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整个流程范文

时间:2023-08-01 09:25: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固定资产整个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固定资产整个流程

篇1

1引言

国家高速发展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挑战,为了加快电力企业效益及管理,需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日程当中。本文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分为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目的是降低问题发生,提高管理人员对电力公司管理。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和研究才是电力企业中主要前进方向及动力,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和研究是电力企业核心部分,每个电力公司需要根据自身企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管理办法。根据电力企业内部需求进行管理,才能推动国家发展,并将电力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所以说固定资产管理是重中之重,但是我国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多漏洞,需要制定一个较为完善制度进行管理。

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特点

2.1不断提高资产全寿命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偏向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对于电网中固定资产价值属性关注度较低,最终导致成本效益及相对管理意识较弱,而进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在各个阶段管理过程中资产相对独立,所以不能有效进行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最终很难实现对固定资产运行目标进行决策和实施,全寿命目标最低化也很难实现。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缺乏统一管理,最终导致各个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合作,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缺失、模糊、冲突)。在进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于费用及取得收益记录,同时对于一些历史数据很难进行分析,就会导致企业在后期发展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决策和支持,而电网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也会受到种种限制,其中固定资产管理及持续改进就会被丧失,很难发挥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仅仅使用固定资产卡片进行管理,使得固定资产源头很难进行管理,同时也会忽略了其他固定资产问题,最终没有完全实现固定资产从规划—设计—购买—施工—维护等全流程管理。

2.2固定资产规划、建设阶段

对于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而投资管理也是固定资产管理重要项目之一。只有确定一项较为合理固定资产规模,就可以满足现在市场需求,同时会对未来市场进行提供帮助,在这种方法下可以保证其固有资产创造出较大利益。对于整个电网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及管理是重中之重,但是在进行投资过程中会涉及到以下问题。(1)过分夸大效益。在电网企业建设及规划过程中,相应决策没有按照企业角度进行思考问题,只是将社会职能进行考量,最终导致社会效益被扩大化,而实际产生经济效益被忽略,而电力企业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政策进行创造,同时将企业经营风险和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可以出现投资科学性不强现象发生。(2)电网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电网初期设计及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阶段不同导致下属部门之间没有相互联系,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而且出现造价与运行成本有很大出入,并没有按照全寿命周期角度进行考虑,从而在最后出现费用较大浪费。在整个电网寿命周期过程中需要在每一个阶段进行决策和采取必要行动,这样才会对其电网发展阶段造成较大影响,一旦出现寿命周期没有考量,导致最终做出决策和使用很难有发展,大大增加其风险性,值得注意是前期成本建设高低直接影响后期运行及维护成本大小。

2.3固定资产运营阶段

对于现阶段固定资产运行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分别是:(1)管理流程不畅。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一旦出现不能联动,就会导致管理财务出现断链。在进行电网企业各项业务管理过程中,很多流程比较传统,但是也存在很多流程没有明确显示出来,往往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只是存在意识及习惯,导致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加上管理及制定相应流程非常困难。而一些固定资产出现增加、减少、报废等措施时,缺少相对应的流程规范,很难对于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这样就会缺乏管理,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很难保障,这也会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很有可能造成国家固定资产不同程度流失。(2)会计核算流程不畅。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固定资产每年都会有很大变动,这些工作需要财务部门进行盘点,而固定资产实际使用者仅仅是参与者,而财务部门对于设备认识程度还是不够准确,严重就会受到约束,不利于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不能起到固定资产管理职能。这些问题出现就会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如实的反映出资产实际变动状况,而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一些固定资产只能显示出可以使用状态,不能显示出使用情况及年限、设备损坏程度,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在加上每天都会有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改造、报废、购置等事情,需要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应出信息作为依据,一旦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很好沟通,就会导致一些设备无法进行维修和保养,最终影响电网企业正常安全发展。(3)电网企业资产易变动。在对于一些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对于新增固定资产是比较常见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电网企业加快建设,所以导致每年逐渐增大,由于资产数量巨大,就会导致资产基本资料不能快速完善。另一种是固定资产进行改造,因为一些原有固定资产出现损坏、破碎需要进行维修,使得实物资产变动频繁,导致固定资产卡片与实际资产出现很大差异。还有一种是固定资产经常迁移变动,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促进了城市与现代化进步,导致一些供电设备老旧需要不断更新,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道路拆除、线路铺设现象,这些也会出现卡片与实物不符。

2.4固定资产处置方面

在进行设备处理过程中,报废处置是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并将其生命进行终结,只有终结才是开始。而电网企业对于报废处置需要有严格管理制度,在电网建设运营起初阶段就进行制定了报废程序和规章制度,往往在现在社会下忽略了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并没有按照制度进行发展和延续其生命,往往存在现象是管理不善,没有符合操作规范进行报废,这些做法只会增加电网企业运行成本,最终影响每个人利益。在每年针对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报废及销账是企业重点管理,但是对于废品回收及清理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导致存在许多可利用价值被忽略,最终造成企业账务管理十分混乱。

3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树立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

资产全寿命管理是一个比较漫长过程,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阶段进行相互联系,并站在公司角度上进行统筹管理,将管理目标进行发展,统一管理、发展、决策、配合、改造、建设,使电网企业扩大发展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也使得设备快速检修并运行。让各个阶段相互之间进行紧密联系,最终达到全寿命周期目标。

3.2固定资产建立良好的沟通系统

在现在好固定管理理念过程中需要不断借助现代化管理,使其快速发展,随着电网建设不断升级,需要将信息部门纳入业务部门当中,这样就会对整个企业进行发展,适当时候可以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沟通,保证整个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快速传递,最终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3.3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需要不断对电网资产进行管理,对于资产中购买、施工、处理需要进行详细管理,严格按照管理交接程序进行验收,这样才能对整个工程进行改造,达到完工。目前根据我国基本建设规定,相应部门需要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及验收,并将得到数据及报告进行传达上一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汇报。由于一些原因导致的工程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上报们需要相关部门或财务部门进行资产预估并进行编制,等到其相关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固定资产固定价值进行编制,待整个工程完成后,需要相互部门(管理部门)进行验收、盘点、入库等,行使自身管理权限进行保管电网企业固定资产。

3.4注重固定资产流程管理

整个流程主要是从一端到另一端进行业务管理,尽量消除不增值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业务绩效,通过该系统方法进行管理,整个流程管理在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管理职责化,通过流程职责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加快并进行固定资产控制,最终实现知识共享平台。这种办法可以有效消除传统资产管理带来弊端,建立良好的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跨部门沟通交流合作,扩大管理范围,最终强化资产价值管理,这些做法可以有效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快速管理,提高电网企业发展。

3.5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建设

篇2

鉴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基层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较之一般性企业明显呈现其行业特点:

1.价值大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无论是单项固定资产还是固定资产总额价值都比较高。固定资产作为基层供电企业的主体资产,其价值总额一般占企业资产价值总额的70%左右。

2.种类多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种类除了一般企业的生产、办公、交通运输设备及房屋建筑物外,还有许多专用的固定资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目录》将固定资产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用电计量设备等十五大类,每大类中又区分为若干小类,每一类资产都有多种设备。

3.分布广与一般企业不同,基层供电企业大部分固定资产分布在企业外部,从城市到乡村,遍布供电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十分困难与繁重。

4.更新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用电量不断增加,要求基层供电企业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满足生产发展、安全电力的需要。鉴于上述特点,使得现阶段基层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人控”阶段,如较多的计划、购置、维护、技改、盘点、处置等控制活动仍然是人工传递方式进行,内部稽核也多以手工核对、现场检查为主。所以内控效果不佳、稽核难度大等问题在部分基层供电企业内一直较为突出。

二、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基层供电企业存在管理者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在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注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忽视运营和处置阶段系统性的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特点,要求跨部门合作管理固定资产,而多部门合作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往往造成权责不清、管理意识薄弱。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从预算、采购、核算、调拨、报废、清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尚缺少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考核奖惩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更缺乏的是与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此外,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实际管理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进一步完善。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由于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更新快的特点,给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伴随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产生。如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疏于对报损和报废固定资产的及时回收与处理,忽视固定资产回收再利用,造成资产流失,降低资产使用价值。

