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时间:2023-02-20 05:08: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阳光体育活动

篇1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我们学校倡导我们要多锻炼身体。今天,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在宝带实验小学的大操场上又一次拉开了帷幕。

做完广播体操《希望风帆》,每个班级绕着操场开始进行长跑锻炼。我们班的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弧形白线跨开了步子。“一二一!一二一!”伴随着整齐的口号和运动音乐,同学们越跑越起劲,仿佛跑了步就能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一样。虽然人人脸上都洒满了汗珠,但我们丝毫没有表现出疲倦劳累的样子,反而还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在跑步过程中,我心想:看来,长跑活动不但能缓解疲劳,而且能放松心情,真是一举两得呀!

跑完步,我们还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有的玩“打野鸭”的游戏,猎人动作敏捷,野鸭逃脱迅速;有的踢毽子,“高手”一下能踢几十个呢!有的玩掷沙包,把沙包投得老远……大家开心得又蹦又跳。

阳光体育活动,为同学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增强了同学们的体质。开辟了同学们的体育运动之路。

指导老师:郁盈

篇2

6:00-6:25   广播体操    跑操

二:课间

9:50-10:10  跑操

三:下午课外活动

4:50-5:30    自由活动时间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在体育器材室借器材(跳绳  篮球  乒乓球  足球  单杆  双杠等)

四:注意事项

(一)安全第一,在运动过程钟一定要确保学生在安全为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全程陪同,随时关注学生动向以及引导学生运动。

篇3

在早锻、大课间活动中,全校的各个年级都进行活动,因为学生少,我们用集体性的项目来进行组织,这样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好学生进行锻炼。针对农村的气候变化特点,我们对不同时期的锻炼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夏季天气炎热,如果进行强度大、运动量大的活动,学生非常容易出汗、疲劳,早锻后学生马上是就餐时间,大课间后是上课时间,这样势必会影响早锻、大课间后的就餐健康和上课效果。根据以上情况,在夏季我们选择强度较小,运动量适中的项目进行锻炼,内容主要有广播体操、静力拉伸操、太极拳等。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融入相关的文化、精神内涵,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当然,每天早锻和大课间的锻炼内容是不相同的,以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冬季天气较冷,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国家也要求组织进行“阳光冬季长跑活动”。因此,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我们选择跑操的形式来进行锻炼,这样既是对学生意志力的磨炼,也是对学生集体感的提升。

二、下午体锻课

体锻课的组织有计划进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场地、器材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全面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学生参加锻炼的方式则由学生自由选择。

三、课外阳光体育活动

我校结合本地区体育传统和气候变化特点,整理出适合学校实际的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努力推行“每月一赛”。

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收获

(一)“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是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早锻和下午体锻课这两段活动时间,加上大课间的时间,保障每位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二)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我们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和体育传统,结合学校的场地、作息时间等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锻炼内容丰富、参与度高、锻炼效果较好、组织灵活的学生体育活动体系。从丰富早锻、大课间的内容,充分利用下午体锻课的场地器材,到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努力推行“每月一赛”,切实提高了学生健康水平。

五、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思考

经过六年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学校在这方面的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不足,下面就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问题发表几点思考。(一)学校领导是否重视,是活动开展的前提。校长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认识”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的成败。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中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方位保证学校体育科和学生活动时间。(二)社会、家庭是否支持,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现在社会上对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论英雄”,家长更是以某重点中学,某名牌大学为目标,只考虑子女智力方面的发展,而在身体健康方面往往缺乏考虑。在如此的社会氛围和家庭教育下成长,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习惯,不能积极、充分地参与体育锻炼。因此,只有让社会形成正确的评价取向,让家长有良好的健康教育意识和体育锻炼认识,才能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三)物质条件是否充分,是活动开展的保障。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经费的欠缺,很难保证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提供给学生使用,要开展丰富的阳光体育活动就更加困难了。对此,要加大弱势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建设足够的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同时,学校体育工作者也要创新体育精神,挖掘地方体育特色,转变思维,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特色阳光体育活动。

