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5: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01-03
[作者简介]曹景华(1972-), 男,汉族, 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刘田旺 (1969-),男,汉族,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李子胜 (1969-), 男,汉族,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管理;汪东方(1987-),男,汉族,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王井(1984-),男,汉族,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市场;胡林香(1985-),女,汉族,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
一、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一)发展概况
2010年12月,景德镇农商银行作为发起行在景德镇市浮梁发起设立首家浮梁农商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其中法人股本2300万元,自然人股本3700万元;2011年4月,哈尔滨银行作为发起行在景德镇市乐平发起设立乐平融兴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全部为法人股本。多年来,景德镇辖内两家村镇银行股本构成未发生变化。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主动适应金融发展新常态,发挥经营机制灵活优势,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截至2015年1季度末,浮梁农商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0.0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6.28亿元;负债8.38亿元;存款余额7.30亿元,其存款规模在全省35个村镇银行中排名第8位;拥有员工34人,设有1个总行营业部、1个本地支行。乐平融兴村镇银行资产总额3.0亿元,其中贷款余额2.4亿元;负债3.0亿元;存款余额1.14亿元,其存款规模在全省35个村镇银行中排名第29位;拥有员工24人,设有1个总行营业部、1个自助银行。
(二)主要特点
1.总体发展速度快
截至2014年底,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合计为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亿元;负债规模合计为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亿元;存款规模合计7.74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规模合计为8.5亿元,同比增长25.55%。
2.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2014年,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实现利润总额4000万元,净利润2999.75万元,资产利润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其中:浮梁农商村镇银行资产利润率为3.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个百分点;乐平融兴村镇银行资产利润率为1.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7个百分点。
3.资本约束能力强
截至2014年底,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资本总额为9000万元,资本净额为15500万元。浮梁农商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9.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9%,拨备覆盖率为58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1.08个百分点;乐平融兴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7.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612.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2.17个百分点。
4.支农作用显著
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自开业成立以来,始终遵循“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和“小微”信贷对象,初步发挥了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截至2014年底,浮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5.28亿元,涉农贷款比例为89.01%;乐平融兴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2.18亿元,涉农贷款比例为86.31%。
5.经营机制灵活
根据涉农、小额、时效、分散的放贷特点,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贷款发放具有便捷、高效和灵活的优势。从贷款发放形式上看,主要以信用、抵押贷款为主;从贷款的期限结构看,“短平快”是主要特点;从利率定价看,根据贷款的不同对象,执行利率水平差异较大,也较为灵活,弹性较大。
二、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经过5年时间的运行,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浮梁农商村镇银行,对所在县域金融市场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其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了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趋缓、经营困难、信贷风险加大等,这一方面是经济新常态下必然反映,另一方面也受其自身发展模式的制约,再加之配套政策支持跟进不力,导致村镇银行较其他商业银行经营面临更大的困境。
(一)吸储难度增大
通过对村镇银行资金实力的分析,首先,因村镇银行设立初期定性为县域以下,发起人大部分为中小银行,其注入资本量较小,后期增资扩股滞缓,规模效应较弱。其次,发展较为缓慢,网点扩张能力较差,辐射面偏小。由于监管政策、综合成本效益及吸存能力等因素导致村镇银行网点扩张五年来仅增加一个,辐射仅在县城周边,未能延伸乡镇,严重制约吸储能力。第三,由于村镇银行品牌效应和社会公众形象等因素,业务开展单一,企业文化尚未形成,金融服务掣肘,特别是异地发起人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存款营销能力。同时由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并受大额存单推出和近期股市飘红影响,加剧削弱了村镇银行存款增长的基础。数据显示,浮梁农商村镇银行存款余额2014年较2013年增长27%,2015年5月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0.6%,低于全市存款平均增长水平,乐平融兴村镇银行银行存款余额2015年4月,较2013年、2014年同期增速分别下降12.35%、5.53%。
(二)信贷投放难度增加
村镇银行发起设立之初定位不清。作为金融补充作用的小微农村金融机构,其定位主要是服务小微企业、涉农项目及广大农户,而将村镇银行落户县城区域,网点扩张也在县城区域,有效的辐射范围较窄,其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从而导致在客户结构上,高价值客户占比低。另一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定价能力不高,营业网点的布局、设施、功能有较大差距,另外处于经济下行期,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信贷营销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增长。调查显示,辖内村镇银行2015年前5个月信贷投放出现负增长态势。
(三)稳健经营难度上升
随着传统金融需求弱化不断加剧,村镇银行顺应新兴金融需求而调整的步伐缓慢,影响其供求错配。业务领域过于单一,经营风险过度集中,而其客户对象又属于经济弱势群体,在经济下行期抗御风险的能力更加弱化。调查显示,2015年辖内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占比呈现双升态势。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传统的贷款利息收入占比过高,实现多元化经营转型目标困难。据调查显示,浮梁农商村镇银行2014年利息净收入占比营业收入高达99.47%,201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占比高达98.88%,经营效益难以维系。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不良贷款风险的反弹,拔备计提增多,再加之扶持政策不充分,导致其效益增长空间受制,效益同期相比出现下滑态势。
(四)转型发展难以推进
国家一直在释放推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政策信号,但是试水P2P平台、大额存单等业务却被叫停或排挤在外。而且随着市场利率化发展的深入,村镇银行由于其自身实力、信誉、利率议价能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等因素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了市场竞争的两极分化,其必然被排挤在高价值客户门槛之外。受发起行绝对或相对控制,其自主经营权受限;起步晚,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集约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推进不够,抑制了村镇银行服务水平的发挥。经营发展配套服务不足,营业网点的布局、设施、功能与转型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配套的优惠政策跟进不力,而且在信息建设、内控制度等方面均缺少系统性指导或扶持,甚至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小微领域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
三、新常态下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村镇银行从成立之初的快速发展到如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有发展定位不准、基础不实、资本实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后劲不足等原因,同时受自身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共同影响。因此要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应在指导规划、政策扶持、功能定位、升级转型上下功夫。
(一)适时出台指导意见,增强发展后劲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发展的有力补充。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准入政策、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等意见,却未有系统性支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应出台一套完备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推进机制的指导意见,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指导制定村镇银行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规范发起行的管控,确保村镇银行独立法人行为;坚持业务发展与突出特色、风险防范与深化改革、差异化经营与社会统筹兼顾等原则;指导建立科学激励约束和管控机制,不断培育良好的村镇银行品牌形象等。
(二)准确定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
