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5: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根据教育规律,学生的“学”有其“主体性”,教师的“教”也有其“主体性”。但是,不管教师多么高明,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心理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本初的心理的结构,使之产生个性化的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只有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促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教学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正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动性、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所谓“师生平等对话”应当是在人格和层次上的“平等”,在学养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主体”应该属于强势地位,学生“主体”应该属于弱势地位。
从这点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一文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当学生觉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与“对愁眠”的关系难以理解时,教师不应该甘于弱势主体——用“朗诵”去搪塞,而应该把自己的洞见拿出来,指出:“诗人因为怀着一种忧愁的心情躺卧在船舱难以入眠,所以对看到的‘月落’、‘江枫’和‘渔火’,听到的‘乌啼’等事物也好像染上了‘愁’的心情”这一深刻内涵。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诗人深刻的意境,而避免出现“因为诗人看到了‘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了‘乌啼’,所以,忧愁地躺卧在船舱,睡不着”的错误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权威不是其职位给予的,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见,权威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第一,它是要教师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的;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对的,在激起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发展的。显然,在探索知识的课堂,教师不是白白坐在第一席位上的“首席者”,也不是水手,而是探求真理的导航。
二、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
新课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重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为了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尽量“不讲”。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于是,尽量“少讲”乃至“不讲”。所以,课堂上常常是“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就浅尝辄止。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场面壮观,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长此下去,语文课就会变得美得空洞,华而不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尤其是学生遇到“体验性”和“探究性”问题时,就更需要教师的“讲”。
1、“讲”在“体验”难以获得时。
与文本对话,要引导对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如教学《林海》由“木材”引起“联想”部分时,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也表达不出。于是,教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教师:“这些木材绝大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它对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确实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学生就不难领略了。
2、“讲”在“探究”遇到困难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以问题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当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在让学生探究当被烈火烧身(外表)时,他是怎么想(内心)的,有的学生说“他在想,早知道会这样,不加强伪装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快点吹冲锋号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自己死了很光荣,值得”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埋怨、自豪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当时真正的想法——“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丝毫不能暴露目标”。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我们潜伏部队离敌人有多远?敌人在什么位置?大白天如果我们部队稍有动静,那可能出现什么后果?”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但自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是语文教学优秀传统之一。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在新旧知识产生联系的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前人经验和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准确信息、科学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它与机械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管学生懂或不懂,把学生当“容器”,一概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结果。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W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
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
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
3.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
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可行性
所谓的STEM,就是包括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因此,STE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STEM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创新思维,这一点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说,将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让小学生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主动在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创新并发现一些新的事物。
一、STEM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方法
1.从教材上分析的视角来看,在科学教育领域,美国的教材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且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了解美国科学教育的特点及整体发展趋势,也能通过教材的内容丰富、结构适当以及语言生动,进而了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呈现方式、各种功能栏目的合理安排。而且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教材来说,采取了图文并茂,问题和故事结合呈现的方式,适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从研究项目的视角来看,让学生自主开展一个STEM的研究项目是培养STEM素养最好的方式。从发现研究问题,到自己得出研究方法,这一个完整研究过程最好是自己亲身去体验,因此STEM教育的方针在于让小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完成,这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来说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3.从STEM课堂的特点来看,STEM教育回归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即探索和发现世界的过程。科学引领学生探索世界,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是STEM教育课堂的精髓所在。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组成讨论小组,进行对问题的探讨活动,以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二、STEM教育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影响
1.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上述问题来看,教师在STEM教育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当然已经不能满足STEM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以更好的教师专业能力来配合。另外,教师需认识到学生STEM的测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勇敢创新、积极分享的良好品质才是STEM教育的目的。教师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能力,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引导学生到正确的创新思路上,给予每个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STEM素养。