4.固定资产内控信息化手段尚未固化目前,基层供电企业基本构建了SAPFI-CO模块为核心,延伸至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营销管理、项目管理等前端业务的完整现代企业管理结构。但是,涉及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SAP有关的各个模块之间并未形成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所需的闭环式结构。部分基层供电企业分别使用SAP系统和其他ERP系统进行资产价值管理、资产实物管理,或通过技术开发实现SAPPM与生产MIS业务流程的整合,但上述做法均存在生产技术管理系统与SAP业务处理数据不一致的状况,加上因扩建、技改、大修、中小修和日常调换引起实物资产变动频繁,而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形成动态管理,势必造成固定资产账、卡、物不一致,导致资产的实物管理与资产的价值管理脱节、资产利用效能不完全等问题。

三、改进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信息化的建议

1.通过信息手段,强化管理意识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业务的系统工程。内控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内控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把涉及固定资产预算、采购、核算、调拨、报废、清查等各个部门、多个业务条线的多项业务,以风险管理为纽带放在基层供电企业的整体运营平台上,把控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促使企业员工在信息系统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及时地识别、评估、掌握和控制业务系统自身的风险,全面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2.通过全员参与,完善制度流程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覆盖多个业务范围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这要求在各个业务流程和环节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分析确定出重要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员工的群策群力,使得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融入和体现到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确保各项内控制度和手段能够在系统操作的全过程中得到完整、有效地落实。

3.通过系统嵌入,固化业务流程基于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中控制活动的梳理,提炼和设计出可在系统中固化的控制活动,以规避传统模式下的制度文字设计、制度人工执行的“人控”方式。并且对在用的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测试以及再评估,在系统中实现相关应用系统控制的过程。最终将信息控制手段渗透至规划、取得、维护、清查、改造、处置等全业务流程中,真正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篇3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图随着高校的招生的大量扩招,许多学校进行合并和拆分、重组兼并、调整、新校区建设等工作比较频繁使得高校固定资产构成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高校之间的财务、人事和后勤等变动频繁,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苛,如何高效、规范的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是大部分高校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教育科研网,并参照目前先进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简捷、智能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在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范围中所包括的资产类型较多,在教学、科研、后勤和行政等部门和单位使用的房屋、仪器、办公用品等都被划入高校固定资产的范畴之中。要对这些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首先要对固定资产的产权进行登记、评估、清查、界定;要对部分资产进行保养和维修,根据需要采购相应的仪器与设备,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最后确定无误的信息报送给上级负责部门。高校固定资产在这里指所有的高校房产、车辆设备、电子硬件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也包括机房网络设备、机柜设备、小型机、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与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另外,高效固定资产设备具有种类复杂多样,要求稳定和维护及时性。主要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整体的分析,通过大量的阅读参考文献以及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的分析,发现商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的管理,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同时保证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保证账面与实际相符合。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进行提炼、整理的基础上可以大致确实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为个人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产入库管理、资产日常管理、系统管理六个模块。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图见图所示。个人资产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对个人做查询,查询范围为登录人的全部资产,检索条件包括:原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品牌型号、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日期。部门资产管理模块的功能查询范围为登录人所在部门的全部资产,检索条件包括:原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品牌型号、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日期、姓名。高校在在对房产资产进行管理时就需要建立起内容详实的前期与后期出产档案,特别对房屋的分配、回收、折旧等情况要备注清楚,保证账务的合理性,做到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杜绝越权使用的情况出现,保障院有资产不会大量流失。该模块以全校自有和非自有房产信息为基础,以各个流程模块(楼宇信息、土地信息、房产信息、房产评估、房产使用信息、租赁借用合同信息等功能)为框架,构成房产管理的整体。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为资产入库领用、附属资产录入、图片补录、打印入库领用单。在对资产信息进行检索是输入的条件包括了资产的类别、名称、编号,发票的编号、保管人员、登记时间和设备的序列号等信息。添加一条资产的详细信息,输入内容包括:资产基本信息、购买信息、保修信息、存放信息、保管使用信息和备注信息,共六大类。在出现附属资产时需要填写附属资产的信息:资产类别,资产名称,购置类型,设备序列号,规格型号,发票编号,发票日期,合同名称,采购方式,采购范围,来源方式,来源渠道,数量,价格类型,价格,计量单位,供应商,保修(月),使用年限(月),备注等。资产日常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入账”、“资产信息修改”、“资产退库”、“资产转移”、“资产退出”、“资产处置”、“资产审核”等功能。本系统在个人资产和部门资产中还设有“更新报废”功能,通过此功能个人可以进行资产的更新报废申报流程,实现了资产报废更新流程简便化,科学化管理。检索条件包括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时间。这些子功能都是个人资产基本信息日常管理中最为基础的操作功能。根据需求的分析结果,设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必须和需求进行一一对应,根据整个系统及具体的模块确定设计策略和技巧。由此可以确定,设计本系统需要遵守的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2、带宽保障3、可靠性4、安全性和稳定性5、操作易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架构技术为多层架构,通过将整个应用划分成多层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同时在开发时还采用到分布式技术,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对使用效率的提高有较高的益处,并且对数据的操作和管理上可以带来较大便利。多层架构技术通过多层划分,使得系统的业务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相分离,使用技术接口可以实现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交互,对数据的所有操作的交互使用带来保障。多层架构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能,同时业务与数据的分离还可以实现较高的可维护性,当出现问题时可以更好地去解决,各层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高等学校资产是学院有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内容是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通过对系统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和了解,确定了本论文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最终确定了设计和实现本系统的软件研发流程。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需求明确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些设计都是为了系统各自模块做准备,最终确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个人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产入库管理、资产日常管理、系统管理。设计系统管理的主要包括对权限的分配和角色的确认,明确各自模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特点,并且对不同分类的资产进行针对性监控;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同资产的管理、实现和计划都进行明确设计;对相似模块的实现过程采用代码复用的技术,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对于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查询和检索功能,并且提供模块查询和精确查询两种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检索方法,最终使得系统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吴培周;浅谈法务会计在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定位.价值工程

[2]贾鲁渝;探讨构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企业导报

篇4

二、如何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

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国有企业或相关部门要认真的制定出一套管理准则,使企业的管理走向合理的道路,使账目不再出现混乱的状况。下面就介绍几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明确各部门职责。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因为其部门的繁多,所以各部门的职责一定要明确,做到各尽其职,分工明确,不要出现漏管和冲突的现象。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所管理,在管理时,这三个部门的分工就要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哪一方面的管理和记录。大部分企业中,固定资产的实物直接由使用和管理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主要是对其进行核查清算并有监督的作用。如果公司愿意再进一步把这三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就会更好一些。

2.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制度的规定以及落实都需要员工的自觉和管理人员的监督,他们彼此相辅相成。比如在处理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审核,普通员工不得擅自将固定资产报废,必须严格进行企业规定的各项流程进行资产报废。在整个流程中,拟定一个固定资产管理报废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表当中要包含详细的信息,这样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在最后核对时出现问题就有据可查了。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除了经过上层领导的批准还要经过下面各个部门和部门员工,一个部门完成资产报废的整个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部门之间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协调合作。在整个过程中,要有监督部门对其操作者进行严格的看管。

3.对固定资产投资及运营的监管。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应该制定快捷清晰的管理制度,对于相关流程和规则比如固定资产的创建、中途的使用情况,最终的结果都要仔细制定。在资产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基本理念,即固定资产在进行购买的时候,要遵守不浪费的原则,按部就班的进行审。国有企业在创建固定资产时要反复斟酌,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通过后再落实。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运营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对国有资本权益的保护,这些权益中包括保护权益、发展权益等权益。在对国有资本进行运营管理时。主要操作人员是与国企出资人相关的组织和部门。企业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要求,制定有效的资产体系和管理监督机构。

篇5

关键词: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也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竞争领域。面对市场,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知名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各项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又是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成为医院众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标准来看,以我院为例,目前将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图书。