一是要准确功能定位。农村市场中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给村镇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因此村镇银行要围绕区域农村市场定位金融服务,在基于弥补农村金融设计不足的同时,又要进行商业化模式运作,不断扩大其规模实力和社会知名度。二是扩大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实现村镇银行设立“常态化”,塑造金融新格局,坚持金融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的宗旨。针对县域村镇银行覆盖率较低的实际情况,建议大力发展地市级村镇银行,或是将县域设立的村镇银行升级,实行地级市总部、辖内县域设立分支行、乡镇设立网点的“总分行制地市级村镇银行”发展模式,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发起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及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又能积极拓宽辐射范围,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切实解决其破局吸储难题。三是建立差异化发展机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差异性较大,村镇银行应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经营管理模式,包括在定位客户、决策流程及信贷模式等方面,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机制灵活、决策时效高、贴近农村等特点,创新差异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和金融服务需求,保证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村镇银行活力
为“三农”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就必须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给予更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允许村镇银行部分财政结算业务,增加其资金实力;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实行对涉农项目财政贴息、农业风险保障、政府担保基金等多种方式,降低其信贷风险和成本。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的参与机会,允许其参与如以地方财政资金为保证的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通等创新业务。另一方面,强化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金融监管部门在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同时,更要提高对村镇银行涉农小微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其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存贷款利率等给予更大的自由浮动空间,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给予村镇银行更多资金支持,从而引导其信贷资金投放和流向,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继续发挥其在农村、小微等领域的优势,弥补正规金融机构的市场空白。同时适当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的金融创新,并享受与其他商业性银行一样的诸如发行大额存单等权利,为村镇银行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助力村镇银行转型升级,推进可持续发展
1.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煤矿企业应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丰富矿区的产品、产业结构,朝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煤炭深加工等多种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方式(比如下游产业企业联营、多元持股、吸收外资支持等)大力发展“煤-建材”、“煤-焦”、“煤-化工”、“煤-电”等一些附加值较高、耗能较大的产业,实现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多元化,也可以慢慢延伸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将煤矿行业转变成非煤矿行业,将产业经营转变成资产经营,确保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企业营销管理能力煤炭企业应明确当前自身拥有的优势或者未来可能拥有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市场,争取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获取最大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营销组织,同时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不仅掌握多种营销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精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核算。其次,煤矿企业应制定一套有效、科学的营销政策,选择一种快捷、畅通、安全的营销渠道。另外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收集关于产品市场以及营销的信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尽可能避免决策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也不高,在当前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背景形势下,如果煤矿企业不积极创新、改造煤矿开采技术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不断创新、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资源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工程中主要采用放顶煤综采开采方式,但是由于放顶煤综采的特点,导致工作面采出率相对低下,为此,煤矿企业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放顶煤综采工艺,将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适当进行调整,使初、末采以及端头的损失率尽可能降低。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生产装备的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损失。其次,煤矿企业应想方设法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相关的加工处理后使其成为有用产品,形成煤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四)从环境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煤矿企业的绿化开采生产,煤矿企业应大力引进先进的净煤技术以及清洁技术,在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洁净化处理,尽可能减少煤矿废物的排放。其次,应努力扩宽环境保护的筹资渠道,为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应尽可能向国家争取在生态整治、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环保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管理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
一、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
(一)提高旅游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现今的云南对于旅游景区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了景区的管理比较混乱,管理效率很差。循环经济下,云南省必须要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对一些旅游区的开发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并且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只有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的对环境进行控制,做到旅游业的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提升旅游业的绿色形象,满足游客的需要。
对于旅游业推行循环经济可以在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并且能够为人们营造更为优美的旅游环境,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旅游企业形象的提升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绿色形象,从而来满足游客的需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循环经济的推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云南省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对一些旅游景点进行资源节约型开发,倡导绿色消费,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对旅游资源进行完整的保护,做到旅游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来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并且做到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威胁
(一)生态环境方面。
随着云南省旅游资源的发展,使得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使自然环境超负荷运行,并且一些人造景观的出现,使环境大大的退化,旅游区的质量也降低。并且在云南省的很多旅游景点的树木砍伐严重,很多河流都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大量的水土流失,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对于旅游业的认识不足。
旅游业是一种消费行动,是能够使人们放松的产业,但是我国对于旅游业的开发存在很大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业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并且人们都认为旅游业是一种无资源消耗的产业,因此人们对于旅游业的开发没有节制,忽视了对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从而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三)经济效益总体不高。
对于云南省的旅游业来说,游客普遍都是属于观光型的,消费相对比较低,随着旅游区借贷的游客逐年上升,但是游客的消费水平比较低,因此导致了云南省地区的旅游业经济效益比较低,旅游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云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树立循环型旅游业新观念。
要想做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推行循环经济,树立以保护环境为主的观念,保护环境资源,使旅游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观念,由于人们对于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最终导致了旅游环境遭受破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对于旅游业的开发必须要有相应的节制,不能够无止境的进行资源开发,要利用长远的眼光,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
1.加强生态保护,有规律的开发旅游资源,对云南地区的环境进行相应的策划,保护云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而来对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尤其是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必须要加强保护,禁止开发,设立一些重点保护区域,以避免遭到破坏。
2.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对云南省的特色民族文化进行相应的保护,保护文化遗产,防止民族特色文化遭到破坏,防止地方文化退化,政府要大力支持倡导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三)扩大对外开放,重视科技创新。
