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09:23: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人格有着一定的影响。王月云等人研究?譹?訛表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姚齐和研究?譺?訛表明,非独生子女在恃强性、敏感性、幻想性、紧张性因素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只有敢为性因素的得分低于独生子女。孙泽军研究?譻?訛表明,独生子在聪慧性、敏感性和兴奋性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差异显著,而在其它人格维度上,两者无差异。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人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黄悦勤等人研究?譼?訛发现,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刘金花调查?譽?訛表明,与自述父母关系说不清的子女相比,自述父母关系好的子女在人格特征上有更多的优越性,心理健康水平和专业有成就的人格特征得分也更高。凌四宝等人研究?譾?訛表明,父母婚姻完整和谐的大学生乐群性(A)、稳定性(C)、敢为性(H)均显著高于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持强性(E)、怀疑性(L)、忧虑性(Q1)、紧张性(Q4)则显著低于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
如果按照上述研究结果推论,不良的父母婚姻状况(例如离异,父或母去世)加上非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人格应该更不良;但从家庭系统角度来看,兄弟姐妹的存在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支持资源,也许会对父母婚姻状况不良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为了获得实证的结果,本研究将尝试对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被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市某大学大学生中进行取样。共回收问卷6518份,实得有效问卷6062份,问卷有效率为93.00%。其中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是:男生2707人,女生3354人,缺失性别数据1人;独生子4527人,非独生子1535人。被试年龄在19至22岁之间。
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16PF)以及自编的家庭调查项目作为调查工具。自编的家庭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父母婚姻状况(分为正常、离异和父或母去世)和是否独生子女等内容。16PF共有187题,归为16种人格因素,分值越高,表明某种人格因素越突出,对正常人的16种基本人格因素有良好的区分能力。16PF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重测信度在0.43~0.89;结构效度较好,量表项目的因素负荷在0.73~0.96。
程序。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2×3两因素设计模式,以父母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作为自变量,分别以人格的16个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父母婚姻状况在人格因素上的主效应。
从表1可以看出,父母婚姻状况在大学生人格的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幻想性和自律性因素上主效应显著,而在其它的人格因素上则不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恃强性和幻想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p<0.05);在兴奋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则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家庭(p<0.01)和父或母去世家庭(p<0.01);在有恒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家庭(p<0.01);在自律性上,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十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p<0.01)和离异家庭(p<0.01)。
是否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人格因素上的主效应。从表2可以看出,是否独生子女在兴奋性上主效应显著,在其它人格因素上则不显著。
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在大学生人格因素上的交互作用分析。交互作用检验表明,在聪慧性、恃强性和兴奋性上,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交互作用显著(p<0.05);在激进性上,两者交互作用则十分显著(p<0.01)。交互作用见图1~图4。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聪慧性上,父或母去世家庭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5),而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均不显著;在恃强性和兴奋性上,正常家庭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1),而离异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均不显著;在激进性上,离异家庭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1),而正常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均不显著。
研究结果讨论
关于主效应的讨论。在研究结果中,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主效应显著,说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确实存在显著影响。这与刘金花的研究结果“与自述父母关系说不清的子女相比,自述父母关系好的子女在人格特征上有更多的优越性”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人格因素上的差异显著状况和凌四宝等的研究结果是有出入的,究其原因,应该是两研究对大学生的父母婚姻状况分类不同所致。凌四宝等的研究将家庭分为完整和谐型和离散型两种,父母离异和父或母去世都被归于离散型家庭,但这两类家庭其实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因而将父母婚姻状况细化为正常、离异和父或母去世三种情况,我们也因此获得有关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更为细致的结果。
具体人格维度上,恃强性、幻想性和兴奋性,离异家庭大学生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大学生,在有恒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则显著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恃强性高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低者谦逊、顺从、通融、恭顺;幻想性高者幻想、狂放任性,低者现实、遵守成规、力求完善合理;兴奋性高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低者严肃、审慎、冷静、寡言;有恒性高者做事尽职,低者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精神。所以和正常家庭大学生相比,离异家庭大学生更好强、固执,更狂放任性,更随遇而安,也更缺乏奉公守法精神。
在自律性上,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律性高者知己知彼、自律严谨;自律性低者矛盾冲突、不顾大体。由于父或母去世,很多孩子被迫过早接触社会,过早承担部分家庭的责任,过早体验生活的苦乐艰辛,因而,相比其他家庭的孩子,人格上也就更加自律严谨。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兴奋性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其它人格因素上两者无差异。本研究没有在更多的人格维度上检验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这一结果和姚齐和、孙泽军等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采用的是两因素方差分析,不仅考察是否独生子女对人格发展影响的主效应,也考察父母婚姻状况与其对人格影响的交互作用。而其它研究则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形式,没有考虑到这种交互作用。
关于交互作用的讨论。关于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交互影响是本研究比较独特和有价值的结果。从图1~图4,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的差异受父母婚姻状况不同的影响。
对于正常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恃强性和兴奋性上,非独生子女要低于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则均没有这种差别。说明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兄弟姐妹的存在使其更谦逊、顺从、冷静、寡言。这可能与正常家庭孩子的注意力主要关注家庭内部,彼此要争夺和共享父母的爱有关。而离异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恃强性和兴奋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激进性上,非独生子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正常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则均没有差别。激进性高者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激进性低者保守、尊重传统观念与道德准则。兄弟姐妹的存在使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更接近现实、尊重传统、重视道德准则。父母离异,通常孩子会对主动提出离婚的父母一方有一种误解,认为其对家庭不负责任,而兄弟姐妹的团结互助,则必然会增加其对家庭伦理重要性的认识。尊重传统,重视道德准则,正是体现了离异家庭孩子的这种复杂心理。
对于父或母去世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聪慧性上,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则均没有差别。聪慧性高者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维;低者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弱。兄弟姐妹的存在影响到了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的思维智力,使其更聪慧。在这样的家庭,家长由于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孩子,孩子被迫彼此照顾,相互依赖。这种过早的社会化经历,可能是其聪慧性高的原因。
结论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存在显著影响。离异家庭大学生在恃强性、幻想性和兴奋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大学生,在有恒性上,显著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在自律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大学生。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兴奋性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兄弟姐妹的存在使正常家庭的大学生更谦逊、顺从、冷静;使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更接近现实,更尊重传统。此外,兄弟姐妹的存在影响到了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的思维智力水平更高,使其更聪慧
注释
①王月云等:“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医学与社会》,2007年第9期,第38~40页。
②姚齐和:“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1期,第54~55页。
③孙泽军:“大学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16项人格因素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3期,第284~286页。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sexu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ianjinLIU Zhongquan, ZHANG Tianlu, GUO Yan, BAI Jianyun, ZHOU Ning, XIA Jianhui. Tianjin Center for Diseas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ianjin 30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xual behavior of students in Tianjin. Methods: Using the data of Youth Students AIDS Sentinel Surveillance in Tianjin from 2010 to 2014, the proportion of young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A total of 8120 students from 2010-2014 were surveyed, 475 of them (5.8%) reported having sex. The average age of having first sexual behavior was (18.35 ±1.755) years old, a minimum of 12 years old. Male, college 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and age wer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irst sexual behavior. Condom using rate at their first sex behavior was low (45.1%). Conclusion: The high proportion of young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and low condom using rate is the characteristics. Male junior college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education of young students.
