隙和孔洞进行冲洗,把岩粉冲出孔外。
冲洗顺序应是先冲洗钻孔,再冲洗岩层裂缝。为了提高冲洗效率和质量,可以用压力水冲洗.如用压力水和压缩空气轮流冲洗或混合冲洗。在冲洗时,应该注意把冲洗的压力控制在同孔段灌浆压力的80%左右,尽量免引起裂缝扩张和岩层的松动、变形,钻孔冲洗装置。
一般来说,为了让孔内回水的流速可以有效的将留在孔内的岩粉冲洗干净,可以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由导管通人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当地下水位高时,也可使用扬水冲洗,即将钻孔敞口而将通气管宜插孔底,压入高压空气,顺利实现清洗工作。
而在冲洗岩层裂缝时,可以采用单孔和群孔冲洗这两种方法。单孔冲洗,可以将充填挤到灌浆范围以外或沿裂隙冲出地面。而群孔冲洗是同时对几个孔压入水或气,使孔间裂隙中的充填物从敞口孔中带出地面。
为了提高冲洗效果,可在冲洗液中加入适量化学药物如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铀等,以促进泥质充填物的溶解。
2.3 压水试验
为了为岩基灌浆的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可通过单位吸水率的测定来了解岩层的渗透性能,即在灌浆前进行压水试验。而在灌浆后,也可以通过压水试验,检查灌浆的质量和效果。
3. 灌浆施工
3.1 灌浆方法
以灌浆时浆液是否部分返回地面和重复使用为依据,灌浆方法可以分为纯压式和循环式两种。
纯压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只需采用单根灌浆管,在浆液压入钻孔后,完成在间缝隙的扩散,但其浆液流速小,如果灌浆材料是粒状,则会容易产生沉淀并堵塞岩隙和管道,影响灌浆质量。在吸浆量大,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过12~15m,以及化学浆材都是稀溶液,中途沉淀情况较少的情况下,一般都采用纯压法。而循环式灌浆法则多用于水泥和粘土灌浆,就是把浆液压入钻孔后,让一部分进入岩隙,另一部分则由回浆管返回拌浆筒中搅拌后再用。使用这种方法可根据进浆与回浆浆液的比重差值,判断岩层吸浆情况.而且浆液始终保持循环流动不沉淀,撵浆效果也比较好。
而按照灌浆顺序,灌浆方法又可分为四种:全孔一次溜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和综合灌浆法。①全孔一次灌浆法。这种方法施工简单,就是将灌浆孔一次钻至全深,灌浆塞置于孔口,一次完成全孔灌浆。但这种方法的灌浆效果较差,使用范围也较窄,仅适于孔深不超过10m、岩隙少、透水性不大的情况;②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就是将孔深分为段长3~5m的若干段,自上而下钻一段灌一段。在上一段浆液凝固后再钻并灌下一段。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如果地质条件差、岩层破碎、竖向节理裂隙发育,而且灌浆质量要求较高,就采用这种方法。这种灌浆方法可以根据段深的加大,不断地增加灌浆压力,提高灌浆质量,而且当上部灌实后形成完整结石后,在灌下部时,地面野不会冒浆,岩层不会被抬动。此外,采用分段钻灌,进行分段压水试验,更有利于判断各段灌浆质量。但是由于钻机移动次数较多,钻孔工作量大,持凝时间长,所以工作效率低;③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即一次将孔钻至全深,然后自下而上逐段灌浆。这种方法工作量小,施工简便、工效高,但是使用时有所限制,如当上部岩隙多,地层易松动,易冒浆时,就不宜使用,只有当岩层较完整,裂隙少或岩层倾角小于地面且不易留浆时才采用;④综合灌浆法。实际工作中,岩层多是上部裂隙多而下部完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兼取以上两法的优点,即上那采用自上而下、下部采用自下而上的钻灌方法。
3.2 灌浆压力
所谓灌浆压力指的是灌浆时灌浆段中心处浆液承受的实际压力。为了使浆液更好地压入细小裂缝,并增大浆液的扩散半径,析出多余的水分,提高强浆结石的密实度,可以提高灌浆压力,以有效提高防渗和固结质量。但是如果压力过高,就有可能出现裂缝扩大或抬动上部岩层和坝体的情况,而且浆液也可能会压出应灌范围外,造成浪费。因此,对压力的控制要适当。
3.3 浆液浓度的控制
为保证灌浆的质量,在灌浆过程中,必须根据吸浆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浆液的浓度。一般来说稀浆流动性较好,但可能会出现浆液扩散到施工范围以外,造成浪费德情况,而且当浆液凝固时其收缩性大,容易造成水泥结石与岩石缝面的分离。而稠浆凝固时收缩小,与缝面粘结较好,防渗、固结质量相对提高。但是,其流动性差,扩散范围小,细小裂缝一般很难灌进去。因此。控制浆液的浓度至关重要,在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浆液浓度的变换时,可以根据每一级浓度的浆液灌入量进行控制。即当某一级浓度的浆液灌入量已达到限量标准,但此时灌浆压力及吸浆量却都没有明显改变时,就换浓一级浆液灌注。而当变浓后吸浆量突然显著下降或灌浆压力突然上升时,则说明变浓不适当,应迅速恢复原浓度继续灌注。
4. 结语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是较为复杂的一个工程,要顺利完成灌浆施工工作,就必须对灌浆的材料、灌浆的方法等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再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对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通常,我们把两曲线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组的公共解问题,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这种方法符合我们解题的思维习惯,可是由于上面的第二个转化极易扩大根的取值范围,对两曲线真实交点情况难于准确反映,产生一些难以觉察的错误. 如果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动态地考察两曲线的位置关系,破解问题,获得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调整思维视角,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和敏捷性,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现以一例进行上述两种不同的解题尝试,来获得不同的体验,同时也可以搞清楚如何利用方程来讨论两曲线的位置关系.
[?] 分析讨论、解剖错因
讨论:方程f(x)=5x2-18ax+9a2-45=0在x∈R时有解,能否在x∈[-3,3]时有解?
错因:忽视了隐含条件x∈[-3,3],y∈[-2,2].
剖析:方程组有解,说明公共解一定满足两个方程,即必须x∈[-3,3],y∈[-2,2].
因此,原命题?f(x)=0在[-3,3]内有根.
正解二:画图,结合图形考察,当动圆圆心M(a,0)落入区间[-6,6]内时,两曲线定有交点.
故a∈[-6,6]. 故选B. (如图4)
疑惑:当圆M在椭圆内部运动时,是否与椭圆定有交点?
释疑:因为椭圆短半轴长小于圆M的半径,所以圆M在椭圆内部运动时,两曲线一定有交点.
[?] 总结反思、延伸拓展
1.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