虽然云南省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但是由于云南省的经济水平不够,无法满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企业对于科技的投入不足,因此政府必须要加强资金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对旅游业的科技投入,增强旅游业的发展管理,从而来提高云南省旅游业的竞争能力以及经济水平,促进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由于云南省的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旅游业的消费水平比较低,观光的游客占多数,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必须要对旅游业的消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宣传,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可以充分的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来促进游客的消费。
(五)加强人才培训,促进专业人才队伍。
建立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保障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今云南省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短缺,从而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旅游业的各个类型的人才,从而来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保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现今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大,通过旅游放松自身。而云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现今的云南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做到旅游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06-02
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稳定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来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逐渐严峻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当中,各个国家开始慢慢认识到环境与国际贸易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严格遵循,对经济、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在该问题方面,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真正的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中。所以,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国家经济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对于国际法当中的原则基本符合,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地位方面,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可以独善其身,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构成了有机整体,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此,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然而,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经过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在该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目前,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2014,12:25.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在1987年42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可被定义为“既满足包括人类物种在内的当代生物圈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生物圈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把发展的观念与理论拓宽到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从代内延伸到代际,达到全方位的“时空”的有机统一。这是可持续发展本应体现的本质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在国际上,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由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研究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所著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1996),戴利先生在该书中强调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子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出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该论点准确地揭示了生态可持续性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于1996年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另一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著作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教授罗伯特·艾尔斯于1998年所著的《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
在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由贾华强先生所著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知识出版社,1996年6月),由潘家华先生所著的《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由刘思华先生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和由洪银兴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可以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体系正式产生的标志。
二 存在的问题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辨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此外还存在包括定义不规范、内涵的模糊等方面的问题。
三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构建的建议
(一)区分三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本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不完全是外部性治理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完全是治理外部性”。所以,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要围绕着发展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理论基础来减少经济发展的代价,在这一过程中要区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三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本。由于生态成本是由代际累积和转移而形成,难以像环境问题那样可以通过对责任主体进行征税来予以补偿。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把重点放在生态成本的降低上,通过实施系统管理,建立和实施生态经济制度,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技术选择与生态系统相对接,通过实施生态经济制度来降低生态成本。
(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的行为而造成的,制度安排的激励与约束性可以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因此,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发挥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解决生态问题及代与代之间的生态成本累积和转移,从而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制度安排的强化应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两方面着眼。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主要着眼于三方面: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资源利用中引入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来合理利用资源;二是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一方面维护市场秩序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制和行政规制方面的制度安排,强制性地促使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去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完善市场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市场,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在非正式制度安排方面,要加强观念的转变和伦理道德的建设,树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多项指标的协同来衡量经济发展。同时改变传统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发展”。
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并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绿色工作和绿色技能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绿色技能是指在掌握完成一项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意识、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责任感以及在工作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能力。绿色技能可以同时在工作场所及通过其他的学习经历进行培养。
随着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就业结构的转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发展绿色技能成为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关注点。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国际雇主联盟等联合启动“绿色工作行动”,旨在促进各国把环境、就业与技能开发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绿色技能协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能力构建,培养学习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能、知识和责任感,并为此提出四个具体建议:发展可持续性技能标准;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的技能,使其能够培养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技能;重新设计培训包,把可持续技能纳入进来;制定相关策略,提升弱势群体的技能,促进其向低碳经济顺利过渡。2012年,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把绿色技能和环境意识纳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与培训的供给要满足绿色企业的发展需求,以促进欧盟到2020年实现智慧、可持续及包容性发展的目标。