1.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应有的重视

受公立医院体制的影响,公立医院的产权是国家的,购买的固定资产也相应的属于国有资产,但是,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缺乏重视。医院领导普遍存在重医疗技术、重科研、重服务的意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资产不丢失,至于放在哪里,设备可以产生多少效益往往是忽略的,因此容易出现资产信息不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

2.没有从医院整体角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

医院现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为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招标采购,财务部门负责总账管理、总务及物资部门负责明细账的管理,而具体的使用部门只负责使用,不参与管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室资产台账。大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专职管理人员,多部门的共同管理,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脱节,各个部门根据职能分工不同制定各自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甚至出现部门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建立医院内部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3.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医院负责监督检查的审计部门人员配备有限,专业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对医院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资产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产的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监察审计部门作为独立于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一个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定期对资产的采购情况、使用状况、报废流程以及资产使用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措施的探讨

1.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思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提高竞争力、拓宽业务范围、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首先,医院管理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思维,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举措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不仅管理层要重视,并应通过有效的宣传,督促资产使用科室乃至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传达到医院最基层,在医院内部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共识,以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顺利进行。

2.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为医院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医院应据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包括固定资产购建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领用使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考核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环节的制度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制度等。只有站在全院的角度建立和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才能共同协作管理好固定资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医院构建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人,但是单凭管理工作一方来进行管理,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医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制定明确的监督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入出库、管理、折旧、处置、捐赠等工作进行必要的审计,使得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受到严格的监督,并对所发生的不正常的现象,及时提出,及时纠正,进而保证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规范性得到有效的加强。

4.打造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医院配备的固定资产由于种类繁多、价值差异大、摆放分散,因此打造一个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个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快速、准确了解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将各风险点的控制通过计算程序进行管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好地解决固定资产监督乏力、信息滞后等问题。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各个部门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监督,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了,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明确管理的主体,规范管理的程序,严格责任的追究再加上有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作支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会不断优化,进而为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冯倩 单位: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篇6

目前看来,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供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科室、行政职能、后勤保障等科室使用,根据其不同的工作职责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因而他们是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者和拥有者,自己往往也设立了本科室的备查台账。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主要是由财务科和资产管理科进行总账和三级明细账的登记和管理。这样很容易导致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的不衔接,有时候固定资产实物应工作需要调整到别科了,但因原使用科室没及时上报给医院资产管理科从而导致三级明细账没做任何账务处理。因此账务处理的严谨性与固定资产实物使用的即时性导致科室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现象时有发生。设备使用的流动性强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必然影响固定资产账目明细管理的清晰度。

(二)人工管理流程效率低下

账务管理不清晰的背后是管理流程的不科学。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包括可行性调研、购入、验收、出入库、入账、折旧、维修、和报废等,每一个流程对应着不同的环节。在实际依靠人工进行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下,往往在设备资产购买后,使用科室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之间的确认就存在问题。加上种类项目繁多,更是考虑到固定资产设备的存放地点分布于各个科室,进行固定资产的统计管理时,人工管理难免出现纰漏,复杂繁琐的管理流程致使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三)固定资产盘点及调用效率低

固定资产管理中效率低下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对固定资产盘点和调用的管理,依靠人工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错误。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其种类多、设计金额大、应用分布广的特点,需要经过定期的盘点来实现固定资产的账账、账物和账卡相符。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盘点,手工记录设备的使用现状,因而无法保证所有记录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对折旧、磨损等的判断会出现较大偏差,所以盘点周期长,效果也不够理想。

二、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条码系统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解决账务管理问题

条码管理是在固定资产引入时就贴上条码,再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价值、入账时间等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将每一个设备的具体信息存入条码。然后在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科室等管理环节上分别都安装统一的条码管理识别系统,其中资产管理部门可设置不同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查询权限。以后不管该设备因工作需要转移到什么地方,都方便进行设备的追溯,即时的进行账务核算和管理,从而解决了人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账务不清问题。

(二)条码系统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全程跟踪,解决人工管理混乱问题

应用条码系统,固定资产的整个过程的具体情况等信息都会在其条码中被记录下来,并可随时生成关于固定资产的报表或数据,从而对固定资产的流向、使用、磨损、折旧等进行动态全过程的跟踪,而且条码系统可对所有固定资产按照其状态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管理和使用效率。

(三)条码系统通过手持设备进行盘点,提高盘点效率

条码系统提供的手持设备,可实现对任何固定资产的随时查询。因而,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只需要在系统中首先进行设备的自查,而后应用手持终端扫描条形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通过复核后,便可实现对资产的财务状况、使用情况、盘盈盘亏的清查,错误率大大降低,极大的提高了盘点效率。

篇7

A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产品种类齐全,生产和业务跨地域,发展迅速,拥有上下游关键零部件全产业链的大型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集团化企业,同时,企业提品相关配套咨询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拥有多家子公司,并逐渐形成全球性的销售服务网络,其部分产品已实现海外就地生产和整装,迈出了跨越式发展步伐。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A公司发展迅速,订单猛增,企业生产业务繁重,但当前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操作仍依靠简单的手工或办公应用软件完成,企业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业务处理速度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快速发展的障碍。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必须通过管理革新才能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提高企业作业效率,才能为企业快速稳健的发展保驾护航。基于企业的快速发展,A公司急需建立一个可以成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加快业务操作处理速度,使企业内部运转速度能与企业整体发展速度匹配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的引进成为企业管理者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ERP系统以财务管控为核心,使零部件供应链、车间生产装配和销售服务等公司各个环节系统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产、销、存的一体化管理,使企业内外部业务产生正面的协同效应,从而提升公司运作效率,进而使ERP系统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管控企业的重要信息化平台和工具。

根据企业实施愿景和实际业务发展需求,公司最终选择了SAP的ERP系统,此次ERP实施项目以企业业务基础为导向,在母、子公司同时实施多个核心模块,包括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Controlling)、物料管理MM(Material Management)、生产计划PP(Production Planning)、商务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质量管理QM(Quality Management)和销售分销SD(Sales and Distribution)等。在ERP中财务管理是核心的功能模块,因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流,是企业运营效果和效率的衡量和直接表现,所以财务模块一直是各行业在实施ERP时的核心模块和关注重点。在本实施案例中,根据企业业务现状及发展规划,制定了全面的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

SAP的ERP系统将FI财务会计模块划分为总账GL(General Ledger)、应收账款AR(Accounting Receivable)、应付账款AP(Accounting Payable)和固定资产管理AM(Asset Management)等几大子模块,下文将针对这些子模块展开详细分析和研。

二、GL总账子模块系统实施

总账子模块主要对记账凭证的输入和登记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日记账的输出、明细账和总分类账进行处理,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总账是会计账务人员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对企业发生的交易进行记录,而主要方式就是分录,这些交易记录就是所谓的日记账,在记录日记账的时候,应该保证借贷平衡,而且要以时序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记录,在每个时间段,会计账务人员就需要把日记账里面记录的分录依次记录到会计科目中的分类账里面,即过账。然后就可以对电子表格进行编制,这就可以检查借贷是否平衡,在会计期间结束的时候,会计人员就需要做结账这一项工作,然后编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相应的财务会计报表,为公司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

(一)GL总账子模块存在的问题 公司原来使用的财务系统仅仅起到了模拟手工记账的作用,系统功能仅限于记录分录数据,而各业务部门之间几乎很少集成,关联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还基本保留在原始的纸质材料传递,财务不能实时反映商务采购、销售发货、库存产品和在制品等信息,从而并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最实时的数据参考,从而使财务数据很难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GL总账子模块实施后代表性成效 (1)会计科目主数据维护流程:会计科目主数据维护流程主要描述了在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前设置会计科目体系结构的操作过程,详细描述了从提出维护请求到集团会计科目维护判断,经过审批、信息反馈、判断会计科目类型和维护类型过程,直至在系统中执行相关模块完成会计科目删除、冻结、创建或更改的整个环节。下面将举例说明会计科目主数据的创建流程。财务部各岗位会计根据填制凭证需求提出增加科目主数据屯请,财务部总账会计在系统中查询己有的科目是否满足核算要求,判断是否需要创建,对不需要创建的科目结果通知中请人,需要创建的科目最终传递到集团数据维护员做科目创建。流程如图2所示。在此会计科目主数据维护流程重组前,公司会计科目主数据创建由财务部有关经办会计直接查找创建,从而造成系统中会计科目出现名称不同而实际代表意义却相同的情况,造成会计科目出现一定的混淆,浪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核账工作。经过流程分析后,找出了该流程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从而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总账费用查询功能。菜单选择路径: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信息系统工具报表制作器报表显示,或者直接输入执行代码:GRR3。通过执行总账费用查询报表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对财务信息,如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进行分类归账查询,很好地解决了之前财务不能实时反映商务采购、销售发货、库存产品和在制品等一系列数据不一致问题,从而能实时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新的数据参考。

