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5: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上课就睡觉、看到就头晕的哲学。
哲学的发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哲学中有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下面我就说说哲学给我的人生的两点启示。
一、人生中的辩证法
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一.哲学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
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首先让我们走近了来看哲学。
哲学史家任继愈曾说:“哲学不创造即时的财富,但它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为一个民族的不断创新提供不竭的思想和理论支持。”就是说,哲学能从更高的层面上指导我们深刻、全面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并超越苦难,指导我们不断调整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关系,引领我们提高文化修养,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并提供给我们创新思维。换言之,哲学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真,揭示万般事理的同时也引领着我们的人生。较之于科学,哲学是一门指导“做人”的学问,而人永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所以“以人为本”的哲学应是所有科学的基础,缺乏哲学基础的科学无疑是荒谬的,没有哲学指导的人生难免杂乱而脆弱,没有哲学指导的思考必将盲目而肤浅,没有哲学指导的学习也将功利而低效。
再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
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准备走向社会,他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也正在走向成熟。阅历虽浅,但视角极广,他们此时所展现出的思想领域往往比成人更开放。我们在用各种实用技术知识去充实他们头脑的同时,却常常忽视了他们内心那种关注并深刻认识世界、人生与自我的强烈渴求。当前,青少年犯罪被列为继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世界公害,与他们缺少哲学关怀与引领,从而迷失人生方向而误入歧途不无关系。所以,在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或遭遇挫折时不能主动调整自我或调整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丧失进取心,甚至为了发泄私忿或图一时之快而放纵自我、危害社会。这些年来,马加爵案、胡斌飙车案等案例带来的警示还少吗?若干年后,这些尚在校园的中学生将毫开悬念地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所以给予他们的人生以正确的哲学引领,不但关乎他们自身的前程,同时也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实在是一件极为重要极为迫切的大事。
而放眼当前备受非议的高中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正是重“技的培训”而不重“道的引领”的教学,在疏远哲学关怀与引领的同时,也失去了语文本身的“温暖”与“美感”。哲学功底的浅薄及各式各样的评比让教师无心挖掘文本中的哲学资源,而学生自然也无力深思习题之外的世界、社会、人生,久而久之,语文教学面临今天的尴尬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语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重焕生机,就必须补上哲学这块短板,课堂上要多一些哲学关怀与引领。
现在的新课标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积极的哲学内容的推介力度实际上已大大加强,这些内容遍及儒、释、道及现代科学思想,这就使得新教材的哲学含量更大,涵盖更广,意蕴更深。如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周立明的《动物游戏之谜》(必修三)等文章就能很好地带领学生去了解并深思那些相对陌生的领域,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掌握他们,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再如《召公谏弥谤》(必修二)、《小狗包弟》(必修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四)、《晋灵公不君》、《求谏》、《原君》(中国经典文化研读)等文,则是引导学生思考与人相处之道的妙文,不但从正反两方面展示了善与恶、信义与、宽容与骄横的反差,给学生以积极的导向,而且也启发着学生如何主动地去调整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更好地融入集体,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等选修教材中,集中选取了众多的儒、道名篇,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瑰宝,其中的思想一直都是人们用来指导人生,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武器。儒家积极,道家超脱;儒家重视社会人伦,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进行思考,道家钟情自然,更多考虑人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他们思想深处的积极进取与超然通达互相补充又相互融合,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深受其益。他们或忧乐天下,锐意进取,为国家建功立业;或调节自我,洁身自好,超然通达:尽情挥洒,都描绘出了一幅幅多彩的人生画卷。