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借鉴国际理念与战略行动,我国应根据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从技能供需到劳动力开发都制定具体的绿色技能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对绿色技能需求的预测,确定对绿色技能的具体需求,据此对各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和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或修订,同时引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绿色技能专业或培训课程;二是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纳入到所有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中,通过全面提高人口的绿色素养,促进关于绿色经济的投资、技术创新和就业创造,促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三是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场所实训与绿色知识学习相结合的绿色技能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习者的绿色技能。
珠海市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珠海作为珠江西口岸的核心城市,是中国最宜居城市之一,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与横琴新区的开发,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珠海市的整体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珠海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经济是资源配置的全过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特征两方面分析珠海市经济子系统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状况
珠海市自1979年建市以来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GDP由1979年的2.1亿元,增加到 2011 年的1404.9亿元,增长了约668倍;人均GDP由1979年的579 元/人增加到2011年的89794元/人,增长了约154倍。可见,昔日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潮流的推动下,以其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优美的宜居环境赢得了GDP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产业结构特征
《珠海市统计年鉴》显示,珠海市第一产业占三产总值的比重近33年来急剧下降,从1979年的38.6%下降至2011年的2.6,下降了36%;第二产业产值占三产总值的百分比增长变化最大,由1979年的30.6%增长至2011年的54.4%,增长了23.8%,且逐年持续增大;第三产业增长幅度稍小,由1979年的30.8%增长至2011年的43%,增长了12.2%。
珠海市在1979年建市时仅仅是一个小渔村,三类产业发展水平持衡,但是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随着改革开放,1980年被划分为经济特区,在国家特区政策优势下,又借助港澳和横琴新区的助力,港口运输、航空航展、大学园区、旅游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33年来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产业结构日渐优化。
二、基于熵权法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熵权法是基于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指标权重。熵是指解释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越小;反之,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就越大。若一个事件为必然事件,则其熵值为0。因此,可以根据评价指标的差异程度,以信息熵为工具,给各评价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从而进行多指标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熵权法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会丢失任何评价指标所能反映的信息。同时,熵权法下,权重越大的指标,说明其基础数据的差异越大,这就便于人们顺利找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初步选取的珠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包括反映资源拥有水平、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的10个指标。通过对《珠海市统计年鉴》和《珠海市水资源公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进一步采用熵权法对这10个指标进行赋权,赋权后的珠海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建议
(一)珠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根据上述所选指标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及其权重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可得珠海市2007-2011年经济发展的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珠海市2007-2009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均为负数,表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出现这种结果很可能是因为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以致地区生产总值、出口额和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所下降。但到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力的逐渐褪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从2008年的最低-0.1351上升到2010年的最高0.1681,上升了124.43 %,表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珠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据有关资料显示,珠海市的经济在广东省的排名比较靠后,大力发展经济应该是珠海市需要持续努力的大事。
一方面,鉴于珠海市是中国最宜居城市之一,随着国内一线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二、三线城市居住。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珠海是人们最向往居住的城市之一,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服务经济的贡献率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考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依托现有的文化产业(如大学园区)和旅游产业(如国际赛车场、国际航展及其他旅游景点等),加强服务产业的经济贡献。
另一方面,提升现有工业的技术水平,突出工业特色,以加强工业竞争力。具体可以通过产品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核心技术,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围绕珠海市的支柱产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有规划地承接,以更好地提升支柱产业的综合经济实力。此外,要加强工业园区内的生态化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可能实现工业废物的零排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理念;可持续发展;建议
Key word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innovative concept;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07-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地位的确定,许多旅游地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这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对旅游资源掠夺开发的短视行为,旅游地的粗放式管理和旅游建设的病态膨胀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迅速地损坏了旅游资源的可再生性,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质量,造成了景观衰退,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学术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刘丽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2004)。张迎春等的《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反思》(2004)。丁水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2007),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战略模式。如李山梅的《开发西部旅游资源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付向阳的《浅论西部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2002年),史本林的《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年)都说明我国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已有了更深入地研究。
2 影响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表现
2.1 法律的忽视与不完善 我国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法律是极不健全和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贫乏。我们没有专门针对旅游资源的立法,更没有针对世界遗产进行的专项立法。很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在法律上找到依据,其后果就当然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违法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对那些决策造成旅游资源永久性破坏且无法恢复的责任追究的问题,应当引起立法者的重视。
2.2 多头管理模式 在我国有非常之多的旅游资源管理机构。目前我国有126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几百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而在这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文物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管辖,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管辖,国家森林公园属林业局管辖,自然保护区则有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水利总局管辖。在各旅游景点内很容易出现由于分属不同部门管辖而造成的管理混乱局面。特别是在利益诱导下,各管理部门对于收费、立项等有利可图的事项争相管理,对那些要担风险、负责任的事项则互相推委、互相扯皮,一方面导致行政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给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困难。
2.3 利益驱动造成旅游资源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忽视对资源的保护 在很多旅游景点的管理者或地方政府官员看来,景点的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所有的建设、开发乃至对资源的日常维护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专注于经济利益的开发活动必然忽视对资源的保护。在大多数的景点都存在这样的恶性循环:拿景点维护资金用于开发新项目,其所得收入也没有用于景点的维修和保护,而用于新的项目投资。景点的游客是越来越多,对于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越来越严重,景点的维护资金却不能到位,只能眼看很多珍贵的遗产逐渐的毁损。