【Key words】Young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Condom use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青年学生作为艾滋病防治的目标人群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1]中提到“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出现了新问题”,“一些地方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为了解我市青年学生特征,评估青年学生感染HIV的风险,探索青年学生防治艾滋病的措施,收集2010年至2014年青年学生哨点数据,对本市3所大中专院校8120名学生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至2014年天津市三个青年学生哨点监测调查的8120名在校学生。
1.2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4年我市三个青年学生哨点调查问卷结果,哨点抽样方法方案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1)》[2]执行,收集信息包括:(1)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如性别、户籍地、民族和学校等;(2)艾滋病知识,艾滋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知识等;(3)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建立数据库。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参考文献和研究假设,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与安全套使用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大中专学生的性别、年龄、户籍地、不同学校等作为变量与是否有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P值、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
调查的8120名青年学生中,2010年至2014年各年调查人数依次为1607、1608、1643、1645、1617人,其中中专校1641人,大专校2462人,大学4017人;男4287人(52.80%),女3833人(47.20%);平均年龄(19.90±1.63)岁;未婚8106(99.80%),已婚11人(0.10%),同居3人;本市户籍3282人(40.40%),外省户籍4837(59.65%),外籍1人;民族前4位为汉7608(93.70%),回134(1.70%),满106(1.30%),蒙82(1.00%)。
2.2特征
8120名被调查者中,475人(5.80%)自述发生过,其中包括370名(8.63%)男生和105名(2.73%)女生,9名男生自述发生过同性。第一次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8.35±1.76)岁,最小12岁,最大25岁,有过性经历的475人中,第一次发生的对象, 445人(93.70%)是和男/女朋友,临时性伴17人(3.60%),商业性伴7人(1.50%),同性性伴3人(0.60%),配偶3人(0.60%)。
2.3的影响因素
从表1中发现,男生自述发生过比例高于女生,同时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2012年至2014年调查的青年学生发生的比例较前两年有所增加;大专和中专在校生较大学有更高的比例,不同户籍和民族的学生间发生比例无差异。
2.4安全套使用
全部被调查者中了解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这一问题的占到96.50%,但是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5.10%,最近一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1.20%。比较了解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这一问题的人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同时回答两问题的186人)、最近一年安全套使用频率时(同时回答两问题的184人),发现是否正确了解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χ2=0.143,P=0.094>0.05)和最近一年使用安全套频率(χ2=3.538,P=0.170>0.05)间并无关联。回答最近一次不使用安全套原因的73名被调查者中,本人不愿使用27例(37.00%)为主要原因,其次为已采用其他避孕方式19例(26.00%)。见表2。
3讨论
3.1青年学生发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3]。本次调查显示本市5.8%青年学生中自述发生过,虽然该比例低于广东(8.08%)[4]、黑龙江(9.20%)[5]、太原市(14.80%)[6],但是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男生发生的比例(8.63%)高于女生,特别是存在传播艾滋病风险极高的男男[7-9],因此应该重点加强青年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性安全教育和艾滋病防治教育。
3.2此次调查显示,平均年龄最小的中专学生有过的比例最高(9.99%),其次是大专,最低的是大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家庭和学校疏于教育管理导致中专学生过早的发生[10,11],而大学生由于过重的学业压力和严格的家庭教育,发生比例较中专生和大专生低,因此艾滋病防治关注大学生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年龄更小的中专技校学生。
3.3虽然96.5%的青年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但是实际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却不高,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5.10%,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31.20%,呈现知行不一的特点[12,13],而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本人不愿使用,采用其他防避孕措施,说明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还是比较淡漠,需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风险意识[14,15]。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40号.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1). 2011年3月.
[3]Adefuye AS, Abiona TC,et al.HIV sexual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 of ris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interventions. BMC Public Health,2009(9):281.
[4]李玲,黄艳苹,刘兵.广东省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现状及性别差异.重庆医学,2015,44(6):819-824.
[5]代伟萍,闫世春,梁琦.黑龙江省大学生性态度、及艾滋病知识调查.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 31 (2):215-217.
[6]王妍,燕燕. 太原市大学生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4,41(8):1450-1451.
[7]Zhang L,Ding X,Lu R,et al.Predictors of HIV and syphili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a Chinese metropolitan city: comparison of risks among students and non-students.PLoS One,2012,7(5):e37211 .
[8]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 中国 2006-2010年男男者艾滋病疫情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67-70.
[9]王丽欣,陈官芝,张北川,等. 男男者中大学生与同龄非大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对比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志,2010,31(1): 113-114.
[10]储丽琴,左胜梅,胡春霞. 高职大学生性观念及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3): 430-431.
[11]Sutton MY,Hardnett FP,et al.HIV/AIDS knowledge scores and perceptions of risk among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attending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Health Rep,2011V126N5 :653-663.
[12]赵湘,汪宁.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与性传播疾病.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0-351.
背景: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表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年龄16岁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9%,占全国职工总数近一半,已成为产业工人主力。在城乡两端都处于边缘化状态,是新生代农民工最显著的群体特征。
自述一:
26岁的唐小宁,来自湖南省武冈市文坪镇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是海南农丰宝肥料有限公司有机肥车间的一名工人。
“我家5口人,父母、弟弟、妹妹都在深圳打工。我在父母眼里是一个不安分的人,17岁就出门打工了。9年间,我在深圳、东莞、佛山和海口都干过。原来觉得闯荡一番会比父母过得好,但走了一圈才发现,除了工资比父母刚出来打工时高一些,我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没有多大改变。”
“我的梦想是一两年内找个妹子成家。今年春节,父母让我回家相亲。家乡的女孩也大都出去打工了,春节时才见得到人,要找老婆就那10多天时间。我见了两个妹子都没结果,她们出门后心都大了,看不上我这样的人。”
“晚上我经常到附近的小发廊呆坐,寂寞得要命。”
自述二:
42岁的宫经平是湖北省随州市万店镇人,目前和丈夫、儿子在深圳打工,一家3口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出租屋里。21岁的儿子站在屋外不愿说话。屋里有两张床和一个桌子,桌上摆着一台旧风扇,墙上吊着一台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儿子21岁了,到现在还不愿和别人交流,就喜欢上网。他是职业中专毕业,原来在科技园一家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大约2000元。他觉得没前途,轻易就把工作辞了,到现在还闲着没事干。老家的地都被征走了,儿子回去了没有生活来源,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
“最大的愿望是能攒几万块钱,在老家盖栋房子给儿子娶媳妇,但从一家收入情况来看,这一想法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点评: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新生代农民工长时间脱离家乡的社会环境,对乡村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拥有的却是残缺的生活,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之外。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进城务工不再是单纯谋生,而是开始追求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但边缘化使他们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虽然他们的群体庞大,但个性却孤独而无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既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又有新的特点。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不仅要从经济层面入手,更要重视社会政策的调整,消除制度,给予农民工平等公民权。他说:“未来要尽快让农民工市民化。如果社会不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未来也不会给社会机会。”
“蚁族”大学生:在夹缝中艰难地向上
背景:大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廉价出租屋,聚居了越来越多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资很低的“蚁族”大学生。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大多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工作;他们既没有被纳入城市的管理体制,也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福利;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期待机会的出现。
根据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带领的课题组的调查,八成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他们肩负了父母的嘱托和兄弟姐妹的希望,怀着改变家庭命运的梦想,被困在了都市。2010年,“蚁族”月均收入仅为1903.93元。
自述一:
2004年毕业于海口经济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傅丽君,目前在海口市一家会展公司工作。
“我们是一所民校,要想找个好工作很难。毕业7年,记不清这是我换的第几份工作了。我现在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公司没给买社保,我也不敢计较,因为找一份工作很难。去年7月以来,海口的房租涨得厉害,我与同事租个10平方米不到的小单间,每月工资去掉房租、水电费300多元,伙食费500多元,手机话费、宽带费150多元,交通费120元,所剩无几了。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经常有人问我:过得这么苦,为什么不回家?我来自江西上饶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那里没有几家企业,想吃财政饭没有关系基本不可能,工作机会比海口少得多。我回去干吗?”