2.学习质量在于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创新型的学习方法,所得来的效果必定会是学习能力的多元化,在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将消除人们对STEM教育的历史偏见。STEM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小学科学课程中得到的创新解问题的办法加以操作,一方面在增强学生学习科学信息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创新,使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能得到更好的整合。
3.对小学科学课程有更强的重视
在普通教育上,教师的传授解惑一直以来是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忽略了小学生的自我成长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思维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在这个道路上能有多大的作为。因此,更应重视STEM教育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影响,将科学知识及早地与学生接触,使小学生对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师生关系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从某种角度而言,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下面就谈谈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花朵和希望。教师把爱的高尚情感投给学生,是期望他们都能成才。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民主平等就是师生双方平等对待,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迥然有别,学生一般不会歧视教师,问题在于教师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传统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限制其成为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主人、主角和主体。新课程渗透着这样的理念: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精神,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从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民主平等的教育允许说服,但不允许强制。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重要特征。
2.理解、宽容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彼此孤立,融合点很少。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这两个世界的水融,在与学生的融合中,把握学生,从而把握教育。理解和宽容是双向的。对教师来说,理解的实质就是体谅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理解首先是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透过现象去寻找合情合理的解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新课程需要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用学生的视野看待学生,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宽容就是宽恕包容,即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如何对待学生犯错误,是教师理解宽容学生的试金石。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悦纳学生的错误,要认识到学生犯错误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理解宽容是教师度量的体现,也体现着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当然,理解宽容绝不是包庇纵容、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教育手段。对于关系到学生现在与未来人格的,比如意识、品行、情感、理想、毅力等,要严格、一丝不苟,要抓住不放。对于反映学生天真烂漫童心、童举的,比如追逐打闹、偶犯错误,甚至故意恶作剧的,要宽容或点到为止,不要揪住不放。只有保持这种心态,在教育教学中才会出现来自师生双方的宽容,课堂才会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对学生来说,理解的实质就是体谅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宽容教师。这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求,尤其是教师出现某种过错或师生之间发生某种不愉快时,学生更应该理解宽容教师,不可对教师求全责备,因为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有所过错也在所难免。
3.互尊、互信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相互尊重”主要在于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材的需要,教师要从尊重的前提出发,帮助学生满足这些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需要,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换来学生一颗平静的心。“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老师怀有尊重、崇敬的心态,学生就愿意听从老师的话,坚信不移,并且乐于实践。
在教育问题上,许多教师往往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其实,教师这样做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不信任。基础教育中缺乏信任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而且将导致人才培养的畸形发展。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键点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知道,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是最优秀的,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于自信心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在各方面奋力争先。“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相信也是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这说明每个教师都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4.和谐合作、教学相长是新型师生关系的表征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共同的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进的关系。因为知识学问的掌握不能单靠教师的传递,还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体验。教师的作用只是做学生掌握知识的领路人,提高觉悟的启迪者,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育计划与措施,这就促进了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新课程下师生间应是和谐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就意味着师生间应该互相友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现代信息告诉我们: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对接受者是获取信息,对发送者则是获得反馈信息。只有这样,信息的流动才是高效的,该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的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剂、催化剂: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师生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受益的是学生,得到提高的是老师。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
中图分类号:E8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sorts the four stages of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ew town in China, and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ew town in China, based on land use, function orientation, scale, space form,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ty and so on six elements.
Key words: science & technology new town; evolution; feature
科技新城的演进是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导向下进行的,因此在各个阶段中规划和建设目标设定上存在着差异。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新技术园区不能称为科技新城,能作为独立行政区域和行政机构管辖的科技新城相对较少,大多仍处于从工业园或技术园向科技新城过渡的阶段。不同阶段展现出的特征差异,为未来我国科技新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照。
1.我国科技新城演进过程归纳
1.1第一阶段:工业园
工业园,即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中多以工业生产、零配件加工及仓储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都是基于工业而不是基于研究和商业。园区功能极为单一,无法自行平衡其他功能需要。与城市相对分离,生产与居住分离,建筑档次低,地块划分和路网布局僵硬,景观设计、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1.2第二阶段:企业+社区
