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09:2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外汇交易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7日
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相关监管政策的实施,我国外汇市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外汇资金产品日益丰富、客户需求不断增加。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推动商业银行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的发展,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市场形势的变化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对人民币走势预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经济基本面为基础的市场供求规律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人民币汇率从单边升值向接近均衡水平发展,人民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民币市场价偏离中间价,市场供求作用增强。2012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市场价出现较大的偏离。从升值幅度看,2012年年初至11月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仅升值了0.14%,而市场收盘价升值了1.04%。中间价与银行间询价市场价格差异明显,人民币中间价对于市场价走势的指导作用明显弱化,且价差持续存在,表明市场供求发挥了较大作用。(图1,数据来源:Thomson Reuters)
2、汇率波动性增强。2012年4月份以来,人民币一改连续两年单边升值的走势,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7月末较年初贬值1.08%,而之后又快速升值,人民币市场价格连创历史新高,11月末较7月末升值了2.1%。人民币对美元日均波幅也明显高于上年,在2012年10月份以来,市场价出现连续20多个“涨停”现象,为历史首次,年中亦曾频繁接近或触及“跌停”。人民币波幅的扩大、汇率弹性的增强预示着央行在外汇市场中的干预角色将更加趋于淡化,为汇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
3、境内外汇率关联度增强,汇差逐步缩小。自2010年7月离岸人民币交易启动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境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离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CNH)之间存在较大价差,一度高达上千个基点。但随着跨境贸易等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套利交易的增长以及境内外联动的增强,境内与境外汇率价差不断缩小,2012年以来价差基本维持在100个基点以内。这表明境内外人民币的走势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图2,数据来源:Thomson Reuters)
(二)人民币外汇产品应用更加丰富和专业。汇率改革以来,监管机构相继推出了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币货币掉期、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组合等衍生产品。但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加之前期人民币单边升值走势及预期较强,商业银行一般建议客户选择较为简单的交易策略,即早结汇、晚购汇,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基本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而期权等衍生品种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监管机构放松人民币汇率波动限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汇率双向波动明显,未来走势极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外币期权、期权组合等较为复杂的衍生产品就能体现出避险的价值。2012年在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汇率双向波动的加强,也促使客户使用具有非对称性特点的期权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产品将在未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汇率产品的创新方向之一。
(三)客户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人民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的日益丰富,也促使客户需求正向多元化发展。在以往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情况下,企业主要对一个方向的风险进行对冲,而在汇率双边波动格局下,企业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向的风险,这无疑增大了避险的难度。受市场变化影响,目前客户对汇率避险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三化”的特点。一是由初级化向高级化转变,即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由过去的即期、远期等传统产品,向掉期、人民币对外汇期权、期权组合等相对复杂和高级的衍生产品转换。二是由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即客户已不满足于仅办理货币兑换或避险管理,而要提供包含个性化避险解决方案、及时专业的外汇市场分析等综合性外汇服务。三是由国内化向全球化转变,即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客户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国内外币产品需求,而要提供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市场变化对商业银行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的影响
(一)企业避险需求增强带来交易机会。由于市场波动性增强,汇率走势判断难度增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一日之内的价格波动就可能相差5、6百个基点,一旦错过交易时机就会导致财务成本迅速增加,从而激发了企业避险需求。从河北地域特点来看,相比浙江、广东等发达沿海地区,客户对于运用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产品工具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为保守,但目前外汇市场波动幅度之大与前些年不可同日而语,企业资产和负债业务面临的汇率风险更加切实和真切,其对避险产品的需求将给银行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形势的变化正改变着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合作格局,以往银行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靠简单拼价格和某一种产品打天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面对市场的大幅波动、客户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家银行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在市场分析、产品研发、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实力,进一步挖掘客户的待实现需求和潜在的待开发需求,扩大稳定的客户市场份额,抢占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三、市场变化下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交易业务发展策略
(一)实施“以量补价”策略。从银行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发展情况看,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收益率普遍处于下降通道,虽然河北地区银行业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收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产品收益率逐年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规模就成为维持收入增长的矛盾主要方面。因此,要提升资金交易量与国际结算量占比,挖掘、扩大交易的潜力。同时,匹配外币贷款投放,延伸产品链条,扩大利率互换等利率类产品应用,做大产品交易规模。
2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特点
(1)汇保证金采取的是保证金方式,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做到以小博大。
(2)外汇保证金交易可以双向操作,就是投资者既可以看涨也可以看跌,这样操作起来十分灵活。货币的汇率在一天之内会有一定的起伏,基于双向操作的原理,投资者不但可以在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获利;也可以在高价先卖出,然后在低价买入而获利。
(3)24小时和T+0的交易模式,也就是说外汇保证金交易时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交易(除周末全球休市)。而且加上T+0的模式也使得投资者的交易变得非常随意便捷。投资者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都能进入外汇市场进行买卖,投资者可以随意进出市场改变投资策略。
(4)外汇保证金交易没有到期日,因此投资者可以无限期持有头寸,当然投资者首先要保证账户上有足额的资金,否则当资金额度不够时,会面临强行平仓的风险。
(5)投资者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时选择的币种种类丰富,所有的可兑换的货币都能成为交易品种。
3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风险
保证金交易属于一种高风险的金融杠杆交易工具,从其自身特点来分析,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高杠杆性。由于按金交易的参与者只支付一个很小比例的保证金,这样外汇价格的正常波动都被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高风险带来的回报和亏损都是惊人的。
(2)外汇市场频繁波动的背景。国际外汇市场的日成交金额可以达3.2亿美元以上,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基金参与其中,各国经济政策随时变化,各种突发性因素时有发生。这些都可能成为导致汇率大幅度波动的原因。
(3)监管的难度。无论是交易者还是市场监管者,在介入按金交易之后都充分认识到风险监控的难度。由于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以及汇率的大幅波动。客户经常发生巨额亏损。这固然有交易者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有许多问题是来自于种松散型的市场结构。
4 对策与建议
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改革中,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亮点。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汇率波动所带来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中小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者加强和提升应对外汇交易风险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保证自身的平稳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外汇交易风险分析
企业的外汇业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货币折算或兑换。不同货币间的比价就是汇率,汇率的波动就产生了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给外汇交易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应收应付款项、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获得意外收益,又称汇率风险。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其主要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因进行跨国交易而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样,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交易风险主要表现在:(1)以外币表示的借款或贷款;(2)以外币表示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账业务;(3)尚未履行的期货外汇合约;(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外币债权或者应承担的外币债务。外汇交易风险是常见的外汇风险,凡是涉及到以外币计量的任何合同、协议、购买或销售,且涉及到未来结算的,都会构成交易风险。
2.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加大,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深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虽然已注意到外汇交易风险问题,但大多采取的是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中间消耗、增加产品内销比例和结汇等被动办法来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汇交易风险,普遍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够从公司整体出发建立外汇交易风险防范体系,不重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2.1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
近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日渐感受到外汇交易风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但是普遍对于外汇交易风险进行管理问题较为陌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于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暴露要么干脆置之不理,要么抱着侥幸的心理消极应对。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借助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成本并不高。如货币掉期的手续费一般为外汇风险头寸的1%-2%。而政策性银行开展同类保值业务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银行转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帮助服务对象锁定外汇交易成本,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因此,收取的手续费也就相应更低一些。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性因素,缺乏主动避险意识。
2.2未建立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工具认知不足等原因,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相关外汇业务通常都由财务部门兼管,没有在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或人员,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外汇交易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测量和评估,也没有建立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告外汇交易风险的机制和制度,这就使企业对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很难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2.3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通常来讲,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或者非金融手段来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和管理,而金融市场的操作则应当是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主要外部途径。但目前,由于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向外汇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匮乏,对于具有保值性质的期货等国际外汇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可供这些企业选择的避险工具更加有限。特别是在汇改后,企业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金融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对企业的宣传不够,联系不多,业务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突出,造成外汇风险管理服务配套机制建设没有跟上,企业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3.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中国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固然并不健全,但时刻暴露在外汇交易风险之中的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同样也令人担忧。如何利用外部已有的有利条件,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合理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企业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3.1树立全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环境,企业只有全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一方面,企业要树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理念,在理解和关注各国基本经济、金融因素,政治和传媒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因素基础上,谋划自己的经营战略;其次,要树立资本多元化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入驻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2强化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中小外贸企业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把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专职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外汇风险的识别、风险限额的设定、不同类型外汇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以及事后风险管理的评估系统。
3.3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层次
中小外贸企业在具备了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的基础上,还应健全金融衍生业务的管理层次,实行专业化操作。通过编制和完善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手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金融衍生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规范的风险报告途径、应急预案等内容。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的原则。在人事安排方面,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人员,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以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还要经常与外汇指定银行沟通、交流、注意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4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
科学的内部控制策略是降低外汇交易风险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外汇风险不确定或者套期保值成本太高的情况下,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以下几种主要的内部控制的方法来降低外汇交易风险。首先,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时更新海外客户的信息,建立公正的信用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信用政策,降低坏账发生概率。其次,适当采用财务折扣等多种方式,加快账款催讨力度。特别是在买方市场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加大销售预收款比例,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需求,降低企业汇兑损失。第三,适当增加交易附加条款,将外部环境所引发的风险进行转移。第四,可积极运用金融衍生业务,做好风险效益分析,尽量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国内券商储备了大量的衍生品投资人才,完全可以利用在衍生品研究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做好套期保值,再加上监管严格、纠纷处理风险小等因素,中小外贸企业可聘请国内券商做投资顾问,制定套期保值方案、优化建立风险控制流程。
参考文献:
[1] 李生杰等.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2] 周秀珍.我国企业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探析.时代经贸,2008.6.