(3)GL总账子模块管理变革。ERP系统的实施是一项管理思想的革新,任何革新都必须基于每个企业的实际业务,通过财务GL总账子模块的流程优化或重组,使得应收应付等业务数据能自动集成到总账中,大大提高了总账处理效率,可以总结归纳出在GL总账子模块革新前、革新后的管理变化,同时进行收益和代表性流程体现分析。

三、AR应收账款子模块系统实施

应收账款子模块主要是指企业在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这些业务的时候,应该对向客户收取款项规定在一个期限里,大多都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是企业应收的客户账款业务,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这和客户订单和发票处理这些业务有很紧密的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然后再导入总账子模块。作为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可以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还能让资金的使用率得到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能够对风险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保护投资者利益,从而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一)AR应收账款子模块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现金形式,所以流程处理非常简单,公司原来把应收账款的处理当作总账里的一笔日记账进行处理,但是它具体的业务流程和总账的处理流程相同。但是这种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公司要想对客户进行跟踪管理,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客户的信息只在两个地方有所记录,一个是公司的销售部门,另一个就是日记账上的一笔分录,所以要想更多的了解客户,还没有其他方法的,只能通过销售部门来进行管理,这样就使得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财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没有办法正确的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因为它没有指定到具体的发票上,所以这就造成无法跟踪客户的交易情况和收款情况这些后果,这对管理应收账款是非常不利的。

(二)AR应收账款子模块实施后代表性成效

(1)客户对账流程:应收子模块的客户对账流程主要描述了客户、企业销售部门、企业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核对过程,在企业内部表现为企业财务部与销售部门客户经理的业务往来,通过往来询证函核对客户名称信息、客户付款形式、付款金额所对应业务的信息差异。财务部销售/往来会计在系统中导出与客户的往来明细,根据往来明细填制往来询证函,客户经理负责按询证函进行核对,对往来情况做出必要差异分析,财务部销售/往来会计对往来差异做出调节,客户经理负责落实差异情况,最后总账会计进行修改,并将客户付款时间、金额等信息录入系统,以便日后进行账龄、欠款和回款分析。流程如图3所示。在该流程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前,由于客户信息仅在销售部门存储,公司基本无法对客户进行跟踪管理,财务部很难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增加了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客户对账流程的建立,并创造性地使用了《往来询证函》这一信息传递形式,有效地对客户付款信息进行跟踪和记录,留下信息痕迹,从而十分有利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把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

(2)凭证信息跟踪功能:菜单选择路径:后勤销售和分销销售订单显示,或者直接输入执行代码:VA03。凭证信息跟踪功能可以使财务部及企业管理者很清晰地从系统中跟踪到具体合同执行情况,包括产品是否发运、客户是否己收获、客户付款情况等等,通过系统的实施,共享应付子模块信息,可以有效节省信息传递时间,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四、AP应付账款子模块系统实施

对于应付账款来说,它不仅包括发票管理和供应商管理,还包括支票管理和账龄分析,总的来说,它就是指企业支付应付购货款的一些业务。企业为了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就需要对应付账款进行管理,以保证交货、付款和合同条款的实施,保证确保发票的准确性,还可以使用一些战略来增加企业的盈利。

(一)AP应付账款子模块存在的问题 对于公司以前的应付账款管理流程来说,都是由有需求的部门对采购申请单进行填写,如果部门领导批准了,那就可以由经办人来采购,一旦货品到货,财务部门就需要付款,并且还要在日记账上记录该笔采购业务。作为一个付款和记录业务的部门,财务部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财务部门收集应付账款的票据之后,需要对货品进行确认,然后把票据作为入账依据,在支付完成之后,就需要把银行付款单据当作付款凭证入账,再对凭证进行编号。如果经办人员审核了供应商开出的发票,那就应该把它交给会计,让会计对货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审核,最后再由出纳登记这笔账务。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财务部门不应该总纠结在哪张发票上,而应该针对供应商,为了有效的减少企业的风险,那就应该对应付款详细管理。如果是货物已经到了,但是还有一些手续不完全,那就不应该入账,而是在月底的时候和仓库的货物进行核对,再统一记账,这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账务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虽然公司有商务部主管采购,但仍存在大量的部门自行采购行为,缺乏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部门之间的采购业务联系不够紧密,如果公司完成了付款业务,那么也很难在财务中查到相关的信息,更加无法对供应商的地点和一些信息进行管理,所以对于跟踪供应商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二)AP应付账款子模块实施后代表性成效

(1)采购付款清账流程:采购付款清账流程主要描述了审核付款和付款后制作采购付款凭证以及整个清账的过程。详细定义了审核录入系统付款计划和根据付款单据清账的整个操作环节。商务部报账专干在系统中录入付款申请表、结算申请单,财务部会计对已达的单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财务出纳员及时进行付款,系统自动进行结算和清账过程。在该流程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前,存在大量的部门自行采购行为,缺乏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部门之间的采购业务相对独立,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更不利于企业采购监管,从而使得公司采购管理较为混乱,同时,给财务付款清账带来麻烦,影响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流程重组后,公司采购行为统一由商务部负责和执行,实现了对采购活动过程的集中监管,加快了财务付款清账作业时间,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2)采购收货发票校验功能:菜单选择路径:后勤物料管理后勤发票校验凭证输入输入发票或者直接输入执行代码:MIRO。采购收货发票校验功能用于应付会计根据采购部门提供单据,在系统执行采购发票校验,生成应付款的处理过程。该功能可以清晰地显示供应商信息以及发票对应的货款详细资料,比如交货地点、采购订单历史等等,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应付会计进行发票无差异或差异在容差范围核定,节约了之前由于信息不全,进行多方业务确认的信息沟通时间,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五、AM固定资产管理子模块系统实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完成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以及折旧有关基金计提和分配的核算工作。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够帮助管理者对目前固定资产的现状有所了解,并能通过该模块提供的各种方法来管理资产,以及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作是企业现有的重要资源,它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在A公司中生产性固定资产主要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及交通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指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可见,企业的固定资产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只有对固定资产实施严格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最大限度地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一)AM固定资产管理子模块存在的问题 原来财务部仅通过简单的office工具以手工记录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记录管理,且记录信息较粗略,只记录固定资产名称、数量等信息,并未对相应资产的使用者和责任人进行登记,以这种方式管理固定资产。此前各部门自行负责各自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和统一规范资产管理,很难快速有效地对各种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监控,从而给折旧的核算带来困难。此外,固定资产的实时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和统一管理,比如,一旦固定资产发生大量的转移时,不仅给固定资产的盘点增添较大的核对工作量,而且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很难跟踪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有效监控。

(二)AM固定资产管理子模块实施后代表性成效

(1)在建工程转固流程:主要描述了自建工程完工、设备安装完毕,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过程,详细定义了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后主数据创建的整个环节。它由基建、固定资产会计审核在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审计报告,确定在建工程己竣工可转为固定资产,在系统中创建资产主数据,系统完成在建工程结算到固定资产的程序。基建部提出立项报告,经过主管部门、基建部、资产管理部会签,会签通过后迎知财务部固定资产会计进行固定资产主数据创建,基建部根据项目报告领料进行工程建设,在建工程完工验收通过后,再由财务部固定资产会计进行转账处理。在该流程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前,在在建工程转固时,经常受到工程结算的制约,时不时出现固定资产和在建科目核算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需要基建部项目人员与财务部固定资产会计人员进行反复核实,产生了大量的工作量。流程重组后,对在建工程管理更加精细,尤其是迎过在建工程中物料编码的管理,对在建工程进行了有效地过程监管和控制,降低了固定资产与在建科目差异的可能性,进而使得在建工程的转固流程更加高效,帮助企业实现固定资产快速转固,从而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力,降低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风险。