“海南的房价这么高,买房子我是不敢奢望了。未来就盼望着能够单独租得起一间房子,大小无所谓,只要价格便宜,租期比较长。我做梦都想好好打扮一个温馨可爱的小窝。”
自述二:
26岁的王晓琳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小公司做策划,每月平均工资2200元。她和另一位大学生在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租了一间房子,两人每月分摊500元房租。房间里只能勉强摆下两张单人床和一个衣柜。
“我来自河南农村,家庭收入很低,父母能供我大学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原以为考上大学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毕业时才发现,由于自己没有硬关系,可能还要回到村里。”
“我看惯了大城市的繁华,老家是不想回去了。再说,回家乡也要从头开始,父母都在农村,完全帮不上我。现在虽然处境艰难,但只要有希望,就要硬着头皮往前走。”
点评:
据教育部的统计,“十二五”期间大学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为80%,不少人处于就业不稳定状态,这意味着“蚁族”群体将有扩大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尹韵公认为,“蚁族”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新时期我国底层知识青年的发展问题。停留在社会底层的大学生一旦梦想破灭,会将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归咎于整个社会,从而把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统筹解决“蚁族”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城市特困群体:渴望生活更稳定更精彩
背景: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下乡返城人员、孤寡老人和病残致贫市民,在城市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城市特困群体。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介绍说,目前我们城市贫困人口数,约占城市人口的8%以上。
自述一:
72岁的安徽省芜湖市市民吴养全,在芜湖小南国酒店担任门卫。
“政府对我们这些特困人员生活上的照顾,我是深有体会的。今年春节前夕,政府为我配租了一套住房,47.47平方米,每月每平方米1.5元房租。如果在外面租房子的话,这样的房子月租要600多元钱。现在我和老伴每月可以拿到360元补助,加上门卫工作每月有850元工资,两口子够用了。在医疗上,我加入了居民医保,每个月交10元钱。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胃出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总共花了3800多元。结果,医保就报销了2100多元,剩下的医药费居委会又给报销了70%。”
“我的年龄过了70,老伴也60多岁了,现在最担心的是以后的养老问题,如果政府能帮助我们解决养老问题,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我们就感到很满意了。”
自述二:
40岁的严善才,家住芜湖市镜湖区北京路街道。
“我父母1965年下放到农村,1985年我才跟着他们回城。由于我没文化,靠打零工为生。每月三四百元收入,还要养老母亲,一直娶不上媳妇。2008年才找了个大我10岁的寡妇,放弃了生孩子,得到了1000元的计划生育奖励。”
“2009年后,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母亲拿了低保,每月有200多元,街道又帮我找了个搬运工的工作,每个月有700多元收入,还安排我妻子在街道设置的再就业市场摆摊,每月也有几百元收入,生活基本无后顾之忧了。最令我兴奋的是2009年政府给我家配置了一套46.44平方米的廉租房,一个月只要70元左右的房租,拿到房子钥匙时我觉得自己在做梦。”
“我最大的梦想是攒点钱,和爱人一起搞个小吃摊,让生活有根本的变化,还想出去旅游一趟。”
自述三:
51岁的李中海是下岗工人,家住芜湖戈江桥。
“我的儿子大学毕业一年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在打零工。我最大的梦想是他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这代人也就这样过了一辈子了,但我不想他的命运和我一样。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工作,有工资,物价稳定,就能快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了大学,通过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学费的压力,从而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为了能够使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念,国家和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助学的力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以及学校的助学岗位,如何能够将这些钱利用的有理有据,用到实处,在这一点上就和我们如何能够准确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是息息相关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类别
首先,孤儿家庭。尤其是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由于没有家庭主要劳动力,经济困难程度偏重,因此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这类学生一般在小学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受到资助。其次,单亲家庭。处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因此会造成经济困难。通过调查,单亲家庭中父亲缺失比母亲缺失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偏重。但是其中也有个别情况,有的家庭当中可能是经商或者是在世父母有正规职业的这些家庭,家庭经济情况有可能受影响不大;同时还有一类单亲家庭属于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的破碎可能并没有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这些情况需要仔细甄别。再次,因病致贫。有的学生家里虽然父母双全但是由于家里有重病患者,常年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这一类学生经济困难情况也很严重。又次,突发事件致贫。有的学生家中本来的经济是相当好的,但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车祸等等的因素而造成家庭经济苦难的学生。最后,多子女家庭。有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较多,而且都在读书,高额的学费给家庭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甄别的方法
首先,可以在新生报到时通过留意学生的穿戴情况来初步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讲,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穿戴与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的穿戴会有明显的不同。其次,可以通过翻看学生以往档案的情况来甄别。以前已经受过资助的这部分学生应该格外关注,这说明这部分学生之前就比较困难。再次,通过学生的自述来酌情的了解学生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慎重,难免其中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额的助学金而弄虚作假。最后,通过与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交谈中,来侧面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的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比较困难,因此处处的掩饰自己家庭困难的现状,这也给老师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次,有的屡次受到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不好好的珍惜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金,经常的挥霍,而学习成绩却屡屡下降,丧失了资助金原来的意义。同时,由于资助金的额度和资助学生名额的限制,曾经受过资助的学生,把接受资助金当做了自己的特权和理所当然,而失去了分享的爱心。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界限比较难把握。现在学校的很多大学生都有手机和电脑,但是有手机和电脑的学生并不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苦难情况受到很多同学的质疑,把资助金发给这些学生会引起很多其他同学的不满和怨言。最后,学校对经济困难认定的方式单一也是认定不准确的一个原因。现在高校中认定基本上是采取辅导员宣讲,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认定小组根据困难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认定的程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需要学生所在地的村和镇上的民政部门开具相应的证明,据了解,这些证明有的也是弄虚作假,这给学校老师和班级认定小组的认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认定小组的成员可能存在个人的主观臆断等因素也会使着认定工作不能够准确到位。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对策
首先,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观念。国家向贫困大学生分发的贫困资助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有书读,同时读好书,所以受到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也应该有分享意识,毕竟困难学生的数量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困难中应该学会自强,在允许的范围内,将这份资助能够让给其他更加需要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份资助中完成学业,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资助诚信教育,在资助认定的过程中,提供有利依据,不弄虚作假。使自己从原来的“物质资助”转向“精神资助”,从“资金式”向“能力式”拓展,做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其次,学校建立动态学生档案,制定合理的认定机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时(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下流行的网络资源建立贫困生档案库,对贫困生进行实时监控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来分析学生在校园中的消费情况和一些消费习惯,来辅助学校对贫困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认定。对于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学校在一定时间内将名单在学校里进行公示,请全校师生进行监督和纠正,设立专门的信箱和网站,接纳师生对贫困生评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的不文明和隐瞒虚报行为的举报。
5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意义
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甄别和认定能够更有利的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发放给需要的学生,能够更大意义的发挥资助金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正确的认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片诚信友善和分享的天地,净化学生的纯洁心灵,让学生时刻有一颗友爱的心。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87);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3JXYJ3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于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目前,国家已初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为主体,辅之社会资助、绿色通道等内容的多种形式的综合资助体系。而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受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目前较多研究均认为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根源来自于自身家庭的贫困。笔者长期工作在医学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一线,通过与贫困生的深入谈话,结合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表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较大一部分贫困生获得资助后,经济困难虽然得到暂时缓解,但是心理问题可能并没有得到解决,更有可能因为高度的敏感和自尊,或者获助后产生的压力和责任感增加,心理问题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因而,了解贫困学生受助后可能产生的负性情绪及因负性情绪而引发的不良行为倾向,对于高校贫困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高等院校家庭贫困学生受助后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NA),也称消极情绪,是具有负效价的情绪,它是反映个体主观紧张体验与不愉快投入的一般性情绪维度,包含了一系列令人厌恶的情绪体验[1]。个体的情绪体验会直接影响其行为倾向,我们只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就能预见和把握其行为倾向。目前,负性情绪是影响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成分,它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对贫困生的心理生活品质有着直接的不良影响,同时,长时间负性情绪体验也会给贫困生的生理健康带来负面效应。常见的高校贫困生获助后的负性情绪主要包括:
1.获助后感到羞愧、羞耻。这部分贫困生主要包含以往对于自己家庭贫困的事实难以接受的学生,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给别人以自卑或者较敏感的印象。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2]。自卑的同学在其日常行为特征上主要表现为羞怯、忧郁、孤僻、退缩、缺乏主动等,较多自卑情绪体验过重的同学会同时兼有敏感的情绪体验,敏感,在性格上可认为是过度在意细节带来的感受和变动并善于将之放大,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3]。这些学生对于自己家庭贫困的事情过度在意,不能够正视家庭贫困的事实,往往不想别人知道自己获助,消极面对获助这一事实,认为助学金的获得使自己陷入羞耻、尴尬的局面,部分较为敏感的同学甚至会有别人瞧不起自己、讨厌自己的错误想法和认知。