[3] 于博文.关于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几个建议.消费导刊,2009.8.
[4] 王英姿.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探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5.
外汇交易交易风险是指企业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中,由于汇率变动使结算时和交易时即签订合同时折算的货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对于交易风险的防范技术,一般可以划分为外部技术和内部技术。
一、防范外汇交易风险的外部技术
1.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企业或证券交易商与银行达成协议,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远期汇率办理外汇收付业务的交易行为。它是当今国内外回避汇率风险普遍的做法之一。
远期外汇交易交易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防范风险所花的成本低。企业不需要缴纳保证金,而只需支付手续费和风险保证费;二是灵活性较强。我国的银行已开办这项业务,外贸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如外贸企业在与外商签订进出口合同后,一般要对未来的外汇汇率走势作判断。如果我方为进口方,为防止到期支付外汇时汇率上涨而造成损失,便可与外商签订合同后,立即与银行签订买进外汇的合同,从而将汇率固定下来;如果我方属卖方,为防止到期收汇时汇率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则要与银行签订合同,将此外汇按几个月的远期汇率卖给银行。从上述的交易过程不难看出,远期外汇交易的实质是企业将汇率波动的风险转嫁给银行。所以银行除向企业收取手续费外,还要向企业收取风险保险费,即防范风险的成本。
运用远期外汇交易来防范汇率的风险已被国内外众多企业证明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也有较明显的缺点。采用这种交易方式,要求企业在签订外汇买卖合同时,必须确定企业未来收付的外汇金额,收付期限和交割日等。单对外贸企业来说,外汇收付期限和交割日一般很难确定,为了避免远期外汇交易的这一弊端,外贸企业可利用由远期外汇交易所派生出来的择期外汇交易来回避汇率风险。
2.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是指协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汇率买卖一定数量外币的交易。
由于外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在汇率变动不利于进口企业的情况下,可以使进口企业少损失一些外汇,担当汇率变动有利于进口企业时,它又要使进口企业的外汇盈余少一些,这就是外汇期货套期保值的特点。
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相比,具有三个优点:第一,投资者范围扩大。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只要按规定缴纳了保证金,任何投资者均可通过经纪人进行外汇期货交易。但是在远期外汇交易中,投资者的范围则比较小,一般是与银行有良好业务关系的大企业和信誉良好的证券交易商才有资格。第二,市场流动性大,市场效率比较高。在外汇期货市场上有大量的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存在,所以外汇期货市场上的流动性比较大。第三,外汇期货契约是标准化的合约,交易的货币也仅限于少数币种,所以外汇起获合约比较容易转手和结算。
3.外汇期权交易。外汇期权交易除具备上面所提到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外汇期权交易可固定保值成本,使其仅限于期权费;(2)外汇期权交易可对未来发生与否的不确定的外汇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因为期权交易获得的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外汇期权的执行与否,必须视约定价格的计价货币是升值还是贬值而定。
二、防范外汇交易风险的内部技术
1.资产负债调整法。以外币表示的资产负债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币值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利润下降或折算成本币后债务增加。资产和债务管理是将这些账户进行重新安排或者转换成最有可能维持自身价值甚至增值的货币。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尽量持有硬货币资产或软货币债务。硬货币的价值相对于本币或另一种基础货币而言趋于不变或上升,而软货币则趋于下降。作为正常业务的一部分,实施资产负债调整策略有利于企业对交易风险进行自然防范。
2.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的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会有所不同。在外汇收支中,原则上应争取用硬货币收汇,用软货币付汇。
3.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在交易谈判时,经过双方协商,在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多变的风险。货币保值条款的种类很多,目前,合同中采用的一般是硬货币保值条款。订立这种保值条款时,需注意三点:首先,要明确规定货款到期应支付的货币;其次,选定另一种硬货币保值;最后,在合同中标明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在签订合同时的即期汇率。收付货款时,如果结算货币贬值超过合同规定幅度,则按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的新汇率将货款加以调整,使其仍等于合同中原折算的保值货币金额。
4.适当调整商品的价值。在进出口贸易中,一般应坚持出口收硬币,进口付软币的原则,但有时由于某些原因使出口不得不用软货币成交,进口不得不用硬货币成交,这样就存在外汇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可以采取调整价格法,主要有加价保值法和压价保值法。
5.通过风险分摊防范交易风险。风险分摊指交易双方按签订的协议分摊因汇率变化造成的风险。其主要过程是:确定产品的基价和基本汇率,确定调整基本汇率的方法和时间,确定以基本汇率为基数的汇率变化幅度,确定交易双方分摊汇率变化风险的比率,根据情况协商调整产品的基价。
6.灵活掌握收付时间以防范外汇交易风险。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收付时间。作为出口商,当计价货币呈上升趋势时,由于收款日期越向后推就越能收到汇率收益,故企业应在合同规定的履约期限内尽可能推迟出运货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长出口汇票期限。当然,这要在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由于使用这种方法,企业所受利益,便是外方的损失,故不易为外方所接受。但企业应对此有所了解,一方面在有条件时可藉此避免收汇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防止外方向我方企业转嫁风险。
二、加强外向型财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准确地预测货币汇率变化趋势是避免外汇风险的前提条件,而汇率的预测、成本收益的测算和远期外汇交易的操作都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汇率波动的复杂性增加,对企业外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还应通晓国际金融知识,具有敏锐洞察力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外贸企业必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避险套利,同时提高外汇风险的预测能力,以备在有利时机做出最佳的应对策略。
三、综合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规避外汇交易风险
1、合理安排外汇资金。对外贸企业来讲,既需要外汇来支付进口款、运保佣等,也需要人民币来支付国内收购资金,所以合理安排好人民币及各种外汇资金,也能为企业规避一定的风险。合理安排外汇资金的基础在于对外汇走势(主要是对人民币)的判断,如果说对人民币比贬值的幅度大于外汇买卖之间的差价,那完全可以先结汇,付汇时再买汇,反之,就应该留相应的外汇用来付汇。
2、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外汇交易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 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的不同, 所承受的外汇交易风险就会不同。一般来说,外贸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我国已经于2009年7月正式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将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
3、积极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成熟和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程度的提高,我国企业在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的过程中,也应更多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降低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国际金融市场上常见的汇率保值操作主要有外汇远期、外汇期货以及外汇期权等几种。实践证明,这几种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外贸企业控制外汇交易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利用贸易融资。这是我国外贸企业常用的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方法,银行借款、进出口押汇、福费廷、贴现是其主要的形式。
外汇交易风险就是指在各种交易的过程中,采用了非本国货币,因此会出现由于汇率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本币数额的增加或者减损,这一现象会经常发生于经济业务的后期清算阶段。本论文主要以我国出口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求其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方面所采用的具体策略并开展相应的研究与分析。
一、外汇交易风险自然对冲策略