这一代的园区,功能上强调社区生活和企业及办公结合,三者能够实现相对的平衡,具有良好的社会结构。园区填充于城市郊区已经建成的居住社区中,使缺乏服务设施和就业机会的郊区得意繁荣,依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筑景观和环境因功能的丰富而叫好,但是仍不足以容纳大型休闲娱乐设施和大面积绿地。
1.3第三阶段:区域性发展
这一代的园区特征为区域性的发展。功能上,园区空间规模更大。由于近郊廉价的土地减少,迫使向更远区域发展,并摆脱对公共交通的依赖,从而促进私人交通发展。园区建筑密度低、环境良好、功能全面。
1.4第四阶段:科技新城
这一代已经可以成为科技新城,功能更加综合,土地混合利用程度高。功能上,以研发型的科技和生产企业为主、教育商业及居住娱乐为辅。人口规模较前三代园区更大,独立性较强。
2.我国科技新城演进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2.1用地性质
工业园阶段:用地分类属于工业用地,主要作为各类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除少量的配套服务设施外,主要的用地性质为单一的工业仓储用地。
企业+社区阶段:用地性质随着承担功能的增加而多样,第二阶段以工业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和适量的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
区域性发展阶段:用地类型较之前两个阶段明显更多样,虽仍以工业生产用地为核心,科研、居住、休闲等配套设施用地明显增加。
科技新城阶段:城市的一个新城,用地类型明显复杂,不仅包括工业生产用地,还有大量科研、居住、休闲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用地。其本质是将高新科技作为基础因子融入城市发展中而产生的新城。
2.2功能定位
工业园阶段:以生产为主要功能。
企业+社区阶段:以生产为主要功能,少量开展工业观光活动,拥有一定程度的居住和休闲功能。
区域性发展阶段:高新技术生产为主,科研,居住、休闲等功能逐步完善,逐渐向复合型功能区域靠近。
科技新城阶段:承担的功能包括科研基地、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居住、休闲、旅游观光及购物。不是简单地进行产业开发,而是营造新型的城市。
2.3用地规模
工业园阶段:由于承担的城市功能相对单一,用地性质也以工业用地为主,规模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
企业+社区阶段:随着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所需用地规模逐渐增加。
区域性发展阶段:功能逐渐多元化,设施逐步完善,出生产用地规模以外其他类型的用地规模需求量越来越大。
科技新城阶段:作为“城”,承担了较为复杂的城市功能,需要统筹安排生产、生活、休闲和交通等各种活动,因此其用地规模也较大。
2.4空间形态
工业园阶段:由于规模一般较小,范围较为规整,且功能单一,内部用地布局也相对简单。在空间形态上,多呈现规则的、整齐划一的效果,给人以“地块”的感觉。
企业+社区阶段:空间形态较第一阶段有所多样化,但仍为规整的,随着产业类型的增加,出现组团式形态。
区域性发展阶段:随着用地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逐渐复杂。
科技新城阶段:用地较为广阔,范围依照自然条件和行政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定。空间形态富于变化,在大的功能布局确定的前提下由于城市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各种用地将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
2.5景观环境
工业园阶段:景观上强调“园”字,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强调环保观念,色彩明快形体简介的现代工业厂房是其典型的景观,对环境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毕竟是生产基地,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用地平整通常是更重要的因素,故对环境品质的要求相对较低。
企业+社区阶段:景观较工业园区更为自由多样,尽力在用地范围内营造园林式的优美环境,以彰显高新产业的先进性,多采用几何对称的景观风格,由于居住休闲等功能的深入,对环境品质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区域性发展阶段:景观类型仍以规则的几何风格为主导向,随着功能的复杂化,景观的构建逐渐将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对环境品质的追求较前两个阶段有大幅度提升。
科技新城阶段:在景观上与普通城市有很高的相似性,由于高新科技文化的融入,城市景观将凸显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科技服务于人类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生态是其景观的特点,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科技新城的必然要求。
2.6与所在城市的关系
工业园阶段:只是城市的一个工业生产地区,为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并同时产生一定数量的与主城之间的通勤量。
企业+社区阶段:在脱离主城的情况下可满足部分工作及生活需求,但对主城的依附性仍然较强。
区域性发展阶段:脱离主城的情况下可满足大量工作及生活需求,分担主城部分职能,成为区域空间骨架的重要支撑点。
科技新城阶段:从空间关系而言是主城的一个新城,也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代表了城市新的发展模式,将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的经济结构。
3.小结
科技新城演进的各个阶段有一种顺承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看,各阶段都可能是科技新城形成的基础,科技新城总结和改善了前几个阶段的不足,在实际发展中逐步调整规划策略和建设方向,成为现在的科技新城,来体现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意图的不同。
对科技新城演进的理解应该以一种动态的角度去综合考量,正确的对待和理解从基础阶段发展到科技新城的过程中,城市发展所体现的进步性,可以帮助我们在针对科技新城的发展问题时有更为客观的思考。
参考文献:
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前言: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新课程下的英语练习应以学生为练习主体,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1.练习应突出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思考解答的灵感
1.1练习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尊重他们的选择权与自。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也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与自,选择最能施展自己才能的作业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可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练习,像课本剧表演、网上搜寻资料、课外调查报告、环境状况调查、搜集英语广告等形式。如假期里根据学生居住地划分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介绍当地名胜、编制英语报等大型合作项目。学生各尽其才,各负其责,主编、美工、排版、打字搞得有声有色,报纸内容精彩纷呈,报名各具特点,如“Happy English”,“English Rainbow”,“English Garden”等。在众多的活动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1.2练习应能突出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与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程所提倡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要求,其作用是通过练习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作业内容要与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使学生能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做事”。让教材中所学语言材料从他们亲身体验中自然流淌出来,真正学以致用。这些作业都是根据教材中相关课文内容组合安排的,既可以使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抄写为有意义的参与,又突出了作业的实用性。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目的是让他们快乐地完成作业,使他们在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反作用于课堂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实践证明,“生活化”的作业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扩展了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练习应体现主体的情感交流性,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鲜活思想
2.1练习应按照学生学习基础不同而布置不同的练习,缓解学生畏难心理。
无论哪种课型,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都是作业布置。教师带着鲜明的鼓动人心的情感完成最后“一笔”,能使学生“余情未尽,兴趣盎然”。如可以用“Let’s do Exercise 1,shall we?”“Please do the exercises if you can understand very well.”等充满感情的话语代替命令式的强硬的布置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作业可以设计为若干种形式,确定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让学生决定自己通过何种活动来完成,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而且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学生本身的有利条件,以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如讨论my family(father,mother)之类的话题时,要考虑到单亲家庭和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可让他们选择不同内容,以建立和维护学习安全感(情感的基本需要)。另外,作业的完成程度也要多元化,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教师应以鲜明积极的感情魅力去感染学生,解除他们心中的障碍,使他们欣然接受并积极完成作业,从而在师生之间拉起一条超越课堂教育范围的纽带。