2.4 盲目开发破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我国有盲目跟风的不良现象,什么地方、什么行业有利可图,就一拥而上,竞相上马项目,而不管该行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已经饱和。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了招徕游客而开发新项目,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单纯为了增加经济收人建造与景区不相适应的项目,破坏整个景区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在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地方官员想方设法开发出一些项目吸引游客,比如微缩景观、民俗文化村等,在笔者看来这些新建景观既不符合严格的旅游资源概念又浪费了国家建设资金,有百害而无一利。
2.5 游客旅游观念存在误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客观的说,各景区管理者大肆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迎合了很多游客的需求。除此以外,公众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相当的薄弱。很多人都认为旅游资源保护是管理者和专家的事,游客到景点来就是来享受美的事物的,怎么方便怎么来,只管自己玩的尽兴。所以就有了爬到雕像上拍照,随意触摸文物、壁画,破坏景观设施,随便乱涂乱画的现象出现;这样的行为不仅给景区的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还极大的破坏了旅游资源,增大了旅游资源保护的难度。
3 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与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的理论基础。
罗马大学的DINO DE UITERBO教授的于2001年提出“保护环境,坚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他认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要在生态多样性、社会文化的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让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规划部门要进行定量环保研究,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意大利莱切理工大学STEFANO DE RUBTRTIS教授的“开发就是保护的理念”(2002.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WTO-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意大利国内古城堡分布广、数量多。为了保护城堡,按原貌修复,修旧如旧。他建议意大利政府以国有方式购买古城堡,将古城堡改建为饭店。通过古城堡饭店赚来的钱又去收购更多的古城堡。这就起到了既保护文化古迹的作用,又获取了经济效益,用赚得的钱去再开发,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应。
我国的覃建雄教授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中国可持续发展,2003.16(5):24-30)构建立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与概念性框架。
覃建雄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交集,并涉及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图1)。
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包含了旅游经济持续性、旅游资源环境持续性、旅游地社会持续性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图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以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为前提,以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为手段,以旅游地社会持续进步为目的,使旅游地社会、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4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建议
4.1 开发模式、发展模式上,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这方面,目前各国已达成了以下共识:要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为手段,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目标,使旅游可持续渗入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我们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下去;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依靠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与自觉配合,依靠投资者与社区在开发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合作,同时还要在自身管理工作上跟进,强调规划先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和行动计划,旅游与环保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同时还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精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工作。
4.2 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大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 注重旅游资源、资源地和旅游客源地区的文化特征,寻求本地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者背景文化的沟通桥梁、开发具有文化特征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旅游产品必须反映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支持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必须从旅游客体入手,实施多元化、多类型、多文化、多视角的旅游产品战略。主要思路如下:①注重旅游地形象的文化形象导向;②进行旅游地的文化主题定位;③围绕主题,进行旅游地文化促销;④发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内容;⑤在旅游活动开发中注重旅游地方文化表现;⑥旅游地人造景观的文化内涵性;⑦通过服务过程表现本地文化。
4.3 建立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4.3.1 建立可持续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应建立集中、统一、有效的旅游资源综合管理机构,加强部门之间政策和目标的协调。
4.3.2 建立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①针对旅游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体系。②加速自然保护法规建设,强化统一监督管理,抓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示范工程,确保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开发促旅游、以旅游促环保、以环保促效益。
4.3.3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规划体系 ①制定和完善旅游规划基本法。建议出台《旅游规划法》或《旅游规划管理条例》,将旅游规划纳入法制化轨道;②明确与旅游规划相关行为的法律性质,克服旅游规划中重视不足及认识片面等问题;③把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各地区旅游规划应纳入全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中,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地系统、环境保护、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项规划相协调,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关键基础。
4.3.4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在充分借鉴国际、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全面可持续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可度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及宏观监控体系。具体措施包括:①对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水平、能力进行定期评价;②制定线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③开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的研究体系;④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监测体系;⑤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统计报表制度;⑥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估制度;⑦建立健全旅游可持续发展各级目标责任制;⑧建立健全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监控的组织实施机构。
4.3.5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体系 ①加强绿色营销宣传,让当地居民了解、配合、支持并参与绿色营销;②加大绿色营销工作力度;③加快绿色游营销人才培养,加强绿色营销理论研究。有计划地开展绿色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绿色营销人员素质,增强绿色企业的整体营销能力。同时,加强绿色营销的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使绿色营销有的放矢,并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有效地开展;④加强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绿色营销涉及旅游产品生产、营销、销售的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协同配合,互相支持。旅游产供销各部门应有明确的“绿色”概念,按“绿色”标准来生产、检验和销售产品,力求生产、营销、销售的各个环节,符合“绿色”标准和要求。
4.4 旅游服务更加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 旅游接待有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无论在哪个环节上,推进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服务都是必要的。“规范化服务”的实施,能把各个服务环节上的动作协调起来,使复杂的服务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日常化,从而有效地保证基本服务质量。“个性化服务”,包括癖好服务、灵活服务、心理服务、自选服务、意外服务和委托服务等方面。能让各种服务对象所提出的要求乃至有所想而未敢开口的意愿在不出格的框子内尽量得到满足,游客就会从心底里感到满意,就会成为这个接待单位的宣传员和回头客。“情感化服务”,包括语言沟通和情感沟通,核心是要把对客人的尊重、关切、体贴全部溶化在谦恭随和、善解人意、机灵麻利、办事稳妥、随机应变的服务之中。有规范化服务作基础,再在个性化、情感化服务上下功夫,旅游服务就能广泛赢得游客。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永续发展。
注:本文为作者硕士论文《中国——意大利旅游资源开发比较研究》摘选.论文是作者在意大利莱切大学培训期间参与导师STEFANODE RUBTRTIS教授主持的“中意旅游潜在需求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科学,1997,17(3)61-63.
[2]张迎春,刘丽.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反思[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6).
