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范文

时间:2023-07-31 09:23: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

篇1

护理风险管理即在护理工作中,对潜在或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风险事件的产生,同时减少护患纠纷[1]。妇产科急诊患者病情危急,且病房流动性大、风险高,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便可引发医疗事故,因此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2]。本研究就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探讨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年龄21~47岁,平均(35.03±2.67)岁;就诊原因:正常临产29例,胎膜早破10例,流产7例,盆腔炎5例。对照组51例,年龄20~46岁,平均(35.12±2.71)岁;就诊原因:正常临产30例,胎膜早破9例,流产8例,盆腔炎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及就诊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心理干预以及基本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如下:

1.2.1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常见风险的管理流程与护理风险负责制,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身担负的风险职责,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其可独立应对护理风险,将护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3]。

1.2.2创设风险管理小组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妇产科骨干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管理组长根据护理工作计划合理制定风险检查项目,安排专门的小组成员实施检查,分析检查项目的潜在风险,经全面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与处理方案,并及时予以处理。

1.2.3强化护理风险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健康教育,为其分析妇产科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提高其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安全意识,规范其护理操作流程,提高专业操作技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1.3观察项目与指标 ①风险事件及投诉发生情况:对两组风险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医疗事故等)及投诉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指标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且P

2 结果

2.1两组风险事件及投诉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92%,投诉率为0;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65%,投诉率为15.69%。观察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5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在妇产科急诊护理工作中,常因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威胁患者的安全,而且易引发护患纠纷。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确其护理职责,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4]。本研究对102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表明,对妇产科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对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丘红梅.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03):689-690.

[2]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05):177-178,180.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76-02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制度、操作流程和标准,严格遵守医嘱,对患者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安全。妇产科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对护理的质量要求高,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规章制度,做好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才能实现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升医院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总结,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队伍年轻化,专业素质偏低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产妇血压的监测不到位,导致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子痫病症不能有效的预防;有的护士在助产时产钳的配合不默契,可能导致产妇会阴的严重裂伤;有的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不足,对产后出血等常见的抢救工作不熟练;有的护士不能按照医嘱进行给药和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导致抢救不及时;有的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不能进行有效或耐心的解答,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不满情绪等。

1.2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 妇产科由于其特殊性,护理工作繁杂多样,而当前的妇产科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对产妇进行人文关怀,导致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妇产科危重病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不能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忽视其知情权;对产妇会阴冲洗过程中,未对产妇隐私进行保护;对护理书面文件的重视程度不够,护理记录不规范,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遗嘱;对产妇的生育史、病情等随意议论,导致产妇及家属的不满;进行产妇抢救或者分娩时,不能对患者家属的疑问和紧张心情进行解答和引导,甚至对家属语气生硬、态度恶劣,导致相互埋怨,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1.3 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护理制度和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导致护患纠纷。临产护理时,护理人员未对患者进行产房内2h观察,未对患者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未按照静脉点滴制度进行点滴速度和浓度的控制,导致产妇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导致子宫破裂;产后进行常规的胎盘检查和阴道检查时,未能及时的发现胎盘残留及子宫裂伤等,延误治疗时机;对产房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婴儿抱错的现象;为婴儿洗澡时不能按规章进行操作,导致婴儿出现擦伤或者烫伤等。

1.4 护理记录不规范 妇产科工作繁忙,急诊分娩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内容多,各种护理记录未能及时的进行填写,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以回顾性记录进行代替,因此与医疗记录不一致,导致护理记录失去真实、准确和客观性,不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和了解。特别是对治疗顺序、药物过敏试验等不能进行准确的记录,导致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不重视床头交接班工作,在未取得主治医师的同意下私自允许患者离开医院,导致出现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给医院带来法律责任。

1.5 外部环境因素 护理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患者自身的因素和设备、药品的因素等。患者自身因素是指,一些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不够信任或尊重,求医心切,引起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护患纠纷。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因素是指一些医疗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使用不配套,以及器材、药品不到位等,影响急诊抢救工作。病房的地面留有水渍或者太湿,导致产妇摔倒,造成不良后果。

2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妇产科护理覆盖面广,对护理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强,护理人员不但要对产妇进行护理,还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因此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对值班、交接班、消毒、查对和抢救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新参加工作、实习生、技术差和责任心不强等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加强节假日、交接班和夜班等关键时间的管理等。通过培训、监督、提醒和检查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其护理质量。

2.2 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违反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是妇产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因此,要加强护理安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强化告知制度,对存在一定风险的抢救或者护理措施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要求其签字;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提醒,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防范措施;对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的填写,经过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建立安全提醒制度,对摔倒等容易导致产妇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必要提醒和安全教育。

2.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新的护理工作发展环境下,对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由于态度恶劣或语言使用不当所导致的护患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妇产科患者及家属由于紧张或者兴奋等,容易对产妇的情况或者婴儿的情况产生很多疑问,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的解答,最终获得其信任,安心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准确的了解,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对产妇进行主动的询问,倾听其感觉和要求。对产妇和家属表现出的疑问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解答,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可以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