2.2练习中要体现自我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作业过程是学生再次接受教育、从中发现自我的得失过程。学生在完成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作业的同时,能渐渐受到熏陶和启发,养成明辨是非、勤奋苦练、颂扬民主等美好情感。如针对教材中“Why don’t men do a bit of housework?”的讨论题,可发动学生准备资料,阐述观点,第二天上课时进行讨论。这样,他们不仅复习了课文所授内容,还受到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我们应主动承担家务,减轻家长压力。另外,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谚语对学生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激励作用,可在平时以“一天一名言”的作业形式展示出来。如学期初,他们会勉强自己:“A good beginning is a half done。”失败时,他们会安慰自己:“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这些寓意深刻的谚语,让他们心灵得到洗涤,情感得到升华。凯洛夫说:“情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作业的情感性有利于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平台,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练习应围绕评价的作用,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由练习而带来的成功,让他们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1练习应能让每位同学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因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努力以成果的形式呈现时,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作为一种自我欣赏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作业得到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又会进一步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和乐趣,使他们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快乐。
3.2练习还应该有教学反馈的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合作者,数学课堂上应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②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智慧的指路人。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智慧的火花。
二、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立足社会需求,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七年级上学期,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把校运动会上两学生争夺1500米长跑比赛冠亚军情节,让两个同学演示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全过程。学生亲自经历在静态中研究动态问题、在动态中找出静态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明确了行程问题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到很好效果,当学到“百分数”一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对外卖早点与商店小吃点价格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96%的学生参加了社会调查的全过程,88%的学生写出小论文。学生论文的内容广泛,也比较深刻,是老师远远没想到的,其中涉及到物价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卫生问题、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了各种资料,积极交流,互帮互助,百分数的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得到有效强化,而最主要的是,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亲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三、展示与合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首先,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 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同时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关注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 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 “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数学。这就是以往所说的“上课昏沉沉,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定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个人的差异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每个人都学到自已想学的知识。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丰富多彩
幻灯、多媒体制作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代替了教师用粉笔去表现数学,避免了语言的贫乏所带来的尴尬。例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等等,用多媒体研究问题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CAI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简洁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教师“无为”学生“有为”的教学方式
教师“无为”学生“有为”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习完成三个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变系统的接受知识为解决生活中的某一问题广泛索求相关知识,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只能是一个宏观上的引路者、旁观者、指导者。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教师“无为”学生“有为”呢?
1. 知识的系统性淡化,让学生有更宽广的时空在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吸取需要的知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2.灵活的利用教材,依据学生实际,给过于臃肿的数学基础知识减肥,避免老师因为赶进度而又恢复“教师主体、学生仆从”的传统教学模式。
3. “活化” 教学目标,使教学贴近生活,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动态地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1-0075-03
远程教育学生特征是由学习认知、学习策略、学习准备、学习风格以及学习动机等要素组成的五维度模型。为了进一步探析该五维模型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效用,本文在远程教育课程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估体系,并据此与远程教育学生特征五维模型进行影像效用研究,基于远程教育学生特征为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一、远程教育学生特征与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确定
1.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结构
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关于远程教育学生特征已有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理论结构体系。远程教育学习者特征包括:人口学理论中的一般特征、起始认知能力以及学习风格等。本文将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结构界定为学习认知、学习策略、学习准备、学习风格以及学习动力五要素,构成远程教育学生特征评估五维模型。其中,学习认知是指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过程,是通过感知、注意以及理解的方式加以选择。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升学习的效率,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出关于学习过程的一些操作方案;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原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一种适应情况;学习风格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偏好的学习方式;学习动力具体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力量源泉,具体包含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归因方式以及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
2.专业课程设置结构
德国远程及电子学习论坛提出了简要的《远程教育课程评估》变量指标体系,本文在此远程教育课程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远程教育的特点,经过对相关人员的访谈,确定出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即为: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效果三要素。其中,课程目标是评估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级指标,可以从选择的学习目标和课程目标来评估。课程实施是重点评估指标,可以从内容结构及目标结构、学习媒体及学习场地、考试内容准备三方面衡量。课程效果主要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满意程度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
二、研究假设与检验
1.研究假设