如果为师者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深入发掘这些哲学教育资源的话,就能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教育教学行为也将增添哲学的睿智,将这种睿智投射到学生身上,则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智慧。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智慧的沉淀,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回到人的原点,注重内在生活,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有很好的抚慰和指导作用。
当今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一方面科技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科技不断地给生活带来诸多眼花缭乱的新体验。另一方面科技和时代的巨大变革也带给人很深重的焦虑感。特别是中国社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重大变革深刻重塑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此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产生疾风骤雨式的冲击。如何在此时代保持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就是当下人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问题、心灵焦虑,不但对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向关注人类精神状况的人文学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著名的思想者,周国平在其新作《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中回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对当下社会的焦点问题和精神状况进行了深刻的解析,书中极具建设性的见解不啻是当下喧嚣社会的清醒剂。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哲学研究,一直在思考人类生活的精神问题,极为关注当下社会的不和谐之音和人们的心灵问题。在书中,作者不仅仅是作为精通中外哲学的专业学者,更是走出书斋、贴近当下社会现实、面向普通读者娓娓而谈人生真义的哲人,他几十年来汲取的古今中外思想大师们的成果都成为他面向时代、诊断时代问题的有效资源。作者从人文精神、教育与文化、哲学、人生、爱情、幸福、成功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文精神的真义和人们现实生活的困境。看到当代社会处处弥漫的“戾气”,面对时下频频出现的孙志刚事件、李思怡事件、马加爵事件等漠视生命的极端案例,他重申了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强调了对人的生命的珍视,突出了对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尊重,这就从深层次上回应经济热、技术至上背后的精神匮乏问题。在他看来,人文精神才是通向健康人生的基石,中国社会之所以缺乏对个体精神的尊重,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缺乏人文精神这一伟大的精神资源,转型时代的中国人需要好好补上人文精神这一课。
当下人们极为关注的幸福和成功的话题也是周国平的思考范围,他超越了普通的对成功和幸福的流行解读,给幸福和成功加入了智慧,插上了人文精神之翼的智慧引领成功和幸福,通向生命的快乐和精神的充实。而现实中的许多人把对金钱的痴情当作成功和幸福的最大动力,不知疲倦地追逐金钱成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周国平在书中精彩地探讨了金钱对人生幸福的影响限度,当你与你的孩子沉浸在追问时间问题的氛围中时,你还会认为金钱足以构成人生最有价值的参照物吗?当你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在心智生活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金钱在精神生活中的限度,相对于人类的心灵愉悦,金钱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书中对古往今来伟大哲人的精神观照,构成了一个远离纷繁尘世的心灵桃花源,当作者满怀深情地谈到苏格拉底、谈到康德、谈到尼采、谈到王国维……读者会被那种精神的深邃、澄澈所感染,会感慨不单纯是邂逅了一颗善良、丰富、高贵的灵魂,而是与一系列高远、伟大的灵魂相遇。
可以说,周国平的两本新书处处显示了一位人文学者对我们所置身的时代焦点问题的关注,他以人文学者的智慧为当下人们的心灵问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之道,这样的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读罢此书,有心的读者必会激起心灵的层层涟漪,我深信:阅读此书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与此书作者相逢,是一次幸运的心灵相逢,当置身时代熙攘的间隙,你将想到一位怀着满心的人文精神的思想者就在你的不远处。
(高思春/文)
培养人文精神的生态土壤
年轻人也许可以做点励志讲座,不过,只有智慧的老者才能给人讲精神。因为精神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周国平这本收集了1996年至2006年演讲的著作,就是一个已过知命之年的智者的精神结晶。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长,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 (《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己。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 “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己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氰氢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千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 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鬓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翩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 “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王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章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读这本书时我并未按照常规的方式去读完,也即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草草了事,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以末为始细心去阅读,直到读到整本书的序言为止。