在我国,出口企业可借助相关业务组合的方式实现对风险的自然对冲,可以实现本币的自然调整,从而可以实现在汇率波动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目标。
(一)外币资产负债调整
对于外币资产以及负债来说极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产生溢价或者对折,如果能够对其作出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实现总体保值的目标,甚至有可能增值。所以,作为出口企业,应该要掌握更多的硬货币资产以及软货币债务,同时期限基本无异,数额基本相当,这样就能有效减低甚至是消除外汇风险敞口。
(二)外币借款 - 即期交易 - 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组合)
如果出口企业存在应收账款,为了能够有效的消除外汇风险,应该要先借入与其价值相当的外币,并且,要在同一时期在即期外汇市场中,实现外币的兑换,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借款利息和手续费;最后应收账款到期收取外汇直接归还外币借款,这也是较为有效的规避方式。
(三)提早收汇 - 即期交易 - 投资(Lead-Spot-Invest,LSI组合)
如果出口企业存在应收账款,可以采用协商的方式,与对方达成提前收取外币货款的方式,以消除由于时间因素而引发的外汇风险,并且,要在同一时期在即期外汇市场中,实现外币的兑换,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最后再将已经获取的人民币用于他途,或者用于企业运营或者可以进行相应的理财投资管理。这些方式不但可以有效规避各类外汇风险,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保值或者增值的方式。
二、金融工具外汇风险对冲策略
(一)外汇期权交易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可以借助外汇期权合约的方式,根据合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提前约定的汇价,实现对约定数额的外币进行买进或者卖出,在实际的约定中,可以将风险损失的最高限额作为期权费,并且拥有理论上的永久获利的机会。
(二)外汇利率期权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一旦需要借入浮动利率外汇贷款,为了能够有效减少企业遭遇风险的机会可以进行一下操作:其一,买入利率封顶期权,这样能够实现对浮动利率最高限额的掌控,一旦出现市场利率大幅上涨的现象,可以有效减少融资成本地增加;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可获取期权费收入来冲低债务成本,锁定融资成本,但也失去了市场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减少的机会;买入利率封顶期权并卖出利率封底期权,这种两头封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利率成本只能存在于被封顶的区间范围内。
(三)外汇货币掉期
根据外币的实际需求,出口企业可以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约定:在近端交割日根据之前约定的汇率实现人民币和外币本金之间的交换,在远端交割日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汇率和金额再做一次反向交换,双方定期向对方支付换入货币按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以规避汇率,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或提高资产收益。
(四)外汇利率掉期
如果出口企业需要借助外币贷款拓展经营,同样可以依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和金融机构之间达成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实现外币浮动利率债务与固定利率债务之间的互换,互换的基础就是利息,本金不参与。这样企业就可以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贷款付息结构,达到规避利率风险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融资的成本。
(五)其他金融工具
规避外汇风险的其他方式还有:出口企业还可以借助出口信用证进行押汇或者贴现,如果企业运营已经初具规模还可以尝试其他方式,比如可以选择相对繁杂的金融工程技术研究外汇衍生品组合,可以有效提升对外汇风险管控的水平和目标。
三、集团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国际金融市场汇价瞬息万变,这对集团型跨国公司外汇风险驾驭能力提出较大挑战,集团需有效整合子公司资源,建立外汇风险统筹管理系统。
(一)外汇资金集中运营
如果是集团型跨国公司,其首先应该要努力寻求对外汇资金可以实现集中运营管理资格,并尝试实现对子公司的相关外币账户和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进行分类归集与监督,打通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实现集团层面资金统一运营与外汇风险统筹管理,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集团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控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在拓展融资渠道的同时帮助集团减少成本支出,这也是提升其国际竞争实力的有效方式。
(二)创新财务公司外汇业务
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借助财务公司实现对资金的运营管控,由于财务公司一般组建于集团内部,所以能够充分发挥管控的功能,在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的条件下实现对外汇风险的合理有效管控,比如,可以向中央外汇交易中心申请会员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与此同时严格把控接收汇总以及对限额的管理;申请外汇资金集中收付业务资格,并将付汇业务扩大至异地成员单位;平衡集团外汇风险敞口,提高外汇头寸运营收益。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
(一)当前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是本币和外币头寸转换市场。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结构由两个子市场组成,一是外汇指定银行和企业间结售汇市场,一是外汇指定银行和央行参与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从结售汇内容、银行外汇上额管理和央行经常调控的过程来看,现在的外汇市场是一个与现行外贸体制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换市场,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性外汇市场。
(二)人民币汇率是局部外汇交易汇率。目前人民币汇率是在结售汇制和外汇指定银行外汇上额管理规定的约束下的外汇交易价格,外汇交易主体少,外汇供给充分,而外汇需求受到严格限制,企业、银行、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外汇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这种市场状况下形成的交易价格不是市场出清的外汇价格,只是有限的交易主体在有限需求下的外汇交易价格,或称为市场局部均衡价格。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压力来自贸易项目状况。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决定的汇率,基本上不反映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外汇供求变化,汇率变动的压力主要来自经常项目的顺差或逆差。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主要来自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对华贸易逆差。
(四)央行的干预成为经常行为。由于外贸顺差和大量引进外资,企业被强制结汇,外汇指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又受到上额限制,央行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进外汇,同时为了使人民币汇率维护在波动幅度之内,央行也必须买卖外汇,央行人市买卖外汇就成了经常行为。央行交易中持有外汇净额的迅速上升,造成了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本来是企业、银行和个人的外汇需求,由于制度约束被央行买进变成外汇储备,外汇风险就从企业、银行和个人向央行集中。
二、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问题
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建立在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基础上的。其外汇市场仍属于初级市场,缺乏系统完善的运行机制。在形成机制方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从交易主体上看:现行外汇市场组织体系不健全。按照国际惯例,规范的外汇市场组织体系应由一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客户和外汇经纪人组成。而我国外汇市场主体只有外汇银行和中央银行。
(二)从交易性质上看:现行外汇市场还只是一个与现行外贸外管体制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换市场。并非具有现代市场形态的金融性外汇交易市场。在线
(三)从市场开放程度上看:现行外汇市场垄断程度太高,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供求关系扭曲的市场。
(四)从交易内容和品种上看,现行外汇市场交易的内容和品种过于单一化。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的交易币种仅仅是美元、日元、港元和欧元;交易品种只有即期交易。还缺乏调期、期货、期权等业务品种。这种现状不仅不能满足我国企事业单位对多样化外汇交易的需求。
三、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策略选择
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策略选择包括固定汇率、自由浮动制度及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三种形式。
(一)固定汇率
在固定汇率下,中央银行必须愿意在外汇市场上以固定汇率同私人部门兑换货币。
(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中央银行不会为了固定汇率而干预外汇市场,能自动地保持汇率的弹性。
(三)有管理浮动汇率制