(2)固定资产浏览器功能:菜单选择路径:会计财务会计固定资产显示资产浏览器,或会计财务会计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资产会计报表单独资产资产浏览器,或者直接输入执行代码:AW01N。固定资产浏览器根据所选择的公司代码和资产编号,基于会计年度,显示资产的计划价值、过账值以及相关折旧等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过账值”子标签功能查询该资产当年每月计提的折旧,亦可根据“比较”子标签功能查看其每年的折旧情况,可以很清晰地进行对比查看切换,对于资产折旧的计提,可以通过“参数”子标签功能进行设定,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将自动进行折旧核算。

篇8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石化企业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市场为轴心,外闯市场,内挖潜力,加大科技含量的投入,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固定资产是石油企业谋生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石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对当前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特点分析

(1)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结构分类复杂。石化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产业,资产投入量庞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细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化学工业专用设备等。以中石化某公司为例,其资产卡片近7万条,数据量庞大,在日常管理难度较大。且由于石化企业生产装置结构复杂,因此固定资产种类多样。从大类来说,目前分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六大类,资产小类更是有几百种。以仪表类固定资产为例,这类资产遍布各装置数量非常大,不少是体积小但价值高,在实际工作别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2)固定资产生命周期长,价值高。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生命周期长,如一套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生命周期历经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直至最终退役报废,时间跨度大多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以上;同时石化设备一般都要耐高压、耐腐蚀,对材质的要求苛刻,造价不菲,因此石化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论是单项还是总额都比较高。

(3)固定资产技术水平要求高。石化行业为典型的连续生产模式,车间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要求对反应装置、仪表、设备等进行很好的维护保养。并且,对非标设备和专有技术应用很普遍;同时,设备技术更新快、设备改造检维修比较频繁。

三、当前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石化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多年来,石化企业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但是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善和提高。

(1)固定资产管理覆盖不够全面。现阶段石化企业普遍存在重视资产使用期间的管理而忽视投资决策和报废处置环节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忽视投资效果的管理,造成资产配置不合理问题的出现。同时,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设备设施闲置、报废资产处置滞后等现象比较突出。

(2)资产管理权责分工不明、责任难于划分。石化企业纵向管理级次多、横向单位数量多,各部门管理行为相互独立,均从本部门职责的角度对资产实施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未形成全局统一的资产管理体系。如由发展计划部门对某项投资建设项目出具的可行性报告,缺乏其它部门的深度参与,成本及收益预测的可信度较低,同时还缺乏对资产使用效益的后评估,易导致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3)资产实物状态变动与财务台账记录脱节。石化企业业务类型较多,固定资产的实物状态变动一般包括新增(购买、项目建设、盘盈)、转移(内部调拨、外部调拨、对外投资、出租) 、报废、盘亏等情况。各类变动导致管理工作量大、业务处理审批流程复杂。数据记录从资产使用部门发起,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最后到财务部门账务的传递;实物状态变动与财务台账记录更新的不及时、不匹配,都会直接造成资产的账实不符。

(4)各个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各部门管理缺乏协调。资产管理应当包括规划、设计、基建、生产、物资等环节。在实际管理中,石化企业往往由生产部门掌握本单位的设备运维情况,设备的流程号根据设备的类型、所在的位置等因素编制;机动部门是资产实物的管理部门,负责新增资产的核对、资产的清查、资产的调拨、资产的报废审核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企业资产的价值情况。资产编号是在创建资产主数据时,ERP系统按资产创建顺序自动生成的。生产部门、机动部门以及财务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可以实现三方信息的动态共享,三方的信息不对称,势必增加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难度。如工程管理部门只考虑按时完工,结算和交付竣工资料却经常延误,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及时转固提取折旧等。

(5)石化企业资产管理重安全轻效益。由于石化企业属于高危行业,资产管理更偏重于设备的技术、安全方面,管理层对资产的价值属性关注度较低,成本效益意识相对薄弱,对石化资产的成本和效益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四、加强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探讨

根据石化企业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建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以资产优良化、资产结构配置合理化和提高投资效率作为着力点,沿着

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这条主线,通过科学、先进的程序,推动资产结构的改善和相关资源配置的优化。进一步加强存量资产的管理,实现资产有效、有益的增长,杜绝和控制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实现由资产总量最大到资产最优的转变,为石化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优化流程,构建闭环管理。石化企业要结合本身资产特点,科学构建协调各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建立标准的工作规则和常态机制,做到权责明晰。建立从实物管理到财务管理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 将责任明确到岗。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理念的要求,合理设计资产管理流程,在各重要岗位设置资产管理岗,确保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权利。一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与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挂钩,固定资产管理指标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合理。通过指标设置,实现评估资产投资回报、资产数据准确、改善清查效果、降低资产生命周期成本、规范资产处置过程等资产管理工作的目标。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分配挂钩,引导资产管理向科学、规范方向发展。二是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对使用单位的考核内容。各单位须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班组、岗位,由专业管理部门负责考核资产的安全、高效使用及保养维修情况,促使使用单位提高资产使用率,将资产运行费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考核,通过考核强化使用单位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制度或因决策失误导致固定资产长期闲置的有关责任人,按照违规必究、惩治、教育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将固定资产违规行为与资产所在单位财务预算指标挂钩,按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扣减相应的费用指标。

(3)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推行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投资决策、效益评估、成本考核、日常管理维护、处置等离不开资产的信息支持,要建立“功能完善、纵横贯通、运转高效、信息共享”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与ERP资产核算系统整合,使之涵盖资产业务的所有管理职能,贯穿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时、在线、准确和数据共享,形成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档案”,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从使用过的条形码资产管理系统来看,由于存在不少的体积小价值高的资产,且设备检维修等原因无法实现标签管理,导致条形码系统应用不理想。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推行高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从资产购入到资产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实现对单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实现了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实时化,提升了企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构建精干高效的资产管理团队。科学配置、优化资产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岗位人员的选拔和任用。要保持资产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实行资产管理人员调动审批制度,避免资产设备管理人员的频繁调动。基层单位要设立专门的资产设备管理岗位,将资产设备的管理细化到责任人,形成纵向上由各分部到车间、岗位,横向上按资产设备类别、用途、时间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资产管理网络。同时要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搞得如何,首先体现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上。因此,我们的管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一系列程序,加强管理意识。此外固定资产管理还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经营与管理理论研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保护和爱护我们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固定资产。

(5)提高资产的成本效益意识,落实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宗旨是高效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将资产的效益分析贯穿到资产的投资规划、日常管理及退出的整个过程。如在投资规划阶段,就以全生命周期综合最优为目标,建立项目投资组合分析模型,优化工艺路线和设备选型;在采购阶段,以安全经济为前提,逐步改变面向项目的采购模式,逐渐形成统一的面向产品的集中采购模式;在运营、维护阶段,以资产状态评估结果为基础,采用合理的运维策略,优化检修时机和深度;在设备退出阶段,对退出设备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估,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时做出资产报废、出让、更新的决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信息网络,紧紧抓住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善于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新的台阶。总之,固定资产是石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些资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也随之增强,国家对于行政单位在财政保障上的力度变得越来越大,导致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于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落实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实施准确的核算,这是实现国有资产合理化配置、提升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一、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单位应当不断加大管理的力度,从而提高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一是行政单位的领导层应当树立起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安排专门机构或者人员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开展全程化追踪管理。要建立起从资产配置、使用、调配、处置等各环节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及相互牵制的控制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的岗位职责,从而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等三方保持相互联系与制约。行政单位不应当允许某个部门或者个人超越职权范围来办理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从而避免产生独立承担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整个过程的现象,由此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失控。对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严格实施审批手续,运用资产评估拍卖的方式实施阳光操作。二是行政单位应当依据实际,科学、规范、合理地配置固定资产,并且在可以调配的范围之中开展资源共享,从而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要严格依据预算对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采取招投标制,从而防止出现超标准和超规模的配置,尽可能地节约国家宝贵的财政资金。三是要建立起“一物一卡”登记制,完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档案。对于行政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实物,应当采取条码标签登记制,每一项固定资产对应于唯一的编号,并且分别登记固定资产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从而全面、真实地反映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

