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概述范文

时间:2023-07-31 09:23: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基础理论概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36-01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物理课堂的主导作用,强化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以实现健康、和谐的物理课堂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教育主要途径,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课环节。它的设计教师应该重点研究,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导课艺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导课设计要与教学内容契合原则

物理导课设计是没有范式的,是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导课设计格式的,优秀的导课艺术设计更是如此。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首先要研究教学内容,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把握来设计,不可脱离学生实际等一些影响教学因素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准备状态,学生的知识基础等,且不可游离于物理教学内容之外,更不能与物理教学内容脱节。要遵循导课设计要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知道学的什么知识,怎么学习这些知识,和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师的导课设计与教学内容脱离,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 那么无论导课设计的多么有趣新颖,都不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成效。其实,这样的导课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曾听过这样一节课:《透镜》,在讲授《透镜》这节课时,教师首先由学生熟悉的近视眼镜,对近视眼镜的用途给以描述而导入新课,继而又大谈学生一旦形成近视眼后的危害性,不着边际地让学生讨论预防措施,不着边际,没有与教学内容契合,显然,教师的导课设计是失败的,学生不明白教师要给他们讲授的内容在哪,这样的导课设计绝不会收到良好的导课效果。

2 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

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策动力。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在其著作中也阐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有这样的名言流传后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授新课的开始的导入环节要精心设计,引生入胜,给学生产生问题悬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新课教学上,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导课时,应遵循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对所学物理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某教师在讲授《光的折射》这节物理新知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市蜃楼”、“雨后彩虹”、“三日同辉”的三个视频片段,此时,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历史小故事,用以导入新课:“1549年2月,毛利斯率军把德国境内的马德堡城围的水泄不通,但是,马德堡城的官兵奋勇抵抗,因而,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就在这时,有人发现马德堡城的天空中三日凌空。毛利斯的军队见三日凌空这种现象,认为是上帝在庇佑此城,于是撤兵了。这“三日同辉”的自然奇景,吓退了敌军,马德堡全城人欢呼雀跃,认为是上帝救了他们。其实真是上帝救了他们吗?当然不是,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三日同辉”和“海市蜃楼”、“雨后彩虹”这三种现象,是我们即将要研究的物理学中的三种光学现象。好,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这些奇妙景观的成因。”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是遵循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的要求的,这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3 注重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原则

教师在做导课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导课设计的趣味性而且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即要遵循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教师的导课设计,不仅关注新知识的传授,还应挖掘探寻学生所要学得的新知识,和学生已经掌握的已学得的知识之间的关联点,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同一个单元的内容,所呈现的知识点都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点的关联,在导课设计中,以学生习得的旧知识为铺垫,以旧拓新,水到渠成的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达到掌握。如:在进行《光的折射》这一节的教学时,依据笔者的导课设计,先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光的反射定律,接着笔者提出提问:“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中,光是都返回到大气中吗?可不可能还有部分光没返回而射入玻璃中呢?”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且承上启下让学生对学习新知的信心、兴趣增强。

4 简洁性原则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是哲理,它也体现在物理导课设计中,导课艺术有百般好处,但是,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来说,它就是一个环节而已。初中课时设置是一节课时间是45分钟,在这有限的 45 分钟里,导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导课设计时教师应该有意识控制,最多5 分钟之内,不能过长,否则就是冗长。因此,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不要弯弯绕,在导课情景设置上应该直奔主题,简洁明快,不能冗长,要让导课起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吸引新课上来。例如:在教学初二年级物理的《电和磁》这节课时,笔者选择的是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导入新课:“电和磁有哪些比较相似之处,同学们知道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联系,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来来共同研究探讨这个问题。”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新知识心中明确了,有数了,而且,也通过这样简洁的设问句式,激发了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领域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研究性教学是指通过科学研究途径与情境在课堂中的创设,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提供可能。研究性教学开展的目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单纯强调探究,而是在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简单的中医知识,也可以是一个独特的假设,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满足与快乐。

(二)研究性教学的优势

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在于立足于科学精神,通过明确的研究目标的设计,实现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知识的创新改革。研究性教学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而是将研究的理念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并在核心的中医学科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指引下,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意志的树立,为综合型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性教学的缺陷

不能否认的是研究性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研究性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的隔阂、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深入探究才能进一步解决。从根本上而言,研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所以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还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性教学应用的设计与分析

(一)基本教学资料

为了探究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笔者特在2014年9月到12月这四个月期间选取了我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共30名,其中男同学20名,女同学10名,将这30名同学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同学的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因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保障了此次教学试验的科学性。

(二)方法设计

实验组与对照组需要保障教学进度的统一,以“五行学说”相关教学内容为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教材内容为核心进行讲解。实验组则采用研究式教学,采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讨论、问题的研究以及答案的总结。学生在研究式教学中能够领略到不一样的活跃而灵动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看法主动地表达出来。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处于引导性的辅助地位,对学生看法与认识中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能够随时进步。

(三)结果分析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教学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研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教学成效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

三、推进研究性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措施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呈现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方法涉及到以下几方面:首先确立好教学目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其次是注重教学中记忆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庞杂的专业知识,只有做好记忆工作才能应用自如。最后则是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行有机结合,在完成课堂研究式学习之后,能够对相关中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合作研究式教学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中医学视角下的疾病认识及防治方法、中医中蕴含的哲学原理以及人体生理等内容,合作研究式学习首先需要划分好课堂讨论小组,同一小组的同学制定出共同的学习目标,探讨最佳的学习方法并就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篇3

成都医学院2013级全科医学生是属于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教育学生,毕业后将承担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其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老百姓能享受卫生服务能力的高低[1]。本研究旨在建立全程导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基地医院全科医学教育中,探索其应用的效果,最终达到早期培养全科医学生的职业兴趣、稳定职业信念、建立职业规划和不断壮大全科医生队伍的目的。

1研究资料与教学方法

1.1学生资料

选取成都医学院2013级全科医学本科绵竹班60名学生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0名,女性30名;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5±1.2)岁;从大一至大三学习成绩为60~98分,平均成绩(76.2±21.9)分。在年级方面,18例为一年级,30例为二年级,12例为三年级。另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3级全科医学本科生6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5名,女性25名;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2.9±1.4)岁;从大一至大三学习成绩为60~99分,平均成绩(77.1±23.8)分。在年级方面,19例为一年级,28例为二年级,13例为三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年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教学方法

(1)对照组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常规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讲授法,教师将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2)实验组在绵竹市人民医院接受全程导师制下的互动教学,实施导师与学生互动模式: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医院根据医学院教学大纲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要求和全科医学教育要达到培养职业兴趣、稳定职业信念和建立职业规划的培养目标,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导师的任务和学生要达到的考核目标,并采用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师和学生分别完成自己教与学的任务。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将两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全科医学中医患关系与沟通、慢性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全科医学教育[2]。同时,教学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将其成绩详细记录并比较。对两组学生培养职业兴趣、稳定职业信念、建立职业规划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等计量资料采用标准方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教学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收回率为100.0%。2.1两组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实验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述、全科医学教育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全科医学中医患关系与沟通、慢性病的全科医学处理与健康档案的建立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2.2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考核成绩变化情况比较教学前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6,P>0.05),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P<0.05),2.3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比较实验组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稳定职业信念和建立职业规划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x2=11.14,x2=9.35;P<0.05),见表3。

3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效果

传统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讲授法,虽然能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却无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缺乏思维,进而无法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也无法让学生对知识及技能进行直接体验,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提供出来[3-5];在21世纪“对素质教育进行推进、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6]。而全程导师与学生互动模式采用科学的系统论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依据教学内容及任务将多种教学方法、形式综合利用起来,对启发式教学进行大力实施,使教学中各要素最佳组合形成,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7-12]。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述、全科医学教育的理解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全科医学中医患关系与沟通、慢性病的全科医学处理以及健康档案的建立的能力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职业兴趣、稳定职业信念、建立职业规划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全程导师与学生互动模式在全科医学生教育中较常规理论教学效果良好。

篇4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差异,其学科属性具有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主要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偏重数理推论,学生们从中学跨越到大学,初次接触到《中基》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问题[1]。针对《中基》课程教学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辩论式教学法概述

辩论式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归纳为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训练过程[2]。辩论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可以采用标准的辩论赛赛程,辩论赛程看似是一个直线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还是比赛中与对方辩友辩述过程都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辩论双方需要再次搜集资料进行迅速有效的分析判断,再予以精彩表达。这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所以,通过长期、规范的辩论训练,学生将逐渐具备出色的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中基》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手段。大部分学生习惯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认真地听讲,期待从老师的讲述中获得知识。但是,中医学具有特殊的学科属性,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的知识,很难全盘接受《中基》教材上的内容,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使得《中基》教学愈加难以深入。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中医理论,试图通过自学探索中医知识。由于缺乏认知基础,在探索中往往也是徒劳无功的。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命题、学生思辨,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基》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问题,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了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够的缺陷。辩论式教学法符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潮流,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形式之一。《中基》教材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为内容蓝本,用现代白话文表述,采用分章节的编写体例。各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段落之间因果联系、前后连贯,文字表达平铺直叙、侧重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难以抓住重点、内容枯燥乏味。引入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难点、提炼总结辩题,学生围绕辩题积极思考、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再恰当表达。这个过程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生动化,又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在学生辩论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予以及时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中基》课程开设对象一般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他们基本没有查找文献的习惯。辩论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基》课程教学,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论据过程中去查找文献,从大一开始养成查找文献的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查找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3辩论式教学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3.1辩题拟定

根据《中基》课程教学大纲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拟定辩题、制定学期辩论计划。如《藏象》章节中的五脏是重点内容,中医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与西医对五脏的认识不完全相同。根据以上重点和难点,结合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可以拟定辩题“五脏功能认识更重要还是形态认识更重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医所认识的五脏是“形态功能合一”的概念。

3.2辩论前期准备

学期初,将辩题和辩论计划公布给各班全体学生。委托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确定1名组长,再推选出3位辩手,其他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论据。每场辩题由抽签决定所持立场,确定辩论正反双方。

3.3课堂辩论实施

任课老师担任辩论赛主评委,邀请3位高年级学生担任评委。指定1名学生担任辩论主席,选定1名学生评委兼任计时员。正反双方辩手辩论过程包括立论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4个环节,评委从4个方面给予评分,再结合回答评委提问情况给予附加分。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标准辩论赛赛程计时并适时提醒辩手,评分结果当场公布。双方的辩论成绩是由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得出。

3.4点评与总结

任课老师根据评分结果和选手表现点评和总结本场辩论。首先,点评各组的团结协作情况。再点评每一位选手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文献引用、观点对错等。最后,对《中基》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该部分内容理解上的错误,指明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辩论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形成体系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4.1老师拟定辩题需反复斟酌

《中基》课程内容涵盖面较广,拟定辩题时以突出课程大纲中的重点概念为主、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难点内容为目的,不宜涉及医学流派问题、各家学说观点等较难、较偏的内容。

4.2评判标准要重过程轻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辩论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评判学生辩论技巧。任课老师要从学生们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表现,去发现学生掌握某方面内容时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

4.3因材施教促进辩论式教学法的深入开展

遴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主席和组长、选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辩手、安排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因材施教、各取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辩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将会有利于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孔沈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及革新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142-143.

