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5: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会计财务做账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下,审计线索非常清楚,从会计报表、到账本、到记账凭证、到原始凭证,甚至于每个环节、每笔交易都有详细的书面记载,可以呈现出完整清晰的审计线索。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由记录载体的改变,审计线索变得难以辨别。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篡改与销毁,变得简单且不留任何痕迹,导致审计线索的中断和消失,或者削弱了审计线索,造成审计人员对经济业务难以追踪,给审计调查取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传统手工做账模式下,审计人员主要是对纸质信息进行检查核对,重点检查纸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规性即可,结果直观、责任明确。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审计人员还要对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审计。还要了解它的功能结构,特别要从审计角度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审性、审计线索设置等,以证实该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业务处理方面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由于电算化审计发展滞后于电算化会计发展,目前大多数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只是审查输入电算化系统的数据以及系统打印出的资料,而不审查系统内的程序和文件,实质上还是传统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往往容易被审计对象所牵制,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难以保证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质量。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审计知识,还要熟悉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技术,将无法达到审计的目的。
(四)对审计规则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由于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手工做账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很难适用。相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又相对滞后,导致有些领域的业务监管存在法律真空。对会计电算化模式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务审计缺乏相应的审计依据和标准,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审计工作的需要。应加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一)审计工具风险
由于我国电算化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审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还不是很成熟,软件性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的接口也不是那么兼容,有些审计软件甚至尚未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就投入到应用。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革新,带动会计软件不断的更新升级,如果审计软件跟不上步伐,不能及时给予更新,将会导致审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不一致。这些都将决定着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最终影响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
(二)审计环境风险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审计工作所面对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原来触手可及的纸质材料环境,变成了以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主的虚拟环境。在这个以机器控制为主,人控制为辅的人机交互环境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一旦出现性能故障或遭受人为破坏,将可能导致计算机的罢工,使审计工作中断,甚至数据丢失。面对复杂的系统环境,审计人员如何防范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对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三)审计操作风险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其核算过程表面上由软件自动运算,其实仍依赖于人的操作。人的操作同时又容易受到主观和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审计人员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不熟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电子数据方法和流程不了解,对电子数据给审计工作可能造成影响的不能提前预见。在审计过程中不能正确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都将造成审计证据的遗漏PoorRi,导致出现错误的审计结果。
(四)审计道德风险
职业道德规范了审计人员的行为,对审计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是审计人员必须坚守的职业操守,是审计职业的灵魂。在电算化会计模式下,由于产生新的审计准则,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必然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给财务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审计人员只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发挥财务审计的最大社会效益,才能彰显财务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电算化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是提高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和评价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准则。当前我们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电算化审计制度的建立,尽快制定出台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规则,特别是对审计人员的资格,电算化审计流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使电算化审计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满足电算化会计财务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会计电算化审计远远超出了传统审计的范畴,技术性要求更高,专业性涉及面更宽泛。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财务和工程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甚至精通计算机操作知识。而专业的审计队伍又是会计电算化审计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建设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是必然趋势。应有针对性的对在职审计人员进行提升业务知识培训,并通过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多渠道培养新形势下的财务审计专业技术人员后备力量。
(三)加快信息化审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13-01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高数据可靠性。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手工录入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还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核对工作。通过信息化数据管理,可以准确地进行数据信息的录入,并通过专门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核算,得出会计报表。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得出的会计报表,科学合理,差错率低,数据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也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了解清楚,方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相应的控制,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新技术的使用,财务管理集中化和综合化成为可能,方便了企业将分散资金集中并进行优化配置,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拓展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空间,促使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三)增强了业务流程的实效性,增强了内部信息的流通性。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克服了业务流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使得财务管理和业务办理跨越空间、时间局限性同时进行,大大增强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时效性。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的信息和企业的资金信息等可以及时传达开来,增强了各部门和各职工之间的联系,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为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及时地了解各个地区的分公司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并通过对所在地的市场情形进行了解之后,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把握有利的市场时机和商业机遇,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开发和发展滞后。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滞后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焦点问题,这是由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作用决定的,也是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要作用决定的。目前,国内的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了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运用,它们使用的财务软件仅仅通过做账和核算来提供信息资料,而在预算、成本管理和资金核算等方面的运用少之又少。首先,国内的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发和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并不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总体特点;其次,有些软件对于特殊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也不符合有些大型企业的集中化管理的特点。因此,开发适合企业管理特点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难点。