[3]丁水平.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7,(1):22-25.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关于煤矿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同时,煤矿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以及长远的规划,生产经营目光短浅,一味地强调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并没有考虑到有效利用资源,导致大量资源浪费。有的煤矿开采企业存在非常严重的乱采乱挖现象,在工程开采过程中也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这种粗犷式管理严重破坏了煤矿资源,不仅会对煤矿企业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也会不断减少整个社会的内部资源。
(二)随意排放煤矿生产废物,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甲烷气、污水、矸石等大量污染物,如果长期不处理这些废物,直接堆放废物的话很容易污染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也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三)大力开采煤矿,导致生态失衡
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主要是地下作业,长期在地下开采会使地表出现一定的塌陷。而且,有的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这种“轻环境、重生产”的开采模式很容易污染河流,使植被枯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会有严重的影响。
二、促进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从经济上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
煤矿企业应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丰富矿区的产品、产业结构,朝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煤炭深加工等多种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方式(比如下游产业企业联营、多元持股、吸收外资支持等)大力发展“煤-建材”、“煤-焦”、“煤-化工”、“煤-电”等一些附加值较高、耗能较大的产业,实现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多元化,也可以慢慢延伸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将煤矿行业转变成非煤矿行业,将产业经营转变成资产经营,确保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企业营销管理能力
煤炭企业应明确当前自身拥有的优势或者未来可能拥有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市场,争取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获取最大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营销组织,同时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不仅掌握多种营销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精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核算。其次,煤矿企业应制定一套有效、科学的营销政策,选择一种快捷、畅通、安全的营销渠道。另外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收集关于产品市场以及营销的信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尽可能避免决策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也不高,在当前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背景形势下,如果煤矿企业不积极创新、改造煤矿开采技术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不断创新、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资源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工程中主要采用放顶煤综采开采方式,但是由于放顶煤综采的特点,导致工作面采出率相对低下,为此,煤矿企业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放顶煤综采工艺,将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适当进行调整,使初、末采以及端头的损失率尽可能降低。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生产装备的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损失。其次,煤矿企业应想方设法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相关的加工处理后使其成为有用产品,形成煤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一、引言
昆明、沈阳世园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大型会展盛会在中国先后举办,各级政府花巨资筹办,当时经济欣欣向荣,可谓“世园凤凰经济”,但会展完后,场馆等各种资源的持续利用却成了大问题,如何实现原有价值平稳过渡,持续发挥作用,实现大型会展后的世园经济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后续中国这样的盛会也将会有更多,现在已知的就有2013年锦州、2014年青岛、2016年唐山世园会,因此研究世园会后产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随着世园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突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世园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吴志强和朱(2007)用PRE-POST的理念,对上海世博园区的土地开发时序、功能转换以及土地的后续归属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查爱萍和后智钢(2009)在吴志强和朱对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问题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有形资源、土地的再次开发和无形资源三个层次研究了上海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问题。石张宇(2008)主要从旅游业入手,研究了沈阳世园会使得辽宁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李淼焱和王娟(2006)则提出产业化、创新、法制和加强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但是并没有对产业化的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曹跃群、蒋为和张卫国(2010)提出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上海世博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王世超和严艳(2010)提出应该加强对事前效应的管理并延长后续效应,以增强世园会对城市更新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力。综上,前人研究有突破也有不足,前人大部分研究会展设施的后续利用,联系到的产业也主要局限在旅游业,也有的涉及到创意产业和服务业,而没有联系到整个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深入探讨会展涉及到的多种产业通过集群实现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陈建军,胡晨光,2008)。产业集群路径,对于后世园会时代形成世园会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会展、文化创意和环保产业的产业集群来分析,分析产业集群的动因,产业外化和产业集群的内生演进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产业集群动因
(1)自然禀赋和运输成本。丰富的适合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对相关产业的市场主体,具有类似的吸引力,会促进产业集群出现。如霸陵生态园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会吸引会展产业,旅游项目等的开发企业集聚于此,促进会展和文化产业的集群,为保护生态,会产生对环保产业需求。同时,产业集聚是空间的集中,集聚使得距离产生的成本减小(洪银兴,2004)。(2)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经济体随规模扩大而收益递增的现象,有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三种产业的内部集群,有利于企业相关规模的扩大,此时内部规模效益比较明显,三种产业集群,既能够互相补充,服务,产生正外部经济,形成产业链,促进彼此的发展,又创造了更大的需求和供给能力,形成了对其他产业的吸引力,促使更多相关产业的集群,从而产生更加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当然,还有体现为知识外溢、共享基础设施等具规模报酬递增等形式(范剑勇,2006)。(3)分工专业化和协作。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Young,Allyn,1928)。地区专业化分工,没有一定数量企业的集聚是不行的,并且分工专业化也必须进行协作才能存在,而相互协作也需要集群。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会展业的开发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意,环保产业可以促进两个产业发展的环保化实现,会展产业可以为两种产业提供展示平台,实现共同发展。上述从动因角度阐释了三大产业集群的动因机制,很明显是利于经济发展的。
三、产业分工和集群演进机制
生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个规律性趋势,即由“内部化”或“非市场化”向“外部化”或“市场化”演进。伴随这一趋势,企业内部链条优化、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个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会得以提高,产业分工与结构更趋合理,整体经济的创新力与竞争力随之提升(程大中,2008)。三种产业都是从原来的产业中外生出来的,我们以会展产业为例来进行超边际分析,产业的外部化一直存在着交易费用和分工专业化的冲突。假定现在有两种活动要做:产品制造和会展服务创造。则每种活动物品有三个变量:自给自足量;购买量;销售量。同时每个量有正或零两种结果,则可能的决策有64个。
首先我们根据文定理作第一步分析,假如存在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则一个人绝不会同时购买和生产同一种商品,而且最多只卖一种商品,尽管它可以生产几种商品(Wen,1996)。经文定理排除,内点解永远不可能最优且剩下的63个解实际上只需考虑三种模式:产品制造和会展服务自给自足;专业从事产品制造,用产品制造获得收入来购买会展服务;专业从事会展服务,然后用会展服务获得收入购买产品。对三种模式做第二部分析,用边际分析求解最优值。我们假定社会中存在若干个决策前完全相同的企业,每个企业同时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企业有一个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时间约束及预算约束。消费的服务有两个途径:一自己生产,一是在市场购买,如果购买,则还要减去交易费用的损失。所以,交易效率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效用随交易效率提高而增大。生产函数中假定存在专业化经济,即每个人专业化程度越高,其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出也越多。时间约束表示单个企业用于制造产品和提供会展服务的时间不能够超过工作时间。预算约束函数则表示,卖的收入等于购买支出。现在则要在满足生产函数、效用函数、时间约束及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去求效用函数最大的值,求解方法则通过微积分求极值的方法,解出最大值。每一角点解的最大值为局部最优解。第三步,根据比较,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局部最大值,获得整体最优解。很显然,社会分工结构的选择中,交易效率是关键。当交易效率足够高时,分工就是全部均衡。对于制造产品和会展服务,当会展服务的交易效率低时,专业化生产带来产品制造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够抵消会展服务交易的高昂费用,因而企业会选择自给自足,同时生产产品和会展服务。此时,企业专注于两种专业,不利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加速知识积累,存在很大改进潜力,如果此时会展服务交易效率够高,企业则有余地选择专业化生产折中交易费用,从而形成新的分工格局,会展产业从经济中内生,并外化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同时这也也利于专业化加速效率提高和知识累积,企业有更多的能力来承受更多的交易费用,从而又外化出新的产业。会展产业、文化创意和环保产业都可以如此内生外化。