篇5

1 课程建设的背景

1.1 外环境

中医中药理论和技术历经数千年的革新与发展,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同时,着眼于21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中医药基础》课程即在此大环境下进行改革与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中医药应用型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本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断弘扬光大。

1.2 内环境

在我国医药教育原有体系中,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中药内容主要是《生药学》。该学科侧重天然药物的来源、鉴定,如果延续这一思路,高校非中医药专业学生接受的中医药教育不仅片面,而且应用范围较窄,学生缺乏中医药常用和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为更好适应医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求,在课程教学规划中,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理念,笔者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取材,优化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使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易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课程建设,争创精品课程。

2 课程建设的内容

2.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目前重点设立了以下内容:①中医、中药学发展史,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与辨证观、阴阳与五行理论);②脏腑功能与辨证用药,包括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病因与辨证;③气血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气病与血病的病因与辨证;④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等。

2.2 中药学综合知识

中医中药密不可分,本课程在中药学板块设立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中药的性能,中药鉴定学概述(包括鉴定学面临的问题及任务)及鉴定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与常用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常用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以及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炮制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后者则详述了按功效所分的15大类中药,涉及性状特征、功效与适应症、使用注意等。

2.3 成药及其应用常识

中医学贵在临床实践,而《中医药基础》课程则重在中成药(非处方药)应用知识的掌握,本部分内容亦分为总论与各论。前者以方剂的组成原则、剂型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市场流行品种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方解、作用为重点,如二陈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四物汤、肾气丸、理中丸等。

3 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3.1 领悟中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法则

纵观中医基础理论架构体系,《中医药基础》课程围绕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突出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和诊疗特点的核心内容。辨证涉及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其中“八纲”涵盖了整个病证的所有特点,如人体表现出的色泽、声息及脉象等。因此,通过这方面的学习,不仅应掌握辨证论治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应学会从“八纲”的角度出发,对常见病证作出初步诊断,为合理地选用非处方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依据。

3.2 掌握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知识

当代中药学是传统医药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的结合体,并衍生出诸如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药学知识的内涵。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涉及到的常用中药性味、鉴别方法、炮制方法与原理、功能与主治、禁忌、常规剂量等应用原则,其掌握程度应限于常用药的使用常识,而对于那些对中医药发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应积极引导其掌握常用中药与辨证施治有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3.3 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固然重要,而中药及其复方的正确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最基本形式,中药复方严格遵循中医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依据“方从法出”、“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等原理遣药组方。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病的非处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用药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理念,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4 课程建设的改革与研究

4.1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中医药基础》讲授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机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非处方中成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5个学科的架构体系。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掌握非处方中成药的应用知识;熟悉中药学赖以建立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常用、贵稀药材真伪优劣鉴别的一般知识等。

4.2 教学方法组织搭配

《中医药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由于该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因此,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的教学思路尤为重要。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基点,架构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知识体系。实践部分将突出对中药的感性认知,包括中药标本见习、中药显微与理化鉴定、常用中药制剂的制备等,今后还应加强中成药的实践运用教学。

4.3 授课效果实践检验

在教学改革中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又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将现代中药研究方面的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形式,侧重于应用能力,改变出题比例,增加灵活理解内容,即主观与客观试题比为6∶4,从而使学生获得日后工作与继续学习,以及生活中涉及到中医药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的能力。

5 课程建设的意义

5.1 增强实用性意义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使教师课堂的讲授更加生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同时,利用文献检索的方式,自觉学习探索,使学生努力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将对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5.2 提高应用性能力

本课程不仅突出了传统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实质性内容,而且体现出“继承与发扬”的特点,即符合现代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我国已从2001年起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非处方药具有“安全、有效、稳定、方便”的特点,是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到非处方药(中药及其制剂),该课程应侧重于对其使用、适用、作用等应用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初步具备实惠就医、安全用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健康水准。

5.3 强化适用性范围

篇6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美容中医技术》是在中医学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研究防衰驻颜、强身健体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采用药物、饮食、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养生保健手段,对人体进行内外综合调理,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驻颜美形之目的的专门技术课程[1]。它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笔者认为要教好学好这门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等美容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代表性的美容中药与方剂;常用中医美容方法;美容经络与腧穴。熟悉:病机学说;诊法辩证;中医保健美容;中医美容与养生等知识。了解:美容中医发展史。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学会拔罐、刮痧、艾灸、推拿等美容操作方法;学会驻颜、润面、美齿香口、美目、聪耳、健鼻、香体、美手等中医保健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做出初步的诊治。(3)素质目标。学生在学习与体验中,逐步培养对美容中医课程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运用所学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与美容临床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健康、亚健康人群美容与养生做出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指导。

2 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

(1)内容的选取。①本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并参照“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突出实践在课程中主体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再就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教学,将技能操作作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加以严格训练,使他们的操作做到既规范又娴熟。③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情感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追求身心健康、整体和谐美服务的专业思想。④融入双证书教学。⑤重难点的确立应突出职业性和适用性。我们确立的重点为:藏象学说,美容经络与腧穴,各种美容保健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及应用,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难点为:美容经络与腧穴,各种美容保健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及应用,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2)内容组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模式。①基础理论模块以验证性学习为主,共40学时。包括概述、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美容中药与方剂、美容经络与腧穴,中医美容与养生,常见损美性及衰老性皮肤病的诊治等内容。②基本技能模块:以实训为主,共44学时。包括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刮痧美容,拔罐美容等常用的美容中医技术及常用的中驻颜,润面,美发美齿,健鼻美手等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③岗位实际工作模块以顶岗实习为主。

3 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①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实训项目,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实训地点与职业环境一体化。②将“工学交替”有针对性的运用于课程的整体设计。(2)教学方法。理论部分: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以多媒体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将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引入于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训部分:主要运用示范教学、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职业岗位亲身体验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①示范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学习技能的初期,特别是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时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②角色扮演法主要用于实训操作提升阶段。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岗位能力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较以往单纯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教学效果更好。③分组讨论:通过实训分组,建立小团队,团队人员自动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讨论完成教师提供的案例。分组讨论多与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结合运用。④职业岗位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职场环境,有助于提升职业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3)教学手段。①多媒体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②DVD教学光盘:③教学做一体化中医美容实训室。④针灸挂图,石膏模型人,拔罐器,刮痧板,美容床,艾灸条等实验教学用具。(4)师资培养。①提高职教理论水平 通过岗前培训、新老教师、结合教育理论讲座、加强职教素养。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结合行业企业培养“双师”人才及科研能力。③教学能力培养:通过互帮互学、督导与指导来实现。④职业能力培养:通过优秀课竞选、开展公开课来提高。

4 课程评价

(1)学生考核。实训考核占45%,培养职业道德和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考核占50%,为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理论素养。平时出勤及课堂回答占5%,提高出勤率及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督导评教、同行评价、学生评教、校外专家四个方面综合评定,这样使教学效果评价更全面更合理。

5 课程改革思考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和“走进来”等多种方式,各院校也可选派人员赴师资力量强的老院校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2]。(2)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情感培养。目前美容市场比较乱。为了规范美容行业,作为高校我们更应加强对美容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追求身心健康、整体和谐美服务的专业思想。(3)注重与现代医学现代科技相结合。高等中医美容的教育应当重视与现代科技、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手段挖掘祖国医学美容的财富,从而开发出无毒副作用的效果很好的中医美容化妆品及美容产品。

篇7

1)课时较少,基础薄弱。辨证需要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的相关知识,一般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此之前都经过了超过100学时的系统学习,而笔者所在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总课时为57学时,有关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课时只有10学时,如此短的时间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就显而易见。

2)中西医学理论和诊疗方式的差异。学员在接触中医之前,已基本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现代医学关于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概念已在学生头脑中基本形成并已巩固,其以物质为基础,采用明确定性、精确定量的方式,因相对客观、因果明确而易于学习和接受;中医理论较为朴素,多采用取类比象、分析归纳的方法,诊疗所关注的是疾病过程中机体综合反应的“象”,具有相对抽象、主观性强、缺乏定量的特点,不易学习和掌握。

3)对中医辨证的认同感较差。在讲述中医内科时,经常会有学员就辨证论治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胃脘痛”既可以出现于胃炎、胃溃疡,又可以出现于胃癌,明显两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截然不同的;有些疾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无证可辨,如脂肪肝、高脂血症、某些肿瘤早期阶段,但存在远期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这些辨证的不足之处使得学员对中医辨证的认同感较差。基于此,有必要改进目前单一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临床,符合医疗实践。

2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基本思路

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是在西医传入中国的背景下,中西医相互碰撞、借鉴而逐步形成的,是传统中医病证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并在理论、诊断、治疗等多个层次加以体现。病证结合这种新的诊疗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病证结合有利于疾病诊断规范化。中医在历史发展中存在重视证、轻视病的问题,许多病是根据主要症状确立,有些则包含了证的属性,相当一部分概念界定不明确,可以说中医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命名缺乏统一的标准;西医对疾病的界定往往较为明确,其内涵综合了病因、症状、理化检查、病理变化等内容,能深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规律,具有客观、明确的优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中医诊疗的主要模式,并发展出以病统证、据病分期而辨证、专病专药综合辨证等形式。

2)病证结合有利于治疗疾病和评价疗效。历史上许多医家在模糊病名、把握病机的基础上直接遣方用药,其疗效体现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机体对疾病反映的改变上,这一现象大量存在于中医古籍文献中,由此产生同证不同病的治疗没有辨析、疗效评价留于主观表浅不成体系的弊病;而结合辨病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合理弥补辨证治疗的局限,其客观的理化指标和病理改变也可建立起较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

3)病证结合有利于中医的现代化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如沈自尹等进行的肾本质研究、陈可冀等进行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刘平等进行的肝纤维化和扶正化瘀治法的研究等,深入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阐明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机制。路甬祥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是汲取了中医学宏观整体和西医学微观局部的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和相辅相成,是整体医学时代所追求的目标,可能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交叉融合的切入点。

3病证结合与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

笔者所在大学的中医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此时已完成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课程,正在学习诊断学并进行临床的见习,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试着在部分内容采用病证结合的教学模式,学员普遍反映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容易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单一的辨证论治相比,病证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使中医的诊断更加规范,与西医的衔接更加顺畅,极大程度的避免了因概念模糊混淆造成的理解困难或错误,也使西医院校学生能够与所学的西医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不但容易理解,而且加深了对中西医临床诊疗思路和方法差异的认识,更能体悟中医的特色。

篇8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69

1前言

中医学是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医学形式。中医学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典型特点的中国传统医学。近年来,在我国大力开展医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西医大学都开设了中医教学,但由于受到西医教学方式方法的冲击,中医教学存在着诸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学课时比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好等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中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不同的,适合西医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不一定能够适合中医教学。