作者:李学友 单位:福建省邵武市金坑中学

篇4

学校利用各种阵地广泛宣传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师生、家长、全社会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这项工作,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全体师生要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广泛的共识及人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力争全员参与,精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常规的阳光体育活动,形成制度。

二、营造氛围,培养习惯

调整体育工作的重点。从过去开展好常规体育活动提高到着力于增强全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应该正常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心。不要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而放弃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开放校内体育资源。针对休息日和假期学生没有锻炼场所的现状,制订开放校内体育资源计划,适当安排校内体育资源开放日。或在不同时段开放不同的校内体育资源,并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学生安全。

实施体育考试制度。按照规定做好学生体育考试工作,把学生体育达标率和优秀率作为体育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指标和年终考核依据。

注重科学训练。体育成果既是体力的付出,又是智慧的结晶。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利用休息日或假期到高一级教练员培训班学习,提高他们的教练能力和水平,保证体育训练的科学性。

三、组织教学,培养兴趣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兴趣。而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是依靠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来培养的。为此,要求体育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改革教法。每教一项教材,首先,要钻研此项教材的魅力所在。其次,要研究此项教材怎么教学生才爱学,才有兴趣。第三,有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如健美操、器械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只有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课虽完而兴未尽”,才能让学生带着“余兴”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寻求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觉积极性。

四、发挥作用,提高质量

导向作用。班主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开展好班级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如在开展冬季“三项”体育活动时,如果班主任能积极宣传进行冬季长跑时提高心肺功能、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那么学生就会崇尚冬季长跑活动。所谓导向,实质上就是班主任指明方向。

教化作用。班主任的教化作用是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班主任若能亲自参加锻炼,就能密切师生关系,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影响、教化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凝聚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在开展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因思想性格、体育兴趣、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差异,常常表现出个体的倾向性,喜欢的就锻炼,不喜欢的就不锻炼,或是参加了也不积极。为此,班主任可以用班级集体的体育目标和集体荣誉来感召学生,从而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如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或是“达标”运动会等。这些都可通过班主任的号召,以集体的行为意识来取代个人的行为意识。使全体学生产生一种依附感和归宿感,把班级作为体现自己运动能力的集体,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驱动力。

约束作用。体育锻炼苦乐相随,积极主动的从事各种体育锻炼,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尚未形成。因此,搞好中小学体育工作,利用班主任的约束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有支配的权利效应,也有无形的约束作用。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是无声的号令。在开展体育锻炼时,班主任通过班级集体的价值认同使学生自我约束,产生一种理应如此的心理。

五、体现主体,提高热情

篇5

少年儿童的健康关乎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日后幸福生活的保证,拥有健康的体魄,就拥有了巨大的本钱,就能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身体保证。

但令人忧虑的问题是,目前中小学生甚至于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远远不能达标。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都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下降和低能,体能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不升反降,小学生的健康问题令家庭和社会越发的关注,并且成为一个让全社会感到担忧的问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无疑是一种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阳光体育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针对学生健康状况开展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形式,制订阳光体育评估、监督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阳光体育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形式而选择的运动项目,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应该与运动年龄相匹配。在开展阳光体育中,要体现学校的特色、班级的特色,强调全员性,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方便实施,生动有趣,便于推广。

阳光体育也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校本教材内容,作为一个固定的活动版块,在学生中积极推广。开展阳光体育的目标是使8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让每一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习惯,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大造声势,强化意识,在全校学生中形成阳光体育的良好风气和锻炼习惯。

二、开展小学阳光体育的措施

教育部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堪忧的现象而提出的,所谓阳光体育就是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享受阳光和空气,每天保证一小时户外身体锻炼时间。现在的小学生虽然每天有大课间活动时间,还有相应的体育课时间,但是真正用在户外专门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也就十几分钟。因此,增强学生户外的有氧运动,是开展阳光体育的目的,也是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初衷。