当产业不断外化的时候,实际上整个经济体系也就再从自给自足状态,向局部分工,再向完全分工的状态演进。如上图,前提假设人们有四种必须的消费,可以选择生产1,2,3,4种商品,我们可以假定四种商品为文化创意服务,环保服务,会展服务,和一种生产的产品,随着分工和产业的外化,四种产品或者服务由自给自足演进到专业化分工形成独立的产业,演进的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交易效率,还有是对新分工结构的尝试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先,产业集群下降低了搜寻匹配成本和运输费用,降低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等造成的外生和内生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其次,产业集群,特别连文化创意产业进入的时候,就形成了周围产业之间知识、信息快速共享,加速了社会的创新,使得新的分工结构能够不断被尝试,加速了分工演进。再次,产业集聚后带来效益增加和当地政府、企业收入的增加,就有更好的资金改善制度等发展环境,利于分工模式的演进。所以说,从动态角度讲,分工模式的演进也依赖于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产业集群的成长也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产业集群是人们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获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既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机制,同时还能将这种分工与专业化深化下去,使得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和加深,从而反过来促进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机制
(1)产业集群与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所谓人口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持人力资源持续,包括品质与数量两方面要求(马力,王悦,庞克锋,2005)。实现三大产业集聚,对人才产生了强大需求,同时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协作分工催生出更多特殊岗位,对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催生的需求和机会,都对人才产生强大吸引力。由于三产业的集聚,可以将文化创意和生态环保等思维和环境融入到集聚地,这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提升自我技能。同时产业集聚后竞争加剧,加大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竞争,利于人才待遇改进。由此可见,产业集群机制提供了引才、育才的良性机制,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产业集群与生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首先,会展、文化创意、环保产业,本身就属于环保型的产业,对生态破坏性较小。其次,环保产业能够对大量废物进行处理,推广环保技术,促进其他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转变。再次,这些产业涉及很多制造业,由于距离的接近,存在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就可实现废物废料的再利用,成为其他企业的原料,就进一步减少了污染,提高效率。由此可见,通过产业集聚机制利于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产业集群与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压力日益增大,必须寻求集约发展之路。三产业集聚,能够通过环保产业技术的改进和文化创意的提出,降低资源消耗,从技术上实现资源节约。同时,地理位置的接近,可以让某些企业的废料作为另一些企业的原料,从生产环节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有,集群化让会展,文化,环保等产业的企业以及他们的客户、供应商、大学、科研和服务机构间形成密切合作的社会网络,在该网络中,在不增加资源总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联合行动,整合集聚体成员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产生集体效率和资源协同效应。所以,集群之路,能够实现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建议
(1)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制定集群产业政策,推动会展、环保、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促进服务业在内的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创意挖掘世园会中世园花等的开发潜力,并借助环保产业融入绿色元素,打造新的西安“文化生态世园城”。(2)制定积极政策推动会展产业发展,特别是注重培养会展人才,发挥已开设该项专业的西安外国语学院和其他未开设但是具有十足潜力类似西安交通大学的教育优势,共同培养会展方面的各级人才。(3)加强当地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尽快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确保文化创意获得更充分的保护,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潜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4)通过相关政策激励当地产业发展对环保的重视,形成对环保的需求,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对当地产业的服务改造,使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交互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环保的公共产品属性,通过合理的政策促进该项产业发展。(5)牢记原本国际上举办世园会目的是提高各园艺领域的生产力,引导园艺产品消费,提高公众对园艺产品的欣赏水平。因此可以考虑与杨凌园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合作,在会后让世博园一部分价值走向园艺业,促进园艺业的发展。
走产业集群之路,顺应经济规律,相信一定能够实现后世园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世园凤凰经济”的涅重生。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朱.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后续利用过程及方式研究[J].江南论坛.2007(2):14~15
[2]查爱萍,后智钢.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问题研究[J].人文地理.2009(2):50~53
[3]石张宇.后世园会效应下的辽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特区经济.2008(6):160~161
[4]李淼焱,王娟.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建议[J].商业时代.2006(33):94
[5]曹跃群,蒋为,张卫国.世博会背景下基于创意产业的上海服务业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0(12):82~88
[6]王世超,严艳.中国三大园艺博览会的对比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6):574~576
[7]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6):68~83
[8]洪银兴.用主流经济学方法研究产业集聚――评梁琦教授著《产业集聚论》[J].经济研究.2004(10):126~128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的界定
在代际间的公平性、当前与未来的持续性、全球的共同性的原则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改善当代人类与未来后代的生活质量为战略目标、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涵:1.以发展为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主题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还相应地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2.注重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只有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发展经济,才可以为后代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3.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伤后代人发展的需求,在当代经济发展的同时,从公平性出发注重于满足未来后代的发展需求;4.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直接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在全人类与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念与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与社会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的农业环境评价
2010年11月,浙江台州能源化工基地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与控制下对甲醇汽油项目进行正式投产;此外,浙江省长兴立图利用传统产业的优势打造国内最大最强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2012年12月,浙江省明确打造杭州、金华两大新能源化工汽车生产基地。从浙江省新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中可以看出,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与指引下,新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一方面缓解资源短缺,并进一步缓解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局面,另一面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节能减排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竞争优势。但是,在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这里,作者主要从农业环境的角度阐述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水资源质量的下降,地表水污染严重。随着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的建成与发展,基地附近的水资源质量急剧下降,地下隔水层遭到破坏,区域性地标漏水严重,地表水的断流与污染严重破坏了基地周边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据2012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显示,浙江全省水资源总量约为744.21亿立方米,总供水量约为222.24亿立方米。2010年的废水排放总量约为394828万吨,同比增长8.1%。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往往给地下水资源造成人为的排放与污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作息与生理健康。
2.天然植被和农田被破坏,土地承载能力下降。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往往伴随着交通运输道路,如输送管道、公路、铁路的开发,运输道路的开发必然会占用原先生长天然植被或农田的土地资源,而天然植被和农田的破坏往往造成土地承载能力下降导致的水土流失、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浙江省林地面积约为660.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60.58%,林木蓄积量为24225万立方米。
3.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三废”排放超标,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首先,能源化工基地的公路运输中的汽车尾气污染与交通运输道路上的尘土飞扬,对农田、林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间接造成农业粮食的减产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能源化工基地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不断污染着人类共享的不可再生资源,河流、地表水、地下水等等,并且“三废”的污染随着能源化工基地的生产与发展由点到面的不断扩大,由能源化工基地转向居民区,由城市转向农村,对人类的生理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