3 小 结

妇产科护理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两者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提高责任心和耐心,主动为产妇进行服务,才能实现对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2完善护理技术,丰富专科品牌内涵

狠抓“三基三严”及素质培训,护理部一直非常重视“三基三严”经常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试(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并随时抽查培训效果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及病室护理质量评价建构、近年来我院举办了新护士学习班,护士素质培训班,编写了《护士素质培训手册》还举办了假如我是病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了“五星级护士”评选活动和健康教育竞赛,静脉穿刺竞赛等活动,这些以赛代训,以评的方式不仅受到了全院护士欢迎,提高了全院护士水平,更进一步丰富了百年妇产科医院专科品牌。

3改善服务标准

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我院近年来不断提高了新的护理服务标准及工作要求,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观念的服务举措,使护理工作达到了“满意服务”向感动服务》主动服务》的转变,铸就了百年专科妇产医院护理新品牌这些服务标准包括:

(1)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用,注重诚信服务,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医院管理,保证医疗安全,严格落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3)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缩短病人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的好转率,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实行全程优质服务及护理服务,做到亲,热心服务,微笑服务,在服务当中做到让患者放心、满意、方便解决群众就医过程中不为放心、不满意、不方便问题,群众的满意率达95%以上;

(4)严格的执行医疗管理收费,杜绝不合理的收费,建立沟通系统,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如时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为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诉讼;

篇4

2.妇产科护理的基本内容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妇产科的护理,就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它关系到两个人的安危,甚至是两个家庭的幸福。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工作开展,住院分娩的提高,在妇产科住院的人数明显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对象是急诊、手术、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等。孕妇产科护理是研究女性一生中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一门学科,是妇产科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妇产科护理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和妇女保健,确保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生理阶段健康、安全和幸福,保证胎儿、新生儿的生存及健康成长[1]。

3.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分析

妇产科护理是由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的医疗活动,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医院的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患者自身因素等。

(1)医院医疗条件:医院的医疗资源和管理制度对整改妇产科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医院资源不充足,医疗设备落后,或出现护理和抢救药物完好率达不到100%、仪器设备检查不全、维护不及时、不能使所有的仪器都达到备用状态、医院的护士夺仪器不了解、不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多药品的管理不恰当等情形时,护理质量将会大打折扣,护理隐患急剧升高。另外,医院的管理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护理预案、技术规范等重要性认识和理解不足,执行的力度不够或不能落实到位,会产生很多风险。

(2)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浅薄,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处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不重视可能产生的风险,护生擅自独立操作,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对于细节的问题常常忽略,作为一个妇产科护理人员,这是不可取的行为。对婴儿的照顾和对孕妇的护理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及时换尿布、按时喂奶、孕妇的心理安抚都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处理。特别是对即将生产的孕妇,在其心理的呵护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要特别细心和负责。特别是妇产科病人,要知道女性刚生完孩子心理是很脆弱的,这种行为的影响巨大。

(3)患者自身因素: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得妇产科患者所存在的医疗危险也大大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医疗难度,但是孕妇的家人对分娩的危险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分娩是人生必经阶段,是自然现象,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加上很多孕产妇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遵守,甚至私自离开医院, 结果出现一些不良后果如:摔伤、胎膜早破等等,不得已进行急诊剖腹产, 而产后容易引起胎儿窒息,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医疗纠纷。再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需进行剖宫术,若术前没有及时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沟通,就容易出现期望与现实情况不符而导致患者的不满意情绪,增加了护理的危险系数[2]。

4.妇产科常见风险的对策研究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针对护理过程的中的常见风险,本文从医院医疗条件、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和患者三个方面提出应对对策。

(1)医院方面加强医疗设备、医疗资源分配,提高管理质量

医院需要根据需求,做好医疗资源分配,避免患者未能及时得到医治而导致安全风险增加;对妇产科的仪器设备要做到定期监护仪器、器械的使用情况,及时保护和维修仪器,保证仪器设备随时都可以达到备用状态。在制度管理方面,需要制度标准的规范,范护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风险预案,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工作途径,提高对于风险的预见性和主动护理的能力[3]。

(2)增强妇产科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升

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专业技能和技术培训,注重对护士的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特别是妇产科方面技能的学习,定期进行对护士的考核与检查,只对哪些合格的护士才录用;加强对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护士的保护意识、法律意识。通过对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使之懂法、知法、守法,确实明白在工作中存在的法律责任问题,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关爱护士、排解护士的压力,妇产科的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着会给护士带来很多压力,着要求医院可以给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团结和爱护科内每一位护士,关心护士门的需要,解除护士的工作压力。

5.总结

医疗护理是一个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的职业,它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而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则是一个永久性话题,它关系到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院在社会中的信誉和形象问题。因此,要时刻坚持以妇产科患者为本的理念,以护理安全为基础,及时对妇产科中存在的L险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这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