由以上分析可见,前两者显然无实现可能,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从长期看,应从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
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具体措施
中国是一个转轨经济国家,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从理论而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同时也有宏观调节。但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机制。不论是研究机构还是实务部门(包括政府管理部门)都在深入探讨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按照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应从运用行政机制转变为运用市场机制。
在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且外向型经济已占较高比重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
(一)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适度放松对机构和个人使用外汇的限制,使市场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机构和个人对外汇的需求。
(三)中央银行在改革和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早期,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遵循1944年由44个国家签署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条约,以保持各国货币交换汇率的稳定性。之后,由于美国脱离和背弃了该体系,允许美元价值浮动,导致了整个国际货币交换体系的巨大改变。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国际间外汇每天的交易量从1974年的10亿美元跃升到2010年的4万亿美元。在同一时期,交易费用的下降和新技术的运用,也导致了市场上更大的交易流量和更多的参与者及交易者等等。
外汇风险管理是指外汇的持有人或公司通过对外汇结算风险的识别、衡量、管理和控制等方法,规避和消除外汇结算中的各种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从而实现在外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因此,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外汇风险中性,不得不在资产负债表中配置每种需要的货币以保证可以偿还在各国经营中的到期债务和应付账款。这也导致了超过72%的年销售一亿美元以上的国际大公司都积极的管理和控制外汇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品来对冲风险,并在公司内部设定制度、控制和程序,对冲外汇风险也成为公司财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二、外汇风险管理目标
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而言,外汇风险管理项目的根本目的是减少公司在外汇交易中现金流和盈利控制的震动幅度。在低震动幅度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现金流和盈利水平,以应对和估算未来核心投资项目的可使用资金和其他现金需求。美国迪斯尼公司在2006年汇率对冲报告中写到:“我们管理汇率波动的目的是减少盈利和现金流的波动幅度,保证公司专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和传统业务。”可以看出,迪斯尼选择专注与它的核心竞争力和传统业务,而不是从外汇交易中获利。
除了银行和其他金融交易机构,跨国公司一般会在年报中明确地指出它们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外汇结算风险,而不是去预测外汇的走势。其中部分管理任务也必须决定公司外汇的风险敞口、头寸和误差。 跨国公司对汇率风险的误判会导致公司其他风险的发生,例如:资金流动性、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等。必须说明的是,汇率风险管理并不需要完全控制汇率的风险敞口和头寸,而是将头寸设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里。
三、外汇期货考量
为了应对公司预算和管理风险头寸的需要,跨国公司必须对外汇期货有所测算。如果公司认定外汇市场是有效的,外汇期货就可以视为汇率的有效预见,并可以作为有效的对冲外汇风险工具之一。外汇期货交易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外汇交易,交易时必须严格按照期货市场关于货币种类、交易金额、交割日期等统一的标准化规定进行。
有些跨国公司对国际外汇期货的预期进行判断,以便于选择对冲方式、调整对冲头寸的数量和级别。 美国赫氏公司(Hexcel Corporation) 在2007年的对冲策略是在对冲外汇头寸时,限定一个数量区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果外汇市场汇率上升时,公司会增加同方向的对冲数量;如果汇率下降的方向同对冲方向相反,则减少对冲的数量。但是,该策略的前提是公司必须基于公司财务状况设定一个可操作范围,并严格按照该范围进行对冲操作。这种做法是把公司外汇贸易结算和外汇交易获利结合在一起,会有不错的交易盈利,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该策略的操作人员必须对外汇贸易结算、宏观经济和外汇期货市场有很多操作经验和了解,才能使该策略正常实施。
四、外汇风险管理和控制程序
每个跨国公司为了规避外汇结算交易风险,都会建立、实施和监督真个公司的外汇交易和风险控制机制。针对公司外汇结算的交易量、频率和复杂性,该机制会设定相应的比率来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整个跨国公司的外汇结算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需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汇率风险测量
外汇风险管理需要对外汇交易市场具有很清楚的认识,并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外汇市场的异常波动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为了能够保证管理者做出准确的判断,公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向管理者提供大量、充足、必要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根据这些准确、准时记录下的外汇结算和换汇信息, 风险管理者才能通过测量出汇率风险敞口和头寸的具体情况。因此,每个跨国公司都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资金和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以达到实时、准确和经常性的记录和测量外汇风险。
(二)外汇结算活跃程度控制
控制公司外汇结算活跃度避免了公司内部违反公司制度的外汇交易行为,同时也避免了违规交易所带来的资金损失。尽管控制外汇结算活跃度的公司制度会随着公司的策略和制度经常改变,但其主要的实质不会改变:保证公司每笔外汇结算交易清楚、准确和明确;保证每笔外汇结算交易都记录在册;非授权的交易迅速的被发现和上报;外汇结算交易被监控并符合公司汇率风险控制制度。
(三)独立审计制度
独立审计制度是外汇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关键,每个公司应当使用独立审计制度去规范和保证外汇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的真实性。独立审计制度需要每隔一个合理的时期对外汇风险管理控制制度进行测试,独立审计制度可以保证该制度被正确的执行;保证外汇交易头寸被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核实外汇风险管理控制信息被准时和正确的报告和记录;确保外汇对冲交易行为符合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
五、结论
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频率逐步加快,我国相当一部分进出口企业已经开始步入跨国公司的行列,公司外汇业务空前增长,公司价值和利润受到国际汇率风险的严重影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导致相当多的跨国公司级别的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十分淡薄,对汇率避险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经验不够,特别是国有企业仍然没能转变经营理念,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因素,缺乏主动规避风险的思路和意识。中国的跨国企业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西方成熟的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充分提高自身的外汇风险意识,转变经营理念,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动向。同时,应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建立外汇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内部财务和审计管理制度,尽可能地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跃生.跨国公司金融:原理与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2]兰建伟.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09(03).
[3]邓君红.加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J].现代企业,2002(09).
[4]Stephen R. Goldberg, Emily L. Drogt.Managing Foreign ExchangeRisk[J].Journal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 Finance,2008.
[5]阳.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1(04).
[6]George Allayannis, Eli Ofek.Exchange rate exposure, hedging, and the use of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1.
[7]John Strat.The Foreign Exchange Risks[J].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1998.