2中医学概述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古典基础理论、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

3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中医教学氛围

中医学虽然是我国传承保护比较好的医学之一,但是在西医院校教学过程中,往往呈现一种西医压倒中医课程的现象,并且在学生们日常可见的一些医学相关现象多为西医。另外,中医培养人才往往是需要比较系统长久的培养才能够达到成才的目的,另外很多高等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内馆藏的中医图书量比较少、种类比较单一,所以在大多西医学校的中医学习氛围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的医学类高等院校普遍中医课程开设都放在本科教学的第三年,这样学生们在接受了两年的西医教学之后,对西医的物质理论、医药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学生们的思维定式之中已经存在了西医思维,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中医课程开设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大的抑制作用。中医教学在开设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中医文化介绍、中医优势介绍,而是直接开始中医授课,这样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难于接受中医理论,导致学生们对中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在对中医理论产生“排斥”之后,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难以达到牢固的标准,就更无法深入到中医理论的精髓之处去认识,所以很难对中医理论进行实践。

3.2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实行改革,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应的课时缩短工作。但是中医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医学形式,所需要的课时比较多。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医专业学生需要1000多学时来完成中医学习,而我国的西医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中医学时被缩短为100学时左右(80学时理论授课,20学时的实践授课),两者相差十倍,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是严重不符合对学生进行中医理论培养和了解中医知识的。所以,一般大学都会存在“学生没学懂、老师没讲完”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导致我国西医大学中医教学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

3.3重理论轻实践

医学教育是一个比较依赖实践过程的学科。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因为本来中医学的课时安排就不足,更谈不上所谓的实践课程了,使得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既定的基础知识传授,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样就会让教师侵占实践教学时间,大多数的课时都安排给理论教学了,但是往往中医学中的理论知识都存在很大的难理解性,需要实际进行操作才能让学生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4培养中医思维方式

4.1根据中医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当前中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的现状下,中医教学最大的目标就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安排进行改革,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来缓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之间的冲突。虽然我们在尽量地增加中医教学课时,但是总课时是固定的,为了避免顾此失彼,所以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改革。新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中医观点中的系统、发展的形式来看待病理的形成。通过复杂系统的简化,就能够很好地形成新型中医教学目标。

4.2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篇9

1 “心主神明”派

自《黄帝内经》阐述“心主神明”以来,该理论为历代多数医家所遵从,贯彻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现于理、法、方、药诸方面,“心主神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当代医家多继承和遵循该理论,印会河和邓铁涛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一书,明确指出“心主神明”是心脏的重要功能,由于该书是作为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的教材出版发行, 其影响很大并有很高的权威[1]。邓铁涛教授在其《邓铁涛医集》中进一步指出“心脏不仅有血泵的机械作用,它一定还有能作用于大脑的分泌物”,以证“心主神明”之说[2]。其后又有诸多学者附和,刘氏认为神明应包括个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和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总属于心,而分属五脏。“心主神明”的确立,其物质基础是心所主之血气,“心主神明”理论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整体观念的特色[3]。钟氏认为:从五行学说来看,心神与其他四脏神是平等地位,称之“心一”,另有一个协调控制诸脏之中枢,称之“心二”,“心主神明”是通过“心二”对五脏系统的调控作用而实现的。《内经》所说:“头者,精明之腑”,言头非言脑,而头非脑也,乃指头面诸窍而言。李时珍论辛荑时突起一句“脑为元神之腑”,其“元神”相当于“一部之神”,即“鼻神”也,纵观《本草纲目》,仍主张“心主神明”。“脑主神明” 是因近代神经解剖学的传入而起。因此,“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是源于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脑主神明”只是源于西医学的一种观点[4]。迟氏认为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血,若心病无力行血,脑失血养,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病症,轻则眩晕、乏力、健忘和失眠,重则昏迷。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维持大脑功能正常发挥的先决条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脑氧耗量占整个机体?20%,葡萄糖耗量占全身总耗量的?17%,若脑缺血缺氧,即可发生精神紊乱,甚至于丧失意识,由此可证“心主神明”[5]。刘氏指出“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之理论,均以《内经》有关论述为理论依据,在复习《内经》有关论述之后可以看出,把脑直指为思维活动场所在《内经》是缺乏有力证据的。《医林改错》肯定“脑主神明”同时否定“心主神明”的理论,但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在解剖学基础上写成的,用解剖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医藏象学说,难以令人信服,反使中医理论面目全非,所以仍应坚持“心主神明”的观点[6]。

2 “脑主神明”派

“脑主神明 ”的理论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朱氏以为中医学历史上将脑的生理与病理统属于心不妥,应将脑独立为脏,脑主藏神,为身之统帅,与之位相配,开窍于耳,其华在发[7]。程氏引经据典,参古验今,归纳出脑的生理特点为:中清之脏,纯阳之脏,喜静恶扰;具有主精神思维、感觉、运动、记忆和情志的功能[8]。周氏复习相关文献后也指出,脑为中清之脏,宁静之器,内持为贵,在人的生命中占中心地位[9]。李氏指出,虽然“心主神明”学说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但亦不断受到质疑,从历代有关脑的解剖的相关文献看出,有许多关于“脑主神明”的描述。可见“脑主神明”的理论是有依据的[10]。段氏认为将脑归属于奇恒之腑是不妥当的,因为脑具备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应当为脏。将脑的生理功能归属于心十分牵强,心主神明是中医学的一次明显失误,应予以废除,立脑为脏。人体应是六脏六腑,脑主神志,调节言语运动,藏髓,开窍于五官,是控制和调节五脏六腑的决定性脏器[11]。姜氏认为“心主神明”名不副实,其实质是用心来概括脑的功能,不能再以整体观念的理论相互取代,而应明确脑的作用[12]。向氏认为古代医家借用五行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联系,这种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当时科技水平所决定的。中医藏象学说本身有矛盾之处,这个理论体系长时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已认识到这个封闭的系统模型已不能全面反应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更不能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脑主神明”的理论是对五行学说与脏腑理论密切联系的一次否定,是中医理论发展的突破口[13]。

3 “心脑共主神明”派

近代医家张锡纯首倡“心脑共主神明”之说,后人多有附和。许氏纵观《内经》全篇,发现《内经》中“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两种理论共存,上述两种学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心主神明”是从脏腑功能调节立论。“脑主神明”是物质场所立论,引用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对心脏磁场、大脑磁场及“心激素”的研究成果,证明“心脑共主神明”,心调神,脑生神,心在神明的产生和变化中作用更重要[14]。张氏认为心神说形成,是古代哲学对医学影响的结果,并同当时的科学水平直接相关,因为在当时日常生活中,较能直接观察到心脏在生理心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而脑的活动不易为人直接察觉,“心神说”是不科学的,但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是中医整体观念的特色之一。在“脑主神明”不断得到实践经验的证实之下,作者提出,心与肾,一主血脉藏神,一主藏精生髓,心肾相交就是心神与脑髓相互关连的生理机制,倡导以心肾相交理论统一“心神说”和“脑髓说”[15]。张氏认为“心主神明”虽然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学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实践,应用价值有限,五脏神与五志交叉,运用上有一定随机性而缺乏客观性。“脑主神明”学说的出现是中医学的进步,但立脑斥心,以脑代心是不妥当的。中医的脏腑不能与西医的脏器划等号,两种学说互有缺憾,心脑共主神明,才是体在脑,用在心,与现代医学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疾病模式有吻合之处,应予以提倡[16]。

4 结语

“心主神明”的理论已形成完整的体系,贯彻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诸方面,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由于“心主神明”学说形成于科学不发达的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其不当之处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认识。有人不承认这一点,动辄引用《内经》条文以为根据,其实《内经》作为一本医学学术著作,并非句句真理,若总以经文为依据,则不免有“医八股”之嫌。“心主神明”观点统治中医界?2?000?多年,已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予以否认代以“脑主神明”理论,实质上是对中医脏象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应用的否定,这无疑是中医界的“地震”。有人担心中医学理论因此而面目全非,甚至于灭亡。其实这是对中医前途和发展没有信心的表现,如果因为修正不当之处能导致中医的灭亡,那么中医亦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中医理论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所致,对错误观点进行修改,才是真正发扬光大中医学方向;自护其短,强词夺理必然导致中医的灭亡。“心脑共主神明”理论一定程度上调和“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两种理论的矛盾,但难以自圆其说,对临床亦没有实际意义。“脑主神明”学说的兴起,除受西医的影响之外,同临床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有人一再将“脑主神明”理论的形成完全归咎于受西医神经学解剖学影响,这是不客观的,事实上正是临床实践需要才是“脑主神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但“脑主神明” 学说目前还只停留在初步形成阶段,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学说还有很多差距。不但要在理论上加强研究,更重要的是落实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脑主神明”理论的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印会河,邓铁涛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

[2]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6

[3]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5):5

[4]钟雷,倪建伟.神明之主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5(1):18

[5]迟华基,孙吉华.心脑关系与心神说[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1):7

[6]刘兴仁.再论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14

[7]朱文锋.略论脑当另立为脏[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3):113

[8]周文献.脑为元神之府刍议[J].河南中医,1996,16(5):277

[9]程昭寰.论脑的生理特性及功能[J].黑龙江中医药,1992(6):6

[10]李如奎.中医对脑的解剖生理的认识[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2):9

[11]姜惟.略论脑主神明[J].陕西中医,1991,12(10):452

[12]段元荀.略论脑当为脏[J].陕西中医,1993,14(3):112

[13]向德鸿.试论脑主神明[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14(8):2

篇10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主要内容,各从其不同方面来解释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这些理论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无数次的人体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其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毋庸置疑,现在有很多的中医药学者试图采用现代仪器来证实和进一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的奥妙。中药与西药不同,不能单纯从现代医学的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来解释中药的功效与应用。中药必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即便是制成中成药也不能完全脱离其根本的药性理论来应用,如小建中汤由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这几味中药中除芍药药性为微寒,但用酒炒后寒凉之性已极其微弱,其余几味中药都为温性,可推断该方剂的药性为温性,即使被制成小建中颗粒剂,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时也应当是属于虚寒型的才可以应用,如属于湿热型则绝非所宜。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掌握中药基础理论的重要性,时刻保持中医思维,是学好中药的关键,避免临床应用中药时只看药物作用,不分药性寒热,不辨患者体质寒热虚实的胡乱应用。其次在授课时逐条逐句的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临床作用、临床指导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讲解清楚,尤其是四气与五味,四气、五味是阐明中药疗效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既要让学生掌握它的一般作用及规律,又要掌握四气与五味的复杂性,采用总结归纳、举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条分缕析地进行讲解,避免死记硬背带来功效应用的混淆。气味相同,作用类似,如紫苏与生姜气味均为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两者均可发散风寒。气味不同,作用有异,气同味不同或味同气不同,则作用亦不同,如白芷与饴糖其气均为温性,但白芷为辛味具有发散风寒之功效,饴糖为甘味,具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之效;另外薄荷为辛味但其性属凉,具发散风热之效,与白芷同为辛味,但功效有别。一气兼多味药物的功用有多种,如苍术辛、苦,温。辛温能发散风寒,苦温能燥湿,归脾胃经,能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掌握了药性理论的基本规律,为以后学好每一味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药物气味对阐述中药功效非常重要,但其只能概括出药物的一般作用规律,不能具体指出药物作用的部位,而归经、升降浮沉理论弥补了四气、五味的不足,基本指出了药物在人体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的作用和作用趋向及主治证。因此,阐明药物功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四者有机联系起来,才能具体得出某一药物的功能与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在中药学的教学中,要深入透彻地讲解中药药性理论,才能在以后讲解各论中药时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甚至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部分中药,降低授课压力,也为以后学习中医学其它专业课程树立牢固的中医思维。