学生学习认知特征反映出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态度、价值的追求以及投身学习的信念,同时也是远程教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具体体现。若学生对远程教育认知程度较高,那么就会增加其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同感,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认知的选择性,足以证明远程教育学生学习认知与专业课程设置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影响效用,基于此可以提出本文的假设1:H1: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认知特征与专业课程设置呈正相关影响效用,但对专业课程设置不同维度的影响效用存在差异。学生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远程教育下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策略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展,加快专业课程设置,反之就会延迟学生的学习进度,减缓专业课程设置。由此可以看出远程教育下学生学习策略特征也会影响到专业课程设置,基于此可以提出本文的假设2:H2: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策略特征与专业课程设置呈正相关影响效用,但对专业课程设置不同维度的影响效用存在差异。学习准备是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原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一种适应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学习准备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说明远程教育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有利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基于此可以提出本文的假设3:H3: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准备特征与专业课程设置呈正相关影响效用,但对专业课程设置不同维度的影响效用存在差异。远程教育学生学习风格是教学管理和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大要素之一。远程教育学习风格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化的,且经常运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通常情况下不会因课程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的学生特征会影响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基于此可以提出本文的假设4:H4: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风格特征与专业课程设置呈正相关影响效用,但对专业课程设置不同维度的影响效用存在差异。学习动力可以分为内驱力和外驱力两个维度,在内外双重驱力的影响下,学生的专业化学习兴趣就得以提升。比如,由于学校专业限制或者是工作的需要等外在驱力的推动,远程教育专业化课程的选择倾向就会增加;再有就是一些学生为了增加与自己情况类似的学生的交流,也会增加远程教育专业化课程的选择倾向。基于此可以提出本文的假设5:H5: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动力特征与专业课程设置呈正相关影响效用,但对专业课程设置不同维度的影响效用存在差异。
2.假设检验
本文选取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吉林与哈尔滨6大城市高校作为实证分析样本,共发放450份问卷,并对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访谈,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有效性整理,共收回428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是95.1%。为了确保研究的谨慎性,在回收完问卷之后,针对问题,笔者进行了补充性质的典型访谈,对实证结论有很大的帮助。为了验证远程教育学生特征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效用,本文选用统计分析软件Lisrel8.70,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参数值进行估计。
3.分析讨论
远程教育学生特征对专业课程设置影响模型及参数估计以及拟合检验证实,本文提出的假设1至假设5均通过了验证,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结构中所包含的五个要素对专业课程设置均产生影响效用,同时对专业课程设置不同维度的影响效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习认知”对“课程效果”的影响效用最大,说明了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态度、价值的追求以及投身学习的信念对专业课程设置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学习策略”对“课程效果”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学生选择和运用的规则、技巧、方法、资源以及学习程序等思维模式等策略对专业课程设置效果具有较大影响效用。“学习准备”对“课程目标”影响的权重要显著高于剩余的两个维度,这说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原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对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学习风格”对“课程实施”影响效用的权重较大,这说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偏好、习惯等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施状况。“学习动力”对“课程目标”维度的影响效用相对较大,这说明远程教育学习的力量源泉影响着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从专业课程设置视角上来看,远程教育学生特征不同的维度对于专业课程设置同一维度的影响效用也不相同。
对于课程目标维度来讲,影响效用最大的胜任特征维度是学习准备,然后依次为学习动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认知。从中可以看出,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准备直接关系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学习动力也同样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产生较大效用。对于课程实施维度来讲,影响力最大的胜任特征维度是学习风格,然后依次是学习认知、学习策略、学习准备、学习动力。据此可知,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风格特征是专业课程设置的直接影响效力,学习策略作用也不容小觑。对于课程效果维度来讲,影响效用最大的远程教育学生特征是学习认知,然后依次是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力和学习准备。据此可以推出,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认知特征对“课程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效用,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同样也产生较大影响效用。
三、基于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的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基于远程教育学生特征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效用,本文特提出基于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的专业课程设置建议如下:
1.制定差异化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学生的起始化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设置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效用,故而,对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的探讨需要纳入常态化管理体系中去,将其界定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必备前提条件,依据不同的学习认知、学习策略、学习准备、学习风格以及学习动力的差异为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具有差异性的管理建议。
2.制定整体性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通过远程教育学生特征对专业课程设置影响效用的研究,发现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的各要素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三维度都具有正向影响效用,所以,需要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去分析和思考问题,从学习认知、学习策略、学习准备、学习风格以及学习动力这五个方面入手,综合评判专业课程设置质量。防止片面化看问题、盲目化思考,统筹可行性与先进性、整体与局部、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有效挖掘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背后潜在的发展契机。
3.制定开放性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远程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设置质量是衡量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但需顺应学生的学习认知,还需遵循学生的学习策略,适应社会教育发展需求,另外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准备特点和学习风格来设定。目前,国内现有的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大一统化”课程模式,忽略了远程教育学生特征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制定出具有开放性的远程专业课程设置策略,打破传统“惟我独大”的封闭式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制定灵活的学习时间计划,帮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满足新时代大众化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穆肃.多元课程设计意识形态整合下的远程教育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3):25—30,47.