国际工程的材料和设备采购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材料及设备采购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随项目的性质、特点、承包范围以及项目所在国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30―70%,平均在40%以上。材料、设备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可降低项目总成本中的直接费用,从而使工程总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国际工程物资采购由于其项目环境不同,与国内工程相比既有工程物资采购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外汇风险方面。如果承包商对国际采购中的外汇风险管理不当,则无异于提高了采购价格,增加了采购成本,削减了项目利润。因此,为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国际工程承包商必须对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识别
外汇风险是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外汇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其价值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外汇风险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国际工程物资采购所涉及的主要是外汇风险类型中的交易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结算的应付债务或应收账款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引起其价值变化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具体到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业主支付币种和进口材料设备支付币种不一致的情况下,当汇率发生变化时使负责采购的承包商实际采购成本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如果业主所支付币种正好是进口材料设备所支付的币种,则承包商在这笔具体的材料设备采购中没有外汇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业主的支付币种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一是项目支付币种为当地币和不超过三种的外币;二是项目支付当地币和一种外币(如美元)。对第一种情况,如果物资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所支付的外币币种一致,则没有外汇风险,图1中以N来标示;如果物资采购支付的币种是业主所支付货币以外的币种,则采购面临外汇风险,图1中以Y来标示,比如,业主支付英镑、美元和欧元,但材料设备进口需要支付日元。对于业主支付币种的第二种情况,由于业主只支付一种外币,材料设备的国际采购更易产生外汇风险。图1中箭线越粗表示越容易产生外汇风险。
二、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衡量
外汇风险衡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确定一定期间外币流入量和流出量净额,即净现金流量,然后对期间内的汇率变动范围进行预测,最后确定各种外币的不确定现金流。对于国际工程物资采购来说,外汇风险衡量的期间是从采购合同签订到采购合同结算的过程,净现金流量是净流出量,即采购合同价款额。由于国际工程进度款支付时,对于进口材料设备所支付的非业主支付币种一般是按照投标截止日前28天的汇率进行折算支付的,如果采购合同结算时材料设备支付货币相对于业主支付货币贬值,则承包商会从中受益,相反,如果采购合同结算时,材料设备支付货币相对于业主支付货币升值,则承包商会有损失。
例如,某一国际工程项目业主的支付币种是美元,但其中工程项目所需的某一大型设备必须从日本进口,计价结算货币为日元,合同价款为1.2亿日元。已知投标截止日前28天的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为120,则工程进度款结算时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100万美元。假如采购合同结算时日元贬值,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为150,则承包商只需花80万美元即可买到1.2亿日元,而业主支付给他的却是100万美元,承包商从中获益;然而,假如采购合同结算时日元升值,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为100,则承包商需要花120万美元才能买到1.2亿日元,比业主的支付多花了20万美元。采用表1所示的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衡量方法,假定该项目的材料货物采购中,只有日元货款支付与业主支付币种不一致。表中不确定的现金流是净流出量的可能范围与业主支付100万美元的差值。
外汇风险是一种投机风险,既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稳健的经营者看重的是外汇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在对外汇风险进行衡量之后,需要有一个风险评价。如果认为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小于对风险进行管理所需花费的成本,则不必采取措施,但若认为外汇风险的发生可能带来不愿承担的损失,则必须对面临的外汇风险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
三、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与策略
(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1 外汇交易方式
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中,常用的外汇交易方式有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即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一般用在下面的投资法与BSI(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的方法中。
(1)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先成交、在成交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买卖双方成交时在合同中约定外汇买卖的数量、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用于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在成交时就把将来外汇买卖的汇率给固定住了,在成交时就可以确定将来买卖外汇的成本或收入,从而防范将来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比如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衡量示例中,项目业主支付美元,而设备进口需支付日元,一旦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与120的汇率相比),则承包商进口多花费的美元将得不到补偿,采购成本增加。承包商可以采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这一风险。假定预计采购设备结算日为某年9月,现在是该年3月,美元和日元六个月远期汇率为115(如果大于120对承包商更有利),则该承包商在3月份买进六个月日元远期,到9月份交割日只要花费104万美元(1-2亿/115)就可买到1.2亿日元,从而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锁定在4万美元(104万―业主支付100万)。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的好处是锁定了将来可接受的成本支出,但同时却也失去了从汇率变动中获益的机会,比如上例,到采购支付日只要即期市场上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大于120,则承包商的采购成本就会降低。外币期权交易可以很好地克
服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中的这种呆板的不足。
(2)外币期权交易
所谓外币期权交易指的是交易双方达成货币买卖的协定汇率,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后获得在交易到期日或到期日前以协定汇率向期权卖方买卖一定数量货币的权利,这一权利可以放弃。期权买方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外汇风险,其最大的损失是期权费,如果交易到期日的即期汇率对期权买方更为有利,则其可以放弃权利的执行,从即期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比如上例,承包商可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日元升值的风险,作为期权买方,承包商与期权卖方的协定汇率假定为115,期权保险费为2万美元,假如期权交易到期时即期汇率为100,则承包商行使权力,按115的汇率从期权卖方买进1.2亿日元,假如到期时即期汇率大于115,比如即期市场汇率为150,则承包商可以放弃权力,从即期外汇市场买进1.2亿日元,只花费80万美元。此例中,承包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锁定为不超过6万美元(1-2亿日元/115―10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A点所在水平线段所示;如果即期市场汇率大于115,这一成本会逐渐降低,比如即期市场汇率为120时,这一成本变为2万美元(1.2亿日元/120―10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B点所示;当即期市场汇率为123时,这一成本变为0,如图2中c点所示;当即期市场汇率大于123时,承包商可以从这一防范外汇风险的手段中获益,比如即期汇率为130时,这一收益变为5.7万美元(100―1.2亿日元/13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D点所示。
2 投资法或BSI方法
所谓投资法就是利用手中流动资金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买入将来要支付的外币应付帐款,由于付款未到期,先存入银行或购买货币发行国的国库券进行投资,投资到期日与将来应付帐款到期日一致,投资到期收回,支付外币应付帐款。比如,上例中的承包商可以先用美元买进将来要支付的日元,存入银行,存款到期用于支付日元进口货款。在承包商美元流动资金比较充裕而且预期日元将大幅上升时可以采用投资法。
如果承包商预期日元将升值,欲采用投资法但手头流动资金缺乏,承包商可以在衡量美元银行贷款利率、日元存款利率和预期日元变动率后去银行借一定数量的美元,美元贷款的期限和业主支付日期一致,然后在即期外汇市场买进日元,存入银行进行投资,投资到期收回支付应付日元货款,然后在贷款到期日归还银行美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这就是BSI法。
BSI法实际上也是把未来购买日元的美元成本固定,比如上例承包商防范日元进口货款升值的风险,若采用BSI法,假定美元贷款利率为10%,日元存款利率为4%,即期外汇市场汇率为120,从即期买入日元存入银行到货款支付日的期间为6个月,则承包商可以从银行借入98.04万美元,按120的汇率买进日元存入银行,存期6个月,存款到期的日元本息和为1.2亿日元,用于支付进口货款,假定美元贷款时间也是6个月,承包商美元贷款的本息和为103万美元,其中3万(103万―100万)美元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承包商在上述已知条件下采用BSI法实际上相当于在货款支付日的即期外汇市场上花103万美元买人了1.2亿日元,从而将购买日元的汇率固定在117(1.2亿日元/103美元)的汇率水平,这一汇率水平实际上在承包商决定是否采用BSI法防范风险时就能明确计算得出,承包商如果预期在未来6个月汇率不会超过117的水平,甚至会更低,则可采用BSI法。
(二)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1 选择有利的采购支付币种
外汇风险产生有三个要素:货币、时间和汇率,即对外资产或负债是以外币计价结算、交易从成交到交割有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内外汇汇率发生变化。其中,以外币计价结算是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源;具体到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支付币种不一致,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需要的外币种类和数量,要求业主支付多种外币,以尽量减少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支付币种的不一致。如果在采购中能够以业主支付币种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则可彻底消除该采购的外汇风险;如果不能争取到以业主支付币种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在承包合同中没有加入含有汇率因子的调价公式的情况下,可尽量选择相对业主支付货币有贬值趋势的货币作为采购的计价结算货币;如果在承包合同中加入了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的调价公式,则采购中应尽量选择相对业主支付货币有升值趋势的货币作为采购的计价结算货币。
2 合理利用合有汇率因子的调价公式