1.政府方面而言,健全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强化执行能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健全促进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财税政策与环境政策,严格控制与执行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达标量,对于偷排、漏排企业予以强制性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体制,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2.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发展链条化,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基于一定关联性的众多产业部门,依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或产业关联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形态。能源化工基地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借助省内各地区专业化分工与产业优势,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能源化工基地及资源开发与转化中的作用,通过已存在的产业链条不断地延伸扩大,以实现产业合作或区域合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产业发展的链条化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区域或产业之间的分工或协作,使得产业链条衔接之紧密,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化利用。
3.建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是一种不仅仅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更注重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从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系统而言,通过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即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注重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生态资源的保护、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实现当代经济与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中,各个参与者在合理履行自己的权力与职责,政府而言,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监督企业的行为;企业而言,将自己的污染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类,同时根据排污权及排污后果影响进行科学的预算与评估,给予治理单位及污染承受着一定的补偿。(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课题:2011年浙江省社科联课题,项目编号:2011N057
Abstract:China’s energy and energy legal construction are advancing along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ality of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especially the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However,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exist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reasonably exploit and utilize the energy,China must persist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establish relevantly mature legal system that focuses on reasonable energy structure,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risk resolution of energy safety,and proper adjustment and intervention of energy market.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 development;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一、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发展及能源法制之路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183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了五个实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但是,《21世纪议程》并未直接对能源的使用提出明确的义务要求,而只是在交通通信部分的文本中提及需要更有效更环保地使用能源(注:《21世纪议程》第7.5段建议“在人类居住的地方促进可持续性能源和交通系统”。)。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在事隔十年后的2002年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又称《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该实施计划规定了《21世纪议程》遗漏的能源建议,将能源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核心部分,各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以充分增进人们获得可靠廉价能源服务的机会以及实现在2015年前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为此,各国一致赞同以下六项优先性建议:①“加强使用可靠、廉价、经济上可行、社会上可接受且无害环境的能源服务和资源”。这就要求加速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广泛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或在山区建设适宜的小水电设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各国必须“加强地区和国家合作,包括通过能力建设、财政和技术援助支持各国的努力”。②“进一步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此项目承认将现存的农业或林业废料用做能源财富的机会,使生物质利用商业化,并在农村地区加以使用。③“支持转向使用较洁净的液态和气态燃料,这种使用被视为更加无害环境,社会上可接受且成本效率较高”。④“为了实现第一个建议目标,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和管理框架,以帮助创造能源部门所需的经济、社会和体制条件”。⑤“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以便实现上述目标并再次“特别注意农村和偏远地区”。⑥“加紧协助和促使贫穷人口获得上文所述的能源系统”(注:《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第8(a)(b)(c)(d)(e)(f)段,参见[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原著序言Ι”第10-11页。)。《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及《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为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及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功利性的短期经济目标;应该实行能源与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应该利用经济和技术资源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确定了总的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和具体行动纲领。但是,《中国21世纪议程》只是规定对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税收、信贷和价格方面给予优惠(注:《中国21世纪议程》在2.16段(d)项规定:对环境污染治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项目,在税收、信贷和价格等方面给以必要的优惠。),这种规定未能全面和明确地确立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这种不明晰的状态很快就得到了矫正,中国的能源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主要基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一是中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以来,再次遭遇了能源瓶颈的限制。2005年,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能源紧张的局面稍微得以缓解,但能源缺口依然存在。二是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5亿吨,其中50%左右需要进口。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为5亿吨,其中60%需要进口。未来中国石油对海外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国际市场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将给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三是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以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条件。如果其发展是以消耗浪费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际上是以牺牲他人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而求得部分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既不是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继续,而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1]。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果能源的利用方式不合理,就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甚至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因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能源支持系统和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强化能源储备,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达到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服务的目的。“能源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支持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支持年均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二是能源的生产、消费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2]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4月《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应“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见,“十一五”期间能源将依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发展,并且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在能源建设方面,其总体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种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必须要有法制的支撑和法律的规制。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法制亦应“与时俱进”。
但是,与能源相关的法律如《节能法》、《煤炭法》、《电力法》等皆是在“九五”期间制定并实施的,由于当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尚不完备,因而,在法的规范和制度上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现阶段,能源法制建设应符合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尽管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制定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由于过于原则而不具有操作性和具体适用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能源法》的研究和起草,同时在抓紧《石油天然气法》、《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研究起草的前期准备,正在修订《煤炭法》、《电力法》、《节能法》和《节能用电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的立法工作将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能源领域的法制建设。