2以中药药性理论为主线,解释功效与临床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功效、主治证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中药药性理论是对功效与临床应用的概括总结,在教学中不论是讲每类药的概述,还是单味中药,都可以从药性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病因病机及主治,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将中药药性理论与功效、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融会贯通,例如:麻黄,辛、苦,温,归肺、膀胱经[1],因辛能发散,苦能降泄,温能胜寒,入肺、膀胱经走一身之肌表,故能发散肌表之风寒,风寒除,腠理开,汗自出,表自解,故有发汗解表之功。适用于风寒外袭,腠理闭塞,卫外之气郁内不能宣发于外,体温不达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等风寒表实证;因其能辛散苦泄,温通宣肺,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职,故善宣肺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之要药;又因其能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疏通水道,下输膀胱,以助利尿之功,故能利水消肿,用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风水水肿,小便不利者。通过系统性,一环扣一环的讲述,启发学生从性味、归经引出功效,从功效引出主治证,反过来,从主治证推出功效,从功效推出性味和归经,运用中医思维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3引入中医医案,运用中医思维分析如何用药

中药是中医师治病的法宝,中药的应用必须在中医师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应用,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理过程,在选用中药时要考虑到病证的寒热虚实及气血阴阳的盛衰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学习中药学课程时即使将中药的功效、应用、使用注意等都背下来,也不能在临床上游刃有余的应用中药。因此,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中医医案来讲解,如讲祛风湿药时引入保定市首届名中医邢国献主任医案[2]:患者,女,35岁,中学教师,2014年5月16日初诊,肢体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2个月,以双腕、双肘、双踝关节肿胀疼痛为主,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后僵硬缓解,全身不适,乏力,酸困,双腕、双肘、双踝关节肿胀明显,有压痛,双踝关节跟腱部可见风湿结节,舌红苔黄,脉浮。辨证为风湿热瘀凝滞关节。治以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方用祛湿捻痛方加减:羌活15g,独活15g,川芎10g,牛膝15g,威灵仙20g,秦艽10g,豨签草30g,红花10g,黄芪30g,赤芍15g,薏苡仁30g。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2014年5月24日复诊,患者关节肿胀减轻,仍疼痛,晨起僵硬,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上方加透骨草15g,骨碎补15g,血竭2g(研冲)。10剂,水煎服,药渣热敷患处。2014年6月5日复诊,疼痛消除,守上方继服半月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分析邢国献主任治疗风湿除用羌活、独活、秦艽、豨莶草、透骨草这几味祛风湿药之外,还用到了川芎、牛膝、红花、骨碎补、血竭这几味活血化瘀药,同时也加用了黄芪来补气养血,其治疗用药印证了古代中医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3]“养血可以祛风”[4],同时针对关节肿胀疼痛,施以赤芍、薏苡仁清热消肿,方药中牛膝、透骨草、骨碎补又可补肝肾、强筋骨,以防肝肾不足。通过分析这则病案使学生不仅对风湿病多采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补养阴血等治疗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也为以后临床用药养成运用中医思维来选择药物的习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避免出现临证用药将功效或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简单堆砌的现象。因此,采用医案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体会借鉴医家治病救人的丰富经验,培养临证知常达变的能力,为其将来步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5]。

4深入浅出,将中医文化融入课堂

既要深入,又要浅出,似乎矛盾,实际是辨证的统一。“深入”是要求教师对教材所涉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的熟练度。“浅出”则要求教师把自己理解和消化过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形象比喻法,借用“国老”———封建国王的和事佬,来形容有“调和诸药”作用的甘草;用“将军”———威震三军的统帅来形容功大力强的大黄,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对学习中药的兴趣,加深对这些药物性能的理解;将传说与故事等中医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如人参,枸杞子、黄连、女贞子、三七的传说,车前草、当归、何首乌、刘寄奴、杜仲等药名的由来,山药、玄参、延胡索等药名的变迁等;将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与中药的功效、应用相结合,如“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说明灵芝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玄胡就会松”指出了玄胡索(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知母、贝母、款冬花,咳嗽神仙一把抓”指出三药均有止咳作用,“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表明二药有截疟之效,可用于治疗疟疾。这些传说、故事、民间谚语等中医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药时既感到了趣味性,又体会到了中药的实用性。中医文化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使得生命能够繁衍不息,代代相传,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是每一位中医青年的责任与使命[6]。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时刻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在现代人对中医药的应用尚未完全获释的大环境下能够增强信心,加强对中医药的学习与研究,以期在以后的中医职业生涯中,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文化与理论来阐明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中医思维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药学得以传承与发扬的根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影响,运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使用中药,才能更准确地体现中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中药学的授课中必须时刻灌输中医药理论及中医药文化,学生才能在以后的临床中应用中药不被西药化,才能将病人的疾病作为一个整体来辨证论治,从而获得药到病除的治疗效果。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中药饮片与生药材辨识,中药动物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进一步拓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与素材。

参考文献

[1]陈蔚文,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2:36.

[2]杨树国,邢国献.邢国献主任辨治风湿痹证经验拾萃[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40.

[3]李中梓.医宗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4.

[4]张景岳,刘孝培,邱宗志.景岳全书•杂证谟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19-20.

篇11

[收稿日期] 2013-06-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42,81173558,81270055);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4323110002);湖南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1JJ2055);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药学重点学科项目

[通信作者] 贺福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医药超分子机制及数理特征化研究工作,Tel:(0731)5381372,E-mail:

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根源于配位化学,有人称之为广义配位化学(generalized coordination chemistry),是30多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紧密相关,是当代最前沿的化学研究领域之一。这个领域起源于碱金属阳离子被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大环和多环配体,即冠醚和穴醚的选择性结合。1967年C J Pederson报道了冠醚配位性能的发现,揭开了超分子化学发展的序幕。1973年,D J Cram基于在大环配体与金属或有机分子络合化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配体(受体)为主体,以络合物(底物)为客体的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概念和术语是1978年J M lehn模拟蛋白质螺旋结构自组装体的研究内容而引进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大环与主客体化学而进入了所谓“分子工程”领域,即在分子水平上制造有一定结构的分子聚集体而起到一定的特殊性质的工程,并进一步提出了超分子化学即“超越分子的化学”的概念。“基于共价键存在着分子化学领域,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键而存在着超分子化学”是对分子与超分子化学的中肯诠释。自从1987年Pederson,Cram和Lehn因为对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来,超分子化学便蜚声世界,受到了科学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1]。

分子化学是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形成分子,是以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化学,可称为特征化学;而超分子化学是以多种弱相互作用力而非化学键为基础,是由多个分子通过这种弱的分子间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化学,和原子间由化学键作用而形成分子的化学不同,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也可以称为表观化学[2-3]。

超分子化合物是由主体分子和一个或多个客体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而有组织的化学体系。主体通常是富电子的分子,可以作为电子给体,如碱、阴离子、亲核体等;客体是缺电子的分子,可作为电子受体,如酸、阳离子、亲电体等。超分子体系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是经典的配位键,而是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即氢键、主客体作用、静电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其键能大约为共价键的5%~10%,且具有累加性,但形成的基础是相同的,都是分子间的协同和空间的互补,因此可以认为,超分子化学是配位化学概念的扩展。

中医药基础理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同疾病临床斗争的结晶,其正确性与科学性不容置疑。众所周知,中医药理论是建立在对人体有序的多分子群作用基础上的宏观规律表征,长期以来大家多是从宏观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对于能否从微观物质基础层面找到诠释物质基础多持否认的态度,并且认为这是中医药理论区别于西医的固有特点,这些观点容易强化“中医药不存在微观物质属性”的观点。这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中医药长期的宏观思维阻碍了以体现中医药理论为核心的微观物质的寻找,从思想上固执地认为找不到,也不想怎么找到,这多体现在中医药院校的人才思维之中;二是长期寻找无果,由于对现代非医学科学缺乏系统而精心的学习,没有找准现代非医学科学理论,只牵强附会地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凑合,多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设备从“静态”的角度进行人体观察,却试图找到能反映宏观“动态”中医药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础,其结果注定要失败,这多体现在非中医药院校的人才思维之中。由于中医药理论的微观物质运行规律长期不明,累遭非中医人士的诟病,因此能否从微观层面找到中医药理论化学作用的本质规律是能否诠释中医药理论并为现代社会所接受(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长期萦绕在作者心头。近年作者在研究网络药理学的成分群与网络靶点的作用规律、在研究中药“穴药”法归经理论、在研究单成分的构效关系时,首次接触到了超分子化学,发现两者有天然渊源关系,这种大小分子群间作用的印迹模板(钥匙)关系理论正是整合人体“海洋般”分子群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宏观规律,阐述中医药理论的“不二法门”理论。因此,本文先从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现状入手,然后与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与中药药性理论结合,剖析人体大小分子群作用的超分子运行规律,证明能从微观物质作用规律层面上勾画出中医药基础理论,据此可提出中医药基础理论微观与宏观现代化的途径与框架图。

1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现状

1.1 超分子化学研究的3个阶段

超分子化学研究经过了主客体化学、分子识别化学和自组装化学3个发展阶段。主客体化学是以主体洞穴包裹客体小分子而形成超分子,为超分子研究的起初阶段,只追求特异的非化学键组成的超分子特异性结构;分子识别化学与医学有历史渊源,早源于免疫学的抗体与抗原识别化学,抗体依抗原表面决定簇识别而合成抗体,两者结合可形成巨大的超分子;自组装化学是基于既有氢键供体又有氢键受体的易形成氢键的分子,或基于既有电子供体又有电子受体的易形成传荷络合物分子,当这种分子以特定的结构存在时会自组装成高分子聚合物。当然,这3个过程不是严格的顺承关系,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的。例如,在模拟细胞膜的研究中,超分子化学家就同时运用了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自组装化学的知识和手段。荷兰的Reinhoudt率先提出了分子印刷板(molecular-printboard)的新概念[4],即将修饰有主体分子(自组装单分子层)的表面作为分子印刷板。这种富集了大量主体分子的表面像自然界的细胞膜一样具有表面识别位点,在这种表面上,客体分子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定位。由超分子化学研究的3个阶段可知,其理论将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解释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2 超分子中的主要主体化合物