2.获助后压力过大,感觉焦虑。这部分同学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有部分同学甚至将改变家庭环境作为己任,迫切希望通过读大学改变家庭困境和自身现在的生活状态,由此带来的压力感会促使这部分家庭贫困的同学有着比其他同学更高的使命感和追求卓越的动力。获助后,和这些同学进行深入访谈时,往往了解到他们有“压力很大”,“别人帮助了我意味着我应该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去回报社会”,“我如果表现不优秀,对不起家人、老师及社会上帮助过我的人”等想法,由于这部分家庭贫困学生责任感过强,以至于责任感成为其内在的压力。接受资助后,有责任感,能知恩图报是好事,但是过重的责任感成了内在压力却会促使贫困生加倍努力地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尤其是学业目标,从而最终导致自我的迷失,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身心不必要的伤害。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正常、适度的压力会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但是当过度的、持久的压力带来焦虑的负性情绪体验时,会给家庭贫困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经常处于焦虑中会引发肌体的紧张不安和忧虑的情绪,并会使贫困生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易怒,严重者会导致精神问题。所以针对高校受助生的焦虑状况,我们绝不能忽视。
3.获助后变得麻木,产生“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这是极个别的家庭贫困的同学较为极端的一些想法,多产生在较高年级的同学身上。笔者所在高校属于医学高等学校,学生学制普遍较长。高年级的同学获得资助次数相对较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心理和情绪上均渐渐变得麻木,对自我放松要求,产生惰性思想。这部分贫困生会将自己每年都获得资助看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的明显表现是在每次不同形式的资助申请结果公布之后,会主动联系老师,内容包括这次的资助款项金额,我和谁情况类似,为什么他有我没有;我上一年拿了多少钱,为什么今年获得的资助比上年减少了;我已经拿了XX助学金了,但最近另外一个助学金,我还想申请等情况不一而足,在对这些同学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的时候发现,多数同学家庭情况和以往并未发生较大改变,他们已经获得的资助基本上可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部分或者基本满足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并不需要更多的资助项目和金额。而且有极少数的同学在评定贫困生等级时在家庭材料上弄虚作假,以期获得更高的贫困等级的资助。这些同学拿到资助之后,经过其周围同学反映,很多同学并不是用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比如购买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电子类奢侈品和请客吃饭等。
二、高校家庭贫困学生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分析。
获助的贫困生之所以产生这些负性情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同学不能够正确对待自身家庭贫困及他们需要社会、学校予以资助的现实。并不是所有的负性情绪都会带来不好的行为后果,一定程度上的负性情绪,比如焦虑、羞耻等会成为贫困生追求成功的动力,但是过强、持久的负性情绪势必会带来不良的行为倾向,从而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如何处理这些负性情绪呢?第一,我们必须识别出贫困生产生的不同性质的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的识别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要从贫困生的身体状态与行为举止结合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具体表现判断出他们是不是产生了负性情绪及负性情绪的强度;接着对已经产生的负性情绪再作出细微的辨析,并结合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确认是属于何种负性情绪。第二,针对贫困生已经出现的负性情绪,适当、适时、方法得当地进行情感疏导,并且针对贫困生的个体情况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三、针对高校贫困生获助后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开展教育干预措施的实践探索。
目前,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教育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1.帮助贫困生接受自己家庭贫困的现实,正视家庭贫困现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是真实存在的,如何让刚刚进入大学的高校大学生正视并接受自己家庭贫困,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此看法不一,网上也存有很多争议。笔者认为,正视家庭贫困的第一步,就是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贫困事实陈述出来,从而帮助贫困的同学意识到贫困不是自己的错,更不是让人感觉羞愧或者羞耻的事情,正视贫困并积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态度和行动才是最值得尊重的做法。具体的做法,建议在贫困生认定环节,鼓励申请贫困生认定的同学在小范围(班级、贫困生评议小组等)内进行家庭情况自述,少数特别内向拒绝自述的同学,可以放宽要求,在贫困生认定结束后抓住其他机会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勇敢地当众讲述自己家庭贫困,不但会使周围的非贫困同学加深对家庭贫困同学的了解,对于贫困生自己也是一种锻炼,能够学会不逃避人生,直面挫折。
2.降低无偿的物质资助比例,增加有偿资助比例。目前,较多高校采用的有偿资助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而贫困生获得到的更多资助都是无偿性质的助学金、补贴和学费减免等。过多的无偿资助,不仅会助长贫困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养成“等、靠、要”的习惯,也会使周围非贫困的部分同学产生心理不平衡,对贫困生产生仇视或者轻视心理,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贫困生人际关系紧张的程度。加大有偿资助的比例,有效途径之一是增加有偿资助的形式,可以采用规定不同等级和金额的助学金的申请与贫困生每学期参加多少次义务劳动、每学期参加多少次课外活动、每学期参加多少次公益活动等内容相挂钩,这样在获取贫困生资助资金的过程中,贫困生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以不断凸显,逐步弱化了“等、靠、要”等消极依赖心理,培养了自身的自立精神、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对于贫困生更多地采用积极关注,及时奖励。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较为偏远的欠发达地区,父母多为农民,受原有比较单一、封闭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及人格的完善会较家庭优越的孩子落后。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较多地承担着改变家庭命运的压力。进入大学之后,他们极度渴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改变家庭命运,往往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对于贫困生的积极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关注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对他们的每次进步都要做出肯定。与贫困生的交往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完全采用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们,往往会使贫困生反感,尊重与认可才是他们最渴望的交往方式。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维护对方的自尊。高校贫困生由于处于弱势地位,比起非贫困的学生往往会更加自卑,所以与贫困生相处时更应该投以更多的宽容,包容他们的不足,并更加积极地关注他们,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更多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注重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4.注意加强对贫困负性情感的疏导,营造良好的资助环境。加强对贫困生负性情绪的关注与疏导,及时排除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情绪和压力。在和贫困生的交往过程中应注意从贫困生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依据他们的心理状况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关注心理咨询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深入辅导和帮扶活动,从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造成贫困生获助后负性情感产生的原因复杂而多样,有时候不仅仅是贫困生自身的原因,而且周围非贫困同学的态度也会对贫困生产生影响。因此,加强非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端正他们对于贫困生同学获助的态度,营造良好的资助环境,对于贫困生负性情感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2000(1).
[2]陈仲庚.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3]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心理学,2001(8).
[4]马琪山,黎晓娜,何兆东.正确对待负性情绪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新时期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10).
[5]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J].青年研究,2002(2).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身心健康方面不容乐观,繁重的工作和源源不断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而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与个人健康问题,不仅对自身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和国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幸福感维度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
1 现状
1.1女性教师群体的自我价值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
在对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性别分析中,女性教师群体的自我价值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的,且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在社会中大多数情况下男女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有关,男性在家庭中往往扮演“顶梁柱”的角色,且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往往也高于女性,因此来自于家庭、职场等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往往很简单,只需要她们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处理家务以及相夫教子上,同时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相比男性而言要小很多,把“朝九晚五”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够了,而且高校教师这个身份足以让女性教师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这使得她们较男性而言更容易满足,因此女性群体的自我价值高于男性群体。
1.2 男性教师群体的正性情感平均分低于男性群体
在对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性别分析中,女性教师群体的正性情感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的。一般认为,女性由于承担更多的是家庭照料之类的角色,而且女性往往对生活都进行细腻关注,这些都使得女性更愿意体验和表达情感,比男性在情感体验上更为敏感,因此在正性情感的表达中,女性教师得分要高于男性教师得分。
1.3 女性教师群体的自述幸福感平均分高于男性教师群体的平均分
在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中,男性教师群体的自述幸福感平均分低于女性教师群体的平均分。专家认为,如果女性在遇到对自身不好或自己难以控制的事件时,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她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抵消消极影响,但是如果她们的生活相对要积极美好,那么女性比男性更能体会到强烈的幸福。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在社会中大多数情况下男女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女性群体较男性群体而言无论从生存压力还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压力要轻松,所以在自述幸福感的比较中,女性教师得分要高于男性教师得分。
1.4 幸福感与职称有关