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的调价公式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使工程结算款调高,也可能使其调低。如果以劳务、材料或设备出口国货币为计价结算货币而该货币呈贬值趋势,则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应争取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去除汇率调整因子,或者改变劳务、材料和设备出口国,否则工程结算款有可能被调低。例如,某国际公司签约尼泊尔河道防护工程项目,工期两年,合同金额700万美元,美元支付比例为66%(支付外币只有一种),计划从印度进口材料,合同调价公式中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签约时1美元=35印度卢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印度价格指数增加,但由于印度卢比贬值到1美元40印度卢比,汇率调整因子为0.895(35.8/40=0.895),最终该项目调减30多万美元。因此,在考虑利用汇率调整因子防范外汇风险时,承包商应该仔细分析出口国的货币汇率走势,保证价格调整公式计算的结果为调增。
对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来说,在人民币相对美元日趋升值的情况下,应争取项目所需材料设备尽可能从国内采购,并在新签合同的调价公式中中加入汇率调整因子,这样人民币升值时,汇率调整因子将大于1。
3 基于对汇率的预期合理利用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如前所述,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BSI都可用于防范国际采购面临的外汇风险,但这三种方式在采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适应的汇率预期变动范围也不同,如表2所示。
比如在上述承包商防范日元相对美元升值的例子中,承包商可以分别采用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BSI,但在给定条件下,这三种方法的成本是不同的,三种方法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汇率变动区间,如图3所示。
图3中,给定条件意味着表2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除汇率预期外都已给定,即,远期汇率、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协定汇率以及银行贷款利率和投资收益率已知,在这种条件下,图3显示了在未来不同汇率预期水平下以上三种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成本线,其中,BSI的成本线和远期外汇交易的成本线与外币期权交易成本线分别交于E点和F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是在给定条件下,无论未来汇率如何变动,BSI比远期外汇交易防范风险的成本低;二是将BSI与外币期权交易相比,未来汇率如果大于E点所对应的汇率,即日元趋于贬值,则采用外币期权交易成本更低,否则,如果日元趋于升值,则BSI成本低于外币期权交易的成本;三是将远期外汇交易与外币期权交易相比,未来汇率如果大于F点所对应的汇率,即日元趋于贬值,则采用外币期权交易成本更低,否则,如果日元趋于升值,则远期外汇交易成本低于外币期权交易的成本。
国际工程的材料和设备采购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材料及设备采购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随项目的性质、特点、承包范围以及项目所在国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30—70%,平均在40%以上。材料、设备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可降低项目总成本中的直接费用,从而使工程总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国际工程物资采购由于其项目环境不同,与国内工程相比既有工程物资采购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外汇风险方面。如果承包商对国际采购中的外汇风险管理不当,则无异于提高了采购价格,增加了采购成本,削减了项目利润。因此,为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国际工程承包商必须对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识别
外汇风险是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外汇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其价值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外汇风险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国际工程物资采购所涉及的主要是外汇风险类型中的交易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结算的应付债务或应收账款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引起其价值变化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具体到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业主支付币种和进口材料设备支付币种不一致的情况下,当汇率发生变化时使负责采购的承包商实际采购成本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如果业主所支付币种正好是进口材料设备所支付的币种,则承包商在这笔具体的材料设备采购中没有外汇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业主的支付币种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一是项目支付币种为当地币和不超过三种的外币;二是项目支付当地币和一种外币(如美元)。对第一种情况,如果物资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所支付的外币币种一致,则没有外汇风险,图1中以N来标示;如果物资采购支付的币种是业主所支付货币以外的币种,则采购面临外汇风险,图1中以Y来标示,比如,业主支付英镑、美元和欧元,但材料设备进口需要支付日元。对于业主支付币种的第二种情况,由于业主只支付一种外币,材料设备的国际采购更易产生外汇风险。图1中箭线越粗表示越容易产生外汇风险。
二、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衡量
外汇风险衡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确定一定期间外币流入量和流出量净额,即净现金流量,然后对期间内的汇率变动范围进行预测,最后确定各种外币的不确定现金流。对于国际工程物资采购来说,外汇风险衡量的期间是从采购合同签订到采购合同结算的过程,净现金流量是净流出量,即采购合同价款额。由于国际工程进度款支付时,对于进口材料设备所支付的非业主支付币种一般是按照投标截止日前28天的汇率进行折算支付的,如果采购合同结算时材料设备支付货币相对于业主支付货币贬值,则承包商会从中受益,相反,如果采购合同结算时,材料设备支付货币相对于业主支付货币升值,则承包商会有损失。
例如,某一国际工程项目业主的支付币种是美元,但其中工程项目所需的某一大型设备必须从日本进口,计价结算货币为日元,合同价款为1.2亿日元。已知投标截止日前28天的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为120,则工程进度款结算时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100万美元。假如采购合同结算时日元贬值,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为150,则承包商只需花80万美元即可买到1.2亿日元,而业主支付给他的却是100万美元,承包商从中获益;然而,假如采购合同结算时日元升值,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为100,则承包商需要花120万美元才能买到1.2亿日元,比业主的支付多花了20万美元。采用表1所示的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衡量方法,假定该项目的材料货物采购中,只有日元货款支付与业主支付币种不一致。表中不确定的现金流是净流出量的可能范围与业主支付100万美元的差值。
外汇风险是一种投机风险,既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稳健的经营者看重的是外汇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在对外汇风险进行衡量之后,需要有一个风险评价。如果认为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小于对风险进行管理所需花费的成本,则不必采取措施,但若认为外汇风险的发生可能带来不愿承担的损失,则必须对面临的外汇风险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
三、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与策略
(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1外汇交易方式
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中,常用的外汇交易方式有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即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一般用在下面的投资法与BSI(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的方法中。
(1)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先成交、在成交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买卖双方成交时在合同中约定外汇买卖的数量、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用于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在成交时就把将来外汇买卖的汇率给固定住了,在成交时就可以确定将来买卖外汇的成本或收入,从而防范将来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比如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衡量示例中,项目业主支付美元,而设备进口需支付日元,一旦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与120的汇率相比),则承包商进口多花费的美元将得不到补偿,采购成本增加。承包商可以采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这一风险。假定预计采购设备结算日为某年9月,现在是该年3月,美元和日元六个月远期汇率为115(如果大于120对承包商更有利),则该承包商在3月份买进六个月日元远期,到9月份交割日只要花费104万美元(1-2亿/115)就可买到1.2亿日元,从而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锁定在4万美元(104万—业主支付100万)。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的好处是锁定了将来可接受的成本支出,但同时却也失去了从汇率变动中获益的机会,比如上例,到采购支付日只要即期市场上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大于120,则承包商的采购成本就会降低。外币期权交易可以很好地克服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中的这种呆板的不足。
(2)外币期权交易
所谓外币期权交易指的是交易双方达成货币买卖的协定汇率,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后获得在交易到期日或到期日前以协定汇率向期权卖方买卖一定数量货币的权利,这一权利可以放弃。期权买方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外汇风险,其最大的损失是期权费,如果交易到期日的即期汇率对期权买方更为有利,则其可以放弃权利的执行,从即期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比如上例,承包商可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日元升值的风险,作为期权买方,承包商与期权卖方的协定汇率假定为115,期权保险费为2万美元,假如期权交易到期时即期汇率为100,则承包商行使权力,按115的汇率从期权卖方买进1.2亿日元,假如到期时即期汇率大于115,比如即期市场汇率为150,则承包商可以放弃权力,从即期外汇市场买进1.2亿日元,只花费80万美元。此例中,承包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锁定为不超过6万美元(1-2亿日元/115—10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A点所在水平线段所示;如果即期市场汇率大于115,这一成本会逐渐降低,比如即期市场汇率为120时,这一成本变为2万美元(1.2亿日元/120—10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B点所示;当即期市场汇率为123时,这一成本变为0,如图2中c点所示;当即期市场汇率大于123时,承包商可以从这一防范外汇风险的手段中获益,比如即期汇率为130时,这一收益变为5.7万美元(100—1.2亿日元/13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D点所示。
2投资法或BSI方法
所谓投资法就是利用手中流动资金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买入将来要支付的外币应付帐款,由于付款未到期,先存入银行或购买货币发行国的国库券进行投资,投资到期日与将来应付帐款到期日一致,投资到期收回,支付外币应付帐款。比如,上例中的承包商可以先用美元买进将来要支付的日元,存入银行,存款到期用于支付日元进口货款。在承包商美元流动资金比较充裕而且预期日元将大幅上升时可以采用投资法。如果承包商预期日元将升值,欲采用投资法但手头流动资金缺乏,承包商可以在衡量美元银行贷款利率、日元存款利率和预期日元变动率后去银行借一定数量的美元,美元贷款的期限和业主支付日期一致,然后在即期外汇市场买进日元,存入银行进行投资,投资到期收回支付应付日元货款,然后在贷款到期日归还银行美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这就是BSI法。