于其间直到最后我发现原来有的生命是悲痛的,在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世界之中是悲痛的。或许有时更是轻若微尘的,随风即逝。正如米兰-昆德拉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中所说的那样:“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人常常被厄运打败,被不幸的恶魔吞噬,但李银河却恰恰相反,忍受着失夫之痛不挠不屈地有精神地活着,与厄运作斗争,与恶魔交战到底。她的有精神正是她对平常的不平常,以一个哲人的睿智思考着人生的问题,向人生寻找答案,以一种哲人的胸怀悯怀天下人之生命,其对生命点滴之思考汇聚成《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这本书之中。
她不是一个哲学家,却在做着哲学家所做之事,这是与她自己本职业是有所背道而驰的。但又细想过来,任何职业并不妨碍对人生的思考,并不妨碍人对智慧的追求与爱。一个人开始对人生有了思考就足以证明了自身的困惑,人思考人生的问题从小来看关乎的是自己,从宽泛的角度去看的话是对整个人性的悲悯。不过,也没有一个人以思考人生为职业,人生的诸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想到最后也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倘若不想人生又是极其困惑与迷茫的,想的话至少目前的困惑得到解决,不想的话眼前的问题会一直纠缠不清。而李银河却开始了一个人的征程,一个人的战争,踏上一条自我朝圣之路。
在很多人的眼里她的言论或是她的观点都是眼中钉,不取出来难以忍受,取出来又血流不止。于是左右为难,自然对她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毕竟中国这样的社会与日本或者欧洲的部分国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性似乎总是一个比较忌讳的问题,倡导者必然成了儆猴的牺牲品。譬如她秉承解构主义自由立场,支持同性婚姻引起了轩然大波,她之所以如此主张或许与她职业有关吧,毕竟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学的女社会学家。对于她的诸如此类的观点与主张我倒不觉得奇怪,似乎倒有一种预言家的先知先觉,比如同性恋初来乍到中国之前一直是一个忌讳敏感的问题,可如今却屡见不鲜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是一种预见性还是一种观念接受的间歇性?但是很多人却因此而大放厥词地一味评论言论与观点的如何如何,却都是以一个非专业者的口吻说着专业者的话语,哪里还有理解的空间。或许正如她说:“许多人不理解她,但她理解另外许多的人。当历史行进到一个新的制高点时,回首社会进步旅程,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隐匿的不是骄傲自满的口吻,而是一种希望获得理解却又不得不继续行进的无奈。或许这一切注定是一个人的战争。
完整地读完整本书之后发现她是睿智的,虽然大多篇幅有着生活之中的琐碎与细微之事的叙述,但对人生点滴的思考都是极其深刻的,在此我不忍割舍地摘写一部分:
“人怎样才能快乐?其实一点都不难,只不过做到两件事,人就会很快乐:一是身体的舒适,另一个是精神的愉悦。”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了“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介绍作者:
冯友兰,著名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共分为12自然。
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最大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然”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我从翻开这本厚厚的书的扉页就被它的内容所吸引,大约花一周时间拜读完此书。合上书本感慨颇多,中国有句老话: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对人生的理解可谓是个严肃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需要前提,那就是要经过对人生的历练和品味。需要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考验,需要磨难和挫折的考量,需要不断地用心去反思和斟酌。没有经历过黑暗就不懂得光明;没经过风雨就见不到彩虹;没摔过跟头就不懂道路的崎岖;没尝过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
加措活佛是一位用心智去解读人生的意义,他用智慧的心诠释人生的真谛。看来对人生的理解不仅仅是需要对生活的全部囊括,也绝非只有老者才有资格评说。净空法师讲过:一经通,一切经通。加措活佛用智慧的心去思考剖析人生,他把对生活的理解,对世间纷繁复杂的表象,用犀利的波若智慧洞穿其披在身上的外衣,看到内在的本质。用大众身边生活的实例解读是与非,用辩证的哲学道理告诉人们如何辨别事物的原本,认识了原本就是看破,知道了事物的本相,啊!原来如此,也就容易放下了。有许多事放不下,背着沉重的包袱,有的人背一辈子,一生都没有活明白,真是愚痴到了极处。
关于这个命题,柏拉图曾提出一个令人瞠目的定义:“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荀况就此展开了隔空论战:“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身处百家争鸣的时代,“辩”自然是思想的产物,这才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当然,荀况与柏拉图素昧平生,所谓“隔空论战”不过是后人戏谑,不过,由此两种论调足以看出,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横跨东西、贯穿历史始终,覆盖着每一块留下人类足迹的土地,从而使之成为最引人津津乐道的哲学命题。