超分子的主体化合物是指构成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化合物,其中潜在特异的可结合的模板分子,两者为钥锁关系。在超分子化学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主体分子被发现或者合成,目前经典的超分子化学中的主体化合物如下。

1.2.1 冠醚配合物 这是最早发现和研究的化学超分子物质。冠醚一般是具有(CH2CH2X)重复结构单元的大环化合物,其中X代表杂原子。从环上所含杂原子来看,冠醚化学己从最初的全氧冠醚发展到硫、硒、氮、磷、砷、硅、锗和锡等杂冠醚。冠醚化合物都具有确定的大环结构,不像一般非环配体那样,只是在形成金属配合物时才形成环[5]。

1.2.2 环糊精和环糊精包合物 环糊精(cyclodextrin,CD)也称作环聚葡萄糖,是由若干D-吡喃葡萄糖单元环状排列而成的一组低聚糖的总称。它具有圆筒状疏水性内腔和亲水性外沿,与柔性的开链类似物相比具有特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Villiers于1891年通过用酶降解淀粉发现了环糊精并分离出来,1904年Scharidinerge表征它们为环状低聚糖,1938年Freudenberg等把它们描述成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大环化合物。迄今为止,己有不少专著与若干长篇综述、多于1 400个以上的专利和数以千计的文章描述环糊精及其包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在药剂学上已有广泛的应用,多采用β-环糊精。含有环糊精结构的自组装体己经被应用到分子识别[6]、药物输运[7]、超分子凝胶[8]和微反应器等领域。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曾经特别指出环糊精超分子科学是21世纪化学领域11个突破口之一[9]。

1.2.3 杯芳烃 杯芳烃是一类对位烷基苯酚通过亚甲基在酚羟基邻位连接而构成的一类大环化合物,是酚醛树脂缩合的环状化合物。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40年代Zinke等用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得到的由对叔丁基苯酚结构单元和亚甲基交替连接的四聚体。该化合物的分子模型表明它的形状像一个杯子或花瓶,故称之为杯芳烃。在杯芳烃p-tert-butylcalix(n)-arene的杯状结构底部紧密而有规律地排列着n个酚羟基,而杯状结构的上部具有疏水性的空穴。前者鳌合和输送阳离子,后者则能与中性分子形成配合物。由于杯芳烃的这种独特的结构,离子和中性分子均可作为其形成配合物的客体。

1.2.4 瓜环 瓜环是一类由n个甘脲单元和 2n个亚甲基桥联起来的大环化合物,具有刚性疏水性穴腔及亲水性端口的特殊结构,与客体作用后有可能改变客体物质的理化性质,使得瓜环成为超分子化学的重要主体之一。瓜环作为一种潜在的药物运转、缓释或控释载体,药物与瓜环作用后,可显著地改变药物性质。瓜环是继冠醚、环糊精和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之后的一类新型大环化合物[10-11]。

1.2.5 其他类型的大环化合物 ①葫芦脲:由尿素、乙二醛和甲醛之间的简单反应获得的大环化合物[12]。葫芦脲与环糊精或其他大环化合物相比,其另一特征是具有更加刚性的结构;②卟啉和酞菁:卟啉是在卟吩环上拥有取代基的一类大环化合物的总称。卟吩是由4个吡咯环和4个次甲基桥联起来的大π共轭体系;卟吩分子中4个吡咯环的8个β位和4个中位的氢原子均可被其他基团所取代,生成各种各样的卟吩衍生物,即卟啉。酞菁是与卟啉结构相近的大环化合物。卟吩环“中位”上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即为酞菁。环上未曾和氢结合的氮原子可以接受2个质子,形成正二价离子;已和氢结合的氮原子又能给出2个质子,形成负二价的离子,而同正价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卟啉和酞菁阴离子对过渡金属离子有很强的配位能力[13];③环肽:环肽是以多个氨基酸的肽键构成的环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已报道的环肽大多来自于海棉状和海洋中的节肢动物等低等生物中,实际上环肽和类环肽也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并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还有杂多酸类、多胺类、树状、液晶类等超分子化合物[14]。

1.2.6 人体巨复超分子体 首先人体内的单分子、超分子通过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与自复制组成一定功能的超分子,在众多小分子模板基础上进行超分子主体结构的合成,如参与的各种生化代谢反应酶合成、基于氨基酸的蛋白质合成、基于葡萄糖的肝糖元合成,基于核苷酸的DNA,RNA合成等。这此合成的超分子主体又以亚单位合成巨大功能性超分子主体,众多功能性巨大超分子主体组成细胞器,众多细胞器构成细胞,然后通过自我复制分化成各种功能类型的细胞,再联接形成器官组织,最终构成整个人体。在这个多级的超分子主体生成过程,母体超分子保留了子体超分子的印迹模板,因此人体就是一个拥有各种层次印迹模板,按一定的空间孔穴通道结构进行联接所形成的巨复超分子体。

1.3 超分子的结构与作用的主要特征

1.3.1 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特征 由上述的主体化合物可知超分子结构特征有:①超分子是主体与客体两部分分子组成的非成键化合物,可以结合也可以脱离,主客体分子存在一定的分子构象关系,两者结合程度由构象决定;②主体分子中存在一定形状的孔穴,容纳与孔穴模板相同或相似小分子,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小分子难能进入孔穴或结合不紧,两者存在钥锁关系;③超分子主体之间可结合形成更大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 ④主体分子可以环合生成封闭孔穴,也可非环合聚合成开放孔穴,以螺旋状、片状、胶束、纳米囊、聚合亚单、细胞器及细胞等各种形式,由小分子到大分子形成各种超分子聚集主体;细胞是庞大超分子聚集主体体系,人体更是巨复超分子聚集主体体系,包含了从单分子到各种超分子聚集体的通道结构与印迹模板;⑤各种层次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以特定的孔穴模板相连,形成经络脏腑,组织器管,能与相一致的模板小分子进行作用;⑥超分子的主体与客体结合后形成的超分子,会改变主客体分子的性质,宏观上会表现出小分子在主体分子中的迁移、理化性质的各向异性,同时主体分子的理化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1.3.2 超分子作用的主要特征 具有分子间的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和自复制。

自组织:分子自组织通常指许多相同的分子,由于分子间力的协同作用而自动组织起来,形成有一定结构但数目可以多少不等的多分子聚集体,有以下特点:①包括在空间上或时间上都表现出自发的有序性体系;②包括空间结构和平衡结构和非平衡的结构两者的瞬间动力学的有序性,结构的有序性,结合的非线性化学过程的有序性及能量流动和时间方向上的有序性;③仅仅限于非共价键的超分子层次;④多组分在分子组分间由分子识别或在动力学过程中产生特殊相互作用,表现出超分子的自组织和长程有序性,从而形成多分子有序体。简而言之,就是越有序,组织性越好。如分子层、分子晶、体膜、液晶、胶束、胶体、细胞器、细胞等都是自组织的有序体,人体更是自组织的有序体。

自组装:自然界中存在众多的自组装作用,在生物过程中,基质和蛋白质受体的结合,酶反应中的锁钥关系,蛋白质-蛋白质络合物的组装,免疫抗体抗原的结合,分子间遗传密码的读码翻译和转录,神经递素诱发信号等。自组装体包含了①分子识别:主体有选择性地识别客体并以某种方式与客体配位形成化合物。②分子催化:自组装的超分子配合物具有反应性和催化作用,体现高效能、高选择性。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酰基转移、β-消除、C-C键形成及断裂等可在特定的酶中进行[15]。③分子转移:组装后的超分子常能促进光子、电子或离子的传递。

自识别: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会产生自识别。这是在主客体体系中,主体有选择性地识别客体并以适宜的形式形成主客体化合物,亦超分子体系,与没有相互作用的主体和客体的混合物相比,这种超分子体系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主体识别各种客体的主要方式有与主体空穴的大小形状匹配、配位点特性及数目、配体种类与数目、电荷强弱等。

自复制:超分子的自复制作用就相当于DNA 的自复制。对于后者,首先是DNA 双螺旋的两辫拆开,两根母辫即形成模板,它们的复制原理是一样的。

1.4 超分子的研究与检测手段

现阶段超分子化学的目标主要集中于超分子形成中的机制及应用研究,如确定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研究分子识别与位点识别的机制与过程;研究不同结构层次的组装体、组装过程及组装方法,尤其是生物活性体系及低维体系的组装,自然界的自组装,以及超分子体系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等。

由于主客体分子间包合作用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存在的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及氢键作用力等,超分子体系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理论研究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量子化学和统计热力学2种。量子化学方法主要在电子结构水平上准确地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可望在深层次的理论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16],用于超分子体系弱相互作用力研究的量子化学方法有abinitio,HF,SCF,MP,DFT等方法。热力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超分子中的主客体作用的形成随着温度变化的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主要主体分子、客体分子与超分子的自由能变(ΔGsup)和平衡常数Ksup,可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过程的状态函数变量[17]。用 Schneid提出的成对作用的自由能线性估算方法进行超分子自由能变(ΔGsup)的研究,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实验方法有多种形式,用谱学方法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已成为实验研究的主要手段。红外光谱法:形成了超分子体系时,相互作用部位或基团伸缩振动受到影响,从而吸收峰频率发生一系列的位移,根据位移可对超分子体系间选择性作用力作半定量研究;核磁共振法:形成超分子体系时,选择性部位原子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根据化学位移发生变化的值可研究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分子散射法:对于简单超分子体系给出精确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根据散射数据可以确定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但对复杂超分子体系无能为力;X 射线单晶衍射法:则可通过键长及键角直观地确定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力,另外还有色谱法和生成热测定法。其余研究超分子化学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电位法和色谱法等[18-21]。

1.5 超分子药物与应用

1.5.1 超分子药物研究 在药物制备、合成与发现中超分子化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①超分子动态组合化学用于药物发现:以酶、受体型蛋白等作为模板加入到动态组合库中,库中与之最有亲和力的成分就被放大,而与之无作用的成分将减少。这些放大的成分是该库中最有可能成为先导化合物的成分。②超分子载体用于药物合成:在多相合成药物时,可采用金属超分子载体形式将金属催化剂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而促进药物的合成。③包合型超分子药物制备:将主体分子包合客体药物分子制成超分子包合物,形成分子胶囊可改良药物的水溶性与稳定性。目前,多采用环糊精作为主体分子包合亲脂性药物以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如采用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大蒜素[22]、苯佐卡因[23]。利用环糊精制备结肠、脑、特殊细胞靶向给药系统[24]。还可用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25]。④印迹模板技术用于药物分离:先将被分离的物质作为模板分子与高分子材料进行聚合,然后水解释放模板药物分子。

超分子化学药物可能改变药物的稳定性和在人体的传送机制,即改进药物在体内的膜运输,使药物达到特定的作用靶点,提高和特异靶点结合的能力,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可能开发出具有新的结构、药理、药效和剂型的药物。