BSI法实际上也是把未来购买日元的美元成本固定,比如上例承包商防范日元进口货款升值的风险,若采用BSI法,假定美元贷款利率为10%,日元存款利率为4%,即期外汇市场汇率为120,从即期买入日元存入银行到货款支付日的期间为6个月,则承包商可以从银行借入98.04万美元,按120的汇率买进日元存入银行,存期6个月,存款到期的日元本息和为1.2亿日元,用于支付进口货款,假定美元贷款时间也是6个月,承包商美元贷款的本息和为103万美元,其中3万(103万—100万)美元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承包商在上述已知条件下采用BSI法实际上相当于在货款支付日的即期外汇市场上花103万美元买人了1.2亿日元,从而将购买日元的汇率固定在117(1.2亿日元/103美元)的汇率水平,这一汇率水平实际上在承包商决定是否采用BSI法防范风险时就能明确计算得出,承包商如果预期在未来6个月汇率不会超过117的水平,甚至会更低,则可采用BSI法。
(二)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1选择有利的采购支付币种
外汇风险产生有三个要素:货币、时间和汇率,即对外资产或负债是以外币计价结算、交易从成交到交割有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内外汇汇率发生变化。其中,以外币计价结算是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源;具体到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支付币种不一致,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需要的外币种类和数量,要求业主支付多种外币,以尽量减少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支付币种的不一致。如果在采购中能够以业主支付币种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则可彻底消除该采购的外汇风险;如果不能争取到以业主支付币种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在承包合同中没有加入含有汇率因子的调价公式的情况下,可尽量选择相对业主支付货币有贬值趋势的货币作为采购的计价结算货币;如果在承包合同中加入了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的调价公式,则采购中应尽量选择相对业主支付货币有升值趋势的货币作为采购的计价结算货币。
2合理利用合有汇率因子的调价公式
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的调价公式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使工程结算款调高,也可能使其调低。如果以劳务、材料或设备出口国货币为计价结算货币而该货币呈贬值趋势,则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应争取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去除汇率调整因子,或者改变劳务、材料和设备出口国,否则工程结算款有可能被调低。例如,某国际公司签约尼泊尔河道防护工程项目,工期两年,合同金额700万美元,美元支付比例为66%(支付外币只有一种),计划从印度进口材料,合同调价公式中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签约时1美元=35印度卢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印度价格指数增加,但由于印度卢比贬值到1美元40印度卢比,汇率调整因子为0.895(35.8/40=0.895),最终该项目调减30多万美元。因此,在考虑利用汇率调整因子防范外汇风险时,承包商应该仔细分析出口国的货币汇率走势,保证价格调整公式计算的结果为调增。
对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来说,在人民币相对美元日趋升值的情况下,应争取项目所需材料设备尽可能从国内采购,并在新签合同的调价公式中中加入汇率调整因子,这样人民币升值时,汇率调整因子将大于1。
3基于对汇率的预期合理利用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如前所述,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BSI都可用于防范国际采购面临的外汇风险,但这三种方式在采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适应的汇率预期变动范围也不同,如表2所示。比如在上述承包商防范日元相对美元升值的例子中,承包商可以分别采用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BSI,但在给定条件下,这三种方法的成本是不同的,三种方法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汇率变动区间,如图3所示。
图3中,给定条件意味着表2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除汇率预期外都已给定,即,远期汇率、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协定汇率以及银行贷款利率和投资收益率已知,在这种条件下,图3显示了在未来不同汇率预期水平下以上三种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成本线,其中,BSI的成本线和远期外汇交易的成本线与外币期权交易成本线分别交于E点和F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是在给定条件下,无论未来汇率如何变动,BSI比远期外汇交易防范风险的成本低;二是将BSI与外币期权交易相比,未来汇率如果大于E点所对应的汇率,即日元趋于贬值,则采用外币期权交易成本更低,否则,如果日元趋于升值,则BSI成本低于外币期权交易的成本;三是将远期外汇交易与外币期权交易相比,未来汇率如果大于F点所对应的汇率,即日元趋于贬值,则采用外币期权交易成本更低,否则,如果日元趋于升值,则远期外汇交易成本低于外币期权交易的成本。
汇改以来,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美元持续升值,近期又出现波动情况,由此可见,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还很难进行准确预测,而汇率的涨跌趋势和幅度的不确定性,都将使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汇率环境,形成汇率风险。汇率的不确定性越大,出口企业将面临日益增大的汇率风险。因此,出口企业必须加强对汇率风险的认识与管理。
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消极影响
1、高额汇兑损失。人民币将近3年的持续升值,升幅累计超过了21%,这给我国外贸企业造成了极大影响。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出口商换回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因汇率变动而减少,所以出口商的利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汇率风险增加,出口增幅下降。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速度之快出乎预料,企业对出口感到迷茫,特别是对出口报价感到无所适从。价格报高,客户、订单流失;价格报低,企业亏损,无法承受。不少企业对长单、大单和交货期长、利润薄的订单均不敢承接,尤其是中小企业承接外单锐减,开机明显不足。因人民币升值的不可预见性,部分企业减小出口比例,甚至放弃外单转战内销市场。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2007年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为27%,但2008年增速却大幅下降。
3、国内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由于人民币升值,目前国内土地、资金和劳动等生产价格的不断上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使企业生产成本高涨,而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议价能力差,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行为受到制约,只能挤压企业的利润。
4、产品竞争力下降,竞争对手增多。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我国的出口企业的产品的附加值相对不高,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利润率较低。特别是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强,原本就是薄利,人民币升值以后,直接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影响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加大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外企业的采购体系产生本质上的影响。为规避汇率风险,近年来,欧美客商的订单已向印巴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转移,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给货币稳定或贬值的周边国家带来了更多机会。
(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改善贸易环境。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附加值较低,主要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出现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我国外贸企业今后必须调整其低价竞争战略,以提高质量、款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取胜,提高其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些显然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出口低附加值的商品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明显与中央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精神相悖。人民币升值将会迫使生产此类商品的厂商或者退出,或者提高生产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
3、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下降,同时国内直接投资成本相对上升。由此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将使国内企业向海外寻找更为廉价的资源,以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
4、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另外,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降低进口技术的价格,我国企业可以以低价进口外国的先进技术,来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降低贸易壁垒。
二、出口企业汇率变动的应对策略
(一)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虽然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还不够齐备和完善,成本还略微偏高,但随着汇率体制改革的加深,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也突现出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应该成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外汇买卖交易种类主要有: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择期外汇买卖、期权、人民币即期结售汇和远期结售汇等。
1、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与即期外汇交易的根本区别在于交割日不同。凡是交割日在成交两个营业日以后的外汇交易均属于远期外汇交易。这种方法在许多国家中被广泛的应用。
2、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是指以远期合同形式承诺在将来某一指定日期买进或卖出规定金额的外币买卖。包括远期外汇保值买卖和外汇风险买卖。外汇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有相似之处,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
3、外汇期权业务。外汇期权实际上赋予了期权买方一种权利,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汇率向权力的卖方(如银行)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外币,同时当汇率朝向不利于自己变动的时候,期权的买方可以放弃此权利。外汇期权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买入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期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二)利用财务管理策略管理汇率风险
1、选择合适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在跨国交易中因成交和收付而形成的外币债权与债务,对于债权企业应尽可能选用“硬货币”计价和支付。所谓“硬货币”是指币值比较稳定的货币,与之相反的是“软货币”。对于债务则应尽可能选用“软货币”计价和支付,这样可以减少外汇风险带来的损失。如果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企业不能选用货币币种成交,企业也应在制定价格时充分考虑外汇风险,当预计出口产品的计价货币可能贬值时,应提高价格,而在预计进口商品的计价货币将可能升值时,应要求对方适当减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汇风险造成的损失。