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行政单位应当借鉴企业对于作业链、价值链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事实上是由各项流程组合而成的,流程主要是由作业组成的。企业每次在完成某项作业时均会消耗掉相应的资源,而作业在产出后又会形成相应的价值,再转移至下个作业,一直到形成了最终成品,并且提供给外部客户。企业一旦想要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就一定要改进与优化自身的作业链,对作业链与价值链实施分析的工具即为流程优化。行政单位应当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也要优化好作业链,让各个环节都能实现连接合理与高效运转。应当制订完善各类实物资产的购置、利用、报损、核销以及报废等相应的工作流程,让各环节能保持相互衔接,各环节均应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于梳理行政单位的财务工作流程,形成更为全面的流程体系。

三、提升行政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节约型高效政府”成为全社会共识,而行政成本则是判断行政单位公共支出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之使用年限一般均在一年以上,一些长的甚至达到数十年之久,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其列入到一次性支出之中,将因为别的原因增加的固定资产直接加至单位净资产,在今后各期不予分摊,显然是无法正确归集行政成本的,同时也会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出现虚增。为此,应当切实改革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度,并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这会十分有利于提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上的会计信息质量。

四、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

科学规范的资产效能评价机制是提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保障和举措。财政管理部门要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固定资产管理评价之结果对各行政单位实施绩效考核,并且据此作出奖惩。规范化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一定要有合适的评价方法、标准。要把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按照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加以划分,并且有针对性地形成效能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有特性指标与综合指标之分。行政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的特性指标主要是资产使用率以及完好的程度,经营性资产特性指标主要是资产保值与增值率之增长。综合指标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对以上两类指标应当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结果。

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效之优劣必然会受到会计基础工作之制约,所以一定要提升行政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升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并且尽可能地避免在资产配置过程中所出现的相互攀比、浪费以及使用率低下等问题。这就需要强化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安排,组织其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学习和培训,这也是实现高效、优质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条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在行政单位的资产结构当中具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管理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单位业务活动的进行,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此,必须把固定资产管理全面融入到行政单位管理体系当中,才能真正确保资产的真实与完整,从而提升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为行政单位的节约型机关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凤.强化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经济时报,2007(5).

篇10

关键词 ERP系统 钢铁企业 固定资产 企业管理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对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将最大程度上减轻钢铁企业现有的浪费现象,并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运行成本,提高钢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ERP系统下的钢铁企业固定资产分类作用

借助于ERP系统,钢铁企业展开自身固定资产的不同分类,首先,将固定资产划分出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两大类,在此分类下,又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冶金机器、自动化仪器等;将在建工程划分为安装、设备、建筑、勘察设计以及分摊费用等。

将钢铁企业固定资产加以分类,其作用在于以集团层次为基础,确定并用于所有有关公司代码,以此保障在此基础上,使用并管理钢铁企业资产分类目录;依据固定资产的类别,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编码规则进行设置,然后通览固定资产编码,即可知晓固定资产不同类别;具体指定企业资产分类的缺省值,比如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以确保企业安全、便捷地创建固定资产资产住的详细数据;通过资产分类,对用户的输入屏幕加以确定,比如设定哪些字段必输、可输或者不输,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创建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ERP系统对钢铁企业的作用

ERP系统是站在整个钢铁企业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应该如何管理、业务流程应当如何优化等问题的一套以生产、计划、物流为核心的集成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是钢铁企业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成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固定资产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模块。通过实施ERP系统,借助ERP强大的系统工具,可以实现以下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一是外部和内部的凭证和主要报表能够自动生成,实现办公自动化;二是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三是及时、灵活、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查询;四是实现网上审核、签章和无纸化办公;五是建立相关数据之间的链接,建立一定的指标,赋予系统固定资产的分析功能。

在ERP系统中,订单具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以根据钢铁企业的需要来自行设定,内部订单可用于计量某个销售活动的费用,也可用于计量某个项目的支出。目前钢铁企业的订单仅仅用来归集成本。订单强大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因而在投资项目中。应开发使用投资订单。当新增加一个项目时。如果需要实时监控整个项目的费用,可以通过创建项目投资订单。对项目进行费用监控。当费用支出接近投资预算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信息,提示操作者;当费用支出达到投资预算时,系统不允许再过账。

合理分配生产设备的成本费用问题是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种客观条件不同,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与其成本费用难以配比。每台设备所应分配的产量不能相同。应当根据“能者多劳”的经济效益的原则来分配产量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企业达到既定产量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是最低的。要达到每台生产设备工作量分配的最经济的组合,要求对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费用以及成本进行评级。并且要做到实时监测指标的变动以使得这个组合在整个流程中都是最优的。

三、ERP系统下的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业务

运用ERP系统,钢铁企业应开展如下固定资产业务:

固定资产的购置。通过ERP系统,钢铁企业可采取多种方法购置固定资产,并进行相关各个模块的集成,比如以财务会计中应付账款购置固定资产,以收到的货物和发票校验购置固定资产,以项目结算购置固定资产,以维修项目购置固定资产,直接从库存中处理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转账。钢铁企业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转账,即公司内部转账和公司间转账。

固定资产的报废。钢铁企业也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在记账完全报废的情况下,只要用户输入资产号、报废日期以及业务类型,ERP系统将对所有待结算的金额加以自动计算;在记账部分报废的情况下,ERP系统将要求报废部分用户输入报废百分比、报废值、数量等信息,并且报废百分比依照数量从购置成本中加以计算。

在建工程资本化。钢铁企业用户仅需要为在建工程维护一个结算规则,把那些将要结算到的相关资产号码加以结算。

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时,ERP系统将依据钢铁企业用户在创建固定资产主数据时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并按照资本化日期,对企业每月每个资产计提的折旧加以计算,企业用户仅需在月底更新总账,即执行对折旧事务代码的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的预测时,钢铁企业可运用ERP系统预测固定资产未来的折旧,湖或者以不同的折旧方法预测资产未来的折旧,确保钢铁企业对未来资产折旧情况的测算。

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在利用ERP系统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钢铁企业应首先确定资产类别,然后创建资产,其中包括资产的购置、资产的转账以及在建工程资本化,在此基础上,以ERP系统显示资产过账数据,随之完成资产资本化的同时总账更新和资产每月折旧,然后通过折旧程序自动更新总账余额,最后确定报废和固定资产报废。

钢铁企业设置单位帐套是其固定资产管理集中化管理,钢铁企业的帐套由总公司按照统一的分类方式集中设置,钢铁企业按照各分厂为单位进行核算及考核,因此在基础设置中,钢铁企业应该采用为每个分公司分别建立帐套的方方式,方便总公司对钢铁企业所有经营机构及保险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完善的报表实现方案是ERP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系统的集中化表现,实现钢铁企业报表的方便取数、实时反馈和顺利传送。钢铁企业财务报表的汇总编写需要采用菜单式汇总界面,提供标准的单据接口,实现钢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与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传递。财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产品收入、成本明细表,各核算单位在每月规定的期限之前,在报送书面报表的同时,用FTP上载报表至钢铁企业的服务器。总公司报表汇总人员定期从服务器上接收分公司上报的报表,统一保存在指定的目录,并进行必要的审核。

统一基础设置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统一基础设置是指钢铁企业的基础科目、会计期间、币种等项目由总公司制定统一的编码、名称、科目等标准,并集中进行设置。这就避免了在分散帐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低、不准确而导致的钢铁企业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钢铁企业财务管理和各分公司之间业务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困难等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这样就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等问题,以便整合钢铁企业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的计划与控制作用。会计期间和币种的统一设置,同样保证了钢铁企业分公司业务、财务处理的同步性和总公司监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认真核查资产盘点和清查结果,分析资产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盘活资产。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按时盘点,但往往流于形式,使盘点沦为单纯的数量核对工具,没有发挥盘点对清查资产使用状况和清理资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盘点流程,在核对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闲置、损坏、毁损等资产进行审查、分析,并综合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意见,提出诸如技改、维修、转让、报废等建议,盘活资产,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邵燕.钢铁企业ERP系统设计与研究.山东大学.2008.