作为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柏拉图的精神世界远非常人所能理解,他为什么提出那样一个令人瞠目的定义,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据此定义进行了具化――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自此以降,这个问题成为最经久不衰的哲学命题,无数往圣先贤为此提供了精彩纷呈的视角。其中,既有孔子的“生无所息”,也有卢梭的“生而自由”,甚至不乏尼采的“上帝已死,我便是上帝”……恰如勒内・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无论这个命题本身有多少答案,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这是绝大多数哲学家所秉承的共同理念。
翻阅这本名为《闲思录》的书,或许看不到什么宏大叙事,作者的声音也谈不上什么黄钟大吕,但是,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的本义的探索,却贯穿于每篇娓娓道来的精致小文之中。从“人是什么”到“人生是什么”,从“心有所依”到“知易行难”,由“恩怨是非”话“沉浮升降”,由职业规划、子女教育直至最终“面对死亡”……这本谈不上厚重的随笔集,堪称一部编年体人生轨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面对这些大到极致的命题,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是一种别样的表述方式,看似琐碎,却不失细腻和生动。
古今往来,人如天地间之过客,匆匆走过世间大舞台,然后进人死寂且没有回应的另一世界。人生老病死,就像宇宙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由于死的不可避免性和无法买到往返票,人们往往因恐惧而回避。然而,现代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及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存权利的更高追求及生命质量意识不断的增强,使死亡不仅表现为自然现象,而且成为社会问题,它的客观存在事迫使人们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以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死观念,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一、现实世界对死亡的回避与追问
死亡是人之生命的必然归宿,“人有其生,必有其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死亡的必然性,曾使世人为之感慨不已,由此有了对死之恐惧与对生之留恋。也导致人类社会普遍有了对死亡回避的现象。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的死亡观,“未知生,焉之死。”是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对死亡的看法,在孔子看来,人活着是时候的事情就很多而且难以把握,人又何必顾及死后的事呢。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对死的看法也是认为最好不要过问:“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不会伴随我们;而一且死亡降临,我们不复存在。既然如此,无论生者或死者,都与这问题无关,因为前者无需考虑,后者不可能考虑。”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无论怎样理解,死亡都是人的生命从有限性达到无限性最终的破灭的过程,然而人类是热爱生命、渴求永生的动物,以致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总是努力寻找抵御恐惧的武器,于是宗教满足了人们希求永生的愿望,成为人类心灵的避难所。是宗教,使人类的绝望理念回归原位并在精神上给予许诺和安慰,人类对生命不朽的渴望在此得到一种虚幻而甜美的慰藉。如同费尔巴哈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世界上没有死亡这一事实,那么宗教就不会产生,惟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最终将人对死的理解化为一种不死的信仰,使世俗走上一条脱离现实与科学的道路。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给“死亡”也注入了全新的时代意义,死亡回避现象受到巨大的挑战:其一是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手段的先进性,使原来不可能救治的病人现在依赖特殊护理可以低质量的方式存活,比如可以使大脑丧失意识但呼吸循环系统尚存的”植物人”存活数年。其二是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已使古代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想像变成了现实,然而,需要移植的器官必须是活体,活体之源又是人体,那么,何人应是活人,何人应该死去就成为一个新的医学面临的问题,什么是死人?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谁有活的权利?谁有死的义务?这些原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棘手的问题。
二、死亡意识是构建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叔本华关于死亡曾经说过:“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正是人对死亡的反思才使人对自身的生存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思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为上学网络体系。
第一,死亡观是构成哲学观的重要基础。说到死亡观就不得不提到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意义的态度及看法,同时也是人的哲学之所以称之为哲学的基础。一个人的死亡观涉及到对生命的看法,妥善处理死亡问题就是建立一种人生哲学。在社会生活中,正是人们意识到人人皆死且死后不能复生的事实,才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如有的人所以有悲观厌世的生命意识,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生有限,人皆在等死”,死的不可避免性使人的生存意义黯然失色;有的人所以有享乐主义的生存态度,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死没善恶,死后皆腐土”,死的形神俱灭意识使他们活一天算一天,醉生梦死;有的人乐善好施,求神拜佛。凡此种种可以看出,人们对死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人对生活态度行为的选择。是死亡观决定着人生观。