1.立足班集体,“重视踢跳”

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的教学任务,所以开展阳光体育是弥补体育课教学只能学习技能而不能充分锻炼身体的弊端,因此,要努力实践、摸索、思考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可以制订适当的运动。

同时,要在活动的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竞争和拼搏精神。踢毽子和跳绳都是全身大体力运动,对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跳踢运动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

坚持长期的跳踢运动对于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项益智、益身的极好体育运动,对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培养良好体育习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利用大课间,立足课堂

广播体操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体育活动,为多少代人提供了健身的机会,其编排的科学,实施的集中和方便,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阳光体育活动的最佳选择。学校的大课间操就是最好的阳光体育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操的活动时间,强化效果,以此作为学生阳光体育的活动内容。

学生学习一套广播操不容易,而且广播操的编排是非常科学的,对促进学生的健康非常有利。所以,推进阳光体育,我们要利用广播操利于普及的优势,在周一、三、五的上下午进行两次大课间广播操活动,基本可以保持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

比如,加强广播操的标准化练习,组织班级间的广播操比赛,既强身健体,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充分利用体育课的实践,训练学生列队、快速集合,保证队伍的整齐,动作到位,行走姿势大方,身姿矫健,跑步时保持均匀呼吸。

在小学阶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气息,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师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可以广泛地接受阳光,参与有氧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增强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淑芳.阳光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5(2):52.

篇6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94

一、 城市小学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场地器材等因素限制了活动的展开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学校特别是建校较早的学校已被周边高大的建筑物挤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甚至还有继续被挤占和压缩的可能。学校仅有的小操场变成了城市中的锅底坑,别说是拓展,就连现有面积也不能保证。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学校生源激增。一些学校为了使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全面”,有限的活动场地又被切去一部分建设为各功能室。一些学校的学生平均占地面积,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差距很大。有限的活动场地、器材,以及不断增加的学生使活动场地显得十分拥挤,学生“施展拳脚”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好几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时拥挤问题更为突出。如何让学生尽情活动而又不受或少受场地的影响是城市小学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自身在短时间无力彻底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确实为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基本适应了办学的要求。但是,学生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却没有同步跟进,学校水泥硬化的操场还是多年的不动产,器材也只有几块垫子而已。学生室外的一切活动如跑步、踢球、投掷,技巧等一切活动都在坚硬、光滑的水泥地面上进行。这样既不能使学生的活动“洒脱”展开,也为学生们的活动安全留下了隐患。试想:学生活动时战战兢兢,时刻担心被摔伤,这种情况下如何尽情地展开活动?教师也最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学生的活动受场地、教师的安全要求限制,各项活动如同蜻蜓点水般一样浮浅,活动的目的也大打折扣,学生活动的兴趣也不高。

(二)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关注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确保每一个学生享受阳光体育的快乐,确保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而要达到这种最基本的要求,除场地、器材因素以外,还需要体育教师多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不同需要和兴趣爱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然而,由于教学活动的人数过多、场地小、班级互相干扰等因素的制约,体育教师只能以安全第一、锻炼第二为宗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组织和管理学生上面,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尊重和兴趣爱好选择只能望生兴叹。

(三)体育资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学生的身体练习,而完成相应的练习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场地、器材。近年来,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与新课程的要求相比,还是显得相对滞后,符合体育新课程要求的体育资源还没到位。过多的学生造成场地的拥挤和器材的短缺,学生的正常练习和活动得不到保证,阳光体育、享受运动、激发兴趣又从何谈起?另外,专业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大部分的体育课教学任务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兼职教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又没有机会进行体育专业培训,也不能完全胜任专业性较强的体育课教学工作。