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中,教授职称的群体与讲师职称的群体在自我价值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讲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讲师职称的群体在自述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讲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副教授职称的群体在自我价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副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副教授职称的群体在自述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副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其它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前高校里的职称竞争很激烈,尽管职称是在教师中的一种评比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更是社会地位的体现。由于此原因,初级教师与正教授在人们心中有着天壤之别,初级教师总觉得自己在其他教师和学生面前低人一等,很多初级教师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努力着向教授这个目标迈进,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参与相关课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来增加自己的科研成果,直到晋升为正教授那天这些压力才会真正释放,同样的中级、副教授的焦虑水平也是如此。
2 建议
2.1学校加强重视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重视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有必要设立相关高校中老年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各项有利于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保证高校中老年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2.2 加强与扩大高校中老年教师身心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在学校范围内,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举行高校教师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个别教师诸如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思想上提高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对健康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2.3 保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定期进行体检
把对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定期体检落实到位,针对体检的每一项都严格把关,严厉杜绝“走过场”的行为。针对中老年体育教师可能出现的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等慢性病要认真进行检查,同时在日常饮食、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
2.4 提供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条件
改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针对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状况,合理引导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给高校中老年教师提供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培养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48-02
一、背景描述
近一年,我接诊了一些初中学生自残的咨询,他们来访时带来的问题虽不一样,但是细细分析起来,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案例一
丹丹,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课堂上不爱发言,但是听课很认真。初一下学期的一天,在上课时,同班另一个同学向我报告说,丹丹用小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腕。课后,我将丹丹带到心理咨询室,向她了解情况,问她这么做的原因。丹丹自述说,因为心情不好,用小刀划自己觉得特别爽。她还解释说,小刀很钝,划得一点都不疼。
案例二
小徐,是一个性格内向但很爱帮助别人、长相不突出的男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人际关系还不错。初二年级上学期,他的同学来找我,说小徐用小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腕,还发到朋友圈里了。我找到了小徐询问了他的想法。他说,看到其他同学用小刀割伤自己,觉得特别好玩,很酷,很刺激,所以也想试试。而且,觉得割的时候并不觉得疼,也没什么感觉。自述家庭美满,人际关系较好,对学习没有太多的要求。从班主任老师那了解到,小徐的父亲长期不在家里,他学习不上进,也不会主动学。他和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关系较亲密。在班级活动中对自己的否定情绪较多。在咨询过程中,小徐的阻抗较大,不愿意过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在第二次的咨询中,我帮他做了沙盘治疗。小徐没有用任何沙具,刚开始只想要把沙盘里的沙整理得平平整整。经过尝试后发现未果,就开始在沙盘中画出规则图形。完成了第一幅半圆形作品后,心情从焦虑转为平缓。小徐非常接纳自己的强迫和追求完美的倾向。
案例三
小漫,是一个长相比较俊俏的男生,身材偏瘦,酷爱漫画。这学期刚开学时,班主任老师反映,小漫划伤了自己的胳膊,而且最近情绪比较低落。在咨询中,小漫能非常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行为过程、情绪反应,以及此刻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自述两周前在胳膊上刻了一个字,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女孩的名字。最近一些天,这个女孩疏远了小漫,所以他很惊慌。从电视上看到了演员在自己身上烙下了爱人的名字以表纪念,所以自己就模仿着在手腕上刻了字。
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
(一)特点分析
从接触到的三个自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他们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自残的学生通常不会主动向心理教师求助。
2.他们都报告说自残过程中(比如划伤自己)不会感到疼痛。
(二)问题解决过程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19岁的青少年是最易发生自残行为的人群[1]。在自残的原因中,有感情问题,学习压力,有父母离异或家庭生活不幸,还有受别人影响觉得好奇等等。其实这些都可以归于不适当的应对压力方式。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澄清概念。首先要澄清学生陈述的事件中混淆的概念。比如,小漫自述自己本身对疼痛不敏感,所以划伤自己的手腕也不觉得疼。应引导小漫认识到自己本身对疼痛不敏感不能构成他可以划伤自己的原因,这是两个不同的而且无关的事情。小徐则是需要区分,自己哪怕不愿意也一味讨好别人帮助别人的这种行为究竟是不忍心让别人伤心,还是想满足自己获得友情的需要。通过澄清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以便于下一步咨询的进行。
2.寻找自残背后的原因。经过详细的了解,丹丹自述心情低落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加上好友不理解,自己本身也是内向性格,所以导致心情低落,不愿意向好友发火,就通过自残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得以缓解。小漫则是由于自己喜欢的女孩学习成绩好,担心自己配不上她,也不敢耽误她学习,因此这个女孩没时间联系他时,他通常用包容的方式应对,但是内心依然很纠结。
3.建立联结,让学生明白自残与他的情绪压力、释放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自残的方式来缓解和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其实,小漫内心的不自信和害怕是他心情低落的主要原因。他包容的行为掩盖了他的不自信。明白这层关系以后,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地面对导致自己情绪压力的事件,正确地面对压力事件。
4.提出要求,改变应对方式。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让他认识到自残行为只是他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行为方式。请他保证今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时,自己再次感受到心情压抑时,一定不再采用自残的方式来缓解。鼓励学生寻找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方式。必要时,采用运动、转移注意或呼吸放松的方式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改善。
三、经验和反思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自残个体大多伴有攻击行为,严重沮丧,心情恶劣,以及孤独、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2]。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认为自残行为能够给心理带来某种满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很大的压力。一般讲,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或孤僻。他们把自己割破,往往能够感到舒服一些,然而这种极乐的感觉非常短暂,因此过不了过久,他们就又要重复一次。
此外,自残行为具有模仿性和传播性,一旦发现,需要立即主痈稍ぁP睦斫淌或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自虐、自残与自杀等行为的前兆应有高度的警惕,发现情况立刻要上报学校,并对学生展开疏导和教育。
从学校层面来看,生命教育,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头脑中是极度缺乏的。仅仅靠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偶尔强调一下,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3]。因此,加强校园内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加强父母跟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多鼓励和引导,是预防自残行为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雪燕,李艳芳,罗丞钞,秋玲.男孩危机?―大学生自残行为的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冲突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5, 3: 39-47.
男1例,女13例,共计14例,其中大学生3例,中学生1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23岁,平均年龄19岁。
1.2临床表现与症状
1.2.1抽动或抽搐病人忽然口眼紧闭、两手紧握、身体僵硬、局部抽动甚至全身抽搐、呼叫不应。这种症状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1.2.2兴奋病人突然大哭大笑、或唱或骂、摔打东西,甚至打自己或咬人。
1.2.3神经异常病人自述身体麻木,两眼看不见东西,双耳听不清声音,甚至不会说话,不能动。
2护理
2.1癔症发作时首选药物疗法紧急时肌肉注射氯丙嗪25~50mg,或口服安定10~20mg进行镇静,并根据情况上约束用具,以确保病人及他人的安全。
2.2将病人安置在肃静的房间,给治疗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医务人员及亲属均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喧闹,尤其不能谈论病情的轻重,以免病人听了影响恢复。
2.3同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其采取关心、接纳的态度。
2.4坚持保护性医疗制度,在患者的床边注意谈话语言,不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以免引起患者的疑心而使症状加重。每次服药与注射前应对患者多加解释和暗示,使其乐意接受治疗和相信医务人员的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
2.5多做细致的思想开导劝病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防再次发作。注意与病人的沟通技巧,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伤害病人。
2.6用语言暗示,对病人进行诱导,告诉病人这是一种大脑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是不会留后遗症的。
2.7及时与癔病病人的亲属交流,告知本病的性质及发生原因,指导亲属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并告知亲属探视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加重病人心理负担,使治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8健康教育向病人及亲属讲解有关癔症的发病诱因、临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自己,挖掘出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及与疾病的关系,教会病人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调整不良的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用理智而不是用情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体会
3.1大中学生癔症频发的原因现在的大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高,从小娇生惯养、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使其经受不住一点挫折和失败,加上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校及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分数而忽略了对孩子性格、品质及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导致有些大中学生性格、心理等方面的不健全[3]。
3.2大中学生癔症的治疗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和暗示性治疗,效果较好。
3.3大中学生癔症的预防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癔症的护理,必须从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进行系统护理,才能达到病人全面康复的要求[4]。除了需要医学进步外,还需要建立社会授助网以及为病人制定合适的卫生政策。医院和社区应配备心理咨询员,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建立健康(含心理)档案,进行社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春海,闻华.癔症病人的心理护理.china-.