(二)会计流程存在缺陷。受传统的会计体系结构的影响,现代的会计流程存在着某些缺陷。例如,当一项经济活动发生时,其历史记录的简约形式将会递到财务部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重复储存数据,并进行汇总,很难反映此项经济活动本来的情况;再者,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更新缓慢,往往与业务的最新信息不相符合,这严重影响了信息的质量,还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虽然现代企业积极运用IT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但并没有重新设计财务会计流程,财务的会计流程仍然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相似,这也就将传统的会计流程缺陷带入了现代信息化财务管理中。
(三)信息存在不真实,不系统情况。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控制资金流动信息和物流信息,使得信息的失真,失实和不集成的情况出现。很多现代企业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路径不统一,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作用,甚至有些部门不配合工作,使得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严重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系统性。此外,有且企业在运用财务管理软件时不统一,也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使得信息在处理和利用时存在不协调和不方便问题。企业的财务信息若不能得到传递和利用,所有信息将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失去了它存在的衡量经济效率和提供决策依据的价值,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关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财务观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要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新观念,即坚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坚持资金流程控制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转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除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外,还要增强他们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企业要定期对各级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技能。
(二)培养信息会计复合型人才。企业要加强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求他们要有财务管理、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维护技能等信息技术知识,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只有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市场中掌握主动权,用综合实力说话。
(三)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讲科学、新型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运用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总,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节约了管理开支,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首先,企业要提高自动化信息水平,将计算机充分运用到财务管理中来。其次,企业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各个部门的经济行为,为信息沟通和利用搭建桥梁。再次,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防止信息失真现象出现。最后,企业要开发和使用合适的财务管理软件,为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服务,从而不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阚海燕.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工业审计,2005,06
[2]谭菊.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02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企业科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以风险预防、高效管理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全面管理制度、反应企业主要控制方向、会计操作流程以及企业生产发展状况。对中小企业会计内部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法的会计做账,获得安全、准确的企业经营资料,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的物资问题,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的高效化与安全合法化。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和分工不明确
由于中小企业通常采用集权制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管理之间并无复杂的管理分层关系,两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与范围内传递信息。集权制方式的管理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出现会计内部的工作监管和责任分工不明确现象,导致企业会计内部管理混乱。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
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简单,公司规模不大,员工的岗位设置并不注重对口化,岗位设置不合理,时常出现一名会计员工身兼其他岗位的状况。比如企业的一名员工不仅是会计人员,还同时担任企业的经营采购员。岗位设置的不合理会影响企业的其它日常工作,长期以往,企业工作人员职责混乱,企业所制定的控制制度很难落实。
(三)资产管理不严谨
大多中小企业并未重视公司会计内部的控制,尤其表现在资产的管理不够严谨,甚至达不到国家有关法律标准,这些问题会导致资产管理安全不足。比如企业会计内部现金管理不够严谨引发现金闲置与现金不足、或者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赊销制度,对于应收的账款难以收回,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等。
二、优化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案
针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方案。
(一)全面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是会计操作,还要通过会计控制,监督企业经营其它运作状况。然而,企业内部的每一项制度的落实是在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因此,要想优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让企业会计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增强内部会计管理概念。包括让企业的领导层、财务部门以及会计部门学习《会计法》等相关会计条例与法规。尤其是会计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两者作为企业会计运行的主要承担人,必须了解相关的会计操作规范与法律。其次,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财会工作者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的其他员工也需要适当了解会计规范,这样利于协助领导层和财务部门工作。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全面连接的会计内部管理系统,让企业成员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用一个关乎企业各项工作的整体体系,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得使用特权干涉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每一项经营行为都属于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岗位与权力必须明确、有实际操作意义,使得内部控制合理化,特别对于经营管理程序的控制,应当作为重点控制环节。
企业不同的业务会计工作控制不同。其一,企业产管理控制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构成之一,除了财产管理人员,企业应当设立相关制度避免未获得允许的工作人员参与财产管理活动。制度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财产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看管,其它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层人员在没获得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接触财产;财产的看管工作人员在行使审批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授权程序执行,避免出现越权接触资产的现象,做到职务分离;企业财产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对企业财产进行清点,确保会计账目和企业实际财务一致。通过定期账物核对,检查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其二,增强应收账款控制,实现企业资金的实际价值,通过对企业的资金定期清点,核定企业应收账目,建立有效的催款制度,避免出现企业坏账现象。同时,资金的使用分配需要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其三,对于企业存货的控制,应当及时清理过期存货物资,,预防出现过期物资挤压的现象,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科学的企业存货体系,优化企业存货物质结构,同时构建健全的企业的财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避免出现一个工作人员进行整个物资的做账与管理。