2、提前或推迟结算。所谓提前或延迟,就是当预期某种货币将要升值或贬值时,提前或推迟对有关账款的收付,即通过调整外汇资金的结汇时间来规避汇率风险。如果企业的经营能力、市场控制能力和融资能力很强,在外汇市场剧烈变动的时候,可以提前或推迟结汇,从而避免损失。提前或延期结汇作为外汇风险对策中弥补风险的一种办法,并不是使风险完全消失。提前结汇时外汇风险在结算阶段提前消失,而延期结汇时把外汇风险留下来,具有投机性,采取的是不弥补风险的投机性态度。那么对汇率变动的准确预测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汇率的实际动向正好与预测相反,那么延期结汇将蒙受损失。
3、“福费廷”交易方式。采用“福费廷”交易方式,即出口企业将经过进口方承兑过的远期汇票,向出口企业所在地的金融机构贴现,提前取得人民币。由于此种票据是无追索权的,出口企业一旦将手中的远期票据卖断给金融机构,同时也就卖断了一切风险,免除了人民币升值的后顾之忧。通过“福费廷”方式,还可以为国外买方提供延期付款的条件,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出口企业只需支付一定的贴现费用就可将延期付款变成现金交易,变远期票据为即期收汇,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避免由于人民币币值的不确定性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三)利用贸易经营策略规避汇率风险
从长远的角度看,如果存在着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企业要想规避风险就要从企业的经营策略上考虑,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技术、营销策略等来规避风险。
1、选择有利的销售市场。出口商的主要战略考虑之一是产品的销售市场,即市场的选择,以及投向每个市场的营销力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如果本币对外币贬值,而且这种贬值的趋势具有长期性,企业在确定其产品的销售市场时,应该大力拓展货币升值国市场。相反,如果本国货币对外升值,而且这种升值趋势具有长期性,企业在选择市场时,就可以考虑在国内市场上多下功夫。
2、加强产品的内部管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企业要把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应对汇率变动的根本途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要调整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中间消耗和生产成本,以保持利润回避风险。
3、实施进口战略,加大利用境外先进知识的力度。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出口压力,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也提高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因而降低了企业利用境外先进材料、设备、技术以及对外投资的成本,从而为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提供了历史契机。企业要从“借力”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像抓出口一样,研究和实施进口战略,积极引进先进的材料、专利及生产流水线等,系统地扩大纺织科技设计人员出国留学培训的力度。通过利用境外先进知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冲出产业结构落后的现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力的企业也可以在境外投资设厂,如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减轻贸易顺差的同时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4、强化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加快人才储备培养。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汇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缺乏对外汇风险的起码了解。衍生工具是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层应转变经营理念,从已经变化的市场实际出发,自觉增强风险意识,在经营决策中考虑汇率风险的防范问题,积极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的水平。由于防范外汇风险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企业必须拥有精通外汇理论与实务操作的专业人才。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通过招聘或培训专门人才,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的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经营风险的研究,进而最终能够熟练使用外汇期权、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避险套利。
综上所述,人民币的升值是把双刃剑,对外贸企业的发展有利有弊,短期内会明显削弱企业的出口能力,可能会直接减缓出口的增速。但从长远看,有利于外贸企业强化市场风险意识,增强规避各类风险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这个意义上,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未来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企业必须积极应对,通过提高企业汇率风险意识,改变经营策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学会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化风险为机遇。
参考文献:
1、金丽华.浅谈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操作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9(2).
2、曹垂龙.新汇制下我国涉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之方略[J].商业研究,2007(8).
一、外汇会计风险概述
外汇会计是以各项外汇业务为基本核算内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通过会计分析,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外汇业务经营活动的一门专业会计。它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外汇业务工作的基础。外汇会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交易风险,指人们的交易行为带来的随现金流动产生的外汇会计风险。二是会计风险,指企业在将各种外币资产负债转换成记账货币的会计处理中,因汇率变动而出现账面损失的不确定性。三是经济风险,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使企业计划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具有外汇会计风险的涉外企业可以结合每笔交易的特点与贸易实务条件,采取一定的方法防止外汇会计风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上升,欧元,马克,日元外部国际金融市场中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在加剧。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顺差持续扩大。然而,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的企业却不足三分之一,以美元为收款货币的出口企业受到外汇会计风险的冲击更大。
二、我国企业因汇率变动必须面临的风险
1.交易风险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2.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会计风险受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所制约。3.经营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而影响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产销数量,从而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限收益或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
三、我国企业遭受巨大外汇会计风险的原因
一是防范外汇会计风险的意识淡薄,对外汇会计风险重视不够;二是缺乏专业外汇管理人才,无法正确预测外币走势;三是由于外汇金融市场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金融工具的利用在我国还有其局限性;四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异常不确定性,使对美元拥有良好预期的企业连连受挫,加大了企业规避外汇会计风险的决策难度;五是企业利用金融工具避险较为局限,选择性小,风险也就难以把握。各家外汇指定企业总行对二级分行以下金融分支机构授权办理的衍生工具业务品种一直只有远期结售汇业务一种。
四、我国企业外汇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基于我国企业存在的外汇会计风险,提出以下几点防范策略。(1)计价货币从优法。在出口贸易中应该选择硬币或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2)拖延收付是指进出口货币的推迟收取货款或推迟支付货款。尽管拖延收付与提前收付是反向操作方式,但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外汇会计风险的时间结构。(3)平衡法。平衡法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创造一个与存在风险相同货币、相同金额、相同时期的资金反方向流动。(4)利用保值措施,签订保值条款。(5)利用外汇与借贷投资业务防止外汇会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即期合同法。所谓即期合同法,就是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企业签订购买或出售外汇的即期合同来消除外汇会计风险②远期合同法。远期合同法就是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企业签订购买或出售外汇的远期合同以消除外汇会计风险。③借款法。借款法是指有远期外汇收入的企业通过向其企业借人一笔与其远期收入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货币的贷款,以达到融通资金、防止外汇会计风险和改变外汇会计风险时间结构的一种方法。
1.实施灵活的经营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规避或消除外汇会计风险。这是规避或消除外汇会计风险的基本方法。由于我国外贸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利润率较低。因此,应当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要加速产品换代,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才是消除外汇会计风险的基本方法。
2.运用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和化解外汇会计风险。(1)贸易融资法。这是我国企业常用的规避外汇会计风险的方法。企业借款、进出口押汇、福费廷、贴现是其主要的形式。(2)金融工具法,运用套期交易。
3.强化内部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外汇会计风险
(1)提高外汇会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防范外汇会计风险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宣传和普及国际金融知识,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外汇会计风险的研究工作(2)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在进口贸易中,力争选择软货币计价结算。在合同中订立保值条款。(3)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外汇收付时间。
4.出口押汇向出口企业提供装船日至收汇日这段时间内的贸易融资。保付简称保理,指企业从出口商手中购进以发票表示的对进口商应收账款。福费廷又称包买票据,是出口信贷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企业应出口商或持票人的申请,无追索权地买入已经承兑的汇票或本票的业务。还有贸易融资也是目前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
5.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企业能够在需要时确定外汇汇率,从而锁定成本,规避外汇会计风险。远期外汇交易合同。远期外汇交易合同是当前国内外回避外汇会计风险最普遍的做法之一。企业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出卖或购买远期外汇合同,来抵消外汇会计风险。择期外汇交易。企业可以利用由远期外汇交易所派生出来的择期外汇交易来回避外汇会计风险。
五、小结
选择风险管理措施,意图是要消除外汇会计风险。企业须有效沟通相关部门,互通信息,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种外汇会计风险防范措施,于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将外汇会计风险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为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