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为了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和高校、社会的稳定,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政策,加大助学解困力度,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在资助经费约束的条件下,资助经费应该如何合理分配,就成为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首要问题。因此,公正有效地开展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成为高校资助工作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成长。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贫困生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资助体系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得到了经济资助。但随着贫困生人数的增多,产生贫困的因素增多,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复杂状况也相应增多,这给贫困生认定带来了难度和压力,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高校实行的各种经济困难学生判定方法过分依赖直观的表面现象和人际因素,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了判定工作会出现“误判”、“错判”,严重影响了教育资助的公平性。
(一)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不统一。贫困生的认定标准是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贫困是个相对的概念,学生家庭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贫困家庭认定的标准必然不同。笔者所在学校的认定标准中有一条规定:地处经济落后地区,家庭经济来源少的同学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经济落后”和“经济来源少”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实际操作中难度非常大。另外学生伙食消费和奢饰品等是否该成为界定贫困生的标准,这些问题争议很大,很难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而统一的认识,就给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很多阻碍。
(二)贫困证明、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可信度不高。由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认定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是学校获得学生贫困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几乎是认定贫困生的唯一核心依据。实际操作时,因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一些生源地的政府或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一路开绿灯,盖章了事,有些地方出现开证明交钱的现象,只要有熟人或交钱就能开到证明。把关不严造就了虚假的贫困材料,特别是家庭收入,更是难辩真假,使得一些非贫困生混进了贫困生的队伍,而有些家庭情况确实困难,但未能顺利开到贫困证明的学生,被划归非贫困生,得不到资助。
(三)个别学生碍于面子,不愿申请。部分贫困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不愿表露家庭经济困难的实际情况。有些高校在贫困生评定时,要求学生自述申请理由及家庭贫困情况,这部分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提出申请。在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中,一些贫困生已经被确定为某个资助项目的资助对象,但当听说受助学生名单和贫困情况要在校园里公示时,竟然提出要放弃此项补助,理由是在全校进行公示没有面子。此外,还有个别同学因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不愿在生源地办理相关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贫困证明,主动放弃贫困资格申请。
(四)认定资助程序存在不合理因素。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贫困生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辅导员与班干部对贫困生的档案及日常生活情况来判断。一小部分学生家庭社会关系强大,可以涂改进校时所填写的真实档案,提供伪造的符合资助条件的书面材料,更有甚者,直接请学校上级部门领导进行施压,要求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到资助的范围中来,从而贫困生队伍中“混入”了非贫困生,而这些非贫困生其消费能力和水平会远远高于真正的贫困生,这是一些高校产生非真实贫困生的重要原因。
二、贫困生认定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诚信意识。现在高校中的“假证明”、“假贫困生”和骗贫困生资助经费现象产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在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层层审核的同时,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友善、礼让的传统美德,使真正的贫困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
(二)建立基本稳定而又动态的贫困生数据库。全面掌握和了解贫困生基本状况和困难程度,就要建立贫困生数据库,但其内容不应当是完全僵硬不变的,而应当是动态的、可调节的。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宿舍长、学生公寓管理员与贫困学生的广泛接触,对其平时学生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加以对比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贫困生数据库。根据这些学生生活、学习、受资助资金使用情况等,剔除部分不合符贫困生标准的学生。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生家庭情况要定期进行了解,特别是因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同学,要进行跟踪,将这部分的学生加入到贫困生数据库中。另外还可以借每年暑假的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契机,利用组队形式到贫苦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并到学生家中表达学校的关心和慰问,同时也可对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解调查。
(三)完善贫困生认定的程序。申请贫困生的同学在开学后的两个星期内应写出书面申请,写明导致学生家庭贫困的详细原因,并附带相关贫困证明。在学生提交书面申请后, 辅导员应该找那些性格内向,却又没有提交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话, 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 让他们及时反映真实的情况。在贫困生名单初步确定后,辅导员组织班级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的同学,对筛选出来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成绩、德育表现等进行评议,剔除平时消费水平高、学习不认真的学生, 这样可以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理使用资助金, 平时认真专业文化知识。对最终决定的贫困生名单在班级、系部、学校进行公示, 接受广泛的监督, 确保评定工作透明、公正、公开。
(四)发展多样化的资助形式。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高校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免”等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但传统的资助方式对贫困生来说都是一份“免费午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都想争这份“免费午餐”,从而大大加大了贫困生认定的难度。因此,只有让已具有劳动能力的大学生实施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加强学生的义务感,将履行义务作为享受权利的前提条件, 如让学生为班级、学校服务作为获得助学金的前提, 那么助学金就不完全是免费的午餐, 对非贫困生的吸引力将会大大降低, 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认证工作的难题。
三、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困难资助工作,更是扶贫、励志、助学三者统一的巨大工程,它对促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贫困生资格的认定在此工程中的作用重大,认定不准,就必然导致资助不公。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要尽心、尽力使贫困生认定做到公平、公正。从而将有限的资助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保证国家助学解困政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洁,王慧磊.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13).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97-05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1]。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一项来自安徽合肥地区的监测资料表明,中学生近1年的自杀意念报告率由1998年的15.3%增加到2003年的27.7%[2]。比照国际标准,我国已成为继日本、韩国等之后的又一高自杀率亚洲国家。据报道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15~34岁死亡人群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的调查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青少年自杀风险评估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继续发展、降低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蚌埠地区抽取2所大学,4所城市中学(其中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学1所,中等的2所,较差的1所),3所农村中学(按教学质量好、中、差各抽取1所),所抽取的7所中学中6所为完全中学,1所为职业中学。中学按每年级抽取2~4个班,大学按不同专业每年级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学生7 315名,回收有效问卷7 104份。其中初中生1 919名,高中生1 865名,大学生3 320名;男生3 533名,女生3 571名。年龄12~22岁。
1.2 调查内容
1.2.1 自杀意念的评定 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对1年内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发生自杀意念频率、自杀计划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自杀意念强烈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
1.2.2 自杀未遂的评定 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和/或残害自己的生命,但未导致死亡的行为。
1.2.3 人口统计学变量 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学习阶段、家庭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等。
1.2.4 亚健康状况的评定 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定青少年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4]。躯体亚健康有32条评价项目,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为符合躯体亚健康状态者;心理亚健康有39条评价项目。以某项目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界定为具有该亚健康相关症状。计算研究对象亚健康症状数。
1.2.5 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评定[5] 采用Zung编制的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按1~4分的4级评分方法评价青少年的抑郁状况,抑郁量表总评分≥41分为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青少年焦虑状况进行评价,焦虑量表总分≥40界定为焦虑症状。
1.2.6 述情障碍的评定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5],根据述情障碍分值,按四分位数法分4个等级对各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
1.3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首先对课题组成员和各调查中学分管领导、所调查班级班主任、校医和/或体育老师以及大学所抽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再由班主任协助调查组成员到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自愿的情况下填写问卷。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统一发放、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3.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13.0)录入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 在参加调查的7 104名学生中,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共有2 017名,报告率为28.4%(2 017/7 104);报告 自杀未遂的学生有198名,报告率为2.8%(198/7 104)。
2.1.1 自杀意念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在2 017名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中,其中在调查时1年(12个月)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学生有732名(36.3%),调查时1年前就有的有1 285名(63.7%)。对调查时1年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732名学生根据产生自杀念头最强烈的那一次的意念频率、当时自杀计划的设置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想死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意念频率63.0%为一闪而过,39.3%有自杀计划,8.5%有自杀准备,24.3%的学生想死程度大于50%。
2.1.2 自杀未遂 对198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次数、最近一次发生的时间、自杀结局和自杀实施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2.8%的自杀未遂的学生报告≥2次,最近一次发生在1年内的占50%,自杀结局中达40.1%的不是本人放弃,30.3%的在当时自杀时的想死程度超过50%。
2.2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分别对学习阶段、性别、户籍、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为单亲家庭、是否为独生子女7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进行χ2检验。见表1。
2.2.2 躯体亚健康状况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2 694名学生中,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7.8%(1017/2 694),高于无躯体亚健康状态的自杀意念报告率22.7%(1 000/4 410),(χ2=186.929,P=0.000)。按躯体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1.527+2.235 X,说明随着躯体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53.092, P=0.000)。
根据有无躯体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发现躯体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4.5%(121/2 694)高于无亚健康组的1.7% (77/4 410)(χ2=46.523,P=0.000)。
2.2.3 心理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量表有50条心理、社会、活力等不适的症状,根据个人近3个月来对每条症状的实际感受划分6种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一种情况,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就定义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结果发现有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1 297名,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9.9%(1 297/3 233),高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3 881名)的自杀意念报告率18.8%(730/3 881)(χ2=393.035, P=0.000)。按心理亚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28.651+1.757 X,说明随着心理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128.618, P=0.000)。