(四)制约影响了特色活动的开展

现在全国各地学校都在推行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本来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学校场地相对较小,班级和班级人数相对较多,影响了活动的充分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像篮球、羽毛球、足球、排球、轮滑等不能正常开展,设计展开的活动机械而呆板,给组织一些大型活动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根据学校实际选择项目展开活动

草原民族性格豪放,体质强健是因为驰骋的空间不受限制。有道是:花盆里育不出参天松,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在一个小院子训练出千里马,才能显出驯马师的本事。既要展开体育活动又不受活动场地的影响,该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等场地问题解决以后再进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拓展。

1.首先学校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体育活动项目时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不过分追求项目上的高大全,不应机械地一定要把足球等大项目作为学校的品牌,而应精心设置受场地因素影响较小的项目,器材不足可动员教师和学生自制简陋的器材。各班级体育课上课时间上错开。

2.学校地上(地面)场地不够用又不容易拓展,是否考虑天上(在楼顶开辟活动场地)?能不能化整为零分组分区域进行,在安全措施保障的前提下是否把眼光投向校外(学校附近的社区,体育场,公园除晨练晚练以外可都是空闲的)?

3.对现任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扎实的培训,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他们胜任体育教学工作,不再把体育课当做可有可无的活动,不再把年纪大的语数英教师退下来作为体育教师不足的补空。

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展开扎实活动。可以合理借鉴音乐教学中唱游一样的形式,甚至可以吸收广场舞、钢管舞、民族舞、街舞等作为体育课活动形式的元素,进一步创新改革。形式不必拘泥,只要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就是好方法、好形式。

三、提高阳光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篇7

一、创建“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

阳光体育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高等学校在体育教育工作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独特的优势,创建融体育教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群体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科学研究“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传播阳光体育运动新观念,是推动阳光体育在甘肃省高校的全面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1、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阳光体育要求大学生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离开体育知识与技能,阳光体育运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应为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体育教学成绩评定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相结合。

2、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成立学生体质监测实验室作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门机构,配备和充实实验室管理和师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实验研究,带动体育教学改革,切实通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目标。

3、“四层面”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应最大限度扩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层面,拓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渠道和途径,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做到“全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竞赛,天天有热点”。从学校、院(系)、体育社团(俱乐部)和学生四个层面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体系。学校从全局出发,制定详细学校阳光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统领全校;院(系)根据学校计划,制定与学校整体计划相适应的院(系)内部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组建队伍,配合学校计划积极开展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参考学校、院(系)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结合自身体育社团(俱乐部)的特点和性质,制定本体育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与竞赛计划,上报学校体育活动主管部门,学校体育院(系、部)予以技术和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的支持;学生个人则可根据个人体育爱好与兴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利用体质监测实验室实践教学条件,系统学习运动处方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个人运动处方,并以此来督促自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检查自身课外体育锻炼效果。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学生的早、晚锻炼;院(系)间和院(系)内部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的各种体育活动;院(系)各种体育代表队的课余体育训练。

4、建立“两梯队四级别”体育竞赛体系学校和各院(系)组建两个梯队的体育运动代表队,常年坚持课外体育训练,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系)级四个级别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展示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成果,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树立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体育精神。5、体育科学研究“四个着眼点”高校的体育科学研究在阳光体育上应注重“四个着眼点”,体育教学改革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科研论文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教材、著作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

二、高等学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探索

高等学校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和中小学应有所不同,大学生的课外作息时间相对宽松、自由,因此,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自发组织为主,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由度大,约束性小。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另一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参与学校、院系和班级课外体育竞赛和集体活动,这部分学生主要以学校、院系和班级学生体育骨干为主,参与学校、院系和班级组织的各种课外体育竞赛和集体活动。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特点与特征,遵循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探索高等学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是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与实践。

1、学校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全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2、依据各省教育厅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和本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详细全校学校阳光体育与群体工作计划,并向全校公布。

3、学校体育教育实施部门即体育系(部)根据学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和方案以及具体实施内容。

4、实施阳光体育是全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和教学院系要全面参与其中,目标一致,各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互相配合。