1.5.2 超分子药物 对超分子药物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抗癌超分子药物:基于卟啉及唑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抗癌活性[26],如替加氟和硝基咪唑类卟啉[27]。替加氟修饰的卟啉化合物对肝癌细胞 SMCC-7721、结肠癌Volo细胞的体外抑瘤有较好活性。②抗炎镇痛类超分子药物:如将阿司匹林、 烟酰胺与锌离子形成的络合物超分子佛立沙后,不仅改善了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性,还有效地提高了其镇痛抗炎作用[28]。锌(II)-巴氯芬络合物超分子的止痛活性也强于其母体药物[29]。③抗疟类超分子药物:将青蒿素与环糊精制成络合物超分子,水溶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得到了提高。还有二茂铁喹是含二茂铁结构的抗疟类络合物,可以长期稳定的在生物体内表现出抗疟活性,已成为抗疟类候选药物[30]。 ④抗菌类超分子药物:将过渡金属与抗生素或其他潜在抗菌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大部分具有比配体本身更好的抗菌活性,如将喹诺酮类、磺胺类、席夫碱类、缩氨硫脲类和大环类与过渡金属Au(I),Ag(Ⅰ),Pd(Ⅱ)等生成超分子,从这些络合物超分子中筛选出了良好抗菌活性的药物分子。⑤抗结核类超分子药物:异烟肼是一个良好的金属离子螯合剂,能与锰(Ⅱ),钴(Ⅱ),镍(Ⅱ),铜(Ⅱ),锌(Ⅱ),镉(Ⅱ),铅(Ⅱ)及稀土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研究发现将异烟肼及其衍生物制成络合物超分子可提高其脂溶性[31-32],增强其抗结核作用。⑥心血管系统的超分子药物:将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尼卡地平和尼莫地平制成β-CD或HP-β-CD包结络合物,可有效提高该类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溶解性等。将硝苯地平分别用2-HP-β-CD和羟丙基纤维素制成双层片剂,可通过调节二者比例来满足不同释药速率要求[33]。

由上可知,目前的超分子药物多为过渡态金属络合物和β-CD的包合物两大类,多以化学药物的形式研究报批,总体研究层次不高,作为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存在天然的超分子形式,并且中药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模板分子产物,具有与人体共模板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作为超分子的中药药物的研究更有广阔的空间。

2 生物体内、中药超分子存在形式及超分子现象

超分子化学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来自生物体系,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是卟啉环的镁络合物超分子;血红蛋白吸收和运载氧的血红素是卟啉环的铁络合物超分子等。在生物体内,超分子的主体是各种酶、受体、基因、免疫系统的抗体和离子载体的接受位点等,客体是底物、抑制剂、抗原或者药物等。主客分子的共同协作用是产生生命现象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生命体系是一个巨复的生物超分子体系[34-35]。

2.1 糖类

可以分为单糖类、低聚糖和多聚糖类及其衍生物,有均多糖与杂多糖之分。高聚糖类的螺旋结构是开环的主体分子,可与小分子形成超分子,如淀粉与碘呈蓝色;环糊精是由5~7个葡萄糖而成的闭环聚合主体分子,可与很多分子量较小的药物形成超分子,改善药物的不良水溶性与稳定性;氨基糖类也是很好的细胞间质连接物,与脂肪、蛋白质构成细胞间孔穴通道,是构成中医经络脏腑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糖类又是很好的氢供体与受体,分子间可相互作用、结合及自组装形成超分子体系;单糖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其他的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而多糖则可以作为主体分子包合其他中药成分构成超分子体系。由于糖类的普遍存性,研究糖类的超分子形式对解释人体的经络脏腑现象有重大作用。

2.2 氨基酸、蛋白质类

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氨基酸300左右,但能以肽键形成蛋白质的为20种,均为α-氨基酸。蛋白质是超分子主体最好的表现形式。常现的酶类及催化作用,抗体抗原反应,受体、转运体及各种离子通道均能发现超分子物质及能寻找到超分子作用踪影。蛋白质的螺旋、β-片层及四级结构形式是形成天然超分子体最杰出的代表。与糖类一样,蛋白质普遍存在,因此蛋白质的超分子形式对解释人体内经络脏腑现象具有更加重大意义。

2.3 核苷酸及DNA类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靠核苷酸顺序结构产物DNA贮存,构成DNA的核苷酸双螺旋结构本身就是超分子物质。在DNA,RNA的合成及基于RNA信息合成蛋白质均是以超分子形式而发生作用。

2.4 苷类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也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产物。根据其结构中苷元、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存在形式,可自身结合形成各种形式的超分子,如甾醇类与甾体皂苷形成的分子复合物,金属离子与苷元的酚羟基、羧基形成的络合物,多电子苷与缺电子苷形成的传荷络合物等;同时也可与体内的大分子主体形成超分子化合物。

2.4.1 醌及苷类 这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有一定的酸性。醌类为缺电子基团,可与供电子基团,如酚、苯胺形成传荷络合物,如氢醌复合物;也可与β-环糊精(β-CD)衍生物形成包合物,同样可被多糖螺旋形成包合物;也可与空轨道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也易与酰胺键形成氢健络合物;也可与蛋白质形成氢键络合物等超分子。

2.4.2 香豆素及苷类 其基本骨架可视为由邻羟基桂皮酸形成的内酯,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水解开环,生成能溶于水的顺邻羟桂皮酸的盐,加酸后可环合成为原来的内酯。主要与多糖、蛋白质等主体分子形成超分子。

2.4.3 木脂素及苷类 这为苯丙素的二聚体,本类化合物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

2.4.4 黄酮类 泛指具有2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类化学成分。为多电子供体,可与空轨道的金属离子、氢键受体、电子受体等形成超分子;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

2.5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由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分单萜、倍半萜、二萜等。根据其结构不同形成超分子能力相差很大。大多可作客体分子与β-环糊精孔穴分子形成包合分子;也可自身聚合成树脂,也可形成分子复合物;也可形成低共熔物;也可与吐温等表面活性剂形成氢键复合物与传荷络合物,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

2.6 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而多样。可作为客体小分子被包合成超分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重金属、有机酸、多电子基团形成复合物;与鞣质结合形成超分子;环肽类大分子可作为主体分子包合其它成分形成超分子,因此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结构的生物碱可能形成不同形式的超分子,因此生物碱应是形成各种超分子物质较为丰富的一类化合物,加上它富有强大的生物活性,因此研究生物碱各种形式的超分子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2.7 甾体类

甾体类是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甾核的化合物。可作为客分子进行包合,另外最重要的是β-甾醇类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超分子。

2.8 三萜类

三萜类是一类基本骨架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客分子、氢或电子供受体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与糖结合形成皂苷具有表面活性作用,自已可以聚合成胶束形成超分子。

2.9 鞣质

鞣质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透水的超分子化合物;也可与生物碱复合生成超分子;同时自身聚合生成鞣红超分子;还可与重金属盐如醋酸铅、醋酸铜等产生超分子沉淀。因此鞣质是中药成分中最易生成超分子的一类物质。

由上可知生命体及中药中各种成分均可以以主体或客体形成超分子,是研究超分子化学,阐明生命现象的最好载体材料。

3 具有超分子载体特性的生物体决定了超分子化学对阐明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特殊影响

诚如前述作为生物体的人体与中药可以看成是一个由单分子、超分子、聚合超分子及巨复超分子构成的复杂体系。在由小分子构成整个人体有序超分子过程中,其超分子主体保留了客体小分子的印迹模板,形成孔穴通道结构与外界发生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能量联系,否则生命现象难以为继。当人体的各类小分子在心脏搏血功能的推动下,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主体分子对客体小分子表现出机体结构的各向异性作用,亦“气析”现象。水为洗脱剂,溶于水的各类客体分子与组织器官主体分子的孔穴通道产生印迹作用,包括“分子筛、离子交换、吸附、分配与亲合色谱”的各种形式,体现出“印迹模板”特征的“气析”(由于这种作用是产生中医气的本源,并且各组织器官能能象色谱学那样区别客体分子,故定义为“气析”)现象,亦经络脏腑现象。其结果是与组织器官“印迹模板”相吻合的分子产生作用,而不吻合的分子就难产生作用。因此,中医经络脏腑理论正是对人体众多大小分子群在血液流动下所表现出各种 “印迹模板”形式的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高度总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印迹模板”分子通道结构便构成了经络脏腑;通过通道结构与外界机体子体小分子作用就形成了脏象;具有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印迹模板”中药分子便构成了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与经络脏腑的印迹作用便形成了中药药性理论和功效[36];中药复方配伍又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由此便形成了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基础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石。

诚如上述分析,人体各个脏器与血液中的各类成分作用的选择性或偏向性,用现在的化学语言表述为分子间作用的结构因素的各向异性,亦超分子钥锁关系;而宏观上就是几千年来中医药总结出来的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其实这种类似的作用在单分子药物与靶点的构效关系研究中已有表述,也很容易用超分子的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与自复制解释,但由于中医药研究者没有将其归纳总结上升到分子群间的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以超分子化学解释罢了。

由于与生物体具有自然渊源的中药及复方成分必然是这个巨大的超分子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医药基础理论正是这种形形的各种形式的超分子共同作用的宏观现象。因此超分子化学在阐明中医药基础理论中所蕴藏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现代科学理论所无与伦比的。据目前仅有的超分子化学知识,对中医基础理论可作初步解释如下。

3.1 经络及现象

经络的宏观属性已为大量的针灸临床治病实践所证实,但微观属性却没有完全阐明。据目前研究结果,对经络认识有:①神经系统观;②广义的经络观;③生化物质观,代表性观点有P物质的观点,细胞外基质的观点,钙离子(Ca2+)富集观点;④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表明声传播的高振声、低频声和声信号循经性,电传导的低电阻、高电容、良导络性[37],体表红外线热辐射轨迹的循经性,体表发光强度与对称的循经性,磁振动线的循经性,图象扫描(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的透射扫描图象和发射扫描图象的融合技术显示出示踪迹循经迁移线在体内的三维断层图像及立体透视图像[38])。古人采用内视的方法观察经络的走向。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经络的组织形态学位置至今仍在肉眼观察能力之外,没有一种公认的学说进行解释,但大量的临床与科学实验表明,人体经络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将目前的经络研究结果与人体超分子化学结合,由超分子的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与自复制的性质可以推断人体特定模板分子孔穴通道结构,亦经络的必然存在。因此人体经络的微观物质基础是:基于细胞内外巨型超分子主体物质的一定“印迹模板”分子孔穴空间有序排列通道结构;而经络现象是:基于这一通道的体内“印迹模板”分子在心脏搏血作用下,按“气析”所表现出的印迹宏观作用现象,体现出各组织器官“印迹模板”通道的各向异性。根据主体通道结构与客体“印迹模板”分子的钥锁对应关系,具特定通道结构的经络必然体现与客体“印迹模板”分子相一致的光、电、磁、热等效应。由此推知,与十四经络一致,人体的主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大体上为14种模式,而这种微观的“印迹模板”分子孔穴通道相互混杂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散布于各个实体脏器之中,因此相互干扰大,同时经络中的客体小分子受当时的身体状态、饮食习惯不同而变化,因此采用目前的“静态”的观察方法是很难发现其踪迹的,但如果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定能找到“蛛丝马迹”,本团队现已展开了各脏器的体外印迹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初步验证上述假说。