根据有无心理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显示心理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为4.5%,高于无亚健康组的1.3%(χ2=66.133, P=0.000)。
2.2.4 抑郁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抑郁评定量表采用1~4分4等级评分方法,对个人20条的得分进行累加,凡总分≥41分,即认定为处于抑郁状态。 对有、无抑郁状态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抑郁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抑郁状态学生(χ2=105.234,P=0.000;χ2=129.905,P=0.000)。见表2。
2.2.5 焦虑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焦虑评定方法同抑郁。对有、无焦虑状态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焦虑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焦虑状态学生(χ2=121.51,P=0.000;χ2=122.05, P=0.000)。见表3。
2.2.6 述情障碍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述情障碍的评价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根据述情障碍得分,计算四分位数,将得分在第0~25百分位数计为1级,将得分在第26~50百分位数计为2级,将得分在第51~75分百分位数计为3级,将得分在第76百分位数以上计为4级,对不同级别述情障碍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随着述情障碍级别的增加而升高(χ2=394.335,P=0.000;χ2=69.929,P=0.000)。见表4。
2.3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3.1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5。
以自杀意念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男=1,女=2)、学习阶段(初中=1,高中=2,大学=3)、父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躯体亚健康条数(0条阳性项=1, 1~3条阳性项目=2,4~6条阳性项目=3,7~9条阳性项目=4,≥10条阳性项目=5)、心理亚健康条数(赋值方法与躯体亚健康同)、抑郁分数(<40分=1,≥40=2)、焦虑分数(赋值方法与抑郁同)和述情障碍分数(赋值与等级相同)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习阶段、心理亚健康、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和自述障碍6个变量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单因素相比,剔除了母亲文化程度和躯体亚健康2个变量。见表5。
2.3.2 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杀未遂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学习阶段、躯体亚健康分数、心理亚健康分数、抑郁分数、焦虑分数和自述障碍分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的赋值方法与自杀意念相同。结果显示,性别、心理亚健康状态、抑郁和焦虑状态、自述障碍均是自杀未遂产生的影响因素。见表6。
3 讨论
3.1 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偏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8.4%,高于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6-7],与冯珊珊[8]报道的广州市结果(33.2%)接近。结果高于国内某些地区的原因可能为:一是调查时间不同的结果。本调查时间为2007年12月份,而文献[6-7]调查时间为2003年和2004年,时间相差较长,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日益增强有关;而冯珊珊报道的广州市的调查时间为2007年4月,与本调查时间接近,因而结果也较为接近。二是调查对象虽然都是青少年学生,但不同学习阶段的人群比例不同可能对结果也有影响。本调查样本中初中生占27.0%、高中生占26.3%、 大学生占46.7%,而文献[6-8]调查对象中主要是中小学生,而大学生占的比例较小,由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不同,所以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影响。
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可从其计划、准备和意念等级来反映,严重自杀意念者只占小部分,且自杀意念越严重,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越大。Turvey[9]报道,有过1次或2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2.4倍;有过多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13.7倍。本次调查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8%, 其中32.8%的人自杀次数≥2次。重复自杀未遂也是自杀死亡重要的预测因素。有学者报道,曾有过非致死性自杀未遂的人,10%~15%最终自杀死亡[10]。WHO多中心青少年研究显示:重复自杀未遂后一年是成功自杀最强的预示因素[11]。Cedereke等[12]于2005年提出:在1年的随访中,早期(即前一次自杀未遂后0~1个月)重复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关注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女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性 在自杀行为的性别差异上,国内其他城市的调查结果提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的发生则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13-14]。国外的研究则显示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而自杀死亡的发生率低于男生[15]。本次调查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女性对压力的感知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想法有关。
3.3 学习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本调查显示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初、高中生均高于大学生。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心理日趋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另外,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其学习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越差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1]。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面临中考和高考的考验,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在我国,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高考不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高度重视,从而给高中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遭遇意外的学习和生活事件,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发生。而大学生经历过了高考,初中生距离高考的时间较长,学习压力相对于高中生来说却小得多,因而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
3.4 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国内外研究显示,有自杀相关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国外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是抑郁症患者,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死亡[16]。对自己通常有较多否定评价的人,相对会产生较多的抑郁情绪。此次调查证实,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其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抑郁与焦虑程度都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可能与这些青少年受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学习及其他活动的能力较差,常有更多失败的体验,内心脆弱、敏感、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足,当遭遇意外事件时,更易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如自杀。
3.5 述情障碍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重要因子述情障碍(alexitymia) 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 即自身情绪调节障碍,其特征包括情绪体验受限或减退、情绪表达能力障碍、想象力下降、不能主动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17]。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等一些躯体疾病中伴有述情障碍症状较多[18],在正常人群中也发现约有10%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不善于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情绪感受[19]。述情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20],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区分焦虑与抑郁,不能区分兴奋与疲劳,不能区分生气与饥饿[21]。不能准确地描述感受妨碍了患者情绪压力的释放[22]。相反,这些压力存在于体内,最终表现为躯体的疾病。内部的痛苦通过躯体的疼痛或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述情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识别、表述情绪的能力,所以在应激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常出现情绪失调,及情绪的困感。这样的失调进一步改变通过认知来处理情绪的能力[23]。本调查结果显示述情障碍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可能与有述情障碍对学生产生上述身心影响有关,也可能是述情障碍本身可以加重学生躯体和心理亚健康有关。
(致谢:本课题得到了蚌埠市教育局、怀远县教育局以及调查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
[2] TAO FB, GAO M, SU PY, et al. Trends of Health-risk Behaviors and Their Risk or Protective Factors on Adolescent Students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China, 1998-2003:Study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Rinton Press, 2005:180-189.
[3] 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 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378-381.
[6]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 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1):32-37.
[7]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 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29-431.
[8] 冯珊珊,张雪琴.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14-416.
[9] TURVEY C, STROMQUISTA,KELLY K. Financial lo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sample.Acta PsychiatrScand, 2002, 106(5): 373-380.
[10]PHILLIPS MR, YANG GH, ZHANG YP,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360∶1 728-1 736.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 WHO,1999:104-109.
[12]CEDEREK M,OJEHAGEN A. Prediction of repeated parasuicied after 1-12 months. European Psychiatry, 2005,20: 101-109.
[13]高茗,徐放,沈庆凤,等.合肥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及伤害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43-244.
[14]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等.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15]GOULD MS, GREENBERG T, VELTING DM, et al.Youth suicide risk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3, 42(4): 386-405.
[16]CHARLES Lr, JOANNE Er, RICHARD C,et al.Some differences betweenmen and women who commit suicide.Am J Psych,1988,145(6):718-722.
[17]SALMINEN JK,SAARIJARVI S ,AARELA E ,et al .Two decades of alexithymia.J Psychosom Res,1995,39(7):803-807.
[18]BLILEY PE,HENRY JD .Alexithyria,somatization and negative affect In acommunitys ample. Psychiatry Res,2007,150(1):13-20.
[19]JOUKAMAA M ,TAANILA A ,MIETTUNEN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alexithymia among adolescents. J Psychosom Res, 2007,63 ( 4 ) :373- 376 .
[20]WOUTA M ,ALEMANC A ,BENNOND B ,et al .No words for feelings: Alexithymia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first-degere relatives. Compr Psychiatry,2007,48(l):27-33.
[21]MCDOUGALL J. Thertres of the body: 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 to psychosomatic illness.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1989.
一、案例简介
10月12晚在一男生寝室,学生刘某与陈某发生口角后产生肢体冲突。刘某帮陈某买东西,陈某觉得东西不好,就对刘某表示不满,但刘某没有与其计较,陈某后又托刘某代买东西,刘某没有理睬,遭陈某短信侮辱,后刘某也用短信侮辱陈某,当刘某回寝室时遭陈某驱赶,两人发生冲突,大打出手,经过多名学劝架,两名学生才停止打架。
二、辅导员处理步骤
1.查明原因,安抚双方情绪。
辅导员事后倾听双方讲述事件发生的起因与经过,查明事情原因,再做后续处理,处理问题的目的不是惩罚,不是安抚,而是教会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导学生避免用武力平息自己的怒火,使陷入争斗的学生学会冷静克制并协调彼此之间的分歧。
2.通报实情,消除家长误解。
由于刘某、陈某违反校纪校规,辅导员让两人写出整个事件的行为自述,即检讨书,并立即通知其家长,请家长到校会谈,对事情发生的客观经过,依校规校律等相关条例处理本次打架事件的情况做了通报,家长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与辅导员一起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刘某、陈某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相互道歉,并重归于好。
3.召开班会,提高学生认识。
整个事件处理后,辅导员立即召开专题班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预防和解决寝室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具体方法,鼓励学生加强沟通,一起讨论寝室生活中的矛盾或冲突,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教学生正确应对负面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尊重、自我反省和自我观察的能力。并提醒全体学生,如遇到人际冲突甚至暴力相向时,其他同学应立即制止或劝阻,不能袖手旁观或大声鼓噪、吆喝,故意扩大事端。