(三)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强化财务收支权限控制、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和构建奖励和惩罚体制等方式实现。
财务收支权限控制,明确不同种类的经营业务需要进行的权限审批操作,防止审批过程出现越权与违规的现象;明确授权审批范围与层次,以及审批责任;化企业会计内部的报表与执行控制程序的监管力度;构建激励体系,激励企业经营工作人员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素质与职业素质,同时,对于企业内部会计的违规操作行为,必须进行严格处分,使得讲法管理制度真正落实,而不是一纸空文。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部会计控制所问题不但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长此以往还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每个中小企业应当按照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进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完善。针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进行优化。发挥会计的实际作用,确保中小企业的高效、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电算化课程常见的课程设置多为“理论课+实验课”的模式,理论课的课时与实验课课时基本持平。教师先讲理论,学生因为没有实际操作,因而对理论的理解难免空洞,所以难以全部深入的理解。讲完理论后学生实验,实验课时又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消化。结果导致学生对课程前面的总账部分能理解单不熟练,对课程前面的总账部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报表等部分不熟练也不理解。由于课时所限,高校对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供应链部分的讲解及练习少之又少,结果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基本不了解。
2.教学软件单一
高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所用教材及配套的软件大都是用友u8软件,较少使用其他的常见软件,例如金蝶,速达等。之所以大都高校选用用友软件,主要是因为用友软件市场占有率较高,功能较为全面,通过完整的练习,可以起到熟悉财务软件操作原理及流程的作用。虽然用友软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若只选用一款软件,对学生的影响是,学生对其他的软件不了解,不能通过操作不同的软件来比较财务软件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对软件操作及功能缺少横向的比较,无法了解不同软件的特点及适用企业。
3.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
高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大都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学生后操作。所有的会计理论与操作原理,都是在教师讲解-演示的过程中告知学生,然后学生在按照教材要求及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完成。这样教学的弊端是,学生仅仅按照教材操作,依赖教材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完全是被动接受,把书上的资料录入到软件即可,不用动脑思考,不用参与创造。至于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操作资料数据来自哪里,数据又传递到哪里,根本不去思考。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4.缺少与其他会计课程的联系
高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资料上的数据及操作过程一应俱全,学生只要按照资料来操作即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只是按书操作,不先去思考遇到这个业务在财务会计上如何处理,不能把软件操作与财务会计等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不能理解财务软件与会计理论知识的联系。例如在操作工资管理部分时,工资费用分配设置时,不知道应付工资是分配应发数还是实发数等,没有结合财务会计中应付职工薪酬知识。造成知识不能学有所用,不能在操作中有效应用。
5.缺少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与学生实验一般都按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报表、应收应付、供应链的顺序,依次操作。虽然学生可以练习到全部的业务,但这种从头到尾的操作模式往往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实际工作中,各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每个财务数据都有自己特定的来源,在本岗位工作做完后又传递给特定的下一个岗位,也就是每个岗位都清楚本岗位的工作流程。而在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律按照从头到尾的模式操作,无法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实际中各岗位都有哪些工作,工作流程是什么,财务数据从哪来,做完后又传递给谁,找谁签字找谁盖章等实际问题,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完善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将适当调整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结构,具体做法是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同时减少理论课时,甚至将课程结构全部调整为实验课,将原本理论课介绍的理论内容融入到学生实验过程当中。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的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学生不但有充足时间来做总账、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报表,还能有一定的时间来做供应链。在这种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能对理论有直观的认识,又能熟练的操作这些模块。
2.采用多种教学软件
尽管用友软件市场占有率较高,功能较为全面,在财务软件领域有相当的代表性,但是毕竟市场中还有很多其他常见软件,如金蝶,速达,管家婆等。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这些软件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进入这些中小企业也是很普遍的。所以从就业去向的角度,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常见软件,对学生就业是非常有帮助的。高校会计专业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用用友u8软件实验,在用金蝶、速达、管家婆等软件做相同的实验。这样学生不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软件,还能充分了解各种财务软件的相同点与各自特点,清楚每款软件适用的企业类型。
3.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学生在按照教材要求及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完成,虽然能掌握完整的操作,不过属于被动的按照书上的流程来操作。实际工作中,只有发生了某某事情,至于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都包括哪些流程等实际问题是没人说明的,所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不知道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自行设计财务软件做账的办法,由教师给出一套原始业务资料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业务资料,做出凭证及报表。这个资料只是实际发生的业务,没有流程,没有表格。学生根据业务,做出分录,设计财务相关表格,得出报表。这个过程可以借助excel软件,即学生先设计填制凭证的表格,在设计各账簿表格、各报表,设置表格后在设置公式,学生只要填入凭证数据,excel就能根据公式自动生成账簿、报表数据。同时,学生自行设计薪资表格及公式,固定资产卡片及公式。即从发生业务,到填制凭证,再到数据如何传递,各种报表格式设计,如何填列等全部财务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思考完成,教师仅仅辅助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
4.加强与其他会计课程的联系
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所用的教材及资料都是给出企业一个月的业务,这些业务也仅仅是为了熟悉软件功能而给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资料来操作即可,常常出现软件操作与其他理论课脱离的情况。学习软件操作,不仅仅是要操作资料,应该把其他理论课的内容,如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都录入软件并得到结果,这样既可以熟练操作软件,又能将理论课的内容联系起来,有效的将各会计学科知识与技能结合。
5.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按照目前电算化教材与学生实验操作,虽然学生可以练习到初始设置、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全部的业务,但是这样按顺序的模式与实际工作并不相符。实际工作,会计工作不是按顺序出现,也不是由一个人完成。每个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每个财务数据都有自己特定的来源,每个工作内容都特定的流程,并且在本岗位工作做完后又传递给特定的下一个岗位。为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分设不同的岗位,如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等,每个岗位的任务有各自的任务。这样,某个学生就能亲身了解到自己岗位的数据来自于哪里,自己做完工作,又把数据传递到哪里,找谁签字找谁盖章等实际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