第二,死亡问题是从事哲学研究者必须回答的间题。在哲学领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的基本问题,是任何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认识意识现象是否永恒,就要研究死亡,对灵魂必死与灵魂不死进行选择,则成为回答哲学基本间题的关键。德国哲学家海德格甚至把哲学看成是研究死亡的学问,把人的存在看成是“向死而在”。在他看来,如果我们面临着死亡那么它就会使我们懂得生的意义,德国19世纪名的哲学家叔本华则认为:”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所以说哲学的定义 ‘死亡的准备’,可见如果没有死亡的间题,哲学就难以成为哲学了。”
三、超越死亡
正是“所感”于人生的种种悲苦,王国维长期“所思”便是“人生的问题”犹如他自己所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人生中积累的太多感性体验引发他对生存本体的思索。鲁迅少年时代经历的家道中落的不幸引发他日后对中国人文环境以及国民性的思考,王国维所经历的病苦、孤寂、生死离别更带有人生的普遍性和本质性,引发的是王国维对人生本相的思索。这样的追索首先充满了人生的悲剧感。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缺乏穷究人生终极之理的精神,具有悲剧精神的思想和人物更少。王国维无法在传统内部得到思想资源以帮助他的思考,解除他心中的疑惑。他需要精神突围,他生活的年代恰逢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社会思潮、学术观念、人生理念的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传统的根基在撼动,王国维早年就不喜“举子业”,对科举不甚用心,显示出一定的叛逆性,比较容易在传统之外去寻求答案。王国维与叔本华的接触可以说是“偶遇”, 后者提供了与他的个体生存体验极相吻合的理论,对生存本体、人的生命本相的思索成为王国维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动力。叔本华对人生之悲剧性以及根源的阐释,在情感上引起了王国维的极大的共鸣,并引发了他对哲学的兴趣。正如台湾学者早就指出来:“王静安对于西洋哲学并无深刻而有系统之研究,其喜叔本华之说而受其影响,乃自然之巧合。申言之,王静安之才性与叔本华盖多相近之点。在未读叔本华之前,其所思所感或已有冥符者……及读叔氏书必喜其先获我心。”
王国维是一个知性与感性都很发达的学者,对人生问题的探索不可能走上形而上的抽象的思索,王国维曾说哲学的事业是“探宇宙人生之真理而定教育之理想者。”他虽然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找到了人生悲剧的答案,但这并不能减轻现实生命的悲苦感。反倒加重生命的悲剧感,因为“愈能看透生存意志的原形,那时便会了解我们人类竟是这一付可怜相,而油然兴起悲哀之念。”所以,他很快发出悲叹:“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籍者也。”于是,1907年之后王国维又一度把主要精力转向文学。
《评论》被学界视为“破天荒借用西方批评理论和方法来评价一部中国古典文学杰作,现代文学批评的开端”。 该文第一章概说“人生与美术”之关系借助叔本华的理论为文艺作全新的诠释和定位:人生的本质在于欲望,欲望只能产生痛苦,因此欲望、生活、痛苦三者是同一的。美术的功能即在于使人类忘掉生活的痛苦,优美和壮美都能使我们离开生活的欲望而进入纯粹的知识。他还引用了歌德的一句诗:“凡人生中足以使人悲者,于美术中则吾人乐而观之。”《评论》全文对西方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借用主要是引入了“欲”的概念。作者将《红楼梦》中宝玉之玉应对叔本华之“欲”,其阐释极其勉强,这种明显的附会不仅仅是为了“印证西方理论方法”而出现的误读,更重要的是王国维要以此为例证来说明文学艺术(美术)于痛苦人生的超越意义,他在《红楼梦》里找到了共鸣点。
即便到后期的《人间词话》中,他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在审美性质上无高下之分,因为它们都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都能在审美享受中“使吾人离生活之欲”。 而且在《人间词话》中借助康德的“游戏说”进一步表明他的文学观:他赞同康德说的“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游戏”,“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人的精力,用于生存竞争而有余,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法表现,通过一定的文字手段发泄出来,就是文学,是超功利的也就是审美的。当然,超功利不是毫无目的,其目的在于“发表人类全体之感情”,文学“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在文学的审美中给人慰籍和超脱。王国维从哲学转向文学是从生存本体的思考对生命悲剧性的超越之路的探寻。希望后者实现对前者的超越和提升。原因就在于文学的超功利的无关乎利害的审美特性。
表面上,王国维反对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是由于叔本华、康德等外来思想因素的影响,但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情感上的碰撞和共鸣,前提是近代以来对人生悲剧性处境和生命的悲剧本相的体认和直视。文学成为一条心灵的出路。因此,就不难理解,有着不同的西方学理背景的沈从文也会产生与王国维一致的思想。在1930年代沈从文的文学主张中还能听到较强的回应。在沈从文看来,创作是对现实人生羁绊的超越和逃离,写作作为与生命的痛苦体验的对抗,既是一种娱乐,一种表现,又为一种永生的欲望所驱动,成为生命重造的方式。因为“任何人对死亡想要逃避,势不可能。任何人对社会习惯有所否认,对生活想要击破藩篱,与事实对面时,也不免要被无情事实打倒。个人理想虽纯洁崇高,然而附于肉体的动物基本欲望,还不免把他弄得拖泥带水。生活在人于人相碍相撞的社会中,和多数人哺糟啜,已够觉痛苦了,更何况有时连这种贴近地面的平庸生活,也变得可望而不可及,有些人常常被社会所抛弃,所排斥,生活中竟只能有一点回忆,或竟只能作一点极可怜的白日梦……”