[2]康萍.浅析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基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2,(6):35—40,95,98,113.
[3]郭文斌,俞树文.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基于3170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词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2):45—49,67.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157-02
一、前 言
体育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体育课程改革的意识与特征,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把握了素质教育的特征,才能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相衔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地通过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全面提高体育素质,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体育学科的贡献。其中体育素质是根据素质教育提出来的,因为体育课程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手段和突破口,其目标不仅仅是传统的身体素质,即发展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等机能能力;而且要在体育课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生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养、体育道德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五个方面,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根据党和政府在世纪之交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21世纪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明确为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创新教育。而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指在体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具有方向性指导作用的基本观点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不能偏颇。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意识
1.人本意识
“人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本质所在。学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大学是因大学生而设立。“没有大学生,大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之本。大学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的质量、特色,体现了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既包括少数精英的成功,也包括全体学生的成才;既包括全面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发展;既包括现实的发展,也包括未来的发展。学校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某些专业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创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推动学校各项改革的动力之源。这既是学校改革的出发点,又是学校改革的落脚点。学校的各项工作适应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学校的改革和创新,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确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强化有效性意识。”在本科教育四年中,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培养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时间有限,要求教师惜时如金,用足用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分钟,提高教育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有用知识,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全面发展的锻炼。要提高课堂教育效率,留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也让教师从过多的课堂教育中解放出来,从事科研、自我学习提高和加强与学生的接触沟通。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复杂、综合性评价体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这既是一对矛盾,又是有机整体。评价教育质量,要看教师教得怎么样,包括传授知识的数量、传授知识的质量以及传授知识的技术和艺术的运用。要坚持传授知识目的和效果的一致性。评价教育质量,还要看学生接受的程度,看学生内化的效果。总之,评价教育质量,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衡量,传授的知识“多”、“新”,学生接受和消化得好,教育质量就高。
2.民主性意识
“强化民主性意识,发扬教育民主,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文化十分强调“师道尊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授课,学生记笔记,导致学生疏于思考,被动接受教育,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代教育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营造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要提倡教学相长,发扬教育民主。
3.个性意识
要强化尊重个性意识,重视人的个性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珍惜个性、培养个性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命题。每个学生进校接受教育,都会表现出个性,每个个性都有天赋的特征。教师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个性,保护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发挥好个性。我们要把学生的个性作为未来发挥智力和聪明才智的重要因素来对待。
4.因材施教意识
通过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道德基础都有明显的差异性。加上大变革的社会环境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跳跃性、显现性、多元性也表现得更为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对所有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套方法来施教、一种模式来培养已不适应实际情况。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必须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在这里因材施教就是必须要强化分类施教的意识。
四、体育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特征
体育课程是体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和突破口,在体育课程的课堂上应该牢牢把握住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才能全面培养、全部提高、因材施教、培养特长、体育育人。
1.主体性特征
现代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2.民主性特征
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民主性,是指体育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学生要尊重体育教师;其次,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重视情感、动机等人格价值,惟有如此,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体育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3.活动性特征
无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还是现代的体育教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活动性,这是学生获得必要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本途径。尤其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及其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的同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主动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地思维参与中、在能动的活动中,自己积极地探索知识,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从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4.创新性特征
创新性特征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突出特征之一,体育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在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要锐意开拓,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用新异的和实在的方式来考虑教学中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求异是创新的核心。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开拓指示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创新型人才。
5.方法学特征
方法学特征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高阶段,但决不是最后阶段。在全社会提倡终身体育的今天,作为高等体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全面提高体育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而且要向学生传授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创新思想的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终身体育能力、对周围人群的体育影响力和体育指导能力。形象地说,当一个人受到高等体育教育尤其是上过体育课程后,所获得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只能是路,而不是腿;而获得猎取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思想的方法,才是腿。在当今以全球化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内涵的新经济社会中,只有健康而有力的腿,才能在21世纪社会中不断前进。