5、制定科学合理的全校阳光体育暨学生体育工作评比考核制度,引导和监督各院系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和学生群体活动。

6、树立典型,表彰和推广全校阳光体育和学生群体工作先进事迹和个人。

7、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团建设,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

三、构建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评价机制

针对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新模式的建立,我们的评价机制也应该应运而生,上到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到学校,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目标,评价内容、方式、目的和手段各有侧重点。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机制在省、市级其评价机制应侧重于学校方面,其评价内容则重点趋向于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总体规划和方案;制度及管理机构是否完善;体育场地设备配备情况;全年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学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方面的特色与特点以及创新等方面。各学校的评价机制则应趋向于各个院、系,主要侧重于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否有计划,活动开展的次数、效果如何,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特点及创新等。

四、构建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个人评价机制

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对学生自身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我们也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从学生自身角度予以评价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愿望。学生个人阳光体育活动评价机制要与学生评优奖励相结合,在学校各种评优活动予以充分的体现,主要侧重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表现(角色、作用),参与活动的次数,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体育课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等几个方面,客观公正地综合反映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作者:宋天亮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一.加强宣传阳光体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要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要特别注意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科学用眼、科学营养等科普知识,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二、体育兴趣营造氛围

大课间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来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培养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地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我校在充分保证时间、师生共同参与、全程音乐指挥的基础上,为使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学校鲜明的特色,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主参与、激情投入,充满自信、活力和青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找到成功的感觉。坚持采用比赛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赛操、赛舞”等活动,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活泼,富有充满民族特色和具有优美动感的校园集体舞蹈,使孩子们不再感到内容陈旧,枯燥,单一,乏味。我们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层次和体能差异,把运动量的大小科学合理地搭配,巧妙地组合,给孩子们量身订制了一道道可口的体育锻炼“营养大餐”。每次活动结束,都会给孩子们留下了好的感受,带给孩子们好的心情。

大课间体育活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开发潜能的空间,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奠定基础,注重学生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的提升,强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体现现代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高质量的大课间活动可以牵动学校的每一根神经,它是学校充分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窗口,更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三、阳光体育为孩子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将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传统与时尚有效地融为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课间操内容比较陈旧、单一,缺乏动感和时代性,学生锻炼的实际效果较差,不太受学生欢迎的局面,保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多学科的教学因素,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多层次的体育活动形式,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心理教育、艺术教育、趣味体育等现代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和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

我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分上午、下午各30分钟。校(来源:文秘站 )园内响起欢快激昂的乐曲,同学们走出教室,踏着轻快的脚步,有序地列队进入操场各班规定的位置,他们秩序井然,英姿飒飒,像一支支整装待发的威武小雄师。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一个个昂首挺胸,气宇非凡,各班迈着整齐的步伐,踏着欢快的节奏,各个活动小组瞬间自发结成,有条不紊地充满整个操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器械。有单人练习的跳短绳、踢毽子和转呼拉圈小组;有需要协作的跳长绳、跳皮筋;还有增强集体观念的竹竿舞等小组。在活动中,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参与到各自的班级,与同学们一起活动。同学们一个个眉开眼笑、兴高采烈,一个个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操场上到处是生龙活虎的热闹场面。20多分钟过后,操场上空慢慢响起舒缓的音乐,全体师生立即放下器械,停止激烈运动,随着柔和的旋律,开始做放松运动。同学们高高举起的一支支小手臂宛如出水小荷,左右晃动,好似蝶飞凤舞,场面蔚为壮观。放松活动结束后,他们又迈着轻松的脚步投入学习中。