沈从文和王国维可以有不同的外来思想的背景,但他们都表达了相类似的文学主张。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生命的悲剧感和借助文学的审美价值实现对这种悲剧的生命的超越。这样的文学主张首先来自于他们对当下的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
近代以降,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物立足于现实社会实践,将文学作为“开民智“的手段,作为实现民族富强的一个工具,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功利型的文学观。王国维反对文学的现实功用性,而提出文学对人的现实苦难、对人的现实羁绊的超越性价值、审美价值。他们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他律”与“自律”的两条文学道路。他们的思想都起源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生存现实,前者侧重回应国家的忧患、民族的危机,后者深沉的表达了近代人的生存焦虑。
如此理解王国维的文学活动和成就呈现出了当下的意义和启示:其一:我们的理论研究不能让西方的理论话语架空,而脱离掉自身的生存语境,离开20世纪中国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其二,当社会不是那么急迫的需求文学来扮演一种社会角色的时候,文学独立的审美意义,之于人生的精神价值,便会重新得到彰显,今天沈从文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因为文学说到底还是通过审美的中介超越现世,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然而沈从文不是孤立的,在这篇小文中我们就能看到王国维与沈从文的呼应,我们在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流脉的时候,应该将源头推溯到王国维这里,如此王国维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也就需要重新评价了。王国维以审美特性为核心建构近代的文学本体论,其中包含这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
参考文献:
[1]陈 同:《悲情学人王国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月。
[2]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
[4]王国维:《 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一》,《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教师境界的打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对境界、人生境界的关注是一直存在的,在西方哲学的境界意识中可觅其踪迹,在我国古代的境界思想中也可觅其踪迹,在深沉的思索中积淀了点滴的收获。教师作为国家下一代的培育者和塑造者,在社会的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呼唤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这种完善也构成重要的教育资源,简而言之,教师境界的高低影响可谓重大而深远,所以,寻觅、求索、领悟教师的境界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为此,要深入、持久的研究教师境界和教育的关系,修炼、提升教师的境界,使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超越自身,又在自身的发展中回归并促进教育的发展,迈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境界。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教师境界的提升谈一谈自己的愚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寻觅
最近,看到一部热播的青春励志剧《北京青年》,其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该如何存在”,由此,笔者油然萌生了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存在”·带着这个问题,反思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在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徘徊,寻觅“教师该如何存在”的答案。这种寻觅,虽有几分辛苦,更多的是甜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索
寻觅中找到方向后,接下来的便是执着的求索,步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手动起来了,我们脑的动起来了。“教师该如何存在呢”·新课标给了我们有力的指引:帮助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生涯,感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更新中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结合;感到自己的教学视野在开拓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感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清晰中坚实: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学生的学有所得而努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领悟
在求索中积淀了片段的思考认知后,逐步迈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描述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随着教学新课改的逐步开展,对新课标的认识逐步深化,伴随着的是欣喜、感动,欣喜于人们对人生的探讨在延续,感动于课标对人生的关注在加强。学习新课标,作为教师,也油然生发了幸福感,教会人创造幸福,人生难道不幸福吗·。向着幸福迈进,再迈进,让生命闪光,让人生幸福,为之努力吧,新课标给予了我们方向,给予了我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