[2]苏焕兴.中小型钢铁企业ERP系统设计与实施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屈红英.中小企业现代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合肥工业大学.2008.

篇11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ERP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190-03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工作,历经8年的不断探索求证,已经到了初步实施阶段。当前,国家电网公司目前的资产已经达到13000亿元,已经占到国家中央企业总资产的10%左右。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管理创新工程,是公司优化电网资产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从资产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资产的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行维护、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对资产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并进行决策,通过确立适度的技术标准,统筹规划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达到最优的全寿命周期。

1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电力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 ,不仅资产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 ;而且变动频繁 ,技术更新快 ,资产呈现出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的特点。

1.1 电力企业资固定产结构分类复杂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种类除了一般企业的生产办公、交通运输设备及房屋建筑物外 ,还有许多专用的固定资产 ,如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和用电计量设备等等。

1.2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量数量庞大、分布广泛

与一般企业不同,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不仅是在企业内,大部分资产如线路、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分布在从城市到乡村,遍布供电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十分繁重。

1.3 电力企业资产更新较快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用电量不断增加 ,因此由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及安全电力等方面的原因,电力线路的改造特别是城农网建设带来的配电线路的分割、拆除、延伸和调换时常发生,这给资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4 固定资产总额在资产总额中比重很大

电力企业资产资金比重大电力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其固定资产总额在资产总额中占有的比重很大,一般占企业资产总额的70%左右,因此资产管理水平的好坏,实质上是反映电力行业资金投入的水平,反映着电力企业投入产出效益的高低。

1.5 部分资产产权复杂、多头管理

国家目前尚无实质性的法律文件对由于农电体制改革而接受的农电资产管理进行规范,各省级电力企业只能在省政府等有关部门文件框架内摸着石头过河。例如,农电体制改革要求代管县的农电资产及日常运行管理全部并入电力企业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但这部分资产由于历史原因,一条线路或设备既有地方政府所属,又有三期的农网改造专项资金投入,还有用户投资形成,部分代管县提供的报表体现出的资产台账和卡片不完整,管理资产的部门责任分工不清,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不高,给接收资产的电力企业带来相当大的管理难度。

2 基于电力 ERP系统下的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优越性

ERP系统是 4M管理系统,亦即对人力、金钱、机器、物料 (Man,Money,Machine,Materials)四项的有效控制管理。电力 ERP系统主要功能在于运用本身所包括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对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值。在企业实施 ERP系统后可以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在最大范围内高效率地传递信息,整合电力企业可用固定资产资源,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

2.1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总体流程

规划计划和建设阶段,例如基建、技改、科技项等目通过项目管理 PS模块进行管理,采购阶段则通过物料管理MM模块进行;运行维护、技改报废阶段,例如日常台账管理、大修等管理通过设备维护PM模块结合PSMS、GIS进行实物管理,最后通过资产会计AA模块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现了从工程计划到资产报废处置的全寿命周期的资产管理。

2.2 彻底解决帐、卡、物不相符问题

通过ERP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对固定资产从计划到报废各个阶段的控制,使帐卡物同步变化。例如在 PM设备主数据中设置财务资产卡片号码,该项功能通过系统予以控制,若没有资产号,则设备主数据无法创建;通过 SAP系统、PSMS系统、GIS系统的集成共享和联动,实现对固定资产账、卡、物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从而使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得到了统一。

2.3 业务流程在重组的基础上得到了规范

ERP系统通过十几项业务流程,将职责分工、岗位牵制、流程审批等分散的管理转变为渗透于各层组织机构、各项业务流程的一体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融合。无论是新增卡片,还是录入业务数据,都规范了原来的审批流程,一件工作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去完成,同样一件工作也需要环环相扣的工作人员确认,在确认的基础上,系统自动流转到下一个工作流程中。系统中所有工作从起始、中转、结束的所有工作流都集成到同一平台,在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进行了规范。

2.4 系统资源实现共享

ERP系统建立了固定资产寿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由于时间推移、设备调拨、技改大修等因素引起资产状态的变化,都可以在系统内含的流程中反映,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三级管理部门都能对同一个资产的变化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资产使用部门在每次设备变更时将信息录入PSMS系统,通过PM模块和AA模块,三级管理部门都能够实时了解资产变动情况,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3 进一步加强ERP系统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全寿命管理的设想

3.1 引入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全方位的实现固定资产的准确定位和直观查询

根据电力企业变电站、线路分布的实际情况,根据各种仪器设备的存放位置,结合现有的ERP固定资产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建模系统等,通过Web浏览器,利用电子地图的导航功能,直观的“看到”变电站、线路及单位重点监控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立体模型及模型里的各种设备线路,并以可展现相关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相关的工程决算、大修技改情况、线路走径图、资产分布图、资产运行状态等信息,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盲区,从价值管理角度强化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企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三维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实施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难题。

(1)虽然现行的ERP系统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共享问题,但资产信息仍不全面,勉强能够适应现行的企业报表要求,不能为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提供便利充分的信息。

例如,电力企业在协调基建工程时,往往采用的是幻灯片方式,听取汇报,然后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基建工程的总体画面,进行研讨决策。三维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实施后,可以在会议上实时调出基建工程的现实画面、完成时的3D模型,及预算、概算、设计图等信息,并可以和市政规划部门、通信部门、文物考古部门等一起对这个工程直观的进行讨论,避免以后因为市政设计、地上地下的通信光缆、文物遗址等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度和不必要的重复设计施工等。

(2)从价值管理角度看,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极大的降低系统的购置成本和管理成本。

电力企业现行的各种GIS管理系统,每个客户端都要安装相应的专用的客户端软件。由于客户端数量的不同,系统价格的差异很大;由于客户端权限的不同,甚至客户端软件都要安装好几种,在电脑因各种情况需要重装客户端时,服务人员不一定能及时到场,而电力企业的行业特性不允许此类情况的发生,并且还需要一定的维护费,这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简化了系统客户端的维护,只需使用Web浏览器即可进入系统,从而节省了系统的购置价格和后期的管理维护成本。

(3)从运行维护角度看,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协同处理各个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进一步扩展了现行ERP系统的信息共享力度。

无论系统的服务器端运行的是何种平台、无论企业目前并行了几套GIS软件,由于使用的是Web浏览器,简单的说只要电脑可以上网就可以访问任何一台服务器,这样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在系统内进行数据的动态组合和协同处理,扩展了各部门、各系统信息共享的力度。从运行维护角度看,本系统也有益于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3.2 引入无线射频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在条形码技术已经在我国很多大型企业运用以来,它的优越性和弊端也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而无线射频技术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运用,可以更快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进一步强化帐卡物相符这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数据分撒采集的瓶颈。而且通过和现行的ERP系统和上面提到的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管理人员能迅速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全方位信息,为企业资产评估、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射频技术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和可以识别运动目标等优点。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范围广,资产坐落地点复杂,常用的条形码技术虽然也能提高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日常工作的管理效率,但固定资产上保存的条形码在恶劣条件下往往需要几年更换一次,对企业带来了新的管理难题和管理成本。而射频技术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和可以识别运动目标等优点弥补了条形码的这一弊端。

(2)利用射频技术自动采集远程信息,实现固定资产信息与现行ERP系统的信息联动。

由ERP系统对工作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记录,再配合上面提到的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则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在办公室就可以实时看到资产的变动和运行情况。

(3)利用射频技术,可以实现对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监控管理。

电力企业的资产在技改、大修、报废及报损理赔工作中,运用射频技术,可以实时对资产的地点、时间及资产自身的变化等信息进行记录并行导入各个系统,由系统实现资产的全过程监管,节约了企业的人财物成本,避免因各种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益。

3.3 加强固定资产保险理赔工作的认识及索赔力度

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及“5.12”汶川大地震都给我们电力企业带来超过100亿以上的财产损失。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运用保险手段转移巨灾给电力企业生产和建设带来的风险,是灾后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从各种层面以各种方式对电力企业各级人员进行保险知识的普及。