四、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1、学校在继续执行国家关于每周2--4节体育课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每周2节体育活动课。体育教研组要积极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方案,高中实行“合班分组选项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科学健身理念”的培养,把课外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对参与课外活动辅导的体育教师按相应时间计算其工作量,确保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2、要不断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建立《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并将报告书归入学生毕业档案,做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 依据,如实反馈学生体制健康状况。体育教研组做好测试成绩记录并记入档案,及时把数据上报“国家教育部数据库”,配合学校做好“阳光体育运动”记录等工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除了以体育课和实施《标准》这些主要载体外,还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譬如,计划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校园健身操比赛、跳长绳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第二学期举行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拔河比赛等(部分比赛安排在周六)。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研组、各班以及学生会文体部要制定出切实活动计划,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阳光体育改善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此外,不少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偏重于技能、教法等“物化”层面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加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学校体育呈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

我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体能,促进身体健康,缓解了学习疲劳,以往不论是在升旗仪式上,还是在学校集体大会中,总是有学生会头晕、脸色苍白,甚至昏倒。现在这种现象明显减少;学校体育达标率近几年均保持在98%以上;教师也由初期的“被动参加”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大家都感觉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对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笔者学校都能看到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老师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练太极拳;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玩有益的游戏,都乐在其中,感受着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篇9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体育课程开齐开足,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水平高。采用3+1的课程开设模式,即3节体育课加上1节特色课程辅助活动的方式。既解决了体育课程的基本学习目标,又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要求每节课都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课程辅助活动特色明显,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为更好的体现“人人不同个个精彩”的育人目标,我校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体育活动版块,包括:围棋、象棋、民族运动、快乐国球、快乐校球、花样跳绳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真正体现个性张扬。

三、大课间活动不断创新,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学校先后多次进行大课间改革,内容包括韵律操、哑铃操、课间舞、武术操、班级自主活动、校园集体舞、自编篮球操、自编篮球裁判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去年,我校重力打造的篮球大课间活动参加全区比赛,以浓郁的校园特色氛围,学生良好的篮球技能水平、新颖激情的篮球操、创新编排的裁判员手势操,多样化的篮球自主活动,得到全区各级领导、各学校的一致认可,获得大足区小学组一等奖的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学生体育活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篇10

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是一项人数多、项目杂、管理烦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安全有序地开展这项活动,切实提高阳光体育活动的质量,是广大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的课题。

对于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可由校长牵头,组织相关的教师进行活动的培训,为组织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并且要求教师能在学生活动时全程陪伴,最好参与其中。教师不仅是单纯的管理者,还要成为参与者,这样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浮面的说教。教师的参与能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也将终身体育的观念传播给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从“四防”入手:

一、防止过度空耗,遵循规律

体育活动不能违背学生的生理规律,又不能是花拳绣腿,走形式。每次活动的时间、活动的量不能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又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教师在安排活动内容时要考虑这些项目的运动量和负荷适度,防止学生由于在课间的过度兴奋而导致上课疲惫不堪,注意力无法集中,效果适得其反。在项目的安排上,可以安排广播操、武术操、五步拳、队列及一些有氧的素质练习,并根据季节、地理环境等情况,调整次数、组合的内容,以达到所需的运动量。活动课时间,人的灵活性,身体机能都达到高峰,这时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跳绳、耐久跑等。

二、防止顾此失彼,全盘考虑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练习项目,是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安排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和安全等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到练习项目和学生的运动兴趣之间的矛盾。如球类比赛为大多学生所喜欢,而单纯的技术练习,则易让学生感觉枯燥。再如足球比赛之类,学生有热情,运动量也大,但占用的场地也大,对其他班级的学生安全会构成威胁。如果改为安排运球、传球接力、抢断球游戏等小范围的练习,也能起到锻炼作用,又不占用过大的场地。

在项目开发上,可以多开发以跳绳、踢毽子、跳跃类项目为基础的活动。此类活动对场地没有过高要求,在全校性活动中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另外,有意识地将体艺“2+1”活动融入于中,如七年级、八年级学生跑步,九年级学生就利用其他场地进行练习,依次类推,这样既能解决场地有限的问题,又能保证学生对练习项目的新鲜感。