3.2 脏腑理论

如果经络的微观物质基础及现象得以阐明,则中医的脏腑理论自出。心、肝、肺、脾、肾脏象系统为与心、肝、肺、脾、肾经络相似的超分子主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结构,但可能更规则,更集中。同样六腑也与相应的经络有相似超分子主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结构。脏腑所体现的脏象与功能也与超分子主体孔穴通道印迹作用相关,是血液中客体分子物质与组织器官主体分子“气析”作用的结果。由于五脏、六腑有各自的超分子主体物质孔穴通道,且相互混存重叠,只是在各脏器中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所以不能用简单的西医形态学的研究来发现经络脏象,按目前西医的实体解剖器官来阐明中医药理论是行不通的。因此,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只能基于超分子化学,以经络脏腑与各分子所表现出的“共“印迹模板”气析”规律的研究为核心,建立人体内超分子孔穴通道、“印迹模板”、迁移规律、微观物质与宏观现象关联的新分析方法才能揭示中医药作用规律。其中小分子对经络脏腑孔穴通道的“印迹模板”规律,也就是各经络的标准“印迹模板分子”的研究尤为重要,也最为困难。

3.3 气的物质特征

中医所述气抽象而不好解释,但根据经络的微观物质基础及产生脏象的超分子印迹作用原理则变得容易解释。中医所述的气是指运行于经络脏腑主体之中的客体分子及作用关系。根据经络脏腑主体与客体的特点,可分为①元气:泛指所有经络脏腑主体之中的客体分子及作用关系,包括先天、后天所产生主、客体分子及相互作用关系。②宗气:与呼吸相关的经络脏腑主体及客体小分子及作用关系。③营气:运行于经络脏腑主体的食物客体分子及作用关系。④卫气: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经络脏腑主体的客体小分子及作用关系。⑤经络脏腑之气:运行于具体经络脏腑主体的客体小分子及作用关系。因此中医气的共同特点是所观察经络脏腑主体与客体分子的“印迹模板”特征及“超分子印迹”作用关系。根据主体与客体的作用及表现形式不同而分类,关系错综复杂,仅用中医抽象的概念难以解释和理解,若用超分子化学则变得非常清楚明了,而且还可以测定。

3.4 中药药性理论

同样中药药性理论也就不难研究了。基于与经络脏腑“印迹模板”是中药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理论,可建立超分子“印迹模板”通道法:根据各经络脏腑孔穴通道特征,建立最佳的模板分子模型,然后采用分子相似度方法,分析各分子与各经络脏腑的相似程度,再经多元统计学可以得出所含成分群的中药对哪个经络脏腑的选择性最强,效应最好,首先解决中药归经问题;再根据各经络的分布走向,分析中药成分群的升降沉浮;再研究味蕾的超分子孔穴分子模板特征并将其与药物归经结果联系,则解决中药的五味问题;再结合中药毒性效应,阐明中药有毒无毒问题;最后将中药作用规律与生物热效应关系,解决中药四性问题。因此中药与经络脏腑的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亦中药的归经理论既是研究中药药性突破口,也是阐明中医经络脏腑理论的突破口,而中药四性问题研究表面容易,实际最难,只有等到中医药研究方法的全部建立后才能研究,在掌握中药作用前后主、客成分的变化规律后,可建立热力学方程解决。

3.5 中医药理、法、方、药理论

当经络、脏象、气与中药药性基础问题解决,则可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的诊断、方剂学等基础性学科问题;构建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构建起以经络、脏象、气为核心的印迹作用规律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包括微观的经络脏腑超分子作用机制,宏观的超分子作用现象测定方法及状态函数表征体系。

中医诊断学:构建主、客体分子的“印迹模板”超分子化学作用规律的中医诊断系统,包括微观与宏观、体内与体外、宏观现象测定与状态函数表征、测算与预测等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创立适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气析”的现代诊断仪器系统。

方剂学:构建基于中药群体配伍超分子群对经络脏腑“印迹模板”作用规律的预测及验证科学体系,阐明中医方剂的配伍理论。

其他临床学科: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诸科的特点结合,构建中医临床诸科的疾病的病因分析、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的科学体系。

因此,就目前的已知超分子化学知识来看,超分子化学对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将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应引起中医药现代化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 当前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应注意的问题

自从1997年全国第一次召开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研讨会至今,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历程快20年了,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突破性的进展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应注意的问题。①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但研究时却难能推行:众所周知,中医藏象证候、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经络研究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基础关键枢纽问题,目前一般都将三者分开单列研究,尽管单独研究可取得一时成果,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困难。这种研究方法容易割裂中医治病“理、法、方、药”的整体关系,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悖。由于中医的理、法需中药干预则明;方、药需对证治疗才灵;理、法、方、药需整体贯通方活。因此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应将其作整体融为一炉进行研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中医药基础理论自成体系,不需要现代化。目前中医药现代化进展不大,研究处于低潮,有一部分对现代科学知识还不了解的中医药工作者认为中医药难能、也不需要现代化,持这种观点的人最终会损害中医。③过分强调整体,忽视微观。整体观念是中医特色,但不能认为中医只有整体而没有微观,应重视整体与微观的辨证关系。众所周知,物理学既研究宏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如力学、电磁学;也研究微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如原子结构理论,统计物理学;也研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如热力学、动力学方程。因此宏观与微观物质运行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中医药也是如此。有中医药经络脏腑理论的临床存在,必然有其微观的物质基础进行支撑。④区分宏观与微观的测定与表征方法。目前尽管中医药理论强调宏观特征,但研究思路与方法却是微观成分;因此应区别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与表征方法不同,宏观采用状态函数表征,多测定光、电、磁、色等宏观变化,微观采用化学物质结构表征,多测定物质的量变及化学性质等。⑤中医与西医结合。中西医来源于不同体系的医学理论,尽管目前还难能从科学的本源上实现结合,但随着中医药理论作用物质基础的揭示,中西医药会从微观化学本源基础进行结合:基于单分子化学成就西医理论;基于超分子化学则辉煌中医理论。⑥中医药的发展方向。由上述中医药超分子化学分析可以预知本世纪将是中医药理论现代的世纪。代表了未来化学发展方向的超分子化学也同样代表以此为基础的中医药理论是未来生命学科的发展方向。⑦药物研究方向。同样基于生物体超分子理论,药物将由目前单一“化学型”药物向基于“印迹模板“超分子客体群的宏观“数理型”药物方向发展。

由上可知,随着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以上问题的不断廓清与解决,中医药与西医将在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间消融,以超分子理论表征的现代化的中医药理论将会成为21世纪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

5 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路线图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已非常清晰,中医药现代化实际上是用超分子化学重新整合中医药理论并进行表述的过程。对于超分子化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人体的超分子作用规律研究,但由于人体是更为复杂的超分子体系,体内各种主、客体分子混杂,相互干扰。因此创立适用于人体的超分子物质、性质与现象的研究技术与现代仪器将会更加重要与艰苦。下面就中医药现代化的框架图进行说明。

5.1 首次创立中医药体内超分子化学与技术研究方法

在超分子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体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物质基础的特殊情况,创建以研究生物体(主要为人体)为主的超分子化学与技术方法研究平台。

5.2 展开经络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物质基础研究,阐明经络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展开经络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基本属性、特异性与各向异性研究,阐明经络的科学内涵,主要难点在于寻找标准的经络“印迹模板”分子,作为探针分子研究经络,通过光、电、磁、色等组织性质的各向异性变化,显现经络的实体。

5.3 展开脏腑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物质基础研究,阐明脏腑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展开脏腑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基本属性、特异性与各向异性研究,阐明脏腑的科学内涵,主要难点是怎样克服各实体脏器孔穴相互混杂干扰测定的难题,建立各经络脏腑孔穴印迹模板专属性高的检测方法。

5.4 展开经络脏腑实质(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与功能关系研究,阐明脏象与气的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展开经络脏腑实质的特性与其功能属性关联性的研究,阐明微观超分子物质基础与宏观脏象、气的内在联系的本质规律,解决气的物质属性。主要难点是怎样测定各孔穴通道与模板分子的印迹效应,建立中医经络脏腑、气血的测定方法与仪器。

5.5 展开经络脏腑的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研究,建立脏象表征方法

采用生物数学、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原理,展开经络脏腑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阐明微观超分子作用规律与宏观脏象表征规律,主要难点是建立微观分子与宏观统计学的数学模型及参数体系。这一过程叫中医药数理特征化(而非中医药数字化),也就是用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方法表征基于巨复超分子体系的宏观综合性质。

整合上述5个方面,结合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将创立起以超分子化学为基石的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数理特征化现代学科体系。完成这一过程,可实现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及中医诊断学科现代化。

5.6 展开中药微观物质基础及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研究,阐明中药微观物质基础的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免疫学与现代仪器科学建立基于印迹孔穴为基础的免疫芯片中药成分高通量分析方法;结合生物数学、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化学原理,展开中药微观物质基础的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阐明中药微观超分子结构与宏观脏象作用的印迹表征规律,主要难点为中药全成分群快速高通量测绘分析方法的建立。

5.7 建立中药药性与功效研究方法,实现中药学现代化

如前述,采用超分子化学、生物数学、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化学原理展开中药归经、升降沉浮、五味、毒性及四性及功效研究,构建以经络脏腑的超分子作用规律为核心的中药药性及功效理论。实现中药学学科现代化,主要难点是构建中药药性定量表征体系。

5.8 建立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方法,实现方剂学现代化

采用超分子化学、生物数学、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化学原理展开中药复方配伍及方证关联研究,构建以经络脏腑的超分子作用规律为核心的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实现方剂学现代化。

5.9 中医临床诸学科的现代化

以已现代化的中医药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中医临床诸科病因与病机、治则与治法、遣方用药规律研究,实现诸学科现代化。

5.10 中药学诸学科的现代化

以已现代化的中医药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中药学诸学科,如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与中药药理学规律研究,实现诸学科现代化。

这样就可以创立以中医药经络脏腑为基础,以中药复方多成分群用药为特点,以超分子化学印迹作用规律为表达内容的“理、法、方、药”现代化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至此,作为以单物质属性研究擅长的西医将与中医药理论融合成新的医学体系:既体现单分子特征化学属性,又体现多分子的超分子表观化学属性的医学理论体系,宏观与微观实现高度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多为体外建立的方法,对于像人体这样包含了极其复杂的超分子复合体,上述方法能否适用还需验证,但创建适用于人体的超分子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将对阐述中医药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充满着挑战。

综上所述,本文首次阐明了超分子化学理论可以重构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这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Ariga K, Kunitake T.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M].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2006.

[2] 徐家业. 超分子化学发展简介[J]. 有机化学,1995,15(2):133.