保险赔偿本应是获取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在电力企业应对巨灾时,获得的保险赔偿极少,有的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汶川大地震前,只有西北、宁夏、陕西、甘肃四家省级电力公司在投保的财产险中增加了地震险,而四川省电力公司因为没有增加地震险无法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固定资产财产保险认识和风险教育。由于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对一个城市的电力企业来说是毁灭性的。一方面,电力企业不能节约成本而不支付因为小概率事件而多支付的保险费用;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不要按照投入产出投入产出的方法来看待保险的回报率 ,没有按风险、转移和损失保障的功能来安排相关保险。

(2)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电力企业保险索赔力度。

电力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在面对巨灾时,肩负着保证供电、降低损失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以2008抗冰救灾为例,电力企业首先要保证抢修恢复供电,在只能肩挑人抗运送电力抢修物资的情况下,很少顾及对现场损失情况的收集,在巨灾发生之后保险索赔意识不强,形成损失统计滞后,施救资料不全,影响了后期与保险公司的定损谈判和争取足额的保险索赔。“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余震频繁、通信中断、道路不通和交通管制及防疫工作的要求等,也影响了损失统计工作。损失统计的滞后和不完全以及保险的资料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保险赔付比例不高。因此,提高电力企业抗击巨灾带来的风险,运用各种手段手段对加强电力企业保险索赔力度,是加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重要任务之一。

利用现有的ERP系统和基于Web方式的三维电子地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保险理赔效率。首先网省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可以在系统中,一目了然的看到受损资产的价值、分布范围、具体坐落地点、受损资产在电网运行中的重要性等情况。第二,很快能统计处受损资产的发票、竣工决算报告、转资批复文件、原值与折旧情况等等保险理赔所需基础资料。第三,资产受损时,利用掌上电脑或手机,实时在现场上传损失情况及抢修资料,这样在以后与保险公司的定损谈判时能争取足额的保险索赔。

电网企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确保“资产优良”。这其中包含了两大任务,即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产质量。通过先进的ERP系统等各种适应新形势的信息技术,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重点突出“精细化、过程化、集约化”的管理理念,将固定资产的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行维护、技改报废等以价值为中心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使企业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向建设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创造更高额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不断地提高电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熊璋,王剑昆.基于智能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29(20):162-164.

篇12

一个单位各方面的管理是否规范完善,行之有效,主要看领导是否重视,领导重视,员工自然重视,领导重视,就会安排业务熟悉有责任心的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这样出差错的几率就少。否则,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配备不足或变动频繁,新接管人员不熟悉业务,财务人员重核算账轻固定资产账现象等都是导致固定资产实物与账务不符的原因。

2.初始数据因素

初始数据错误导致账实不符的要因一般都是相关业务人员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比如原始单据数量或型号等错误,仓管人员在验收入库环节没有认真核对,走马观花,不仔细核对合同、发票以及实物信息,造成实物品牌型号和账上品牌型号不一致;或者财务人员在根据发票等信息录入固定资产账时输入错误等。

3.账务处理因素

外购资产不及时入账,购置的固定资产早已领用,但经办人员因各种原因一直不到财务报账,致使资产延迟入账;有些单位有非货币交换来的、受赠或上级奖励的固定资产不入账;还有些单位或因当期固定资产计划超支,或因想加大本期费用等目的,将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实物计入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造成固定资产盘盈,如果长时间不加管控,这类资产很容易流失。

4.缺乏沟通,协调不到位

固定资产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多方管理,容易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最终无人管理,各相关部门或人员相互沟通协调不够,或不按规定流程办理业务,如实物管理部门擅自报废固定资产而不通知财务部门作相应账户处理;资产早已没有使用价值,仍长期挂账不做处理;不经部门责任人签字同意自行调拨等,这些也是构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要因。

5.实物因素

原实物已经拆拼成新的实物、不在账资产不建台账管理、实物已经处置但仍未销账等,都是造成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物的因素。在构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中,实物丢失从性质上讲最严重,它可能会给单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实物丢失的根本原因。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手段之一,通过固定资产盘点,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一般单位都规定每年或每半年盘点一次,但真正做到按规定认真盘点并及时分析盘点中发现的问题的并不多,实物盘点工作量大,情况复杂,使得盘点不及时、走形式,实物管理人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一些单位的财务部门认为,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是实物管理部门的责任,与己无关,没有尽到财务监管职责,无法形成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单位内部之间相互频繁调拨而不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导致追踪不到实物;内部各部门之间经常性临时借用,容易造成该实物无人监管,这些都是构成实物丢失的要因。而用鱼骨图经过层层分析的结果是考核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完善,这是实物丢失也是账实不符的最根本原因。

二、“鱼骨图”法提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我们找到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源,然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化社会,很多先进的管理依赖信息技术,固定资产管理也不例外。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系统可以赋予每个实物一张唯一的条码标签,从资产购进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固定资产实物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可以解决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产权不明,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等问题;还可以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准确、快捷和全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资产的产能效益,降低管理和使用成本,真正实现厉行节约的原则。一套系统,多个部门使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权限只是查看核对本部门资产数量、品牌、型号;实物管理部门管理全部资产,根据仓管部门提供的明细,核对财务输入卡片信息是否有误,打印条形码;财务部门输入卡片信息,进行账务处理。每个职能部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不推诿、不越权,各司其责,层层把关。

2.完善相关业务流程

从实物计划购置、验收入库、财务入账,到领用、调拨转移,最后报废处置等,这些流程的制定很简单,大部分单位制定的流程在理论上也看似完美,但完善业务流程不单单是要“已经完成了制定若干个流程”或是“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的结果,而是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是制定完存放到档案盒文件夹内或电脑上装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用这些流程来实实在在地规范单位管理,在实践和操作中发现问题和漏洞,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和完善,防范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3.固定资产管理要常态化

如果单位使用了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系统,仓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等相互监督,工作程序环环相扣,财务部门配合实物管理部门定期用手持条码机盘点固定资产实物,查看账、卡、物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上报主管领导。如果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种类不很多,仍可以采取原来的“笨”方法管理。仓管部门负责入库验收、明细台账、发放登记;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账登记及时完整无差错;实物管理部门根据仓管部门的明细台账按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卡片上详细记载资产编码、品牌、型号、原值(没有原值的要注明来源)、购置时间、责任人或使用人、调拨记录,将自编号制作成铭牌直接贴于实物显眼处,便于盘点时一目了然;实物使用部门使用单位统一格式的固定资产卡片建立本部门台账,便于同实物管理部门的卡片核对,盘点时,由盘点人和使用部门负责人在盘点表上签字认可,部门间相互调拨时,单位实物管理人员和双方负责人均需在调拨单上签字方可生效,一式三份各自留底;固定资产盘点不限于固定资产账上有的实物,对于那些账上没有的实物,首先分析原因,对该入账而没有入账的要及时入账,对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但无法入账的要单独建立台账和卡片,加强管理。每次盘点后都要以书面形式记录盘点结果,分析原因,并追踪复查。建立部门负责制,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的资产负有管理责任。实物管理人员或使用部门负责人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固定资产目录和卡片均应定期或不定期复核,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已经从如何防范非法占用和实物资产被盗,拓展到重点关注资产效能,充分发挥资产资源的物质基础作用层面。为了保障固定资产安全、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企业要全面梳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内部控制建设应当贯穿各类固定资产从“购进到退出”各个环节。梳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仅要对照现有管理制度,检查相关管理要求是否落实到位,而且应当审视与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相关的其他管理流程是否科学、是否能够不断减少风险、是否能够不断降低相关成本费用、各项资产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应有的效能,等等。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特点,分析、归纳、设计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健全全面风险管控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并高效运行。企业还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全面清查一次,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5.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并付诸实施

在考核上不能“光打雷不下雨”,仅约束不惩罚。对于盘亏资产,必须追究责任,按现价予以赔偿,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必要时主管领导可以抽查实物管理的情况,不搞形式,对各责任人的考核落到实处,不要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标准统一并尽量在一个考核年度内保持不变,不因人因事而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