五、结 语
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特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立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论;性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65-02
一、引言
语文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说话的艺术,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历史、人文知识,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门意义重大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有很多教学工作者对于语文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或者是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会陷入困境。因此,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特点是极为重要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
在学术界,现在有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特征,目前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是一种理论学科?还是一种应用学科?还是一种较为综合性的学科?既有应用性,又有理论性。这一直都是很多专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陈玉秋先生在他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他的观点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使用语文这门学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样的观点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语文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活动,每个人在实际的生活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都是要依靠语文知识来解决的。针对这个观点,西北师范大学靳健教授所指出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中文专业同课程和教学论专业之间不断互相补充而促成的一种新的专业,是一种较为独立的现代性学科。是以语文教育的事实和过程为依据,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专业发展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升语文教学的理论价值,建构和完善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建构和完善适合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建构和完善能够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课程领导制度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这是目前在学术界本大多数人肯定的一种观点,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解释。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
根据前文所指出的,如果按照现在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上来看的话,靳健教授所说的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应该可以被分成两个方面。
(一)理论
1.理论指导。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中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语文教学中知识和理念上的传达,给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的引导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2.主要学习内容。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以及文艺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从教学内容的延伸上来说,课程的内容和编排的方式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是一本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应该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
3.多向维度学习。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是用一种思维去进行思考的,其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不同的思维层次:首先是理解思维,也就是在接受语文教学的时候能够调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去进行知识的理解,这是其一。第二是认识思维,认识思维值得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能够让学会体会到在了解一个信息之后,如何进行下一个层次的思考。第三个思维过程就是反思,也就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自我评估,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其他的能力。
4.改变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的好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营造一个合作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习,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5.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能让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有一定的激励的作用,通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双方面协同展开的方式,可以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实践
语文教学中和其他学科有着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在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运用,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脱离一种完全学术性的范畴,从而对于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理解思维、认识思维以及反思思维起到很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起到很多的助推作用。
1.关注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来源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即使是有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知识的总结,最后也还是会因为被阅读、被传播,最后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除了一般理论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存在很多需要将学生和教师放置在现实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针对语文教学的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去建构学生以及教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等能力。
2.联系实践现实。前文说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关注实践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在很多不同的情境下,对于语文知识的选择和利用都是不同的,有一些地方甚至有一些禁忌是不允许使用某些语言的,因此在针对这一点上,在语文课程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情景中,联系语文语言上的修饰等,做出符合社会际所需要的动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语文教学还要联系实践中的各个不同的现实情境,以此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四、总结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不仅能够对于教师的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引导性,而且还能够对于学生如何更好更快地接受语文学科知识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另外,语文课程是一门集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的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学科,能够从很多方面、从很多角度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启发,总而言之,充分认识这门相对来说较为独立和现代的学科,无论对于理论的进步,还是对于实践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的概念、使命和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7,19(05):124-125.
[2]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12):211-213.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6):171-172.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22-02