[3] Conn M M,Rebek J J. Self-assembling capsules[J]. Chem Rev,1997,97:1647.

[4] Lehn J M.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scope and perspectives[J]. Angew Chem Int Ed,1988, 27(1):89.

[5] 刘育,尤长城,张衡益. 超分子化学: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8.

[6] Sun H Y,Bai Y,Zhao M G. New cyclo dextrin derivative 6-O-(2-hydroxybutyl)-β-cyclodextrin:prepa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 binding and recognition[J]. Carbohydr Res,2009,344:1999.

[7] Shen J,Hao A Y,Du G Y. A convenient preparation of 6-oligo(lactic acid)cyclo-maltoheptaose as kinetically degradable dericative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am oxicillin[J]. Carbohydr Res, 2008,343(15):2517.

[8] Li Y Y,Liu J,Du G Y. Reversible heat-set organogel based on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β-cyclodextrin in N,N-dimet hylformamide[J]. J Phys Chem,2010,114:10321.

[9] 余德顺,杨明.环糊精包埋技术及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24(11):44 .

[10] 马艳辉,黄英,祝黔江,等.抗癌药物甲胺蝶呤与八元瓜环相互作用的研究[C]. 重庆: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2010.

[11] 李春荣,丛航,薛赛风,等. 瓜环作为异烟肼新型潜在药物载体的研究[C]. 重庆: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2010.

[12] 杨辉,谭业邦,黄晓玲,等. 葫芦脲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09,21(1):164.

[13] Zhou C H,Xie R G,Zhao H M.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midazolium cyclohanes[C].Org Prep ProcInt,1996,28(3):345.

[14] 李文林,李梅兰. 超分子化学的现状及进展[J]. 广东化工,2009, 36(9):80.

[15] 陈琴,冯腊梅,赵为民,等. 壳聚糖担载Sn配合物催化金刚烷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4:462.

[16] 陈强,谭民裕,刘伟生. 超分子中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概述[J]. 化学通报,2001(4):236.

[17] Parca T N,Caulder D L,Raymond K N. Selective encapsulation of aqueous cationic guests into a supramolecular tetrahedral [M4L6]12- anionic host[J]. J Am Chem Soc,1998,120(31):8003.

[18] 黄英,王娟,郭改英,等. 光谱法研究硫鸟嘌呤与七元瓜环及牛血清白蛋白的超分子相互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34(2):375.

[19] 李慧. 荧光光谱法研究磺化杯芳烃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D]. 太原:山西大学,2008.

[20] Venyaminov S Y, Baikalov I A, Shen Z M, et al. Circular dichroic analysis of denatured proteins: inclusion of denatured proteins in the reference set[J]. Anal Biochem,1993,214(1):17.

[21] Perczel A, Hollósi M, Tusnády G, et al. Convex constraint analysis: a natural deconvolution of circular dichroism curves of proteins[J]. Protein Eng,1991,4(6):669.

[22] 齐美玲,高晶,邵清龙. 大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大蒜素的含量测定[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4(7):650.

[23] 高永良. 苯佐卡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1991,26(3):154.

[24] 聂淑芳,潘卫三,郭宏. 环糊精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 药品评价,2005,2(1):69.

[25] 赵梅,王晓东,张莉莉,等. 超分子包合技术在新药研制中的应用[J]. 山东科学,2012, 25(1):103.

[26] 于克贵,周成合,李东红. 卟啉类抗癌药物新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2):1296.

[27] 周成合,张飞飞,甘淋玲,等. 超分子化学药物研究[J].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39(3):208.

[28] Zhou Q D,Hambley T W,Kennedy B J,et al.XAFS studies of anti-inflammatory dinuclear and mononuclear Zn(Ⅱ)complexes of indomethacin[J].Inorg Chem,2003,42(25):8557.

[29] Jain S,Jain N K,Pitre K S.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and analgesic behavior of Zn(Ⅱ)-baclofen complex[J].J Pharm Biomed Anal,2003,31(5):1035.

[30] Dive D,Biot C.Ferrocene conjugates of chloroquine and other antimalarials:the development of ferroquine,a new antimalaria1[J].Chem Med,2008,3(3):383.

[31] Bottari B,Maccari R,Monforte F,et al.Isoniazid—related copper(Ⅱ)and nickel(Ⅱ)complexes with antimycobacterial in vitro activity. Part 9[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0,10(7):657.

[32] Bottari B,Maccari R,Monforte F,et al.Nickel(Ⅱ)2,6-diacetylpyridine bis(isonicotinoylhydrazonate)and bis(benzoylhydrazonate)complexes:structure and antimycobacterial evaluation. Part XI[J].Bioorg Med Chem,2001,9(8):2203.

[33] Wang Z,Hirayama F,Uekama K.In vivo and in vitro evaluations of amodified——release oral dosage form of nifedipine by hybridization of 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 and hydroxypropyIcelluloses in dogs[J].J Pharm Pharmacol,1994,46(6):505.

[34] 张中强,涂华民,葛旭升.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进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4):453.

[35] 夏赞韶,贺福元,邓凯文,等. 中药分子印迹技术对中医药理论的特殊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1266.

[36] 邓凯文,贺福元. 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穴药”法的提出[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0):1643.

[37] 陶必修. 中医经络的现论[J]. 应用物理, 2013(3):13.

[38] 祝总骧,徐瑞民,田嘉禾,等. 正电子断层扫描显示经脉血气运行的三维定位[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3):129.

Special impact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on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HE Fu-yuan, ZHOU Yi-qun, DENG Kai-wen, DENG Jun-lin, SHI Ji-lian,

LIU Wen-long, YANG Yan-tao, TANG Yu, LIU Zhi-gang

(1.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2. Property and Pharmacodaynamic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3.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4. The First Affinity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

5. Supramolecular Mechanism and Mathematic-Physics Chracterization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篇12

目前,高职高专中医临床课程教材仍为本科教材的缩减版。而本科教材为适应现代中医院校教育需要而编写,分科、分系统、分病种、分证型论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但人体是复杂的、整体的,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材生病,医生也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看病,那么教材疾病简化论述反而割裂了人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专科教材为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在本科教材基础上简化了理论论述,疾病证型和方药更简单,病种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证型之间的联系均论述不足,导致学生疾病观和诊治思维缺乏。教师教学时照本宣科,不能培养学生面对临床复杂情况辨证论治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生及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2017年7月10日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提升医学生学历层次”。生源质量与医生培养质量确有较大关系。在我国农村及某些城市社区,医学本科生不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更为稳定。但不可否认目前高职高专医学生生源质量较差。相比本科医学教育,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时间大大压缩,生源质量较低,学生学习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在高强度的学习中,由于课程多、任务重,学生难以挤出时间进行课外和线上预习、复习。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没有精力去拓展和探索。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实力并不强,临床教学条件不好、水平不高,难以做到真正的校院合一,故中医专业临床课程教师普遍不能教学、临床双肩挑。这就导致临床课程教师临床经验不足,难以理论联系实践。正因为目前存在的教材、学生、教师、教学医院诸多问题,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毕业后不能快速“上手”。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基础知识与中医临床思维缺乏,解决方案应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夯实基础,反复训练,树立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由于临床工作需要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故在反复训练临床思维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复习基础知识。

2中医临床思维

王永炎[1]认为,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疾病与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中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临床完整、复杂的思辨过程,这就是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国医大师孙光荣[2]总结了“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中医专业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思维,可以从中医诊断学课程所讲授的辨证方法入手来培养辨证论治思维,即八纲辨证思维(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病性辨证思维(六、气血、津液辨证)、病位辨证思维(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初学中医的学生还未经历临床磨炼,学完中医诊断学课程后,还要在临床课程学习中进一步训练中医临床思维。从教材编写、教学要求和目标来看,中医内、外、妇、儿科学等课程阐述最多的是脏腑证治思维,即要求学生辨出患者的病性、病位证素,分清主次,组织证型,然后处方用药和交代医嘱。这是学生相对容易理解并可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中医临床思维,因此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应该加强训练。在中医内、外、妇、儿科学课程教学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整体安排学生进行脏腑证治思维训练,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实习前就“会看病”,有较强的脏腑证治能力。

3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

3.1整体安排

三年制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一般第一学年安排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课程,第三学年安排实习。对于中医临床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安排中医内科学,第四学期安排中医外、妇、儿科学,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医内科学课程作为其他临床课程基础的重要性质,需先行开课学习。正由于中医内科学课程的专业核心地位,且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占比最高,一般医药院校设置课时较多,如我校中医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每周10学时,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专业每周6学时。教材内容中,内科诊治所用临床思维主要为脏腑证治思维,内科临床实践亦如此。因此,综合以上条件,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反复训练学生脏腑证治思维,应把重点放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为在其他课程中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复习脏腑证治必需的中医基础知识,如藏象理论、病因病机学说、辨证能力、方药知识等,使学生强化记忆,尽量达到烂熟于心、随手拈来的程度。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训练以脏腑证治思维训练为主,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掌握各课程均需的专业知识,具备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在中医外、妇、儿科学课程教学中,注重训练专科临床思维能力,层次递进,整体安排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的脏腑证治思维训练。

3.2脏腑证治思维的能力要素

其一,脏腑证治的前提是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病因病机理论。掌握藏象学说,有助于快速、熟练辨别、归类各种病象,以内在联系形成证候,为脏腑证治的辨证关键。掌握病因病机学说,则能明确人体生理、病理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在学习中医内科学课程时,需要概述内科病证的共性常见病因病机及整体脏腑病证辨治概要,这一内容可以参考本科教材添加。其二,熟悉八纲、病性、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与脏腑辨证的相互关系。各种辨证方法均有其实用价值,中医专业学生应全面掌握这些辨证方法的内容,尤其是各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做到重点掌握脏腑辨证而不偏废其他辨证,争取做到熟练判断选择。其三,培养从整体出发的临床决断能力。脏腑辨证的准确与否,与病位、病性的辨别准确与否有关,学生还需善于判断病位、病性的轻重或主次,明确主证与兼夹。辨证准确后,才能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分清病理因素的轻重主次,才能明确治疗的先后主次。临证决断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是需要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作为铺垫的。其四,牢固掌握方药基础知识。掌握方药知识是临证处方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学生中药饮片辨识能力强,能为理解、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打下基础。方剂的组成、配伍特点及主治均需牢固记忆,多背方,临证时才会有“站得高望得远”的感觉,随手拈来,更为对证,疗效也更好。其五,能随证加减变化组方。能熟练随证加减变化的前提是熟悉中药的性味功效、多背诵方剂和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医基本理论,尤其是方剂配伍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治则治法理论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药物加减。加味的选药往往是从方中而来,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其六,学会交代医嘱(含辨证调护)。医嘱内容包含中药的煎服法,尤其是特殊煎服法,以及配合药物治疗的饮食、运动、心理调整等养生保健措施。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中药煎服注意事项,熟悉中医药养生保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调护措施。

3.3临床思维训练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