三、案例分析
1.慎重处理寝室打架事件,疏导学生情绪。
在本案例中,辅导员在第一时间找到打架的两名学生,没有用简单的批评、指责方式,而是分别倾听学生讲述事情经过,站在学生角度处理问题,体会学生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其立场和感受,将体谅和尊重放在首位,在学生犯错误、痛苦难熬的时候给予忠告,不仅解决了事件,还给予了学生温暖,学生更信任老师,愤怒、不平衡的情绪得到平复,便于学生快速冷静,重拾理性,有利于突发事件的终止。
2.规范应急事件处理程序,消除后续隐患。
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没有忘记让学生写下书面检讨和保证书,而且将家长请到学校,当面通报事件经过,能避免学生向家长陈述事情时有所隐瞒,造成家长对学校处理意见产生误解的被动后果,同时辅导员让学生写下书面材料,若两人再犯也有依据采取较严厉的处罚措施,是辅导员工作过程的重要证明。这种规范操作程序既能避免学校陷入产生误解被动的局面,又能对学生产生警示作用。
3.及时关注人际交往冲突,提高思想认识。
辅导员在事件处理后又在班级召开了专题班会,从寝室打架事件中发现学生在处理人际交往冲突方面的思想误区,借助班会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对预防和制止类似事件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思想认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冷静地对待和处理类似情况。另外,辅导员对旁观学生也做了思想教育,要求学生遇到类似冲突事件发挥积极的协调作用,及时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避免演绎成更严重的暴力事件。
四、案例启示
1.重视学生思想状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辅导员在整个事件中抓住了寝室冲突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发现了学生思想问题中比较普遍的问题,高校中寝室矛盾十分普遍,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目前大学生感觉困惑的难点,这与目前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有关,他们情绪易激动,自尊心强,习惯从自身角度看问题,再加上中学应试教育造成的人格教育缺失及家庭教育造成的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使高校寝室成为矛盾冲突发生的密集场合,这是亟待高校引起重视的深层次问题。
2.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消除冲突事件发生隐患。
学生寝室冲突事件还暴露了学生对于打架事件的不惧怕心理,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打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底线意识,明确不能逾越的界限,学会用冷静、克制、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敢轻易触碰法律、校规校纪,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杜绝类似冲突事件发生的隐患。
3.注重学生品德建设,引导学生保持平静心态。
学生间容易发生冲突,最根本的问题是做人,没有品德修养意识,自身的思想、品行、观念会发生偏移,看待人和事就会发生偏移,不平衡的心态就会产生,不冷静的行为就会出现,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品德建设,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在网络发达、正负面信息大量涌入的形势下,高校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应发挥积极正面的宣传作用,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做诚信、文明、理性、谦虚的人,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牟德刚. 对大学生打架斗殴现象的分析[J]. 青年研究,1998,12:33-37.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8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160-03
Current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Nanjing/LIU Hui, SUN Zhao-ping, LIU Rong. Nanjing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njing(21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Nanjing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Methods A total of 6 343 students from twelve junior, twelve senior high schools, six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wo universities in thirteen districts of Nanjing were chosen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nd surveyed by a questionnaire about adolescent weight control. Results The reported rates of self-thought with somewhat overweight or overweight were 35.7% and 5.5%. The detection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7.5% and 3.0% respectively. Within 30d preceding the survey, there were 4 068 students who had one or more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accounting for 64.1% of total. The rate of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do not eat meat, on a diet, fasting for 24h or longer, vomiting or use laxatives, unauthorized take diet pills, a lot of sweating) was 35.8%, as 22.4% in boys and 45.6% in girls. Students who considered themselves somewhat overweight or overweight had higher rate of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than those who had normal weight or below.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 was related with gender, region, weight by self-descrip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s, the respective OR values were 2.364, 0.887, 2.809 and 0.868(P<0.05 or P<0.01). Conclusion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are common in adolescents. We should promote health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youth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to avoid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Key words】 Weight loss; Over weight; Obesity; Dangerous behavior; Adolescent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正逐年上升。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行为、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1]。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苗条体型的审美观点认可,致使许多学生特别是女生盲目追求苗条体型,但不良的减肥行为,如长时间的节食、无医生指导下服用减肥药等,对青少年的健康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不良减肥行为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2]。为了解南京市青少年的不良减肥行为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8年11-12月本中心对南京市大中学生进行了肥胖认知现状及减肥行为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12所初中、12所高中和6所职业中学、2所大学,共32所学校,发放问卷6 421份,收回有效问卷6 343份,有效回收率为98.8%。其中男生2 689人,女生3 654人;初中生2 340人,高中生3 512人,大学生491人;城市学生3 491 人,农村学生2 852人。
1.2 方法 在教育部门配合下,采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由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入班级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即时收回,学生独立完成答卷。
1.3 内容 学生基本情况包括父母学历、家庭成员组成、学习成绩、身高体重信息。调查前30 d内所采取的7类减肥行为:锻炼;不吃肉;减少食物量,减少卡路里摄取,吃低脂食物;接连24 h或更长时间不吃东西;依靠呕吐(抠喉咙)或腹泻(吃泻药)来减肥;未经医生指导,擅自吃减肥药、喝减肥茶;用衣服等捂住身体,靠大量出汗来减肥。在过去12个月内是否曾经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本文中除锻炼外的其他6类减肥行为均为不良减肥行为。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 进行双录入。资料整理分析前剔除未应答和不合格问卷。不合格问卷指问卷中有关性别、年龄未回答以及有逻辑错误,或回答项目缺失20 %以上者。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学生对自身体型的描述 有58.7%学生认为自己很瘦、有点瘦或正合适(下文简称“正合适或以下”),其中男生为73.7%,女生为47.8%;认为自己有点胖的报告率为35.7%,其中男生为22.5%,女生为45.5%;认为自己很胖的报告率为5.5% ,其中男生为3.8%,女生为6.8 %。见表1 。
2.2 不同性别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 体重正常或偏轻的学生占89.5%,其中男生为84.2%,女生为93.6%;超重的占7.5%,其中男生为11.3%,女生为4.5%;肥胖的占3.0%,其中男生为4.5%,女生为1.8%。见表2。
2.3 学生减肥相关行为
2.3.1 学生自述减肥相关行为 有1项或1项以上减肥行为的学生数为4 068人,报告率为64.1%,其中男、女生报告率分别为60.3%和67.0%,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报告率分别为67.1%,63.2%和57.2%,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报告率分别为64.9%和63.3%。有不良减肥行为的学生数为2 269人,报告率为35.8%。其中男、女生报告率分别为22.4%和45.6%,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报告率分别为31.6%,38.7%和35.0%,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报告率分别为37.2%和34.0%。
学生自述过去30 d内曾采取减肥相关行为的方式中,通过锻炼方式减肥报告率为51.93%;通过不吃肉方式减肥为12.60%;通过节食方式减肥者为31.40%;通过24 h或更长时间禁食减肥为2.60%;使用诱导呕吐或腹泻方式减肥为1.07%;通过未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减肥药减肥为1.81%;通过捂汗减肥为2.18%,部分学生选择2种或2种以上方式减肥。
2.3.2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地区学生的减肥行为 调查前30 d内,有51.93%的受试学生曾通过锻炼来减肥,男、女生报告率分别为55.37%和49.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16,P
2.3.3 不同自我描述体型学生减肥行为 依正合适或以下、有点重、很重的胖瘦自我描述顺序,学生锻炼减肥报告率略有增加,分别为48.5%,57.0%和55.4%,其余6种不良减肥行为报告率则大幅增加。见表4。
2.4 不良减肥行为影响因素 将不吃肉、节食、24 h或更长时间禁食、诱导呕吐或腹泻、减肥药减肥及用衣服捂汗减肥称为不良减肥行为,分析了性别、地区、年级、母亲文化程度、体重指数、消极情绪 (指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 )与不良减肥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良减肥行为与性别、地区、自我描述体型、消极情绪有关。见表5。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对自身体型的描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认为自己正合适或以下的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而认为自己有点胖或很胖的报告率,女生约为男生的2倍。但根据学生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的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男生超重、肥胖的比例高于女生,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1.3%和4.5%,肥胖率为别为4.5%和1.8%。总体上学生自我描述为有点胖、很胖的报告率大大高于超重、肥胖检出率,女生自我描述为比较胖、很胖的报告率比超重、肥胖的检出率要高出10倍左右。提示学生对自身体型的判断准确性较差,而判断的误差会给减肥行为带来错误的指导。程慧等[4]的研究也表明,部分中学生对肥胖的认识不够全面,存在盲目减肥现象。包括节食在内的6种不良减肥行为中,35.8%的学生有至少1种不良减肥行为,表明在学生中不良减肥行为的发生有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男生更倾向于通过锻炼来减肥或控制体重。女生的不良减肥行为明显高于男生,较为突出的是选择节食减肥的女生比例高达40.59%,与国内其他报道[5-6]一致。因此,女生是不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应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引导女生正确认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从卫生角度引导女生积极参加有利于形体健美的体育锻炼,同时进行营养膳食的指导,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
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不良减肥行为与性别、地区、体型的自我描述、消极情绪等因素有关。有研究报道,也可能与不良饮食行为,如蔬菜水果的摄入等有关[7]。实践证明,适当的控制饮食和进行体育健身锻炼是预防肥胖和减肥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而大多数肥胖的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科学的减肥观念,盲目的节食、吃减肥药物,不但没得到良好的减肥效果,而且影响其身体健康。
青少年减肥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减肥不能以影响生长发育为代价,减肥的首要目标是防止体重继续增长,而不是使现有体重下降[8]。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健身观念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的根本。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对体育健身认知的宣传,营造出校园良好的运动健身氛围;加强体育课外的组织管理,建立和健全学生体育健身的各种组织形式。增添和设置多种运动内容,在“玩”味十足的健身中获得愉快体验,更能激发参与健身的热情,从而培养与养成青少年体育运动健身的良好习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也是预防和控制不良减肥行为的有效方法[9]。
4 参考文献
[1] 王冬,胡小琪.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世界流行趋势.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5):257-260.
[2] 罗春燕,彭宁宁,朱蔚,等.上海青少年危险行为状况研究(六):减肥行为和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校医,2003,17(3):200-202.
[3]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4] 程慧,潘瑞胤,舒彬,等.深圳市中学生肥胖认知现状及减肥行为的调查与分析.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60-1761.
[5] 王萍,覃忠书,韦琳,等.柳州市青少年减肥行为现状调查.疾病控制杂志,2008,12(2):172-174.
[6] 靳娟,黄丽雯,郭建谊.珠海市在校青少年肥胖现状和减肥行为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9,31(7):594-596.
[7] PEAS JA, TURNER LW.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weight-control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Am J health Behav, 2001,2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