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打动着无数人的心,一方面当然由于他精湛的写实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出于他对人物形象特征准确的表达和人物内心情感细腻的体会。人们早已不仅仅把它看做一张普通的人物肖像画,而当成画家精神的载体。蒙娜丽莎那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微笑吸引着我们不断地探寻人物背后的故事,这也许就是人物画真正的魅力。而我们在人物画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人物形象特征的重要性,对其缺乏感受力和掌控力,以致创作出来的作品多数流于一般习作,难以给人留下更多的遐想。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呢?本人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正确处理形象特征与形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分析,人物形体结构与形象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共性与个性。具体来说,人物形体结构是由骨架和肌肉组成,正常人不管高矮胖瘦身体的各部分形体结构的组成方式大致是相同的,这是共性。然而,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很清晰地辨认出“你、我、他”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从体型、五官、发型等都有异于他人,这也就是个性。在人物画创作中如何把握形体结构与形象特征间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一个难题。笔者上课时经常发现一些这样的现象,面对着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模特,画出的却是一个轮廓清晰、肌肉发达的中年妇女形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学生们没有很好地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过分地强调人的形体结构,忽略了少女应有的气质。本人认为:人物画创作中,形体结构是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人体结构中各部分的形状、位置以及穿插关系才能准确地捕捉到模特的基本形和姿势动态,离开形体结构谈形象特征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即使在创作中出现一些形体结构不到位,但形象特征很生动的情况,那也是偶然因素所促成,属于不可控的方式。相反地,注重形象特征地刻画可以增添画面的趣味感,为作品注入生命力,如果一味地强调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忽视形象特征的趣味性,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缺乏灵气。
在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上,本人认为:《论语・雍也》中有一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的“文质彬彬”一词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当然,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文质彬彬”中的“质”指人类朴素的本质,而“文”指文化积累。那么,“质胜文则野”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这里的“文质彬彬”就是指: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然而如果我们用“文”指代有着不同年龄、不同长相、不同身份等社会属性的“人”的精神气质,用“质”指代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无差异自然属性中 “人”的形体结构,那么“文质彬彬”就可以理解为:人物画中模特的形象特征与形体结构需要恰如其分的表现,使两者协调、到位。安格尔的作品《大宫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仔细研究这件作品,我们会发现画面中的女人体上半身的比例过长,但我们在欣赏时又不会觉得突兀。相反地,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女人体那种修长优雅的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画中形象特征与形体结构两者间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当,两者可以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二、避免人物形象特征“概念化”
“概念化”问题是艺术创作的致命伤,一般来说,艺术创作追求形象生动自然、情感真实合理、创意新颖独特等,而“概念化”的处理手法往往无视本应该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生搬硬套,把艺术作品中最精华的部分完全抹杀。所以好的作品往往能够规避常人的思维模式,以独特的面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可以作为例证。相较于普通的歌颂英雄形象类型的电影,无论从人物形象塑造或剧情安排上,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影片里,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没有俗套地设置一个正义凛然、时时刻刻准备为他人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也没有给英雄捏造一段苦大仇深的身世或除恶惩凶的事迹。相反地,影片中的主人公辛德勒是纳粹党人,为求发战争财他不惜贿赂党卫队官员,他也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没有一技之长的避难者他是不太欢迎的,然而当目睹了党卫队惨无人道的屠杀行为,他没有泯灭良知,决定以自己的所有财产为代价去换取工人们生存的机会。
这种英雄形象更能打动人心,因为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平时行为没那么光明磊落,即使内心仍有许多的私欲,但在危难关头,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挽救他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因为真实自然所以耐人寻味,这也许正是艺术的真正魅力。
人物形象“概念化”也是人物画教学和创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物形象“千人一面”。在几年的人物画教学过程中本人时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画出的人物形象,不管男女老幼,除了发型和服饰不同以外,五官的特征和人物表情基本是一个摸样。究其原因也许是对局部形体特征的理解不到位,只能凭想象对形体做简单地概括,又或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缺乏感受力,无法敏锐地扑抓最具有特点的部位加以刻画。而本人认为造成这种奇怪现象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入门时的学习方法不科学。由于高考竞争激烈,许多学生不太愿意花心思去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而将考试的常规项目作为平时训练的重点。同时,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们也乐见于此,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应试的技能。在人物画教学中就表现为:要求学生参照某些速成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死记硬背五官的形状和作画的套路,考试时不管模特是老是幼,将平时储存的“料”拼凑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这种教学方式短期内确实有明显的效果,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因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经过自己仔细地分析思考,并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而是简单地套用别人的经验,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养成思维惰性,对人物形象特征毫无感知能力,对惯用的作画方式又恋恋不舍,这样“概念化”问题的出现也就不难预见了。所以本人认为要解决人物形象“概念化”问题关键要调整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
1、开拓眼界,感受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解决人物形象“概念化”问题首先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方能正确引导我们开展创作实践,而通过广泛地研习前人的优秀作品,感受大师们的精湛的技法和对人物形象细腻的体验和巧妙的表达。可以让我们拓宽思维,深入地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多样性。
2、整体观察,捕捉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作画时,不用急于用笔,先要观察模特,感受其形象特点。同时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比方说面对一位老年男性模特,缺乏经验的学生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老人脸部的皱纹和白头发上,以为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能将老年人的形象表现到位,其实这种理解方式很表面的,我们应该从普遍特征和个人特征进行整体观察。从普遍特征上观察,老年人由于肌肉松弛,各部位的形体结构清晰,外形轮廓起伏也比较明显,体型也不似年轻人那样挺拔有力,然而能观察到这些普遍特征仍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注意模特个人的体型特征、五官特征、发型、神态等等。只有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体验,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捕捉到模特的形象特征。
3、科学训练,注重人物形象的整体性
通过采用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对人物形象特征掌控力。一方面采用短期作业的形式,使我们忽略表面无关紧要的形体结构,快速地记录人物的动态特征和形象特征,提高整体的归纳能力。另一方面,采用长期作业形式,我们便可以深入观察和刻画局部的形体特征。另外,不管采用短期或长期方式,都要注重形象特征的整体性,避免出现五官特征与身形不相符,如老人脸孩子身或性别特征不明确,如男人脸女人身等问题。
三、使人物形象特征与表现风格相统一
在人物画创作中,能够将人物形象气质生动地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而能使作品中人物形象气质与个人的表现风格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那就不仅仅是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就能实现的。它反映的是作品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需要画家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扎实的绘画能力。我们在经典的人物画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呐喊》,画中采用了鲜明的色彩、游动的笔触和人物形象夸张的处理手法,使整个画面带有强烈的不安感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而画家在叙述这幅画的由来时说到:“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由此,我们更能深入地体会到画家是如何将情感巧妙地融入到作品当中。
而在人物画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人物形象气质与表现风格间的关系,使两者相统一?本人认为:
1、我们应该尽可能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尤其需要扩充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可以加深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使我们对人物画创作中模特的形象气质有了更为细腻地体验。
2、个人的绘画风格不是偶然间灵感爆发所形成,也不是苦思冥想的产物。需要我们根据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以及个人偏好的表现方式,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结合个人的绘画特点,深入地挖掘模特的形象气质,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尝试,使作品更具韵味。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根据个人风格选择相应的模特,因为对模特形象的选择也是个人风格的一部分,体现了画家的艺术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