三、防止偷工减料,加强管理

对于全校性的体育活动,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很难有好的活动效果。就跑操而言,若考虑到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跑步队形不作严格要求,但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跑步时窜到别的班级或逆向跑,有的干脆偷懒走路。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组织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检查小组,每天轮流执勤考核,并且把学生的活动情况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特殊性体质的特殊对待)。考核与班级常规评比挂钩,定期公布各班评分情况,设立“流动红旗”等,这些举措不利于加强管理,提高活动的实效和安全系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篇11

早已脱去冬装的我们,不管是上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还是上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一身轻松。当然,他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阳光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活动开始了!操场上人流如潮。时不时撞上一两个人,匆匆忙忙说声对不起便跑远了……

体育项目各式各样,有跳远、长跑、篮球……其中最热烈的就是拔河了。

站在一旁的运动员胸有成竹,耐心的等待着比赛开始;有的运动员则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

比赛开始了!场面由低潮转向,同学们的欢呼声,跺脚声融成一片,好不容易挨到了我们班,男同学们马上上阵,站好了,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等待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只只猛虎似的。我们班的运动员手上的筋脉突兀。肌肉紧绷,身上的汗毛发直,头发竖起,额头上缩成一圈,手心被绳子勒得发红,有的甚至起泡了,汗珠滚滚。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使劲地拔着,越拔手上就越“狠”,他们咬紧牙关,忍着疼痛。我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他们的腿不断地往后移,越挪越远,红领巾从中点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近。眼看我们就要胜利了,六乙班也不甘示弱,个个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腮帮子鼓起,面红发肿,像一个个钢铁战士。我们原本以为我们赢定了,所以不注意对方了,可六乙班的同学们趁我们不甚留意,来了个突然“袭击”。这下,可把我们班的运动员搞得晕头转向,摇摇晃晃,像是喝了似的。红领巾离对方愈来愈近,怎么办呢?这时,我方拉拉队队员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队长带头喊:“六<2>班,加油;六<2>班,必胜!”

篇12

学校要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文件,领会其精神,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要真正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特别要注重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必须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体育的副校长主抓,成员由班主任、体育教师组成,统一安排,制定具体的措施,明确任务和职责,领导和组织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实行管理责任制,确保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是领导负责组织、指挥早操锻炼和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校长到现场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二是体育老师负责,对于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活动器材的准备及活动锻炼的指导的负责;三是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按时、按要求参加锻炼,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指导学生活动,并且保证学生锻炼的安全(班主任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表现纳入学期班主任工作考核中)四是对全校各班级参加活动锻炼的表现、进出的纪律及安全进行督查,结合学校的竞赛负责组织评比。学校要对阳光体育工作进行评估,评出先进单位,在阳光体育运动会上,进行表彰奖励。

三、开展学生喜爱的项目,提高师生的参与率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不管是在体育课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都应以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突出特色,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很喜欢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女生相对来说更喜爱运动量较小的休闲娱乐性项目,如校园舞、跳绳、踢毽等,而对于传统的田径、篮球等项目不太感兴趣,这些都表明,她们对目前能够参与的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说有趣的运动项目应该是普及阳光体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四、开展阳光体育比赛,激发学生锻炼热情

所有的运动员都知道,运动训练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加上比赛多与集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规模的体育比赛,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参加锻炼,在对学生的观察中,也能够看出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每年运动会前夕,体育课上参加运动会的同学,都会抽出时间自觉锻炼,也有同学主动咨询有关动作要领,或者主动要求课外活动时间参与锻炼;比赛场上,运动员和观众情绪都格外高涨,因为关乎集体利益,所以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很大。不管输赢,他们都在比赛过程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了比赛和运动,这对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锻炼习惯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营造良好氛围,发挥育人功能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阳光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我们要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体能差异,把运动量的大小科学合理地搭配,巧妙地组合,为学生们制定了科学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结束,都会带给学生们好的心情,留下美好的回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